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第05节图表(解析版)

图表

考点解析

考点归纳

图表题,侧重对薛省综合素质的考查,指向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层级,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从近年各地的中考试题看,图表的类型主要有图片(人、物、景)、图标(徽记、标志)、漫画、表格等;从命题解题角度可分为:常识类、概括说明类、信息筛选类、写作类、活动类等。

命题趋势

当今时代,被人们称之为读图时代。浏览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我们不时会看到图表、图片、漫画类题目。图表所选材料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尤其以调查表居多,如甘肃威武的“综合读写题就是给出一道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这道题即包含图片,有设有图表,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的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四川宜宾的“读图”描绘画面,体会画面的美感。青海的读表格与口语交际相结合考查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纵观全国各地中考试卷,图表试题有增无减,呈上升趋势。

解题要诀

(一).图表题

(1)整体阅读。先整体了解,把握大主题或方向,搜索有效信息。

(2)观察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观察时要用比较的思维。

(3)关注细节。细节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表下的“注”等。

(4)紧扣要求。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

(5)归纳概括。分析图表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再归纳概括为一个结论。

(二).漫画题

1、看漫画的标题。通过漫画的标题解读漫画的主题或含义。漫画的标题是漫画的眼睛,透过这个“画眼”,可以洞察整幅漫画的主题。因此,我们在审漫画题时首先要看漫画的标题是什么,然后再把标题同漫画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就容易弄清漫画的寓意所在。

2、看漫画的画面。读懂漫画的画面,结合漫画的形象来思考其寓意。观察画中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观察画中对特定情景的提示和注解。漫画是一门绘画艺术,它常用简单而又夸张的手法,勾画出幽默、诙谐的画面形象,比较直观说明某种观点,抒发作者的某种感情,反映某种社会现象或问题。因此,分析漫画的画面是审题的重要环节。漫画的重要特点是简洁,漫画画面的每一个细节都对表达漫画的寓意有提示作用。因此,我们在审漫画题时;一定要仔细观察画面,这样才能全面领会漫画的寓意。

3、看漫画的语言文字。有些漫画的内容,作者无法用图画的语言来表达,

就只能借助于文字语言。因此不少漫画为了表达其寓意,常常配有语言文字。画中的语言文字,往往言简意赅,画龙点睛,对我们领会漫画的寓意很有帮助作用。因此,我们在审漫画题时,要仔细品味画中的语言文字,通过对画面中文字的解读,明了漫画作者想借助于这些文字向读者传达怎样的信息(所隐含的观点),有时它会成为我们弄清漫画寓意的金钥匙。

4、看漫画的夸张之处。夸张是漫画的重要表现手法。漫画为了说明某种观点,常常对人物行为或场景描绘给予变形夸张,产生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效果,以达到发人深省、引起观者共鸣的目的。因此,我们在审漫画题时,还要注意分析漫画的夸张之处。夸张之处往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是漫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

5、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漫画的要义。漫画是作者用图画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因而要看懂漫画,不妨将漫画的直观图像所反映的内容同生活、社会实际联系起来,寻找解题依据。漫画所要揭示的问题,往往就是我们在生活中耳熟能详的现象,因此,在解答漫画题时,要注意联系生活,从中洞察出整幅漫画的主要内涵。想想自己周围有没有漫画中所要歌颂或讽刺的对象,从而理解、把握漫画的要义

通关演练

一.真题引路

(2022株洲)我国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人享有平等、高质量的教育机会。学习委员搜集了一些数据,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其中一组统计数据如下表,请简要概括其主要信息。

2018年2021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录取人数及录取率统计表

年份报名人数

(单位:万人)

录取人数

(单位:万人)

录取率

201897579081.13%2019103191488.74%2020107196790.33%20211078100192.8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018年2021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录取人数均逐年增加,录取率逐年提高。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与概括。

根据《2018年2021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录取人数及录取率统计表》中“报名人数(单位:万人)”2018年至2021年分别是975、1031、1071、1078和“录取人数(单位:万人)”2018年至2021年分别是790、914、967、1001等可知,这两项人数都在逐年增加;

根据《2018年2021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录取人数及录取率统计表》中“录取率”2018年至2021年分别是88.13%、88.74%、90.33%、92.89%等可知,录取率也在逐年提高;

据此,可概括为:2018年2021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录取人数均逐年增加,录取率逐年提高。

二.对应训练

1.(2022·山东·九年级专题练习)为满足广大音乐爱好者的需求,社区筹建“音乐数字资源库”需要从下面两张图片中选择一张作为资源库首页的配图。你会推荐哪一张?请说明这张图片适合用作配图的原因。

写作提示:①介绍画面内容和主题;②80字左右。

【答案】示例一:我推荐第①张图片。

图片的主体部分是一张正在播放的唱片,上有“乐音在耳,四季可亲”的字样,周围配以春燕、夏荷、秋实等,突出了欢迎来“音乐会客厅”做客,在四季交替中与音乐相伴,享时光可亲的主题。

示例二:

我推荐第②张图片。

图片左边电子产品显示屏内藏书丰富,屏幕外有飞翔的书籍和跳跃的音符,右下角配有“集各家乐,收四方音”的字样,突出了“音乐图书馆”中图书种类齐全,能满足音乐爱好者不同需求的主题。

【详解】考查图文转换。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可以推荐第一幅图画。图画的主体部分是一张唱片,有一个探头搭在唱片上的上面。唱片上写有“乐音在耳,四季可亲”八个小字,以及“音乐会客厅”五个大字。唱处周围有燕子、荷花、果实等。燕子代表了春天,荷花代表着夏天,果实代表着秋天。这几种景物代表了四季的更换。寓意是,四季轮回交替,总有音乐相伴,在音乐的陪伴下享受快乐时光。

可以推荐第二幅图。图画的左边是一个电子产品的显示屏。其内有大量的藏书。还有几本飞出了显示屏。画面中有几个飞动的音符。右下角有“集各家乐,收四方音”字样。其上有“音乐图书馆”五个大字。体现了丰富的藏书说明音乐图书馆图书种类齐全,能满足音乐爱好者不同的需求。飞动的音符紧扣“音乐图书馆”中的“音乐”二字,点明了图书馆的属性。

2.(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活动进程中,校园广播站设置了“新闻速递”

专栏。为了及时报道青年志愿者的相关资讯,需要概括这则消息最重要的事实,请你帮助完成。(30字以内)

【答案】示例一:共青团山西省委启动应急志愿服务机制应对疫情,各级团组织响应。

示例二:各级团组织响应共青团山西省委号召,开展防疫志愿服务。

【详解】本题考查消息内容的概括。

这则消息,第一段内容为导语,“新一轮疫情发生,共青团山西省委迅速启动应急志愿服务机制,全省各级团组织积极响应”,这段导语概括了消息的主要内容,可把句式稍加改动作为答案,如:共青团山西省委启动应急志愿服务机制应对疫情,各级团组织响应。或:各级团组织响应共青团山西省委号召,开展防疫志愿服务。只要包含“共青团山西省委”“志愿服务”“疫情”“各级团组织响应”这些关键信息,语句通顺即可。

3.(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活动开始,板报组成员选择了以下料作为本期板报的内容。请你研读材料,思考内涵,将下面的语句补充完整。

(摘自《中国青年报》2022年05月05日)高君宇以________为己任,言辞中传达出革命者置生死于度外的心声;金博洋以突破自己为目标,话语间展现出当代青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风采。

【答案】改造世界不断追求卓越(或“积极向上”“勇于坚持”等)

【详解】第一空:根据“所以我就决心来担我应负改造世界的责任了”可知,高君宇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第二空:根据“我希望我能够一直坚持”可得:勇于坚持。

根据“一直突破自己”可得:不断追求卓越。

根据“每个人不断突破自己,能够达到最好”可得:积极向上。4.(2022·山东·九年级专题练习)策划小组对中学生课外阅读内容情况进行调查。

请综合图表信息,概括调查结果。

【答案】中学生课外阅读内容科普类和历史类占比较大,小说类和励志类占比稍少。

【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述。

从图表中可以发现,中学生课外阅读内容科普类占比76.10%;历史类占比67.30%;小说类占比58.6%,励志类占比49.30%。

据此可得出结论:中学生课外最喜爱阅读的是科普读物,其次为历史读物,再次是小说,最后是励志类读物。

5.(2022·山东·九年级专题练习)中国画是一种偏重写意的艺术,惯于以形似创设意境取胜。右图是徐悲鸿先生的画作,请从这个角度简要描述画作内容,限80字内。

【答案】示例:画图中马腿的直线细劲有力,有如钢刀,力透纸背,而腹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线很有弹性,富于动感。独有一种精神抖擞、豪气勃发的意态。【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作答时,仔细观察这幅骏马画,抓住意境的角度简要描绘画作内容,画中的马雄骏、矫健、轻疾,颇有“瘦骨铜声”之美感,奔马强壮有力,生气勃勃。

示例:一匹奔马奋踪扬蹄,在广袤的土地上飞奔,骏马英姿,还不时回头张望,马匹栩栩如生,仿佛要破纸而出,富有动态美感。

6.(2022·山东·九年级专题练习)据中央气象台消息,台风“马勒卡”于4月8日在关岛偏南方向约99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并以每小时10公里左右的速度移动。请仔细观察预报图,写一段文字,简要介绍“马勒卡”未来120小时的路径和强度。介绍强度时不要出现数据。

【答案】未来120小时内,“马勒卡”将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增强;预计12日将达到强台风级,并向东北方向偏移,强度不变。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弄清题目要求,再是要结合要求审懂图意,三是用通顺的语句表达出图意。根据题干要求介绍“马勒卡”

未来120小时的路径和强度,观察预报图时要按时间顺序提取图表信息,重点关注路径变化和强度变化得出结论。示例:未来120小时内,“马勒卡”路径向西北方向移动,到12日转向东北。风力强度逐渐提升,预计至12日5时达到强台风级别,之后13日14日强度不变。

7.(2022·天津·九年级专题练习)西宁北川学校为了解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情况,随机调查了部分学生,下图是调查数据柱状图,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主要信息。

【答案】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大多数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知识,只有极少数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不了解(或“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对垃圾分类知识了解的占比最大,不了解的占比最小”)。

【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根据题干信息,此图是西宁北川学校调查部分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情况的。观察图表我们可以看出,图表右侧是关于物品及高空抛物杀伤力的展示;左侧是一个柱状图,由图中信息可以看出,对垃圾分类非常了解的占调查人数的11%,了解的占58%,了解较少的占24%,不了解的占7%,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大多数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知识,只有极少数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不了解。或“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对垃圾分类知识了解的占比最大,不了解的占比最小”。

8.(2022·天津·九年级专题练习)家住某小区18楼的王阿姨经常把纸屑、果皮等垃圾往楼下扔。她觉得这些东西很轻,没人看见,也追查不到自己,没什么关系。作为邻居,请你结合表格中的相关材料进行劝说。

物品高空抛物杀伤力

鸡蛋(30克)从4楼抛下可把人头顶砸出肿包,从18楼抛下能砸破人头骨,从25楼冲击力足以致人死亡。

空易拉罐15楼抛下可砸破人头骨,从25楼可致人死亡。

西瓜皮(巴掌

大)

从25楼抛下,如击中头部,可致人死亡。

铁钉(4厘米

长)

从18楼抛下能插入人的颅骨。

蛋,从18楼抛下,也能砸破人的头骨。高空抛纸屑、果皮等垃圾的行为,不仅不文明,还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让我们一起改掉高空抛物的陋习(习惯)吧!【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解答本题要结合表格所举事例,讲述高空抛物的危害,同时劝说要注意礼貌用语。

示例:王阿姨,您好!您知道吗?从4楼抛下一颗30克的鸡蛋就可把人头顶砸出肿包,巴掌大的西瓜皮从25楼抛下,如击中头部,可致人死亡。您看高空抛物是不是很危险呀?从高空抛下纸屑、果皮等垃圾的行为既不文明,还会给他人造成人身伤害,让我们共同改掉高空抛物的坏习惯好吗?

9.(2022·河北·九年级专题练习)下面是河北省园博园中的四块广告牌,请从中选出一则你最喜欢的公益广告词,并说明理由。

我选_______中的广告词,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甲

用词典雅,而且押韵,富有文化气息,具有良好的宣传效果。

其他示例:

乙: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读来朗朗上口。

丙: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提示人们要爱惜花草树木。

丁:用平实的语音提示我们要珍爱环境,浅显易懂,明白晓畅。

【详解】考查广告语的赏析。广告语的赏析可从表达的内容,运用的表现形式和修辞手法,句式特点等方面来作答。本题从四则广告语中选择其一作答。如:选乙,其理由:此广告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小草于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草也需人呵护,易激发游客爱护花草之情,起到良好的广告效果。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

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图表材料类、文字材料类 答题技巧(含练习题及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图表材料类、文字材料类答题技巧 图表材料类试题一般要求学生从图表的数据中筛选信息,分析数据趋势,综合结论,并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观点,或对数据的变化写出结论和评价意见。解答图表材料类试题,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细审标题,细看表头。审清标题,明确答题方向。表头是制作统计表首先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是统计的标准和依据,也是分析表格的切入点之一。 (2)观察图表,对比分析。表格关注项目名称及数据变化,柱状图关注柱体高度及变化趋势,饼状图关注各部分所占比例,坐标图关注曲线变化趋势。通过图表中数据的变化、异同,来把握其趋势或揭示其问题。 (3)归类别,作概括。在图表已有数据的基础上再做一些数值上的综合统计工作,快速总结出某种规律,然后用概括性的语言进行客观表述,要注意恰当的说明顺序,并注意表程度、范围的数字。 答题常用词语: (1)表程度范围:一小部分、一部分、近一半、大部分、绝大部分; (2)表增长趋势:增加了、增长到、增长了XX倍; (3)表下降趋势:减少了、减少到(“减少”后不能用倍数)

中考例题如下: 1.(2019山东德州)概括图中主要信息。(50字以内)(4分) 答案:中国春节档电影观影人次和票房,2018年较前两年有大幅提升,2019年观影人次稍有减少,而票房略有增加。(4分) 2.(2019江苏苏州)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4分) 材料一 4月26日,麦肯锡发布了基于银联交易数据做参考的《中国奢侈品报告2019》,以下是其中的两张图表。

图一全球个人消费品市场变化趋势(单位:十亿元)

图二各年龄段奢侈品消费者总数及年度消费额材料二美国《华盛顿邮报》最近评选出十大奢侈品,它们是: ①生命的觉悟 ②一颗自由、喜悦与充满爱的心 ③走遍天下的气魄 ④回归自然,有与大自然连接的能力 ⑤安稳而平和的睡眠 ⑥享受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与时间 ⑦彼此深爱的灵魂伴侣 ⑧任何时候都有真正懂你的人 ⑨身体健康,内心富有 ⑩能感染并点燃他人的希望 (1)概括材料一中两张图表的主要信息。 (2)综合材料一与材料二的内容,写出自己的观点。 答案:(1)图一:自2012年以来全球奢侈品市场的增幅一半来自中国;预计到2025年,中国还会保持这样的增长态势。图二:“80后”是中国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军。(2)示例: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要追求内心的丰富和精神的健康。 3.(2019四川南充)综合性学习。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总(答案解析)——图表题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总(答案解析)——图表题 2020甘孜--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某校对初二年级学生就家务劳动对性格、家庭关系及学习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1)家务劳动对性格、家庭关系及学习有何影啊?请结合上表,概括中学生对此问题认识的主要倾向。要求:不出现具体数据。 (2)你的好友明明认为家务劳动对学习有一定消极影响,担心干家务活会耽误学习。如果你对他进行劝导,会怎么说? 【答案】(1)绝大多数初二学生认为,家务劳动对性格和家庭关系产生积极影响;超过1/3的学生认为家务劳动对学习产生消极影响(或不足1/3的学生认为家务劳动对学习产生积极影响)。(2)明明,利用课余时间,做一些咱们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可以放松心情,缓解我们学习的压力,让大脑得到休息,而良好的心情是学习的催化剂,不仅不会耽误学习,还有助于学习效率 的提高。(语言委婉得体,意对即可)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作图表题时一定要注意仔细读图表,横向纵向提取信息,并找到它们的特点和共性,然后根据题干要求做出切题的答案。本题是“初二年级学生家务劳动对性格、家庭关系及学习的影响”测试数据表,从“积极影、无影响、消极影响”三方面进行调查。观察表中的数据:认为中学生做家务对性格、家庭、和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比例分别为64%、72%、32%;据此可知:绝大多数初二学生认为,家务劳动对性格和家庭关系产生积极影响。认为无影响的分别为34%、24%、30%;认为产生消极影响的分别占2%、5%、38%。据此分析可知,超过1/3的学生认为家务劳动对学习产生消极影响(或不足1/3的学生认为家务劳动对学习产生积极影响)。 (2)本题考查劝说词的拟写。劝说,指通过规劝从而让他人接受自己的建议,其基本要求是讲明道理,消除顾虑,语气委婉。首先要看清劝说对象,语境设置是要求以“好朋友”的身份劝说明明;其次针对情况:认为家务劳动对学习有一定消极影响,担心干家务活会耽误学习;然 后组织语言进行劝说。劝说时要注意有称呼语,说话得体有礼貌。示例:明明,做家务不会影

中考语文复习第05节图表(解析版)

图表 考点解析 考点归纳 图表题,侧重对薛省综合素质的考查,指向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层级,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从近年各地的中考试题看,图表的类型主要有图片(人、物、景)、图标(徽记、标志)、漫画、表格等;从命题解题角度可分为:常识类、概括说明类、信息筛选类、写作类、活动类等。 命题趋势 当今时代,被人们称之为读图时代。浏览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我们不时会看到图表、图片、漫画类题目。图表所选材料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尤其以调查表居多,如甘肃威武的“综合读写题就是给出一道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这道题即包含图片,有设有图表,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的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四川宜宾的“读图”描绘画面,体会画面的美感。青海的读表格与口语交际相结合考查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纵观全国各地中考试卷,图表试题有增无减,呈上升趋势。 解题要诀 (一).图表题 (1)整体阅读。先整体了解,把握大主题或方向,搜索有效信息。 (2)观察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观察时要用比较的思维。 (3)关注细节。细节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表下的“注”等。 (4)紧扣要求。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 (5)归纳概括。分析图表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再归纳概括为一个结论。 (二).漫画题

1、看漫画的标题。通过漫画的标题解读漫画的主题或含义。漫画的标题是漫画的眼睛,透过这个“画眼”,可以洞察整幅漫画的主题。因此,我们在审漫画题时首先要看漫画的标题是什么,然后再把标题同漫画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就容易弄清漫画的寓意所在。 2、看漫画的画面。读懂漫画的画面,结合漫画的形象来思考其寓意。观察画中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观察画中对特定情景的提示和注解。漫画是一门绘画艺术,它常用简单而又夸张的手法,勾画出幽默、诙谐的画面形象,比较直观说明某种观点,抒发作者的某种感情,反映某种社会现象或问题。因此,分析漫画的画面是审题的重要环节。漫画的重要特点是简洁,漫画画面的每一个细节都对表达漫画的寓意有提示作用。因此,我们在审漫画题时;一定要仔细观察画面,这样才能全面领会漫画的寓意。 3、看漫画的语言文字。有些漫画的内容,作者无法用图画的语言来表达, 就只能借助于文字语言。因此不少漫画为了表达其寓意,常常配有语言文字。画中的语言文字,往往言简意赅,画龙点睛,对我们领会漫画的寓意很有帮助作用。因此,我们在审漫画题时,要仔细品味画中的语言文字,通过对画面中文字的解读,明了漫画作者想借助于这些文字向读者传达怎样的信息(所隐含的观点),有时它会成为我们弄清漫画寓意的金钥匙。 4、看漫画的夸张之处。夸张是漫画的重要表现手法。漫画为了说明某种观点,常常对人物行为或场景描绘给予变形夸张,产生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效果,以达到发人深省、引起观者共鸣的目的。因此,我们在审漫画题时,还要注意分析漫画的夸张之处。夸张之处往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是漫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 5、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漫画的要义。漫画是作者用图画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因而要看懂漫画,不妨将漫画的直观图像所反映的内容同生活、社会实际联系起来,寻找解题依据。漫画所要揭示的问题,往往就是我们在生活中耳熟能详的现象,因此,在解答漫画题时,要注意联系生活,从中洞察出整幅漫画的主要内涵。想想自己周围有没有漫画中所要歌颂或讽刺的对象,从而理解、把握漫画的要义 通关演练

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专题 非连续文本阅读之图表解读(全国通用)解析版

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20非连续文本阅读之图标解读 ★[考点概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学生要能“阅读中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中考语文考试说明》要求: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而成、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它的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其实用性特征和实用功能十分明显。 非连续性文本的材料组合方式有: (1)多维罗列型:即围绕某一个话题(主题),呈现各个角度的材料,罗列堆砌在一起。 (2)补充印证型:指提供两则或多则材料,这些材料在内容上是互相补充、互为印证的关系。★[考点解说] 图表是形象化的语言,直观简明,信息量大。图表解读的对象主要有数据图表、示意图、图片、漫画等。此类试题能综合考查考生捕捉信息,分析解释信息并作出评价的能力。 ★[常见题型] 1.请你简洁的语言概括从数据表中得出的信息。 2.材料中的漫画有什么寓意?讽刺了哪种社会现象? ★[解读技巧] 1.要看懂图表。在非连续性文本中,文字和统计图表结合是常见的文本形式,阅读图表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①表头:表头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反映了图表的主题。

②分类、图例。统计图首先要确定统计的类型,阅读中,首先要看纵轴、横轴的分类情况,这样我们就能迅速地得知表格所反映的主要内容。 ③数据,统计图表以数据或箭头反映问题,阅读时要进行纵向、横向比较,从中得出结论。 中考真题1:下图是某大学生对不同学历段学生关注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的人数比例统计,请认真读图,然后写出你的结论。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学生直接提取图表的显性信息,并根据信息进行推断总结,概括的能力。提取图表的主要信息时,首先观察纵轴“人数比例”、横轴“不同学历段学生”情况,这样我们就能迅速得知本表所反映的主要内容。然后根据柱状图标注的百分比的变化情况,有效地把握图表所要传达的重要信息,从而得出结论。 2.要注意读针对图表的注释性文字。 图表和文字结合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把握图表所要传达的重要信息,在阅读材料时要重视审读图表的注释性文字。 中考真题2:仔细观察漫画《啃老》,说说漫画的含义。 【思路点拨】 漫画题以独特的线条语言形象地展示人们所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寓知识与能力于

重难点05 文言文内容理解与概括(解析版)-2023年中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浙江专用)

重难点05文言文内容理解与概括(解析版)(建议用时:30分钟)从考点上看,命题重在考察文言文主题思想的把握、情感的体验、作者情感、全文的领悟概括能力等。 满分技巧 因为中考文言文阅读材料均选于课外,所以除扎扎实实教好学好教材中的文言文外,学生还要多涉猎课外材料,多读多练。课外拓展是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必由之路。 首先可将教材中各篇文言文出处的作品整理好,以《初中生文言文阅读书目》的形式印发给学生,然后分学期安排阅读,如《论语》《山海经》《世说新语》《聊斋志异》《资治通鉴》《虞初新志》等等。 其次是利用好全省各地、全国各地历年中考卷中的文言文阅读材料。这些材料都是经过命题者精挑细选的,而且又配有高质量的原创试题,最适合阅读、训练。 再次是关注测试卷中各种文言材料的出处,由点到面,由一篇到整本地推荐阅读。 限时检测一、课外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上谓侍臣日:“朕思养人之道,未得其要,公等为朕陈之!''来济对日:“昔齐桓公出游,见老而饥寒者,命赐之食,老人日:'愿赐一国之饥者。'赐之衣,日:'愿赐一国之寒者。'公日:'寡人之康府①,安居以周一国之饥寒?‘老人日:'君不夺农时,则国人皆有馀②食矣;不夺蚕要,则国人皆有馀衣矣!'故人君之养人,在省其征役而已。今山东役丁,岁别数万,役之则人大劳,取唐③则人大费。臣愿陛下量公家所须外,馀悉免之。''上从之。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十六》)(注)□廉(lin)府:縻,米仓;府,储藏财物的地方。口馀:余。□取 庸:雇佣工。 来济为皇上陈述的“养人之道”是什么? 【答案】给百姓耕种的时间:给百姓蚕要的时间:减免征役。(不夺农时:不夺蚕要;省征役)【详解】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筛选出符合题意的句子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本题可依据文章 中老人所说的“君不夺农时,则国人皆有馀食矣;不夺蚕耍,则国人皆有馀衣矣!” 和“故人君之养人,在省

浙江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语文知识积累专题训练05传统文化新人教版 含答案

专题训练(五) 传统文化 |真题精选| 1.[2018·广州] 经营二手图书的张伯要为自己的书店选副对联,下列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上联:锦绣成文,原非我有 下联:琳琅满架,唯待人求 B.上联:远求海外珍本 下联:精印人间好书 C.上联:楚辞汉赋,江山何磅礴 下联:夏鼎周钟,金石足光辉 D.上联:不是本店铺,扁鹊难医微恙 下联:若非此效药,华佗无奈小虫 2.[2018·连云港]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B.古人对自己的谦称有“愚、鄙、敝、子”等,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等,对尊长者的称谓有“足下、先生、大人”等。 C.“六书”指古人分析汉字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构成方式,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诗经》中的“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D.中国文化中,有许多与“三”有关的称谓,如“三皇五帝”“岁寒三友”“三教九流”“无事不登三宝殿”等。其中,“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 3.[2018·聊城] 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分) (1)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和梓树,后人用“桑梓”指家乡。例如:“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 ) (2)《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赋”“比”“兴”六部分。 ( ) |模拟突破| 4.[2018·北京朝阳区一模] 书法组的同学搜集到启功先生的两幅书法作品,请你欣赏这两幅作品,完成问题。(4分) (1)这两幅作品属于 书(字体)。从两幅作品中“必”字第 笔的“撇”的变化,可以看出启功先生书法“随心而出”的特点。(2分) (2)下面是对这两幅作品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字形点画活泼,字字断开,干净洒脱。

专题05_修辞手法-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热点题型精练(解析版)

专题05 修辞手法 试题解析 (一)修辞手法及运用 1.(2020•高安市二模)下面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母亲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像母亲这样的劳动人民,才是中国历史的创造者。 D.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解析】ABD.使用了比喻修辞方法; C.没有使用,“像母亲这样的劳动人民”表示列举。 故选:C。 2.(2020•朝阳)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运用,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绿茵茵的草地,踩在上面软软的,空气里弥漫着青草味儿,置身其中,我们仿佛回到了童年。(比喻)B.我仿佛能看到富士山的雪峰,听到恒河里的涛声,闻到牛津的花香。(排比) C.面对青春时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信念:珍惜,珍惜,再珍惜!(反复) D.秋天的枯叶轻叹一声,从枝头飘落,投入大地的怀抱。(拟人) 【解析】A.有误,句子未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BCD.正确。 故选:A。 3.(2020•呼和浩特)对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兴安岭多会打扮自己呀:青松做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拟人) B.白云来了,一大团一大团的,从祖父的头上飘过,好像要压到了祖父的草帽上。(夸张) C.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排比) D.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比喻) 【解析】ABC.正确; D.有误,本句未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不要把“好像”误以为是喻词,因为句子无本体、喻体。 故选:D. 4.(2020•泰安模拟)下列句中修辞手法错误的一项是() A.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比喻)B.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反语)C.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反复) D.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比喻) 【解析】ABC.判断正确; D.判断有误。此句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并非比喻。 故选:D。 5.(2020•吉林模拟)下列句子与例句中使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专题05 标点符号-2023年中考语文三轮复习专项模拟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05 标点符号 1.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 ...的一项是() A.不管是学生,还是上班族,零碎的时间,每天都在我们的生命里迅速流失。除了在手机上打游戏,刷微信、微博,我们似乎没有更好的方法来和这些时间相处。 B.真话要出自真心,合乎客观实际,对于前者,似乎并无异议;对于后者,却是众说不一。大概是因为“客观实际”这个概念,不但包括客观事实,而且包括客观规律。 C.故事本身已经足够美好了:给他人造成损失后留言留钱,是诚信;被诚信感动而不索赔,是仁义;不仅不索赔,还给万元资助,是良善。 D.读书讲究一个“博”字,而评书讲究一个“透”字。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一点之透,便有一孔之得、一己之见,足以为己、为人镜鉴,也不枉了这个“评”字。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的正确使用能力。一句话说完了,应该用句末点号。如,句号、感叹号、问号等。句号一般用于陈述句末尾;语气舒缓的祈使句后等。B项中“真话要出自真心,合乎客观实际”已经是完整意思的表达,故应用句号。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为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潘建伟团队居功至伟。潘建伟说,未来五年“还会取得很多精彩的成果,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B.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C.近年来,因在马路上行走时使用手机而引发安全的事故屡屡曝光,“手机依赖”到底是不良习惯?还是危险的“炸弹”?这让人们不得不开始质疑。 D.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个人思想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处理得好,生活才能愉快。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标点符号用法的辨析。B项句内构成排比,“红得像火”和“白得像雪”后用分号;C 项关联词“是……还是”表示选择关系,中间用逗号;D项“个人思想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后应该用句号。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这种环境气氛里,他们不论唱什么?都充满着一种淳朴本色的美。 B.欣赏着南湖公园的红桃绿柳,他由衷赞叹:“万紫千红总是春啊”! C.生活里无书籍,就像大地无阳光,智慧里无书籍,就像鸟儿无翅膀。 D.平桥村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 【答案】D 【解析】这是一道考查标点符号运用的题。A项,句中的问号使用错误,这一句不是疑问句;B项,句子最

江苏省2021年中考试题真题语文分项汇编-专题05 古诗词鉴赏(Word版,含答案解析)

专题05 古诗词鉴赏(解析版) 【江苏省徐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阅读古代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中秋月①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②,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①该诗是苏轼任职徐州时与其弟苏辙中秋相聚所作。②清寒:这里指月光清亮。9.简要赏析“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这两句诗。 10.诗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 9.这两句描写了中秋月圆的美景。“溢”本来写水,此处用来写月光,写出了月光如水满而流出的动感,突出了月光的清亮和动态美;“转”字写出了月亮的运行状态,“玉盘” 则通过比喻写出了月亮的浑圆,突出了月亮的形态美。诗人寓情于景,表达了对中秋月圆 人团圆的欢乐喜悦之情。 10.表达了诗人对亲人团聚的珍惜和对未来相聚的渴求(期盼)忧虑(担忧)、哀伤。 【分析】 9.考查诗句赏析。“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是说,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句中 并无“月光”“如水”等字面,而“溢”字,“清寒”二字,都深得月光如水的神趣,全 是积水空明的感觉。月明星稀,银河也显得非常淡远。“银汉无声”并不是简单的写实, 它似乎说银河本来是应该有声音的,但由于遥远,也就无声了,天宇空阔的感觉由此传出。“玉盘”写出月儿冰清玉洁的美感,而“转”字不但赋予它神奇的动感,而且暗示它的圆。两句并没有写赏月的人,但全是赏心悦目之意,而人自在其中。 10.考查赏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本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 明年何处看”是说,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 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明月圆,更值兄弟团聚,

2021年中考一轮复习讲练测 (部编版) 05修辞(解析版)

专题05 修辞

【课标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并在附录中明确列出了“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八种常见的修辞方法。实际上在考试中很少单独对修辞手法进行考查,常融合到其他题型和试题中,以考查综合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部编版教材落实修辞知识讲练的原则和方式】部编初中语文教材对常见修辞的学习基本体现出“让修辞知识的学习与课文范文和课文练习联系起来,使课文教学与知识性学习不再相互孤立,而是自然而然地融为一体,知识性学习与练习相辅相成,知识掌握与能力训练相互促进”这一原则,以落实课标的要求。修辞常出现在课文助读系统和练习系统中,增加了修辞基础知识点和能力点的训练,突出了修辞知识体系建设的新特点。 【考点透视】(1)修辞手法的表达和应用;(2)赏析修辞或分析修辞的表达效果;(3)理解分析修辞手法的作用;(4)修辞手法的辨识

【题型概述】根据对全国各地中考试卷结构的分析,中考试卷基本分为“基础积累(积累运用)”“阅读理解”“语言表达”“综合性学习”“作文”这五大板块。而修辞类题目在这五大板块中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考查均有所涉及。考查方式主要以选择、填空、表述形式为主。 【分类精讲】 本专题将着重讲解在“基础积累(积累运用)”“语言表达”这两个版块中所涉及的常见修辞及其考查点,使我们能从中获得启发,有所收益。其他版块涉及到的修辞涵盖范围广泛,题型多样化,将在后面的“阅读理解”“综合性学习”“作文”这三大版块集中详细讲解。 (一)修辞手法的表达和应用。即要能够明辨常见修辞的特点,并能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灵活恰当地运用,特别是要注意各种修辞在表达上的作用。这一考查点所占比例最大,题型也更灵活一些。 例1.(2020·辽宁朝阳)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运用,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绿菌茵的草地,踩在上面软软的,空气里弥漫着青草味儿,置身其中,我们仿佛回到了童年。(比喻) B.我仿佛能看到富士山的雪峰,听到恒河里的声,闻到牛津的花香。(排比) C.面对青春时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信念:珍惜,珍惜,再珍惜!(反复) D.秋天的枯叶轻叹一声,从枝头飘落,投入大地的怀抱。(拟人)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力。其中A项中的句子没有本体和喻体,虽然有比喻词,但不能构成比喻修辞手法。故选A。 例2.(2020·北京)2020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学校组织同学们参与“中国水周”的宣传,准备举办“京华水韵”展览。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展览内容分三个单元,同学们为这三个单元分别拟写了标题和引言。阅读文段,完成下面问题。 第三单元人水相亲,古都添画意 ①生态补水后的永定河重新焕发青春,绿头鸭、白天鹅逐水而来,给京城增添了勃勃生机。②经过治理的大运河碧波荡漾,人们可以观赏白鹭在河面翩翩起舞,体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③遁入地下多年的转河“重见天日”,河水清浅,弱柳扶风,像一幅恢宏壮丽的画卷,让人们感到别样的清新。④曾经被填埋地下近半个世纪的玉河,如今穿街走巷,波光粼粼,宛如闹市中的一条玉带,成为人们休憩的好去处。 第三单元引言的四个句子都运用了修辞方法,你认为其中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辨析能力。第③句中描写遁入地下多年的转河流动的情态“河水清浅,弱柳扶风”与后面的比喻“像一幅恢宏壮丽的画卷”不搭配,描述的特点也不一致。故选C。 例3.(2019·北京)学校微信公众号负责人准备做一期与本次活动相关的推送,向同学们征集图文资料。阅读同学们的来稿,完成下面小题。

中考语文专题05 理解词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学生版)

05 理解词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考点解读 理解词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是理解和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也是中考语文的重要考点之一。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一定要结合语境,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常见考查形式:①加点词语在文中具体指什么?或结合文义,谈谈你对加点词语的理解。②结合语境,说说句中加点词的含义及其作用。③联系上下文,揣摩句中加点词表情达意的效果;或体会加点词语蕴含的情感。④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妙处;或体会加点词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⑤文中“××”词和“××”连用是否矛盾?为什么?⑥把句子中的“××”词改成“××”词好不好?为什么?或句子中的“××”词能否删除?为什么? 课文解剖 例1:史铁生《秋天的怀念》(部编版七上)“积累拓展”四: 品味下列语句,体会加点词蕴含的情感。 3.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答案示例:“绝”和“竟”,说明作者当时对母亲病情的严重程度并不了解,对母亲永远的离去,毫无思想准备;如今想来,追悔莫及,肝肠寸断。 例2:鲁迅《孔乙己》(部编版九下)“思考探究”三: 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4.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既然是“大约”,为什么又说“的确”?) 答案示例:“大约”与“的确”在这里并不矛盾。“大约”表估计推测,因为没有人说起过这件事,没有确凿的根据,只是估计。根据“到现在终于没有见”

这样的情况估计,孔乙己的确死了,因为在那样冷酷无情的社会中,孔乙己肯定活不下去,所以用“的确”表示猜测的结论。这句话也流露出小伙计对孔乙己的同情。 技巧解密 一、如何理解词语的含义: ①揣摩词语的深层含义:揣摩词语本义→体会词语语境义。 ②分析词语的指代义:指示代词、非指示代词。 ③把握词语的修辞义:修辞手法→结合语境分析其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④把握词语的感情色彩:判断该词的褒贬现象→挖掘作者的情感倾向。 二、词语表达效果(作用)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精确性作用。指词语(主要为动词、形容词)在表达概念上的准确、恰当,修饰、限制、补充性词语在表意上的精确、严密等方面的作用。 ②形象性作用。指词语在写人、叙事、绘景中鲜明、具体、生动传神的作用(包括色彩性、音乐性)等。 ③情感性作用。指表达喜好、热爱、赞美、颂扬或厌恶、贬损、批判、扬弃等思想倾向、感情色彩等。注意把握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和双关义。 ④结构性作用。指词语在全篇(或某段)中的地位以及照应、过渡、伏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推动情节发展、总领下文等方面的作用。 三、理解词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模式: (1)语境赏析:词语本义→词语语境义→表达的情感。 (2)词性赏析:判断词性→词语反映的情形→该词语表达作用(人物或事物的形象、品质、情感等)。

专题05 排序-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 (解析版)

排序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①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①一个人对于自己职业的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 ①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①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 A.①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① C.①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①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一般通过抓关键词、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推理顺序等。D项正确,按议论文的论证思路排序即可。 2.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① 而节目组也会经过数据整理,在百人团中,排序找出答对题目数量最多,答题进度最快的前5名。他们将成为下一场比赛中登上舞台的5位挑战者。 ①《中国诗词大会》大胆创新比赛机制和计分规则。 ① 每场比赛,106位挑战者将全部参赛,分为单人追逐赛和擂主争霸赛两部分。 ① 每位上台的选手最多可回答10道题,期间如果出现失误,便停止答题,选手得分以每一题百人团中答错的人数叠加计算。 ① 单人追逐赛中,5名选手上台与百人团回答一组题,最后5人中累积击败人次最多者为该段赛段优胜者,此人将作为攻擂者,在擂主争霸赛部分与守擂擂主进行比拼,竞争该场比赛的擂主席位。 A.①①①①① B.①①①①① C.①①①①① D.①①①①①

05 文学文化常识专题(知识点思维导图+习题训练)-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冲刺专题系列02(解析版)

05 文学文化常识专题 (知识点思维导图+习题训练) 项是()。 A.古人对年龄的表述非常讲究,如“始龀”指七八岁的时候;“加冠”指男子二十岁成年;“耄”指年纪约八九十岁。 B.“渔家傲”“沁园春”“浣溪沙”等都是常见的词牌名,“天净沙”“破阵子”“山坡羊”等是常见的曲牌名。 C.《我爱这土地》《我的叔叔于勒》《阿长与<山海经>》的体裁分别是诗歌、小说、散文,作者分别是艾青、莫泊桑、鲁迅。 D.《唐雎不辱使命》和《邹忌讽齐王纳谏》均选自《战国策》。《战国策》属于国别体史书。【答案】B 【解析】B.“破阵子”是词牌名,不是“曲牌名”。故选B。 2.(2022·河南南阳·一模)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A.《论语》儒家经典著作,宋代把他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B.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有对猫的厌恶和仇恨的《狗·猫·鼠》,有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有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眷念的《社戏》。

C.京剧有“国剧”之称。“生、旦、净、丑”等角色的“唱、念、做、打”表演手法各具特色。 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 【答案】B 【解析】B. 《社戏》出自《呐喊》,并不是出自《朝花夕拾》。故选B。 3.(2022·云南红河·一模)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敬梓,清代小说家,他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是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范进中举》就是其中的经典片段。 B.普金希对俄国文学的发展影响巨大,被称为“俄国文学之父”,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等。 C.汪曾棋的《昆明的雨》从一幅画写起,将记忆中昆明雨季的景、物、事一幕幕展现,其感情线索是作者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 D.契诃夫,法国作家、戏剧家。他与莫泊桑、欧·亨利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课文《我的叔叔于勒》就是选自他的小说集。 【答案】D 【解析】D.有误。契诃夫是俄国作家。《我的叔叔于勒》是莫泊桑的作品。故选D。 4.(2022·云南玉溪·一模)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用很多词指代天下,如“四海”“六合”“八荒”等。“海内存知己”中的“海内”与“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中的“四境”也是指天下。 B.老舍,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C.我国清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被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 D.《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作家、戏剧家契诃夫,其短篇小说往往带有讽刺意味。 【答案】C 【解析】C.表述不正确。吴承恩是明代杰出的小说家,而非“清代”。故选C。 5.(2022·广西桂林·一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送东阳马生序》的“太学”是我国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元、明、清时期同样也设有太学,称为国子学或国子监。 B.苏联作家高尔基的主要作品《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体裁都是自传体小说。 C.《溜索》一文,用传神凝练的文字,塑造了高山深涧中马帮首领等人强悍勇猛的形象。 D.郭沫若创作了历史剧《屈原》,是想借屈原的时代来象征当时抗日战争相持、国民党统治最黑暗的那个时代。 【答案】A 【解析】A.元、明、清时期不设太学,设国子学或国子监。故选A。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05 答谢中书书(原卷版)-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考篇目之对比阅读(通用版)

答谢中书书 (一)(2022·广东佛山·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①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②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灞③,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④,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⑤,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⑥,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⑧,麦陇朝雊⑨,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⑩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 (选自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有删减)【注释】①故山:旧日所居住的山。②猥:鄙贱。自谦之词。③玄灞:深青色的灞水。④沦涟:泛起涟漪。⑤舂:这里指捣米。⑥静默:这里指已入睡。⑦鲦:一种细长的淡水鱼。⑧青皋:青草地。⑨雊(gòu):野鸡鸣叫。⑩天机清妙:性情高远。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四时俱.备( ) (2)沉鳞 ..竞跃( ) (3)与山僧饭讫而去.( ) (4)然是.中有深趣矣( ) 2.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请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

4.根据【甲】【乙】两文的内容,在空白处填写一句相应的内容。 5.读完【甲】【乙】两文,小顺将两文表达的情感进行了对比,请帮他完成下表。 材料情感相似处情感相异处 独赏美景,有(2)____之感甲文 作者对自然山川的(1)___之情 乙文友人不在,有(3)___之感 (二)(2022·安徽·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②,幽岫③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④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⑤。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所乐,岂徒语哉! (选自吴均《与顾章书》)【注】①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②限日:遮挡阳光。③幽岫:幽深的山穴。④重:向往。⑤竹实:又名竹米,状如小麦。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四时 ..俱备四时:_____________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_____________ (3)素.重幽居素:_____________

专题05:文学文化常识-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专题训练(解析版)

专题05 文学文化常识 1.(2021·山东济南·八年级期末)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A.“老生”是戏曲行当之一,扮演老年女子。 B.信天游是流传在中国西北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以浪漫主义的比兴手法见长。 C.“三吏”指《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指《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D.“鹏”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大鸟,寓意施展抱负,实现宏伟的理想。 【答案】A 【详解】 “老生”又称须生或胡子生,是戏曲行当之一,主要扮演中年以上的男性角色。故选A。 2.(2021·山东济南·八年级期末)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庄子笔下的大鹏形象对后世影响深远,《西游记》中的大鹏金翅雕便是取材于此。 B.中国文化崇尚“和”,“和而不同”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命题之一。 C.市是城市中划定的集中进行文易的场所,唐代的“宫市”名为交易,实为掠夺。 D.古诗中的意象有其特定含义,如“蓬”喻坚忍不拔之人,“浮云”喻游子行踪不定。 【答案】D 【详解】 D.有误。如“蓬”比喻飘泊的旅人。故选D。 3.(2021·山东济南·八年级期末)下列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A.《庄子》是道家著作,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想象雄奇瑰丽。 B.鹏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大鸟,由鲲变化而成。鲲鹏寓意施展抱负,实现理想。 C.马克·吐温,英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百万英镑》《汤姆·索亚历险记》。 D.“漏断人初静”句中“漏”是古代计时的器具;“漏断”指“深夜”。 【答案】C 【详解】 C.错误,马克·吐温,美国作家。故选C。 4.(2021·贵州遵义·八年级期末)下列有关文化常识和名著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一般是叙事兼议论,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 B.《小石谭记》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专题05 语言表达-三年(2019-2021)中考真题语文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05 语言表达 (2021·青海中考真题)西宁北川学校为了解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情况,随机调查了部分学生,下图是调查数据柱状图,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主要信息。 【答案】 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大多数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知识,只有极少数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不了解(或“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对垃圾分类知识了解的占比最大,不了解的占比最小”)。 【详解】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根据题干信息,此图是西宁北川学校调查部分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情况的。观察图表我们可以看出,图表右侧是关于物品及高空抛物杀伤力的展示;左侧是一个柱状图,由图中信息可以看出,对垃圾分类非常了解的占调查人数的11%,了解的占58%,了解较少的占24%,不了解的占7%,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大多数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知识,只有极少数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不了解。或“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对垃圾分类知识了解的占比最大,不了解的占比最小”。 (2021·青海中考真题)家住湟水小区18楼的王阿姨经常把纸屑、果皮等垃圾往楼下扔。她觉得这些东西很轻,没人看见,也追查不到自己,没什么关系。作为邻居,请你结合表格中的相关材料进行劝说。

【答案】 要求:有称呼语,结合表格所举事例,理由充分,语句通顺,达到劝说目的。 示例:王阿姨,您好!高空抛物有很大的危险性,即使是一枚小小的鸡蛋,从18楼抛下,也能砸破人的头骨。高空抛纸屑果皮等垃圾的行为,不仅不文明,还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让我们一起改掉高空抛物的陋习(习惯)吧! 【详解】 解答本题要结合表格所举事例,讲述高空抛物的危害,同时劝说要注意礼貌用语。示例:王阿姨,您好!您知道吗?从4楼抛下一颗30克的鸡蛋就可把人头顶砸出肿包,巴掌大的西瓜皮从25楼抛下,如击中头部,可致人死亡。您看高空抛物是不是很危险呀?从高空抛下纸屑、果皮等垃圾的行为既不文明,还会给他人造成人身伤害,让我们共同改掉高空抛物的坏习惯好吗? (2021·青海中考真题)给下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 青海新闻网规范设置分类投放点、签订《生活垃圾分类责任承诺书》……为切实发挥公共机构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西宁市积极打造机关生活垃圾分类新常态,从点滴抓起,从细微做起,进一步提升城市生活品味,改善城市生活品质。 据了解,全市102家市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33所学校和6所市属医院成立专门机构,配备垃圾分类硬件设施,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截至目前,规范设置分类投放点6000个,其中“四分类”桶近2000个。设置可回收物智能回收箱50组,发放干湿两分垃圾袋20万个,更新分类垃圾箱8000个。实现了回收、清运、分拣、再利用产业链,使生活垃圾处理高效运转,垃圾分类的效率明显提升。

中考语文复习知识点5小说阅读之主题(解析版)

小说阅读之主题 专题导航 【考点解读】 1、新课标对小说阅读主题掌握的基本要求:能够明确什么是小说主题,清晰小说的政治主题、道德主题和人物精神主题。在掌握小说主题脉络的基础上,把握小说的基本内容。 2、考查内容:多层次、多角度的解读主题的方法,小说主题与标题含义、写作手法、中心句、段落作用等题型相结合。 【常见题型】 1、结合小说主题,谈谈你对某句话(中心句)的理解或看法。 文中作者或人物的议论抒情句往往能够体现文章主题,由议论抒情的内容引出文章主题。 2、某某这一人物形象分析。 分析文章主要人物言行,由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引出文章主题。 3、文章标题的含义。 文章题目是文章的眼目,是文章主题的体现,起统领全文的作用。分析文章题目,尤其标题所所蕴含的象征义、双关义、引申义等往往与主旨紧密相关,由题目引出中心思想,表层与深层分别分析概括。 4、文章中段落的作用。 文章的开头是全篇的序幕,起着提纲携领的作用,文章的结尾起的画龙点睛、暗示主题的作用。重点段落的结构作用与内容作用都与小说主题息息相关。 5、文章某一写作手法对于小说主题的作用。 从写作手法的角度暗示或突出小说主题。写作手法包括表达方式、写作方法、修辞手法等。 表达方式,是指写文章时所采用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介绍事物事理的方式手段。常用的表达方式有5种,即:记叙(叙述)、议论、抒情、描写和说明。 写作方法,也叫表现手法,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运用的各种具

体方法和技巧。包括:托物言志(托物喻人)、欲扬先抑、衬托(烘托)、夸张讽刺、借景抒情、前后照应、对比等。 修辞手法,也叫修辞方法,是指在写作过程中,对所使用的语言进行修饰、加工、润色,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包括:比喻、排比、拟人、夸张、借代、反问、设问、对偶、反复等。 (2021春•安居区期中)小说阅读。 口罩 黄大刚 ①街上戴口單的人越来越多了。开始是零星几个人戴,人们还像看怪物似的,嘴上虽不说,眼里却藏着不屑。 ②那个时候,疫情却像天边的闷雷,除了偶尔传来隐隐的几声动静外,大力住地方还是艳阳高照。偶尔谈及,有人不以为然:“武汉离咱这儿十万八千里,远着呢,微信上说,不会人传人,可防可控。”大力听说这种病毒像王冠,还打趣:“王冠多漂亮啊,怎么和病毒搭上边了。” ③朋友圈关于疫情的消息越来越多,还明确了人是可以传人的。大力所在的地方也不幸免,确诊了一例,过后每天都有新增病例。官宣的防控措施中有一条“戴口罩,讲卫生”。可口罩呢,大力走在大街上,找寻药店。年假还没放完,不少药店还是铁将军把门,好不容易遇到开门的药店,有限的存货早已卖个精光。 ④大力想到了几个平时消息灵通的朋友,电话刚一接通,他还没开口,对方就要他帮忙弄几个口罩,真是打铁打到钳子上来了。 ⑤没有买到口罩,惶恐不安把大力裹挟得憋不过气来,总感觉病毒无处不在。宁愿酱油拌饭,也不让老婆出去买菜;进出电梯时,他拿着纸巾,不用手指去按楼层键。回到家,立马换衣服,洗好几遍手。 ⑥怎么才能弄到口罩呢?他想到了在医院当护士的表妹,给表妹打了好几个电话,表妹都不接。难道表妹知道他会要口罩吗?现在向表妹开口要口罩的人一定很多,表妹肯定没那么多口罩,便有意不接他的电话。大力忐忑不安地胡思乱想。过了饭点儿,表妹来电话了。表妹说,她被抽到发热门诊做疫情防控工作了,现在才下班,饭还没有吃呢。“哥,你有什么事吗?”表妹关切地询问。“哦,也没什么事,你要注意做好防护。”心里想着口罩,可话到嘴边,却是这样说。 ⑦大力发现,隔壁的亚方也没有买到口罩。亚方在农贸市场卖猪肉,一回到家里,就把卖猪肉的箩筐放在门口。大力与亚方的家门对门,卖猪肉的箩筐有一种难闻的肉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