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论学期论文范例

西方文论学期论文范例
西方文论学期论文范例

从《金色笔记》中触摸多丽丝·莱辛的女性主义思想On Doris Lessing’s Feminism in The Golden Notebook

课程:西方文论

任课教师:张琳

作者:XXX(汉语)

班级:2008-1

学号:xxxxxxxxxxx

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1年1月

从《金色笔记》中触摸多丽丝·莱辛的女性主义思想

摘要:本论文借助女性主义理论解读英国当代作家多丽丝·莱辛的小说《金色笔记》,挖掘作品中体现出的女性主义意识。通过聚焦主人公安娜的女性困境和身份构建经历,展示安娜作为作家、共产主义者、情人、母亲这几种不同身份的女人所面临的种种现实问题,以此发现莱辛在小说中所运用的女性主义视角,揭示小说关于性别问题的社会批判意义。

关键词:人物分析;女性困境;身份构建;女性主义

On Doris Lessing’s Feminism in The Golden Notebook

Abstract:This paper based on the theory of feminism, interpreters The Golden Notebook by Doris Lessing, the contemporary British writer to disclose the feminist consciousness in this novel. Anna, the protagonist, while fulfilling different role in society as a writer, a communist, a lover and a mother, demonstrates a typical discourse of women’s difficul ties in reality and feminist experience self-constructon.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Lessing excels in her use of feminist perspective to produce a social critique in terms of gender study.

Key words: character analysis; women’s difficulty; construction of female identity; feminism (空1行)

Doris Lessing (1919- ) is widely regarded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ost-war female writers in England with remarkable feminist veiws on contemporary life. Her novel The Golden Notebook with its profound concern to women’s problems has invited significant response from literary scholars as well as common readers. Wang Zuoliang in his History of British Literature of 20th century (2004) has stated that the unique form of The Golden Notebook reflects Lessing’s views of modern life. Elaine Showalter express her fascination with the novel’s highly political theme and narrative structure as well. (Showalter, 2004: 308).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Anna Wulf the protagonist, we may find adequate evdience of a feminist discourse.

……

In conclusion, all the difficulties and choices Anna has to deal with when she goes through her different social role are enchanting exampes of women’s experience. Thus, Lessing has voiced her reflection on the fate of contemporary women in the west.

(空1行)

Bibliography

[1] Bressler, C. E. 2004. Literary Critism[M].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 Hu Fangfang. 2008. “The F ormation of Do ris Lessing’s Feminist thinking

and the status of The Golden Notebook in her writing career”[D].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3] Lessing, D. 1994. The Golden Notebook [M]. London: HarperPerennial.

[4] Madsen, D. L. 2006. Feminist Theory and Literary Practice[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Pluto Press.

[5] Mao Sihui. 2003. Decoding Contemporary Britaim: Essays in British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M].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6] Showalter, E. 2004. A Literature of Their Own: British Woman Novilists from Bronte to Lessing[M].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

[9] 侯维瑞,李维平. 2005.英国小说史[M].南京:译林出版社.

[10] 蒋承勇. 2006.英国小说发展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11] 李小江. 2005.女人读书:女性/性别研究代表作[M].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12] 沈奕斐. 2005.被构建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3] 王佐良.1994.英国二十世纪文学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欧洲音乐史----教案

安阳职业技术学院2011至2012学年第二学期 教案 课程欧洲音乐史 专业音乐表演 班级1、2 班 姓名高长海 系部文化艺术系 2012年2月

第一章欧洲音乐史概述 及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音乐〔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音乐历史及文化背景。 2、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古代音乐现象的分析能力,并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智力。 3、通过欣赏当时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对欧洲古代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重点〕欧洲音乐时代分期和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音乐 〔教学难点〕古希腊古罗马音乐的特点及其音乐思想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分析讨论法赏析法 〔授课时数〕4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调试教学用具,并清点学生人数 二、课程导入以世界文明发展史导入 三、教学内容——绪论:欧洲音乐史概述 1、时代分期 ①远古时代②中世纪时期 (BC3000年——AD5世纪)(AD5——AD14世纪) 古希腊、古罗马音乐—————教会音乐与世俗音乐 单音音乐时代单音走向复音音乐

③文艺复兴时期④巴洛克音乐时期 (14世纪——16世纪末)(17世纪?a18世纪上半叶)———人文主义、新艺术———(1600年?a1750年)复音音乐时代复音向主音音乐过渡时期 巴赫和亨德尔 ⑤古典音乐时期⑥浪漫主义音乐时期 (18世纪中叶——19世纪下半叶)(19世纪初——20世纪初)(1750年——1821年)早期浪漫主义(1820--1850)———主音音乐时代与器乐时代———中期浪漫主义(1850--1890)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后期浪漫主义(1890--1910) 音乐内容与形式相均衡 ⑦民族音乐乐派⑧20世纪音乐/现代音乐 (19世纪中叶开始)(19世纪末?a20世纪)———东欧和北欧的民族音乐———印象主义、新古典主义、民族的内容表现主义、序列主义音乐、 民族的形式电子音乐、具体音乐、 偶然音乐、噪音音乐等。

《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定稿 2012年新稿

原文来自:https://www.360docs.net/doc/d76470902.html,/news/dianda/2012-06-27/122.html 天津广播电视大学2010春行政管理专业专科毕业论文《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 姓名: XXXXXX 学号: XXXXXXXXXXXX 分校:河西分校 专业:行政管理 指导老师: XXXXXXX 时间: 2012.XXXXX

目录 内容摘要 (2) 《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 (3) 一、《管理学基础》的主要内容 (3) 二、激励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 (5) 三、学习心得体会 (8) 四、结语 (9) 参考文献: (10)

内容摘要 管理是组织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活动有组织、意识,不断的进行协调的活动。管理作为协同各个成员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的社会行为,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管理学又是研究管理活动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总结。是从事管理活动的部门、单位、个人都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它在生活中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管理学基础》这本书,比较系统的阐述了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原则、技术和方法相结合的原理,说明了管理在任何的地方都是一种因人、因事、因时而随即适合的活动,所以,管理方法要多样化、要讲究艺术。本文共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管理学基础》主要内容。第二部分主要讲理论联系实际。第三部分学习心得体会。第四部分结语。本文从管理学基础课程的各个方面对管理学的内容做了详细的解释。

《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 一、《管理学基础》的主要内容 《管理学基础》这本书,比较系统的阐述了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原则、技术和方法相结合的原理,说明了管理在任何的地方都是一种因人、因事、因时而随即适合的活动,本书讲述了十三章的内容。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讲述了管理的概念及性质和管理的职能及作用,还对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方法做出了描述。管理学是管理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对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管理实践活动的经验做了概括和理论总结:泰罗—科学管理之父;法约尔—经营管理之父;韦伯—管理之父;梅奥—人际关系学说的创始人等等。这些学派主要是管理过程学派、经验学派、系统管理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等。 第三章、计划 计划是管理工作的一项基本职能。计划工作具有目的性、主导性、普遍性、效率性的特征。其任务就是明确目标,并拟订实现目标的方案、措施。 第四章、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是企业计划的重要内容。它用系统的方法,将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高效率地实现个人目标

古代西方文论.doc

第一编古代文论 西方古代文论概述 时期界限:从古希腊、罗马、中世纪直至文艺复兴。 发展脉络:“二希精神”(“希腊精神”和“希伯莱精神”) 英国批评家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希伯莱精神和希腊精神,整个世界就在它们的影响下运转。在一个时期世界会感到一种力的吸引力更大,另一个时期则是另一种力更受瞩目。世界本应在这两极之间取得均衡,只是事实上又从来不曾做到过。” 古希腊(罗马):希腊精神主导——欧洲中世纪:希伯莱精神主导——意大利文艺复兴:希腊精神的涅槃重生 第一章古希腊的文艺理论 古希腊文论大体发源于公元前6世纪,极盛于公元前5世纪到4世纪,即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时代,这也是西方文论发展史上最富于原创力的时代。 柏拉图著作甚丰,有近三十篇对话流传至今,其中《伊安》《理想国》《法律》《斐德若》《会饮》等篇直接与文艺理论相关。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文论著作是《诗学》和《修辞学》。第一节古希腊早期的文艺思想 毕达哥拉斯的“数的和谐”理论 赫拉克利特的“对立和谐”理论 德谟克利特的模仿说 苏格拉底的模仿说与功用说 第二节柏拉图的文艺思想 柏拉图的生平和时代 柏拉图的文艺观 柏拉图文艺思想中的积极因素 柏拉图文艺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第三节亚里士多德和《诗学》 亚里士多德的生平、著作 《诗学》的方法论 《诗学》中的一般艺术原理 对《诗学》的评价 第一节古希腊早期的文艺思想 一、毕达哥拉斯的“数的和谐”理论 毕达哥拉斯的基本哲学观念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数”。因为万物都能用数去计算,所以认识世界就是认识支配世界的“数”。 1、“美是和谐统一” “音乐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的统一,把杂多导致统一,把不协调导致协调。” 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长度有关,音乐是否协调与发音体的体积比例有关。 2、“小宇宙”与“大宇宙”的和谐统一 人的身体跟宇宙天体一样,都由数的和谐原则统辖,人的内在和谐可以受到外在和谐的

西方文论小论文

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埃里希*弗洛姆曾说过:“马克思、弗洛伊德和爱因斯坦都是现时代的设计师”。而贬损他的人,将他斥为冲进人类文明花园的“一头野猪”,性泛滥的鼓动者,认为他的精神分析学完全忽视了人性中高级的和道德的方面。而事实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虽然本身具有明显的局限和不足,但他成功的揭开了千百年来困惑人类的许多精神奥秘。在20世纪人类文化的版图上,弗洛伊德毫无疑问占据着一个重要的位置。 同样,《俄狄浦斯王》不仅在艺术上给后世留下了典范,而且经由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阐发,更引申出了一个新名词———俄狄浦斯情结。俄狄浦斯是忒拜王拉伊奥斯的儿子,拉伊奥斯预知自己的儿子会杀父娶母,因此,俄狄浦斯一出生就被他父亲让牧人把他抛弃,但是,科林斯王发现了他,把他收为养子。俄狄浦斯长大成人后,知道自己可怕的命运,便逃了出去,可事不凑巧,他恰好来到了忒拜,在那里当了国王,还娶了前王的妻子。后来,忒拜城里发生了瘟疫,死了很多人,弄得人心慌慌。神说只有找出杀害前王的凶手,瘟疫才能停止。而当地的预言家说凶手就是俄底浦斯,俄底浦斯不信,认为是有人陷害他。王后告诉他前王是在一个三叉路口被人杀害的,俄狄浦斯怀疑前王是自己所害,因为他确实在一个三叉路口杀害过一个老人。后来,经过调查,找到了当年的牧人,事情的真相大白,应了神的预言,俄底浦斯受到命运的惩罚。俄底浦斯刺瞎了自己的双眼离开的忒拜王国流放自己...... 弗洛伊德认为《俄狄浦斯王》所以能打动我们,并非因为因为它表现了“至高无上的神的意志和人类逃避即将来临的不幸时毫无结果的努力之间的冲突”,也非赞扬主人公在跟命运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强意志和英雄行为。而是“也许我们每个人都命中注定要把我们的第一个性冲动指向母亲,而把我们第一个仇恨和屠杀的对象指向父亲,弑父娶母的俄狄浦斯向我们显示出我们自己童年时代的愿望实现了。”俄狄浦斯的命运有可能是我们的命运,我们潜意识欲望中具有已被压抑了的师傅扑母的本能倾向。俄狄浦斯情结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的,但是绝大多数人都绝不会意识到这点,这不仅

如何学好政治学原理

如何学好政治学原理课程 学好这门课程,首先应该把握这门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本课程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点: 1、课程的逻辑主线清晰:课程内容和分析论述是建立在对于政治的社会本质——利益和利益关系基础上的,所以利益和利益关系分析方法贯穿了全部课程的内容,因此,也可以认为,这门政治学是从利益和利益关系的角度出发展开对于政治和政治现象分析的,因此,利益和利益关系的分析是全部理论内容的起点和主线,因此,学生应该牢牢把握这一主线,来理解课程的其他内容。 2、课程的逻辑关系严密:基于以上的课程逻辑主线,教材内容的逻辑构成是:首先我们解析了政治的基本含义,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我们把政治理解为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然后,我们介绍了中西方政治研究的发展历程。在第三章中,我们展开了对于利益和利益关系的含义和基本状态的分析,由此说明了利益关系的基本内容是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这一章的分析构成了全部政治学原理的基石。从这一章的分析中,我们沿着由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这两个方面引出的两条逻辑主线,从不同的层次和方面对于社会政治生活展开了层层分析。在政治关系本质内容层面上,我们分析了政治权力和公民政治权利的内容,政治权力可以看作是社会公共利益的要求的首要体现,而公民的政治权利则基本上是公民在社会公共生活中与公共利益以及相互利益矛盾的法律和政治要求的体现,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了第三章的内容。第四章、第五章是从组织和制度的层面上对于政治权力和公民政治权利进行的分析,其中国家是典型的政治权力的组织和制度体现,而政治团体则是公民政治权利的典型体现。政党则根据情况不同而不同,其中执政党是政治权力的组织和制度体现,而非执政党则是公民权利的体现。第六章、第七章的内容是从行为的层面上对于政治权力和公民政治权利展开的分析,其中治理是政治权力的典型行为,而政治参与则是公民政治权利的典型行为。第八章对于政治的文化层次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任何政治都是在发展变化的,第九章主要论述了政治发展问题。第十章对于民主的分析,是政治的基本价值要求,由于民主涉及到政治生活的各方面,因此,这一章也可以看作是政治学的总结。 3、课程内容具有基础理论性。围绕着社会政治的基本现象,课程展开的分析和论述具有基础理论的特点,所谓基础理论性,是表示:(1)所分析的政治现象是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基本的现象;(2)课程进行的分析和论述,是从一般性和普遍性意义上展开和进行的,因此,课程是对于所有同类政治现象的一般概括和论述,关注的是政治的一般性规律和特性;(3)课程按照理论逻辑进行的,而不是对于政治现象的简单描述,这就是说,课程的重点在于是什么和为什么。 4、课程各章的基本内容是按照如下方面构成的:(1)特定政治现象的基本含义。通过辩析不同的概念,阐明有关的论述,形成有关政治现象的定义;(2)分析和说明这种政治现象的基本特点或者特性;(3)说明这种政治现象的基本类型;(4)论述这种政治现象的社会政治作用和功能。 (二)具体的学习方法 按照以上所说的课程的特点,来把握这门课程的基本线索,从而在总体上把握课程的内容。除此之外,我们建议同学注意以下八个方面,或者从这八个方面来把握学习方法: 1、要学会综合利用多种教学媒体。 网络是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载体,《政治学原理》网络课程挂在电大在线,该网络课程根据本课程自身的内容体系和特点,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对现有的各种教学资源进行了分析、调整、充实,整合成为具有交互式、多媒体、开放性、随时更新、适合成人学生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的教学媒体。该网络课程既可以进行系统学习,也可以用作考试复习,因而,它是同学们必须要重视的教学资源。

欧洲音乐史重点总结

欧洲音乐史重点总结——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19世纪20、30年代——20世纪 初)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知识框架: 一、浪漫主义时期的兴起(浪漫主义早期): 代表人物:韦伯(德国);舒伯特(奥地利); 二、浪漫主义时期的繁荣(浪漫主义中期): 代表人物:舒曼(德国);门德尔松(德国);肖邦(波兰); 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小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 <1>交响诗:李斯特(匈牙利)——创始人; 柏辽兹(法国)——标题音乐创导者; <2>歌剧:{1}意大利歌剧——罗西尼、贝里尼、唐尼采蒂、威尔第; {2}法国歌剧——奥芬巴赫、比才、古诺; {3}德奥歌剧——韦伯、瓦格纳; <3>民族乐派:{1}俄罗斯——格林卡;强力集团;柴可夫斯基; {2}捷克——德沃夏克、斯美塔那; {3}芬兰——西贝柳斯;

{4}挪威——格里格; 三、浪漫主义时期的结束(烂漫主义晚期): <1>浪漫主义音乐流派——马勒、理查德?克莱德曼; <2>印象主义音乐流派——德彪西、拉威尔; ※需要重点记忆的史实: 1、交响诗:这是一种不严格遵守古典作曲结构,标题均含有诗意的单乐章交响曲体裁,其中不同程度的包含了古典交响套曲各乐章的主要序曲的特点,同时又言简意赅的阐明了音乐的思想主题。它是一种具有描写或叙事性、抒情性或戏剧性质的标题管弦乐曲,它的前身是音乐会序曲。交响诗创始于十九世纪中叶,创始者是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创始人——李斯特(匈牙利)】 2、法国歌剧: 1)、大歌剧:这是在1820年以后在法国兴起的一种新型歌剧。他有大规模的戏剧构思,强调戏剧场面,采用历史题材,有大型乐队、舞蹈与合唱作陪衬。 【创始人——梅耶贝尔】 2)、喜歌剧:19世纪法国喜歌剧与大歌剧并行发展,喜歌剧用对白而不用宣叙调。它的规模一般比大歌剧要小,音乐也更简单,要求的演员也很少,不适用历史题材,情节是喜剧性的或感伤性的。【代表人物——奥柏《魔鬼兄弟》】 3)、谐歌剧:它又被称为轻歌剧,谐歌剧是从喜歌剧发展而来的,但更强调喜歌剧中机智、讽刺的因素。【代表人物——奥芬巴赫《地狱里的奥菲欧》】 4)、抒情歌剧:一种介乎于大歌剧和喜歌剧之间的艺术形式,体裁主要取自浪漫的戏剧或幻想的文学,音乐上强调优美抒情的旋律。

管理学基础论文

从阿迪达斯和耐克看管理当中决策的重要性 摘要: 运动品牌当中的两大巨头阿迪达斯和耐克,它们的品牌能够屹立几十年不倒,并且在众多运动品牌当中脱颖而出,这与领导者的科学决策是分不开的;而相对而言,阿迪达斯比耐克拥有更久的历史和更丰富的客户资源,而耐克这一品牌相对于阿迪达斯算得上是新新品牌,但是现在耐克的影响力丝毫不比阿迪达斯弱,这与领导者在两个品牌的发展过程中,做出的决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关键词:科学决策组织环境管理创新企业文化 案例内容: 在20世纪60年代或70年代,长跑爱好者只有一种合适的鞋可供选择:阿迪达斯。阿迪达斯是德国的一家公司,是为竞技运动员生产轻型跑鞋的先驱。在1976 年的蒙特利尔奥运会上,田径赛中有82%的获奖者穿的是阿迪达斯牌运动鞋。阿迪达斯的优势在于试验。它试用新的材料和技术来生产更结实和更轻便的鞋。它采用袋鼠皮绷紧鞋边。四钉跑鞋和竞赛鞋采用的是尼龙鞋底和可更换鞋钉。高质量、创新性和产品多样化,使阿迪达斯在20世纪70年代中支配了这一领域的国际竞争。20世纪70年代,蓬勃兴起的健康运动使阿迪达斯公司感到吃惊。瞬间成百万以前不好运动的人们对体育锻炼产生了兴趣。成长最快的健康运动细分市场是慢跑。 据估计,到1980年有2500万——3000万美国人加入了慢跑运动,还有1000人是为了休闲而穿跑鞋。尽管如此,为了保护其在竞技市场中的统治地位,阿迪达斯并没有大规模地进入慢跑市场。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一大批竞争者,如美洲狮、布鲁克斯、新布兰斯、和虎牌。但有一家公司比其余更富有进取性和创新性,那就是耐克。耐克的大突破出自1975年的“夹心饼干鞋底”方案。它的鞋底上的橡胶钉使之比市场上出售的其他鞋更富有弹性,夹心饼干鞋底的流行及旅游鞋市场的快速膨胀,使耐克公司1976年的销售额达到1400万美元。而在1972年仅为200万美元,自此耐克公司的销售额飞速上升。今天,耐克公司的年销售额超过了35亿美元,并成为行业的领导者,占有运动鞋市场的26%的份额。 耐克公司的成功源于它强调的两点:一是研究和技术改进;二是风格式样的多样化。公司安排并且成立相应的小组,大约100名雇员从事研究和开发工作;从事一些研究和开发活动包括人体运动高速摄影分析,对300个运动员进行的试穿测验,以及对新的和改进的和材料的不断的实验和研究。 到20世纪80年代初慢跑运动达到高峰时,阿迪达斯已成了市场中的“落伍者”。竞争对手推出了更多的创新品,更多的品种,并且成功地扩展到了其他运动市场。例如,耐克公司的产品已经统治了篮球和年轻人市场,运动鞋已进入了时装时代。到20世纪90年代,阿迪达斯的市场份额降到了可怜的4%。

西方文论论文

An Incomplete Man: An Analysis of Mr. Hooper in The Minister`s Black Veil with Freudian Personality Structure Content 1 Introduction 2 Brief Introduction to Freud`s Id, Ego and Superego 3 Severe Id-repression of Mr. Hooper 4 The Disorder of Mr. Hooper`s Ego 5 The Overwhelming Success of Mr. Hooper`s Superego 6 Conclusion

1 Introduction Nathaniel Hawthorn is the founder of American psychoanalytic novel and regarded as the greatest romantic novelist during the 19th America. One of his central focus is the completeness of human being. The goal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incompleteness of Mr. Hooper in The Minister`s Black Veil with Freudian Personality Structure: id, ego and superego, aiming at digging out the nature deep in Mr. Hooper`s consciousness. Critics explain this short novels, especially its main character priest Hooper, from various levels and perspectives. For instance, feminists regard Mr. Hooper as a Sexual Escapist, just like Elmer in Birthmark and Brown in Young Goodman Brown. Some think that Mr. Hooper is arrogant; some regard Mr. Hooper as a demon. In Shang Xiaojin`s Nathaniel Hawthorne Selected Readings and Critical Inthrodutions, the author thinks that Mr.Hooper has, just like Nathaniel Hawthorne, a sober awareness about human being`s crime, and wants to call forth people`s perception of crime, aiming at purifying human being`s soul and perfecting human being`s morality. However, on the other hand, Mr. Hooper has certain doubt about moral superiority, and is caught in egoism, like Ethan Brand---one of Nathaniel Hawthorne`s fictional character, so that the chain, connecting human being`s friendship and affection is cut off. In one word, the interpretation of Mr. Hooper is various. Samuel

政治学原理(补修课)综合练习题

政治学原理(补修课)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25题,共计50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K74、()认为,在确立各种规则时,必须要征得参与者的同意,所谓“同意限定公正”。 D 布坎南 19\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C精英主义53、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第一个国际性的工人阶级政党D共产主义者同盟 120、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系统阐述直接参与的民主思想,他的“人民主权”学说被认为是直接的或参与制式的民主理论的典型代表。 B 卢梭 9.1956年,()在美国《政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比较政治体系”,首次提出“政治文化”这一概念。D 阿尔蒙德C2从学科发展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研究与()研究高度结合因此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学科。D 社会伦理C96、从世界各国的现实状况看,占据主导地位的官方意识形态主要是()。A 自由主义 C77、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的政治行为。D 普通公民 C117、倡导“宽容精神”和“个人独立”这种观念在政治实践中的体现就是现代()制度。A 政党 D121、()民主理论是现代民主的主流理论,也是现代通行的民主宪政制度的理论基础。A 代议制 D111、()主要是指通过宪法和法律,来实现民主政治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D 宪政 D4、()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A 道德 D15、道家的政治学说以()为思想核心。B 法自然 D75、第一个真正论及公民政治参与在实践和理论方面意义的近代理论家是D 托克维尔 D57、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行()。A 多党制 D70、当代政治共识的建立途径更多地是通过()的形式来实现的。D 重叠共识 D128、第一次民主化浪潮实现民主化的方式是()。A 暴力革命 D129、第二次民主化浪潮实现民主化的方式是()。B 军事战争 F126、法国思想家()曾经指出:民主国家的一个非常自然、但又非常危险的本能“就是使人轻视和不太考虑个人的权利”;多数享有无限的权威,不仅容易使个人的意志受到征服而造成思想的专制,而且也容易造就“巴结大多数”的国民心理。 D 托克维尔 F127、法国思想家()认为,民主共和国的存亡,取决于公民的“品德”,一旦社会大多数人失去这种品德,或者被“民主的急躁”所支配,民众的行为就会失去规制,民主的缺陷将会变本加厉。 B 孟德斯鸠 F81、()在18世纪大革命时开始承认秘密投票。 A 法国 F51、法国思想家()曾经指出:在政治生活中,共同的敌意几乎总是友谊的基础。 B 托克维尔 F46、分权制衡主要是()国家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 C 资本主义 F32、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出(),认为政治权力最终属于人民,这成为现代民主共和制的理论基础。 B 人民主权论 G55、共产党组织被认为是()政党的典型。 C 单位化 G31、关于权力的来源和基础,西方历史上曾经盛行()A 君权神授论 G26、公民权利首先表现为()。A政治权利 G29、公共权力的来源和基础是()。D公共利益 G11、1880年美国()政治研究院的建立被视为现代政治科学建立的一个重要事件标志。D哥伦比亚大学G105、()是一个人最初的、影响最为直接的政治社会化媒介。D家庭 G90、()是一种对国家管理的最直接、最广泛的监督方式。B公民监督 G92、()为政治文化研究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因此被认为是当代政治文化研究的经典之作。A 《公民文化》G99、()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 B 个人主义 H8、汉朝的董仲舒创造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鼓吹“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使()政治观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统治的合法性依据。 B 神权 H102、怀疑人类的理性能力,使保守主义信奉()主义,反对任何宏大的社会设计和改造方案。 D 实用H107、()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认为“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 D 亨廷顿 J130、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庞大的(),这是民主的基础之一。 B 中产阶级

欧洲音乐史论文

欧洲音乐史论文 音乐的思想 摘要: 本文主要论述欧洲音乐的发展与欧洲人民的思想解放的关系。音乐是一个时期人民思想的具体表现,欧洲音乐的发展经历了大致包括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代、维也纳古典时期、浪漫主义时期、20世纪现代音乐时期,其中音乐所代表的人也从教廷宫廷等权贵转向普通欧洲人民,并且音乐所包含的思想也从延续千年对神的虔诚转移到对现实的理性中来。 音乐本身就是作曲家对情感的抒发,所以对音乐不仅仅要在节奏、旋律等中进行欣赏,更要体会作曲家在音乐中抒发的思想。只有体会到了音乐家们的思想,才是真正读懂了音乐。 关键字:音乐思想旋律欧洲音乐 (一)中世纪时期和文艺复兴时期中的宗教音乐 中世纪时期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音乐主要是流行在教廷和宫廷中,主要是贵族在维持欧洲音乐的发展。这两个时期的欧洲音乐旋律、节奏单一,绝大多数是歌颂上帝、描述贵族阶级生活美好的音乐内容。虽然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思想是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但是由于作曲的权利和作曲家大多由教廷掌握,所以音乐包含的思想还是没有太大的改变。所以这两个时期的音乐并没有反映广大欧洲人民或者作曲家内心自己的想法。 (二)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变革 首先说巴洛克一词来源于葡萄牙语barroco,本意是形态不圆的珍珠。是巴洛克末期评论家们在评论此一时期的音乐时所首先使用的,而且一般含有贬意,指粗

陋曲、奇异的、夸张的音乐。巴洛克之后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家们趋于将音乐语言简化和规范化,在他们看来,巴洛克音乐过于夸饰而不够规范。因此巴洛克一词被评论家用来指十七世纪及十八世纪前期的艺术及音乐作品。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可以用更为深入和细致的历史眼光来看待这一时期的音乐,巴洛克不复有粗陋和毛糙的含意,但是比之巴洛克前后的音乐作品,它确实存在着夸饰和有些不太规律化的特征。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讲究清晰、统一和协调。但至十六世纪末期,艺术中感情的因素日益增加,明净清澈和完美的形式被表达感情的需要所压倒。所以这一时期的音乐开始相较于之前两个时期,有了明显的变化,此时的音乐对比强烈,强弱音色对比尤其明显,这一变化主要用于表达情感,可以说是欧洲音乐趋向于个人思想表达的一个开端,是一场巨大的变革。 这个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亨德尔和巴赫,他们两人都是当时教堂内的主要音乐作曲家,他们两个的代表作虽然大多是教堂音乐,但也都融入了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当时他们任职教堂时候的自我感受。从他们的音乐作品中,可以清晰的感受到音乐作品内容的改变。 (三)维也纳古典时期,欧洲音乐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 18世纪中后期,这个时期正值欧洲社会大变革,无论从经济、政治还是思想文化方面,欧洲社会的变迁都对音乐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促进作用。当时正值欧洲启蒙运动的兴盛时期,具有资产阶级思维的思想家提出了“自由”、“博爱”、“平等”、“人权”、“理性”等新兴口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维也纳古典乐派的诞生也大大受到了这场思想运动的洗礼。这个时期的三大主要主要代表音乐家就是“交响乐之父”海顿、“音乐天才”莫扎特和“乐圣”贝多芬,由他们三人构成了人们常说的“维也纳古典乐派”,他们音乐作品的主要特征是反映人类普遍的思想要求,他们追求美的观念、强调风格的高雅,给予人们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

西方文论

论西方文论史上不同历史时期文学理论的不同侧重 摘要:流传于以欧洲为主兼及北美的西方世界的文学理论即西方文论,它以西方哲学为基础,通过西方美学,与西方文学艺术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纵观西方文学理论发展的历史过程,其线索和脉络可以大致分成为“四大时期”,每一时期都有着不同的理论主导和侧重。不同时期的文学理论所关注的问题不同,理论的焦点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然而文学活动四要素却始终贯穿于其中并主导着文学理论的发展推进。 关键词:西方文论四要素发展分期侧重 西方文论是一个与东方文论相对的概论,指的是以欧洲为主体的、包括北美的广大地区的文学艺术理论,一般说来是以西方哲学为基础,通过西方美学与西方文学艺术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它是对文学创作和欣赏实践的总结,也是对文学本身及其要素、结构、功能等方面进行思考的结晶。美国当代文艺理论家M .H .艾布拉姆斯(M .H .Abram s)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了文学四个要素的著名观点,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艺术家、世界( 自然、生活) 、欣赏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这种对文学活动的分法为人们普遍接受。而统观西方文论史,文学理论的不同时期所关注的问题不同,理论的焦点侧重也是随着时代的的变化而变化。

一、文学活动的四要素及其关系 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美国当代艺术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文学活动应由四个要素构成:世界、作者、作品、读者。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它们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活动系统。 (1)世界是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客观世界、主观世界。世界是文学活动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它不仅是作品的反映对象,也是作者与读者的基本生活环境,是他们通过作品产生对话的物质基础。 (2)作者则是文学生产的主体,他不单是写作作品的人,更是以自己最独特的审美体验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的主体,文学活动也是一种作者的感情表现活动。 (3)作品,作为显示世界的“镜”和表现主观世界的“灯”,作为作家的创造物和读物的对象,是使上述一切环节成为可能的中介,作品既是作家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显示,又是读者接受的对象。 (4)读者,他作为文学接受的主体,就不只是阅读作品的人。而是与作者共同生活在世界的活生生的人,他们通过作品而进行潜在的精神沟通,只有经过作者阅读鉴赏,作者创作的文本才能实现其价值。 二、西方文论史的发展分期 西方文论发展的历史过程,其线索和脉络可以大致分成为“四大

西方文论论文亚里士多德悲剧观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 摘要:亚里士多德是西方美学史上第一个给悲剧提出完整定义的人,并指出悲剧的六个成分:情节、性格、思想、语言、唱段和戏景。本文论述了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在后世文学作品中的观照及其历史地位。 关键词:悲剧理论悲剧情节悲剧人物历史地位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3—前322)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和文艺理论家,生于三位具有深远影响的悲剧艺术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皮德斯之后,悲剧艺术十分繁荣的的时代。马克思称他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称他是古代“最博学的人”。正是这位百科全书式的伟人,在总结古希腊悲剧艺术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了最早的以情节论为中心的悲剧理论,同时在历史上第一次概括了悲剧的定义,创造了一套完整的悲剧理论,对后世特别是对西方悲剧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主要集中在《诗学》中,从第六节到第十九节,都是在讨论悲剧。《诗学》通过悲剧与史诗、悲剧与喜剧之间的比较肯定了悲剧的创作过程,对悲剧情节的取材、情节的结构原则及艺术技巧等问题作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因此,车尔尼雪夫斯基尊称亚里士多德是西方美学的奠基人。(1) 一、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柏拉图认为诗人的罪过是培养发育人性中低劣的部分而摧残理性,他否认史诗、悲剧、喜剧能表现真理,认为他们影子的影子,与真理隔着三层。但史诗与悲剧相比较,柏拉图认为史诗优于悲剧,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在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哲学家认为爱真理者不应该喜欢庸俗低劣的悲剧,因为它远离真理;苏格拉底也要求他的信徒们戒除和严格禁绝这种非哲学的诱惑。其次,亚里士多德在《诗学》最后一章中指出当时流行的观点认为“史诗的对象是有教养的听众—他们的欣赏无需身姿的图解,而悲剧则是演给缺少教养的观众看地。所以,如果悲剧是一种粗俗的艺术,那么她显然是二者中的较为低劣者。”(2)柏拉图等哲学家们认为史诗比悲剧更高贵的主要原因在于,史诗因为更接近抽象思辨而优于悲剧。史诗只是通过叙述,“无需身姿的图解”,(3)对于有教养的哲学家、老人,史诗的曼妙之处在于它不是直观的,而是通过特指的概念产生想象,这更类似于哲学家的抽象思辨,柏拉图认为这种思维方式“比起世界上目前流行的任何其他方式都要好得多。”(4)此外,悲剧大多取材于史诗,柏拉图认为悲剧诗人为满足观众的感伤癖专门挑选那些灾祸来写,悲剧诗人的罪过正在于此。因此,对于史诗,柏拉图认为颂神和赞美好人的诗歌符合理性,受理想国欢迎,而悲剧则不然,完全不被理想国所接受。柏拉图认为如果在他的理想国里上演悲剧,会败坏公民的道德,所以他将悲剧诗人驱逐出理想国,防止他们把公民教导成脆弱、畏惧和怯弱的人。 正是这样的情况下,“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亚里士多德对悲剧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写成《诗学》为诗人辩护,这在当时是非同凡响的。亚里士多德追溯悲剧的起源,第一次给悲剧下了定义,分析了悲剧的成分要素,总结了创作悲剧的经验得失,确立了审美标准,他的悲剧理论可以说确立了两千年来悲剧理论研究的内容和方向,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悲剧的定义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观照(以曹禺的《雷雨》为例)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为悲剧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经过‘装饰’的语言,以不同的形式分别被用于剧的不同部分,它的摹仿方式是借助人们的行动,而不是叙述,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5)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有六个成分:情节、性格、思想、言语、唱段和戏景。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文学作品《雷雨》,从悲剧的情节、悲剧人物的性格两方面展开进一步阐述。 (一)悲剧的情节 亚里士多德认为:“最好的悲剧都取材于少数几个家族的故事。”(6)这些家族都是

政治学原理课程综述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科毕业论文 《政治学原理》课程综述 姓名: 分校: 专业:行政管理(专) 年级: 学号: 指导老师: 答辩日期: 成绩:

目录 一、内容摘要 二、政治学原理课程综述 三、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原理 四、理论联系实际 五、心得体会 六、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政治学原理》是有关什么是政治以及如何认识现实政治生活的政治学入门课程,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基本立场和方法,从客观现实出发,对于政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展开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把它概况规纳,总结上升为理论形态。《政治学原理》是人们认识把握和分析政治现象的思想基础,是掌握政治学,行政管理学各方面知识的理论基础,政治学原理不是对政治的简单描述,不是对于具体政治形势的简单陈述,不是对于千差万别的现实政治现象的个别分析,《政治学原则》包括两个方面的知识,一是政治操作原理;二是政治分析原理。

论黄山电器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建设 一、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原理 1、政治与政治学以及历史与现状 政治从社会的发展历史来看,是人类社会长期而普遍存在的现象,它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所有社会成员,政治学就是研究政治的学科,当今政治学的研究已经综合科学的因素形成了一个非常有体系的学科,总结了政治学研究的方法与途径。 2、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力 公共权力指的是公共行为主体对公共行为客体的制约能力和加量,公民权力为:自由权、平等权、民主权,划分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力的意义,界定了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力的定义。 3、国家与政府 国家的内容主要是国家的概念本质和内容,国家的形式,国家的机构。政府主要介绍了政府的含义和特征,政府权力结构的组成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政府职能的两重性及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范围,以及政府机构的设置原则和基本内容,对国家和政府有一个科学正确的理解。 4、政党与社团 政党政治的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发展水平的重要参数。社团作为公民组织的基本形式,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阐述了社团的性质和类型,社团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和发挥作用。 5、政治秩序治理 政治秩序是指社会中人们依据基本的政治共识与法律制度展开政治实践的一种状态,治理是以维持政治秩序为目标,以公共事务为对象的综合性的政治行动。 6、政治参与与监督 重点介绍了作为政治参与两大支持的政治选举与社会监督的基本内涵和作用方式,指出政治选举是要为解决国家与社会相互分离的矛盾状况提供一种基本途径,而社会监督则是试图从以权力制约权力的角度为公共权力的正当行驶提供某种不可取代的保障,说明了政治参与的功能和政治监督的重要作用。 7、民主与民主化 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全体公民有权并且能够直接或间接积极或消极地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民主化就是社会政治体系摆脱传统特性,以民主核心价值为基础,建立和推行现代化民主宪政的过程。 8、政治文化与意识形式 政治文化被认为是政治体系的精神方面,政治意识形式是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欧洲音乐史论文

音乐的思想 摘要: 本文主要论述欧洲音乐的发展与欧洲人民的思想解放的关系。音乐是一个时期人民思想的具体表现,欧洲音乐的发展经历了大致包括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代、维也纳古典时期、浪漫主义时期、20世纪现代音乐时期,其中音乐所代表的人也从教廷宫廷等权贵转向普通欧洲人民,并且音乐所包含的思想也从延续千年对神的虔诚转移到对现实的理性中来。 音乐本身就是作曲家对情感的抒发,所以对音乐不仅仅要在节奏、旋律等中进行欣赏,更要体会作曲家在音乐中抒发的思想。只有体会到了音乐家们的思想,才是真正读懂了音乐。 关键字:音乐思想旋律欧洲音乐 (一)中世纪时期和文艺复兴时期中的宗教音乐 中世纪时期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音乐主要是流行在教廷和宫廷中,主要是贵族在维持欧洲音乐的发展。这两个时期的欧洲音乐旋律、节奏单一,绝大多数是歌颂上帝、描述贵族阶级生活美好的音乐内容。虽然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思想是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但是由于作曲的权利和作曲家大多由教廷掌握,所以音乐包含的思想还是没有太大的改变。所以这两个时期的音乐并没有反映广大欧洲人民或者作曲家内心自己的想法。 (二)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变革 首先说巴洛克一词来源于葡萄牙语barroco,本意是形态不圆的珍珠。是巴洛克末期评论家们在评论此一时期的音乐时所首先使用的,而且一般含有贬意,指粗陋曲、奇异的、夸张的音乐。巴洛克之后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家们趋于将音乐语言简化和规范化,在他们看来,巴洛克音乐过于夸饰而不够规范。因此巴洛克一词被评论家用来指十七世纪及十八世纪前期的艺术及音乐作品。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可以用更为深入和细致的历史眼光来看待这一时期的音乐,巴洛克不复有粗陋和毛糙的含意,但是比之巴洛克前后的音乐作品,它确实存在着夸饰和有些不太规律化的特征。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讲究清晰、统一和协调。但至十六世纪末期,艺术中感情的因素日益增加,明净清澈和完美的形式被表达感情的需要所压倒。所以这一时期的音乐开始相较于之前两个时期,有了明显的变化,此时的音乐对比强烈,强弱音色对比尤其明显,这一变化主要用于表达情感,可以说是欧洲音乐趋向于个人思想表达的一个开端,是一场巨大的变革。 这个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亨德尔和巴赫,他们两人都是当时教堂内的主要音乐作曲家,他们两个的代表作虽然大多是教堂音乐,但也都融入了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当时他们任职教堂时候的自我感受。从他们的音乐作品中,可以清晰的感受到音乐作品内容的改变。 (三)维也纳古典时期,欧洲音乐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

《管理学基础》客观题复习范围及答案

《管理学基础》客观题复习(2012.11)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一、单项选择 1.在管理的各项职能中,最具有规范性、技术性的职能是(D)。 A.计划B.组织 C.领导D.控制 2.“管理就是决策”是下列哪位经济学家的观点?(C) A.泰罗B.法约尔 C.西蒙D.韦伯 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是(D)的重要性。 A.组织B.预测 C.预防D.计划 4.组织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它是由(C)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A.目标、原则和结构B.目标、部门和效率 C.目标、部门和关系D.目标、部门和人员 5.为了保证计划目标得以实现,就需要有控制职能,控制的实质就是使(A)。 A.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B.计划接近实际活动 C.实践活动具有指标约束D.计划得以严格执行 6. 当管理者接待来访者、参加剪彩仪式等社会活动时,他行使的是(D)的角色。 A.发言人B.组织联络者 C.领导者D.精神领袖 7.对于基层管理者来说,具备良好的(C)是最为重要的。 A.人际技能B.概念技能 C.技术技能D.管理技能 二、判断正误 1.管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在原始社会是不存在管理的。(╳) 2.事先对未来行为所作的安排就是预测,它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 3.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符合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 4.从教材给“管理”所下定义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管理的对象就是组织的各种资源。(╳) 5.组织是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即目标、结构和关系。(╳) 6.处于不同管理层次上管理者,其履行的管理职能也是不同的。(╳) 7.对于同一管理职能,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的内涵也是不完全相同的。(√)8.人际关系技能是指成功地与人打交道并与人沟通的能力。掌握这项能力对各层次的管理者具有同等重要性。(√)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单项选择 1.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中,(A )是最早研究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经学家。 A.亚当?斯密B.查尔斯·巴比奇 C.弗雷德里克·泰罗D.大卫·李嘉图 2.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C)。 A.科学技术B.加强人的管理 C.提高劳动生产率D.增强责任感 3.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管理学家是(D )。 A.乔治·梅奥B.弗雷德里克·泰罗 C.亨利·法约尔D.马克斯·韦伯 4.法约尔提出的管理五项职能或要素是(C )。 A.计划、组织、决策、协调和控制B.计划、组织、决策、领导和控制 C.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D.计划、组织、激励、协调和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