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地理_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与主题_明庆忠

旅游产业地理_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与主题_明庆忠
旅游产业地理_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与主题_明庆忠

旅游产业地理: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与主题3

明庆忠, 陈 英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云南昆明650092)

[摘 要] 旅游地理学是近30年来发展迅猛的地理学分支学科,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应,有力地促进了地理学学科发展。但旅游地理学研究内容纷繁复杂,研究主题分散,核心内容未能突凸,过分重视实践性应用等导致了旅游地理学理论和方法未能得到迅速提升,学科地位有被弱化和边缘化的趋势。在今后的研究与发展中,旅游地理学应以地理学的传统———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核心的区域性、综合性、应用性等为基础,聚焦于旅游业地域景观系统———旅游产业地域综合体研究,重点研究旅游产业地理,即旅游产业的形成基础、空间分布、空间格局的形成演化、机制、产业集群、产业地域整合与提升等,只有这样,才能在众多的关于旅游现象研究的学科之中充分发挥地理学的优势,树立其主体地位,推进旅游地理学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的全方位发展。

[关键词] 旅游产业地域系统;旅游产业地域综合体;景观业;旅游产业地理;旅游地理学;核心研究内容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110(2009)02-0051-06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与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旅游地理学研究发端虽然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1]历经时间也仅80多年,但由于旅游地理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区域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诞生后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涉及的研究内容也十分纷繁庞杂,米切尔(Mitchell)教授将旅游地理学研究内容的发展归结为他所谓的“鸟足理论”,他认为旅游现象研究内容的发展像鸟足一样,由一个研究点而分叉,成为几个相近的研究内容,而同时可能有多个研究点,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的前沿变得毫无秩序,一片混杂。[2]有人将西方国家旅游地理学研究内容归为:概念、旅游吸引物、游客空间行为、旅游影响、旅游空间分布、旅游地发展等。[3]保继刚在其《旅游地理学》中将国内旅游地理研究归为旅游资源区域开发、理论与方法、旅游市场、旅行者行为、旅游影响、综述、译文、旅游气候、主题公园、旅游区位、国外旅游业研究、旅游地图、旅游环境、其他等。旅游地理学内容繁多,研究主题分散,过分重视实践性应用等导致了旅游地理学理论和方法无法得到迅速提升的重要原因。旅游地理学研究对象应是基于地理学的研究传统———以人地关系为中心的区域性、综合性等构成的旅游产业地域系统,并以其中的旅游景观业、旅游产业地理研究为其核心内容。

一、近30年来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及其主要研

究内容

旅游地理学尽管渊源较早,可追溯到我国古人的游记及旅行考察、古罗马人的休闲活动,———我国地方志中就有丰富的旅游地理学资料,[4]并具旅游地理学价值。但其研究之发端则缘起于上个世纪的20~30年代。20世纪30年代美国地理学家克麦克莫里发表了《游憩活动与土地利用的关系》。20世纪30~40年代旅游地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旅游地和旅游形态的个别地区,以及旅游地自然地理环境研究,其代表性成果有罗?伊?沃尔夫的《安大略的旅游地》、查尔斯?爱

 

2009年3月

第41卷第2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Mar.,2009

Vol.41No.2

 3[收稿日期]2008-11-1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项目(07X5Y003)资助。

[作者简介]明庆忠(1963—),男,湖北黄冈市人,云南师范大学教授、旅游规划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旅游发展与区域地理学。

?斯坦费尔《美国海滨避暑地》、《西印度群岛》等,导致了旅游地理学学科开始萌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迅速发展并使旅游地理学学科得以确立。在这一个阶段,主要研究了旅游资源的评价体系、旅游地开发、游客流的调查分析以及旅游的影响研究。如1969年加拿大建立的游憩评价系统,1974年英国科波克等建立的旅游资源评价系统,1975年美国建立的土地供游憩活动适宜性评价系统等及对夏威夷、加勒比海、地中海沿岸等旅游地进行的开发研究。英国1967———1969年在全国开展了第二次试验性的游憩调查。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包括旅游的环境、经济和社会影响在内的旅游影响研究得到充分重视,一批成果得以发行,如马特勒的《国际旅游地理》、阿姆西洛诺维奇的《旅游地理》、皮尔斯的《旅游开发》、马西森和沃尔德《旅游:经济、自然、社会影响》、史密斯的《游憩地理学》、浅香辜雄和山村顺次的《观光地理学》、冈思的《旅游规划》等。值得一提的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旅游专业刊物《旅游研究纪事》于1974年创刊。作为旅游地理学科地位得以确认的是,1976年在莫斯科召开的第2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上,旅游地理

被列为一个单独的专业组。[5-6]

20世纪70年代以来,旅游地理学得到了蓬勃发展,主要研究内容涉及到旅游产生的条件及其地理背景、旅游资源调研与评价、旅游流及其规律、旅行者空间行为规律、旅游区划、旅游地规划与开发、旅游地演化及其规律、国家或地区旅游业、旅游环境地理与旅游影响、旅游地理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等。由上可见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涉及面广,在世界和地方旅游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研究的核心内容并未得到凸现,致使旅游地理学与旅游研究的其他学科之间似乎没有太明显的“分野”。

旅游地理学作为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在其本质上更多的应是界于自然地理学、社会文化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之间的新兴综合交叉、应用性特色明显的学科,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综合性、应用性、前瞻性的学科。旅游地理学应该进一步进行聚焦研究,研究旅游地域现象和旅游地域综合体产生、演化、运行规律、探讨旅游地开发和合理运行。其核心研究内容和主题应定位于“空间地域”、“旅游产业地理”等方面,因而马耀峰先生在

《中国旅游地理学的优势与挑战》一文对强化中国

旅游地理学研究作出了探讨。

[7]

二、30年来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发展的反思旅游地理学研究,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应该来说先于旅游研究的许多其他学科,但其发展与受重视的程度现今弱于旅游研究的其他学科,被大大弱化了,政府官员和社会公众可以熟练地说出旅游规划学、旅游经济学、旅游文化学、旅游市场学等名称,而讲不到旅游地理学;即使是在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中也多处于选修课的位置,而且,学生们认为,旅游地理学与旅游学概论、旅游资源学、旅游规划、旅游市场学等内容重复,学习旅游地理学似乎是复习或学习旅游基础知识,较少有内容是不可替代的,从而轻视了旅游地理学的学习,导致旅游地理学的地位与作用被弱化或称作为边缘化。反思过去30年来,中国旅游地理学的研究的确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1.旅游地理学研究内容庞杂,未能凸显出自己的核心内容

旅游地理学在中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应用地理学发展的大背景下出现的,与旅游地理学前后出现的还有城市地理学、环境地理学、计量地理学、遥感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在这些应用方向中,旅游地理学是获得迅速发展的一个方向。其实,旅游产业是经济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参与这一产业研究与开发的学科,除地理学之外还有园林学、建筑学、经济学、环境学、社会学、民族学、历史学、宗教学等。可以说这是一个多学科介入的领域,是一个需要多种知识的综合学科。对地理学来说,这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说它是机遇,这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所产生的一种新的行业,反映了人类在物质生活得到初步满足以后,出现了对精神、文化方面的新的需求。在地理学中,研究自然资源与环境的自然地理学与研究物质生产、运输、销售的空间现象的经济地理学是反映人类对物质生活需求而发展起来的学科。而旅游的发展则必然促进人文地理学中的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关于挑战,是反映这个多种学科介入的综合学科必然吸引许多学科,而各个学科也必然在旅游产业的发展中相互学习、交流与相互竞争。作为研究人与环境多种关系与现象的人文地理学中的旅游地理学在该产业的发展中占据着一定优

?

25?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1卷 

 

势。但是我们还应看到上述的“一定优势”只是以旅游地理学的学科特点为依据的。要使这种优势变成现实还需做两件事:第一件是在参与旅游产业发展中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学习相关学科的优点;第二件事是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与发展自己的理论。[8]

旅游地理学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旅游产业形成发展的旅游资源形成、稟赋、评价等内容,研究旅游产业发展的经济地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地理因素,研究各种资源与地理环境、文化背景的内外关系等,的确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一定优势,在此基础上,我国旅游地理学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旅游资源调查评价(我国的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和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研评价》均是以旅游地理工作者为主完成的)、旅游规划、区域旅游开发策划等,无论是在旅游发展的理论建树,还是在旅游发展的实施功效上,均已获得旅游界和其他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尽管如此,旅游地理学在旅游界、社会各界及科技界、教育界的地位与作用被弱化、边缘化已成为了不争的现实。究其原因,其内容涉及庞杂繁多不能说不是其中的原因之一,旅游地理学涉及旅游资源、旅游者行为、旅游交通、旅游线路、旅游环境、旅游影响、旅游规划、旅游区划等,甚至有的还涉及旅行者、酒店、旅游餐饮、旅游电子商务等,几乎涉猎旅游社会文化现象的方方面面,大有“千万事项熔于一炉”的气概,很难辨清旅游地理学的主体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是什么,旅游地理工作者成为“万金油”式的“大科学家”。

2.较充分地实现了旅游地理学的社会价值,但在学科进步上发展较慢

旅游地理学研究者们往往根基于地理学的综合性、区域性、前瞻性等学科特长和优势,有着较强的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分析能力、驾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较好地调查研究和评价区域旅游资源,进行区域旅游发展的总体构思和策划,较好地分析旅游开发对区域社会经济等的影响……成为旅游规划与策划的“行家里手”,广泛得到旅游界和其他社会各界的认可与好评,我国最早的一批旅游规划实践成果及以后占很大比例的旅游规划都是由旅游地理工作者或以之为主完成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各地也深刻地认识到旅游产业的重要关联带动作用及“窗口”作用、动力作用、“就地出口”的非物质贸易和强大的就业容纳量等,各地纷纷将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来进行发展,对旅游规划编制的需求增多,[9]众多旅游地理工作者纷纷承担了繁重的旅游规划工作任务,将旅游地理学的知识价值转化成为了社会价值。也正因大量的重复性规划任务,较难有时间和精力潜心研究旅游地理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问题,也包括很少有人来思考和探讨旅游地理学的核心研究内容。虽然保继刚、马耀峰等作了一些分析研究,但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旅游地理学在理论、方法等研究上进展缓慢,影响到旅游地理学的学科进步。

3.总体上实现了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但缺乏研究的主线和形成学科的逻辑框架

旅游产业是一个涉及面广、综合性强、边界模糊、较为松散的产业,这种特性带来的是一些涉及因素多、视野开阔,复杂系数较大的一些问题,旅游地理工作者在解决这些综合性问题上有一定的优势,但并非能“包打天下”,因而旅游地理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主动与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市场学、文化学等多方面的专家学者合作进行研究,吸收相邻学科的知识与研究方法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以地理学者为主吸收其他学科专家参与的河北昌黎黄金海岸的开发研究等即为成功的案例。这一渐成趋势的发展方向应加以大力提倡,利于旅游地理学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固然,由于地理学的特性和旅游地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旅游地理学研究内容可以是多样的,如资源调研评价、旅游开发、旅游规划、旅游客流、旅游线路、旅游环境保护、旅游影响效应、旅游者行为、旅游地图、旅游设施等,积极地为旅游产业发展服务,这是必要的。正因如此,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并没有形成学科独有的、属于自己的学科领域,使学科框架很难形成一种逻辑关系,研究内容上出现了散点式的分布,缺乏能用一条主线串联、组合起来的研究体系。英国著名的旅游地理学家科波克于上个世纪70年代告诫并预见:“毫无疑问,未来研究中大的进展将是在概念上和理论上。因为,如果没有足够的概念网络,除了案例研究的数量增加以外,将不能有什么别的进步”。保继刚

?

3

5

?

 第2期明庆忠,等: 旅游产业地理: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与主题

 

先生认为科波克当时对西方旅游研究的告诫在今天看来对我们仍然十分中肯。

三、旅游产业地理研究的基础———旅游产业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地理学的实质是人地关系地理学的研究,[10]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始终是地理学研究的主题。旅游地理学研究涉及旅游活动与其相关联的地理环境、旅游活动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相互作用,因而

可以概括为人———地关系和人———人关系。[11]

实质上是旅游地域的人———地系统及相互作用问题。

人———地关系泛指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在此,“人”是指在自然之上叠加有社会人文特征的“社会人”,在一定生产方式下,从事产

业活动的“行为人”(旅游者、旅游经营者、旅游管

理者);“地”是与旅游活动密切相关的地理环境。而所谓的旅游“人———地关系”是指旅游发展过程中,人不断认识和利用适合于旅游的地域环境及其地理事物,同时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旅游活动———地理环境之间需要不断地进行协调以促使其共生与发展。自然地理环境为旅游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如典型地质构造、标准地层剖面、名山大川、奇特山石、岛屿、洞穴等地文景观;河川溪流、湖泊瀑布等水域风光;古树名木、森林、奇花异草、珍禽异兽等生物景观;云蒸霞蔚、日月星辰、佛光、日出日落等天文气象景观。而人文地理景观从其本质来看,可以说是人———地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此作用下留下了众多古人类遗址、古水利工程、建筑、各地地域文化及民族风情,即使是“人造景观”也是众多地理区位、交通区位、经济地理区位及依托的城市发展、人口规模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所提供的旅游资源的数量、质量、地域聚集度、组合度以及所处地理区位等影响着旅游地的形成及演化过程,自然地理景观的地域分异本身就是激发旅游者动机的因素,同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造就了各地各类人文景观和地域文化的不同,营造了不同的人文旅游资源。当然,地理环境与旅游活动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地理环境如朝着恶化方向演化则会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不同的地理环境的旅游承载力也会在某种意义上限定了旅游发展的规模。

人既是旅游活动的主体,也是我们研究地理

学的终极目标和对象(人的生存及其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在旅游活动产生以后,更多的则是人与人之间在地域空间中发生经济和社会文化上的行为联系和相互作用。旅游主体———旅游者在空间相互作用规律下由客源地流向旅游目的地,产生了地域空间移动,除与存在的地理环境之中的客体———旅游景观发生联系与作用外,也与旅游经营者(旅行社、旅游交通、宾馆酒店、餐饮、娱乐、购物)之间发生了人———人的相互联系与作用,也与相关产业(如信息传媒业等)经营者有一定的相互交往与作用。旅游主体、客体与旅游行业管理部门、相关管理部门的管理者也存在着人———人相互作用。后者以其政策条例、行政许可、管理业务等保障旅游活动的正常开展,或者纠偏纠错,规范行为,或……如此,则构成了复杂多样的人———人即人———人的经济、社会、文化行为的相互作用关系。保继刚先生指出:旅游地理学研究,不只是经济问题,它也需要关注社会公平、环境伦理。更需要关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中的社会变化、环境变化等议题。西方旅游地理学者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视哲学思想,尤其是人文精神和科学伦理对

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指导意义。

[12]

人———地、人———人的关系总在一定的地域空间中产生和发展,构成了旅游地域现象,构成了旅游产业地域系统。旅游产业地域系统包含了众多纷繁复杂的内容,并非全部为旅游地理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旅游地理学更多的应是关注旅游地域产业系统、旅游产业地域综合体,聚焦于旅游产业地理研究。

四、旅游产业地域系统与旅游产业地理研究旅游地理学从其空间地域性、综合性出发,核心研究内容和主题应为旅游产业地域系统及旅游产业地域综合体,形成旅游产业地理研究。

旅游地域景观系统的构成,马耀峰曾有过一定的论述,在此基础上本文作了一些延伸和深化,构成旅游产业地域系统,即旅游产业地域综合体:

旅游产业形成与演化的地域环境与条件;旅游吸引物系统:包括旅游产业形成的自然吸引物系统、人文吸引物系统、人造景观吸引物系统、节庆吸引物系统、会展赛事吸引物系统等子系统;

旅游设施产业系统:包括旅游产业发展的基

?

45?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1卷 

 

础设施系统(旅游交通、供水供电、电讯网络等)和旅游产业发展的接待设施系统(宾馆,旅游餐饮点等);

旅游服务业系统:包括旅游产业发展的批零系统、旅游信息业系统、旅游餐饮业系统、旅游交通业服务系统、旅游娱乐业服务系统、旅游解说服务系统、旅游购物服务业系统等;

旅游产业发展的环境系统:旅游产业发展的环保产业、旅游产业发展的社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发展的管理系统、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等。

涉及旅游产业的各种要素聚集在一定地域空间中进行集群,形成旅游产业集群地域综合体。旅游产业地域系统———旅游产业地域综合体形成的影响因子、形成过程和演化及其机制、旅游产业的空间结构及其变化等研究应是旅游地理学研究中应有之义,充分发挥地理学学科研究的区域综合体,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及技术学科的交叉边缘性等优势。

构建和研究旅游产业地域景观系统,也正因为旅游景观和旅游吸引物系统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动力,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真正的“支柱”。……从产业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地理学的视角来看,区域旅游的发展应建立起结构合理、运行良好的旅游产业地域综合体,以旅游产业集群方式促进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该概念来自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是指以建立在一定区域自然、经济、社会资源基础之上的专业化部门为核心,充分发挥专业化部门的生产联系所形成的,包括生产部门、非生产性部门的经济体系。正因如此,地理学应在旅游研究中占很重要的地位。与旅游产业地域综合体这个主要研究对象或内容相一致的,即是我们要重视旅游产业地理研究,[6]初步构建的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主题及主要的研究方法;

旅游产业形成的资源地理学研究:包括旅游资源形成演化的机理、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异规律、旅游资源的利用区划等的内容。

旅游产业发展的地理因子影响论:包括全面系统分析旅游产业发展的区位、旅游产业发展的地理空间聚集度和竞争度、旅游产业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旅游产业发展的经济地理环境、旅游产业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以及旅游产业发展的其他因子等。

旅游产业集聚地(旅游地)空间结构及其形成演化:包括旅游产业聚集地(旅游地)的主要类型、旅游地空间结构要素、旅游地形成条件、旅游地演化与发展、旅游地的优化及其提升等。

旅游地产业结构及其优化:包括旅游地的产业定位、旅游地的产业要素和产业结构分析、旅游产业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分析、产业经济结构分析、产业结构优化机制等。

旅游产业发展区划与规划:包括旅游产业发展区划、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旅游地发展概念规划、旅游区产业发展规划、旅游区发展总体规划、旅游区详细规划(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等。

旅游产业发展的环境地理学:包括旅游与环境的辩证关系、旅游地环境承载力、旅游产业发展的环境保育与发展、旅游产业发展的环境与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产业生态化研究等。[13]

旅游产业发展的地图学表达与应用:包括旅游地图的功能与作用、旅游地图的分类、旅游产业地图的编制、旅游产业地图的应用等。

旅游产业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包括旅游产业信息数据库、旅游产业信息可视化、旅游产业管理信息系统化等。

因此,旅游地理学的核心研究内容和主题是在旅游产业地域系统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旅游产业地域综合体,着重进行旅游产业地理研究,以旅游产业地理研究为主线,串联起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各项内容,促使区域旅游产业的形成、演化与发展,促进中国旅游强国的建设。

[ 参 考 文 献 ]

[1] Lisle S.Mitchell and Peter E.Murphy.G eogra2

phy and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2

search,1991,18(1):59

[2] Mitchell L.S.Tourism Research in the United

States:A Geographic Perspective[J].Geo jour2

?

5

5

?

 第2期明庆忠,等: 旅游产业地理: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与主题

 

nal ,1984,9(1):1~15

[3] 金波,蔡云龙.西方国家旅游地理学进展[J ].人文地理,2002,17(3).

[4] 陈国生.我国古代方志的旅游地理学价值[J ].贵

州社会科学,1998,(5).

[5] 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 ].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1999.

[6] 李永文.旅游地理学[M ].北京:科学出版

社,2004.

[7] 马耀峰.中国旅游地理学的优势与挑战[J ].地理

学报,2004,59(增刊).

[8] 王恩涌.旅游地理学,第二版序,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1999.

[9] 明庆忠,李庆雷.旅游规划教程[M ].天津:南开

大学出版社.

[10] 肖平,明庆忠.英语国家人地关系地理学研究

[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11] 明庆忠.试论旅游学研究的理论基础[J ].昆明

大学学报,2006,(2).

[12] 保继刚,张骁鸣.1928年以来中国旅游地理学的

检讨与反思[J ].地理学报,2004,59(增刊).

[13] 明庆忠,李庆雷,陈英.旅游产业生态学研究

[J ].社会科学研究,2008,(6).

G eography of Tourism Industry :

The Core in the R esearch of the G eography of Tourism

MI NG Qing 2zhong , CHE N Y ing

(School of Tourism and Geog rap hic Science ,Yunnan N ormal Universit y ,Kunming 650092;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 Y N U ,Yunnan N ormal Universit y ,Kunming 650092,China )

Abstract : In recent t hirty years ,t he geograp hy of to urism as a branch of geograp hical st udies has enjoyed a rapid develop ment wit h obvious social rewards and added much nourishment to t he develop 2ment of geograp hical st udies.However ,it s content s are very complicated and it s core has not been clarified.The overemp hasis on it s practicality has led to t he poor result s in it s t heoretical exploration and it s marginalization as a discipline.It s f ut ure research and develop ment should rely on it s t radition 2al st udies ,t hat is ,t he focus on t he relation between man and land wit h a consideration of it s regio nal ,integrated and p ractical t rait s ,t he tourism indust ry wit h it s landscape as a whole ,t he establishment of tourism indust ry ,it s emergence ,mechanism ,dist ribution ,and integration for a healt hy and overall develop ment t he geograp hy of tourism.

K ey w ords : geograp hical system of tourism indust ry ;regional integration of tourism industry ;land 2scape indust ry ;tourism geograp hy ;geograp hy of tourism ;research focus

[责任编辑: 王德明]

?

65?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1卷 

 

旅游地理学讲义

《旅游地理学》讲义 第一章绪论 本章重点讲述三个方面的问题,都是关于旅游地理学这门学科的基本属性的问题,分别是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相关学科的关系问题。通过讲述,学生对该门课程要有初步认识,尤其对该课程研究内容要有一定的理解,为以后有针对性的学习打下一定基础。本章重点是第二节,即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计划用三个课时。 §1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又称娱乐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系指观光旅游而言,娱乐地理学则包括康乐在内,是广义旅游地理学,二者均为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它不仅同地理学的许多分支关系密切,而且与社会学﹑民俗学﹑考古学﹑历史学﹑建筑学﹑园林学﹑经济学彼此渗透,因此它又是一门边缘学科。 1、几个基本的概念 闲暇(Leisure):是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个人和家务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扣除的时间是必需的,也是极具弹性的。重点是要理解三个问题:休闲与工作的关系、关于闲暇与休闲的增长和休闲的障碍。 游憩(Recreation):关键在于这种活动是否达到游憩的目的。 旅游(Tourism):关于旅游与游憩的关系一直有不同的意见。 2、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什么是旅游地理学:各国学者出发点不一样,其看法也不一样。 本书对旅游地理学的理解:从旅游的本质属性出发探讨旅游地理学研究对象。 现代旅游地理学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K.G.麦克默里发表的《娱乐活动与土地利用关系》﹐被认为是现代旅游地理学的第一篇论文。早在1935年﹐英国地理学家R.M.布朗就倡议地理学家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旅游业上。他和S.B.詹姆斯﹑A.S.卡尔森等先后论述了局部地区的自然资源﹑发展基础﹑聚落构成的差异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测定了旅游形态及其经济价值﹐并阐述了旅游形态和旅游设施的意义。40年代E.艾塞林﹑G.F.迪赛对游客客流进行了分析。50年代联邦德国地理学家H.哈恩从游客的性质﹑逗留时间﹑季节性变化方面划分了德意志联邦旅游地类型。可是﹐这段时间内绝大多数旅游地理著作主要是描述某些旅游胜地﹐或限于一般论述旅游的经济意义﹐对旅游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极少探讨。 60年代以来﹐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属性和理论问题逐渐为人们所重视。1964年﹐加拿大

中国旅游地理重点整理(科学第三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同志们,这份资料很详细,可以再你们觉得合适的范围内加以增减,到时候大家自己把字体改小用于。。。。我就不多解释了,大家懂得。还有啊,里面提示大家要看的图不可以忽略啊 重点的三个大区图建议大家要么熟记要么复印书本 旅游地理 导游欢迎词结构 1 代表接待组团社表示欢迎 2 介绍自己介绍其他人员 3 预告行程 4 表示愿意为大家服务的态度 5 预祝成功欢送词 1 表示惜别 2 感谢合作 3 小结旅游4 征求意见5 期盼重逢 旅游资源调查步骤1 成立调查小组2 确立调查目标 3 收集二手资料 4 制定调查方案 5 准备相关设备 6 制定调查工作计划 7 整理资料分析总结 8 完成景区旅游资源地图编制 9 写景区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旅游概念分布于广阔的地理环境中的一种新型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高级消费形式 以旅行游览观光购物交流文化体育锻炼考察研究休闲度假康体疗养消遣娱乐探险猎奇宗教朝觐品尝佳肴探亲访友等为目的的异地暂时居留的社会现象同时也是以各种不同方式分配空间和利用时间的地理现象 1942年瑞士人汉泽克尔和克拉普夫提出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不会永久居留也不是主要从事赚钱的活动暂时性异地性 旅游者旅游的主体旅游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 任何以消遣闲暇度假体育商务公务疗养学习宗教等为目的不论国籍如何在其居住地境内居留超过24小时一年以下的人特点异地性暂时性享受性回味性 旅游资源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地吸引旅游者所有因素的总和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事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和利用并产生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特点空间分布上的集中性时间分配上的季节性吸引功能的垄断性易损性不可移动性 观赏性地域性多样性综合性季节性永续性垄断性吸引力定向性 基本特色时间空间经济文化 旅游资源的分类 1 根据资源本身的特性成因差异进行分类 2 根据景区资源的管理等级分类 3 按资源特征与游客等级分类 根据吸引强度世界级国家级区域级地方级 根据功能观光游览型参与体验型休闲度假型购物型 按形成和属性自然和人文两类 按资源客体属性物质性非物质性无知与非物质共融性 按资源发育背景天然赋存性人工创造性两者兼备的复合型 按资源持续利用潜力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 旅游业旅游休闲活动的媒介具有服务性质的特殊行业。 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为人们的旅行游览提供服务从中取得经济收益的部门和行业,属于第三产业有文化性质 旅游业四大支柱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饭店旅游商品 旅游业特点社会性综合性开放性涉外性季节性脆弱性劳动与资金密集性 旅行社生产和销售旅游商品并通过为旅游者提供导游等服务而取得收入的企业。国外旅行社分为旅游经营商批发商零售商 我国国际旅行社国内旅行社 旅游饭店为旅游者提供食宿和各种服务汽车旅馆度假商务青年旅社会议旅馆旅游饭店主题酒店精品酒店地位 1 构成旅游业综合接待能力 2 取得旅游收入的重要基地 3 体现旅游业服务质量 4 为社会提供广泛

旅游地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名词解释(每个 4 分, 4*5=20 分) 1、旅游地理学 2、旅游者: 3、旅游需求: 4、主题公园: 5、旅游交通: 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2、旅游者:是指离开定居国,到其他国家旅行 24h 以上的人。 3、旅游需求: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上,旅游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旅 游产品数量,即旅游者对某一旅游目的地所需求的数量。 4、主题公园:是具有特定的主题,由人创造而成的舞台化的休闲娱乐活动空 间,是一种休闲娱乐产业。 5、旅游交通:是为旅游者由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往返,以及在旅游目的地各 处旅游活动而提供的交通设施及服务。 得分 阅卷人 .连线题(每个 4 分, 4*8=32 分) 北魏 东晋 1967—1969 年 调查 1963年 1955 年 念 20 世纪 30年代初 巴特勒 郦道元 沃尔特·迪 拉佩芝 迪斯尼乐园 首次提出环境容量的概 游憩活动与土地利用关 得分 阅卷人 三、简答题(每小题 6 分, 6*5=30 分) 1 根据布兰特和彼特科维奇的观点, 人们选择城市作为 旅 游目的地的重要原因是 2、喀斯特石林旅游资源的特点以及喀斯特石林旅游地 3、我国不同的气候条件对旅游活动的适宜性有什么影响? 得分 阅卷人 五、论述题(总分 18 分) 试论述我国旅游交通应采取怎样的发展对策? 、1、旅游地理学: 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 休憩疗养、 水经注》 美国学 旅游生命周期理论 加拿大 罗杰斯 将旅游动机分为四类 第一次试验性全国游憩 空间竞争主要因素 4、主题公园的特点有哪些?

系》 四、1(1)城市人口密集,使到城市探亲访友的频率也高; ⑵城市往往是旅游交通中转枢纽或终点站; ⑶商业、金融、工业、生产服务的功能都集中于城市,带来会议、展览和商务 旅游; ⑷城市提供了大量文化、艺术和娱乐方面的体验; 2、1)喀斯特石林旅游资源特点: ⑴非遍在性旅游资源 ⑵地域分布相对集中 ⑶共性大,独特性小,以观光行为为主 2)喀斯特石林旅游地空间竞争主要因素:是石林的地位级别和可进入性, 而以地位级别为主。 当多个石林在同一地域同时出现时, 大尺度的旅游者往往只 选择地位级别、知名度最高的石林,而放弃地位级别较低、知名度小的石林。 3、(1)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漫长而寒冷,是观赏冰雪开展并上活动的旅游地; (2)我国南方的闽粤,海南岛台湾岛及海南诸岛等地,长夏无冬,春秋相 连,终年适宜旅游,极其适于冬季避害; (3)四季分明的中部地区,春季气温适中,秋季天高气爽,是最适宜旅游 的季节; (4)内陆干旱地带风沙大, 秋季降雨量相对而言较多, 是旅游的最佳季节。 4 (1) 强烈的个性,普遍的适宜性。主题公园如果缺乏个性则很难成功,但同时 主题公园的内容对游客来讲又要有普遍的适宜性, 要能吸引不同年龄、 不同层次 的游客。 (2) 被动游憩形式。游客在主题公园游玩是一种被动游憩形式,这是主题公 园经营管理中一项重要的特点。 (3) 投入高,占地规模大。大型主题公园投资额和占地规模大。如美国洛杉 矶迪斯尼乐园用地 0.76 平方千米,国内主题公园投资和占地也很大,锦绣中华 微缩景区投资 1 亿元,占地 0.2 平方千米。 (4) 高门票,高消费。为了还本付息,维持经营和赢利,伴随着高投入的是 高门票和区内的高消费。 五、答 1、改变观念,树立以路兴旅思路:旅游交通业是制约旅游业发展的主要 “瓶颈”。 由于我国旅游景区分散, 旅游交通条件与旅游景区脱节的矛盾比较明 显,因此要改变传统观念,树立“要兴旅,先修路”的思路,给旅游交通来个大 的投入,促进旅游业大发展。 2、改善经营,完善旅游交通服务:旅游交通的服务对象是游客,必须适应 游客多方面的需要,把“方便、快捷、安全、舒适”作为旅游交通的服务宗旨, 提高服务质量。 3、理顺关系,做好协调管理工作: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理顺各方 面关系, 美国学者 加拿大学者 北魏 东晋 1967—1969 调查 1963年 法显 伯特·麦金 巴特勒 郦道元 沃尔特·迪斯尼 旅游生命周期理论 《水经注》 《佛国记》 将旅游动机分为四类 第一次试验性全国游憩 1955 年 念 20 世纪 30年代初 拉佩芝 迪斯尼乐园 首次提出环境容量的概 游憩活动与土地利用关 杰斯 麦克默里

旅游地理学第二套试题

旅游地理学第二套试题 一、名词解释(5×3=15分) 1、旅游地理学 2、旅游需求 3、RBD 4、主题公园 5、旅游区 二、选择题(10×2=20分) 1.20世纪30年代__发表了《游憩活动与土地利用关系》一文,被公认为旅游地理学的开世之作。()A.波克 B.皮尔斯 C.克莱门特 D.麦克默里 2.现代旅游业由哪三个部分组成?() A.旅游主体、旅游流、旅游媒体 B.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流 C.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媒体 D.旅游客体、旅游流、旅游媒体 3.按照我国国内旅游者的定义,下列哪类人员属于我国的国内旅游者() A.我国大陆居民,离开长住地在我国境内其它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内至少停留一夜,最长超过六个月的游客。 B.在我国住满一年以上的港澳台同胞,离开长住地在我国境内其它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内至少停留一夜,最长超过六个月的游客。 C.在我国住满一年以上的华侨,离开长住地在我国境内其它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内至少停留一夜,最长超过六个月的游客。 D.在我国住满一年以上的外国人,离开长住地在我国境内其它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内至少停留一夜,最长超过六个月的游客。 4.在旅游需求的季节性强度公式中,R值越大说明() A.旅游需求淡旺季差别越大 B.旅游需求淡旺季差别越小 C.旅游需求时间分配越不均 D.与旅游需求淡旺季差别无关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旅游地和旅游资源综合评价因子的是() A 旅游资源 B 旅游地及其所在区域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 C 旅游地的区位关联特征 D 旅游地的文化特征 6关于喀斯特石林旅游资源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 非遍在性旅游资源 B 共性小、独特性强 C 以观光行为为主 D 地域分布相对集中 7.以下哪一项不是城市RBD的类型() A.加拿大西埃德蒙顿购物中心 B.中山市孙文西步行街 C.上海豫园旅游商城 D.中国民俗文化村 8旅游环境的容量分为基本容量和非基本容量,以下那个选项是非基本容量() A旅游资源容量和旅游心理容量 B 旅游生态容量和旅游地地域容量 C 旅游合理容量和旅游极限容量 D 旅游经济发展容量和旅游期望容量 9()不仅是开发旅游资源和建设旅游地的必要条件,而且也是衡量旅游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A 客游量 B.旅游交通便利程度 C.基础设施 D.旅游资源的多少 10.旅游区具有的特性() a系统性b地域性c层次性d优化型e相似性 A、abcd B、acde C、abde D、bcde 三、简答题(5×7=35分)

中国旅游地理重点整理(科学出版社第三版)

同志们,这份资料很详细,可以再你们觉得合适的范围内加以增减,到时候大家自己把字体改小用于。。。。我就不多解释了,大家懂得。还有啊,里面提示大家要看的图不可以忽略啊 重点的三个大区图建议大家要么熟记要么复印书本 旅游地理 导游欢迎词结构 1 代表接待组团社表示欢迎 2 介绍自己介绍其他人员 3 预告行程 4 表示愿意为大家服务的态度 5 预祝成功欢送词 1 表示惜别 2 感谢合作 3 小结旅游4 征求意见5 期盼重逢 旅游资源调查步骤1 成立调查小组2 确立调查目标 3 收集二手资料 4 制定调查方案 5 准备相关设备 6 制定调查工作计划 7 整理资料分析总结 8 完成景区旅游资源地图编制 9 写景区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旅游概念分布于广阔的地理环境中的一种新型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高级消费形式 以旅行游览观光购物交流文化体育锻炼考察研究休闲度假康体疗养消遣娱乐探险猎奇宗教朝觐品尝佳肴探亲访友等为目的的异地暂时居留的社会现象同时也是以各种不同方式分配空间和利用时间的地理现象 1942年瑞士人汉泽克尔和克拉普夫提出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不会永久居留也不是主要从事赚钱的活动暂时性异地性 旅游者旅游的主体旅游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 任何以消遣闲暇度假体育商务公务疗养学习宗教等为目的不论国籍如何在其居住地境内居留超过24小时一年以下的人特点异地性暂时性享受性回味性 旅游资源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地吸引旅游者所有因素的总和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事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和利用并产生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特点空间分布上的集中性时间分配上的季节性吸引功能的垄断性易损性不可移动性 观赏性地域性多样性综合性季节性永续性垄断性吸引力定向性 基本特色时间空间经济文化 旅游资源的分类 1 根据资源本身的特性成因差异进行分类 2 根据景区资源的管理等级分类 3 按资源特征与游客等级分类 根据吸引强度世界级国家级区域级地方级 根据功能观光游览型参与体验型休闲度假型购物型 按形成和属性自然和人文两类 按资源客体属性物质性非物质性无知与非物质共融性 按资源发育背景天然赋存性人工创造性两者兼备的复合型 按资源持续利用潜力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 旅游业旅游休闲活动的媒介具有服务性质的特殊行业。 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为人们的旅行游览提供服务从中取得经济收益的部门和行业,属于第三产业有文化性质 旅游业四大支柱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饭店旅游商品 旅游业特点社会性综合性开放性涉外性季节性脆弱性劳动与资金密集性 旅行社生产和销售旅游商品并通过为旅游者提供导游等服务而取得收入的企业。国外旅行社分为旅游经营商批发商零售商 我国国际旅行社国内旅行社 旅游饭店为旅游者提供食宿和各种服务汽车旅馆度假商务青年旅社会议旅馆旅游饭店主题酒店精品酒店地位 1 构成旅游业综合接待能力 2 取得旅游收入的重要基地 3 体现旅游业服务质量 4 为社会提供广泛

旅游地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旅游发展规划:是根据旅游业的历史、现状与市场要素的变化所制定的目标体系,以及为实现目标体系在特定的发展条件下对旅游发展的要素所作的安排。 3、旅游地的空间竞争:由于多个旅游地在同一地域出现时引起的,当多个旅游地在同一地域出现时引起的,各自吸引力此消彼长或同步增长的动态变化和地域市场结构的再组织。 4.旅游心理容量:这是需求方面唯一的一个容量概念,它是从旅游者的角度来考虑的,即旅游者于某一地域从事旅游活动时,在不降低活动质量的条件下,地域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最大量,也称感知容量 6、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7、旅游决策:是指个人根据自己的旅游目的,收集和加工有关的旅游信息,提出并选择旅游反感或旅游计划,最终将选定的旅游方案或旅游计划,最终将选定的旅游方案或旅游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 8、旅游资源: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能被旅游业开发利用,能产生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事物和因素。 10、主题公园:是具有特定的主题,由人创造而成的舞台化的休闲娱乐活动空间,是一种休闲娱乐产业 二、简答 1、RBD与CBD的关系。 答RBD是相对CBD提出来的,所不同的是,(1)在区位选择上,CBD通常由商业的重要性、土地价格、可进入性和经济地租的相互作用决定,一般位于城市中心地段,而RBD的区位则常常决定于自然的或历史的景点;(2分)(2)在形态上,相对于CBD是城市零售设施高度集中的区域,大部分的RBD都是呈长条形的,以步行街形式设计(2分)(3)在功能上,RBD是从CBD的功能分化出来的,两者之间必然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2分) 2、旅游需求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特征、收入和闲暇、职业和教育水平、资源和交通、价格和汇率。 3、旅游者空间行为特征。 答:(1)旅游空间行为是人们在地域上进行旅游和游玩的过程,旅游空间行为以决策行为为基础,空间行为中的许多特征是由决策行为的原则所决定的 2)大尺度旅游空间行为:力图到级别较高的旅游点旅游;尽可能游玩更多的高级别旅游点;力图采用环状路线。 (3)中小尺度的旅游空间行为:采用节点状路线旅游;旅行线路影响旅游效果 4.旅游业的经济特征。 (1)旅游是一种无形的出口产业; (2)旅游是一种零散的综合产品; (3)旅游业是一项极不稳定的出口产业:旅游产品不能贮存,但旅游需求的季节波动又非常大,旅游需求受外部不可预测的因素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复杂多样,难以比较,旅游对于价格和收入的弹性很大。

旅游地理学(保继刚著)复习资料

旅游地理学复习要点 一填空题 1. 旅游活动的主体是旅游者。 2.游憩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 3. 旅游活动的客体是旅游资源。 4.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包括生理的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我尊重感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5.旅游地与客源地的空间互相作用的条件有互补性、替代性和可达性。 6.旅游需求预测模型中,根据历史资料推测将来形势的是趋势外推模型。 7.旅游规划是旅游业发展的纲领和蓝图。 8. 大尺度旅游空间一般采用环状旅游路线。 9. 汇率下跌,价格不变,旅游需求上升。 10. 主题公园是具有特定主题,由人工创造而成的舞台化的休闲娱乐空间,是一种休闲娱乐业。 11. 共性大,个性强是名山旅游资源的特点之一。 12. 娱乐购物属于旅游活动的提高层次。 13. 当游客量在所有时期都相同时,高峰指数等于0。 14. 旅游者以其自身的意识和生活方式介入旅游地社会中,引起旅游地居民的思想变化,产生各种影响,这种作用称为示范效应。 15. 城市游憩商业区的类型包括大型购物中心型、特色步行街型、旧城历史文化改选区型、新城文化旅游区型。 16.偶发性饱和与超载常是由于旅游地或其他附近发生了偶然性的事件,这些事件在较短时间内吸引来大量旅游者 17. 旅游区的特性有系统性、层次性、地域性和优化性。 18. 人们把进行旅游决策时收集到的各种信息摄入脑中,形成对环境的整体印象,这就是感知环境。 19. 旅游需求预测模型中,定性模型的代表是特尔菲法。 20. 中尺度旅游空间一般采用节点状旅游路线。 21. 游览观光属于旅游活动的基本层次。 22. 旅游需求的季节性强度指数越接近于零,旅游需求的时间分配越均匀。 (二)名词解释以及关系 1.闲暇和游憩 闲暇(leisure)是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个人和家庭事务活动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游憩(recreation)一般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游憩可以恢复人的体力和精力,它包含的范围极其广泛,从在家看电视到外出度假都属于游憩。 2.旅游需要和旅游需求关系 旅游需要:是指旅游者或潜在旅游者对某种旅游产品的渴求或欲望,它是旅游者的一种潜在需求,即旅游者自身感到缺少某种东西,又期望得到某种东西的一种心理状态。 旅游需求:旅游需求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上,旅游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旅游产品的数量,即旅游者对某一旅游目的地所需求的数量。 3. 旅游资源和旅游地

旅游地理学资料整理

旅游地理学的名词解释: 1.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 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2.旅游者:任何一个离开其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旅行,在访问地停留24小时以上的人。 3.旅游行为: 4.旅游需求: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上,旅游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旅游产品的数量, 即旅游者对某一旅游目的地所需求的数量。 5.旅游流:又称旅游客流。指旅游者借助交通工具从出发地到旅游目的地移动形成的客流。 由旅游者、旅游节点(旅游地和客源地)和运输方式三要素构成。 6.特尔非法:用书面形式广泛征询专家意见以预测某项专题或某个项目未来发展的方法, 又称专家调查法。 7.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 的的人工创造物。旅游资源可以是有具体形态的物质实体,也可以是不具有具体物质形态的文化因素。 8.旅游地:一定地理空间商的旅游资源同旅游专用设施、旅游基础设施以及相关的其它条 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成为旅游者停留和活动的目的地,即旅游地。 9.旅游地生命周期:关于旅游生命周期理论有众多的描述,其中最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是 加拿大地理学家巴特勒在80年代提出的。他把旅游地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退阶段或复苏阶段。 10.旅游产品:是旅游业者通过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提供给旅游者的旅游吸引物与服务的组 合。即旅游目的地向游客提供一次旅游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服务的总和。 11.旅游商品:供给者为满足旅游者需求以出卖交换为目的而提供的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 有形和无形服务(无形商品)的总和。如旅游景观,旅游服务,旅游线路,旅游故居,旅游设施,旅游交通等都称作旅游产品是不对的,不科学的。应称其为旅游商品。12.城市游憩商业区(RBD):就是为季节性涌入城市的游客的需要,城市内集中布置饭店、 娱乐业、新奇物和礼品商店的街区。 13.主题公园:是具有特定的主题,有人创造而成的舞台化的休闲娱乐活动空间,是一种休 闲娱乐产业。 14.城市旅游形象:指城市旅游者在游览城市的过程中通过对城市环境形体(硬件)的观赏 和市民素质、民俗民风、服务态度等(软件)的体验所产生的城市总体印象。城市旅游形象是一个综合概念,它反映的是整个城市作为旅游产品的特色和综合质量等级。15.旅游环境容量:又称旅游生态容量(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tourism)。指对一个旅 游点或旅游区环境不产生永久性破坏的前提下,其环境空间所能接纳的旅游者数量。16.旅游区划:按照旅游的某一些方面的统一性(相似性)与差异性来探讨旅游或旅游的某 些方面的特征及开发利用和发展旅游业等重大问题进行自上而下的区域划分或自下而上的区域合并。 17.旅游区:一般所指的旅游区,是综合性的旅游区,即指含有若干共性特征的旅游景点与 旅游接待设施组成的地域综合体,它不仅包括旅游资源,也含有为旅游者是想旅游目的而不可缺少的各种基础设施。 18.旅游规划:是一个地域综合体内旅游系统的发展目标和实现方式的整体部署过程。旅游 规划经相关政府审批后,是该区各类部门进行旅游开发、建设的法律依据。旅游规划要求从系统全局和整体出发,着眼于旅游规划对象的综合整体优化,正确处理旅游系统的复杂结构,从发展和立体的视角来考虑和处理问题。因此,旅游规划必然要站在高屋建瓴的角度统筹全局,为旅游实现提供指导性的方针。

2020旅游地理学复习题

2020旅游地理学复习题 2020旅游地理学复习题难度(0~1): 0.5 区分度(0~1): 0.5 原作者:所属章节:- 所属课次:- 所属知识点: - 满分分数:0.0 时间限制(分钟): 0 关键字: 评分标准: 试题内容名词解释 1、旅游地理学:研究人类旅游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之间关系的科学。 2、旅游客流:旅游者从事旅游活动必然会产生具有一定流向和流量的旅游者群体,这一旅游者群体便是旅游客流,是旅游的本质特征之一。 3、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政治、军事、经济、科

学和文化艺术等某一方面具有独特的地位,并积淀和保存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城市。 4、风土人情:泛指各民族长期形成的独特的风尚和习惯。 5、雾淞:俗名树挂,是气温在0℃一下,大雾弥漫或细雨蒙蒙气候条件下,雾滴附着在低温物体上迅速冻结凝成一层毛茸茸的乳白色外壳,构成玉树琼花的特殊景观。 简答 1、旅游动机的类型有哪些类型? 答:国外流行的两种旅游动机分类法。①田中喜一分类法。日本学者田中喜——将旅游动机归为四类,即心情的动机、身体的动机、精神的动机和经济的动机。②麦金托什分类法。美国学者罗伯特·麦金托什也将旅游动机分作四类:身体健康的动机、文化动机、交际动机和地位与声望的动机。 2、影响旅游者旅游动机的因素有哪些?

答:(1) 性别、年龄及身体状况对旅游动机的影响。(2) 经济能力及余暇时间。(3) 心理因素。旅游动机是个人心理活动的一种形式,必然受到个人的兴趣、爱好、专业、对生活的态度、对周围环境的知觉、受教育程度及家庭等各方面的影响。 3、列举北京游览区的三条旅游线路。 答:①北京市中心皇家建筑游览线:天坛——天安门广场——故宫——景山——北海——恭王府——鼓楼;②北京西北郊皇家园林为主的游览线:颐和园——圆明园——大钟寺——动物园;③外环线现代大都市人文景观旅游线:亚运村——钓鱼台——大观园——世界公园;④远郊长城及明清黄陵游览线:长城——明十三陵——清东陵;⑤西郊名山古寺游览线:香山——碧云寺——卧佛寺——八大处——潭拓寺;⑥西南远郊古迹山水风光游览线:卢沟桥——周口店——十渡——野三坡。(任选3条) 4、常用的旅游资源评价方法有哪些? 答:答:①体验性评价:是指基于评价者对评价客体的质量体验而作出评价的一种方法。又可分为,一般体验评价和美感质量评价两种。②技术性评价:是指对气候、海滨、温泉等一些国家已

旅游地理学的热点问题及发展趋势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一门学科。1979年底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组建旅游地理学科组,标志着中国旅游地理学进行系统研究的开始。 在讲当前热点之前,先简单说一下过去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哪些方面。根据有关学者对1998—2004年期间的论文进行统计梳理,发现期间我国旅游地理学者们的精力主要集中于旅游资源与区域开发,这一方面的论文比重占了42.16 %;另外关于旅游市场、旅游者行为、旅游影响、综述、旅游环境等内容的研究也有所增长,其他内容的研究则处于低迷状态。 根据对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8-2009年核心期刊范围内以“旅游”和“旅游地理”为关键词模糊检索以及对《旅游管理》、《旅游学刊》和《旅游科学》2009年的论文进行梳理总结,我觉得以下几个问题应该是旅游地理当前的热点问题: 热点之一:产业融合 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是一个热点,同时也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其中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是当前众多旅游学者讨论比较多的一个课题。 创意产业目前在国外是发展势头最为强劲的产业,旅游业作为以满足人们愉悦需求为根本目的的时尚产业,无论是产品开发,还是宣传促销,都与创意产业密切相关。随着创意经济时代的到来,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与创意产业结合,积极探索两者融合的途径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文化创意植入到旅游业中,用文化创意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旅游业发展的趋势。 创意产业如何迅速与旅游融合发展,可以从旅游商品开发、旅游项目策划与旅游营销等几个角度切入:旅游商品开发(特别是旅游纪念品的设计)、旅游项目策划(主题公园)、旅游营销(节庆营销、影视营销——青岛啤酒节、山东潍坊的国际风筝节;似水年华乌镇、印象)等。 总结: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不论是对于旅游产业还是创意产业都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可以预见,作为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结晶的创意旅游将是未来我国兴起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对创意旅游的开发和研究,理所当然会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关注的热点。 在这种产业融合中,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也是最近研究比较多的一个话题。这里就不做详细阐述,大家可以看看钱静的《北京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模式探析》这篇论文。 热点之二:旅游与环境的关系,即旅游环保问题(生态旅游、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人类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客观规律的无知与违背,致使许多景区生态环境恶化,加之缺乏科学有力的经营管理,人为地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十分严重,形势严峻,所以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急需解决。于是很多旅游学者都开始关注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环保问题,但从近年来的论文研究方向上看,主要集中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以及分析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其保护策略,这些文章或泛泛而谈或集合具体景区加以解

旅游地理学试题(第五组)

课程名称旅游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4*6=20分) 1、旅游地理学 2、旅游者 3、旅游需求 4、主题公园 5、旅游交通 二.连线题(每线1分,1*16=16分) 美国学者法显旅游生命周期理论加拿大学者伯特·麦金托《水经注》 北魏巴特勒《佛国记》 东晋郦道元将旅游动机分为四类1967—1969年麦克默里迪斯尼乐园 1963年罗杰斯第一次试验性全国游憩调查20世纪30年代初沃尔特·迪斯尼首次提出环境容量的概念1955年拉佩芝《游憩活动与土地利用关系》 三、填空题(每空1分,1*30=30分) 1.旅游需求预测模型可以分为四类: 趋势外推模型; ____________仿真模型; ___________。 2.旅游环境容量的量测,基点在于有一个同旅游地承受的旅游活动相对应的适当的____________。 3.旅游区具有下列特性:系统性、地域性、层次性和____________。 4.从地理学的观点来看,旅游由三个主要的成分组成,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联系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间的____________。 5.城市RBD的类型:____________ ,特色购物步行街型,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____________。 6.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________。 7.我国以雾凇景观而著称于世的城市是____________。 8.我国第一座遗址性博物馆是____________ ,第一座古墓博物馆是 __________。 9.桂林旅游区以_____为特色,而贵州红枫湖风景名胜区以_____为特色。 10.台湾四大温泉是_____、_____、_____和四重溪温泉。 11.新疆地形可概括为三山夹两盆,即中为天山山地,北为阿尔泰山地,南为昆仑山地及帕米尔高原,三山之间则为_____和_____两盆地。

旅游地理学课后习题完整版.

第一章绪论 1、试分析闲暇、游憩和旅游之间的关系。 闲暇是指人们扣除工作时间、睡眠时间、其他基本需求满足之外剩余的时间。 游憩一般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 旅游是指在闲暇时间所从事的游憩活动的一部分。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一个部分。一个显著特点是要离开居住地或工作的地方,短暂前往一个目的地从事各种娱乐活动,同时,旅游目的地要提供各种设施以满足需要。2、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3、旅游地理学的基本研究内容有哪些? 旅游产生的环境及其地理背景;旅游者行为规律;旅游流(旅游需求)预测;旅游通道;旅游资源评价;旅游地演化规律和重要旅游地研究;旅游环境容量;社区旅游;新兴旅游;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旅游规划。 4、试分析旅游地理学与地理学科及旅游学科之间的关系。 (1)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部分,它属于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但与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都关系密切。 (2)旅游地理学也可以认为是介于地理学和旅游学科之间的边缘学科。 (3)旅游活动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旅游地理研究,要涉及到很多其他学科的知识,旅游地理研究者要学习,掌握这些学科与旅游相关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 20世纪30年代初,麦克默里发表了《游憩活动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一文,被公认为旅游地理学的开世之作。

1、试述旅游地理学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国外学科发展史 中国的 1978—1989:理想主义阶段 旅游地理学主要进展

?自觉构建学科体系和研究框架 ?关注国外理论前沿,反思自身不足 ?教书育人,提携后生,传播思想 ?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回馈社会 ?建立组织,加强合作 理想主义研究取向的特征及意义 ?就旅游地理学研究本身而言,80年代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数量相对较少,研究范围较窄,所采取的研究方法也难称规范,是旅游地理学发展中最为稚嫩的阶段 ?但是从研究的影响力来看,该时期对整个旅游地理学所彰显的“学术启蒙”意味难以抹煞1990—1998:现实主义阶段 旅游地理学主要进展 ?旅游地理学家成为旅游规划的主力军 ?研究内容的实践驱动明显,学科本位意识下降 ?研究视野狭窄,对国际前沿关注度下降 ?研究规范性不够,学术贡献不足 现实主义研究取向的影响 ?中国旅游业迅猛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当时注重实效的社会风气,导致了20世纪90年代旅游地理学实用性、功利性的研究取向。研究选题的狭窄,理论研究的忽视,以规划代替学术、以社会实践代替学术贡献的评价模式等是现实主义研究价值取向的具体表现。这种研究取向阻碍了旅游地理学的理论研究,使学科的中外差距和差异更加明显 1999至今:理想主义的理性回归,与现实主义相结合 旅游地理学主要进展 ?重新显示出对建构理论的重视 ?跨学科研究增多,研究领域获得较大拓展 ?国际交流增多,研究规范得到重视 ?学科获得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增强,对研究者的吸引力加大 理性回归的含义及意义 ?含义:其一,这一时期旅游地理学的研究进展得益于知识分子内省后的自我选择,是对现实洞察后的冷静思考以及对理想追求的践行。其二,当前正在进行的理性回归并不彻底,且十分脆弱,是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理性回归 ?意义:功利主义的盛行和理想主义的缺失,是阻碍当今中国科学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提升中国的科学原创能力,培养顶尖的科学人才,需要理想主义的价值理念做支撑 2、从学科性质谈谈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国外:各国学者对自己研究领域的称谓虽略有区别,但总的趋势是将研究视野放到闲暇时间从事的所有活动,而重点则是旅游活动;研究旅游和休闲的地理学者中大部分还有其他研究

旅游地理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闲暇是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个人和家庭事物活动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换言之,闲暇是指个人不受其他条件限制,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利用或消磨的时间。 游憩一般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游憩可以恢复人的体力和精力,它包含的范围极其广泛,从在家看电视到外出度假都属于游憩。 旅游是在闲暇时间所从事的游憩活动的一部分,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文化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一个部分。旅游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要离开居住或工作的地方,短暂地到达某个目的地进行活动。同时,旅游目的地要提供各种旅游接待设施以满足其需要。 第二章旅游地理学发展史 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国外:1.各国学者对自己研究领域的称谓虽略有区别,但总的趋势是将研究视野放到闲暇时间从事的所有活动,而重点则是旅游活动;2.研究旅游和休闲的地理学者中大部分还有其他研究领域,如农业,城市和区域规划,交通等;3.地理学者对旅游的研究从传统的以资源研究,土地利用研究为重,转移到以服务设施的空间经济分析,旅游者的空间行为与旅游目的地的推销,大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对于区域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影响过程与机制为研究主题;4.理论和实用研究并重;5.参与多学科性的融合研究,注重新的技术手段的运用。 国内:1.要注重学科基本概念的研究和应用;2.在研究内容上,要从目前对资源,旅游开发的区域社会经济条件研究为主,扩展到从相互联系的角度对资源,市场,环境的系统研究;3.在研究方法上,要坚持理论研究与实用研究相结合的宗旨;4.在研究方式上,应该提倡跨学科性的合作研究,旅游地理学者应主动吸收相邻学科(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的知识和研究方法。 第三章旅游者行为 游客:指因为休闲、娱乐、观光、探亲访友、购物、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等活动离开常住地到其他地(国),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12个月,并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活动获得报酬的人。按出游地分为国际游客(海外游客)和国内游客,按出游时间分为旅游者(过夜游客)和一日游游客(不过夜游客)。 影响旅游者决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感知环境:收集各种信息摄入脑中,形成对环境的整体印象 2.最大效益原则:最小的旅游时间比, 最大的信息收集量: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旅游 选择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与居住地差异较大的……3.旅游偏好:年龄、职业、教育三方面去研究 大尺度旅游空间行为特征 力图到级别较高的旅游点旅游:倾向于选择有高级别旅游点的地方作为旅游目的地;到达目的地后,往往只游玩目的地附近级别较高的旅游点。 尽可能游玩更多的高级别旅游点。 力图采用环状路线旅游。

旅游地理学重要文献

国外著名旅游地理学家推荐重要文献 杰弗里·沃尔(Geoffrey Wall) (in alphabetical order) 1. Ashworth G J, Tunbrdge J E. The tourist-historic city. London: Belhaven Press, 1990 One of the first texts to draw attention to the importance of urban heritage and still among the best books on the topic. 2. De Kadt E(ed). Tourism: passport to development? Washington, D.C.: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9 The first five chapters constitute one of the earliest and most incisive statements on tourism as it pertains to developing areas. 3. Graburn N H H(ed). Ethnic and tourist arts: cultural expressions from the fourth worl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6 A handsome book drawing attention to tourism and cultural change through ethnicity and souvenirs. 4. Gunn C. Tourism planning. New York: Crane Russack, 1979 Although greatly modified in subsequent editions and perhaps superceded by other texts, drew serious attention to the need for tourism planning. 5. Mathieson A, Wall G. Tourism: economic, physical and social impacts. London: Longman, 1982 The first book to provide a broad dispassionate perspective on the consequences of tourism. Although now almost 20 years old, still widely consulted. 6. McCannell D. The tourist: a new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Schocken Books, 1976 An important although occasionally obscure book because of its attempts to provide a conceptual base for topics such as attractions, authenticity and semiotics. 7. McIntosh R W, Goeldner C R. Tourism: principles, practices and philosophies. New York: Wiley, 1972 A basic text which has stood the test of time and influenced many students. 8. Mowforth M, Munt I. Tourism and sustainability: new tourism in the third world. London:Routledge, 1998 A new book which is among the most perceptive of recent offerings and may stand the test of time. 9. Murphy P. Tourism: a community approach. New York :Methuen, 1985 Although the ecological analogy is somewhat overdrawn, an important document on tourism planning with greater emphasis on process than Gunn.

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一、简述旅游资源的内涵。 1.旅游资源的概念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是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也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统称为旅游资源。 2、了解旅游资源的分类 自然旅游资源:地质地貌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象景观 人文旅游资源:遗址遗迹、建筑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 3、运用资料说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1)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 (2)历史、文化背景和民间习俗的不同 (3)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 (4)人们的旅游动机复杂多样 4、列举实例,比较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多样性、地域性、观赏性与吸引性、不可移动性、重复使用性、可创造性

1.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 (1)评价旅游资源的质量:主要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才会对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①美学价值——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最根本原因 ②科学价值 ③历史文化价值——主要指人文景观而言 ④经济价值: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旅游业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产业之一。 (2)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 (3)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2.地理位置与交通 3.客源市场: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因为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区的资源。 4.旅游地的接待能力 5.旅游地的环境容量 四、旅游景观欣赏 (一)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1.选择观赏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