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18卷1期

2009年2月自 然 灾 害 学 报J OURNAL OF NATURAL D I SASTERS Vo.l 18,No .1Feb .,2009收稿日期:2007-11-13; 修订日期:2008-04-16

基金项目:国家海洋局908专项资助项目(908-02-03-01)

作者简介:文世勇(1979-),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海洋遥感与G I S 技术相结合的赤潮灾害风险评估与损失的应用研究.Em ai :l s hy_w en @163.co m

文章编号:1004 4574(2009)01 0106 06

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文世勇1,2,赵冬至1,张丰收1,马小峰1,2,杨 帆1,2

(1.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辽宁大连116023;2.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26)

摘要:赤潮灾害是三大海洋灾害之一,它恶化海洋生态环境,危及人类健康,造成的海洋经济损失逐年

增加。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是赤潮灾害减灾防灾的重要内容之一。赤潮灾害在本质上仍属自然灾害,

依据赤潮灾害的危害特点和自然灾害风险的内涵,阐述了赤潮灾害风险评估的定义,就赤潮灾害危险

度评估和海洋社会经济易损度评估两方面内容,论述了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了赤潮灾害

风险评估模型,提出了赤潮灾害风险评估的技术流程。

关键词: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风险评估模型

中图分类号:X 55 文献标识码:A

R isk assess m ent m ethod of har m ful algal bl oo m hazard

W E N Sh i yong 1,2,Z HAO Dong zh i 1,ZHANG Feng shou 1,MA X i a o feng 1,2,YANG Fan

1,2(1.Nati ona lM arine Env i ronm entalM on itoring C enter ,Dalian 116023,Ch i n a ; 2.Coll ege of Environm en t Science

and E ngi neeri ng ,Dalian M ariti m eU n i vers it y ,Dali an 116026,Ch i na)Abst ract :H ar m ful algal b l o o m hazard is one of the three m ajorm ar i n e cala m ities .It deteri o rates the m ari n e eco log ica l env ironm en,t jeopardizes hum an health ,and causes the increasing soc ial econo m ic losses of ocean year after year .The risk assess m ent o f the har m ful a l g a lb loo m hazard is one of the i m portant contents o f reduci n g and preven ti n g t h e har m fu l a l g a l bloo m hazard .The essence o f the har m ful algal bloo m hazar d still belongs to the natural ca la m ity .A ccor d i n 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ar m ful a l g a l b loo m hazard and the connotati o n o f natura l ca la m ity risk ,this paper exp licates the defi n iti o n o f risk assess m ent of har m ful a l g a lb l o o m hazard ,and i n respect to bo t h the deg ree o f the risk assess m ent o f har m ful algal b l o o m hazard and vulnerab ility of sea socia l econo my proposes the i n dex syste m of risk assess m ent of har m f u l alga l b l o o m hazard ,sets up risk assess m entm ode l of har m fu l a l g a l bloo m hazard ,and puts for w ard t h e techn ical fl o w o f risk assess m ent of t h e har m fu l a l g a l b l o o m hazard .

K ey w ords :har m f u l algal b l o o m hazard ;risk assess m en;t index syste m;risk assess m en tm odel

赤潮(red ti d e)又称为有害藻华(har m fu l algal bloo m,HAB)是指一些海洋微藻、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在水体中暴发性增殖或聚集,并致使海水变色的一种生物现象[1-3]。随着我国沿海地区人口的增长及工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我国近岸海域富营养化日益严重,赤潮灾害发生频率明显呈上升趋势;每次赤潮的平均面积即赤潮的规模越来越大,持续的时间也越来越长[4];对沿海经济的危害程度日益增加,严重年份(2001,参看2001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亿元。赤潮已成为一种严重的全球性海洋灾害,如何科学地进行赤潮研究和减灾,有效地进行赤潮防治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目前,对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洪涝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火山灾害、森林火灾灾

害等[5-13],评估方法也比较成熟,由于赤潮发生机制、环境条件比较复杂,赤潮灾害风险评估研究工作目前尚未形成系统的方法体系。

赤潮灾害风险评估对赤潮灾害减灾防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应用价值,可制定灾害应急预案、纳污海域污染总量控制、海洋水产养殖、滨海旅游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的目的是要明确赤潮灾害风险评估的定义,确立赤潮灾害危险度评估与海洋社会经济易损度评估两大内容,提出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建立赤潮灾害风险评估的评估模型;提出赤潮灾害风险评估的技术流程。

1 赤潮灾害风险评估的理论基础

1.1 赤潮灾害风险评估理论

目前,由于对风险的理解和认识程度不同,风险的内涵尚无统一的定义。在经济领域中,风险是指从事某项活动的结果的不确定性(uncertai n ty),这种结果包括损失、盈利、无损失也无盈利3种情况[14]。在自然灾害领域中,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部(UNDHA)于1991年和1992年两次正式公布了自然灾害风险的定义: 风险是在一定区域和给定时段内,由于某一自然灾害而引起的人们生命财产和经济活动的期望损失值 [15-16]。这一定义已得到了国内外许多学者和国际组织机构的认同[17~19],目前,对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研究工作中,都遵循这一定义。

风险的定量表达是基于对风险定义的理解而得来的。如上所述,由于对自然灾害风险有不同的定义,因

而自然灾害风险的数学表达亦有不同的方式。联合国提出的自然灾害风险表达式为[15,16]:

R isk(风险)=H azar d(危险度) Vu l n erability(易损度)(1)

这一表达较为全面地反映了风险的本质特征。危险度反映了灾害的自然属性,是灾害规模和发生频率(概率)的函数;易损度反映了灾害的社会属性,是承灾体人口、财产、经济和环境的函数;风险度是灾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结合,表达为危险度和易损度的乘积。这一评价模式已得到了国内外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同[18,20-24]。

赤潮是一种自然现象,是海洋生态系统恶化的表象之一。赤潮现象自古有之,是浮游生物的 花期 (bloo m per i o d)或藻华,是赤潮生物在适宜环境条件下的一种自发过程。赤潮的发生人类早就有相关记载,如 旧约 出埃及记 中就有关于赤潮的描述: 河里的水,都变作血,河也腥臭了,埃及人就不能喝这里的水了 。在日本,早在腾原时代和镰时代就有赤潮方面的记载。1803年法国人马克 莱斯卡波特记载了美洲罗亚尔湾地区的印第安人根据月黑之夜观察海水发光现象来判别贻贝是否可以食用。1831 1836年,达尔文在 贝格尔航海记录 中记载了在巴西和智利近海面发生的束毛藻引发的赤潮事件[25]。据载,中国早在2000多年前就发现赤潮现象,一些古代文献或文艺作品里已有一些有关赤潮方面的记载。如清代的蒲松龄

在 聊斋志异 中就形象地记载了与赤潮有关的发光现象[26]。

赤潮同时也是一种人为现象。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沿海地区人口的增多,大量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相当一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海洋,导致近海、港湾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同时,海水养殖业的扩大,也带来了海水养殖业自身污染问题,海运业的发展导致外来有害赤潮种类的引入,全球气候的变化也导致了赤潮的频繁发生。

虽然人为活动改变了海水中的营养盐浓度,加速或减缓了赤潮灾害的发生、发展,但赤潮要在适宜的光照条件、合适的气象、水动力条件等作用下才能暴发,而起作用的这些因素是不受人为控制,是一种自然动力条件,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赤潮灾害仍属自然灾害中的一种。

赤潮所造成的损害主要集中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对海洋经济的影响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等方面[27],破坏了海洋食物链,威胁其他海洋生物的生存;赤潮生物大量繁殖,在表层聚集,吸收大量阳光,遮蔽海面,影响海水透明度,水下其他生物得不到充足的阳光而影响其生存和繁殖;大量赤潮生物死亡后,造成缺氧环境,引起鱼、虾、贝等大量死亡,同时,在缺氧条件下,赤潮生物残核被厌氧微生物分解,会释放出大量硫化氢和甲烷等有害物质,使海洋生物缺氧或致毒而死;有毒赤潮生物产生毒素,当鱼、贝类处于有毒赤潮区域

107 1期文世勇等: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内,摄食这些有毒生物,虽不能被毒死,但生物毒素可在体内积累,其含量大大超过人体可接受的水平。这些鱼虾、贝类如果不慎被人食用,就引起人体中毒,甚至死亡。

依据上述赤潮灾害的危害和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定义,认为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是对风险区内赤潮灾害暴发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后果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即包括赤潮危险度评估与海洋社会经济易损度评估两大内容。

赤潮灾害危险度评估是指评估赤潮灾害发生可能性,即评估灾害发生海域遭受赤潮灾害发生的可能性高低及赤潮的强度大小。它包括致灾因子危险度、孕灾环境危险度评估两方面内容。致灾因子危险度评估是评估灾害发生海域赤潮可能发生的强度,致灾因子危险度越高,赤潮发生的强度越大。孕灾环境危险度评估是评估灾害发生海域发生赤潮的几率高低,孕灾环境因子危险度越高,发生赤潮的几率就越大。

海洋社会经济易损度评估是指承灾体对致灾因子的抗灾防灾能力评估,即评估灾害发生海域抵御赤潮灾害的能力高低。海洋社会经济易损度越大,赤潮灾害造成的损失越大。

1.2 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是进行赤潮灾害风险评估的关键环节。其选取应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系统性、人本性原则。

依照上述原则,通过查阅有关赤潮成因及危害研究文献,结合赤潮灾害的特点,提出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孕灾环境因子、致灾因子、承灾体及其受灾特征要素。

致灾因子主要是指导致海洋生物死亡、破坏生态系统、引起人体异常反应、恶化水质量等有毒赤潮藻类。赤潮生物是引发赤潮的内在因素,全球海域中已发现能引发赤潮的浮游生物300余种(大部分为单细胞藻类),并有不断增加的趋势[28],已发现的赤潮藻类分属于蓝藻门、硅藻门、甲藻门、金藻门和黄藻门,其中又以

硅藻门和甲藻门为多[29],它包括无毒藻种、有毒藻种、有害藻种。无毒藻种是指赤潮藻类体内不含毒素,又

不分泌毒素的海洋浮游生物,它引起的赤潮一般是无害的,不会引起海水增养殖物的死亡等损失,只是由于赤潮藻种的数量过高,当它们死亡分解造成海水缺氧,致使鱼类和无脊椎动物死亡,主要因子包括叶绿素浓度、细胞数;有害藻种是指那些能分泌粘液或产生有害物质的海洋浮游生物,分泌出粘液附在海洋生物呼吸道,致使海洋生物窒息死亡,产生的有害物质(如硫化氢、氨等)对其他海洋生物具有致死毒效。有害藻种的大量繁殖,在表层聚集,吸收大量阳光,并遮蔽海面,影响海水透明度,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和繁殖;有毒藻种是指赤潮藻类体内含有某种毒素或能分泌出毒素的海洋浮游生物,有毒赤潮一旦形成,可对赤潮区的生态系统、海洋渔业、海洋环境以及人体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毒害,根据对人类的中度症状和机理差异可将赤潮毒素分为麻痹性贝毒(PSP-Paralyti c Shellfish Po isoning)、腹泻性贝毒(DSP-D iarrhetic She llfish Poison i n g )、记忆缺失性贝毒(ASP-Am nesia Shellfi s h Poison i n g)、神经性贝毒(NSP-N eurotox ic Shellfish Po ison i n g)、西加鱼毒(甲藻鱼毒)(CFP-C i g uatera Fish Po ison i n g)等五种。

孕灾环境因子是指影响赤潮藻类生长、繁殖的外界环境条件。它包括影响海洋环境的化学因素、光照条件、气象条件、水动力条件、物理海洋要素、外来藻种因素。化学因素主要指海水中的营养盐类,它包括氮磷比、氮(N)(硝氮、亚硝氮、铵氮)、磷(P)、硅(S i)、微量元素(铁(Fe)、锰(M n))、有机物(维生素、蛋白质),这

些营养盐类经大气沉降、河流输入、上升流、底质释放等途径进入海洋水体[30-32],是浮游生物生长的物质基

础,因而赤潮的发生与水体的富营养化有着密切联系

[2];适宜的光照可以为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提供所需能量,使赤潮藻类得以生长和繁殖[2];气象因素包括降雨、风向、风速、气温和气压等方面,其中降雨对赤潮的发生影响重大,大量雨水通过地表径流汇入海中,一方面使海水盐度降低,同时也将大量营养物质带入海

中,加快了海水富营养化的进程,使赤潮生物得以生长和繁殖[30];海面风向的改变可能对上升流场产生影

响,同时,海面风速增大到一定的程度就会使赤潮生物发生聚集、扩散或消散[2];气温升高、气压下降有利于赤潮的形成,气温升高时,热量通过水气界面交换,水温也得以升高,因而,在温度较高季节,大量降雨后的持

续高温、低压和充足光照的晴天,风力较弱、潮流缓慢、水体相对稳定的条件下,赤潮便极易发生[2];水动力

条件包括流速、流向及海流,水动力影响赤潮的实质为流动水体将赤潮生物孢囊、营养细胞或其赖以生长繁殖的物质基础带入某海域,亦或改变该海域的温度、盐度,影响海水层化和透光度,从而为赤潮的形成提供了合适的水体理化条件[2];海洋物理要素包括海水温度、盐度,每种赤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都需要适宜的温盐

环境,即存在适应其生理需要的温度、盐度,因而不同温度、盐度条件下的赤潮种类存在差异[33],在有充沛营养盐供应时,温度、盐度等物理因子是赤潮生物生长与增殖的环境限制因素[2];携带外来藻种的途径主要有

108 自 然 灾 害 学 报 18卷

渔业港口与工业港口,外来藻种在遇到适宜的环境条件时,这些外来种子就会大量繁殖,甚至形成有害赤潮;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有害赤潮生物的细胞会暂时形成孢囊,当条件适宜时,可以萌发,甚至形成赤潮。

承灾体因子是指当赤潮灾害发生时海域使用类型中易受赤潮影响的因素,主要因子包括渔业用海、工矿用海、旅游娱乐用海、特殊用海[34]

及海洋生态系统。渔业用海是指为开发利用渔业资源、开展海洋渔业生产所使用的海域,当赤潮灾害发生时,受到赤潮的危害主要有滩涂养殖、网箱养殖、底播养殖、浮筏养殖、渔业资源;工矿用海是指开展工业生产及勘探开采矿产资源所使用的海域,当赤潮灾害发生时,受到赤潮的危害主要有盐业用海和取水口;旅游娱乐用海是指开发利用滨海和海上旅游资源,开展海上娱乐活动所使用的海域,当赤潮灾害发生时,受到赤潮的危害主要有海水浴场与海上娱乐;特殊用海是指用于科研教学、军事、自然保护区、海岸防护工程等的海域,当赤潮灾害发生时,受到赤潮的危害主要有科学研究用海与自然保护区用海;海洋生态系统是一个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动态过程,主要包括生物群落、食物链与生物多样性,当赤潮发生时破坏了海洋食物链,导致下一个相连环节生物数量的减少,导致整个食物链乃至整个海洋生态系统平衡的破坏。目前,赤潮灾害对承灾体的破坏主要体现在渔业用海的养殖用海、渔业资源捕捞与海洋生态系统。其主要指标集如图1所示

:图1 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F i g .1 Index syste m o f risk assess m ent o f ha r m ful a l gae bloo m ha zard

2 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评估模型是风险评估的核心内容,本文针对赤潮灾害的成灾机理及灾害特点,提出赤潮灾害危险度、海洋社会经济易损度及风险评估模型。

2.1 赤潮危险度评估模型

2.1.1 致灾因子危险度

H 1= n

i=1a i F i ,(2)

式中,H 1表示为致灾因子危险度,a i 表示致灾因子危险度评估中第i 个指标的权重值,其值利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 ocess ,AH P)确定,F i 为致灾因子危险度评估中第i 个指标的标度值。

2.1.2 孕灾环境因子危险度

H 2= n i=1b i M i ,

(3)

式中,H 2表示为孕灾环境因子危险度,b i 表示孕灾环境因子危险度评估中第i 个指标的权重值,其值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M i 为孕灾环境因子危险度评估中第i 个指标的标度值。

故赤潮灾害危险度模型为:H H = H 1+ H 2,(4)

109 1期文世勇等: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式中,H H 表示赤潮灾害危险度, 表示致灾因子在危险度评估中的权重值, 表示孕灾环境因子在危险度评估中的权重值, ,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H 1同式(2),H 2同式(3)。

2.2 海洋社会经济易损度评估模型

H V = n

i=1c i N i ,(5)

式中,H V 表示海洋社会经济易损度,c i 表示海洋社会经济易损度评估中第i 个指标的权重值,N i 为海洋社会经济易损度中第i 个指标的标度值,由海域使用类型的价值决定。

故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为:

H R = H V H H ,

(6)式中,H R 为赤潮灾害风险指数, 表示海洋社会经济易损度在赤潮灾害风险评估中的权重值,H V 同式(5),

H H 同式(4)。其中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H R ,H V ,H H 通过统计分析方法、GIS 方法确定。

2.3

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流程图2 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流程图

F i g .2 F l ow chart o f r i sk assess m ent o f ha r m ful a l gae bloo m hazard

赤潮灾害风险评估由于受到天、地、人等多种条件的约束和大量复杂因素的影响和干扰,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要研究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在选取评估指标时,要尽量做到选取的指标要具有代表性。

灾害风险评价是对灾害风险区遭受不同强度灾害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的定量分析和评估。是对灾害风险区内的某种灾害进行风险评价。主要步骤过程如图2所示。

从图2得知,从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数据库中获得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因子、承灾体因子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等步骤,在G I S 软件平台,运用相应的各个评估模型得到相应的危险度图层,最后运用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得到赤潮灾害风险评估图层。从赤潮灾害风险评估图中可以清楚看出评估区域内各个位置的风险高低。

3 结束语

赤潮灾害风险评估主要包括赤潮危险度评估和海洋社会经济易损度评估。危险度评估主要包括致灾因子危险度评估与孕灾环境因子危险度评估;海洋社会经济易损度评估主要包括风险区内承灾体的承灾能力和防灾能力。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是在对危险度评估与易损度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的。

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明确赤潮灾害风险评估的定义,确立赤潮灾害危险度评估与社会经济易损度评估两大方面内容,提出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建立赤潮灾害风险评估的评估模型,提出赤潮灾害风险评估的技术流程。

110 自 然 灾 害 学 报 18卷

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是赤潮风险管理与减灾管理的基础。针对不同目的实施不同种类的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根据赤潮灾害风险评估的结果,依据风险程度的不同,管理部门可以制定出相应的减灾政策,部署实施减灾工程,使减灾管理做到有的放矢。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成果可以制定灾害应急预案、纳污海域污染总量控制、海洋水产养殖、滨海旅游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赤潮灾害风险评估的发展趋势是其研究理论与评估方法不断地完善,并将与多种自然科学相融合、交叉,特别是与社会科学紧密相结合。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总体上是向着内容越来越丰富、评价定量化和模型化、向遥感和G I S 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齐雨藻等著.中国沿海赤潮[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6月,1-2.[2]

曾江宁,曾淦宁,黄韦艮,郑平,周青松,陈全震,高爱根.赤潮影响因素研究进展.东海海洋[J].2004,22(2):40-47.[3]

黄韦艮,毛显谋,张鸿翔,史爱琴.赤潮卫星遥感监测与实时预报.海洋预报[J].1998,15(3):110-115.[4]

赵玲,赵冬至,张昕阳,张丰收.我国有害赤潮的灾害分级与时空分布.海洋环境科学[J].2003,22(2):15-19.[5]

张润杰,黎良明,古德祥,黄耀辉,王寿松.稻飞虱灾害风险评估.中山大学学报[J].2000,39(3):69-72.[6]

罗元华.论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中国矿业[J].2000,9(6):70-72.[7]

张业成,张梁.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J].1996,7(3):1-6.[8]

卢全中,彭建兵,赵法锁.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价)研究综述.灾害学[J].2003,18(4):59-63.[9]

张春山,吴满路,张业成.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及展望.自然灾害学报[J].2003,12(1):96-102.[10]

向喜琼,黄润秋.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J].2000,l 1(1):38-41.[11]

牛叔超,刘月辉,王延贵.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的探讨.山东气象[J].1998,1(71):14-18.[12]

刘兰芳.农业水旱灾害风险评估及生态减灾研究 以衡阳市水旱灾情为例.衡阳师范学院学报[J].2005,26(3):111-114.[13]

张学霞,薄立群,张树文.基于RS 和GIS 的长白山火山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自然灾害学报[J].2003,12(1):47-55.[14]

Pau lA Sa mu el son,W illia m D N ordhau s M icroecono m i cs [M ].Boston:M c Gra w -H ill Ir w i n,2001.[15]

Un ited Nati ons Depart m ent ofHum an itarian Aff airs M iti gati ng N aturalD i sasters :Phen o m ena ,E ffects and Opti ons-A M anu al f or Po li cy M akers and Planners [M ].N e w Y ork:U nited Nati ons ,1991,1-164.[16]

Un ited Nations Depart m ent ofHum an itarian A ff airs [J].In t ernati onally Agreed G l oss ary of Basic T er m s Related to D is aster M anage m en t ,DNA /93/96,Gen eva ,1992.[17]

A lexander D E Nat u ralD isasters [M ].London :UCL Press L i m ited ,1993,1-632.[18]

L i a m F i nn W D Geotechn ical as pects of t h e esti m ati on and m i ti gati on of eart hquak e ri sk [A].In:B E Tuck er ,E M Rd i k and C N Hw ang (ed s),Issues i n U rban Earthquake R is k [C ].Dordrecht :K l uw er Acad e m ic Pub li shers ,1993,35-77.[19]

刘希林.区域泥石流风险评价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00,9(1):54-61.[20]

殷坤龙,朱良峰.滑坡灾害空间区划及GIS 应用研究[J].地学前缘,2001,8(2):279-284.[21]

A lexander D E Nat u ral d is asters :a fra m e w ork f or researc h and teac h i ng [J].D is asters ,1991,15(3):209-226.[22]

Pan i zzaM En vi ronm entalG eo m orphology [M ].Am sterda m:E ls evi er ,1996,1-28.[23]

Flageollet J C Landsli de hazard-a conceptual approach i n ris k vie wpo i nt[A].In:R C as ale and C M argotti n i (eds),F l oods and Landsli des :Inte grated R i sk Assess m ent [C ].Berli n :Spri nger-Verl ag ,1999,3-18.[24]

刘希林,王小丹.云南省泥石流风险区划[J].水土保持学报,2000,14(3):104-107.[25]

张建辉,夏新,刘雪芹,王明翠.赤潮研究的现状与展望.中国环境监测[J].2002,18(2):20-25.[26]

梁松,钱宏林,齐雨藻.中国沿海的赤潮问题.生态科学[J].2000,19(4):44-50.[27]赵冬至,李亚楠.赤潮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技术研究[A ].赵冬至.渤海赤潮灾害监测与评估研究文集[C ].北京:海洋出版社,2000.144-

150.

[28] Anony m it y .W hat are har m f u l al gae ?[EB /OL ].h tt p: i oc .unesco .org /hab /i n tro .h t m ,2003-08-16.

[29]

郭皓等著.中国近海赤潮生物图谱本[M ].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30]

张永山,吴玉霖,邹景忠,等.胶州湾浮动弯角藻赤潮生消过程[J].海洋与湖沼,2002,33(1):55-61.[31]

W als h J J ,Stei d i nger K A Saharan du st and Florida red tides :The cynophyte connecti on [J].Journ al of geophysical res earch ,2001,106(C6):11597-11612.[32]

H odgk iss I J ,HO K C A re changes i n N :P rati os i n t h e coastalw aters the key to i ncreased red tide b l oo m s[J].H rob i ologia ,1997,352(1):141-147.[33]

沈竑,洪君超,张开富,等.中肋骨条藻(Shelet one m a C ostat um )赤潮发生过程中微量因素Fe 、M n 作用的研究[J].暨南大学学报,1995,16(1):131-136.[34]张宏声.海域使用管理指南[M ].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年,95-98.

111 1期文世勇等: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经锡高速公路(赤峰境内) 第二高级驻地办 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秦皇岛保神交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经锡高速公路(赤峰境内)第二高级驻地办 二○一四年七月

经锡高速公路(赤峰境内)第二高级驻地办 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为确保在破坏性地震发生时,应急工作高效、有序的进行,最大限度的减轻地震造成的灾害,保障财产和员工的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结合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地震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组长:丁国田 副组长:王佳平陈继奎 成员:朱庆辉吴利建王欣高宁张向云张国星发生突发事件时在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到达之前,由值班员负责处理。 主要职责:负责组织协调,综合处理抗震救灾有关事宜;掌握震情和灾情,随时向上级汇报,向工作组通报;筹集、调拨救灾经费和救灾物资;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二、各组任务和职责 (一)抢险救灾组 负责人:丁国田 1、迅速集结人员和器材,抢救被埋压人员; 2、及时运送重伤员和调配救灾物资; 3、震后第一时间迅速关闭电源、燃气、供水系统(应急照明系统除外)和各种明火,防止震后滋生其他灾害。

4、抢修供电、供水、供气等管线和设备; 5、保证通信网络设备的畅通,确保能够随时接受和发布信息。(二)医疗救护组 负责人:王佳平 1、准备充足的药品、器械和设备; 2、根据领导小组命令,立即进行现场救护; 3、根据灾情情况,部署救护力量,妥善安置重伤员 (三)治安保卫组 负责人:朱庆辉 1、加强单位内治安巡逻、检查,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稳定‘ 2、检查各部门的安全措施和消防器材完好、可用情况; 3、地震灾害发生后,做好重点要害部位的安全保卫工作; 4、维护治安,严防各种破坏活动; 5、督促有关部门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 (四)人员疏散组 负责人:张国星 1、负责驻地办人员的疏散,要按照离出口“近及远”原则撤离到安全地区; 2、疏散撤离过程中,要避免碰撞、拥挤、踩伤; 3、负责人在指挥人员疏散过程中,不得擅离岗位。 (五)物资供应组 负责人:陈继奎

上海市处置海洋灾害应急预案

上海市处置海洋灾害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处置发生在本市的风暴潮、海啸和赤潮等海洋灾害,提高本市海洋灾害应急处置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海洋灾害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护海洋环境,保障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城市安全运行,编制此预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国家海洋局《风暴潮、海啸、海冰灾害应急预案》和《赤潮灾害应急预案》、《上海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 1.3灾害分级 本预案所称的海洋灾害,主要指风暴潮、海啸灾害和赤潮灾害。 1.3.1风暴潮、海啸灾害 参照国家海洋局《风暴潮、海啸、海冰灾害应急预案》,根据风暴潮、海啸灾害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本市风暴潮、海啸灾害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1)Ⅰ级(特别重大)风暴潮、海啸灾害。是指风暴潮、海啸造成30人以上(含本数,下同)死亡,或5000万元以上经济损失;对本市沿海区县或50平方公里以上的区域经济、社会和群众生产、生活等造成特别严重影响。 (2)Ⅱ级(重大)风暴潮、海啸灾害。是指风暴潮、海啸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经济损失;对本市沿海区县经济、社会和群众生

产、生活等造成严重影响;对大型海上工程设施等造成重大损坏,或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 (3)Ⅲ级(较大)风暴潮、海啸灾害。是指风暴潮、海啸造成10人以下死亡,或1 000万元以下经济损失;对本市沿海区县经济、社会和群众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对大型海上工程设施等造成较大损坏,或较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 (4)Ⅳ级(一般)风暴潮、海啸灾害。是指风暴潮、海啸对本市沿海区县经济、社会和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一定影响和经济损失。 1.3.2赤潮灾害 参照国家海洋局《赤潮灾害应急预案》,本市赤潮灾害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1)Ⅰ级(特别重大)赤潮灾害。是指发生无毒赤潮面积8000平方公里以上,或有毒赤潮面积5000平方公里以上;因食用受赤潮污染的海产品或接触到赤潮海水,出现死亡病例10人以上。 (2)Ⅱ级(重大)赤潮灾害。是指发生无毒赤潮面积3000平方公里以上、8000平方公里以下,或有毒赤潮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5000平方公里以下;因食用受赤潮污染的海产品或接触到赤潮海水,出现身体严重不适的病例报告50个以上或死亡5至10人。 (3)Ⅲ级(较大)赤潮灾害。是指发生无毒赤潮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3000平方公里以下,或有毒赤潮面积500平方公里以上、1000平方公里以下;因食用受赤潮污染的海产品或接触到赤潮海水,出现身体严重不适的病例报告10个以上、50个以下或死亡人数5人以下。

国家海洋局赤潮灾害应急预案

国家海洋局赤潮灾害应急预案 发布时间:2008-05-12 1.总则 1.1目的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对突发性事件处理的要求,建立灾害性赤潮灾害应急反应机制,最大限度地减轻赤潮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对人民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带来的威胁,特制定本预案。 1.2工作原则 加强监测、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密切协作。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对发生在我国管辖海域的重大灾害性赤潮的应急处置。 2.赤潮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国家海洋局设立赤潮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国家海洋局领导小组)。 2.1国家海洋局领导小组构成 组长:国家海洋局分管赤潮灾害防灾减灾工作的局领导。 成员:国家海洋局环保司、办公室(新闻办),中国海监总队,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及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分管领导。 国家海洋局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专家组。办公室设在国家海洋局环保司;专家组由赤潮监测监视、分析预测和防治领域专家组成,适当补充其它有关专家和科技人员。

2.2职责 2.2.1国家海洋局领导小组:指导、协调全国重大灾害性赤潮应急管理工作,协调相关部委对省市赤潮应急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指导,研究解决海区和省级赤潮应急工作机构的请示和应急需要。 2.2.2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应急管理的日常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和成员部门及单位。 2.2.3专家祖:负责为应急监视监测、分析预测和防治提供技术咨询和建议,开展相关技术研究。 2.2.4国家海洋局办公室(新闻办):向国务院报告赤潮发生及处理情况;组织管理全国赤潮信息发布工作以及发布全国赤潮监测预警报信息等。 2.2.5中国海监总队:应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组织、协调海监飞机、船舶的调用。 2.2.6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为海区和省级赤潮应急工作机构开展赤潮应急监测提供技术指导和协助,开展相关技术研究。 2.2.7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为海区和省级赤潮应急工作机构开展赤潮分析预测提供技术指导和协助,开展赤潮趋势分析预测等相关技术研究。 各分局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应建立相应赤潮应急工作机构,落实相关责任。其中海区一级主要职责为开展本海区的赤潮应急跟踪监测监视和预警报,对省市赤潮应急响应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协

冰雪灾害应急预案

冰雪灾害应急预案 冰雪灾害应急预案 按照文件要求,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xx 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精神,为保证冰雪灾害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全面提高应对冰雪灾害的应急处理能力,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轻冰雪灾害的影响,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广播电视事业顺利发展和人民文化生活安全 有序,加强媒体的宣传、预报、报道工作。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保障广播电视事业和人民文化生活安全有序、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冰雪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统一指挥、分级负责,部门分工、协调一致。局内站、室、校、场落实责任,互相配合,形成应急合力,共同做好冰雪灾害应急工作。 以科技为先导。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提高冰雪灾害应急工作的现代化水平,做到及时发现、预警、响应和处置。同时,通过媒体,加强对天气的预报工作,确保全县人民安全越冬。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所称冰雪灾害,指受寒潮、低温、大风、冰雹、霜冻等天气而造成的大范围降雪和冰冻灾害,包括其次生、衍生灾害。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县内的冰雪灾害预报、报道、检测、预警、应急响应、救灾等工作。 三、应急指挥体系及职责 1、应急组织机构 局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由党组成员副局长任指挥长,由党组成员为副组长,各部、室、站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局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局办公室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 2、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局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 主要负责局系统冰雪灾害检测、预警、应急响应和处置及救灾等工作的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指导开展冰雪灾害应急工作。指导一线新闻记者及时对灾害险情进行报道和宣传。通过广播电视向全县宣传冰雪灾害的防护和措施。 局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主要负责传达县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工作指令;具体协调处理冰雪灾害应急工作中的有关问题;组织各部、站、室、研究会商灾害发展趋势;对灾害损失及影响进行评估;制定冰雪灾害应急方案;适时对冰雪灾害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完成县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预防预警机制 1、办公室根据局系统冰雪灾害检测、预报、警报信息,对可能发生的冰雪灾害,立即进行相关工作部署,并上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和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 2、局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对冰雪灾害信息进行分析评估,达到预警启动级别的,报请局指挥长发布启动预警命令。同时,加强对冰雪灾害情况进行宣传报道。 3、局属系统应按照冰雪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积极采取措施防御和避免冰雪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 4、局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及时进行督促、检查、指导,确保本预案的顺利实施。 5、按照冰雪灾害的影响范围、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分为一般(iv级)、较重(iii级)、严重(ii级)和特别严重(i级)四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广电局按县指挥

44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及应对程序

目录 1 目的 (3) 2 范围 (3)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3) 组织机构 (3) 职责 (3) 4 相关文件 (8) 5 工作程序 (5) 暴雨灾害风险评估及应对 (5) 雷击灾害风险评估及应对 (5) 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及应对 (6) 应急资源 (7) 人力资源保障 (7) 物资保障 (7) 医疗卫生保障 (7) 交通运输保障 (7) 治安维护保障 (8) 信息和通信保障 (8) 经费保障 (8) 6记录 (8)

1 目的 为提高公司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保证公司员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促进公司安全、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各部门可能存在的暴雨、雷击、地震等自然灾害,各子公司可参照执行。 3术语和定义 无 4 组织机构及职责 组织机构 公司设立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公司总裁任总指挥,安全分管副总裁任副总指挥,公司党、团、工会等部门负责人、各部门、子公司第一责任人和分管安全领导为指挥部成员。 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办公室和6个专项行动组,应急救援办公室设在公司综合部,综合部总经理任办公室主任,副总经理任办公室副主任。 职责 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 贯彻执行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宣布启动和终止应急预案,负责领导、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承担上级有关部门安排的其他工作。

应急救援办公室职责 制定应急工作有关制度和措施,指导各部门、子公司专项应急预案与公司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的协调与衔接,指挥协调各项应急救援工作,组织开展培训与演练。 疏散引导组职责 负责引导公司员工迅速有序地逃离灾害现场和危险区域,到达安全地点。同时积极做好受灾人员的安抚工作,协助各单位清点人数,向指挥部报告人员疏散情况。 应急行动组职责 负责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快速进入现场,及时消除安全风险,控制灾害影响扩大。医疗救护组职责 负责自然灾害现场的伤员抢救与护理,必要时组织救护车辆紧急将伤员送医院救治。 信息联络组职责 负责收集应急工作相关信息并通报给应急救援指挥部,同时将上级指令准确、及时地传达给各相关单位,确保整体行动协调一致。 条件保障组职责 负责在自然灾害处理过程中为其他各专项行动组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和技术支持,保障全过程的顺利实施。 志愿消防队职责 负责抢救公司重要的物资设备,以及在安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配合公安消防队进行灭火作业。

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1.1总则 1.1.1编制目的 使地震应急能够协调、有序和高效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1.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XX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重大突发事件(事故)应急管理办法》、《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1.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处置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处置地震灾害事件的应急活动。 1.1.4应急预案体系 本应急预案是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应对地震灾害的专项预案。如灾害后果达到重特大伤亡事故等级,应同时启动《XX集团公司重特大人身伤亡事故应急预案》,如同时发生水电厂垮坝、环境污染等次生事故,应同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1.1.5应急工作原则 依靠地方、立足自救、积极配合。地方政府是处置其行政区域地震灾害事件的主体。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地震应急依靠人民群众并建立广泛的社会动员机制,依靠和发挥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在处置地震灾害事件中的骨干作用和突击队作用,依靠科学决策和先进技术手段。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应自动按照预案实施地震应急,处置所辖区域地震灾害事件。视地方政府地震应急的需求,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应给予必要的配合和支持。 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在集团公司统一领导下,有关部门、产业公司、基层单位、合作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突发地震灾害应急防治工作。 分级管理,属地为主。建立健全按灾害级别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 1.2应急分析 1.2.1概况 1)本单位所辖区域的地震烈度级别,以往地震灾害史; 2)本单位所辖区域内的重大危险源、重要设施布局情况,必要时,可附平面图进行说明。 1.2.2地震灾害风险主要有 1)地震灾害有可能直接造成的人身伤亡、设施、设备毁损; 2)地震灾害有可能造成的供电、通信、供热、供气、道路等设

赤潮灾害应急预案

《赤潮灾害应急预案》 1.总则 1.1目的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对突发性事件处理的要求,建立灾害性赤潮灾害应急反应机制,最大限度地减轻赤潮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对人民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带来的威胁,特制定本预案。 1.2工作原则 加强监测、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密切协作。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对发生在我国管辖海域的重大灾害性赤潮的应急处置。 2.赤潮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国家海洋局设立赤潮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国家海洋局领导小组)。 2.1国家海洋局领导小组构成 组长:国家海洋局分管赤潮灾害防灾减灾工作的局领导。 成员:国家海洋局环保司、办公室(新闻办),中国海监总队,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及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分管领导。 国家海洋局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专家组。办公室设在国家海洋局环保司;专家组由赤潮监测监视、分析预测和防治领域专家组成,适当补充其它有关专家和科技人员。 2.2职责 2.2.1国家海洋局领导小组:指导、协调全国重大灾害性赤潮应急管理工作,协调相关部委对省市赤潮应急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指导,研究解决海区和省级赤潮应急工作机构的请示和应急需要。 2.2.2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应急管理的日常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和成员部门及单位。

2.2.3专家祖:负责为应急监视监测、分析预测和防治提供技术咨询和建议,开展相关技术研究。 2.2.4国家海洋局办公室(新闻办):向国务院报告赤潮发生及处理情况;组织管理全国赤潮信息发布工作以及发布全国赤潮监测预警报信息等。 2.2.5中国海监总队:应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组织、协调海监飞机、船舶的调用。 2.2.6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为海区和省级赤潮应急工作机构开展赤潮应急监测提供技术指导和协助,开展相关技术研究。 2.2.7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为海区和省级赤潮应急工作机构开展赤潮分析预测提供技术指导和协助,开展赤潮趋势分析预测等相关技术研究。 各分局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应建立相应赤潮应急工作机构,落实相关责任。其中海区一级主要职责为开展本海区的赤潮应急跟踪监测监视和预警报,对省市赤潮应急响应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协助,发布本海区赤潮监测预测信息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一级(简称省级)主要职责为负责开展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所辖海域赤潮监测监视及预警报工作;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会同当地相关部门开展赤潮应急响应工作和负责发布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赤潮监测预测信息等。 3.赤潮应急工作程序 应门获取赤潮发生信息的海洋机构各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海监队伍以及志愿者等单位或个人一旦发现赤潮发生迹象,应立即向同级或当时所能送达信息的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报告赤潮发生信息。该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可直接委派(所属)海洋环境监测机构或海监队伍赶赴赤潮发生海域,确认赤潮发生信息,也可通知赤潮所在海区或省级海洋部门,由其负责赤潮信息现场确认。赤潮信息一经确认,随后的赤潮应急处置将根据赤潮面积、毒性和造成影响,分三级予以处置:

冰雪灾害应急预案

冰雪灾害应急预案 为高效有序地做好冰雪灾害应急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冰雪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 3 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依靠科学。坚持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建立健全群策群防机制,最大程度地减少冰雪灾害造成的损失,把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单位设备和工程安全为应急工作为重点。 4 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成立冰雪灾害防治应急领导小组。突发暴雪灾害发生后,立即启动本预案。由冰雪灾害防治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和部署冰雪灾害的应急救援、抢险及善后工作。 领导小组:负责冰雪灾害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冰雪灾害应急救灾工作;确定应急救灾工作方案;部署和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紧急援救;指导各单位冰雪灾害应急领导小组做好应急救灾工作。 经理部:按照领导小组冰雪灾害应急工作的统一部署,组织下属单位和抢险救援队伍进行紧急援救。 5 宣传与培训 加强公众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对广大干部和员工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冰雪灾害防治知识教育,增强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6 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 由冰雪灾害防治应急领导小组依据灾害地点、等级等具体情况,请示地方政府后,明确动员范围,包括动员周边群众、武警、部队等人员参与抢险救援工作。 7 紧急抢险救灾 1暴雪灾害发生后,由冰雪灾害防治应急领导小组根据灾害等级启动《重大事故应急预

案》。由冰雪灾害防治应急领导小组按各部门职责和分工迅速开展工作。 2 对受灾害威胁的人员进行疏散,转移到安全地带。 3 灾害发生后,应急领导小组要尽快组织抢险救援人员奔赴现场。抢险救援人员包括:抢救员工(灾民)、医疗救护、消防、抢修生命线工程等人员。 8责任与奖励: 对及时发现冰雪灾害发生并及时上报有关信息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在抢险救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有关人员,由指挥部进行表彰奖励,对擅离职守、隐瞒灾情、谎报灾情导致发生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者,将按照有关法律和《安全管理办法》追究相关责任。

风险评估报告

综合灾害风险评估分析报告 按照2012年《全国创建防灾减灾示范社区标准》的具体要求,根据社区综合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和评估程序,对社区综合灾害风险进行了风险评估。现将评估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易发灾害信息 前进社区位于颍州区鼓楼街道办事处西北,东至解放北路;西至西城墙路;南起鼓楼广场;北到专署后巷。辖区面积约0.22平方千米,辖区内有2个较大居民小区,13个单位家属院,2所学校,1所医院,8家单位和社会团体。社区划分为12个居民组,总人口6237人。其中流动人口228人,14周岁以下1037人,70周岁以上人员783人,生活不能自理人员11人,残疾人员36人; 社区位于阜阳老城区,主要易发灾害风险为内涝和火灾。辖区有多处历史古迹和始建于上世纪中期的老旧建筑,主要沿解放北路、建设街、文德路、三义街一线密集分布,其中多数墙体表面破损、部分结构出现倾斜等。多数老建筑电线杂乱且老化,还有部分居民在建筑旁边或院内堆积了可燃闲置废物;发生火灾、坍塌的可能性较大。可能危及人口660人,灾害风险面积26000平方米;文德路、三义街居民区房屋分别滨临西城内河和刘琦公园外围鱼塘,每年7、8月份多雨季节,易发生

内涝灾害,可能危及人口200人,灾害风险面积10000平方米。 二、社区灾害的主要特点、信息、等级情况 社区风险评估小组本着“减灾从社区做起,让灾难远离居民”的工作方针,运用相应的灾害风险评估程序,对易发生的灾害风险进行客观评价,提出整改意见,推荐安全措施,再通过职能部门和人员的落实。最终达到消减和控制灾害风险的目的。 1、火灾灾害:火灾是指时间与空间上失去控制并造成财物和人身伤害的燃烧现象。本地秋、冬季节少雨,空气干燥,可燃物质的水分含量较少,最容易发生火灾;同时,春节期间的烟花爆竹也是发生火灾突出根源。由于天气寒冷,家庭用火、用电、用气量增加,引发火灾的不安全因素也明显增多。 根据火灾损失(人员伤亡、受灾户数和财物直接损失金额)分为:从损失危害和过火面积分为重大火灾、较大火灾、一般火灾,分别用红、橙、黄色表示 2、洪(内)涝灾害:由于持续降大雨、阵雨使低洼地区发生淹没、渍水的现象。本地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出现暴雨天气,但较大范围的集中降雨一般出现在7、8月份。前进社区地势较高,发生洪灾的可能性不大,短时间集中降雨时,位于西城河、鱼塘沿岸地区较易发生内涝灾害。通常由重到轻分为一、二、三共3个等级,分别用红、橙、黄色表示。 3、地震灾害: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没有季

施工现场防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施工现场防地震灾害 紧急情况应急救援预案 (西区大水井项目部) 一、编制目的 为了防止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地震应急能够协调、有序和高效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三、使用范围 本预案使用于工程项目处置地震灾害事件的应急活动。 二、应急工作原则 1、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有关各级人员立即按照预案实施地 震应急,处置本工程区域地震灾害事件; 2、预防为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原 则,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增强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和控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现场安全隐患,有效防止重特 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3、统一指挥。对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实行“统一指挥、组织 落实、措施得力”的原则,在各级领导、有关机构以及应急小

组的统一指挥和协调下,积极有效的开展对突发事件处理、事 故抢险、生产恢复、应急救援、维护稳定、等各项应急工作。 4、保证重点。遵循“统一调度、保重点”的原则,在突发事件 的处理过程中,将保证将安全放在第一位,采取一切必要手段,限制突发事件范围扩大。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1、管理组织机构及其分工 (1)成立攀枝花大水井项目部施工现场防地震应急准备和响应 小组。 领导小组: 组长:冉学刚 副组长:国锋黄绪良 应急小组成员:王林陈远强罗炜坤李俊 彭中波宋仲莉张云会吴朝莲 (2)职责及其分工: 领导小组:接到上级地震、临震预(警)报后,领导小组立 即进入临战状态,依法发布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组织各项 抗震工作。 应急小组:随时准备执行防震减灾任务。 ①组织有关人员对建筑物进行全面检查,关闭危险场所,停 止各项大型活动。 ②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管理,加强对施

加强应急预案演练工作的通知

加强应急预案演练工作 的通知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四方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应急预案演练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部门、单位: 现将市应急办《关于加强应急预案和奥帆赛城市运行计划演练工作的通知》转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其中,我区应急预案演练工作各牵头责任单位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周密策划部署,确保演练实效。区应急办将对各单位应急演练工作进行指导和督查。 各单位制定的演练计划和演练脚本,要提前报送区应急办审查备案。 二〇〇八年三月二十一日青岛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加强应急预案和 奥帆赛城市运行计划演练工作的通知 各区(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提高各类应急预案和奥帆赛城市运行计划(以下简称《计划》)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锤炼应急队伍应对突发事件的实战能力,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我市应急管理工作的总体水平,确保2008年奥帆赛和残奥帆赛期间城市的正常运行,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青岛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青政发[2005]53号),以及奥帆赛和残奥帆赛对城市安全运行的规定要求,经市政府领导同意,现就加强应急预案和《计划》演练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切实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应急预案和《计划》演练,是增强应急预案和《计划》的针对性、实用性的必要途径,是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证奥帆赛和残奥帆赛各项

赛事安全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应急预案和《计划》演练的重要意义,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组织,从资金、物资、人员等方面提供必要的保障,确保各项演练工作有序进行。各突发公共事件专项指挥部和《计划》主责单位要按照预案和《计划》的要求,发挥好牵头作用,搞好组织协调,抓好演练工作落实;各区市政府、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相互支持和协同,做好跨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及通信联络,确保应急演练的有效沟通和统一指挥;市应急办要加强对各级应急演练工作的监督管理,及时做好演练的协调、指导、服务等工作。 二、注意突出重点,强化演练实效。目前,奥帆赛和残奥帆赛举办日期日益临近,保障奥帆赛和残奥帆赛期间城市运行的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紧张的进行中。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落实奥帆赛城市运行计划演练作为今年演练工作的重中之重,突出抓好奥运安保、食品安全、海洋环境保护、交通管理和服务、城市供电以及市政供水、供气、供热、环境卫生等预案和《计划》的演练,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排除《奥帆赛风险评估报告》中提出的风险隐患。演练工作要注重实效,注重实战,切实增强演练场景的仿真程度,防止演练流于形式。力求通过演练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力求通过演练达到“检验预案成效、磨合工作机制、锻炼应急队伍、提高应急能力”的目的。在演练过程中,各主责单位要主动牵头落实演练计划,协办单位要积极配合,合力推进演练目标任务的落实。 三、科学计划,周密组织。应急演练是由各方参加的预案训练和演习,是对应急能力的综合检验,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综合性工作,必须提前策划,周密部署,并形成相对完善的演练工作机制。在组织演练前,各单位要制定出科学详尽的演练计划和演练脚本,力求“演练时间、地点、演练内容、演练目的、情景设

2018年冰雪灾害应急预案

2018年冰雪灾害应急预案 冰雪灾害应急预案 按照文件要求,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XX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精神,为保证冰雪灾害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全面提高应对冰雪灾害的应急处理能力,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轻冰雪灾害的影响,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广播电视事业顺利发展和人民文化生活安全有序,加强媒体的宣传、预报、报道工作。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保障广播电视事业和人民文化生活安全有序、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冰雪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统一指挥、分级负责,部门分工、协调一致。局内站、室、校、场落实责任,互相配合,形成应急合力,共同做好冰雪灾害应急工作。 以科技为先导。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提高冰雪灾害应急工作的现代化水平,做到及时发现、预警、响应和处置。同时,通过媒体,加强对天气的预报工作,确保全县人民安全越冬。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所称冰雪灾害,指受寒潮、低温、大风、冰雹、霜冻等天气而造成的大范围降雪和冰冻灾害,包括其次生、衍生灾害。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县内的冰雪灾害预报、报道、检测、预警、应急响应、救灾等工作。 三、应急指挥体系及职责 1、应急组织机构 局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由党组成员副局长任指挥长,由党组成员为副组长,各部、室、站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局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局办公室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 2、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局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

主要负责局系统冰雪灾害检测、预警、应急响应和处置及救灾等工作的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指导开展冰雪灾害应急工作。指导一线新闻记者及时对灾害险情进行报道和宣传。通过广播电视向全县宣传冰雪灾害的防护和措施。 局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主要负责传达县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工作指令;具体协调处理冰雪灾害应急工作中的有关问题;组织各部、站、室、研究会商灾害发展趋势;对灾害损失及影响进行评估;制定冰雪灾害应急方案;适时对冰雪灾害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完成县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预防预警机制 1、办公室根据局系统冰雪灾害检测、预报、警报信息,对可能发生的冰雪灾害,立即进行相关工作部署,并上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和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 2、局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对冰雪灾害信息进行分析评估,达到预警启动级别的,报请局指挥长发布启动预警命令。同时,加强对冰雪灾害情况进行宣传报道。 3、局属系统应按照冰雪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积极采取措施防御和避免冰雪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 4、局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及时进行督促、检查、指导,确保本预案的顺利实施。 5、按照冰雪灾害的影响范围、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分为一般(IV级)、较重(III 级)、严重(II级)和特别严重(I级)四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广电局按县指挥部启动的预警级别启动本局的预警。 五、应急响应 1、 IV级响应 一般冰雪灾害发生后,广电局做好相应的应急响应工作,并将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报告县人民政府和市广播电视局 III级响应 较大冰雪灾害发生后,由局实行24小时主要负责人带班值班制度,及时收集灾害性天气的发展变化情况,做好相应的应急响应工作,并将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报告县人民政府市广播电视局。 II级响应

加油站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殪虎桥加油站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A班) 应急组织名单 现场指挥: 通讯联络组: 安全警戒组: 应急救援组: 后勤保障组: 一、现场指挥:赵志刚召集员工进行简短的紧急会议,通报情况,按照事故发生的不同情况,组织员工启动地震应急预案运行程序。当总指挥长到达现场后,服从总指挥长统一指挥。 二、通讯联络组:刘小林向公司应急办公室汇报情况,听取指示;向临近单位请求支援;在汇报完情况后负责将营业室内贵重物品及资料转移到安全地点。 三、安全警戒组:薛随亮立即停止作业,关闭电源,划分警戒区域,督促员工疏散。加强出入站口、罐区及重点部位的巡检,防止不法分子的趁机进行偷盗、破坏。 四、应急抢险组:李彦斌、赵志刚迅速将受伤人员抬、扶至安全地带,进行急救,如伤势较重应立即送至距事故现场最近的医院进行抢救;对危险油罐,要害设备、仪器进行观察、监视,并采取必要的防范和保障措施。 五、后勤保障组 主要职责:刘强准备好医疗和救护器材及其它防灾用品。灾害过后,清点人员受伤及财产损失情况并统计上报。

殪虎桥加油站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B班) 应急组织名单 现场指挥: 通讯联络组: 安全警戒组 应急救援组 后勤保障组: 一、现场指挥:赵志刚召集员工进行简短的紧急会议,通报情况,按照事故发生的不同情况,组织员工启动地震应急预案运行程序。当总指挥长到达现场后,服从总指挥长统一指挥。 二、通讯联络组 主要职责:刘小林向公司应急办公室汇报情况,听取指示;向临近单位请求支援;在汇报完情况后负责将营业室内贵重物品及资料转移到安全地点。 三、安全警戒组:王科林立即停止作业,关闭电源,划分警戒区域,督促员工疏散。加强出入站口、罐区及重点部位的巡检,防止不法分子的趁机进行偷盗、破坏。 四、应急抢险组:朱启明、赵志刚迅速将受伤人员抬、扶至安全地带,进行急救,如伤势较重立即送至距事故现场最近的医院进行抢救;对危险油罐,要害设备、仪器进行观察、监视,并采取必要的防范和保障措施。 五、后勤保障组 主要职责:刘强准备好医疗和救护器材及其它防灾用品。灾害过后,清点人员受伤及财产损失情况并统计上报。

冰雪灾害应急预案

冰雪灾害应急预案 按照文件要求,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XX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精神,为保证冰雪灾害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全面提高应对冰雪灾害的应急处理能力,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轻冰雪灾害的影响,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广播电视事业顺利发展和人民文化生活安全有序,加强媒体的宣传、预报、报道工作。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保障广播电视事业和人民文化生活安全有序、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冰雪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统一指挥、分级负责,部门分工、协调一致。局内站、室、校、场落实责任,互相配合,形成应急合力,共同做好冰雪灾害应急工作。 以科技为先导。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提高冰雪灾害应急工作的现代化水平,做到及时发现、预警、响应和处置。同时,通过媒体,加强对天气的预报工作,确保全县人民安全越冬。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所称冰雪灾害,指受寒潮、低温、大风、冰雹、

霜冻等天气而造成的大范围降雪和冰冻灾害,包括其次生、衍生灾害。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县内的冰雪灾害预报、报道、检测、预警、应急响应、救灾等工作。 三、应急指挥体系及职责 1、应急组织机构 局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由党组成员副局长任指挥长,由党组成员为副组长,各部、室、站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局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局办公室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 2、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局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 主要负责局系统冰雪灾害检测、预警、应急响应和处置及救灾等工作的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指导开展冰雪灾害应急工作。指导一线新闻记者及时对灾害险情进行报道和宣传。通过广播电视向全县宣传冰雪灾害的防护和措施。 局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主要负责传达县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工作指令;具体协调处理冰雪灾害应急工作中的有关问题;组织各部、站、室、研究会商灾害发展趋势;对灾害损失及影响进行评估;制定冰雪灾害应急方案;适时对进行修订和完善;完成县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灾害风险评估

题型:填空、选择、概念、简答(不需展开,完整句子)、论述(写满2/3)、计算 第一章 1、灾害:由于自然的、人为的或自然与人为综合的原因,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造成损害,产生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不利后果的现象。 2、灾害分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3、灾害系统的组成:孕灾环境(孕育产生灾害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致灾因子(又称 为灾源,即可能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亡、资源与环境破坏、社会系统混乱等孕灾环境中的 异变因子)、承载体(各种致灾因子作用的对象,是人类及其活动所在的社会与各种资源的 集合)和灾情(在一定的孕灾环境和承灾体条件下,由致灾因子导致的灾害所产生的生命和 财产损失的情况)。 4、风险定义(国际标准化组织):灾害发生概率及其后果严重性的组合。更具体地讲,风 险定义为由自然或人为诱发危险因素相互作用而造成的有害后果或预期损失发生的概率。 5、表达式:R=H×V R—风险 H—致灾因子 V—脆弱性 R=P×C P—灾害的可能性 C—灾害的后果 6、风险的两大要素:概率和后果 7、概率风险:可以用概率模型和大量数据进行统计预测的与不利事件有关的未来情景(如:交通事故) 模糊风险:可以用模糊逻辑和不完备信息近似推断的与特定不利事件有关的未来情景(如: 地震灾害) 不确定风险:用现有方法不可能预测和推断的与某种不利事件有关的未来情景(如:纳米技 术风险) 8、灾害风险理念的形成包括:灾变研究、灾度研究、灾害风险研究 9、灾害风险评估:衡量灾害风险程度的方法,即通过风险分析的手段,对尚未发生的灾害 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10、灾害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孕灾环境是导致致灾因子形成的因素,致灾因子、孕灾环境 共同对承灾体构成威胁,从而使承灾体具有承受侵害和损失的危险,进而出现灾情。灾害系 统是由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共同组成的,灾情是这个系统中各子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 11、消防部队主要承担的工作: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道路交通事故、地震及其次生灾害、 建筑倒塌事故、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空难事故、爆炸及恐怖事件、群众遇险事件 第二章 1、灾害风险评估包括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估、承灾体的脆弱性评估、灾害的损失评估(和孕 灾环境的稳定性评估) 2、致灾因子的危险性主要包括致灾因子的强度和发生概率 3、灾害损失包括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损失的量化方法有:绝对量化法、相对量化法和专家评定法 4、灾害系统的主要特点是系统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灾害风险分析是可操作的,手段有随 机不确定性、模糊不确定性、复杂性 5、随机不确定性与模糊不确定性的区别:(1)前者是因为自然的原因并不是总能被知道, 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观测仅仅是近似正确;后者是由于尺度的模糊性或人们掌握信息的不完备(2)前者用概率测度,抽象为随机事件;后者把经典集合中的决定隶属关系灵活化,从而

公司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公司地震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突发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应急救援行为,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科学、有序,高效地做好地震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维护公司稳定。 (二)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国家地震应急预案》、《云南省防震减灾条例》、《XX省地震应急预案》、《XX州地震应急预案》、《XX县地震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本预案。 (三)使用范围 本预案使用于在XX县XX有限公司区域内地震和地质事件的处置和应对工作。 (四)工作原则 地震救援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协同应对,预防优先、分级负责、属地优先,资源共享、快速反应”的工作原则。地震发生后,灾区生产单位应立即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开展前期处置工作。 二、组织体系

(一)抗震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长:XX 副总指挥长:XX 成员:XXXXX 在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一个办公室,设在公司安全教育室。在应急处置工作中,指挥部可根据工作需要,对组织机构和职能职责进行调整。 (二)应急救援工作组 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工作需要分设事故现场保卫组(保卫处)、事故抢险救护队(副总工程师、采矿科、技术科和灾区施工单位)、救援物资保障组(采购科、财务处、车队)、事故调查处理组(安全环保处、监察审计室)和联络人。 (三)应急救援应急联络员 指挥部制定一名人员负责本单位防地震具体事务,平时为本单位防地震联络员,负责单位防地震日常工作,发生地震时为指挥部应急工作联络员,负责灾区与指挥部和县相关部门的联络工作。 三、地震与应急响应分级管理 (一)地震事件分级 地震灾害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地震险情和地震灾情四级: 1.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是指在公司范围内因地震造成死亡300人以上300人(含失踪),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Ⅰ级)。

赤潮相关现状分析及防治方法整理

一、研究背景: 赤潮的定义: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短时间内突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发的一种生态异常,并造成危害的现象。 现状:有害赤潮肆虐于我国和世界各国沿海,是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海洋环境问题和生态灾害。自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有记录的赤潮有300多次,发生次数以每10年增加3倍的速度上升,2000年以来赤潮事件每年都达到了几十次;赤潮发生规模也呈急剧扩大的趋势,1998 年至今,每年都发生了面积超过1 000平方米的特大赤潮,其中有几年赤潮面积甚至达到上万平方公里,前后持续时间将近一个月,世界罕见;与此同时,有毒、有害的赤潮原因种也在不断增加,甲藻等有害种类已成为我国赤潮的主要原因种。这些趋势充分表明了我国赤潮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 从图中可以看出,2000~2009年我国近海共发生赤潮灾害792起,平均每年发生 79.20 起,而其中又以2003~2007年间赤潮发生的次数最高;而从2000~2003年,我国赤潮灾害发生次数呈上升趋势,2003年达到最高,为119次。2004~2009年赤潮发生次数有逐步下降,但仍远远高于2000年的次数。 在时间上,又对2000~2009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记录的117起大型赤潮灾害事件进行统计分析(见图 2 ),发现我国近海赤潮灾害多发生在5月、6月和8月,3个月共记录赤潮事件91起,占赤潮灾害发生总数的77.78%。 从图上可以看出5月的赤潮发生的次数最多。6月份为34起,8月份15起。

从空间角度看,我国四大海域均有赤潮灾害发生(见图 3)。在 2000~2009年内的任何一年,我国东海发生赤潮的次数远远多于其他3个海域,南海次之,渤海第三,黄海最少。 2000~2003年,我国东海发生赤潮的次数逐年递增,在2003年之后的两年赤潮发生数有所下降,且基本稳定;2006年和2007年赤潮发生数又有所增加;2007年后才呈现下降趋势。 危害:1、2,赤潮频发给我国沿海造成了严重的生态、资源、环境问题和重大的经济损失,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因赤潮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有的年份可达 10 亿元以上。而有些有害赤潮生物能产生毒素,经贝类或鱼类累积后危害食用者的健康和生命,调查表明麻痹性贝毒和腹泻性贝毒这两类主要的藻毒素污染普遍存在于我国沿海,在近年有记录的贝毒事件中,就有有几百人中毒,数十人死亡。 3、4,然而,上述这些损失和影响也只是我国沿海赤潮危害的冰山一角,因为赤潮频发预示着我们的海洋生态环境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干扰,生态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可能已经或者正在遭到破坏,而生态环境一旦失衡恶化就很难在短期内恢复。近年来在渤海、东海等海域都发现了水母比往年发达、而鱼虾资源减少的现象,这很可能与基础饵料改变、甲藻类赤潮生物的异常增殖而使食物链演变有关。生态系统的这种异常改变将是非常危险的,就像“沙尘暴”在向不利于人类居住的方向演变一样,赤潮频发的危险信号是这些海域的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

中国的海洋灾害同步练习3 1

《中国的海洋灾害》同步练习 当堂双基达标 近年来,我国东南沿海水域富营养化严重,赤潮灾害频繁发生。人民网2010年5月4日电:从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获悉,福建省福州市长乐至平潭附近海域5月1日起发生赤潮,面积约380平方千米,对海洋渔业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据此回答1~2题。 1.赤潮的危害包括( ) ①危害水产养殖业和捕捞业②损害海洋环境③危害人体健康④影响海洋旅游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下列关于赤潮发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赤潮的发生说明海洋生态系统失去了自动调节能力 B.赤潮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含氟制冷剂大量使用导致臭氧层破坏 C.工业废水、城市生活垃圾直接排入大海,导致某些浮游生物爆发性繁殖是赤潮发生的直接原因 D.空气中CO2浓度升高,导致海洋温度升高,引发了赤潮的发生 【解析】第1题,从赤潮的危害不难得出结果。第2题,赤潮发生是海水富营养化的结果。其发生除赤潮本身生物学因素之外,还有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又包括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排入近海的大量污染物(如含磷洗涤剂的使用和排放)使水体富营养化等人为原因是赤潮发生的主要原因,故选C。 【答案】 1.D 2.C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风暴潮是一种海洋灾害,具有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的特点,可冲毁海堤、道路,吞噬沿海地区的码头、工厂、村镇,酿成巨大灾难。2008年我国风暴潮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92.24亿元。 (1)指出引发我国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的天气系统。 (2)简要回答海南岛沿海风暴潮类型、空间分布特点。 【解析】第(1)题,由材料结合题目设问可知大风天气引发风暴潮,且是迎岸风。我国南方的热带气旋,北方的温带气旋都可能形成迎岸风,且风力大。第(2)题,海南岛东南部是热带气旋的登陆地点。. 【答案】 (1)热带气旋、温带气旋。 (2)类型:台风风暴潮(热带气旋风暴潮)。 空间分布特点:在海南岛的东南部沿海。 4.近年来,我国东南沿海水域富营养化严重,赤潮灾害频繁发生。这对海洋渔业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请回答以下问题。 (1)富营养化的海水为赤潮生物大规模暴发提供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水的pH值一般在8.0~8.2之间,赤潮发生时海水pH值可达8.5以上,有的甚至达到9.3以上。请分析赤潮引起海水pH值上升的主要原因。 (3)除了产生生物毒素和引起海水pH值变化以外,请另举一例说明赤潮对海洋环境的危害。【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赤潮的形成、影响,综合性比较强。第(1)题,海水富营养化是赤潮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