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骨盆骨折的救治策略

严重骨盆骨折的救治策略
严重骨盆骨折的救治策略

严重骨盆骨折的救治策略

发表时间:2018-05-11T09:28:48.480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5月第14期作者:贺昌春

[导读] 研究分析院前急诊及院内救治在严重骨盆骨折救治中的应用效果,对临床中的严重骨盆骨折救治提供参考贺昌春

(四川华蓥山广能(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四川华蓥 6386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院前急诊及院内救治在严重骨盆骨折救治中的应用效果,对临床中的严重骨盆骨折救治提供参考。方法:从2010年1月—2017年12月这段时间内在我科接受治疗的严重骨盆骨折患者中选取16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以损伤控制骨科为原则,实施院前急诊和院内救治,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折复位情况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的存活率低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共有4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发生率为5%,对照组中共有9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1.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骨折复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重骨盆骨折的救治中,首先应实施损伤控制原则,以此为基础实施相关的手术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同时可以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对患者生活质量也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值得推广。【关键词】损伤控制骨科;骨盆骨折;院内救治;院前急诊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4-0378-02 Treatment strategy of severe pelvic fracture

He Changchun.

Sichuan Huayingshan Guangneng (Group) Co., Ltd. 638600 General Hospital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pre hospital emergency and in-hospital treatment in severe pelvic rescue,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of severe pelvic fractures. Methods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pelvic from January 2010-2017 year in December this period of 160 cases of fracture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random distribution, which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treatment,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damage control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as the principle,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e hospital emergency treatment and hospital, life the quality of fracture reduction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survival rate is lower than the study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experimental group, 4 patients had complications, the incidence rate was 5%, the control group of 9 patients had complications, the incidence rate was 11.25%,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f patients with fracture reduction efficiency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wo of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before treatment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treatment quality of life indicators a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pelvic fractures, first we should implement the principle of damage control, on the basis of surgical treatment of implementa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patients, and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also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 cure for the quality of life,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Injury control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Pelvic fracture; Hospital treatment; Pre hospital emergency 骨盆骨折是临床上一种较为严重的外伤疾病,该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为交通事故、高处坠跌以及严重挤压致伤等[1]。该病具有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的特点,不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极易引发出血性休克、神经损伤、直肠损伤等并发症,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有相关研究资料报告,骨盆骨折的致死率高达10%[2],因此在患者确诊后对其进行快速有效的救治意义重大。临床上治疗骨盆骨折的关键是对各种对患者生命安全有影响的并发症进行及时处理,本兮研究中对严重骨盆骨折的救治策略进行探讨,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60例2010年1月—2017年12月这段时间内在我科接受治疗的严重骨盆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均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的男女比例为45:35,年龄分布在(29~62)岁。平均(47.28±3.09)岁,其中包括交通事故引发的22例、高处坠落引发的15例、钝器砸伤的17例,其余原因26例;对照组患者的男女比例为47:33,年龄分布在(28~64)岁,平均(48.22±3.7)岁,其中有交通事故引发的24例、高处坠落引发的16例、钝器砸伤引发的19例、其余2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该组患者实行常规治疗,接收患者后使用X线对其进行病情检测,确认病灶并对患者进行骨折分型,之后对其实行固定手术。在手术过程后处理其并发症,根据其实际病情选择治疗方法,针对出血过多患者及时止血并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输血;针对尿道破裂患者实行尿道会师术;对于血气胸患者则进行引流治疗;对于病情及其严重患者将其送至重症病房。

1.2.2实验组 120急救中心接到电话后,通知专业的急诊外科医生及相关护理人员随车赶往现场,到达后对患者生命体征相关症状进行初步评估,对病情作出大致判断,其主要目的是确诊患者是否为骨盆骨折。进行病情诊断时可结合事故现场、患者尿道处是否有血液或者血性尿液流出、患者骨盆形状是否正常等。判断完之后对患者进行简单的固定,避免在搬动患者的过程中对其造成二次创伤。在救护车开往医院的路程中,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并发症进行治疗干预,其中包括抗休克治疗、建立静脉通道等,并且在途中医护人员与医院急诊科人员进行联系,对患者的基本病情进行交接,医院方便做好收治病人的准备。患者入院后立即送至手术室接受治疗,通过影像检测确定患者的病情,对其进行麻醉后立即实行骨盆外固定,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在手术过程中处理其并发症,并发症救治方法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1)存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以临床资料为评定标准;

(2)骨折复位情况:骨折位移低于1mm的为有效,2~3mm为较有效,3mm以上为无效;(3)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采用自制调查表判定其生活质量,满分60分,分值越高质量越好。

骨盆骨折的护理,功能锻炼

骨盆骨折的护理 一:概念: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外伤,多由直接暴力骨盆挤压所致。多伴有合并症和多发伤。 二:病因:常见原因有交通事故、意外摔倒或高处坠落等。 三:发病机理:骨盆骨折多为直接暴力撞击挤压骨盆或从高处坠落冲撞所致鵻运动时突然用力过猛,起于骨盆的肌肉突然猛烈收缩,亦可造成其起点处的骨盆撕脱骨折。低能量损伤所致的骨折大多不破坏骨盆环的稳定,治疗上相对容易。骨盆骨折是机动车事故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仅次于颅脑伤和。损伤后的早期死亡主要是由于大量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与感染等所致在严重的骨盆创伤的救治中防止危及生命的出血和及时诊断治疗合并伤,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四:分类: 按骨折位置、数量 骨盆边缘撕脱性骨折, 骶尾骨骨折: 骨盆环单处骨折 骨盆环双环处骨折伴骨盆变形 五:临床表现: 1、血压下降过休克:严重的骨盆骨折伴大量出血时,常合并休 克。

2、局部肿胀、压痛、畸形、骨盆反常活动、会阴部瘀斑。 3、骨盆分离试验和骨盆挤压试验阳性 4、可合并腹膜后血肿和腹内器官损伤,若膀胱和尿道损伤可出 现尿血;腹内器官损伤可出现急腹症症状和休克症状。直肠损伤少见。 六:并发症1.肤膜后血肿。2.尿道或膀胱损伤。 3.直肠损伤。 4.神经损伤。 七:辅助检查:(1)骨盆后前位X线片: (2)骨盆入口位片: (3)骨盆出口位片:CT检查 八:处理原则: 1.对骨盆边缘性骨折。只需卧床休息。髂前上棘骨折病人置于屈髋位;坐骨结节骨折置于伸髋位。卧床休息3-4周即可。 2.对骨盆单环骨折有分离时,可用骨盆兜带悬吊牵引固定。骨盆兜带用厚制成,其宽度上抵髂骨翼,下达股骨,悬吊重量以将臀部抬离床面为宜。5-6周后换用短裤固定。 3.对骨盆双环骨折有纵向错位时,可在下行手法复位。复位方法是病人仰卧时,两下肢分别由助手把持作牵引,用宽布带衬厚棉垫绕过会阴部向头侧作对抗牵引,术者先将患侧髂骨向外轻轻推开,以松介嵌插,然后助手在牵引下将患侧下肢外展,术者用双手将髂骨嵴向远侧推压,矫正向上移位,此时可听到骨折复位的“喀嚓”声,病人改变健侧卧位,术者用手掌挤压髂骨翼,使骨折面互相嵌插。最后病人骶部和髂嵴部垫薄棉垫,用宽15~20

骨盆骨折

骨盆骨折 【概述】 骨盆为一完整的闭合骨环,它由两侧髋骨及骶骨组成,前方由耻骨联合相连接,后方由髂骨与骶骨的关节面形成骶髂关节。骨盆结构坚固,损伤多因高能量外力所致。压砸、轧碾、撞挤或高处坠落等损伤是骨盆骨折的主要的原因,亦可因肌肉强烈收缩引起撕脱骨折;枪伤也引起开放性损伤。骨盆骨折常因出血量大而引起休克。以往对骨盆骨折多采取保守治疗,如牵引、骨盆悬吊或石膏固定等方法,致残率高,约为50—60%。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国内外广泛开展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病因】 1、直接暴力是引起骨盆骨折的主要原因,如交通事故、砸伤及高处坠落伤等。也可以 肌肉强力收缩引起髂前上棘、髂前下棘、坐骨结节等处骨折。 2、应力暴力作用于骨盆侧方,先使其前环薄弱处耻骨上下肢发生骨折,应力的继续, 使髂骨翼向内,在后环骶髂关节或其邻近发生骨折或脱位。侧方的应力使骨盆向对侧挤压并变形。 3、当暴力作用于骨盆后方,使髂骨翼向外翻,先使前环耻、坐骨支骨折或耻骨联合分 离,应力继续,髂骨更向外翻,使骶髂关节或其邻近发生损伤,骨盆环的变形是伤侧髂骨翼向外翻或扭转,使与对侧半骨盆分开。 【病理】 骨盆由髂骨、耻骨、坐骨和骶骨组成,前方为耻骨联合,后方为骶髂关节。骨盆内有许多内脏,骨盆边缘有许多肌肉和韧带组成,保持骨盆的稳定。骨盆多为松质骨,骨盆内侧壁血管丰富,骨折后引起大量出血,易导致腹膜后血肿和出血性休克。骨盆骨折可引起膀胱、尿道、阴道和直肠损伤。同时还可损伤腰骶神经丛和坐骨神经。 【临床分型】 1、I型:无损于骨盆环完整性的骨折。包括髂前上棘和下棘骨折、髂骨翼骨折、坐骨结节骨折、骶尾骨一侧耻骨单支骨折。 2、II型:骨盆环一处断裂的骨折。包括一侧耻骨双支骨折、耻骨联合分离、一侧骶髂关节附近骨折脱位。 3、III型:骨盆环两处以上的断裂骨折。包括耻骨联合附近两处骨折脱位(耻骨双

骨盆骨折的急救护理

骨盆骨折的急救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骨盆骨折的急救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2例骨盆骨折患者的急救处理措施。结果骨盆骨折的护理以急救护理、合并伤护理、骨盆骨折护理为重点。结论积极纠正休克、复合伤诊治和骨盆稳定性护理是骨盆骨折的护理重点。 【关键词】骨盆;骨折;急救;护理 骨盆骨折是一种死亡率较高的创伤,占所有骨折的0.3%—6%。目前,未合并软组织或内脏器官损伤的骨折死亡率为10.8%,复杂的骨盆骨折死亡率为31.1%。损伤早期,死亡主要是由于大出血、休克多器官衰竭与感染等[1]。所以骨盆骨折的急救护理很重要,笔者将个人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 1.1—般情况本组患者共12例,其中男4例,女8例,年龄21岁-65岁,平均年龄38岁。车祸伤5例,重物砸伤4例,高处坠落或跌伤3例。 1.2合并伤情况单纯骨盆骨折无其他脏器合并伤者3例,有合并伤者9例。其中,合并尿道损伤4例,腹盆腔脏器破裂3例,血气胸2例,失血性休克4例。 1.3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合并损伤:严重骨盆骨折其合并损伤往往非常严重,常威胁患者的生命,故对合并损伤的观察与护理,较对骨折本身的护理显得更为重要[2]。 1.3.1全身情况骨盆骨折应判断下腹部有无膨隆、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等症状警惕腹腔脏器的损伤。注意观察意识、面色、血压、脉膊,有无失血性或创伤性休克的征象。1.3.2局部伤口检查是否有开放性伤口的存在。注意伤口的大小、出血的量,判断是否有血管损伤征象:(1)活动性外出血;(2)血肿快速、进行性增大;(3)异常脉搏。1.4治疗原则救治危及生命的出血性休克及内脏损伤,同时固定骨盆骨折本身。首先应检查腹腔脏器损伤,无论是实质性脏器出血或空腔脏器破裂,均应在抗休克的基础上早期探查治疗[3]。我们护理人员应掌握骨盆骨折的治疗原则,才能对其进行急救护理。 2护理 2.1急救的护理 2.1.1气道护理严重创伤患者若无自主呼吸或因其他原因存在气道阻寒情况时,应及时清除异物和呕吐物等,行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建立人工呼吸通道。①置管成功后,及时吸痰保持气道通畅。观察患者胸部随呼吸的起伏运动有

骨盆骨折的护理

骨盆骨折的护理 骨盆为一个环形的骨性结构,由后方正中的骶尾骨和两侧各一块的髋骨组成。髋骨由髂骨、耻骨和坐骨三部分组成,三骨交汇形成髋关节的髋臼。骨盆环的后方有骶髋关节,前方有耻骨联合,相互之间有许多坚强的韧带。骨盆具备保护盆腔脏器、负重和传递人体力线的作用。 骨盆骨折:指骨盆壁的一处或多处连续性中断,多伴有合并症和多发伤。 一、病因 常见的病因有交通事故、意外摔倒或高处坠落、压砸、扎碾、撞挤所致。年轻人骨盆骨折主要由于交通事故和高处坠落引起;老年人骨盆骨折最常见的原因是摔倒。 二、病理生理 骨盆为松质骨,骨折后本身出血较多,骨盆的血管及静脉丛丰富,内有重要脏器,加以盆腔静脉丛多无静脉瓣阻挡回流,骨折后常引起广泛出血导致相应的病理、生理变化。 三、分型 Ⅰ型:无损于骨盆环完整性的骨折(髂前上棘和下棘、坐骨结节、骶尾骨一侧耻骨单支骨折)。 Ⅱ型:骨盆环一处断裂的骨折,包括一侧耻骨双支骨折,耻骨联合分离,一侧骶髂关节附近骨折脱位。 Ⅲ型:骨盆环两处以上的断裂骨折,如:耻骨双支骨折和耻骨联合分离,合并髂骨、骶骨骨折或骶髂关节脱位。 Ⅳ型:髋臼骨折,包括髋关节中心性脱位。 Ⅰ、Ⅱ、Ⅲ型骨折,骨盆环仍稳定,故为稳定型骨折;Ⅳ型骨折,骨盆环失去稳定性,故为不稳定型骨折 四、临床表现 1.血压下降或休克; 2.局部肿胀、压痛、畸形、骨盆反常活动、会阴部淤斑及肢体不对称; 3.骨盆分离试验和骨盆挤压试验阳性; 4.可合并腹膜后血肿和腹内器官损伤,若膀胱和尿道损伤可出现尿血,腹内器

官损伤可出现急腹症症状和休克症状; 五、治疗原则 一)、非手术治疗 1. 急救 抗休克,处理腹腔及盆腔的合并损伤。 2. 骨折处理 a、传统治疗方法:卧硬板床,骨盆兜带悬吊固定及牵引,股骨髁上牵引; b、近年来采取的新方法:外固定架闭合复位。 二)、手术治疗 1.术前护理: ⑴.急救及一般护理 a.迅速建立有效静脉通道,不宜在下肢,防止骨折影响液体不能进入血液循环; b.迅速高流量给氧; c.给予导尿(保留); d.注意保暖,提高室温或用棉被、毛毯(忌用热水袋,避免增加循环氧耗)。 ⑵.入院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严重骨盆骨折或合并其他脏器伤时,密切监测全身情况,如神志、脉搏、血压、体温、尿量,必要时行深静脉穿刺,测CVP。 ⑶.合并症观察护理 a.腹膜后血肿:骨盆骨折可引起广泛大出血,出血量可达1000mL以上,血液沿 腹膜后疏松结缔组织到膈下、肾区,形成巨大的腹膜后血肿;可引起腹痛、腹肌紧张,腹腔穿刺可抽出不凝血,观察可见腰背部淤斑,腹部叩诊呈浊实音。 如果合并髂内、外动脉或股动脉损伤,可引起盆腔内严重出血,导致休克,严重的腹膜后血肿可引起麻痹性肠梗阻。 b.膀胱或尿道损伤:观察有无血尿、尿道口滴血、排尿困难或无尿,来判断膀 胱、尿道损伤的情况。 c.直肠及女性生殖道损伤:坐骨骨折可损伤直肠、肛管和女性生殖道,表现为 大便带血,排便困难,腹膜刺激征,肛门指检可发现破裂口及骨折端,因此骨盆骨折必须检查肛门和会阴。 d.腹腔内脏损伤。

骨盆骨折的护理

骨盆骨折的护理 定义: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创伤,主要由于压砸、碾轧、撞挤或高处坠落等损伤所致,多系闭合伤。开放性骨盆骨折常合并腹腔脏器损伤。 病因:常见原因有交通事故、意外摔倒或高处坠落等。年轻人骨盆骨折主要是由于交通事故和高处坠落引起。老年人骨盆骨折最常见原因是摔倒。另外女性骨盆较薄弱易于骨折脱位,所以骨盆骨折女性多见,约为男性的2-2.5倍。 解剖概要:骨盆是一个骨性环,它是由髂、耻、坐骨组成的髋骨连同骶尾骨构成的坚固骨环,后方有骶髂关节,前方有耻骨联合。骨盆后部的主要功能是支持体重,为称重弓,前部为联结弓,起稳定和约束作用。

联结弓远不如负重弓坚强有力,耻骨支最细,为前环之弱点,最易骨折。外伤时外力的作用方向决定骨折部位,但一般首先致联结弓骨折,当承重弓骨折时,联结弓很少不发生骨折。 骨盆对骨盆腔内的器官如生殖、泌尿器官及神经、血管有保护作用;骨盆壁与盆腔脏器、神经丛、大血管及多处静脉丛相临近,骨折时可伴有这些结构的损伤出血。由于骨盆周围肌肉众多,血液供应丰富,骨折后易于愈合。髋臼由髋骨、坐骨和耻骨的臼部组成。骨折分型:从解剖结构的稳定性及治疗观点出发,将骨盆骨折分为稳定性与不稳定性两种。 (一)稳定性骨盆骨折:骨盆环的一处或几处发生骨折,但骨盆环的稳定性未遭受破坏。 (二)不稳定性骨盆骨折:骨盆的前环与后环联合损伤并发生移位,使骨盆的稳定性遭受破坏,常

伴有骨盆软组织损伤,如尿道、直肠、阴道、 神经等。 (三)骶骨骨折:多为直接打击所致,骶骨发生裂隙骨折,未发生变位者不影响骨盆的稳定性,严 重者亦发生变位及前环骨折,就成为不稳定性 骨折,移位骨折可致马尾损伤。 将髋臼骨折分为简单骨折和复合骨折,其中简单骨折包括一个柱或壁的部分或全部骨折,即后壁、后柱、前壁、前柱、横形骨折5种。复合骨折是指含有两个以上简单骨折形式骨折,包括后柱合并后壁骨折、横形骨折合并后壁骨折、“T”形(即横形骨折合并远折段的纵形骨折)骨折、前柱或前壁合并后半横形骨折、双柱骨折5种类型。按脱位程度可分为Ⅲ度:Ⅰ度、股骨头向中心轻微脱位,头顶部仍在臼顶负重区之下,不论复位完全与否,髋关节活动功能可基本保持。Ⅱ度、股骨头突入骨盆内壁,头顶部离开臼顶负重区,正在内壁与臼顶之间的骨折线内,如不复位,髋关节功能受到严重破坏。Ⅲ度、股骨头大部或全部突入骨盆壁之内,如不复位,则髋关节功能完全丧失。 临床表现: (一)疼痛广泛,活动下肢或坐位时加重,骨盆分离

骨盆骨折的护理措施

骨盆骨折的护理措施 1.休克的护理 1》密切监测病人生命体征、意识、尿量、皮肤黏膜情况,每15~30分钟测量一次,病情平稳时改为每2小时1次。留置导尿管以观察尿量。 2》取仰卧中凹位,以增加回心血量及改善脑血流,尽量减少搬动病人。 3》保持呼吸到顺畅,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减轻组织缺氧症状。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4》迅速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快速输液、输血,必要时行静脉切开,及时补充血容量。 5》遵医嘱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及强心剂,以升高血压,增加心输出量。可给予5%碳酸氢钠溶液静脉滴注,以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6》针对休克病因采取各种紧急措施,如镇痛、止血等。需采取积极手术时,因迅速做好手术前的术前准备。 2.腹膜后血肿及内脏损伤的护理 1》常与休克同时发生,应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及腹部情况,注意腹部有无压痛、反跳痛、腹胀、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等症状。 2》在抗休克时应迅速查明出血原因并进行对症处理,做好急诊手术的术前准备。3》若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多为血肿刺激引起肠麻痹或神经紊乱所致,可给予禁食、肛管排气、胃肠减压等处理来缓解症状。 3.膀胱及尿道损伤的护理 1》观察病人排尿情况,注意有无尿痛、血尿或因排尿困难等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汇报医师处理 2》对尿道不完全断裂的病人,应放置导尿管,有利于损伤的尿道修复。若尿道完全断裂,不能插入导尿管者,可行膀胱造瘘。应注意导尿管和膀胱造瘘管的护理:1.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引流管脱出、堵塞或扭曲。引流袋每日更换1次,导尿管每周更换一次,预防感染;2.鼓励病人多饮水,使尿量维持在每日2000ml以上,以冲洗尿道。遵医嘱应用抗生素,防止感染。每日2次清洗会阴部及尿道口;3.每日进行膀胱冲洗一次,根据病情选择冲洗液,防止血块堵塞导尿管;4.导尿管2周后拔除,拔管后适时行尿道扩张。膀胱造瘘管术后2周拔除,拔管前应夹闭尿管,如果自行排尿顺利,即可拔管。 4.直肠损伤的护理 1》行直肠指诊,已明确直肠有无损伤。 2》明确诊断后应给予禁食,静脉输液,应用抗生素,以防止感染,做好直肠修补、造瘘手术的术前准备。 3》对于造瘘术后病人,应注意保持造瘘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擦洗后外涂氧化锌软膏,注意及时更换敷料。观察造瘘口周围皮肤组织有无感染的征象,以及体温变化。给予高营养饮食以补充机体需要量。 5.神经损伤的护理 1》观察有无神经损伤的表现。

骨盆骨折护理常规

骨盆骨折护理常规 护理问题/关键点 1.呼吸道管理2.疼痛3.出血4.牵引护理5.外固定支架护理6.出血性休克7.肺栓塞8.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9.感染10.其它并发症(直肠/后尿道/阴道损伤、神经损伤(骶神经根、坐骨神经)、股动脉损伤、腹膜后血肿形成、合并内脏损伤)11.切口及JP管引流12.躯体移动障碍(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压疮、便秘)13.教育需求 初始评估 1.基础生命体征、疼痛、神志 2.生活方式,吸烟、饮酒史 3.心理、社会、精神状况 4.家庭支持情况 5.体重、营养状况 6.过去史、近期手术史、目前用药情况(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等)7.受伤的经过 8.皮肤黏膜情况:有无破损、尤其是阴囊、腹股沟、臀部有无淤肿 9.下肢肢端的血供活动感觉情况 10.活动能力 11.骨盆骨折的部位、程度、类型:了解是稳定性还是不稳定性骨折 12.排除有无内脏损伤 13.症状:畸形、疼痛、肿胀瘀斑、活动障碍、休克表现、后腹膜后血肿、直肠肛管及女性生殖道损伤表现、尿道膀胱损伤的表现、神经损伤的表现、脏器损伤的表现 持续评估 1.神志、生命体征、尿量、下肢肢端的血供活动感觉情况情况 2.营养状况:有无贫血、低蛋白血症及患者的进食情况 3.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有无焦虑、恐惧 4.病情及主要症状 4.1疼痛情况:部位、程度、伴随症状,疼痛的诱发因素,疼痛的进展情况等 4.2皮肤组织损伤情况:观察皮肤组织有无开放性伤口,局部伤口有无红肿热痛、有无渗液,渗液的量、色、性状、气味 4.4感觉活动情况:进行相应的感觉运动检查,有无麻木异样感、部位、程度;观察踝关节及足趾的活动情况。观察翻身、床上移动、下肢移动有无困难 4.5血供情况:足背及股动脉搏动情况、肢端皮温、颜色、毛细血管充盈情况 4.6排尿情况:有无排尿困难、尿道口有无血流出 4.7阴道及肛门:有无流血、会阴部瘀斑情况 4.8腹部体检:有无腹膜刺激征、有无肠鸣音减弱;有无移动性浊音(可查看医生记录)5.牵引情况:部位、重量、有效性等 6.实验室检查:CBC、肝肾功能、电解质、PT/APTT、大小便化验等 7.放射检查结果:CXR、心电图、骨盆X-RAY、CT、BUS等 8.腹腔穿刺结果 9.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骨盆骨折的急救,具体流程及处理技巧

骨盆骨折的急救,具体流程及处理技巧 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外伤,多由高能量外伤所致,半数以上伴有合并症或多发伤,最严重的是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及盆腔脏器合并伤,救治不当有很高的死亡率,骨盆骨折的诊治和护理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应积极谨慎对待。今天早读为大家详解骨盆骨折的急救流程及手术治疗,值得学习借鉴! (一)急症处理原则 1)血流动力学稳定型:ETC(早期全面处理理论) 2)血流动力学临界型:DCO(骨科损伤控制理论) 3)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型 严重骨盆骨折是骨盆环失稳定的骨折: ? 高能量创伤 ? ? 常伴有失血性休克 ? ? 严重的合并伤 ? ? 死亡率高(50%) ?

多见于TileB、C型骨折 ? (二)分型 1.按骨折部位与数量分 ? 骨盆边缘撕脱性骨折 ? ? 骶尾骨骨折 ? ? 骨盆环单处骨折 ? ? 骨盆环双处骨折 ? 2.按损伤暴力的方向分(Young分类)? 暴力来自侧方的骨折(LC骨折) ? ? 暴力来自前方(APC骨折) ? ? 暴力来自垂直方向的剪切力(VS骨折) ? ? 暴力来自混合方向(CM骨折)

3.按骨盆环的稳定性分(TIle分类) 基于垂直面的稳定性、后方结构的完整性、以及外力作用的方向分为A、B、C型:? A型为稳定型,移位轻微,一般不波及骨盆环; ? ? B型为旋转不稳定性(部分稳定型); ? ? C型为旋转、垂直均不稳定型。 ? (三)急救常规流程 1.生命体征监测 2.实验室检查,开通静脉通路 3.体格检查,临时固定 4.床边B超

(四)具体急救操作 1.诊断及伤情评估 根据致伤机制判断有无骨盆骨折的可能,尤其是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高能量损伤患者。 1)“ATLS”(创伤高级生命支持理论)原始初步评估创伤患者,筛查骨盆骨折? 盆腔区的肿胀、瘀斑及出血 ? ? 双侧肢体不等长,一侧髂前上棘高于另一侧 ? ? 会阴、阴囊血肿 ? ? 肛检指套染血,甚至扪及骨折端 ? ? 保留导尿有血性尿液 ? ? 初筛怀疑骨盆骨折的患者早期用骨盆带、腹带或者床单包裹固定骨盆; ? ? 避免过度和重复的骨盆区域检查; ? ? 评价血流动力学,包括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血乳酸,碱剩余等。 ?

骨盆骨折的急诊救治

骨盆骨折的急诊救治 发表时间:2010-11-01T09:07:47.23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28期供稿作者:孟凡义[导读] 重度骨盆骨折往往由交通事故、高处坠落、塌方事故引起。 孟凡义(苍山县人民医院骨三科山东苍山 277700)【中图分类号】R68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8-0164-02【摘要】目的研究重度骨盆骨折院前与院内急救相结合的重要性。方法分析2001.01—2009.06在骨科抢救的32例重度骨盆骨折患者抢救经过,总结抢救经验。结果经早期快速处置,32例患者中26例恢复生命体征,6例死亡。结论对重度骨盆骨折患者应重视院前与院内急救相结合,多学科合作,充分应用EICU(急诊重症监护室)、急诊手术室。【关键词】骨盆骨折急救院前院内重度骨盆骨折往往由交通事故、高处坠落、塌方事故引起。常丧失骨盆环完整性,极易引起伤后致命性大出血,死亡率较高。且因休克时间长而丧失良好内固定术机会,致残率较高。本院骨科自2001年来极重视该方面的工作,并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32例患者入院时均处于休克状态,其中男24例,女8例。交通事故伤16例,高处坠落伤14例,坍塌伤2例,并发泌尿系损伤16例,直肠、会阴损伤4例,合并其他骨折24例,肺挫裂伤6例,肝脾破裂2例。行抢救性手术16例。 1.2抢救方法 1. 2.1院前急救 本县急救中心设于我院内,院前急救医务人员在接求助电话5分钟内就能迅速出车,尽量缩短院前时间。抵现场后快速初步评估,对疑有重度骨盆骨折的患者就地应用骨盆兜外固定,轻柔搬动,迅速开放静脉通道,开始补液,保持呼吸道通畅,适当吸氧;对伴有四肢长骨骨折的予以夹板制动;对有明显外出血的予加压包扎止血或止血带法止血,尽可能减少骨盆以外部位的可控制性出血;快速转至院内。 1.2.2院内急救 1.2.2.1抢救室及急诊手术室急救患者转运抵达医院急诊科后,由院前医护人员向院内急救医师交接,快速再次评估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辅助通气,快速得出诊断。所有重度骨盆骨折患者均行深静脉置管(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并使患者同时有2-3条非下肢静脉通道,以便快速输液纠正休克,并迅速联系血库申请血液,力争在入院后半小时内输入足量血液,必要时加压输血。重度休克,输血可增加机体携氧功能,提供凝血因子,输血越早越好,越多越好,应以全血为主,效果优于成分血。输液不能代替输血[1]。加强体格检查,除外致命性的颅脑、颈髓及胸腹部损伤,并评估有无骨盆骨折的常见并发症如泌尿生殖系、直肠损伤等,骨盆骨折的致命性大出血常见于:髂叶的松质骨面出血、骶前静脉丛撕裂出血、髂内动脉或其较大分支出血、部分盆腔内脏器官破裂出血、盆壁软组织出血。而重度骨盆骨折患者骨盆环常极不稳定,虽然予骨盆兜外固定保护,仍应严格限制搬动和辅助检查,因为过多搬动会引起不稳定的骨盆环继续变位,导致骨折的反复错位,并引起难以逆转的大出血。必要的检查必要时可在床边完成,如胸片、B超。建议多应用物理检查,如导尿、胸腹穿刺、直肠指检等。本院曾有患者死于检查途中的惨痛教训。 院内评估完成后,生命体征渐趋稳定且无明显其他合并伤的收入EICU。对有泌尿系统损伤、直肠损伤的及时联系相应科室的医师来急诊手术室内会诊,并行膀胱造瘘术、尿道会师术、结肠造瘘术、直肠修补术等后再收入EICU。对已经输入大量液体、大量全血或血球仍不能恢复有效循环的,需急救行抢救性手术。因患者本身处于休克状态且手术创伤会加重应激,因此抢救性手术方法应就简从速,以控制出血为目的。笔者认为填塞法更有可行性。因为骨盆骨折所导致的非脏器破裂大出血,出血主要在后腹膜,且85%后腹膜的出血来源于静脉[2]。且重度骨盆骨折后局部解剖结构紊乱,出血凶猛,手术野不能良好显露,术中探查到髂内动脉破裂口可能不大,强行结扎费时费力,有得不偿失之嫌。除非术中探查到明显的大动脉破裂,能结扎的立即结扎,若结扎后会引起特大并发症的,可结合患者情况,行血管修补或人造血管替代手术。而填塞物可于术后24-48小时后渐次取出。 1.2.2.2 EICU急救所有手术及非手术病人均收入EICU继续治疗。所有病人均行生命体征持续监测,特别是血流动力学监测。对有血压进行性下降患者应怀疑其有其他脏器损伤或骨盆骨折出血持续加重,应及时行抢救性手术。对无止痛剂禁忌的应用止痛剂。保持呼吸道通畅,适当吸氧,有呼吸功能不全者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动态反复评估病人是否有病情恶化,除外隐匿性损伤,并警惕是否有恶性全身并发症如AROS/MODS/DIC等,若有,往往提示预后不良。患者骨盆兜保护下平卧于气垫床,必要时予休克体位,尽量减少翻身,同时应用止血剂控制出血。待病人全身情况稳定后,约伤后1周,可行确定性检查,并行内固定手术。 2 结果 32例患者26例恢复生命体征,行确定性治疗,6例死亡。 3 讨论 以往重度骨盆骨折的抢救工作往往限于院内,在院前的急救工作不够到位,而在院前最起码的搬动:(1)从事故现场搬到担架车上;(2)把担架车搬上救护车;(3)抵院后担架车从救护车上搬下到达抢救床上。该类患者极其有可能在院前进入休克失代偿期,增加抢救难度,甚至死亡。本院对该类患者的处理从第一现场开始予骨盆兜外固定,尽可能地减少二次损伤,减少二次出血,及时开放静脉通道,快速输液,为院内急救争取时间。这也意味着部分院内急救工作已经延伸至院前。而在院内急救方面,以往是经由急诊抢救室处理后,送入骨科病房或ICU或大手术室进一步抢救治疗,往往增加不必要的搬动,且耗时。因而本院充分应用EICU及急诊手术室的优势,把抢救工作限于急诊科内,优化抢救流程,直至生命体征稳定后才行确定性处理,充分遵守了生命第一的急救理念,极大的降低了死亡率及致残率。但骨盆骨折合并有骨盆外重大伤情时死亡率仍较高,本组6例死亡患者均系伴有重度骨盆骨折的多发伤病人,早期死于失血性休克。如何准确进行院前、院内急救工作,如何控制出血、减少出血时间、及时行抢救性手术为抢救该类患者之关键。参考文献

骨盆骨折的护理功能锻炼精编版

骨盆骨折的护理功能锻 炼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骨盆骨折的护理 一:概念: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外伤,多由直接暴力骨盆挤压所致。多伴有合并症和多发伤。 二:病因:常见原因有交通事故、意外摔倒或高处坠落等。 三:发病机理:骨盆骨折多为直接暴力撞击挤压骨盆或从高处坠落冲撞所 致鵻运动时突然用力过猛,起于骨盆的肌肉突然猛烈收缩,亦可造成其起点处的骨盆撕脱骨折。低能量损伤所致的骨折大多不破坏骨盆环的稳定,治疗上相对容易。骨盆骨折是机动车事故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仅次于颅脑伤和。损伤后的早期死亡主要是由于大量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与感染等所致在严重的骨盆创伤的救治中防止危及生命的出血和及时诊断治疗合并伤,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四:分类: 按骨折位置、数量 骨盆边缘撕脱性骨折, 骶尾骨骨折: 骨盆环单处骨折 骨盆环双环处骨折伴骨盆变形 五:临床表现: 1、血压下降过休克:严重的骨盆骨折伴大量出血时,常合并休克。 2、局部肿胀、压痛、畸形、骨盆反常活动、会阴部瘀斑。 3、骨盆分离试验和骨盆挤压试验阳性 4、可合并腹膜后血肿和腹内器官损伤,若膀胱和尿道损伤可出现尿血; 腹内器官损伤可出现急腹症症状和休克症状。直肠损伤少见。 六:并发症1.肤膜后血肿。2.尿道或膀胱损伤。 3.直肠损伤。 4.神经损伤。 七:辅助检查: (1)骨盆后前位X线片: (2)骨盆入口位片: (3)骨盆出口位片:CT检查 八:处理原则:

1.对骨盆边缘性骨折。只需卧床休息。髂前上棘骨折病人置于屈髋位;坐骨结节骨折置于伸髋位。卧床休息3-4周即可。 2.对骨盆单环骨折有分离时,可用骨盆兜带悬吊牵引固定。骨盆兜带用厚制成,其宽度上抵髂骨翼,下达股骨,悬吊重量以将臀部抬离床面为宜。5-6周后换用短裤固定。 3.对骨盆双环骨折有纵向错位时,可在下行手法复位。复位方法是病人仰卧时,两下肢分别由助手把持作牵引,用宽布带衬厚棉垫绕过会阴部向头侧作对抗牵引,术者先将患侧髂骨向外轻轻推开,以松介嵌插,然后助手在牵引下将患侧下肢外展,术者用双手将髂骨嵴向远侧推压,矫正向上移位,此时可听到骨折复位的“喀嚓”声,病人改变健侧卧位,术者用手掌挤压髂骨翼,使骨折面互相嵌插。最后病人骶部和髂嵴部垫薄棉垫,用宽15~20厘米胶布条环绕骨盆予以固定。同时患肢作持续骨牵引。3周后去骨牵引,6~8周后去固定的胶布。固定期间行股四头肌收缩和关节活动的锻炼。三个月后可负重行走。 4.对有移位的骶骨或脱位可在局麻下,用手指经肛门内将骨折向后推挤复位。陈旧性尾骨骨折疼痛严重者,可在局部作强地松龙封闭。 5.髋关节中心性脱位,除患肢作骨牵引外,于大粗隆处宜再作一侧方牵引。予以复位。 6.对累及髋臼的错位性骨折,手法不能整复时,应予以开放复位内固定,恢复髋臼的介剖关节面。 九:护理措施: 急救护理措施 (1)迅速建立两条通路,加压输血、输液,必要时静脉切开,确保有效的静脉通路。 (2)迅速止血、止痛是抢救的关键。多数骨盆骨折的病人是,因此,必须有效的止血,及时进行骨折复位固定,可以减少骨折端的活动,防止血管的进一步损伤,同时可以减轻疼痛,为下步治疗提供条件。 (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时改善缺氧。每15min观测、、、血压1次,留置导尿,详细记录,及时汇报,为抢救提供有力的依据。骨盆骨折休克的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因此,应给予低流量吸氧,以改善机体缺氧状态,提高抢救成功率。 护理要点 1.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a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尿量等全身情况。做好手术准备。b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呼吸急促、脉微细、血压下降时,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c出现尿道口滴血、血尿、膀胱膨胀、排尿障碍、会阴部血肿、尿液外渗时,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d出现肛门疼痛、出血、触痛等直肠损伤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e出现括约肌功能障碍、下肢无力或皮肤感觉异常等神经损

骨盆骨折的观察与护理

骨盆骨折的观察与护理 发表时间:2009-07-17T14:45:14.51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14期供稿作者:秦淑华 (鸡西市医疗集团大恒山医院黑龙江鸡西 158 [导读] 骨盆骨折是煤矿工人常见病,多发病,由于煤炭工业、地下作业、以及煤矿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4-0161-02 骨盆骨折是煤矿工人常见病,多发病,由于煤炭工业、地下作业、以及煤矿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多由强大暴力而致。多伴有头、胸、腹、四肢等处的复杂性复合性损伤,因此骨盆骨折给治疗、护理带来很大困难,如处理不及时残死率甚高。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间共收治骨盆骨折病人48例(复合伤情况不等)由于抢救,治疗及时,护理工作较为得当,均痊愈出院。现浅谈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8例中,男41例,女7例。最大年龄50岁,最小年龄7岁。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33例,合并膀胱破裂2例,合并尿道损伤5例,合并其它复合伤6例。 2 急救时的病情观察 骨盆骨折病人往往并发泌尿系损伤,腹膜后血肿,内脏损伤以及联合性损伤或多发性骨折。所以病人入院时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休克状态:即精神症状烦燥不安,面色苍白,口渴、四肢厥冷,脉搏弱细数,血压正常,下降或呈代偿性的升高。脉压差大等。按病情立即分别给予扩容。纠酸,上血及术前准备(如需紧急手术者)等项处置。需要时给予二路静脉通道快速补液,输血。必要时采取大隐静脉切开进行。在急救的同时应严密细致的观察病人的每一细小的病情变化,注意血压及脉压的变化;神志与精神状态的变化;体表情况及肢端温度的变化;尿量与尿质的变化;脉搏节律与频率的变化;血液生化检查与电解质的变化;呼吸频率与深浅度的变化;缺氧程度与血气分析的变化;各种药物的效果;有无头、胸、腹部及其它部位的复合性损伤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给予相应之处置。通过耐心、细致、全面准确的观察病情,及争分夺救,敏捷的工作态度不但可以减少病人的死亡率,提高治愈率,而且为诊断、治疗提供依据。对病人的早日康复大有好处。 3 骨盆骨折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3.1 对肾功的观察及护理骨盆骨折易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而继发肾功衰竭,在短期内应补足血容量,矫正休克而后应注意观察尿量,对少尿病人要求卧床休息,严格限制液体进入量。并严格准确的观察每小时尿量、尿比重和尿PH值,从其记录二十四小时出入量。同时注意有无嗜睡、肌张力情况,心动过缓、心律不剂、恶心、呕吐等高血钾症状。有无感觉迟钝、呼吸深而大、昏迷等酸中毒表现等。如有立即报告医生。肾衰病人按各期常规护理。 3.2 膀胱、尿道损伤的观察及护理膀胱损伤分为膀胱挫伤,膀胱破裂及开放性膀胱损伤三类。其临床表现为膀胱挫伤仅有下腹痛和血尿。开放性膀胱损伤有血尿自伤口流出。闲合性膀胱破裂有急性腹膜炎征象,剧烈的腹痛、恶心、呕吐、肌紧张,全腹均有压痛及反跳痛,白细胞升高,肠鸣音消失。观察时注意:如导尿管插入膀胱内未能抽出尿液或仅有少量血性尿液时应考虑为膀胱破裂;或经导尿管注入无菌生理盐水若排出量减少可考虑为膀胱破裂的可能,现上述情况立即将报告医生,给予必要的处理。尿道损伤在骨盆骨折病人中常多见,多发生在后尿道,病人有尿痛、尿道出血,排尿障碍,膀胱膨胀和会阴部血肿等。根据病情可给予留置导尿或其它相应之处置。如留置导尿应保持导尿管的通畅。处理过程中很难避免诱发感染。因此,防止并发尿路感染为留置导尿管护理的重点,要极为重视。留置导尿管时细菌浸入的途径有四:①无菌操作不严。②导尿管或导管接头部的污染。③贮尿瓶处理不当及贮尿瓶中的尿液逆行感染。④尿道外口不洁由于以上诱因易至尿路感染。所以在护理上尤需加强,严格掌握无菌,让病人适当饮水,予防尿路感染与结石的发生。

骨盆骨折的院前急救及治疗研究

“骨盆骨折的院前急救及治疗研究” 项目可行性报告 一、立项背景及意义 自1886年1月29日,德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奔驰”以来,交通伤就开始伴随现代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增加。2009年6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了《道路安全全球现状报告》,该报告广泛评估了178个国家的道路安全状况,指出现在每年全球有120万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2000万~3000万人遭受非致命伤害,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按照目前的趋势估计,到2030年,全世界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将占总死亡人数的 3.6%,超过癌症、艾滋病和战争等我们所熟知的三大灾难,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五大死亡因素。据国内最新权威部门报道,骨盆骨折占交通事故致死比例约为42%。另外,目前国内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建筑事故、矿难塌方、化工爆炸等恶性事件屡见报道。还有地震海啸、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所有这些事故,均造成了人体的严重创伤,其中骨盆骨折占了很大比例。 据统计,骨盆骨折的发病率为20—35.2/10万/年,占骨科住院病人的1.5—4.8%。而骨盆骨折的死亡率高达5—42%(1),在开放性骨盆骨折死亡率更可高达50%(2)。我院近10年统计结果也与之相仿。骨盆骨折如此高的死亡率,主要是因为其创伤重,合并伤多,易并发大出血、休克,脂肪栓塞,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但也与骨盆骨折救治困难,缺乏统一、规范、有效的院前急救与治疗规范有很大关系。 本项目旨在通过规范骨盆骨折的院前急救与治疗,提高骨盆骨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同时提高医疗急救水平,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目前国内外对创伤的最新研究为DCS(损伤控制外科)或DCO(损伤控制骨科),即试图使患者受到第一次打击后的持续打击最小化,以避免损伤加重,降低多发伤的死亡率和致残率。院前急救的目的是采用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与技术,最大限度减少伤病员的痛苦,降低死亡率与致残率,为医院抢救打好基础(3)。对于骨盆骨折,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院内治疗,如内固定、外固定、髂内动脉结扎止血等方面。而对骨盆骨折院前急救,则甚少研究。或只关注于全身情况而放弃骨盆局部处理,或就地取材,各显神通,简单处理。如武钢等用锁骨带、潘进社等用床单简易捆绑等简易急救。目前尚未有统一、规范、有效的院前急救体系。(详见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报告。) 三、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关键及主要创新点: 1、主要研究内容: (1)对国内外交通事故、安全生产等现状进行广泛的调研。通过大量查阅文献,了解骨盆骨折的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掌握目前国内外骨盆骨折的急救方法和急救措施,了解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目前的治疗方法提出改进,提出骨盆骨折院前急救及治疗的规范化流程。 (2)针对目前国内外骨盆骨折治疗现状,研制一种能在骨盆骨折急救中应用的简便、有效的骨盆充气式固定止血兜,并制成样品。首先在20名健康人身上试用,获得相关压力数据;再在50名轻型骨盆骨折患者使用,结累经验;逐渐向

骨盆骨折的急救与护理

1.3.3 抗休克治疗的护理失血性休克是骨盆骨折最严重的并发症,可危及患者生命。故抢救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首要环节即为抗休克治疗。 患者如有明显外出血,应立即进行压迫止血。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一旦出现失血性休克征象,应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 1.3.3.1 迅速建立充足、有效的静脉通道,保证液体入路的通畅。必要时进行浅静脉切开补液或者深静脉插管补液。补充液体应遵循“晶胶体并重、先快后慢”的原则,补充患者有效血容量,必要时及时进行输血治疗。 1.3.3.2 连续动态监测合并休克患者生命体征,患者在抗休克过程中出现皮肤回暖、意识清、血压及中心静脉压上升、心率减慢、尿量增加等临床表现则表明抗休克治疗有效,此时应注意保持液体输入的速度及液量,心、肾功能不全患者或者老年患者应避免输入液体过多。 抗休克治疗措施实施后,血压不升或上升后很快又下降,说明患者有活动性出血,此时应在积极抗休克治疗基础上及时进行手术探查。 1.3.4 急诊检查的护理骨盆骨折患者往往为复合损伤,在转运患者的过程中,可能加重严重复合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在护理过程中更应注意,为减少搬动患者的次数,应尽量在床边完成各项相关辅助检查,如该项检查必须对患者进行搬动,应由医护人员进行陪同检查,及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一旦发生意外则立即就地抢救。 为保护患者,避免加重损伤,应尽量避免徒手搬动患者,可使用担架或床单整体过床,不可随意改变患者体位。

2结果所有患者在入院30 min内均初步完成检查与评估,急诊骨盆外固定手术均在6 h内完成,合并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在骨盆骨折固定后及时转科治疗。1例患者因严重失血性休克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余患者抢救成功。 3 讨论总之,抢救骨盆骨折患者,护理人员应争分夺秒完成各项初步检查,关键要及时积极地进行抗休克治疗。

骨盆骨折的护理功能锻炼

骨盆骨折的护理功能锻 炼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骨盆骨折的护理 一:概念: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外伤,多由直接暴力骨盆挤压所致。多伴有合并症和多发伤。 二:病因:常见原因有交通事故、意外摔倒或高处坠落等。 三:发病机理:骨盆骨折多为直接暴力撞击挤压骨盆或从高处坠落冲撞所致鵻运动时突然用力过猛,起于骨盆的肌肉突然猛烈收缩,亦可造成其起点处的骨盆撕脱骨折。低能量损伤所致的骨折大多不破坏骨盆环的稳定,治疗上相对容易。骨盆骨折是机动车事故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仅次于颅脑伤和。损伤后的早期死亡主要是由于大量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与感染等所致在严重的骨盆创伤的救治中防止危及生命的出血和及时诊断治疗合并伤,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四:分类: 按骨折位置、数量 骨盆边缘撕脱性骨折, 骶尾骨骨折: 骨盆环单处骨折 骨盆环双环处骨折伴骨盆变形 五:临床表现: 1、血压下降过休克:严重的骨盆骨折伴大量出血时,常合并休克。 2、局部肿胀、压痛、畸形、骨盆反常活动、会阴部瘀斑。

3、骨盆分离试验和骨盆挤压试验阳性 4、可合并腹膜后血肿和腹内器官损伤,若膀胱和尿道损伤可出现尿血;腹内器官损 伤可出现急腹症症状和休克症状。直肠损伤少见。 六:并发症1.肤膜后血肿。2.尿道或膀胱损伤。 3.直肠损伤。 4.神经损伤。 七:辅助检查: (1)骨盆后前位X线片: (2)骨盆入口位片: (3)骨盆出口位片:CT检查 八:处理原则: 1.对骨盆边缘性骨折。只需卧床休息。髂前上棘骨折病人置于屈髋位;坐骨结节骨折置于伸髋位。卧床休息3-4周即可。 2.对骨盆单环骨折有分离时,可用骨盆兜带悬吊牵引固定。骨盆兜带用厚制成,其宽度上抵髂骨翼,下达股骨,悬吊重量以将臀部抬离床面为宜。5-6周后换用短裤固定。 3.对骨盆双环骨折有纵向错位时,可在下行手法复位。复位方法是病人仰卧时,两下肢分别由助手把持作牵引,用宽布带衬厚棉垫绕过会阴部向头侧作对抗牵引,术者先将患侧髂骨向外轻轻推开,以松介嵌插,然后助手在牵引下将患侧下肢外展,术者用双手将髂骨嵴向远侧推压,矫正向上移位,此时可听到骨折复位的“喀嚓”声,病人改变健侧卧位,术者用手掌挤压髂骨翼,使骨折面互相嵌插。最后病人骶部和髂嵴部垫薄棉垫,用宽15~20厘米胶布条环绕骨盆予以固定。同时患肢作持续骨牵引。3周后去骨牵引,6~8周后去固定的胶布。固定期间行股四头肌收缩和关节活动的锻炼。三个月后可负重行走。 4.对有移位的骶骨或脱位可在局麻下,用手指经肛门内将骨折向后推挤复位。陈旧性尾骨骨折疼痛严重者,可在局部作强地松龙封闭。 5.髋关节中心性脱位,除患肢作骨牵引外,于大粗隆处宜再作一侧方牵引。予以复位。

骨盆骨折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杨虹张

工作单位:363000漳州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厦门大学附属 东南医院)骨三科 杨虹张:女,大专,护师收稿日期:2012-01-08 骨盆骨折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杨虹张 摘要总结了50例骨盆骨折合并内脏器官损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经验,主要包括急救护理、常见器官合并伤护理和一般护理。认 为护理人员对骨盆骨折患者病情观察要有预见性,对症状变化要有敏感性;应做到反复体检、细致观察、严格交接班,以及时发现并发症,并协助医生抢救休克、处理合并症,从而提高骨盆骨折合并内脏器官损伤的抢救成功率。关键词:骨盆骨折;合并伤;并发症;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6411(2013)02-0102-03骨盆骨折合并内脏器官闭合性损伤,约占全身骨折的3%,多为暴力直接作用,挤压骨盆所致,常合并出血、休克及腹腔闭 合脏器的损伤[1] 。本院从2008年以来共收治50例骨盆骨折的外伤患者,现就护理体会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50例患者,男性3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35.5岁(18 52岁)。受伤原因:高处坠落22例,交通事故19例,挤压9例,就诊时间在1 8h 内,其中15例伴有失血性休克, 8例行剖腹探查脏器修补或切除,25例行骨盆固定术。1.2结果本组50例病例均为外伤,休克14例,手术治疗18例(同时腹部探查手术8例),保守治疗25例,未出现死亡病例。骨折愈合时间平均9周,骨盆内、外环基本保持正常解剖关系,未出现致残情况。2护理 2.1急救护理骨盆骨折合并内脏器官损伤的患者因出血量 大、短时间内循环血量锐减而致休克者较多[1] 。2.1.1立即扩容采血(如抽血常规、PT 、血交叉等),配血后立即双管输血输液。在静脉快速输液扩容的基础上,可同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以维持血压稳定,保持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输液时选用上肢血管、颈外静脉,均用留置针穿刺,防止由于患者烦躁或搬动造成普通钢针刺破血管影响液体输入。视病情而定,必要时行锁骨下深静脉置管,以保证快速输液及监测中心静脉压。高流量吸氧、控制出血、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入院后即给予多功能监护仪持续心电监护。给予留置尿管监测每小时尿量,如果尿量小于30ml /h ,则说明休克 未纠正,应加快输液速度。同时注意观察有无血尿[2] 。 2.1.2防治内脏器官继发性损伤骨盆骨折很有可能合并内脏器官受损,因此,在急救同时,尽可能快速进行床边胸腔、腹腔及盆腔超声检查,摄X 线片,患者可能因剧痛、恐惧而不能很好配合检查治疗,或由于处于休克期因反应差而缺少主诉,内脏器官损伤早期症状隐匿容易漏诊,故需要多学科团队密切合作,严密观察病情、反复细致地体检及仪器辅助检查,使内脏合并伤能够及早发现。同时,不稳定性骨盆骨折使用外固定支架固定可达到骨盆环稳定的效果,从而有效控制出血、减轻疼痛。安慰患 者并取得其配合,以保持骨盆制动。 2.2常见器官合并伤护理2.2.1出血、休克骨盆骨折最常见、最紧急、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合并大出血并致休克,也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护理上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皮肤黏膜、生命体征及尿量的变化,快速建立2条或2条以上静脉通道,根据补液原则有计划、按时按量补充晶体液、胶体液。必要时进行加压输液或输血,以迅速扩充血容 量。动态观察并记录心率、BP 、P 、R 、血氧饱和度及每小时尿量 等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给氧,氧流量4 6L /min ,保证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注意保暖。随时评估患者,如表情淡漠、烦躁、谵妄或嗜睡、昏迷、皮肤苍白湿冷、四肢冰凉、少尿或无尿说明休克情况仍存在,协助医生进一步处理。对有开放性的 伤口,应观察出血情况及估计失血量,并根据医嘱准确应用止血药,严密观察止血效果,必要时做好手术前的准备,进行手术止血。疼痛可加重休克,应制动,尽量减少患者的搬运,给予止痛剂。严重骨盆骨折应常规留置导尿管,既可了解有无泌尿系统损伤,又可准确记录尿量以指导抗休克治疗。 2.2.2直肠及会阴部损伤骨盆骨折患者出现肛门出血、下腹痛、明显压痛、反跳痛及里急后重,肛门指检指套染有血迹,提示直肠损伤。会阴部损伤易导致感染,应保证会阴部清洁,用高锰 酸钾液冲洗。便后用温水擦洗, 保持干燥。2.2.3膀胱及尿道损伤表现为排尿困难、尿道口有血溢出,会阴及下腹胀痛等。插尿管时动作轻柔,切勿强行插入以免加重尿道损伤。如尿道口有流血,导尿管难于插入膀胱内提示有后尿道损伤的可能。通过对尿量、尿色的综合评估,可了解出血量,作为综合治疗的参考。留置尿管后要加强管理,严防泌尿系感染。尿道口用1?5000呋喃西林消毒液每天擦拭2次。定期作尿液细菌培养,病情许可时嘱患者多饮水以防泌尿系感染。2.2.4腹腔内脏损伤可分实质脏器或空腔脏器损伤。实质性脏器表现为腹内出血,可有移动性浊音。空腔脏器破裂,主要表现为腹膜刺激症状及肠鸣音消失或肝浊音界消失。护士应注意观察,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入院后给予禁食禁饮,腹胀较剧或怀疑腹腔空腔器官损伤者给予胃肠减压。观察胃肠蠕动情况,了解肛门排气、排便情况。护士应将腹痛特点及腹部体征作为观察的重点内容,详细交接班。体检时如果发现肋缘及上腹有皮肤擦伤,重点排查上腹部实质器官肝、脾等有无损伤。若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适,重点排除胃肠道空腔器官损伤,密切观察有无腹 膜刺激症及气腹。如腹痛不缓解, B 超复查提示腹腔积液量增加,叩诊出现移动性浊音,腹穿抽出不凝血,应予剖腹探查。2.2.5出血及腹膜后血肿此类患者多感腹部胀痛、腰背部疼 ·201·TODAY NURSE ,February ,2013,No.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