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三十九中学数学几何图形初步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北京第三十九中学数学几何图形初步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北京第三十九中学数学几何图形初步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一、初一数学几何模型部分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如图 1,CE 平分∠ACD,AE 平分∠BAC,且∠EAC+∠ACE=90°.

(1)请判断 AB 与 CD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2,若∠E=90°且AB 与CD 的位置关系保持不变,当直角顶点E 移动时,写出∠BAE 与∠ECD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如图 3,P 为线段 AC 上一定点,点 Q 为直线 CD 上一动点,且 AB 与 CD 的位置关系保持不变,当点 Q 在射线 CD 上运动时(不与点 C 重合),∠PQD,∠APQ 与∠ BAC 有何数量关系?写出结论,并说明理由.

【答案】(1),理由如下:

CE 平分,AE 平分,

(2),理由如下:

如图,延长AE交CD于点F,则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

(3),理由如下:

,即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

又,即

即.

【解析】【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判定即可得;(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即可得;(3)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三角形的外角性质、邻补角的定义即可得.

2.如图1,直线MN与直线AB、CD分别交于点E、F,∠1与∠2互补.

(1)试判断直线AB与直线C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2,∠BEF与∠EFD的角平分线交于点P,EP与CD交于点G,点H是MN上一点,且GH⊥EG,求证:PF∥GH;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连接PH,K是GH上一点使∠PHK=∠HPK,作PQ平分∠EPK,问∠HPQ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出其值;若变化,说明理由.

【答案】(1)解:AB∥CD.理由如下:

如图1,

∵∠1与∠2互补,

∴∠1+∠2=180°.

又∵∠1=∠AEF,∠2=∠CFE,

∴∠AEF+∠CFE=180°,

∴AB∥CD;

(2)证明:如图2,由(1)知,AB∥CD,

∴∠BEF+∠EFD=180°.

又∵∠BEF与∠EFD的角平分线交于点P,

∴∠FEP+∠EFP= (∠BEF+∠EFD)=90°,

∴∠EPF=90°,

即EG⊥PF.

∵GH⊥EG,

∴PF∥G H;

(3)解:∠HPQ的大小不发生变化,理由如下:如图3,∵∠1=∠2,

∴∠3=2∠2.

又∵GH⊥EG,

∴∠4=90°-∠3=90°-2∠2.

∴∠EPK=180°-∠4=90°+2∠2.

∵PQ平分∠EPK,

∴∠QPK= ∠EPK=45°+∠2.

∴∠HPQ=∠QPK-∠2=45°,

∴∠HPQ的大小不发生变化,一直是45°.

【解析】【分析】(1)利用对顶角相等、等量代换可以推知同旁内角∠AEF、∠CFE互补,所以易证AB∥CD;

(2)利用(1)中平行线的性质推知°;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证得∠EPF=90°,即EG⊥PF,故结合已知条件GH⊥EG,易证PF∥GH;

(3)利用三角形外角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4=90°-∠3=90°-2∠2;然后由邻补角

的定义、角平分线的定义推知∠QPK= ∠EPK=45°+∠2;最后根据图形中的角与角间的和差关系求得∠HPQ的大小不变,是定值45°.

3.如图,点C在∠AOB的边OA上,过点C的直线DE∥OB,CF平分∠ACD,CG⊥CF于C.

(1)若∠O=40°,求∠ECF的度数;

(2)试说明CG平分∠OCD;

(3)当∠O为多少度时,CD平分∠OCF?并说明理由.

【答案】(1)解:∵DE//OB ,∴∠O=∠ACE,(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O =40°,

∴∠ACE =40°,∵∠ACD+∠ACE= (平角定义)∴∠ACD=

又∵CF平分∠ACD ,

∴ (角平分线定义)

∴∠ECF=

(2)证明:∵CG⊥CF,

∴ .

又∵)

∴ (等角的余角相等)

即CG平分∠OCD

(3)解:结论:当∠O=60°时,CD平分∠OCF .

当∠O=60°时

∵DE//OB,

∴∠DCO=∠O=60°.

∴∠ACD=120°.

又∵CF平分∠ACD

∴∠DCF=60°,

即CD平分∠OCF

【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线“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求得∠ACE=40°,根据平角的定义以及CF平分∠ACD ,可得到∠ACF=70°,然后求出∠ECF的度数;

(2)根据∠DCG+∠DCF=90°,∠GCO+∠FCA=90°,以及∠ACF=∠DCF,可得到∠GCO =∠GCD,即可证明CG平分∠OCD;

(3)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出∠DCO=∠O=60°,根据角平分线可得到∠DCF=60°,以此可得∠DCO=∠DCF,即CD平分∠OCF.

4.如图1,△ABC中,∠ABC=∠BAC,D是BC延长线上一动点,连接AD,AE平分∠CAD

交CD于点E,过点E作EH⊥AB,垂足为点H.直线EH与直线AC相交于点F.设∠AEH=,∠ADC= .

(1)求证:∠EFC=∠FEC;

(2)①若∠B=30°,∠CAD=50°,则=________,=________;

②试探究与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3)若将“D是BC延长线上一动点”改为“D是CB延长线上一动点”,其它条件不变,请在图2中补全图形,并直接写出与的关系.

【答案】(1)证明:∵∠ABC=∠BAC,EH⊥AB.

∴∠EFC=∠AFH=90°-∠BAC,∠FEC=90°-∠ABC,

∴∠EFC=∠FEC.

(2)35°;70°;解:② , 理由如下: 由(1)可知:

, 又∵ , ∴ . ∴ .

(3)解:图形如下:

∵∠ABC=∠BAC,∠BHE=90°-∠ABC,∠F=90°-∠BAC,

∴ .

又∵,

∴在△CEF中有:∠ECF+2∠CEF=180°,

即 .

.

∵2∠EAC=∠DAC, ,

∴ .∴即 .

∴ .

【解析】【解答】解:(2)①∵∠CAD=50°,AE平分∠CAD,

∴∠ =∠AFH-∠EAC=90°-∠BAC-∠EAC=90°-30°-25°=35°.

∵∠ACB=∠ABC+∠BAC=60°,∠CAD=50°,

∴∠ =180°-∠ACB-∠CAD=180°-60°-50°=70°.

故答案为:35°,70°.

【分析】(1)利用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证明即可.(2)①利用外角定理和角平分线的性质求解即可;②分别用∠和∠表示出∠AEC即可解.(3)画出图形,将所有的角度集中在△CEF 的内角和上,列出等式求解即可.

5.已知,,,试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求证: .

(2)如图2,若点、在上,且满足,并且平分 .求 ________度.

(3)在(2)的条件下,若平行移动,如图3,那么的值是否随之发生变化?若变化,试说明理由;若不变,求出这个比值.

(4)在(2)的条件下,如果平行移动的过程中,若使,求度数. 【答案】(1)证明:∵,

∵,

∴,

(2)40°

(3)解:结论:的值不发生变化.理由为:

∵,

∴,

又∵,

∴,

∴,

(4)解:∵

∴,

由(2)可以设:,,

∵由(1)可知

【解析】【解答】(2),所以∠BOA=180°-∠B=80°

由,且平分,得到∠EOC=∠EOF+∠FOC= (∠BOF+∠FOA)=

∠BOA=40°

【分析】(1)由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证明即可;(2)由,且平

分,得到∠EOC=∠EOF+∠FOC= (∠BOF+∠FOA)= ∠BOA,算出结果;(3),得到,,又,得到

,所以,故(4)结合(2)(3)结果,设出,

,由列出等式,得到,又由(1)得到

,列出等式解出α与β,所以

6.如图①,△ABC的角平分线BD,CE相交于点P.

(1)如果∠A=80°,求∠BPC=.

(2)如图②,过点P作直线MN∥BC,分别交AB和AC于点M和N,试求∠MPB+∠NPC的度数(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3)将直线MN绕点P旋转。

(i)当直线MN与AB,AC的交点仍分别在线段AB和AC上时,如图③,试探索∠MPB,∠NPC,∠A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你的理由。

(ii)当直线MN与AB的交点仍在线段AB上,而与AC的交点在AC的延长线上时,如图④,试问(i)中∠MPB,∠NPC,∠A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说明你的理由;若不成立,请给出∠MPB,∠NPC,∠A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1)

故答案为:

(2)由 = 得∠MPB+∠NPC= ?∠BPC= 1?( + ∠A)= ? ∠A;故答案为:∠MPB+∠NPC= ? ∠A.

(3)(i)∠MPB+∠NPC= ? ∠A.

理由如下:

∵∠BPC= +12∠ A,

∴∠MPB+∠NPC= ?∠BPC=180°?( + ∠A)= ?12 ∠A.

(ii)不成立,有∠MPB?∠NPC= ? ∠A.

理由如下:由题图④可知∠MPB+∠BPC?∠NPC= ,

由(1)知:∠BPC= + ∠A,∴∠MPB?∠NPC= ?∠BPC= ?( + ∠A)= ? ∠A.

【解析】【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PBC=∠ABC,∠PCB=∠ACB,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等量代换得出

,从而得出答案;

(2)由(1)知 = ,然后根据平角的定义,由∠MPB+∠NPC=

?∠BPC 即可算出答案;

(3) (i)∠MPB+∠NPC= ? ∠A ,理由如下:由(1)知∠BPC= +∠A,然后根据平角的定义由∠MPB+∠NPC= ?∠BPC 即可算出答案; (ii)不成立,有∠MPB?∠NPC=

? ∠A,根据平角的定义及角的和差得出∠MPB+∠BPC?∠NPC= ,由(1)知:∠BPC= + ∠A ,从而即可由∠MPB?∠NPC= ?∠BPC 得出结论。

7.如图,P是定长线段AB上一点,C、D两点分别从P、B出发以1cm/s、2cm/s的速度沿直线AB向左运动(C在线段AP上,D在线段BP上)

(1)若C、D运动到任一时刻时,总有PD=2AC,请说明P点在线段AB上的位置:

(2)在(1)的条件下,Q是直线AB上一点,且AQ﹣BQ=PQ,求的值.

(3)在(1)的条件下,若C、D运动5秒后,恰好有,此时C点停止运动,D 点继续运动(D点在线段PB上),M、N分别是CD、PD的中点,下列结论:①PM﹣PN

的值不变;② 的值不变,可以说明,只有一个结论是正确的,请你找出正确的结论并求值.

【答案】(1)解:由题意:BD=2PC

∵PD=2AC,

∴BD+PD=2(PC+AC),即PB=2AP.

∴点P在线段AB上的处

(2)解:如图:

∵AQ-BQ=PQ,

∴AQ=PQ+BQ,

∵AQ=AP+PQ,

∴AP=BQ,

∴PQ= AB,

(3)解:② 的值不变.

理由:如图,

当点C停止运动时,有CD= AB,

∴CM= AB,

∴PM=CM-CP= AB-5,

∵PD= AB-10,

∴PN= AB-10)= AB-5,

∴MN=PN-PM= AB,

当点C停止运动,D点继续运动时,MN的值不变,

所以

【解析】【分析】(1)根据C、D的运动速度知BD=2PC,再由已知条件PD=2AC求得

PB=2AP,所以点P在线段AB上的处;(2)由题设画出图示,根据AQ-BQ=PQ求得AQ=PQ+BQ;然后求得AP=BQ,从而求得PQ与AB的关系;(3)当点C停止运动时,有

CD= AB,从而求得CM与AB的数量关系;然后求得以AB表示的PM与PN的值,所以MN=PN?PM= AB.

8.以直线AB上一点O为端点作射线OC,使∠BOC=60°,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注:∠DOE=90°)

(1)如图1,若直角三角板DOE的一边OD放在射线OB上,则∠COE=________;

(2)如图2,将直角三角板DOE绕点O逆时针方向转动到某个位置,若OE恰好平分∠AOC,请说明OD所在射线是∠BOC的平分线;

(3)如图3,将三角板DOE绕点O逆时针转动到某个位置时,若恰好∠COD=∠AOE,求∠BOD的度数?

【答案】(1)30

(2)解:∵OE平分∠AOC,

∴∠COE=∠AOE=∠COA,

∵∠EOD=90°,

∴∠AOE+∠DOB=90°,∠COE+∠COD=90°,

∴∠COD=∠DOB,

∴OD所在射线是∠BOC的平分线

(3)解:设∠COD=x,则∠AOE=5x.

∵∠AOE+∠DOE+∠COD+∠BOC=180°,∠DOE=90°,∠BOC=60°,

∴5x+90°+x+60°=180°,

解得x=5°,

即∠COD=5°.

∴∠BOD=∠COD+∠BOC=5°+60°=65°

∴∠BOD的度数为65°

【解析】【解答】(1)∵∠BOE=∠COE+∠COB=90°,

又∵∠COB=60°,

∴∠COE=30°,

故答案为:30;

【分析】(1)根据角的和差,由∠COE=∠BOE-∠COB即可算出答案;

(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COE=∠AOE=∠COA,根据角的和差及平角的定义得出∠AOE+∠DOB=90°,∠COE+∠COD=90°,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得出∠COD=∠DOB,故 OD所在射线是∠BOC的平分线;

(3)设∠COD=x,则∠AOE=5x ,根据平角的定义得出5x+90°+x+60°=180°,求解算出x的值,从而求出∠COD的度数,进而根据∠BOD=∠COD+∠BOC 即可算出答案。

9.如图 1,直线分别交于点 (点在点的右侧),若

(1)求证: ;

(2)如图2所示,点在之间,且位于的异侧,连,若,则三个角之间存在何种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如图 3 所示,点在线段上,点在直线的下方,点是直线上一点(在的左侧),连接 ,若 ,则请直接写出

与之间的数量

【答案】(1)证明:∵∠1=∠BEF,

∴∠BEF+∠2=180°

∴AB∥CD.

(2)解:

设∠N= ,∠M= ,∠AEM= ,∠NFD=

过M作MP∥AB,过N作NQ∥AB

∵,MP∥AB,NQ∥AB

∴MP∥NQ∥AB∥CD

∴∠EMP= ,∠FNQ=

∴∠PMN= - ,∠QNM= -

∴ - = -

即 = -

故答案为

(3)解:∠N+∠PMH=180°

过点M作MI∥AB交PN于O,过点N作NQ∥CD交PN于R.

∵,MI∥AB,NQ∥CD

∴AB∥MI∥NQ∥CD

∴∠BPM=∠PMI

∵∠MPN=2∠MPB

∴∠MPN=2∠PMI

∴∠MON=∠MPN+∠PMI=3∠PMI

∵∠NFH=2∠HFD

∴∠RFN=180°-∠NFH-∠HFD=180°-3∠HFD

∵∠RFN=∠HFD

∴∠PRF=∠FNP+∠RFN=∠FNP+180°-3∠RFM

∴∠MON+∠PRF+∠RFM=360°-∠OMF

即3∠PMI+∠FNP+180°-3∠RFM+∠RFM=360°-∠OMF

∴∠FNP+2∠PMI-2∠RFM=180°-∠PMH

∵3∠PMI+∠PNH=180°

∴3∠PMI+∠FNP+∠FNH=180°

∵3∠RFM+∠FNH=180°

∴3∠PMI-3∠RFM+∠FNP=0°

即∠RFM-∠PMI= ∠FNP

∴∠FNP+2∠PMI-2∠RFM=∠FNP-2(∠RFM-∠PMI)=180°-∠PMH

∠FNP-2× ∠FNP=180°-∠PMH

∠FNP=180°-∠PMH

即∠N+∠PMH=180°

故答案为∠N+∠PMH=180°

【解析】【分析】(1)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即可判定AB∥CD;(2)设∠N= ,∠M= ,∠AEM= ,∠NFD= ,过M作MP∥AB,过N作NQ∥AB可得∠PMN= - ,∠QNM= - ,根据平行线性质得到 - = - ,化简即可得到

;(3)过点M作MI∥AB交PN于O,过点N作NQ∥CD交PN

于R,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PM=∠PMI,由已知得到∠MON=∠MPN+∠PMI=3∠PMI及∠RFN=180°-∠NFH-∠HFD=180°-3∠HFD,根据对顶角相等得到∠PRF=∠FNP+∠RFN=∠FNP+180°-3∠RFM,化简得到∠FNP+2∠PMI-2∠RFM=180°-∠PMH,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3∠PMI+∠FNP+∠FNH=180°及3∠RFM+∠FNH=180°,两个等式相减

即可得到∠RFM-∠PMI= ∠FNP,将该等式代入∠FNP+2∠PMI-2∠RFM=180°-∠PMH,即得到∠FNP=180°-∠PMH,即∠N+∠PMH=180°.

10.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且满足

,线段交轴于点.

(1)填空: ________, ________;

(2)点为轴正半轴上一点,若,,且分别平分,如(图2),求的度数;

(3)求点的坐标;

(4)如(图3),在轴上是否存在一点,使三角形的面积和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点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1)-3;3

(2)解:∵AB∥DE,∴∠ODE+∠DFB=180°,∵,∴∠DFB=∠AFO=180°-140°=40°,∴∠FAO=50°,∵分别平分,∴∠OAN=

∠FAO=25°,∠NDM=∠ODE=70°,∴∠DNM=∠ANO=90°-25°=65°,∴∠AMD=180°?∠DNM-∠NDM=45°

(3)解:连结OB,如图,设F(0,t),∵△AOF的面积+△BOF的面积=△AOB的面积,∴ ×3×t+ ×t×3= ×3×3,解得t=,∴F点坐标为(0,);

(4)解:存在,∵,∴△的面积= ,设Q(0,y),

∵△ABQ的三角形=△AQF的面积+△BQF的面积,∴?|y? |?3+?|y? |?3=,解得y=5或y=?2,∴此时Q点坐标为(0,5)或(0,?2);

【解析】【解答】解:(1)∵(a+b)2+|b-a-6|=0,

∴a+b=0,b-a-6=0,

∴a=?3,b=3,

故答案为:-3,3;

【分析】(1)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得a+b=0,b-a-6=0,然后解方程组求出a和b即可得到点A和B的坐标;(2)由AB∥DE可知∠ODE+∠DFB=180°,得到∠DFB=∠AFO=

180°-140°=40°,所以∠FAO=50°,再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得∠OAN=∠FAO=25°,∠NDM=

∠ODE=70°,得到∠DNM=∠ANO=90°-25°=65°,然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AMD=180°?∠DNM-∠NDM=45°;(3)①连结OB,如图3,设F(0,t),根据△AOF

的面积+△BOF的面积=△AOB的面积得到 ×3×t+ ×t×3= ×3×3,解得t=,则可得

到F点坐标为(0,);(4)先计算△ABC的面积=,利用△ABQ的三角形=△AQF

的面积+△BQF的面积得到?|y? |?3+?|y? |?3=,解出y即可.

11.已知直线.

(1)如图1,直接写出,和之间的数量关系.

(2)如图2,,分别平分,,那么和有怎样的数量

关系?请说明理由.

(3)若点E的位置如图3所示,,仍分别平分,,请直接写出和的数量关系.

【答案】(1)

(2)解:.理由如下:

∵,分别平分,,

∴,,

∴,

由(1)得,,

又∵,

(3)解:,理由如下:

如图3,过点作,

∵,,

∴,

∴,,

∴,

由(1)知,,

又∵,分别平分,,

∴,,

∴,

∴.

【解析】【解答】(1),理由如下:

如图1,过点E作,

∵,

∴,

∴,,

∴,

即;

【分析】(1)过点E作,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

进而即可得到结论;(2)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得,,

结合第(1)题的结论,即可求证;(3)过点作,由平行线的性质得

,结合第(1)题的结论与角平分线的定义得

,进而即可得到结论.

12.如图1,点O为直线AB上一点,过O点作射线OC,使∠AOC=50°,将一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一边OM在射线OB上,另一边ON在直线AB的下方。

(1)如图2,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O逆时针旋转,使边OM在∠BOC的内部,且OM恰好平分∠BOC.此时∠BON=________度;

(2)如图3,继续将图2中的三角板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使得ON在∠AOC的内部.试探究∠AOM与∠NOC之间满足什么等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O按每秒5°的速度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在旋转的过程中,若第t秒时,OA,OC,ON三条射线恰好构成相等的角,则t的值为________(直接写出结果)

【答案】(1)25

(2)解:∠AOM与∠NOC之间满足等量关系为:∠AOM-∠NOC=40°,

理由如下:∵∠MON=90°,∠AOC=50°,

∴∠AOM+∠NOA=90°

(word完整版)初中几何中线段和差最大值最小值典型分析最全

初中几何中线段和(差)的最值问题 一、两条线段和的最小值。 基本图形解析:( 对称轴为:动点所在的直线上) 一)、已知两个定点: 1、在一条直线m 上,求一点P ,使PA+PB 最小; (1)点A 、B 在直线m 两侧: (2)点A 、B 在直线同侧: A 、A ’ 是关于直线m 的对称点。 2、在直线m 、n 上分别找两点P 、Q ,使PA+PQ+QB 最小。 m m A B m B m A B m

(1)两个点都在直线外侧: (2)一个点在内侧,一个点在外侧: (3)两个点都在内侧: n m n n m n n n m

(4)、台球两次碰壁模型 变式一:已知点A 、B 位于直线m,n 的内侧,在直线n 、 m 分别上求点D 、E 点,使得围成的四边形ADEB 周长最短. 填空:最短周长=________________ 变式二:已知点A 位于直线m,n 的内侧, 在直线m 、 n 分别上求点P 、Q 点PA+PQ+QA 周长最短.

二)、一个动点,一个定点: (一)动点在直线上运动: 点B 在直线n 上运动,在直线m 上找一点P ,使PA+PB 最小(在图中画出点P 和点B ) 1、两点在直线两侧: 2、两点在直线同侧: m n m n m n m

(二)动点在圆上运动 点B 在⊙O 上运动,在直线m 上找一点P ,使PA+PB 最小(在图中画出点P 和点B ) 1、点与圆在直线两侧: 2、点与圆在直线同侧: 三)、已知A 、B 是两个定点,P 、Q 是直线m 上的两个动点,P 在Q 的左侧,且PQ 间长度 m m m m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重点题、易错题总汇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重点题、易错题总汇 1、(1)60.606这个数的最高位上的“6”在()位上,表示();中间的6在()位上,表示();末尾的6在()位上,表示()。(2)1.45的计数单位是(),1.45含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1.450的计数单位是(),1.450含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3)0.35里面有()个百分之一,2.6里面有()个0.1。 (4)8.03是由8个()和3个()组成的,也可以看成是由803个()组成的。 (5)0.65是由()个十分之一和()个百分之一组成的,也可以看做是由()个百分之一组成的。 (6)把64500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亿。 2、(1)用数字0、1、4、5和小数点,组成下列符合要求的数。 大于5的三位小数:小于1的三位小数: 最大的两位小数:最小的三位小数: (2)用5、3、8三张数字卡片按要求摆数。 从三张卡片中选一张、两张或三张,可以摆出多少个不同的自然数? 从三张卡片中选一张、两张或三张,可以摆出多少个不同的奇数? (3)用0、0、4、6、5四个数字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数。(每题至少写两个)一个零也不读的一位小数: 读出两个零的三位小数: 可以化简成一位小数的小数: 3、1元零5分=()元205厘米=()米 3千克80克=()千克900克=()千克 36克=()千克6元90分=()元 650平方米=( )公顷0.621平方米=()平方分米 50吨30千克=()吨300平方千米=()公顷

60平方厘米=( )平方米 50平方千米=( )平方米 4、把下面各数按从小到大的书序排列起来。 0.607 0.67 0.706 6.7 0.067 0.076 ( )<( )<( )<( )<( ) 5、比较大小。 0.101○ 100085 1.1○1000 110 5亿○5000万 0.12米○100012米 1007 元○0.7元 3米5厘米○3.5米 0.49○0.489 0.09○0.7 10.04○10.005 6、把下表中的数先改写成以“万平方千米”作单位的数,再改写成以“亿平方千米”作单位的数,最后保留两位小数。 7、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1)精确到个位。(保留整数) 10.3 9.9 8.546 (2)保留一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 0.07 3.398 49.99 (3)精确到百分位。(保留两位小数) 7.429 0.33 2.258 8、判断题。 (1)计数单位不同的两个小数,计数单位较大的数大。 (2)因为10个100是1000,所以10个百分之一是千分之一。 (3)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者去掉0,这个小数的大小不变。 (4)0.08千米和80米一样长。 (5)近似数3.5与3.50两个数的精确程度一样。

角的初步认识练习题

角的初步认识 一、填一填。 1、一个角有 ( ) 个顶点,( ) 条边。 2、一块三角板中,有 ( ) 个角,其中有 ( ) 个直角。 3、一个长方形有 ( ) 个角,有 ( ) 个角是直角。 4、拿一张纸,先上下对折,再 ( ) 对折可以得到直角。 5、写出下面角的各部分名称。 6、书本的封面有( )个角,它们都是( )角。 7、比直角大的角是( )角,比直角小的角是( )角。 二、我会判断 1、直角是角中最大的角。 ( ) 2、三角板上的直角和黑板上的直角一样大,所有的直角一样大。( ) 3、一个角的两条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 ( ) 4、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 ) 5、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角就大,角的两边张开的小,角就小。( ) 6、一个正方形桌面,锯掉一个角后,还剩下3个角。 ( ) 7、一个角 在放大镜下看 这个角变大了。 ( ) 三、辨一辨。 1、下面的图形中,是角的在( )里打“√”,不是的打“×”。 ( ) ( )

( ) ( ) ( ) ( ) 2、下面的图形中,是直角的在()里打“√”,不是的打“×”。 ( ) ( ) ( ) ( ) 四、分一分。 ①②③④⑤⑥⑦ 直角有锐角有钝角有 五、数一数。 1、下面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个角()个角()个角 ()个角()个角 2、下面图形中各有几个直角 有()个角有()个角 有()个角有()个角

有()个直角有()个直角有()个直角 有()个直角有()个直角有()个直角 六、比一比。(用三角板上的角比比看:下面各题左右两个角,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在○里填上“>”“<”或“=” ①② 七、画一画。 1、照样子在方格纸里画一个有直角的三角形. 2、画角。 直角钝角锐角 3、我会画。 1、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

用word画几何图形

用word画几何图形 一、认识word绘图 1、认识“绘图”工具栏 单击“视图”里工具栏中的“绘图”按钮,则会弹出“绘图”工具栏。 在工具栏中单击一种绘图工具,鼠标指针变 成“十”字形状,按住左键并拖动鼠标至另一点, 释放左键后,在两点之间就会留下该按钮所指示 的几何图形,画完后按钮会自动弹起。每若双击 按钮,可以连续画多次,只要单击文本中任一点 (或单击右键)该按钮才会弹起。 绘图工具中主要按钮的功能为: 直线按钮:画直线。若同时按住Shift键,可 以画出水平、垂直、45度角等直线。 矩形按钮:画矩形框。同时按住Shift键可以 画出正方形框。 椭圆按钮:画椭圆框。同时按住Shift健 可以画出正圆框。 自选图形按钮:包括“基本形状”、“箭 头总汇”、“线条”、“流程图”、“星与旗帜”、 “标注”、“其它自选图形”共七个选项。 每一个选项下又有许多常用的绘图按钮。 可以用这些绘图按钮快速绘制各种图形。 填充颜色按钮:除直线外可以为选定的 几何图形填充颜色。 线条颜色按钮:为选定的直线或其他各 种几何图形的边框线设置颜色。 线型按钮:为将要画或已经画出的几何 图形定义线型。如虚线、细实线、粗实线、 单向箭头线、双向箭头线等。 要了解绘图工具栏其他按钮的功能可将鼠标指向该按钮, 稍停片刻即可获得功能说明。 2. 编辑图形 绘制后的几何图形允许对其进行编辑。如移动、删除、改 变大小、配色、变换线型等。 (1)图形的移动与删除 将鼠标指针指向图形,指针呈现空心箭头状并带一个十字双向箭头,单击鼠标左键,图

形框线上会立即出现控制点,称作选定或选中。如果是直线则在两端各有一个控制点,其他图形一般会出现8个控制点,控制点数取决于图形的大小,但最多是8个。鼠标指针指向被选中的图形,当鼠标出现十字双向箭头时,按住左键并拖动鼠标,该图形就可以被移到其他位置。图形被选中后,按 Del 或 Backspace 键,该图形即被删除。 (2)改变图形的大小 首先选中图形,然后把鼠标指针指向控制点,当鼠标指针变成双向箭头时拖动鼠标可以改变图形的尺寸,如果图形是直线则改变其长度或角度。 (3)改变图形的线型 改变线型是指改变直线的线型。画直线前可以定义线型,对已画出的直线也可以修改其线型。方法是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线型”按钮,在其上方会出现一个线型列表框,然后选择其中的某种线型。 (4)图形组合与取消组合 按下“绘图”工具栏上的“选择对象”按钮,可用鼠标左键拉出一个矩形框来选择多个图形。选择多个图形后,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绘图”按钮右边的向下黑箭头,或右击选中图形,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组合”命令,即可以完成多个图形组合成一个图形,这样在移动图形时,会一起移动。取消图形的组合方法相同。用鼠标右击选中图形时也可进行组合操作。 二、掌握word 绘图技巧 下面介绍几种简单而实用的技巧 1.图形的微移:若你在移动图形时总觉得没有移动到预想的位置,可以这样做—先选定需要移动的图形,再按住ctrl (或ctrl 和空格键)的同时,用方向键→ ←↑↓就可以将图形移动到你所满意的位置。每次移动一个网格,也可微移整个图形。 2.图形的组合:若你在word 中用画笔工具画出的图形是由许多图形对象构成的话,请你用选定工具把所有的图形对象选定后,再从绘图工具栏中找到“组合”,把你画的图形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图形。这样你在输入其他文字或图形时就不会将原来的图形弄散。这样便于移动图形的位置。组合可画一个组合一个,也可画到最后一块组合。组合之后也可取消,也可重新组合。最好是几个简单图形一确定就组合。 3.画笔工具的使用:在画笔工具栏中,“自选图形”中的“线条”工具是非常有用的。它可以用来画一些比较复杂的图形,比如弯曲的线条和不规则的多边形,再结合“绘图”栏中“编辑顶点”工具的使用,你就可以创造出变化多端的漂亮图形。 4、标顶点字母:选中“绘图”工具栏中的文本框(横排),在文本框内输入大写的顶点字母,鼠标右键单击文本框(或双击文本框),在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文本框格式”命令,出现“设置文本框格式”界面,在“颜色与线条”选项中,将“填充透明度”设置为“100%”(或“填充颜色”设置为“无填充颜色” ),“线条颜色”设置为“无线条颜色”,单击“确定”按钮,就画出顶点。 5、对图形排版:鼠标左键双击(或右键单击)图形,在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绘图画布格式”命令,单击“版式”,选中“环绕方式”中的“浮于文字上面”(或“紧密型” ),再选中“水平对齐方式”中的“其他方式”,单击“确定”按钮,图形就排版了。 三、用word 画数学图形 下面通过两道例题来说明:如何用word 画数学图形。 222 .x y l x l x AC 例1 已知椭圆 +=1的右准线与轴相交于点E,过椭圆右焦点F 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A,B 两点,点C 在右准线上,且BC 轴. 求证:直线经过线段EF 的中点 画图: C X l E O F Y N A B

苏教版数学--易错题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到第七单元

苏教版数学--易错题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到第七单元 【教材册数】五年级下册 【单元名称】一、简易方程 【易错题目】 解方程:13(X-5)=169 错1解:13x-5=169 错2解:13x-18=169 错3解:13x-5x=169 【错因分析】 由于对乘法分配律没有完全理解,在拆括号时容易出错。 【应对措施】 建议不拆括号计算,更简单。 【教材册数】五年级下册 【单元名称】一、简易方程 【易错题目】 一条公路长360m,甲乙两支施工队同时从公路的两端往中间铺柏油。甲队的施工速度是乙队的1.25倍,4天后这条公路全部铺完。甲乙两队每天分别铺柏油多少米? 学生错解: (1)360÷4=90(m) 90÷2=45(m) 45÷1.25=37(m) 90-37=63(m) 答:乙队每天施工37m,甲队每天施工63m。 (2)解:设乙队每天施工x米,那么甲队每天施工1.25x米。 1.25x+x=360 解得:x=160 160×1.25=200(m) 答:乙队每天施工160m,甲队每天施工200m。 【错因分析】 1.错解(1)学生想到了先算出甲乙两队施工的速度和,接着错误地理解为甲乙两队每天分别施工的米数与速度和的平均数有关,从而出现下面几步毫无理由的解答步骤。 2.错解(2)学生没能理解两队施工的速度和,错误地将360m直接看作两队施工的速度和,把“4天后这条公路全部铺完” 最新教学word试卷-可编辑

当作多余条件,导致列方程时的错误。 【应对措施】 1.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与训练。解决数学问题的核心是分析数量关系,突出数量关系的分析,把数学问题中叙述的情节语言转换成数学运算,在理解的基础上,用包含数量关系的语言对问题进行再叙述,有助于厘清解题思路,有助于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分析与说理。 2.加强问题解决后的验算。把错解(2)的解答结果当作已知条件,解答的结果符合“甲队的施工速度是乙队的1.25倍”,但不符合“4天一共铺柏油360m”,从而判断出解答的错误。 【教材册数】五年级下册 【单元名称】二、折线统计图 【易错题目】 已知北方甲市和南方乙市2007年各月平均气温如下表 2、根据上面的统计 (1)这两个月城市的月平均最高和 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几月? (2)两个城市哪个月的温差最大? 差是多少摄氏度? 最新教学word试卷-可编辑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易错题集-最新

错题集 一、填空 1、一个三角形的底角都是45度,它的顶角是()度,这个三角形叫做()三角形。 2、有一根20厘米长的铁丝,用它围成一个对边都是4厘米的四边形,这个四边形可能是 ()。 3、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作20天完成,已知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之比为4:5,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天。 4、一座钟的时针长3厘米,它的尖端在一昼夜里走过的路程是()厘米。 5、在一块长10分米,宽6分米的长方形铁板上,最多能截取()个直径是2分米的圆形铁板。 6、3/4吨可以看作3吨的(/ ),也可以看作9吨的(/ )。 7、两个正方体的棱长比为1∶3,这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比是()∶(),体积比是()∶()。 8、长方体货仓1个,长50米,宽30米,高5米,这个长方体货仓最多可容纳8立方米的正方体货箱()个。 9、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至少需要()个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需要()个可以拼成一个棱长1分米的大正方体。如果把这些小正方体依次排成一排,可以排成 ()米。 10、一个数的20%是100,这个数的3/5是()。 11、六(1)班今天出勤48人,有2人因病请假,这天的出勤率是()%。 12、A除B的商是2,则A∶B=()∶()。 13、甲数的5/8等于乙数的5/12,甲数∶乙数=()∶()。 14、把4∶15的前项加上2.4,为了要使所得的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加上()。 15、6/5吨:350千克,化简后的比是(),比值是()。 16、把甲班人数的1/8调入乙班后两班人数相等,原来甲、乙两班人数比是()。 17、甲走的路程是乙的4/5,乙用的时间是甲的4/5,甲、乙速度比是()。 18、一个数由6个百已、500个万,8个千,40个十组成,这个数写作(),改写成万为单位的数写作(),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 19、50以内只含有质因数2的数有 ()。 20、4米的绳,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每段长 ()米,等于1米的()。 21、3/8的单位是(),要添上()个这样的单位是87.5%。 22、在括号里填上一个分母是一位数的分数,3/4<()<4/5。 23、16和24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约数是(),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的()。 24、用字母表示: (1)一项工程,甲队独做a天完成,乙队独做b天完成。两队合作,()天完成。 (2)a和7所得和的3倍除以5的商。() (3)n除m的商。() 25、一根长2米,横截面直径是6厘米的木棍,截成4段后表面积增加了(),它原来的体积是()。 26、x=5b-2b b和x成()比例

(易错题)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易错题)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图中有()个角。 A. 6 B. 7 C. 8 2.下列图形中有两个直角的是()。 A. B. C. 3.下图共有()个角。 A. 4 B. 6 C. 8 4.把平角分成两个角,其中一个是锐角,另一个角是()。 A. 锐角 B. 直角 C. 钝角 5.图中有()个直角。 A. 4 B. 6 C. 8 6.把一个平角分成两个角,其中一个锐角,另一个角一定是() A. 平角 B. 钝角 C. 直角 D. 锐角7.9时整,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形成的角是()。 A. 直角 B. 钝角 C. 平角 8.下边的图形有()个角。 A. 1 B. 2 C. 3 9.3时30分,时针和分针构成一个()。 A. 锐角 B. 直角 C. 钝角 10.三角尺中没有()。 A. 锐角 B. 直角 C. 钝角 11.三角板上有()个直角。

A. 1 B. 2 C. 3 12.图形有()个直角。 A. 1个 B. 2个 C. 4个 二、填空题 13.下边的图形,有________个角,其中有________个锐角,________个直角,________个钝角。 14.直角的一半是________度,至少再增加________度就是一个钝角。(填整数)15.下图是一副三角尺拼成的,∠1是________。 16.一个长方形中有________个直角,两块手帕有________个直角。 17.如图: 一共有________个角,请你标出直角。________ 18.下图中有________个直角,________个钝角,________个锐角。 19.下图中,________是锐角,________是钝角。 A. B. C. 20.下列图形被剪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________个角; ________个角;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一、计算公式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平行四边形的底=面积÷高平行四边形的高=面积÷底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2、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3、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梯形的高=面积×2÷(上底+下底) 梯形的上底=面积×2÷高-下底梯形的下底=面积×2÷高-上底 4、计算圆木、钢管堆根数公式: 总根数=(顶层根数+底层根数)×层数÷2 层数=底层根数-顶层根数+1 5、三角形是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等积(面积)等底,则高是平行四边形高的2倍; 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等积(面积)等高,则底是平行四边形底的2倍。 6、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画图、组合图形、不规则图形) 二、判断 1、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2、+20米和-20米所表示的距离是一样的。() 3、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4、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5、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它们的底和高也一定相等。() 6、在小数点后面填上0或去掉0,这个数的大小不变。() 7、在小数的末尾填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但计数单位变了。() 8、近似数2.60要比近似数2.6更精确一些。() 三、填空及解决问题 1、把9、+7、-7、-3、0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一盒牛奶包装上写着“净重250±5克”,这盒牛奶的标准重是(),最重 不超过()克,最轻不低于()克。 3、一天凌晨的气温是-5oC,中午比凌晨上升了2 oC,中午的气温是()。 4、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后,()变了,()不变;把一个 长方形木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变了,()不变。 5、直角三角形三条边分别是10分米、8分米和6分米,它的面积是()。 斜边上的高是()厘米。 6、平行四边形相邻的两条边是8厘米和5厘米,其中一条边上的高是6厘米。 它的面积是() 7、一个梯形,如果上底增加4厘米,就成为一个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 这个梯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8、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并且平行四边形的高是三角形高的 2倍。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的()倍。 9、一堆圆形钢管堆在一起,它的横截面形状成等腰梯形。已知这堆钢管最上面 一层有8根,最下面的一层有13根,并且下面一层都比上面一层多1 根。求

新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集.doc

苏教版二年级上学期错题集 一、 计算 45+6-22 二、 写算式 1、 2、 3、 4、2个4相加的和是多少? 5、2个3相乘的积是多少? 三、 我会选 一)、( )同样长的小棒能搭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A 、 5 B 、2 C 、6 二)、可以用4×2表示的算式是( )A 、4+2 B 、4+4+4+4 C 、2+2+2+2 三)、小芳拔了30个萝卜,小军比小芳拔的少。小军最多拔了( )个。A 、31 B 、20 C 、29 四)、从20里面连续减4,减( )刚好减完。 A 、5次 B 、4次 C 、3次 四、 填空 1、4个5比5个5少( ),比3个5多( )。 2、 两个乘数都是3,积是( )。 被除数和除数都是6,商是( ) 2、9=( )÷9 五、 画一画、连一连、量量 一)、右边有五个点,在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一共可以画( )条线段。 · · 量一量画出的线段中最长的一条大约是( )厘米。 · · · 六、 解决实际问题 一)、小兵有38枚邮票。小琴的邮票比小兵多19枚。小东的邮票比小琴少16枚。 1、小琴有多少枚邮票? 2、小东有多少枚邮票? 3、小琴的邮票比小东多多少枚? 二)、一班有57本书,二班比一班少8本,三班比一班多16本。二班有多少本书?三班呢? 三)、看图 乘数 6 乘数 4 积 42 8

1、小芳用18元买了3辆玩具汽车,每辆玩具汽车多少元? 2、小军买一只玩具狗和一辆玩具汽车,一共要用多少元? 三)、小兔跳了多少格? 四)、有32朵花,分一些给8个同学后还剩4朵,分掉了多少朵? 五)、小兰8分钟唱了2首歌,每首歌唱了几分钟? 六)、李老师带领8个同学去公园,每张门票4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七)、买4块巧克力的钱可以买1个蛋糕。妈妈带的钱正好可以买4个蛋糕,如果买巧克力,可以买几块?如果每块巧克力8元,每个蛋糕多少钱? 八)、买5个布娃娃的钱可以买一辆玩具车,小李带的钱正好可以买4辆玩具车,如果买布娃娃,可以买几个?如果每个布娃娃7元,每辆玩具车多少钱? 九)、12个苹果,平均分给文文和他的3个朋友,平均每人分几个? 十)、三年级植树73棵。二年级比一年级多植树13棵,比三年级少植树28棵。二年级植树多少棵? 十一)、三个朋友拾鸡蛋。小军比小兰少拾15个。小兰拾了37个鸡蛋。小明比小兰多拾33个。小军拾了多少个鸡蛋?小明呢? 七、智力冲浪 1、猫妈妈钓了一些鱼招待客人,小鱼的数量比10条多,比30条少,客人的人数和每人分得到条数同样多。猫妈妈家可能来了()位客人,它一共钓了()条小鱼。 八、小刚在马路旁看一辆汽车开过,请根据时间顺序给下面的图标上序号。 十、连一连

二年级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易错题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易错题汇总 一.填空 1.一个角有()个顶点,()条边。 2.长方形有()个角,其中有()个直角。 3.(画角)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的方向画()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4. 红领巾有()个角,数学课本的封面有()个角。 5. 一个三角板上有()个角,其中有()个直角。 6.( )时或()时整,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形成直角。 7.右图中有()个角,有()个直角。 二.选择 (1)(2)(3)(4)(5)(6)(7) 号是角号是直角 号比直角小。 三.判断 1.三角板上的直角比黑板上的直角小。(角的大小的判断)() 2.三角形有三个顶点、三条边、三个角。() 3.角的边画得越长,角就越大(角的大小的判断)。() 4.一个角有2个顶点,一条边。() 5.9:30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形成直角。() 6.3:30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形成直角。() 7.数学书封面上只有一个直角。() 8.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比一比。()

9.所有的直角都相等。() 10.直角是最大的角。() 11.用放大镜看一个角,这个角变大了。() 四.画一画 1.画一个直角(注意:要标出直角符号)。 2.画一个比直角大的角,再画一个比直角小的角,并标出角的名称(锐角钝角的概念)。 五.动脑筋 一个正方形有4个角,去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六、我会剪。(画线表示你的剪法。) 1.剩下1个直角 2.剩下2个直角 3.剩下3个直角 4.剩下4个直角 七.按要求在下图中画一条线段。

增加2个直角增加3个直角增加4个直角八.在方格纸上,先画一个直角,再画一个正方形。

深圳松岗中英文实验学校数学几何模型压轴题达标检测(Word版 含解析)

深圳松岗中英文实验学校数学几何模型压轴题达标检测(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三数学旋转易错题压轴题(难) 1.在Rt△ACB和Rt△AEF中,∠ACB=∠AEF=90°,若点P是BF的中点,连接PC,PE. (1) 如图1,若点E,F分别落在边AB,AC上,求证:PC=PE; (2) 如图2,把图1中的△AEF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当点E落在边CA的延长线上时,探索PC与PE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 如图3,把图2中的△AEF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点F落在边AB上.其他条件不变,问题(2)中的结论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不变,请加以证明;如果变化,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见解析;(2)PC=PE,理由见解析;(3)成立,理由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 (2)先判断△CBP≌△HPF,再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3)先判断△DAF≌△EAF,再判断△DAP≌△EAP,然后用比例式即可; 【详解】 解:(1)证明:如图: ∵∠ACB=∠AEF=90°, ∴△FCB和△BEF都为直角三角形. ∵点P是BF的中点, ∴CP=1 2BF,EP= 1 2 BF, ∴PC=PE. (2)PC=PE理由如下: 如图2,延长CP,EF交于点H,

∵∠ACB=∠AEF=90°, ∴EH//CB, ∴∠CBP=∠PFH,∠H=∠BCP, ∵点P是BF的中点, ∴PF=PB, ∴△CBP≌△HFP(AAS), ∴PC=PH, ∵∠AEF=90°, ∴在Rt△CEH中,EP=1 2 CH, ∴PC=PE. (3)(2)中的结论,仍然成立,即PC=PE,理由如下: 如图3,过点F作FD⊥AC于点D,过点P作PM⊥AC于点M,连接PD, ∵∠DAF=∠EAF,∠FDA=∠FEA=90°, 在△DAF和△EAF中, DAF, , , EAF FDA FEA AF AF ∠=∠ ? ? ∠=∠ ? ?= ? ∴△DAF≌△EAF(AAS), ∴AD=AE, 在△DAP≌△EAP中, , , , AD AE DAP EAP AP AP = ? ? ∠=∠ ? ?= ? ∴△DAP≌△EAP (SAS), ∴PD=PF, ∵FD⊥AC,BC⊥AC,PM⊥AC, ∴FD//BC//PM, ∴DM FP MC PB =,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易错题(含答案)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易错题(含答案) 一、填空。 1.体育馆里有篮球a 个,排球的个数是篮球的3倍,足球的个数是篮球的2倍,排球和篮球一共有( )个,排球比足球多( )个。 2.小亮和小光参加100米赛跑,小亮的成绩是12.88秒,比小光快0.14秒。设小光的成绩是x 秒,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是( )。 3.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3x ,其中最小的偶数是( )。 4.如果a+2表示一个偶数,那么a 表示( )数,a+1表示( )数,3a 表示( )数。(填“奇”或“偶”) 5.如果b a 约分成最简分数是3 1,那么a 和b 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6.()()12 124 3 == =9÷( )=( )(填小数) 7.张老师把12本图书平均分给6个小组,平均每组分到( )本,平均每组分得这些图书的( ),第4本图书占这些图书的( )。 8.电脑绘图时,李老师将一个半径2厘米的圆扩大为半径6厘米的圆,圆的周长扩大到原来的( )倍,面积扩大到原来的( )倍。 9.把一个圆平均分成64分,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多6厘米,那么圆的半径是( )厘米。长方形的长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10.如图,这是爸爸和小明在体育馆游泳情况的折线统计图。

(1)爸爸和小明都游了( )米,( )先出发,( )先到达。 (2)爸爸所用的时间比小明少( )秒。 (3)小明游到( )米的时候速度开始慢下来,在此之前平均每秒游( )米。 (4)爸爸平均每秒游( )米。 二、判断。 1.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式子。 ( ) 2.真分数一定小于1,假分数一定大于1。 ( ) 3.大圆的圆周率和小圆的圆周率一样,都是3.14。 ( ) 4.一根1米长的绳子,用去2 1 ,还剩2 1米。 ( ) 5.半径2米的圆周长和面积相等。 ( ) 三、选择。 1.妈妈今年x 岁,小蕊今年(x-26)岁,10年后,妈妈比小蕊大( )岁。 A .16 B .26 C .x-26 D .36 2.两根同样长的木料,第一根用去31,第二根用去3 1米,哪根剩下的多?( ) A .第一根 B .第二根 C .一样多 D .无法确定 3.在100克水里面加入5克的盐,盐占盐水的( )。 A . 201 B .211 C .21 20 D .无法确定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易错题汇总

三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第二单元) 一、填空题。 1、在()里填合适的单位。(张夏青) 一幢教学楼高约18();珠穆朗玛峰的海拔约8844();一个集装箱装货25(); 一只老虎的体长约1.8(),体重约是250() 雨燕每小时能飞行110(),成人每分钟步行56() 宁通高速公路全长约是160(),一辆轿车行完全程大约需要2() 2、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曹茜茜) 从苏州到上海的距离大约90()。黑板的周长为9 ()。 刚出生的婴儿的体重3500()。一头牛的体重500 ()。 一个集装箱的载重4()。珠穆朗玛峰高8844 ()。 一条鲫鱼的重量大约600()。一袋面粉大约25 ()。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范佳杰) (1)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长约6300()。 (2)沿着一个环形跑道跑一圈需要跑400(),跑5圈正好是2()。 (3)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约为海拔8844()。 (4)乐乐今年10岁了,他身高134(),体重34(),每分钟步行70()。 (5)一个乒乓球重4(),一袋面粉重50(),一条鲸鱼重15()。 (6)500( )+500( )=1( ) 50( )+50( )=1( ) 4、小明家一个月大约节约用水50千克,那么半年节约用水()千克,60 个月大约节约用水()吨。(曹茜茜) 5、爷爷练习跑步,前4天共跑了1200米,后3天平均每天跑600米,这7天爷 爷一共跑了()米,相当于()千米。(曹茜茜) 6、在○里填“<”、“>”或“=”。(马丽) 4300米○4千米800千克○8吨

4吨20千克○4200千克10千米○9999米7、单位换算。(马丽)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练习题

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1) 一.填空题 1.围成几何体的侧面中,至少有一个是曲面的是______________. 2.正方体有_____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_________条棱,这些棱都____________. 3.圆柱,圆锥,球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我们把笔尖看作一个点,当笔尖在纸上移动时,就能画出线,说明了______________, 时钟秒针旋转时,形成一个圆面,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三角板绕它的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形成一个圆锥体,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 5.从一个七边形的某个顶点出发,分别连结这个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七边形分割成 __________个三角形. 二.选择题 6. 从一个十边形的某个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顶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这个多边形分割成( )个三角形 A. 10 B. 9 C. 8 D. 7 7. 图1-1是由( )图形饶虚线旋转一周形成的 A B C D 图1-1 8.图1-2绕虚线旋转一周形成的图形是 ( ) 图1-2 A B C D 9.图1-3这个美丽的图案是由我们所熟悉的( )图形组成 A.三角形和扇形B圆和四边形 C.圆和三角形 D圆和扇形 10.下面全由圆形组成的图案是( ) CC A B C D 三.解答题 11.请写出下列几何体的名称 ( ) ( ) ( ) ( ) ( ) 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 一、判断题: 1.柱体的上、下两个面一样大.………………………………………………..()2.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 二、选择题: 3、如图,下列图形()是柱体.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集汇编

赵集中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集(2017/4/24)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 姓名_______ 一、填空题 1、9÷( )= 18 ( ) =( ):36 = 0.75=( )% =( )折 2.沿着圆柱的高剪,侧面展开得到一个( ),它的一条边就等于圆柱的( ),另一条边就等于圆柱的( )。如果沿着圆柱的高剪,展开得到正方形,那么正方形边长等于圆柱的( )和( )。 3、某种盐水的含盐率是9 ℅,也就是在( )克水中放入9克盐。 4、一根长3米的圆柱形木料,平均截成4段后,表面积增加了12平方分米,原来这根木料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5、把4∶15的前项加上2.4,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加上( )。在比例里两个内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外项也( )。 6.在比例式 4 1 :31=32:24中,如果一个外项改成3,要使比例式仍然成立,另一个外项应改成( )。 7、一张精密零件图纸的比例尺是40:1,在图纸上量得零件的长是15厘米。这个零件实际长 ( )厘米。 8、有一只酒瓶子里装有480毫升的白酒,正着放酒水高20厘米,倒着放, 空5厘米。这只瓶子的容积是( )毫升。 9、在一个圆柱形的水桶里,垂直放入一段半径是2厘米的圆钢,如果把它完全放入水中,桶里的水就上升10厘米,如果把水中的圆钢露出水面6厘米, 那么,这时桶里的水就下降3厘米。这根圆钢的高是( )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10、一幅地图的比例尺 ,把这个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 11、有一块长24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硬纸板,小明横着卷成一个圆柱,得到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小华竖着也卷成一个圆柱,得到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圆周率取3进行计算) 12、甲数的58 等于乙数的1 2 ,甲数∶乙数=( )∶( )。 13.白兔的只数比黑兔少 6 1,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 )( ) ,黑兔的只数是白兔的( ) ( ) , 黑兔的只数比白兔多( )( ) ,黑兔的只数占兔子总数的( ) ( ) 。 二、选择(共6分) 1、一张图纸长30厘米,张工程师打算把一个实际长度是2.1毫米的零件画到这张图纸上,可选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易错题》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易错题 一.填空 1.一个角有()个顶点,()条边。 2.长方形有()个角,其中有()个直角。 3.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的方向画()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4.红领巾有()个角,数学课本的封面有()个角。 5.一块三角板上有()个角,其中有()个直角。 6.( )时或()时整,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形成直角。 7.右图中有()个角,有()个直角。 (1)(2)(3)(4)(5)(6)(7) 号是角号是直角 号比直角小。 三.判断 1.三角板上的直角比黑板上的直角小。()

2.三角形有三个顶点、三条边、三个角。() 3.角的边画得越长,角就越大。() 4.一个角有2个顶点,一条边。() 5.9:30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形成直角。() 6.3:30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形成直角。() 7.数学书封面上只有一个直角。() 8.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比一比。() 9.所有的直角都相等。() 10.直角是最大的角。() 11.用放大镜看一个角,这个角变大了。() 四.画一画 1.画一个直角,标出直角符号。 2.画一个比直角大,一个比直角小的角,并标出角各部分的名称。 3.用两条直线画出四个直角。 4.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画三个角。 五.数一数

1.下面的图形各有几个角? 有( )个角 有( )个角 有( )个直角 有( )个直角 有( )个角 有( )个角 有( )个直角 有( )个直角 2.下面立体图形中有几个面?有几个角? ( )个面 ( )个角 六.动脑筋 一个正方形有4个角,去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七.我会剪。(画线表示你的剪法。) 1.剩下1个直角 2.剩下2个直角

Word绘图使用技巧

Word绘图使用技巧 2011-02-24 12:08:48| 分类:电脑学习记录|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今天在单位同事让我帮他在WORD里修改绘图,在移动文本框时,总是让人感到不能得心应手。想让它微移,不论是用鼠标拖动,还是按方向键移动,结果都一样——图像闪开了一大截,太多了!绘出的图形移动不到想要的位置,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在网上查了一下,以下可以解决问题: 一、Word中的像素级移动 在Word中移动或对齐图像和文本框时,总是让人感到不能得心应手。想让它微移,不论是用鼠标拖动,还是按方向键移动,结果都一样——图像闪开了一大截,太多了!绘出的图形移动不到想要的位置,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这还不说,短线段、小圆圈等小尺度的图形要素还画不出来。唉,如果Word也像 Photoshop、Flash等软件一样有像素级的移动功能就好了!别叹气, 答:Word真有这样的功能。在菜单“视图”的“工具栏”中打开“绘图”工具条,选择“绘图”中的“绘图网络”,在打开的绘图网络对话框中把“网络设置”项中的“水平间距”由默认的0.86字符改为0.01字符,“垂直间距”由默认的0.5行改为0.01行,单击“确定”。这时,画条短线段试一试,啊,长度竟然可以随心所欲!选中图像,用方向键移动一下。怎么样,像素级是不是来了? 二、文本框中文字随图片一起缩放 在Word中处理图像时,有时候要在图像中用文本框加入文字。输入文字后,再把图像和文本框组合在一起。但是,如果图像大小不符合要求,需要进行缩放,拖放图像时文本框中的文字并不会随图像一起变大变小。这时,很多人选择把图像取消组合后再编辑文本框的方法改变文字大小。 答:其实,只要把该图像剪切,再依次单击“编辑→选择性粘贴”,在打开的对话框中选择粘贴形式为“图片(增强型图元文件)”即可。这时,再拖放图像,就会发现“图像变,我也变”了。如果文字还需要修改变动,可以把图片格式由“嵌入式”变为“环绕式”,再取消组合,就可以对文本框进行编辑了。有意思的是,原 来的文本框可能会由一个分解为多个。 三、画出不打折的直线 在Word中如果想画水平、垂直或“15?、30?、45?、75?”角的直线,只须在固定一个端点后,按住Shift键,上下拖动鼠标,将会出现上述几种直线选择,位置调整合适后松开Shift键即可。 四、巧取Word文件中的图片 有时在他人的Word文件中发现有自己特别喜欢的图片,并想要把它保存下来,用什么办法得到该图片的单独文件呢?也许你会想到复制后粘贴,但那样做得到的图片效果会比原图可能要差,其实可以这样操作,得到该图的最佳效果及单独文件:首先打开那个Word文件,选择“文件→另存为”选项后会弹出一个对话框,选择好文件名和路径后,并从“保存类型”下拉菜单中选择“Web页”方式保存,完成后再去所选择的保存路径下看看,此时会发现一个与选择的文件名相同

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集锦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集锦 1.长方形剪去一个角,还乘几个角? 2.小明给小军4个苹果后,两人一样多,小明比小军多几个苹果? 3.哥哥有32张邮票,他送给弟弟5张后,两人邮票一样多,弟弟原来有多少张邮票? 4.一根木棒,锯成4段,每锯一次需要5分钟,锯这根木棒要多少分钟? 5.两个书架上共有20本书,从第一个书架上拿4本书放入第二个书架,两个书架一样多,两个书架原来各有多少本书? 6.爸爸今年28岁,小华今年6岁,8年后爸爸比小华大多少岁? 7.芳芳今年比小华大3岁,20年后,芳芳比小华大多少岁? 8.下列图形最多可以分出多少个三角形:

9.2个4相加的和是多少? 10.李老师带领4个同学去公园,每张门票4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11.2个乘数都是5,积是多少? 12.题目 ○○○○○○ ()个 ( ) 13.2011年的2月刚好是4个星期,那么这个2月份一共有多少天? 14.画一画,第一行○的个数是第二行的2倍。 第一行:○○○○ 第二行:------------------------- 15.窗台上有两盆菊花,一盆开了3朵,另一盆开了5朵,一共开了几朵? 16.2个3相乘,积是多少? 17.将下列乘加变为乘减 4+4+4+2 5+5+5+5+3 18.画O:3个5,4个2 19.一张课桌62元,比一把椅子多34元。一套桌椅多少钱? 20.学校有一个正方形花圃,花圃每边都种

上6株花。则最少一共要种多少株花?21.说出下列乘法算式的含义: 3x2 4x5 6x6 22.说出下到除法算式的含义: 12÷3 15÷5 21÷7 23. 加法算式_____ 乘法算式_____ 除法算式_____ 24.你可以填多少数字 口x口=12 囗x囗=6 囗x囗=16 囗÷6=口囗÷口=6 12÷囗=囗 25.有一堆糖,比30块多,比40块少。平均分给一些小朋友,每人分得的块数和小朋友的人数同样多。有多少位小朋友?每位小朋友分得几块?一共有多少块糖? 26.二年级同学去公园划船,每条小船的租金是3元,限坐4人;每条大船的租金是5元,限坐6人。 (1)若二(1)班租的全部是大船,且正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