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政治毛中特部分重要知识点资料

2017考研政治毛中特部分重要知识点:三农问题

一、我国处理“三农问题”的基本方针?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必须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深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破解“三农”难题、增强创新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让农业农村成为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二、现阶段,我国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基础。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保障粮食安全是农业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底线。必须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步伐,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三、关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不断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四、关于农民与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解决好“地谁来种、新农村谁来建”的问题;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要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促进城乡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

2017考研政治毛特部分核心考点:五大发展理念

1“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

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新机遇、新矛盾、新挑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为什么要提出“五大发展理念”?

新发展理念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国发展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

3“五大发展理念”的核心是什么?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体现了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

4“五大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第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创新发展,是分析近代以来世界发展历程特别是总结我国改革开放成功实践得出的结论,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更好引领新常态的根本之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就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第二,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树立协调发展理念,就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第三,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绿色发展,就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就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第四,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树立开放发展理念,就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第五,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理念,其内涵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全民共享;二是全面共享;三是共建共享;四是渐进共享。树立共享发展理念,就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5“五大发展理念”的内在关系是什么?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一定要深化认识,从整体上、从内在联系中把握新发展理念,增强贯彻落实的全面性系统性,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2017考研政治思修部分核心考点:中国革命道德

01

什么是中国革命道德?(是什么)

中国革命道德是指中国共产党人、人民军队、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中所形成的优良道德。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中国优良道德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华传统美德新的升华和质的飞跃,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道德财富。

02

为什么要发扬中国革命道德?(为什么)

第一,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与信念;

第二,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

第四,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03

现阶段,如何发扬中国革命道德?(怎么做)

第一,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第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三,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

第四,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第五,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

2017考研政治毛中特部分重要考点: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

一、为什么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处理好各种关系?

全面深化改革要攻坚涉险,涉及的利益关系越来越复杂,碰到的阻力也越来越大;改革和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更复杂,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这要求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不断探索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

二、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处理好哪些关系?

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全局和局部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等等。

三、全面深化改革具体怎么做?(重点)

第一,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思想解放的过程。没有思想大解放,就不会有改革大突破。解放思想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实事求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

和实事求是的有机统一,一切从基本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既大胆探索又脚踏实地。

第二,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复杂系统工程,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牵动其他领域,同时也需要其他领域改革密切配合。因此,要坚持整体推进,统筹谋划深化改革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要素,注重推动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注重改革措施整体效果。但整体推进又不是平均用力,而是要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

第三,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摸着石头过河就是寻找规律,坚持边实践边总结,积累经验后逐步推开,出现问题就及时应对,发现错误就马上纠正,不断从实践中取得规律性认识。同时,随着改革不断推进,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

第四,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是解决一切经济社会问题的关键,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要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2017考研政治马原部分唯物论四大考点总结

一、运动与静止

(1)概念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2)关系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3)方法论

只有把握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才能正确理解物质世界及其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才能理解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可能性。

二、时间与空间

(1)概念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

(2)关系

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3)方法论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三、人与自然的关系(新大纲并未删除)

一方面,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在实践活动中,物质世界被区分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大领域,两者都具有客观实现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人类社会既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又有着自身特殊的发展规律。

另一方面,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

四、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也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主要表现: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2017考研政治“毛中特”部分之考点归纳法

关于“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01

什么是“新常态”?

第一,增长速度要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

第二,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

第三,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

第四,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

这些变化,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

02

如何应对“新常态”?

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在手上;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03

为什么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

04

如何推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第二,打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场硬仗,要从生产端入手,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简言之,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第三,要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特别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实体经济、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政策措施,来解决我国经济供给侧存在的问题,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大家可以发现,在毛中特部分理论归纳时,我用到的方法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模式。这种方法适合于比较复杂考点的归纳。当然,记忆过程中只用记忆关键词即可,没有必要逐字去记忆。如果能再结合习大大的最新论述,那就完美了!

2017考研政治考点总结之“毛中特”部分:毛泽东同志重要著作简介

点击上方“蓝色字”可关注我们!

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①《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

强调“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实际上确立了“以乡村为中心”的观念,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理论。

③《反对本本主义》

阐明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的极端重要性,首次明确反对教条主义,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和“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重要思想。

④《战争和战略问题》

把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作为革命道路确立下来。

2、关于党的思想路线

①《古田会议决议》

明确提出了纠正主观主义的问题。

②《反对本本主义》

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

③《实践论》、《矛盾论》

揭露和批评党内的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错误,深入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地阐明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对思想路线做了系统的哲学论证。

④《改造我们的学习》

对“实事求是”这个概念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

3、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①《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

②《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

4、关于抗日战争

《论持久战》

集中全党智慧,系统阐明了持久抗战的总方针。

5、关于延安整风

《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

成为延安整风的指导性文献,整风运动在全党范围普遍展开。

6、关于建国方案

《论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需要工人阶级的领导。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

产阶级的联盟,而主要是工人和农民的联盟,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主要依靠这两个阶级的联盟。还必须利用一切于国计民生有利而不是有害的城乡资本主义因素,团结民族资产阶级。

7、关于社会主义的建设

①《论十大关系》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这是主要的)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理论准备。

②《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

③《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

提出“六又”政治局面。

8、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论新阶段》

六届六中全会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9、关于国民革命

《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

毛泽东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所谓国民革命,其大部分即是农民运动”。考研政治史纲部分需要记忆的条约

一、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1843年10月,签订了中英《虎门条约》。

1844年7月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10月签订了中法《黄埔条约》。

通过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英国等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大量侵略特权,如:割占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外国船舰可在中国领海自由航行,破坏了中国的领海主权;外国人在华不受中国法律管束,享受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二、甲午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把台湾、澎湖列岛(含钓鱼岛)和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

俄国认为,日本割取辽东半岛损害了俄国在中国的侵略利益,便联合法国和德国共同干涉还辽,迫使日本放弃了割占辽东半岛的要求。日本则以再向中国勒索3000万两白银“赎辽费”作为补偿。俄、德、法三国又以干涉还辽“有功”理由,要求租借中国港湾作为报酬。由此,德、俄、英、法、日等国于1898年至1899年竞相租借港湾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三、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在迫使中国签订《辛丑条约》以后,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政治控制,多方扩展在华经济势力。外国在华投资规模急速扩张,包括扩大设厂规模和给清政府大量高息贷款,而铁路、矿山的利权更成为帝国主义掠夺的重要目标。

四、与香港、澳门问题有关的条约

英国强迫清政府先后签订《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等不平等条约,强占香港。

澳门是被葡萄牙殖民主义者通过胁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中葡北京条约》逐步强占的。2017考研政治史纲必考——整数纪念年事件简述

1.1841年5月,广州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2.1856年,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矛盾和弱点也日益暴露出来,最终发生了天京事变。天京事变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3.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出生。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开拓者,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也为政治和后继者建立了坚固而珍贵的遗产。

4.1906年12月,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发动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5.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6.1926年7月,以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为目标的北伐战争开始。

7.1926年9月,毛泽东发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8.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先后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9.1936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放弃了“抗日反蒋”口号,9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明确提出党的总方针是“逼蒋抗日”。

10.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确定促成事变和平解决的基本方针,最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11.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此次政协会议达成了政府组织、国民大会、和平建国纲领、宪法草案、军事问题五项决议。这些决议贯彻了和平民主原则,确认了和平建国方针,确定了国会制、内阁制和省自治的政治制度。

12.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其基本内容是要坚决地支持和引导广大农民群众,采取各种适当方法,使地主阶级剥削农民而占有的土地转移到农民手中;用一切方法吸收中农参加运动,绝不可侵犯中农土地;一般不变动富农土地,对富农和地主有所区别;不可将农村中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方法,运用与城市中反对工商业资产阶级的斗争,这就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改变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这一政策的提出,标志这解放区在农民土地问题上,开始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削弱封建剥削,向变革封建土地关系、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过渡。这是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重要改变。

13.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挑起了全国性的内战。

14.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和新党章。规定了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大会完全肯定了党中央从“七大”以来的路线是正确的,同时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大会提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为此,大会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大会在总结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此外,还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次大会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考研政治复习中需要记忆的重要会议

1. 1921年7月召开的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它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2. 1922年7月召开的中共二大:中共二大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和制定党的革命纲领。会议制定了当时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最高纲领”——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的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即反帝反封。具体来说:

①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②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打倒中华民族的完全统一;

③统一中国本部(包括东三省在内)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此外,还提出与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和首次提出建设“群众性的党”,即群众路线。

3. 1927年8月7日召开的八七会议: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就国共两党关系、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会议坚决纠正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错误,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主要任务。会上,毛泽东明确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著名论断。

4. 1929年12月召开的古田会议:会议的中心思想是用无产阶级思想进行军队和和党的建设。会议规定: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决定着军队的性质和面貌,这是红军建设的根本原则;规定红军除了要进行打仗消灭敌人的军事活动之外,还要担负起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任务。在党建方面,强调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古田会议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5. 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当时最紧迫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揭露和批判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和严重危害,对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进行了总结,肯定了毛泽东等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否定了以博古、李德等人在军事问题上的一系列错误主张。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从而在极端危急的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是中共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 1935年12月召开的瓦窑堡会议:会议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党在新形势下政治路线和革命策略的转变,迎接抗日新高潮的来临。25日,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会后,毛泽东于27日在党的活动分子会上又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系统地阐明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决议和报告指出了在新的形势下,不仅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广大知识分子是坚决抗日的基本力量,而且充分说明了民族资产阶级也有与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即使是地主买办营垒,也可能发生分化。因此,必须反对“左”倾关门主义,同时要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7. 1937年8月召开的洛川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会议正确地分析了全国抗战开始以后的形势,制定了全面抗日的路线,阐明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独立自主原则问题。洛川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正确地指导了党和军队实行由国内战争到民族战争、由正规战到游击战的战略转变,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政治思想基础。

8. 1945年4月召开的中共七大:大会上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周恩来作《论统一战线》的报告,毛泽东致题为《愚公移山》的闭幕词。刘少奇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报告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的第一次概括。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9. 1949年3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着重讨论了在现在形势下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城市的问题。会议主要讨论:

(1)提出了人民解放军永远是一支战斗队,同时又是一支工作队。

(2)说明了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到城市,必须把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党的中心任务。

(3)阐述了全国胜利后的基本矛盾和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所采用的基本政策。特别重点分析了当时中国的五种经济成分的发展状况和党必须采取的正确政策。(4)指出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有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

(5)毛泽东估计了新形势,提出了警告“糖衣炮弹”的袭击,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务必继续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这次会议的重大意义是确立了革命胜利后建设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蓝图,并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指明了道路,在政治、思想、理论上作了准备。

10. 1956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大:

(1)提出了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新结论,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

(2)坚持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方针;

(3)强调加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4)着重提出了执政党的建设问题,重申了党反对个人突出、反对对个人歌功颂德的方针。

11.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全会重新确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全会重新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组织路线,决定在组织上健全党规党纪,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反对接受和制造个人崇拜,加强集体领导。

12. 1981年6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全会一致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肯定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规范表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实事求是地评价了建国32年来的功过是非,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13. 198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三大:会议主题是加快和深化改革,在大会报告中,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制定了到下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14. 1992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江泽民作了报告,报告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15. 1997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五大:大会报告着重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报告还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

分。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载入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16. 2002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大: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17. 200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大:大会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18. 2012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大:大会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制定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前进方向;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回答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政策立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