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行业发展概况及发展分析(doc 18页)

中国食品行业发展概况及发展分析(doc 18页)
中国食品行业发展概况及发展分析(doc 18页)

第一章Array中国食

品行业

发展现

状分析

第一节

中国食品

行业发展

概述

一、食品行

业定义与分类

食品行业是对农、林、牧、副、渔等部门生产的产品进行加工制造以取得食品的生产部

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

它包括门类非常广泛,通常大致分为十类,即制糖工业、发酵工业、粮油加工、罐头食

品加工、烟草工业、饮料工业、调味品工业、屠宰加工、食品冷藏工业及食品加工废料利用

工业。

而根据第三次工业普查的分类方法,食品行业包括采盐业、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

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五个部分。

表1-1 我国食品行业分类

来源:中国食品工业年鉴1997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该报告所研究范围侧重于食品加工及制造业,即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食品行业,饮料制

造业、烟草加工业和采盐业将不进行重点论述。

二、中国食品行业发展概述

食品工业在世界经济中一直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法国,食品工业的总产值超过了汽车工

业,居国民经济之首。我国食品工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历经坎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求生存,并且有了很大的发展。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拥有初具规模的食品企业18811家,2001年完成产品销售收入约9000亿元,同比增长13%左右,2001年食品工业生产和销售持续以11%—13%的增长速度高位运行,2002年中国食品行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突破10000万亿元的产值大关。

从1980年到2000年,全国食品工业年均增长速度达13.1%。2001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260多亿元,比上年增长12.12%,连续八年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首位。食品工业不仅与人民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密切相关,而且是消费品工业中为国家提供积累最多、吸纳城乡劳动就业人员最多、与农业依存度最大、与其他行业关联度最强的一个工业门类。

中国食品工业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竞争性行业,这决定了中国食品工业产业结构的深刻调整,产生并快速发展了如方便食品、冷冻食品等新生的“朝阳产业”;加速了产业市场化、国际化的进程。到1997年,食品工业中非国有经济产值所占的比重平均为62.87%,而且近二三年,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前后,其进程仍在加速。这一变化,适应了食品工业的发展规律,使中国食品工业在过去20年中,年平均增速始终高于全国工业的年均增加值。

食品工业在连续十余年保持上扬势头的同时,在今后5~10年内仍将持续发展。这是因为:

1、世界食品工业以约27000亿美元的营业额居世界工业之前列,中国仅占其不到5%的份额,潜力巨大。

2、到“十五”末期,城镇将进入富裕生活的初等水平,恩格尔系数虽下降,但绝对值上升。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食品消费与需求将完成由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营养、安全、多样和方便型的转化。中国的加工食品占食品消费总量的比重,2000年为37.88%,而发达国家为80%,差距即发展空间。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以年均递增10%以上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目前已发展成为门类比较齐全,既能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又具有一定出口竞争能力的产业。

1、主要成就与问题

(1)食品工业持续、快速增长,一些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

2001年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食品工业企业达19316个,其固定资产原值已由1980年的154亿元增加到5103.7亿元。“九五”期间,食品工业总产值最低年增长率为9%,最

高达14.5%。2000年,食用植物油产量856.2万吨,味精产量91.28万吨,柠檬酸产量37

万吨,均居世界第一位;制盐产量3108.55万吨,啤酒产量2273.3万吨,均居世界第二位;

食糖产量700万吨,居世界第三位。

表1—2 1998年和2001年食品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

999和2001《中国食品工业年鉴》、《2001年食品行业运行情况分析》;

(2)食品工业在总体满足城乡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产品结构调整取得较大进展。

各类食品在质量、档次、品种、功能以及包装等方面已基本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

如油脂品种从单一的二级油为主,发展到可生产一级油、高级烹饪油、色拉油和食品工业各

种专用油等,全精炼油产量已占油脂总产量的30%左右;粮食加工中,特二级以上精度的小

麦粉已占面粉总产量的70%,精米占大米总产量的85%左右;奶粉生产实现了系列化、配方

化,产品品种增加,不同包装规格的消毒液体奶和各种乳酸奶供应大幅增加;方便主副食、

速冻食品、各种保鲜食品,正在逐步进入居民的一日三餐;名优产品得到较快发展,产品质

量稳定,产量不断增加,产品市场覆盖面扩大。

(3)企业组织结构有所改善,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优势的大中型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2000年啤酒行业拥有43个10万吨/年以上的企业,约占行业企业总数的8%,其产量占

全国啤酒总产量的59%,大型啤酒企业的规模已达180-260万吨/年;液体乳产量排行前10位的乳品企业液体乳产量占全国销售总量的49%。

在2002年中国企业500强的排名中,挤身中国企业500强的食品工业企业达36家,其中烟草加工企业14 家,酿酒企业 5家,饮料和乳品企业6 家,肉制品企业 2家,粮油加工企业 3家,其他食品企业6家。

表1—3在2002年中国企业500强中食品工业企业的排序名次

来源: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关于公布2002年中国企业500强的通知》

(4)高新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得到较好应用,大中型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如生物工程技术、超高温杀菌、冷冻速冻、超临界萃取、膜分离、分子蒸馏等一大批高新技术在食品行业得到了推广应用,有力地促进了食品工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产品的更

新换代。啤酒、葡萄酒、饮料、乳品、烟草加工等行业中较先进的技术装备,已接近发达国

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先进水平,我国食品机械设备制造水平正在逐步适应食品工业的发

展和技术改造的要求。

(5)企业改革和所有制结构调整有了新的进展。

许多企业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共同发展。近年来,除了国有资本外,私人资本、外资、港澳台资纷纷进入食品工业,并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民营

食品企业发展较快,在一些地区已成为农产品加工业的骨干企业。

2001年我国拥有食品工业民营企业11279家,占到了60%的比重,实现食品工业总产值5099.64亿元。

表1—4 2001年按经济类型食品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比重及排序表

2002中国统计年鉴

(6)食品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食品骨干企业以公司加农户的组织形式,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带动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特别是在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食品工业的发展,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和

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已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主体之一。

尽管在短短的二十多年时间里,中国食品工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对中国食品行业来说仍将是任重道远。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

变化,人们不再仅仅满足温饱需要,而开始重视食品的营养、卫生质量、加工工艺、外观

包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品味、消费品牌。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不再仅仅满足温饱需要,而开始重视食品的营养、卫生质量、加工工艺、外观

包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品味、消费品牌。应该说,对于食品行业而言,市场是巨大的,

然而竞争也是激烈的。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的食品企业面对的不仅仅是国内同行的竞争,

更有来自国外公司尤其是那些财大气粗的跨国公司的压力。国内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

人才等方面都处于劣势,洋品牌在很多领域抢占了他们的市场,同时他们还要考虑如何立足

国内、走向世界的发展战略问题。因为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仅仅满足于国内市场是很难与那

些跨国公司抗衡的。市场从来不相信弱者的眼泪,优胜劣汰是不变的法则。

近几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2001年我国水产品在欧盟受阻,主要原因就是发现氯霉素残留超标。2002年,我国农畜产品出口退货激增,据中国海关统计,

2002年以来,大连海关农产品退货额为159万美元,比2001年同期增长194%;青岛冻鸡

退货105吨,比2001年同期增长9.2倍;天津海关农产品退货比2001年同期增长8倍。有

关专家指出:这说明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加工技术、质量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需要尽快与国际接轨。

另外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品牌培育问题,中国缺少知名品牌和知名企业。像五粮液、双汇、娃哈哈等在国内市场小有名气的品牌,与国际品牌相比则还相去甚远。因此加快食品工业企

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食品工业经济实力,培育和发展中国的知名食品品牌和知名企业、充

分利用比较优势、整合资源,组建跨国集团就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

三、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1、继续保持产销增长势头

我国食品工业从1996年起,连续六年快速增长,实现利税增幅较高,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

表1-5 食品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速度

单位:%

来源:根据历年食品工业年鉴统计

图1-1 2000—2002年我国食品工业产值变化图

单位:亿元

2000

4000600080001000012000

2000年2001年2002年

图1-2 2000—2002年我国食品行业销收入变化图

单位:亿元

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

2000年

2001年2002年

2、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

2001年我国食品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实现利税增幅较高。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全国食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共有18935个,2001年实现销售收入8787.1 5亿元,同比增长13.17%,高于工业企业销售增长11.4%的平均增速;实现利税1654.47亿元,同比增长18.13%,其中利润438.95亿元,同比增长23.5%.远远高出工业企业8.1%的平均增速;税金1215.52亿元同比增长12.75%。利润增幅超过税金增幅十多个百分,这是近几年来少有的。

表1—6 2001年食品工业效益情况

国食品工业协会

表1-7 2001年食品加工业各行业实现销售收入、利润、税金

食品行业协会

2002年,食品工业完成利税总额1938亿元,同比增长17.17%,实现利润536.72亿元,同比增长22.37%。

图1-3 2000—2002年我国食品行业完成利税情况图

单位:亿元

图1—4 2000—2002年我国食品行业利润变化图

2000年2001年2002年

3、大中型食品企业是食品行业盈利大户

食品工业各行业的大中型企业经济效益情况:

据统计,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大中型企业2001年实现利税1411.08亿元,占全行业实现利税总额的85.29%,其中大型企业1161.90亿元,占82.34%;中型企业249.18亿元,占17.66%。大中型企业实现利润183.84亿元,占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的41.88%,其中大型企业140.72亿元,占76.54%;中型企业43.12亿元,占23.46%。各行业大中型企业实现利税情况如下:

表1-8 2001年食品加工业大中型企业实现利税

4、国有企业仍是食品工业的主导

在食品工业实现利税总额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税额为1278.98亿元,占全国食品工业实现利税总额的77.03%,这一情况表明,在我国食品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仍居主导地位。现将各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实现利税情况列表如下:

表1-9 2001年食品加工业不同所有制企业实现利税

表1-10 2001年食品制造业不同所有制企业实现利税

继上表

5、亏损企业亏损额略有上升

全国食品工业在实现利税增长的同时,亏损企业的亏损额也有所增加。据统计资料显示: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亏损企业有5156个,亏损面为27.52%,亏损企业亏损额为115.96亿元,较上年增加1.47亿元,增亏率为1.28%。

增亏较多的是烟草加工业,增亏额为5.8亿元,增亏率为61.33%。而食品加工业减亏2.29亿元,食品制造业减亏1.64亿元,饮料制造业减亏0.4亿元,三个行业共减亏4.33亿元。详见下表:

表1-11 2001年食品工业亏损企业及其亏损额

表1-12 2001年食品加工业各行业的亏损企业及其亏损额

表1-13 2001年食品制造业各行业的亏损企业及其亏损额

第二节 2002/2003年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伴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食品工业在不断丰富人民饮食文化生活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良好、快速的增长趋势,日渐成为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纵观2002年食品工业的发展,呈现出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产销同步增长、效益大幅提高

2002年,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产值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759.30亿元,占全国各工业行业工业总产值的9.74%。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17.10%。实现销售收入10,169.68亿元,占全国工业销售收入的8.56%,同比增长16.35%。

2001年的增幅是12.12%,2002年食品工业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了。但在整个工业行业中的位置有所变化,食品消费进入理性消费阶段,消费者对食品的营养、卫生、安

全消费意识增强,对食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了食品工业健康有序发展。

2002年食品工业实现利润总额524.8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57%;实现利税1,925.9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57%,占全国工业利税总额的16.43%。

2002年主要食品产品产量增长较快。液体乳、机制糖、乳制品、罐头食品、软饮料、味精、鲜、冻畜肉、小麦粉等产量大幅度增长,增长幅度在二成左右,尤其是乳品市场继续看好,液体乳产量比上年同期增长43.74%,乳制品(乳粉、炼乳、奶酪等)产量增长26.9l%。全国年人均消费鲜乳首次超过10公斤。肉及肉制品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2002年肉制品产量比上年增长19.91%。

表1—14 2002年我国食品行业经济运行状况情况表

单位:亿元

1、调味品

2002年我国调味品工业总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为人民币380.5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为205亿元,实现利税15.3亿元,利润3.2亿元,总产量超过1000万吨,其中味精100万吨,鸡精10万吨,全国登记在册的公司5000多家,其中1500多家企业具有相当规模,南北方发展不均衡,2002年中国调味品行业50强中,东北三省只有哈尔滨一家企业,在长江三角洲、珠海三角洲发展势头迅猛。

2、乳制品

2002年全国牛奶累计产量1300万吨,实现产值300多亿元,同比增长了28%,而在奶制品中,液态奶增长形式更为喜人,2002年增幅高达65。8%,有专家预测,已经连续两年保持着20%增长速度的我国牛奶产量,在来年日子里,有望突破30%的增速,

3、肉制品

2002年,我国各种肉类产量6500万吨以上, 我国是肉类生产大国,但是我国肉制品工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肉制品产量270万吨,较2001年的230万顿增长了17%,但肉类加工制品产量和产值与肉类总产量、产值之比仍十分悬殊,肉制品市场潜力巨大,预计未来一个时期我国

肉制品产业仍将保持快速而稳定的发展.

4、食糖

2001/2002榨季全国共产糖849.7万吨,其中蔗糖745万吨,甜菜糖102.7万吨,是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国储糖2600元/吨的收储价格成了当年食糖价格的有效支撑点,糖价总体运行空间在2600~2900元/吨的范围内。

5、酒类

酿酒工业整体发展趋势好于往年,除白酒产量继续下滑外,黄酒和果露酒与上年大体持平,啤酒、葡萄酒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2002年全国酿酒行业的资产总额同比增长3%,工业总产值和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以1200多亿元和1100多亿元达到了8.7%和6.8%的同比长幅,使行业平稳发展的态势连续两年得以延续。酒类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产品优质品率基本稳定在80%以上。

全国白酒总产量为378万吨,同比降低7.8%,白酒在整个饮料酒中所占的比重已逐步趋向合理。低度白酒所占份额不断扩大,市场导向的作用在白酒行业最为明显。

全国啤酒总产量2387万吨,同比增长6.9%,利税总额也同比增长了10.9%,行业利润增长了27.8%。规模最大的三家企业合计利润占全国啤酒行业的50%。

全国葡萄酒总产量29万吨,同比增长7%;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和利税总额同比分别增长9.2%、9.9%和13.6%。专业生产企业比上年增加了20家,增长幅度为24.4%。

黄酒行业多数经济指标均高于酿酒行业,行业利润同比增幅22%,在酿酒行业中的份额扩大到了3.9%。在酒类各行业中新产品产值同比增长幅度最大(94.6%)。

6、饮料

竞争空前激烈,产销量稳步增长,产品细分加快。碳酸饮料的市场份额连续下滑(但“两乐”的市场地位仍难以动摇);茶饮料的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几大茶饮巨头渐露重新分割市场之势;果汁饮料市场份额迅速膨胀,众多业内巨头今春共同发力,掀起了新一轮促销与消费热潮;果蔬饮料由于价格瓶颈发展依然缓慢,但植物蛋白饮品势头看好,“露露”、“椰树”各自稳踞南北市场;水饮料竞争激烈,瓶装水一马当先,众多企业一方面不断调低终端售价,一方面大打广告战,促销手段不断翻新。

二、出口保持增长势头,进口发展平稳

2002年是我国入世第一年,面对WTO带来的机遇,一些地区和企业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加强监管、提高质量、拓宽出口渠道,使食品出口继续保持了良好增长势头。

2002年,我国食品出口达到151.6亿美元,增长14.8%,其中,蔬菜、水果、谷物、糖及制品、罐头、水产品来料加工等品种,出口增幅分别达到23.5%、27.3%、54%、57.9%、21.7%和13.9%。

2002年,我国食品进口累计72亿美元,同比增长7.3%,其中乳制品、植物油、水产品、水果、坚果制品等呈现较大幅度增长。

尽管食品进出口保持了良好的增长,但出口压力面临不断增加的局面。主要是食品安全问题日渐突出。因我国长期以来侧重于食品数量的增长,食品卫生质量和检验技术标准偏低,在日益增强的绿色食品保护措施下,出口受阻的现象有所增加。

三、结构优化、消费需求向名牌产品集中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消费需求观念的改变,食品安全日益成为人们关注和重视的热点。为适合这种需求变化,食品企业普遍加大科技投入,拓宽新产品领域的开发力度,压缩、淘汰老产品,不断调整,优化食品产品结构,使食品产品从温饱型朝着营养、环保型方向发展,

产品结构调整的另一大特点是消费需求不断向名牌产品集中,据市场消费监测显示,几种主要食品的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食用植物油、液体乳品、方便主食品、饮用水、熟肉食品等,几大品牌集中度高达60%以上。

四、市场监管力度加大,食品安全质量明显改善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精神,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加大了食品安全监督、检查的执法力度,广泛开展食品打假专项斗争,在规范企业安全、环保生产的同时,引导消费者关注、监督食品安全状况,使食品安全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据有关部门公布检验结果表明,食品质量合格率平均水平达到90%以上,主要名优产品接近100%。普遍受人们关注的大米、面粉、植物油、酱油、罐头、奶制品、饮用水、副食品、熟食制品等,安全质量状况明显改善。

第三节 2002年中国食品行业特点分析

一、企业进入微利时代优胜劣汰步伐加快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食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并呈现出新的特征:大企业血本争夺市场,低成本竞争日益加剧,食品行业进入微利时代,部分成本过高的企业和众多不具备特色优势的小企业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企业破产速度加快,企业重组频频发生,各行业优胜劣汰进程加快。

以方便面行业为例,1999年,相对较高的成本(全部的进口设备和高额的人民费用)致使方便面巨人康师傅在低价争夺市场的过程中出现大幅度亏损,企业面临经济危机。此时,日本三洋食品向康师傅注入资金,以与顶新国际集团同样多的股份加盟康师傅,并将三洋食品的管理科学融入其中,使康师傅于合资后第一年一举扭亏为盈,在弥补上年3400万元亏损的同时获取了4100万元的丰厚利润。与此同时,诸多方便面小企业在夹缝中难以生存,其中一部分被迫关闭,一部分市场占有率急剧萎缩。目前的方便面市场已形成了康师傅、统一、华丰三足鼎立格局,三大品牌的产品占据了市场79%的份额。

当大企业也参与打价格战时,市场形成两大趋势:一是各企业在保持低价的同时,比以往更加注重提高产品品质,品牌意识进一步增强,产品总体质量水平得到提高,同时品牌集中速度加快,具有资源、品牌、资金等优势的企业产品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二是随着竞争的加剧,多数行业利润率降低,行业进入的门槛增高,为了谋求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趋向于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向着管理科学和全方位服务于客户的方向跨越。

二、资源重组风行、优势品牌迅速扩张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内市场竞争白热化的驱动下,食品业正在掀起一场大规模、高速度的企业资源重组浪潮。企业通过资源的重组试图占领市场制高点,达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这种企业资源的重组顺应了国际上企业重组的潮流,它不分国界,是涉及到优势企业之间人、财、物等多方位的重新组合,企业力求通过强强联合,出现双赢或多赢、强者更强的结局。从而,在一场血雨腥风的厮杀中,促成部分行业(如啤酒、乳业、饮料等)品牌的高度集中。

世界重量级食品企业集团菲利普,莫里斯、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联合利华、雀巢、达能、麒麟、三洋食品……诸多大型跨国公司纷纷进军中国,在我国建立起合资或独资企业,

大肆并购我国知名品牌。百事可乐兼并桂格;达能并购乐百氏并与娃哈哈合资,同时参股光明乳业;亚太集团控股上海民乐啤酒公司;华润并购蓝剑……跨国集团参与的重组之风越刮越猛,国内企业的重组步伐也在日益加快。世纪之初,国内啤酒、乳业、饮料、方便面等行业兼并重组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重组的规模在升级,速度在加快。

中国企业毫不示弱。青岛啤酒从1997年8月开始大规模扩张以来,截止到2001年中期,全国已有45家企业归入青啤麾下,使青啤的产销量从1996年的37万吨急剧扩张,至2001年上半年产量已达121万吨,市场占有率由2000年的6.7%上升到2001年上半年的10.7%。据估计,青啤产销量2001年突破了250万吨。目前中国啤酒行业已有3家生产规模超过100万吨的啤酒企业--青脾燕京和华润。国内现有啤酒厂530多家,从国内啤酒行业发展态势和美日等国啤酒行业发展模式来看,预计在未采三两年内这一数字将会大大降低,市场将形成若干家啤酒"巨人"主宰天下的格局。

乳品加工业现有约1000家加工企业,其中光明、伊利、三元、三鹿4家大型乳品企业的销售额占据了全国总销售额的1/3,业内人士预计,在不远的将来国内排名前五位的乳业公司产值之和将达到全国乳业总产值的一半;在冷冻食品业,龙凤、三全、思念、海霸王四大企业已瓜分了全国冷冻食品市场的60%份额。

三、业界目光投向物流,盈利空间顿时显现

大卖场连锁超市、便利店、专业零售店等新型零售业迅速发展,尤其在大中城市,新型零售业的销售额在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所占比例迅速提高。新型零售业的成长壮大对大批食品企业形成强劲的价格打压力度,迫使食品企业的产品价格不得不一压再压,使原本微利的企业雪上加霜,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从而促使一些食品生产企业向物流业延伸,围绕主业建立相关配套系统,以求扩大自己的盈利空间。

据统计,上海在连锁超市经营的2万-3万种商品中,除棉麻、土畜等类商品外,基本上覆盖了社会消费品中27个商品大类。按商品类型分,食品类占60%以上的份额。其中,主食类占11.1%,副食品占29.3%,其他食品占59.6%。由此可见,食品生产企业向物流业延伸有着一定的有和条件。

拥有康师傅系列食品的顶新集团自90年代后期开始,先后在上海、宁波、杭州、天津、沈阳等地兴建购物大卖场--乐购大型购物中心,并在全国建起快餐连锁店250多家,围绕食品主业建立起多方位的相关配套体系。

致力于婴幼儿产业的浙江贝因美科工贸股份有限公司也向物流业延伸,推出了特许经营

服务网,这个网以贝因美特许经营加盟店为载体,不仅提供各类孕妇与婴幼儿食品、用品、教玩具,而且还提供各项育婴服务。特许经营服务网充分发挥了连锁业低成本运作的优势,统一的仓储、配送等系列物流渠道加快了产品的流通,体现了规模效益。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贝因美专卖店已扩展到近30家,现在则以每月5家的速度继续扩张。

三元乳业等乳品企业在不断增加新品种的同时,送奶到户,把产品直接销到消费者家里。一大批食品加工企业为提高产品附加值,在食品的深加工、精加工和原料的综合利用上大做文章。这种生产企业由食品加工业向制造业和物流业延伸的做法构成当今食品产业发展的又一景观。与此同时,食品产业也在向上游的农业延伸,众多食品企业纷纷向农业投入,建立种植或养殖基地,致力于原料的品种改良和规范化生产,食品产业正在向着日趋合理的哑铃型结构发展。

安全问题成巨大壁垒稍不留神将代价惨重一段时期以来,国际上0-1.57、二恶英、疯牛并口蹄疫、禽流感等一系列食物中毒事件频频发生;国内农药、化肥、抗生素、瘦肉精屡展出现……,安全警报不绝于耳,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备受关注的世界性话题,一方面令消费者对许多食品心有余悸,对食品安全问题倍加关心;另一方面国际上有些国家提高了进口中国食品的门槛,形势不容乐观。

当今,消费者的心理因素对食品消费的影响日趋增强,一旦某种产品出现了安全问题,便会对消费者心理造成巨大伤害,以致使那一类的商品从此一蹶不振,由此而招致的对于食品市场供求的冲击力是相当强烈的。

两年前日本最大的乳品公司雪印乳业所属的大阪工厂由于管道清洗不彻底发生食,拈安全问题,从而导致一大批消费者食物中毒,为此这家工厂立即被勒令关闭。不仅当年整个雪印乳业为此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时至今日这一事件给雪印带来的阴影仍未彻底消除,此教训至今令日本人记忆犹新。

在过去的一二年间,中国食品企业也同样因为食品安全问题遭受重挫:龙井茶因铅含量超标遭到欧洲退货;中国酱油由于被检测出3-氯丙醇出口欧洲受阻;美国FDA在2001年扣留了634批安全不达标的中国农产品;2001年中秋前夕,南京冠生园月饼生产因使用过期原料引起轩然大波,致使该企业不得不关闭停产,上海冠生园也由此蒙受约1000万元的损失:最近,哈尔滨青青岛食品有限公司因采用过期霉变月饼制作汤圆被媒体曝光后,工厂立即关闭,企业陷入困境……由此可见,日益突出的食品安全问题正在对食品产业形成巨大的挑战。在中国已经加入WTO和国内消费者健康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日趋成熟的中国食品市场在安全问题上表现得越来越脆弱。因此,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注重食品质量,诚信为本、顾客至上、品牌至上,这些对于食品企业来说,将显得越来越重要。

塑料制品现状及未来发展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https://www.360docs.net/doc/d73524306.html,) 塑料制品现状及未来发展 一、我国塑料制品行业市场规模情况 经过数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塑料制品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塑料制品行业在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和升级中不断发展。近年来,我国塑料制品行业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产销量都位居全球首位,其中塑料制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约为20%。根据统计,2017年,我国塑料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由2011年的12963家增加15350家,市场竞争加剧的同时,行业集中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期,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从15584亿元增长至22800亿元以上,年复合增长率为7.93%。 2018年1-8月,塑料制品生产企业累计主营业务收入12426.3亿元,同比增长6.5%;实现利润总额624.9亿元,同比增长0.8%。 二、我国塑料制品行业进出口情况 近年来,受益于我国“稳外贸”政策的提振作用,国内塑料制品出口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2017年,中国塑料制品出口量从795万吨增长至1173万吨;同期,塑

料制品出口额从234.68亿美元增长至398.1亿美元。总体看来,在政策利好的作用下,我国塑料制品行业出口将呈稳定增长的趋势。 2018年3-6月中国塑料制品出口量呈上升趋势,2018年6月中国塑料制品出口量为118.5万吨,同比增长11.8%。2018年7月中国塑料制品出口量下降,2018年8-9月中国塑料制品出口量回升;2018年9月中国塑料制品出口量为118.3万吨,同比增长23.2%。 2018年1-3月中国塑料制品出口金额明显减少,2018年3月中国塑料制品出口金额为25.30百万美元,同比下降22.5%。2018年4-6月中国塑料制品出口金额呈增长趋势,2018年6月中国塑料制品出口金额为39.67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4.3%。2018年7-9月中国塑料制品出口金额回升,2018年9月中国塑料制品出口金额为38.89亿美元,同比增长18.5%。 三、我国塑料制品行业地区分布情况 我国塑料制品行业的区域集中度较高,并逐步形成了以华东地区、华中地区以及华南地区为核心产区,其他区域快速发展的格局。我国塑料制品产量前六个省市(浙江、广东、河南、湖北、江苏、四川)的市场占比超过全国市场的一半。其中,浙江省塑料制品产量为1,072.97万吨,占全国塑料制品市场产量的13.90%,位居全国第一。未来,随着汽车、消费电子、医疗等行

我国纺织业产业结构与外贸现状

中国纺织业产业结构及外贸现状 摘要:纺织行业作为我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镇化进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的纺织业行业的生产能力居于世界首位,纺织品出口量在世界纺织品出口总量中占据第一的位置。然而,纺织业外贸依旧面临着一定的问题。在那个背景下,本文从宏观的角度动身,对我国纺织业进展历程进行回忆,就我国纺织业外贸进行分析,找出我国纺织业外贸方面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纺织业外贸现状分析问题 一、中国纺织业产业结构 (一)中国纺织业的进展

1.全面建设时期(1950~1979年) 新中国成立之初,纺织产业的首要目标确实是尽快解决我国宽敞城乡人民的穿衣问题。为此,党中央提出依靠农业提供的天热纺织原材料,重点进展棉纺织业,同时兼顾毛、麻、丝纺织、针织以及化纤工业的纺织进展战略方针。到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纺织产业进展成为一个品种丰富、工业门类齐全的产业。这一时期的纺织产业进展属于典型的自给自足模式。纺织品服装的出口专门少,用以换取一定的外汇以进口国民经济建设所需的其他必要的物资。 2.快速进展时期(1980~2001年) 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纺织产业的进展驶入了一个新的快车道,纺织产业的进展模式开始从内需导向型向出口导向型转变。这一时期的纺织产业抓住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对内不断深化企业改革,对外以出口创汇为突破口,接着扩大对外开放,进展外向型经济。通过内外并举的进展思路,不仅纺织产业的工业基础有了专门大的提高,同时纺织产业的外贸出口能力也持续增强。 3.全面提升时期(2002年以来) 2002年以后我国正式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国的身份参与

中国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报告

深圳中企智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中国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最新版报告请登陆我司官方网站联系) 公司网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d73524306.html, 1

目录 中国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3) 第一节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概述 (3) 第二节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上游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3) 一、上游原材料市场发展现状 (3) 二、上游原材料供应情况分析 (4) 三、上游原材料价格走势分析 (4) 四、上游原材料行业前景分析 (4) 第三节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下游行业需求市场分析 (4) 一、下游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4) 二、下游行业需求状况分析 (9) 三、下游行业需求前景分析 (10) 2

3 中国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第一节 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概述 图表- 1: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产业链 以PLA 为例,聚乳酸全名为PolyLacticAcid(PLA),又名玉米淀粉树酯,学名为Polylactide ,是一种丙交酯聚酯。聚乳酸为一多用途可堆肥的高分子聚合物,完全由植物中萃取出淀粉→经过发酵→去水→聚合等过程制造而成,无毒性。 其上游为淀粉、纤维素等原材料行业,下游行业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主要包含医疗、食品包装、日用品等多个行业。 第二节 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上游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上游原材料市场发展现状 作为生物塑料家族中的当家品种,聚乳酸(PLA)目前是产业化最成熟、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价格最低的生物基塑料,是未来最有希望撼动石油基塑料传统地位的降解材料,也将成为生物塑料的主力军。 由于我国农业基础较为发达,淀粉酶以及纤维素等相关产品的数量较多,供给较为充足。

年中国食品行业研究报告

年中国食品行业研 究报告

目 录 CONTENTS 引言…………………………………………………… 1 第一部分 行业现状 第一章 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 第一节 中国食品行业发展概述 (1) 一、食品行业定义与分类 (1) 二、中国食品行业发展概述 .............. 1 三、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7 第二节 / 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 13 一、产销同步增长、效益大幅提高 ....... 13 二、出口保持增长势头,进口发展平稳 . (16) 三、结构优化、消费需求向名牌产品集中 . 16 四、市场监管力度加大,食品安全质量明显改进 16 第三节 中国食品行业特点分析 (17) 一、企业进入微利时代优胜劣汰步伐加快 . 17 二、资源重组风行、优势品牌迅速扩张 (17) 三、业界目光投向物流,盈利空间顿时显现 18 任何市场研究都是 建立在对现状充分 了解的基础之上, 国际国内食品行业 现状怎样?呈现什

第一节国际食品行业现状分析 (21) 一、国际食品行业发展特点 (21) 二、国际食品市场现状及主要消费国 (22) 第二节主要国家食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4) 一、瑞士食品加工业 (24) 二、意大利食品工业和市场简况 (28) 三、美国、法国消闲食品市场 (32) 第三节国际食品需求变化分析 (34) 一、国际食品贸易现状 (34) 二、收入与食品消费 (34) 三、城市化与食品消费 (35) 四、食品安全与食品消费 (36) 五、食品消费和贸易前景 (37) 第三章 / 食品行业主要细分市场分析 (38) 第一节食用油市场分析 (38) 一、中国食用油市场发展状况概述 (38) 二、国内食用油市场分析 (45) 三、中国食用油市场展望 (52) 第二节方便食品市场分析 (53) 一、市场发展概述 (53) 二、方便面市场分析 (54)

中国铁路现状

中国铁路现状 【技术装备】【铁路网络】【等级与分类】【运输特点】 技术装备 我国铁路建设与技术装备,自解放后近50年间,尤其自70年代末期以来,得到长足发展。从线路、机车、车辆、通信、信号、到运营管理与调度指挥系统等方面,技术装备的水平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从总体上看已经达到国际70年代末期的水平,部分方面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个别领域还居世界领先水平。 1、运输设备数量 到1997年末,铁路营业里程57566km,复线里程19046km,电气化里程12027km,内燃牵引里程30940km,机车保有量15335台(其中内燃机车9583台,电力机车2821台),货车保有量437686辆,客车保有量34346辆。 2、技术装备水平 铁道线路 我国主要干线线路技术水平,全部属一级线路,部分一级线路已经实现无缝线路或超长无缝线路化。我国从1958年开始铺设无缝线路,目前有无缝线路近2万km。一根轨条的长度一般与闭塞分区相配合,长1~2km,采用60kg或75kg钢轨,铺设2.6m长的钢筋混凝土轨枕和高扣压力的弹条扣件,选用硬质道渣等,提高整个轨道框架的刚度,用以满足高速

列车运行时对线路的高需求。目前还有近4万km的线路属于一般轨道结构的线路。 机车 我国铁路机车的发展,不仅在数量上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而且在种类上也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系列。韶山8型机车试验运行速度可达到240km,我国又跨进具有高速列车的行列,在机车的质量上几十年来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1997年末,全路机车保有量为15335台,其中内燃机车9583台,占机车总量的62.50%,电力机车2821台,占机车总量的18.40%,蒸气机车2931台,占机车总量的19.12%。全路内电牵引率为80.90%,蒸气牵引率19.10%。蒸气机车已于1988年停止生产。担负我国国家铁路牵引动力的主要内燃、电力机车型号为:电力货运机车有韶山6B,韶山7,韶山7B,韶山4B,韶山4C;电力客运机车有韶山8,韶山7(客)。内燃货运机车主要有东风6,东风8,东风8B,东风4D,东风11(主要为东风4和东风8系列)。我国机车制造技术与机车车身技术水平,在过去的发展中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就其机车的总体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存在相当的差距。在机车使用的可靠性方面尚有待进一步提高,应用故障率偏高,无故障周期短,应用成本高等在若干关键新技术应用方面,诸如三相交流传动,径向转动架,高速大功率与故障导向安全自控系统等方面都还需进一步研究。 车辆 我国解放前没有自己的车辆工业,线路上跑的车体是从国外买来

中国十大塑料企业

xx十大塑料企业 简介 xx塑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佛山塑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各种塑料复合包装材料、PVC薄膜和人造革、塑料编织复合制品、塑料建筑与装饰材料以及其他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等五大系列产品的生产经营。是一家为现代工、农业以及现代科技、交通通讯领域提供新型材料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是中国塑料加工工业的“排头兵”。主要产品BOPP薄膜、BOPET薄膜、BOPA薄膜、PVC人造革、各类塑料片材和宽幅塑料编织复合材料,多年来在全国同行中产销量和市场占有率均处于领先位置。是全国唯一的BOPA(双向拉伸尼龙)薄膜生产基地。主要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达到国际九十年代先进水平。 xx大xx塑胶集团公司 中国浙江大东南塑胶集团,地处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的故里――诸暨,始建于1975年,经过二十六年的奋发拼搏,已发展成为世界塑料制品业500强企业。现有职工1178人,总资产达 8.03亿元。 公司主要生产:500多种款式的塑料衣架,薄膜和各种规格的塑料包装袋等.技术力量雄厚,先后从香港、日本、德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引进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设备,开发生产了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档次塑料包装基材和塑料包装产品,使企业形成了“一流的设备、一流的技术、一流的产品”的竞争优势,曾先后获得“全国500家综合效益最优工业企业”、“全国塑料包装制品行业龙头企业”、“全国乡镇企业出口创汇二十强企业”、“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 “团结、拼搏、科技、创新”这一企业精神,将永远激励大东南人不断拼搏、不断追求、不断发展。 xx申达(集团)有限公司

1995年2月,现有总资产52亿元,净资产18亿元,2000年实现销售 42.95亿元,利润总额8427万元,是本市纺织系统规模较大的企业集团,也是上海市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首批试点单位之一。97年被上海市政府列为第一批重点扶持的大型企业集团。申达集团经过几年的调整和发展,目前已被列入全国工业企业520强和国家经贸委33户重点扶持的企业集团之一。 集团以纺织品制造和进出口贸易为主要经营业务,主要生产品种有高支纱线、高密织物、精细特阔印染、精纺呢绒等高档传统纺织品和以土工布、过滤布、筛网等为主的产业用、汽车装饰用纺织品及各类线、带、绳等,并拥有"飞轮"、"鹤亭"、"火炬"、"金熊"、"章华"等一批著名品牌。 xx国风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国风集团有限公司创立于1984年,是中国最大的塑料综合加工工业基地之一。 目前,集团总资产近50亿元,职工5000多人,总营业收入突破40亿元,拥有国风塑业和国通管业两家上市公司。结构调整8年来,累计投入近30亿元,始终保持快速、稳健的发展态势,完成了以大本营合肥为中心,以池州、重庆、广东等地加工制塑料型材、塑料管材),目前以年产45万吨的生产能力位于全国同行业前三位,其中塑料管材位列全国同行业首位。 xx海螺型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芜湖海螺型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安徽海螺集团投资控股的新型化学建材企业,是中国首家以塑料型材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公司分别在安徽芜湖、浙江宁波、河北唐山以及广东英德四地设厂,总资产达30亿元,全套引进德国、奥地利先进生产设备,整个生产工艺采用自动化作业。目前,公司产能达到50万吨,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芜湖海螺型材科股份有限公司是科技部认定的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拥有1000多套品种各异的模具,主导产品涵盖高中档型材、栅栏、板材、管材、门窗,产品曩括

中国家纺市场现状 资料汇总

一、中国家纺市场现状 (一)家纺市场发展现状 随着全球纺织品贸易配额制的如期取消,以及中欧、中美纺织品协议的达成,中国纺织业保持了20.69%的增长速度,出口创汇1000亿美元,整体行业竞争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与此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家居零售业更是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而作为前两个行业的结晶产业:家纺行业的发展却是不尽人意。 家用纺织品属于家居装饰中主要的“软装饰”品种,可细分为巾(毛巾、浴巾等)、被(床单、被套等)、毯(地毯、壁毯等)、带(流苏、饰边等)、帘(窗帘、浴帘等)、袋(衣物袋、储藏袋)、厨布(桌布、餐巾等)、沙发和各类靠垫等八大类,它在营造家居环境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按发达国家惯例,进入成熟期,家纺在纺织服装市场的份额可达三分天下有其一,日本则高达40%。美国人的家纺购买率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去年,美国消费者购买了大约10亿条毛巾和大约5.5亿条床单和枕头套。这意味着美国1.1亿个家庭中,每个家庭购买了至少9条毛巾和5条床单及枕套。据统计,我国家用纺织品的人均消费占消费性支出还不到1%。 中国家纺消费市场的空间巨大。据权威预测,在未来10年中,家纺消费市场每年的增长率将不会低于20%,而人均消费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每年新增加的需求就是300多亿元。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到2010年,仅北京家纺用品消费额将达到100亿元。 据中国家纺行业协会调查,国人人均纺织品消费仍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7%,而家纺生产与消费占纺织品总体生产消费的比例还不到发达国家的50%,因此市场前景广阔。另据统计,我国每年新竣工的住宅面积为5亿平方米,再加上大量的旧宅改造,每年家居装修的工程将达3000亿元以上,而且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今后两年将达到5000亿元。居民装修房屋花在家用纺织品的购置费用,约占整个工程的25%。这是个很大的市场,另外,目前国内家用纺织品有50%集中在大城市,30%集中在县级市,而人口占全国70%的农民,消费量只有20%。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条件的改善及与城市间交流的频繁,使其对床上用品也会提出了较高的需求,而潜在的农村市场的启动将为家纺业可持续发展带来较深远的影响。 中国政府倡导的和谐社会建设,必然催化中国家庭的人文家居建设,而家纺用品与每个家庭成员的接触时间占到人生命的三分之一。因此,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更新,使家纺消费市场需求逐步旺盛,即将呈现爆发式井喷势头。 (二)中国家纺市场发展过程 家纺市场发展至今,概括起来,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6年以前,中国的家纺行业是作为被子、被套等单独的产品存在着,消费者那时候对家纺不叫“家纺”,而叫“床单”、“被罩”。 第二阶段:1996年到2000年,是中国家纺市场的起步期,今天的家纺大品牌基本上都是在这个时候奠定自己的地位的。 在这一段时期内,家纺行业基本上是以产品的生产为导向,在国内市场上基本上只有区域性家纺品牌:比如富安娜在深圳;梦洁在湖南;罗莱在华东等地。 第三阶段:2000年到2005年,这一阶段是中国家纺行业的井喷式发展阶段。这个阶段,中国家纺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房地产的高速发展,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刚性地带动了中国家纺业的发展。 这一时期,家纺行业的蓬勃发展,吸引了杉杉等行业外资本的进入,同时,在这一时期,市场发展的最大变数在于以罗莱为代表的南通家纺产业集群飞速发展,尤其近年来的行业黑马几乎个个都是出自南通,如乔德、凯盛、宝缦等;罗莱等企业之所以在本阶段取得长足进

2016年生物降解塑料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生物降解塑料行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6年) 报告编号:1669758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360docs.net/doc/d73524306.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中国生物降解塑料行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6年) 报告编号:1669758←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738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_ShiYouHuaGong/58/ShengWuJiangJieSuLiaoHangYeXianZhuangYuFaZhan QianJing.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虽然相比传统塑料包装材料,目前新型降解材料成本稍高,但是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人们愿意为保护环境而使用价格稍高的新型降解材料。特别是近年来,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继制订和出台了有关法规,通过局部禁用、限用、强制收集以及收取污染税等措施限制不可降解塑料的使用,大力发展生物降解新材料,以保护环境、保护土壤,其中法国2005年即出台政策规定所有可拎一次性塑料袋在2010年后必须可生物降解。与此同时,我国也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生物降解塑料的应用和推广。 从降解塑料的性能指标来看,未来主流的降解塑料发展方向(脂肪族/芳香烃共聚酯、聚乳酸等完全可生物降解塑料)的性能介于聚乙烯和聚丙烯之间。所以随着降解塑料成本的降低,降解塑料可以替代大部分塑料制品在农业和包装塑料制品方面的应用,在日用塑料和医用塑料制品方面,降解塑料也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单就我国需求和目前政府的政策方向来看,假设在2015年,降解塑料在政策的推动下能够替代2%农用塑料制品传统塑料的需求;替代3%包装用塑料制品传统塑料的需求;保守估计塑料行业年均增长速度为5%,中国对于降解塑料的总需求量将达到86万吨,而我国目前降解塑料的产能还不到20万吨。 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很多制造业不同,我国生物降解塑料产业并非在承接国际产能转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该领域的研发和工业化水平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未来有希望在国际范围内抢占制高点,且能保持至少近10年的高速增长状态。 《中国生物降解塑料行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6年)》通过生物降解塑料项目研究团队多年对生物降解塑料行业的监测调研,结合中国生物降解塑料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依托国家权威数据资源和一手的调研资料数据,对生物降解塑

国内塑料成型行业的发展状况分析

国内塑料成型行业的发展状况分析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塑料制品生产国和消费国,在遭遇金融危机的2009年,中国塑料工业仍保持较为旺盛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力。2009年,中国塑料制品工业总产量值为10992.8亿,比2008年增长13.48%;工业销售产值10714.7亿元,比2008年增长13.12%;产销率97.47%;规模以上企业塑料制品产量达4479.28万吨,比2008年增长10.64%。中国塑料加工业已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生产,销售恢复了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大幅度回升。 中国虽然是全球最大的塑料制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但是塑料抗氧剂,光稳定剂消费量与合成树脂消费量的比例低。 抗氧剂消费量与合成树脂消费量比例的高低,可以说明某一国家或地区合成树脂和塑料制品整体档次或质量水平的高低。光稳定剂主要用于较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中,高端塑料制品,某一国家或地区光稳定剂与抗氧剂的消费量比,以及光稳定剂消费量与合成树脂消费量的比例,可以说明某一国家或地区中,高档次合成树脂和塑料制品质量水平的高低。 与钢材,水泥,木材等传统材料相比较,塑料材料相对年轻,因而充满活力,创新力和发展潜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改性塑料,工程塑料占塑料消费总量的比例较低,工程塑料制品是塑料工业的高端产品,2011~2015年间,国内改性塑料,工程塑料消费量有更大的上升空间,《全国塑料工业“十五”计划和2015计划》提出,到2015年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塑料品种上升到50%。 国内塑料加工行业的发展,塑料行业或产业新产品,新工艺和新应用的特色为塑料抗氧剂,光稳定剂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机遇,预计拉动塑料抗氧剂和光稳定剂产能,产量,表观消费量的年增长量为8%左右。 作者:金振黑色母提供! 日期:2013年3月28日

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分析

休闲食品行业分析报告 学生:赵波 学号:20132491 指导教师:段鹰 专业:工业工程 重庆大学机械学院二O一五年十二月

近几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消费方式日益多元化、休闲化,休闲食品俨然已经成为国人日常食品消费中的新宠。统计资料显示,2013年休闲食品制造业创造工业产值4364.5亿元,同比增长27.5%;销售收入达到4304.0亿元,同比增长31.4%;实现利润117.7亿元,同比增长52.9%。其中,2013年我国休闲食品市场容量已达1000亿元以上。可以预见,未来几年,我国休闲食品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为了帮助我国休闲食品企业更好的了解行业发展现状,我们将对我国休闲食品市场进行一次行业分析。 一、休闲食品行业发展现状 1、市场现状:发展潜力巨大 美味的零食能减轻人的心理压力,并能帮助食用者缓解自身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因此爱人们得常生活中零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尤其是对于儿童。即使在深受经济危机的这几年里,休闲食品收到的冲击依然很小,国人对休闲食品的需求也呈现出不减反增的势头。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及旅游业的兴盛,我国休闲食品市场需求量呈持续增长势头,食品品种逐渐多样化。近几年,我国休闲食品市场每年需求额超过千亿元,市场规模正在以几何级的速度增长,消费市场也在快速增长,年增幅在25%左右。 2013年,我国休闲食品市场容量虽然已高达1000亿元以上,但人均消费量很小,远低于发达国家每年人均消费3.2kg的水平。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及人们消费水平、购买能力的不断提高,休闲食品市

场仍将会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预示着我国休闲食品企业在未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2、区域板块效应明显 休闲食品的生产原料大多了来自农产品与农业资源紧密相连,而中国疆域辽阔,农业资源东西南北的差异巨大。不同的地域有着截然不同的农业资源,产业集中度较高,由此形成了众多优势独特的休闲食品区域,引领中国休闲食品的发展潮流。目前,我国各地休闲食品市场已经开始迅速发展,如福建军团、安徽炒货军团、湖南麻辣食品、河南速冻食品等一大批优秀的休闲食品企业。下表是休闲食品的区域分布特征: 3、种类细化和口味化趋势日趋明显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原来以温饱型为主体的休闲食品消费格局,正在向风味型、营养型、享受型甚至功能型的方向转化。尤其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休闲类食品市场开始快速发展。

我国铁路发展概况

动车组概论 题目我国铁路发展概况班级 2010级机制1班姓名龚华德 学号 成绩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

摘要:中国铁路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百余年来,中国的铁路事业经历了新旧两个根本性质不同的社会。无论从政治上还是从经济上,这都决定了在其发展历程中必然会遭遇到两种迥然不同的命运和前途。中国铁路修建仍在继续,提速改造也是一个重要的历程,要在了解发展历程、现状的基础上展望我国铁路的未来。 关键词:铁路;修建;提速;现状;展望 1、中国铁路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 铁路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国家的大动脉,是大众化交通工具。我国幅员辽阔、内陆深广、人口众多,资源分布及工业布局不平衡,铁路运输在各种运输方式中占有的优势更加突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目前中国大量的长距离物资运输和中长途旅客运输主要由铁路承担。 目前,中国铁路用占世界6%的营业里程完成了占世界24%的换算周转量,换算密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铁路。中国铁路客货运量在国内运输市场占有份额分别达到35%和55%左右。复线里程25,566km,复线率%。电气化铁路里程21,604 km,电气化率%。提速线路里程16,500 km,占营业总里程%。 2、中国铁路修建历程 开创时期(1876—1893年) 中国第一条铁路是1876年7月3日,英商在上海至吴淞间修建的上海吴淞铁路,长145km,轨距762mm,轨重每米13kg,是中国第一条营业性铁路。 1881年中国自办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建成,自唐山起至胥各庄止,全长,采用1435mm的轨距和每米15kg的钢轨,掀开了中国铁路建设的序幕。

中国塑料制品产业布局和特点简述(精)

一、塑料制品产业布局和特点分析 塑料制品业生产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其主要生产地区集中在我国东南沿海。2010年塑料制品产量地区分布如下:广东省塑料制品产量达13318.8kt,同比增长17.23%,仍居全国首位;浙江省为9155.7kt,同比增长16.09%,居第二位;山东省为5071.1kt,同比增长21.56%,居第三位;江苏省为4395.0kt,同比增长 13.19%,居第四位;辽宁为3184.2kt,同比增长19.59%,居第五位;河南省为3 1 4 6 . 8 k t ,同比增长22.82%,居第六位。排在前六位的省市地区塑料制品产量合计为38271.7kt,占塑料制品总产量的65.64%。其他四川、河北、上海、安徽、福建塑料制品产量介于1500一2200kt之间。 中西部省份塑料制品产量增速逐年大幅提升,显示了中西部塑料制品产业高速增长的态势。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因配套工业强劲发展而逐步走向成熟,其塑料加工业从规模、经济技术水平乃至产品质量、应用领域均有很大提升。近几年来随着东部劳动力和用电、用工成本上升、土地资源逐步紧张,一些塑料制品加工企业逐步向 中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通过市场需求配置机制逐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中西部、东北地区的塑料制品产量增幅较大,这种趋势在“十一·五”期间较为明显。为了分析中西部塑料制品产业转移情况,选取东部5省(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福建)、中部6省(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西部6省(内蒙、广西、甘肃、新疆、四川、重庆)塑料制品产量及其增长对比可以看出塑料加工业向西部转移趋势越来越明显。 从表2可看出,2006一2010年东、中、西部塑料制品产量年均增幅呈梯级上升态势。东部塑料制品产量占全国比重呈下降态势,中部维持较低增长,而西部则增速较快。但是塑料加工行业绝大多数大中型企业仍集中在东部沿海,科技含量高的产品生产企业具有先进制造能力,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山东、江苏、上海、辽宁等省市。 塑料包装、建筑塑料、日用塑料消费品是塑料制品业较大的3个子行业。国民经济以较高速度发展,必将带动塑料工业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塑料产业发展布局与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程度、消费地域水平、重点工程建设、产业配套功能、劳动力供求和素质、原料供应地半径覆盖、下游产品特色需求均有关系,但是最重要的是为其配套的产品的市场供求关系。市场在哪里,塑料产品就会出现在哪里,塑料产业布局适应市场供求变化而发生转移,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提升随之提升,提升的内容有加工技术改进、先进装备、所使用的原材料功能、较高的劳动力素质,并将带动周边经济环境变化,形成产业集聚。 目前我国已逐步形成了广东高明、浙江丽水、温州、福建福鼎等合成革生产基地,瑞安、宿迁塑料薄膜生产基地,惠东、汕头、宿城区、慈溪、莱州、临沂、望都等塑料再生利用基地,台州、温岭日用品生产基地,宁波工程塑料生产基地,温州、淄博、萃县、临邑塑料编织生产基地等。这些基地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

#中国改性塑料行业发展状况

国改性塑料行业发展状况 2008-9-10 10:38:42 来源:中国工程塑料商务网 改性塑料属于石油化工产品供应链中的一环,处在直接使用顾客和材料供应商之间,是材料供应链的最末端。近10年来,中国改性塑料行业随着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连续十年经济技术指标稳步大幅递增,全行业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持续繁荣的重要产业之一。中国改性塑料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数量不断增多,已构建成若干个区域性高新技术产业群。产业结构、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断调整,产业集约度逐步升级,改性塑料行业的整体优势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加强,和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某些方面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一、中国改性塑料行业的几个特点 在加工设备、改性技术不断发展成熟的今天,我国改性塑料工业体系也得到了逐步的完善。我国改性塑料产业发展呈现六大显著特点。 一是通用塑料工程化。尽管工程塑料新品种不断增加,使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并且由于生产装置的扩大,使得成本逐渐降低,但目前工程塑料的市场价格仍然远远高于通用塑料的价格,在产量上也远低于通用塑料。随着改性设备的发展、改性技术的进步,通用塑料如聚丙烯(PP)、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ABS)等通过改性提升了强度,耐热性等性能指标,具备了某些工程塑料的特性,但价格却具有显著的优势,因此能够抢占部分传统工程塑料的使用市场。 二是工程塑料高性能化。随着国内汽车、电气、电子、通讯和机械工业的蓬勃发展,对现有的工程塑料品种如聚碳酸酯(PC)、尼龙(PA)、聚酯(PBT和PET)、聚苯醚(PP O)等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如用做节能灯底座的塑料要求耐高温、耐黄变,用做芯片托盘的塑料要求耐挠曲、抗静电,用做电子接插件的塑料要求高阻燃、高耐热、高流动,用做机械齿轮的塑料要求耐磨、高刚性、高尺寸稳定性等。 三是特种工程塑料低成本化。在150℃以上条件下能长期使用的塑料称为特种工程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概况

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概况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发中心徐鹤寿 速度是铁路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自1964年日本成功建成世界第一条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以来,高速铁路以其速度快、运能大、效益高、全天候、节能、环保、安全等显著特点,在世界各国得到迅速发展。 1.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 1.1 国外高速铁路简介 目前,日本、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瑞典、韩国、英国、荷兰、比利时、丹麦、瑞典、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已拥有不同长度、不同速度的高速铁路。世界各国由于国情和运输需求不同,采用了不同的技术标准和装备,其最高运行速度也在不断地提高。 日本是世界第一个修建高速铁路的国家。自1964年修建了世界第一条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后,陆续又修建了山阳、上越、东北、北陆、九州等5条新干线,全部是纯客运运输,新干线总长度已达2258km。同时,其最高运行速度不断提高,如东海道新干线从建成运营的210km/h,已提高到270km/h;山阳新干线的运行速度已达300km/h。2011年3月采用最新型高速列车“隼”号,运行速度300km/h,2012年达到320km/h。 德国从1991年建成汉诺威~维尔茨堡高速铁路以来,陆续修建了曼海姆~斯图加特、汉诺威~柏林、科隆~法兰克福、纽伦堡~英戈尔施塔特等高速铁路以及科隆~迪伦、拉斯塔特~奥芬堡、莱比锡/哈雷~格勒伯斯等高速段,运行速度均为250km/h及以上,其总里程已达1057km。其中,2002年建成的科隆~法兰克福高速铁路的运行速度最高,为300km/h。德国高速铁路的运输模式分为两类:一类为客货共线,如汉诺威~维尔茨堡,采用旅客列车与货物列车分时段运行,最高运行速度为250km/h;科隆~法兰克福高速铁路为纯客运。 法国第一条新建高速铁路为1983年通车的TGV巴黎东南线,初期运行速度为270km/h,1989年提高到300km/h。目前,已建成并开通运营8条高速铁路,总长度已达1884km,运营速度均为250km/h 及以上,都是纯客运运输。目前,法国高速铁路的运行速度都达到300km/h,其中TGV东部线的运行速度达320km/h,是国外高速铁路中运行速度最高的。 西班牙的既有铁路为轨距1668mm的宽轨铁路,新建高速铁路为与欧洲铁路网连接,均采用标准轨距。1992年建成马德里~塞维利亚高速铁路,客货混运,运行速度为270km/h;2008年全线开通的马德里~巴塞罗那,为纯客运,设计速度350km/h,最高运行速度300km/h。目前,已建成的高速铁路的总里程达1902km(运营速度均为250km/h及以上),为欧洲高速铁路长度第一。 上世纪90年代,世界上时速300公里速度等级的高速铁路技术已趋于成熟。因此,随后新建高速铁路的国家或地区,充分利用已成熟的先进技术,实现速度的技术跨越,将速度目标值确定为300km/h及以上,如法国2001年开通的TGV地中海线、2007年开通的TGV东部线(巴黎~斯特拉斯

国内塑料制品业情况调查与分析

国内塑料制品行业情况调查与分析 一、2013年中国塑料制品行业数据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塑料制品规模以上企业13699个,塑料制品产量6188.66万吨,同比增长8.02%,比2012年8.99%的增长回落了0.97个百分点。其中,塑料薄膜产量为1089.3万吨;日用塑料制品产量为471.6万吨;塑料人造革、合成革产量为347万吨;纤维增强塑料制品产量259.86万吨;泡沫塑料产量为146.5万吨。据海关数据统计:2013年中国塑料制品出口共计896.4万吨,同比增长5.3%,出口金额352.9亿美元,同比增长11.8%,出口平均单价为3937美元/吨,同比增长6.2%。 2013年塑料制品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8686.44亿元,同比增长14.26%,增长幅度提高了2.47个百分点。实现利税1676.75亿元,同比增长17.10%,增幅回落了0.02个百分点。其中:利润总额为1123.18亿元,同比增长16.45%,增幅比2012年提高了0.51个百分点。行业资产总计11701.68亿元,同比增长11.46%,增幅下降1.57%。 图表1 2013年中国塑料制品产量分省市统计 数据来源:依据公开资料整理

广东和浙江历来都是中国的塑料制造大省,2013年这两个省全年的塑料制品产量约占全国塑料制品产量的30%。山东年产量接近500万吨,占全国总量比重的8.1%,进入塑料制造大省行列。 2013年我国塑料薄膜产量1089.3万吨占塑料制品总产量的17.6%,是塑料制品中产量增长较快的类别之一。2013年前5大塑料薄膜生产省份浙江、广东、江苏、山东和河南总产量占全国塑料薄膜产量的68.8%,其中排名首位的浙江省占占全国总产量的31.3%。这几年塑膜行业发展迅猛,2011年国内塑料薄膜总产量在843万吨,2012年总产量达到970万吨,增幅超过15%,2013年塑料薄膜总产量达1089万吨。快速扩产,令供求失衡的弊端日益显现。目前农膜行业年产量超过500万吨,而实际需求量仅为产量的一半;再如包装行业产能最大的双向拉伸膜,BOPP及BOPET近几年产能均已翻番,扩张步伐仍在继续,导致膜厂普遍亏损,中小企业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在此背景下,塑膜行业将逐渐进行优胜劣汰,高端化、规模化及差异化将是未来膜厂发展方向。 图2 塑料薄膜产量排名前十的省份 数据来源:依据公开资料整理 2013年,我国纤维增强塑料制品行业处于前几年高速增长后的相对需求平缓的阶段。160家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制品生产企业总产量为259.9万吨,累计增长率-9.8%。从各省市的产量来看,产量排名第一的河南省增幅仅为1.91%,而排名第二、第三的河北省和内蒙古均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山东省、贵州、四川省虽然呈现了大幅度的同比上升,原因在于其基数偏低。 据国家统计局对392家规模以上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生产企业2013年的经济效益统计数据显示:主营业务收入721.6亿元,与去年同期716.5亿元相比增长0.7%;利润60.4亿元,同期增长4.6%;企业亏损面为12.0%,与去年12.7%减小了0.7%。 图3 纤维增强塑料制品产量排名前十的省份

中国铁路发展概述

中国铁路发展概述 中国铁路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 铁路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国家的大动脉、大众化交通工具。在综合交通体系中处于骨干地位,没有铁路的现代化就难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中国幅员辽阔、内陆深广、人口众多,资源分布及工业布局不平衡, 铁路运输在各种运输方式中占有的优势更加突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目前中国大量的长距离物资运输和中长途旅客运输主要由铁路承担,每年完成的旅客周转量约占全社会旅客周转量 1/3 多,完成货物周转量约占全社会货物周转量的55% 。中国铁路管理体制及机构设置铁道部作为中国政府的一个部行使政领导和管理全国铁路的职能。铁道部机关共设置16 个机构,有办公厅(政治部办公室)、政策法规司、发展计划司、财务司、科学技术司、人事司(政治部组织部)、劳动和卫生司、建设管理司、国际合作司(港澳台办公室)、安全监察司、运输局(运输指挥中心)、公安局、政治部、宣传部、部纪委、监察局、全国铁路团委、直属机关党委。铁道部部属企业有20 个:哈尔滨、沈阳、北京、呼和浩特、郑州、济南、南昌、上海铁路局、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柳州、成都、昆明、兰州、乌鲁木齐铁路局,中铁行包快递有限责任公司、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中铁特货运输有限责任公司、铁道科学研究院、中铁建设开发中心、青藏铁路公司等。铁道部部属事业单位有16 个:运输指挥中心(运输局)、资金清算中心、统计中心、人才服务中心、多种经营发展中心(直属企业和多种经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档案史志中心、机关服务中心、信息技术中心、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中心、工程管理中心、铁道部党校、经济规划研究院、中国铁道出版社、《人民铁道报》报社、专运处、中国铁路文工团。铁道部所属协学会、协会12 个:中国铁道学会(含中国蒸汽机车协会)、中国铁道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地方铁路协会、中国铁道工程建设协会、中国铁道财务会计学会、中国铁路老战士协会、中国铁路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者研究会、铁路青年志愿者协会、中国铁路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铁路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中国铁道物资流通协会、中国火车头体育协会(铁总体工部)。 中国铁路主要指标 全国铁路营业里程:73002公里 国家铁路运输收入:1483.4亿元,客运:476.7 亿元,货运:784.3 亿元 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9.73亿人 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22.12 亿吨 全国铁路换算周转量:22035.26亿吨公里,全国铁路旅客周转量:4788.61亿人公里全国铁路货运总周转量:17246.65亿吨公里 全国铁路机车拥有量:16320台,内燃:11355 台,电力:4622 台 全国铁路客车拥有量:40487辆 全国铁路货车拥有量:510327 辆 国家铁路职工人数:228.41万 人,运输业:152.68万人 全国铁路基本建设投资:533.47 亿元 运输设备更新改造投资:128.71 亿元机车车辆购置投资:167.55 亿元运输业劳动生产率:145.2 万换算吨公里/ 人(按价值量计算)跨越式发展战略 2003 年铁道部提出了跨越式发展战略,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提高运输能力和提升技术装备为主线,全面推进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到2020 年基本实现中国铁路现代化,运输能力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主要技术装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服务质量基本满足旅客货主需求,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建设一支高素质职工队伍,职工物质文化生活全面达到小康水平。” 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目标 (1 )在运输能力上,到2020 年,使铁路网规模有一个较大发展,路网结构更加合理,建成京沪高速铁路,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主要通道改变能力紧张的状况,形成覆盖全国的快速客运网络和大能力货运网络。 (2 )在技术装备上,以客运高速、快速和货运快捷、重载为重点,使我国铁路机车车辆技术、线路桥涵技

中国纺织行业现状

中国纺织行业现状 1)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的纺织企业约4.1万户总共实现工业总产值59760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8%。纺织行业的主要产品在产量的增幅回落情况呈现出不同的程度数据比,规模以上人化纤增长了11.9%,布增长了12.9%,印染布增长了10.5%,纱产量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6%。这些准确的数据比较说明了纺织行业的整体局面呈现复苏之态,对服装行业的发展有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 2)调研发现纺织行业由于近5年出口受阻,在国内推行产品的内销政策。2012年纺织产业的内销增速也出现了相对的回落之态,增幅则表现出持续的稳定。我们获得国际市场研究公司零点调查近期一份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国内服装鞋帽针纺品零售额同比增长了2.3%,比2011年一季度提高了3.2%,比2012年二季度提升了0.9%,比2012年三季度提升了1.1%。比2012年四季度提升了1.3%。纺织产业规模以上的内销产值为42107.2亿元余下为出口额。2012年全球经济形势不佳,外部环境较差,内需不振,不确定因素众多,纺织品行业都面临寒冬。但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行业平均利润率达到6%,这在历史上是比较高的数字。具体来说除了化学纤维以外,其他各大行业利润率都有很显著的上升。但在产品出口方面的形势不太乐观,2012年纺织品行业出口总值下降了约1500亿美元,拉了我国出口的后腿,这在近10年不曾出现过。中国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杨世滨

分析,出现该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外部经济环境不振,另一方面是我国传统服装产业产能过剩。服装行业如何创立品牌扩大市场需求是发展关键。 二、中国服装行业现状: 1)我们针对中国服装行业做了调查,在经历了十年高速发展后,我国服装行业步入了调整期,出口下降。2012年服装行业工业总产值约18253亿,占纺织行业工业总值30.6%。服装企业必须加强抵御风险的能力,转变发展思路,调整经营结构,扩大品牌内销。调查显示2013年前两个季度我国服装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656.41亿元,同比增长0.48%。产值前十省份中广东份额最大,浙江居次,福建、江苏、四川下降。行业利润总额860.16亿元,上海,北京、广州、成都这些有代表性的城市市场同比下滑5.67%-6.25%。预计2013年中国服装业工业总产值将达19000亿元左右,总额比去年增长2%左右,利润下滑4%-7%左右。 2)深圳是服装业工业总产值增长率最高的区域,2012年实现产值1700多亿元,出口近百亿美元,深圳主要以时装为主,在国内大城市一类商场占有率达50%以上,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一线品牌稳步发展,自主创新和品牌竞争力不断增强。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会长沈永芳与我们交流表示,通过多年不懈努力,深圳时尚产业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并在国际舞台上产生了一定影响,已形成了良好的整体形象和明显的市场回报。在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上,深圳没有简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