公共项目经济评价方法研究

公共项目经济评价方法研究
公共项目经济评价方法研究

公共项目经济评价方法研究

摘要:近年来经济评价理论的发展以及我国经济发展目标的调整,政府投资公共项目在数量和规模上逐步增加,有必要依据政府投资公共项目的经济特征,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费用效益分析法和费用效果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公共项目经济评价方法进行初步的研究,以为该类项目投资决策提供更为准确的参考依据。关键词:公共项目;经济评价;费用;效益;效果

一、我国公共项目经济评价的定位

公共投资是政府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公共项目是维护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础,是支撑城乡健康运行的命脉,对构建和谐社会起着重要作用。公共项目的产出物--公共产品由于不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市场机制不能发挥资源的有效配置作用,因此公共项目的投资主体一般由政府承担。世界银行以及欧美国家对于公共项目的经济评价通常采用的是以福利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的费用--效益法。我国尚无一套体系化的公共项目经济评价理论与方法。

国内目前关于项目经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主要依据第三版”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但将其用于公共项目的经济评价过程却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将国际公共项目的经济评价体系与我国的经济环境与发展目标相结合,探讨适合我国的公共项目评价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二、公共项目经济评价方法:费用-效益分析法和费用-效果分析

经济费用与效益分析一般多采用费用-效益分析法和费用-效果

分析法。《方法与参数》(第三版)指出,原则上应尽可能地采用费用--效益分析法。对于效益难以进行货币量化的项目,应尽可能地采用非货币的量纲进行量化,采用费用--效果分析的方法对项目建设方案进行经济合理性评价。

1、费用-效益分析

费用-效益分析一般使用的指标有两个:净效益,经济净现值,效益费用比,调整内部收益率。

(1)净效益是一个绝对效益指标。公式为:净效益=效益-费用,一般用b-c表示(其中,b为项目效益;c为项目费用)。若b-c≥0,即效益大于费用,项目可行。

(2)经济净现值是指项目按照社会折现率将计算期内各年的经济净效益流量折算到建设初的现值之和,它是反映项目对国民经济净贡献的绝对指标。它是净收益的动态指标,公式为:净现值= (bt表示项目第 t 年的现金流入,ct表示项目第 t 年的现金流出,i为社会折现率,n为项目计算期)。若净现值≥0,项目可行,即项目可以达到所要求的社会折现率的效益水平,该项目从经济资源配置的角度可以被接受。经济净现值越大,表示项目的效益越好。(3)效益费用比是一个相对效益指标。公式为:效益费用比

=b/c。若b/c≥1,即效益大于费用,项目可以接受。

若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公式为:效益费用比= bt(1+t)-t/

ct(1+t)-t,若该比值大于等于1,则项目可以接受。

(4)调整内部收益率法

所谓调整内部收益率法是指对于有社会资本参与的政府投资公

共项目,假定公共资金不参与剩余分配,所有利润都归社会资本所有,来考察项目投资的财务内部收益率,从而确定项目对社会资本吸引力和项目持续性的方法。在计算调整内部收益率时,只需把政府投资(资本注入和财政补贴)视为项目现金流入,把政府有偿投资的偿还视为现金流出即可。以 rt表示项目第 t 年的财务收入,it表示项目第 t 年的投入,gt表示政府第 t年对项目的投资,以pt 表示第 t 年偿还政府的有偿投资,bt表示项目第 t 年的现金流入,ct表示项目第 t 年的现金流出,则

bt=rt+gt

ct=it+pt (t=1,2,3…n)

当 =0 时,i 为调整内部收益率。一般来讲调整内部收益率要大于社会平均折现率,项目在财务上才可行。

2、费用-效果分析

公益性建设项目大多主要以社会效益为主,其效果难于货币化定量计算,可以采用费用-效果分析方法。

对于建设规模较小的简单项目,其效果可用单一指标来衡量。项目效果计量单位的选择应能切实度量项目目标实现的程度,且便于计算。费用-效果分析可采用效果费用比指标,计算式为:r=e/c(其中,e为项目效果;c为项目的费用)。若投入费用一定,效果最大,

或者效果一定,投入费用最小的方案为最佳选择。

但是往往项目的目标不是单一的,项目的效果难以直接度量。如卫生保健项目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就对效益的几个方面进行加权,将其减少为单一的度量指标,这种方法叫加权费用-效果分析。

三、公共建设项目的综合性经济评价过程

1、经济费用和效益、效果的识别

进行项目经济评价首先要对项目的费用和效益、效果进行识别和划分。识别和划分的基本原则是:凡是项目对国民经济所做的贡献,均计为项目的效益和效果,包括直接效益(效果)和间接效益(效果);凡国民经济为项目付出的代价均计为项目的费用,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判别项目的效益和费用,要使用”有-无”对比的方法,以确定项目的效益和费用的存在。

2、选择评价指标

对公益性建设项目,从费用-效益分析和费用-效果分析两个方面来选择具体所需的评价指标,进行综合性经济评价。

3、指标的无量纲处理

上述体系中既包含定性指标,也包含定量指标。对指标的处理首先是将其无量纲化,这样才能进行分析比较。费用-效益指标可以按照前面介绍的方法求出。效果指标中定性的效用系数可以采用打分法确定。定量指标的效用值可以直接计算出。但是各指标的计量单位不同,需要将不同计量单位换算为统一的无量纲数值。利用下列公式可以消除各指标计量单位的不可比性。

⑴对于正向指标,要求越大越好时,其效用系数uj由下式计算:uj=(xj-xjmin)/(xjmax-xjmin)

式中:xjmin--预先确定的第j个指标的最小值;

xjmax--预先确定的第j个指标的最大值;

j--评价指标的数目,j=1,2,3,…,n。

⑵对于负向指标,要求越小越好时,对效用系数uj进行负向指标正向化处理,由下式计算:

uj=xjmax+xjmin(xj-xjmin)/(xjmax-xjmin)

这样就可以规定评价不需要考虑负向指标,以正向指标的评价准则为准了。

四、结语

政府投资是国家用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方式之一。进行公共项目经济评价的关键就是要在识别和度量其经济费用和效益(效果)的基础上,根据项目具体特点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再将指标进行无量纲处理,以更加全面地反映公益性建设项目的内在特征,更加准确地判断投资的经济合理性,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2]刘晓君.工程经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萨拉·科诺里等·公共部门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

版社,2000

[4]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编写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