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路总说明书 粮食工程

粉路总说明书  粮食工程
粉路总说明书  粮食工程

武汉工业学院

谷物加工工程

设计题目:日处理小麦200吨粉厂粉间工艺流程设计

姓名侯晓平

学号060107115

院(系)食品学院

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指导教师秦先魁老师

2009年12月25日

目录

课程设计任务书 (1)

说明书

第一章论述 (2)

第二章制粉工艺说明 (4)

第三章设备选型与计算说明 (7)

第四章通风除尘和气力输送 (12)

附表 (13)

设备清单

工艺流程设计图

流量平衡表

结语 (14)

参考文献 (15)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课题名称

日处理小麦200吨粉厂粉间工艺流程设计

二、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的训练,使学生巩固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运算、绘图和使用技术资料等的技能;培养粮食加工的基本工程素质。

三、课程设计任务与内容

粉厂粉间工艺流程设计(图)、粉路流量平衡表、粉间工艺流程设计说明书,要提供的附件。

四、课程设计参数和依据

生产规模:日处理小麦200吨;

原料主要特性:

[产地]山东小麦;

[品种]硬麦:容重770g/L(二等小麦)灰分1.75%;白麦占50%;角质率40%;

[水分]14.5%;

[含杂总量]1.5%(其中:沙石含量0.5%,异种粮粒含量偏高);

成品种类与规格:

[产品类别]面包专用粉(普通级);总出粉率:78%;

[加工精度]按照特制一等粉的粉色麸星;

[包装规格]生产常规,兼顾生产小包装面粉;

成品质量要求:按国家标准SB/T 10136—93;

水分≤14.5%;灰分(以干基计)≤0.75%;

粗细度:全部通过CB30,CB36上留存量不超过15.0%;

湿面筋≥30%;粉质曲线稳定时间≥7min;降落数值250~350s;

含沙量≤0.02%;磁性金属物≤0.003g/Kg;

物料垂直提升方式:麦间升运,粉间风运;

第一章论述

通过学习《谷物加工工程》,我对小麦制粉的工艺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很庆幸有这样一个机会,能够将所学的制粉知识运用到设计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小麦加工是将原料经除杂、调质、碾磨、筛理,混合,最后加工成可以食用的、符合不同标准的粉末状成品。虽然小麦加工不是一个高科技性质的行业,但是小麦加工业却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因为小麦制粉的加工原理决定了,无论科技如何发展,都不可能取代小麦加工业,只会促进其提高和发展。

我先根据设计任务要求对原料小麦进行分析,我决定选择生产普通等级的面包专用粉。通过查看国标对面包普通级的专用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了达到产品质量要求,结合学习面粉加工工艺,对面粉加工的理解,确定中路出粉的方法。

中路出粉法是在整个系统的中路(1~3心)大量出粉(占35%~40%),而前路皮磨系统的任务不是大量出粉,而是给心磨合和渣磨系统提供麦心和麦渣。整个粉路由4~5道皮磨,6~8道心磨,1~2道尾磨,1~3渣磨和3~4道清粉等系统组成。小麦经碾磨筛理后,除筛出部分面粉外,其余在制品按粒度和质量分成麸片、麦渣、麦心等物料,分别送往各系统处理。麸片送到后道皮磨继续剥刮,麦渣和麦心通过清粉系统分开后送往心磨和渣磨系统处理,并配备各种技术参数的松粉机,使得成品的品质较好,灰分较低。

中路出粉法的主要的特点是轻碾细分,粉路长,物料分级较多,最大的优点是面粉质量好,所以常被厂家采用。

第二章制粉工艺说明

2.1 中路出粉法的主要的特点有:

①粉路长,心磨设备和取粉率所占比例较大,心磨系统磨辊所占比例为

45.8%,总取粉率为57.8%。皮磨系统磨辊所占比例为37.5%,皮磨系统总取粉率为13.04%。

②轻研细分。该工艺采用逐道研磨的机械方法制粉,可以尽可能保持麸皮的完整,减小麸屑的产生,使胚乳细粉和麸皮较好地分离,较少互混,提高高精度面粉出粉率。因此,面粉总出粉率在78%左右,而灰分却在0.65%以下,在制品分级细致。在该工艺流程中,平筛和清分机分级细致,设置的研磨系统较多。

③采用清分机精选粗粒和粗粉。该工艺设置四道清粉工序,处理1~3皮的粗粒和粗粉。

④心磨系统大量出粉,尤其是前路心磨。心磨的来料是皮磨和渣磨平筛分出的粗粒和粗粉,其间或多或少夹带麸屑。由于该工艺采用清分机进行进一步分级,因此,进入1~3心磨的物料是一个粉路的各入磨物料中灰分最低的,如本粉路,1心入机物料灰分0.41%,2心0.39%,3心0.43%,都低于0.45%。通过一道研磨及松粉,可以大量产出高精度面粉。其中1~3心磨出粉率占本道分别为40.4%、70.2%和71.8%。

⑤渣、心、尾磨采用无泽面辊。该工艺中渣、心、尾磨除C10采用齿辊外,其余全部采用无泽面辊。采用无泽面辊研磨得到的面粉与齿辊相比,粒度小,粉色好;与未经喷砂处理的光棍相比,物料较易进入研磨区,因而能适应较大流量。采用无泽面辊研磨,可在来料灰分很低的前路心磨多出好粉,为心磨中后路逐渐降低出粉量,减少麦皮的破碎创造条件。

⑥可以通过1尾粗筛提取麦胚。

⑦该工艺中1心的取粉率偏低,设备潜力未能充分发挥;电耗较高,但最大的优点是面粉质量好,常被厂家采用。

2.2 皮磨系统B

皮磨系统的作用是剥开麦粒,将胚乳颗粒剥刮下来,用平筛进行分级,将不同颗粒的麦渣、连麸麦渣和麦心送往清粉系统,以提取更多的纯净麦渣和麦心。后路皮磨则主要是刮尽麸片上残留的胚乳.

皮磨系统共设五道,一皮、二皮以破碎为主,提取麦渣、麦心,取粉率很低,3Bc主要是对2B的麦渣进一步研磨,3Bf是对1P和2P的第一层筛上物进行研磨,

取粉率很低,四皮也分粗细分磨混筛,一皮、二皮的12XX筛上物送入复筛,进一步筛理分级。

2.3 渣磨系统S

渣磨的作用是处理从皮磨提出的大粗粒或从清粉系统提出的带有麦皮的胚乳粒,经磨辊轻微剥刮,使麦皮与胚乳分开,再经过筛理,提出含麸少的麦心和粗粉,送入心磨系统制取优质面粉。同时渣磨系统还提取一部分面粉。

渣磨系统的道数一般为两道。渣磨系统的磨辊接触长度一般为0.8~

1.2mm/(100㎏麦·24h),占全部清粉机磨辊总长度的7%~10%。

本次设计加工的是硬麦,所以渣磨系统采用的是“先清粉,后入渣”的渣磨系统。该流程的主要特点是:清粉范围较宽,一等品质的粗粒提取率较高,入渣磨的物料质量较均匀一致,研磨周转率低,适合加工硬度大的小麦。

2.4 清粉系统P

清粉系统的作用是将皮磨、渣磨提出的麦渣、麦心和硬粗粉进行精选按质量分出麦皮、连有麦皮的胚乳和纯胚乳粒,将分出的纯净麦心送往心磨系统,麦渣送往渣磨系统,小麦片送往尾磨系统或细皮磨系统分别处理。这样就可以避免麸心混入面粉,提高好粉出率。

进入清粉机的物料,必须经过分级并尽可能筛净面粉。入机物料均匀一致,便于清粉机选择合适的筛网,配备适量的空气气流,保证清粉效果。否则,清粉物料中参有面粉或粒度悬殊过大,将不能保证物料在晒面上均匀散布,物料推进缓慢,并有细粒随空气气流吸走,使清粉效果大大降低。

清粉系统共有四道,利用风和筛的共同作用,精选粗粉和粗粒,可以更好的降低在制品的灰分,提高产量。采用“先清粉后入渣再清粉”的工艺流程。

1P处理1B、2B来的粗粒,分级结果为第一层筛上物以大麦渣为主,麸皮含量较高,送入3Bf进一步研磨,第二、三层筛上物以带有麦皮的胚乳粒为主,根据同质合并的原则,合并后送入1S,前、中段筛下物进入1M、2M,后段筛下物进入1S。

2P处理1B、2B来的中粗粒,2P的物料走向基本上与1P相同,但来料比

1P的来料质量好,灰分低,故筛格配备相对较密。

3P处理Div1和1S来的质量较差的粗粒,所以第一层筛上物进1S,第二层、三层筛上物进1T,前段筛下物进1M,中段筛下午进入2M,后段筛下物进3M。

4P处理3B和1S来的小粗粒,质量较差,第一层筛上物去4Bf,第二、三

层筛上物去1T,前段筛下物进入1M,中段筛下物去2M,后段筛下物和第三层筛下物合并进1T。

总的来说,本工艺较好的利用了清粉机,进一步把在制品分级,提取纯净的麦心,送入心磨,降低了面粉的灰分含量。但实际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节。

2.5 心磨系统M

心磨系统的作用是将皮磨、轧末及清分系统所获得的比较纯净的胚乳颗粒磨细成粉,同时尽可能地减少麦皮和麦胚的破碎。通过筛理,将小麸片分出送入尾磨系统、将没有成粉的麦心送入下道心磨继续研磨,符合要求的面粉及时筛出。结合现代制粉工艺特点,采用八道心磨,各道心磨的物料走向基本上遵循循环后的原则。

心磨系统是将皮磨系统来的粒度不同的胚乳进一步研磨成面粉,同时最小程度的磨碎麦皮和麦胚,以防成品面粉中灰分含量超标,质量下降。

为了提高出粉质量,心磨系统全部采用光辊,这样也减少了对面粉中淀粉颗粒的破损,同时,对光辊表面进行无泽面处理(喷砂),使光辊对物料产生一定的搓撕作用,是物料在以挤压力为主导作用下,形成一定的剪切作用,提高研磨效果,保证皮层的完整性,提高面粉质量。

由于磨辊间的挤压,粉易形成片状,而影响平筛的筛理效果,从而影响后路工序的运转,所以在心磨中安装松粉机。

心磨系统的来料质量很不均匀,1M、2M、3M来料灰分较低,故在以上几道心磨大量出粉,作为专用粉的主要出处,后路心磨出粉主要作为次粉。

2.6 尾磨系统T

尾磨通常设置在心磨的中后路,尾磨系统的作用是专门处理心磨、渣磨、皮磨或清粉系统的细小麸片及部分粗度较小的连麸粉粒,经过尾磨的轻微研磨,通过筛分出不同质量的麦心送入中后路心磨研磨。

1T的物料来源于前路心磨(1~3M)和清粉机(3~4P),经过研磨后,采用打板松粉机松粉后进行筛理,提出的小麸片送入后路细皮磨(4Bf);分出的细小麸皮送入2尾处理,麦心送入中路心磨(4M)处理。2尾物料来源于尾路皮磨(4B),1T,中后路心磨(4~6M、8M),经过研磨后,采用打板松粉机松粉,然后进行筛理,筛出的小麸片作为细麸皮直接打包,筛下物再进行一次分级,分别送入后路心磨处理。

2.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初步确定磨粉机的总平均流量为80~90Kg/(c m·24h);筛理设备的平均流量为1100~1200Kg/(c m·24h)。

2.8 确定研磨道数

根据原粮及生产技术指标情况,本设计采用五皮、八心、四清粉、一渣、二尾的工艺流程,其中三、四皮分粗细,采用中路出粉。

2.9 初步确定磨辊对数和平筛仓数

根据步骤2.7设定的磨粉机总平均流量,可以计算出磨粉机的总接触长度2222~2500cm,参考现有制粉厂的经验,选用12台辊长1m的气压磨(MDDK、FMFQ)。

根据步骤2.7设定的平面筛的总平均流量可以计算出所需平筛的总筛理面积为167~182m2,以每仓平筛筛理面积约为7m2计算,初步确定选用26仓平筛(FSFG6/4×24型)。

2.10 粉路工艺流程图和流量平衡表

根据皮磨、心磨、渣磨等各系统的出粉率、剥刮率等条件和经验数据,制作粉路工艺流程图和流量平衡表,见附件:图1、表1。

第三章设备选型与计算说明

3.1 制粉工序中的设计计算与设备选取,根据流量平衡表可以计算皮磨系统的剥刮率和取粉率情况,见表2。

表2 皮磨系统的剥刮率和取粉率

参考《谷物加工工程》中路出粉的剥刮率和取粉率的情况,基本满足要求。

磨粉机的计算和选用,根据加工小麦的情况、流量和磨辊的长度,选择磨粉机的型号和台数。

表3 磨粉机的计算和选用

由上表中合计可知,磨粉机的总接触长度为2400cm,在2222~2500cm范围内满足要求,参考现有制粉厂的经验,选用12台辊长1m的气压磨FMF Q10×2。该粉路日加工小麦200吨,按出粉率为78%计算,日产面粉156吨。磨粉机总平均流量83.3kg麦/(cm·24h),每厘米磨辊时产粉量为2.7kg/(cm·h)。

3.2 磨粉机磨辊技术特性见表4。

表4 各道磨粉机(FMFQ10×2)磨辊技术特性

3.3 FSFG型高方平筛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高方筛。其筛面由两个筛箱和

一个传动架通过两根梁连接,并通过横梁上固定的吊杆悬挂在梁上。高方筛是将研磨系统磨下的中间产品混合物料,按粒度大小不同、质量好次不一,经多层筛面组成的筛理路线,进行筛理分级,并提出好粉。通过高方平筛的筛理物任务,筛理效果确定高方平筛的型号和台数。表4是筛理的计算情况。

表5 高方平筛的计算和选用

每仓的筛理面积为7m2,所以选用4台8仓FSFG8×24C型高方平筛,共32个仓,筛理面积为224m2,减去检查筛筛理面积42m2,实际筛理面积为182m2,故筛理设备总平均流量1098.9kg麦/(m2·24h)。

3.4 清粉机的选用,为了生产专面包用粉,使用清分机有利于充分利用小麦原料,提高出粉率,调高面粉的质量。清粉机是将麦渣、麦心和粗粉按照质量和粒度进行分级,精选出纯胚乳粒、连麸粉和细麸,送入不同的系统进行处理。根据清粉机的配备数量为10~20mm/(t麦·24h),日处理小麦200t所需清粉机宽度为200~400cm,每台MQRF-46/200约100cm宽,所以选MQRF-46/200型3台各系统分配情况见表6。

表6 清粉机的选用

3.5 打麸机用于前中路皮磨系统处理粗筛分离出的大麸片,将粘附在麸片上的胚乳清理下来,减少后路皮磨的负荷,提高研磨效率;用于后路皮磨,清理麸皮上的残留粉粒,降低麸皮含量,提高出粉率。计算过程见表7。

表7 打麸机的选用

通过上面的计算结果,确定选用1台FFPD45×2型打麸机;2台FFPD30×2型打麸机。

3.6 圆筛用于筛理比较粘腻的物料,将刷麸粉、吸风粉等物料中的面粉从麸中提取出来。这里筛理的是打麸粉,计算过程见表8。

表8 振动圆筛的选用

上面的计算确定振动圆筛型号FSFZ45,2台。

3.7 松粉机选用两类设备FSJZ、FSJD。撞击松粉机(FSJZ)主要应用在前中路光棍心磨磨下物片状粉料进行撞击,或用于撞击杀虫。打板松粉机(FSJD)用于处理渣磨、中后路和尾磨磨粉机研磨后的物料,使物料在入筛前变得松散,并打下麸皮上的细粉,以提高出粉率。

表7 松粉机的选用

以上计算过程确定松粉机的型号FSJD29×38Y100L2-4,7台;FSJZ51,7台。

第四章通风除尘和气力输送

风网的设计分为为单独风网和集中风网

4.1 单独风网的适用条件

吸出的含尘空气必须做单独处理的;吸风量要求准确而必须经常调节;

需要风量较大的;

机器本身自带通风机;

附近无其他需要吸风或可合并吸风的机器或吸点;

4.2 集中风网的组合原则

吸出物料的品质相似,即组合在同一组风网中的各设备内吸出来的灰尘,在品质上应该相类似;

组合在同一风网中的各机器的工作时间应该相同,这样可使通风机的负荷稳定,对于互相交替进行工作的设备可接在同一风网上,但它们的吸风量应该相同;

风管设置要简单、合理,风管应尽量垂直铺设,对于必要的水平风管,应该设置密闭的清扫机,对于粉尘和水汽共生的尘源,应尽量将除尘器直接配置在吸风罩上方,使粉尘、水汽通过垂直管进入除尘器。三通管的夹角一般采用30?,45?为宜,支管上应适当装设插板和碟阀等风量调节装置,排风管应高出层面1.5m,风管的一般应明设,不能妨碍走道和操作,在不增加投资的条件下,尽量整齐,美观;组合风网的总风量应小于100003

m/h,通风机一般应布置在除尘器后(吸出式),以减轻粉尘对通风的磨损。

4.3 在这次设计中没有对风网进行具体设计和计算。

附件

5.1 设备清单

5.1 工艺流程设计图,图1

5.2 流量平衡表,表1

设备清单

结语

由于本次设计时间较为匆忙,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难处,没有足够的时间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一解决。对于设计中的错误和疏漏的地方,请老师多多见谅。本次设计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工艺设计的,其中欠缺对风网的设计计算,对工艺的核算等内容。本次设计中虽然时间较短,但我还是查阅了许多设计手册和相关的资料,让我对所学的专业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更巩固了我的专业基础知识。

在这次设计过程中,体会到做设计的难处。给我最大的一个体会是再设计中经验非常重要,没有经验会给设计带来很大的难处。在设计时,理论上的数据并不能给生产带来最高的效益。只有有了经验,才能够给设计带来最便捷,最科学性,才能够真正的指导生产。

通过此次设计,让我感觉到学习的乐趣。设计要求自始自终保持清醒、细致的头脑,否则易出现问题。这次设计中,我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对设备的生产性能、工作条件要求等的不了解。可能导致选择的设备在实际生产中并不合,在此只能请秦老师多多指点。

我还明白了:工艺流程设计是整个建厂设计的设计基础,其他各项建厂设计都围绕工艺设计进行的。工艺流程设计的先进与否,不仅影响产品质量、产品成本、生产能力等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而且还关系到工厂的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等一系列问题。对设计人员来说,要设计出好的工艺流程,必须具备正确的设计思想和相应的技术与经验。

工艺流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原粮的工艺性质及成品米的等级要求,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确定生产工序及其顺序,选择加工机械设备,科学地组合工艺流程,规定操作指标,确定设备的型号、规格、计算所需设备的数量,并确定设备的参数等。

最后,我很感谢有这次设计,因为一次设计能让我学到的东西比以前学的还多,学以致用才是巩固知识的最好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四麟主编.粮食工程设计手册.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

2.11

2.任光利主编.小麦制粉手册.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10

3.朱永义主编.谷物加工工艺与设备.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4.周坚主编.小麦制粉工艺与设备.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5.刘启觉,肖安红,李英主编.通风除尘与气力输送.武汉工业学院

6.刘英主编,黄学林,秦先魁副主编.谷物加工工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

公园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

公园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河南,为河南驻马店置地·森林公园道路施工图设计。 二、设计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L Y/T5132-95), 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CJJ 48—92),公园设计规范; 3.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4.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5. 业主提供现场资料及设计要求等。 三、设计范围 1.此公园道路设计包括红线内的以下工程: 1)主、次入口道路; 2)公园环道; 3)滨河游道; 4)林荫小道 四、公园道路的分类 1按使用功能分类 护林防火、生产、游览环道:主要以车行为主,两侧或一侧可设人行道,以满足公园消防和人行的要求,此本园道路宽度4.5~8m公园主、次入口道路和公园环道。 滨河景观游道:主要以人行为主,必要时可通过环卫用小型垃圾运输车,此公园设置道路宽度为3m滨河游道。 景区林荫小道:主要以人行为主,部分路段宽度2.5~3m,公园小型游览工具自行车等可以通过,此公园设置道路宽度为2m或1.5m公园人行小径。 2、按技术标准分类 森林公园道路按使用性质分为干线、支线、人行道三类。 2.1 干线:为森林公园与外部公路之间的连接道路以及森林公园内的环行主道。外部干线按相应的国家公路等级进行设计。内部干线路基宽度一般按5.0~7.0m进行设计,其纵坡不得大于9%,平曲线最小半径不得小于30m。 2.2 支线:森林公园内通往各功能分区、景区的道路。支线路基宽度一般按 3.0~5.0m进行设计,其纵坡不得大于13%,平曲线最小半径不得小于15m。 2.3 人行道:森林公园内通往景点、景物供游人步行游览观光的道路。可根据自然地势设置自然道路或人工修筑阶梯式道路。人行道宽度一般按1.0~ 3.0进行设计,不设阶梯的人行道纵坡宜小于18%。 3按面层材料分类 3.1花岗岩:主要用于主、次入口道路地面铺装,一般车行为主时,花岗岩设置为50厚;花岗岩铺装还用于园路镶边及分段,此时花岗岩厚度一般设为20或30厚。 3.2混凝土砖或透水砖:主要用于支线道路铺装,规格为200x100x60,混凝土砖或透水砖必须质地密实,质感细腻。 3.3水洗石:主要用于人行小径铺装,一般粒径为?5-8,颜色为米黄色或白

道路工程设计说明

道路工程设计说明

道路工程设计说明 1. 概述 本次设计的道路位于安徽界首任寨乡内,起点为千牛汽车服务中心,终点至跨河桥桥头,南北走向,现状为X107县道,道路设计全长792.555米,为改造提升项目。道路设计等级为城市支路,设计时速30km/h。本道路作为任寨乡的一条示范街道,它的提升改造,是界首市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设计条件 2.1 设计依据 ?本项目中标通知书; ?项目建设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我方提供的带状地形图(电子版); ?项目建设方提供的相交道路等资料。 3. 道路建设条件 3.1 沿线场地现状 沿线主要为民房、农田并伴有少量沟塘。 本道路现状为9.0m宽的沥青混凝土道路,是穿越集镇的公路。本次结合实际情况,并经过与建设单位、街道充分对接,对现状机动车道不作改造,仅在其两侧新建机非分隔带、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 3.2 现状及规划相交道路 道路沿线相交道路均为现状出入口。 3.3 现状及规划河道与沟渠 本项目终点处有一现状沟渠,且有一现状桥梁,该沟渠及桥梁不在本次设计范围内,本次设计维持现状。 3.4 现状杆、管线 根据现场初步调查,场地内有多处电力架空杆线位于拟建的人行道上,且有一道给水管线位于拟建的人行道边。 4. 采用规范及标准 4.1 规范及图集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 );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 ); ?《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 194- );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 193- );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 );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D40- );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 ); ?《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 );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T019-09);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 ); 项目施工时,若有相关新的规范、规程等颁布,则应按照新的规范、规程实施。

道路 施工图说明

五、桥涵工程 5.1 技术标准及设计原则 5.1.1技术标准 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2、《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TJ 11-93) 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6、《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 7、《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TJT 025-86) 8、《桥梁用结构钢》(GB/T714-2008) 9、《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CJJ99-2003 10、《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J H11-2004 11、《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T4-2004 12、《公路桥梁伸缩装置》JT/T327-2004 13、《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 B07-01-2006 14、《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 D60-01-2004) 1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16、《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方法》(交通部交公发[1992]610号) 17、《公路工程预算定额》(交公发[1992]65号) 5.1.2主要技术参数 1、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Ⅱ级(南区桥梁);城市次干道Ⅲ级(北区桥梁) 2、设计行车速度:40km/h (城市主干路Ⅱ级);30km/h(城市次干道Ⅲ级) 3、桥面结构类型:沥青混凝土桥面 4、设计年限:桥梁设计基准期100年 5、设计荷载:公路-I级,人群3.5KN/m2 6、抗震设防烈度为Ⅵ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 7、设计洪水频率:桥梁1/100 8、环境类别:I类 8、通航标准:不通航 5.1.3设计原则 1、桥梁设计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中心滨河区发展的规划要求,使其成为提升该区域交通、景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2、以“结构安全耐久、造价经济合理、外型简洁流畅”为总原则,充分体现现代桥梁建设的新技术、新水平、新理念。 3、桥跨布置应结合河势水文及两岸道路、河堤规划等要求合理确定。 4、桥型综合场地自然条件、功能、美学设计要求、施工条件及经济性要求。 5.2 桥梁总体设计 南区桥梁 采用3×16m先简支后结构连续空心板,桥梁横断面布置为:4.0m(人行道)+2×8.0m(车行道)+4.0m(人行道))=24.0m。 桥面横坡:桥梁横坡均为2%。 梁体高度:16m空心板梁梁高为0.8m。 桥面系:10cm沥青混凝土铺装+10cm C40砼。 北区桥梁 采用3×16m先简支后结构连续空心板,桥梁横断面布置为:3.0m(人行道)+2×7.0m(车行道)+3.0m(人行道))=20.0m。 桥面横坡:桥梁横坡均为2%。 梁体高度:16m空心板梁梁高为0.8m。 桥面系:10cm沥青混凝土铺装+10cm C40砼。 5.3 桥梁结构设计 5.3.1上部结构设计要点: (1)、预应力度:预制空心板采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A类构件设计,连续结构的现浇连续段按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 (2)、设计计算采用平面杆系结构计算软件计算,计入50mm桥面现浇层共同受力,横向按铰

市政道路初步设计说明书(范文)

工程设计证书编号:A222000384 工程编号: 龙湖区龙祥街道夏桂埔社区 “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程 初步设计 二○一八年十一月

目录 1 设计说明书 (1) 1.1 概述 (1) 1.1.1 任务依据 (1) 1.1.2 设计标准 (1) 1.1.3 工程概况 (1) 1.1.4 项目研究过程 (2) 1.1.5 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2) 1.1.6 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2) 1.2 功能定位 (2) 1.2.1 规划情况 (2) 1.2.2 交通量预测 (2) 1.2.3 工程建设意义 (2) 1.3 建设条件 (3) 1.3.1 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3) 1.3.2 工程地质条件 (5) 1.3.3 交通设施现状与规划 (6) 1.3.4 沿线环境敏感区(点)分布及对项目建设的影响 (7) 1.3.5 项目区域内铁路、水运、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对项目的影响 (7) 1.3.6 沿线市政管线的现状与规划 (7) 1.3.7 各项(地质、地震、环保、水保等)专项评价、评估结论对项目的影响 .. 7 1.3.8 有关部门对重大问题的意见,沿线居民的要求或建议 (7) 1.3.9 其他 (7) 1.4 工程设计 (7) 1.4.1 设计原则 (7) 1.4.2 设计依据 (8) 1.4.3 技术标准与设计技术指标 (9) 1.4.4 平面和纵断面设计 (9) 1.4.5 横断面设计 (10) 1.4.6 路基、路面结构设计 (11) 1.4.7 道路附属工程设计 (14) 1.4.8 桥梁、隧道及涵洞设计 (14) 1.4.9 排水工程 (14) 1.4.10 沿线环境保护设施 (15) 1.4.11 近远期结合实施方案 (20) 1.4.12 新技术应用情况及下阶段需要进行的试验研究项目 (20) 1.4.13 设计配合及存在问题与建议 (21) 2 工程概算 (21) 2.1 工程概况 (21) 2.2 编制依据 (21) 2.2.1 工程项目及工程量: (21)

道路边坡设计总说明

1、设计依据及参考文献 1.1、设计依据 现行国家及地方有关规范、标准集规程,主要有: 国家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国家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国家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50007-2002); 国家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国家规范《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行业规范《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 SL 386-2007; 国家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公路加筋土工程设计规范》(JTJ 015-91) 《公路加筋土工程施工技术规范》(JTJ 035-91)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1.2、勘察报告及参考文献 (1)《文卫路市政工程勘察报告》 (2)《边坡工程—理论与实践最新发展》,崔政权、李宁编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 (3)《岩土工程治理手册》。 (4)我司设计、施工的其它高边坡支护方案。 2、工程概况 文卫路路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臣田村,前进路东北侧。道路沿线地貌单元为山前洼地。钻探点孔口标高14.11~32.23m。相对高差18.12m。 文卫路北侧畔山美的嘉园基础以及西乡卫生所基础已开挖形成临时边坡。因此道路边坡支护需结合现场开挖地形、周边建筑物基础标高以及基础填土换填厚度等因素综合考虑边坡支护方案。 此次支护范围为文卫路桩号K0+000~K0+241.504,坡高约0~8m,大部分为填土边坡。 3、场地地质条件 3.1、地形地貌 拟建道路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臣田村,前进路东北侧。道路沿线地貌单元为山前洼地。钻探点孔口标高14.11~32.23m。相对高差18.12m。 文卫路北侧畔山美的嘉园基础以及西乡卫生所基础已开挖形成临时边坡。 3.2、地层结构与岩性 人工填土层(Q ml)、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Q3al)含卵石细砂,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Q3al+pl)粉质粘土及早白垩世细粒花岗岩层(K1)。现将各岩土层工程地质特征分述如下: 3.3.1 人工填土层(Q ml) 人工填土:褐黄、褐红色,主要由粘性土组成, 不均匀混有碎石、块石、砼块、砖块等硬杂质及少量生活垃圾,硬杂质含量约20~40%,最大粒径10cm,松散状态。层厚0.50~5.50m。 3.3.2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层(Q3al) 含卵石细砂:褐黄、褐灰色,砂成分为石英质,卵石含约20~40%,呈亚圆形~次棱角形,质坚硬,一般粒径3~6cm,大者超过10cm,含约10%~20%粘性土,稍密~中密状态。层厚0.80~3.60m,层顶埋深1.50~4.00m,层顶标高11.41~22.50m。 3.3.3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层(Q3al+pl) 粉质粘土:褐黄、褐红、灰白色,成分相对较纯,局部含少量石英颗粒,稍湿,可塑~硬塑状态。层厚0.30~4.90m,层顶埋深0.00~5.50m,层顶标高40.38~69.61m。 3.3.4早白垩世细粒花岗岩(K1) 根据钻孔揭露,拟建场地下伏基岩为早白垩世(K1)细粒花岗岩,青灰色,风化后呈红褐、黄褐、肉红、灰白等色,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及黑云母,含少量其它暗色矿物及蚀变矿物。似斑状结构,致密块状构造。本次钻探仅揭露其强风化带:强风化细粒花岗岩():褐黄、褐红、灰褐色,岩石因风化强烈而解体,原岩结构大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Jilin Jianzhu University 课程设计计算书 设计名称市花园小区采暖设计 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城市燃气工程 班级燃气122班 姓名牛传磊 学号 11 指导教师齐老师 设计时间2015.7.5

摘要 本次设计的是市某住宅采暖系统。本工程为市花园小区住宅楼采暖设计,建筑面积2800㎡,总高度17.4m。针对该住宅的要求和特点,以及该地区气象条件,参考有关文献资料对该楼的采暖系统进行方案设定、负荷计算和水力计算、设备选型。 关键词住宅;采暖;设计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概述 (3) 1.1设计概况 (3) 1.2设计依据 (3) 第二章设计方案确定及计算 (4) 2.1 室外气象参数 (4) 2.2 采暖设备要求和特殊要求 (4) 第三章散热器的选择 (7) 3.1 散热器的布置 (7) 3.2 散热器的安装尺寸应保证 (7) 3.3 散热器的计算 (7) 详细计算见散热器片数表。 (9) 第四章水力计算 (10) 第五章供热管道及附件 (15) 5.1保温管道的确定 (15) 5.2 保温材料的选择 (15) 5.3 管道保温施工 (15) 设计总结 (16) 参考文献 (17) 附录

第一章概述 1.1设计概况 省市花园小区住宅楼采暖设计,建筑面积2800㎡,总高度17.4m共6层,层高2.9m。 1.2 设计依据 《供热设计手册》、《供热工程》(ISBN 978-7-112-02017-1)。

第二章设计方案确定及计算 2.1 室外气象参数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22.5℃,冬季室外平均风速:2.0㎡/s,冬季室外最多风向平均风速1.9m/s冬季最多风向ENE,冬季室外大气压力102333pa。 2.2 采暖设备要求和特殊要求 散热器要求散热性能好,金属热强度大,承压能力高,价格便宜,经久耐用,使用寿命长。 2.3 热负荷计算 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1)、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是指在某一室外温度t′ w 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温度 t n ,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Q′。它是设计供暖系统的最基本依据。 冬季供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应根据建筑物或房间的得失热量确定: 失热量有: a、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Q 1 ; b、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的冷空气的耗热量Q 2 ,称冷风渗透耗热量; 得热量有: a、太阳辐射进入室的热量Q 10 。 Q=Q 1+Q 2 -Q 10 工程设计中,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一般分几部分进行计算: Q′=Q 1.j ′+Q 1.x ′+Q 2 ′+Q 3 式中 Q 1.j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Q 1.x ′——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 (2)围护结构的耗热量 表5-1 通过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按下式计算: (3)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 表5-2 通过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

1交通工程的设计说明书(施工图的设计)

交通工程设计说明书 1 工程概述 空港大道南起黄石东路,连接现状云城西路,北至106国道,全长约6公里。 本项目为空港大道(黄石东路-109国道)工程北段,工程南起于规划七路地铁检修段下沉道路,北止于106国道。主线长337.074m,城市主干道标准,设计速度为60km/h,道路标准红线宽度为43.5m,双向8车道;左辅道长384.171m,右辅道长397.542m,城市次干道标准,设计速度为40km/h,,道路标准红线宽度为45.6m,双向4车道。 项目地理位置图 2 本次设计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1部分:总则》GB 5768.1-2009。 3、《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 5768.2-2009。 4、《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GB 5768.3-2009。 5、《路面标线用玻璃珠》GB/T 24722-2009。 6、《道路预成形标线带》GB/T 24717-2009。 7、《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3190-2008。 8、《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1部分:一般要求》GB/T 3880.1-2006。 9、《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2部分:力学性能》GB/T 3880.2-2006。 10、《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3部分:尺寸偏差》GB/T 3880.3-2006。 11、《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 23827-2009。 12、《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GB/T18833-2012。 13、《道路交通信号灯》GB 14887-2003。 14、《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 14886-2006。 15、《人行横道信号灯设置规范》GA/T851-2009。 16、《广州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计技术指引》 17、《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 1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 19、《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 23827-2009。 20、《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 21、《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GB 50647-2011。 22、《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 23、《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 50688-2011。 24、《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15。 3 交通标线 3.1 设计原则 1、各标线的设置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GB5768.3-2009)的要求。 2、标线用于管制和引导交通,应具有鲜明的确认效果。标线设置在路面上,应具有附着力强、经久耐磨、使用寿命长、耐候牲好、抗污染、抗变色等性能。同时,标线还应具有施工时干燥迅速、施工方便、安全性能好等性能。在夜间,标线应具有良好反光效果,对行驶车辆的诱导有重要作用。 3、除减速标线外,一般热熔型涂料的冷膜厚度为1.8±0.2mm。

道路工程毕业设计说明

道路工程毕业设计 篇一:模板 摘要 本设计是从到襄阳的某段高速公路的设计,该段路线总长为3050m。本设计中设计车速为120km/h,双向八车道,路基宽度为45m,设置中央分隔带,行车道宽3.75m,硬路肩3m,土路肩0.75m。 在平面设计中,通过方案比选确定最终线路,此线路中有三个平曲线。纵断面设计,主要包括三个竖曲线的设计。横断面设计中,确定路面横断面的形式,土石方的数量的计算和调配。在路基设计中,主要是确定路基的横断面形式和边坡的形式。路面设计中,确定了路面的结构层次。专题设计的主要容包括对盖板、基础、台身和洞口建筑的设计。最后利用工程造价软件得出对比方案和选定方案的工程预算。 关键词:高速公路设计;路基设计;路面设计;涵洞;工程预算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the design of a section of a highway from Xinyang to Xiangyang.The sec- tion of route is 3050m.In this design,the speed of design is 120km/h,two-way eight lane,subg- gade width of 45m,setting up the central separtion belt,lane width

3.75m,hard shoulder 3m, soil shoulder 0.75m. In the graphic design,there are three horizontal curve in this line,determined by the sche- me xxparison.Longitudinal section design,design mainly includes three vertical curve.The cross-section design,determine the road cross section form,calculation and allocation of earth- work quantity.In the design of roadbed,mainly determine the embankment cross-section and the form of the slope form.The design of pavement structure,pavement was determined.The main contents of design project include the design of the cover,foudation,abutment and the building.Finally draw project budget of the xxparison scheme using the engineering cost project software. Keywords:highway design;roadbed design;pavement design;culverts;project budget 目录 第一章总论 ................................................ . (1) 1.1 设计任务 ................................................

道路工程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书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县**镇**村道路工程,道路线路总长为160;道路路宽为15m。 受**人民政府的委托,我院经过多次现场踏勘并深入研究及后现完成了本项目施工图设计。 二、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支路。 2.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路面 3.计算行车速度:20km/h。 4.路面设计使用年限:10年; 5.路面荷载等级:BZZ~100 6.地震基本烈度:6度。 7.道路红线宽度: 本工程K0+000~K0+160道路红线宽度15m,横断面布置为:15m=3.5m(人行道)+8m (车行道)+3.5m(人行道)。 三、设计依据 1、委托书及设计合同。 2、《**县县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3、《**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8~2030) 4、建设部《关于颁布〈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的通知》(建质[2004]16号); 5、《**省市政工程计价定额》(2004版) 四、采用主要技术标准 1、国家标准 (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2、行业标准 (1)《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2)《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 (3)《城市桥梁设计规范》 (CJJ11-2011) (4)《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 (CJJ193-2012) (5)《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2) (6)《城镇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 37-2012) (7)《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CJJ 45-2006) (8)《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9)《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04) (10)《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 (11)《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 (12)《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J/TB02-01-2008) 项目号:2015-DS-030 分项号: DL-03 日期:2015.06 **设计有限公司 Guiyang Architectural Design & Surveying Prospectingv CO.,Ltd

供热工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摘要........................................................ .2 第1章设计概况................................................. .2第2章设计依据.. (3) 2.1设计参数 (3) 2.2采暖设备要求 (3) 2.3维护结构传热系数 (3) 2.4方案比较 (3) 第3章供暖热负荷计算 (4) 3.1 房间围护结构耗热量计算 (4) 3.2 房间围护结构耗热量计算表 (6) 第4章散热器的选型及安装形式 (6) 4.1 散热器的选择 (6) 4.2 散热器的布置 (6) 4.3散热器的安装尺寸要求 (6) 4.4散热器片数计算 (7) 第5章管道布置 (7) 5.1 采暖系统的选择 (7) 5.2 水力计算步骤 (7) 5.3 水力计算结果 (9) 第6章参考文献 (9) 附表...........................................................

摘要 本工程共六层,每层3单元。建筑总供暖面积约3050.64平方米。系统与室外管网连接,.该工程采用接外热网机械循环下供下回式热水供暖系统,楼梯间独立立管供热。参考有关文献资料对该楼的供热调系统进行系统负荷计算、规划、设计计算和设备选型。 第一章设计概况 本次设计的任务是布置楼内的采暖系统,具体设计的步骤有:负荷的计算,散热器的选择,散热器片数确定,散热器的布置,水力计算。

第2章设计依据 2.1设计参数 室外气象参数 采暖室外计算(干球)温度为t w =-23℃,;室内温度为t n =18℃冬季室外平均风速为 v w =4.2m/s。 室内设计温度由《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中表4.1-1可以查得本设计所用到的民用建筑供暖室内计算温度,整理后列于下表中: 表2.1 不同房间供暖室内计算温度 2.2采暖设备要求 散热器要求散热性能好,金属热强度大,承压能力高,价格便宜,经久耐用,使用寿命长。 2.3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 围护结构概况:外墙为370厚承重型煤矸石多空砖,加20厚抹灰,内墙为240厚粘土实心砖。外墙外保温采用40厚聚苯乙烯板。防水等级为2级。 表2.1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 2.4方案比较 这个系统作用范围比较大,,上供下回和下供下回的比较中,后者具有如下特点: 美观,房间内的管路数减少,可集中进行隐藏处理。

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组成内容及编制深度要求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组成内容及编制深度要求 1 设计说明书 初步设计批复等依据文件。 执行初步设计批复情况,如有改变初步设计的内容时需说明改变部分的内容、原因和依据。 采用的施工规范、规程和工程验收标准。 设计概要 工程范围、工程规模及主要工程内容。 平纵线形设计技术要点。 设计横断面及与地上杆线、地下管线的配合关系。 路基、路面、挡墙及涵洞等工程设计。 1)路基设计及边沟、边坡特殊设计。 2)路面结构设计包括:设计标准、设计弯沉值、结构组合型式及采取的技术措施(含主、辅路及人行步道)。 3)挡墙及涵洞采用通用图或特殊设计。 4)雨水口布置及道路路面排水措施。 5)交通工程设施设计。 6)照明工程设计。 7)环境工程设计。 8)其它设计情况。 9)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及新工艺等情况。 10)需要特殊说明的问题。 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前准备工作,包括拆迁、征地、迁移障碍物等。 2)管线升降、挪移、加固、予埋与其它市政管线的协调配合。 3)新技术、新材料等的施工方法及特殊路段或构筑物的做法和要求。 4)重要或有危险性的现况地下管线(电力、电信、燃气等应有准确位置和高程),施工时应注意的事项。 5)对施工的特殊要求。 2 施工图预算 根据实际情况编写,有无施工图预算委托。 3 工程数量和材料用量表 4 设计图纸 平面总体设计图:比尺1:2000~1:10000,内容同初步设计要求。 平面设计图:比尺1:500~1:1000,包含规划道路中线与施工中线坐标、平曲线要素、机动车道、辅路(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路肩)及道路各部尺寸、港湾停靠站、人行通道或人行天桥位置尺寸,道路与沿线相交道路及建筑进出口的处理方式,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及交通安全设施的位置与尺寸,桥隧、立交的平面布置与尺寸,各种杆、管线和附属构筑物的位置和尺寸,拆迁房屋、挪移杆线、征地范围等。

道路设计说明书

说明书一、概述 1.1 项目概况 该公路路路线平、纵标准按农村公路,路基宽度4.5米(路基横断面布置为:左侧0.5米土路肩+3.5米(路面铺筑宽度)+右侧0.5米土路肩)。本次测量主线起点里程K0+000,位于昌都市丁青县色扎乡贡桑村境内,终点里程为K11+163.166,支线终点里程K1+005.268,共计12.168公里。 1.2 设计依据 1.我公司与丁青县交通运输局签订的设计合同; 2.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行农村公路建设“七公开”制度的意见及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意见——交公路发【2015】73号; 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部分);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以及现行有关法律、法规等; 5. 有关规划、地方人民政府的要求和意见。 6. 交通部《关于印发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交公路发[2004]372号)。 1.3 设计采用的技术规范 1)道路部分 (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3)《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G 17 D13-02-2013); (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6)《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GB5786-2009); (7)《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J50162-92)。 2)桥梁工程 (1)《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D62-2004);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 (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5)《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 B02-01-2008)。 1.4设计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 (1)《关于印发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交公路发〔2004〕372号); (2)《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06年第3号); 1.5测设经过 西安中交公路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接勘察设计任务之后,立即成立了项目处,制定了施工图测设《勘察设计作业指导书》,同时按规范、合同要求进行各项测设工作。本项目为昌都市丁青县色扎乡贡桑村公路改建工程,全长12.168Km。于2016年4月下旬完成外业测量工作,同时对施工图设计外业勘察成果进行了现场外业验收,对路线走向无异议,基本同意路线布设方案。根据外业资料、外业验收意见,我公司对路线方案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分析、现场核对,并进行了局部修改、调整优化,确定了最终的施工图设计路线方案。至2016年月五上旬完成施工图设计全部工作。 1.6本项目主要工程规模 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 1 公路等级级农村公路 2 设计速度公里/小时15 3 路线总长公里12.168 4 拆迁建筑物平方米 5 占用土地亩82.13 6 预算总额万元 7 平均每公里造价万元 8 路线增长系数% 9 平曲线最小半径米/个15/3 10 最大纵坡%/处10.489/1 11 路基宽度米 4.5

市政设计总说明

方案设计总说明 一、工程概述 香雪大道东段是郴州市新老城区间联络的一条城市主干道,它的建设有利于带动新城区的开发,该道路处于特殊交通区位,有效地将旧城区的交通线路向外延伸,缓解了旧城区的交通压力,并通过与京珠高速公路和郴资桂高等级公路相接,加强了城市的对外联络,并促进了新城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有利于其沿线的土地利用与开发。 二、设计依据与技术标准 1、设计依据 (1)设计委托书及设计合同 (2)《关于香雪大道东侧道路工程方案设计的批复》(郴规审[2004]9号);(3)《香雪大道东段道路新建道路工程第三次方案深化设计》; (4)《郴州市规划局关于香雪大道东段道路规划设计与立体交叉口设计条件与要求的通知》(2008年6月19日) 2、主要设计规范 1)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2)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3)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4)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5)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6)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 D50-2006) 7)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 8)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9) 《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6-98) 10) 《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T019-98) 11)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12)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058-2000) 1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1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15)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16)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17)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99) 18)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19) 《室外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版) 20)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 22)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国务院令第253号) 23)《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 24)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25)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 26) 《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JTJ054—94) 27) 《公路工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JTJ056—84) 28)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68288电子教案

编号:采暖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某三层办公楼采暖设计 院(系):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专业: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 学生姓名:卢振斌 学号: 0121006230111 指导教师:文远高

2012年12 月30 日 目录 摘要 (3) 引言 (3) 1 设计任务、原始资料及设计依据 (4) 2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的计算 (7) 2.1 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7) 2.2 供暖设计热负荷计算 (11) 3 供暖系统散热器的选择 (16) 3.1 散热器的选择原则 (16) 3.2 散热器的计算 (17) 3.3 散热器的布置 (18) 4 系统选择、供暖系统引入口的位置 (19) 4.1 系统选择 (19) 4.2 供暖系统引入口的位置 (19) 5 水力计算以及附件选择 (19) 5.1 水力计算方法及步骤 (19) 5.2 水力计算 (21) 5.3 供暖系统的附件选择 (25) 6 结论 (2) 参考文献 (27)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室内环境温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节能环保、安全性高等因素越发受人们的关注。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供暖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一个建筑物或房间可能有各种得热和散失热量的途径。当建筑物或房间的失热量大于得热量时,为了保持室内在要求温度下的热平衡,需要由供暖通风系统补给热量,以保证室内要求的温度。为了满足现今社会的要求,对工程建筑进行供热采暖设计是更好的达到节能环保目的的重要前提。 本次课程设计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是以热水为热媒的建筑物集中供热系统。本文首先根据基本设计资料计算了某办公大楼的热负荷,然后根据热负荷及建筑物的形式等条件,提出了供暖系统设计方案,选择布置了供暖管网系统,绘制出了该系统的平面图和系统图,还对该系统进行了水力计算,选择管径和流速,使管网系统较好地符合了水力平衡要求。最后还计算了散热器的片数,并布置了散热器。 关键词:环保节能;供热设计;负荷计算 Abstract As people living standard rising, the indoor environment temperature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afety higher factors by more people's attention. Especially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our country's heating undertakings have developed rapidly. A building or room may have various to heat and heat loss of the way. When building or room heat loss is greater than the heat gain, in order to keep indoor temperature in the requirements of heat balance, the heating ventilation system supply heat, in order to assure indoor temperature requirements.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odern society,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for heating design is the bett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saving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 important prerequisite. The curriculum design of the object of study and the main content is hot water for heating medium building centralized heating system. This paper firstly on the basis of the basic design data to calculate the heat load of a certain office building, and then according to the thermal load and type of building conditions, puts forward the heating system design scheme, the choice to arrange the heating pipe network system, draw out the system plan and system diagram and the system of the hydraulic calculation, select the diameter and flow velocity, pipeline system is well consistent with the hydraulic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说明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篇编制说明和依据 (一)重庆市空港新城Z14线B段道(K0+033.286-K0+407.5)工程招标书。 (二)中国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设计的重庆市空港新城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空港新城Z14线B段道路 (K0+033.286-K0+407.5)工程道路,给排水,电、气工程施工图纸。(三)国家现行交通设施、市政安装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二篇工程概况 重庆市空港新城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空港新城Z14线B段道路(K0+033.286-K0+407.5)工程位于重庆市空港新城区,起

始桩号K0+033.286-K0+407.5,本标段全长374.214米,该工程为重庆市空港新城区内城市支道,标准路幅宽16米,其中车行道宽12米。两侧人行道各宽2米。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就绪,根据深圳市建筑工程招投标暂定办法规定实行公开招标,择优选取施工单位进行工程施工。工程有关施工图已由深圳南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完成。现场已具备施工条件。 第三篇施工进度计划 按招标文件要求,本工程工期为120日历天,有效工期从业主签发的开工通知第二天算起。 第四篇施工平面图布置 1. 根据本工程规模、施工进度计划、高峰期施工人数,结合现场实际,在现场红线用地范围内和少部分红线外布置生产临时设施、生活临时设施、临时道路以及施工和生活用水、用电管线。 2. 施工大临设施设于甲方指定的空置位置上。生活区面积为1200m2。房屋布置及面积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3. 由于本工程主要结构部分采用商品混凝土(垫层除外),现场砼部分数量不大,现场设400公升砼搅拌机一台,二台200公升砂浆搅拌机。预制构件制作区、水泥稳定石粉渣拌和站,设于甲方指定红线范围内空置位置上。砼搅拌机和砂浆搅拌机位置随施工进度需要灵活移动。生活及施工区用水、用电从现场甲方指定接口位置接出(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4. 施工总平面管理

道路设计总说明

东兰县中央财政预算内以工代赈项目花香乡花香村巴吉道路 一阶段施工图设计 (路线总长562.069m) 广西XX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二○一六年二月

东兰县中央财政预算内以工代赈项目花香乡花香村巴吉道路 一阶段施工图设计 (路线总长562.069m) 证书编号:审定: 资质等级:公路行业(公路)丙级审核: 法定代表人:复核: 技术负责人:设计: 项目负责人: 广西XX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二○一六年二月

总目录 总目录

第一篇总论 一、概述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XX县中央财政预算内以工代赈项目花香乡花香村巴吉道路 (2)建设单位:东兰县发展和改革局 (3)设计单位:广西建XX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证书编号:XXX;资质等级:公路行业(公路)专业丙级; (4)项目建设地点:花香乡花香村,距离县城50.0km。 (5)建设规模:道路总长562.069m,路基宽度4.5m,路面宽度3.5m。 (二)设计依据及标准 1、设计依据 (1)勘测设计委托合同;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024-85); (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7)《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 (8)《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交公路发[2004]372号)。 2、主要设计指标如下: (1)公路等级—按《农村公路建设暂行技术要求》设计。 (2)计算行车速度:20km/h。 (3)路基宽度:4.5m;路面宽度3.5m。 (4)路面结构:水泥混凝土路面 (5)最大纵坡:14.98 % (6)设计洪水频率:新建桥涵及路基按25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 (7)图中坐标、高程系统均为假设。 二、工程概况 路线起点位于花香乡花香村弄吉屯,终点巴吉屯。路线全长562.069m。 主要工程量:挖土石方2091m3,填土方1346m3,混凝土路面1997.2m2。详见下表: 表1主要工程数量表 三、沿线自然条件及地理特征 1、地形 本路线通过地域地形较陡,高差大。 2、地质构造 测区内多以风化石为主,地表覆盖厚0.5-1.5m,未存在不良的地质构造。 3、地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