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坡排水方案

反坡排水方案
反坡排水方案

花油山隧道斜井反坡排水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南宁枢纽铁路花油山本隧位于南宁市内,属于南环外绕线,双线隧道,设计坡度为人字坡,隧道最大埋深约100m,进口里程DK25+606,出口里程DK31+030,中心里程DK28+330,全长5424m。

全隧共设5座斜井,分别位于DK26+600、DK27+600、DK28+100、DK28+680、DK29+800线路右侧,均采用无轨单车道运输,斜井最大长度340m。其中斜井为综合坡度10%的反坡施工,正洞DK25+606~DK29+477为4.6‰的上坡施工,DK29+477~DK31+030为3‰的下坡施工。

2、水文地质

1、地表水及地下水

测区内地下水以孔隙水和裂隙水、岩溶水为主。测区丰富的降雨为裂隙水提供了良好的补给条件。岩溶水主要赋存于可溶岩的溶孔、溶蚀裂隙中,处于垂直水平交替带,通过风化溶蚀裂隙汇集大气降水的补给,以风化溶蚀裂隙形式在低洼外排出地表。洞身穿越的石炭系上统{C[3]}的可溶岩,可能遇较大岩溶水。隧道通过破碎带及节理较密集地段时,隧道洞身开挖后时地下水涌水量大

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地下水动态受大气降水影响,由于隧区地形坡度较陡,地面的径流条件好,大气降水后迅速沿斜坡坡面以片流的形式汇入溪沟,一部份大气降水沿风化、溶蚀裂隙渗入地下补给地下水,地下水总的运动方向大体上由南西向北东。

2、隧道分段涌水量计算:

DK25+640~DK25+920段:正常涌水量为460m(3)/d,预计雨季最大涌水量为

736m(3)/d。

DK25+920~DK26+815段:正常涌水量为2206m(3)/d,预计雨季最大涌水量为5515m(3)/d。

DK26+815~DK27+955段,正常涌水量为1798m(3)/d,预计雨季最大涌水量为2877m(3)/d。

DK27+955~DK28+510段,正常涌水量为1602m(3)/d,预计雨季最大涌水量为4005m(3)/d。

DK28+510~DK31+025段,正常涌水量为4048m(3)/d,预计雨季最大涌水量为6477m(3)/d。

隧道最大涌水量平常期为10114m(3)/d,雨季涌水量为19610m(3)/d。

3、设备选择

3.1水泵选型

隧道内水源主要为隧道裂隙水和断层涌水以及现场施工用水。水质除地下水的本身成分外,主要是含有石碴、泥浆,同时还有喷射砼的回弹物。因此,除满足扬程和排水量外,选用的常规水泵必须要耐磨性高、使用寿命长,且电力系统配置合理的无堵塞污水泥浆泵,才能保证隧道正常施工。

3.2水泵规格

鉴于斜井施工和正洞施工的不同排水需求,水泵的规格、扬程以及数量配置均有不同。根据个洞口施工里程、渗水量、施工方便设置泵站,水泵数量,本隧道采取两种水泵相结合:

序号规格功率(kw)扬程(m)流量(m3)

1 WQ100—8—5.5 5.5 8 100

2 WQ100—25—11 11 25 100

4、泵站设置及管线布置

花油山隧道总长5424m,设进、出口外加5个斜井。进出口施工均为上坡洞,为顺坡排水,但进口由施工场地限制需设拉槽进入洞口施工,进口工区用水需在洞口处反坡排出。各斜井反坡排水设置几级站,逐级排水,每站抽水扬程均不于25m。

当斜井施工到正洞位置后,在交叉口设固定式泵站。固定泵站尺寸为4m长×4m宽×3m深,泵站分水仓和泵房,其中泵房于水仓之间设隔墙,为避免水仓淤积,水仓按照三级沉淀池标准施工。固定泵站至斜井口安装两套Φ150钢管作为排水管,4#和5#三个井口预估雨季涌水量很大,安装2套排水设施,并备用一套。由于排水管路较长,为避免管路内水的回流,在排污泵与排水管连接处需安装防止回水的止水阀,同时为避免回水压力对阀门造成损伤,止水阀需选择带减压功能的特殊阀门。

小里程方向施工过程中,在小里程一侧边墙安装一套Φ150钢管作为排

水路,钢管一头连接于固定泵站,钢管另一头连接于移动式集水箱,集水箱尺寸4m ×2m ×2m ,容量16m 3

,在集水箱上安装一个11KW 污水泵(扬程25m,流量100 m 3

/h)。掌子面施工过程中采用移动式潜水泵将积水抽至集水箱内,然后通过离心泵将水通过排水管反排至固定泵站,再通过固定泵站反排至斜井口。如果在水量不大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将移动式排污泵通过软管与Φ150mm 钢管连接反排至固定泵站。 4.1.进口施工段

进口一级站排水,进口为上坡洞,洞内自然顺坡排水。因施工场地受限,进口需通过施工拉槽进入,即进口只需设置在拉槽与正洞交界处DK25+630,即一级固定站,扬程22m 。

进口反坡排水示意图

DK25+630隧道进口

大里程掌子面

DK26+258

边沟顺坡自排一级固定站泵

0.46%下坡洞

边沟顺坡自排

截水沟

4.2 .1号斜井施工段

1号斜井三级站抽水,斜井洞口及拉槽底XJ1+250处设一级站,抽水扬程为16m ;斜井长度250m ,下坡坡度10%,在XJ1+120处设2级站,抽水扬程为13m ;为方便正洞反坡排水,在DK26+600处设二级站,抽水扬程为12m ;掌子面处设三级移动站集水箱,由污水泵将掌子面附近水抽集,跟随掌子面移动,扬程不大于26m 。

1#反坡排水示意图

DK26+258

DK26+592DK26+600

小里程掌子面大里程掌子面

0.46%下坡洞

DK27+011污水泵

25m 截水沟

边沟顺坡自排

三级固

定站泵

0.46%下坡洞

边沟顺坡自排

斜井10%下坡洞

200排水管

X J 1+

25

0斜井进洞口

一级固

定站泵

集水箱

离心泵二级固定站泵

4.2.2号斜井工区

2#号斜井四级站抽水,斜井洞口及拉槽底XJ2+340处设一级站,抽水扬程22m;斜井长度340m,下坡坡度10%,在XJ2+100处设2级站,抽水扬程为24m;为方便正洞反坡排水,在DK27+597处设3级站,抽水扬程为10m;掌子面处设四级移动站集水箱,由污水泵将掌子面附近水抽集,跟随掌子面移动,扬程不大于26m。

4.3.3号斜井工区

3号斜井三级站抽水,斜井洞口及拉槽底XJ3+290处设一级站,抽水扬程19m ;斜井长度290m ,下坡坡度10%,在XJ3+140处设2级站,抽水扬程为15m ,为方便正洞反坡排水,在DK28+100处设3级站,抽水扬

2#反坡排水示意图

DK27+011

DK27+592

DK27+600

小里程掌子面大里程掌子面0.46%下坡洞

DK27+978

污水泵

25m 截水沟边沟顺坡自排

三级固定站泵

200排水管0.46%下坡洞

边沟顺坡自排

井10%下坡洞二级固定站泵

200排水管X J 2+34

斜井进洞口一级固定站泵

集水箱

离心泵3#反坡排水示意图

DK27+978DK28+92DK28+100

小里程掌子面

大里程掌子面

0.46%下坡洞DK28+368污水泵

25m 截水沟

边沟顺坡自排

三级固

定站泵 200排

水管0.46%下坡洞边沟顺坡自排

斜井10%下坡洞二级固

定站泵

200排水

管X J 3+29

斜井进洞口一级固定站泵

集水箱

离心泵

程为14m掌子面处设三级移动站,跟随掌子面移动,扬程不大26m。

4.4.4号斜井工区

4号斜井三级站抽水,斜井洞口及拉槽底XJ4+330处设一级站,抽水扬程15m;斜井长度330m,下坡坡度10%,在XJ4+160处设2级站,抽水扬程为17m;为方便正洞反坡排水,在DK28+600处设3级站,抽水扬程为16m;掌子面处设四级移动站,跟随掌子面移动,扬程不大26m。

4.5.5号斜井工区

5号斜井三级站抽水,5号斜井无拉槽,斜井长度310m ,下坡坡度10%,在XJ4+150处设1级站,抽水扬程为16m ;为方便正洞反坡排水,在

DK29+920处设2级站,抽水扬程为15m ;小里程掌子面处设三级移动站,跟随掌子面移动,扬程不大26m ,大里程前期为顺破排水,到DK29+477

4#反坡排水示意图

DK28+368

DK28+592DK28+600

小里程掌子面

大里程掌子面

0.46%下坡洞DK29+356

污水泵

25m 截水沟

边沟顺坡自排

三级固

定站泵

200排水

管0.46%下坡洞

边沟顺坡自排

斜井10%下坡洞

二级固定站泵

200排水

管X J 4

+320斜井进洞口

一级固

定站泵

集水箱离心泵5#反坡排水示意图

DK30+356

DK29+912DK29+920大里程掌子面

小里程掌子面

0.3%下坡洞

DK29+356

污水泵

25m 截水沟

边沟顺坡自排

二级固

定站泵

200排水

管0.3%下坡洞

边沟顺坡自排

斜井10%下

坡洞一级固定站泵

200排水

管X J 5+31

斜井进洞口集水箱

离心泵

DK29+477

0.46%下坡洞污水泵

处为反坡排水,掌子面设污水泵,抽引至DK29+477处由边沟排出。

5、注意事项

斜井和正洞施工基本均为反坡排水,采用机械排水,固定泵站和移动式泵站相结合的排水方案,施工过程中必须根据隧道内实际流水量大小和施工坡度来确定排水设备的规格、排水管的直径以及排水管路的布置等参数。实际施工过程中排水设备必须保证充足,有备用设备和备用发电机,安排专人负责排水作业,加强现场排水设备、排水管路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严格按照设备的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做好洞内外三级沉淀池的清理工作,做到无污染排放。

隧道反坡排水施工方案

1 编制目的 反坡施工即向洞内施工前进方向为下坡,洞内水向工作面汇集,需要及时抽排,以防止施工掌子面水积聚过深,影响隧道围岩的稳定和危及隧道施工的机械设备及施工人员的安全,影响正常的施工生产。同时反坡施工排水不通畅也会影响洞内文明施工,增加施工费用。为此,特制订此隧道反坡排水施工方案,以达到安全施工、降低施工费用的目的。 2 编制依据 (1)滨绥铁路牡丹江至绥芬河段扩能改造工程施工图; (2)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 (3)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4)牡绥铁路工程三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3 工程概况 工程简介 本标段主要工程为两座长大隧道:红池隧道(有砟隧道5621米)和转心湖隧道(无砟隧道6676米),铁路等级: I级,正线数目:双线,设计行车速度:200Km/h以上。隧道坡度设计为:红池隧道为一字坡,进口段为10‰上坡,出口段为‰上坡,进出口高差为;转心湖隧道为人字坡,进口段为‰上坡,中间设置竖曲线,出口段为‰下坡,进出口高差为,转心湖隧道斜井综合坡度为%。 我标段涉及到隧道反坡排水的作业工点为红池隧道出口工区(1940m)和转心湖隧道斜井工区(斜井885m,斜井正洞1711m)。 水文地质 隧道区早期构造运动强烈,断裂构造发育,接触带岩体完整性差,受水流的剥蚀、搬运作用形成沟谷、河流,组成了现在地表水系。受地质构造活动影响,隧道区内沟壑纵横,水系呈树枝状。主要河流有山洞河、柳毛河,均为“U”型河谷,山洞河向西汇入铁岭河,为季节性河流。柳毛河支流众多,向东汇入穆棱河。区内河流受降水量影响极为明显,雨季水流量很大,少雨期间河内水流量小。

反坡排水施工方案

XX山隧道 反坡排水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XXX局XX铁路FJ-10标指挥部 二OXX年十二月

XX山隧道反坡排水专项施工方案 1 编制依据 (1)XX山隧道设计图施工图(供咨询)“永莆施图(隧)-02-(1)”; (2)《XX山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XX山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排水细则(补充)》; (3)XX山隧道施工组织设计专家评审意见; (4)新建XX铁路XPFJ-10标招标文件; (5)《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TB10119-2000); (6)《铁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7)国家、铁道部和地方现行相关技术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文件。 2 隧道设计及水文地质概况 2.1设计概况 XX山隧道为单线双洞隧道,左线起止里程DK491+253~513+428,长22175m,右线起止里程为DK491+577~513+414,长21837m。隧道设置4座斜井和1座通风竖井。 隧道纵向设置人字坡,变坡点位于(Y)DK507+000。沿线路进口向出口方向纵坡和坡长分布为:左线4.1‰/1547、7.0‰/14200、-3‰/6300、7.4‰/128;右线4.8‰/923、6.4‰/1900、7.0‰/12600、-3.0‰/6302、-7.4‰/112。 2.2水文地质概况及斜井所跨正洞分段 1#斜井全长2544m,纵坡设置:进洞段173m采取-7%下坡进洞,至进洞173m 之后采取+1‰坡度上坡,在进洞173m处增设一泄水洞,泄水洞长200m,使得斜井由反坡排水改变顺坡排水。1#斜井向出口方向担负正洞3492m的开挖任务(DK496+500~DK499+992),穿越F4、F5、F6断层,正洞内为顺坡开挖排水。1#斜井向进口方向担负正洞1642m的开挖任务(DK494+858~DK496+500),穿越F3断层,反坡排水。 2#斜井全长2620m,斜井内综合坡度7.65%,为反坡开挖排水。2#斜井担负进口方向正洞2818m的施工任务(DK499+992~DK502+810),先后穿越F9断层(预计最大涌水量12196m3/d)、F8(预计最大涌水量5374m3/d)、F7(预计最大涌水 第1页共8页 1

隧道施工排水方案设计

泰宁至建宁(闽赣界)高速公路A8合同段 K78+080~K80+310 全长2.23公里 广建隧道进口反坡施工排水专项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建泰高速公路A8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2011年9月2日 广建隧道进口反坡施工排水专项方案

1广建隧道设计情况 1.1工程概况 广建隧道进口为泰宁至建宁(闽赣界)A8标段工程,位于建宁县黄埠乡桂阳村。广建隧道全长4118.5米,为分离式隧道,我标段施工进口2230米。右幅隧道起点桩号YK78+080,终点桩号YK80+310,长度2230米,左幅隧道起点ZK78+098,终点桩号ZK80+325,单幅全长2227米。隧道纵坡坡率/坡长:右洞为-1.95/1650M、-1.6/580M,左洞为-1.95/1632M、-1.6/595M,隧道口与隧道洞内与江西交接处高差为40m,隧道综合坡度 1.8%,隧道最大埋深约627.99米。洞口段位于曲线范围内,曲线半径R=1210M左右,洞口处都设置拦水沟将路面水拦截,排入排水沟内排除。隧道洞口还设置两道横向涵洞及一道纵向涵洞,横向涵洞汇集两侧洞外挖方边沟水及高边坡急流槽水,再流向纵向涵洞排出,隧道外水已能通过涵洞排出,不会再影响隧道内施工(后附洞口排水系统图)。 1.2 水文地质情况 本隧道区地下水主要为风化带网状孔隙-裂隙水、基岩裂隙水,洞口位置裂隙水较发育,地下水较发育;洞身段构造裂隙水主要分布在隧址区的构造裂隙密集带处,断层带岩体较破碎,裂隙极发育,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岩性接触带两侧中风化基岩较完整,透水性较差,水量贫乏,断层带富水性较好,水量较丰富,在施工中易形成突水。 1.3 不良地质 隧址区主要的裂隙构造带见下表,其它未见有断裂构造、褶皱等地质构造,地壳整体相对稳定。断层带岩体较破碎,裂隙极发育,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岩性接触带两侧中风化基岩较完整,透水性较差,水量贫乏,断层带富水性较好,水量较丰富,在施工中易形成突水,施工至该里程桩号时特别需防预。

隧道反坡排水施工技术

隧道反坡排水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19-05-27T16:48:15.180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3期作者:张代辉[导读] 本文对相关内容进行介绍和分析,以供参考。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北京 100160 【摘要】:以青岛地铁8号线胶大区间2#竖井隧道施工为背景,依据当地气象、水文条件,结合该区段地勘报告相关说明,对隧道内涌水量进行预测,制定反坡排水施工技术方案,确定采用区间分段积水,侧排与机排相结合,汇流至横通道积水池,统筹沉降及排水。本文对相关内容进行介绍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反坡排水;施工技术;水泵选型 1.工程概况 青岛地铁8号线连接了胶东国际机场、红岛火车站、青岛北站、五四广场等大型交通枢纽,是连接新机场、北岸城区、东岸城区的轨道交通快线,设计时速120km/h。该区域河流属沿海近缘水系,注入胶州湾中。所有河流流量明显受降水控制,季节性变化明显。主要河流有海泊河、李村河、大沽河、桃源河和碧沟河。 2.隧道施工方案及隧道涌水量分析 2.1隧道施工总体布置 胶大区间2#竖井横通道中心里程为右K19+910,左K19+882,竖井深度约42.66m,横通道净宽6m,长度为49.5m。本竖井距离大涧站约为714.95m,距离区间风井约1125.8m,结合工期要求,区间由竖井往大涧站及风井双方向开挖。 2.2隧道涌水量分析 隧道施工段里程DK19+340~DK20+476,该段最大落差为6.45米。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为主,总体水量较小,局部水量大,正常涌水量为1260m/d,最大涌水量为2500m/d。 右线大里程YDK20+130~YDK20+170开挖时揭露为微风化凝灰岩,隧道底部位置出现涌水现象,隧底出水点长度约40m,宽度为6m (以拱脚处计算)。现场统计涌水量为480 m/d左右,已影响现场防水层施工。周边存在高压燃气管线(I级风险源)。启动渗漏水应急措施进行处理,防止局部沉降。 左线大里程ZDK19+550~ZDK19+610时揭露为微风化凝灰岩,隧道底部位置出现涌水现象,隧底出水点长度约60m,多处出现渗漏点,现场统计涌水量达到1240 m/d左右。周边存在高压燃气管线(I级风险源),启动渗漏水应急预案,进行抢修处理。 3.隧道反坡排水方案设计 本隧道施工排水以机械排水为主,导流封堵相结合。左右线大里程方向,施工方向为顺坡,可实行自流排形式进行排水,且隧道基底岩层较好,不会出现根部冲刷,岩层流失现象;设置宽400mm深500mm排水沟,排水沟基底放置碎石,进行过程泥土过滤沉淀,排水沟边固定处理,隧道施工道路坡度不少于2%向排水沟方向倾斜。洞内交错路段埋设DN200钢管进行过渡,钢管上方左右进行固化处理,防止过路车将钢管压坏。左右线小里程方向,施工方向为反坡,无法进行自流排,设计施工期间为抽排水。隧道单侧每100m设置集水坑,对富水区域加设集水坑。坑内设置污水泵,对坑内积水进行沉淀排除,分段排水,施工排水过程根据出水情况及渗漏点封堵情况进行动态调整。隧道正线排水汇集至横通道井口处36方积水池内,集水池设置沉淀池及清水池,有效进行二次沉淀;清水池内设置5台提升泵;水泵距底30cm悬空吊挂设置,池边设置水泵控制箱,通过清水池内液位计对水位的过程移动,进行水泵过程保护与实时排水控制。隧道排水提升至场区地面后,汇集施工场地三级沉淀池内,水质达标后排入市政管网。 3.1.隧道小里程水泵选型设置 3.1.1正常涌水量排水设计 隧道反坡区域左右小里程正常涌水量共计为720m/d,单侧隧道排水量 360m/d。预留涌水量20%过程浮动,水泵工作效率为80%,则排水量水泵选型计算:360m/d×120%÷(80%×24h)=22.50m/h (1) 则选用大于22.50m/h排水量水泵即可。 此段开挖线路平均坡度4‰,落差距离为2.3米,逐级逐段提升,提升距离较短,故选用扬程30m,流量为40m/h,考虑10%管道输送压力损失,电动机械功率选用7.5KW。 3.1.2最大涌水量排水设计 左线大里程ZDK19+550~ZDK19+610局部涌水量增加,隧道底部位置有涌水现象,多处出现渗漏点,现场统计涌水量达到1240m/d 左右。 单位时间排水量计算:1240m/d÷(80%×24h)=60.58m/h;(2) 需要排水泵数量计算:60.58m/h÷40=1.61<2台;(3) 结果取整得出,使用2台7.5KW水泵即可满足最大涌水时排水要求。 为防止设备损坏导致隧道内出现积水,在隧道内应急物资放置点常备一台7.5KW水泵及相关配件及管道。 3.2.横通道集水池水泵选型设置 横通道井口处方积水池,按设计最大排水量为2500m/d,即104.16m/h进行计算。竖井深度42.5米,集水池深1.5米,选型扬程不低于45米提升设备,选用管口口径65mm,流量30m/h,考虑管壁输送压力损失,选用扬程55m提升水泵,即65WQ30-55-7.5。排水过程验证:104.16m/h÷(80%×40)=3.26(4) 取整为4台,常备水泵1台,故得出此规格提升泵5台即可满足隧道内最大涌水量功能要求。正常涌水量为1260m/d,即52.5m/h,需求排水泵数量计算:

隧道反坡隧道斜井排水作业指导书

京沈京冀客专Ⅶ标段隧道工程 编号: 反坡隧道(斜井)排水 作业指导书 单位:中铁十一局集团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4年8月1日发布2014年8月1日实施 京沈京冀客专隧道工程 反坡隧道(斜井)排水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京沈京冀客专Ⅶ标段富水反坡隧道或斜井排水作业,特别是在岩溶涌水隧道,反坡排水量大,抽排水设施和成本大,需要根据设计涌水量合理选择反坡排水设备,进行必要的排水设计,确保正常涌水或小量突水能够及时排出洞外。 2 作业准备 2.1 技术准备 (1)排水方式可根据距离、坡度、水量和设备等情况选用排水水沟或管路,或分段接力或一次将水排出洞外; (2)隧道较短时,可在开挖面附近开挖集水井,安装水泵,将水一次送出洞外; (3)沟管断面、集水坑(井)的容积按实际排水量确定; (4)抽水机的功率应大于排水量所需功率20%以上,并有备用抽水机; (5)做好停电时的应急排水准备工作。 2.2 设备选型 隧道掌子面临时积水仓一般选用7.5KW污水泵,固定泵站根据排水量大小

和扬程一般选用18.5KW、22KW、30KW污水泵或37KW离心泵,隧道涌水量较大时选用90KW排量500立方污水泵。在富水、含煤渣隧道内,水中含砂砾多,污水泵损坏严重时,可选用排沙泵(又叫矿用立泵)。排水管一般选用φ100~φ250焊管,掌子面等活动泵站采用Φ80消防软管。 3 技术要求(主要包括技术要点、注意事项)、 隧道开工前,需认真核对设计图,反坡排水能力需满足抽排正常施工用水和最大突涌水能力。涉及到的排水费用应及时与有关单位汇报,但设计措施不足或投标费用不足时应及时形成书面报告。 4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以XXX隧道出口反坡排水为例说明反坡排水设计和施工要求。 XXX隧道从进口到出口为连续上坡,纵坡为15.3‰,坡长8250m,隧道出口为反坡排水(内低外高)。隧道左侧30米设置平行导坑一座,全隧道设计正常涌水量170254m3/d,最大涌水量为823961m3/d。隧道涌水量较大,洞内施工排水为反坡排水,给排水和施工带来了较大难度。 4.1 反坡排水施工方案 4.4.1出口工区采取在平导设集水井,建立多级固定排水泵站,铺设排水管路将洞内地下水通过接力排出洞外;正洞洞内地下水则通过水泵、管路经横通道排入平导相应泵站集水井,由平导梯级泵站排出洞外。平导洞内建立由多级排水泵站和一个过渡泵站、一个活动泵站组成洞内梯级排水系统,其中固定泵站尽可能布置在横通道处,便于正洞通过横通道向平导内集水井抽水,过渡泵站建于掌子面附近,随掌子面掘进向前延伸。活动泵站建于掌子面,抽排掌子面积水,保证掌子面的正常施工。正洞洞内每隔一定距离设一泵站,泵站位置

隧道反坡排水方案

将军山隧道反坡排水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新建铁路成贵线站前工程施工图—隧道设计施工图; 2、《铁路隧道钻爆法施工工序及作业指南》(TZ231-2007); 3、《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4、《铁路隧道工程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 1.2编制原则 1、隧道涌水的处理应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 2、反坡段施工排水应以设计图纸为依据,尊重现场实际情况,超前规划、统筹全局,合理安排现场施工方案,与实际不符时及时给予优化,随现场实际情况调整施工方案,实现施工动态管理。 3、隧道施工防排水工作应按防、截、排、堵相结合的综合治水原则。 4、结合将军山隧道的施工特点,本方案重点在反坡段排水上面。 二、工程概况 将军山隧道起讫里程D1K388+293~D1K390+325,全长2032m,为双线隧道,全隧为19.3‰的单面上坡。进口区段1132m顺坡施工,出口区段900m为反坡施工。 隧道通过地区剥蚀、溶蚀低山缓坡,为左高右低的缓坡地形,地面高程为1500~1540m,隧道进出口穿越部位相对高差20~40m左右,出口为沟槽斜坡,自然坡度30~40度,少许灌木,出口为缓坡旱地。将军山隧道正常出水量为3725m3/d,最大出水量7449m3/d。 隧道洞身段衬砌均按新奥法原理设计,初期支护采用喷、锚、网、钢拱架(格栅)支护,二次衬砌采用复合式衬砌,并视地层、地质条件增加长管棚、超前小导管等预加固措施,洞内支护衬砌结构均采用复合式衬砌。

三、反坡段排水方案 由于反坡隧道,各种作业之间相互干扰大,这不仅对运输和通风提出新的要求,而且在富水区排水的难度也将加大,如何处理这些问题,保证施工安全和进度,是隧道反坡段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反坡段施工应以设计图纸为依据,尊重现场实际情况,超前规划、统筹全局,合理安排现场施工方案,与实际不符时及时给予优化,随现场实际情况调整施工方案,实现施工动态管理。 为此,根据在隧道的施工中总结的经验,综合考虑施工环境及施工条件的影响,制定如下方案,以保证安全生产。 3.1 隧道反坡排水的特点 反坡施工即向洞内施工前进方向为下坡,洞内水向工作面汇集,需要及时抽排,以防止施工掌子面水积聚过深,影响隧道围岩的稳定和危及隧道施工的机械设备及施工人员的安全,影响正常的施工生产。 3.2 总体方案 反坡排水,需采用机械排水,设置多级泵站接力排水,工作面积水采用移动式潜水泵抽至就近泵站或临时集水坑内,其余已施工地段隧道渗(涌)水经隧道内侧沟自然汇集到临时集水坑内或泵站水池内,由固定排水泵站将积水经排水管路抽排至上一级排水泵站内,如此由固定式排水泵站接力将洞内积水抽排至洞外,经污水处理池处理后排放,固定式排水泵站水仓容量按10min 涌水量设计,并考虑施工和清淤方便综合确定;临时集水坑根据汇水段汇水量大小确定。工作水泵按使用1台,备用1台,检修1台配备,针对隧道涌水量大时要适当增加工作水泵。 3.3 主要的排水系统方式的选定 洞内反坡排水方式有很多种,根据将军山隧道的坡度、水量和设备情况,集水坑接力式反坡排水和长距离集水坑(水仓)排水法适合该隧道。

隧道排水专项方案完整版

隧道排水专项方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新建银川至西安铁路陕西段YXZQ-5标段徐家店隧道进口 排水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银西铁路陕西段 YXZQ-5标段项目经理部 二○一七年二月 目录

隧道排水专项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徐家店隧道进口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彬县境内,穿越黄土残塬沟壑区,隧道洞身通过地区为沟谷深切的宽梁地形,属地中山地貌。黄土冲沟沟谷均强烈下切,将黄土残塬切割,形成以开阔黄土梁。梁顶地面面地形较为平坦,多开辟为耕地和林地,冲沟多呈破坡陡谷深的黄土“V”型沟,沟谷呈树枝状,沟深相对高差100~200m,沟谷内多数常年有地表水。徐家店隧道进口起讫里程:DK126+~DK128+320,长度,其中Ⅳ级围岩1700m占 比% ,Ⅴ级围岩425m占比%,洞门为喇叭斜切式洞门占比%,为一座双线隧道,线间距5m。隧道最大埋深约180m,最小埋深约23m,隧道进口纵坡依次为20‰/、‰/570m的连续下坡。 2、自然地理概况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徐家店隧道进口沿线属黄土梁峁沟壑区,地形起伏较大,呈穹状丘陵或条状岭岗,残塬(梁)间河流沟谷深切,发育泾河及其支流。区内林场、矿区较多,在主要塬面和河流宽谷分布村镇。 水文地质 隧道洞身穿越地层主要为黄土残塬沟壑区,隧道洞身通过地区为沟谷深切的宽梁地形。隧道洞身区域冲沟呈树枝状发育,进口为干板沟,支沟水流主要是在冲沟沟底泉水汇集而成,泉水多出露在冲沟沟脑为主,大多数泉水被当地居民利用,位于隧道DK128+000~DK128+500左侧约160m的冲沟分布有两个水塘,本处洞身埋深约146m,主要由上游泉水汇聚而成,水塘面积较小,水深2~3m。根据附近试验资料显示,隧道区地下水化学类

隧道洞内反坡排水专项施工方案

新建铁路玉溪至磨憨YMZQ-9标段 新华隧道出口 洞内反坡排水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十一局集团玉墨铁路YMZQ-9标项目经理部 二O一六年八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3) 二、适用范围 (3) 三、工程概况 (3) 四、水文地质条件 (4) 五、洞内反坡排水总体方案 (5) 六、反坡排水施工措施及安全注意事项 (6)

一、编制依据 (1)新建铁路玉溪至磨憨YMZQ-9标段新华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2)《关于进一步明确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铁建设【2010】120号); (3)《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 (4)《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 (5)《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 (6)《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工管办函〔2014〕92号); (7)《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 (8)《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 (9)《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TB10120-2002); (10)《铁路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262-97); (11)关于印发《铁路隧道防水板铺设工艺技术规定》的通知(建技【2010】13号)。 (12)《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13)其他铁路工程技术规范及国家行业标准、规则、规程; 二、适用范围 新建铁路玉溪至磨憨YMZQ-9标段新华隧道出口反坡排水施工。 三、工程概况 玉墨铁路9标新华隧道,新华隧道起讫里程为DK173+295~

反坡施工排水专项方案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瓦塘至汤阴东 段)ZNTJ-10标 DK416+250~DK447+220 范家山隧道出口 (DK426+836~DK430+010) 反坡施工排水专项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五局(集团)公司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10标项目经理部隧道三队 2010年9月4日 范家山隧道隧道出口 反坡施工排水专项方案 1 工程概况 范家山隧道出口位于泗水河边的东上寨村附近,交通便利,洞身有少量的小村落,有乡村便道通行,交通较为便利。隧道采用单洞双线方案,隧道进口里程为DK419+820,隧道出口里程为DK430+010,隧道全长10190m,最大埋深约260m,最小埋深约55m。隧道平面为直线。隧道纵坡为单面上坡,坡率为:5.1‰。隧道出口施工为下坡。 2 自然地理概况 2.1地理位置以及地形、地貌 隧道处于中低山区,地势起伏较大,地面标高950-1250m,相对高差约200m,隧道进口端位于直接裸露的基岩陡坎上,出口处坡度较缓;隧道洞身部位冲沟较发育,且有常年流水,各冲沟内均可见基岩直接裸露。 2.2气候 线路通过地区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区。以寒冷干燥,大陆型气候为特征。昼夜温差变化较大,表现为降雨量小,蒸发量大,空气干燥,春秋季节多风,夏季短促而炎热,冬季漫长且严寒。平均气

温9.9℃,极端最高气温38.7℃,极端最低气温-12.6℃;年最大降水量810.0mm,年平均蒸发量1506.3mm;瞬间最大风速13.7m/s,主导风向南风;土壤冰冻期从当年10月下旬到次年的3月下旬,季节最大冻土深度75cm。 2.3水文地质 地表水范家山隧道进口段为下郭都河,隧道出口段为泗水河,河内均常年流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水量受季节性降水影响变化较大。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由于刘家沟组的泥岩且两组垂直节理发育较发育且能形成贯通的水力通道,因此,在刘家沟组内中厚泥岩段时有泉出露,多为下降泉,且流量较大,勘察期间埋深大于50m,地下水主要依靠大气降水补给。 2.4涌水量计算 涌水量计算:根据Q=2.74*a*W*A A=L*B 式中Q-隧道涌水量(m3/d);a-降水入渗系数;W-区域多年年降雨量(mm);A-隧道通过含水体的地下积水面积(Km2);B-L长度内对隧道两侧的影响宽度(Km)。 根据设计资料计算预测,隧道出口DK430+010~DK428+300段估算最大涌水量为1836m3/d, 隧道出口DK428+300~DK426+800段估算最大涌水量为4900m3/d。 3 排水方案 3.1 隧道反坡排水的特点 反坡施工即向洞内施工前进方向为下坡,洞内水向工作面汇集,需要及时抽排,以防止施工掌子面水积聚过深,影响隧道围岩的稳定

隧道工程反坡排水方案

隧道工程反坡排水方案 5.5.1设计思路 (1)F2断层反坡排水,采用机械接力排水,设置1级固定泵站为接力站,使用由掌子面水泵通过水管泵送至1级固定泵站,再有1级固定泵站通过水管泵送至洞外的接力方式排水;考虑2倍排水安全系数,若泵送扬程受限、排水效果差,再加设临时泵站及水泵和1级固定泵站形成二级接力排水。 (2)工作水泵按每组使用1台、备用1台配备,每台水泵设置单独配电箱,根据隧道涌水量适当开关工作水泵。 (3)排水设专业排水班组进行管理和操作。 (4)排水设置“双系统、双回路供电”,固定泵站安装专用变压器及备用发电机。 5.5.2斜井施工期排水方案 图纸设计F2断层最大涌水量为5597.98m 3/d ,保证安全前提,考虑2倍系数,涌水量按11197m 3/d (467m 3/h )计算,考虑水头损失需要总扬程144.95m ,斜井每100m 长度需要扬程为16.6m 。 1、理论计算排水管 (1)根据1#斜井的涌水状况和出现隧道突发涌水的情况,斜井最大排水量11196 m 3/d ,反坡最大涌水0.13m 3/s 。采用钢管作为所有泵站的排水管,正常排水时,取流速为1.5m/s 。应急排水时,流速一般取2.0-3.0 m/s ,计算中取2.5m/s 。抽水钢管直径d 的选取应满足考虑一定的富裕系数的隧道昼夜涌水量,同时结合技术和经济等方面。 p V Q d π/4= 式中:Q ——管流量m 3/s Vp ——管道允许流速m/s ,取1.5m/s 。 采用上式,在正常排水时,正常流速取1.5m/s 时,d1=332mm ;考虑应急排水时,考虑最大流量,取2.5m/s 时,d2=257.3mm 。根据验算可以选取布置内径D 为200mm 钢管2根,其中1根备用,1根常用。

路基排水专项施工方案

新建武汉至十堰铁路HSSG-4标 路基排水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汉十铁路HSSG-4标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六年六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三、施工准备 (2) 四、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3) 4.1地表排水设施 (3) 4.2路基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工作要点 (7) 五、施工工艺 (8) 5.1 路基侧沟施工 (8) 5.2 路基排水沟、天沟、吊沟、急流槽施工 (9) 六、混凝土接茬 (10) 七、混凝土拆模 (11) 八、混凝土养护 (11) 九、施工注意事项 (12) 十、安全生产规程及保证措施 (12) 十一、环保措施 (13)

路基排水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2)《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 3)《新建武汉至十堰铁路孝感至十堰段施工图区间路基设计图》; 4)《路基工程设计专用图》; 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二、工程概况 本管段路基起止里程为DK127+540~DK143+745.88,长度8.473km/21段,主要位于随州市曾都区境内。具体信息详见下表。 路基段落统计表

三、施工准备 a、原材料准备 混凝土采用项目部拌合站混凝土,路基排水沟及天沟模板采用竹胶板,路堑侧沟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 b、施工现场准备 1、路基工程施工前,对影响路基稳定的地下水,应予以截断、疏干、降低水位,并引排到路基范围以外。对具备条件的地段按照设计做好排水工程以及施工场地附近的临时排水设施,然后再做主体工程。不具备条件的地段应先做好临时排水设施,正式排水工程可与路基同步施工,并随路基施工逐步成型。 2、人员及机械配置 为满足施工需要,我单位结合施工文件及现场施工条件配备了如下人员及机械: 主要管理人员配置表

东坡隧道反坡排水施工方案

新建太原至焦作铁路TJZQ-10标 东坡隧道 临时用电专项施工方案 铁建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复核: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中铁^一局集团太焦铁路TJZQ-10标项目经理部 二0一-年二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0 1.1 工程概述 0 1.2 主要技术标准 0 1.3 工程地质及水文特征 0 1.4 主要工程数量 (2) 二、编制依据. (2) 三、编制原则. (2) 四、组织机构设置. (3) 4.1 项目部组织机构设置 (4) 4.2 架子队的设置及管理结构 (5) 4.3 架子队人员职责 (5) 五、排水方案. (12) 5.1 隧道反坡排水的特点 (12) 5.2 总体方案 (12) 5.3 主要的排水系统方式 (13) 六、本工程拟采用的主要排水方案 (14) 七、排水系统. (15) 7.1 抽水设备型号选型原则 (15) 7.2 管路 (15) 7.3 集水坑设置 (15) 7.4 固定泵站设置 (16)

7.5 排水供电 (16) 7.6 其他 (16) 7.7 、反坡隧道排水灵活处理的要点 (16) 7.8 、在洞外增加防水、防汛及防山洪措施 (16) 八、各项保证措施. (17) 8.1 组织管理保证 (17) 8.2 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17) 九、应急预案. (18)

、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述 东坡隧道位于山西省泽州县大箕镇境内,隧道进口里程为DK316+756,出口里程为DK317+193隧道全长437m最大埋深51m隧道全线均在直线上,进口至出口范围内纵坡为27.639%。下坡。隧道V级长47m,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开挖;IV级围岩长40m采用三台阶法开挖;山级围岩长221m 采用台阶法开挖;II级围岩长129m采用全断面法开挖。 1.2 主要技术标准 ⑴铁路等级:高速铁路; ⑵正线数目:双线; ⑶设计行车速度:250km/h; ⑷线间距:4.6m; ⑸最大坡度:一般20%,困难30%; ⑹最小曲线半径:一般3500m困难3000m ⑺牵引种类:电力; ⑻列车类型:动车组; ⑼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 ⑽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自动控制; (11)调度指挥方式:综合调度集中。 1.3 工程地质及水文特征 1 .地形地貌 东坡隧道位于中低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地表植被极其发育。隧道所经丘陵地段海拔高程一般在550.732m~601m之间,最高点(里程为DK316+880 海拔高程594m最低点位于隧道进口处,海拔约为550.732m,相对高差为50.268m。进口自然

隧道斜井反坡排水方案

目录 一、编制说明 0 1.1编制依据 0 1.2编制原则 0 二、工程概况 0 2.1原设计情况 0 2.2出口增设斜井后情况 0 三、反坡段排水方案 (1) 3.1 隧道反坡排水的特点 (1) 3.2 总体方案 (1) 3.3涌水量表 (2) 3.4集水仓及泵站的修建 (2) 3.5 排水供电 (8) 3.6 反坡隧道排水灵活处理的要点 (8) 3.7 洞外防水、防汛及防山洪措施 (8) 3.8 洞外污水处理 (8) 3.9 抽水量的计算 (8) 3.10 排水系统抢修 (9) 四、各项保证措施 (10) 4.1组织管理保证 (10) 4.2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11) 五、应急救援预案 (12) 5.1应急资源 (12) 5.2应急组织机构 (12) 5.3工作程序 (13) 5.4后续处理 (14)

大方隧道斜井工区反坡排水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⑴新建铁路成贵线站前工程施工图—大方隧道斜井工区设计图; ⑵《成贵线(云贵段)隧道反坡排水指导性设计方案》(中铁二院成贵铁路配合施工项目部); ⑶《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 9604-2015); ⑷《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 ⑸《简明管道计算手册》。 1.2编制原则 ⑴隧道涌水的处理应以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 ⑵反坡段施工排水应以设计图纸为依据,尊重现场实际情况,超前规划、统筹全局,合理安排现场施工方案,与实际不符时及时给予优化,随现场实际情况调整施工方案,实现施工动态管理。 ⑶隧道施工防排水工作应按防、截、排、堵相结合的综合治水原则。 ⑷结合隧道的施工特点,本方案重点在反坡段排水方面。 二、工程概况 2.1原设计情况 大方隧道进口里程D1K392+250,出口里程D3K399+380,中心里程D3K395+815,全长7130m。隧道进口D3K392+995.925~D3K394+698.312段位于半径R=8000m的左偏曲线上外,其余段落均位于直线上,隧道坡度设计为人字坡,原设计分为进口、平导和出口三个工区,其中进口工区承担正洞DK392+250~D3K395+348段(3098m)施工任务,平导工区承担正洞D3K395+348~D3K397+300段(1952m)施工任务,出口工区承担正洞D3K397+300~D3K399+380段(2080m)施工任务。进口D1K392+250~D1K392+400段(150m)坡度为平坡、D1K392+400~D3K395+600段6.0‰(3200m)、D3K395+600~D3K397+300段11.9‰(1700m)、D3K397+300~D3K399+380段-7.5‰(2080m)。 2.2出口增设斜井后情况 在主洞D3K397+500处增加一座长度为220m的斜井,增设后施工段落划分为

隧道反坡排水专项施工方案

李家店隧道反坡排水专项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和原则 反坡排水是长大隧道施工的重要工序之一,是隧道安全施工的关键。合理的排水系统是实现隧道快速施工、保障施工安全和施工人员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根据以往隧道反坡排水经验,按照自成体系的原则,综合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制定李家店隧道反坡排水方案。 1.1编制依据 ⑴新建北京至沈阳铁路客运专线河北段李家店隧道设计图; ⑵铁道部《铁路隧道施工标准》TB10204-2002; ⑶《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⑷《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⑸《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等有关规范、规程等。 ⑹现场踏勘、调查、采集和咨询所获取的资料。 1.2 编制原则 ⑴严格遵守招标文件明确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和质量评定验收标准。 ⑵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适用性,安全可靠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 ⑶对现场坚持“以人为本”、改善环境、确保安全、节约能源、节约投资的设计原则。

2、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李家店隧道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境内,进口位于兴隆县李家店村,穿越燕山山脉,出口位于承德县金厂村。隧道起讫里程:DK141+366~DK147+389,全长6023m,为单洞双线隧道,隧道内线间距为 5.0m,隧道最大埋深为527.2m,隧道为单面坡,坡度为8.9‰,隧道出口为反坡施工。1#斜井作为紧急出口,全长468m,与线路交汇里程为DK143+150,与线路平面交角为45°,交汇处隧道正线轨面高程为585.872m,紧急出口内坡段最大坡度为12%,综合坡度为10.75%。 2.2地形、地貌 2.2.1沿线地貌特征 李家店隧道位于承德市兴隆县、承德县境内,隧道位于燕山山脉中段,属低中山区。地貌形态复杂,多呈“V”字型,地形起伏较大,地势中高向两端降低海拔高程在1120.52m~570.00m间,相对高差约550.52m。部分山坡为陡坡,地形陡峭。植被较发育,主要为松林、果树及密灌。隧道区内东南部、西北部交通较便利,G112国道从调查区西北部通过,各乡、自然村之间多有公路或简易公路相通,交通比较便利,中部为高山区。隧道出、入口经G112国道可通达。 2.2.2工程地质 2.2.2.1地层岩性 隧道范围穿越地层较复杂,进口基岩为正长岩,自然陡度20°~30°,出岩为震旦系高于庄组一段白云岩,有少量坡积粗角砾土覆盖,自然坡度10°~20°。

隧道反坡排水施工技术

隧道反坡排水施工技术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福建福州 350000) 摘要:莲花山隧道长10.497km,为浦梅铁路控制性工程,隧道设计有两个斜井。斜井长度大、坡度大,且隧道涌水量大,洞内的水是否能顺利排出是隧道能否正常施工的关键。为保证现场施工条件及工期,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是本文的重点。 关键词:隧道涌水量反坡排水 1 工程概况 1.1 设计概况 莲花山隧道全长10.497km,其中2号斜井采用无轨运输方式,斜井与线路交会里程为DK270+400,交会处隧道正线轨面高程为424.32m,斜井长L=1172m(平距),斜井与线路大里程平面交角为56°。斜井内坡段最大坡度为10.35%,综合坡度9.22%。斜井在隧道主体工程竣工以后,做为隧道防灾救援紧急出口,按长久斜井设计。 斜井进入正洞后,根据设计地质资料及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进度计划,斜井负责施工的正洞里程段落为DK268+058~DK271+465,均处在7‰的上坡上。其中向大里程方向为1065m,向小里程方向为2342m,共计施工正洞长度为3407m。因DK270+400~DK271+400段均处在7‰的上坡上,因此该段不考虑反坡排水,DK271+400~DK271+465段65m处于3‰的下坡、小里程方向及斜井井底考虑施工期间排水。 1.2 施工段落水文地质情况 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因属闽西北高寒地带,气候不稳定,冷热变化异常,冬季气温最低温度-7℃,最高温度10℃,温差变化不大且持续时间短,有短期霜冻;降雨主要集中在4-6月,年平均降雨量1325毫米。 莲花山隧道2号斜井大体地质情况为:花岗岩,强~弱风化,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较完整,呈块(石)碎(石)状镶嵌结构,围岩稳定,有可能出现涌水。正常涌水量为3163m 3/d,最大涌水量为4341m3/d。 正洞DK268+058~DK271+465段大体地质情况为:花岗岩,弱风化,节理裂隙较发育,围岩完整性较好,呈块状结构,属极硬岩或硬质岩,整体稳定性较好,局部可能发生掉块。正洞DK268+058~DK270+400段正常涌水量为6237.2m3/d,最大涌水量为6989.61m3/d;正洞DK270+400~DK271+400段正常涌水量为3973.85m3/d,最大涌水量为4571.86m3/d;正洞

暗挖隧道施工排水方案

暗挖隧道施工排水方案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目录

**隧道施工排水方案 1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位于深圳中部发展轴上皇岗路及清平快速之间,规划定位为城市主干道。坂银通道主线全长约10.74公里。沿线涉及福田、罗湖及龙岗三区。工程采用城市主干道标准建设,双向六车道,设计车速50km/h。 本标段为第三合同段,起讫里程为K4+000~K6+400,总长2.4公里。主要工程为**,隧区地面标高在123.194~410.12之间,最大埋深286.93m。洞口采用削竹式洞门,钻爆法开挖,采用复合式衬砌,本合同段隧道位于R=1000m的平曲线及R=9000m的竖曲线上,纵坡2.5%。隧道左线2380米,右线2420米。 人行横通道9处;车行横通道5处;应急停车带左右洞各2处,配电室2处。 表1-1隧道围岩类型统计表 1.2水文气象条件 1.2.1水文气象

深圳市气候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热量丰富,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气候和降雨量随冬、夏季风的转换而变化。冬季无严寒,夏季湿热多雨,一年内有冷暖和干湿季之分。具有雨热同季,干凉同期的特点。但降水和气温的年季变化较大,灾害性天气也较多。 1.2.2地表水 地表水系以鸡公山为分水岭,经由残丘、斜坡向冲沟汇集至临近水库中。 1.2.3地下水 区内雨量充沛,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在沟谷、冲沟及水库岸边浅滩区地下水位埋藏浅,丘陵地区埋藏较深。勘察期间测得稳定水位埋深0.00~13.20m,标高20.95~207.49m。 本工程沿线场地主要含水层有三类,第一类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含卵石粗砂层及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中粗砂、圆砾层,其含水性及透水性较强,赋存于其中的地下水为孔隙潜水,具微承压性;第二类为强风化及中等风化岩中赋存的基岩裂隙水,其含水性及透水性较弱,属弱含水、弱透水性地层,亦具微承压性;第三类是赋存于断层破碎带中的构造裂隙水,其含水性及透水性受构造裂隙影响,具有沿构造破碎带集中分布的特征,具承压性,并可受地表水体渗透补给,水量相对较丰富。其余地层的含水性、透水性较弱,属相对隔水层。 2编制依据 (1)施工设计图纸及**隧道水文地质条件;

特长隧道涌水综合反坡排水施工技术

特长隧道涌水综合反坡排水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19-07-17T14:40:52.57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作者:叶炜[导读] 摘要:笔者结合自身经历,以F工程隧道为例,分别简述了排水设备选取,以及涌水量动态实时监测的长距离反坡排水技术,以供参考。 身份证号码:44022319890701XXXX 摘要:笔者结合自身经历,以F工程隧道为例,分别简述了排水设备选取,以及涌水量动态实时监测的长距离反坡排水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特长隧道涌水;综合反坡;排水施工技术;方案 一、工程简述 1.工程简介 F工程隧道建设为双向四车道,左线4730m,右线4747m,最大高差约470.9m,位于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境内。本隧道设置辅助坑道三处。其中,一处斜井入口多为灌木,与正线相交里程为ZK78+865~ZK83+595段与线路大里程方向平面交角为58°54'30",K78+880~K83+627段与线路大里程方向平面交角为22°25'44",斜井综合坡度为2.66%,斜井斜长1065.35m,为反坡开挖和排水。斜井区域在ZK79+490~ZK79+540段设计资料为节理密集带,岩体破碎,预测最大涌水量为3563.76m 3/d,为强富水区。进入正洞后向进口方向将分别穿越K79+580~K79+6300、ZK80+070~ZK82+130、K82+040~K82+100为P 2 l粉砂岩、砂岩与γ25花岗岩岩性接触带。二者呈侵入接触关系,接触带岩体破碎。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较发育,预测最大涌水量分别为:3558.21m 3/d、1387.96m 3/d,1228.68m 3/d,为强富水 区。 2.涌水及水量监测情况 斜井工区承担斜井、正洞K79+580~K79+6300段施工任务。斜井工区自2011年2月17日开始反坡排水,2018年1月14日斜井与出口贯通(此时,斜井往进口方向施工至K83+670.95)后实现顺排,反坡排水结束。反坡排水区段为斜井及正洞ZK80+070~ZK82+130。隧道施工过程地下水发育,多次发生涌水等异常情况,斜井加正洞地段最大总涌水量约37000m 3/d,大于原设计预测涌水量,需设置抽水设施加强排水以满足正常施工要求。2011年2月17日,本隧道坪头斜井K84+400掌子面发生涌水,涌水量约400m 3/h,涌水,涌水量约150m 3/h;2017年1月13日,正洞K82+040掌子面发生涌水,涌水量约180m 3/h,水压0.38MPa。 二、排水设备选取 1.排水管的设计 根据2 # 斜井的涌水状况和出现隧道突发涌水的情况,最大应急排水能力应达1666m 3 /h。采用钢管作为所有泵站的排水管,斜井高差为182.75m,配备水泵则需考虑抽水高差和水头损失,按照如下公式计算水头损失。 式中:λ——水管摩阻系数(普通钢管为0.024); L——水管长度; d j——水管内径; v——管内流速,取1.5m/s; g——重力加速度,取9.81。 采用上述公式计算,当直径为200mm时,水管的水头损失是100m为1.38m,除此之外,还需考虑局部水头损失,通过计算得出排水理论所需扬程为244m,再乘以1.1以上的扬程保证系数,则配备水泵需保证268m以上的扬程。 过对隧道涌水情况的分析,需保证紧急排数能力在1666m 3/h以上,因此,在斜井内以布设大管道为主。对于钢管,其流速为2.0~3.0m/s,应急抽排水时,流速为2.5m/s,管道总断面积应有0.186m 2;正常排水时,需保证排水能力为744m 3/h,取流速为1.5 m/s,管道面积至少应为0.14m 2。 抽水钢管直径d的选取应满足考虑一定的富裕系数的隧道昼夜涌水量,同时结合技术和经济2方面。 式中:Q——管流量,m 3/s; V P——管道允许流速,m/s,一般钢管流速为2.0~3.0m/s。 采用上述公式,其计算结果如表2-1所示。 表2-1 管道直径选取计算表 在确保抽水设备及管道有一定的富裕系数的同时,也需考虑利用率。在斜井内采用1排?300mm、4排?200mm、3排?150mm的不同管径钢管搭配使用,突发涌水时,将高压供水管和高压供风管也作为排水管使用。在正洞左右线的正常排水管采用1排?150mm和2排?200mm的钢管,同时为了减少管道重复布置和对左线施工的影响,利用距掌子面最近的横通道将左线进口的涌水全部抽排至右线进口方向集水井,这样可以保证左线先于右线贯通的要求。 2.泵站级数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