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种公猪站建设技术规范(试行)》的通知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种公猪站建设技术规范(试行)》的通知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种公猪站建设技术规范(试行)》的通知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种公猪站建设技术规范

(试行)》的通知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渝农发[2010]418号

【发布部门】重庆市农业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0.11.30

【实施日期】2010.11.3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种公猪站建设技术规范(试行)》的通知

(渝农发〔2010〕418号)

各区县(自治县)农业(农林水利)委(局),畜牧兽医局:

为进一步加强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有效规范种公猪站建设,强化种公猪站管理,提高种公猪精液质量,全面推广生猪人工授精技术,加快生猪品种改良步伐,健全完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促进全市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结合我市生猪生产实际情况,我委组织有关人员制定了《重庆市种公猪站建设技术规范(试行)》(见附件),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问题,请及时报告我委畜牧业发展处。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三十日

附件:

重庆市种公猪站建设技术规范(试行)

为顺利推进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有效规范种公猪站建设,加强种公猪站管理,提高种公猪精液质量,全面推广生猪人工授精技术,加快生猪品种改良步伐,健全完善生猪良繁体系,促进全市生猪产业发展,现结合我市生猪生产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范。

一、地址选择

种公猪站应符合当地畜禽养殖区域布局规划,宜选在地形开阔平整、地势高燥平坦、背风向阳、空气流通、排水良好、相对独立、母猪集中的地点,距离交通干道、畜禽交易市场、养殖场、屠宰场、村镇居民点、风景区至少1公里以上,水、电、通讯设施完备,水源符合卫生要求并供应充足,具有良好的隔离防疫条件和环保的粪污处理设施及场所。

二、规划布局

(一)规划原则

种公猪站建设应参照国家及行业标准中有关种猪场建设的规定,按照节约土地、满足生产的总体要求,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布局。

(二)功能布局

种公猪站应划分成生产区、管理区和隔离区三个功能区,各功能区界限明显并设防疫隔离带,各功能区及圈舍入口处应设置消毒室或消毒池,内部的净道和污道应分离。生产区应具有种公猪饲养、采精和精液生产、检验及贮存等功能,并配备兽医室;管理区应具有办公、生活、住宿、产品展示及档案存放等功能;隔离区应设置在各个功能区的

下风向,具有病猪隔离、粪污无害化处理等功能。

三、各类设施建设要求

(一)种公猪舍

1、公猪舍。单列式或双列式,坐北朝南方向,具备通风换气和保温隔热条件,夏季应采用畜舍空调或湿帘,冬季阳光充足。地面要求防滑、易清洗,宜采用半漏缝地板,设有清粪和赶猪通道。

2、公猪栏。成年种公猪单栏饲养,后备种公猪每栏可饲养2头~4头,每个种公猪单栏占地面积10~12m2。

3、运动场。种公猪舍应配备相应的运动场,地面宜干燥、防滑及便于清洗,运动场面积是公猪栏面积的1~2倍。

(二)采精室

采精室应设在种公猪舍旁边,内设采精台、人员安全隔离设施、降温保暖等设施,配置足够的电源插座、开关和地线,地面平坦、干燥并防滑,占地面积不小于10m2,采精室与精液处理室之间应相连并隔开,墙中间设有精液传递窗口。

(三)精液处理室

精液处理室面积不小于20 m2,须达到无菌室要求,应具备精液生产、检验、稀释处理、分装和贮存等功能,配置足够的电源插座、开关和地线,应设有更衣、水槽及操作台等辅助设施,室内地面、墙壁、天花板及门窗应采用耐腐蚀易清洁的材料装饰,配备窗帘、空调、通风换气及消毒灭菌等设施设备,室内温度宜控制在18~25℃。

(四)兽医室

兽医室面积不小于10 m2,应长期配备种公猪保健和疫病防治的设施设备和药物,配置足够的电源插座、开关和地线。<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关于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的意见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关于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的意见 【法规类别】农业管理 【发文字号】渝农发[2014]213号 【发布部门】重庆市农业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4.08.25 【实施日期】2014.08.2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关于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的意见 (渝农发〔2014〕213号) 各区县(自治县)农业(农林水利、农业水利)委员会(局),果业局,蔬菜局,畜牧兽医局,万盛经开区农林局,市有关单位: 设施农业是综合应用工程装备技术、生物技术和环境技术,按照动植物生长发育所要求的最佳环境,进行动植物生产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显著标志,促进设施农业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任务。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为有效保障我市蔬菜、肉蛋奶等农产品季节性均衡供应,改善城乡居民生活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市设施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不高,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和标准化程度较低;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生物技术、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集成运用不够;资金投入

不足,基础设施、机械装备和生产条件不配套;支持措施不尽完善,发展的规模、质量和效益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为进一步推进我市设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发展设施农业的重要意义 (一)发展设施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设施农业通过工程技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按照动植物生长的要求控制最佳生产环境,具有高产、优质、高效、安全、周年生产的特点,实现了集约化、商品化、产业化,具有现代农业的典型特征,是技术高度密集的高科技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设施农业可以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 (二)发展设施农业是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设施农业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生物潜能,在大幅提高单产的情况下保证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具有较高的比较效益、市场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仅是城镇居民的“菜篮子”,也是农民的“钱袋子”。促进设施农业发展,有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三)发展设施农业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重要手段。资源短缺和生产环境恶化是我市农业发展必须克服的问题,发展设施农业可减少耕地使用面积,降低水资源、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和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量,显著提高农业生产资料的使用效率。设施农业技术与装备的综合利用,可以保证生产过程的循环化和生态化,实现农业生产的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四)发展设施农业是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食物安全的有力措施。优质园艺产品、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的供应与消费,是衡量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农业基础地位和战略意义的具体体现。设施农业可以通过调控生产环境,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保障食物安全,保证农产品的鲜活度和周年持续供应。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性研究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性研究 来璐 李世峰 谭建欣 程昊 (北京东方畅想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大学,北京,100083) 摘要: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北京农业的新定位,都市型现代农业具有多功能性。北京市由于其科技、资源和区位的独特性,都市型现代农业具有自身的特色。充分发挥北京农业的多项功能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合理的农业布局规划、适宜的科技手段指导农业的发展,同时需要农业投资的增加。 关键词: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多功能性 都市型现代农业是指位于城市周边的、具有现代农业特征和都市农业功能的新型农业产业[1]。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关于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都市型现代农业是指我市依托都市的辐射,按照都市的需求,运用现代手段,建设融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农业体系”。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现阶段的客观要求,是北京农业现阶段的重要目标和特征,也是北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途径。北京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由其区位、资源特点决定的,是在对都市农业发展规律探索的基础上提出的。农业具有多功能性,农业的多功能性是指农业除生产粮食外,还应该为实现其它目标做出努力[2]。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性较传统农业更为明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功能包括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等[3],北京由于其科技、资源和区位的优势,对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农业的多功能性具有自身的特点。 1.现代农业多功能性的提出 1.1现代农业多功能性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农业在本质上具有多项功能,包括农业提供食品的功能、农业的生态功能、农业的社会文化功能等。传统农业处于生产力不发达的阶段,人类所需的食品供给短缺,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传统农业的功能局限于物质产品的供给,农业本身所固有的其它功能未被发掘。现代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类的生活需求不再停留在食品上,还追求其它的使生活水平提高的东西,对农业的文化和休闲等功能的要求日益强烈;另一方面 本研究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63101) 作者简介:来璐(1973-),女,陕西省兴平市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业生态研究。Email:XPLL1124@https://www.360docs.net/doc/d72729703.html,

大连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纲要

大连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纲要 (2011-2020年) 为认真贯彻落实《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和《中共大连市委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意见》(大委发 [2010] 2号),又好又快地推进我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向前发展,制定本规划纲要。 第一章发展战略 根据我市环境条件和发展基础,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我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必须着力强化城乡一体的产业支撑、夯实转型升级的创新基础、培育持续竞争的综合实力、构建融入世界的对接平台,努力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转型发展。 一、战略选择 1.城乡一体融合 在全域城市化进程中,以“农业基地化和园区化、农村城镇化和社区化、农民专业化和职业化”为重点,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管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加速转变农村居住方式、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构建要素互补、功能多样、环境友好、产业融合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体系。 2.人才科技支撑 深入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机制,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服务体系,大力培育技术、经营、管理等各类农业人才,积极引进国内外涉农科教机构、企业研发总部和高

端人才,创建区域性涉农人才科技高地,满足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创新需求。 3.标准品牌提升 持续支持设施农业和种苗农业,集成创新装备和技术标准;重点强化精品农业和外向农业,提升产品标准;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打造环境标准;积极推进休闲农业和创意农业,完善服务标准。建立健全都市型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服务链和科技链相结合的标准体系,提高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综合竞争力。 4.旅游休闲驱动 充分发挥我市青山碧海、田园沟域、岛屿岸线融合一体的生态景观优势,紧密链接现代旅游休闲服务业,加速由产品市场决定的供应农业向产品、服务和消费市场共同决定的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型发展,建设国际旅游休闲农业总部基地和创新服务中心,拓展农业对外开放新领域。 5.生态循环提质 积极开发和引进国际先进的低碳绿色技术和设施装备,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流通、消费各领域生态循环经济发展,加强陆地、海洋生态环境和动植物保护性开发,有效应对生态资源约束不断加大的挑战,大幅度提高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服务价值和综合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战略定位 立足大连、引领东北、影响全国、面向世界,努力实现产业功能体系融合、体制机制深化改革、标准品牌集成创新、节能减排低碳环保,

柳荫镇都市现代农业

北碚区柳荫镇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摘要:本文在实地考察北碚区柳荫镇蔬菜、林果、花木三大产业为主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通过对比柳荫镇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优势,分析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提出柳荫镇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对策建议,柳荫镇 1都市现代农业 都市现代农业是指处在城市化地区及其周边地区,充分利用大城市提供的科技成果及现代化设备进行生产,并紧密服务于城市的现代化农业。都市农业是一种与城市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农业现象,是都市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农村与城市、农业与非农产业等进一步融合过程中的一种发达的现代农业。 中国都市农业的实践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城郊农业。上海是我国第一个将发展都市农业列人“九五”计划和2010年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城市。主要以产品型都市农业为其主体,即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城市居民提供更符合健康安全要求的农产品。除此之处,也发展了服务型和体验型的都市农业。北京都市农业的发展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已出了观光农园,垂钓乐园、森林旅游、观光牧场、租赁农园、少儿农庄、民俗观光村、民宿农庄等多种形式。此外苏州无锡常州地区、南京、杭州、武汉、成都、天津等地也展开了都市农业相关的研究和实践。 国发[2009]3号文件明确了重庆主城区发展都市型农业的方向。北碚是全国知名的生态模范城,在北碚发展建立“城郊都市农业示范区”能实现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与良性循环,它将是实现城乡统筹过程中一块重要的示范地。北碚区委区政府把发展都市型农业作为全区的重点工作抓,已委托中国农科院编制都市型农业发展总体规划,搭建都市型农业发展科技平台和人才智库。根据北碚区功能定位,柳荫镇被确定为北碚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核心区。 2柳荫镇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优势 2.1自然条件

农业发展公司总经理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农业发展公司总经理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勤勤恳恳工作学习踏踏实实做人做事 ——贵州金泰森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凯先进事迹材料 罗凯,男,贵州金沙人,1984年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现任贵州金泰森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党组书记兼总经理。他怀着对三农事业的一片赤诚之心,脚踏实地立足本职岗位开拓进取,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书写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忠诚于三农事业的壮丽篇章。 罗凯曾外出打工多年,他深刻体会到一个普通打工仔生存的艰辛,心想没有一技之长,是很难有出头之日的。于是采取以工兼学的形式,一边在厂里学习机械操作技术,一边又自学电脑等相关知识。勤学苦练的他很快掌握了机械操作技术,得到了工厂老板的重用,被升任为班长,工资待遇相当丰厚,但他深知打工不是长久之计,只有创造属于自己的事业,才是发展大计。于是带着省吃俭用积累的4万元资金回到家乡,准备另谋发展之路。 XX年回到家中,正赶上村建立了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他

有事没事总往村远教点跑,迷上了远程教育提供的致富信息和种养殖技术,为了更加系统地学习掌握先进实用技术和市场信息,自主购置了电脑,接上了宽带,在家里如饥似渴地学习,并报名参加省农广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学习。很快他就通过远教信息了解到发展养殖业是一条好路子,经与家人商量后,下定决心走规模化、规范化、科学化、产业化发展养殖业的道路。 在镇村党组织的关心和镇远教办的指导下,他紧紧依托远程教育这一天空课堂和小额扶贫贷款,于XX年8月创建注册了禹谟镇木瓜园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发展的困难时期,党委政府伸出了援助之手,为他争取了县畜牧局无息贷款15万元,解决了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并积极协调了相关部门 给予技术支持。通过苦心经营,公司逐渐壮大,场地从原来的300平方米扩大到13000平方米,现存栏肥猪由100余头发展到3600多头,种公猪6头,能繁母猪500头,XX年年出栏生猪5200头,聘用了21名工人采用半自动养殖设备进行养殖,自养自宰自销,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远程教育示范服务基地.年产值1200万元,创收200余万元。公司解决了20余名群众的就业问题,在他的带动下,全村的养殖大户由 零发展到20户,改变了群众“养猪为过年”的传统习俗。 在发展养殖业的过程中,他通过远程教育“网上点菜”,结合实际进行了实践和改进,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一是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加快推进“三品一标”发展的实施意见(渝农发〔2017〕154号)_0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加快推进“三品一标”发展的实施意见(渝农发〔2017〕154 号) 【发布单位】重庆市农业委员会 【发布文号】渝农发〔2017〕154号 【发布日期】2017-06-19 【生效日期】 【效力】 【备注】http:///?topicId=684594&ci=501&psi=32 各区县农委、畜牧兽医局、果业局,万盛经开区农林局,委属有关单位,机关各处室: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有关决策部署,深入推进我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现代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按照农业部《关于推进“三品一标”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要求,现就加快发展全市“三品一标”工作提出实施意见如下。 一、充分认识“三品一标”发展的重要性 “三品一标”是重要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近年来,全市“三品一标”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也存在总量不足、规模不大、无公害农产品复查换证和绿色食品续展认证率低等

问题。新形势下,发展“三品一标”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的重要举措;是适应公众消费升级需求,增加安全优质特色农产品供给的必然要求;是坚持质量兴农,实施农业标准化和品牌战略的主要抓手。全市农业系统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加快推进“三品一标”持续健康发展。 二、准确把握“三品一标”发展的总体要求 发展思路 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深化拓展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和现代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政府推动作用,以标准化生产和基地创建为载体,全面推进“三品一标”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立足安全管控,在强化产地认定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产地准出功能;绿色食品突出安全优质和全产业链优势,引领优质优价;有机农产品彰显生态安全特点,因地制宜,满足公众追求生态、环保的消费需求;农产品地理标志突出地域特色和品质特性,带动优势地域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创立。 基本原则 一是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依托各地农业资源禀赋,围绕“371+X”农业产业体系,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芜湖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芜湖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2006~2015) (征求意见稿) 中国农业科学院 芜湖市人民政府 2005年12月 前言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指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2003年,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决策,更快更好地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并要求沿江城市群马芜铜宣理应成为安徽接受东部地区辐射的桥头堡,成为安徽奋力崛起的先锋。为落实省委省政府东向发展战略的要求,芜湖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发展设想。农业是芜湖市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农业现代化是芜湖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一个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相匹配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划十分必要。

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是一项事关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全局性的系统工程。虽然芜湖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初步具备了基本实现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但仍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2005年7月,中共芜湖市委、市政府委托中国农业科学院负责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定芜湖现代农业的发展规划。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的专家组成的规划编制组对芜湖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在与芜湖市领导和干部群众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和与专家研讨,对芜湖市农业与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条件、背景依据与发展潜力进行了认真分析,提出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作为芜湖农业与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芜湖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在分析农业发展基础和发展背景意义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芜湖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功能定位与总体布局以及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形态,并重点就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和建设文明富裕新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与基础设施建设、近期重点建设项目等方面的发展进行了规划与策划,提出了“组织领导保障建设、科技支撑保障建设、资金投入保障建设、体制制度保障建设、人力资源保障建设”等五项发展举措。 规划编制得到了中共芜湖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得到了市直有关部门,特别是各县区政府及农委的鼎力支持和帮助。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有关研究单位为规划的编制做了大量的工作,保证了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完成,谢谢!

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章程范本

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章程范本 如何拟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章程?下面是给大家收集的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章程范本,供大家阅读与参考。 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章程范本 依据《 * 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由 xx县xx镇xx村村民委员会、 xxx 和 xxx 共同出资设立xx县xx生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经全体股东讨论,并共同制订本章程。 第一章公司的名称和住所 第一条:公司名称:xx县xx生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第二条:公司住所:xx县xx镇xx村石关口组 第二章公司经营范围 第三条公司经营范围:家禽、生猪、肉牛、山羊、刺猪养殖及销售;蔬菜、经果林、药材、苗圃种植及销售;劳务派遣。 公司经营范围中属于法律、行政法规或者 * 决定规定在登记前须经批准的项目的,应当在申请登记前报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 第三章公司注册资本 第四条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 15 万元。 第四章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出资方式、出资额和出资时间 第五条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出资方式、出资额和出资时间如下: 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出资额(万元) 比例出资方式出资时间

xxx 5 33.3% 货币 xx.11.4 xxx 5 33.3% 货币 xx.11.4 xx县xx镇xx村村民委员会 5 33.4% 货币 xx.11.4 第六条公司成立后,应向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并置备股东名册。 第五章公司的机构及其产生办法、职权、议事规则 第七条公司股东会由全体股东组成,是公司的权力机构,行使下列职权: (一)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 (二)选举和更换执行董事、非由职工代表担任的监事,决定有 关执行董事、监事的报酬事项; (三)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经理及其报酬事项; (四)审议批准执行董事的报告; (五)审议批准公司监事的报告; (六)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 (七)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八)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 (九)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 (十)对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清算或者变更公司形式作出决议; (十一)修改公司章程; (十二)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作出决议。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名牌农产品评选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名牌农产品评选认定管理办 法(试行)的通知 【法规类别】农副产品 【发文字号】渝农发[2010]431号 【发布部门】重庆市农业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0.12.03 【实施日期】2010.12.0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名牌农产品评选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渝农发〔2010〕431号) 各区县(自治县)农业(农林水利、农林水务)委(局)、畜牧兽医局,委属各单位,机关各处室: 《重庆名牌农产品评选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已经2010年12月2日第7次主任办公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年十二月三日 重庆名牌农产品评选认定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实施农业品牌化发展战略,规范重庆名牌农产品评选认定管理工作,引导和支持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品牌,提升重庆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业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品牌化工作的意见》及《中国名牌农产品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重庆名牌农产品,是指在重庆市境内生产、经评选认定获得“重庆名牌农产品”称号、并获准使用“重庆名牌农产品”统一证书及标志的农产品。 第三条凡在重庆市境内登记注册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生产的农产品均可申请重庆名牌农产品的评选认定。 第四条重庆名牌农产品的评选认定遵循自愿、无偿、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动态管理。 第五条市和区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重庆名牌农产品的培育,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扶持。 第二章组织管理

关于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内涵与途径 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对北京农业发展规 律认识的深化,是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提出:着眼践行科学发展观 中央提出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 要求,完全符合北京实际。立足于首都城乡统筹全局,跳出农业看农业,北京农业的地位、价值、环境正 在发生深刻变化。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对大城市地区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积极探索,是实现北京农 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途径。 第一,农业地位的再认识——少数不等于小数。 在全市经济总量中,农业增加值仅占 1.3%;农业从业人员62万人,仅占全市从业人员的7%。无论是绝对数还是相对值,都是少数。但是应当看到,在工业化、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农业不可替代的地 位不仅没有降低,而且愈发重要和明显。从首都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城乡产业依存度增强,城市对农产品 的数量要求越来越大,品种要求越来越多,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农业承担的食品供给、健康营养和安全保 障等任务越来越重;城市休闲产业正在向农业转移,农业观光、农村度假已经成为全市旅游业的重要组成 部分,所占比重正在逐步提高。从城市功能的角度看,宜居城市是北京的重要定位,宜居离不开生态,都 市型现代农业正是以保护生态为前提,与构建宜居城市的要求是一致的。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看,发展现代 农业既能满足生产者的增收愿望,又能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沟通了城乡,促进了和谐。由此不难看出, 农业虽是统计中的少数,但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小数。 第二,农业价值的再认识——隐性价值显现化。 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大,首都经济发展呈加速趋势,人均GDP已经超过60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接近20000元,消费观念、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显著变化,亲近大自然、放松心情正在成为人们休闲 度假的首选,特色优质安全农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由此给北京农业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农业价值 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满足人们“胃”的需求,而且体现在社会层面,其生态服务、生活参与的隐性价值 也开始显现,满足人们“肺”、“眼”、“脑”的需求。据有关研究显示,北京农田总服务价值为120亿元,其中生态价值90亿元,是产品价值的3倍;全市森林生态服务价值高达2100多亿元。农业的社会价值通 过各种途径显现,农业科技园区成为中小学生教育基地和科研示范窗口;农业观光采摘园使越来越多的城 镇居民享受丰收的喜悦。通过科技手段的应用,农产品的质量不断提高,其经济价值也不断提升。在拍卖 活动中,一个西瓜卖到19000元,一个大桃卖到6800元,一个苹果卖到66000元,一条鱼卖到236000元……从过去时角度看,农产品的价格与价值确实发生了背离;但从未来时角度看,正是这种背离使我们看到农 业的多元功能,它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而且能够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实践证明,随着生产力 的发展,随着城市功能的延伸,随着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农业的隐性价值将会不断显现,而且不断增值。 第三,农业环境的再认识——优势得天独厚。 其一,市场需求旺盛。2006年,全市农副产品需求量超过800亿元,特别是北京拥有潜力巨大的高端 消费市场,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创造了广阔空间。其二,科技资源丰富。中央在京农业科研单位有25家,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关于进一步优化调整粮油产业结构的意见(渝农发〔2017〕88号)

各区县(自治县)农业委员会,万盛经开区农林局,委属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精神,根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相关要求,现就进一步优化调整我市粮油产业结构提出以下实施意见,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一、优化调整粮油产业结构的必要性 2016年我市粮油产业稳定发展,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166万吨,连续9年稳定在110 0万吨以上,口粮安全得以稳固。油料作物继续增加,油菜实现“十连增”。为全市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七大特色产业链”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全市粮油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一是调优品质。优质稻比重达到43%。品质较好的菜用马铃薯销售势头良好,效益较好的甜糯玉米、青贮饲料玉米面积有所增加。二是调减低效作物。2016年调减普通籽粒玉米和小麦40余万亩,为发展特色效益经济作物提供了空间。 近年来,我市粮油虽连续多年稳定增产,但主要农作物结构性矛盾开始凸显,品质不优,特色产品不足,品牌建设滞后,导致价格偏低,种植效益低下,严重制约了粮油产业的健康发展,必须下大力气调整粮油产业结构。 二、优化调整粮油产业结构的思路和目标 (一)发展思路 全面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农业部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五大发展新理念为统领,推进粮油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新形势下“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发展战略,坚持市场导向、科技支撑、生态优先,巩固提升粮食产能,转变发展方式,改革生产经营体系,提高机械化水平,优化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提升品质效益,构建粮经饲统筹、农牧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逐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粮油产业现代化道路。 (二)发展目标 2017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要实现基本稳定,其中:水稻播种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以上,以稻谷为主的口粮作物产量稳定在500万吨以上。油料稳定在55万吨。同时要以效益为中心,市场为导向,大力调整产品结构,调减普通籽粒玉米,优先发展中高档优质稻,因地制宜发展甜糯玉米、青贮饲料玉米;适度发展优质、菜用、保健的马铃薯、甘薯、荞麦、杂粮杂豆等。力争2017年全市特色效益粮油作物种植面积达到900万亩,亩均增收200元以上。 三、全市主要粮油作物结构调整布局

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 1.2项目基本情况 (3) 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6) 1.4综合评价 (7) 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 (12) 2.1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 (12) 2.2本行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现状 (14) 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6) 第三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24) 3.1项目区概况 (24) 3.2建设条件 (24) 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29) 4.1市场分析 (29) 4.2营销策略、方案、模式 (32) 4.3市场风险分析 (34) 第五章建设方案 (35) 5.1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35) 5.2建设规划和布局 (35)

5.3建设标准和产品标准 (36) 5.4技术(工艺)方案 (36) 5.5设备选型方案 (38) 5.6建筑方案 (39) 5.7节能减排措施 (41) 5.8实施进度安排 (42)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 (46) 6.1环境影响 (46) 6.2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46) 6.3评价与审批 (47) 第七章项目组织与管理 (48) 7.1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48) 7.2劳动定员 (49) 7.3经营管理措施 (49) 7.4技术培训 (50) 7.5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50) 第八章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51) 8.1投资估算依据 (51) 8.2投资估算 (51) 8.3资金来源 (53) 8.4资金使用和管理 (54)

第九章财务评价 (55) 9.1财务评价依据 (55) 9.2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和附加估算 (55) 9.3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 (56) 9.4财务效益分析 (58) 9.5不确定性分析 (58) 9.6财务评价结论 (61) 第十章社会效益分析 (62) 10.1壮大主导产业,促进结构调整分析 (62) 10.2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分析 (63) 10.3带动基地分析 (64) 10.4带动农户及农民增收效果分析 (65) 10.5带动就业分析 (65) 10.6对比分析 (65) 附录 附表: 附表1:可研报告编写人员基本情况表 附表2:建设投资估算表 附表2-1:土建工程投资明细表

(2020年)(农业畜牧行业)关于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政策意见精编

(农业畜牧行业)关于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政策意 见

(农业畜牧行业)关于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政策意 见

关于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政策意见 郊区各区县人民政府: 近些年来,北京加大了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力度,郊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初具风貌,为更好推动和加快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促使农民增收致富,特制定本意见。 壹、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壹)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郊区“十壹五”发展规划的要求,以深入实施“221”行动计划,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宗旨,在坚持和确保市场配置生产要素基础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创新政策扶持机制,发挥政策引导作用。通过集成政策,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构建发展保障服务支撑体系,通过支持重点领域和项目,夯实基础、发挥优势、加强特色、优化结构、拓展空间、增强能力、提升效益。提升农业科技附加值、文化附加值、加工附加值、绿色附加值,使郊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以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二)指导原则 市场引导,主体积极的原则。深入调查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确定发展的产业和项目。靠市场调动运营者的积极性。调动和整合社会、企业及个人资金,共同推进发展。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原则。政策措施要突出都市型现代农业集约、高效的特点,提升农业的科技、绿色、文化、加工等附加值,按照层次推进、重点推进、逐步推进的方式,实现发展、农民增收的目标。

创新机制,集成推进的原则。围绕产前、产中、产后环节,集成政策优势,整合公共资金,采取搭建平台、以奖代补、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对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项目予以扶持,力争实现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培育亮点的目标。 优化结构,扶大成强的原则。结合“221”行动计划,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整合优势资源,优项增量,培育特色的产业,促进郊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把各种资源优势变成发展的强势,集优成势,把产业扶大做强。 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贯彻落实在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各个环节,通过合理开发、高效利用资源,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目标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搭建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平台,完善和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组织、投入机制。经过“十壹五”期间的努力,提升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水平,提高北京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实现郊区农业由单壹功能向多功能转变、由注重生产向注重市场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城郊型向都市型转变,使郊区农业和城市发展相互融合、相互依托、和谐发展。 二、政策扶持重点和条件 针对当前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意见重点围绕构建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种业体系、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体系、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新业态新模式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新业态新模式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在稳定粮食生产基础上,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由单纯在耕地上想办法到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做文章。要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要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可以形成很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农业大市,我们要抓住难得机遇,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升级和跨越发展。 自挂职以来,笔者通过对北京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经验的学习、调研,发现北京市近年来适应高端化、多元化市场需求,积极开发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示范功能,不断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探索出的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籽种农业。开发农业的生产功能,加快科研攻关、品种选育、基础设施、种子贸易等关键环节发展,提升农业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北京种业年销售额达100多亿元,主要是打造“三中心、一平台”:全国种业的科技创新中心。每年育成各类粮菜新品种400多个,引育农作物新品种数量约占全国的20%。国内外种业企业聚集中心。全市籽种经营企业1300多家,全国种业前10强中北京市占4家,全球10强种业巨头有8家在首都建立研发或分支机构。全国种业的交易交流中心。北京种业销售额占全国的10%,农作物种子进出口额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37%。搭建种业发展服务平台。搭建了农作物品种试验展示网络框架,构建了北京林木种苗网、花卉网、果树网等网络平台。二、休闲农业。农业与“三产”的有机融合。利用农业和农村资源,为居民提供观光、休闲、度假、娱乐、健身等多项服务。北京休闲农业年接待游客3500余万人次,实现收入30亿元左右。主要有四种模式:一是休闲农园。从单一的入园观景、赏花、摘果、耕作、垂钓、狩猎等,到融合科研、观光、科普、餐饮、会议为一体,以“新技术、新品

重庆市农业植物检疫登记管理办法

重庆市农业植物检疫登记管理办法 (渝农发[2005]48号) 渝农发[2005]48号 重庆市农业局关于印发 《重庆市农业植物检疫登记管理办法》 《重庆市主要农作物引种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市)农业局: 《重庆市农业植物检疫登记管理办法》、《重庆市主要农作物引种管理办法》已于2004年11月15日由重庆市农业局第十八次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04年12月28日经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审查登记(登记编号分别为渝规审发[2005]1号、渝规审发[2005]2号),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00五年一月五日 重庆市农业植物检疫登记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农业植物选育、生产单位和个人的植物检疫管理,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传播蔓延,保护农业生产安全,根据《重庆市植物检疫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列入农业植物检疫范围的粮、棉、油(不含木本油料)、麻、桑、茶、糖、菜、烟、水果(核桃、板栗等干果除外)、花卉(野生珍贵花卉除外)、草本中药材、草本香料、食用菌、牧草、绿肥等植物、植物的各部分,包括种子、块根、块茎、球茎、鳞茎、接穗、砧木、试管苗、细胞繁殖体等繁殖或种用材料均属农业植物检疫登记范围。 第三条凡生产、繁育前条规定范围的繁殖或种用材料的,应向所在地区县(自治县、市)农业植物检疫机构办理植物检疫登记。 所在地未设农业植物检疫机构的,向市农业植物检疫机构办理植物检疫登记。 第四条植物检疫登记的内容、格式和有效期限由重庆市农业植物检疫机构统一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和涂改。

第五条登记单位应确定1名植物检疫报检员,代表本单位向植物检疫机构申办有关检疫事宜: (一)报告本单位应施检疫植物生产、繁育计划及有关情况,办理植物检疫登记; (二)申报应施检疫植物生产期间产地检疫,协助检疫机构做好产地检疫工作; (三)申请办理应施检疫植物调入、调出植物检疫手续; (四)申请办理国外引种检疫审批,协助做好隔离试种期间疫情检测和疫情处理等工作; (五)负责实施本单位有关检疫措施。 第六条植物检疫机构对登记的生产、繁育单位或个人,应严格按照检疫规程,搞好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工作。建立专项档案,定期召开报检员或单位领导会议,总结交流情况,通报存在问题,部署工作任务,深入单位检查、督促检疫工作落实情况。 第七条植物检疫登记的生产、繁育单位或个人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和市植物检疫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凡需调出或调

重庆市现代农业开发园区简介

重庆市现代农业开发园区简介 重庆市现代农业开发园区是市政府1997年批准成立的第一个市级现代农业开发园区。2000年被市政府批准为重庆市农业科学园区。2001年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全国首批21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点)之一,也是科技部批准的国家863计划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重庆示范区。2009年1月9日被建设创新型国家研究中心命名为全国30家“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示范园区”之一。2010年1月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为重庆渝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综合评比位居全国38个园区第八名。2013年被科技部评为优良园区,并列入“国家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基地”之一,承载着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探索城乡统筹的重任。 根据国家科技部对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三区”的规划,核心区(包括核心A区和核心C区)规划面积为3889公顷;示范区位于渝北区内;辐射区位于渝北区外重庆市内。 核心区主要承担农业科技项目的引进、孵化和新品种的培育以及农产品的深加工和市场建设;示范区主要承担“熟化”科研成果的示范、技术培训及规模化推广;辐射区主要承担科研项目成果应用和生产加工。园区强化“三区”联动,统筹规划“三区”建设,强推科技成果向农业生产力的转化,提高农产品的增值空间和商品转化率,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核心A区位于重庆主城,地处中国第三个副省级新区——两江新区腹心地带,面积1143公顷。距重庆江北国际机场4公里,离长江寸滩深水港码头6公里,临近龙头寺铁路枢纽站,210国道、市中环快速干道纵贯园区境内。2011年6月,《现代农业开发园区石盘河、果塘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通过市政府审批,规划用地面积726.57公顷,按照城市功能布局,定位为两江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渝北区“一线两圈三片”布局的重要节点,将围绕现代服务业,重点引进总部金融、文化创意、高端商业商务等第三产业,形成以食品城大道为南北轴,布局商务办公、商贸服务为主,兼有居住、滨水公园、文化娱乐、医院、学校配套的城市新中心。 核心C区位于渝北区兴隆镇境内,2009年8月市政府批准建设,总规划面积2746公顷。2011年6月20日,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并经区政府98次常务会审定。作为现代农业“一区三带十基地”布局的主战场,总体定位为打造“西部农谷”,集中于现代农业科技展示、统筹城乡示范和大都市旅游农业休闲,功能分区为农民新居、智能温室区、科研总部聚集区和都市园艺产业区,重点建设异域文化、特色餐饮、健身养生为主的休闲观光农业,做靓重庆1000万人的农业大公园。 核心A区自1997年开发建设以来,已成功引进126家企业(产值过亿元的11个,其中泰山电缆已达22亿元),主导产业有电线电缆、汽摩零配件、机械加工、食品加工等。年工业产值逾60亿元,累计创税收约25亿元。随着规划调整和产业升级,大型商贸企业、总部基地群入驻,将在确保年税收5亿元的基础上迎来新增长点。截止2012年,累计投入50多亿元实现了“七通一平”。全面建成三期统建房、园区实验小学、石盘河箱涵、宝圣大道、宝环路、食品城大道、210国道绿化改造等重点工程,综合环境改善成效显著,一个崭新、文明、宜于生产与生活的新型中心城区已呈现雏形。 核心C区自2009年8月市政府批准建设以来,已完成土地流转1.8万亩,总规和控规相继通过市、区政府审批。目前已引进三家精品农业旅游项目。其中,常青藤·四季田园一期1600亩已建成开园;五谷地·翁布里亚已启动建设;北农·奇彩山谷生态园已开展基建和农业生产。贯穿其中的东西干道、空港大道向北延伸段、兴古路、210国道兴隆段绿化改造正快速推进。 自2001年9月批准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来,相继完成了国家“863计划”智能化农

2019年整理--在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业典礼上的讲话_0

在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业典礼上的讲话 在扶沟县植母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业典礼上的讲话 同志们:严寒渐退,春意日浓。值此新年伊始,我们迎来了**县植母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隆重开业。这是我县经济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县人民的一大喜事。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文秘部落县植母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隆重开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县植母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付出辛勤劳动的建设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今天前来参加开业典礼的各位来宾、各界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 **县作为典型的平原农业大县,是国家农业部命名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县之一。如何加快我县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推进传统农业升级上档,使农产品上质量、提品位,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县委、县政府着力思考、力求解决的严峻课题。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生态农业建设离不开无公害农用药肥的生产和使用。**县植母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包屯镇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之一,由河北邯郸农药厂和包屯镇投资方共同投资500万元兴建,立足我县农业发展形势及周边地区实际,紧紧抓住这一市场商机,计划新上3条生产线,主要生产0.5%黎芦碱、叶面微肥和杀虫剂等无公害农用药肥。企业投产后,年产值可达1500余万元,创利税450万元,

可安排70余人就业。植母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建设发展,不但顺应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潮流,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而且对于壮大我县企业群体、推进项目建设进程、增加财政收入、吸纳剩余劳动力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春华秋实,前程似锦。**县植母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业运营以后,希望公司全体员工要牢固树立“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忧患意识,把质量和效益作为企业的生命线,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建一流企业,带一流队伍,出一流产品,创一流业绩,敢与同行争位次,瞄准市场要效益,打出品牌,闯出路子,不断增强企业的生机与活力,把企业做大做强,为全县经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同时,县委、县政府也要求包屯镇党委、政府和县直各有关部门,要继续发扬过去的好传统、好作风,寓监督管理于优质服务之中,制定得力措施,大开方便之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切实为企业保驾护航,做好企业的坚强后盾,一如既往、不遗余力地帮助和支持企业发展壮大,使其早日成为立足扶沟、面向全市、辐射全省、影响全国的无公害农用药肥生产企业和我县的利税大户、贡献大户。最后,祝**县植母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业大吉、生意兴隆、前景辉煌,祝各位来宾新年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在民俗文化活动开幕式上的讲话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20年重庆市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方案的通知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20年重庆市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方案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农业农村委,高新区改革发展局,万盛经开区农林局,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等重要精神,深入落实2020年中央1号文件作出的“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重要部署,按照《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农渔发〔2019〕1号)、《关于实施2020年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的通知》(农办渔〔2020〕8号)等文件工作要求,扎实推广先进适用的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和模式,加快构建全市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我委制订了2020年重庆市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以下称“五大行动”)方案,现予印发,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明确目标 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是推动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各区县要把实施好“五大行动”,作为当前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好水产品稳产保供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渔业渔政重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层层压实责任,通过广泛开展“五大行动”,大力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稳步推动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持续促进水产养殖用药减量,积极探索配合饲料替代冰鲜幼杂鱼,因地制宜试验推广水产新品种,示范推广一批符合水产绿色健康养殖发展要求的技术模式,建立各类示范推广主体,达到加快转变水产养殖方式、持续改善养殖生态环境、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推动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主要工作目标。 二、统筹协调,细化分工 我委渔业处牵头组织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各项工作,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组织实施“五大行动”;各区县渔业主管部门要统筹抓好“五大行动”等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各项工作,结合实际制定本辖区“五大行动”方案并组织实施,加强联动协作,构建渔业主管部门统筹协调把方向、出政策,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具体组织实施,水产科研、教学等相关机构积极配合,各类企业主动参与,上下联动、多方协作、分工明确的“五大行动”工作机制。 三、把握进度,有序推进 (一)部署准备(3—4月)。各区县根据2020年重庆市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方案(见附件),制定本辖区实施方案,于4月30日前报送至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积极选择确定推广点,启动宣传动员和工作部署。 (二)实施阶段(5—10月)。各级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组织对推广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开展推广基地遴选、集成熟化技术模式,对推广基地技术模式进行改进完善。通过科技咨询、技术培训、交流研讨、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各项行动技术模式示范推广;指导示范户开展对比试验,评估替代成本,评价配合饲料替代冰鲜幼杂鱼后养殖品种的营养品质,研究建立相关配合饲料替代冰鲜幼杂鱼的应用技术操作标准规范;建立健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