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孙研《我是小小广告设计师》教学设计

解放孙研《我是小小广告设计师》教学设计
解放孙研《我是小小广告设计师》教学设计

孙研老师执教的《我是小小广告设计师》一课荣获哈尔滨市综合实践活动课开拓杯一等奖

《我是小小广告设计师》教学设计

一、主题生成:

广告,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和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生活中无处不见。

如果能留心观察,就能收集、整理到许多广告。广告语言独具特色,对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写作能力、创新能力有着极强的召唤性。所以培养学生模仿、创作一些广告,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还有一定的系列性。

二、活动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一些广告的相关知识;

(2)通过对广告进行有目的的设计、加工,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实践创新的能力;

(3)通过对广告的修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课前准备材料,课上动手操作,使学生参与修改广告的过程,体验修改于制作广告的过程与方法;

(2)通过分组做广告设计图,组间对比评价,探究广告设计中的方法

与技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创设情境,锻炼并帮助学生融入小组活动中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广告的设计,使学生体验在小组活动中分工及合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学会信任他人,帮助他人,于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2)通过在小组合作活动中使学生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学会承担自己的责任,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3)通过组间对比评价,使学生能客观,公正的看待自己与他人的优点和不足,并能以正确、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会欣赏他人的成功。

三、活动方法:

1、探究体验法

2、对比评价法

四、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对广告的修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2、难点:如何指导学生有效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五、课前准备:

学生:

1、让学生在课外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各种广告,有条件的可以去拍照、摄像,收集自己最喜欢的一至二则广告。

2、从家里带来自己最喜欢的一件小物品。

老师:

课件

六、活动流程

1、直接导入: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们学校正在开展一个广告作品宣传交流会,现在正在征集同学们的广告作品,你们想不想参加啊?

师:在这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看一组照片

(播放照片:同时老师画外音:同学们,这是我们前一个阶段活动时的过程,老师都把他们拍成了照片,现在请同学们跟老师一齐通过照片来回顾一下我们之前的努力吧!我们在活动过程中一共分了四个小组,经过研究讨论,我们每个小组都制定了不同的研究内容,从研究车体广告到甲流预防广告在到广告秀最后到学校的广告宣传画,每个小组都齐心协力,用了不同的调查方法搜集到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这是研究车体广告小组的同学们,这是研究疾病预防小组的同学们,这是研究如何为学校宣传做广告小组的同学们,这是研究电视广告小组的同学们。)

2、小组讨论、对比评价。

师:老师请一组学生汇报小组准备情况,再请一组学生评价,在学生说的时候引导学生和自己组的对比,说优点和不足,以及建议。

3、活动提示,修改作品。

师:看到同学们都能利用不同的调查方法来搜集各方面各渠道的资料,老师非常高兴,那么刚才看了这个多种多样的广告作品,你们认为这些广告作品中有哪些地方是需要修改的吗?如果在给你一次机会,你们还想再哪方面进行完善呢?请小组之间进行讨论,

教师出示“温馨提示”:

①小组合作时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有工作,使用工具主义安全

②小组分工明确,共同按照方案进行修改

③个小组完善广告作品并设计广告宣传语

4、展示交流,活动延伸。

师:修改作品的时间已经结束了,现在给大家一分钟,请把你们组的作品到前面来,并请你们把桌面上的用具和材料整理好。

学生利用投票的方式进行评价,老师请得票最多的小组进行自评,请其他小组通过对比进行自评与互评。

师总结:听了大家说了这么多,我发现同学们在这次活动中学会用对比的方法找到自己小组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同学之间能互相交流取长补短,而且能合理的运用“发言卡”。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活动中,能更好的处理好小组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掌握更好的合作学习的方法,把我们的每一次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下一堂课我们来继续设计我们的广告。

《我是小小广告设计师》教学实录

哈尔滨市解放小学孙研

一、活动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一些广告的相关知识;

(2)通过对广告进行有目的的设计、加工,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实践创新的能力;

(3)通过对广告的修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课前准备材料,课上动手操作,使学生参与修改广告的过程,体验修改于制作广告的过程与方法;

(2)通过分组做广告设计图,组间对比评价,探究广告设计中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创设情境,锻炼并帮助学生融入小组活动中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广告的设计,使学生体验在小组活动中分工及合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学会信任他人,帮助他人,于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2)通过在小组合作活动中使学生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学会承担自己的责任,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3)通过组间对比评价,使学生能客观,公正的看待自己与他人的优点和不足,并能以正确、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会欣赏他人的成功。

二、活动方法:

1、探究体验法

2、对比评价法

三、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对广告的修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2、难点:如何指导学生有效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四、课前准备:

学生:

1、让学生在课外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各种广告,有条件的可以去拍照、摄像,收集自己最喜欢的一至二则广告。

2、从家里带来自己最喜欢的一件小物品。

老师:

课件

五、活动设计

1、导入: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们学校正在开展一个广告作品宣传交流会,现在正在征集同学们的广告作品,你们想不想参加啊?

生:一起回答:想!

师:那这堂课我们就来继续我的活动内容!(师书写标题《小小广告设计师》)师:下面老师先请同学们来看一组照片。

(教师播放课件中的照片)

(播放照片:同时老师画外音:同学们,这是我们前一个阶段活动时的过程,老师都把他们拍成了照片,现在请同学们跟老师一齐通过照片来回顾一下我们之前的努力吧!我们在活动过程中一共分了四个小组,经过研究讨论,我们每个小组都制定了不同的研究内容,从研究车体广告到甲流预防广告在到广告秀最后到学校的广告宣传画,每个小组都齐心协力,用了不同的调查方法搜集到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这是研究车体广告小组的同学们,这是研究疾病预防小组的同学们,这是研究如何为学校宣传做广告小组的同学们,这是研究电视广告小组的同学们。)

2、小组讨论、对比评价。

师:刚才同学们看了这组照片,下面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小组的准备情况。

生:我们小组研究的是车体广告,我们利用了课余时间通过各种渠道查找到了很多有价值的资料,因为我们小组研究的是车体广告,所以我们发现通过车体广告能给人们一种更直接的广告效应!我们发现生活中人们的出行离不开车!那么无论是自驾车还是乘坐公共汽车,人们都能看到车体上的广告,所以我们小组经过讨论决定研究车体广告方面的知识!

师:刚才这组同学的发言非常详细,他们把研究的过程和想法说的非常细致,那么现在老师再请一组同学为刚才的小组进行评价,你在评价的时候可以结合你们小组的研究内容进行评价,可以说一说他们小组的优点或者你们

小组的不足!

生:刚才研究车体广告的小组我们小组的同学都认为他们的作品非常好,设计的思路也很新颖,他们小组的同学都能积极完成作品!我们小组也利用课余时间利用不同的调查方法来搜集各方面各渠道的资料!

3、活动提示,修改作品。

师:看到同学们都能利用不同的调查方法来搜集各方面各渠道的资料,老师非常高兴,那么刚才看了这么多各种各样的广告作品,你们认为这些广告作品中有哪些地方是需要修改的吗?如果在给你一次机会,你们还想再哪方面进行完善呢?请小组之间进行讨论

教师出示“温馨提示”:

①小组合作时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有工作,使用工具主义安全

②小组分工明确,共同按照方案进行修改

③个小组完善广告作品并设计广告宣传语

生:小组同学进行讨论并同时修改小组作品共同完成

4、展示交流,活动延伸。

师:修改作品的时间已经结束了,现在给大家一分钟,请把你们组的作品拿到前面来,并请你们把桌面上的用具和材料整理好。

师:刚才在小组讨论并修改作品的同时,老师给每个小组发了两张奖励卡,请同学们利用投票的方式为我们班级的四个小组进行评价,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经过讨论过后把选票投给你们小组所选出来的研究组!

好!投票开始!

师:好,现在选票最多的小组评选出来了,现在我们请选票最多的小组来说一说你们此刻的心情跟想法!

生:我们小组得了最多的选票,我的心情特别高兴。

生:我们小组得了第一,我们小组同学都特别高兴,我们都认为这个荣誉离不开我们的团结合作,离不开大家的努力。

生:我认为我们小组的作品之所以能获得最受欢迎的作品是离不开我们组长的合理分工,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在活动过程中遇到困难我们小组的同学都积极想办法解决,都能合理利用的时间来以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

师:刚才这组同学都谈了自己的想法,那么其他小组的同学也可以谈谈你通过这次活动有什么样的想法和本次活动结束后你们小组的作品来谈一谈也可以!

生:我们小组的作品没有获得最受欢迎的作品,我想是我们小组内部出现了问题,我们小组的同学都说课后我们需要探讨一下问题出现在哪里!生:我们小组在合作的过程中同学愿意互相攀比,小组内部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我想这影响了我们的作品!

5、总结:

师:听了大家说了这么多,我发现同学们在这次活动中学会用对比的方法找到自己小组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同学之间能互相交流取长补短,而

且能合理的运用“发言卡”。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活动中,能更好的处理好小组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掌握更好的合作学习的方法,把我们的每一次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下一堂课我们来继续设计我们的广告。

2019-2020年高一历史《第17课 解放战争》教案一

2019-2020年高一历史《第17课解放战争》教案一 一、教材分析 《解放战争》是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第17课内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讲述抗战胜利后,共产党与国民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解放战争的三个阶段和解放战争胜利的意义。它既是蒋介石集团退踞台湾的开始,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领导地位逐步确立的历史,更是中国人民翻身解放的历史。本节内容无论是在中国近代史还是今天,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重庆谈判、三大战役的胜利与意义 (2)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意义。 2.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敌我双方力量对比表,阅读抗战胜利后国共双方建国方针材料,学生培养读表与阅读解析材料的能力。 (2)通过总结中国共产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所做出的努力,学生培养总结归纳历史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本节课通过情境创设,学生感知解放战争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2)结合三大战役地图,讲授三大战役的经过,体会其中所包含科学的军事战略思想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解放战争胜利的意义、中国共产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所做出的努力 难点:战略反攻、战略决战的条件;三大战役战略战术 四、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对解放战争这一内容有一些了解。对历史人物、战争的细节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在这方面设计问题,引起他们的兴趣。 五、教学方法

本节课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采用材料解析、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知历史并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能从不同角度发现、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并能对所学内容进行全面的总结和概括。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解放战争》,初步了解解放战争的背景,经过结果,影响。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后,国内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由民族矛盾演变为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此时的蒋介石一面准备发动内战,一面采取假和平的策略,为发动内战做准备。面对蒋介石的险恶用心,中国共产党采取了怎样的对策呢?中国的民主革命道路将走向哪里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内容。用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然后展示探究的第一个问题。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解放战争的背景 一、全面内战爆发的背景 1、内战爆发前各方面的态度 运用课本内容,用分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内战爆发的背景。 材料一:中国的老百姓,足足有三十多年没有享受过和平的日子,一面受敌人的侵略,一面不断内战,……我们对于战后和平的期望,就象饥饿的人等饭吃那样的急迫……我们反对内战,不管用什么法律来解释,我们还是要反对,如果内战,全中国人民都要遭受无穷的

单元教学设计及详案(解放战争)

单元整体立意和构想 湖南城步西岩镇中学杨爱勇 尊敬的各位评委: 您们好!大家辛苦了! 我进行教学设计的是现行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的第七单元:解放战争。本单元是中国近代史的结束部分,它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解放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继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之后又一个奋斗历程;另一方面,解放战争的胜利,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讲授这个单元时,我打算先给学生放映一段《辽沈战役》的电影(大约5分钟),由此引入“解放战争”这个单元,并板书该单元标题。然后,我再按教材的顺序,分别讲授《内战爆发》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这两课的内容。讲授这两课的内容时,我打算充分运用电影资料、图片和图表等多种教学手段。教学完毕,每堂课后,我都撰写了教学反思。详情请见具体教学设计:

第23课内战爆发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重点:《双十协定》和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 难点:重庆谈判的历史背景。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在何时?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又是在何时? 2、抗日战争开始于何时?何时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 二、导入新课 先给学生放映如下电影镜头:蒋介石刚逃到台湾的时候,处境非常困难。他的孙子有一天晚上饿了,翻出饼干就吃,她妈妈夺过去不让吃,孩子哭了。蒋介石问咋回事?他的媳妇连忙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蒋介石。老蒋长叹一声,说:“孩子,你吃吧!爷爷让你吃!”孙子赶紧说:“还是爷爷好!”老蒋又一声长叹,说:“爷爷不好!要是好的话,咋会把你们带到这个鬼地方来!”从此以后,老蒋经常站在高山上,遥望大陆思考一个问题,自己为什么输给了共产党?输给了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我老蒋那可是威风八面,神气十足,国内外威信极高。……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想知道答案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3课:内战爆发。 三、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重庆谈判 1、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蒋介石的目的是一方面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

2020年统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10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

10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教学目标: 1、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结合现实,冷静地剖析历史、正视历史,树立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 2、初步养成尊重历史的好习惯。 3、了解全民族坚持抗战、中共七大、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等基本史实, 探究中国看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伟大意义.培养学生依据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将本课所学内容与之前学习的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从多角 度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将抗日战争和之前学习的列强侵华战争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难点: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搜集有关资料。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课前查闯九一八事变和南京大屠杀的资料。 2.教师准备:教学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搜集有关资料。 2.明白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搜集有关资料。明白扰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意义。 活动一:全民坚持抗战 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叙述,思考:抗战相持阶段到来之后,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 提示:日军对国民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扰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2.教师提问:日本侵略者政策的改变,对中国抗战有什么影响? 提示:在日本的诱降下,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在南京建立了伪国民政府。 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0 3.教师讲述:面对新的情况,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坚持抗战,反对妥协,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的破坏行动。同时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了大生产运动,打破了日伪军的封锁. 4.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教材,说说全民族扰战的表现有哪些。 活动二: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高中历史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25课 人民解放战争教案

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教案 课程标准:1.了解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2.认识全面内战的爆发。3.了解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4.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课标解读:1.从“史实论证”角度分析解放战争爆发的背景、经过及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2.从“家国情怀”角度分析影响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重庆谈判(1945年8月~10月) (1)原因: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商讨”国内和平问题。 (2)结果:国共双方达成《双十协定》,协定规定: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 2.政协会议:1946年初在重庆召开,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 二、全面内战的爆发 1.爆发原因 2.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3.进程 (1)全面进攻 ①时间:1946年6月~1947年3月。 ②方针:针对国民党在军队数量、军事装备、后备资源及外来援助都明显超过中国共产党的形势下,中共确立了自力更生,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军队进攻的方针。 ③成果:1946年7月~10月,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正规军32个旅,连同非正规

军在内,共约30万人,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2)重点进攻 ①时间:1947年3月~1947年6月。 ②方针: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 ③成果: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三、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 1.经济崩溃 (1)原因:滥发纸币、通货膨胀、官僚资本的巧取豪夺。 (2)影响 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走向萎缩。 ②国民党在人民中的信誉一落千丈。 2.政治孤立 (1)1946年11~12月,在内战声中,国民党包办的“国民大会”在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同盟坚决反对,拒绝出席。 (2)会议通过的《中华民国宪法》,不过是国民党一党专政和蒋介石独裁的装饰品,进一步暴露了国民党当局坚持独裁和内战的真面目。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内容:1947年夏,制定了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制度的《中国土地法大纲》。 (2)意义:使亿万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了解放。 2.过程

第17课解放战争练习题

第17课练习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17·北京西城一模·23)“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下列诗作反映的内容与史实相一致的是() 2.(2016·江西南昌二模·34)阿克顿说:“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如果不是其全部的话”。达尔也说:“民主依赖妥协”。下列事件与“妥协”相距甚远的是() A.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B.1787年美国宪法 C.1945年国共《双十协定》 D.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3.(2016·全国名校大联考高三第一次联考·12)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1924年兴起的国民革命运动、1946年爆发的人民解放战争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满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相继被推翻。关于这三次民主革命高潮的说法,根本一致的是() A.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 B.革命对象与领导阶级 C.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 D.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 4.(2018·浙江名校协作体高三第一学期联考·14)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名称。下列军队的名称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①④③ B.①②④③ C.①③②④ D.②①③④5.(2017·全国卷高考临考冲刺押题卷七·30)1946年,国民党不断进犯各解放区,但在口头上仍说遵守《双十协定》,双方在南京进行谈判。谈判破裂后,国民党对中共人员限期撤离,中共与美方紧急磋商,美国同意麦康内尔执行“鲶鱼行动”,把中共人员安全送回到了延安。材料表明() A.美国改变了对国民党的支持 B.中共赢得了美国的舆论支持 C.中共在内战中处于弱势地位 D.国共关系引起美国高度关注6.(2017·江苏徐州高考考前模拟冲刺打靶卷·10)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载:“当时,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的进攻主要集中在两翼:陕北战场有21个旅,共20万人;山东战场有5 6个旅,共40万人。两翼之间的兵力十分薄弱,想依仗黄河天险阻挡住解放军南下。”为此,解放军实施了() A.全面防御,打退敌人围剿 B.重点防御,粉碎敌人进攻 C.战略反攻,挺进大别山 D.战略决战,发动三大战役7.(2017·湖北天门、仙桃高一第一学期期末·12)《杜鲁门关于美国对华政策的声明》(1945年12月)“美国及其他联合国家承认,目前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为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为达到统一中国目标之恰当机构。……自治性的军队例如共产党军队那样的存在,乃与中国政治团结不相符合,且实际上使政治团结不能实现。”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反对中国发生内战 B.共产党制定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C.蒋介石不顾人民反对发动内战 D.美国推行扶蒋反共政策

解放战争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解放战争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本课内容是人教版新课程《历史》必修Ⅰ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的第三课,介绍了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一条主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两对矛盾: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 三个内容: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 2、课标要求: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节内容作了这的要求: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 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3、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识:内战爆发、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通过重庆谈判、政协会议的学习,教会学生领悟如何处理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尤其是策略问题。通过图表法引导学生归纳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的阶段和概况,注意事物量变到质变的规律。感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百年屈辱的终结,是伟大中华复兴的开始。 过程与方法 通过内战背景(国际国内形势、国共两党力量对比)研讨交流,使学生分析认识内战爆发的必然性,提高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相关材料的研习展示,认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方针调整的原因及战略反攻方向的选择,掌握观察阅读、获取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学习方法。 开展小组探究性学习,用比较法引导学生回顾民主革命的历程,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加深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斗争史实的了解,认识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采取策略和方针得到了人民的真正的拥护。 从原因上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从史学的角度理解选择中国共产党和 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历史的必然。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重庆谈判、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重庆和谈和三大战役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所做出的不同方式的努力,代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

【学习目标】 1、能记住三大战役的基本情况和渡江战役的东西起止地点。 2、能计算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中国的时间。 3、能分析归纳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4、重点: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 【快乐学习】 一、复习巩固(以组为单位抽查一名同学回答)重庆谈判的结果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1、填空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解放军百万雄师在东起江苏()、西至江西()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年的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 三.合作学习(分组讨论下列问题,以组为单位推选代表进行交流展示) 人民解放战争为什么能迅速取得胜利? 【课堂检测】(独立完成,组内交换批改) 一.选择题: 1.1948年秋,国民党军队主力被迫收缩在一些大城市和重要的交通线附近。中共中央果断决定,与国民党军队主力进行决战,歼敌47万,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是:() A.淮海战役 B.平津战役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 2.北平是举世闻名的历史古都,为使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免遭战火,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争取下,华北敌军总司令终于率25万军队在北平接受和平改编。当时华北国民党军队总司令是:() A.傅作义 B.曾泽生 C.杜聿明 D.陈长捷

二.材料解析: 1.材料一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国民党的内战政策,进行了三年艰苦卓绝的人民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 材料二原子弹是一种大规模屠杀的武器,但是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民,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 ------摘自毛泽东1946年与斯特朗的谈话 请回答: (1)请写出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主力决战的三大战役名称。 (2)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教学设计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重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三大战役。 难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顺利进行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解放战争开始于哪一年?什么时候我军转入反攻作战?其标志是什么? 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后,战争形势又有什么新进展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有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变为 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2.教师提问: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在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的? 学生回答:通过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和制定土地改革总路线,在解放区内进行土地革命。 3.教师出示图片,并提问:解放区的土改有哪 些成效? 学生回答: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历时一年多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4.教师展示材料: 材料一: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老百姓高呼的口号“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支援大反攻,参加胜利军,打倒蒋介石,拔掉老祸根”。 材料二:解放区的农民从亲人参军 根据上述材料,说一说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板书设计? 《中国土地法大纲》 解放区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总路线 辽沈战役 三大战役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渡江战役 ?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主要是关于一系列战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看战争影片片断,让学生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形式获得历史的基础知识,而且还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爱党、爱国、爱家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当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思考如何安排适当时间观看影片来达到教与学的目的,是需要注意和思考的。

第四单元第17课解放战争

第17课解放战争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本课考纲要求:战略反攻与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及其历史意义。 活动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重庆谈判(1945年8月) (1)背景: ①抗日战争胜利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由中日民族矛盾转变为美帝支持的国民 党反动派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矛盾; ②国民党提出重庆谈判: 原因:①迫于国内外要求和平的压力,②尤其是蒋介石内战准备尚未完成(最主要原因) ③共产党应邀,毛泽东亲赴重庆参加谈判 原因:①为争取和平;(最主要原因)②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2)结果:1945年10月10日双方签署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⑴《双十协定》内容: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 ⑵未达成协议的问题: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 注意:未能就这些问题达成协议的原因:蒋介石反共反人民的阶级本质。 2、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时间 时间:1946年初;地点:重庆 结果: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但国民党很快撕毁了协议,发动内战。 ★抗战胜利后,中国出现了由民族战争向国内战争过渡的阶段,这一阶段政治斗争的基本内容是: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 活动二:人民解放战争 1、解放战争的第一年(1946年6月——1947年6月)(战略防御) 军事上:⑴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内战的全面爆发。 ———人民解放军运用运动战,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粉碎了全面进攻 ⑵1947年春,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两个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1

———粉碎国民党对解放区重点进攻 经济上————中共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 A、内容: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B、意义:①土地改革使解放区一亿多无地或少地农民分到了土地,生活有了很大改善; ②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③翻身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 2、解放战争的第第二年(1947年6月——1948秋)————挺进大别山(战略反攻) ⑴简况: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 ⑵意义:①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②(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的心脏)打破了国民党军队的中原防御体系,威胁国民党统 治的中心地区南京和武汉。 【能力提升】 1、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千里跃进大别山。 2、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历史转折点是战略反攻 3、人民解放战争第二年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范围的战略反攻 4、毛泽东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是指人民解放军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战略反攻) 5、1947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实行战略反攻的意图是由内线作战转向外线作战 6、解放战争时期有一张传单上写着:“蒋军弟兄们:国势已经大改变,打了16个半月内战,老蒋的军队已有100多万被消灭!”这张传单产生于战略反攻开始后 7、“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外线”中首先被突破并建立了根据地的地区是中原地区 8、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的重大意义是改变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 3、解放战争的第三年(1948年9月后)————三大战役(战略决战) ⑴背景:①1948年秋,敌我力量发生了重大变化 2

【K12学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复习教案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复习教案 课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复习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九一八事变后局部抗战开始,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知道七七事变开始了全民族抗战,以南京大屠杀为例,认识日本帝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2、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贯穿全课,通过列表进行对比新旧民主主义革命。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了解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中共七大、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难点: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三:教具:多媒体资料课件四:学法指导:本单元讲的是抗日战争历史。复习时抓住中国军民抗击日本侵略的重大史实。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这部分知识在中考中占有一定的比重,考查形式多样,同学们在复习时应重点掌握。五、复习过程出示目标自主温故 1.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战争。 2.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

解决的历史作用。 3.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4.了解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5.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6.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合作温故 学生相互检查,相互提问,合作探究,形成知识体系。考点导航考点一:抗日战争例1、“为什么要在中国的邻土上进行演习?为什么借口士兵失踪动用大炮······”这是美国记者斯诺在1937年参加日军召开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提出的问题,这一连串的质问主要针对 A. 柳条湖事件B、九一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考点二:解放战争例2、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打了无数胜仗。下列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是 A.四渡赤水 B.百团大战 C.淮海战役 D.上甘岭战役检测巩固 1、我国东北地区资源丰富,帝国主义国家垂涎欲滴。为了独占这一地区,1931年日本发动了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教案

学案8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考纲要求] 1.抗日战争:(1)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2)南京大屠杀等侵华日军的罪行;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4)正面战场的抗战与敌后抗日斗争;(5)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原因和历史地位。2.解放战争:(1)战略反攻与三大战役;(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及其历史意义。 一、抗日战争 1.全民族的抗战 (1)历史背景 ①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华北地区日趋殖民地化。 ②1937年7月7日____________,日本全面侵华。 (2)共赴国难 ①国共合作:两党停止内战,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开始全民族抗战。 ②敌后战场????? 1937年,中共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 。 ③正面战场????? 国民党组织了淞沪会战、 会战、 会战、 会战等。 淞沪会战中,姚子青、 等爱国官兵英勇抗击日军。 ④初期战果:虽取得________、________战役的胜利,但华北、________、________和华东大片领土失陷。 2.日军的滔天罪行 (1)1937年12月,日军制造了______________,杀害中国军民超过三十万人。 江苏历史:南京大屠杀是重大社会热点问题,作为江苏省的历史高考必定格外受关注,要注意历史问题与社会现实的结合,紧扣“铭记历史,珍爱和平”这一主题。 (2)1941年,日伪军在河北丰润县制造了____________。 (3)在中国东北成立了专门研制细菌战的“______________”,利用中国活人作试验。 3.抗战的胜利 (1)百团大战????? ①概况:1940年下半年, 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 团在 出击日军。 ②地位: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③结论:党领导的 军民成为抗战的中 流砥柱。

解放战争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解放战争》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解放战争》编排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中的第八课,是单元之末。解放战争对我国人民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标志着中国近百年屈辱历史的结束,标志着一个崭新的中国的诞生。在教材中具有画龙点睛的地位。 2.课标要求: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作了如下的要求: 1)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 2)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3.教材的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地位和课标要求,确定如下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识点:内战爆发、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技能: 1)通过对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国民党采取的“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从而使学生领悟如何处理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 2)利用图表法引导学生归纳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的阶段和概括,使学生们联想到政治学上的一个规律——事物的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3)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感悟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屈辱历史的终结,是建立独立自主新中国的开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内战背景(国际国内形势、国共两党力量对比)研讨交流,使学生分析认识内战爆发的必然性,提高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相关材料的研习,使学生认识解放战争战略方针调整的原因及战略反攻方向的选择,掌握阅读材料、获取有用信息和分析历史问题的学习方法。 3)开展小组探究性学习,利用巩固性原则和比较法引导学生回顾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历程,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使学生加深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斗争史实的学习,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深刻的感觉到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党,只有这样的政党采取的政策和方针才能得到人民真正的拥护。 从原因上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从史学的角度理解选择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历史的必然。 4.重点、难点:

《解放战争》教学设计1

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 第17课《解放战争》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识:内战爆发、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内战背景(国际国内形势、国共两党力量对比)研讨交流,使学生分析认识内战爆发的必然性,提高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开展小组探究性学习,用比较法引导学生回顾民主革命的历程,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加深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斗争史实的了解,认识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采取策略和方针得到了人民的真正的拥护。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重庆谈判、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难点:重庆谈判中共如何应对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 三、课时安排:1 四、教学方法:讲述法、比较法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课件1) 有一幅漫画导入,引出美国和蒋介石真实目的。 讲述新课: 一、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课件2、3) 1、 1.重庆谈判 (1945.8-10) 原因:①国民党:迫于国内外的和平压力,内战准备尚未完成。②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揭穿蒋介石的阴谋。 结果:签署《双十协定》(内容) 2、重庆谈判意义: 意义:中共向全国人民显示了和平的诚意,取得了政治主动权。国民党被迫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再发动内战在政治上陷于被

动。 3、政治协商会议(1946.1) 二、战争过程(课件4--12) 1.内战的爆发 运用课本内容,并适当补充材料,用分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内战爆发的背景。 ①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原因。 引导学生阅读后,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及矛盾变化、国共两党力量对比,(投影列表)认识到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错综复杂的政治形势及各种力量斗争。 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借助内战爆发形势图,以及战争初期敌我力量对比图,引导学生了解当时形势,分析解放军的作战方针,掌握国民党从全面进攻到重点进攻的变化。 3.战略反攻和决战 ①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47.6 结合教材“资料回放”中的材料,明确我军第二年作战任务展示敌人重点进攻的示意图,引导学生探究解放军战略反攻方向 ②三大战役 结合三大战役示意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指导学生制表归纳三大战役概况。引导学生分析三大战役迅速胜利的原因,理解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组织学生探究北平和平解放对当时和今天北京发展的意义。(探究活动) 4.总结内战进程。1946年6月底国军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内战全面开始;1947年春改为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标志中共反攻开始;1948年9月-1949年1月决战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北平和平解放;1949年4月21日渡江战役,23日占领南京标志国民政府覆灭;1949年5月后追歼残敌。 5.你认为蒋介石失败是“天意”还是“民意”?(课件13、14)

[教案]第17课 解放战争

历史人教版(必修)第1模块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周庄高级中学高一历史备课组执笔人唐洪杰 【从容说课】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斗争情况。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的时期。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克服困难,坚持敌后抗战,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发展壮大了力量。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发动了全面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三年解放战争,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经过战略反攻和决战,最终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推翻了国民政府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识点: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抗日根据地的建立;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中共巩固根据地和争取抗战胜利的举措;中共七大;抗战胜利和中共力量的发展。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全面内战爆发和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进攻;土地改革;战略反攻和决战;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国共和谈;国民政府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2、技能: 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所发挥的作用,及抗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历史地位;中国共产党为夺取民主革命的胜利所采取的各项措施的目的和意义。 运用:探究中国共产党能够在抗日战争的恶劣环境中发展壮大的原因;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图片、文字、视频等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 2、通过矛盾分析、问题探究、实践体验、历史比较、图表分析等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敌后抗战,是争取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因而得到了人民的信任,发展了力量。 2、中国共产党以广大人民群众和中华民族的利益为重,尽力争取和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革命斗争中形成和确立的,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历史的选择。 【教学重点】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和巩固;三大战役的胜利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国共两次和谈。 【教具准备】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7课《解放战争》教案

《解放战争》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重庆谈判、全面内战、三大战役、北平谈判和渡江作战; (2)通过对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局特点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国民党发动内战的阴谋的教学,培养学生通过分析历史现象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 (4)通过解放战争中敌我力量变化的教学,培养学生用辩证的方法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 (5)通过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原因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在合作与交流中探究问题。教材中提到的探究的重要问题,可以通过学生分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来完成。 (2)采用问题情景教学法。情景的设置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也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来再现历史,然后通过教师提问或者是学生发现问题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3)在教学中努力教会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注意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学习的习惯,使学生能基本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初步对所学习内容能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中共以广大人民群众和中华民族的利益为重,尽力争取和平。中共的领导地位是在革命斗争中形成和确立的,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历史的选择。 (2)通过对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史实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不可屈服的,中共是领导人民抗战的坚强核心,以此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并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中共的思想感情。

重点和难点 重点 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三大战役的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意义 难点 中共如何应对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抗战胜利以后,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两大政治力量——国民党和共产党,政治信仰不同,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两党从合作走向对抗,从争取和平民主走向内战,决定中国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斗争在政治战线和军事战线上同时进行。 新课学习 一、争取和平民主阶段: 1、重庆谈判: (1)背景: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自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烽烟不断,人民一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民生凋敝、苦不堪言。现在抗战胜利了,苦难应该到头了吧,应该可以在民主和平的环境建设家园了吧。然而遗憾的是,一个人却在磨刀霍霍,积极准备发动内战。这个人就是蒋介石。当然蒋介石也知道民心不可违。正当他为了战争借口冥思苦想的时候美国特使赫尔利向蒋介石献计:“蒋委员长可否给毛泽东发个电报,邀他来重庆共商国是。如果他拒绝,你可以接二连三地发电报邀请他,充分显示你的诚意。如果毛泽东明确表示不来重庆,拒绝和谈,你就可以向全世界宣布,共产党不要和平。你就可以大加讨伐,而不负任何责任。”蒋介石闻听此言,眼前一亮,觉得此计甚妙。决定采取这一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连续三次电邀“特请毛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同时摆出一副“大战方告终结,内争不容再有。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疾苦。”这样一种关心民生疾苦的嘴脸。 【问题探究】蒋介石喊和平只是一个幌子,为什么蒋介石还要三次电邀毛泽东谈判?其电邀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提示:一方面是迫于舆论的压力。如果毛泽东不去,就借此宣传共产党没有和平诚意,制造舆论欺骗中国人民,把发动内战的责任推到共产党身上;另一反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设计-第十课争夺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设计 第十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学目标: 1、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结合现实,冷静地剖析历史、正视历史,树立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 2、初步养成尊重历史的好习惯。 3、了解全民族坚持抗战、中共七大、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等基本史实,探究中国看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伟大意义.培养学生依据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将本课所学内容与之前学习的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将抗日战争和之前学习的列强侵华战争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难点: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搜集有关资料。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课前查闯九一八事变和南京大屠杀的资料。 2.教师准备:教学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搜集有关资料。 2.明白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搜集有关资料。明白扰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意义。 活动一:全民坚持抗战 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叙述,思考:抗战相持阶段到来之后,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 提示:日军对国民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扰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2.教师提问:日本侵略者政策的改变,对中国抗战有什么影响? 提示:在日本的诱降下,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在南京建立了伪国民政府。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3.教师讲述:面对新的情况,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坚持抗战,反对妥协,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的破坏行动。同时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了大生产运动,打破了日伪军的封锁. 4.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教材,说说全民族扰战的表现有哪些。 活动二: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1.教师讲述:扰战胜利后,重庆一家报纸出了一条谜语,谜面是日本投降。谜底是一位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结果最后的答案有四个:屈原、苏武、蒋干、共工。你的意见如何? 回顾历史.你能不能有更好的谜底呢?请说明理由。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优质教学设计5:第17课 解放战争教案

第17课解放战争 【课标要求】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内战爆发、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全面、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内战背景的研讨交流,使学生分析内战爆发的必然性,提高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相关材料的研习展示,认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方针调整的原因及战略反攻方向的选择,掌握观察阅读、获取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学习方法。开展小组探究性学习、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加深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斗争史实的了解,认识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采取的策略和方针得到了人民的真正拥护。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重庆谈判、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重庆和谈和三大战役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所做出的不同方式的努力,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在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具有重要的作用;经过斗争,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这一胜利对中国和世界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难点】 1.重庆谈判中共如何应对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 2.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理解新民主主义胜利的意义。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从人民的意愿出发,与国民党在重庆谈判。这一问题需要联系时代背景认识战后的政治形势和国共两党的意图,所以是难点之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原因和意义,须从本单元内容整体分析和认识,知识跨度大、理论性较强,学生不容易掌握,故又是一难点。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习题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习题 1、文体常识填空。 (1)新闻又称________,它________、________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事实。 (2)一篇新闻的完整结构包括、、、、五部分,其中必不可少的三部分是、和。 (3)新闻的基本特点是、和。 (4)用事实说话是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和要求,因此在表达方式上以为主,也可以穿插少量的。 2、结合下面的语句,体会一下新闻语言的特点。 (1)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句中加点的“至发电时止”可否去掉?为什么? (2)上月,白崇禧使用黄维兵团三个军的力量,经营整月(整整一个月),企图打通信阳、南阳间的运输道路,始终未能(没有能够)达到目的。 句中加点的词语可否换成括号内的词句,为什么? 3、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一)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攻势下,南阳守军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而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南阳为古苑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在过去一年中,匪首蒋介石极重视南阳,曾于此设立所谓绥靖区,以王凌云为司令官,企图阻遏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上月,白匪崇僖使用黄维兵团三个军的力量,经营整月,企图打通信阳、南阳间的运输道路,始终未能达到目的。最近蒋匪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两星期前已放弃开封,现又放弃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豫北之新乡、安阳,豫西之灵宝、阁乡,豫南之确山、信阳、潢川、光山、商城、固始等地尚有残敌外,己全部为我解放。 (1)这则消息最核心的内容应是( ) A.河南全境已大部为我解放B.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 C.中原我军占领南阳D.我军攻势迅猛,蒋匪全局败坏 (2)本段表达方式的主要持点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