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教育发展献一策.doc

我为教育发展献一策.doc
我为教育发展献一策.doc

“我为教育发展献一策”

我是泰山庙校小学的郭文欣,今天很荣幸参加“我为教育发展献计献策的座谈会”。从这次会议可以明确看出县局领导对我县教育发展的高度重视,对一线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广开言路,群里群策,千方百计谋发展。经过近几年我县教育的主动发展,教育事业已呈现出不少优势,这些优势为我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坚持和发扬光大这些优势,定能使教育事业在新一轮发展中取得新的突破。为实现这一美好愿望,经过思考,我提出几点不成熟的想法。

1、强化精细化管理。

但凡工作必须抓严、抓细、抓实、抓紧。要充分发挥每个领导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深入一线,了解真实情况。坚决克服会议有布置,会后不落实的现象发生。学校工作要谈成效、存在问题和改进设想,提建议性意见,包年级、学科领导要交流所包年级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这可以克服目前包年级领导及成员“包而不包”的现象,履行好领导的职责,有利加强年级、组的建设。任何一项工作的发展,都必须有布置、有要求、有指导、有检查、有总结、有分析、有评价,才能使每项工作落实到实处,见到成效。

2、改善和加强教师的思想工作和专业素养。

学校一切工作的开展要围绕服务教师,教师服务学生入手。目前教师的文化学历和职称都大大超过了教师法的要求,达到了“双高”,可教师的实际水平是否与“双高”适应,有些教师本科文凭,小中高职称,随之也产生了船到码头与车到站的思想。于是马放南山,刀楦入库,不思进步了。业务上也开始滑坡,办好学校需要依托教师,需要有大批思想上端正,业务上过硬的教师,所以我觉得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转变教师的工作态度,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中心。改变部分教师忙于服务自己,服务其他事业的工作作风,教育要发展必须把那些真正任劳任怨,务实苦干,一心服务学生,成绩显著的一线教师树典型,给名利、给地位、给奖励、给职称。把学校的评优、评先、评摸、绩效等工作落到

实处。多途径多方位的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全体教师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教育才能谋发展。

3、学生生源和教师结构的均衡性发展

目前我县各校生源差距较大,涅阳各个学校都是超大班教学,教育教学任务重,教师负担大。雪枫周边学生流失多,生源不足,教师结构不均衡。其他乡镇也都存在同样的情况。由于雪枫、紧邻涅阳的特殊地理位置学生流失格外严重。对于此问题依托局划片招生的强硬措施,生源已有回升势头,但成效不太显著。要想达到生源的均衡性发展,缓解涅阳各校超大班教学的问题,还要依靠县委、县政府、县教体局等相关单位在校建、资金、配套设施、人员配备上给予雪枫县城周边学校以大力的扶持和倾斜。以缓解涅阳各个学校都是超大班教学的问题,达到镇平县城区域内学生生源和教师结构的均衡性发展的形成,辐射其他乡镇均衡性发展的目的。

三、关于教师。

A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目除了加强学习以外,还应有一些举措(当然在过去的三年中采取了不少措施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取得了相当的成效,这是不可否能的,应该坚持)。如:

(1)、开展常态课评比。以往评课多有集体智慧,事先充分准备。至于常规课则是面广量大,经常上的,进行这方面的评比,可看出真正水平。如何进行,是否可以这样:a、组织2~3人(评议组)在不作任何通知或暗示的前提下,铃响入室听课。b、听课后检查备课,是否做到备为教,备为学。c、听完同年级同学科教师的课进行评议,分出等次。为避免同年级同学科教师有预感,可采取异年级交叉进行。对常态课采取听查结合的方式,我想效果可能会好些。

(2)、进行封闭式的说课、备课评比。

(3)、进行专业性论文评比(封闭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4)、进行教师书写评比(含坐势、握笔姿势)。

(5)、进行命题试卷评比,封闭式独立命题。

这些命题不必统一、集中进行,可以分年级、批次有重点进行。

(6)校长提出看苏霍姆林斯基的对教师的建议的一书,很有必要,是否可以在面读的基础上选定诺干篇建议精读,联系实际,学心致用,写

心得笔记,定期沙龙交流,也可以进行读书笔记评比评优印成册子,作为读书成效交流存档。

B、进一步健全完美制度。我校一套规章制度,但有些时候日子久,有些分教分散,近几年新进来的教师也不甚了解,是否可以大这些制度全拿出来,分门别类,交有关部门再审视,修改不适应新形势的有关条文,适当补充心的内容,然后由校长室或行办组织专业人员统一审核,然后印成一套完整的制度手册,发给教师。

C、(1)、加强党员的教育。现党员约占学校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如何发挥他们的先进性、模范性和带头作用,至关重要。

(2)、加强对各类先进人物和各类学科带头人的教育,通过座谈、汇报、交流沟通等方式了解思想动态,征求他们的意见,提出要求,是他们认识自己的位置,认识自己的位置所在,引导他们向更高层次发展。

(3)、加强对年级组长以上干部的教育,运用各种形式沟通引导,提要求,明责任,教方法。

(4)、关心每位教师,让他们感受学校的温暖,是否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教师过生日,生日那天,校长、书记送上一束鲜花或一句生日的祝福语,或个别谈心以示关爱。在教师“整十”生日时,召开同年级祝寿座谈会,对少数工作不尽人意的教师要更多谈心多交流,多具体帮助,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并不嫌弃他们,而是真心关心他们,从而树立自信,努力向上。

e、进一步形成特色关。

(1)、原有的科技特色取得了很大荣誉,省市有名。现主要总结反思,做强做大,现就是缺乏统盘打算,目标不明,处于零打碎敲状态。我觉得应向有系列有普及有重点的方向发展,抓几个项目搞出成绩,尽管目前活动场所没有,但综合楼竣工在即,主管人员应早作思考。

(2)、在减负增效的形势下,可以考虑在开展兴趣活动方向形成特色。

(3)、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方向。我觉得原有基础不错,应再采取一些举措,不断实践,不断创新,持之以恒,做出成效,也能形成特色。

以上多有谬误,见谅。

第三部门与中国教育现代化

第三部门与中国教育现代化 ○张扬生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教育现代化事业取得了很大成绩。然而,对我们这样一个各方面仍然相对落后的大国来说,除了依靠政府努力以及利用市场机制外,充分发挥第三部门的作用,是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有效途径。 一、第三部门及其发展概况 所谓第三部门,又称非政府组织或非营利部门,即NGO(Non-governmetal Organization)。它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提供服务的组织,是相对于作为第一部门的国家体系和作为第二部门的市场体系而言的。 第三部门这个概念,20世纪70年代末在西方社会开始形成并流行。但是,它作为实质性社会组织形式已经在西方社会存在了几百年。现在第三部门已经影响到非常广泛的社会领域,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特别是西方社会都存在着庞大的第三部门。根据萨拉蒙教授主持的、在全球42个国家开展的非营利组织国际比较研究项目提供的数据,第三部门的平均规模大约是:占世界各国GDP的4.6%,占非农就业人口的5%,占服务业人口的10%,相当于公共部门就业人口的27%。在一些发达国家所占比例则更高。[1]第三部门的概念虽然只是近些年才在中国渐渐流行开来,但中国历史上第三部门性质的组织之源流还是悠长的。从古代的先秦时代就有“会党”、“社会”之说,到后汉的朋党,宋代的互助性、慈善性的“合会”、“义仓”、“义社”、“善会”等等,直到明清时代的天地会、哥老会等等。全国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第三部门性质的组织经过了几次大起大落,先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被政治化和大量取缔,后是20世纪60年代初有一个较为迅速的发展,到1965年全国性社会团体由解放初的44个增加到近100个,地方性社会团体发展到6000多个。 第三部门在中国真正的发展是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目标以后。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为第三部门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宽广的空间。1998年,民政部门正式成立了民间组织管理局,并于1998年10月和2004年3月,由国务院颁布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3个行政法规。据统计,到1998年,全国在县级以上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社会团体剧增至16.6万家,而民办非企业单位则从无到有,发展迅速。到2005年3月,在全国县级以上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民间组织共28万余家,其中社会团体14.9万家,民办非企业单位13.2万家,基金会一千家左右。除了正式登记注册的28万余家民间组织外,我国更有大量的第三部门存在,它们活跃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各种方式得到党政机关的认可和支持,并获得大量资源,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估计,这些组织的总体规模有200多万家。[2] 二、第三部门对促进教育现代化的作用 从根本上看,教育现代化的全面展开与充分实现有赖于社会主体结构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因而具有依附性。[3]著名学者英克尔斯和史密斯指出,“在发展过程中一个基本的因素是个人,除非国民是现代的,否则一个国家就不是现代化的。”[4]教育现代化是超越传统教育,走向现代教育的整体转换过程,其核心是促进人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教育适应和促进整个社会现代化的过程[5]。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教育现代化就是促进人的现代化,就是社会现代化的一部分。 从上述视角看,第三部门的发展对我国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的促进作用是很大的。 首先,我国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也遇到很多问题。

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影响_顾秉钰

第23卷第3期2009年5月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 nal of G ansu Lianhe U niver sity (N atural Sciences)V o l.23No.3M ay 2009 收稿日期:2009-03-18. 作者简介:顾秉钰(1978-),女,甘肃靖远人,甘肃警察职业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教育技术学的教学与研究. 文章编号:1672-691X(2009)03-0073-04 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影响 顾秉钰1,2 (1.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甘肃兰州730070;2.甘肃警察职业学院,甘肃兰州730046)摘 要:信息社会的高度发展要求教育必须实现现代化,以满足培养面向信息化社会创新人才的要求.教育信息化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通过分析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的含义,论述了教育信息化使教育产生的变革以及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并阐明了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影响.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教育现代化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如今,整个社会都处在由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过渡的关键时期.教育是社会的重要部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对传统的教育思想、概念、理论、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了重大冲击.本文主要解析了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使我们教育工作者进一步认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 1 相关概念解析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而提出的.教育信息化我们理解为是现代化信息技术(IT )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是教育信息资源开发和高效利用及信息社会所特有的重用组织和理论管理方式在教育领域的实现以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系列过程.这一概念有四层含义:一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信息化要服务于教育现代化;二是国家及 教育部门要统一规划、统一组织教育信息化建设;三是教育系统的各个领域要广泛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四是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过程.教育信息化的最终目的)))实现教育现代化;突出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作用)))原始动力和直接目的[1]. 信息技术(IT )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 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 统及应用软件,是计算机、通信和网络三项技术的融合 [2] . 教育现代化就是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人们,使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以及校舍与设备,逐步提高到现代的世界先进水平,培养出适应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的过程. 教育现代化专指技术变化这个过程,主要是指在教学中技术发展、设备引入手段更新的过程.教育信息化则包含了包括信息技术应用在内的教育信息资源开发、高效利用,思维、观念、组织和管理方式变革等重要内容.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教育信息化既具有/技术0的属性,同时也具有/教育0的属性.从技术属性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化.数字化使得教育信息技术系统的设备简单、性能可靠和标准统一,网络化使得信息资源可共享、活动时空少限制、人际合作易实现,智能化使得系统能够做到教学行为人性化、人机通讯自然化、繁杂任务代理化,多媒化使得信媒设备一体化、信息表征多元化、复杂现象虚拟化.从教育属性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协作性.开放性打破了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教育体系,使得教育社会化、终

我为教育献一策

我为冀州教育献一策 冀州市教育在教育改革方面走在了前面,尤其是在课堂教学的改革上还是下了很大功夫,比如,推行“导学卡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操作卡。但有部分教师还是没有转变教学观念。因此,我从以下方面为冀州教育献一策。 一、切实转变教育观念,让理念引领教育前行 在教育观念上和理论上必须对传统的教育理论模式进行反省和检讨。过去的教育理论,在人的认识上更多地着眼于社会性层面的认识和分析,很少关注人性本身的内在东西,如认知心理、意志、性格、思维特性、兴趣、智能、情感、脑功能等心理和生理成长的规律和个性特点问题,殊不知这些最根本的内在因素,对于一个受教育者的成长具有决定性。教师观察学生更多的是表现出来的行为和行为结果,而对为什么造成这种现象和结果的内在因素很少作科学性的研究。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必须从人文性出发认真地研究我们的受教育者,让学生从小得到完全的人的教育,使人性本身得到健康的发展,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得到学习的快乐。 打破封闭、僵化和垄断为特征的指令性课程范式,切实的转变观念,用灵活的思想去引导课堂,引导教育教学,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多多因势利导,克服消极影响,这样,学生可能会有更多的机会去改变他们的人生。 二、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用行动落实素质教育目标

1、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2、教师应理论联系实际,要根据农村学校和农村孩子的特点设定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好不同层面的学生。 3、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为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习,新课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在合作学习中要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促进学生之间能有效地沟通。在探究性学习中,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 4、提高教学质量关键要加强校与校之间和校内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达到共同提高。 5、教育系统应加大对教师评先评优的指标,完善奖励机制,激发起教师的教学热情。 6、开展城区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的结对活动,加强校与校之间的联系。为薄弱学校向优质教育靠近创设平台,便于农村学校学习先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的内涵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的内涵 日期:2016年10月19日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杨九诠【字体:大中小】 本文导读: 豪迈地奔向未来 CFP供图未来社会,知识生产、传播和交换形态将发生极大变化,知识的后喻时代已经来临,原有的“造就数以亿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豪迈地奔向未来CFP供图 未来社会,知识生产、传播和交换形态将发生极大变化,知识的后喻时代已经来临,原有的“造就数以亿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人力资源塔式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必须促进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跨越式发展。 在这篇文章里,当我们在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时,我们是在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2030行动框架》“中国版本”的全部而不是一部分,即“教育现代化2030”是中国政府对世界的总体性承诺,也是对中国教育的全面规划和战略实施。 整体而综合地看待“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 “现代化”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整体面向,而不是某一面或某个侧重面。 教育是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核心。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突出了教育的重要作用,建立了“教育第一”的核心理念,这与中国政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思想高度一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必须与中国其他领域的“2030”规划综合为一个系统。一方面,需要将“教育2030”作为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其他各领域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目标应该成为“教育2030”表达和行动的基本“语境”和“场域”。 总体看来,我国在论及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时,直接向教育现代化提要求或向教育现代化寻求支持的不多。间有言及,往往察焉不精、语焉不详,远未形成常态化的交流对话。从教育领域看,“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的制定,应立足于“教育优先”“教育第一”战略,主动发起与其他各领域持续有效的深度对话。

我为教育献一策

我为教育献一策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我为冀州教育献一策 冀州市教育在教育改革方面走在了前面,尤其是在课堂教学的改革上还是下了很大功夫,比如,推行“导学卡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操作卡。但有部分教师还是没有转变教学观念。因此,我从以下方面为冀州教育献一策。 一、切实转变教育观念,让理念引领教育前行 在教育观念上和理论上必须对传统的教育理论模式进行反省和检讨。过去的教育理论,在人的认识上更多地着眼于社会性层面的认识和分析,很少关注人性本身的内在东西,如认知心理、意志、性格、思维特性、兴趣、智能、情感、脑功能等心理和生理成长的规律和个性特点问题,殊不知这些最根本的内在因素,对于一个受教育者的成长具有决定性。教师观察学生更多的是表现出来的行为和行为结果,而对为什么造成这种现象和结果的内在因素很少作科学性的研究。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必须从人文性出发认真地研究我们的受教育者,让学生从小得到完全的人的教育,使人性本身得到健康的发展,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得到学习的快乐。 打破封闭、僵化和垄断为特征的指令性课程范式,切实的转变观念,用灵活的思想去引导课堂,引导教育教学,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多多因势利导,克服消极影响,这样,学生可能会有更多的机会去改变他们的人生。 二、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用行动落实素质教育目标 1、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2、教师应理论联系实际,要根据农村学校和农村孩子的特点设定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好不同层面的学生。

如何理解“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如何理解“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何蕾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我们可以利用远程教育,多媒体教育进行现代化教育教学。那么,什么是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呢?通过这次培训让我了解到了这两点知识: 首先,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学信息化。教学是教育领域的中心工作,教学信息化就是要使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教育信息化,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从而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对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 其次,教育现代化,就是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人们,使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以及校舍与设备,逐步提高到现代的世界先进水平,培养出适应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的过程。具体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装备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等。 在了解了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之后,那么怎么样使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呢?我有以下理解: 传统的教育中,教师的基本作用是向学生传递一定学科的专业知识。而在现代教育中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学生可以自主地通过各种途径,以各种方式进行学习。教师不再只是讲授,而是应对学生的多种学习活动进行指导、计划,对各种学习活动进行组织、协调。在教育信息化的环境中,学生实现知识的探索,实现发现学习、实现问题解决学习,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处理、创造、表现的能力,即信息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教育现代化的学习环境中,需要学生具有很好的信息能力。 在教育信息化的今天,网络教学使师生之间在教学中以一种交互的方式呈现信息,学生在网络中不仅接受,同时也在表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反馈情况调整教学。学生可以与教师发生交互作用,向其提出问题,请求指导,并且发表自己

我为学校发展献一策

我为学校发展献一策 滕州市英杰幼儿园王勇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性,存在的很多问题,并不是个人可以解决的了的。诸如生源差,家长素质低下等。但一个学校要发展,校长的办学理念是导向,要积极为老师创设成长的氛围与空间。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应该是关键,然后,才能够给孩子们提供或创造良好的成长空间,同时,教师也要有能力做家长的引领者,和学校教育取得一致性。这样,学校的精神面貌才会得到改善。埋怨与逃避不能解决问题,软件的攀比也只能让我们的心更加浮躁。因此,从一个学校的内核出发,我这样为学校的发展献言献策: 一、提升教师教育生活的幸福感 俗语说:“忙,心亡也。”当忙碌成了教师的生活主线,教师的生活状态便是极糟糕的了。因为忙,便会找借口,便会埋怨。如今的浮躁风气,使得教师坚守自己的教室更加困难。因此,学校领导应增强教师的教育生活的幸福感。诸如:有条理地安排学校工作,能做减法就做减法,给教师自由地时间,可以读书,可以写作,可以静心地守在教室。可以创设属于大家的节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或者定期卡拉ok,到郊外采风游玩散心……改变单调的生活路线,提升教师的生活品味。 二、创设条件,促使教师自身专业成长 (一)、引领教师专业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过半的内容都是关于阅读的。教师拥有的一桶水,已经远远跟不上新课改的步伐,教师拥有的应该是一片汪洋大海,知识是动态的,广袤无边的,自己必须有更多的储备,才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每学期可以给老师推荐1——2本经典教育专著,(当然,当老师的阅读成为习惯后,便可以遵循自己的阅读地图,自己寻找自己需要的书籍了。)人手一本,发书的时候可以有个不小的仪式,说明这是件很隆重的事情,我们要认真对待。然后自由阅读,不需要下任务做读书笔记之类的,可以在书上作批注,一个月举行一次读书交流,结合教学实际来讨论,要提前设置问题。学期末把书收起来,以校长为主,检查教师的阅读批注情况,以此促进老师们的阅读能力。假期可以写出读后感或心得,评出优秀进行奖励。 (二)、鼓励教师养成写教育叙事的习惯 写作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剂。写作的过程也是对自己的阅读或做法的梳理的过程,反思的过程。只有做得好,才能写得好。读书、写作、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良性循环链条。很多老师总以自己不会写找借口,其实教育叙事的写作,要的不是文采,不是措辞,而是记录,简单的记录,自己做了什么,教室里发生了什么,客观的呈现出来即可。刚开始不必有字数要求,100字也好,200字也罢,重要的是先有意识,先养成习惯。学校可以设置奖励措施,以激励老师们前行。 (三)、打造高效课堂

大力推进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

大力推进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科学发展的要求,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的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是教育改革的创新动力,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育的现代化。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教育信息化的实施、以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的开放式远程教育网络的实现,使受教育者的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进一步保障了国民接受教育的平等性。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 “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根本在应用。”学校一线教师是教育技术应用以及资源推广的主力军,如果不能让教师成为教育信息化的领军者,“教育面向现代化”将成为空谈。在教育信息化时代,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应该有怎样的实际表现呢?首先,要树立现代化教育观念。其次,还要具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以及整合课程的能力。“教育信息化归根结底是为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而教师信息化程度的提升,将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应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即对学生的多种学习活动进行指导、计划、组织、协调,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及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而教师信息化应用程度的提升,将对学生整体能力培

养大有裨益。教师在教育信息化的有效探索,进一步推动了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提高了教育质量,提升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了教育信息化进程。 教育信息化的定义是指“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其本质就是“信息化教育”。这一表述的依据主要有四:第一,探讨教育信息化的本质,实际上就是要回答“教育信息化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按照本文对教育信息化的定义,教育信息化其实就是在教育接引用了位于其“底层”的另有界定的若干基础概念。其表述更加简练,也更具概括性。 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二是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三是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四是促进教育现代化。 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是教育信息化的原始动力,也是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以及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当今世界各国,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而且将长期存在。这种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而人才竞争的实质是教育的竞争。教育要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相适应,才能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持。

我为教育发展献计策

我为教育发展献计策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我为教育发展献计策磁县讲武城镇学区讲武城小学冀洪光 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会议上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国家实力,才能建设一流国家。”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但由于种种原因,乡村孩子还不能与城市孩子享受同等条件的教育,德、智、体、美、劳方面还不能实现全面发展,希望能够引起一定的重视。如何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均衡的、公平的教育如何更好地为家庭经济相对较为困难的学生、民工子弟服务这不仅仅是教育部门所思考的问题,也更应是我们教师所思考的。 教师方面: 一、师资力量薄弱,不能做到专职专教是乡村学校普遍存在的现象。许多课程,比如美术、音乐、体育甚至英语都没有专业的老师来教。就拿我们讲武城小学来说,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了,对音乐的音符、美术的水彩……的基本认识都没有。美术课,要么是拿出一本简笔图画书,在黑板上随便画一个图,然后照着葫芦画瓢就行了,要么就自由发挥,想画什么就画什么。 二、提高师资待遇,社会要发展,教育是重点,教育要发展,首先要有一流稳定的教师队伍,要有好的待遇和工作环境。农村的教师,由于住房紧缺、工资不高、福利不多、商业流通不变等原因,所以依然有一大半的老师工作不太踏实。可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环境,十分重要。要实现区域的教育均衡发展,必须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多分配一些年轻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为薄弱学校及时补充新鲜“血液”,给薄弱学校带

去生气与活力。建立合理的教师交流机制,实行优秀教师轮岗支教制,推动学校均衡发展。努力提高现有师资水平,这是治本之策。 三、提升教师思想和专业水平,要全面推进学校科学发展,教师要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教师要钻研业务,提高授课水平。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精讲精练。让学生上课像考试一样紧张。心理学研究表明:在适当紧张情绪的控制下,学习效果更好。我认为只要一个教师具有比较高的人文素养,一定会把本职工作做的更加出色。现在社会科学知识发展的太快,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是一条流动的河。 四、加强师德教育,注重工作实效。古人云:“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求乐,学以致用。”组织广大教师学法律法规,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师德高尚的好园丁;学教育教学理论,做勇于创新的好老师。要采取集中学习、专题讲座和讨论交流等多种有效形式,落实学习制度,大力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增强教师的师德意识和责任意识,促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观。 学生方面: 一、给学生留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现在大部分学生学习很被动,不会思考。 1、提高课堂质量,每节课留15分钟让学生过关,真正做到堂堂清,日日清。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内涵界定及相关解读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的内涵 未来社会,知识生产、传播和交换形态将发生极大变化,知识的后喻时代已经来临,原有的“造就数以亿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人力资源塔式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必须促进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跨越式发展。 在这篇文章里,当我们在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时,我们是在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2030行动框架》“中国版本”的全部而不是一部分,即“教育现代化2030”是中国政府对世界的总体性承诺,也是对中国教育的全面规划和战略实施。 整体而综合地看待“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 “现代化”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整体面向,而不是某一面或某个侧重面。 教育是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核心。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突出了教育的重要作用,建立了“教育第一”的核心理念,这与中国政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思想高度一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必须与中国其他领域的“2030”规划综合为一个系统。一方面,需要将“教育2030”作为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其他各领域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目标应该成为“教育2030”表达和行动的基本“语境”和“场域”。 总体看来,我国在论及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时,直接向教育现代化提要求或向教育现代化寻求支持的不多。间有言及,往往察焉不精、语焉不详,远未形成常态化的交流对话。从教育领域看,“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的制定,应立足于“教育优先”“教育第一”战略,主动发起与其他各领域持续有效的深度对话。 自从小平同志提出“三个面向”思想后,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旋律。再从世界范围看,从1990年《世界全民教育宣言》到2000年《达喀尔行动纲领》,从2000年《联合国千年宣言》到2015年《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国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世界教育发展进程中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需要对此前历史进行全面总结和深度反思,从而形成全景式参照。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也伴随着许多问题,有些问题是结构性、整体性和深层次的。诸多问题,有些是由“急功近利”的“简单现代化”的取径带来的,有些是“唯我独尊”与多元内涵冲突的“反身现代化”症状的暴露,有些则是“难以料及”的实施层面复杂情境的遭遇……这提醒我们,“现代化”并不天然就是褒义词。任何将“现代化”赋予全面“豁免权”的行为,都会对“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带来伤害,甚至将中国教育引入“现代化陷阱”。“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的制定,也给我们提供了全面总结、整体反思的机会。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将中国教育推向更新阶段、更好水平和更高目标,对全球教育发展进步做出重大贡献。 改革创新是“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的主旋律 “现代化”已然成为发展中国家战略话语的“基本语法”。根据眭依凡等学者的研究,欧美学术界已经很少讨论教育现代化议题,但在我国,教育现代化则是讨论最多的几个议题之一。

教育信息化如何带动教育现代化

教育信息化如何带动教育现代化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现代化,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化进程。备受关注的教育信息化,如何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2月14日,记者约请教育部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科技司司长谢焕忠与中国信息化杂志社执行社长王学武专门进行了对话。 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是大势所趋 王学武:中央提出实施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以来,各个领域都加大了信息化建设力度。我很想知道,最近五年,我国教育领域在信息化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方面呈现什么样的发展势头,是个什么样的格局? 谢焕忠:信息化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我国经济加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大战略机遇。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阐明了信息化和工业化、现代化之间的辩证关系,指明了信息化的发展思路。教育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教育信息化为龙头,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信息化人才培养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也是教育信息化顺利发展的根本保障和智力支持。信息化人才培养包括三个层面:提高全民信息化意识和素质,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最近几年来,高校广泛开设了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和信息技术课程,加大了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设立了示范性软件学院35所、示范性软件技术学院35所、国家计算机技术与软件应用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180个和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了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举办了各种师资培训。总的来说,信息化人才培养规模在不断扩大,水平在不断提高。 王学武:您认为社会对信息化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对教育信息化提出了什么样的新要求? 谢焕忠:与社会发展对教育信息化的巨大需求相比,信息化人才缺口仍然很大;全民信息化意识和素质亟待提高,各类培训的数量和质量同信息化发展需求不相称;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素质和能力,仍不适应教育信息化飞速发展的要求。 为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教育信息化日益增长的巨大需求,必须推动教育信息化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将教育信息化真正建设成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和实现全面小康的基础支撑。这就需要继续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吸引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探索并推广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教育思想、观念、内容和组织形式的全方位创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资源整合与开发质量和应用水平,逐步形成支持我国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知识共享渠道和机制,使全国学习者基本实现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获取知识,进行学习。 领先与差距交互是当前实际 王学武: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各个领域信息化的基础,您能否客观判断一下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处于什么水平,还存在哪些瓶颈? 谢焕忠: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经过“985工程”、“211工程”、《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重大工程建设,我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已有良好基础。 国家级传输网络建设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CEBSAT)覆盖全国、互联互通,形成了“天地合一”的现代远程教育传输网络。我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CERNET2开通运行,中国教育科研网格(ChinaGrid)取得重大进展,为教育信息化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基础。 CERNET始建于1994年,已建成速率为2.5-10G的高速主干网和速率为155M的中高

我为幼儿园发展献一策

我为幼儿园发展献一策 一:设立班级“植物角” 我幼儿园有充裕土地可以建立每班的植物角。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幼儿参与种植活动,使孩子们在观察植物生长和变化的同时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从而激发幼儿对自然的兴趣以及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求知欲望。教师也可有目的地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本班的劳动,像给植物浇水、施肥等加强幼儿体质、动作的发展并协助教师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二:设立创意“悄悄屋” 利用园内二楼、三楼活动空间加以创意设计,创设几个不同主题的“小房子”。这些“小房子”高不过1米半,只能幼儿随意通过,是孩子们自由倾吐悄悄话的“悄悄屋”。“悄悄屋“——孩子们私秘的小天地,烦躁的时候可以安静,疲劳的时候可以休息,厌倦的时候可以退避,是幼儿独立解决问题、自我调节、享受快乐的安全港湾。 三:以音乐教育创建特色幼儿园的想法 在教育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追求特色已成为幼儿园发展壮大的动力和目标。如何创建特色幼儿园,以获得社会的认同,促进孩子身心和谐发展是每一个幼儿园不懈探索和积极思考的一个问题。但创建特色幼儿园需要考虑多种因素,特色不是随便喊出来的,而是幼儿园的独特个性和优秀品质的不断呈现,是让人们自然感受领悟出来的。基于我自己的专业特点谈谈我对“音乐特色”幼儿园的认识和想法。 1、以艺术、童趣、开放为主题创设教育环境? 办园理念是一所幼儿园的灵魂,“任何学校特色的形成,都需要有一个适应时代潮流和教育发展方向的先进理念做支撑”。幼儿园某种特色的形成,实际上是该园实践某种办园理念的结果。我们幼儿园虽然还没有明确的办园思想,但是我想作为曾经的职教人应该倡导“让每一个孩子在健康快乐成长的同时能获得一技之长”的办园理

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阐述信息化与教育现代化关系及相互作用

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阐述信息化与教育现代化 关系及相互作用 阐述信息化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及相互作用关键字:教育信息化现代化 一、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的关系首先呢,我们共同来回顾一下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教育现代化的一个关系。那么我们国家的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我们现在叫“两基本、一进入”。到2021年我们将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的行列。我们知道这样一个新的未来十年的发展目标是在不断的研究和讨论过程中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我们国家发展的需要提出的。那么我们知道,从现代化的要求,最开始我们在参加的这个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周济部长在xxxx 年就开始组织制订的这样一个规划当中,我们首先提出的是在整个中国社会中率先实现现代化,也就是在社会中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然后,在这个不断的制订过程中,我们又提出了人力资源强国的这样一个要求。那么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对我们教育任务、使命的这样一个认识,我们把未来十年的教育发展的目标定为“两个基本、一个进入”。那么这样一个“两个基本、一个进入”的要求就对我们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了一个很好,就是未来十年的下一步发展的一个基础,我们觉得教育现代化在整个

“两基本、一进入”的目标中具有非常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部分,教育现代化搞好了,我们将会为社会,为我们国家的建设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持保障。那么讲到现代化与信息化,我想我们不必从定义开始讲,大家对这两个词对非常非常熟悉,对这样一个历史过程也非常熟悉。(一)教育现代化的追求和信息化的机遇我在这给大家找了一个图,这个图是我们中科院何传奇教授他们的研究团队对国家现代化发展研究的一个结论性的图。大家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图上就从人类社会诞生以后,我们经历了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正在走向知识社会。那在这样一个社会变迁的过程中,我们的现代化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提出的。那么,在工业社会实现了之后,我们的现代化任务完成了吗?显然是没有的。因此,在工业化走向知识社会或者叫我们的信息社会、后现代化社会的时候,我们的现代化任务仍然是一个持续不断演进的过程。因此,我们想用这样一个图来看我们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实际上中国人民在整个的发展的过程中,从鸦片战争之后就提出了现代化以及更晚一点提出了教育现代化的这样一个要求。那么我们在一直追求的教育现代化,这个教育现代化是伴随着我们国家的产业的发展,产业的革命和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进步开始的。那么在这里我想就有两个方面的概念,从现代化来讲,就是现代化和后现代化,这个大家也都是非常非常熟悉的。一般来讲,我们这样一个图,就是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

我为教育献一策终审稿)

我为教育献一策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我为冀州教育献一策 冀州市教育在教育改革方面走在了前面,尤其是在课堂教学的改革上还是下了很大功夫,比如,推行“导学卡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操作卡。但有部分教师还是没有转变教学观念。因此,我从以下方面为冀州教育献一策。 一、切实转变教育观念,让理念引领教育前行 在教育观念上和理论上必须对传统的教育理论模式进行反省和检讨。过去的教育理论,在人的认识上更多地着眼于社会性层面的认识和分析,很少关注人性本身的内在东西,如认知心理、意志、性格、思维特性、兴趣、智能、情感、脑功能等心理和生理成长的规律和个性特点问题,殊不知这些最根本的内在因素,对于一个受教育者的成长具有决定性。教师观察学生更多的是表现出来的行为和行为结果,而对为什么造成这种现象和结果的内在因素很少作科学性的研究。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必须从人文性出发认真地研究我们的受教育者,让学生从小得到完全的人的教育,使人性本身得到健康的发展,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得到学习的快乐。 打破封闭、僵化和垄断为特征的指令性课程范式,切实的转变观念,用灵活的思想去引导课堂,引导教育教学,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多多因势利导,克服消极影响,这样,学生可能会有更多的机会去改变他们的人生。 二、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用行动落实素质教育目标 1、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2、教师应理论联系实际,要根据农村学校和农村孩子的特点设定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好不同层面的学生。

我为教育发展献一策

我为遂宁教育献一策 ——浅谈遂宁农村教育 从小背诵的三字经中有“人不学,不知义” 久负盛名的莎士比亚说过“教育随生命开始” 享誉世界的歌德也曾认真描述“暧昧而散漫的教育,造就了一大堆不可靠的人” 可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立足教育,才能赢得未来。 而今的遂宁,有风格各异的攀升高楼,有各样汽车行进的柏油大路,有方兴未艾的大型工程……我们的硬件实力逐渐增强,如造人过程中架起了骨架。当目光转至最能代表一个城市的软件实力的教育事业时,这似血肉般的存在让我们心头一沉。 “我的儿子初中就得送到绵阳去读。” “我准备将女儿送到成都去” …… 生源外流,这是遂宁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城市里经济条件宽裕,孩子学习底子不错的家庭,都不惜代价将自家孩子送到外地求学。而市县内招收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由于农村教育问题的忽视,使得农村孩子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如此反复,农村教育问题没有得到改善,城区学生又大量外流,不得不让人担心。我们不能强迫外出的学生留下,但是我们可以做到更好,让他们舍不得走。这就必须得从目前落后的农村教育抓起。所以,现就农村教育中存在的几方面问题做以提及并提上我的个人建议。

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吹响于各个乡村,建设新农村的步伐也正巍巍前进。但是农村教育中存在几点问题似乎被一次次翻起的泥土气息掩埋。 首先我要提到的就是农村教育中教师资源匮乏的问题。农村学生熟的教育确实不比城里。老师们大多年纪大,而且不专业。经常有语文老师又教地理,有的地方甚至用着“一个老师,上午四节数学,下午三节语文”的授课方式。在大多乡镇,年轻一点的老师都拼命想往城市里钻。年老的老师愿意待在乡下,不过,年老的他们为图个轻松,大多选择地理,自然,思想品德等所谓的“豆芽科”来教。于是,“照本宣科”是必然的,而学生接收的信息量小这也是意料之中的。所以,乡村教育资源紧缺是农村教育目前的首要课题。 由第一个问题延伸则存在第二问题:农村小孩的口语交际能力普遍处于较低水平。从下在山间田野中长大的他们,多了一份随性,如果缺乏引导,很容易演变为一种野性与不雅。现在农村学生,一到稍微广阔一点的环境,就很难主动开口与人交流。而且在既有农村又有城市学生的课堂中,容易见到大多农村孩子羞于上课回答问题。长期落后的生存环境以及后天中学校疏于培养这方面的能力,以致如此。在课堂上的沉默,后至压抑,厌恶课堂。种种后果,作为老师,都是可想而知的。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现在备受关注的留守儿童的问题,由于经济条件,父母外出务工,使得大多孩子和自己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有的甚至拿着一个月的生活费自己料理一切。,有时候,我们可以说这是对学生的锻炼,而从孩童到成年这个过程,伴着迷茫和叛逆,我们的疏忽也等同于一种放纵。所以才有了那么多弃学在家的孩子,才有了那么多跟着网友去外地的无知的孩子,有了那么多怪异的眼神投给这个本应被保护的群体……

以信息化促进学校教育现代化

以信息化促进学校教育现代化 ——顺德伦教中学申报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自评报告 一、开拓进取,更新观念,走现代教育之路 我校创办于1958年,1996年易地重建,是伦教街道唯一一所完全中学。2008年即将迎来50周年华诞。 办学以来,在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学校高扬“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推行新课程改革,进行科学管理,优化办学条件,提升教师素质,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新课程体系,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和办学质量,形成了自身特色,学校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快速提高,2003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2004年被确定为国家级定点考场,2007年被评为广东省“绿色学校”,近三年先后被评为区先进学校、区卫生先进学校、区体卫先进学校、佛山市安全文明校园、佛山市德育先进学校。伦教中学已经办成校风正,教风严,学风好,管理规范,深受社会各界好评和认可的一所省一级学校。 现有教学班34,学生1842,专任教师125人,其中高级教师37人,信息技术专任教师3人。校园占地66076平方米,建筑面积28100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32863平方米。校内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分区设置,布局合理。学校现有36个标准课室,另有实验室、电脑室、语音室、多媒体室、图书室、阅览室、美术室、音乐室、舞蹈室等功能室,各类仪器和器材均达到《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样本学校装备标准》中的要求;学校教育设备先进,2002年已建成完善的多媒体校园网络系统,基本上实现了教育教学资源共享。2002年每个课室都安装了先进的电脑平台,2004年教师均采用“笔记本电脑”上课。2005年建成400米标准塑胶田径运动场,2007年建成多功能语音室,2008年建成理化生探究实验室,进一步完善了伦教中学现有的设备设施。完善的设施、优美的环境为学校提供了一个高起点、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平台。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在建设现代教育技术试验学校的工作中,学校领导首

我为教育发展献一策

浅淡如何进一步增强教师 爱岗敬业、求真务实的精神 贺兰回小王彦教育是以人育人的事业,教师作为这一特殊的职业,直接负担着培养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历史重任,因此,师德比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加强烈的典范性。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教师形象是我们每个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不断进取,赢得成功的力量所在。教师职业道德中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为人师表,廉洁从教,爱岗敬业,求真务实,这是社会对我们广大教师提出的具体要求,也是教师的崇高风范。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切实增强教师爱岗敬业、求真务实的精神。 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韩诗外传》中提出"智如泉源,行为可以表仪,人师也",师者,人之模范也。除了父母,教师是学生相处时间最多,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人。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电子计算机”。录下来的信号装在“电子计算机”里储存起来,然后指导他的行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教师各方面都应为学生和社会作出表率,在思想上、行动上,用纯洁的品行去感染学生,用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 第一,思想品德上,遵纪守法。塑造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用高尚的情操与品德面对学生,承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学生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人。第二,在语言文明方面,用纯洁、文明、健康的语言,不夹杂地方土语,用语要文雅、优秀,语调要和谐、悦耳,使学生听后能产生愉快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切忌用低级庸俗、粗鲁无礼的语言秽语。现在有些教师在批评学生时,用尖酸刻薄的语言去讽刺、挖苦和嘲笑学生,因而使学生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受到挫折之后,不善于言语的学生积压在心中,久而久之,就形成对教师的反感、厌恶,从而厌学、逃学,给德育工作带来极大的伤痕,甚至会直接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其次语言要准确、鲜明、简练。言简意赅,入木三分,见解独到深切,令人耳目一新,这样才会具有感召力,才能让学生把美好的思想与知识带进心田。同时,语言要热情、诚恳,富于激励性,溢于言表,才能充分显示生命力,才能与学生的心产生共鸣。第三,仪表大方,端庄朴素。教师的仪表应有美感,衣着、发式整齐、洁净、朴素为特色,充分显示了教师对生活的热爱,精神饱满,诚实朴素的生活习惯,从而给学生以美的熏陶,相反,教师衣着不整,不仅伤斯文,有失风雅,还会对学生留下生活懒散,精神颓废之感,同时,教师的仪表还具有时代感,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在教师的身上要体现时代气息,不能过于保守和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当然也不能追求时髦,标新立异,总之,使学生认为充满生机和活力,觉得精神振奋,神采奕奕就行。第四,教态稳重,表情丰富,亲切,显示出一种文化修养,教师高雅自如、利落洒脱的教态,有助于强化教学效果,端庄稳重,又利于学生听课情绪,减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