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液配制操作规程教学文案

消毒液配制操作规程教学文案
消毒液配制操作规程教学文案

消毒液配制操作规程

GMP文件

目的建立消毒液配制操作规程,规范消毒液的配制操作,确保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范围适用于本企业消毒液的配制与使用

职责操作人员、消毒液配制人员对本标准负责。

内容

一、定义:消毒剂是指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的制剂,它不同于抗生素,它在防病中的主要作用是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机体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

二、配制:采用稀释法配制消毒剂,其浓度除另有规定外,均为体积比。

1、75%酒精配制(常用于皮肤和体表消毒用):洗净配制容器及量具,并进行皮肤消毒。根据需配制75%酒精的量分别计量所需酒精及纯化水。将酒精和纯化水倒入配制容器中并搅拌均匀。填写好品名、浓度、配制人、配制时间贴于盛装容器上,存放于消毒剂存放柜内。

2、0.1%新洁尔灭配制:洗净配制容器及量具。量取5%新洁尔灭溶液1ml置于配制容器中。量取50ml纯化水置配制容器中。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填写好品名、浓度、配制人、配制时间贴于盛装容器上,存放于消毒剂存放柜内。如用量较多时,按上述1﹕200比例同样配制。

3、4%苯酚液配制洗净配制容器及量具。根据配制溶液的量计算所需苯酚的量及所需纯化水的量(苯酚为化学纯试剂,浓度按100%计算)。量取所需苯酚置配制容器中,并加入所需纯化水。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填写好品名、浓度、配制人、配制时间贴于盛装容器上,存放于消毒剂存放柜内。

4、3%双氧水配制:洗净配制容器及量具。根据所需3%双氧水的量分别计算双氧水的量及纯化水的量。量取双氧水及纯化水加入配制容器中并搅拌均匀。盖好3%双氧水容器盖,防止其分解。填写好品名、浓度、配制人、配制时间贴于盛装容器上,存放于消毒剂存放柜内。

5、2%甲酚皂配制:洗净配制容器及量具。根据配制溶液的量计算所需甲酚皂的量及所需纯化水的量。量取甲酚皂500ml及纯化水250ml加入配制容器中并搅拌均匀。填写好品名、浓度、配制人、配制时间贴于盛装容器上,存放于消毒剂存放柜内。配制完毕,均需做好配制记录。

三、注意事项:

1、消毒剂应定期更换,每月轮换使用。

2、配制消毒剂必须戴保护用品,避免烧伤。

3、在指定地点配制消毒剂,避免造成污染。

4、所用消毒剂的配制用水应为纯化水。

修订历史

1.3消毒液配制和使用制度

消毒液配制和使用制度 1、目的 规范消毒剂的配置及消毒剂的储存、保管和使用,防止对食品造成污染,确保使用安全,特订立此制度。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消毒剂及消毒剂储存、保管、发放、使用。 3、职责 3.1品控部负责文件的制定及推行和实施,并对实施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检查和跟踪。 3.2生产相关的部门按照本程序的要求进行操作。 4、程序 4.1更衣室应依据各种消毒剂的特性设立专柜管理,应存放于阴凉、干燥处,严禁接触热源、火源,放置时应开口向上,以免洒漏或挥发失效。保证安全存量不少于一个月的使用量,不得出现中断现象。 4.2消毒剂配制注意事项: 4.2.1配制时应使用专用器具、量具,并加以标识区别。 4.2.2因含氯消毒剂对人体呼吸道膜和皮肤有明显刺激,配制时须戴口罩(防毒面具)和橡胶手套,或在通风区域配制。 4.2.3配制消毒剂时应产看消毒剂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及消毒剂是否变质现象。 4.3消毒剂的配制方法: 4.3.175%酒精,将211ml蒸馏水(室温)放置于量筒中,加入95%的酒精至

1000ml,或直接购买75%酒精使用。 4.3.2ClO2消毒液,取ClO2A剂3包及B剂3包,加入盛有3.9kg(根据采购市售ClO2有效氯浓度即使调整加水量)水的塑料容器中充分溶解成为母液。配置好的母液必须在24小时内用完,若用不完须放入避光干净容器中密闭待用。 4.3.3消毒剂配制及使用控制表 4.4消毒频率及消毒液浓度 4.4.1消毒频率:看横松架每隔5分钟消毒一次;装箱、封箱人员每隔30分钟对手消毒一次;入库人员每隔1小时对手消毒一次,其他人员每隔10分钟对手消毒一次。每次浸泡不低于30秒。 4.4.2消毒液更换频率:3小时更换一次,若消毒液有效氯低于标准值应随时补充。 4.4.3消毒液控制浓度值

2015版滴定液配制、标定实用标准操作规程

制药企业用滴定液的配制及标定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建立滴定液的配制及标定标准操作规程,并按规程进行操作,保证操作规范性与正确性。 2.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8006。 3.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滴定液的配制及标定。 4.责任 配制者、标定者、复核者、QC主任监督 5. 内容 5.1 概述 滴定液系指在容量分析中用于滴定被测物质含量的标准溶液,具有准确的浓度(通常取4 位有效数字)。 5.2 仪器与用具 分析天平其分度值(感量)应为0.l m g或小于0.lmg;毫克组砝码需经校正,并列有校正表备用。 滴定管 10、25和50 ml 应附有该滴定管的校正曲线或校正值。 移液管 10、15、20和25 ml 其真实容量应经校准,并附有校正值。 5.3 试液试剂 5.3.1 均应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8006项下的规定取用。 5.3.2 基准试剂应有专人负责保管与领用。 5.4 配制 滴定液的配制方法有间接配制法与直接配制法两种,应根据规定选用,并应遵循下列有关规定。 5.4.1所用溶剂“水”,系指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在未注明有其他要求时,应符合《中国药典》“纯化水”项下的规定。 5.4.2采用间接配制法时,溶质与溶剂的取用量均应根据规定量进行称取或量取,并

且制成后滴定液的浓度值应为其名义值的0.95~1.05;如在标定中发现其浓度值超出其名义值的0.95~1.05范围时,应加人适量的溶质或溶剂予以调整。当配制量大于1000ml时,其溶质与溶剂的取用量均应按比例增加。 5.4.3采用直接配制法时,其溶质应采用“基准试剂”,并按规定条件干燥至恒重后称取,取用量应为精密称定(精确至 4 ~5 位有效数字),并置1000ml量瓶中,加溶剂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配制过程中应有核对人,并在记录中签名以示负责。 5.4.4配制浓度等于或低于0.02 mol / L的滴定液时,除另有规定外,应于临用前精密量取浓度等于或大于0. l mol / L的滴定液适量,加新沸过的冷水或规定的溶剂定量稀释制成。 5.4. 5 配制成的滴定液必须澄清,必要时可滤过;并按药典中各该滴定液项下的[贮藏]条件贮存,经下述标定其浓度后方可使用。 5.5标定 “标定”系指根据规定的方法,用基准物质或已标定的滴定液准确测定滴定液浓度(mol/L )的操作过程;应严格遵照药典中各该滴定液项下的方法进行标定,并应遵循下列有关规定。 5.5.1 工作中所用分析天平及其砝码、滴定管、量瓶和移液管等,均应经过检定合格;其校正值与原标示值之比的绝对值大于0.05 %时,应在计算中采用校正值予以补偿。 5.5.2标定工作宜在室温(10~30°C)下进行,并应在记录中注明标定时的室内温度、湿度。 5.5.3所用基准物质应采用“基准试剂”,取用时应先用玛瑙乳钵研细,并按,规定条件干燥,置干燥器中放冷至室温后,精密称取(精确至 4 ~5 位数);有引湿性的基准物质宜采用“减量法”进行称重。如系以另一已标定的滴定液作为标准溶液,通过“比较”进行标定,则该另一已标定的滴定液的取用应为精密量取(精确至0. 01ml),用量除另有规定外应等于或大于20ml,其浓度亦应按药典规定准确标定。 5.5.4根据滴定液的消耗量选用适宜容量的滴定管,滴定管应洁净,玻璃活塞应密合、旋转自如,盛装滴定液前,应先用少量滴定液淋洗 3 次,盛装滴定液后,宜用小烧杯覆盖管口。 5.5.5标定中,滴定液宜从滴定管的起始刻度开始;滴定液的消耗量,除另有特殊规

盐酸滴定液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建立本规程旨在为盐酸滴定液的配制、标定提供操作标准。 2.范围: 本规程对本公司的中心化验室盐酸滴定液的配制,标定有效。 3.责任: 中心化验室滴定液配制人、标定人。 4.检验依据: 《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 5.内容: 分子式:HCl 分子量:36.46 5.1 配制 ◆盐酸滴定液(1mol/L):取盐酸90ml,加水适量使成1000ml摇匀。 ◆盐酸滴定液(0.5、0.2或0.1mol/L)照上法配制,但盐酸的取用量分别为45 ml、18 ml、或9.0ml。 5.2 标定 ◆盐酸滴定液(1mol/L):取在270-30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无水碳酸钠约 1.5 g,精密称定,加水50ml使溶解,加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10滴,用本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转变为紫红色时,煮沸2分钟,冷却至室温,继续滴定至溶液由

绿色变为暗紫色。每1ml的盐酸滴定液(1mol/L)相当于53.00mg的无水碳酸钠。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无水碳酸钠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即得。 ◆盐酸滴定液(0.5mol/L)照上法标定,但基准无水碳酸钠的取用量改为约 0.8g。每1ml的盐酸滴定液(0.5mol/L)相当于26.50 mg的无水碳酸钠。 ◆盐酸滴定液(0.2mol/L)照上法标定,但基准无水碳酸钠的取用量改为 0.3g。每1ml的盐酸滴定液(0.2mol/L)相当于10.60 mg的无水碳酸钠。 ◆盐酸滴定液(0.1mol/L)照上法标定,但基准无水碳酸钠的取用量改为约 0.15g。每1ml的盐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5.30 mg的无水碳酸钠。 ◆如需用盐酸滴定液(0.05mol/L、0.02mol/L、或0.01mol/L)时,可取盐酸滴定液(1mol/L或0.1mol/L)加水稀释制成。必要时标定浓度。 5.3 原理 Na 2CO 3 +2HCl 2NaCl+CO 2 +H 2 O 5.4 计算公式 m×1000 盐酸滴定液的浓度(mol/L):= V×T 式中:m为基准无水碳酸钠的称取量(mg); v 为本滴定液的消耗量(ml); T为与每1ml的盐酸滴定液相当的无水碳酸钠的毫克数。 5.5 试剂与仪器。 ◆试剂:盐酸、基准无水碳酸钠、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 ◆仪器:锥形瓶250ml、量筒(1000ml、100ml)100ml烧杯、碱式滴定管、电热恒温干燥箱、电子天平、干燥器、扁形称量瓶、胶头滴管、研钵、坩埚。 5.6 注意事项 ◆配制中,盐酸的取用量如按药典的规定量取,则配制成的滴定液的F值常为1.05-1.10;因此,在加水稀释并摇匀后,首先与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滴定液作比较试验,求得其粗略浓度,再加水适量稀释,以调节其浓度使其F值为0.95-1.05,而后再进行标定; ◆基准无水碳酸钠应在270-300℃干燥至恒重,以除去水分和碳酸氢钠。具

标准缓冲溶液配制操作规程

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一个标准缓冲液配制操作规程,正确配制。范围:适用于标准缓冲液的配制。 责任者:QC主任、化验员。 规程: 1.配制 1.1草酸三氢钾标准缓冲液:精密称取在54C±3C干燥4—5小时的草酸三氢钾1 2.61g加水使溶解并稀至1000ml 1.2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缓冲液:精密称取在115C± 5C干燥2—3小时 的邻苯二甲酸氢钾10.12g加水使溶解并稀释至1000ml 1.3磷酸盐标准缓冲液QH6.8)精密称取在115C±5C干燥2—3小时的无水磷酸氢二钠3.533g与磷酸二氢钾3.387g加水使溶解并稀释至 1000ml 1.4磷酸盐标准缓冲液QH7.4)精密称取在115C±5C干燥2—3小时的无水磷酸氢二钠4.303g与磷酸二氢钾1.179g加水使溶解并稀释至 1000ml 1.5硼砂标准缓冲液:精密称取硼砂3.80g注意避免风化),?加水使溶解并稀释至1000ml置聚乙烯塑料瓶中,密塞,避免与空气中二氧化碳接触。 测定pH值时,应严格按仪器的使用说明书操作,并注意下列事项。 2注意事项 2.1测定前,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选择二种pH值约相差3个单位的标准缓冲液,使供试液的pH值处于二者之间。 2.2取与供试液pH值较接近的第一种标准缓冲液对仪器进行校正(定位),使仪器示值与表列数值一致° 不同温度时标准缓冲液的pH值如下表(表在下页) 2.3仪器定位后,再用第二种标准缓冲液核对仪器示值误差应不大于士 标准操作规程

0.02pH单位,若大于此偏差,则应小心调节斜率,使示值与第二种标准缓冲液的表列数值相符。重复上述定位与斜率调节操作,至仪器示值与标准缓冲液的规定数值相差不大于0.02pH单位。否则,须检查仪器或更换电极后,再行校正至符合要求。 24每次更换标准缓冲液或供试液前,应用纯化水充分洗涤电极,然后将水吸尽,也可用所换的标准缓冲液或供试液洗涤。 2.5?在测定高pH值的供试品时,应注意碱误差的问题,必要时选用适当的玻璃电极测定。 26对弱缓冲液(如水)的pH值测定,先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缓冲液校正仪器后测定供试液,并重取供试液再测,直至H值的读数在1分钟内改变不超过±0.05为止;然后再用硼砂标准缓冲液校正仪器,再如上法测定;二次pH值的读数相差应不超过0.1,取二次读数的平均值为其D H值。 2.7.配制标准缓冲液与溶解供试品的水,应是新沸过的冷纯化水,其pH 值应为5.A7.Q 2.8.标准缓冲液可保存2-3个月,但发现有浑浊、发霉或沉淀等现象时,不能继续使用。

实验室常用液体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常用液体配制标准操作规程(SOP) 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二〇〇八年九月修订

目录 一、细菌培养系统(责任人:郑子峥) 二、DNA操作系统(责任人:罗文新、陈瑛炜) 三、蛋白质操作系统(责任人:李少伟、顾颖、潘晖榕) 四、细胞培养相关(责任人:程通、张涛) 五、单克隆抗体制备系统(责任人:陈毅歆、) 六、EIA系统(责任人:葛胜祥、熊君辉)

一、细菌培养系统 1、LB培养基: 每1000mL加分析纯NaCl 10g ,蛋白胨10g,酵母粉5g,用ddH2O 配制,再用10M NaOH调pH至7.4(1000mL一般加450ul),高压蒸汽灭菌15min冷却后使用。 2、固体培养基: LB培养基中加入琼脂至1.5%,高压蒸汽灭菌15min后使用。3、10%(g/V) 氨苄青霉素钠(Ap): 注射用氨苄青霉素钠(粉末)50g溶于500ml无菌去离子水中,溶解后分装入4ml灭菌的EP管,全程超净工作台内操作,避免染菌,分装后-20度保存,培养细菌时做1000×使用。 注:如果购买的氨苄青霉素粉末不是无菌包装的,溶解后需用0.22滤膜过滤除菌后再分装。 4、2.5%(g/V)硫酸卡那霉素(Kan) 注射用硫酸卡那霉素(液体)通常是2ml/支,内含0.5g卡那霉素。取25支药剂(50ml),加入450ml无菌去离子水中,分装入4ml灭菌的EP管,全程超净工作台内操作,避免染菌,分装后-20度保存,培养细菌时做1000×使用。 注:如果购买的卡那霉素是粉末状的非无菌包装,溶解后需用0.22滤膜过滤除菌后再分装。 5、细菌培养: 配制相应抗性培养基,每试管倒入3~4ml培养基(卡那霉素抗性

标准溶液配制作业指导书-1

标准溶液的配制作业指导书 1.目的: 规范标准溶液配制活动、保证标准溶液(标准物质)准确、可靠,量值溯源稳定。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技术中心检验测试用标准溶液(标准物质)的制备、标定、验证、有效期限的规定和标识等活动。 3.职责: 3.1配制人员:记录配制、稀释过程和数据;加贴标签; 3.2审核(复核)人员:检查配制过程符合性,计算有效性和结果准确性。 4.工作过程及要求 4.1基本要求 4.1.1方法选择:按照检验、测试、分析标准(方法)规定执行或按照国家标准(如GB/T601、GB/T602等)规定执行。 4.1.2制备标准溶液用水,应符合GB/T6682-92中二级水的规定,特殊项目、微量测定用元素标准溶液配制用水应符合GB/T6682-92中一级水的规定。 4.1.3配制标准溶液所用试剂的纯度应为基准剂试、高纯试剂、光谱纯试剂。 4.1.4所用分析天平的砝码需定期校正,滴定管、容量瓶及移液管使用已校正的。 4.1.5标定标准溶液所用的基准试剂应为容量分析工作基准试剂。 4.1.6制备标准溶液的浓度系指20℃时的浓度,在标定和使用时,如温度有差异,应按附表1进行补正。 4.1.7“标定”或比“较较”标准溶液浓度时,平行试验不得少于4次,平行测定结果的极差(即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与平均值之比不得大于0.1%,结果取平均值。浓度值取四位有效数字。 4.1.8对规定用“标定”和“比较”两种方法测定浓度时不得略去其中任何一种,且两种方法测得的浓度值之差不得大于0.2%,以标定结果为准。 4.1.9制备的标准溶液浓度与规定浓度相对误差不得大于5%。 4.1.10配制浓度等于或低于0.02mol/L的标准溶液时,应现用现配。 4.1.11碘量法反应时,溶液的温度不能过高,一般在15-20℃之间进行。 4.1.12标准贮备液有效期为两个月。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在常温(15-25℃)下,保存时间一般不超过2个月。 4.1.13微量测定用工作液应用标准溶液逐级冲稀成所需工作液,每次吸取体积不得小于5ml。4.1.14微量测定所用标准溶液在常温(15-25℃)下保存期一般为2个月,有效期内出现混浊、沉淀或颜色有变化时,应重新制备。 4.2 配制方法 4.2.1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按照检验、测试、分析标准(方法)规定执行或按GB/T601-2002执行 4.2.1.1直接配制法 用分子量求出欲配制的浓度质量。 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一定量已干燥的基准物放入洁净的烧杯中溶于水,转入已校正的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根据物质的重量,溶液的体积计算出其准确浓度。 配制标准溶液校核登记。

盐酸滴定液配制和标定标准操作规程

盐酸滴定液配制和标定标准操作规程 目 的:制订盐酸滴定液配制和标定的标准操作规程。 适用范围:盐酸滴定液(1、0.5、0.2或0.1 mol/L )的配制和标定。 责 任:检验室人员按本规程操作,检验室主任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规 程: 1.仪器及用具 十万分之一分析天平、干燥箱、电炉、容量瓶、锥形瓶、刻度吸管、量筒、滴定管等。 2.试剂及试液 盐酸、蒸馏水、基准无水碳酸钠、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 3.配制 3.1盐酸滴定液(1 mol/L)取盐酸约90ml ,加水适量使成1000ml ,摇匀。 3.2盐酸滴定液(0.5 mol/L 、0.2 mol/L 或0.1 mol/L )照上法配制,但盐酸的取用量分别为45ml ,18ml 及9ml 。 4.标定 4.1盐酸滴定液(1 mol/L ):取在270-30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无水碳酸钠约1.5g ,精密称定,加水50ml 使溶解,加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10滴,用本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转变紫红色时,煮沸2分钟,冷却至室温,继续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紫色。每1ml 的盐酸滴定液(1mol/L )相当于53.00mg 的 无水碳酸钠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即得。 4.2盐酸滴定液(0.5 mol/L ): 照上法标定,但基准无水碳酸钠的取用量改为0.8g 。每1ml 的盐酸滴 定液(0.5mol/L )相当于26.50mg 的无水碳酸钠。 4.3盐酸滴定液(0.2 mol/L ): 照上法标定,但基准无水碳酸钠的取用量改为0.3g 。每1ml 的盐酸滴 定液(0.2 mol/L )相当于10.60mg 的无水碳酸钠。 4.4盐酸滴定液(0.1 mol/L ): 照上法标定,但基准无水碳酸钠的取用量改为0.15g 。每1ml 的盐酸滴 定液(0.1 mol/L )相当于5.30mg 的无水碳酸钠。 4.5如需用盐酸滴定液(0.05 mol/L 、0.02 mol/L 或0.01 mol/L )时,可取盐酸滴定液(1 mol/L 或0.1 mol/L ),加水稀释制成,必要时标定浓度。 5.结果计算: 323 2/CO Na HCl CO Na HCl T V W F ?= 式中:F 表示滴定液的校正因子。

标准溶液配制标定操作规程

1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GB/T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9725化学试剂电位滴定法通则 3一般规定 3.1除另有规定外,本规程所用试剂的级别应在分析纯(含分析纯)以上,所用制剂及制品,应按GB/T603的规定制备,实验用水应符合GB/T6682中三级水的规格。 3.2本规程制备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除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盐酸-乙醇标准滴定溶液、 )=0.5mol/L]外,均指20℃时的浓度;在标准滴定溶液标亚硝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NO 2 定、直接制备和使用时若温度不为20℃时,应对标准滴定溶液体积进行补正。规定“临用前标定”的标准滴定溶液,若标定和使用时的温度差异不大时,可以不进行补正。标准滴定溶液标定、直接制备和使用时所用分析天平、滴定管、单标线容量瓶、单标线吸管等按相关检定规程定期进行检定或校准。 3.3在标定和使用标准滴定溶液时,滴定速度一般应保持在6-8mL/min。 3.4称量工作基准试剂的质量小于或等于0.5g时,按精确至0.01mg称量;大于0.5g时,按精确至0.1mg称量。 3.5制备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应在规定浓度的±5%范围以内。 3.6除另有规定外,标定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时,需两人进行实验,分别做四平行,每人四平行标定结果相对极差不得大于相对重复性临界极差[CR (4)r=0.15%],两人共八平行标 0.95 (8)r=0.18%]。在运算过程中保留5位定结果相对极差不得大于相对重复性临界极差[CR 0.95 有效数字,取两人八平行标定结果的平均值为标定结果,报出结果取4位有效数字。 3.7本规程中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不大于0.2%(k=2)。 3.8本规程使用工作基准试剂标定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当对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度有更高要求时,可使用标准物质(扩展不确定度应小于0.05%)代替工作基准试剂进行标定或直接制备,并在计算标准滴定溶液浓度时,将其质量分数代入计算式中。 3.9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小于或等于0.02mol/L时(除0.02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氯化

常用消毒液配制习题

1、碱能水解蛋白质和核酸,对微生物结构和酶起破坏性作用,造成微生物死亡。(√) 2、醇类消毒剂对细菌繁殖体、病毒及真菌孢子具有杀灭作用,对细胞芽孢无效。(√) 3、季铵盐类消毒液是一种阳离子表面消毒剂,为人工合成的消毒剂,能吸附于细菌表面,使细菌通透性改变,细胞内的酶溢出,细菌因代谢障碍而死亡。(√) 4、碘类消毒作用原理:是游离状态的碘原子的超强氧化作用,破坏病原体的细胞膜结构及蛋白分子而杀死病原体。(√) 5、醛类消毒液作用原理:通过烷基基化反应是菌体蛋白变性,酶和核酸等功能改变,杀菌力强。(√) 6、消毒液稀释浓度计算公式浓溶液容量=(稀溶液浓度/浓溶液浓度)*稀溶液容量(√)。 7、消毒液稀溶液容量=(浓溶液浓度/稀溶液浓度)*浓溶液容量消毒液 8、消毒液稀释倍数计算公式稀释倍数=(原药浓度/使用浓度)-1(若稀释100倍以上时公式不必减1)消毒液 9、消毒液增加药液计算公式需增加浓溶液容量=(稀溶液浓度/稀溶液容量)/(浓溶液浓度-使用浓度)(√) 10、酸类消毒液能水解蛋白质和核酸,对微生物结构和酶起破坏性作用,造成微生物死亡。(× ) 、 11、季铵盐类消毒剂对细菌繁殖体、病毒及真菌孢子具有杀灭作用,对细胞芽孢无效。(× ) 12、醇类消毒液是一种阳离子表面消毒剂,为人工合成的消毒剂,能吸附于细菌表面,使细菌通透性改变,细胞内的酶溢出,细菌因代谢障碍而死亡。(×) 13、醛类消毒作用原理:是游离状态的碘原子的超强氧化作用,破坏病原体的细胞膜结构及蛋白分子而杀死病原体。(× ) 14、碘类消毒液作用原理:通过烷基基化反应是菌体蛋白变性,酶和核酸等功能改变,杀菌力强。(× ) 15、消毒液稀释浓度计算公式浓溶液容量=(稀溶液浓度/浓溶液浓度)*浓溶液容量(× )。 16、消毒液稀溶液容量=(浓溶液浓度/稀溶液浓度)*稀溶液容量消毒液(× ) 17、消毒液稀释倍数计算公式稀释倍数=(原药浓度/使用浓度)-2(若稀释100倍以上时公式不必减1)消毒液(×) 18、消毒液增加药液计算公式需增加浓溶液容量=(稀溶液浓度/稀溶液容量)/(浓溶液浓度-稀溶液使用浓度)(× )

溶液配制作业指导书

漳州雅色五金制造有限公司 页次 主题标准溶液配制技术指导书 批 准审 核 编 制 编号版本 制定部门电镀技术课生效日期 一、标准溶液的制备: 1、0.1N硫酸亚铁铵Fe(NH4)2(SO4)2?6H2O 1)配制:称取39.0g硫酸亚铁铵于800mL水中溶解后20mL浓硫酸以水稀释至1L。 2)标定: 取10 mL 0.1N K2Cr2O7溶液加10mL硫磷混酸加3滴PA酸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到溶液为绿色。 3)计算: C硫酸亚铁铵=C重铬酸钾×V重铬酸钾/V硫酸亚铁铵 2、0.1N K2Cr2O7 配制:准确称取4.903g经140~150℃烘干至恒重的K2Cr2O7溶于200mL水中,完全溶解后,移至1L容量瓶中,以蒸馏水水稀释至刻度。 3、01N AgNO3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1)配制:称取17.0000g AgNO3于500mL烧杯中,用不含CLˉ离子的蒸馏水溶解后,移至1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 2)标定:准确称移基准试剂NaCl 0.12-0.15g,放入锥形瓶中,加50mL水溶解,加铬酸钠指示剂1Ml,在充分摇动下,用配好的AgNO3溶液滴定直至溶液微呈砖红色 为终点。 3)计算: C硝酸银=C氯化钠×V氯化钠/V硝酸银 4、0.1N Na2S2O3配制与标定 1) 配制:A称0.1g Na2S2O3预溶于500mL水中 B称25g Na2S2O3溶于A中,稀释到1L 2)标定: 移取0.1mol/L K2Cr2O7标准溶液10.00mL,于碘量瓶中,加25mL煮沸,冷却后的蒸馏

水,溶解后,加2g固体KI及10mL 20% H2SO4,盖上瓶塞摇匀后,于瓶口封以少量蒸馏水,于暗处放置10min,取出用水冲洗瓶塞及内壁,加150ml冷却蒸馏水,用待标定的 Na2S2O3溶液滴定至溶液由蓝色变为亮绿色即为终点. 3) 计算: C硫代硫酸钠=C重铬酸钾×V重铬酸钾/V硫代硫酸钠 5、EDTA的配制与标定 1)配制: 称取EDTA80g以水加热溶解冷却,稀释至1000mL,充分摇匀。 2)标定: A、Zn2+标准溶液的配制: 准确称取金属锌1.6g,置于小烧杯中,加入约10mL HCl(1+2),待Zn完全溶解后,以少量蒸馏水冲洗杯壁,定容至250mL。 B、吸取25mL Zn2+标液于250mL锥形瓶,加20mL水,滴定1:1 NH3·H2O至刚 出现浑浊,此时PH=8,加10mL缓冲液,加铬黑T 4滴,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酒红色变为纯黑色。 4)计算: C EDTA=m锌/(V EDTA×M锌) 6、0.1N Hg(NO3)2的配制 准确称取1.623g Hg(NO3)2加稀HNO3至溶解后加水至1L。 7 标准硫酸(H2SO4)溶液 (1)配制:C(1/2H2SO4)=1mol/L,量取分析纯硫酸(ф=1.84g/cm3)30mL,慢慢倒如500ml 水中,冷却后稀释至1L C(1/2H2SO4)=O.1mol/L,量取分析纯硫酸(ф=1.84g/cm3)3mL,慢慢倒如 500ml水中,冷却后稀释至1L (2)标定: 以碳酸钠标定:称取在120℃干糙过的基准级无水碳酸钠1.6g(四位有效数 字),置于250ml烧杯中,加水120ml,搅拌使其溶解,加入甲基橙指示剂3-4滴 用配制好的硫酸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刚变红色为终点 m C(1/2H2SO4)=v×0.05299

试液配制操作规程

GMP文件 目的建立试液配制操作规程,规范试液的配制操作,确保检验数据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范围适用于本企业试液的配制 职责试液配制人员对本标准负责。 内容 一、配制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 二、膏状品、待包装品、成品检验用试液的配制: 酸性氯化亚锡试液(砷盐):称取氯化亚锡20g,加盐酸50ml, 滤过即得。(有效期3个月) 碘化钾试液(砷盐):称取碘化钾16.5g,置200ml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移至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本液临用新配。置棕色瓶中,避光。 稀盐酸(酸溶物):量取盐酸234ml,置1000ml容量瓶或烧杯中,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得,本液含HCl应为9.5~10.5%。 醋酸铅棉花(砷盐):取脱脂棉1.0g,浸入醋酸铅试液与水的等容混合液12ml中,湿透后,挤压出去过多的溶液,并使之疏松,在100℃以下干燥后,贮于玻璃塞瓶中备用。 氢氧化钠试液(黏度):取氢氧化钠4.3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 溴甲酚绿指示液(酸碱度):取溴甲酚绿0.1g,加0.05mol/L氢氧化钠溶液2.8ml使溶解,再加水稀释至200ml,即得。变色范围PH2.8~4.6(黄→蓝绿)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酸碱度):取溴麝香草酚蓝0.1g,加0.05mol/L氢氧化钠溶液3.2ml使溶解,再加水稀释至200ml,即得。变色范围PH6.0~7.6(黄→蓝) 盐酸试液(1→40)(酸溶物):量取浓盐酸10ml,加水稀释至400ml,摇匀即得。 盐酸试液(9→100)(黏度):量取浓盐酸90ml,加水稀释至1000ml,摇匀即得。

醋酸铅试纸(硫化物):取滤纸条浸入醋酸铅试液中,湿透后,取出,在100℃干燥即得。 醋酸铅试液(硫化物):取醋酸铅10g,加新沸过的冷水溶解后,滴加醋酸使溶液澄清,再加新沸过的冷水使成100ml,即得。 醋酸盐缓冲液(PH3.5)(重金属):称取醋酸铵25g加水25ml溶解后,加7mol/L 的盐酸试液38ml,用盐酸试液(2mol/L)或5mol/L的氨试液准确调节至3.5(电位法指示),用水稀释至100ml,即得。 醋酸溶液(6 mol/L)(含量):量取醋酸36ml,,缓缓加入预先加一定量水的100m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碳酸钠溶液(1→50)(含量):称取碳酸钠2g,加入至100ml水中,摇匀即得。 重铬酸钾(1→200)(含量):称取重铬酸钾1g,加入到200ml水中,摇匀即得。 醋酸铵溶液(2→5)(含量):称取醋酸铵20g,加入50ml水中,溶解后即得。 盐酸溶液(9→100)(黏度):量取盐酸90ml,缓缓加入预先加一定量水的1000m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稀硫酸溶液(酸溶性钡盐、鉴别):量取硫酸57ml,缓缓加入预先加一定量水的烧杯中,摇匀,转移至1000ml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本液含H2SO4应为9.5~10.5%(1mol/L)。 氯化钡试液(鉴别):取氯化钡细粉5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 标准铅溶液(重金属):称取硝酸铅0.1599g,置1000ml量瓶中,加硝酸5ml与水50ml溶解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 临用前,精密量取储备液10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0μg的Pb)。 标准砷溶液(砷盐):称取三氧化二砷0.132g,置1000ml量瓶中,加20%氢氧化钠溶液5ml溶解后,用适量的稀硫酸中和,再加稀硫酸10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 临用前,精密量取储备液10ml,置1000ml量瓶中,加稀硫酸10ml,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μg的As)。 溴化汞试纸(砷盐):取滤纸条浸入乙醇制溴化汞试液中,1小时后取出,在暗处干燥,即得。 乙醇制溴化汞试液(砷盐):取溴化汞2.5g,加乙醇50ml,微热使溶解,即得。本品应置玻璃塞瓶内,在暗处保存。 氢氧化钠试液(20%)(砷盐):称取氢氧化钠20g,置塑料烧杯中,加水100ml搅拌使溶解,即得。 碳酸钠试液(鉴别):取无水碳酸钠10.5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 硫代乙酰胺试液(重金属):取硫代乙酰胺4g,加水使溶解成100ml,置冰箱中保存。临用前取混合液(由1mol/L氢氧化钠溶液15ml、水5.0ml及甘油20ml组成)5.0ml,

盐酸滴定液的配制及标定操作规程

盐酸滴定液的配制及标定操作规程 1、目的: 建立盐酸滴定液(1mol/L、0.5mol/L、0.2mol/L、0.1mol/L)的配制及标定的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检验的准确性。 2、原理: 2HCl+Na2CO3 =2 NaCl+H2O+CO2 3、仪器与材料 3.1 仪器与用具:三角烧瓶、滴定管 3.2 指示剂: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 3.3 基准试剂:基准无水碳酸钠 4、操作方法 4.1 溶液配制: 4.1.1盐酸滴定液(1 mol/L)取盐酸90 ml,加水适量使成1000 ml,摇匀。 4.1.2盐酸滴定液(0.5 mol/L、0.2 mol/L或0.1 mol/L)照上法配制,但盐酸的取用量分别为45 ml、18 ml或9.0 ml。 4.2溶液标定: 4.2.1盐酸滴定液(1 mol/L)取在270~300 ℃干燥至恒重的基准无水碳酸钠约1.5g,精密称定,加水50ml使溶解,加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10滴,用本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转变为紫红色时,煮沸2分种,冷却至室温,继续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紫色。每1ml盐酸滴定液(1mol/L)相当于53.00mg的无水碳酸钠。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无水碳酸钠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即得。 4.2.2盐酸滴定液(0.5mol/L)照上法标定,但基准无水碳酸钠的取用量改为约0.8g。每1ml盐酸滴定液(0.5mol/L)相当于26.50mg的无水碳酸钠。 4.2.3盐酸滴定液(0.2mol/L)照上法标定,但基准无水碳酸钠的取用量改为约0.3g。每1ml盐酸滴定液(0.2mol/L)相当于10.60mg的无水碳酸钠。 4.2.4盐酸滴定液(0.1mol/L)照上法标定,但基准无水碳酸钠的取用量改为约0.15g。每1ml盐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 5.30mg的无水碳酸钠。 4.2.5如需用盐酸滴定液(0.05 mol/L、0.02 mol/L或0.01 mol/L)时,可取盐

消毒液配制使用和记录

消毒液配制使用说明 (有效成分为二氧化氯) 一、消毒液母液的配制要求: 1、先将专用瓶装满1000毫升水; 2、将两一包连体袋两种组分同时倒入专用瓶中; 3、立刻盖上专用瓶摇匀溶解; 4、静止15分钟后使用,此时消毒液的浓度约为10000PPM,此浓缩液即为母液。 二、消毒液的使用要求: 1、各车间员工洗手消毒使用的消毒水浓度要求约为100PPM,浸泡时间为1分钟,浸泡后自然 晾干; 2、各车间脚踏池消毒水的消毒水浓度要求约为200PPM,浸泡时间为15秒; 3、各车间地面消毒使用的消毒水浓度要求约为150PPM,采用清洗干净的拖帕拖地,拖地后自 然晾干; 4、各车间工作服、工作帽、毛巾消毒使用的消毒水浓度要求约为150PPM,清洗干净后自然晾 干; 5、各车间生产环境空气的消毒防霉除臭使用的消毒水浓度要求约为150PPM左右,消毒时间为 30分钟,采用喷雾器喷洒,用量为每10立方米空间喷洒1公斤浓度要求为150PPM的消毒水(可在交接班之间进行)。 6、各车间空气的自然熏蒸消毒使用的消毒水浓度要求约为1000PPM,使用方法为:将消毒水 用塑料盆装好后放置于车间内的四周,让其自然挥发,消毒时间为8小时,用量为每100立方米空间放置0.1公斤浓度要求为1000PPM的消毒水(可在转班之间进行,需空间密闭)。 三、其它注意事项: 1、消毒液配制浓度举例:母液浓度为10000PPM,现要配5kg洗手消毒液。洗手消毒液浓度要 求为100PPM,所需母液体积为:100×5000÷10000=50毫升。 2、每天各车间消毒负责人员到品控部按需领取配制好的消毒母液,领取后签字确认。 3、消毒液的配制量由各车间消毒负责人员根据车间用量按需配制。 4、各车间消毒负责人员必须根据各自车间情况,为本班次或下班次准备好洗手消毒液。 5、各车间班组长和现场品控负责监督消毒液的配制和使用。

试液配制操作规程

试液配制操作规程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GMP文件 建立试液配制操作规程,规范试液的配制操作,确保检验数据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范围适用于本企业试液的配制 职责试液配制人员对本标准负责。 内容 一、配制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 二、膏状品、待包装品、成品检验用试液的配制: 酸性氯化亚锡试液(砷盐):称取氯化亚锡20g,加盐酸50ml,滤过即得。(有效期3个月) 碘化钾试液(砷盐):称取碘化钾16.5g,置200ml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移至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本液临用新配。置棕色瓶中,避光。 稀盐酸(酸溶物):量取盐酸234ml,置1000ml容量瓶或烧杯中,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得,本液含HCl应为~%。 醋酸铅棉花(砷盐):取脱脂棉1.0g,浸入醋酸铅试液与水的等容混合液12ml 中,湿透后,挤压出去过多的溶液,并使之疏松,在100℃以下干燥后,贮于玻璃塞瓶中备用。 氢氧化钠试液(黏度):取氢氧化钠4.3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 溴甲酚绿指示液(酸碱度):取溴甲酚绿0.1g,加L氢氧化钠溶液使溶解,再加水稀释至200ml,即得。变色范围~(黄→蓝绿) 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酸碱度):取溴麝香草酚蓝0.1g,加L氢氧化钠溶液使溶解,再加水稀释至200ml,即得。变色范围~(黄→蓝) 盐酸试液(1→40)(酸溶物):量取浓盐酸10ml,加水稀释至400ml,摇匀即得。

盐酸试液(9→100)(黏度):量取浓盐酸90ml,加水稀释至1000ml,摇匀即得。 醋酸铅试纸(硫化物):取滤纸条浸入醋酸铅试液中,湿透后,取出,在100℃干燥即得。 醋酸铅试液(硫化物):取醋酸铅10g,加新沸过的冷水溶解后,滴加醋酸使溶液澄清,再加新沸过的冷水使成100ml,即得。 醋酸盐缓冲液()(重金属):称取醋酸铵25g加水25ml溶解后,加7mol/L的盐酸试液38ml,用盐酸试液(2mol/L)或5mol/L的氨试液准确调节至(电位法指示),用水稀释至100ml,即得。 醋酸溶液(6mol/L)(含量):量取醋酸36ml,,缓缓加入预先加一定量水的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碳酸钠溶液(1→50)(含量):称取碳酸钠2g,加入至100ml水中,摇匀即得。 重铬酸钾(1→200)(含量):称取重铬酸钾1g,加入到200ml水中,摇匀即得。 醋酸铵溶液(2→5)(含量):称取醋酸铵20g,加入50ml水中,溶解后即得。 盐酸溶液(9→100)(黏度):量取盐酸90ml,缓缓加入预先加一定量水的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稀硫酸溶液(酸溶性钡盐、鉴别):量取硫酸57ml,缓缓加入预先加一定量水的烧杯中,摇匀,转移至1000ml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本液含H2SO4应为~%(1mol/L)。 氯化钡试液(鉴别):取氯化钡细粉5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 标准铅溶液(重金属):称取硝酸铅0.1599g,置1000ml量瓶中,加硝酸5ml与水50ml溶解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 临用前,精密量取储备液10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0μg的Pb)。 标准砷溶液(砷盐):称取三氧化二砷0.132g,置1000ml量瓶中,加20%氢氧化钠溶液5ml溶解后,用适量的稀硫酸中和,再加稀硫酸10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 临用前,精密量取储备液10ml,置1000ml量瓶中,加稀硫酸10ml,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μg的As)。 溴化汞试纸(砷盐):取滤纸条浸入乙醇制溴化汞试液中,1小时后取出,在暗处干燥,即得。 乙醇制溴化汞试液(砷盐):取溴化汞2.5g,加乙醇50ml,微热使溶解,即得。本品应置玻璃塞瓶内,在暗处保存。 氢氧化钠试液(20%)(砷盐):称取氢氧化钠20g,置塑料烧杯中,加水100ml搅拌使溶解,即得。

配制和使用氰化物溶液的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配制和使用氰化物溶液的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5351-35 配制和使用氰化物溶液的安全操作 规程(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 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 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①氰化物不得与酸类放在一起,更不得将酸类物质带入氰化物溶液槽内。氰化物溶液与酸溶液不能共用抽风机。经过酸液浸蚀过的工件在进入氰化物溶之前,必须对所粘附的酸类物质进行彻底清洗干净。要特别注意防止有肓孔和袋状的零件将酸液带入氰化物溶液中。 ②当操作者的手、脸及其它部位有割伤或皮肤破伤时,严禁与氰化物接角。如在操作中不慎氰化物接触了,应立即用清冲洗,并速去医院治疗。 ③严格规定使用抽风装置和穿戴防护用品。接触氰化物时,绝对禁止进食和吸烟。 ④配制氰化物镀液时,操作者必须站在上风方向,以防止中毒。

⑤盛放过氰化物的容器和工具以及工作场地,必须采用12%的硫酸亚铁溶液与5%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混合溶液进行消毒处理,再用水彻底冲洗干净。 ⑥下班后,操作者应立即更换工作服及其它防护用品。必要时应对防护用品进行消毒.清洗,专柜保存,不准带到其它场所,同时,还要对手.脸及全身进行严格的消毒清洗。 ⑦发现氰化物中毒时,可用手帕或药棉在1min 内蘸吸五滴戊烯酯,同时在0?4%的高锰酸钾或双氧水(10ml双氧水加3ml水)溶液,并立即送医院抢救。 ⑧氰化物的存放、称量及其溶液的配制,应有专人负责。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

试液的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制药GMP管理文件 引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S药典》2005版一部 一、目的:制定试液的配制操作规程,确保试验的准确性。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试液的配制 三、责任者:质管部负责人、试液配制人、检验员 四、正文: 乙醇制氢氧化钾试液可取用乙醇制氢氧化钾滴定液(0.5mol/L)。 乙醇制氨试液取无水乙醇,加浓氢溶液使每100ml中含NH39—11g,即得。 本液应置橡皮塞瓶中保存。 乙醇制硝酸银试液取硝酸银4g,加水10ml溶解后,加乙醇使成l00ml,即得。 乙醇制溴化汞试液取溴化汞2.5g,加乙醇50ml,微热使溶解,即得。 本液应置玻璃塞瓶内,在暗处保存。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试液取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0.1g,加 水 l 00m1溶解后,滤过,即得。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试液取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0.25g, 加氯仿适量与三乙胺1.8ml,加氯仿 至100m1,搅拌使溶解,放置过夜,用 脱脂棉滤过,即得。 本液应置棕色玻璃瓶中,密塞,置阴凉处保存。 二苯胺试液取二苯胺lg,加硫酸100ml使溶解,即得。 二氨基萘试液取2,3—二氨基萘0.lg与盐酸羟胺0.5g,加0.1mo1 /L盐酸溶液l00ml,必要时加热使溶解,放冷滤过, 即得。 本液应临用新配,避光保存。 二硝基苯试液取间二硝基苯2g,加乙醇使溶解成100m1,即得。 二硝基苯甲酸试液取3,5—二硝基苯甲酸lg,加乙醇使溶解成l00ml,即得。 二硝基苯肼试液取2,4—二硝基苯肼1.5g,加硫酸溶液(1→2)20m1,溶解后,加水位成100m1,滤过,即得。 稀二硝基苯肼试液取2,4—二硝基苯肼0.15g,加含硫酸0.15m1 的无醛乙醇100m1使溶解,即得。 2,7—二羟基萘试液取2,7—二羟基萘2.5mg,加甲醇90m1使溶解。 另取铁氰 化钾l0mg和氰化钾50mg,加水10m1溶解。将两液混合, 放置30分钟,加氢氧化钠滴定液(0.5mol/L)100m1,摇

试剂配置操作规程

文件名称:试剂配置操作规程第01版第0次修改第1页共1页.1 0.1%(0.3%)新洁尔灭消毒液 1.1.1 配制:用量筒量取注射用水9,800ml(3100 ml)倒入配液桶中,放冷至30℃ 以下,再用量筒量取5%新洁尔灭200ml倒入注射用水中,搅拌混匀后备用,在容器上贴标签,注明品名、浓度、配制时间、配制人,24小时更换。 1.1.2 用途:用于皮肤、工具、设备、容器、房间,具有地漏液封、清洁、消毒的作 用。 1.2 3%(5%)来苏儿(甲酚皂)消毒液 1.2.1 配制:用量筒量取注射用水10,000ml倒入配液桶中,放冷至30℃以下,再 用量筒量取50%来苏儿640ml(1100 ml)倒入注射用水中,搅拌混匀后备用,在容器上贴标签,注明品名、浓度、配制时间、配制人,24小时更换。 1.2.2 用途:用于地漏的液封。 1.3 75%乙醇溶液 1.3.1 配制:用量筒量取药用乙醇(95%)7890ml倒入配液桶中,加水温在30℃以 下的注射用水2110ml,搅拌均匀后,用酒精比重计测溶液酒精度,再用95%乙醇或注射用水补足使酒精度达75%,用0.22μm的微孔滤膜过滤后备用,在容器上贴标签,注明品名、浓度、配制时间、配制人,24小时更换。 1.3.2 用途:用于皮肤、工具、设备、容器、房间的消毒。 1.4 2%(0.4%)NaOH溶液配制: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 80克(16克)于5000ml 烧杯中,加纯化水至4000ml,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后,移至配液桶中备用,在容器上贴标签,注明品名、浓度、配制时间、配制人,一周内更换。 1.4.1 用途:用于玻璃、不锈钢、橡胶类器具的消毒。 ---------------------------------------------------------------------------------------------------------------------- 编制人/修改人:校核人:审核人:批准人: 批准日期:年月日实施日期: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