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勤工俭学调查报告

大学生勤工俭学调查报告
大学生勤工俭学调查报告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调研题目:大学生勤工俭学调查报告

调研时间 2011年4月27日

调研地点: ________

指导教师: _ 齐月____

调研人:暖通1001

马靖靖

大学生勤工俭学调查报告

[摘要]:当前大学校园里参加勤工俭学的学生越来越多,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同学们勤工俭学的情况,我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本文在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基础上,透视了我校勤工俭学的实况,对同学们参加勤工俭学的原因及在勤工俭学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勤工俭学,兼职,建议,调查报告

勤工俭学可以说已经是现在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了,走进大学校园里随便拉住个学生问下,百分之七十左右的人都会告诉你参加过勤工俭学,而这也成了现在社会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

勤工俭学有利有弊,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如勤工俭学可以缓解部分大学生的经济压力;可以学到课本以外丰富的知识;可以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办事能力、交际能力、分析能力等等,但不利因素也不容忽视,如岗位问题,中介机构问题,还有交通、学业、安全等各方面问题。勤工俭学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要因人、因事而定,不能一概而论,因为任何事我们都不能以偏概全。在权衡利弊之后,大家都认为在不影响学习和安全(主要是交通安全和人身安全)有保障的前提条件下,适当地,有选择地参加勤工俭学是有益的,但不宜将它看得过重,仅当成学有余力的锻炼而已。

很多人都知道参加勤工俭学会影响学习,但大多数人却依然认为参加勤工俭学是非常有必要的。不管是谁都会对此产生疑问。

因此,我就这个话题在沈大校园里进行了简单的调查。调查情况如下:

共发放问卷120份,发放对象涵盖多个专业、多个年级,最后收回99份,其中有效问卷85份,问卷具体内容见附件。

一、对参加勤工俭学目的的分析

对于参加勤工俭学的各种目的,请看下列图示:

图1

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同学参加勤工俭学的目的:首先是为了锻炼自己,这一比率占到36%,分析个种缘由,我觉得主要是因为近年来我国实行人才发展战略,高等院校不断扩招,大学生的数量大幅上升,随之而来的竞争压力也不断增大,这就促使了大学生们以实际操作能力的增强弥补专业知识的不足,增强未来的就业竞争力。调查表明,在这一比率中有部分同学找了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科学技术文化服务工作,这样既应用了他们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让他们积累了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一举两得。对这部分同学来说,挣钱不是主要目的,掌握最新的本领域的前沿知识,增长应用实践能力才是他们最关心的。

其次是以赚钱为目的,从数据上来看仅次于为了锻炼自己的比率,占到了32%。虽然我们的调查中没有细分这一块,但我认为在这一部分人中又可以分为两类。

一部分是真正的贫困生。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等因素,全国高校中贫困生约占总人数的20%1,为了支付不低的学杂费及个人的生活费用,他们需要自己来筹集这笔费用,即使有国家学校等的助学奖学金那名额也是有限的,因此勤工俭学就成为了他们的重要经济来源。这一部分学生对于工作类型不怎么会挑剔,他们主要的目标就是赚取学杂费。

还有一部分就仅仅是为了让自己有更多的金钱自由自配。他们不是贫困生,家里所给的生活费完全可以维持他们的大学生活,但我们知道大学里的生活相对比较自由、开放,经常会有同学朋友聚餐,或者大家一起出去玩,这些都需要钱。同时,大学里有男(女)朋友的比率也不低,爱情支出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或者其他的只是为了想买个时尚的手机,买套优质的化妆品等等。以上种种的的支出一般都不是父母所出的预算中的,因此,为了让自己能有更多钱支配,他们就选择了勤工俭学。

以上两类目的的同学是造成第一部分中最后一个问题产生的原因,他们或是

把锻炼或是把赚钱放在了比上课更重要的位置,这些同学并不是不知道这样会影响他们自身的学习,但他们选择了当前自己认为更重要的东西,这才产生了逃课参加勤工俭学的现象。

除了以上两类主要的原因外,还有部分学生是出于打发时间或个人兴趣爱好的目的,分别占到了12%和9%。因为我们知道大学的教学方式与在中学阶段不一样,没有了固定的位置,固定的教室,且课程相对以前来说也少了很多,很多同学在学习之余会觉得无所事事,因此就考虑到参加勤工俭学。

二、勤工俭学群体组成的分析

本次调查的数据显示,我校勤工俭学的群体中女生较男生多,占总数的56.14%。根据我对周围同学的了解情况分析得出,主要有一下两个方面的愿意:首先,由于当前我国游戏业的发展,各类网络游戏层出不穷,且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同学都有了电脑,因此许多男生把课余时间放到了打游戏上,相对而言做兼职的比率不是很高。而女生课余活动就比较少,最多也就逛逛街,对体育类活动或是网络游戏兴趣都不大,因此就有较多的空余时间参加勤工俭学。

其次,从劳动力需求上来讲也可以进一步说明这一点,由于同学们参与最多的是各类的促销(这在后面勤工俭学类型分析中能详细看到),而商家往往会选择女的来担任促销的任务,因为女孩子相对男孩子来说更有亲和力,更能吸引顾客的注意,同时也更容易获得顾客的好感和认同。在促销这一行中,重女轻男是被普遍承认的2。

另一方面,高年级参加勤工俭学的比率比低年级的要大:

图2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首先就是高年级的比低年级的参加勤工俭学的机会更多,因此参加过的比率肯定也会较大,这符合实际情况。

同时,根据问卷调查过程中对同学们的了解,大一的学生只要不是家里生活太困难,勤工俭学的意识还不是很强,能主动参加的不多,他们对课堂还保持着较高的兴趣,或者说对课堂还存在着比较高的重视程度,也很少会有逃课去参加勤工俭学的学生。相反,高年级同学,特别是大三大四的,因为他们已经开始考虑以后的工作,且平时的课程也不再像初进大学时那样多,从而为了增加他们自己以后的就业筹码,很多都会主动的去投入实践锻炼,而勤工俭学无疑是较好的一种方式。

三、勤工俭学类型的分析

勤工助学,它是指大学生在以学为主的前提下,一边学习,一边参加劳动并获取一定的劳动报酬的活动形式。勤工助学活动从实际出发,因时、因地、因校、因人而异,讲求实效。主要内容有:一、帮助企业(公司)进行用户意见调查,提出改进产品和改善售后服务的措施;二、担任家庭教师。从事帮助中小学语文、外语、数学、美术、电脑等教学辅助活动;三、从事商业服务活动。帮助企业推销商品,进行经济核算,担任推销员、售货员、审核员等。我校勤工助学主要岗位分配如下图:

图3

由上图可以看出,我校勤工俭学中参加促销类的人数最多,占总数的28.07%,远远超过其他几类。主要原因是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不管大小节日,各大卖场、超市、专卖店等都会推出各类促销活动。即使在平时,为了打开产品的知名度等原因也会有一些商家搞促销活动,比如惠普校园行等。而此时原有的固定人手就会显得不足,因此他们把目标放到了高校……因为大学生的课余时间较多,而且具有较高的素质,薪水的要求也不是很高,综合以上因素也就导致了这一结果。

参加问卷调查及传单发放的也占了较高比率,达到了14.04%。其中原因类似于促销,都是由于企业需求所导致的,因为市场竞争的激烈,企业需要不断了解他们的顾客需要什么,所以对市场的调查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另外校园代理也占了14.04%的比率,这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一个类型,但它的发展相当迅速。我认为这是商家相当高明的一招,大学生是一个不小的消费群体,特别是针对于年轻人的那些产品,他们更是作为一个主要消费群体存在的。而以发展校园代理的方式来实现销售,不仅能让同学们提高对产品的可信度,更能节约销售成本,或许还能培养销售后备人才,可谓一举多得。

四、受骗经历的调查

由于勤工俭学类型的多样复杂,随之而来的,同学们在参加勤工俭学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走在校园里,随处可见各种“公司急聘”、“大学生兼职俱乐部”等等为大学生提供兼职的小海报、广告传单。上面罗列的工作无论从种类到工资对大学生来说都十分具有诱惑力。特别是刚入学的大学生,往往容易产生错觉:只要吃苦肯干,要赚钱一点都不难。然而社会上的中介机构鱼龙混杂.一些不法分子正是利用大学生涉世不深、求职心切、思想单纯又不知如何维权等弱点布设圈套,使得大学生们往往上当受骗。

表4 勤工俭学信息来源

广告专门的中介机构朋友介绍学校自己找总和人数11 21 5 13 7 57

而本次调查结果恰恰显示,大部分的同学都是通过广告和中介信息参加勤工俭学的,这一比率达到了56.14%,正规通过学校的才占到22.81%。

表5 受骗处理方式

与当事人或其领导交涉向相关部门投诉自认倒霉其它总和

人数12 6 27 12 57

比率21.05% 10.53% 47.37% 21.05% 100.00% 进一步的数据表明参加过勤工俭学的同学中有33.33%受骗过,而在受骗(假如受骗)后,有47.37%(见表5)的同学选择了自认倒霉,不采取任何措施。

五、勤工俭学的建议

经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当前我校学生勤工俭学的热情还是相当高的,有其有利的一面,但我们更应该看到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四个方面提出以下建议:(一)从当代大学生自身角度看

1.端正勤工俭学的目的,选择合适的工种。

勤工俭学首先要端正目的,那种把赚钱作为勤工俭学首要目的的显然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在作怪。当代大学生生存意识明显增强,适当地追求合理的经济利益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功利化的心态过于严重便会扭曲大学生的人格,腐蚀大学生的心灵,影响大学生对生活的态度,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不把赚钱作为首要目的,也有助于我们在勤工俭学中坦然地面对各种困难和问题,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其次应选择合适的,真正能锻炼自己的工种。勤工俭学还是要尽可能找与专业相近或自己有兴趣的工种,这样才能缩短自己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差距,才能促使自己不断努力进取,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

2.坚持适度原则,正确处理好勤工俭学与学习的关系。其实,做到勤工俭学与学习两不误是完全可以的,关键在于坚持适度原则,把握好分寸,安排、协调好学习和工作的时间。当代大学生还是应以学业为主,为勤工俭学而荒废了学业就本末倒置,得不偿失了。

3.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当代大学生在勤工俭学过程中常常上当受骗,对于这一点,我们要注意分辨,建立起自我防备的心理体系,防止上当受骗。要选择那些信用度比较高的中介机构。再比如判断一个中介机构是否合法,主要看它有无营业执照,是否在工商部门注册等。

根据劳动部有关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依据此项规定,学生勤工俭学,要不要签订劳动合同是由双方自愿协商的,可以签订,也可以不签订。从保护学生的利益来说,学生勤工俭学,应尽量与用人单位签订简单的劳动合同,就工作性质、工作时间、劳动报酬、劳动内容等问题达成协议。如果学生能在打工时自觉地与用人单位达成一个书面协议,那么就能较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有一个情况值得注意,就是有时候这些劳动合同不是学生和用人单位协商后制定的,有些涉及赔偿的条款没有,有些是无效合同,对此我们要格外小心,以免落入用人单位的陷阱之中。(二)从家长角度看

在调查中,有的家长对孩子勤工俭学持支持态度,也有一些家长则表示担心和忧虑,其反对理由主要一是怕勤工俭学占用学习的时间,也消耗精力和体力,影响学习;二是认为现在社会上存在诸多隐患,怕孩子在社会上上当受骗,遭受不必要的伤害。家长们的担心不无道理。但是在学业和安全都有保证的条件下,如果孩子有勤工俭学的意愿,家长还是应该积极鼓励和支持的,尊重孩子的决定。也可以帮孩子做参谋,把把关,出出主意等。因为当代大学生最终还是要走出校园,步入社会的,参加勤工俭学有助于我们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

(三)从学校角度看

1.加强宣传。学校可以宣传勤工俭学方面的有关政策,召开勤工俭学经验交流

会等等,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勤工俭学,参与勤工俭学。另外学校也应提供明确的勤工俭学岗位信息。

2.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学校应主动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在学生和社会之间搭建桥梁,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勤工俭学岗位。

3.规范校园内粘贴的各类招聘广告,防止学生上当受骗,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从社会角度看

1.应加强立法,加大工商管理部门对勤工俭学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力度,取缔非法的中介机构。

2.有关部门有必要成立更多的专供大学生勤工俭学的实践机构或场所。有85%的学生认为有必要成立更多的专供大学生勤工俭学的实践机构或场所。这样做一方面能提供更多的岗位,使学生有更多的锻炼和实践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使学生的利益不轻易受到损害。机构有了保障,有助于勤工俭学市场更加规范,使其朝着健康,安全的轨道发展,让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都放心。

总结: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当前我校学生的勤工俭学热情还是相当高的,有其有利的一面,但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其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同学们逃课参加勤工俭学的现象。我认为作为一个学生,那么他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十年寒窗为了什么?还不就是为了能进入到大学的校园学习吗!在这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社会锻炼固然重要,但我们更应该利用课余时间,而不是牺牲那宝贵的上课的时间。况且经过我这次的调查,参加勤工俭学的同学中很多只是在做一些体力活,真正能学到的并不多。我觉得我们在平时课余适当参加一些勤工俭学,但把重点放在课堂上,而在寒暑假期间可以联系一些正规的企业参加勤工俭学,这样应该能更好的得到锻炼。

其次是同学们在参加勤工俭学的过程中对自身的权益保护不够,对于侵害自己权益的行为没有进行有效的措施。在这一方面,我觉得同学们由于社会经验缺乏等原因,处理不好是情有可原的,我建议我们学校应该加强对同学们在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并为那些权益收到侵害的同学提供后续援助。同时,学校进一步健全勤工俭学中心,为同学们争取更多的机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