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观察与护理措施

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观察与护理措施

摘要: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0月~2014年11月入住我院的38例行肝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9例发生术后急性排斥反应。观察分析9例急性排斥反应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提出具体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术后2d时体温开始升高;术后2d血压水平降至最低,之后升高;术后4d时情绪评分将至最低值,之后迅速升高。本组患者术后1~3d 胆汁量迅速降低至最低值,之后升高,第5时又降低;本组患者术后1~2d环孢素A水平迅速升高,2~3d几乎无变化,然后迅速降低。结论通过对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进行综合性分析,可帮助早期诊断急性排斥反应,并为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肝移植术;急性排斥反应;护理

急性排斥反应是肝移植术后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迄今尚无一项特异性的化验及检查指标可对急性排斥反应的

GAGGAGAGGAFFFFAFAF

发生进行诊断与预判[1]。因此,如何观察并尽早发现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已经成为肝移植术后护理的一个重点与难点。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0月~2014年11月入住我院的38例行肝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的9例急性排斥反应进行早期观察,并给予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

GAGGAGAGGAFFFFAFAF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0月~2014年11月入住我院的38例行肝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9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男6例,女3例;年龄45~72岁,平均(61.20±3.22)岁;均诊断为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原发性肝癌,入院第8d开始行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手术,均经肝穿刺病理学证实。

1.2观察指标

1.2.1神志及情绪对患者的神志及情绪改变情况进行严密地观察、记录。为了更加清晰地反映患者的情绪改变情况,笔者按照症状量表的基本原理,对患者的情绪改变情况进行定量评分。评分方法如下:昏睡为0分;清醒平静为1分;兴奋失眠,但是使用镇静药物之后平静或者入睡3h以上为2分;使用镇静药之后平静或者入睡在1~3h为3分;使用镇静药之后平静或者入睡在0.5~1h为4分;使用镇静药平静或者入睡在0.5h以下为5分。

1.2.2监护生命体征对患者生命体征改变情况进行严

密地观察、记录,术后3d之内每隔15min记录一次,在患

GAGGAGAGGAFFFFAFAF

者生命体征稳定之后,仍然需要注意其体温、血压的变化情况。

GAGGAGAGGAFFFFAFAF

1.2.3胆汁量及性质对每小时胆汁量、颜色、粘稠度等指标进行严格记录;准确记录24h胆汁量。

1.2.4血环孢素A水平变化每日准确送检环孢素A水平及肝功能检查情况,并注意做好记录。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所有数据均采用计量资料(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术后体温、血压及情绪变化情况本组术后2d 时体温开始升高;术后2d血压水平降至最低,之后升高;术后4d时情绪评分将至最低值,之后迅速升高,见表1。

2.2患者术后胆汁量及环孢素A水平变化情况本组患者术后1~3d 胆汁量迅速降低至最低值,之后升高,第5时又降低;本组患者术后1~2d环孢素A水平迅速升高,2~3d 几乎无变化,然后迅速降低,见表2。

3讨论

3.1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是造成移

植肝早期功能不佳的一种十分常见的原因[2]。急性排斥反

GAGGAGAGGAFFFFAFAF

应一般发生于肝移植术后1~2w之内,而且往往会先出现临床症状,其后才出现各项检测指标水平异常。本研究中的9例急性排斥反应各项指标的变化特征如下:

GAGGAGAGGAFFFFAFAF

①情绪改变最显著,表现为兴奋失眠,最高峰与病理检查提示的急性排斥反应相一致;②患者始终无显著的肝区疼痛症状,而且血总胆红素及肝酶学检查的改变与急性排斥反应无显著的相关性,与文献报道存在一定的差异性[3];③体温及血压水平改变不显著;④胆汁量迅速减少,甚至连续12h 未见胆汁分泌;⑤血环孢素A谷值水平降低至术后最低水平。根据上述观察结果,肝移植术后 1~2w内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身心变化,记录并绘制各项指标的变化曲线图,以便直观地观察患者的每一种变化,及早发现和处理急性排斥反应。

3.2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护理

3.2.1肝穿刺活检的护理患者一旦被怀疑发生了急性

排斥反应,均需行肝穿刺活检确诊或排除,一些患者甚至需要接受2次以上的肝穿刺检查,大部分患者在穿刺前表现出明显的紧张、焦虑。主要是害怕活检后会得出排斥反应的结论,以及担心肝穿刺会“非常疼痛”,因此在肝穿刺前后应给予患者耐心细致的解释及更多的心理关怀使其放松。

GAGGAGAGGAFFFFAFAF

3.2.2用药的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免疫抑制剂终身

服用的心要性,切不可自行减量或停服、漏服。指导患者正确服药,如口服环抱素a,为减少胃肠道反应,增加生物利用度,应在饭前30min服用,并加入牛奶或果汁饮料中送服。大量激素的使用容易导致机体缺钙,指导患者多进食小虾皮,牛奶,骨头汤等,补充钙质;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应遵医嘱严格掌握用药剂量,时间和方法,掌握药物半衰期,药理作用及毒副反应,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病情变化。

3.2.3心理护理由于行肝移植手术的患者病情较为严重,且还会出现急性排斥反应,患者往往会因为这些因素而使得心理状况不佳。当患者出现急性排斥反应时,护理人员应积极地做好心理护理干预,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耐心细致地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倾听、理解患者的感受,向患者提供有关排斥反应的相关知识,并对患者周围环境进行调整(如听音乐、看电视),分散其注意力以减轻患者的不安。

参考文献:

[1]朱志军.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复发的防治[J].外科

理论与实践,2008,13(4):313-315.

GAGGAGAGGAFFFFAFAF

[2]卢安卫,郑树森,吴健,等.以他克莫司为基础的不同免疫抑制方案在肝移植后应用的比较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6,86(48):3389-3392.

GAGGAGAGGAFFFFAFAF

[3]Sun QL, Fu Y, Sun AP, et al. Correlation of E-selectin gene polymorphisms with risk of ischemic stroke: a meta- analysis[J].Neural Regen Res,2011,6(22):1731-1735.编辑/冯焱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25944 6558 敘33366 8256 艖 E 39255 9957 饗*23543 5BF7 寷35598 8B0E 謎29794 7462 瑢M*w

GAGGAGAGGAFFFFAFAF

肝移植术后转氨酶升高的常见原因和处理

?肝移植术后转氨酶升高的常见原因和处理 ? ?各位肝友,肝移植术后转氨酶的变化,恐怕是诸位经常关心的问题了。阿土在这里帮大家总结了一下转氨酶升高的六大原因。总体来说,转氨酶升高是肝细胞受损的表现。阿土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 一、动脉并发症 这是术后早期(1-3周)非常糟糕的一项并发症,好在发生率并不高,小于1%。 术后早期是定期监测B超的,可以在转氨酶早期升高时就动态观察动脉通畅的情况。处理办法有抗凝药物、介入支架,极个别患者可能需要接受急诊再次肝移植。 二、排斥反应 这恐怕是转氨酶升高最常见的并发症了,有经验的肝友会马上想到检测抗排异药物浓度。阿土提醒大家注意,如果伴有发烧、拉肚子时,药物浓度可能会下降,需要早点来检测浓度。 急性排斥反应可以用提高药物浓度,激素冲击等办法处理。如果肝穿证实时慢性排斥反应,则处理较棘手,可以考虑长期小剂量激素联用。少数慢性排斥反应患者,伴有顽固性的严重黄疸和肝功能失代偿的,晚期可能需要再次肝移植 三、药物损伤 包括抗排异药物浓度过高,山寨版西药的杂质过多,或者中药的药物毒性等。浓度调节对于一些老肝友来说,可那已经是轻车熟路了。 但是人体是十分复杂的,比如偶尔吃了提高浓度的药物或食物,比如五酯胶囊、伏立康唑、西柚汁等,都会享受到“坐电梯的感觉”。不熟悉的西药不要乱吃,阿土在临床上就遇到过吃山寨版优思弗反而吃出黄疸来的。至于中药,我不敢断言,但是请服用正规中医院的药物;要来的土方不可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是药三分毒”,无论中药还是西药都有可能发生副作用的。

四、感染 包括巨细胞病毒感染、乙肝病毒复发等肝内感染的情况。 一般建议患者定期复查巨细胞病毒抗原(IE+E,PP65),术后4个月内是高危期,1-2周查一次;之后3-6个月一次。如果升高可以使用更昔洛韦或缬更昔洛韦。至于乙肝复发,我们的建议是拉米夫定联合小剂量免疫球蛋白,保持“乙肝表面抗体滴度水平:100是及格,200是良好,400是优秀”。郑树森院士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得到全世界专家的普遍认可了。如果在坚持抗复发方案的情况下,仍然滴度下降的,复发可能性较大,可以考虑联用阿德福韦或其他药物。当然,确认复发以后,乙肝DNA监测和病毒变异是必须检查的。 五、胆道损伤 所谓“肝胆相照”,肝细胞和胆道是密不可分的。长期的胆道并发症,也会引起肝细胞的破坏,引起转氨酶的升高。 六、免疫清除 自身免疫性肝病或免疫系统自动清除带乙肝cccDNA的肝细胞时,转氨酶也会升高。但是只要保持在100左右,或一下,短期内并不会对肝脏本身产生太大的副作用。因为肝脏的再生能力是非常顽强的。 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病,或自免肝行肝移植术后的患者,一般建议服用少量激素来控制。如果是乙肝的免疫清除,倒是一件好事情, 诸位肝友不要奇怪,为什么阿土到现在还没有提到降酶药物。其实个人认为,转氨酶升高时,首先还是要找到肝细胞损伤的原因,给予“对因处理”。至于降酶药物,可以辅助性的使用,属于“对症处理”。 降酶药物可分为2类。主要保护肝细胞的,如甘草酸制剂(美能、甘利欣、天晴甘美)、易善复等;主要降低外周血的肝酶水平的,如五酯胶囊、百赛诺等。 预祝各位肝友,肝酶平平安安,胆道畅通无阻。

肝移植术后的“出院指导”

肝癌患者行肝移植术获得成功后,仍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及监测各项有关指标。肝脏手术复杂、损伤大,恢复需要很长的过程。这就需要患者出院后继续调理,而大多数患者及家属缺乏必要的家庭护理知识。因此,在患者出院前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康复指导,使患者及家属了解家庭护理的知识,以提高肝移植后的存活率。心理指导患者出院意味着将逐步恢复家庭及社会角色,对于肝癌肝移植术后的患者来说十分担心术后并发症及肿瘤复发、转移,大多数表现为悲观、忧郁、恐惧,对后续的治疗和生活失去信心。故需要从心理上给予耐心疏导,同时家属应充分理解患者的心情和痛苦,经常给予精神支持和心理上的安慰。饮食原则饮食以均衡为原则,要清淡、定时、定量,注意饮食卫生,不吃变质及未煮熟的食物。少吃动物内脏、蛋黄、鱼子等高胆固醇食物;进食蛋白质,如瘦肉、鸡、鱼、牛奶等;摄人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如米饭、面食以保证足够的热量;多食高钙食品及新鲜蔬菜、水果。饮食的禁忌禁食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的补品及保健品,如香菇、木耳、人参、蜂皇浆、红枣等,以免引起排斥反应。定期服药肝移植术后患者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以免发生排斥反应,而各种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剂量要因人而异,过多引起中毒反应,过少达不到效果。因此,必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切不可自行减量或停药。休养与活动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门窗要经常打开通风;要注意卧床休息,增加肝脏血流量,减轻肝脏的负担,有利于肝脏的修复及肝功能的恢复。有规律地适当活动,不能过度,注意保护移植肝脏,避免移植肝脏部位受到外界暴力撞击或意外创伤,肝功能恢复良好者亦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以身体不感到疲劳为宜。感染的预防因患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自身抵抗力低下,易发生各种感染。因此应指导患者注意天气冷暖,及时加减衣服。避免与传染患者接触,早期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外出时应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及居住环境的卫生。定期复诊向患者说明定期复诊的重要性,肝移植术后的前半年应每月来院检查。以后3个月随访1次,每次随访应复查AFP、生化肝功、B超、CT等观察术后疗效及康复的情况,发现问题随时就诊。

肝移植病人的护理

肝移植病人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一)受体的术前护理 1.为病人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心理护理,限制探视,做好病室的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2.病人的清洁护理很重要,清醒者,可帮助病人洗澡,对昏迷的病人应给床上擦洗,床上洗头,术前一日每日3次用酒精擦洗头发。彻底清洗脐及皮肤皱折处的污垢。腹部皮肤于手术前一日及术日晨先用2.5%消毒,再用75﹪酒精脱碘,后用无菌布方巾包裹。 3.根据医嘱术前3天,用抗霉菌的药物对皮肤皱折、指甲、会阴部等进行每日3次涂擦。 4.彻底清洗病人肠道,清醒者术前3天吃流质饮食。口服肠道不吸收抗菌素并根据医嘱给缓泻剂,术前晚及术晨进行清洁灌肠,排除肠道毒素。 5.做任何操作时要轻柔,注意保暖,防止感染。 (二)洁净病房的准备 1.术前对病房应进行彻底的擦洗和消毒,墙壁、家具、床垫等。用1000g/ml次 氯酸进行擦拭,并每日3次用静态层流杀菌机进行消毒。 2.病人的衣服、被单、被套、枕套、尿垫等布类物品送高压灭菌。 3.病房内应备齐所有要用的医疗器械、护理用品,并对其消毒。尽量减少术后 医护人员出入病室。 4.制定严格的出入病室的制度

(1)非肝移植患者医疗关系人员谢绝入内。 (2)进入时需履行下列程序:A.脱去白大衣B、洗手后用消毒液消毒C、戴上无菌的口罩、帽子D、穿上鞋套或更换拖鞋E、穿好无菌隔离 衣 (3)外来治疗仪需用消毒液擦拭后方可进入病房,轮子需要在泡有消毒液的垫子来回滚动数次。 (4)凡进入室内所有的物品均需经消毒处理后方可进入病房。 (5)对病人做任何治疗及护理时均应带无菌手套 (6)勿将清洁物品置于床的平面以下的地方。 (7)尽量减少室内人员的流动,避免过多的人在室内长时间的停留。二.术后护理 (一)呼吸功能的维持和护理 1.保证呼吸机的有效通气,根据医嘱及时抽取血气分析,随时根据血气 分析的结果调整呼吸机各参数,做好呼吸机应用的各项护理,对躁动 不安者可进行妥善的约束,并根据医嘱给病人镇静剂。 2.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根据痰量的多少及时吸痰,一般情况下每30-60 分钟吸痰一次,吸痰前向气管内滴入2ml的化痰药,吸痰前后均应给 病人吸纯氧2分钟,吸痰过程中一定要轻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3.每3小时用朵贝尔氏液进行口腔护理。做好气管插管外固定带的清洁, 妥善固定,带气管插管者,每日3次进行口腔冲洗。为预防真菌生长, 可用制霉菌素研碎以后甘油为佐剂涂抹口咽部。也可用4%的碳酸氢钠 及复方硼酸水进行口腔护理,抑制真菌的生长。

糖皮质激素在器官移植排斥反应中的应用

糖皮质激素在器官移植排斥反应中的应用 免疫抑制剂治疗是预防和治疗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措施。糖皮质激素是器官移植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尤其长期应用又具有明显不良反应,甚或影响器官移植受者的长期存活。 (一)肾脏移植排斥反应。 肾移植手术后排斥反应分为4种类型:(1)超急性排斥反应;(2)加速性排斥反应;(3)急性排斥反应;(4)慢性排斥反应。糖皮质激素在肾移植受者排斥反应预防和治疗的联合用药方案中起较为重要作用。 【治疗原则】 1.移植肾排斥反应治疗前需有充分依据并排除药物肾毒性反应、血管因素及尿路梗阻、溶血尿毒综合征(HUS)、病毒感染等,应将移植肾病理活检作为重要治疗依据。 2.糖皮质激素通常作为急性排斥的首选治疗药物。 3.慢性排斥反应应结合移植肾穿刺活检及临床病情,行免疫抑制剂方案或剂量调整的综合性治疗。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1.肾移植术中围手术期应用:为预防肾脏移植后早期强烈排斥反应,通常在移植手术中即大剂量静脉滴注方案。 通常的给药方案:肾移植术中(手术当日)静脉给予甲泼尼龙250~1000mg(5~15mg/kg);术后次日每日250~500mg,共2天,后快速减量改为口服,术后1个月每日泼尼松(龙)口服维持量为5~10mg或甲泼尼龙4~8mg。 移植后糖皮质激素早期快速减量应具备以下条件:(1)移植受者不属免疫高危患者;(2)围手术期采用了抗体诱导治疗;(3)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早期已达到目标血药浓度。(4)同时使用的抗增殖类药物(如霉酚酸脂或硫唑嘌呤)剂量充足。 2.急性排斥反应阶段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 (1)急性排斥反应通常采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该方法可逆转约75%的首次排斥反应。通常应用甲泼尼龙250~500mg/d或6 mg/kg-1/d-1静脉滴注,持续30~60分钟,连续3~5天。排斥反应较轻者也可酌情减少剂量,合并糖尿病者冲击剂量不宜过大,或直接采用抗体治疗。以后改为口服,逐渐递减至冲击前用量。 (2)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结束后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宜较原剂量增加20%左右,钙调磷酸酶抑制剂血药浓度应位于“目标治疗窗”范围近上限区域;若较长时间位于“目标治疗窗范围”以下,有诱发再次急性排斥反应的可能。 (3)对抵抗糖皮质激素的难治性急性排斥反应,宜尽早改为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或单克隆抗体(OKT3)治疗;如移植肾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抗体介导的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可将ATG作为一线抗排斥治疗药物,并联合其他辅助治疗。 3.肾移植术后维持期应用:肾移植初始治疗或抗体诱导治疗期结束后即开始维持期治疗。应注意急性排斥反应可发生在维持期任何时间。(1)糖皮质激素原则上低剂量维持,即泼尼松(龙)5~10mg/d或甲泼尼龙4~8mg/d 口服。(2)如发生急性排斥反应,依然首选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应用剂量及方法参照上文“急性排斥反应阶段皮质激素冲击治疗”。(3)如发生慢性排斥反应、蛋白尿或原肾小球疾病复发等表现,可上调糖皮质激素用量,但应注意不良反应的监测,权衡利弊。临床实践证明长期较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应用并未改善患者预后。(4) 糖皮质激素撤除对移植肾存活的远期影响仍然存在争议,故维持期糖皮质激素停用应慎重,如临床病情需要停用,则应重新选择或设定更优化的免疫抑制剂方案。 (二)肝脏移植排斥反应。

肝移植术后主要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和治疗

?1310?南方医科大学学报(JSouthMedUniv)2007;27(9)肝移植术后主要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和治疗 易述红,李华,杨扬,陆敏强,蔡常洁,许赤,易慧敏,汪根树,陈2,1(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脏移植中心,广东广州510630)7、 摘要:目的观察肝移植术后主要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类型及l临床表现,并探讨其病因、易发因素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至2005年9月完成的467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肝移植术后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共有91例(19.49%)患者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其中弥漫性脑病72例,脑血管意外12例,癫痫发作4例,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3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2例。高龄、术前高胆红素血症、高渗透压、低血小板、肺部严重感染与弥漫性脑病密切相关。5例脑病患者施行了持续的肾脏替代治疗,8例脑出血患者中5例施行了开颅血肿清除术。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患者中有79例痊愈,12例死亡.与神经系统相关死亡率为10.98%。结论神经系统病变是肝移植术后常见并具有潜在危险的并发症,产生的原因是多因素的,免疫抑制剂的神经毒性只是一个促进因素。脑出血的发生多提示预后不良。针对病因的综合治疗和免疫抑制剂的及时调整有利于改善预后。 关键词:肝移植;神经系统:手术后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76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4254(2007)09.1310.04 Majorneurologicalcomplicationsfollowinglivertransplantationandtheirmanagement YIShu-hong,LIHua,YANGYang,LUMin?qiang,CAIChang-jie,XUChi,YIHui-min,WANGGen-shu,CHENGui?hua LiverTransplantationCenter,111们AffiliatedHospital,SunYat—senUniversity,Guangzhou51063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clinicalfeatures,underlyingmechanismandmanagementofmajorneurologicalcomplicationsfollowinglivertransplantation.MethodsThedataof467patientsundergoinglivertransplantationfromOct.2003toSep.2005wereretrospectivelyreviewed.ResulIsNeurologicalcomplicationsoccurredin91(19.49%)cases.Themostcommonneurologicalcomplicationswereencephalopathy(72cases),followedbystroke(12cases),seizure(4cases),centralpontinemyelinolysis(3cases),andcentralnervoussysteminfections(2cases).Fiveencephalopathycasesweretreatedwithcontinuousrenalreplacementand5intracranialhemorrhage caseswithneurosurgical intervention.ThemortalityrelatedtoneurologicalcomplicationsWas10.98%(12/91).ConclusionsNeurologicalcomplicationsarecommonandpotentiallyfatalfollowinglivertransplantationinvolvingseveralfactors.CsAandFK506mayplayallimportantroleintheonsetofneurologicalcomplications,andstroke,especiallyintracranialhemorrhage,hasahighmortality.Combinedtherapiesandtimelymodulationoftheimmunsuppressiveregimensmayimprovethepatient’Soutcome. Keywords:livertransplantation;nervoussystem;post-operativecomplications 神经系统并发症是肝移植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然而国内尚缺乏大宗病例报道。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467例肝移植患者资料.就肝移植术后主要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情况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自2003年10月至2005年9月我中心共为467例患者施行了479次肝移植术,术式主要采用改良背驮式原位肝移植,其中肝肾联合移植11例,劈离式肝收稿日期:2007.05.18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课题)项目(2003CD515507);广州市科技局计划项目(200523.E0101) SupportedbyNational973ProgramforKeyBasicScienceResearchandDevelopment(2003CD515507)andbySci.techResearchProjectofGuangdongProvincialSci-teehAdministrationBureau(20057_3.EOl01). 作者简介:易述红(1973.),男,医学博士.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肝脏外科和肝脏移植学移植2例。受者术前诊断:肝炎后肝硬化217例,重症肝炎并暴发性肝功能衰竭76例,原发性肝癌152例.硬化性胆管炎7例,胆汁性肝硬化10例.先天性多囊肝多囊肾4例,肝糖原累积症1例。术后应用环孢素A(CsA)或普乐可复(FK506)和类固醇激素二联免疫疗法为基础免疫抑制方案预防排斥反应.治疗中部分病例加用霉酚酸酯(MMF)或赛尼呱加强免疫抑制治疗。术后监测肝功能相关指针和免疫抑制药物浓度,其中术后早期FK506血药浓度控制在8~12ng/ml,CsA血药浓度控制在200~300“g/ml。 1.2肝移植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诊断 肝移植术后患者出现抑郁、躁动、缄默、幻视、幻听、头痛、谵妄、昏迷等可疑神经系统病变时,立即检查肝肾功能、血生化、血CsA或FK506药物浓度,并根据临床病变的发展。及时行脑部MRI或CT、脑电图等检查,有临床指征时。行腰穿检查CSF,并行细菌、真菌和病毒检查,以明确诊断。

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观察与护理措施样本

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映观测与护理办法 摘要:目探讨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映观测与护理办法。办法回顾性分析了10月~11月入住我院38例行肝移植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9例发生术后急性排斥反映。观测分析9例急性排斥反映患者基本临床特性,提出详细护理办法。成果本组术后2d时体温开始升高;术后2d血压水平降至最低,之后升高;术后4d时情绪评分将至最低值,之后迅速升高。本组患者术后1~3d 胆汁量迅速减少至最低值,之后升高,第5时又减少;本组患者术后1~2d环孢素A水平迅速升高,2~3d几乎无变化,然后迅速减少。结论通过对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映进行综合性分析,可协助初期诊断急性排斥反映,并为采用相应护理办法提供一定根据。 核心词:肝移植术;急性排斥反映;护理 急性排斥反映是肝移植术后较为常用一种并发症,迄今尚无一项特异性化验及检查指标可对急性排斥反映发生进行诊断与预判[1]。因而,如何观测并尽早发现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映已经成为肝移植术后护理一种重点与难点。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0月~11

月入住我院38例行肝移植术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中9例急性排斥反映进行初期观测,并予以一定护理干预办法。 1资料与办法 1.1 普通资料回顾性分析了10月~11月入住我院38例行肝移植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9例发生急性排斥反映,男6例,女3例;年龄45~72岁,平均(61.20±3.22)岁;均诊断为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原发性肝癌,入院第8d开始行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手术,均经肝穿刺病理学证明。 1.2观测指标 1.2.1神志及情绪对患者神志及情绪变化状况进行严密地观测、记录。为了更加清晰地反映患者情绪变化状况,笔者按照症状量表基本原理,对患者情绪变化状况进行定量评分。评分办法如下:昏睡为0分;苏醒安静为1分;兴奋失眠,但是使用镇定药物之后安静或者入睡3h以上为2分;使用镇定药之后安静或者入睡在1~3h为3分;使用镇定药之后安静或者入睡在0.5~1h为4分;使用镇定药安静或者入睡在0.5h 如下为5分。 1.2.2监护生命体征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状况进行严密地观测、记录,术后3d之内每隔15min记录一

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肝移植是目前临床治疗各种终末期肝病最有效方法之一,已成为终末期肝病的金标准治疗。虽然肝移植手术成功率已达90%—100%。但由于手术创伤大,治疗过程复杂,仍有不少问题尚未解决。努力减少肝移植术后并发症,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有重要意义。现将各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我科2021年12月—2021年4月共进行14例肝移植术,其中男10例,女4例,平均年龄45岁。 2.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2.1 腹腔内出血 腹腔内出血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比较常见,是术中和术后早期的主要死因。肝功能尚未完全恢复,凝血功能紊乱,加之手术应激和大量激素诱发出血和消化道溃疡,术后易出血,肝移植术后常规放置多条腹腔引流管。术后2—3天管腔内有部分血性液体流出,多因手术创面渗血所致,渗血与手术创面大及凝血功能障碍有关。若术后48小时内,腹腔引流管大量引出血性液体,每小时20ml,立即通知医生,必须行手术止血。严密观察引流管内引流液的色泽,性状及量,发生异常随时记录报告医生。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勿折,受压,定期挤压引流管。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观察腹部与手术切口有无渗血情况发生。如果病情紧急发生腹腔内出血,应协助医生配合抢救,静脉补液,补血,扩充血容量,抗休克治疗。 2.2 急性排斥反应 急性排斥反应是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一般发生在肝移植术后早期,发生率高达70%—80%,特别是第5天至第14天之间。临床上急性排斥反应可出现发热,精神不振,肝区疼痛等表现。T管内胆汁量突然减少,色泽变淡或呈水样稀薄,肝功能示ALT,AST升高,继之胆红素升高等。(1)胆汁的观察,正常胆汁的引流量每天不应少于

肝移植106例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和治疗(一)

肝移植106例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和治疗(一) 作者:王琳,赵青川,陶开山,杨雁灵,安家泽,何勇,窦科峰 【关键词】肝移植 【Abstract】AIM:Tosummarizethenewclinicalmanifestationsofacuterejection(AR)followinglivertransplantation anddiscuss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AR.METHODS:Atotalof106caseswithlivertransplantationin ourcenter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withregardtothepathologicchangesandclinicalmanifestatio nsofAR,and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it.RESULTS:Amongthe106cases,17(16.0%)sufferedwithAR afterlivertransplantation,consistingof1criticalAR,6mildAR,7moderateARand3severeAR.However,al l17caseswhichhadpathologicchangeswerelackoftypicalclinicalmanifestationsandbiochemicalchan ges.CONCLUSION:Withtheuseofsuperactiveimmunosuppressivedrugs,ARfollowinglivertransplanta tionislackoftypicalclinicalmanifestations,thereforeweshouldpayattentiontotheimportanceofthedia gnosisandtreatmentofAR. 【Keywords】livertransplantation;acuterejection;immunetolerance;Banffschema 【摘要】目的:总结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新表现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我中心106例肝移植资料,对其中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病例的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学改变、诊治方案加以分析.结果:106例肝移植中,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7例(16.0%);其中临界型1例,轻度6例,中度7例,重度3例.这些病例在具备病理组织学改变的同时缺乏典型的临床特征和肝功能生化指标的改变.结论:由于强效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典型,我们应该重视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并积极治疗. 【关键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免疫耐受;Banff方案 0引言 急性排斥反应是影响肝移植预后的重要因素.移植工作者们主要借助传统的Banff方案对其进行量化、分级.而如今由于强效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临床肝移植术后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但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症状、体征缺乏典型性,使其诊断变得越发困难.我们总结回顾了我中心106例肝移植资料并对其临床急性排斥反应进行了分析.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收集199707/200512在我中心行肝移植术的患者资料106(男90,女16)例,年龄3~74(平均43.7)岁.其中原发性肝癌56例,肝转移癌2例,胆道癌症4例,乙肝后肝硬化33例,丙肝后肝硬化3例,胆汁性肝硬化4例,硬化性胆管炎2例,Wilsons病1例,Carolis 病1例.其中开展背驮式肝移植76例,经典肝移植21例,活体部分肝移植3例,辅助性活体肝移植1例,减体积肝移植2例,再次肝移植1例,肝肾胰联合移植1例,肝移植并胰十二指肠切除横结肠部分切除1例.随访年限最长者已逾8a,3a以上4例,2~3a11例,1~2a20例,0.5~1a24例,6mo以内30例. 1.2方法 1.2.1术前检查和术后治疗供体血清学HBsAg,HCV,HIV均阴性,供肝冰冻切片检查及免疫组化染色HBsAg,HBcAg均为阴性.移植患者术后入住肝移植监护病房,常规给予抗排斥、抗感染、抗凝血、保肝、抑酸、抗乙肝病毒等治疗,对肝癌患者另行化疗. 1.2.2肝移植常规抗排斥方案我们主张个体化用药.早期采用激素+FK506二联方案.我们通常在术中新肝恢复血供前,按10mg/kg给予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注射,术后给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前三天按1mg/kg给药,4~6d减半,第7日减至0.3mg/kg,第8日后,改口服强的松片25mg(2次/d),每3d后减半,减至7mg(1次/d)后维持到术后3mo.FK506手术前晚给予3mg口服,术后短期内常规给予3mg口服(2次/d).此外,我们有3例危重患者伴肾功能不全,术后改用IL2受体拮抗剂舒莱、赛呢哌,从而减少激素用量,避免其副作用.所有

肝移植术后并发症

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 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原位肝移植(OLT)已成为终末期肝病的金标准治疗。虽然OL T的手术成功率已达90%~100%,5年、10年生存率分别已达70%~80%、60%~70%,但仍有不少问题尚未解决或不可避免,移植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达14%~55%左右,直接影响了移植后的近远期生存率。下面就OL T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作一简述。 一、肝移植术后外科并发症 1.术后出血:(1)腹腔内出血:较常见,发生率10%~20%,是术中和术后早期的主要死因。原因有肝硬化致凝血功能差;后腹膜等侧枝循环创面渗血;移植肝小血管分支未被结扎出血;血管吻合口漏血;膈肌血管出血;供肝功能不良致凝血因子缺乏;外源性凝血因子补充不足;转流术中肝素的作用,转流停止后未作充分的中和;引流管出口处腹壁出血等。常见出血部位为①门脉高压后腹膜侧枝循环创面(如腔静脉后),②膈肌血管,⑧新肝韧带创面,④新肝活检处。⑤腹腔引流管洞口等。腹腔内出血一般多指发生在术后1~3d,除表现为持续性的引流管血性液体外,最常见的为高度的腹胀及进行性血压下降,部分病人因血块堵塞可致引流管无排。若诊断为活动性出血,应果断进行剖腹止血。我院25例OLT发生术后腹腔内大出血1例。(2)消化道出血:多为胃十二指肠粘膜糜烂或应激性溃疡所致,曲张静脉破裂出血不多见。供肝功能正常时,出血量一般不大,给予H2受体拮抗剂或泵抑制剂后均可停止。 2.血管并发症:肝动脉、门静脉及肝上、肝下下腔静脉四个吻合口均可出现相关的血管并发症,早期血管并发症的出现往往导致供肝的丢失,多与手术技术不当有关。(1)肝动脉血栓形成:肝动脉管腔最小,吻合技术要求更高,最容易出现并发症,尤其是小儿。原因常为吻合技术不当,肝流出道不畅,排斥反应,供肝血管较小和肝动脉变异,活体或劈离式肝移植等引起。肝动脉栓塞后会出现以下结果:移植早期发生的主干栓塞往往导致移植肝无功能(P N F);分支血管的缺血引起胆管缺血坏死,出现胆瘘或胆道狭窄;肝局灶性坏死感染。后期发生的可不出现症状或表现为肝功能轻度异常。彩色多普勒或MRA对肝动脉血栓形成或狭窄有很高的诊断价值。诊断一经确立,除非术后早期发现,一般情况下再次手术吻合无临床意义,多需再次移植。如为吻合口狭窄、血管扭曲等技术性失误,应立即手术重新吻合。(2)门静脉血栓形成或狭窄:发生率为1%~8%,原因与肝动脉血栓形成大致相仿,门静脉过长成角扭曲为一重要因素。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发挥不良乃至衰竭,大量腹水,食道胃底血管曲张等。早期发生的多需再次肝移植,晚期可行门静脉扩张,取栓及支撑等。我院发生1例早期门静脉血栓形成伴肝动脉栓塞,导致P N F。(3)肝静脉、下腔静脉:少见,肝静脉血栓形成与回流障碍多与肝上下腔静脉吻合口成角扭曲与狭窄有关。供体血管的长度不适当,供受体肝脏体积相差太大,部分肝移植时供肝游走移动等均可致流出道受阻,使肝静脉压力升高,血流减慢,

肝移植术后饮食护理

肝移植术后营养治疗饮食护理 术后早期 1. 蛋白质:蛋白质一般?(kg -d)适当增加BCAA(支链氨基酸)有节 氮作用,还可以减少肝脏脂肪变性。 2.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代谢功能大约在术后6 小时开始恢复,碳水化 合物是肝脏移植病人的主要功能物质,一般占总量的50%?55%。3. 脂肪:脂肪占总能量的30%?35%,适当增加MCT (中链甘油三酯) 有保肝作用。 4. 能量:肝移植术后能量供给不宜过高,以免加重移植肝脏的负 担。一般认为以?(30?35kcal)/(kg?d)为宜。 5. 其他:水、电解质可根据临床检验结果随时调整,并补充维生素及微量 元素。 术后长期肝脏移植手术术后长期的营养支持主要是预防营养相关性 疾病的发生,如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骨质软化 症等。建议能量为?(30?35kcal) /(kg?d)左右,蛋白质?g/ (kg?d),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55%?60%,脂肪占总能量的 30%,及时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钙元素1000mg/d、钾元素d。建议多饮水,至少2L每天。 营养护理 1. 营养护理评估全面检测营养相关的实验室指标, 包括肝功能检查,血、尿常规,血糖,血脂及各种电解质等,能对其作出初步营养评估。 2. 营养护理调理术后2~3 天禁食水,可常规术后补液,排气后可进

食。一般在术后3~4 天可进流食,并逐渐过渡到半流食,在逐渐增加食物的浓度和量,直至完全径口进软饭或普食。衰弱且不能自主进食的病人可管饲,一旦能经口进食则鼓励径口进食。 3. 营养支持护理如术后出现并发症则应注意调整营养治疗方案,以满 足机体代谢需要。如:大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排斥反应时会引起机体蛋白质分解亢进,应增加蛋白质的摄入;而出现肾功能不全时,应限制蛋白质、钾、钠及水的摄入。 肝移植术后饮食护理 1.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饮食要适量,禁止吸烟及暴 饮暴食。每天称体重,维持理想体重。 2. 饮食均衡,不需大补,特别避免使用人参等增强免疫力的补品,避 免过量蛋白质及脂肪的摄入。饮食应以低糖、低盐、低脂肪、高维生素和适量的优质蛋白(动物蛋 白) 为原则。 3. 术后早期,病人处于恢复期,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保证每日三餐 营养充分均衡即可。血糖高时注意调整饮食中淀粉类食物的比例,减少糖份的摄入。 4. 手术后期,尽量减少海鲜类产品及动物内脏类食物,因 为有些病例服用FK后尿酸升高,此类食物又会产生大量 尿酸,以免发生痛风,适量饮水;勿进食生鱼片等生肉 类,少食易致过敏的虾、蟹等贝壳类食物,避免饮酒。

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观察与护理措施

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观察与护理措施 摘要: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0月~2014年11月入住我院的38例行肝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9例发生术后急性排斥反应。观察分析9例急性排斥反应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提出具体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术后2d时体温开始升高;术后2d血压水平降至最低,之后升高;术后4d时情绪评分将至最低值,之后迅速升高。本组患者术后1~3d 胆汁量迅速降低至最低值,之后升高,第5时又降低;本组患者术后1~2d环孢素A水平迅速升高,2~3d几乎无变化,然后迅速降低。结论通过对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进行综合性分析,可帮助早期诊断急性排斥反应,并为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肝移植术;急性排斥反应;护理 急性排斥反应是肝移植术后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迄今尚无一项特异性的化验及检查指标可对急性排斥反应的 GAGGAGAGGAFFFFAFAF

发生进行诊断与预判[1]。因此,如何观察并尽早发现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已经成为肝移植术后护理的一个重点与难点。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0月~2014年11月入住我院的38例行肝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的9例急性排斥反应进行早期观察,并给予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 GAGGAGAGGAFFFFAFAF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0月~2014年11月入住我院的38例行肝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9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男6例,女3例;年龄45~72岁,平均(61.20±3.22)岁;均诊断为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原发性肝癌,入院第8d开始行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手术,均经肝穿刺病理学证实。 1.2观察指标 1.2.1神志及情绪对患者的神志及情绪改变情况进行严密地观察、记录。为了更加清晰地反映患者的情绪改变情况,笔者按照症状量表的基本原理,对患者的情绪改变情况进行定量评分。评分方法如下:昏睡为0分;清醒平静为1分;兴奋失眠,但是使用镇静药物之后平静或者入睡3h以上为2分;使用镇静药之后平静或者入睡在1~3h为3分;使用镇静药之后平静或者入睡在0.5~1h为4分;使用镇静药平静或者入睡在0.5h以下为5分。 1.2.2监护生命体征对患者生命体征改变情况进行严 密地观察、记录,术后3d之内每隔15min记录一次,在患 GAGGAGAGGAFFFFAFAF

肝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医学文案)

肝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 目前,肝移植已成为治疗各种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据中国肝脏移植注册系统(CLTR)统计,截至目前,中国大陆已完成肝脏移植近20000例。2008年CLTR报告显示,良性肝病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为82.3%、77.4%、73.8%。 肝移植患者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血管并发症、感染并发症、排斥反应、胆道并发症、原发病复发及免疫抑制剂相关疾病等。 血管并发症 肝脏移植手术涉及的血管重建包括肝动脉、门静脉以及静脉流出道三大部分。Bekker等分析了999篇文献中的71项研究,发现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血栓的发生率为4.4%,其中成人患者为2.9%,儿童患者为8.3%,病死率为33.3%。我中心一个外科小组报道,活体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血栓发生率为 2.7%(3/110)。早期肝动脉血栓形成可表现为肝脏缺血性坏死、缺血性胆管炎,进而发生胆漏、腹膜炎、菌血症,以及肝功能异常。晚期肝动脉血栓形成则由于侧支循环的建立,临床表现往往不明显。腹部彩色多普勒检查是评价肝动脉血栓形成非常有效的、非侵入性的影像方法,仍需进一步诊断时可行腹部增强CT或经股动脉插管肝动脉造影进行确诊。肝动脉血栓形成的治疗包括非手术及手术治疗,对早期发现的肝动脉血栓形成可行溶栓治疗,如失败可立即行手术切开取栓,也可以采用介入治疗放置支架。 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和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大约在2-3%。术后常规腹部彩色多普勒检查即可做出初步诊断,而行腹部增强CT或血管造影可进一步确诊。术后门静脉血栓若早期得以发现并诊断,可行手术取栓恢复门脉血流,而对于晚期门静脉血栓,往往主要需针对门脉高压症进行处理。而对门静脉狭窄的患者而言,若狭窄程度较重者,可行球囊扩张或放置支架治疗。 肝移植术后肝静脉流出道梗阻的发生率约为1%。但随着活体肝移植开展,手术难度增加,肝脏重建中肝静脉流出道梗阻的发生率升高,国外统计的发生率为6.7%-16.6%。肝静脉流出道梗阻常见的症状为无诱因的腹水、双下肢水肿、胃肠道出血等。临床上,肝静脉流出道梗阻可通过腹部多普勒超声、CT增强扫描发现,而下腔静脉及肝静脉造影可以确诊。肝静脉流出道梗阻的治疗方法主要

肝移植的术后处理

肝移植的术后处理 一.肝移植术后的一般处理: 1.饮食:在胃肠功能未恢复前应禁食水,但可经胃管少量药物管饲、如免疫抑制剂等,一旦胃肠功能恢复应尽早开始肠内营养。 2.体位:术后早期一般以平卧位或半卧位为主,坚持翻身拍背以利咳痰,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鼓励病人尽早坐起锻炼,下地活动。 3.吸氧:拔除气管插管后应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以维持必要的血氧分压,同时定时做雾化吸入治疗以湿化气道,以免痰液过于粘稠而难以咳出。 4.各种引流管的处理: (1)胃管:应定时冲洗,注意观察引流物的量和性状,并可经胃管注入药物,恢复排气及排便即可拔除。 (2)尿管:留置尿管期间要定时用生理盐水冲洗,争取早期拔除,降低泌尿系感染的机会。 (3)中心静脉插管、动脉测压管及Swan-ganz导管:除中心静脉插管可保留一段时间用来维持输液外,其他导管均应在循环稳定24小时后及早拔除,并将导管尖端送细菌培养。CVP 管保留期间定期换药防止感染,一旦怀疑感染应立刻拔除,可留置PICC管用作补液通道。 (4)腹腔引流管:注意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防止被血块堵塞。引流量减少后应逐步拔除肝上引流管。右肝下引流管应在T管夹闭后拔除。 (5)T管:肝脏移植术后留置T管,除胆道减压利于吻合口愈合的作用外,尚可观察胆汁性状,或经过窦道对某些胆道并发症进行治疗。应定期行胆汁细菌培养。术后1周行T管造影,确认无胆漏后可夹闭T管。怀疑有胆道感染的情况下,应放开T管,观察胆汁质量,取胆汁标本行细菌培养,必要时行胆道造影检查。T管拔除一般在术后3 - 4个月,拔管前应做T管造影。为防止拔管过程中胆漏的发生,可在拔除T管后马上沿窦道置入一根中心静脉插管,将其尖端置于窦道汇入胆总管处。留置一两天后,如未出现胆漏可逐步拔除。 5.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肝移植手术创伤大、时间长,术中液体的进出量多,对病人的生理干扰非常大,因此必须结合临床表现和多项监测指标决定补液量的多少。具体治疗上因人而异,容量超负荷易导致急性心功能衰竭和肺水肿,延长呼吸机依赖的时间,增加肺部感染的机会。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又会导致肾功能的损害,甚至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常用的胶体液有新鲜冰冻血浆和人血白蛋白。在病人凝血功能恢复后,血浆中的凝血因子有增加肝动脉吻合口血栓发生的机会,在使用中应引起注意。白蛋白可有效提高胶体渗透压,减轻组织水肿,扩容效果快速,应使血白蛋白指标达到38 – 40g/L 水平。电解质调节中重点需注意高钠、低钾、低钙血症等异常,应及时纠正。肝移植病人术后常出现酸碱失衡现象,故必须经常进行血气分析,早期往往为代谢性酸中毒,稍后则转为代谢性碱中毒。治疗酸碱失衡重要的是纠正病因,对症处理只是暂时性的辅助治疗。 6.营养支持: 肝移植后营养需要量很高,从腹腔引流和第三间隙丢失的蛋白量很多,因此肝移植术后病人的营养补充非常关键。营养补充一般遵循两个原则:即根据肝功能恢复状况补充营养和尽早从胃肠道进食。一般每天至少补充热量30Kcal/kg/d,葡萄糖与脂肪乳各补充一半热量,最好使用中长链脂肪乳,这样对肝脏负担小。根据肝肾功能适当补充支链氨基酸或肾病氨基酸。同时注意补充微量元素、精氨酸和谷氨酰胺。多数意见赞同应用生长激素,认为有助于病人的恢复。 7.抗感染治疗: (1)抗菌治疗:肝移植术后预防应用抗生素应选用较低级的品种。一旦发生感染则尽可能按照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如为致病菌不明的严重感染,建议采用“降阶梯治疗”,即以强力广谱抗生素覆盖革兰阳性菌、阴性菌及厌氧菌,得到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后改用相对窄

肝移植术后护理常规

肝移植术后护理常规 (一)按外科术后护理常规进行管理 (二)心理护理 肝移植术后病人因手术创伤及其并发症等因素,以及与家属隔离。身心完整性受损,死亡或将要死亡等心理因素的影响,常表现为焦虑,恐惧和移植他人器官的“不安全感”.护士应以积极的教育的方式帮组病人调整心态,排除不良情绪,协助病人度过难关。 (三)病情观察; 1、生命体征检测;持续心电监测,Q1H测T,P,R,BP,并做好记录。 2 呼吸道护理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必要时给以雾化吸入,有助于痰液排除,还可以练习吹气球,增加肺活量。 2、 24H出入量监测准确计入24 h出入量,出入量的记录对移植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排除量的变化往往是超级性排斥或急性排斥的早期表现。 3、生化指标的监测术后一周每天监测血常规,肝肾功,凝血功能,血FK506浓度。 4、管道的护理保持各种管道的固定和通畅,防止管道折叠,扭曲,受压,打折,脱出。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 5、疼痛的护理协助患者调整舒适的体位,在翻身,咳嗽时应按压住伤口,减少伤口的张力。

6、排斥反应的护理表现为烦躁不安,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移植肝区疼痛,皮肤巩膜黄染,发热,畏寒,大便为陶土样,胆汁锐减,颜色变浅,血象见转氨酶升高至40倍,嗜酸性粒细胞升高,CD4 CD8降低,肝穿刺可以确诊,一旦排斥反应确诊,应及时给以抗排斥反应治疗,大量激素的冲击治疗,并采取保护性隔离。 (四)感染的预防 1 严格执行保护性隔离制度 病人术后需安置单人隔离病房,病房定是通风换气,病区温度,湿度适宜,空气循环机消毒,每班一次,每周做空气培养结果2次。 2、工作人员进入隔离病房必须穿隔离衣,戴帽子,口罩换拖鞋,每次接触病人前后均用速效手消液消毒。采集各种培养标本时要严格无菌操作,治疗护理集中完成,尽量减少频繁出入病室,术后隔离期内每班更换消毒的床单,被套,枕套,病好衣服,裤子一套。污染及时更换。 3做好基础护理 (1)口腔护理制霉菌素口泰漱口液 5%SB交替漱口,进食前后均应漱口,并观察口腔粘膜颜色,气味。 (2)会阴护理留置尿管期间应每天用新洁尔灭会阴擦洗3次,防止感染,待尿管拔出后,每次大小便之后均用三型安尔碘擦肛周或尿道口。

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观察与护理措施

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得观察与护理措施 摘要:目得探讨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得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0月~2014年11月入住我院得38例行肝移植术患者得临床资料,其中9例发生术后急性排斥反应。观察分析9例急性排斥反应患者得基本临床特征,提出具体得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术后2d时体温开始升高;术后2d 血压水平降至最低,之后升高;术后4d时情绪评分将至最低值,之后迅速升高。本组患者术后1~3d 胆汁量迅速降低至最低值,之后升高,第5时又降低;本组患者术后1~2d环孢素A水平迅速升高,2~3d几乎无变化,然后迅速降低。结论通过对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进行综合性分析,可帮助早期诊断急性排斥反应,并为采取相应得护理措施提供一定得依据。 关键词:肝移植术;急性排斥反应;护理 急性排斥反应就是肝移植术后较为常见得一种并发症,迄今尚无一项特异性得化验及检查指标可对急性排斥反应得发生进行诊断与预判[1]。因此,如何观察并尽早发现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已经成为肝移植术后护理得一个重点与难点。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0月~2014年11月入住我院得38例行肝移植术患者得临床资料,对其中得9例急性排斥反应进行早

期观察,并给予一定得护理干预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0月~2014年11月入住我院得38例行肝移植术患者得临床资料,其中9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男6例,女3例;年龄45~72岁,平均(61、20±3。22)岁;均诊断为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原发性肝癌,入院第8d开始行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手术,均经肝穿刺病理学证实、 1、2观察指标 1.2、1神志及情绪对患者得神志及情绪改变情况进行严密地观察、记录。为了更加清晰地反映患者得情绪改变情况,笔者按照症状量表得基本原理,对患者得情绪改变情况进行定量评分。评分方法如下:昏睡为0分;清醒平静为1分;兴奋失眠,但就是使用镇静药物之后平静或者入睡3h以上为2分;使用镇静药之后平静或者入睡在1~3h为3分;使用镇静药之后平静或者入睡在0.5~1h为4分;使用镇静药平静或者入睡在0。5h以下为5分、 1。2。2监护生命体征对患者生命体征改变情况进行严密地观察、记录,术后3d之内每隔15min记录一次,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之后,仍然需要注意其体温、血压得变化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