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结构发生的两大变化

国际贸易结构发生的两大变化
国际贸易结构发生的两大变化

世界贸易组织6月11日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过去近二十年(1985年至2003年)中,国际贸易结构已经发生了一些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与人们原先预想的并不一致

在过去近二十年(1985年至2003年)中,国际贸易结构在两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是服务贸易方面的增长不再明显超过货物贸易的增长;二是农产品贸易中,加工产品贸易不断增加。

服务贸易增长趋缓

此前,人们普遍认为,全球服务贸易增长比货物贸易增长要快,但实际上,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时,服务贸易确实比货物贸易增长要快,但此后,这种增长的势头并不总是如此。

扣除汇率变动因素,2003年,全球货物贸易实际增长4.5%,高于上一年,但是远远低于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2003年增长比较温和,主要是因为上半年经济增长比较疲软,直到下半年增长速度才开始放快。

贸易增长刚好超过产值的增长。上世纪90年代,国际贸易平均增长速度为6.5%,差不到是货物生产值的两倍,许多地区贸易额在GDP中的比例没有增加,这些都是经济周期在停滞或衰退中的典型现象。

2003年,全球货物贸易名义总额增长了16%,达到73万亿美元,服务贸易增长了12%,为1.8万亿美元。

总体来说,自从1990年后,服务和货物贸易增长的变化过程大致相似,1990年到2003年,服务和货物贸易平均每年增长率都约为6%,因此,服务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总量中的比例一直维持在20%左右。并没有数据表明,服务贸易的比重有所增加。

虽然从总体上来说,过去10多年中,服务和货物贸易增长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但是,在某些具体的分类中,并不一样。有些门类的增长速度比总体速度更快,有些则更慢。比如服务贸易中的交通运输增长就低于总体水平,而货物贸易中的矿产品和农产品也低于总体水平。

在货物贸易中,增长最快的门类是工业制成品,其出口份额从1985年的50.2%增加到了2002年的58.2%。这其中,增长最活跃的又数通信设备,它在上世纪90年代的增长速度是工业制成品的2倍,其在全球贸易的份额从1990年到2000年的10年间增加了5个百分点,达到12%。

增长迅速的服务贸易则集中在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服务、保险、电信,以及个人文化娱乐服务等领域,这些服务贸易从1985年占全球出口额的6.3%增加到2002年的9.4%。

但也有比总体增长速度慢的服务,交通运输就是其中之一,交通运输在全球贸易中的比例从1985年的5.5%下降到了2002年4.5%,而农产品的份额则从11.3%减少到7.2%,矿产品从18.3%减少到9.7%。

由于原油价格在1985年至2002年期间,发生过剧烈波动,因此原油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也是大起大落,与服务贸易和商品贸易的份额都是脱节的。

总之,从总体上来看,并没有证据表明,服务贸易增长速度就超过了货物贸易的增长速度。

加工农产品增长迅速

另一个重要发现是,加工农产品的出口增长速度比半加工农产品和未加工农产品增长都要快得多,加工农产品在整个上世纪90年代份额不断上升,从1990年到1991年占全球农产品贸易的42%增加到了2001年到2002年的48%。

不管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上世纪90年代后,加工农产品比初级产品和半加工产品增长都要更加活跃。那些向发达国家出口农产品的发展中国家也在经历着这种结构

性的变化。

加工产品比例不断增加,至少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是因为加工产品比初级产品更有差异化优势;另外一个原因是加工产品比初级产品具有更多的附加值,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消费者面临许多相似的产品,因此越来越倾向于购买有品牌的产品。但是贸易政策在这个趋势中起了多大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4月份时,世界贸易组织曾经发表过一份报告,这份报告回顾了2003年全球贸易的形势,并对2004年全球贸易复苏进行了展望。但是现在世界贸易组织认为,2003年全球贸易的实际增长还要高于预期,2003年全球贸易增长达到4.5%,预计2004年这个数字将达到7.5%。

贸易结构

中国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实证分析 摘 要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优化是当今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课题,调整和建立合理的国际贸易结构,目的是改善贸易条件,促进国际分工以及获取贸易利益。本文引进“相对出口绩效指数”(REP)净出口比率(RNX)作为分析模型,对中国2000—2004年各类商品REP和RNX指数值和各大类REP和RNX变化趋势的进行考察和实证分析,并结合具体产业,得出有关结论。 关键词: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比较优势REP RNX EMPIRICAL ANALYSIS ON CHINESE INTERNATIONAL COMMODITY TRADE STRUCTURE ABSTRACT:THE INTERNATIONAL TRADE STRUCTURE MEAN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ALL OF TRADE FACTORS AND THE CORRELATION OF THE INNER PART.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STRUCTURE ADJUSTMENT IS AN IMPORTANT TOPIC TO ALL THE COUNTRIES IN DEVELOPING THEIR ECONOMY, THE PURPOSE OF ADJUSTING AND ESTABLISHING A PROPER INTERNATIONAL TRADE STRUCTURE IS TO IMPROVE THE TRADE CONDITION,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FINALLY GAIN THE PROFIT . IN ORDER TO ILLUSTRATE THE ISSUE, THE PAPER CACULATES AND ANALYZES REP (INDICES OF RELATIVE EXPORT PERFORMANCE) AND RNX(RATIO OF NET EXPORT).ON THIS BASIS, IT PRESENTS SEVERAL CONCLUSIONS IN TERMS OF SPECIFIC INDUSTRIES.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Trade Structure Comparative Advantage REP RNX

中国进出口贸易及商品结构分析

成绩 中国进出口贸易及结构分析 专业09届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 姓名 学号

中国进出口贸易及商品结构分析 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出口商品结构也得到了一定改善,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有待提高。文章通过对2002-2011年10年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国进出口贸易商品结构 一、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现状 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1至11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309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6%,创出历史新高。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首次突破3万亿美元大关后,全年有望达到3.5万亿美元。 在外贸进出口增长的同时,进出口平衡也取得重要进展。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指出,今年我国全年贸易顺差估计将比去年减少300多亿美元,贸易顺差占G D P的比重在2%左右,处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区间。 从结构上看,据海关总署公布的统计数据,今年前11个月我国对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和南非等国家双边贸易进出口总值分别为1063.5亿美元、775.6亿美元、720.5亿美元和414.5亿美元,分别增长33.8%、36.7%、44%和82.5%,均高于同期我国总体进出口增速,表明我国对新兴市场国家贸易增长强劲。同时,中西部地区出口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同期总体出口增速,其中重庆、河南、贵州和江西等省市的出口增速分别为1.8倍、78.4%、56.3%和68.1% 。

但是,寒流来袭,前高后低成定局。在海关总署官方网站的首页上,有两张外贸进出口走势图,清晰地勾勒出今年外贸进出口前高后低的走势。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不久前指出,今年9、10、11月份,中国外贸出口增幅每个月均比去年同期下降约2个百分点,12月份,外贸出口增幅将继续延续前几个月回落的趋势。 总体来看,当前我国进出口主要呈现5个特点:一是一般贸易持续快速增长,加工贸易比重下降明显,顺差规模收窄;二是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快于整体,外资企业增速进一步放缓;三是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回落较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有所回升;四是对欧盟出口增长乏力,与新兴市场贸易快速发展;五是部分沿海省市出口放缓,西部地区出口快速增长。 二、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源密集型产品仍是一大出口项目,国际竞争力处于劣势地位,甚至呈现出极大竞争劣势的态势 2.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虽逐步上升,却没有明显的国际竞争优势 3.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虽在上升,但产品技术含量及产品附加值仍然不高,表现为低竞争优势 4.加工贸易方式仍占有最大出口比例,加工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比重过大,加工程度低

中国-东盟进出口商品结构比重

越南: 越南出口中国的商品结构 年份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食品和动物15.1% 11.9% 15.4% 11.6% 12.4% 饮料和烟草0.6% 0.7% 0.8% 0.6% 0.6% 原材料,燃料31.5% 27.5% 20.0% 22.3% 29.4% 矿物燃料,润滑油及相关材料26.8% 28.3% 29.0% 22.3% 28.0% 动物和植物油,油脂和蜡0.5% 0.7% 0.4% 0.2% 0.4% 化工及相关产品 5.0% 4.3% 5.3% 6.3% 4.7% 制成品 5.9% 8.4% 9.7% 14.1% 12.0% 机械和运输设备 6.1% 9.0% 9.1% 13.6% 8.7% 杂项制品 3.6% 3.9% 3.5% 4.0% 3.3% 越南进口中国商品的结构 年份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食品和动物 2.8% 2.4% 2.6% 2.0% 2.4% 饮料和烟草0.2% 0.2% 0.5% 0.3% 0.3% 原材料,燃料 1.2% 1.2% 1.1% 1.6% 1.3% 矿物燃料,润滑油及相关材料 6.3% 6.2% 10.6% 8.6% 10.4% 动物和植物油,油脂和蜡0.0% 0.3% 0.0% 0.0% 0.1% 化工及相关产品12.6% 12.7% 11.6% 11.6% 12.3% 制成品39.6% 34.4% 23.7% 29.5% 33.2% 机械和运输设备31.6% 36.4% 43.5% 39.6% 35.1% 杂项制品 4.2% 4.3% 5.0% 5.7% 4.8%

中国进出口商品十大排名

中国进出口商品十大排名-按国别、商品种类 作者: 专气黔驴发布日期: 2009-4-02 查看数: 1062 出自: 日本对中国出口十大商品类别: 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8701至8705所列机动车辆的零件、附件,环烃,84章未列名的具有独立功能的机器及机械器具,半导体器件等;已装配的压电晶体,印刷机;喷墨印刷机;印刷用辅助机器,专用或主要用于8525至8528装置或设备的零件,有线电话、电报设备,包括有线载波通信设备,医疗等设备, 主要载人的机动车辆,(8702的车辆除外),石油及从沥青矿物提取的油类及其制品;废油, 日本对中国出口主要商品构成有;电机、电器、音像设备及其零附件,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钢铁,有机化学品,车辆及其零附件,但铁道车辆除外,光学、照相、医疗等设备及零附件,电器,数码相机,电脑,汽车,化妆品等,汽车手机计算机照相机,塑料及其制品,铜及其制品,钢铁制品,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产品;沥青等,贱金属器具、利口器、餐具及零件,珠宝、贵金属及制品;仿首饰;硬币,照相及电影用品,针织物及钩编织物,浸、包或层压织物;工业用纺织制品,杂项化学产品,化学纤维长丝,化学纤维短纤,无机化学品;贵金属等的化合物,铝及其制品,鞣料;着色料;涂料;油灰;墨水等,玻璃及其制品,纸及纸板;纸浆、纸或纸板制品, 日本从中国进口十大商品类别有哪些 男西或便服套装,上衣、长短裤及工装、马裤,衣箱、手提包及类似容器,绝缘电线、电缆及其他绝缘电导体;光缆,专用或主要用于8469至8472机器的零件、附件,印刷机;喷墨印刷机;印刷用辅助机器,女西或便服套装,上衣,裙,裙裤,长短裤及马裤,游艺场所、桌上或室内游戏用品,针织或钩编的套头衫、开襟衫、外穿背心及类似品,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等,出口至日本最多的可以说就是服装了还有就是他们那没有的蔬菜或海鲜之类的, 中国煤炭出口价涨美元/吨日本不接受,动力煤交易谈判于4月28日获实质性进展。中日双方敲定中国北方动力煤(不包括山东煤)2008年的出口FOBT价格为美元/吨(5,800 Kcal/Kg ,比上一年度上涨%,低于日澳动力煤125%的涨幅。 中国的石油不再向日本出口,因为发现我们自己的都不够用。中国的煤炭却疯狂的向日本出口。我国仅有四家煤炭企业拥有煤炭出口权--神华集团、中煤集团、五矿集团和山西煤炭进出

国际贸易模式:结构与流向

贸易结构:(Composition of Trade) 贸易结构是指某一时期贸易的构成情况。贸易结构分为广义和狭义。 广义的贸易结构主要是指一定时期内贸易中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构成情况,一般称为贸易结构。 狭义的贸易结构主要是指一定时期内货物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情况。一般称为商品贸易结构。 对外贸易结构(Composition of Foreign Trade)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在其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 国际贸易结构(Composi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一定时期内货物贸易额和服务贸易额在国际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Composition of Foreign Merchandise Trade)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Composition of International Merchandise Trade)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贸易额与整个世界出口贸易额相比,以比重表示。 反映了该国的比较优势、工业化程度以及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反映该国对外贸易质量的重要指标 影响因素 生产力因素 生产关系 自然资源 人力资源 科技资源 广义的对外贸易结构包括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方式结构,对外贸易模式结构,对外贸易区域结构。 狭义的对外贸易结构即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个国一定时期内,各种类别的进出口商品占整个进出口贸易额的份额。 一个国家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主要是由该国的经济发水平,产业结构状况、自然资源状况和贸易政策决定的。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以进口初级产品为主,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而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商品结构的特征则是以出口初级品为主,进口工业成品为主。 国际贸易结构包括:包括商品结构和市场地区分布结构。国际贸易商品结构(Composi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贸易额与整个世界出口贸易额相比,以比重表示。 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我国商品贸易结构变化

中国外贸商品结构变化分析 研究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各国之间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对外贸易对一国经济的发展重要性也日益明显。因此,对进出口商品的构成以及各商品在进出口总贸易中所占比重以及其比重的变化进行研究,并将其发展与变化与本国国内产业结构变化等想结合思考,可以更清楚的探究引起外贸商品结构变化的原因。从而给进出口贸易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一个简单的参考。 出口商品构成分析 出口商品构成 中国出口商品构成分为初级产品及工业制成品。其中初级产品包括:食品及主要供使用的活动物X1 ;饮料及烟类X2;非食用原料X3 ;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X4;动、植物油脂及蜡X5。工业制成品包括:化学品及有关产品X6;轻纺织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X7;机械及运输设备X8;杂项制品9;未分类的其他商品X10。 出口商品结构变动分析 1980年时,我国的初级产品出口额在总出口额中占大半的比重。然而,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初级产品比重明显下降,而工业制成品比重则稳步上升。在初级产品中,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上升幅度最大,2009年为1980年的620多倍;动、植物油脂及蜡,非食用原料以及饮料及烟类上升幅度也很大,分别为30多倍、50多倍以及30多倍。在初级产品中,食品及主要供使用的活动物出口额上升幅度最小,仅为5倍多1。而在工业制成品中,机械及运输设备的出口比重上升幅度最大。 表1 1980年-2003年初级产品及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及所占比重单位:亿美元 1资料来源:《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资料来源:1980一1989年数据来自外经贸部统计数据,1990一2003年数据来自《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2004年 表2 1980年-2009年初级产品中各类产品占出口额比重

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总体情况及变化情况

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总体情况及变化情况 我国在2001到2010年间都出现了顺差,即商品出口总量大于进口总量。在2001到2008年间顺差逐渐增加,尤其从2005年开始顺差增长速度加快。但是在2009年滑落。具体数据如图一所示: 总体来看我国出口总值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但是其增长率在2001-2004年间呈上升趋势,在2004年以35.358%的增长率达到顶峰。在2004到2008年略有下降,尤其是2008-2009年度下降严重,甚至在2009年时呈现负增长。具体增长情况如图二所示:

在2002到2009年间中国进口总值持续增长,其中2002-2003年增长率升高,随后有所下降。2005到2008年其增长率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在2009年时呈现负增长。具体数据如图三所示: 进口初级产品基本都是上升趋势,其中非食用类原料以及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增长明显但是在2009年仍有所下滑。具体数据参照图四:

出口初级产品也都是呈上升,但是动植物油脂及蜡和饮料烟类并不明显,较为稳定,视频活动类的出口表现活跃,其中矿物类在2007-2008年有个突跃,在2009年回落。具体数据参照表五: 进口工业制品方面,其他商品较为平稳,机械及运输设备上升势头明显,在2008年到达顶峰。其他类别基本涨幅在500左右。

具体数据参照表六: 出口工业制品依然是机械及运输类上升较快。与之不同的是杂项制品和按原料分类制品涨幅也都分别达到2500和2000。其他商品依然保持一个稳定的态势。具体数据参照表七:

2001年进口商品分布与2009年相比基本相同,其中非食用原料和矿物类比率提高,按原料分类的制品和化学品的比率下降。9年间机械及运输设备类一直是进口商品的主要成分。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 邓水兰(教授温诒忠(教授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 制改革拉开了序幕,到2008年7月2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达61827B1,三年来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累计达21%。纵观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总体呈现持续小步上扬态势,/有升有降0的双向波动特征也很明显。2008年以来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步伐加快,2005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156%,其中包括当年7月22日汇率从812765调整到8111,一次性升值2105%。2006年和2007年,人民币分别升值3135%和6190%,2008年仅7月份就已上升近7%,超过了2007年的全年升幅。 汇改以来,汇率对改善贸易失衡、促进产业升级、扩大内需方面的影响日渐显现。与此同时,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也得到优化,纺织、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以及能源性产品在出口产品中的比重下降,机电产品出口增势良好。不过,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过程必然意味着部分不具竞争力行业的逐步衰退。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服装、鞋类等我国传统出口行业受到的压力尤为明显,不免出现部分企业倒闭、退出市场,并引发行业内加速整合的情况。 实践证明,多数能够积极主动应对人民币升值的企业反而能够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快的利润增 长。不少企业通过内部挖潜、金融 避险等措施不断发展与蜕变。所 以,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贸易结构的 影响是双重的,既有积极效应,也 有负面效应。

一、人民币汇率变动与我国进 出口贸易结构变动的现状和特征贸易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贸易结构是指进出口商品贸易活动的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经济联系,它包括进出口商品贸易活动主体之间、客体之间,以及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比例关系,主要表现为进出口贸易商品所有制结构、行业结构、空间结构和商品结构。狭义的贸易结构是指进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是在一段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一个国家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主要是由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自然资源状况、汇率变动和贸易政策决定的。一般来说,发达

进出口商品归类原则和方法

进出口商品归类原则和方法(协调制度2007年版研究)之十五附录二 其他海关归类制度 一、海关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令第158 号) 第一条为了规范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归类,保证商品归类结果的准确性和统一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以下简称《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以下简称《关税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商品归类是指在《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公约》商品分类目录体系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为基础,按照《进出口税则商品及品目注释》、《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本国子目注释》以及海关总署发布的关于商品归类的行政裁定、商品归类决定的要求,确定进出口货物商品编码的活动。 第三条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以下简称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对进出口货物进行商品归类,以及海关依法审核确定商品归类,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归类应当遵循客观、准确、统一的原则。 的五条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归类应当按照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向海关申报时货物的实际状态确定。以提前申报方式进出口的货物,商品归类应当按照货物运抵海关监管场所时的实际状态确定。法律、行政法规和海关总署规章另有规定的,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六条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以及海关要求如实、准确申报其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名称、规格型号等,并且对其申报的进出口货物进行商品归类,确定相应的商品编码。 第七条由同一运输工具同时运抵同一口岸并且属于同一收货人、使用同一提单的多种进口货物,按照商品归类规则应当归入同一商品编码的,该收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将有关商品一并归入该商品编码向海关申报。法律、行政法规和海关总署规章另有规定的,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八条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向海关提供的资料涉及商业秘密,要求海关予以保密的,应当事前向海关提出书面申请,并且具体列明需要保密的内容,海关应当依法为其保密。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不平衡(doc 10)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不平衡(doc 10)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不平衡 【摘要】在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之际,我们不应忽视的是在发展外贸过程中出现越来越多的结构不平衡问题。本文着重从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出口行业间以及各不同性质企业的进出口贸易情况来分析我国外贸结构的不平衡问题,且提出了一些的解决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不平衡的措施。 【关键词】外贸依存度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利用外资 【Abstract】 The imbalance of the foreign trade structure should not be neglected when the foreign tra de is fast development in China. As time goes by, the imbalance of foreign trade structure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dependency of foreign trade degree as well as the situation of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in different kinds of enterprises . Finally, this article offers some measurements solve the imbalance of the foreign trade st ructure. 【Key word】 The dependency of foreign trade degree The cargo trade Service trade Use foreign capital 据《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中国在2004年的对外贸易额自从2002年增长21.8%,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作用

第一章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作用 本章学习要点与要求: 本章主要通过讲授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国际贸易的分类、国际贸易的地位和作用,要求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加深对国际贸易的认识与理解。 第一节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一、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 1.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 (又称世界贸易) 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活动。它既包含着有形产品(实物产品)交换,也包含有无形产品(劳务、技术、咨询等)的交换。 2.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 (又称进出口贸易) 是指国际贸易活动中的一国(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产品、劳务、技术等的交换活动。这是立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去看待它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产品与劳务的贸易活动。某些海岛国家,如 日等国或某些海岛地区,如我国台湾等的对外贸易则称为海外贸易。 二、国际贸易的几个重要概念 1.国际贸易额(值) 是指以货币表示的世界各国的对外贸易总额。这是计算和统计世界各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指标,是把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额相加得出的数额。但是,在计算国际贸易额时,不是简单地把世界各国的出口额与进口额加在一起。因为一国或(或地区)的出口,就是另一国(或地区)的进口,若两者相加等于重复计算。联合国统计中,通常采用各国出口额相加作为国际贸易额。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地区)都是用CIF 价格计算进口额的,即成本加运费、保险费 。显见,把进口值加起来作为国际贸易额,是不准确的。而出口额一般采用FOB 价格,即装运港船上交货,相对于CIF 而言,是比较准确的。CIF 价格比FOB 价格多运费和保险费,所以,世界进口额会大于世界出口额。 2.对外贸易额(值) 这是用货币金额表示的一国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的规模,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它由一国一定时期内从国外进口的商品总额加上该国同一时期内向国外出口的商品总额构成。在计算时,出口额要以FOB 价格计算,进口额则以CIF 价格计算。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商品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相比而形成的差额,则称为对外贸易差额。当出口商品总额超过进口商品总额时,差额部分称为“贸易顺差”,也可成为“贸易出超”;反之,当进口商品总额超过出口商品总额时,差额部分称为“贸易逆差”,也可称为“贸易入超”;如进出口商品总额相等,则叫做“贸易平衡”。 3.对外贸易量 这是为剔除价格影响,并能准确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数量变化而制定的一个指标,它能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具体计算是: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而确定了价格指数去除相当期的出口或进口总额,得到的是相当于按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叫做相当期的对外贸易差。其等式为: 进出口价格指数 进出口额贸易差= 100%?= 基期价格相当期价格方格指数 例如:假定1991年世界出口值为14000亿$,2001年世界出口值为30000亿$,设1991年出口方格

国际贸易商品分类方法

商品分类[中国对外贸易指数编制说明] 海关总署 按协调编码制度( HS )分类,分为 HS4 位编码指数和 HS2 位编码指数;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SITC ),初级产品、工业制品两大项及下一级子项分别计算其指数;按广义经济分类( BEC ),分为消费品、中间品和投资品 ;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分为农林业、采掘业、制造业等。 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 缩写 HS ,是在《海关合作理事会分类目录》( CCCN )和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SITC )的基础上,参酌国际间其他主要的税则、统计、运输等分类目录制定的一个多用途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目录。 2002 年版《协调制度》有 22 类 99 章。货物按其加工程度,依原材料、未加工产品、半成品和成品的顺序排列。例如,活动物在第 1 章,动物生皮和皮革在第 41 章,而皮鞋在第 64 章。章内和品目内也同样按此排序。我国从 1992 年开始采用《协调制度》编制对外贸易统计,并根据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实际情况,在《协调制度》原 6 位编码的基础上增加了第 7 位和第8 位编码,以便计税、统计及贸易管理。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 ,缩写 SITC) , 由联合国统计局主持制订、联合国

统计委员会审议通过、联合国秘书处出版颁布 , 旨在统一各国对外贸易商品的分类统计和分析对比。 SITC 采用经济分类标准,按照原料、半制品、制成品顺序分类,并反映商品的产业来源部门和加工阶段。 SITC 第 3 版采用 5 位数编码结构,把全部国际贸易商品按经济类别划分为 10 大类:食品和活动物,饲料和烟草,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矿物燃料、润滑油和相关原料,动植物油、脂及腊,化学和相关产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机械和运输设备,杂项制品,未分类的商品。大类下依次分为 67 章、 261 组、 1033 个目和 3118 个基本编号。 按大类经济类别分类(Classification by Broad Economic Categories, 缩写 BEC), 是国际贸易商品统计的一种商品分类体系,由联合国统计局制订、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审议通过、联合国秘书处出版颁布。BEC 是为按照商品大的经济类别综合汇总国际贸易数据制订的,是按照国际贸易商品的主要最终用途,把《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SITC )的基本项目编号重新组合排列编制而成。通过 BEC 分类,可以把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SITC )编制的贸易数据转换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SNA )框架下按最终用途划分的三个基本货物门类:资本品、中间产品和消费品,以便把贸易统计和国民经济核算及工业统计等其他基本经济统计结合起来用于对国别经济、区域经济或世界经济进行分析。BEC 分类采用 3 位数编码结构。第三次修订本把全部国际贸易商品分为 7 大类:食品和饮料、工业供应品、燃料和润滑油、资本货物 ( 运输设备除外 ) 及其零附件、运

为什么要及如何转变我国的国际贸易结构

为什么要及如何改变我国的国际贸易结构? (贸易结构:贸易结构是指某一时期贸易的构成情况。贸易结构分 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贸易结构主要是指一定时期内贸易中货物贸易和 服务贸易的构成情况,一般称为贸易结构。狭义的贸易结构主要是指一 定时期内货物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情况。一般称为商品贸易结构。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 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贸易额与整个世界出口贸易 额相比,以比重表示。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不仅反映一国的比较优势、工 业化程度以及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还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质量的重要 指标。) 第一大版块:为什么要改变国际贸易结构? 一、从自身发展看 1.加工贸易贸易可分为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加工贸易又分为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两种方式。比较两种加工方式,来料加工中加工企业只是凭借廉价的熟练劳动力收取加工费用,而进料加工中企业则要根据市场情况,自行进料后加工成半成品或成品出口,从销售中获取利润。 加工贸易是我国最主要的贸易方式。 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工贸易竞争力的确是得到了很大的增强;另一方面,加工贸易比重过大以及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高度交叉也正说明了我国出口行业对国外技术、装备以及研发能力的依赖,即使是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核心部件多由国外厂家提供,我国承接的是劳动密集阶段的组装或生产,所以虽然在出口中被分类为高新技术产品,但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亟待提高。 2.中间品出口我们知道,出口产品按其最终用途划分可分为三类:消 费品、中间品和资本品,其中中间品包括用于生产最终产品(消费品和资本品)的原材料和半成品以及附件等,资本品指用于生产的机器设备和运输设备等,消费品则直接为消费者所使用。我国消费品出口所占比重为31%,资本品出口比重

国际贸易产品的分类方法

SITC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简称:SITC)为用于国际贸易商民的统计和对比的标准分类方法。1950年出版了《国际贸易标准分类》,英文简称SITC,该分类表1950年7月12日联合国经社理事会正式通过,作为国际贸易统计、对比的标准分类。经社理事会建议各国政府采纳这种分类体系。《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第二修订本把所有国际贸易商品分为10类、63章、233组、786个分组,其中在435个分组里又细分了1 573个子目,其余351个分组不分子目,合计共有1 924个统计基本项目,各国可以根据需要增设子目。《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的前二位数字表示类、章次,前三位数字表示组别,前四位数字表示分组别,如果该分组下设子目,则为五位数,分组前有一圆点。《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商品分类有其独特的优点,它主要是按照商品的加工程度由低级到高级编排的,同时也适当考虑商品的自然属性。1976联合国开始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编制国际贸易的统计资料。我国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主要分成两大类: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初级产品又细分为五小类、工业制成品细分为八小类。 HS分类方法 HS采用六位数编码,把全部国际贸易商品分为21类,97章。《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的国际公约》(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简称协调制度(Harmonized System,缩写为HS),是1983年6月海关合作理事会(现名世界海关组织)主持制定的一部供海关、统计、进出口管理及与国际贸易有关各方共同使用的商品分类编码体系。HS编码“协调”涵盖了《海关合作理事会税则商品分类目录》(CCCN)和联合国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两大分类编码体系,是系统的、多用途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体系。它除了用于海关税则和贸易统计外,对运输商品的计费、统计、计算机数据传递、国际贸易单证简化以及普遍优惠制税号的利用等方面,都提供了一套可使用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体系。HS于1988年1月1日正式实施,每4年修订1次.世界上已有150多个国家使用HS,全球贸易总量90%以上的货物都是以HS分类的。 HS的总体结构包括三大部分:归类规则;类、章及子目注释;按顺序编排的目与子目编码及条文。这三部分是HS的法律性条文,具有严格的法律效力和严密的逻辑性。HS首先列明6条归类总规则,规定了使用HS对商品进行分类时必须遵守的分类原则和方法。HS的许多类和章在开头均列有注释(类注、章注或子目注释),严格界定了归入该类或该章中的商品范围,阐述HS中专用术语的定义或区分某些商品的技术标准及界限。 HS采用六位数编码,把全部国际贸易商品分为21类,97章。章以下再分为目和子目。商品编码第一、二位数码代表“章”,第三、四位数码代表“目”(Heading),第五、六位数码代表“子目”(Subheading)。前6位数是HS 国际标准编码,HS有1241个四位数的税目,5113个六位数子目。有的国家根据本国的实际,已分出第七、八、九位数码。 在HS中,“类”基本上是按经济部门划分的,如食品、饮料和烟酒在第四类,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产品在第六,纺织原料及制品在第十一类,机电设备在第十六类。运输设备在第十七类,武器、弹药在第十九类等。HS“章”分类基本采取两种办法:一是按商品原材料的属性分类,相同原料的产品一般归入同一章。章内按产品的加工程度从原料到成品顺序排列。如52章棉花,按原棉——

最新浅谈如何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1论文

浅谈如何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1)论文 摘要:本文从观念转变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研究出发,分析了调整产业结构、树立竞争优势观念、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对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作用。关键词:出口商品结构对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我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出口大幅增长的过程中,出口商品结构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它离将我国塑造成为世界贸易强国的要求差距还很远,仍存在不少突出的问题,如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过大、出口工业制成品档次较低、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的产品比重偏低、服务贸易发展滞后、出口商品结构趋同化现象严重等。因此,深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对于实现外贸出口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再上新台阶至关重要。如何优化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谈谈对策: 一、转换出口观念,增强竞争优势意识传统贸易观念认为,运用比较优势理论,我国应该在外贸战略上突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但是,在当今的国际市场上,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并不一定能转变为竞争优势。劳动密集型产品已趋饱和,国际消费需求结构以及相应的投资需求结构已向更高层次转换。此外,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歧视性的贸易政策使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受到诸多壁垒的阻碍,在国际市场上发展的空间越来越有限。我国大部分出口商品技术含量低、出口效率不高是不争的事实,一方面,我国大部分为加工贸易出口,其所得不过是一点微薄的加工费,有很多企业在为诺基亚、摩托罗拉、英特尔等跨国巨头贴牌加工;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片面追求“出口创汇”,使出口企业竞相杀价“肥水流入外人田”,造成我国出口利润率低下,给中央财政造

项目八 国际贸易商品分类

项目八国际贸易商品分类 项目目标 1. 了解出《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的基本结构 2. 掌握商品归类总规则 3. 掌握进出口商品归类技能,准确查找商品编码 任务一《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的简介任务引入 湖南长沙一罗非鱼养殖场A于2013年9月20日取得出口水产品养殖场备案证明。江西南昌水产品加工厂B使用A养殖场供应的活罗非鱼(商品编码0301999100,检验检疫类别P.R/Q.S)加工熏鱼片,由江苏南京贸易公司C组货出口日本公司D加工为熏鱼片罐头。A养殖场于2013年9月30日向B厂供应第一批活罗非鱼,加工后冷藏于集装箱中。经连云港口岸出口日本。2014年11月21日A养殖场向B厂供应第二批活罗非鱼加工成熏鱼片。 对于活罗非鱼和熏鱼片,以下表述正确的有? (1)两者在H.S.中属于第一类 (2)两者在H.S.中均属于第三章 (3)两者具有相同的检验检疫类别 (4)活罗非鱼的品目号为038199 任务分析 只有学会商品归类的基本方法,才能准确对进出口商品进行归类;学习归类前应先对世界通用的《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进行了解,掌握其基本结构和规律,然后依据归类总规则进行归类分析,灵活运用对归类有法律效力的归类依据就可以查找出商品所在的章节。 【相关知识点】 一、《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介绍 《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简称H.S)(以下简称《协调制度》)是一个多用途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目录。经国务院批准,

我国海关自1992年1月1日起开始采用《协调制度》,使进出口商品归类工作成为我国海关最早实现与国际接轨的执法项目之一。 目前,实际采用《协调制度》的国家和地区已达到200多个,全球贸易总量98%以上的货物都是以《协调制度》进行分类。WTO及其成员国都采用《协调制度》作为贸易谈判的共同贸易语言;WTO的许多产品协议,如ITA产品、民用航空产品、药品等均已采用《协调制度》编码;大多数发达国家的WTO关税减让表也已根据《协调制度》来制定。此外,《协调制度》也为WCO和WTO共同发展的新国际原产地规则提供了共同的基础。 二、《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的基本结构 《协调制度》是一部系统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表,所列商品名称的分类和编排是有一定规律的。从类来看,它基本上按社会生产的分工(或称生产部类)分类的。从章来看,基本上按商品的自然属性或用途(功能)来划分的。 从类来看,它将属于同一生产部类的产品归在同一类里,如农业在第一、二类;化学工业在第六类;纺织工业在第十一类;冶金工业在第十五类;机电制造业在第十六类等。 从章来看,基本上按商品的属性或用途来分类。第1至83章(第64章~66章除外)基本上是按商品的自然属性来分章,而每章的前后顺序则是按照动、植、矿物质来先后排列。如第1章~5章是活动物和动物产品;第6章~14章是活植物和植物产品;第50章和51章是蚕丝、羊毛及其他动物毛;第52章和53章是棉花、其他植物纺织纤维和纸纱线;第54章和55章为化学纤维。商品之所以按自然属性分类是因为其种类、成分或原料比较容易区分,同时也因为商品价值的高低往往取决于构成商品本身的原材料。 总体排列上,一般是原材料先于产品,加工程度低的产品先于加工程度高的产品,列名具体的品种先于列名一般的品种。如在第44章内,品目4403是原木;4404至4408是经简单加工的木材;4409至4413是木的半制品;4414至4421是木的制成品。 《协调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品目和子目,即代表各种各样商品名称及其规格的列目。前四位数级货品名称称为品目条文(税目条文)——主要限定了四位编码所包括商品的名称、规格、成分、用途、加工程度或方式等,是《协调制度》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依据。5、6位数级货品名称称为子目条文——限定了税目条文项下子目所包括具体的商品名称、规格、成分等,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依据。中国海关在《协调制度》六位编码的基础上增设了第7、8位编码,即我国的本国子目。对一些有特殊规定的商品,我国增设了9、10位编码。 三、《协调制度》的主要优点 《协调制度》是各国专家长期共同努力的结晶,它综合了国际上多种商品分类目录的长处,成为国际贸易商品分类的一种“标准语言”,从而方便了国际贸易,避免了各工作环节的重新分类和重新编号。其主要优点是: (一)完整。《协调制度》目录将迄今世界上国际贸易的主要商品全部分类列出,还在各类、章列有起到“兜底”作用的“其他”税(品)目或子目,使国际贸易中的任何商品,

基于SITC分类的中国贸易结构研究

北方工业大学 《中国对外贸易》课程结课论文 2018年春季学期 开课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考试方式:其它 考试时间: 班级国10-2班 姓名 王瑞朋 学号 10102050223 评阅人 孙强 一、 考试方式说明 根据大纲规定,以结课论文的形式考核。 二、 内容<在下面所选方向中任选一题,自己确定题目) 1、 贸易结构变动:结构性特点分析、影响因素分析; 2、 贸易利益:静态利益、动态利益及其影响因素; 3、 贸易发展方式转变:转变评价、影响因素、动力机制。 三、 具体要求 1、 要求论文主题明确,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层次清晰,具有自己的思考判断和一定的创新性; 2、 所有数据要求至少15年,且必须到2018年; 3、 论文字数要求在3000字左右。引文必须注明出处,参考文献不得少于5篇; 4、 特别强调:每个同学必须独立完成,禁止从网上下载,一旦发现雷同或抄袭,将按0分处理; 5、 论文装订要求:试卷<即本页)为封面,论文装订在其后,A4纸打印; 6、 提交时间:截止到2018年6月11日,地点:二教119<经贸系办公室)。由班长或学位收齐,不接受个人单独递交; 7、 正文宋体小4号,单倍行距,标题4号。 四、 成绩评定 论文的成绩评定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考察其态度是否认真,占总成绩的10%;第二部分考察其内容完成的深度,占总成绩的50%;第三部分考察其语言是否通顺、结构是否合理、论述的逻辑性和创新性,占总成绩的40%。具体指标及分值的分配见下表。 附表 论文成绩评定表 订 线 装

基于SITC分类的中国贸易结构分析 摘要:贸易结构对分析我国贸易情况及制定相关政策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基于SITC<国际贸易标准分类法)标准,用Eviews及Excel 的方法,根据我国1996年至2018年期间的贸易数据,进行贸易结构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贸易结构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SITC;贸易结构;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影响因素 一.简介SITC SITC<国际贸易标准分类)是为用于国际贸易商品的统计和对比的标准分类方法。该方法采用经济分类标准,将进出口货物分为两大类:初级产品及工业制成品。而在初级产品目录下,又包括5类产品: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货物,饮料及烟酒,非食用原料,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动、植物油脂及蜡;在工业制成品目录下,又包括4类产品:化学品及有关产品,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机械及运输设备,机械及运输设备。1 STIC分类主要依据原料、半制品、制成品分类并反映商品的产业部门来源和加工程度。中国国际统计局在统计我国进出口贸易时采用此分类法。该分类法为讨论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提供了方便并且数据容易统计。 二.我国贸易结构分析 为了分析的简便,将该分类发下的两大类分别记为X、Y,其目录下的各项分别记为X1、X2、X3、X4、X5及Y1、Y2、Y3、Y4。另外进口总额记为TM,出口总额记为TX。 1.我国进口贸易总体结构的变化 进出口贸易结构作为一国贸易结构的基础,其变动不仅关系着一国对外贸易的经济活动,也与一国的经济发展密切联系。下面从进口贸易结构和出口贸易结构两方面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的整体结构进行分析。 1.1进口贸易总体结构变化 从1996年至2018年16年间,中国的进口贸易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进口总额从1996的1388.3亿美元增加至2018年的17434.8亿美元,增幅达11.5倍之多,并且很长时间我国的进口总额处在世界前列。 在进口贸易中,初级产品所占比例从1996年的18.32%增长至2018年的 34.66%,而工业制成品所占比例则从1996年的81.67%下降至2018年的65.33%。2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初级产品进口额在进口总额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这与我国国内经济不断发展,对资源性产品的需求密不可分。 进口总额中初级产品比重上升,工业制成品比重下降,这“一升一降”反映出我国进口产品结构正在从工业制成品进口为主慢慢转为初级产品进口为主的过渡。而进口的这些初级产品很多是我国所缺少的<在后续会谈到),这一转变,说明我国进口结构侧重于短缺能源及原材料。 1来自中国国际统计局《统计年鉴》 2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由于存在未分类的其它商品项,导致二者之和小于100%。但未分类的其它商品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