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 物质的变化

六年级科学 物质的变化
六年级科学 物质的变化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2、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另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3、在变化中(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我们称为(物理变化),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

4、比如豆子和沙子的实验,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没有变为或产生新的物质,我们称为(物理变化)。像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一样(产生了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就称为(化学变化)。

5、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6、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白糖加热时融化变色。

7、(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

8、(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9、(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二氧化碳气体),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10、(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

11、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12、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

13、在平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

14、把铁与(水、空气)隔绝开是防止(铁生锈)的好方法,如刷油漆、电镀等。

15、(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如:(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沉淀物)、(产生气体),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16、(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17、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变化有两类:(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最重要的特点是(产生了新物质)。

18、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进行的所有的生产活动和人类的生活,都是利用了(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变化单元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整个世界都是由()构成的。

2、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还会发生(),只是有的快,有的慢。

3、物质变化可以分为()和(),它们的区别在于有没有()。

4、物质的化学变化往往会伴随改变颜色、()、()、()等现象的产生。

5、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像易拉罐压扁、木头碎裂、玻璃碎裂、折纸这样的变化等是()。

A、形态发生了改变

B、产生新的物质

C、没有什么变化

2、固体的白糖在加热的情况下变成液体的白糖,是()。

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

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铁钉在有腐蚀的情况下容易生锈,()不能防止和减缓铁生锈。

A、刷油漆

B、抹油

C、放入盐水中。

4、在米饭或淀粉上滴上碘酒会出现()。

A、黑色

B、紫红色

C、蓝色

5、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

6、菜刀用完后擦干并放在干燥的地方是切断铁和()的接触,以防生锈。

A、水

B、空气

C、细菌

7、把铁钉的一部分浸人硫酸铜溶液中,我们会看到铁钉变()。

A、红色

B、蓝色

C、没有变化

8、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玻璃杯中,木条会()。

A、没有什么变化

B、会熄灭

C、燃烧的更旺

9、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含量的增加。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10、长时间地咀嚼米饭的时候感觉到米饭有甜味,这是()。

A、口腔中含有糖

B、米饭中淀粉在咀嚼中发生了变化

C、米饭本来就是甜的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蜡烛燃烧是形态上发生了改变慢慢变短了,这是一种物理变化。()

2、做泥塑或面塑属于是仅仅形态发生了变化。()

3、我们在吃米饭时,一开始就就尝到了甜味。()

4、铁生锈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5、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动物和人不是由物质构成的。()

6、房屋和马路是不变的物质。()

7、物质之间的变化一般分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

8、物理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化学变化是不会产生新的物质。()

9、物质混合后产生了气体不属于化学变化的现象。()

10、物质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可以利用物质的变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四、巧分变化

物质的变化真是丰富多彩,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一分。

①冰融成水②钢铁生锈③酒精挥发④空气液化

⑤海水晒盐⑥食物腐败⑦灯泡发光⑧煤气爆炸

⑨木材燃烧⑩酱油拌饭⑾书法创作⑿柠檬汽水

你觉得是化学变化的是:

你觉得是物理变化的是:

四、实践操作

1、探究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

(1)、我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2)、把玻璃片盖上,用手摸玻璃杯,有什么感觉?

(3)、用燃烧的细木条伸人杯中,观察到什么现象?根据信息,你们可以做出怎样的推断?

(4)、分析已经获得的证据,能判断出杯中的气体是什么气体吗?为什么?

2、探究铁生锈与空气有无关系。

(1)、研究的问题:

(2)、我们的假设:

(3)、实验材料:

(4)、实验方法

(5)、:现象分析:

(6)、实验结果:

五、简答

举例说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至少4种),并说明其中的科学道理。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知 识点 世界是由构成的,所有的物质都是在不断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有些变化产生了,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 我们周围世界物质的变化一般分成两类,即和。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很多,最重要的特征是。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物理变化。 有些物质混合后不会生成新的物质,如和混合;有些物质混合后会生成新的物质,如和混合。 米饭在我们咀嚼的过程中,变得有了,这是因为米饭中有一种叫的东西,在被我们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 淀粉遇到碘酒颜色会变成,产生了一种蓝色的新物质。 小苏打和醋混合产生大量的,生成新的气体,这种气体能使燃烧的细木条熄灭,说明这种气体。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等。 铁生锈与和有关,在日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关系很大。

探究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假设实验: 研究的问题:铁生锈与水和空气有关吗? 我们的假设:铁生锈与水和空气有关; 实验材料:三个盘子、三枚铁钉、水和菜油; 实验方法:将三枚铁钉分别放在三个盘子中,其中两个盘子分别装上水和菜油; 实验现象:放在空盘子中与空气接触的铁钉有点生锈,放在水盘子中与水和空气接触的铁钉生锈较多,浸没在菜油盘子中的铁钉没有变化; 实验结果:铁生锈与水和空气有关,其中水的作用较大。 0、用镊子夹住铁钉并将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铁钉,可以发现浸入溶液的铁钉表面有,同时蓝色的硫酸铜液体颜色会,这种变化属于。 1、用长柄金属汤匙去一小勺白糖,在蜡烛火焰上慢慢的加热,白糖会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是气体。 3、在生产实践中,人们一般采用什么方法防止、减缓铁制品生锈的速度? 答:制成合金;铁制品表面涂防护层;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知识点整理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知识点整理 班级姓名 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 质。空气、火焰、声音、热、电和磁等都是物质。时间、思想不是物质。 2.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有 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3.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 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 4.产生了新的物质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5.把沙和豆子混合,轻轻搅拌,沙和豆子没有明显变化,观察到没有明显 变化也很重要。 6.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先熔化成蜡油,这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产生光、 热、烟,是化学变化。 7.用蜡烛火焰加热调羹中的白糖,白糖先熔化成液体的糖,属于物理变化; 后来白糖沸腾燃烧,产生火、光、热、烟、碳、气等新物质,属于发生化学变化。 8.品尝米饭时,刚开始没有甜味,咀嚼一会儿有甜味,是因为米饭中有一 种叫淀粉的东西,在我们的咀嚼过程中,与唾液混合,发生了变化,变得有甜味了。 9.米饭、淀粉遇到碘酒,颜色会发生变化,这种蓝色(蓝黑色、蓝紫色) 的物质是一种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10.利用淀粉和碘酒反应时颜色会发生变化这一特性,我们可以来检验一些 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11.食物发生颜色变化,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如酱油拌饭。生成气体的 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水变成水蒸气。 12.淀粉含量较多的食物:谷类、面类、根茎类、豆类等粮食类食物。如: 米饭、面包、番薯、马铃薯、毛芋、玉米、大豆等。 13.淀粉含量较少的食物:蔬菜中的叶菜类、水果等。如:青菜、萝卜、洋 葱、西红柿、桔子、西瓜等。 14.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大量气体。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玻璃杯中, 会观察到火苗马上熄灭的现象。像倒水一样,把玻璃杯中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火焰会马上熄灭。 15.科学家经过大量的研究,已经确定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二 氧化碳,它是空气的组成部分,无色透明,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 16.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留在杯中的液体是一种叫醋酸钠的新物质。 17.因为铁锈与铁片在颜色、光泽、手感、硬度、导电性能、能否被磁铁吸 引等方面有明显的不同,所以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 18.研究“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时的实验方法是对比实验法。 19.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需要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 20.可以有效地防止铁器生锈的方法:要求有效隔绝水和空气。具体为 1. 涂上油漆。 2. 擦干,放在干燥处。 3. 涂油或完全浸没在食用油中。 4.制成合金。 5. 电镀。 6.放入真空中等。 21.在不同的环境里铁生锈的速度快慢不同。 22.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能 看到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蓝色的硫酸铜溶液颜色会变浅。 23.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程中伴随产生的现象主要有:改变颜色、发光发热、 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 24.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非常迅速,铁生锈的速度 比较缓慢。 25.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物质发生化学 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物理变化。 26.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我们吃的食物进入体内后要经过 许多的化学变化,才能变成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水泥的生产过程包含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烟花在空中爆炸时发生了剧烈的化学变化,产生了五彩缤纷的色彩。 27.物质之间的变化是常见的,如果物质变化后产生了新物质,它是不会消 失的,物质是不灭的,只不过转变成了其他物质。 28.中国古代的黑火药是硝石、硫黄、木炭以及一些辅料等粉末状物质的均 匀混合物。

六年级科学下册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doc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过程与方法: 学习用筛网分离混合物、用蜡烛给白糖加热。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 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是重要的。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判断物质有没有变化 【教学难点】:对实验过程的细心观察和概括 【教学准备】:每组一次性杯子、沙子、豆子组合,锈钢汤匙、蜡烛、火柴、糖 【教学过程】: 一、明确课堂内容和要求导入: 今天我们的课堂将以实验为主,但需要你细心的观察作为我们这节实验课的保障。 11、实验前的观察:用豆子和沙子来做混合实验就要知道它们的本来面目,它们是什么样的呢? 2、学生根据观察回答,师简要板书。尽可能利用各种感官感受描绘它们的特性。

3、引导推测:如果我们将豆子和沙子进行混合,它们会发生变化么?依据是什么?怎么做来证实?建议:留取对比样本。 4、混合实验。思考:豆子和沙子是否发生变化会和它们的搅拌程度有关么? 5、混合实验后观察豆子和沙子的变化。怎样观察的更清晰? 6、分离实验:引导思考,用什么方法分离?怎样分离,根据所想方法选择实验品实验。 7、观察比较:分离出的豆子和沙子和我们预存的实验前的样本进行比较,观察是不是发生了变化。(对于外部形态上出现的细微变化,教师要予以肯定,但要引导本质上的变化比较) 8、小结:类似豆子和沙子的实验,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没有变为或产生新的物质,我们称为物理变化。如同上节课我们的易拉罐和水结冰等的变化,都是物理变化。板书:物理变化及其特点 二、糖的加热实验 1、相对于物理变化的是化学变化。观察白糖特点,记录表格中。 2、预测:给白糖加热,会发生哪些变化?填在表格中。 3、实验: a、说明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 b、从实验盒取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 24、交流:你们都看到和记录哪些现象?引导明了:白糖在加热以后得到的物质还是以前的白糖么? 5、小结并引申:像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一样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就称为化学变化。板书:化学变化及其特点就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来看,是不是从加热那刻开始就是产生黑炭的化学变化的过程呢?(引导比较融化时是物理变化,后期才是化学变化)比较: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呢?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知识点整理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知识点整理 班级姓名 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空气、火焰、声音、热、 电和磁等都是物质.时间、思想不是物质. 2.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3.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 化. 4.产生了新的物质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5.把沙和豆子混合.轻轻搅拌.沙和豆子没有明显变化.观察到没有明显变化也很重要. 6.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先熔化成蜡油.这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产生光、热、烟.是化学变化. 7.用蜡烛火焰加热调羹中的白糖.白糖先熔化成液体的糖.属于物理变化;后来白糖沸腾燃烧.产生火、 光、热、烟、碳、气等新物质.属于发生化学变化. 8.品尝米饭时.刚开始没有甜味.咀嚼一会儿有甜味.是因为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在我们的咀嚼 过程中.与唾液混合.发生了变化.变得有甜味了. 9.米饭、淀粉遇到碘酒.颜色会发生变化.这种蓝色(蓝黑色、蓝紫色)的物质是一种新物质.属于化 学变化. 10.利用淀粉和碘酒反应时颜色会发生变化这一特性.我们可以来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11.食物发生颜色变化.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如酱油拌饭.生成气体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水 变成水蒸气. 12.淀粉含量较多的食物:谷类、面类、根茎类、豆类等粮食类食物.如:米饭、面包、番薯、马铃薯、 毛芋、玉米、大豆等. 13.淀粉含量较少的食物:蔬菜中的叶菜类、水果等.如:青菜、萝卜、洋葱、西红柿、桔子、西瓜等. 14.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大量气体.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玻璃杯中.会观察到火苗马上熄灭的现 象.像倒水一样.把玻璃杯中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火焰会马上熄灭. 15.科学家经过大量的研究.已经确定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它是空气的组成部 分.无色透明.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 16.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留在杯中的液体是一种叫醋酸钠的新物质. 17.因为铁锈与铁片在颜色、光泽、手感、硬度、导电性能、能否被磁铁吸引等方面有明显的不同.所 以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 18.研究“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时的实验方法是对比实验法. 19.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需要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 20.可以有效地防止铁器生锈的方法:要求有效隔绝水和空气.具体为1.涂上油漆. 2. 擦干.放在干 燥处. 3. 涂油或完全浸没在食用油中.4.制成合金.5. 电镀.6.放入真空中等. 21.在不同的环境里铁生锈的速度快慢不同. 22.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能看到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 着.蓝色的硫酸铜溶液颜色会变浅. 23.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程中伴随产生的现象主要有: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 24.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非常迅速 .铁生锈的速度比较缓慢. 25.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物 理变化.

六年级科学《物质变化与我们》优秀练习题及答案

2.8.物质变化与我们 1.判断题。 (1)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 ) (2)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不能同时发生。 ( ) (3)世界上有永远不发生变化的物质。 ( ) 2.填表题。 写出下列变化所伴随的主要现象,并回答相关问题。 属于物理变化的有,特点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有,特点是。 3.简答题。 (1)本单元的研究都是围绕物质及其变化展开的,学完这个单元后,你对“物质是

变化的”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2)举例说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有哪些? 4.填空题。 (1)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进入我们的体内,要经过许多的(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才能变成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2)建筑用的水泥,它的生产过程包含一系列复杂的和。 (3)美丽的烟花,当它在空中爆炸时,发生了剧烈的,产生了五彩缤纷的色彩。 (4)由于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消耗量的急剧增加,产生了大量,这种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大陆和两极冰川融化,给全球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的过程是变化。 5.选择题。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食物腐败 B.钢铁生锈 C.塑料瓶变形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灯泡发光 B.光合作用 C.海水晒盐 (3)下列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①用木材制成桌子②切割、打磨玉石进行加工③木头燃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4)下列物质变化的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在熟的米粒上滴一点碘酒 B.把生的大米做成熟的米饭 C.把熟的米饭做成饭团 6.实验题。 小明和姐姐在家用水果制作饮料,他们制作饮料的方案如下。请阅读他们的方案后回答以下问题。 (1)小明的方案中,往橙汁中加糖使其变甜,这个过程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2)姐姐的方案中,在柠檬酸中加入小苏打,这个过程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7.【探究题·选择】火药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伟大发明之一。中国古代的火药是硝石、硫磺、木炭及一些辅助材料等粉末状物质的混合物。当硫磺与硝石同时接触到炭火时,会产生火焰并伴随爆炸的声响。 (1)火药的发明与古代炼丹术有很大的关系,火药爆炸与炼丹的过程都属于

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2.1我们身边的物质 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2.我们周围的物质都会发生变化:①烧饭的时候,米变成了饭;②写字的时候,纸上留下了字迹;③下雨过后,路上的积水慢慢地变成水蒸气消失在空中;④自然界在岩石风化变成了沙子,等等。 3.物质的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呢? 答:①物质之间相互混合;②物质加热;③ 4.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2.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1.在混合沙和豆子的过程中,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观察到“没有明显变化”跟观察到“明显变化”的现象同等重要。 2.加热白糖:固体的白糖先熔化成液体的白糖;不断加热后,白糖变成了黑色的物质,并散发出焦味;继续加热,黑色的炭会燃烧。 3.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 4.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5.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比如豆子和沙子的实验,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产生新的物质,我们称为(物理变化).像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一样(产生了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就称为(化学变化). 6.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白糖加热时融化变色. 2.3.米饭、淀粉、碘酒的变化 1.米饭是我们的主食,我们几乎天天在吃米饭。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发生了化学变化,把没有甜味的淀粉变成了有甜味的麦芽糖。 2.米饭里面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在米饭上滴上一滴碘酒,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颜色发生了变化(变蓝),这蓝色的物质是一种不同于米饭和淀粉的新物质。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3.含淀粉的食物:马铃薯、玉米、小麦、红薯等;不含淀粉的食物有苹果、番茄、菠菜、洋葱、橘子、花菜、白萝卜、大头菜,白砂糖。 4.制作神秘的信件:用毛笔蘸淀粉调制的液体,在白纸上写下几个字,晾干后送给同学,在白纸上均匀喷上碘酒,淀粉遇到碘酒变成了蓝色,不一会儿白纸上就出现了蓝色的字。 2.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1.小苏打的特点是白色的细小晶体,白醋的特点是无色、透明、有一股酸味的液体。 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有产生气泡,有“嗤嗤”声,杯子外壁有点凉。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大量气体,这是二氧化碳,它是空气的组成部

最新科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物质变化与我们》教案

8、物质变化与我们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进行的所有的生产活动和人类的生活,都是利用了物质的变化。 过程和方法: 用总结、整理知识的方法帮助建构科学概念。 用阅读资料、体验的方法了解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到科学知识与生活之间是紧密相关的。 【教学重点】了解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紧密关系。 【教学难点】对所学知识相关实验的总结概括。 【教学准备】收集的关于物质变化与生活之间关系的资料。水、糖、柠檬酸、苏打、勺子、杯子、开水 【教学过程】 一、整理概括单元内容 1.看课本资料回顾:本单元中我们研究了哪些物质的变化?罗列出来。 2.综合填表:

3.交流表格填写的知识的综合概括 重点:你觉得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在什么地方?化学变化伴随的常见现象有哪些? 你怎么理解物质是变化的? 二、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联系 1.交流课前收集的生活物质变化资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说适当补充和拓延学生的理解领域) 2.阅读课本介绍的物质变化资料,思考:这中间存在着怎样的变化?属于哪一种类型的变化? 3.小结:物质的变化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中无处不在,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活动制作:自制饮料 1.同学们很爱喝的饮料有哪些呢?你觉得是怎样做成的呢?如果用我们物理和化学变化的眼光来看是怎样的呢? 柠檬汽水:根据课本资料的配料,小组制作。要求:仔细观察制作过程中的变化体现。 2.品尝后谈谈体会。 四、课外活动:制作橙汁饮料,与家人分享。 后序 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希望我的文档能够帮助到你,促进我们共同进步。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术业有专攻,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希望你能提出你的宝贵意见,促进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每一个都花费了我大量心

六年级科学《微小世界》《物质变化》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科学《微小世界》、《物质变化》试 题 学校:班级:姓名 一、真空(共32分,每空2分) 1、放大镜也叫(),它的特点是中间(),边缘()。 2、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组成的,物质是()的。物质变化有两类:()和()。化学变化最重要的特点是()。 3、鼠疫、伤寒、霍乱等可怕的疾病都是由,()引起的。 4、铁生锈是()和()共同作用的结果。 5、米饭里的主要成份是(),遇到碘酒颜色会(),这种变化我们称为()。 6、生物体都是由()组成的,它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7、许多岩石是由()集合而成的。 二、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ⅹ”。(共10分,每题1分) 1、因为我们摸不到空气,所以它不是物质。() 2、往猪肉上滴碘酒,猪肉会变成蓝色。() 3、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 4、圆柱形和球形的透明器皿必须装上水才有放大镜的功能。() 5、在制作显微镜时,我们要用两个放大倍数相同的凸透镜。() 6、清晨,出现在树叶上的小露珠,也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7、为了便于观察,制作的植物切片标本要求薄而透明。() 8、调节显微镜两块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可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9、火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 10、有些物质会发生变化,有些物质永远不会发生变化。() 三、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 1、()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 A.格罗斯泰斯特 B.培根 C.列文虎克 D.罗伯特.胡克 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的气体()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氢气 3、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 )。 A.很有规则 B.没有规则 C.有的有规则,有的没有规则 4、科学家一般选择()来观察SARS病毒。 A.显微镜 B.电子显微镜 C.放大镜 5、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先熔化成蜡烛油。这种变化属于()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6、用蜡烛火焰加热调羹中的白糖5分钟,白糖() A、只变成液态的糖 B、先变成液态的糖,然后变成黑色的物质 C、先变成水,然后变成黑色的物质

物质在变化(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答案)

修文县久长镇中心小学 六年级2012—2013—1学期科学第三单元测试题 1、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如蜡烛受热熔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这类变化常常可以从(颜色)的变化、产生(沉淀)或(气泡)、(发光发热)等现象表现出来,如蜡烛燃烧; 2、在下列产生新物质的后面划√?(1)生鸡蛋变成熟鸡蛋(√);(2)面粉做成馒头(√);(3)铁水变成钢锭(×);(4)树叶颜色变化(√);(5)火柴燃烧(√);(6)水变成冰或者水蒸气(×);(7)在装有白醋的玻璃杯中放入一个生鸡蛋(√);(8)压扁饮料罐(×);(9)在碱中倒入少量白醋(√);(10)往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11)将白糖加热至熔化(×);(12)将白糖加热至焦黑(√)。 3、化学家们证明:在(绝对无水)的空气中,铁放几年也不会(生锈)。光有(水)也不会使铁生锈。把铁放入含有(氧气)或(二氧化碳)的水里,铁才会生锈。 4、人们可以采取(檫去水分)、(覆盖搪瓷)、(镀上不易生锈的金属)、(制成不锈钢)、(喷漆)等方法防锈。 5、说出家中两种铁制品的防锈方法:(喷漆)、(不锈钢)。 6、像白醋这样,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叫做(酸性物质)。 7、像碱水这样,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叫做(碱性物

质)。 8、像紫甘蓝水这样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 9、说出生活中的酸性物质(柑橘)、(醋)、(酸菜)。 10、说出生活中的碱性物质(柿子)、(洗衣粉)。 11、杜鹃花喜好(酸性土壤)。如果发现它的(叶瓣)发黄发枯,就说明土壤可能偏(碱性),需要喷洒呈(酸性)的硫酸亚铁。 12、竹子喜好(碱性土壤),如果淋了(酸雨),它就会大面积(死亡)。 13、盐碱地上长不好植物,可以通过加(硫酸亚铁)来改良土壤。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物质的变化 参考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2单元《物质的变化》测试题Array(总分:100分时间:30分钟) 2分,共26分。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最根本的区别是物理变化不产生新物质,化学变化产生新物质。 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伴随一些现象的发生,比如改变颜色、产生气体、发光发热、产生沉淀物。 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和铁钉反应后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 硫酸铜溶液会逐渐变浅。 根据淀粉遇到碘酒会变成蓝色的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写出两种淀粉含量较多的食物:面包、土豆。 4分,共20分。 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发生的变化是( A ) 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 C、不发生变化 对小苏打和白醋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C )。 A、小苏打是蓝色的粉末 B、白醋是白色的液体 C、白醋是无色的液体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 C )。 A、氧气 B、水蒸气 C、二氧化碳 下列哪种环境下铁容易生锈( B )。 A、缺水的沙漠 B、潮湿的海边 C、干燥的高原 下列食物中淀粉含量较多的是( B )。 A、白萝卜 B、番薯 C、肥肉 ,错的打“×”。每小题3分,共30分。 物质变化有快有慢,但有些物质永远不会发生变化。( × ) 因为我们摸不到看不到声音,所以声音不是物质。( × ) 光和火焰都是物质。( √ ) 生产水泥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 ) 食物要经过许多化学变化,才能转化为我们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 ) 铁生锈是化学变化。( √ )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产生了新物质。( √ ) 蜡烛熔化是物理变化,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 √ ) 咀嚼米饭5分钟感觉微甜,说明米饭本身的味道是甜的。( × ) 只要物质的颜色发生变化,就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 ) 21小题9分,第22小题10分,第23小题5分,共24分。

六年级科学 物质的变化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2、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另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3、在变化中(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我们称为(物理变化),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 4、比如豆子和沙子的实验,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没有变为或产生新的物质,我们称为(物理变化)。像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一样(产生了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就称为(化学变化)。 5、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6、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白糖加热时融化变色。 7、(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 8、(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9、(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二氧化碳气体),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10、(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 11、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12、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 13、在平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 14、把铁与(水、空气)隔绝开是防止(铁生锈)的好方法,如刷油漆、电镀等。 15、(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如:(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沉淀物)、(产生气体),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16、(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17、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变化有两类:(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最重要的特点是(产生了新物质)。 18、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进行的所有的生产活动和人类的生活,都是利用了(物质的变化)。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 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2、过程与方法 用细心体验、分析推理、实验验证的方法获得结论。 通过实验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探索新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米饭、淀粉与碘酒的化学变化实验。 教学难点:米饭产生甜味的原因以及根据颜色的变化来判断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事先写上淀粉字的白纸课题、喷雾器、碘酒、淀粉、滴管、课件等。 小组活动:米饭、淀粉、碘酒、滴管、培养皿、15种常见食物样品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师生谈话,出示神秘信件。 2、表演魔术,显现课题。 揭示课题: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设计意图:把教材安排于最后的制作神奇的信件的魔术提到这里进行表演,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二、品尝米饭 1、交流:你印象中米饭的味道。 2、学按要求细细品尝米饭。 3、交流品尝后的发现,思考:米饭原本是甜的吗?米饭变甜说明了什么?米饭为什么会变甜? 4、观看微课介绍:米饭是甜的吗? 5、交流:通过微课介绍,你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亲自品尝米饭的味道,教师提出非常具

体的要求,使这个过程有序、高效。设计有层次的问题引导,并配合微课介绍,突破难点。] 三、探究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1、出示淀粉,仔细观察淀粉。 2、实验感受淀粉特性:用滴管滴1-2滴碘酒,观察。 3、用滴管滴1-2滴碘酒在米饭上,观察,说明了什么?验证前面所学。 4、思考:蓝紫色的物质还是我们的米饭和淀粉么?是一种新物质么?这是一种化 学变化。 5、拓展提升:你还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在淀粉、米饭滴碘酒,马上会出现蓝紫色,生成的 一种新物质,更加激发探究科学的激情。在探究中让分析推理,实验验证的方法获得结论。切实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理念,引导学生进行细致观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寻找淀粉的踪迹 生活中含有淀粉的食物还有很多,有办法鉴别吗? 1、课件出示记录表,展示食物种类。 2、师生交流,用碘酒来检测时,要注意些什么? 3、展示温馨提示单。 4、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5、交流实验结果 (1)、指名小组上台汇报、展示实验结果 (2)、说说在实验过程中还有哪些发现? 6、师小结。 [设计意图:本环节趁热打铁,学以致用,及时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 问题,有机地在课堂中再现生活,不仅巩固所学知识,还让学生从小就认识到课本知识 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激趣拓延:神秘信件 1、在革命时期,需要写无字密信传递情报。 2、介绍微课:《制作神秘信件》的网址。 六、总结提升 谈谈今天的收获与困惑。 [设计意图:在课临近结束时,以问题的形式师生一起总结这节课的收获,巩固所 学的内容。科学探究是无止境的,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培养持续探究的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