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第5讲 短语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解海江xiehaijiang@https://www.360docs.net/doc/d83819804.html,

第5讲短语

?一、术语的变化和确定?二、短语在语法研究中的地位?三、短语的类型

一、术语的变化和确定

?1.短语:不同的名称:读、顿、短语、字群、扩词、仂语等。

?目前比较有影响的名称主要有三个:短语、词组、结构。

?20世纪50、60年代:以“词组”为通名,间或也

有称为“结构”的。

?到70年代末,吕叔湘的《汉语语法分析问题》明

确倾向于叫做“短语”,认为:“词组一般理解

为必须包含两个以上的实词,一个实词搭上一个

虚词,像‘我们的’、“从这里”之类就不大好

叫做词组(只能叫做‘的字结构’、‘介词结构’什么的),可是管它叫短语就没有什么可为难的。”

?2.至于“结构”,不仅语音、语义、语法都有各自的结构系统,而且词、词与词的组合乃至句子也都有自身的结构,因此“结构”是个多义词,再加上它既可以指结构本身,又可以兼指结构关系,因而“结构”这一名称似乎内涵太多,所指太杂。

?3.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1981年增订本)把“实词与实词依靠一定的语法手段组合起来的语言单位”叫做“词组”,另把“实词和虚词各为一方的组合”叫做“结构”。

?4.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分为两类:词组和结构,合称短语。

?实词与实词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组合起来的短语叫“词组”;短语(词组)类型,主要根据短语各组成成份的词性、组合方式及其所形成的语法关系形式来分类,包括:偏正短语、述宾短语、述补短语、联合短语、主谓短语、同位短语、兼语短语和连谓短语等。

?实词与实词的非结构组合以及实词与虚词的组合叫“结构”。短语(结构)类型,主要用实词或虚词的名称来命名,实词与实词的组合包括:量词结构、方位结构;实词与虚词的组合包括:介词结构、“的”字结构。

?5.从发展趋势看,“短语”将逐步取得正统的地位,但从教学方便起见,区分词组与结构,两者再合称为短语。

二、短语在语法研究中的地位?1.传统的语法研究:词本位、句本位

?在分析句子时,从词到句,短语没有正式的地位。这是受到印欧语法模式的影响。

?2.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把语言单位分为两类:“词、短语,包括主谓短语,都是语言的静态单位,备用单位;而句子则是语言的动态单位,使用单位。”因此,他认为“把短语定为词(或者语素)和句子之间的中间站,对于汉语好像特别合适”。并指出:“总之,不联系结构关系来研究,光划分句子成分,问题还比较简单;进一步研究结构义系,就大有文章可做,语法研究要取得进展,这应该是重要方面之一。”

?3.郭绍虞在《汉语词组对汉语语法研究的重要性》《复旦学报》1978,1)中指出:“汉语的构词法和造句法是基本—致的。中间还有词组一级,它的结构形式也是与之基本一致的。”“词组能在词与句之间起灵活而多变的桥梁作用。”在《汉语语法修辞新探》(商务印书馆1979)提出“用词组为中心,作为研究汉语语法的关键”。他从“词、词组、句子”结构形式基本一致证明汉语语法具有“简易性”。

?4.朱德熙《语法讲义》:不讲句子的几大成分,而以六大词组结构(偏正、述宾、述补、主谓、联合、连谓)为基本骨架,已初具“词组本位”的雏形。

?《语法答问》正式提出“词组本位”:“由于汉语的句子的构造原则跟词组的构造原则基本一致,我们就有可能在词组的基础上来描写句法,建立

一种以词组为基点的语法体系。这就是说,我们

可以把各类从组(主谓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偏正结构、联合结构、连动结构以及介词结构、

‘的’字结构等虚词结构)作为抽象的句法格式来描写它们的内部结构以及每一类词组作为一个整

体在更大的词组里的分布状况,而不急于把它们

跟具体的句子联系起来,特别是不把它们订死在

句子的某个成分上。如果我们把各类词组的结构

和功能都足够详细地描写清楚了,那末句子的结

构实际上也就描写清楚了,因为句子不过是独立

的词组而己。按照这种看法,各种语法单位之间

的关系跟它们在传统的印欧语语法体系里的关系

大不相同。”

?5.从词本位到句本位,再到词组本位,这一变化反映了汉语语法学家们不断地在探索汉语语法的特点,试图找出描写汉语语法体系的最佳方案。

?词组结构层面的分析只是语法分析的一个方面,句子平面有许多问题是词组结构分析所无法解决的。事实上,句子结构除了跟词组结构有一致的地方,它自身也有许多特点,因此,加强词组分析并不意味着要取消句子分析,这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不应对立而应互补。

三、短语的类型

?1.结构分类

?见黄廖本《现代汉语》。

?2.非固定短语与固定短语

?(1)非固定短语:符合语义和语法上的要求,可以自由替换。

?(2)固定短语:内部词语相对稳定,不能随意替换。如:成语、熟语等。

?(3)类固定短语:有些四字短语,形式像成语,是根据交际需要临时创造出来的,有特定的格式和功能,跟某些成语近似。特点是:结构模式比较固定,意义比较单一。

?A.替换成语中的两个成分的:

?a.保留成语中的数词

?“一知半解”型:一时半刻、一言半语、一男半女、一星半点

?“一张一弛”型:一家一户、一摇一晃、一言一行、一丝一毫、一针一线、一年一度、一草一木?“七嘴八舌”型:七长八短、七高八低、七上八下、七歪八扭、七横八竖、七折八扣

?“千秋万岁”型:千村万乡、千家万户、千军万马、千难万险、千叮万嘱、千仇万恨、千说万说?“朝三暮四”型:丢三落四、说三道四、挑三拣四、推三阻四

?b.保留成语中相同的语素

?“无法无天”型:无时无刻、无日无夜、无上无下、无里无外、无声无息、无冬无夏、无好无坏

?“不卑不亢”型:不中不西、不男不女、不明不白、不古不今、不痛不痒、不即不离、不说不笑、不尴不尬

?c.保留成语中的同义语素或反义语素?“三长两短”型:家长里短、夜长日短、争长论短

?“顶天立地”型:改天换地、冰天雪地、战天斗地、上天下地、说天到地

?B.替换其中三个成分的

?a.保留成语中的一个虚语素

?“莫逆之交”型:欢乐之情、分别之时、仰慕之心、立身之地、身外之物、宝中之宝、不孝之子

?“扬长而去”型:一晃而过、奔腾而来、呼啸而至、脱口而出、知难而进、顺流而下

?“守口如瓶”型:堆积如山、洁白如银、平淡如水、气壮如牛、用兵如神、心急如焚

?b.保留成语中的一个实语素

?“胸有成竹”型:煞有介事、饶有风趣、大有文章、大有可为、别有风味

?“游刃有余”型:训练有素、心中有数、胸中有数、言必有据、言必有信、行必有果、行必有效

?“放荡不羁”型:闭口不言、模糊不清、无所不在、无所不包、半身不遂

?3.功能分类

?(1)体词性短语

?A.“所”字短语

?B.名词性的固定短语

?C.体词性偏正短语可以比较自由的充当主语、宾语,体词一般不可以。如:

?那个孩子黄头发*孩子黄头发?我们学校出现了新局面*我们学校出现了局面

?开水烫了他几个泡*开水烫了他泡

?(2)动词性短语

? A.动词性短语的结构类别

? a.动词性固定短语

?东奔西走、承前启后、沁人心脾、眉来眼去

? b.动词重叠短语

?看看、听听、2、学习学习、研究研究、检查检查

? B.一部分双音节的“V+N”述宾组合还可以带宾语,这跟动词带双宾语不同。双音节“V+N”述宾组合只要可以带宾语,就是述宾短语,有以下几种类型:

?宾语表示对象:寄语青年读者、示意读者、致电联合国、复信国务院

?宾语表示领属:加盟申花队、结缘大别山、接轨西方、入境加拿大

?宾语表示起点:启程欧洲、过境法国、取到想到、转口新加坡、撤兵阿富汗

?宾语表示终点:存款美国、出兵海地、进军大别山、移民美国

?C.部分双音节或多音节的述补短语,主要是表结果的述补短语和表趋向的述补短语,也可以带上宾语,如果省去补语,一般不成立:

?哭红了眼睛*哭了眼睛

?停止了腰板*挺了腰板

?吃圆了肚子*吃了肚子

?气跑了小王*气了小王

?喝倒了他*喝了他

?说累了他*说了他

?爬起来一个人*爬一个人

?走进来一个人*走一个人

?(3)形容词性短语的结构类别

? A.比况短语

?乞丐似的、亲兄弟一样、闪电般、饿虎扑食一般

? B.形容词性固定短语

?花枝招展、呆头呆脑、谨小慎微、尽善尽美

? C.形容词重叠短语

?漂漂亮亮、干干净净、清清楚楚、冰凉冰凉、火热火热? D.形容词性短语和形容词的功能比较

? a.单个形容词不能自由做谓语,而形容词性短语可以?人民英雄纪念碑高大而雄伟*人民英雄纪念碑高大

? b.部分形容词可以直接做状语,而形容词性短语要加助词“地”

?委员会认真(地)了讨论

?委员会非常认真地讨论

黄廖《现代汉语》下册第五章语法思考和练习四答案

一、试述短语在语法中的重要地位。 短语处于词和句子这两级语法单位之间的重要位置上。短语由词构成,短语和词一样可以做句子的组成成分,大多数短语加上句调就可以独立成句。这样看来,掌握了短语的结构分析,实质上也就掌握了句子的结构分析。短语的主要的结构类型和词的结构类型是纂本一致的,掌握了短语的结构分析,也就不难掌握合成词的结构分析了。 二、试举例说明汉语组成短语的语法手段。 汉语组成短语的语法手段是语序和虚词。有一些短语只靠语序组成。例如主谓短语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动宾短语是动语在前,宾语在后。有一些短语既依靠语序,也依靠虚词。例如偏正短语和中补短语里都有一部分短语不只靠语序,还要分别用上相应的结构助词。 三、指出《不老歌》中三字短语的结构类和功能类。 起得早——中补,动词性 睡得好——中补,动词性 七分饱——偏正,形容词性 常跑跑——偏正,动词性 多笑笑——偏正,动词性 莫烦恼——偏正,形容词性 天天忙——偏正,形容词性 永不老——偏正,形容词性 四、指出下面句子中定语的短语结构类和功能类。 攀登高峰——动宾,动词性 金色秋天——偏正,名词性 友谊园里——方位短语,名词性 理想王国——偏正,名词性 获得甜果——动宾,动词性 秉公办事——偏正,动词性 健康长寿——联合,形容词性 身体内部——偏正,名词性 时代洪流——偏正,名词性 前进路上——偏正短语,名词性 走向深渊——中补,动词性 五、指出下列短语的基本类型,用从大到小和从小到大的层次分析法分析每个短语的层次和结构关系。(从小到大的层次分析法因操作困难仅举一例) ①矿山建设者的摇篮(偏正) | 定语 ) 中心语 | | 定 ) 中 | 矿山建设者的摇篮(偏正) | 定 ) 中 | ▕ | 定语 ) 中心语 | 矿山建设者的摇篮

《现代汉语》第四章__词汇_练习(有答案)

第四章词汇 一、填空 1、_词汇_是一种语言中词和熟语的集合体,_词汇_是构成语言的建筑材料。 2、词_____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3、基本词具有__稳固性__、_能产性_、_全民实用性_______三个特点。 4、一般词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熟语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具有稳固性、______具有完整性。 6、语汇规范的原则包括________原则、________原则和________原则。 7、一般而言,一个________就是一个音节、一个汉字。 8、词以________作为构成材料。 9、词由单纯词向________发展,这是汉语词汇发展的一大特点。 10、多音节的单纯词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类。 11、附加式合成词可以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12、组合式合成词的构造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 13、词义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特点。 14、词义派生发展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15、多义词在具体语境中都变成了_____________。 16、________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是语汇丰富发达的标志。 17、能构成反义关系的几个词,必须属于同一_____________,属于同一上位概念的几个矛盾对立的同级_____________。 18、“世外桃源”的内部结构关系是_____________。 19、惯用语的实际意义都不能从字面来理解,他们用的都是__________。 20、根据前后两部分的关系,歇后语可以分为________的和________的两种。 21、谚语在表义上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_____就是谚语的真实意义。 22、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单位是________,如按音节划分,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按构词功能和构词位置,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3、“小孩儿喜欢吃吐鲁番的葡萄”中包含了________个语素________个词。 24、________是词的物质外壳,________是词的内容。 25、词义是对客观事物的________反映,它包含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26、________是词义中的主要部分,词还有附属的________,也可称作________。 27、义项是词的________。只有一个义项的词是________,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义项的词是________。 28、同音词是指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相同词,它可以分为和________两大类。 29、同义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 30、词义演变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二、单项选择 1、“激烈——猛烈”的差别在于__D______。 A、范围大小不同 B、词义轻重不同

现代汉语答案第四册语法

原文地址:现代汉语下册答案1作者:邹峰的博客 第五章语法 “语法”思考和练习二 八、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误,并说明理由。 ①一位干过多年售票工作的老人很兴趣地凑上前说:“真了不起,我要向你学习!” “兴趣”是名词,不能受程度副词“很”的修饰,不能作状语,这是把名词误用为形容词了。可以把“兴趣”改为“高兴”或者在“兴趣”前加一个“有”字。 ②在工厂、农村、学校我见闻了许多英雄,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忘我地工作着。 原句中名词“见闻”被误用为动词,应当改为“看到”之类的动词。 ③小梅干活很卖力气,咱队的大人小孩没有一个不说她 劳动不积极。 原句中“没有一个不说”即“大家都说”,后面再加上一个否定副词“不”来否定“积极”,意思就正好和原意相反了。应去掉最后一个“不”字。 ④这个炼钢车间,由十天开一炉,变为五天开一炉,时间缩短一倍。 数量的减少不能用倍数表示,只能用分数表示。“一倍”应改为“百分之五十”“二分之一”或“一半”。 ⑤他家在村子的南边,面对着一幢小山。 量词“幢”常用于楼房,“山”应用“座”表示。 ⑥王师傅对我们讲,他12岁上得了一场病,是李大夫把我从死亡线上抢救了过来。 本句中“他”“我”都是指代“王师傅”的,前后所用人称代词不一致。“我”应改为“他”。 “语法”思考和练习三 三、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在词性上、作用上有没有不同?为什么?(略) 四、在下面句子里的空格处填上适当的结构助词,并说明理由。 ①问题彻底——解决了。 “彻底解决”是动词性偏正短语作谓语,“彻底”是状语,应填“地”。 ②彻底——解决问题是不容易的。 主语是动词短语,动词“解决”前的附加成分是状语 “地”。 ③问题解决——不彻底。 “解决”是中心语,“不彻底”是补语,应填“得”。 ④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解决”是宾语中心,“彻底”是定语,应填“的”。 五、下面两组里结构相似的句子意思是否相同? ①我在北京住了三年。 ②我在北京住了三年了。 ①表示现在已不在北京住。②表示现在还在北京住着 ③我只同他说过。 ④我同他只说过这个问题。 ③表示“只同他说过”,没有同别人说过。④表示“只说过这个问题”,没有说过别的问题。 六、“我跟他去过”这句话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请分别加上适当的词把不同的意思都固定下来,并说明各个意思中“跟”的词性。 ①我跟他都去过。(“跟”是连词)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3)—短语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3)—短语

第四节短语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讲义(第一轮复习 用) 一、短语的概念 短语,也叫词组,是由词语与词语组合而成的、能够独立运用语言单位。由此可与看出短语的特征:一是由词语与词语组成,二是能够独立运用。 二、短语的类型 具有名词的特征和语法功能,一般在句子中作主语和宾语。主要有三种情况: ①名词和名词直接构成,或者名词与连词结合组成,有并列关系和偏正关系两种短语,可以简单地表示为:n.+ n./n.+ link. + n.,例如: 三贤故里景贤书院书法艺术荷塘月色历史人物法与情富裕与贫困丰富与贫乏 ②名词与代词(常常还有数量词)构成,代词置于前面复指后面的名词,是一种偏正关系的短语,简单表示为:pron./aum.+ n.,例如: 这个人这种事什么人哪个人此种情况这位委员一江春水 三千里五湖四海八月桂花一碗阳春面七根火柴 ③名词与形容词组成,有时候借助助词“的”,形容词在前,对名词起修饰、限制的作用,也是一种偏正关系的短语,可以简单的表示为:adj.+ n./adj.+ 的+ n.,例如: 艰难时世金色年华光荣的使命弯弯的月亮永恒的丰碑曲曲折折的荷塘孜孜不倦的努 ④动词或者动词短语与名词构成,也是偏正关系。可以简单地表示为:v.(v.短语) + n.例如: 来者去者拼搏者死难者打更人负责人经纪人走俏商品发展规划管理经验 牺牲的烈士打倒了的敌人发展的模式改革的步骤风靡大陆的 有动词的特征和语法功能,一般在句子中作谓语。主要有四种情况: ①动词与动词直接构成,或者借助于连词构成,是一种并列关系的短语,可以简单地表示为:v.+ v/v.+ link.+v.,例如:走与停留与溜跑和跳笑和哭坐卧行止生杀予夺发展变化批评赞扬 ②动词和形容词、副词或者介宾短语构成,是一种偏正关系的短语,可以简单地表示为:v.+ adj./adv./prep.+宾语,例如:小试大发笔试都起来都死了

现代汉语语法(电子版)

现代汉语语法(电子版)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 本课内容 第一讲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 第二讲汉语句型与句类 第三讲汉语中各种补语的教学 第四讲汉语中特殊句式的教学 第五讲汉语中反问、活用、引申与比较句的教学 第一讲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精讲多练 二表达浅化、简化 三形式化、少用术语 四形式、语义、语用并重 五注重学生偏误 第一讲汉语句型与句类 第一节单句 第二节句型 第三节句类

第一节单句 一词组 主谓词组、动宾词组、偏正词组(状中偏正/定中偏正)、动补词组、联合词组 二句子成分 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动语(述语)、中心语 主语和谓语;动语(述语)和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 三单句分析方法 1.句子成分分析法(中心词分析法)(主、谓、宾、定、状、补) 2.层次分析法(二分法) 第二节句型 一句型:根据结构关系划分的句子的类。 二主谓句与非主谓句 主谓句:同时含有主语和谓语的句子。 非主谓句:分不出主语和谓语的句子。

三主谓句按照谓语性质的分类 动词谓语句(普通动词谓语句、把字句、被字句、连谓句、兼语句、双宾句、存现句)形容词谓语句 名词谓语句(名谓句) 主谓谓语句 四非主谓句的分类 名词性非主谓句:谁? 动词性非主谓句:下雨了。 形容词性非主谓句:好! 叹词句:哎呀! 第三节句类 一句类:根据句子的语气分出的句子类型。 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 二陈述句 1 肯定形式的陈述句 2 否定形式的陈述句 3 特殊形式的肯定句 1)双重否定句

2)包含疑问代词或疑问结构的陈述句 三疑问句 1 一般疑问句 1)是非问句(吗) 2)特指问句(疑问代词) 3)选择问句(还是) 4)正反问句(不/没) 2 反诘疑问句(反问句) 3 测度疑问句(带“吧”表示猜测) 第二讲汉语中各种补语的教学本节介绍汉语中的七种补语。需要注意的是:特殊的结果补语的意义;趋向补语(“来、去”)与宾语的位置,尤其要弄清楚说话人所处的位置;可能补语与程度补语在重音上的区别:可能补语重音在前,程度补语重音在后;时量补语中要弄清楚补语与宾语的位置。 一、结果补语二、趋向补语 三、可能补语四、程度补语 五、时量补语六、动量补语 七、数量补语

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部分)

第五章语法 第一节语法概说 1.语法和语法体系(这俩术语均有两种解释) 语法:语素、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1)语法——语法规律,客观的语法事实+ 语法学的理论,学者对语法事实的主观说明语法体系——语法系统,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 语法学体系,语法学者根据自己的学说解释语法事实时所用的分析方法 一个民族的语法系统只有一个,但是一个民族的语法体系可以不止一个。 2)语法研究由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的研究组成。 句法:造句的规则(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包括传统的词法和句法 语义:句法结构的变化对语义的影响及反作用 语用:句法结构的变化对语境,句子的语调、口气等的影响及反作用 2.语法的性质: 1)抽象性:语法不研究个别的,而是从众多的语法单位的组合里抽象出其中共同的组合方式或类型及如何表达语义。 如:汉语中“看看”“学习学习”词的重叠现象。说明有些动词可以用重叠的方法来表示动作的少量或短时。 2)稳固性:语法的变化比语音、词汇慢得多。 如:词序和虚词是汉语的重要语法手段。 3)民族性:每个民族都有明显的民族特点,不仅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也表现在语法上。 如:俄语用词形变化(形态)表示词的句法功能,语序比较自由;而汉语里的词没有表示句法功能的形态变化,词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主要靠语序来表示。 3.语法单位: 1)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构词的备用单位 2)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构成短语、句子 3)短语: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的,没有句调的一组词。造句的备用单位 4)句子: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关系:语素可以= 词 词组>语素 词可以= 句子词组可以= 句子 4.句法成分:句子结构的组成成分 1)句法成分到底是什么,是凭句法关系定名的。 如: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谓语是陈述主语的,两者之间是陈述关系。

现代汉语语法(复句).doc

现代汉语语法(复句) 第四章复句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由于内容相关联,可以合在一起, 构成一个比较大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叫“复句”。 复句里的每一个单句,称为复句内部的“分句”。 例如: ①你来了,我就走。 ②老师讲课,学生听课,家长在一旁观摩。 ③因为天气冷,所以我穿了棉衣。 上面都是复句,第①③是两个分句,第②是三个分句。 一、复句的一些特点: 1、要从结构上,而不是从长短上,判断单句或复句 有人以为,每个复句内部,包含两个以上单句(即分句),那么复句一定要比单句长些,这种理解是错误的。有的复句 较长,而有的却很短,比单句还短。请看下例: 老师规定,男生扫地女生擦玻璃。(单句) 这是个单句。然而削掉四个字,句子变短,却是复句了。 男生扫地,女生擦玻璃。(复句) 可见,决不可片面的从句子的长短判断单句、复句,一定要 从句子的内部结构上判断。请指出下列句子,哪个是单句, 哪个是复句:

①我知道,这火柴灭了的时候,您就会不见了。() ②河水向东流着,空气里充满了干谷的香味。() ③外国朋友招待我们,大家在一起热烈地谈笑。() ④我们在请教别人问题的时候,应当虚心。() 2、复句内部的各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 谓句。 例如: ①白云飘动,阳光灿烂。 ②天气暖和,下着小雨。 ③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 ④蓝天,远树,金黄色的麦浪。 3、复句中的分句,有时候可以省略某些成分,主要是 省略主语。 例如: ①我们在第一节听了语文课,在第二节听了数学课。 ②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③我看了一下答完的卷子,没什么错误,就交上去了。——这三个复句中,后面的几个分句缺主语,这是因为前面 有 了,后面不说也不会产生误解,所以就把这些重复的成分省 略了。 ④推着车子走了几步,他才觉得身上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完整版)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一、语法知识概述 (一)词类 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是实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是虚词。 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 形容词: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样式、性质等,如"多、少、高、胖、死板、奢侈、胆小、丑恶"。 数词: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量词: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 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株、头、间、把、扇、等; 度量量词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两、吨、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 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数量,用在动词前后表示动作的单位,如"次、下、回、趟、场"。

第四章 现代汉语语法

第四章现代汉语语法 教学目得:了解并掌握现代汉语得语法系统,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识别、纠正、语法错误,能正确分析语法现象,用词造句合乎规范。 教学重点:词类;短语;句法成分;句型。 第一节语法概说 一、语法与语法体系 1.语法这个术语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即上面说过得语法事实;另一个指语法学。 2.语法学就是探索并描写语法结构得科学,就是语法学者对客观存在着得语法体系得认识与说明。 语法学分词法与句法两个部分,词法得研究范围包括词类与各类词得构成、词形变化(形态)。句法得研究范围就是短语、句子得结构规律与类型。 3.语法体系也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系统,另一个含义就是语法学体系,指语法学说得系统性。它就是语法学者研究与解释语法事实时所用得分析方法、分类术语等得系统性。 二、语法得性质 跟词汇相比,语法具有更明显得抽象性、稳固性与民族性。 (一)抽象性 1.语法就是从众多得语法单位里抽象出其中共同得组合方式或类型及如何表达语义得规则。语法就是抽象出来得公式。 2.内部得组合规则与格式就是很有限得。因此语法具有抽象性、概括性。 (二)稳固性 1、语法得变化比起语音、词汇来要缓慢得多。因为它就是一个由各种抽象规则交织成得有紧密联系得体系。 2、语法得稳固性并不限制语法得演变。 (三)民族性 1.每种语言都有明显得民族特点,不仅表现在语音与词汇上,同样也表现在语法上。 2. 研究语法要注意不同得语言得共性与个性。 3.要警惕拿别得语言得语法来硬套汉语得语法。 此外,语法还有生成性、系统性、递归性。 三、语法单位与句子成分 (一)语法单位四级: 1.语素:语言中最小得音义结合得构词单位,就是语言得备用单位。语素可以与别得语素组合成合成词.也可以单独成词。 2.词:最小得能够独立运用得语言单位,就是语言得备用单位。一部分词加上句调可以单独成句。 3.短语就是语义上与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得一组词。大多数短语可以加上句调成为句子。 4.句子:就是具有一个语调、能够表达—个相对完整得意思得语言单位。(1)句类;(2)句型。 (二)句法成分 1.句法成分就是句子结构得组成成分。

黄廖《现代汉语》(增订四版)下册第五章语法思考和练习二答案资料

思考和练习二 一、讲语法、分析句子的结构不使用词类名称行不行?试举出例句说明划分词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为了认识、分析、说明语句的语法结构,有必要对结构中的各种用法不同的词加以分类,把用法相同的许多词用一个概括的类别名称来称说。要不然,就要把用法相同的词一个个列举出来,这样就难于认识、说明结构的异同及其规律了。 词类是汉语里的客观存在,各类词有不同的语法特点,表现出不同的性质。这就为划分词类提供了可能性。例如:“瞎子摸鱼”中“瞎子、鱼”可以受指示代词的修饰,而动词“摸”不行;“摸”可以受副词“不”的修饰,而名词不行。这样根据词表现出的不同特点,就可以把词分出不同的类来。 划分词类不但有可能性,而且有必要性。因为各种各样的句子多数是由词逐层组成的,不划分词类,就没有办法说明语句各种结构规律的差异和词的不同功能,就不便于说明句子应该怎样组织和不应该怎样组织,不利于说明句子的正误。如“球队获得了冠军,队员们都感到十分荣誉。”这个句子中“荣誉”是名词,这儿误用为形容词了,改为“光荣”才与动词“感到”搭配得拢。如果不划分词类,怎么说明用词是否符合规律呢? 二、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是什么? 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有三,主要标准是词的语法功能,次要标准是词的形态和词的概括意义。 语法功能包括: ⑴能不能充当句子成分。对能够充当句子成分的实词,应该进一步看能够充当哪些句子成分。 ⑵词和词组合的能力。指同哪些词组合,用什么方式组合,组合后的语法关系。所谓词的形态,既指构形形态,例如动词、形容词会有不同的重叠方式,也指构词形态,例如加“子、头”等词缀组成名词。所谓词的概括意义,是指一类词的类别意义,例如名词表人、事物的名称。 三、将下面句子的词划分开,然后列一个实词简表,把其中的实词分别填在简表里。 ①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 ②你们|在|想要|攀登|科学|顶峰|之前,务必|把|科学|的|初步|知识|研究|透彻,还|没有|充分|领会|前面|的|东西|时,就|决|不|要|动手|搞|以后|的|事情。 ③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了。

现代汉语语法教案设计

现代汉语语法教案1 第四章语法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汉语语法学中有关概念数据,术语,了解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掌握汉语词类划分的标准、短语的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型、句子成分和句子分析的方法、句类和句型、分析多层复句的方法。提高学生析句、造句能力,提高学生理解和分析现代汉语的水平。 教学重点、难点 汉语词类划分的标准,短语的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型,句子成分分析法和结构层次分析法,几种特殊的现代汉语句型。 §1.语法概述 一、为什么要学习语法 现在己进入信息时代,信息科学主要有三个方面: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智能化需要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其中语言知识的研究处于重要的地位。智能计算机的研究己较好地解决了字处理和词处理的问题,句处理问题亟待解决。句处理需要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目前的语法研究还远远不能满足中文句处理的需要。 以上从科技方面讲了学习语法的重要性,我们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也离不开语法,语文知识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基础不好,其他学科也学不好;日常生活中的口语表达、书面语表达也离不开语文知识,作教师的要讲课,要批改学生作文等作业,这更离不开语文知识,语文知识中自然包括语法。 二、什么是语法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律,它客观地存在于语言之中,是语言中组词造句的规律,是语言中大大小小的音义结合体进行组合时所依据的一套规律。 语法学是研究、说明语言结构规律的科学。 语法这一术语,可以指语言中客观存在的结构规律本身,也可以指语法学或语法书。 三、语法学研究的内容

概括起来说是词法和句法两部分。词法包括词的构成、词的分类、词形变化的规律等内容。 句法:包括短语的结构规律及类型、句子的构成规律及类型、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等。 四、语法学的分类 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可分为: ①历史语法学②比较语法学③描写语法学 根据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 ①传统语法学②结构主义语法③转换生成语法 五、汉语语法的特点(与印欧语系的语言相比、与古汉语相比) 1、构词法、构短语法、构句法基本上是一套规则,即:词法、句法二者之间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 2、汉语的词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所以词类与句法成分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句式变化无标志,词、短语不易分辨。 3、语序、虚词是重要的语法手段。 4、词的转类,活用比古汉语有所减少。 5、量词、语气词较丰富。 六、语法的性质 ①概括性(抽象性) 语言中的词成千上万,句子难以计数,语法不是说明具体的词和句子的含义的,而是从无数具体的词句中抽象、概括出它们的结构规律和格式。 ②稳固性 从历时的角度看,语法与语音、词汇比较起来,变化是相当缓慢的。词汇的变化最快,从“五四”到现代,新词不断增加,旧词不断消失。语音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从韵文、韵书中可以看出。 ③民族性 各种语言都有它们各自的特点。印欧语系语言的词大都有丰富的形态变化,汉语缺乏,但语序固定。 ④系统性

(完整版)陆俭明_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1)

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 跟大家所熟知的英语、俄语、日语等相比较,现代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上都有一些特点。 一、语音上的特点 就现代汉语语音看,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汉语每个音节都有声调。汉语属于有声调语言。音节的高低升降,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例如“妈”、:麻”、“马”、“骂”,他们的声母和韵母相同,声母都是[m],韵母都是[a],就因为音高不同,表示的意义就不一样,在书面上就写成四个不同的汉字。这种区别意 义的音高就叫“声调”。 就汉语标准语说,有四个声调,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简称“四声”。有的方言有9个声调,如广州话;有的方言有7个声调,如苏州话;有的方言有6个声调,如客家话;也有的方言是5个声调,如合肥话。我是苏州人,大家不妨听一听苏州的7个声调: 阴平高 阳平穷 阴上古 阴去肺 阳去洞 阴入不 阳入夺 汉语里每个音节都有声调。几个音节连读时,有的会发生变调。 例如普通话里上声跟上声连读时,前一个上声会变成类似阳平的35 调。如“土改”跟“涂改”在读音上差不多,而原先“土”是上声字,“涂” 是阳平字。 (二)汉语音节分明,构造简单而有规律。汉语是单音节性很强 的语言,音节特别分明。汉语以音节为基本的表意单位,每个音节都 有意义;汉语里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基本上都是单音节的。因此汉语 历来看重音节的分析。 对汉语音节的分析,除声调外,历来把一个音节分为声母和韵母 两部分。声母是指一个音节开头的那个辅音,韵母是指声母以后的 以元音开始的整个部分。拿“天”(tiān,[t‘ian‘‘])来说,其中t[t‘] 是声母,ian[ian)就是韵母。汉语中有的音节开头没有辅音,譬如 “安”(ān,[]),这个音节一开始就是一个元音o[a],但我们设想 它开头也有一个声母,只是那个声母是个零(记作o),这种声母就叫 做“零声母”。建立了“零声母”这个概念,汉语的音节分析就变得极 为简单明了了,那就是任何音节都可以分为三部分: 二、词汇上的特点’ 就现代汉语词汇看,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在古代汉语里,单音节词占优势;在现代汉语里,双音节词 占优势。根据对使用频率最高的8000个常用词的统计,现代汉语 里,双音节词占71%,单音节词占26%,三、四、五音节的词(基本上

现代汉语语法练习题

第五章语法 一、名词解释 1.语法 2.实词 3.双宾句 4.虚词 5.兼语短语 6.句子 7.语素 8.短语 9.祈使句 10.方位短语 11.疑问句 12.非主谓句 二、填空题: 1.词类指的是词在语言结构中表现出来的类别,对汉语词进行分类,必须以词的为依据。 2.实词和虚词最大的不同是虚词不能单独充当成分。 3.词的语法功能是指词的。 4.词的分类是逐级进行的,首先根据能否作句法成分,可以把词分为实词和两大类。 5.语气词经常附着在句末,表示某种语气,普通话里最常见的语气词有 。 6.副词的语法特点是一般只能充当。 7.代词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 8.助词包括结构助词、动态助词、以及“所、似的”等其他助词。 9.现代汉语的五种基本短语是偏正短语、动宾短语、中补短语、主谓短语、联合短语,它们是根据来分类的。 10.在偏正短语中,起限制或描写作用的成分叫修饰语,被修饰的是。 12.“今天春节”是关系的短语。 13.“从黄河游泳”从结构关系上看是短语。 23.就词性来说,“突然”是,“忽然”是。 24.就词性来说,“正在”是,“现在”则是。 25.从结构关系看,“他自己、西岳华山、校长蔡元培”等是短语。 26.“学校管理部门同志的想法”中的定语是。 28.“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劳动”中“是”是词,“他是老想着大伙儿”中的“是”是词。 三、单项选择题(下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请选择并将其标号填在括号内) 3、()能用数量短语修饰。 A代词 B动词 C形容词 D名词 4、()不能用“不”修饰。

A动词 B形容词 C名词 D副词 5、()表示动作的量。 A名量词 B动量词 C时量词 D形量词 6、能带宾语的是()。 A名词 B动词 C形容词 D副词 7、“上来”是() A助动词 B判断动词 C趋向动词 D及物动词 8、“国营、民用、大型”是() A动词 B名词 C副词 D区别词 9、“不、没”都是() A程度副词 B时间副词 C范围副词 D否定副词 10、“很、挺、十分”是() A程度副词 B范围副词 C语气副词 D情态副词 11、“我、你、他”是() A指示代词 B疑问代词 C人你代词 D名词 12、“他在黑板上写字”的“在”是() A动词 B副词 C介词 D方位词 13、“着、了、过”是()。 A结构助词 B动态助词 C其他助词 D语气词 14、“哎哟”是() A拟声词 B语气词 C叹词 D助词 15、“今天星期日”是() A主谓短语 B述宾短语 C述补短语 D偏正短语 16、“彻底解决”是() A主谓短语 B述宾短语 C述补短语 D偏正短语 17、“去打电话”是() A主谓短语 B连动短语 C兼语短语 D同位短语 18、“明代医药家李时珍”是() A主谓短语 B联合短语 C偏正短语 D同位短语 19、“你的到来”是() A体词性句法结构 B谓词性句法结构 C加词性句法结构 D主谓短语 20、“小张写了一篇文章”中的“小张”是() A施事主语 B受事主语 C中性主语 D谓词性主语

第四章 现代汉语语法

第四章现代汉语语法 教学目的:了解并掌握现代汉语的语法系统,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识别、纠正、语法错误,能正确分析语法现象,用词造句合乎规范。 教学重点:词类;短语;句法成分;句型。 第一节语法概说 一、语法和语法体系 1.语法这个术语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即上面说过的语法事实;另一个指语法学。 2.语法学是探索并描写语法结构的科学,是语法学者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体系的认识和说明。 语法学分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词法的研究范围包括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形变化(形态)。句法的研究范围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3.语法体系也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系统,另一个含义是语法学体系,指语法学说的系统性。它是语法学者研究和解释语法事实时所用的分析方法、分类术语等的系统性。 二、语法的性质 跟词汇相比,语法具有更明显的抽象性、稳固性和民族性。 (一)抽象性 1.语法是从众多的语法单位里抽象出其中共同的组合方式或类型及如何表达语义的规则。语法是抽象出来的公式。 2.内部的组合规则和格式是很有限的。因此语法具有抽象性、概括性。 (二)稳固性 1.语法的变化比起语音、词汇来要缓慢得多。因为它是一个由各种抽象规则交织成的有紧密联系的体系。 2.语法的稳固性并不限制语法的演变。 (三)民族性 1.每种语言都有明显的民族特点,不仅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同样也表现在语法上。 2.研究语法要注意不同的语言的共性和个性。 3.要警惕拿别的语言的语法来硬套汉语的语法。 此外,语法还有生成性、系统性、递归性。 三、语法单位和句子成分 (一)语法单位四级: 1.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构词单位,是语言的备用单位。语素可以和别的语素组合成合成词.也可以单独成词。 2.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语言的备用单位。一部分词加上句调可以单独成句。 3.短语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大多数短语可以加上句调成为句子。

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练习(有答案)

6、 一、填空 1、“学点语法”中的“语法”指客观存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 2、“我上午看哲学,下午看语法”中的“语法”指 ________________ 。 3、“语法、修辞都属于社会科学畴”中的“语法”指 _________________ 。 4、划分词类的标准是词的 _______ 。 5、实词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 ,虚词在结构中起 ________ 和 ______ 作用。 6、实词包括 ______ 、 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 虚词包括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 。 7、词与词组合成短语,既有 _______ 上的要求,又有 ________ 上的要求。 8、根据短语部词和词的 ___________ ,短语可以分为 12 类。 9、从功能角度看,短语可以分为 ______ 短语、 ________ 短语和 _______ 短语三类。 10、主谓短语从功能角度可以分为三类, 其功能分类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 ,根据其 性 质可以归入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11、状中短语从功能角度可以分为两类, 其功能分类的依据是 ___________ ,根据其性质可 以归入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两类。 12、根据不同的语气,句子可以分为 ________ 、 _______ 、 ______ 、 ______ 四类。 13、动词性谓语句包括 _______ 谓语句、 _______ 谓语句、 _______ 谓语句、 ______ 谓语 句、 _______ 谓语句等几种类型。 14、疑问句有 ______ 、 ________ 、 ______ 、 ________ 四种形式。 15、条件复句包括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 三种形式。 16、复句分类的依据是它的 ___________ ,分类的标准是它的 __________ ,主要是关联词 语。 17、词性误用常出现在 __ 18、常见的语病主要有 __ 当、 搭配不当等。 二、单项选择 1、“我在假期里去过。 ”其中的“在” A 、动词 B 2“我们俩比一比。 介词 B 我们无言以对。 介词 B 下列都是名词的一组是 _____ 刚才、将来 B 、立刻、片刻 C 下列都是副词的一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来、今后 B 、立刻、刚刚 C 下列都是形容词的一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轻微、显然 B 、全部、统统 C 、长久、 下列词语 ________________ 组都是词。 人马、人手 B 、白菜、白墙 C 、灭火、发火 误用、 残缺、 这三类词之间。 ______ 安排不当、 使用不 A 、 3、 A 、 4、 A 、 5、 A 、 A 、 7、 A 、 、介词 ”其中的“ 助词 其中的 C 比”是 C “对” 是 是 ___ 、副词 、语气词 o 、名词 、动词 、名词 、助词 、从前、 、立刻、 从来 片刻 久久 、向来、过去 、从前、从来 、忽然、突然 D 、清清楚楚、说不清楚

现代汉语语法题库 (带答案)

第四章语法 一、填空题 1、语法这一术语可有三种含义:语法规律、(语法科学)、语法教材。 2、分析语句的结构和功能的目的在于(区别异同、辨明意义)。 3、语法分析有两种基本的方法,一是把大类分成小类,另一是(把整体切为部分)。 4、对现代汉语的词进行语法分类,必须以词的(语法功能)为依据。 5、词的语法功能是指词的(组合能力)。 6、词的分类是逐级进行的,首先根据能否作句法结构成分,可以把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7、根据组合能力的不同可以把实词分为体词、(谓词)、加词三类; 8、现代汉语特殊的词类有两类,一是(叹词),另一是拟声词。 9、量词包括名量词、(动量词)、时量词。 10、不能带宾语的和只能带施事宾语或处所宾语的动词一般叫(不及物动词)。 11、加词包括(副词)和区别词两类。 12、副词的语法特点是一般只能充当(状语)。 13、(代替)功能就是代词的主要语法功能。 14、代词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 15、助词包括结构助词、(动态助词)以及“所、似的”等其他助词。 16、词与词的组合包括实词与实词、实词与虚词的组合,可统称为(短语),也有叫词组的。 17、在句法结构中承担结构关系的关系项叫做句法结构成分,简称(句法成分)。 18、介词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它和词或短语构成介词短语,主要作(动词和形容词或谓词性短语)的修饰语。 19、从语义关系上看,主语可以分为(施事主语)、受事主语、关涉主语。 20、在偏正短语中,起限制或描写作用的成分叫修饰语,修饰语主要指(定语和状语)两种句法成分,被修饰的成分是中心语。 21、句子是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每一个句子都有一定的(语调),表示不同的语气。 22、句子的特殊成分有(复说语)和插说语两种。 23、复说语有称代式复说语和(总分式复说语)两种。 24、根据结构关系,单句首先可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两大句型。 25、非主谓句主要有名词句、(动词句)、形容词句和叹词拟声词句四种。 26、根据主谓句中谓语的性质和特点可以把主谓句分为四种,即名词性谓语句、(动词性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和主谓谓语句。 27、由连动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称连动句,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是(兼语句)。 28、表示存在、出现、消失的句子一般叫(存现句)。 29、复句一般可以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两类。 30、因果复句可以分为(说明因果的因果复句)、推论结果的因果复句、说明目的的因果复句三类。 31、假设条件句复句可以分为充分条件句、必要条件句和(无条件句)三类。 32、在复句中用来连接分句并表明分句之间关系的连词、副词和短语,统称(关联词语 )。 33、倒装句是有一定特点的句子,首先倒装的部分可以(复位(或还原)),其次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试题精华版(含答案解析)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精华版 1、语法这—术语有哪几种含义? 答:语法这一术语有三种含义:(1)语法规律,例如:“汉语语法并不难掌握。”这里的“语法”是指客观存在的语法规律。(2)语法科学,例如:“语法研究语言结构的规律。”这里的语法指人对客观语法的认识。(3)语法教材或语法著作,例如:“这本语法教材写得不错。” 2、语法分析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答:语法分析有两种基本的方法:一是把大类分成小类,例如把词分成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等;一是把整体切分成部分,例如把句子分成主语、谓语等等。进一步要寻求分析出来的单位所涉及的种种关系,包括:语法单位与语法单位的关系,如主谓关系、述宾关系等等;语法单位与客观对象的关系,如施事、受事等等;语法单位与谈话人之间的关系,如陈述、疑问等等 3、什么是词类?为什么要给词分类? 答:词类指的是词在语言结构中表现出来的类别。语法上给词分类,为的是说明语句结构的规则,指明词的用法。 4、汉语划分词类的依据是什么? 答:对汉语的词进行分类,须以词的语法功能为依据。词的语法功能,是指词的组合能力,表现为:(1)能充当什

么句法结构成分,不能充当什么句法结构成分。例如名词经常作主宾语,介宾短语不能作主语。(2)能跟什么词组合,不能跟什么词组合,组合以后发生什么样的关系。例如名词前面可以加数量词,组合后发生偏正关系。名词的前面不能加“不”。 5、举例说明如何区分实词和虚词。 答:根据词能否作句法结构成分,可以把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能单独充当句法结构成分的是实词,例如“人、跑、红、马上”。不能单独充当句法结构成分的是虚词,例如“从、了、吗、和”。 6、举例说明如何区分名词、动词、形容词。 答:可以先用“不”测试,不能加“不”的是形容词。再用“很”测试,能加“很”的是形容词和心理动词;能带宾语的是动词。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式是AA,单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式是上A 或AA的;双音节动词是ABAB,形容词是AABB。名词主要作主宾语,也可以作定语,动词主要作谓语,形容词主要作定语和谓语。 7、实词包括哪些类别? 答:根据组合能力的不同可以把实词分为体词、谓词、加词三类。体词包括名词、数词和量词;谓词包括动词和形容词;加词包括区别词和副词。另外还有代替以上各类实词的代词。

(完整版)现代汉语语法(电子版)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 本课内容 第一讲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 第二讲汉语句型与句类 第三讲汉语中各种补语的教学 第四讲汉语中特殊句式的教学 第五讲汉语中反问、活用、引申与比较句的教学 第一讲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 精讲多练 二表达浅化、简化 三形式化、少用术语 四形式、语义、语用并重 五注重学生偏误 第一讲汉语句型与句类 第一节单句 第二节句型 第三节句类第一节单句 一词组主谓词组、动宾词组、偏正词组(状中偏正/定中偏正)、动补词组、联合词组 二句子成分 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动语(述语)、中心语主语和谓语;动语(述语)和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 三单句分析方法 1. 句子成分分析法(中心词分析法)(主、谓、宾、定、状、补) 2. 层次分析法(二分法) 第二节句型 一句型:根据结构关系划分的句子的类。 二主谓句与非主谓句 主谓句:同时含有主语和谓语的句子。 非主谓句:分不出主语和谓语的句子。 三主谓句按照谓语性质的分类 动词谓语句(普通动词谓语句、把字句、被字句、连谓句、兼语句、双宾句、存现句)形容词谓语句名词谓语句(名谓句) 主谓谓语句 四非主谓句的分类名词性非主谓句:谁?动词性非主谓句:下雨了。形容词性非主谓句:好!叹词句:哎呀! 第三节句类句类:根据句子的语气分出的句子类型。

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 陈述句 1 肯定形式的陈述句 2 否定形式的陈述句 3 特殊形式的肯定句 1)双重否定句 2)包含疑问代词或疑问结构的陈述句 三疑问句 1 一般疑问句 1)是非问句(吗) 2)特指问句(疑问代词) 3)选择问句(还是) 4)正反问句(不/没) 2 反诘疑问句(反问句) 3 测度疑问句(带“吧”表示猜测) 第二讲汉语中各种补语的教学 本节介绍汉语中的七种补语。需要注意的是:特殊的结果补语的意义;趋向补语(“来、去”)与宾语的位置,尤其要弄清楚说话人所处的位置;可能补语与程度补语在重音上的区别:可能补语重音在前,程度补语重音在后;时量补语中要弄清楚补语与宾语的位置。 一、结果补语二、趋向补语 三、可能补语四、程度补语 五、时量补语六、动量补语 七、数量补语 补语是谓语的补充说明成分。课堂教学中,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确:补语应该直接跟在谓语成分之后,只有在特殊条件下,补语才可以用在宾语之后。 一、结果补语 结果补语是由动词或形容词在主要动词后构成的一种语法形式,表示动作产生的某种结果。结果补语的内容很广泛,但应该强调:动词做结果补语一般是单音节词语,形容词则既可以是单音节也可以是双音节词语。 1、动词+完/见/到: 2、动词+上/成/着: 3、动词+走/开/动/住: 4、动词+好/对/错: 5、动词+清楚/干净: 二、趋向补语趋向补语是在动词后说明动作趋向的补语,包括简单趋向补语和复合趋向补语两种:简单趋向补语是在动词后加上“来”或“去”表示动作的趋向,“来”强调动作的趋向面向说话的人,“去”则相反;复合趋向补语是在动词后加上“上、下、进、出、回、过、起、到” 与“来、去”的组合成分。在课堂教学中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无论简单趋向补语还是复合趋向补语,如果动词的宾语是处所,那么,这个宾语必须放在“来、去”之前,其他宾语则不受限制。 1、动词+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