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盘点管理培训教材

企业盘点管理培训教材
企业盘点管理培训教材

盤點教材

在庫存過程中,在些貨物因存放時間太長或保管不當使其質量受到影響。為了對庫存商品的數量進行有效控制,并查清商品在庫中的質量狀況,必須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各儲存場所進行清點、查核,這一過程就是盤點。

盤點的目的主要是:

1.查清實際庫存數量

由于眾多原因,如收發中記錄庫存數量時多記、誤記、漏記﹔作業中導致商品損壞、遺失,驗收與出貨時清點有誤﹔盤點時誤盤、重盤、漏盤等,往往導致賬面庫存數量與實際存貨數量不符,通過盤點清查實際庫存數量與賬面數量,發現問題并查明原因,及時調整。

2.計算企業資產的損益

庫存商品總金額直接反映企業流動資產的使用情況,庫存量過高,流動資金的正常運轉將受到威脅,而庫存金額又與庫存量及其單價成正比,盤點就可以准確地計算出企業實際損益。

3.發現商品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盤點查明盈虧原因,發現作業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做出相應的措施,從而提高庫存管理水平,減少損失。

一般來說,盤點作出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几項:

1.貨物數量

通過點數計數查明商品在庫的實際數量,核對庫存賬面資料與實際庫存數量是否一致。

2.貨物質量

檢查在庫商品質量有無變化,有無超過有效期和保質期,有無長期積壓等現象,必要時還必須對商品進行技朮檢驗。

3.保管條件

檢查保管條件是否與各種商品的保管要求相符合。如堆碼是否合理穩固,庫內溫度是否符合要求,各類計量器具是否准確等。

4.庫存安全狀況

檢查各種安全措施和消防、器材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建筑物和設備是否處于安全狀態。

4稽核倉庫賬務工作的落實度

一旦料賬不准,對生產與現場生產工作絕對是致命的傷害,因此企業經營階層一定會審慎地訂定倉儲物料管理辦法,授權倉庫管理人員依規定執行料賬登賬

作業。

雖然做好料賬工作是倉庫人員天經地義的責任,但是“一樣米養百樣人”,難免有些倉庫人員的經營意識不足,責任感也不夠,或者疏忽,或者“拖”的習性難改,日久頑生,使料賬產生大差異。

為了及早發現“人”的問題點,及早警示處理,而且可以及早警惕倉庫作業人員,及早修正其偏差習性,定時尤其不定時的稽核有其必要性。經復查結果,一切落實正確,當然更好,如有偏差,更可及早補救。

5更有效的倉儲整頓

沒有人會否認,倉庫存放的應該是良品,因為生產需用的一定是良品,而且倉庫應該存放生產需用的料,絕對不是呆料。

理念那么清楚,而事實上經常不然。由于工作繁忙,經常在“備戰”中,因此倉庫人員很少能細心地及時核查,以致良品變不良仍然不知,呆料長久盤踞寶貴的倉庫儲位而不自知。很大部分的工廠,不是經常呆料與急需料一起,不良品與良品齊飛嗎?

為使倉庫更有效,更早發現不良品與呆料發生的啟因以求謀防堵之策,一定需要定期實地盤點的手段,使一切潛在的問題現形。

盤點的步驟

盤點作業一般根據以下几個步驟進行﹔盤點前的准備、確定盤點時間、確定盤點方法、培訓盤點人員、清理盤點現場、盤點、查清差異原因、盤點結果處理。

盤點作業步驟如圖5-6所示:

步驟一盤點計划

(1)盤點計划階段

很多中小企業的盤點主持人,由于缺乏經驗,沒有做好盤點計划,因此亂成一團,尤其是沒有針對預盤階段做出深入計划,以致到了復盤時倉儲仍亂的不可收拾,因此拖延復盤時日,令參與者怨聲載道。

一般而言,盤點計划多在復盤日期的一個月前就要具體擬訂而且發布。比如

預定6月26日到6月30日為復盤(一般人所稱的“大盤點”,就專指復盤而言),那么5月31日前就要確立盤點計划。這樣才可以要求倉庫人員做好預盤,以待復盤的完善執行﹔也同時要求生產現場,在復盤的多少天以前,調整生產作業,漸漸達成“淨空”水准,以利盤點(因為“在制品”是最不容易“計價”的)。此外,對采購人員,以及托外加工人員,才可能有更具體的因應指示、使復盤進行分析,對儲位規划作出結論,提供予倉庫人員,使他們在預盤階段就融入倉儲整頓與儲位規划的功能。

盤點計划的有關技巧

首先,是針對時程的計划要有周詳的考慮。例如計算好每一位預盤主辦員每天能用多少小時去真正進行預盤(由于每天仍要進行入出庫作業,所以可能每天僅2至3小時可以真正有效地從事預盤作業),共有多少料項,差不多要多少天才可以完成預盤。而且要真正去協調各部門的正常入庫作業,一定要集中在每天什么時段,以避免預盤的困擾。這是不可以“一聲令下”就讓倉人員“自己想辦法”的此外,生產活動也要計划何時開始“收縮”,使在復盤執行的數日之前,應進料的盡可能進料,該繳庫的盡可能繳庫,生產現場才有盡量“淨空”的可能。

對預盤階段的控制一樣很重要,因此也需要更明細的計划,這一般是交由預盤主辦人員自己擬出各儲位區(甚至儲位)的預盤時程計划,經過盤點主持人的了解(可行性及調整),再依此控制,才會真正有效率。

步驟二確定盤點時間

一般來說為保証帳物相符,貨物盤點次數愈多愈好,但盤點需投入人力、物力、財力,有時大型全面盤點還可能引起生產的暫時停頓,所以,合理的確定盤點時間非常必要。引起盤點結果盈虧的關鍵原因在于出入庫過程中發生的錯誤,出入庫越頻繁,引起的誤差也會隨之增加。

決定盤點時間時,既要防止過久盤點對公司造成的損失,又要考慮配送中心資源有限,商品流動速度較快的特點,在盡可能投入較少資源的同時,要加強庫存控制,可以根據商品的不同特性、價值大小、流動速度、重要程度來分別確定不同的盤點時間,盤點時間間隔可以從每天、每周、每月、每年盤點一次不等。如A類主要貨品每天或每周盤點一次﹔B類貨品每兩三周盤點一次﹔C類不重要的貨品每月盤點一次即可。另外必須注意的問題是,每次盤點持續的時間應盡可能短,全面盤點以2-6天內完工成為佳,盤點的日期一般會選擇在:

1.財務結算前夕。通過盤點計算損益,以查清財務狀況﹔

2.淡季進行。因淡季儲貨較少,業務不太繁忙,盤點較為容易,投入資源較少,且人力調動也較為方便。

步驟三確定盤點方法

因盤點場合、要求的不同,盤點的方法也有差異,為滿足不同情況的需要,盡可以快速准確地完成盤點作業,所決定的盤點方法要對盤點有利,不至于盤點時混淆。

1.帳面盤點法

帳幕面盤點法是將每一種商品分別設立“存貨帳卡”然后將每一種商品的出入庫數量及有關信息記錄在帳面上,逐筆匯總出帳面庫存結余量。

2.現貨盤點法

現貨盤點法是對庫存商品進行實物盤點方法。按盤點時間頻率的不同,現貨盤點又分為期末盤點和循環盤點。

(1)期末盤點法

期末盤點是指在會計計算期末統一清點所有商品數量的方法。由于期末盤點是將所有商品一次點完因此工作量大、要求嚴格。通常采取分區、分組的方式進行。分區即將整個儲存區域划分成一個一個的責任區,不同的區由專門的小組負責點數、復核和監督,因此,一個小組通常至少需要本人分別負責清點數量并填寫盤存單,復查數量并登記復查結果,第三人核對前二次盤點數量是否一致,對不一致的結果進行檢查。等所有盤點結束后,再與電腦或帳冊上反映的帳面數核對。

(2)循環盤點法

循環盤點是指在每天、每周銷點一部分商品,一個循環周期將每種商品至少清點一次的方法。循環盤點通常對價值高或重要的商品檢查的次數多,而且監督也嚴密一些,而對價值低或不太重要的商品盤點的次數可以盡量少。循環盤點一次只對少量商品盤點,所以通常只需保管人員自行對照庫存資料進行點數檢查,發現問題按盤點程序進行復核,并查明原因,然后調整。也可以采用專門的循環

盤點單登記盤點情況。

期末盤點與循環盤點優劣差異比較見表5-8:

表5-8 期末盤點與循環盤點差異比較

要得到最正確的庫存情況并確保盤點無誤,可以采限帳面盤點與現貨盤點平等的方法,以查清誤差出現的實際原因。

步驟四培訓盤點人員

盤點人員的培訓分為兩部分:一是針對所有人員進行盤點方法及盤點作業流程的訓練,讓盤點作業人員了解盤點目的、表格和單據的填寫﹔二是針對復盤與監盤人員進行認貨品的訓練,讓他們熟悉盤點現場和盤點商品,對盤點過程進行監督,并復核盤點結果。

步驟五清理盤點現場

盤點作業開始之前必須對盤點現場進行整理,以提高盤點服務業的效率和盤點結果的准確性,清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個方面的內容:

1.盤點前對已驗收入庫的商品進行整理歸入儲位,對未驗收入庫屬于供應商的商品,應區分清楚,避免混淆:

2.盤點場關閉前,應提前通知,將需要出庫配送商品提前做好准備;

3.帳卡、單據、資料均應整理后統一結清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并加以預防﹔

4.預先鑒別變質、損壞商品。對儲存場所堆碼的貨物進行整理,特別是對散亂貨物進行收集與整理,以方便盤點時計數。在此基礎上,由商品保管人員進行預盤,以提前發現問題并加以預防。

步驟六盤點

盤點可分為兩部分進行

(1)預盤階段

預盤不限于倉庫人員,而應該擴大到生產現場,因為生產現場難免仍有在制品,原則上,半成品、余料以及成品,在盤點前最好已經回繳倉庫(但是有些

工廠則仍留在現場待盤點),當然也在一些“生財器具同樣要盤點”。此外,采購與托外加工主辦人員也不可能置身事外,因為很可能仍有一些模具等生財器具在外。當然,也有一些料品送出托外加工,仍留在托外工廠內,這也是我方的資產,同樣列入盤點范圍。

在預盤階段,首先由盤點主持人以電腦或會計部門的“永續盤存賬”為基准作出“預盤明細表”,交給倉庫(或現場等直接責任對象),要求依之“點”出應有數量,同時依新儲位整頓存置定位,挂上盤點單,記錄預盤有關欄位,并把預盤結果(包括盤盈,盤虧的差異)呈報盤點主持人。當然,也可以由盤點主持人直接作出“盤點單”交給預盤主辦者,而不用“預盤明細表”。

盤點主持人一點也不閑著,除了要稽核預盤進行實況之外,仍要針對預盤的差異狀況進行分析與調查,并采取補救措施。

1預盤明線表

預盤明細表

在上表中,筆者建議每一品類列印一份,以利該品類(各料項)倉庫主辦員便捷使用于預盤作業(因為一般倉儲,都以同一品類存放同一儲位區為原則)。而欄位中,“前期盤存量”輿“本期出庫量”可以略去。

依據“預盤明細表”,倉庫人員在預盤階段逐一清點,再挂上“盤點單”,是最合理的方式。

(2)盤點單

盤點單

“盤點單”基本上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總欄位,包括“盤點單No.”、“料號”與“品名規格”及“單位”加上“應有盤點量”單位。其中最需要注意的是“盤點No.”,一般是在盤點前就已印妥,而且順序聯號控制,由盤點主持人管控。因為基本上盤點一定要把散存于儲位區的料品,一一回籠到同一儲位(區),因此一個料項一張盤點單是合理的。

第二部分“預盤”有關欄位,由預盤主辦人填入“預盤實際量”,以及“盤盈”或“盤虧”量,加上預盤者的簽名(含日期時間)。

第三部分則是“復盤”有關欄位,由復盤者填入,包括“復盤實際量”及“盤盈”或“盤虧”量,同時簽名。

“盤點單”或稱“盤點卡”,大多由稍硬卡紙印制,且有鐵絲可綁挂,絕大多數設計為三聯式,第一聯仍挂料架上(結算完成后再取消),第二聯由復盤者撕下交予盤點主持人,第三聯由預盤主辦人撕下呈交盤點主持人,以明責任,兼作回饋資訊。此為最佳順序。

預盤的注意事項

預盤是最基礎的工作,也最要求“細膩”與“確實”,否則整體盤點就不易落實有效率。

首先,要依據“預盤時程計划表”去進行,而且依序找定儲位區與儲位逐一

進行,最好把散落在其它儲位(區)的存量找到,回歸固定的儲位。同時依照倉儲整頓的觀念,分辨出呆料與不良品(如有呆料與不良品必須移倉,則要求另立盤點單),把容器中的零星數整理補齊,棄區空容器,如此才有利于復盤作業。

盤點主持人也要每日盯緊“預盤時程計划表”,與呈上來的“盤點單”第3聯互相勾稽,以控制進度,千萬不可以“放牛吃草”。必要時要到倉庫現場去察看確認。

(3)復盤階段

預盤既已完成就緒,就可進入復盤階段。復盤工作多由盤點主持人指派與被盤點部門權責比較不相干的部門人士所擔任。例如物料倉庫,大多由人事、營業、設計等部門人員去擔任乘堅策肥工作,而不會由采購或品管去擔任,因為后兩者與物料倉庫關系較為密切,有“瓜田李下”之嫌。

復盤工作較為單純,是根據預盤階段的“盤點單”去復查。復盤者可以要求被盤者逐項將料品卸下,深入清點,再記入實際狀況,填入“復盤”有關欄位內。平常是撕下“盤點單”一聯,回報予盤點主持人。

更負責任的復盤人員,還會更進一步復查料品的品質狀況(甚至存置時間呆料狀況),呈報反應,這當然值得鼓勵。

復盤的注意事項

復盤時比較單純的,一般是采取“抽樣”詳查、每項全盤的觀念。意即,每一個料項都要“盤”到,即使略盤(依容器標准內裝數乘以容器數,可得總數,但要檢查容器是否“落實”整頓)亦可。但每隔若干料項,一定要詳盤,也就是要求預盤人把該料項從儲位上卸下,逐一數,以確認其預盤的確實度。如發現有不少的“不落實”之處,可以向盤點主持人呈報,要求重新做一次預盤的工作。步驟七查清差異原因

盤點會將一段時間以來積累的作業誤差,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帳物不符暴露出來,發現帳物不符,而且差異超過容許誤差時,應立即追查產生差異原因。

一般而言,產生盤點差異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個方面:

1.計帳員素質不高,登錄數據時發生錯登、漏登等情況﹔

2.帳務處理系統管理制度和流程不完善,導致貨品數據不准確﹔

3.盤點時發生漏盤、重盤、錯盤現象,導致盤點結果出現錯誤﹔

4.盤點前數據資料未結清,使帳面數不准確﹔

5.出入作業時產生誤差﹔

6.由于盤點人員不盡責導致貨物損壞、丟失等后果。

步驟八盤點結果處理

查清原因后,為了通過盤點使帳面數與實物數保持一致,需要對盤點盈虧和報廢品一并進行調整。除了數量上的盈虧,有些商品還將會通過盤點進行價格的調整,這些差異的處理,可以經主管審核后,用表5-9所示的更正表進行更正。

表5-9貨品盤點數量盈虧、價格增減更正表

盤點改善與提升管理績效

盤點不應該僅只限于資產的結算及財務報表的用途,而應該有更高層次的目標,那就是改善物料管理問題,提升物料管理水准﹔尤其“實地盤點”勞師動從,產銷活動甚至不得不停下來,沒有精打細算是不行的。

為了更深入地敘述這個觀念,筆者謹先就“倉儲規划”、“倉儲整頓”以及“發掘與分析問題”三個大方向加以討論,也希望借此“拋磚引玉”,給從事倉庫管理的實務人士更多反思檢討。

(1)倉儲規划的實踐

對一般加工裝配業而言,銷售狀況必然是變動的,生產當然也跟著變動,當然生產用料也一定是變動的。以往半年一年需求很旺的產品,現在可能已是強弩之末,甚至是“聊備一格”,故采取低庫存或無庫存策略才是正確做法。因此它的儲位絕對不可以如往常地占用,甚至這種料品多項合并起來放一個儲位都有可能。

我們還可以同樣的想像,經過設計變更以后變成的舊料,當然它的儲位也應該減少,甚至移到待處理區域如呆料區才是正途,而不應該如往昔一樣占領偌大主料儲位。還有,依產品的壽命周期已預測到末期的產品,則它所關連的料品因為產品的需求提高而大增或經過設計變更的新料,這些一定要給予更大空間的儲位,使它們能有足夠庫存容量,而且還要放置在顯目易取的儲位區內(此即Fast Moving的觀念)。

由于這種變動的緣故,定期的儲位規划變得極有意義,而且對倉庫的使用效率,以及用料生產備料的水准,都有很大助益。當然,如果是產品生產計划很穩定,變化很少的工廠,以及料品通用性很高的工廠,那又另當別論了。

倉儲儲位的規划的基本觀念,其架構為先做好次半年(或一年)的.。產銷預測,由預測的各產品月產量基准,循“作料標准”(BOM)展開各需用料項的“平

均月需用料量”,再比對“購備期間”(Lead Time),得到適當的“庫存量水准”。最后依各料項的庫存量水准,換算其容器容量及排置方式,終身儲位的單位數,作各儲位區的配置參考。

由于倉儲工作規划具有Reengineering(再造)的意味,儲位移置很需要時間,因此筆者多建議利用實地盤點,在預盤階段一并完成。

經過倉儲規划的執行之后其具體的效益,首先是主料儲位區更具“生產導向”的效益,因為呆料與不用料已經移開,完全是以“生產需用料”為主體。其次,是料賬不准的困擾會降低。因為需用量較大的料項,已經配置給它充分的儲位空間,倉庫人員自然比較不會亂放。

(2)倉儲整頓的全面深入實踐

前面已經討論過倉儲整頓,我們整頓的目標,在于料與帳的核對調整,以及容器儲位的精實化(避免虛胖,而致不易判定真正存量),再加上呆料的移倉處理、不良料的發掘與處理。

這種倉儲整頓,固然也可以透過日常工作忙碌,使每天應該執行的整頓工作,變成不易落實﹔況且有不少工廠仍未具備這種自主盤點的觀念和制度要求。

因此,索性透過半年一次的實地盤點來具體一并執行,也是必要的補救之道。此外,即使平日已作循環盤點,趁著實地盤點時一并為之,不是更好嗎?

(3)問題發展與分析

物料管理是一個既古老又傳統的管理工作,然而它卻是“歷久而彌新”,永遠有問題,而原有的問題及困擾常常都沒法“根治”。

由于物料管理良劣嚴重關系到產銷和利潤,我們不得不花很大心力去做好物料管理。很少有管理人員能預估問題發生的所在,又能深入追蹤分析問題的原因,以謀求對策。因此,利用實際盤點的機會,同時深入查核其問題點,也追蹤分析其原因,是絕對有其必要的。因為這樣才可能籌謀有效對策,提升物料管理水准。

根據筆者的經驗,在實地盤點的過程中,細心的盤點主持人可以發現下列問題:

1.預盤時發現庫存料不足帳面數,再追蹤知悉為存置于非主料倉的外倉。

這是一個警訊,即入庫作業已經不確實了。如果被“有心人”利用,就會變成不該發生的損失。

2.設變后的“舊料”的呆料率很高

這是制度上的問題,也是“先進先出”執行面的問題。要立即檢討設變的舊料處理規定,以及落實度必要時強化“先進先出”的技巧。

3.現變質不良料比率高

這也是一大警訊,表示倉儲環境已經有問題了,也可能是“進料檢驗”的條件不夠嚴謹,才會讓“很容易變質”的料品進入倉庫。

4.一般性的呆料比例高

這表示經常性的儲位整頓和常時盤點有執行的必要。

5.某些局部料項(或倉庫主辦人員)料賬不准情況嚴重

這似乎在告訴我們一些訊息,或者是倉庫主辦人員的落實性已經偏失了,或者標准容器有必要運用了。

當然,不會只是以上所列五種狀況。只要是老經驗的資材主管,加上心細有邏輯理念,一定還可以找出更多的間題及原因。現在我們關心的是,如何去更深入分析,找出對策,可運用哪些技巧。這是更值得我們充分發揮的領域。

盤點提升物料管理水准

為了達到料帳准,以及順暢供應生產排程所需用料這兩項目的,僅靠半年一次的實地盤點,在“時機”上是絕對不夠的,我們必須謀求更高頻率、更靈活的方式,這就是常時盤點法。

1循環盤點的做法

基本上,這是倉庫內部自主性的管理輔助作業,目的在于倉儲整頓以及料賬維護。雖然稱為自主性作業,但筆者仍建議納入物料管理制度准則之中,明確地要求倉庫人員要依循執行,同時還要由高階主管者設法稽查其執行狀況。

首先,要確立循環的周程時間,筆者建議以每個月循環一次為最好,意即每個月都有一次被盤點到的機會。當然這只是原則,不妨再長短調整之。比如說,在“存貨式生產工廠”,料品的通用性很高,安全存量水准比較高,則兩三個月才循環一次,也未必不可,尤其平日料帳都還蠻准的話。

其次,要有循環盤點的執行計划,這一般都由倉庫該“品類”主辦人員擬行,由倉庫主管核定即可。在這項計划下,主要是以各儲位為單位(等于是各料項)的盤點預定時程,意即哪一天到哪一些儲位(或料項),作執行與稽核的依據。

至于執行盤點的時間,大多在每天現場作業(正班作業)結束的前后一小時內,或在下班后一小時內為最佳,但在下班前一小時(例如下午四點鐘)開始執行也很好。因為在一般情況下,這時侯很少進行“正常發料”工作的,正好可供整理整頓之用。

執行該儲位(料項)的常時盤點大多采用“略盤”方式,以容器(盒、袋、包)數乘以包裝標准,得到“實盤量”,再與庫存管制卡(或管制帳簿)比對,如有異狀,再深入分析追查。最后再用“庫存調整單”形式予以呈准調整。

此外,還可能更深入做倉儲整頓的工作,例如呆料檢核與移倉,變質與不良料品的檢出處理,容器化零為整等功能,則更能提升倉儲管理水准。這以裝配業尤為必要。

2生產排程用料的常時盤點

筆者一直強調“倉儲物料的目的在生產使用,而非庫存資產本身”。在此時,完全看出這點理念的注解。只要生產排程所需用料不能順暢供應,那么倉庫有多少存料,倉庫整理整頓多么了不起,都已經沒有太大意義。

常時盤點要如何去做?不妨從生管的立場先做考慮,尤其生管的“細排程”(Detail Production Schedule)完成后,立即展算它所需的用料項目以及需用量,到

倉庫儲位上去核查這些需用料項的料帳准確否,品質狀況如何,是否夠用。如此專注與排程需用料之盤點,豈不比所有料項的盤點,更具效率更有意義嗎?

當然,還可以擴大處理范圍,把細排程從一周延伸為一個月,則更具效率。有些公司則以訂單或生產批的需用料作為常時盤點對象。

至于“誰”來執行這項工作呢?筆者建議由生管排程人員介入參與,甚至主導。有些工廠則允許生產現場主管到倉庫內“關切”排程用料實況,這點相當實際有些工廠規定人員不准進入倉庫,似乎不必太堅持。

公司员工培训管理办法(通用版)

(合同范本)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W-HT-015655 公司员工培训管理办法(通用版) Company staff training management measures

公司员工培训管理办法(通用版) 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发布 ()劳培字第____号 1.培训目标 为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激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全体员工对公司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企业管理的要求,制定本办法。2.培训计划与管理 2.1 综合部是公司员工培训的主管部门,人力资源部、企业管理部协助。2.2 对公司全体员工的培训要纳入公司发展计划。每年12月底前各部门要提报下一年度的培训计划,并填写培训登记表(附件一)报总公司综合部。3.培训方式 3.1 公司员工培训分为定期和不定期培训两种方式; 3.2 全体员工每年至少安排一个星期的脱产培训学习; 3.3 财务、合同、质量管理人员的定期培训不少于10日,重点是新法律法规和业务培训。 4.定期培训 定期培训要事先拟定计划,安排经费,做好教学安排,安排课程表(附件二)。每期授课结束后要进行考试,考试合格的发给合格证(附件三)。考试成绩记入

员工档案,作为年终考评的依据之一。 5.不定期培训 根据公司的发展需要,在全体员工中开展不定期的业务培训。不定期培训由综合部按照专题提前安排,报公司经理会议讨论决定。不定期培训可以采取专题形式,针对热点问题安排学习的内容。 6.培训教材 6.1 公司全体员工的培训教材由综合部根据培训内容选择,报公司领导批准后购买。教材费用每人每年________元; 6.2 各部门培训的教材由部门经理决定,经费控制在________元以内。 7.部门培训 各部室根据自身业务的需要,也可以结合本职工作安排学习内容。各部室的培训计划应当报公司综合部备案。 8.奖励 8.1 公司培训考试成绩优秀者,公司给予一次奖励________元;特别优秀的,可安排到外地考察或者实习。 8.2 考试不合格的,准予补考一次;补考仍不合格的,扣发________%的年终奖。 9.培训纪律 参加公司培训的人员,除因重大疾病或者经公司领导批准外,不得请假,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综合部门报到。 10.附则 10.1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物业管理公司员工培训资料

物业管理公司员工培训资料一.物业管理知识: (一)、物业管理者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1.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必须秉承和遵循的职业思想、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 2.职业道德的基本因素:包括职业认识、职业感情、职业意志、职业信念、职业行为和习惯五个方面。(在不断提高职业认识的基础上,逐步加深职业感情,磨练职业意志,进而坚定职业信念,以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和习惯3.物业管理者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物业管理者的职业思想、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 3.1.物业管理者的职业思想 3.1.1.业主至上观 3.1.2.管理就是服务观 3.1.3.技术服务观 3.1.4.忠诚的服务观 4.物业管理者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是根据职业思想的要求而制订的、用以约束员工言行的基本准则和要求,物业管理者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一般包括仪表仪容、言行举止、来电来访、投诉处理 (二)物业管理者的职业道德修养 1.物业管理职业道德修养:是指管理者在物业管理与服务过程中,坚定自己的职业选择,不断加深对物业管理行为特性、准则的认识,树立忠诚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利人意识,并以此指导、规范、升华自己言行,从而达到使管理公司满意、业主满意、管理者自己满意的理想境界。 2.物业管理者如何才能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2.1.加深行业认识 2.2.树立服务意识 2.3.提高文化素质 (二)、物业管理常识 1.物业:指已建成投入使用的建筑物及其相关的设备、设施和场地 2.物业管理:是指物业管理企业受物业所有人的委托,透过一些专业的管理技巧,制定管理模式,依据物业管理委托合同,对物业的房屋建筑及其设备、市政公用设施、绿化、交通、治安和环境容貌等管理项目有计划和有系统的管理手段进行维护、修缮和养护,从而达到物业价值的提升,更增强了物业在市场上承接力,并向物业所有人和使用人提供综合性的有偿服务。 3.物业管理的作用:为业主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文明、和蔼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有利于提高城市管理的社会化、专业化;可延长物业使用年限及确保其功能的正常发挥;使业主的物业保值、增值。 4.业主:指物业的所有人,即房屋所有权人和土地使用权人,是所拥有物业的主人。 5.物业使用人:指房屋、市政、公用设施及场地的使用人。(即包含业权人,也包含非 业权人) 6.业主委员会:是在物业管理区域内代表全体业主实施自治管理的组织,是由业主大会从全体业主中选举产生,经政府批准成立的代表物业全体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其合法权益受国家法律保护。 7.物业管理公司:指按合法程序成立并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经营物业管理业务的企业性经济实体。 &物业管理公司的权利: & 1 ?根据有关法规,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管理办法; & 2.依据物业管理委托合同和管理办法对物业实施管理; & 3?依据物业管理委托合同和有关规定收取管理费;

某公司内部管理培训教材

XXX公司内部培训教材 【破冰活动】管理小品心得分享 ◎分组与团队建立 ?小组命名: ?精神口号: ◎「管理小品」梅瑞特饭店心得分享 思考方向…… 1.从客户关系管理及变革角度看本个案您的体会有些什 么? 2.依您工作岗位现状是否也有类似经验可供分享? ※【管理小品】─梅瑞特饭店 1989年11月的某天晚上,伊丽莎白?莫瑞斯正在《梅瑞特饭店》的客房服务组值班。 傍晚时,伊丽莎白接到一通住在饭店内,一位到城里来出差的女房客电话。她因为不想到餐厅用膳,所以打电话来点餐。伊丽莎白依言登记下来,然后交待处理。过了几分钟,这位女房客又打内线电话进来了。这次是要取消订餐。一般说来,客户取消订餐是很常见的事情,但是这一次,伊丽莎白总觉得有什么事情不太对劲。 《梅瑞特饭店》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文化的改革,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鼓励员工在面对问题时,能够独当一面,以客为尊。 由于受过这种专业的训练,所以在接到这通电话后,伊丽莎白考虑的不仅是商业上的观点,她甚至担心背后是不是还另有隐情。所以她立即连络服务生领

班来代她的班,然后亲自去拜访这位女房客。敲开门后,她简短地介绍自己,以及来这里的目的,然后聆听房客的回答。结果才发现,原来这位房客在点餐完后打电话回家,得知她母亲患了重病住在医院,恐怕熬不过今晚。在与机场连系过后,沮丧地得知,她已赶不及最后一班飞机回家了。 由于伊丽莎白的机警,及时从房客来电取消订餐,听出那份苦恼的语气。她立刻掌控全局,除了马上拨电话到机场,以《梅瑞特饭店集团》的名义负担班机延滞费而延下班机之外,同时还召来服务生,帮这位女房客整理行李,请门房召来出租车,直奔机场。由于伊丽莎白的机警,让客户顺利赶赴母亲身旁,临终前见她最后一面。 ※有效推动与拥抱变革 ◎3C时代 ?Customer客户核心 ?Competition竞争 ?Change诡谲多变 ◎跳出思考陷阱,创新思考 ?过去经验陷阱 ?成功的陷阱 ?空间的陷阱 ?焦点/背景的陷阱 ?改变的省思 ◎Lewin变革三步骤 解冻→推动→再结冻 (unfreezing) (movement) (refreezing) ◎变革阶段模式 否认抗拒接纳投入 ※客户满意行销观念的演进 ◎客户满意时代演进 §60年代

车间现场管理培训资料

车间现场管理(物料、工器具、容器、设备管理) 一、物料管理 1. 内容 1.1. 领料 1.1.1. 车间物料员根据批生产指令、批包装指令填写《领料单》, 一式三份,由车间主任核查签字后,交库管员按单备料。 1.1. 2. 由车间物料员依据领料单,对库房所备物料进行逐一核对、 检查,要求物料包装清洁、完好,品名、规格、批号、数量 相符,有检验合格报告书。 1.1.3. 领取印刷性包装材料,在其更换厂家或更换批号时,除进行 以上复核外,还要与相同版本的包材标准样张核对、检查, 要求物料编码正确,印刷字迹、图案清晰,无明显色差,尺 寸大小相符。 1.1.4. 车间物料员按《转运操作规程》将物料转运至车间。 1.1.5. 由车间物料员按《物料进出一般生产区操作规程》和《物料 进出洁净区操作规程》,将物料转入中间站,并及时填写 《中间站物料出入台帐》,放置《物料状态卡》。有洁净度 要求的原料、辅料需分零的,由车间使用人员,在车间洁净 区内的称量室进行物料称量,多余的物料由车间物料员核对 后退回库管员。 1.2. 中间站/暂存间管理 1.2.1. 中间站管理员参照《库房物料管理程序》进行中间站/暂存间 管理,及时上、下帐,做到帐、卡、物相符。 1.2.2. 中间产品管理 1.2.2.1. 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由中间站管理员或车间指定人员负责 填写请验单请验。 1.2.2.2. 依据检验结果,并经质量部QA确认:合格者,发至下工 序;不合格者,执行《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1.2.3. 零头物料管理 零头物料的处理执行《零头物料处理操作规程》。 1.2.4. 不合格品管理 不合格品按照《不合格品管理程序》及时进行处理并进行登记。 1.3. 中间站/暂存间发料 1.3.1. 经检验合格和质量部QA确认放行的物料方可出站。 1.3. 2. 不合格、待验物料不得发放。 1.3.3. 由带班长根据批生产指令,到相应中间站/暂存间领取物料。

某公司内部培训师管理办法

XXXX 股份有限公司 内部培训师管理办法 第一条目的 为了建立我公司内训师队伍,实现培训的正规化和科学化,有效开展全员培训,帮助员工改善工作及提高绩效,有效传承企业相关技术和企业文化并实现知识共享,形成规范的培训师管理体系,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内训师定义 内训师指能够结合公司目前的实际经营发展状况,研究开发针对公司实际需要的培训项目,以及根据公司经营、管理的需要,掌握并运用现代培训理念和培训工具,策划、开发培训项目与培训课程,制定、实施培训计划,并从事培训咨询和培训执行活动的人员。 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第四条内训师管理模式 (一)、总经理办公室负责建立并管理内训师队伍。 (二)、内训师均采用公司内部员工兼职的方式。 (三)、内训师在日常工作中归属其原部门管理,在培训工作中归属总经理办公室管理。 (四)、各部室根据业务需要和人才选拔需要设立,每部门至少设置2名内训师。 (五)、各级管理者及各部室应当协助并支持内训师的培养和授课,鼓励本部门优秀员工加入公司内训师队伍,并妥善安排其授课期间的工作衔接事宜,使内训师授课不受工作影响。 第五条内训师基本要求 (一)、热爱培训工作,思想活跃,具备较强的学习、组织和语言表达能力。(二)、遵守公司规章制度,传播公司理念和价值观。 (三)、结合实际,因需施教;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四)、服从安排,认真备课,保质保量完成培训任务。 (五)、不断积累和创新,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六)、不得泄漏公司商业秘密和损害公司声誉。 (七)、能在安排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参加培训工作。 第六条内训师岗位要求 (一)、应聘初级内训师需在本企业或本岗位工作1年以上。

企业管理人员培训教材

目录 第一章管理者的基本认识第二章有效发挥组织效能第三章计划与执行 第四章控制与问题掌握第五章部属的培育与教导第六章沟通与协调 第七章掌握人性的管理第八章领导力的发挥

第一章管理者的基本认知 一、管理的意义 二、管理者的角色与功能 三、描述你心中所期待的上司 四、描述你心中所希望的部属 五、管理者应有的基本态度与意识

一、管理的意义 有效运用组织内的各项资源,以达到企业的目标

游戏 情趣测验(限时三分钟) 1、请先阅读完本文。 2、在这张纸的右上角写下你的大名。 3、将第二句中的“大名”两个字圈起来。 4、在这张纸的左上方画五个正方形。 5、在刚才所画的正方形中各画一个十字。 6、在正方形的四周画一个圆圈。 7、这张纸的右下角签上你的名字。 8、在签名下写三个“好”字。 9、在右上角的签名下画一道线。 10、在这张纸的左下角画一个十字。 11、把刚才所画的十字周围加画一个三角形。 12、这张纸的背面计算一下二十五乘十三的答案。 13、在第八句的“好”字上画一圆圈。 14、当你做到这里时,请大喊一声“我最快!”。 15、如果你完全遵守规定,请大声说“我最好!”。 16、这张纸的背面计算二十三加二十二加二十三的和。 17、将刚刚的答案减去二十三,再减去十三等于多少 18、在以上所有双数题的题号上画圈。 19、假如你做到这里,请拍一下桌子,并大声说“遵从指示,我第一!”。 20、现在你已全部读完,请只做第一及第二题即可。 已做完者,请勿出声!敬候测验时间到。

二、管理者的角色与功能 中干部 1.承上 承担单位职责达成组织目标执行上司的指示 2.启下 做好组织的管理带领团队达成任务使各项资源充分有效发挥 3.平行间 协调公关

关于改善车间管理建议

关于改善车间管理建议 1、目标管理:给现场班组或个人制订目标(如产能目标、品质目标、损耗指标),并及时将结果直观地反馈到现场,对于目标达成较好的班组或人个定期予以奖励,(比如每月请他们聚餐交流心得)肯定他们的工作。 2、教育培训:现场人员的培训要将操作技能与思想教育一起抓,两者缺一不可。部门经理可以定期组织技能培训,并同时开展思想教育。当然教育培训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如会议、坐谈、书面联络、图片说明等。另外针对关键岗位的操作人员要实施资质认定,并适当给于技能津贴等。(要特别注意教育培训的效果,可以从培训后相关数据变化进行分析,也可以通过书面考试检测,但最重要是现场观察,培训的相关内容有没有被员工所理解和运用) 3、沟通管理:建立快速沟通机制,让信息快速流通,特别是异常情况的报告途径要明确(比如,发生哪类性质的异常要报告到哪一级别?多久报告?);另外要密切关注现场人员心态变化(特别是有涉及他们利益变动的公司政策出台时),及时针对问题进行沟通说明。人员的心态直接影响他们的工作质量!比如公司要解决加班时间过多问题,目的是为了符合劳动法要求,但也要考虑加班时间减少后工人的待遇会减少,所以这是敏感的问题,怎样做可以让工人的加班时间减少而待遇不会降低?要跟现场员工沟通说明,有问题要解决。 4、“7S”管理:“7S”是现场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在美化工作环境的同时,提高人员的工作素质,提高团队力量。(定点、定人、定时) 5、变动管理:制度、人员、方法、机器有变动时,要注意这些变动可能会引发的系列问题,要提前预备提前预防。 6·车间的所有工艺流程必须有工程部门编写工艺流程作业书,并且定期检查检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杜绝推拖现象,车间所有工艺必须按照工艺流程作业书操作,违者必究, 7·针对车间物料浪费情况,由各个相关管理人员结合仓库严格控制物料的发放和回收,生产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查, 8·产品的质量是一个企业生存的命脉,质量管理分段管理,一节一节合并,严把质量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9·合理化的用人管理,针对每个人的性格做事风格,随时调配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使其发挥自身最大的优势, 10·制定一系列的奖罚制度,每个月月底发放奖品,评选出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刺激其积极性。对于工作不认真的员工,给予机会改正,慢慢实行淘汰制。给予员工心理有一定的压力。 以上仅是个人意见,敬请给予指正和修改,谢谢!周磊

现代企业管理教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1.产品品种单一,规模较小,市场需求稳定的企业,适合采取下列哪种组织结构形式( B )。 A.直线职能结构B.直线结构 C.矩阵结构D.事业部结构 2.企业文化的核心是( A )。 A.企业精神B.企业规范 C.企业制度D.经营风格 3.某电冰箱生产企业经市场调研发现,各竞争企业的产品在质量上出现同质化趋势,竞争的重点转到价格上。该企业拟调整竞争战略。假如你是该企业总经理,应选择( A )。 A.成本领先战略 B.差异化战略 C.集中化战略 D.防御型战略 4.公司常设决策机构是( B )。 A.股东会 B.董事会 C.经理层 D.监事会 5.我国加入WTO以后,民族工业受到来自发达国家竞争对手巨大冲击,各企业积极寻找应对措施。部分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选择联合发展的道路,以应对强大的竞争对手,从而实现双赢。企业选择这种联合发展的道路体现出的经营战略特征是 ( D )。A.全局性 B.长远性 C.相对稳定性 D.以上均不正确 6.公司制企业属于( B )。 A.自然人企业 B.法人企业 C.经济人企业 D.社会人企业 7.在波斯顿矩阵分析法中,处于需求增长率高,相对市场占有率低的区域是( D )。 A.明星区 B.金牛区 C.瘦狗区 D.冒险区 8.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其基本核心为( B )。 A.计划 B.价值观 C.企业宗旨 D.领导人的意志 9.下列企业组织形式中属于自然人企业的是( A )。 A.合伙制企业 B.有限责任公司 C.股份有限公司 D.股份合作制企业 10.经理与董事会之间的关系是( C )。 A.领导与被领导 B.上级与下级 C.委托代理 D.平等的 11.某服装商店为方便顾客购物,将商店的女装划分为“淑女装”和“职业装”等子市场。该服装商店所做的此项工作属于( B )。A.按地理环境划分细分市场 B.按人文环境划细分市场 C.按商品用途划分细分市场 D.按购买行为细分市场 12.大庆油田职工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形成了“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企业作风。该企业作风属下列哪种深层企业文化范畴?( A )A.企业精神 B.经营管理风格 C.企业风气 D.企业道德 13.在企业管理的各项职能中,被称为首要职能的是( A )。 A.计划 B.组织 C.指挥 D.控制 14.海尔集团的“真诚到永远”是对下列哪项深层企业文化的高度概括( A )。 A.企业精神B.经营管理风格 C.企业风气 D.企业道德 15.在质量管理中,根据“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原理,把影响产品质量的各因素按主次轻重排列,以发现主要影响因素,突出重点的统计方法称为( C )。 A.因果分析图法 B.控制图法 C.巴雷特图法 D.直方图法 16.我国《公司法》中规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组成人数一般为( C )。 A.8—10人 B.3—9人 C.5—19人 D.3—13人

公司培训课件管理办法

(集团)公司培训课件管理办法 编号: 修订记录

(集团)公司培训课件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规范(集团)公司培训课件管理、推动集团培训资源积累及知识沉淀,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集团)公司所有员工。 第二章管理规定 第三条培训课件库的建立 1.培训课件库分类:(集团)公司培训课件库分为集团级课件库、分公司级课件库。 2. 集团级课件库建立 2.1集团级课件库由集团人力资源中心统一组织编制、保存、发布及更新 2.2集团级课件库:集团级课件指由集团统一规定或审批认定的标准化、精品化课件,如入职培训(基层与管理人员)标准化培训教材、集团专业力培训教材、经理潜力培训教材、主管级潜力必修培训教材、晋升认证培训教材、将才生职业化培训教材等。 2.3 每年3月1日前由集团人力资源中心按照培训体系及年度重点培训需求制订年度课件编制与更新计划,按计划组织总部各职能中心及各分公司编制培训课件,并组织课件审核小组进行审核,课件库由人力资源中心总经理审定后每季度末进行发布。 3.分公司课件库的建立 3.1分公司级课件库由分公司人力资源部组织编制、保存、发布和更新,并按季度提交集团人力资源中心备案。 3.2 分公司级课件库:分公司级课件指的是分公司组织编写的课件或分公司内部适用的个性化课件,如入职培训(基层)个性化培训教材、上岗(基层)标准化培训教材、分公司专业力培训教材、主管级潜力计划培训教材、将才生专业能力培训

教材等。 3.3 每年3月15日前由分公司人力资源部按照培训体系及年度重点培训需求制订年度课件编制与更新计划,按计划组织总部各职能部室及各项目编制培训课件,并组织课件审核小组进行审核,课件库由分公司总经理审定后每季度末进行发布,并提交人力资源中心备案。 4. 培训课件库入库标准 (详见附件1《集团培训课件库模板》) 4.1课程具有实用性:能解决业务或管理的问题、达成某项培训需求 4.2课程应用行业及公司的实际案例,有一定的推广和保存价值 4.3课件以PPT形式呈现、具体内容有标准化的讲师手册 4.4课件结构清晰、内容丰富、呈现清楚简明 5.培训课件入库评审:培训课件入库评审由组织编制部门负责召集内训师、相关专业负责人等3人以上每季度按照入库标准(详见附件2《集团培训课件入库评审表》)进行评审、合格后方可入库。 6.培训课件开发激励:针对新开发课件及更新内容超60%的入库课件,可按照《(集团)师资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支付课程开发费。 第四条培训课件库使用与保存 1.培训课件库使用 1.1使用原则:集团级课件库供集团下属组织使用,但需确定针对性、并由相 应的认证内训师讲授;分公司级课程原则上由分公司自行使用,但鼓励分公司间的共享和资源互补。 1.2 总部人力资源中心负责对集团级课件库使用及跨分公司的分公司级课程库使用进行登记。课件库按照信息的机密程度分为:限制传播课件、内部传播课件。限制传播课件仅限于特定培训对象使用、使用电子档文件时需进行登记备案;内部传播课件可允许在公司内部广泛使用、但不可随意泄露到公司外部。 2. 培训课件库更新:原则上以季度为周期进行更新,部分课件如因实际培训需要可随时更新后在季度更新中进行审核。 3.课件库存储 3.1课件库由组织编制部门进行妥善存储,并按季度备份并交人力资源中心备

现代企业管理方法复习提纲修订版

现代企业管理方法复习 提纲修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现代企业管理方法复习提纲 考核是对学习效果的检查和验收。考核依据是本课程采用的教材是《现代企业管理方法》(刘文纲主编北京中软电子出版社 2003年3月第一版)及该教材配套学习指导。本课程的考核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主,考核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应用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和能力。题目类型大致采用名词解释(15分)、单项选择(10分)、多项选择(20分)、简答(30分)、计算(10分)、论述或案例分析(15分)等形式。 第一章导论 1、重点掌握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2、管理的基本职能。 3、重点掌握泰罗科学管理的实质和四项原则。 4、法约尔提出的管理的十四项原则。 第二章预测与决策 1、重点掌握决策的含义、类型及程序。 2、现代企业决策的新特点。 3、重点掌握定量决策方法中的盈亏平衡点法、决策树法。 4、重点掌握定性决策方法中的是德尔菲法和头脑风暴法。

5、定性预测方法、预测的四要素。 第三章战略管理 1、企业战略的概念、特征;重点掌握企业战略构成要素的含义;重点掌握企业战略 体系三个层次。 2、SWOT分析矩阵;产业竞争结构分析模型;重点掌握价值链的概念;重点掌握 核心能力的概念、构成及特征。 3、公司总体战略的类型及其基本思路、特征;如何利用BCG矩阵法进行总体战略选择。 4、竞争战略的类型及其实施条件。 第四章计划 1、重点掌握计划的概念、计划工作性质及程序。 2、滚动计划法;线性规划法。 3、预算的概念;编制零基预算基本思路。 4、重点掌握目标管理的含义和特征。 5、重点掌握目标管理实施过程。 第五章人力资源管理

培训教材开发管理办法

培训教材开发管理办法 、、目的 培训教材是培训体系建设的基础,为了建立起分系统、分专业的全套公司培训教材,同时建立不断完善教材的长效机制,使培训工作更加规范化、系统化,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为公司的发展培养各类人才,特编制下发此办法。 、、指导思想 紧密结合公司经营发展的总体思路,以推进培训体系建设为重点,以满足各级各类人员的培训需求为目标,本着经济适用、注重实效的原则,分系统、分专业进行培训教材的开发工作。 、、适用范围 公司各单位(系统)。 、、工作职责 1、公司教育委员会是培训工作的领导、决策机构,负责公司教育培训规划、政策的审定。 2、公司人力资源培训开发工作的管理部门,负责培训教 材开发的组织、管理、评价、协调、检查、考核、奖惩。 3、公司各单位、各系统是开展培训的主要部门,根据本单位、本系统所主管的业务及承担的工作职责,负责培训教材的组织编写和维护完善工作。 、、工作程序 1、各单位根据本系统培训需要自行组织或要求其他单位组织

开发培训教材,需填写《教材开发申报审批表》见附表一,审核统一编号并报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后实施。 2、要求相关单位、系统组织开发培训教材,由人力资源部下 达《教材开发通知单》见附表二,各单位接到通知后实施。 3、公司或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组织开发培训教材,参照第1条 执行。 4、自行编写培训教材根据公司指定的单位统一办理出版、印 刷等相关手续。 5、培训教材根据需要统一负责发放。 、、教材内容 根据公司相关体系文件及各岗位工作要求,以应知应会和必须要 求掌握的内容为主,尽可能满足包括公司领导在内的各级各类人员的 培训需要,具体内容应涉及国家相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企业文化、管理知识(经验)、专业技术(技能)、岗位及持证要求等多方面内容。 、、费用管理 1、编制费用 编写费:每千字符(不计空格)按50元计算; 校对费:每千字符(不计空格)按30元计算; 审核费:每千字符(不计空格)按20元计算; 2、购买、印刷、刻录、翻译等相关费用根据市场价格进行确定。

企业培训管理办法

** 集团 培训管理办法(试行稿) 二零零八年五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3) 第二章培训组织管理 (3) 第三章培训制度管理 (4) 第四章培训计划管理 (4) 第五章培训课程 (4) 第六章培训实施 (6) 第七章培训评估及成果转化 (9) 第八章企业内训讲师 (9) 第九章培训资格审核及费用 (10) 第十章附则 (10) 附录一员工在职培训管理制度 (11) 附录二新员工培训管理制度 (12) 附录三员工培训出勤管理规定 (13) 附表一:培训运作流程 (14) 附表二:企业年度培训计划制定流程 (15) 附表三:员工培训需求调查表 (16) 附表四:课程准备检查清单 (18) 附表五:学员授课效果评估表 (20) 附表六:讲师授课效果评估表 (21) 附表七:行为改进计划承诺书 (23) 附表八:培训费用管理 (25) 附表九:培训申请表 (26) 附表十:培训内容建议表 (27)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适用范围 本实施办法适用于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所有员工。 第二条培训目的 为了使企业内部员工的业务素质和技能满足公司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发展的需要,在考虑公司发展战略和持续发展基础上,公司对员工应进行有计划、针对性、系统性的培训,以达到公司与员工共同发展的目的,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三条培训原则 公司对员工的培训遵循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和制度化原则。 (一)系统性 员工培训是一个全员性的、全方位的、贯穿员工职业生涯始终的系统工程。 (二)针对性 员工须针对具体培训需求,区分人员岗位和级别,设计针对性课程内容并实施。 (三)有效性 员工培训是人、财、物投入的过程,是价值增值的过程,培训应该有产出和回报,应该有助于提升公司的整体绩效。 (四)制度化 建立和完善培训管理制度,把培训工作例行化、制度化,保证培训工作的真正落实。 第二章培训组织管理 第一条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培训活动的计划、实施和控制。基本程序如 下 : (一)培训需求分析 (二)培训目标设立与培训计划 (三)培训课程设计 (四)培训实施

工厂品质管理培训资料

工厂品质管理培训资料 1、质量意识 质量意识是一个企业从领导决策层到每一个员工对质量和质量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质量意识,这对质量行为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质量意识体现在每一位员工的岗位工作中,也集中体现在企业最高决策层的岗位工作中,是一种自觉地去保证企业所生产的交付顾客需求的产品—硬件、软件和流程性材料质量、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意志力。企业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质量意识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思想基础。质量意识是通过企业质量管理、质量教育和质量责任等来建立和施加影响的,并且通过质量激励机制使之自我调节而一步步地、缓慢地形成起来的。 2、品质意识 品质意识就是指人们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品质(包括产品品质、工作品质)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活动的客观及主观的看法和态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对提高产品品质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以及对提高产品品质的决心和愿望。而人的行动受大脑意识支配,有什么样的意识,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动,一个有错误品质意识的人,很难想象他能做出好的产品。只有当他的思想意识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再加上相应的工作技能,他才会做出好的产品。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高度”很重要,它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和内涵,一个做过大事或见过大事的人,想平庸都难。可想而知,品质意识对产品品质的重要作用。 品质作为企业的命脉,产品的品质不好,就会失去市场,没有市场,企业就失去生命。所以,作为企业的职员工,必须具有这种提高产品品质的决心和愿望,也就是要求企业的全体职员工树立良好的品质意识。 二、怎样树立品质意识 第一树立品质是企业命脉意识 树立品质是企业命脉意识, 要全员认识到:产品的品质不好,产品就没有市场,产品没有市场,企业就失去了利润来源,时间长了,企业就会倒闭,随之而来的就是员工失业。当然对于我们公司来说,目前产品市场良好,也希望以后更好,但我们要“居安思危”,要把我们的产品品质做得更好。 第二树立品质的客户意识 树立品质的客户意识, 一切以客户为中心,把自己看成客户,把自己看成是下一道工序的操作者,把自己看成是产品的消费者。这样,在工作当中就会自觉地把工作做好,大家都把工作做好了,产品的品质才会有保证,如果在工作中偷工减料,危害的将是自己的切身利益。 第三,树立品质的预防意识

员工关系管理培训教材

引言 【本讲重点】 员工关系管理职能在人力资源部和公司的定位 员工关系管理经理或负责人的相关技能及训练方法 员工关系管理中部门经理与人力资源部的分工 第1讲员工关系管理包含的要素及发展情况 【本讲重点】 员工关系管理职能在人力资源部和公司的定位 员工关系管理经理或负责人的相关技能及训练方法 员工关系管理中部门经理与人力资源部的分工 现代员工关系管理的发展状况 员工关系管理即人力资源管理萌生于19世纪50年代,至今为止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对一个公司而言,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在现代呈现出一个不断提升的态势。 图1-1 公司业务发展各要素中首要问题变化 在人力资源这个概念刚刚产生的19世纪50年代,“人”并不是一个公司最重要的因素,对50~60年代的公司而言,资金才是最值得关注的因素,“人”则被远远抛在后面;历史发展到70年代中期,公司的关注重点发生了转移,技术开发能力成为新的焦点,一个公司是否有足够的新产品推入市场,变成了这个公司是否具有竞争优势的一个关键因素;到了80年代中期,技术开发不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重心变成了公司的业务战略、组织流程;信息技术是90年代中期公司管理的新重点,如果一个公司有产品、能研发、有很好的业务流程及积极的公司战略,那么这个公司还需要用一系列信息化的技术来管理这些战略,来进行知识管理。 进入21世纪后,根据“冰山理论”,一个组织中位于海平面以上的内容(诸如一家公司卖什么产品、一年的销售额是多少、有多少人、每个人是学什么的等等)不再是公司真正的重点,真正的重点是位于海平面以下的内容,那就是“人”,具体包括人与人如何交往,人与人如何沟通,部门与部门之间如何共同解决问题等等。只有这些内容处理好了,才能保证海平面之上的内容具有真正的生机。所以,对当今企业而言,在其发展各要素的相对重要性方面,人力资源已成为许多企业考虑的首要问题。 现代员工关系管理的主要目的 1.员工的参与和投入是企业制胜的保证

企业管理培训手册

第十一章、教育服务工作说明 第十二章、报销管理制度 第十三章、薪酬考核制度 第十四章、工作相应表格 第一章手册说明 工作效率是企业生存的基础,企业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任何规范的企业,都会 建立适合企业特性的管理体系,制订科学的工作标准流程,创建良好的工作氛围,最大化发 挥员工的激情、责任感、团队意识,提升工作效率和执行力,促进企业发展! 企业不是没有卓越的人才,不是没有明确的制度,不是没有具备性价比的产品,而是管理思 想落伍,导致激情丧失,失误内耗不断,效率低下,难以执行,导致最终淘汰的结局。 至此,XX 企业特别制定《XX 企业工作指导手册》,让所有人员清晰了解工作内容、权 利义务、工作流程、以及所应承担责任和义务,旨在提升员工责任感,发挥个人能力,提升 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和错误,促进公司健康顺利的发展 总则 适用范围 第一章 手册说明 第二章 管理理念 第三章 企业架构及部门联系 第三章、 各部门工作说明 第四章、 主管管理条例 第五章、 市场推广工作说明 第六章、 新品开发工作说明 第七章、 形象设计工作说明 第八章、 物料采购工作说明 第九章、 发货售后工作说明 第十章、 商务对账工作说明 很多失败的

XX 企业旗下的每一位在岗人员都应遵循本手册!由于公司发展与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 本手册中规定的所有内容定期会相应的修订,届时,总经办会及时通知大家。 第二章管理理念 1.分工明确作为企业的一员,都应该明确工作内容、职责、任务、目标。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人知道自己的责任,减少不必要的失误,提升工作效率。 2.能上庸下对于能力出众、乐于付出的人员必须奖励,重用,晋升,对于能力局限、心态良好的人员, 必须耐心教导,促进提升,对于消极怠工,推卸责任的人员,必须警告处罚,调整淘汰、能者上,庸者下,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员工积极性,让每个岗位发挥作用,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3.科学管理管理的重点不是体现权威、指责批评,遥控指挥,推卸责任,而是以身作则,现场指导、善于激励,赋予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团队战斗,保持团队的稳定。 第三章:企业架构及部门说明 、企业重要部门架构 总经办

《现代企业管理学》本科教材

《现代企业管理学》大学本科高等教育讲义 宁凌博士 目录 第一章企业概述(4) 第一节企业的概念与企业分类 第二节企业内部的结构与功能 第三节现代企业制度 第四节总结提要 第二章企业管理原理简述(6) 第一节企业管理的性质 第二节企业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企业管理的基本职能 第四节企业管理的内容 第五节总结提要 第三章现代企业战略管理(6) 第一节企业战略管理概述 第二节企业总体战略的制定 第三节企业竞争战略的制定 第四节企业战略实施

第五节企业战略控制 第六节总结提要 第四章企业新产品开发管理(4)第一节企业新产品开发与管理概述第二节企业新产品开发计划 第三节企业新产品开发策略 第四节企业新产品开发程序 第五节总结提要 第五章企业生产管理(6) 第一节企业生产管理概述 第二节企业生产计划 第三节企业生产组织 第四节企业生产控制 第五节总结提要 第六章企业质量管理(6) 第一节企业质量管理概述 第二节企业质量标准 第三节企业质量控制 第四节企业质量检验 第五节企业质量改进 第六节总结提要 第七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8)

第一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第二节企业人力资源规划 第三节企业岗位(工作)分析 第四节企业人力资源的招聘 第五节企业人力资源的考核与激励第六节企业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发展第七节总结提要 第八章企业财务管理(4) 第一节企业财务管理概述 第二节资金筹集与筹资结构优化 第三节资金运用管理 第四节成本和利润管理 第五节企业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 第六节总结提要 第九章企业市场营销管理(6)第一节市场营销管理概述 第二节企业市场营销计划 第三节企业市场营销组织 第四节企业市场营销控制 第五节总结提要 第十章企业文化管理(4)

企业培训管理制度

企业培训管理制度 1、培训在企业活动中的地位 培训是企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公司的新员工,必须接受公司的岗前培训,员工上岗后要进行岗位专业技能培训,培训工作在企业中始终是一项长期、持续的造血工程。通过形式多样、务实有效的培训,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提升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整体实力的增强。 2、培训目的 (1)帮助经理及时掌握公司内、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了解公司员工的思想状况与工作情况和对相关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状况。 (2)使基层管理人员尽快掌握必要的管理技能,明确自己的职责,改变自己的工作观念,熟悉工作环境,习惯新的工作方法。 (3)使专业人员熟练掌握本企业的知识和技能,及时了解各自领域里的最新知识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4)为员工提供再学习和深造的机会,以实现其个人的价值。 (5)对一般员工的培训是使其了解公司及产品概况,掌握工作规范,必要的工作技能,明确责权界限,以求按时完成本职工作。 (6)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改善公司人才结构,为企业培养和储备人才,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7)激发员工求知欲、创造性、发掘员工知识更新、能力更新的潜力。 (8)达到合格的管理者必须是合格的培训者的要求。 (9)加强企业内部的团队修练,增加企业自身的凝聚力,增进员工对企业文化、经营理念的理解。

通过培训减少员工工作失误,避免事故,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3、培训原则 (1)经常鼓励员工积极参加学习和培训。 (2)预先制订培训后期要求达到的标准。 (3)积极指导员工的培训和学习。 (4)培训和学习应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 (5)参加培训者能从培训中有所收获。 (6)采用适当的培训方式、方法、培训方式要力求多样化。 (7)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培训对象要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 (8)通过培训为员工提供晋升机会。 二、培训分类 1、按培训制定周期可分为:年度培训和月度培训。 培训工作由各部门按年度制订计划,经总经理批准后报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汇总后并根据公司总体的培训任务制订公司年度和月度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和考核,各相关部门配合培训师实施。 2、培训按时间可分为:不定期培训与定期培训。 3、培训按方式可分为:分阶层脱产培训和不脱产培训。

现代企业管理实训指导书

《现代企业治理》实训指导书 (2011年)

目录 第一部分概述 实训课程定位与目标 (3) 实训方法及其原则 (4) 实训时刻安排 (4) 第二部分实训内容 第一章企业治理概述 (6) 第二章企业经营预测与决策 (10) 第三章企业经营环境与战略 (26) 第四章现代企业人力资源治理 (30) 第五章现代业营销治理 (34) 第六章现代企业生产治理 (37) 第七章现代企业质量治理 (40) 第八章现代企业财务治理 (43) 第九章现代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 (52) 第十章企业变革与企业创新 (55)

第一部分概述 一、实训课程定位与目标 (一)《现代企业治理》实训课程定位。本实训课程是培养企业治理技能的训练系统。本实训课程可作独立的实训单独进行,还能够与其他教材配合使用。 (二)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创新为灵魂,以培养心智技能为重点。以参与式、亲验式、模拟式训练为差不多方式。 (三)《现代企业治理学》实训课程能力培养目标。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形成了“一二三四”课程特色:即课程目标定位上树立一个理念:培养应用型基层治理岗位人才,突出中国式应用;教学内容安排上强化二个基础:现代企业治理基础知识、企业治理差不多思想;教学方法上运用三个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模拟实践、团队学习;学生要求上培养四个能力要素:知识、技能、态度、素养。 本课程建立三级能力目标体系: 一级目标 本课程建立三级能力目标体系: 一级目标为培养基层企业治理岗位的综合治理技能; 二级目标为四大关键能力,即企业打算与决策的能力、组织与人事的能力、营销与财务的能力和企业变革与创新能力;

三级目标为经进一步分解的八具体技能 通过教学与实训,培养学生们的具体治理技能。按照培养基层治理岗位的综合治理技能的总目标分解,通过实训,要紧培养下述能力: 1、培养配置资源,学会预测和制定打算的能力; 2、培养分析问题、科学决策的能力; 3、培养分析环境,制定战略的能力; 4、培养有效激励,合理配备人员的能力; 5、培养与他人沟通和企业营销的能力; 6、培养对生产工作及其流程有效操纵的能力; 7、培养企业财务治理和质量治理能力; 8、培养企业文化构建和企业变革与创新的能力 (四)、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的内容要紧包括两大方面:一是进行各种以体验与加深现代企业治理理论的理解为目的的实践活动;二是各种培养学生的实际企业治理技能的实践活动。实训项目依照专业与课时的多少,自主选择与组合训练项目。 (五)、实训方式与方法 1、模拟公司系列实训。结合着课程的进程,通过组建模拟公司,模拟企业的一个治理循环,使学生对实际治理过程有更深的体验。

公司培训管理制度

公司培训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培训目的: 为了有计划地组织公司员工参加培训,不断地增长员工的工作知识和技能,满足集团可持续经营发展的需要,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培训原则: 结合集团公司业务发展与组织能力提升的需要,全员参与,重点提高,讲究实效,推动学习型组织的建立。 第三条:适用范围: 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 第二章培训机构与职责 第四条: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培训管理职责 一、集团公司培训制度的制订; 二、集团公司年、月度培训计划的制订; 三、集团共性培训课程的教材选编与培训实施; 四、培训评估及其改善对策的制订; 五、外部培训讲师的联系聘请管理; 六、对子公司员工培训工作的检查与指导; 七、本制度规定由人力资源部审核审批培训事项的审核审批; 第五条:子公司办公室的培训管理职责 一、本公司员工培训制度的制订; 二、本公司员工年、月度培训计划的制订及实施;

三、本公司部门经理及其以上管理人员派外培训的初审,其他员工外派培训的审批与办理; 四、新员工上岗前培训和岗位基本知识培训的组织实施; 五、协助人力资源部实施公共课程培训; 六、培训评估及其改善对策的制订; 第六条:集团公司、子公司的其他部门培训管理职责 本部门员工的上岗前和在岗培训的计划编制、教材选编与培训实施 第三章:培训的对象内容形式 第七条:培训对象: 集团公司和子公司全体员工均为培训对象 第八条:培训类别 为了方便管理,本制度将员工培训按培训的组织实施机构(或方式)的不同分为内部培训和外派培训两大类;按培训内容大致不同分为员工知识培训、员工技能培训和员工态度培训三大类;按培训对象和培训目的的不同分为新员工入职培训、企业文化培训、销售与售后服务技能培训、专业技能培训、管理技能培训和职业发展培训六大类。 第九条:内部培训 本制度所称内部培训是指子公司和集团公司分别或联合组织员工集中上课、技能竞赛、野外训练的培训活动,由公司内部培训责任人,外聘培训讲师讲课,教练指导,或采用放光盘,录音方式上课等。 第十条:外派培训 本制度所称外派培训是指公司员工经子公司或集团公司负责人批准带薪离岗参加集团外部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班学习,且与该培训学习相关的费用由公司支付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