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识别系统设计说明书

颜色识别系统设计说明书
颜色识别系统设计说明书

目录

1选题背景 (2)

1.1 概述 (2)

1.2 课设要求 (2)

2方案设计 (2)

3实验论述 (3)

3.1AT89S52单片机简介 (3)

3.1.1 AT89S52的主要性能和参数 (3)

3.1.2 AT89S52的主要功能 (4)

3.2传感器TCS3200 (5)

3.2.1TCS3200芯片的结构框图与特点: (5)

3.2.2 TCS3200识别原理 (7)

3.3 传感器与单片机连接 (9)

3.4 LCD1602模块 (10)

3.4.1液晶显示器简介 (10)

3.4.2 指令格式与指令功能 (11)

3.4.3 LCD显示器的初始化 (11)

3.4.4 硬件电路连接 (11)

3.4.5 LCD1602液晶显示模块软件设计 (12)

3.5 系统结构图 (13)

4 颜色识别系统测试 (14)

4.1色彩识别的测试过程 (14)

4.2 颜色检测中的误差 (15)

4.3测试结果分析 (16)

5 课设总结 (17)

参考文献 (18)

1选题背景

1.1 概述

随着现代工业生产向高速化、自动化方向的发展,颜色识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检测和自动控制领域,而生产过程中长期以来由人眼起主导作用的颜色识别工作将越来越多地被相应的颜色传感器所替代。目前的颜色传感器通常是在独立的光电二极管上覆盖经过修正的红、绿、篮滤光片,然后对输出信号进行相应的处理,才能将颜色信号识别出来;有的将两者集合起来,但是输出模拟信号,需要一个A/D电路进行采样,对该信号进一步处理,才能进行识别,增加了电路的复杂性,并且存在较大的识别误差,影响了识别的效果。而TCS3200颜色传感器是美国TAOS公司生产的一种可编程并且能实现彩色光到频率转换的转换器,比市面上见到的光转电压颜色检测仪器在性能上有更多的优势。TCS3200它对光的动态响应范围大,标准输出频率范围为2Hz~500kHz,TCS3200有两个可编程的引脚,使用者可以对100%、20%、2%或者是动力关闭模块的输出量程进行选择使用。TCS3200在不需要DCs系统的情况下,给每个彩色通道至少能提供10字节的分辨。TCS3200可以用于彩色打印机、医疗诊断、LED检测、液体颜色识别、电脑彩色监控标准、颜色产品加工控制、和油漆、纺织品、化装品及打印材料的彩色搭配等颜色检测产品。

1.2 课设要求

此次课程设计是以色彩识别系统设计为目的,采用AT89S51单片机为核心,利用TCS3200颜色传感器和LCD1602建立起来的。文中给出整个系统的设计思路,包括,根据对三原色的感应原理和TCS3200颜色传感器识别颜色的原理的分析,设计出一个合适的可行的实验环境。其次,利用TCS3200颜色传感器,在合适的环境下,对被测物体进行检测,将测得的数据进行A/D转换,转化成数字量。最后,将转化后的数字量送到AT89S51单片机进行处理,得到被测物体所包含的RGB三原色的颜色值,之后利用LCD1602显示出来。

2方案设计

本次设计的要求包括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编程的设计。由颜色识别与检测原理可知,设计硬件电路可包括单片机控制电路、TCS32000颜色采集、LCD显示三个部分,进而实现颜色的检测识别模式及RGB值。

软件编程设计方面,通过C语言设定不同的I/O口驱动显示,在基本R、G、B三基色的基础上设定不同的频率范围来鉴别不同的颜色,可采用定时器0的工作方式1和计数器0的计数方式1进行定时计数特定时间内的脉冲数目来实现。通过单片机动态扫描显示

RGB的值和检测颜色的模式。这样就可完成了颜色检测系统的设计。

3实验论述

3.1AT89S52单片机简介

本系统采用ATMEL公司生产的AT89S52单片机作为微处理器。AT89S52与MCS-51系列单片机完全兼容,它采用静态时钟方式,可以大大节省耗电量。AT89S52是一个低电压,高性能CMOS 8位单片机,片内含8k bytes的可反复擦写的Flash只读程序存储器和256 bytes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功能强大的AT89S52单片机已经应用于较复杂的系统控制场合。AT89S52有40个引脚,32个外部双向输入/输出(I/O)端口,同时内含2个外中断口,3个16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2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2个读写口线,AT89S52可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编程,亦可在线编程。其将通用之微处理器及Flash存储器结合,特别是可反复擦写的FLASH存储器可有效降低开发成本。AT89C52及AT89S52之别,在于C及S,C表示需用并行编程器下载(接线多且复杂),S表示可支持ISP下载,可在89S52系统板上面预留ISP下载接口,AT89S52引脚如图3.1所示,实物图如图3.2。

图3.1 S52单片机管脚图图3.2 S52单片机实物图

3.1.1 AT89S52的主要性能和参数

(1)与MCS-51单片机完全兼容的指令和引脚排列以及工作特性。

(2)片内程序存储器内含8K可重复擦写的Flash程序存储器。

(3)片内数据存储器内含256字节的RAM。

(4)3个可编程的16位计数器(定时器)和32个可编程I/O口线。

(5)串行口是具有一个全双工的可编程的串行通信口。

(6)中断系统是具有8个中断源、6个中断矢量、2个优先权的中断机构。

(7)低功耗模式有空闲模式和掉电模式。

(8)编程频率是3-24MH,编程启动电流是1mA。

(9)AT89S52的工作电压为5V。

3.1.2 AT89S52的主要功能

P0口——8位漏极开路之双向I/O口。作为输出口,每位能驱动8个TTL逻辑电平。对P0端口写“1”时,引脚用作高阻抗输入。访问外部程序和数据存储器时,P0口亦被作为低8位地址/数据复用。在这种模式下,P0不具有内部上拉电阻。在FLASH编程时,P0口亦用来接收指令字节;在程序校验时,输出指令字节。程序校验时,需外部上拉电阻。

P1口——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 口,P1 输出缓冲器能驱动4 个TTL 逻辑电平。对P1 端口写“1”时,内部上拉电阻把端口拉高,此时可作输入口用。作为输入使用时,被外部拉低的引脚由于内部电阻的原因,将输出电流(IIL)。对P1 端口写“1”时,内部上拉电阻把端口拉高,此时可作输入口用。作输入用时,被外部拉低的引脚因内部电阻,将输出电流(IIL)。此外,P1.0及P1.2分别作定时器/计数器2之外部计数输入(P1.0/T2)及时器/计数器2之触发输入(P1.1/T2EX),详见表3.1所示。在flash编程及校验时,P1口接收低8位地址字节。

表3.1 P1口的第二功能

引脚号第二功能

P1.0 T2(定时器/计数器T2的外部计数输入),时钟输出

P1.1 T2EX(定时器/计数器T2的捕捉/重载触发信号和方向控制)

P1.5 MOSI(在系统编程用)

P1.6 MISO(在系统编程用)

P1.7 SCK(在系统编程用)

P2口——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 位双向I/O口,P2输出缓冲器能驱动4个TTL 逻辑电平。对P2 端口写“1”时,内部上拉电阻把端口拉高,此时可作输入口。作输入用时,被外部拉低的引脚因内部电阻,将输出电流(IIL)。在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或用16位地址读取外部数据存储器(例如执行MOVX @DPTR)时,P2口送出高八位地址。在这种应用中,P2口用很强的内部上拉发送1。在用8位地址(如MOVX @RI)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P2口输出P2锁存器之内容。在FLASH编程及校验时,P2口亦接收高8位地址字节及一些控制信号。

P3口——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3输出缓冲器能驱动4个TTL 逻辑电平。对P3端口写“1”时,内部上拉电阻把端口拉高,此时可用作输入口。作输入用时,

被外部拉低的引脚因内部电阻之原因,将输出电流(IIL)。P3口亦作为AT89S52特殊功能(第二功能)用,如表3.2所示。在FLASH编程及校验时,P3口亦接收些控制信号。此外,P3口亦接收些用于FLASH闪存编程及程序校验的控制信号。

表3.2 P3口的第二功能

引脚第二功能引脚第二功能

P3.0 RXD(串行输入口) P3.4 TO(定时/计数器0)

P3.1 TXD(串行输出口) P3.5 T1(定时/计数器1)

P3.2 INTO(外中断0) P3.6 WR(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

P3.3 INT1(外中断1) P3.7 RD(外部数据存储器读选通)

RST——复位输入。振荡器工作时,RST引脚有两个机器周期以上高电平将是单片机复位。

ALE/PROG——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或数据存储器时,ALE(地址锁存允许)输出脉冲用于锁存地址的低8位字节。一般,ALE仍以时钟振荡频率的1/6输出固定之脉冲信号,故它可对外输出时钟或用于定时目的。需注意:每当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将跳过一个ALE脉冲。对FLASH存储器编程期间,该引脚亦用于输入编程脉冲(PROG)。若必要,可通过对特殊功能寄存器(SFR)区中的8EH单元的D0位置位,可禁止ALE操作。该位置位后,只有一条MOVX及MOVC指令方能将ALE激活。此外,该引脚会被微弱拉高,单片机执行外部程序时,应设置ALE禁止位无效。

PSEN——程序储存允许(PSEN)输出是外部程序存储器之读选通信号,AT89S52由外部程序存储器取指令(或数据)时,每个机器周期两次PSEN有效,即输出两个脉冲,在此期间,当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将跳过两次PSEN信号。

EA/VPP——外部访问允许,要CPU仅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地址为0000H-FFFFH),EA端须保持低电平(接地)。需注意:若加密位LB1被编程,复位时内部会锁存EA端状态。若EA端为高电平(接Vcc端),CPU则执行内部程序存储器之指令。

FLASH存储器编程时,该引脚加上+12V的编程允许电源Vpp,当然这须是该器件是使用12V编程电压Vpp。

XTAL1——振荡器反相放大器及内部时钟发生电路之输入端。

XTAL2——振荡器反相放大器之输出端。

3.2传感器TCS3200

3.2.1TCS3200芯片的结构框图与特点:

TCS3200是TAOS公司推出的可编程彩色光到频率的转换器。它把可配置的硅光电二极管与电流频率转换器集成在一个单一的CMOS电路上,同时在单一芯片上集成了红绿蓝(RGB)三种滤光器,是业界第一个有数字兼容接口的RGB彩色传感器。TCS3200的输出信号是数字量,可以驱动标准的TTL或CMOS逻辑输入,因此可直接与微处理器或其他逻辑电路相连接。由于输出的是数字量,并且能够实现每个彩色信道10位以上的转换精度,因而不再需要A/D转换电路,使电路变得更简单。图1是TCS230的引脚和功能框图。

图3.1中,TCS3200采用8引脚的SOIC表面贴装式封装,在单一芯片上集成有64个光电二极管。这些二极管共分为四种类型。其中16个光电二极管带有红色滤波器;16个光电二极管带有绿色滤波器;16个光电二极管带有蓝色滤波器;其余16个不带有任何滤波器,可以透过全部的光信息。这些光电二极管在芯片内是交叉排列的,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入射光辐射的不均匀性,从而增加颜色识别的精确度;另一方面,相同颜色的16个光电二极管是并联连接的,均匀分布在二极管阵列中,可以消除颜色的位置误差。工作时,通过两个可编程的引脚来动态选择所需要的滤波器。该传感器的典型输出频率范围从 2 Hz~500 kHz,用户还可以通过两个可编程引脚来选择100%、20%或2%的输出比例因子,或电源关断模式。输出比例因子使传感器的输出能够适应不同的测量范围,提高了它的适应能力。例如,当使用低速的频率计数器时,就可以选择小的定标值,使TCS3200的输出频率和计数器相匹配。

从图3.1可知:当入射光投射到TCS3200上时,通过光电二极管控制引脚S2、S3的不同组合,可以选择不同的滤波器;经过电流到频率转换器后输出不同频率的方波(占空比是50%),不同的颜色和光强对应不同频率的方波;还可以通过输出定标控制引脚S0、S1,选择不同的输出比例因子,对输出频率范围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需求。

图3.1 TCS3200的引脚和功能框图

下面简要介绍TCS3200芯片各个引脚的功能及它的一些组合选项。

S0、S1用于选择输出比例因子或电源关断模式;S2、S3用于选择滤波器的类型;OE 是频率输出使能引脚,可以控制输出的状态,当有多个芯片引脚共用微处理器的输入引脚时,也可以作为片选信号;OUT是频率输出引脚,GND是芯片的接地引脚,VCC为芯片提供工作电压。表3-1是S0、S1及S2、S3的可用组合。

表3-1 S0、S1及S2、S3的组合选项

S0 S1 输出频率定标S2 S3 滤波器类型

关断电源红色

L H 2% L H 蓝色

H L 20% H L 无

H H 100% H H 绿色

TCS3200内部原理图

3.2.2 TCS3200识别原理

1). 色彩空间

通常所看到的物体的颜色, 实际上是物体表面吸收了照射到它上面的白光(日光)中的一部分有色成分,而反射出的另一部分有色光在人眼中的反应。任何一种颜色都可以用三种基本颜色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

这里介绍一种最典型的颜色模型,即RGB模型。如图3.2.1所示,在这个颜色模型中, 3个轴分别为R、G、B。原点对应的为黑色(0, 0, 0),离原点最远的顶点对应白色(255, 255, 255)。由黑到白的灰度分布在从原点到最远顶点间的连线上, 正方体的其他六个角点分别为红、黄、绿、青、蓝、和品红。需要注意的一点是,RGB颜色模型所覆盖的颜色域取决于显示设备因光电的颜色特性。每一种颜色都有唯一的RGB值与它对应。

2). TCS230识别颜色的原理

由三原色感应原理可知,如果知道构成各种颜色的三原色的值,就能够知道所测试物体的颜色。对于TCS230来说,当选定一个颜色滤波器时,它只允许某种特定的原色通过,阻止其他原色的通过。例如:当选择红色滤波器时,入射光中只有红色可以通过,蓝色和绿色都被阻止,这样就可以得到红色光的光强;同理,选择其他的滤波器,就可以得到蓝色光和绿色光的光强。通过这三个值,就可以分析投射到TCS230传感器上的光的颜色。

3). 白平衡算法

颜色实际就是物体对光的反射或投射而表现出来在人眼中的反映, 而TCS3200 就是通过分别检测一种颜色反映出来的光的红、绿、蓝分量, 通过把光强线性转换为频率信号, 量化出R、G、B值, 从而计算出颜色。值得注意的是, 不同的光线通过物体反映出来的光强是不同的, 而且非标准白光(RGB三者不相等)在物体上反映出来的光强分量也是不同的。

为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进行白平衡, 即首先测量出基准光源的RGB光强值, 再测量出在标准光源下物体所反映出的光强值,两者之比就是物体的反射(或透射)性质, 即物体的实际颜色, 如公式(1), (2), (3)。

R=P物红/P源红 (1)

G=P物绿/P源绿 (2)

B=P物蓝/P源蓝 (3)

由于在RGB 坐标下的颜色标准坐标为0-255 之间,所以把所得结果乘以255,即得到标准的RGB 值。透明物体直接测量光源的光强-频率值,不透明物体需要用白纸测量反射光源。

在实际运用中,对于TCS230的光传感器来说,这里有两种方法来计算调整参数:①依

次选通三种颜色的滤波器,然后对TCS230的输出脉冲依次进行计数。当计数到255时停止计数,分别计算每个通道所用的时间。这些时间对应于实际测试时TCS230每种滤波器所采用的时间基准,在这段时间内所测得的脉冲数就是所对应的R、G和B的值。②设置定时器为一固定时间(例如10 ms),然后选通三种颜色的滤波器,计算这段时间内TCS230的输出脉冲数,计算出一个比例因子,通过这个比例因子可以把这些脉冲数变为255。在实际测试时,使用同样的时间进行计数,把测得的脉冲数再乘以求得的比例因子,然后就可以得到所对应的R、G和B的值。

3.3 传感器与单片机连接

T CS3200是TAOS公司推出的可编程彩色光到频率的转换器,该传感器具有分辨率高、可变成的颜色选择与输出定标、单电源供电等特点;输出为数字量,可直接与微处理器连接。图3.3.1中用89C51的P1口的几个引脚来控制TCS230的各个引脚,而TCS230的输出引脚连接到89C51的定时器/计数器1的输入端(P35)。设置89C51定时器/计数器为相应的工作方式,初始化89C51定时器为一个定值,再选择TCS3200的输出比例因子,并使能输出引脚。实际使用中,通过读取89C51计数器的值,就可以分别计算出TCS3200的3种输出频率,进而确定R、G、B值及颜色。相应的软件流程如图3.3.2所示。

图3.3.1 TCS230颜色识别接口电路

在程序流程中:系统初始化负责设置89C51的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方式,选择TCS230的输出比例因子,使能输出引脚以及通信参数的设置。初始化完成后,检测是否需要进行

白平衡调整。如有,调整白平衡子程序;否则,转到下一步,检测是否需要进行颜色识别。如不需要颜色识别,返回;如需要颜色识别,调用颜色识别子程序,直到颜色识别完毕。

图3.3.2 软件流程

3.4 LCD1602模块

3.4.1液晶显示器简介

液晶显示器简称LCD显示器,它是利用液晶经过处理后能改变光线的传输方向的特性显示信息的。液晶显示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极低、显示内容丰富等特点,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有16字*1行、16字*2行、20字*2行和40字*2行等的字符液晶显示模块。这些LCM虽然显示字符数各不相同,但是都具有相同的输入输出界面。此次课设使用的是16*2字符型液晶显示模块CA1602A。

CA1602A采用标准的16脚接口,各引脚情况如下:

第1脚:Vss,电源地

第2脚:Vcc,+5v电源

第3脚:V o,液晶显示偏压信号

第4脚:RS,数据/命令选择端,高电平时选择数据寄存器,低电平时选择指令寄存器。

第5脚:RW:读/写选择端,高电平时进行读操作,低电平时进行写操作。但RS和RW共同为低电平时可以写入指令或者显示地址;当RS为低电平RW为高电平时可以读

忙信号;当RS为高电平RW为低电平时可以写入数据。

第6脚:E,使能端,当E端由高电平跳变成低电平时,液晶模块执行命令。

第7-14脚:D0-D7,为8位双向数据线。

第15脚:A,背光源正极

第16脚:K,背光源负极

3.4.2 指令格式与指令功能

总共有11条指令,它们的格式和功能如下表3.4:

序号指令RS RW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1 清显示0 0 0 0 0 0 0 0 0 1

2 光标返回00 0 0 0 0 0 0 0 1

3 置输入模式0 0 0 0 0 0 0 1 I/D 0

4 显示开/关控制0 0 0 0 0 0 1 D C S

5 光标或字符移位0 0 0 0 0 1 S/C R/L * B

6 置功能0 0 0 0 1 DL N F * *

7 置字符发生存储器地址0 0 0 1 字符发生存储器地址

8 置数据发生存储器地址0 0 1 显示数据发生存储器地址

9 读忙标志或地址0 1 BF 计数器地址

10 写数到CGRAM或DDRAM 1 0 要写的数据内容

11 从CGRAM或DDRAM读数 1 1 读出的数据内容

表3.4 控制命令表

3.4.3 LCD显示器的初始化

LCD使用之前须对它进行初始化,初始化可以通过复位完成,也可以在复位后完成,初始化过程如下:

1).清屏。

2).功能设置。

3).开/关显示设置。

4).输入方式设置。

3.4.4 硬件电路连接

在本设计中,1602显示器与单片机的连接如下:Vss管脚接地,Vdd管脚接+5V电源,

V o管脚通过一3.3k电阻接地,RS管脚接P2.0管脚,RW管脚接P2.1管脚,E管脚接P2.3管脚,D0-D7管脚依次接P0.0-P0.7管脚,A管脚接+5V电源,K管脚接地。

P0口是一个三态双向口,可作为地址/数据分时复用接口,也可作为通用的I/O接口。它由一个输出锁存器、两个三态缓冲器、输出驱动电路和输出控制电路组成。P0口作为I/O 口输出的时候时输出低电平为0 输出高电平为高组态(并非5V,相当于悬空状态)。也就是说P0 口不能真正的输出高电平,给所接的负载提供电流,因此必须接上拉电阻(一电阻连接到VCC),由电源通过这个上拉电阻给负载提供电流。

P2口也是准双向口,它有两种用途:通用I/O接口和高8位地址线。与P1口相比,它只在输出驱动电路上比P1口多了一个模拟转换开关MUX和反相器。

LCD1602与52单片机的具体连接方式如图3.4.4所示:

图3.4.4 LCD1602与单片机的具体连接图

3.4.5 LCD1602液晶显示模块软件设计

本设计的LCD1602液晶显示模块主要是利用比较经典的LCD显示方法来进行设计的,即字符串的方式进行输出显示。流程图如图3.4.5所示。

图3.4.5 LCD1602显示模块流程图

3.5 系统结构图

色彩识别系统是基于MCS-51系列单片机控制的基础上,添加了TCS230颜色传感器采集模块,TCS230驱动模块,四个白色LED 补光模块,LCD1602液晶显示模块,在这些模块的基础上实现的色彩识别系统,色彩识别系统的设计如图3.5.1

系统框架所示。电路图如3.5.2所示。

图 3.5.1 系统框架

图 3.5.2 系统电路图

4 颜色识别系统测试

4.1色彩识别的测试过程

事物是随时间变化而运动变化的,由于本系统对软硬件关联性要求很高,其整个实验过程中间变化过程很复杂,一般仿真无法实现。

本设计的测试过程很简单,具体操作如下:首先将开发板接通电源,将色彩纸板放平,其次把设计中的颜色采集模块放在待测的纸板上,放正放平,最后用隔光较好的纸张或者盒子将颜色采集模块遮盖起来,然后用笔记录LCD显示的值,依次测量不同颜色的纸板并记录数据即可。

在测试过程中进行了多次的测量试验,记录的一些数据如下图4.1

图4.1 测试数据

4.2 颜色检测中的误差

物体颜色信息十分广泛,颜色的确定需要色调、明度和饱和度三大要素或三原色(红绿蓝)的刺激值。影响颜色检测准确度的参数主要有:照射光、物体反射、光源方位、观测方位和传感器性能等,任何一个参数发生变化都会导致观察到的颜色发生变化。

(1)光源的影响

照射光包含有太阳光和外界杂散光,太阳照射角度、云层厚度和其它天气条件都会导致照射光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被测物体颜色发生变化。

(2) 光源方位和观测方位的影响

光源方位,也就是被测物体指向光源的法线方向,它决定了有多少太阳光或外界杂散光作为入射光。观测方位是指被测物体指向传感器的法线方向,它决定了反射到传感器中的光强。

(3) 被测物表面反射状况的影响

传感器探头与被测物之间的距离影响着输出信号,可能会造成不同颜色信号的交叉,形成测量误差,所以存在某一最佳距离对输出特性影响最小,以保证颜色与输出信号的一一对应关系。被测物表面的较明显凹凸区域也会给输出信号带来较大的误差。

4.3测试结果分析

通过上面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如果被测物体的颜色中,红色成分比较多,那么在显示的输出结果中的R的值就大;同样的,如果绿色成分多,输出结果中的G的值就大,如果蓝色成分多,输出结果中的B的值就大。表格最后一列给出了这些颜色值对应的色彩图像,而表格的第一列给出了标准的色彩图像,可以看出,实际测得值与标准值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差,这些误差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外界干扰光的存在,其次因为传感器芯片对光的敏感性不同,此外可能的原因包括补光模块中的LED二极管发出的光不稳定,还可能因为物体对光的反射能力不同等等,所有的这些原因导致了在测量的过程中存在的误差在所难免,只有不断的改善,以达到减小误差的目的,所以本系统还有待更进一步的研究以改善整个系统。

通过系统测试,验证了色彩识别系统的可行性,通过对纯白色、纯绿色、纯蓝色三个纸板的检测,验证了本系统的确可以完成预期的任务,实现系统功能,但是与其真实值之间还有一定的误差,这也是本系统的不完善之处,这也为以后的更完善的功能更强大的精确度更高的色彩识别系统打了一个结实的基础,为以后更好的完善和简化色彩识别系统做下了铺垫。

5 课设总结

这次课设我们就色彩识别系统的原理及实现做了研究。现将本论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内容总结如下:

(1) 建立颜色识别系统的模型,推算出颜色识别的算法。

(2) 介绍单片机等主要模块的功能及优势。

(3) 对系统进行整体的软硬件设计。

(4)编写程序计算RGB三种颜色值,然后进行测试实验,以验证论文中结论的准确性。

总的来说,本论文是以AT89S52单片机为基础,利用TCS3200颜色传感器模块,LCD1602液晶显示模块实现色彩识别系统的设计,并进行了色彩识别的测试实验。其中,色彩识别的算法实现原理和各模块的实现是其中的重点。

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的课程设计我们发现了很多不足,不论是理论知识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有一些问题。我们从态度上应该积极向上,主动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克制遇到问题就气馁的坏习惯。而在理论的的知识方面,我们拥有编写代码的能力,但是却没有模块化的编写过程序,导致开始编写的时候代码混淆不清。在硬件电路的焊接中,虽然电路比较小,但是还是忽略了一些细节,或者因为线有些乱而接错了接口并且没有更好的布局。

在制作或者设计中的时候我们总会犯各种各样的小错误,比如布局,接线,测设等等。但是总的来说还是还是学到了一些东西并且最终完成了课设。在此也多些老师的指导和培养,才让我们更快更好的完成设

参考文献

[1] 李朝青.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0.

[2] 杨家国.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S52程序设计[J].电子报,2009.

[3] 张松灿,肖本贤.高分辨率颜色传感器TCS3200的原理和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5.

[4] 卢川英, 于浩成, 孙敬辉, 孟中. 基于 TCS3200传感器的颜色检测系统[J].吉林大学学报.2008.11.

[5] 胡建民. 颜色传感器TCS3200及颜色识别电路 [EB/OL].

附录1程序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DataPort P0

sbit LCM_RS=P2^0;

sbit LCM_RW=P2^1;

sbit LCM_EN=P2^2;

sbit s2=P1^1;

sbit s3=P1^0;

sbit test_pin=P1^2;

uchar ge,shi,bai ;

uchar rp=2,gp=2,bp=2;

uchar count;

uchar disp_R[3];

uchar disp_G[3];

uchar disp_B[3];

void delay(unsigned int k);

void InitLcd();

void WriteDataLCM(uchar dataW);

void WriteCommandLCM(uchar CMD,uchar Attribc); void DisplayOneChar(uchar X,uchar Y,uchar DData); void InitLcd()

{ WriteCommandLCM(0x38,0);

WriteCommandLCM(0x38,1);

WriteCommandLCM(0x08,1);

WriteCommandLCM(0x01,1);

WriteCommandLCM(0x06,1);

WriteCommandLCM(0x0f,1);

}

void WaitForEnable(void)

{

DataPort=0xff;

LCM_RS=0;LCM_RW=1;_nop_();

LCM_EN=1;_nop_();_nop_();

while(DataPort&0x80);

LCM_EN=0;

}

void WriteCommandLCM(uchar CMD,uchar Attribc) {

if(Attribc)WaitForEnable();

LCM_RS=0;LCM_RW=0;_nop_();

DataPort=CMD;_nop_();

LCM_EN=1;_nop_();_nop_();LCM_EN=0;

}

void WriteDataLCM(uchar dataW)

车牌识别系统技术方案

停车场管理系统自动车牌识别计费系统技术方案

目录 1 企业概况 (4) 1.1 公司简介 (4) 1.2 资质证书 (4) 2 概述 (10) 2.1 系统方案总体设计 (10) 2.2 项目背景 (11) 2.3 方案概述 (12) 3 系统介绍 (14) 3.1 车牌识别系统简介 (14) 3.2 系统优势 (15) 3.3 系统组成 (16) 4 主要设备参数性能介绍 (19) 4.1 CA-AB900道闸 (19) 4.2 INEX- TI200 200万高清识别一体机 (20) 4.3 CA-600读卡控制器 (22) 技术参数: (22) 4.4 软件监控界面 (23) 4.5 其他辅件 (23)

5 售后服务 (24) 5.1 保修时间及范围 (24) 5.2 维修及维护服务 (24) 5.3 更新改进服务 (24) 5.4 客户档案,完善产品质量 (25) 6 部分工程案例 (26)

1企业概况 1.1公司简介 北京市仟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设计、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凝聚了大批实力雄厚的研发团队和技术团队,凭着对智能化应用领域多年来的积淀和对未来智能化领域发展的导向,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公司经过多年的开发研究,引进国外最先进的高新技术,不断完善自我。主要研发停车场主板软件、生产智能道闸、停车场收费系统、车位引导系统、派车系统、门禁系统、自动检售票系统等安防权限认证、消费认证产品。仟安的智能系统解决方案也已得到客户的全面认可和好评。经国家技术监督部门检验、产品的技术含量及外光造型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现“仟安”产品已遍布全国各大城市及地区,并已成功销往海外。 公司以“冲破束缚,发展无限”为企业宗旨,积极引领核心技术创新,不断为全球用户创造完美产品。逐渐形成了“开拓、创新、共赢、务实”的企业文化,建立了朝气蓬勃的精英团队。 公司自创建以来,一直保持了高速发展态势,现已成为国内停车场系统服务领域的领跑者,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的安防服务品牌。 1.2资质证书

植物设计说明

植物设计说明 一、别墅区间建筑周围与道路两侧的种植区域。 此区域种植基本集中在各个住宅前,种植风格强调形态错落,乔木、灌木、草花、地被按层次分布。 地被花卉以点缀为主,布置在灌木之前或之间,形成第一层次,修剪球型灌木作高低错落组团为第二层次构成绿色骨架,量较大,花灌木配植少量但形态错落---球型冠与瘦长型冠搭配,彩叶与绿叶搭配,形成丰富的视觉效果,阔叶小乔木或大乔木每组里只有1~2株或没有,常绿乔木1~3株左右。 花园洋房——满庭芳 庭——庭院,“满庭芳草易黄昏”,私密的小庭院,芬芳的花香,黄昏夕阳下的组团邻里庭院,舒适,怡人。 二、花园洋房区建筑间绿地区域。 此区域绿地面积较大,在组团种植时应当注意组团之间的开阖变化,在密植组团之间留出相对较大的草坪面积。植物组团在不同位置植株错落程度和组合方式不尽相同,大致可分为绿地中普遍栽植、在构筑物、出入户、建筑物周围等处的栽植和宅前花园分界栽植等3类。 多层——沁园春 园——以组团为庭园,形成特色组团,以园,以庭院小空间作为亮点,封闭的,半封闭的私家小空间。提供自家,邻里相互交流,以“幽”,“静”体现宜居空间。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霄雾阁常变,柳梢梅萼渐分明。 高层(商业及周遍高层区)——弄花影 弄——年青,活力,开阔的活动空间,富于变化的空间序列,婆娑树影,云破月来花弄影。中轴——乐之舞 舞——洒落一地的树影,色彩绚烂的银杏,色彩与音乐的绚烂之舞。 三、中轴公共绿地区域绿地。 公共绿地景观相对较为粗放,以较大片的乔木、灌木组群交替形成开阖的层次。 中心景观区(中心高层区)——浣花溪 溪——以水为媒,涓涓溪流。如连环,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璨,,,,适宜的休憩空间,增强邻里关系,或交流,或小憩,或小酌,涉水而居,诗意人生,,,,, 高覆盖的立体绿化 绿化理念要求硬质铺地在20%以下,使每个社区满眼都是绿色。 墙上、栏杆上都有花草覆盖,或悬挂花盆花篮,或种植爬藤植物。 色、香、味、形、声 色:四季常绿且要感觉出季节更替的变化。 对各种植物的选择配搭要考究到四季有花,且夏天要清雅,冬天要鲜艳。 香:植物的搭配要考虑景观具有香气,选择梅花、腊梅、紫薇、桂花等香花植物。 味:全冠移植保证了植物原汁原味的生长形态。 形:严格要求成树树形要美,在运输时是全冠移植,有损坏就得退换,并及时跟踪成活率,甚至就植物的摆放角度也是360度审视,找到客户最佳的观赏效果。

色彩设计的情感表达

色彩设计的情感表达 作者:xx 来源:《设计》2013年第02期 摘要:色彩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具有独立的艺术审美性,色彩能够使万物生机勃勃,不同的色彩有着不同的情感,不同的色彩能够表达人们心中不同的感受,并能够通过视觉传递表情。色彩是作为形态以外的另一个设计要素,色彩是无可替代的信息传达方式和最富有的吸引力的设计手段之一。色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不同的设计领域中都影响着人们的心情和情绪。 关键词:色彩设计情感表情 色彩是设计中的三要素之一,在视觉上不仅仅是一种美的享受,更是一种向广大消费者传达信息、理念的手段。色彩同文字、图形一样,主要功能是传达信息并且表达自己的情感。色彩设计既要符合视觉审美规律,又应具有鲜明的视觉形象,以便在传递信息时而获得最佳效果。所以说,色彩设计是集传播功能、情感意象于一体的视觉表现符。 1 色彩的基础 在《艺术辞典》中对色彩的概念是这样概括的:色彩是光的特性的延伸,色彩是在色光物体,视觉器官三者之间极其复杂的关系下面产生的一种物理现象。因此说,不同的色彩有着不同的启示作用和暗示力,用以表现画者内心的感受。 色彩由三原色组成,原色就是指无法调制出来的三原色。三原色可以从两个不同角度区分,一种是颜料混合的三原色——红黄蓝;另一种是色光混合的三原色——红绿蓝。通过两种原色相混合后产生的色彩被称为间色,也称之为二次色,包括橙色(红+黄)、绿色(黄+蓝)、紫色(红+蓝)。当两种间色或是三种原色相混合后产生的色彩被称为复色,也可以称之为再间色,这些色彩的纯度都比较低,为灰色调。红色与绿色、蓝与橙、黄与紫等在色相环中任何直径两端相对之色都称为互补色,补色之间混合会产生黑色。 在色彩绘画中,画家往往是借助光学知识进行表现。也就是通常意义上说的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三种条件色描绘对象。固有色是指物体自身固有的色彩;光源色则是指不同光源发出的强弱不同的光色;环境色即条件色,环境色彩发射在物体上形成的色彩效果。 2 色彩的情感特征表现 色彩不仅仅是为了视觉审美及视觉冲击力,它是具有丰富的感情,具有人类的情感特征。色彩是情感意境营造的第一要素,色彩可以表现喜、怒、哀、乐,也可以表现悲伤、崇高、优美、烦恼、滑稽、美好、痛苦、兴奋、平静等不同的感情。

(完整版)车牌识别系统的设计

车牌识别系统的设计 1.摘要: 汽车牌照自动识别系统是制约道路交通智能化的重要因素,包括车牌定位、字符分割和字符识别三个主要部分。本文首先确定车辆牌照在原始图像中的水平位置和垂直位置,从而定位车辆牌照,然后采用局部投影进行字符分割。在字符识别部分,提出了在无特征提取情况下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车牌字符识别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良好的识别性能。随着公路逐渐普及,我国的公路交通事业发展迅速,所以人工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着实际的需要,微电子、通信和计算机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交通管理效率。汽车牌照的自动识别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2.设计目的: 1、使学生在巩固理论课上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能力的提高,理论联系实践。 2、激发学生的研究潜能,提高学生的协作精神,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3.设计原理 由于车辆牌照是机动车唯一的管理标识符号,在交通管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车辆牌照识别系统应具有很高的识别正确率,对环境光照条件、拍摄位置和车辆行驶速度等因素的影响应有较大的容阈,并且要求满足实时性要求。 图1 牌照识别系统原理图 该系统是计算机图像处理与字符识别技术在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它主要由图像的采集和预处理、牌照区域的定位和提取、牌照字符的分割和识别等几个部分组成,如图1 所示。其基本工作过程如下: (1)当行驶的车辆经过时,触发埋设在固定位置的传感器,系统被唤醒处于工作状态;一旦连接摄像头光快门的光电传感器被触发,设置在车辆前方、后方和侧面的相机同时拍摄下车辆图像;

(2)由摄像机或CCD 摄像头拍摄的含有车辆牌照的图像通视频卡输入计算机进行预处理,图像预处理包括图像转换、图像增强、滤波和水平较正等; (3)由检索模块进行牌照搜索与检测,定位并分割出包含牌照字符号码的矩形区域; (4)对牌照字符进行二值化并分割出单个字符,经归一化后输入字符识别系统进行识别。4.详细设计步骤 4.1 提出总体设计方案。 车辆牌照识别整个系统主要是由车牌定位和字符识别两部分组成,其中车牌定位又可以分为图像预处理及边缘提取模块和牌照的定位及分割模块;字符识别可以分为字符分割与特征提取和单个字符识别两个模块。 为了用于牌照的分割和牌照字符的识别,原始图象应具有适当的亮度,较大的对比度和清晰可辩的牌照图象。但由于该系统的摄像部分工作于开放的户外环境,加之车辆牌照的整洁度、自然光照条件、拍摄时摄像机与牌照的矩离和角度以及车辆行驶速度等因素的影响,牌照图象可能出现模糊、歪斜和缺损等严重缺陷,因此需要对原始图象进行识别前的预处理。 牌照的定位和分割是牌照识别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在经图象预处理后的原始灰度图象中确定牌照的具体位置,并将包含牌照字符的一块子图象从整个图象中分割出来,供字符识别子系统识别之用,分割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牌照字符识别系统的识别率。 由于拍摄时的光照条件、牌照的整洁程度的影响,和摄像机的焦距调整、镜头的光学畸变所产生的噪声都会不同程度地造成牌照字符的边界模糊、细节不清、笔划断开或粗细不均,加上牌照上的污斑等缺陷,致使字符提取困难,进而影响字符识别的准确性。 因此,需要对字符在识别之前再进行一次针对性的处理。 车牌识别的最终目的就是对车牌上的文字进行识别。主要应用的为模板匹配方法。 因为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主要进行的都是图像处理,在这个过程中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处理,所以处理器和内存要求比较高,CPU要求主频在600HZ及以上,内存在128MB及以上。 系统可以运行于Windows98、Windows2000或者Windows XP操作系统下,程序调试时使用matlab。 4.2 预处理及边缘提取

植物种植设计说明书样本

植物种植设计说明书-2 三、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 要坚持突出生态, 尽量保留原有的植物群落和生态群落, 做到乔、灌、草、花卉合理搭配, 切实发挥绿化的生态功能, 而且要注重运用建筑小品、城市雕塑等造园的手段, 表现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园林景观。把自然山林中有价值的东西带回城市, 引入城区。 1、植物造景的时空序列节奏与其自然美 植物在景观表现上有很强的自然规律性和”静中有动”的时空变化特点。”静”是指植物的固定生长位置和相对稳定的静态形象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物境景观。”动”则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当植物受到风、雨外力时, 它的枝叶、花香也随之摇摆和飘散。二是植物体在固定位置上随着时间的延续而生长、变化, 由发芽到落叶, 从开花到结果, 由小到大的生命活动。 2、植物造景的独立景观与表现形式 ( 1) .孤植树, 是单形体的树木型态与色彩的景观表现形式。一般配植在开阔空间中或视线开朗的山崖坡顶处, 往往是所在空间的主景和焦点。不同的空间形式和树种, 具有不同的景观效果。 ( 2) .树丛, 是按形式美的构图规律, 既表现树木群体美, 又烘托树木个体、美的丛状组合形式。在形态上有高低、远近的层次变化; 色彩上有基调、主调与配调之分。群体的疏密错落布局形成明显的空间划属关系, 随着观赏视点的变换和植物季相的演变, 树丛的群体组合形态, 色彩等景象表现也随之变化。 ( 3) .花坛, 是以草本花卉为主的众多植株的集合体。以艳丽的花卉群体色彩表现花坛的图案纹样或模拟造型, 具有工艺美的表现特点。 ( 4) .树群, 是以树木群体美为主的树丛群体的扩展形式。可采用纯林, 更宜混交林。由乔、灌、花草共同组成自然式树木群落, 具有曲折迂回的林缘线, 起伏错落的林冠线和疏密有致的林间层次, 立体感强。 3、园林植物与其它景观材料的组合 (1)、植物造景对园林建筑景观的作用

设计说明(2)

设计说明(2)

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 色彩及符号的运用颇为独到,无论是白色的墙面、黄色的背景,还是抽象人物的摆设、个性化的吧台,都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和作用。经过极具典型形象以及识别符号的装饰,将多元化空间展现出来,以激发更深层次的联想,营造出一个简约的居室环境。设计说明: 没有繁琐及浮夸的表面装饰处理,有的只是生活中最常运用最为朴素的语言,以及那些精挑细选、用来点缀多彩生活的家具与摆设,一幅清爽且富有质感的构图便形成了。 设计说明: 本案设计以线色调为主,得用胡桃木的稳重色调进行搭配。豪华沙发、灯具等陈设,充分展现通透空间的所派感。以纵向穿插构图呈现空间的力度之美,尽现风华。 设计说明: 模糊性别界线、空间界线、材质界线,造就层次流转的界面语汇,理性的设计手法,无形化的感性思维,使空间艺术魅力呈现出来。 设计说明: 本户型以白色为主色调,白色代表纯洁、高尚、文雅,并能提高室内亮度,使居者增加乐观感和美的联想。大胆创意的天花、灯饰效果是本案的一大特点,它力图突出一种层次感与立体感。另

外,玻璃、灯等有为具现代感的装饰材料,与木雕、装饰画、陶瓷配合得自然和谐。 设计说明: 简约、清新、前卫是本设计最好的诠释。在每一片纯净的颜色中,家具色彩的鲜艳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白色与黑色的搭配,浅绿色与红色的烘托,形成了统一的色彩之美。灯饰的现代质感,装饰画的抽象艺术,体现了现代感与自然美的有机结合。 设计说明: 经过规划,使每个空间都能引入充分的自然光,营造通透、开阔的轻盈感。设计追求调和色彩、摹写绿意山景,诉求人与空间、人与自然的和谐融洽。 设计说明: 设计要求现代有品味,追求形态空间,使用元素对应。细部使用白色和玻璃相结合的墙面,令空间因白色而明净。白色带动了其它斑斓的色彩而赋予环境以生命力。在玄关的处理上,选用砖面白漆和胡桃木,朦胧的光线透过空间,使空间形态游离于现实和虚幻之间。 设计说明: 客厅及餐厅的部分墙壁以日本纸为装饰,外饰玻璃,晶莹剔透。沙发的背后是一道中国古典屏风,给整个客厅添加了雅致。客厅的灯饰选用意大利和美国设计师的作品,体现出中式风格的多样性,予人沉实而不华的气派,同时也托出业主的博学多才。

高清车牌识别系统设计方案

深圳市罗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车牌自动识别一体机 技 术 方 案 市罗拉智能科技

目录 第一章系统介绍............................................................................................................................................ - 2 -1.1)系统概述........................................................................................................................................ - 2 -1.2)系统特性........................................................................................................................................ - 2 -1.3)解决问题........................................................................................................................................ - 3 -1.4)功能模块........................................................................................................................................ - 4 -1.5)总体设计........................................................................................................................................ - 6 -1.6)设计依据........................................................................................................................................ - 6 -1.7)系统优势........................................................................................................................................ - 7 -1.8)系统拓扑图.................................................................................................................................... - 8 -1.9)产品细节鉴赏.....................................................................................................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0)系统安装方式................................................................................................................................ - 9 -1.11)系统进出场流程图...................................................................................................................... - 13 -1.12)项目车道布设图.......................................................................................................................... - 16 -1.13)项目方案设计效果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4)系统功能概述.............................................................................................................................. - 18 -1.15)系统进出场流程图.. (21) 1.16)用户使用 (22) 1.17)图像对比 (22) 1.18)系统管理软件 (23) 第二章主要设备介绍 (24) 2.1)车牌识别一体机 (24) 2.2)专用LED补光灯 (27) 2.3)18寸防护罩 (28) 2.4)镜头 (29) 2.5)快速道闸 (30) 2.6)道闸车辆检测器 (31) 2.7)车道信息显示屏 (32)

植物种植设计施工图的要点有哪些

植物种植设计施工图的要点有哪些 植物种植设计施工图是植物种植施工、工程预结算、工程施工监量和验收的依据,它应能准确表达出种植设计的内容和意图。然而,在我国园要植物设计施工图制图方面还存在按图施工的可操作性不足,施工员难以理解设计意图,施工无法完会达到要求等问题。本 文探索如何在设计图纸中清楚地表达设计的思想、施工方法和后续 养护管理要求等,使其更具科学、合理性与可操作性。 1、植物种植设计施工图的常见问题 1.1缺少对现状植物的表示 植物种植范围内往往有一些现状植物,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应尽量保留原有植物,特别是古树古木、大树及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灌木等。设计者往往只在施工图中用文字说明而没有图示现状 植物,使施工图的准确性不高和可操作性不强,有些甚至连说明都 没有,最后导致错伐植物,破坏环境。 1.2、图纸不全,图纸内容过于简单 建筑制图规范对建筑施工图中的总平面图与施工大样图分别有严格的规定,图纸的索引关系清晰,许多植物种植设计者能参照建筑 制图规范进行制图,设计文件完整可靠(如对在同一组群内要求的苗 木高度不一,同一种植物在不同位置种植时的苗木规格、整形形式 和施工技术要求不同等问题,用大样图图示清楚或在平面图中用文 字标注说明),但还有一些是"一图了事"--只有一张植物种植设计总 平面图,没有大样图,图中的内容表达不清,施工人员无法完全理 解设计意图,现场施时临时更改设计的情况很普遍。 1.3、文字标注不准确 植物种植设计图普遍采用特定的图例表示各种植物类型,用文字(或数字编号)标注说明植物名称,而对不同种植点的植物规格要求、造型要求和重要点位的坐标等普遍都没有标注,造成按图施工的可

色彩设计的依据与原则

色彩设计的依据与原则是什么? 一、形式和色彩服从功能充分考虑功能要求室内色彩主要应满足功能和精神要求,目的在于使人们感到舒适。在功能要求方面,首先应认真分析每一空间的使用性质,如儿童居室与起居室、老年人的居室与新婚夫妇的居室,由于使用对象不同或使用功能有明显区别,空间色彩的设计就必须有所区别。 二、力求符合空间构图需要室内色彩配置必须符合空间构图原则,充分发挥室内色彩对空间的美化作用,正确处理协调和对比、统一与变化、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在室内色彩设计时,首先要定好空间色彩的主色调。色彩的主色调在室内气氛中起主导和润色、陪衬、烘托的作用。形成室内色彩主色调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室内色彩的明度、色度、纯度和对比度,其次要处理好统一与变化的关系。有统一而无变化,达不到美的效果,因此,要求在统一的基础的求变化,这样,容易取得良好的效果。为了取得统一又有变化的效果,大面积的色块不宜采用过分鲜艳的色彩,小面积的色块可适当提高色彩的明度和纯度。此外,室内色彩设计要体现稳定感、韵律感和节奏感。为了达到空间色彩的稳定感,常采用上轻下重的色彩关系。室内色彩的起伏变化,应形成一定的韵律和节奏感,注重色彩的规律性,切忌杂乱无章。 三、利用室内色彩,改善空间效果充分利用色彩的物理性能和色彩对人心理的影响,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空间尺度、比例、分隔、渗透空间,改善空间效果。例如居室空间过高时,可用近感色,减弱空旷感,提高亲切感;墙面过大时,宜采用收缩色;柱子过细时,宜用浅色;柱子过粗时,宜用深色,减弱笨粗之感。四、注意民族、地区和气候条件符合多数人的审美要求是室内设计基本规律。但对于不同民族来说,由于生活习惯、文化传统和历史沿革不同,其审美要求也不同。因此,室内设计时,既要掌握一般规律,又要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地理环境的特殊习惯和气候条件。 色彩包围出的好心情作为装饰手段,墙面色彩因能改变居室的外观与格调而受到重视。色彩不占用居室空间,不受空间结构的限制,运用方便灵活,最能体现居住者的 个性风格。色泽功能 色彩的心理作用每一种颜色都具有特殊的心理作用,能影响人的温度知觉、空间知觉甚至情绪。色彩的冷暖感起源于人们对自然界某些事物的联想。例如,从红、橙、黄等暖色会使人联想到火焰、太阳,从而有温暖的感觉;从白、蓝和蓝绿等冷色会联想到冰雪、海洋和林荫,而感到清凉。 色彩与空间感 基于色彩的彩度、明度不同,还能造成不同的空间感,可产生前进、后退、凸出、凹进的效果。明度高的暖色有突出、前进的感觉,明度低的冷色有凹进、远离的感觉。色彩的空间感在居室布置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空间狭小的房间里,用可产生后退感的颜色,使墙面显得遥远,可赋予居室开阔的感觉。 色彩与人的情绪 色彩的明度和纯度也会影响到人们的情绪。明亮的暖色给人活泼感,深暗色给人忧郁感。白色和其它纯色组合时会使人感到活泼,而黑色则是忧郁的色彩。这种心理效应可以被有效地运用。例如,自然光不足的客厅,使用明亮的颜色,使居室笼罩在一片亮丽的氛围中,会使人感到愉快。 墙壁用色 墙面的色彩,构成了整个房间色彩的基调,其次,如家具、照明、饰物等色彩分布,都受到它的制约。墙面色彩的确定首先要考虑居室的朝向。南向和东向的房间,光照充足,墙面宜采用淡雅的浅蓝、浅绿冷色调;北向房间或光照不足的房间,墙面应以暖色为主,如奶黄、浅橙、浅咖啡等色,不宜用过深的颜色。墙面的色彩选择要与家具的色彩、室外的环境相协调。墙面的色彩对于家具起背景补托作用,墙面色彩过于浓郁凝重,则起不到背景作用,所以宜用浅色调,不宜用过深的色彩。如果室外是绿色地带,绿色光影散射进入室内,用浅紫、浅黄、浅粉等暖色装饰的墙面则会营造出一种宛如户外阳光明媚般的氛围;若室外是大片红砖或其它红色反射,墙面以浅黄、浅棕等色为装饰,可给人一种流畅的感觉。 色彩心理学家认为,不同颜色对人的情绪和心理的影响有差别。 暖色系列:红、黄、橙色能使人心情舒畅,产生兴奋感;而青、灰、绿色等冷色系列则使人感到清静,甚至有点忧郁。白、黑色是视觉的两个极点,研究证实:黑色会分散人的注意力,使人产生郁闷、乏味的感觉。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的瞳孔极度放大,感觉麻木,久而久之,对人的健康、寿命产生不利的影响。把房间都布置成白色,有素洁感,但白色的对比度太强,易刺激瞳孔收缩,诱发头痛等病症。 正确地应用色彩美学,有助于改善居住条件。宽敞的居室采用暖色装修,可以避免房间给人以空旷感;房间小的住户可以采用冷色装修,在视觉上让人感觉大些。人口少而感到寂寞的家庭居室,配色宜选暖色,人口多而觉喧闹的家庭居室宜用冷色。同一家庭,在色彩上也有侧重,卧室装饰色调暖些,有利于增进夫妻情感的和谐;书房用淡蓝色装饰,使人能够集中精力学习、研究;餐厅里,

设计说明和植物图解

设计说明 第一步,进行模型的建立,深入了解该别墅的空间变化。然后通过软件对模型进行光照分析并得出数据。 第二步,对cad平面深入了解,分析周围的地理化境和空间的家具布置。 第三步,总结并结合前两步所得出的数据,进行植物的合理化布置。入口出和阳台出多以龙铁树为主进行布置,龙铁树植株较大,在视觉上有冲击感,象征着“权威”和“吉祥”。在风水上有补宅血气的说法。西面有一个化工厂,应该放一些能够吸收有毒气体、耐干、释放较多的水蒸气和氧气的植物。考虑到以上几点在客厅还加了水竹和生态缸,使空间相对感觉到不是太干燥和乏味。南面有条小河,应该放一些耐阴,释放水蒸气少的植物。东面有一片森林,应该放置一些有驱蚊虫作用的植物。过道,则放金菊,香气怡人,心旷神怡。卫生间放虎皮兰,该植物耐阴耐湿,在风水上还有吸收阴气的说法。最后,结合以上内容,对室内植物进行布置。 下面介绍植物详情(附带图片): 龙铁树是很好的室内盆栽,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寓意“权威”和“吉祥”。不需要强光线,在暗处反而生长得好,可以长期摆放室内。

富有很高观赏价值的郁金香,是当今风行全球的一代名花。它属百合科草本植物,株高盈尺,叶形长圆,每棵有叶3~5片,色泽粉绿。花蕾从基部伸出,着生于花柄的顶端,单生直立,每朵6瓣,内有雌蕊1枚,雄蕊6枚,花容端庄,色色俱备,活像一个高脚的酒杯,鲜艳夺目,异彩纷呈,细赏之下有如春风扑面,令人心旷神怕。 金钱树是颇为流行的室内大型盆景植物,尤其在较宽阔的客厅、书房、起居室内摆放,格调高雅、质朴,并带有南国情调。是一种株形优美、规整、世界著名的新一代室内观叶植物。 非洲茉莉它可以解毒吸收甲醛属室内植物 产生的挥发性油类具有显著的杀菌作用。可使人放松、有利于睡眠,还能提高工作效率。茉莉花在药用上就用杀菌解毒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调节体内的荷尔蒙平衡它的香气也是淡淡的很清新

色彩设计和图形设计

色彩设计就是颜色的搭配。 了解的色彩用在不同的东西和场合上的!这个是比较有讲究的! 就比如一个很温馨的背景墙你几不能用大红弄上去~~这样就很刺眼~~让人很冲动很火暴的感觉~~就不适合了~~那就要有淡雅的浅兰色.淡蓝,淡紫色等等~看起来比较缓和舒服的颜色~~像医院~就不能用红色了~~~医院是要让病人静心修养身体,安心治疗的~~要是看到墙上都是红色的~就刺激了他的眼球了~~从而刺激神经~~还怎么静心~~等下刚刚动完手术的人,一看到墙上的红色,兴奋的不得了~~血管暴烈而死怎么办? 那红色适合什么呢? 那就是节日,喜庆的时候用~~红色因为很醒目,也充当安全警报色!也做为宣传北京色~比如横幅~~ 如果是食品的就用一些看起来哟食欲的颜色~~不如黄色,绿色啊~~不同的食品有不同的用色~~一个包装色是绿色的辣香零食,你敢买吗?当然是用红色的拉,这样才符合产品本身啊~~ 所以~~颜色的设计~~要看实际需要~~ 色彩对视觉有刺激作用,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常常具有先声夺人的力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设计的视觉冲击力的主要体现吧。“远看色彩近看花”、“七分颜色三分花”正说明色彩极易引起人的情感反应与变化。人的视觉对于色彩的特殊敏感性,决定了色彩设计在包装视觉传达中的重要价值。 设计色彩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色彩对比与色彩调和的问题。从以下色彩对比与调和的总结分析,可以证明色环图的功效所在。 1、色彩对比 色彩对比是指两个以上的色彩,以空间或时间关系相比较,能比较出明确的差别时称为色彩对比关系。色彩对比主要掌握的关键是色彩三要素的对比既: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同时色彩的冷暖对比亦至关重要。 1.1、色相对比 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名称,是区分色彩的主要依据,也是色彩特征的主体因素。以色相为主的配色,一般以色相环为依据,按照色彩在色相环上的位置所成的角度,可分为 ①同种色5度,如单色相红加黑、白、灰为肤色、土红、暗红等各单色相的配色; ②邻近色30度,如红、红紫、紫、蓝紫、蓝、蓝绿、绿、黄绿、黄、黄橙、橙、红橙相邻两色之间的配色; ③类似色60度,红、橙、黄、绿、蓝、紫的两色之间的秩序配色; ④中差色90度,红、黄橙、绿、蓝紫两色间的秩序配色; ⑤对比色120度红、黄、蓝的配色,橙、绿、紫的配色; ⑥互补色180度红、绿配色,蓝、橙配色,黄、紫配色。 为了与其他色彩书籍不发生冲突在以上(2-6)五种类型的构成色环角度前后可扩展20度归为此类配色。总之两色所成角度愈小,色彩的共性愈大,反之两色所成角度愈大,色彩的对比性愈强,调和性愈弱。 ①单色相:无有色相差别,主要应突出明度对比,配色时要拉大明度色阶;

课程设计报告-车牌识别系统的设计

车牌识别系统的设计 一、摘要: 随这图形图像技术的发展,现在的车牌识别技术准确率越来越高,识别速度越来越快。无论何种形式的车牌识别系统,它们都是由触发、图像采集、图像识别模块、辅助光源和通信模块组成的。车牌识别系统涉及光学、电器、电子控制、数字图像处理、计算视觉、人工智能等多项技术。触发模块负责在车辆到达合适位置时,给出触发信号,控制抓拍。辅助光源提供辅助照明,保证系统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都能拍摄到高质量的图像。图像预处理程序对抓拍的图像进行处理,去除噪声,并进行参数调整。然后通过车牌定位、字符识别,最后将识别结果输出。 二、设计目的和意义: 设计目的: 1、让学生巩固理论课上所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践。 2、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研究潜能,提高学生的协作精神。 设计意义: 车牌定位系统的目的在于正确获取整个图像中车牌的区域,并识别出车牌号。通过设计实现车牌识别系统,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一定的科研能力。 三、设计原理: 牌照自动识别是一项利用车辆的动态视频或静态图像进行牌照号码、牌照颜色自动识别的模式识别技术。其硬件基础一般包括触发设备、摄像设备、照明设备、图像采集设备、识别车牌号码的处理机等,其软件核心包括车牌定位算法、车牌字符分割算法和光学字符识别算法等。某些牌照识别系统还具有通过视频图像判断车辆驶入视野的功能称之为视频车辆检测。一个完整的牌照识别系统应包括车辆检测、图像采集、牌照识别等几部分。当车辆检测部分检测到车辆到达时触发图像采集单元,采集当前的视频图像。牌照识别单元对图像进行处理,定位出牌照位置,再将牌照中的字符分割出来进行识别,然后组成牌照号码输出。 四、详细设计步骤:

车牌识别管理系统方案(DOC)

PA-WT车牌识别 停 车 场 管 理 系 统 方 案

目录 第一章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系统设计依据及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本方案设计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设计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设计目标及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系统概述 (2) 3、系统基本功能及特点 (5) 系统结构框图 (6) 图像识别系统主要设备 (7) 4 出口处电脑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管理电脑功能 (11) 三.系统软件功能 (11) 第三章系统设计 (12) 注意事项 (13) 第四章售后服务 (14)

前言: 车牌识别技术是指能够检测到受监控路面的车辆并自动提取车辆牌照信息(含汉字字符、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及号牌颜色)进行处理的技术。车牌识别是现代智能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应用十分广泛。它以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等技术为基础,对摄像机所拍摄的车辆图像或者视频序列进行分析,得到每一辆汽车唯一的车牌号码,从而完成识别过程。通过一些后续处理手段可以实现停车场收费管理,交通流量控制指标测量,车辆定位,汽车防盗,高速公路超速自动化监管、闯红灯电子警察、公路收费站等等功能。对于维护交通安全和城市治安,防止交通堵塞,实现交通自动化管理有着现实的意义。 目前国内有两种识别方式,1、软件识别,就是摄像机直接接入PC机,通过电脑上位机软件对摄像机抓拍图片进行分析识别,优点成本低,缺点:对电脑要求较高,长时间运行识别速度会有一定影响。2、DSP嵌入式硬件识别,摄像机直接接入DSP嵌入式车牌识别器,通过专业的DSP芯片对摄像机抓拍图片进行分析,优点:对电脑要求低,设备自带防死机功能,算法丰富,识别速度快,适用于工业环境长时间运行。缺点:成本相对于软识别成本较高。 系统简介 我司采用DSP嵌入式硬件图像处理器研制开发的PA-WT汽车牌照自动识别车辆出入管理系统,具有方便快捷、准确可靠、保密性好、灵敏度高、节省

《色彩》教学大纲

《色彩》教学大纲 学分:6 总学时:108 理论学时:108 面向专业:艺术设计 大纲执笔人:李竞群大纲审定人: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色彩、造型、材料是装饰设计的三要素,其中色彩占据了最直接的地位,对色彩的研究和分析是提高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修课程,是艺术设计学科的重要基础,对色彩规律及其运用的研究是每一个设计者必备的条件。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学习色彩基础知识、构成原理等,掌握基本配色方法和色彩设计原理。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应该结合色彩理论知识、分阶段、针对性的进行色彩配色练习、色彩写生练习、色彩构成练习、色彩归纳及色彩设计练习,使学生从理论到实践,逐渐认识、掌握色彩,并逐渐熟练运用色彩作为设计工具。因此在课程教学的方法上,授课教师应该多准备实例素材,通过幻灯、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讲解,并通过课堂示范教学,使学生更直观的学习写生技法及色彩设计的方法及步骤。从设计思路及设计表达能力两个方面引导学生,从而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设计能力的目的。 二、教学大纲内容: 第一章:色彩知识(18学时) 第一节:色彩产生的原理 1、光与色:波长在380毫微米到780毫微米之间的电磁波能被人们所感觉,引起色感,称为可见光。 2、光谱:太阳白光可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光。 3、物体色:一般物体的固有色是由该物体吸收与反射光所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所吸收与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4、光源色:①自然光②人造物体的发光 5、环境色:周围环境的色彩作用于物体,称为环境色。 第二节:色彩的三要素 1、色相:色彩的本来面貌。色环。 2、明度:色彩的明亮程度。 3、纯度(饱和度、彩度):色彩的饱和程度或鲜浊程度。 第三节:色彩的体系 1、色立体:借助于三维空间表示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关系。 2、孟赛尔色立体:以色彩的三要素为基础,色相称为Hve(简写H),明度称为Valve (简写V),纯度称为Chrome(简写C)。垂直轴对应明度,偏角对应色相,动经对应纯度。 3、奥斯特瓦尔德色立体:认为纯白有11%的含黑量,纯黑有3.5%的含白量。组成形式是以明度系列为三角形垂直边轴。 4、日本色研的色立体:以24色相组成色相环,垂直中心轴为明度色阶。 5、色立体的作用:配色词典 第四节:色彩的混合 1、三原色:①色光三原色:红、绿、蓝。②颜色三原色:红、黄、蓝。 2、色彩的混合:①加色混合:色光混合。②减色混合:色料的混合。③中型混合:视觉混合。 本章重点、难点:1、色立体 2、色彩的混合 建议教学方法:采用模型教具讲解孟氏色立体、奥氏色立体、日色研色立体;采用配色练习熟悉色彩混合效果。 思考题:1、光源色、环境色对物体固有色的影响。 2、孟氏色立体、奥氏色立体、日色研色立体的原理及形式。 3、配色识典的使用方法。 第二章:水粉写生(30课时)

园林景观毕业设计说明参考

曲畔人家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该庭院位于美丽的承德。整个庭院呈不规则多边形,总面积约2300平方米。庭院内有起伏的小地形,用地整体东北高西南低,地形高差约有2米。好庭院都是与周围环境以及主人的兴趣爱好极度和谐的,这样的庭院绝非华而不实,而总是给人以实用舒适的感觉。 二、整体设计依据 1、以绿化为主,适当点缀小品(花架,石凳等),做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 2、体现环境特色,亲近自然,形成整体风格,古典与现代的结合。 3、打造人性空间,满足功能需求。 4、适地适树,在形成良好的庭院景观的同时,应考虑方便今后的养护管理,尽量节约庭院的投入和今后的养护管理费用。 三、整体设计的理念和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在设计中体现环境的功能、局部氛围的创造以及细部构造的尺度宜人等。如迷人的紫藤花架,空旷的石片露台,美观实用的水池,体现的都是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2、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则。人本身即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活动必须给自己留有空间,即我们在规划设计中必须给庭院留足弹性。 3、因地制宜、塑造空间个性的原则。庭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私有空间,因此我们在设计时要发挥想象,为园主创造具有个性的空间。 4、坚持人居环境的舒适性原则。在有限的空间创造出符合居民需求的人性空间,为居民提供可居、可憩的私家庭院。 5、坚持“文化性”的原则。通过环境载体的造型、色彩、质地及空间的处理,空间的过渡等,同时,充分挖掘植物的文化内涵,以提高庭院的文化品位,突出庭院的植物景观特色。 四、整体设计总体要求 环境设施对主人的健康、精神及心理产生的影响很大。所以,好的居住环境要根据人们的心理特点、生理因素等,进行合理布局、精心设计。充足的阳光为人们所必需。新鲜的空气对也尤其珍贵,能在清新、宁静的自然环境中休息散步,无疑是人们的一大享受,而这些要求,通过植物都可以达到。在具体的设计中,在植物配置上,总的要求是四季有绿,三季有花,即所谓的“春意早临

平面设计中的色彩魅力分析

平面设计中的色彩魅力分析 色彩在平面设计的表现中具有迅速诉诸感觉的作用。它与公众的生理、心理反应密切相关。公众对某一平面设计作品的第一印象是通过色彩而得到的,而如何在平面设计领域出色地利用色彩这些特性来进行设计主体的明确表现,并非易事。在平面设计中,色彩的特性对所涉及主题有深远影响。 平面设计涉及内容相当广泛,不仅仅有软件的使用,还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就设计本身而言,思维的活跃非常重要,当面对受众时,要想让设计作品一下就引起受众的注意,达到直接冲击眼球的效果,除了独特的构思之外,色彩的对比、调合及运用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设计者不能随意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做宣传、设计,而应根据对产品本身想法的感受去表达。 色彩在平面设计的表现中具有迅速诉诸感觉的作用。它与公众的生理、心理反应密切相关,公众对某一平面设计作品的第一印象是通过色彩而得到的。艳丽、典雅、灰暗等色彩感觉,影响着公众对平面设计作品内容的注意力;鲜艳、明快、和谐的色彩组合,会对公众产生较强的吸引力;陈旧、破碎的用色,会导致公众产生“陈旧”的感觉。因此,色彩在平面设计中有着特殊的诉求力。 现代平面设计的主要构成元素是色彩、图形、文案三大板块,其中图形和文案都离不开色彩的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色彩传达是第一位的。众所周知,色彩由色相、明度、纯度三个元素组成。色相即为红、黄、绿、蓝、黑等不同的颜色;明度是指某一单色的明暗程度;

纯度即单色色相的鲜艳度、饱和度,也称彩度。如何在平面设计领域 出色地利用色彩这些特性来进行设计主体的明确表现,并非易事。 色彩运用于平面设计这一领域时,设计师想要表现出广告的主 题和创意,充分展现色彩的魅力,首先必须认真分析研究色彩的各种 因素。由于生活经历、年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生理反应有所区别,人们有一定的主观性,同时对颜色的象征性、情感性的表现,人们 有着许多共同的感受。在色彩配置和色彩组调设计中,设计师要把握 好色彩的冷暖对比、明暗对比、纯度对比、面积对比、混合调合、面积调合、明度调合、色相调合、倾向调合等,色彩组调要保持画面的 均衡、呼应和色彩的条理性,平面设计画面有明确的主色调,要处理好图形色和底色的关系;其次,设计师要明确色彩定位。平面设计的定位在突出商标时,要考虑企业的个性特征和企业的形象色,通过色彩定 位来强化公众对它的辨认。平面设计定位在突出商品时,就要强调商 品的形象色。 色彩传达的目的在于充分表现商品、企业的个性特征和功能, 以适合商品消费市场的审美流,利用色彩设计的创意造成一种更集中、强烈、单纯的形象,加深公众对广告信息的认知程度,从而达到信息传播的目的。 一、色彩感情规律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一)色彩的温度与商品的特性 色彩具有温度感,平面设计画面应该运用色彩的温度感来表现 某些商品的特点。如电风扇、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功能就是制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