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措施

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措施
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措施

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制度

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制度

1、病媒生物,指能够将病原体从人或者其他动物传播给人,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生产生活的生物,包括鼠、蚊、蝇、蟑螂等生物。

2、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应当遵循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群众治理与专业治理、集中治理与日常治理相结合的原则,采取以治理环境消除病媒生物孳生条件为主、直接杀灭为辅的综合防制措施。

3、建立健全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制度,明确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工作责任人,定期检查,严格控制病媒生物孳生。

4、应当按照规定进行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活动,采取科学、安全、有效的方法控制和降低病媒生物密度,使其达到国家和铁道部规定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标准。

5、定期清疏排水管道、地沟、地漏等部位,消除孳生条件。

6、实行垃圾袋装化和垃圾运输密闭化。

7、设置防鼠网、防鼠挡板、防蝇纱门、纱窗、灭蝇灯等病媒生物防制、杀灭设施。

8、及时妥善处理被杀灭的病媒生物尸体。

9、库房门应设立高60cm、表面光滑、门框及底部严密的防鼠板。

10、发现老鼠、蟑螂及其它有害害虫应即时杀灭。

11、发现鼠洞、蟑螂孳生场所应即时投药、清理,并用硬质材料

进行封堵。

学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

崇信县职教中心2009年病媒生物防治工作计划 2009年,我校将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中对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要求,在校园内深入、持久地开展活动,不断降低病媒生物密度,使其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之内,控制和减少虫媒传染病的发病率,保证师生身体健康,提高师生生活环境质量。为做好本年度的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特制订本年度工作计划: 一、加强学校管理,提高对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认识 1、成立以副校长赵翔宇为组长、总务处主任张欣、后勤人员岳发军等人组成的病媒生物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2、广泛宣传,提高认识。学校利用升旗仪式对全校师生做除四害动员,宣传除四害的重要性并利用黑板报、广播等形式宣传灭鼠、灭纹、灭蝇、灭蟑螂的方法。使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到除四害的活动中去开展病媒生物防治、讲究卫生是预防各种传染疾病流行,保护师生身体健康的重要工作。学校努力营造全员开展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氛围。 二、根据季节的特点,认真做好病媒生物防治工作。 1、春冬季重点是灭鼠 坚持做到每周一对教工办公区、学生公寓、各部室、库房、绿化带,厕所垃圾台、排污道口等进行检查,发现鼠情,及时按操作规程灭鼠防害。 2、夏秋季重点是灭蚊蝇 坚持每周一对教室、学生公寓、绿化带、花园、垃圾台、厕所、水龙周围、排污道口、部室等地喷施灭蚊蝇药。 三、综合整治、确保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成效。 1、坚持综合防治科学灭杀的方针,认真落实“清、疏、装、防、灭”五环节。经常性地开展校园环境卫生大扫除,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及时疏通排污沟渠,做到校园无污水存积。 2、认真做好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科学用药,确保灭鼠安全。防止药物中毒事件发生。 4、完善排水排污设施,新建、改造、维修下水道和排污沟,下水道要基本实现封闭式覆盖,管网覆盖率达100%以上。 5. 发现问题,采取有效灭杀办法,最大限度控制病媒生物的滋生,为广大师生创建一个健康安全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 6、综合整治、确保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成效。 四、坚持综合防治科学灭杀的方针,认真落实“清、疏、装、防、灭”五环节。 经常性地开展校园环境卫生大扫除,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及时疏通排污沟渠,做到校园无污水存积。 1、认真做好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科学用药,确保灭鼠安全。防止药物中毒事件发生。 3、发现问题,采取有效灭杀办法,最大限度控制病媒生物的滋生,为广大师生创建一个健康安全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 除“四害”是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的一项必备条件,我校结合创国卫工作的要求,积极配合全市切实搞好除四害工作,按照上级有关时间部署及有关专项要求,做好灭蚊、老鼠、蟑螂、苍蝇的工作。 五、完善卫生基础设施 1、学校内的卫生整治力度,新建、改建厕所,厕所数量要达到标准要求,布局合理。 2、完善排水排污设施,新建、改造、维修下水道和排污沟,下水道要基本实现封闭式覆盖,管网覆盖率达100%以上。 3、完善垃圾清运设施、提高校内卫生水平 开展除四害工作,必须把环境治理,杜绝四害孳生繁殖摆在首位。环境治理的重点如下:整治污水涌、污水沟、废水塘。疏通下水道,下水道覆盖率达98%以上,排水畅通,防止蚊虫孳生。

病媒生物防制措施

病媒生物防制措施 一、除四害的具体意义: 1、什么叫四害? 四害具体是指老鼠、苍蝇、蚊子、蟑螂,这四种生物对人类可谓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在我国被称为“四害”。 2、四害对人类有哪些危害? 四害对人类最大的危害,是传播疾病。 (1)老鼠可通过寄生蚤、尿、血液等传播鼠疫、钩端螺旋体病、恙虫病、斑疹伤寒、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 (2)苍蝇通过体毛、爪垫、边吃物边吐等形式,传播病毒性肝炎、小儿麻痹症、菌痢、霍乱、伤寒、蛔虫病、沙眼等疾病; (3)蚊子通过吸叮人血可以传播疟疾、乙型脑炎、登革热、丝虫病等疾病;(4)蟑螂体内外携带多种病原体,可传播疾病、病毒性肝炎、各种胃肠炎及寄生虫病。 此外,老鼠尚消耗人类大量粮食,啮咬衣服物品,损害造林、堤围,咬坏电线等,造成各种灾害。 二、如何杀灭老鼠? 要杀灭老鼠,先要掌握老鼠的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一般来说,灭鼠有两种方法:1、物理捕杀: 可采用笼(鼠笼)、夹(鼠夹)、压(石板压)、扣(金属面盆倒扣)、淹(水缸翻板淹)、翻(翻草堆)等方法捕杀。 2、药物诱杀: (1)、敌鼠钠盐:属慢性毒鼠药,用0.05%~0.3%的浓度制成浸泡毒饵、粘附毒饵或混合毒饵使用; (2)、磷化锌:属急性毒鼠药,用2%~3%(对家鼠)及5%~10%(对野鼠)的浓度制成粘附或混合毒饵使用。 三、如何防制苍蝇? 1、要采取综合防蝇措施,才能收到满意效果:要切实做好粪便处理,采用密封或三格化粪池,防止苍蝇繁殖;要做好垃圾无害化处理,清除各种孳生地;对特殊行业如屠场、酿造厂等要落实防蝇设施和措施;饮食服务行业可采用药物喷杀、粘捕、诱捕、拍打等方法灭蝇。 2、化学灭蝇: (1)、毒饵灭蝇:常用药物有0.1%~0.2%的敌百虫,或0.1%的敌敌畏及0.05%的倍硫磷,掺入蝇类喜欢食用的食物中让蝇舐食毒杀。

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制度

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病媒生物的发生与流行,保障全院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病媒生物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院病媒生物的防控及相应保障措施、病媒生物监测与报告、疫情处理及院内卫生工作监督管理。 第三条为了有效地做好病媒防治工作,每年制定相应的防治工作计划,并将其列入院年度工作计划。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四条成立医院病媒生物防治领导小组,由一名院领导负责全面工作,并且每年拨出专项经费用于病媒生物防治。 第五条病媒生物防治小组承担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具体实施,并且接受上级机构的业务培训和指导。 第六条病媒生物防治小组负责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对院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病媒生物疫情进行监测、信息报告与管理。

第七条病媒生物防治小组定期进行各种形式的病媒生物预防知识宣教,各医务人员定期进行病媒生物相关知识培训。 第三章疫情报告制度 第八条病媒生物防治小组为责任报告单位,按要求建立疫情管理组织及电话直报。病媒生物防治小组设责任疫情报告人,负责疫情管理和网络直报,负责本院的疫情报告工作。 第九条责任疫情报告人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发现,有法定病媒生物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必须按规定进行疫情报告,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第四章发生疫情应急预案 第十条发现疫情马上启动疫情应急预案。 第十一条在医院病媒生物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成立防控工作各组织机构,并分工协作。 (一)组织指挥组:负责对院内的防控工作的协调和组织指挥。 (二)卫生防疫组:负责整个院区的卫生防疫工作,出现疫情时实施对环境不间断的消毒,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注射、预防用药等。组织对疫区人员的体检、卫生宣教和疫情报告等。 (三)医疗救治组:对发生疫情的病人及疑似病人进行

-医院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

2015 年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 2015 年消毒与病媒生物控制工作总体指导思想是以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督导为重点,加强消毒与病媒生物控制网络建设,以全面提高消杀(消毒、杀虫、灭鼠)应急能力为目标,强化突发事件消杀应急技能培训,基本建立“本底明晰、设置合理、信息畅通、反映迅速”消杀应急网络科学实施省专题监测项目,推动我院消杀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认真贯彻实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按照《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做好我院消毒与病媒生物控制工作。加强消毒与病媒生物控制工作信息的收集、分析、利用与管理,调查收集基础资料,健全完善本底材料。 二、加强消毒与病媒生物预防控制体制建设。一是建 立突发事件应急消杀(消毒、杀虫、灭鼠)互动网络,全面提高应急消杀能力;二是开展消毒与病媒生物预防控制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提高业务综合素质; 三、做好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和消毒质量检测工作,加 强医院感染因素调查和预防控制措施,规范消毒流程,规范消毒监测操作行为,建立医院感染控制信息报告制度,逐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四、按照市创卫办的具体要求,适时在院内广泛开展鼠、蚊、蝇、蟑螂四种病媒生物监测工作,及时掌握本院内蚊、蝇、鼠、蟑螂等病媒生物种群、密度及其消长规律,为控制蚊、蝇、蟑螂、鼠等病媒生物的危害提供依据。 五、加强职工灶管理,对职工灶的餐饮具、熟食盛 器、毛巾、桌椅、手等重点环节加强监督。

六、切实做好消杀应急药械储备工作,使消杀药械储 备的数量、规模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需求相适应,制定消杀应急处置程序,建立“反应迅速、机动灵活、保障有力”消杀应急机制。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

2018年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为进一步深化省级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全面降低“四害”密度,有效防止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切实加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长效化管理,确保“四害”密度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内。按照创卫办的要求,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2018年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如下: 一、工作目标 开展以灭鼠、灭蟑螂、灭蚊蝇为重点的病媒生物防制活动。坚持日常监管与突击整治相结合、政府组织和专业消杀相结合的方针,广泛发动职工开展除“四害”工作,落实综合防治措施,全面治理全校环境卫生,清除“四害”孳生地,巩固扩大除害成果,使“四害”密度控制在不足为害的范围之内。 (一)组织开展春秋季统一灭鼠活动和夏秋季灭蟑、灭蚊蝇活动,努力降低“四害”密度。 (二)继续巩固灭鼠、灭蟑螂、灭蚊蝇达标成果,以“灭鼠先进城区”复查为工作重点,确保通过爱卫会考核。 二、工作措施 (一)灭鼠工作。采取科学灭鼠方法,抓好公共环境、重点场所防制措施落实,切实降低鼠密度。 1.在4月和10-11月开展春、秋季2次大规模药物灭鼠活动。针对不同环境和场所,选用不同剂型灭鼠剂。

2.进一步健全完善防鼠设施,重点部位必须安装防鼠网、挡鼠板等防鼠设施。 3.坚持常年灭鼠工作,在重点场所、重点部位要加强毒鼠屋、毒饵盒(站)设置,定期检查、补充毒饵,充分发挥长效灭鼠功用,同时要广泛使用鼠夹、捕鼠笼、粘鼠胶等进行捕杀。 4.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清除各种闲置或废弃的杂物,最大限度减少鼠类的宿藏地。及时清除鼠迹,堵塞鼠洞、清除鼠路、清除鼠尸、清扫鼠粪、修补鼠咬痕。 (二)灭蟑螂工作。坚持标本兼治,开展清除杂物、清除蟑迹、去除卵鞘、堵抹缝隙等综合防制措施,全面降低蟑螂密度。 1.在6-10月间开展大规模、群众性灭蟑突击活动,对有蟑栖息的场所定期开展药物喷杀或毒杀。 2.继续做重点场所的环境卫生,做到垃圾袋装、日产日清,减少蟑螂栖息场所,并定期进行消杀。 3.发动职工全面整治室内卫生,做好堵洞抹缝工作,对各类孔洞、缝隙用水泥、油灰进行堵补,重点清除仓库、储藏室的垃圾、堆积物,清除蟑螂生存环境,及时清理蟑螂的卵鞘、粪便、尸体等。 (三)灭蝇工作。采取以控制孳生地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有效降低蝇类密度。 1.在4-11月蝇类孳生高发季节,适时对重点单位和重点场所进行药物消杀,提倡科学用药,针对不同季节,不同场所合理选用药物,提高杀灭效果。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方案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方案 病媒生物防制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切实做好我市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巩固我市成为省级灭鼠、灭蚊、灭蝇、灭蟑先进城区的成果,确保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达到国家卫生城市标准,按照国家卫生城市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要求和有关病媒生物防制国家标准,制订本方案。 一、病媒生物防制目标 坚持以环境治理为基础的病媒生物综合管理,将病媒生物控制在国家规定标准的范围以内,预防病媒生物对人群造成危害的影响,将媒介生物性传染病暴发与流行的危险性降到最低水平,保障全市人民的身体健康,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病媒生物防制标准及评价方法 按照全爱卫发(1997)第5号《灭鼠、蚊、蝇、蟑螂标准》和全爱卫办发(1997)第28号《灭鼠、蚊、蝇、蟑螂现场考核办法》,结合日常监测,进行定期考核。 (一)灭鼠标准 1.15平方米标准房间布放20×20厘米滑石粉块两块,一夜后阳性粉块不超过3%;有鼠洞、鼠粪、鼠咬痕等鼠迹的房间不超过2%;重点单位防鼠设施不合格处不超过5%。 2.不同类型的外环境累计2000米,鼠迹不超过5处。 (二)灭蚊标准 1.居民住宅、单位内外环境各种存水容器和积水中,蚊幼及蛹的阳性率不超过3%。

2.用500ml收集勺采集城区内大中型水体中的蚊幼或蛹阳性率不超过3%,阳性勺内幼虫或蛹的平均数不超过5只。 3.特殊场所白天人诱蚊30分钟,平均每人次诱获成蚊数不超过1只。 (三)灭蝇标准 1.重点单位有蝇房间不超过1%,其它单位不超过3%,平均每阳性房间不超过3只;重点单位防蝇设施不合格房间不超过5%;加工、销售直接入口食品的场所不得有蝇。 2.蝇类孳生地得到有效治理,幼虫和蛹的检出率不超过3%。 (四)灭蟑螂标准 1.室内有蟑螂成虫或若虫阳性房间不超过3%,平均每间房大蠊不超过5只,小蠊不超过10只。 2.有活蟑螂卵鞘房间不超过2%,平均每间房不超过4只。 3.有蟑螂粪便、蜕皮等蟑迹的房间不超过5%。 三、病媒生物防制策略 病媒生物防制必须坚持以环境治理为重点,采取环境治理、物理防制、化学防制、生物防制、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法规防制等综合防制措施,因地制宜、科学规范地开展病媒生物防制。 环境治理是城市病媒生物有效防制的基础和关键,应当结合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市政建设和城市管理统一进行。包括合理规划建设垃圾收集站和垃圾中转站,垃圾上门分类收集、实行密闭转运,封闭社区垃圾通道,食品和餐饮业卫生管理和卫生设施建设,密封排水沟、下水道、电线电缆等市政管线沟井,疏通河道、排水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总结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总结 为巩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除四害工作成果,确保全校师生在卫生安全的环境中工作和学习,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防治方针,完善各项环境治理措施,使四害孳生地得到有效控制,现将我校2018年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总结和除四害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大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培训力度。为保证全年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工作安全有效,加强安全措施、除害技术是尤为重要的。因此学校加大对除四害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其掌握除四害工作的基础知识和方法,把除四害工作扎实有效安全地开展下去。 二、加强病媒生物防制措施确保除害工作取得实效 (一)灭蚊:后勤管理处物业监管科、新大正物业因地制宜集中人力、物力对相关部位进行喷药作业消杀。今年消杀继续采用喷雾机药物消杀方法。为保证消杀药物的安全有效,药品由学校后勤管理处统一向市爱卫会采购,消杀范围:楼宇排水沟、通风管道、厕所、污水管道、水池和温度超过18度温暖潮湿的工作室等。 (二)灭鼠:为了更进一步确保安全,我校禁止使

用毒药灭鼠。后勤管理处食品监管科监督指导承包食堂做好防鼠、灭鼠工作,防鼠办法校园各食堂用钢丝球堵塞洗菜池排水管道口,窗户加装钢丝网,食堂操作间排水沟加装不锈钢地漏隔板,隔板缝隙符合食药监局的要求,食材仓库内安装音波驱鼠器。灭鼠办法食堂周边老鼠出没地段放置捕鼠夹、捕鼠笼,对于死鼠处置就地掩埋或焚烧;物业监管科监督新大正物业在校园内清除内外环境杂物、堆放物,水泥封堵楼前、楼后、垃圾道周围、阴沟、上下水井周围的鼠洞。校园垃圾日产日清,从而断绝老鼠的食源水源。 (三)灭蝇:食品监管科监督食堂内安装灭蝇灯,操作间内加工好的熟食生食有网罩隔离,服务窗口处安装纱窗,新大正物业控制好坑塘、水沟、积水容器的清洁卫生,处理好积水问题,采用喷雾机药物消杀方法有效的保证蚊蝇增长不超标。 (四)灭蟑螂:采取食堂死角部位加强卫生清洗保持清洁控制的方法,未投入药品进行清杀。 三、加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除四害工作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后勤管理处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纳入日程,亲自挂帅精心组织安排扎扎实实地做好这项工作。把除害防病工作提高到师生身体健康、提高生产力的高度。 (二)落实任务、明确责任。后勤管理处各科室层层落

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实施细则(最新)

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意见》精神,科学预防、控制和消除病媒生物的危害,防止相关传染病发生和传播,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X省爱国卫生条例》《X市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结合本区实际,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所指病媒生物,是指传播人类疾病和威胁人类健康的蚊、蝇、蟑螂、鼠类及省级以上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以下简称爱卫会)规定的其它病媒生物。 第三条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工作坚持以下原则: (一)分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原则。 (二)按照“政府组织、全民参与、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单位负责、科学治理”的原则。 (三)专业队伍与群众预防控制相结合原则。 (四)整治环境卫生、控制病媒生物孳生地为主,药械控制为辅原则。 第二章措施与要求

第四条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实行单位责任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村(居)民委员会等要建立日常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制度;落实工作经费;采取有效措施,清除病媒生物孳生地,控制病媒生物密度,防止病媒生物孳生、繁殖和扩散,避免和减少病媒生物危害的发生;收集、完善档案资料,做到连续、系统、专人管理。 第五条各镇(办)、各部门、各单位应当按照病媒生物孳生、消长规律,结合爱国卫生运动,组织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消除病媒生物及其孳生场所。每年开展春冬两季集中灭鼠和夏秋两季集中灭蚊、灭蝇、灭蟑活动,把各类病媒生物的密度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之内。 第六条加强病媒生物孳生地的治理和重点行业、单位的防蚊蝇防鼠设施建设。 (一)城镇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应当同步规划、设计符合病媒生物预防控制要求的排水、排污和垃圾、粪便处理等卫生基础设施。 (二)建筑物管线、市政管井和下水道系统应当设有防范病媒生物侵害的设施。 (三)养殖、餐饮、仓储、酿造及食品生产加工经营、农贸市场、施工工地等特殊行业和场所,在生产、加工、储存、经营、

秋季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方案

秋季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方案 篇一:XX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实施方案1 XXXX XX年病媒生物防治技术实施方案 病媒生物防治工作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入门指标,为了使这项指标达到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做好我院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结合我院当前卫生工作实际,特制定《XXXX病媒生物防治技术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和《城区除四害标准》,结合我院“四害”增长规律,采取生物防治与环境治理相结合,专业队伍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防治措施,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区域谁组织实施”的防治措施,通过健全工作网络,落实防治经费,科学选定药物,完善相关资料,定期开展消杀活动。使“四害”各项指标达到国家卫生城市验收标准。即:鼠密度不超过国家标准,蚊、蝇、蟑螂中的一项不超过省级标准,另两项不超过国家标准的3倍。 二、领导机构及责任划分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全县教育系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的领导,我院成立了除“四害”工作领导小组,除“四害”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医院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对病媒生物防治工作进行检查指导。

三、工作任务 (一)健全组织网络。各科室健全病媒生物防治组织网络,落实防治工作专(兼)职人员,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制定防治年度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将具体工作责任落实到人。 (二)做好资料收集。病媒生物防治资料要完善,资料要求详实、逻辑性强,整理规范,重点完善好以下五个方面: 1、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年度计划和总结。 2、综合防治措施(孳生地分布现状、防治措施与成效)到位,有综合防治的宣传资料。 3、病媒生物防治机构网络健全,工作制度落实,有专(兼)职工作人员且任务明确。 4、病媒生物防治经费落实到位,有除“四害”的药具发票。 5、消杀记录完整规范、数据可靠,有检查记录、监测资料。 (三)完善防护设施。灭鼠:合理布局灭鼠毒饵盒(洞),防鼠板,完善重点场所(部位)的门、窗、下水道(地沟)、通风口等处的防鼠设施,灭鼠设施不合格率不能超过5%。灭蝇设施:密封室内外垃圾容器,安装纱窗、纱门、风帘、灭蝇灯等,不合格房间不能超过5%。灭蟑螂设施:堵洞、抹缝、缩小门窗缝隙等手段防止蟑螂出入、生息。灭蚊:以治水为主,消除室内外积水。

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

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文件 卫生部 关于印发《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爱卫会、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爱卫会、卫生局: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有效防控病媒生物传播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全国爱卫会、卫生部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卫生部 二〇〇九年十月二十九日

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了防止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病媒生物是指能够将病原体从人或者其他动物传播给人的下列生物: (一)蚊;(二)蝇;(三)蟑螂;(四)鼠; (五)省级以上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以下简称爱卫会)规定的其它病媒生物。 第三条县级以上爱卫会要将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纳入爱卫会工作规划,负责对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进行指导、监督。 爱卫会各成员单位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病媒生物的预防控制工作。 第四条全国爱卫会办公室负责全国病媒生物控制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爱卫会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并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开展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宣传教育; (二)组织开展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活动;

(三)组织开展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检查; (四)表彰奖励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先进单位和个人; (五)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五条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遵循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预防控制原则,坚持政府组织与全社会参与相结合、鼓励个人和家庭搞好居家卫生的方针。 第六条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实行单位责任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要建立日常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病媒生物密度,清除病媒生物孳生地,防止病媒生物孳生、繁殖和扩散,避免和减少病媒生物危害的发生。 第七条省、自治区、直辖市爱卫会要根据本行政区域人口分布、病媒生物密度、传染病流行等情况确定病媒生物重点预防控制地区、场所,并提出具体的预防控制目标和要求。 第八条省、自治区、直辖市爱卫会可以根据当地病媒生物活动高峰规律,组织集中、统一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活动。 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要按照当地爱卫会的部署,积极参加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活动。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

2018年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深化省级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全面降低“四害”密度,有效防止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切实加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长效化管理,确保“四害”密度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内。按照创卫办的要求,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2018年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如下: 一、工作目标 开展以灭鼠、灭蟑螂、灭蚊蝇为重点的病媒生物防制活动。坚持日常监管与突击整治相结合、政府组织和专业消杀相结合的方针,广泛发动职工开展除“四害”工作,落实综合防治措施,全面治理全校环境卫生,清除“四害”孳生地,巩固扩大除害成果,使“四害”密度控制在不足为害的范围之内。 (一)组织开展春秋季统一灭鼠活动和夏秋季灭蟑、灭蚊蝇活动,努力降低“四害”密度。 (二)继续巩固灭鼠、灭蟑螂、灭蚊蝇达标成果,以“灭鼠先进城区”复查为工作重点,确保通过爱卫会考核。 二、工作措施 (一)灭鼠工作。采取科学灭鼠方法,抓好公共环境、重点场所防制措施落实,切实降低鼠密度。 1.在4月和10-11月开展春、秋季2次大规模药物灭鼠活动。针对不同环境和场所,选用不同剂型灭鼠剂。 2.进一步健全完善防鼠设施,重点部位必须安装防鼠网、挡鼠板等防鼠设施。 3.坚持常年灭鼠工作,在重点场所、重点部位要加强毒鼠屋、毒饵盒(站)设置,定期检查、补充毒饵,充分发挥长效灭鼠功用,同时要广泛使用鼠夹、捕鼠笼、粘鼠胶等进行捕杀。

4.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清除各种闲置或废弃的杂物,最大限度减少鼠类的宿藏地。及时清除鼠迹,堵塞鼠洞、清除鼠路、清除鼠尸、清扫鼠粪、修补鼠咬痕。 (二)灭蟑螂工作。坚持标本兼治,开展清除杂物、清除蟑迹、去除卵鞘、堵抹缝隙等综合防制措施,全面降低蟑螂密度。 1.在6-10月间开展大规模、群众性灭蟑突击活动,对有蟑栖息的场所定期开展药物喷杀或毒杀。 2.继续做重点场所的环境卫生,做到垃圾袋装、日产日清,减少蟑螂栖息场所,并定期进行消杀。 3.发动职工全面整治室内卫生,做好堵洞抹缝工作,对各类孔洞、缝隙用水泥、油灰进行堵补,重点清除仓库、储藏室的垃圾、堆积物,清除蟑螂生存环境,及时清理蟑螂的卵鞘、粪便、尸体等。 (三)灭蝇工作。采取以控制孳生地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有效降低蝇类密度。 1.在4-11月蝇类孳生高发季节,适时对重点单位和重点场所进行药物消杀,提倡科学用药,针对不同季节,不同场所合理选用药物,提高杀灭效果。 2.组织开展蝇类孳生地调查,建立完善蝇类孳生地档案,分门别类制定孳生地治理措施和方案。 3.组织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彻底清除生活垃圾,加强环境保洁,及时清除卫生死角,清理公共绿化带内的宠物粪便等,清除蝇类孳生环境。 4.加大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力度,加强垃圾桶、厕所的管理。定期对垃圾桶消杀。定期进行药物消杀,防止蝇蛆孳生。 5.进一步做好环境地面硬化,及时清理废弃物,清洗生产场地和死角,根据不同季节蝇类变化,及时采用捕蝇笼、粘蝇纸等进行诱杀及定期药物消杀。

病媒生物防制措施

病媒生物防制措施 一、工作措施 (一)提高认识,抓好科普知识宣传。根据创建卫生单位标 准要求,广泛开展病媒生物防治宣传工作。采用举办专栏、教育培训、深入干部职工家庭等形式,广泛宣传“四害”的危害性、消除方法及防治措施,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参与卫生防病的积极性。 (二)完善机构,开展教育培训。局机关建立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防治机构,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 (三)排查摸底,开展挚生地治理。要在办公场所内,对 “四害”擎生地进行全面治理,进行工作场所、环境卫生治理,必要时需按规定安装捕鼠器、防蝇等设施 (四)明确责任,做好病媒生物消杀工作。要针对具体的环境,对老鼠、蚊蝇、蜂邮出没的地方投放药物等,要定时喷杀,集中消杀,做好记录。 二、保障措施 (一)成立领导机构。为了加强对全系统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领导,成立区局病媒生物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局长同志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局属股室主要负责人组成。按照创建要求,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制定达标措施,做好本单位病媒生物防治达标工作。 (二)狠抓工作落实。在病媒生物防治工作中,实行“四包”:包时间,在统一行动时间内按时连续投放毒饵;包质量,按量投药到位;包监测,认真监测鼠害、蚊、蝇、蜂邮密度的分布情况;包效果,“四害”密度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以内,确保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落实到位,如期完成工作任务。 (三)加强工作督查。在防治工作的各个阶段,局病媒生物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将进行督查,对防治工作行动迟缓,工作敷衍了事,措施不力,“四害”密度超标,环境卫生差的单位要进行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对工作成绩突出、四害”密度达到规定标准以内的单位,予以表彰奖励,以促进全系统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顺利开展。 落日期

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办法(最新)

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科学预防、控制和消除病媒生物危害,防止相关传染病发生和传播,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X省爱国卫生条例》和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卫生部《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等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病媒生物,是指能够将病原体从人或者其他动物传播给人的蚊、蝇、蟑螂、鼠类及省级以上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以下简称爱卫会)规定的其他病媒生物。 第三条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遵循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预防控制原则,坚持政府组织与全社会参与相结合、鼓励个人和家庭搞好居家卫生的方针。 第四条各县区应将病媒生物监测与防制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安排监测及公共环境预防控制所需经费;单位和居民住户承担各自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费用。 第二章机构职责 第五条市、县区爱卫会应在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将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纳入

爱卫会工作规划,实行目标责任管理,爱卫会办公室(以下简称爱卫办)负责办理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日常工作。 第六条市、县区爱卫会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开展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宣传教育和技术培训; (二)组织开展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活动; (三)组织开展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检查和考核; (四)组织对病媒生物服务机构进行管理; (五)协调各成员单位做好职责范围内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 (六)市、县区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七条市爱卫会成员单位实行病媒生物防制责任制,按照以下分工负责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监督管理工作: (一)卫计部门负责医疗机构及公共场所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的监督管理;负责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的技术指导、业务培训及密度监测工作;发布监测结果,提出工作对策,组织督导考核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 (二)食药监部门负责监督管理餐饮服务场所、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场所)、药品生产、销售单位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 (三)工商质监部门负责城乡集贸市场等场所卫生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的监督管理工作;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

病媒生物防治工作计划 我校将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中对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要求,在校园内深入、持久地开展活动,不断降低病媒生物密度,使其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之内,控制和减少虫媒传染病的发病率,保证师生身体健康,提高师生生活环境质量。为做好本年度的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特制订本年度工作计划: 一、加强学校管理,提高对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认识 1、成立以副校长赵翔宇为组长、总务处主任张欣、后勤人员岳发军等人组成的病媒生物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2、广泛宣传,提高认识。学校利用升旗仪式对全校师生做除四害动员,宣传除四害的重要性并利用黑板报、广播等形式宣传灭鼠、灭纹、灭蝇、灭蟑螂的方法。使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到除四害的活动中去开展病媒生物防治、讲究卫生是预防各种传染疾病流行,保护师生身体健康的重要工作。学校努力营造全员开展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氛围。 二、根据季节的特点,认真做好病媒生物防治工作。 1、春冬季重点是灭鼠 坚持做到每周一对教工办公区、学生公寓、各部室、库房、绿化带,厕所垃圾台、排污道口等进行检查,发现鼠情,及时按操作规程灭鼠防害。 2、夏秋季重点是灭蚊蝇 坚持每周一对教室、学生公寓、绿化带、花园、垃圾台、厕所、水龙周围、排污道口、部室等地喷施灭蚊蝇药。 三、综合整治、确保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成效。 1、坚持综合防治科学灭杀的方针,认真落实“清、疏、装、防、灭”五环节。经常性地开展校园环境卫生大扫除,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及时疏通排污沟渠,做到校园无污水存积。 2、认真做好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科学用药,确保灭鼠安全。防止药物中毒事件发生。 4、、完善排水排污设施,新建、改造、维修下水道和排污沟,下水道要基本实现封闭式覆盖,管网覆盖率达100%以上。 5、发现问题,采取有效灭杀办法,最大限度控制病媒生物的滋生,为广大

2017年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82786

工作计划 2017年我们学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县爱卫办2017年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要点为重点,坚持除害防病的方针,以清理病媒孳生地和完善防治措施为突破口,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广泛发动师生,加大除四害工作力度,有效降低四害密度,预防和控制四害传播疾病的发生,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 一、强化领导,认真落实 建立防制工作领导组织机构,实行有效地目标责任管理体系。学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要积极协调解决工作过程中遇到的人、财、物等方面的问题和技术上遇到的难题,确保校园内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落到实处。 二、注重培训,提高师生预防、灭杀技术水平 学校积极按照县爱卫办组织的病媒生物防制的各项活动,在校园内根据“四害”生态习性,有效地进行宣传教育和知识竟答,积极地组织师生学习预防、灭杀方面的知识,增强师生参与除四害的意识。 三、做好孳生地的治理,从根源上杜绝“四害”传播疾病 今年我校将根据《国家卫生县城标准》结合爱国卫生活动月,加大“四害”孳生地治理力度,组织广大师生清理环境卫生,进行环境卫生大整治,宿舍卫生大检查等。从源头上彻底铲除“四害”孳生地。 四、积极开展“四害”预防,杀灭活动,保障师生身体健康 1.今年按照市、县创卫办、爱卫办的安排,以四月份县城 卫生大整治月和五月份专项整治月及六月份病媒生物防制月为抓手,将继续开展卫生大扫除和“四害”集中灭杀活动;(1)时间安排:①灭鼠工作:春季3一—5月,秋季10—12月;②灭蟑螂工作:6—12月;③灭蚊蝇工作:4—12月。(2)灭杀办法:①灭鼠采用器械扑杀,利用鼠夹和毒饵灭杀,但毒饵灭杀必须在毒饵盒上注明有毒字样,确保安全,毒饵盒放置距离每15—25米一个;②消灭蚊蝇、蟑螂采用人工捕打、诱盘扑杀、喷洒药物、灭蚊蝇灯扑灭方法。

病媒生物预防管控办法

病媒生物预防管控办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省爱国卫生条例》、《省防控病媒生物管理办法》。 病媒生物 是指能将病原体传播给人的鼠、蚊、蝇、蟑螂等生物(四害)。 防控病媒生物原则 (一)各乡镇人民政府(含经济开发区,下同)和相关部门要遵循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群众治理与专业治理、集中治理与日常治理相结合的原则。 (二)各乡镇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积极开展农村改水、改厕,大力推广农村自来水和无害化卫生厕所;在村、居民(社区)集中点的规划中,设置专门设施,集中收集、清运和处置垃圾等固体废物,因地制宜开展农村污水治理,提高农村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水平。 (三)县卫生局卫生执法监督所应当组织有效的防控病媒生物 的宣传教育活动;同时开展病媒生物的密度监测、防控技术指导和效果评价工作,并及时将密度监测结果向县爱卫会(爱卫办)报告。 (四)县农业、水利、林业行政部门应当指导开展农田、湖区、河流、林区的病媒生物防控工作。

(五)县教育部门应组织全县的中小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开课率达XX%;课程应当有防控病媒生物方面的内容。 (六)各单位购买的病媒生物消杀药物必须符合国务院《农药管理条例》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 防控病媒生物组织管理 在县辖区内的防控病媒生物的日常工作,由县爱卫办具体负责协调。各乡镇、爱卫会成员单位应当依照《省防控病媒生物管理办法》,成立组织,列支专款,按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做好病媒生物防控工作。 防控病媒生物经费与人员 (一)县政府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逐步增加防控病媒生物工作经费投入。各单位要专项列支病媒生物防治专项经费,并及时拨付到位。 (二)各乡镇人民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品加工生产经营者,各类公共设施、场所管理者,应当确定专职人员,负责本辖区内防控病媒生物工作。村民委员会、居民(社区)委员会应当确定其成员分工负责病媒生物防控工作。 防控病媒生物责任 (一)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驻凤各单位应当做好本单位及其卫生责任区内病媒生物的防控。 (二)个人应当做好住宅与生产经营摊点内病媒生物的防控。 (三)街道、广场和公共水域的病媒生物防控,由其管理者负责。

医院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 病媒生物控制病媒防制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群众生活居住环境,促进社会文明,建立和谐,我院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 一、组织机构: 为了加强除“四害”工作力度,我院成立除“四害”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工作任务: 1、抓好灭鼠工作:灭鼠工作坚持“灭、防、清”相结合的原则,即:药物杀灭、完善防鼠设施、清除鼠迹。 (1)、定期组织开展以投放素饵为主的大面积化学灭鼠活动。素饵杀灭实行“统一药物、统一时间、统一行动”。使用药物为溴敌隆毒饵,室内每间房1—2堆,室外每2—5米放1堆,每堆10—20克,毒饵均投放在毒饵盒内。毒饵投放前,要认真做好鼠情监测,凡监测有鼠迹的场所,作为投放重点。投放场所:室内为单

位办公区、医疗区、生活区、库房。室外为单位楼房周围、草坪、花坛、树林、垃圾堆放处等。在全县统一组织的毒饵杀灭的基础上,医院还可根据具体情况组织辖区单位用毒水、蜡块等化学方法杀灭残余老鼠,杀灭后使有鼠房间不超过2%。 (2)、清除鼠迹。主要是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清扫鼠粪、鼠尸、鼠毛、鼠足印等鼠迹,尤其是药房、库房、职工(病人)食堂内的鼠迹;其次是更换或修补门、窗、纱窗、纱门等处的鼠咬痕;用水泥填堵鼠洞。室外主要是清除垃圾,清查和堵塞鼠洞,清扫鼠粪、鼠尸等鼠迹。通过这些工作,使室内鼠密度粉迹法不超过3%,外环境2000米内鼠迹不超过5处。 (3)、完善各科室重点部位的防鼠设施建设。重点部位是指药房、库房、职工食堂、餐厅等(下同)。防鼠设施建设要求室内所有的排水管、排水沟、通风口、窗户、换气扇孔都要安装孔径小于1.3厘米的防鼠铁纱网;室内通往墙外的空调线管、水管孔及其他管道的侧缝,都要用水泥封死;门窗合缝及上、下缝隙要小于0.6厘米;门下沿包60厘米的铁皮;1楼和地下室纱窗用铁纱。通过采取以上防鼠设施,使单位重点部位的防鼠设施合格率达95%以上。 (4)、搞好灭效巩固工作,主要是加强监测和发动群众报告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方案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做好学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消灭病毒传播源,控制和消灭病媒生物传染病,切实保护广大师生身体健康,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除害灭病为己任,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为目标,以区爱卫会颁布的《灭鼠、灭蚊、灭蝇、灭蟑螂标准》和《忻府区教育系统2016年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实施方案》为依据,遵循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预防控制原则,深入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为我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创造良好条件。 二、组织机构 为了有效做好学校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特成立学校病媒生物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罗润兰 副组长:索海英 组??员:宿保文郝瑞荣杨世平 于文秀赵静石丽萍 王月旺王冬明各班主任 三、主要措施 1、广泛宣传发动。大力宣传“四害”的危害及除“四害”的意义和方法,人人动手,个个参加,经常开展校园环境卫生大扫除,大力清除校园内“四害”孳生地和孳生物,不断开展多种形式的除“四害”活动。

2、大力开展病媒生物消杀工作。全面清除“四害”孳生地孳生物,彻底清除积存的垃圾、室内外的存水容器、坑洼积水、废品等蚊蝇孳生栖息场所,垃圾箱做到日产日清,严格控制“四害”孳生场所。 四、方法步骤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总体安排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阶段。学习宣传全国爱卫会、卫生部《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忻州市爱国卫生条例》、《忻府区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实施办法》等相关文件,营造声势,广泛动员师生积极参与。 第二阶段:人员培训和药具药品筹备阶段。对此项工作认真部署,落实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确保防制工作顺利开展;同时,联系购置灭鼠药物药具。 第三阶段:组织实施阶段。围绕创卫达标中心工作安排,大力组织开展灭鼠、灭蚊、灭蝇、灭蟑螂工作,要固定专人,统一投放,统一喷洒,统一回收。喷洒,投放药物要有防护设施,坚决杜绝人员中毒事件发生。工作结束后,还要做二次“四害”密度监测,以检验消杀效果。 第四阶段:资料汇总、自查自纠。对本校的除四害工作进行自查自纠,做好相关数据收集,资料汇总,完善除四害档案资料,确保除四害工作善始善终,资料簿册齐全。 五、工作要求

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制度

XXX市XX单位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制度根据相关规定,为扎实有序开展我单位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有效控制“四害”密度,为切实防止其对本单位正常工作、生活的影响及病媒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单位职工的身心健康,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组织领导 为扎实推进单位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确保工作取得实效,成立XXX单位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领导小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XX 副组长:XX XX 成员:XX XX XX 二、工作目标 坚持以治理环境卫生、消除病媒生物孳生地为重点,以科学防治为手段,加大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力度,落实群众灭杀和专业队伍灭杀相结合、经常性灭杀和突击性灭杀相结合、化学灭杀和综合防制相结合的措施,全面完善“四害”防护设施,确保单位“三包”范围内鼠、蚊、蝇、蟑螂的密度达

到国家相关要求。 三、具体措施 (一)积极开展病媒生物孳生地治理工作 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主要通过翻仓扫角、翻箱倒柜,全面清除脏点、死角,规范杂物堆放,疏通下水道,填坑补洼,翻缸倒瓮,清除积水,堵洞抹缝等方式,减少“四害”孳生栖息场所;同时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进一步降低“四害”孳生繁殖。 (二)科学开展病媒生物消杀工作 1.认真做好日常灭杀工作。认真落实病媒生物预防控制专人负责制,可单位自行组织灭杀或聘请专业消杀公司进行灭杀。持续开展病媒生物日常灭杀活动,做到灭杀记录完整、数据可靠、资料齐全,确保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达到国家标准。 2.开展突击除害活动。根据病媒生物季节消长规律,3月、12月开展以灭鼠为主的春季、冬季突击消杀活动,4月-11月开展以灭蟑螂、灭蚊蝇为重点的夏季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活动,确保“四害”密度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内。 四、相关要求 (一)科学合理制定工作方案、计划 XX科(多数单位为总务或后勤)负责制定我单位病媒生物防制每年工作计划,上报年度工作总结,并根据实际情

2017年度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

2017年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降低“四害”密度,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控制病媒生物危害,保障广大群众身体健康,特制订2017年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病媒生物防制就是一项长期工作,遵循“政府组织、机关负责、科学指导、群防群治”的工作方针,坚持群众运动与专业队伍、经常性与突击性、环境整治与药物消杀相结合的原则,深入开展群众性除害防病活动,大力营造文明、清洁、卫生的工作环境。 二、工作目标 广泛发动全体教职工,采取治理病媒生物孳生地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以块为主,条块结合,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病媒生物防制活动,并健全病媒生物防制长效管理机制。成立除四害工作小组,重点落实除“四害”工作。在全校范围内加大除害宣传力度,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兴起“人人动手搞卫生,人人参与除四害”活动。同时,规范开展病媒生物密度监测工作,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三、工作安排 为了进一步推进省级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努力提高教职工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满意度,着重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灭蟑螂工作。 1、开展防蟑工作。堵洞抹缝,对宜孳生蟑螂的场所及部位的墙缝、门窗框缝、地板缝与各类管道空隙等处进行堵洞,清除蟑迹、去除卵鞘,防止蟑螂孳生、栖息。 2、开展灭蟑活动。适时开展统一灭蟑工作,针对不同场所与对象购置不同药物,在灭前开展培训,整治环境,灭中加强检查,重点抓“八查”暨一查桌、二查柜、三查椅、四查缝、五查下水道口、六查洗涤池、七查垃圾箱、八查杂物堆,灭后及时做好清理与统计工作。 3、开展密度监测。每年2月、4月-10月、12月对不同场所进行监测,得到的数据报县创卫办。 (二)灭鼠工作 1、完善防鼠设施。坚持“灭、防、堵、清、查”相结合,重点抓好仓库、水房、下水道、地沟、垃圾存放处、公共厕所、卫生死角等方位防制工作。重点场所木门下端安装金属防鼠板,高度30厘米,离地缝隙不得大于6毫米,下水道出口处有金属防鼠网等设施。 2、开展密度监测。每年2月、4月、9月与11月利用粘鼠板对办公室、教室、仓库、水房、绿化带等进行监测,测得的数据报县创卫办。 3、开展灭鼠活动。4月、9月进行春秋季集中灭鼠活动,灭前做好监测与灭鼠、防鼠知识培训,抓好环境综合治理,并完善防鼠设施。部署大规模投药灭鼠,组织灭鼠专业队伍进行投药。灭鼠后,统一开展清理鼠尸、鼠药活动,并及时对鼠情进行监测,监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