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坝安全监测设计推荐方案

大坝安全监测设计推荐方案
大坝安全监测设计推荐方案

1 设计条件

1.1 工程概况

1、地理位置

马槽河水库工程位于巴东县水布垭镇,为桥河流域水电开发的龙头水库,为充分利用水库形成的水头发电,在坝后设置马槽河电站。桥河又名磨刀河,系清江中游左岸支流、长江二级支流。桥河流域位于恩施自治州巴东县南部,地处巫山山脉南麓的鄂西南山区。流域地理位置为:东径110°12′~110°23′,北纬30°24′~30°40′。坝址位于已建成的桥河一级电站坝区上游,距巴鹤公路、野三关镇的距离分别为16km、26km。工地从左岸经八字岩新建公路到野三关15km。

2、工程特性

马槽河水库工程为流域龙头水库,主要任务是调节流域水量分布,向下游两级电站供水发电。桥河流域流域总面积209.4km2,干流河道全长37.50km,总落差1150m,河道加权平均坡降32.78‰。坝址位于巴东县水布垭镇桥河尹家坪河段,马槽河水库坝址控制流域面积139.9km2,干流河道长22.2km,加权平均坡降21.66‰。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3.11m3/s,多年平均年径流量9821万m3。P=2%洪峰流量:693.0m3/s;P=0.33%洪峰流量:914.5m3/s。

本工程属Ⅳ等小(1)型工程,工程由挡水建筑物、泄洪建筑物、放水(放空)建筑物等组成。挡水建筑物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56.80m,泄水建筑物为左岸岸边开敞式正槽溢洪道。

1.2 枢纽布置

枢纽主要由大坝、溢洪道、放空洞(由导流洞改建)、发电引水隧洞、电站厂房、开关站、输变电系统、管理设施等建筑物组成。

马槽河水库工程挡水建筑物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本工程坝顶无特殊交通要求,坝顶宽取5.5m,为减少坝体回填工程量,在坝顶上游侧设“L”形防浪墙,

坝顶高程832.30,坝轴线长110.14m,防浪墙墙顶高程833.50m。防浪墙墙高5.0m,埋入堆石3.8m,高出坝顶1.2m,墙顶宽0.30m,墙底高程为828.50m,高出正常蓄水位1.00m。河床趾板建基面高程775.50m,最大坝高56.80m。上游坝坡1:1.4,下游坝坡1:1.3,坝体总填筑方量25.02×104m3,采用灰岩分区填筑。

马槽河水库工程面板坝面板总面积7230.0m2,垂直缝间距为10.0m,共设垂直缝10条。采用等厚面板,面板厚度为40.0cm。

岸坡趾板及河床段需进行固结灌浆。混凝土趾板固结灌浆孔,孔、排距均为3.0m,基岩段孔深5.0m,灌浆孔呈梅花形布置,灌浆压力0.5MPa。

泄洪建筑物为采用弧形闸门控制的左岸岸坡开敞式溢洪道,堰顶高程819.5m,1孔,净宽10.0m,深14.0m。溢洪道由进口段、闸室段、泄槽段、鼻坎段组成,轴线总长156.8m。

发电引水隧洞布置在左岸,由进口建筑物、引水隧洞组成。进水口距离大坝77.5m,进水口设1孔,孔口尺寸3.0m×3.0m,底板高程805.00m,发电死水位810.00mm,进口设拦污栅和检修门槽。进水口设计最大引用流量6.4m3/s。

地面式厂房布置在坝下游15m处,主厂房尺寸为26.53m×12m×17.6m(长×宽×高),内装两台HLA551-WJ-64/SFW800-8/1430 型水轮发电机组,单机容量0.8MW,总装机1.6MW。水轮机安装高程787.68m。开关站平行布置在厂房上游,为户内式,面积为6.5m×5.2m(长×宽),地面高程为794.22m。

1.3 施工导流方案及导流建筑物

(1)拦河坝施工期导流采用河床一次断流,上、下游土石围堰挡水,右岸布置一条导流隧洞泄流的施工导流方案。

(2)导流隧洞及导流明渠布置在河床右岸,导流明渠进水口底板高程789.0m,进口明渠扩散段轴线长44.52m;导流隧洞为城门洞型,全长343.24m,过水断面底宽3.2m,高4.2m,顶拱为半径1.85m的120°圆弧,侧墙高3.28m;出口底板高程787.3m,长15.388m,导流隧洞与明渠纵坡均为1:125。

隧洞进、出口段,进口渐变段洞身采用全断面钢筋混凝土衬砌,其余洞段其余部分的隧洞采用20cm厚的C20混凝土护底,边墙为厚度10cm的混凝土喷护及沙浆抹面,顶拱喷锚支护,喷混凝土厚度10cm,锚杆长度3.0m,梅花形布置,

孔、排距为1.95m(夹角60°)、2.0m。放空洞利用导流隧洞中部隧洞结合采用预埋放空钢管及控制闸阀改造而成。

(3)上游围堰长约46.2m,顶宽3.0m,高程为794.0m。围堰采用1.0m的粘土心墙,将河床清基0.5m深后进行填筑。在堰顶布置灌浆平台对河床基础进行防渗帷幕灌浆,灌浆深入基岩以下1.0m,取2~10m,单排布孔,孔距2.0m。下游围堰采用粘土心墙围堰,堰体结构同上游围堰。

1.4 水文气象和工程地质

1、水文气象

本流域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区,暖湿多雨,云多风小。流域内有河谷、高山等复杂地形,气候变化多样:河谷地区风和日丽、无霜期长、热量多;高山地区降雨相对较多,夏季多雷暴,冬季多雪日。

桥河流域暴雨以气旋雨、锋面雨为主,台风雨有时也直接或间接影响本流域。雨季一般自4月开始,至10月底结束,暴雨主要集中在6~7月,其暴雨中心多发生在流域上游。7月份西风环流减弱,西南季风加强,气温高,水汽丰沛,暴雨机会较多,降水强度普遍增大,历时长。7月下旬至8月初,副高北进,赤道辐合带也明显北移,此时台风、东风波等热带系统均能直接或间接影响本流域,挟带大量水汽,造成暴雨或大暴雨,历时一般较短。8月中下旬副高继续加强北跃,本流域受副高脊控制,一般降水较少。

桥河流域径流主要来自降雨,径流年内分配与降水基本一致,径流年内分配不均,丰水期为4~10月,水量约占全年的82.8%,11~次年3月为枯水期,水量约占全年的17.2%。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1290mm,雨量分布受地形影响随高程降低而呈递减趋势。本流域洪水由暴雨形成,发生洪水时间与暴雨相对应。每年4~10月为汛期,年最大洪峰流量多出现在5~7月,且频率较高。

马槽河水库水位库容关系见表 1—1;

马槽河水库坝址处水位流量关系见表 1—2;

施工分期、分月洪水见表 1—3。

表1—1 水库水位~库容关系

表 1—2 马槽河水库坝址水位流量关系

表 1—3分期设计洪峰流量成果表单位:m3/s

2、工程地形地质

(1)地形地貌

工程区属于碳酸盐和碎屑岩组成的中低山区,因河流侵蚀,冲沟切割、构造侵蚀、剥蚀及溶蚀等作用,区内总体呈现山峰、峡谷及层状地貌相间的鄂西南高原地貌景观。

桥河流域发源于野三关,总的流向由北向南,河流与主体构造线基本一致,呈NNE向展布。河谷地貌多为对称的“V”型或“U”型谷,谷底高程280~1300m,两岸谷坡高陡,地形坡度30°~60°,局部形成30~90m高的陡崖,一般峰顶高程900~1500余米,最高峰顶达1544.0m(梅家山),谷峰高差400~1000m。

受后期侵蚀、剥蚀及溶蚀作用,区内形成多级夷平面,呈阶梯状。按地文期大致可分为:鄂西期(高程1300m以上),为区内最高一级剥夷面;山原期(高程700~1200m),区内广泛分布,呈浑圆的残丘,与谷地、洼地相间展布;清江峡谷期(高程600m以下),随着地壳大面积自西向东揿斜上升,清江溯源侵蚀并向深部下切,形成现今壮丽的峡谷,高程大致在600m以下,此阶段区内曾有一短暂间歇稳定,形成零布的多层台面和多层岩溶发育景观。

马槽河水库工程处于流域中游,河流沿岸零星分布第四系崩塌堆积体和Ⅰ、Ⅱ级河流冲积阶地,连续性差,规模较小。

(2)地层岩性及其分类

坝区基岩由三叠系大冶组构成,河床及两岸零星分布第四系堆积层。

第四系(Q)

洪冲积(Qpal):卵石、砾石、漂石及砾砂土,结构稍密~中密,原岩成分为灰岩,形状以圆形、亚圆形为主,磨圆度较好。厚度8~10m,分布于河床及漫滩。

崩塌堆积(Qcol):巨块石、块石夹碎石质粘土,厚5~15m,零星分布于坝区外围河流沿岸。

残坡积(Qedl):含碎石质粘土,厚度小于1.5m,在坝区左岸斜坡地带零星分布。

三叠下统大冶组(T

d)

1

薄~中厚层状灰岩夹粘土质灰岩、泥灰岩,下部夹黄绿色粘土质页岩,底部为黄绿色粘土质页岩夹灰色薄~中厚层状灰岩、泥灰岩,厚度大于780m,分布于河床及两岸。钻孔揭示坝区一带主要岩性为灰色薄~中厚层状灰岩夹泥质灰岩,地表见泥质条带。

(3)地质构造

坝区位于清太坪向斜的南东翼,为单斜层状构造。桥河断裂距左坝肩约

300m,坝区F1小断层与河流斜交,裂隙有四组,其主要特征分述如下。

桥河断裂:南起矛符社,北至白沙坡,长约15km,走向15°断面倾向SE或直立,顺桥河背斜核部发育,破碎带最宽处达200m,由棱角状角砾岩组成,其力学性质早期张性,后期压扭性,近代无明显活动迹象。坝区一带为桥河断层的北部尾端,断层距坝区约300m,对工程无直接影响。

F1断层:位于下坝线一带,与河流斜交,走向NE56°,倾NW,倾角66°,长约230m,断层张开宽度15~80cm,充填粘土及碎石质。F1断层断距较小,两盘地层错位不明显,顺断裂浅表层有溶蚀现象。

坝区节理裂隙主要有以下四组:⑴NNE组,走向NE12°~18°,多倾向NW,倾角80°~90°。此组裂隙与河流交角较小,切割深度大,延伸长度5~15m。微张~紧闭或充填方解石脉,浅表层有溶蚀现象;⑵NNW组,走向NW345°~353°,倾NE,倾角85°~90°,与河流近于平行。此组裂隙延伸短,

一般紧闭或充填方解石脉;⑶NW组,走向312°~325°,倾SW或NE,倾角56°~72°,与河流斜交,此组密度不大,但延伸较长;⑷NWW组,走向275°~290°,多倾向SW,倾角62°~70°,横河向发育,其规模较小。坝区两岸卸荷裂隙不发育,局部陡崖段卸张裂隙主要由NNW组节理裂隙演变发展而成。

工程共布置了10个钻孔,总进尺660.98m,共压水78段,其中强透水3段,占3.8%,中等透水32段,占41%,弱透水39段,占50%,微透水4段,占5.2%。从统计结果看坝区岩体透水性处于弱透水~中等透水之间,且随着深度的增大而透水性减弱。钻孔地下水位观测结果左岸44m,右岸35m。上、下坝线两岸地下水位较低,随着远离岸坡地下水位逐渐抬升。

(4)溢洪道工程地质

溢洪道置于河流左岸,平坡段和陡槽段基岩裸露,泄洪消能段为第四系崩塌、冲积堆积层,厚度8~14m。地层岩性为大冶组薄~中厚层状灰岩夹泥质灰岩,岩层产状351°∠10°。溢洪道沿线无断层切割,主要构造为节理裂隙,有四组——NNE、NNW、NW和NWW组,各结构面特征如前面3.3.1中地质构造一节所述。岩体弱风化下限深度3~14m,岩体透水性弱~中等。溢洪道左侧以上斜坡地带无集中水流、第四堆积体和危岩体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自然边坡稳定性较好。

A、进口段工程地质

溢洪道平坡段地面高程840~852m,底部高程814.0m,开挖后形成20~35m 高的人工边坡。溢洪道轴向SE7°,地层产状351°∠10°,轴向与地层走向交角88°,且岩层倾角较平缓,这本身有利于边坡的稳定,但NNE组和NNW组裂隙与开挖边坡走向夹角于小30°,受横向和斜向发育的NWW和NW组裂隙切割,溢洪道采用分层锚固开挖,开挖边坡建议值1∶0.3~1∶0.5。

水库正常蓄水位为827.5m,高出溢洪道底部十余米,由于岩层倾角较平缓,且为薄~中厚层状,库水沿裂隙和层面入渗,底部会产生较大的浮托力,溢洪道周边加强防渗处理,溢洪道底部设置系统锚杆。

B、陡槽段工程地质

溢洪道陡槽段基岩裸露,为逆向坡,岸坡稳定性较好。陡槽段浅表层基岩受构造裂隙的影响,岩体完整性较差,裂隙表层有溶蚀现象,张开宽度较大,弱风化下限深度4~6m,其抗冲刷能力较弱。建议陡槽段基础挖至弱风化岩体以下,并进行适当的加固处理,以满足抗冲刷要求。

C、泄洪消能段工程地质

溢洪道消能段为8~14m厚的崩塌、冲积堆积层,工程地质条件较差,挑坎段基础全部开挖座落于较完整的基岩之上。

1.5 对外交通条件

马槽河水库地处鄂西南山区巴东县水布垭镇境内。坝址位于已建成的桥河一级电站坝区上游,距巴鹤公路、野三关镇的距离分别为16km、26km。工地从左岸新建的经八字岩到野三关的公路距离约15km。

工程对外交通目前以公路运输为主。沪渝高速公路已经建成通车,从沪渝高速公路巴东收费站(位于野三关集镇)至恩施城区100km,至宜昌城区116.45km,沿巴东—鹤峰公路东至巴东县城94km。沿“318”国道东到宜昌市中心168 km,西到恩施州府157 km。

2 设计依据及设计原则

2.1 设计依据

(1)《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60-94

(2)《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L/T5178-2003

(3)《土石坝安全监测资料整编规程》SL169-96

(4)《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SL197

(5)《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6)《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设备基本技术条件》(SL268-2001)

(7)工程其他相关设计资料

2.2 设计原则

湖北省巴东县马槽河水库大坝枢纽安全监测设计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主要针对水电站枢纽运行期的安全监测进行设计,安全监测设施布置,应充分考虑原有监测设施的功能和特点,并与之相配套,以保证监测成果的连续性,同时在重点部位增加监测设施,使监测系统能更全面地反映电站枢纽的实际运行状态。

(2)根据本工程具体条件,突出重点、兼顾全面。通过大坝表面变形、溢洪道、进水口及其他边坡稳定等安全监测项目,了解枢纽的安全运行状态和变形特性。

(3)监测系统仪器从仪表的选型、埋设到数据的采集、传递,各个环节必须正确、可靠,保证正常的数据采集工作,保持数据的连续性。

(4)设备、系统的性能要求即先进、实用,又易于管理维护;设计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必须经过充分的试验或已取得成功使用经验所证实。

2.3 安全监测设计内容

根据湖北省巴东县马槽河水库枢纽的实际情况,将大坝作为主要监测对象,具体监测项目包括坝基渗流、绕坝渗流、坝体内部沉降及水平位移、面板结构缝及周边缝、面板混凝土应力应变、表面位移、水位监测、渗漏量等观测内容。

3 监测系统布置

3.1 大坝监测系统布置

3.1.1 渗流渗压

监测系统由坝基渗流、绕坝渗流、渗漏量三部分组成,选择垂直于坝轴线的

河床中心线最大断面为重点监测部位,监测系统具体布置如下。

坝基渗流:大坝建基面布设6只渗压计,一支位于防渗帷幕上游,其余5支依次位于防渗帷幕下游;主要用于观测帷幕的防渗效果和坝基的浸润线。

绕坝渗流:位于左右岸坝肩防渗墙端头前后各两孔,每孔分层埋设2只渗压计,共计4只渗压计。

渗漏量:对于面板堆石坝渗流量的定量观测,布设1台量水堰,采用量水堰法观测很有必要,为了保证观测效果,在下游坝坡脚处要建造截流墙,截流墙基础还要进行帷幕灌浆。

3.1.2 坝体内部沉降及水平位移

为了解坝体内部沉降和水平位移,在▽807.8处布设一层观测仪器。水平位移布设4个测点,▽807.8分别位于上游垫层料中部、坝轴线交汇处、坝轴线上下游各20米处;沉降位移布设4个测点每个测点与相应的水平位移测点位置对应。

3.1.3 面板结构缝及周边缝

面板周边缝布设4组三向测缝计,用于观测周边缝的开合度、沉降、剪切位移。面板结构缝布设7支单向测缝计,主要观测面板结构缝的开合度。

3.1.4 面板混凝土应力应变

选择最大横断面与面板相交线上等间距布设3组两向应变计组,用于观测面板混凝土水平向和顺坡向的应力应变。

3.1.5 表面位移

水平位移观测在坝顶和下游坝坡布设2条视准线,坝顶一条,另外一条位于坝后观测房高程(坝后观测房旁需一测点、用于计算钢丝位移计的水平位移),共有4个校核基点、4个工作基点、8个水平位移测点,采用视准线法观测。

沉降观测布设一条水准线路,共11个水准点,其中3个水准点为一组基点,坝后观测房旁一个水准点,另外7个水准点位于坝顶的视准线测点旁。

3.1.6 水位

共设置三组水尺,在河床面板死水位以上布设一组水尺,用于监测库水位的变化情况,并作为其它监测仪器资料分析时的参考依据。在进水口竖井上布设一组水尺,在溢洪道右边墙布设一组水尺。

3.2 溢洪道及边坡监测系统布置

溢洪道主要进行表面位移监测,在左右岸马道上布设表面位移测点3个;条件允许就采用视准线法观测,条件不允许就采用交会法或极坐标法观测。监测点的布设要根据溢洪道结构图和实地踏勘后确定布设位置。

左岸山体边坡主要进行表面位移监测,在山体上布设表面位移测点3个,采用交会法或极坐标法观测。监测点的布设要对左岸山体边坡实地踏勘后确定布设位置。

3.3 监测仪器的选型

监测仪器的选型的原则是仪器性能长期稳定性高,性价比高,不易损坏并经实际工程检验过的仪器。

鉴此原则巴东县马槽河水库大坝监测系统传感器基本上选择差动电阻式仪器。差动电阻式仪器性能稳定,能适应在耐恶劣环境下工作,且性价比高,在国内外工程得到广泛应用。

4 监测仪器的安装及观测技术要求

4.1 表面变形监测点的安装及观测技术要求

4.1.1 安装技术要求

(1)表面变形测点采用钢筋混凝土观测墩,上设强制对准基盘。

(2)测点和基准点的底座埋入土层的深度应深入冰冻线以下。并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雨水冲刷、护坡块石挤压和人为碰撞。

(3)埋设时,应保持测墩立柱铅直。各测点的强制对中底盘中心应位于视准线上,其偏差不得大于10mm,底盘调整水平,倾斜度不得大于4′。

(4)测点表面的强制对中底盘的对中误差应小于0.2mm,工作基点强制对

中底盘的对中误差应小于0.1mm。

(5)基点均应安装在基岩或坚实的土基上,避免自然及人为影响。

(6)采用视准线法观测,应在两岸同排工作基点连线的延长线上各设1~2个校核基点。

4.1.2 观测技术要求

(1)表面变形监测应按照《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 60-94)及《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要求进行。

(2)测量精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3)表面变形监测应在安装完成后开始进行观测,取得初初始值后,施工期每月3~4次,运行期每年2~6次。如遇特殊情况,(如高水位、库水位骤变、特大暴雨、强地震等)和工程出现不安全征兆时应增加测次。

(4)为保证测量成果的精度,在作业前应对观测仪器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校正。

(5)观测时严格按仪器操作使用要求进行,认真记录,并与前次测值进行比较,发现异常及时复测。同时,应进行巡视检查,及时了解建筑物运行状态。

(6)定期检查监测设施是否运行正常,保证监测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2 渗流监测系统安装及观测技术要求

4.2.1渗压计安装技术要求

4.2.1.1 钻孔渗压计的安装技术要求

(1)钻孔。渗压计钻孔直径 130mm,尽量保持孔中无水或为清水。钻孔过程中边钻边检查土样,记录砂层顶部高程及底部高程,并进行地质素描。

(2)仪埋前一天将渗压计透水石取下,泡入水中24小时,然后在水中将透水石装上,用干净粗砂将仪器包裹,用土工布包好,扎紧备用。记录测值。

(3)终孔后,在孔底铺设0.5m厚的碎石及中粗砂。将测压管安装于孔中,孔壁回填中粗砂超过测压管的花管段1米左右,其上孔壁用膨润干泥球回填;将

渗压计放入测压管孔底,测定仪器是否正常,记录仪器埋设高程。回填过程中一定要将膨润土夯实。

(4)电缆线牵引要避免施工干扰,按设计要求引入观测站。

(5)仪器埋设后及时填写考证表并将有关表格让现场监理等人员会签后保存归档。

4.2.1.2 基岩渗压计的安装技术要求

(1)凿孔。渗压计凿孔尺寸250×250×150mm,尽量保持凿孔中无水或为清水。

(2)仪埋前一天将渗压计透水石取下,泡入水中24小时,然后在水中将透水石装上,用干净粗砂将仪器包裹,用土工布包好,扎紧备用,记录测值。

(3)在孔底铺设中粗砂。将渗压计下到设计高程,在仪器上方再铺设一层中粗砂,测定仪器是否正常,记录仪器埋设高程。

4.2.2 量水堰安装技术要求

量水堰的截流墙修建由大坝主体施工单位承担。截流墙修好后,安装量水堰:1)根据设计图纸进行量水堰的修建,使其拦水坝及基础均不漏水。

2)按照设计要求和现场的渗流量情况选购和加工堰板。

3)堰槽采用矩形断面,其长度应大于7倍堰上水头,且总长不小于2m,即堰板上游的堰槽长度不小于1.5m,堰板下游的堰槽长度不小于0.5m。

4)在堰槽的预留位置安装堰板,堰顶至排水沟沟底的高度大于5倍堰上水头,堰板应直立且与水流方向垂直,并使顶缘水平。

5)在距量水堰堰板上游120cm的墙壁上将支架牢固地固定住,使LN2063-R量水堰人工观测坐标仪的测杆测针同堰口持平时的测杆读数位于200mm左右。进行适当调整,使测杆的前后和左右均保持垂直。

6)安装固定量水堰水位计。

4.2.3 渗流观测技术要求

(1)按规范及设计要求的频次进行观测,即在监测仪器按技术要求完成安

装后开始观测。每次观测后,应认真记录,并与前次测值进行比较,发现异常及时复测。

(2)渗压计观测在仪器安装埋设后每天观测一次,持续10天;然后每月观测三次。若工程出现异常情况时应根据需要加密观测。

(3)观测时详细记录工程施工进度,环境因素(温度、水位)变化情况,以备分析资料时参考,并进行定期巡视检查,详细记录巡查情况。

(4)定期检查监测设施和和二次仪表是否正常,保证监测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3 内部变形及应力应变监测仪器安装技术要求

4.3.1水管式沉降仪的埋设技术要求

按照设计图纸计算进水管、排水管、通气管的管长,检查各管是否有破损、折裂等现象,并要求各管有足够的长度以保证各管为无接头的整管,在确认各管完好无损的前提下将同一测头的3根管顺直地捆绑在一起,在各管的两端作上标记,待用。为了避免与坝面填筑施工互相干扰,减少损坏,采用挖沟槽的方法埋设水管式沉降仪,埋设的具体工序如下:

(1)测量放样:当坝面填筑至测点以上1.0m高程左右时,按设计图纸,测量定出埋设的管线、测点和观测房的位置,计算出各部位的开挖深度。

(2)沟槽开挖、建观测房:当坝面填筑至测点以上1.0m高程左右时,沿埋设线开挖向下游倾斜、坡度为0.5%~1%、槽底宽度约1米左右的(坡度根据最长的埋设管线长度确定)埋设沟槽。在粗粒料中平均挖深约1.2m,;在细粒料中,当挖深接近埋设高程时,仔细操作,避免超挖。同时在坝的下游面开挖观测房基面,建立观测房,并预留保护管进入观测房的洞口,洞口尺寸一般为30㎝×30㎝。

(3)基床铺设:沟槽开挖完成后,在沟槽底部铺填直径不大于2㎝的反滤料,形成反滤层,细心整平并用小型机械振碾。振碾过程中,用水准仪校测整平基床,直到基床的高程达到仪器的埋设高程,压实度与周围坝体相同且不平整度应不大于±2㎝为止。

在测头埋设处浇筑厚约10cm左右的混凝土基床,用水准尺校正基床的水平,用水准仪校测管路基床坡度,其不平整度尽量控制在2mm以内。

(4)水管式沉降仪安装

①将测头至于基床面上,连接进水管、排水管、通气管,并在这三种管路的外面套上保护管,采用向进水管中注水的方法对测头进行性能进行测试,确认合格后用混凝土(C25)在测头外浇筑约40cm×40cm的钢筋混凝土,混凝土的高度以高出测头顶面15cm左右为标准,拌合混凝土时采用加速凝剂的方法来加速混凝土的速凝,缩短埋设安装的工期。

②将外套保护管的各连接管沿整平的基床上蛇行平放,引至观测房。

(5)沟槽回填:管线放好后,及时回填。在粗粒料坝体中,以反滤形式人工回填,回填至测头顶面以上约1.8m;在细粒料坝体中回填原粒料,人工压实至测头以上1.5m左右,此后按正常的施工程序施工。

(6)观测装置安装及调试

①将各测头的管路对号接到测量装置的量测板上,将脱气水注入测量装置的盛水容器中,依次打开通气管、排水管、进水管的阀门,给测量感测量管充水排气,气泡排尽后打开通向玻璃管的阀门,待水位接近玻璃管顶或水位基本不变时,关闭进水阀,管内水位稳定后,读出水面刻尺读数,将此读数作为初始读数记入表中,同时测量测管安装基面高程并记入表中。

各种沉降仪器埋设过程均应很好保护,做好施工记录,如编号、安装位置、安装日期、测点始测高程,人工填筑情况,回填土料性质、气象因素,参加埋设人员等等,均填入考证表内,并附位置图、结构示意草图。

③水管式沉降仪的观测

每次观测时,用水准仪测出观测房量测板的标点高程,并检查各部件的工作性能,先读出各测点量测板玻璃管上的水位,记作为校验仪器工作性能的读数,然后开始逐个向测头连通管的水杯充水排气,其步骤如下:

a.打开脱气水箱的供水开关向压力水罐供水,水满后关进水阀;

b.向压力水罐施加1~5m的水头压力;

c.关测量管与沉降测头水杯的连通开关,开压力水罐测头水杯的开关,连续不间断的进水,溢流出的水从排水管排出,直至排尽测量管内的气泡为止;

e.开测量板上玻璃管与沉降测头水杯子连接的连通管的进水开关,使量测管水位比初始水位升高但不溢出管口,关掉进水管开关,使玻璃测量管与测头水杯连接的连通管通;

f.以同前述的步骤,作其他测头的连通管内的排气,待各测量板上玻璃管的水位稳定,读出的数即为测读数。

向连通管路进水的速度,要小于排水管的排水速度,否则容易使测头腔内的积水位上升,溢流出的水会进入通气管,堵塞与大气的连通,招致测量系统工作失常。若通气管堵塞可向管路内吹气,或抽气进行疏通,并重做连通管的进水排气工作。

每20分钟读一次数,直至最后两次读数不变为止,若读数的数值与排气前的读数相同或稍大点均属正常,若低些或大的较多均属不正常,主要应考虑前后排气工作做得是否正确,次之应考虑可能的其他原因。

每次观测时,均测读各量测管的稳定水位(即测头水杯的水位)并以水准仪测出量测板的标点高程,换算出测头实际沉降量。

水管式沉降仪水箱充水时,应采用虹吸法,切勿倾倒,应保证观测液体干净,当液体中有沉淀物时应及时排出。

分段式埋设:

当施工不能全断面同时达到埋设高程时,水管式沉降计采用分段埋设,埋设时测点的高程及管路的坡度按全断面统一确定,管路埋入坝体内并引至临时断面的下游坡妥善保护。进行临时断面内部沉降观测时,将尚未埋入的进水管、通气管、排水管和测量管及人工测读装置放入临时观测房,用人工测读方法观测临时断面内部沉降。大坝继续施工时,用专用接头将进水管、通气管、排水管等接长或将已预留足够长度的各种管道,依次延伸至观测房内。

4.3.2钢丝水平位移计的安装技术要求

严格按照规范、规程的操作程序进行,确保位移计的引张钢丝及其保护管的良好直线性与平整度,且埋设后即可恢复正常填筑。同一套水平垂直位移计的测点应埋设于同一高程上,测点的埋设高程应高于观测房地面1.3~1.5m。

埋设过程中做到:细心整平埋设基床,各机械件连接牢固可靠。特别是测点钢丝的连接保证牢固,装配时圆弧转弯,不损伤钢丝;埋设的锚固板周围回填密实,保证测点与土体同步位移;埋设前建好观测房和视准线观测标点,确保仪器设备安装完成后能开展正常的观测。具体埋设步骤如下。

(1)测量放样:在坝面填筑到埋设高程以上约1m时,测量定出埋设的管线、测点和观测房的位置,计算出各部位的开挖深度。

(2)开挖沟槽、建观测房:开挖沟槽的槽底宽度为1m。深度开挖至埋设高程以下20cm,同时做好观测房或临时观测房(分段埋设),并预留铟钢丝保护管进入观测房的洞口,洞口尺寸一般为30㎝×30㎝。

(3)基床铺设:沟槽开挖完成后,在沟槽底部铺填直径不大于2㎝的反滤料,形成反滤层,细心整平用小型机械振碾。振碾过程中,用水准仪校测整平基床,直到基床的高程达到仪器的埋设高程,压实度与周围坝体相同且不平整度应不大于±2㎝为止。

(4)水平位移计的安装

①沿管线和观测点的位置,配管长、锚固板、伸缩接头、分线盘、挡泥圈等。

②选用无损伤的钢丝,按从测点(即埋设锚固板处)至观测台标点的距离配钢丝的长度,每根放长2m。按测点的布置顺序分别盘绕,并系上测点的编号牌,微弯的钢丝予以整直,盘绕钢丝时保证不交叉和弯折。各测点配备一根备用钢丝,一旦铟钢丝出现损伤即予以更换。

③从观测房一端的保护管开始装配钢丝,通过保护管→管端套的挡泥圈压紧螺帽→浸油石棉盘根→压环→伸缩接头→在接头上装上分线盘,伸缩接头另一端保护管套上压环→油浸石棉盘根→压紧螺帽。在测点位置,伸缩接头处装上锚固板和钢丝。

④按3的方法安装完其余各个测点。将各个测点的钢丝汇集到装在固定标点的观测台水平位移测量装置上。钢丝在引穿过程中用专用的引线器进行。

(5)沟槽回填

①检查安装的各个环节,进行一次试测后若正常,就可进行回填。首先在锚固板处(即测点处)立模,用C25混凝土浇筑浇一全包锚固板的混凝土块体。块体尺寸为:厚35cm、长38cm、高50cm。浇混凝土时,防止砂浆进入伸缩接头与保护管之间的缝隙,以免影响它的灵活滑动。拌合混凝土时采用加速凝剂的方法来加速混凝土的速凝,缩短埋设安装的工期。

②混凝土凝固拆模后,边养护,边回填,并人工仔细回填管线周围,压实到周围坝体的密度,压实土料时勿冲击管身。位于细料部分,回填原坝料,位于粗颗粒料部分,以反滤形式回填压实,靠近仪器设备周围用细粒料充填密实。

③测点及管路以上0.8m以内应静碾。回填超过仪器顶面以上约1.8m,进行大坝的正常施工填筑。

(6)观测装置安装及调试

①上下游坝坡上的观测房,在坝体两岸设固定标点,以视准线定出观测房内位计标点的位置。两岸的观测房,在基岩上设固定标点。埋设安装完成即进行标点的观测、记录。

②估计各个测点可能的水平位移方向、大小,调整观测量程,钢丝通过导向轮加总重150kg(对直径Φ2mm的铟瓦钢丝)。若导向轮是按杠杆比例,加重应按杠杆比例缩小实加砝码重量数,使钢丝承重是150kg。

③加重后待约30分钟读数一次,重复读数至最后两次读数值不变,并记录在考证表上。

分段式埋设:

由于施工或工程渡汛需要,坝体的上游侧需先行填筑,坝体不能全断面同时达到仪器埋设高程时,引张线式水平位移计采用分段埋设。埋设时先将各测点管路及铟瓦钢丝预先埋入已达埋设高程的坝体内,并引至临时断面的下游坡进行保

护。先期埋设部分施工时充分考虑与后续埋设部分的连接,后续大坝施工时,坝体填筑至埋设高程后,依次延伸测点至观测房内。临时观测房处应设一表面变形观测墩,施工期每次观测时,应同时测读观测墩坐标。

观测房内长期保持整洁、干燥,非观测时间关闭门窗,防止仪器因潮湿生锈损坏,经常用黄油和机油擦洗仪器。

4.3.3 测缝计的安装技术要求

(1)缝面开合度观测仪器的安装

周边缝开合度的观测仪器安装如图1所示,安装时把两个万向铰与接杆连接后与位移计园杆头部螺纹联结,放入钢管。将两组固定螺钉紧定,使位移计不发生滑移现象,位移计与锚固板联结时,必须把锚固板两边的六角螺母扳紧,在所

装和附件与开合度观测情况相似。

面板升降的观测仪器埋设如图3所示,安装时将件12、4、11、10与位移计联接,联接处用紧定螺钉拧紧,整体放入钢护管,把电缆穿出电缆孔,塞入橡胶圈,旋紧压圈,然后把位移计上的联接头穿过底板,并把底板用螺纹固定在钢护管下端,用螺母把位移计的联接头紧固在底板上,此时即可把位移计及钢护管整体放入预留孔内,抽出电缆,灌浆固定,之后将加长杆用螺母锚固在锚固架上,两边螺母必须宁紧。

大坝安全监测的内涵及扩展参考文本

大坝安全监测的内涵及扩 展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大坝安全监测的内涵及扩展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众所周知,大坝是一种特殊建筑物,其特殊性主要表 现在如下3个方面:①投资及效益的巨大和失事后造成灾 难的严重性;②结构、边界条件及运行环境的复杂性;③ 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的经验性、不确定性和涉及内容的 广泛性。以上特殊性说明了要准确了解大坝工作性态,只 能通过大坝安全监测来实现,同时也说明了大坝安全监测 的重要性。事实上,大坝安全监测已受到人们的广泛重 视,我国已先后颁布了差阻式仪器标准及监测仪器系列型 谱、《水电站大坝安全检查实施细则》、《混凝大坝安全 监测技术规范》、《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土石坝 安全监测技术规范》等,同时,国际大坝会议也多次讨论 过大坝安全问题[1]。

大坝安全监测是人们了解大坝运行性态和安全状况的有效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管理水平的提高及人们观念的转变,大坝安全监测的内涵也进一步加深。为此,笔者从分析影响大坝安全的因素入手,对大坝安全监测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1 影响大坝安全的因素 影响大坝安全的因素很多,据国际大坝会议“关于水坝和水库恶化”小组委员会记录的1100座大坝失事实例,从1950年至1975年大坝失事的概率和成因分析中得出大坝失事的频率和成因分别为:30%是由于设计洪水位偏低和泄洪设备失灵引起洪水漫顶而失事;27%是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基础失稳和意外结构事故;20%是由于地下渗漏引起扬压力过高、渗流量增大、渗透坡降过大引起;11%是由于大坝老化、建筑材料变质(开裂、侵蚀和风化)以及施

大坝安全监测仪器简介

大坝安全监测仪器简介 一、大坝安全监测仪器选型的基本原则 二、监测仪器的检验 三、监测仪器及监测系统的验收 四、监测仪器分类 五、两种主要监测仪器的基本原理 六、主要监测仪器简介 七、国内外数据自动化采集设备

一、大坝安全监测仪器选型的基本原则 1、总原则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的监测项目、测点布置及系统的功能、性能应满足《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60-94)、《土石坝安全监测资料整编规程》(SL169-96)和《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L/T5178-2003)要求,如建立自动化监测系统,还应满足《大坝安全自动化监测系统设备基本技术条件》(SL268-2001)的要求。 2、监测任务、测量范围的界定及仪器技术性能分析 首先,应明确监测仪器的任务,是变形监测,渗流监测,压力应力监测还是环境量监测?一次还是二次? 其次,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预测并确定仪器的量程、范围;根据仪器量程范围、工程对监测精度的要求以及相关规范规定,确定仪器精度等级。 第三,选择仪器型式。仪器型式的选择最重要的是仪器的可靠性,在可靠性的前提下,再考虑仪器的精确度或准确度。 第四,技术经济评价。对不同型式的仪器、不同厂家的同类型仪器,比较其采购、运输、室内检测/校准、现场检验、安装方式、可维护性及维护程序、施工期观测及数据处理、(如建立自动化监测系统)占用系统资源等,进行技术、经济评价,选择合适的性价比。 3、监测设施的布设 首先,划分监测项目。 其次,根据监测项目及监测目的,确定监测设施安装/埋设位置(包括平面坐标、高程及相应层位),仪器、设施、设备工程编号(唯一性),并以表、平面图、断面图等形式逐一标注。 4、监测设施的安装/埋设 根据坝的性质(混凝土坝/土石坝?在建坝/已建坝?混凝土坝『重力坝、拱坝、砌石坝』?土石坝『均质坝、心墙坝<宽心墙坝、窄心墙坝?>、斜墙坝、堆石面板坝、复合坝型』?)设计合适的安装方式及施工工艺。 5、监测仪器选型原则 ①监测仪器应采用可靠性好,并经过长期现场考验的仪器设备;大坝安全监测和管理自动化系统,推荐采用分布式自动化数据采集系统。 ②监测仪器应尽可能实现人工比测。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解决方案(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目录 第1章概论 (2) 1.1系统概览 (2) 1.2历史回望 (2) 1.3现状分析 (3) 1.4目标阐述 (3) 第2章总体设计 (4) 2.1设计原则及依据 (4) 2.2系统体系结构 (5) 2.3信息流程 (8) 2.4系统组成 (9) 2.5系统功能 (10) 第3章信息采集系统 (11) 3.1需求分析 (11) 3.2技术解决方案 (12) 第4章通信网络系统 (17) 4.1测控单元和监测中心之间的通信 (17) 4.2监测中心和监测分中心之间的网络..........................................................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5章软件系统. (22) 5.1建设原则 (22) 5.2技术解决方案 (24)

第1章概论 1.1系统概览 大坝作为特殊的建筑,其安全性质与房屋等建筑物完全不同,大坝安全出现问题,将会引发大坝下游一定范围的人员和财产、环境损失。在加强水利建设的大环境下,提高水工建筑物的安全,特别是提高大坝安全监测水平,保证水库大坝的安全,是关系到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大坝安全监测系统主要由观测传感器、遥测数据采集模块、工业控制网络和自动监测管理软件系统组成,通过计算机的工作,能够实现大坝观测数据自动采集、处理和分析计算,对大坝的性态正常与否作出初步判断和分级报警为监测对象提供早期安全预警报告的自动化系统。建立大坝安全自动监测系统,可以缩短数据采集周期,提高大坝观测的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并能充分利用水库调蓄能力,使其在防洪和供水两方面发挥最大的效益,同时可提高水库管理水平,及时发现大坝隐患,为水库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1.2历史回望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有30多年的历史。如法国要求对高于20 m的大坝和库容超过1500万m3的水库,均需设置报警系统,并提出垮坝后库水的淹没范围、冲击波到达时间、淹没持续时间和相应的居民疏散计划等。而葡萄牙大坝安全条例(1990)也要求大坝业主提交有关溃坝所引起洪水波传播的研究报告,编制下游预警系统、应急计划和疏散计划。美国的《联邦大坝安全导则》和加拿大的《大坝安全导则》都强调要求采取险情预计、报警系统、撤退计划等应急措施,以便万一发生不测时,将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1976年美国92.96 m高的堤堂坝(Teton)失事前,大坝管理机构根据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监测到的事故的发展状况及时通过下游的行政司法当局向可能被淹的群众发出警报,有组织地进行人员疏散,尽管大坝失事后堤堂河和斯内克河下游130km,约780 km2的地区遭洪水肆虐,造成25000人无家可归、损失牲畜约2万头的巨大物质损失,但人员死亡只有11人,初步体现了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的重要意义。

水库大坝安全智能监测系统

水库大坝安全智能监测系统 1.建设目标 建立对大坝安全监测各项指标的评价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对大坝进行综合评价,回答大坝安全与否这一关键问题。其次,实现对各类监测数据自动采集和实时处理,根据监测数据和评价结果对大坝安全状态进行实时预警。将牵涉到大坝安全的各类数据通过构建统一的数据库进行存储,并通过统一的系统进行调用和管理。 基于此,针对水库砌石拱坝这一特定坝型,在大坝安全智能监测系统中,应用前沿分析技术和经典方法相结合对大坝安全进行综合诊断,通过实施先进的监测手段和设备,提升对大坝安全状态的感知能力,并将系统高度集成,采用独立编码开发,通过对最新算法进行编程,实现核心技术的领先目标,建立一套适合本工程的大坝安全监测预警和实时安全评估系统,争创全国领先水平。同时,通过监测设备标准化拟定、底层数据库规范和技术指标构建、预留开放式系统接口等措施,实现本项目的可推广性,为福建省推广应用该类系统提供引领示范。 2.建设任务 建设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监测设备 补充完善水库大坝坝前水温、坝体位移、大坝应变等监测设施,实现数据实时采集处理,并能进行实时分析,实时评价水库大坝。实现水库大坝安全监测信息化、智能化的要求。 建立大坝综合评价系统

现有大坝安全监测项缺乏对监测值的评价标准和综合判断。针对砌石拱坝这一特定坝型的大坝完全监测问题,综合拟定坝体监测项的监控指标,对大坝实时运行情况进行动态评估,评价内容包括位移测值、趋势判断、裂缝计开度变化等控制指标,通过对异常项数的统计给出整体大坝安全度评价标准,并可按时、按需输出系统监测报告,建立一套适合本工程的大坝安全综合评价系统。 大坝安全监测信息集成系统建设 基于分布式数据库、时序数据库、空间数据库、数据仓库等数据库领域与构建技术,建立监测数据、业务数据、基础数据、空间数据、标准库、模型库等大数据方案的主题数据库。实现大坝安全数据的存储、快速访问、计算与分析挖掘,最终在此基础数据库层面上,建立一套大坝安全管理规范框架结构和技术标准解决方案,实现多元数据融合应用,切实提高水库数据运行效率。 建设基础支撑系统 建设大坝数据中心库、视频监控与大坝巡检、大坝安全信息化三维模块展示系统以及配套的相应的软硬件配套设施,调度中心、机房及会商视频环境改造等。 水库防雷接地升级改造 对水库、启闭机房、调度大楼防雷接地进行升级改造,包括电源线路电涌保护、信号线路电涌保护、监控线路电涌保护、智能电涌(雷电)防护监测管理系统和等电位接地改造等。

【大坝方案】水库工程大坝安全监测方案

XXX水库 大坝安全监测工程 施 工 方 案 工程名称: XXXXXXXXXXXXXXXX水库工程 合同编号: 承包人: XX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XX水库工程项目部 项目经理: 日期: 20XX 年 XX 月 XX 日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监测工作内容 (1) 3、编制依据 (1) 4、仪器设备采购、检验、及保管 (2) 4.1 主要仪器设备选型 (2) 4.2 仪器设备采购 (2) 4.3电缆连接 (2) 5、监测仪器程序和埋设方案 (3) 5.1 施工程序 (3) 5.2监测仪器埋设方案 (3) 6、观测 (10) 6.1 总则 (10) 6.2施工期观测及成果提交.........................错误!未定义书签。 7、监测资料整理分析和反馈 (13) 7.1 资料搜集 (13) 7.2 资料整理分析 (14) 7.3监测资料反馈 (14) 8、资源配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8.1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8.2 主要施工人员配置计划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9、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6) 10、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17) 11、环境保护措施 (18) 12、施工进度计划 (18) 附件及附表1~9 ................................................ 19~29

1、工程概况 万营水库位于珠江流域红水河水系北盘江的一级支流万营河上,隶属水城县新街乡马路、大元村。水库坝址距水域县城约75KM,距新街乡驻地约lOKM乡村公路通往库区左岸炭山小学附近,交通较为方便。 万营水库工程任务是灌溉、乡镇供水,可向发耳乡提供灌溉水量205万m3,乡镇供水量185万m3。 万营水库正常蓄水位1575m,总库容为313万m3,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为252万m3,兴利库容221万m3,年可供灌溉水量205万m3(P=80%)、乡镇供水185万m3(P=95%)。工程规模为小(Ⅰ)型,工程等别为Ⅳ等。 本工程主要建筑物有万营水库土坝(坝高41.1m,坝长95.64m)、岸边开敞式溢洪道、右岸导流洞(洞型为城门洞型,洞长227m)兼环境生态放水管及放空管、罗家坝重力坝(坝高10.5m,坝长20m)、炭山取水隧洞(洞型为城门洞型,洞长1559m)及从万营水库引水至马场水库的东瓜林输水隧洞(洞型为城门洞型,洞长4787m)。 2、监测工作内容 万营水库大坝安全监测项目主要包括:大坝变形观测、坝基渗压计、测压管内渗压计渗透压力观测等。 本监测工程主要工程量详见表1-1。 表1-1 大坝监测项目工程量汇总表 主要工作内容有:监测仪器设备的采购、检验、安装埋设、调试、电缆牵引、看护保管、

大坝安全监测

论述大坝安全监测分析与数值模拟在水工结 构中的应用及新进展 一、大坝安全监测分析 1.大坝监测的内容 大坝安全监测的范围应根据坝址、枢纽布置、坝高、库容、投资以及失事后果等确定,根据具体情况由坝体、坝基、坝肩,推广到库区及梯级水库大坝;监测的时间应从设计时开始至运行管理;监测的内容包括坝体结构、地质状况、辅助机电设备及消洪泄能建筑物等。 1.1大坝安全监测的分类 1.1.1 仪器监测 仪器监测是选择有代表性的部位或断面,按需要使用或安装、埋设仪器设备,对某些物理量进行系统的观测,取得反映建筑物性状变化的实测数据。仪器监测的项目主要有“变形监测”、“渗流监测”、“应力、应变及温度监测”和“环境量监测”。随着监测范围的扩展,诸如水力学监测、地震监测、动力监测等一些新兴监测项目不断涌现。 1.1.2 巡视检查 监测技术人员通过目视或借助一些专用设备(如在某些部位安装摄像头,辅设人工巡视专用栈道等)对建筑物现场包括坝体、坡脚、坝肩、廊道、排水设施、机电设备、船闸、航道、高陡边坡等部位进行查看、比较、分析,进而发现建筑物在施工、挡水、运行中可能危及工程安全的异常现象。它弥补了监测仪器仅埋设在指定部位的不足。而且能直观

地发现某些监测仪器不易监测到的非正常现象.提供有关建筑物安全等一些重要信息,是监测系统的组成部分。巡视检查和仪器监测是不可分割的。巡视检查也要尽可能利用当今的先进仪器和技术对大坝特别是隐患进行检查,以早发现早处理。如土石坝的洞穴、暗缝、软弱夹层等很难通过简单的人工检查发现,因此,必须借用高密度电阻率法、中间梯度法、瞬态面波法等进行检查.从而完成对其定位及严重程度的判定。因此,在大坝监测中多数采用两种监测手段结合起来的方法。 1.2大坝安全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1.2.1掌握大坝的工作状态。 指导工程的运行管理通过大坝的安全监测及时获取大坝安全的第 一手资料.掌握大坝工作状态,实现对大坝的在线、实时安全监控。在发生异常现象时,分析产生的原因和危险程度,预测大坝的安全趋势。及时采取措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保证工程安全。 1.2.2 验证坝工设计理论和选用参数的合理性 到目前为止。因实际情况复杂多变,水工建筑的设计尚不能完全与实际情况相吻合,作用在建筑物上的荷载除水压力和自重力,都难以精确计算。因此在水工设计中不得不采用一些经验系数和简化公式进行计算。通过大坝安全监测认识监测物量变化规律,检验坝工基本理论的正确性、设计方法和计算参数的合理性。验证施工措施、材料性能、工程质量的效果。

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

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 1. 监测内容、方法及仪器 a. 大坝区降雨强度和雨量监测 采用翻斗式雨量计测量降雨量和降雨强度。 b. 大坝浸润线及坝基渗压监测 通过埋设渗压计来观测坝体的渗流压力分布情况和浸润线位置以及坝基渗 流压力分布情况。 c. 大坝上下游水位监测 通过安装浮子式、振弦式水位计观测大坝的上下游的水位。 d. 大坝坝体位移监测 采用全站仪自动极坐标测量系统监测大坝变形,内外业一体化的工程测量系统可实现无人值守及自动监测。 e. 大坝渗流量监测 在大坝下游设置量水堰,安装量水堰计以监测大坝渗流量。 2. 传感器 可根据实际需求,在监测范围内安装各种传感器。一般常用的有:渗压计、混凝土应变计、应力计、多点位移计、测缝计、水位计、钢筋计、倾角计、测力计、气压计、温度计、压力盒等。 3. 自动监测系统 a. 系统简介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电测技术的发展,使得以电测传感器技术为基础的监测项目能实现全天候自动监测。同样,监测系统也具备人工观测条件,通过观测人员携带读数仪或笔记本电脑到各监测站读取数据,并可由人工输入计算机,进入相关数据库。 连续的自动监测可以记录下监测对象完整的数据变化过程,并且实时得到数据,借助于计算机网络系统,还可以将数据传送到网络覆盖范围内的任何需要这些数据的部门。 b. 系统组成 本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1)现场量测部分 2)远程终端采集单元MCU 3)管理中心数据处理部分 c. 系统网络结构 水库大坝安全监测数据采集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开放式结构,运行方式为分散控制方式,可命令各个现地监测单元按设定时间自动进行巡测、存储数据,并向安全监测中心报送数据。系统MCU之间以及MCU与监控计算机之间的网络通信采用光缆。 安全监测数据采集系统可通过光缆将位于本工程各个监测站内的监测数据 采集上来,然后通过光缆传送到位于管理所的监测中心内的监控主机内。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 1.工程质量评价 (1)工程质量评价目的和任务是: 1)评价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2)复查工程的实际施工质量(含基础处理结构形体和材料等)是否符合国家现行规范要求; 3)检查工程投入运用以来在质量方面的实际情况和变化,能否确保工程的安全运行; 4)为大坝安全鉴定的有关复核或评价提供符合工程实际的参数; 5)为大坝除险加固提供指导性意见。 (2)工程质量评价需要的基本资料包括: 1)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 2)关于基础(含岸坡)开挖、基础处理等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及验收的有关图件和文字报告等; 3)关于建筑物施工的质量控制、质量检测(查)、监理以及验收报告等资料; 4)工程在施工期及运行期出现的质量事故及其处理情况的有关资料; 5)竣工后历次质量检查及参数测试等资料。 (3)工程质量评价的基本方法有: 1)现场巡视检查法 通过直观检查或辅以简单测量、测试,复核建筑物的形体尺寸、外部质量以及运行情况等是否达到了原设计的要求和功能; 2)历史资料分析法 对有资料的大、中型水库主要是通过工程施工期的质量控制、质量检测(查)、监理以及验收报告等档案资料进行复查和统计分析;对缺乏资料的水库需与原设计、施工人员进行座谈收集资料,并与有关规范相对照,以评价工程的施工质量; 3)勘探试验检查法 当上述两种方法尚不能对工程质量作出评价,或者工程投入运用6~10年以上或运行中出现异常时,可根据需要对建筑物或坝基岩层进行补充勘探、试验或原位测试检查,取得原体参数,并据此进行评价。 (4)水库大坝应复查以下项目的施工质量是否达到了该工程设计施工的技术要求 1)坝基及岸坡的清理; 2)防渗体基础及岸坡的开挖; 3)坝基及岸坡防渗固结及对地质构造的处理;

大坝安全监测设计(推荐方案)

1 设计条件 1.1 工程概况 1、地理位置 马槽河水库工程位于巴东县水布垭镇,为桥河流域水电开发的龙头水库,为充分利用水库形成的水头发电,在坝后设置马槽河电站。桥河又名磨刀河,系清江中游左岸支流、长江二级支流。桥河流域位于恩施自治州巴东县南部,地处巫山山脉南麓的鄂西南山区。流域地理位置为:东径110°12′~110°23′,北纬30°24′~30°40′。坝址位于已建成的桥河一级电站坝区上游,距巴鹤公路、野三关镇的距离分别为16km、26km。工地从左岸经八字岩新建公路到野三关15km。 2、工程特性 马槽河水库工程为流域龙头水库,主要任务是调节流域水量分布,向下游两级电站供水发电。桥河流域流域总面积209.4km2,干流河道全长37.50km,总落差1150m,河道加权平均坡降32.78‰。坝址位于巴东县水布垭镇桥河尹家坪河段,马槽河水库坝址控制流域面积139.9km2,干流河道长22.2km,加权平均坡降21.66‰。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3.11m3/s,多年平均年径流量9821万m3。P=2%洪峰流量:693.0m3/s;P=0.33%洪峰流量:914.5m3/s。 本工程属Ⅳ等小(1)型工程,工程由挡水建筑物、泄洪建筑物、放水(放空)建筑物等组成。挡水建筑物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56.80m,泄水建筑物为左岸岸边开敞式正槽溢洪道。 1.2 枢纽布置 枢纽主要由大坝、溢洪道、放空洞(由导流洞改建)、发电引水隧洞、电站厂房、开关站、输变电系统、管理设施等建筑物组成。 马槽河水库工程挡水建筑物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本工程坝顶无特殊交通要求,坝顶宽取5.5m,为减少坝体回填工程量,在坝顶上游侧设“L”形防浪墙,坝顶高程832.30,坝轴线长110.14m,防浪墙墙顶高程833.50m。防浪墙墙高5.0m,埋入堆石3.8m,高出坝顶1.2m,墙顶宽0.30m,墙底高程为828.50m,高出正常蓄水位1.00m。河床趾板建基面高程775.50m,最大坝高56.80m。上游坝坡1:1.4,下游坝坡1:1.3,坝体总填筑方量25.02

大坝安全监测的意义和方法

大坝安全监测的意义与方法 【论文提要】:从分析影响大坝安全的各种因素入手,拓宽了大坝安全监测的概念,即大坝安全监测应在时空上将影响大坝安全的因素考虑在内。提出:(1)大坝安全监测要有明显的针对性;(2)重视对溃坝的分析;(3)大坝安全监测应和设计及大坝安全定检结合起来,以方便资料分析和相互校核;(4)加强对大坝安全监测(包括监测系统),特别是自动化系统的效益评估,要求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成为水库运行调度的依据,真正为提高水库效益服务;(5)通过网络技术,实现大坝安全监测的网络化,以方便经验交流,提高监测技术。 【关键字】大坝安全检测意义方法 大坝是一种特殊建筑物,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如下3个方面:①投资及效益的巨大和失事后造成灾难的严重性;②结构、边界条件及运行环境的复杂性;③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的经验性、不确定性和涉及内容的广泛性。以上特殊性说明了要准确了解大坝工作性态,只能

通过大坝安全监测来实现,同时也说明了大坝安全监测的重要性。事实上,大坝安全监测已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我国已先后颁布了《水电站大坝安全检查实施细则》、《混凝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等。同时,国际大坝会议也多次讨论过大坝安全问题。 大坝安全监测是人们了解大坝运行性态和安全状况的有效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管理水平的提高及人们观念的转变,大坝安全监测的内涵也进一步加深。为此,笔者从分析影响大坝安全的因素入手,对大坝安全监测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一、影响大坝安全的因素 影响大坝安全的因素很多,由于设计洪水位偏低和泄洪设备失灵引起洪水漫顶而失事;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基础失稳和意外结构事故;由于地下渗漏引起扬压力过高、渗流量增大、渗透坡降过大引起;由于大坝老化、建筑材料变质(开裂、侵蚀和风化)以及施工质量等原因。 大坝失事的原因很多、涉及范围也很广,但大致可以分成3类。第一类是由设计、施工和自然因素引起,

简述大坝安全监测技术探讨

简述大坝安全监测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20-03-13T15:20:04.720Z 来源:《福光技术》2019年32期作者:李俊卓 [导读] 在大坝原型中通过利用观测仪器来进行现场测量,以此方式来获取大坝结构变化。本文作者探讨了大坝安全监测技术。 龙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龙滩水力发电厂 547000 摘要:大坝安全监测系统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在大坝原型中通过利用观测仪器来进行现场测量,以此方式来获取大坝结构变化。本文作者探讨了大坝安全监测技术。 关键词: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观测仪器 引言 大型水电站坝址地质条件复杂,多处于高震区和高地应力区,一旦失事,将会给下游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重大损失,因此,对大坝进行安全监测非常必要。为了保障大坝建设以及全生命周期运行过程中的长久安全,100 多年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建设更好大坝的相关理念和技术,大坝的施工与运行管理模式经历了简易工具时代,大型机械化时代,直到今天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时代。所谓智能大坝(Idam),是基于物联网、自动测控和云计算技术,实现对结构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实时、在线、个性化管理与分析,并实施对大坝性能进行控制的综合系统 ; 其基本特征是施工、监测数据智能采集进入数据库,监测数据与仿真分析一体化、施工管理和运行控制实时智能化,减少在大坝结构建设运行过程中的人为干预。 1、工程概况 某水库建立于 1985 年,水库的占地总面积为 160.3 平方公里,并且水库的容量为 4780 万立方米。同时这个水库自从建成到至今,给附近的很多省份和市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水库在运行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方面的问题,例如:在 2005 年,就发生了比较严重的管涌和集中渗漏,这样就很大程度的影响了水库运行的安全,倘若其发生安全事故,不仅会直接影响本市的供水情况,还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针对这样的现状,水利工作人员对水库进行了排险加固,并且完善了水库安全监测设施,与此同时还采用了比较先进的监测方式对大坝进行监测,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满足水库大坝的安全监测要求,从而就能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开展。 2、大坝的监测内容 检查观测 检查监测是利用人员本身通过观察、手摸或者利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对建筑物进行简单的观测。使用仪器观测虽然可以得到更为准确的信息,但一个建筑物的仪器安设点数是有限的,太多的仪器设备不利于经济方面的考虑,另外水工建筑物裂缝、渗水等缺陷部位也不一定反生在仪器设备的观测点上,所以人员的检查观测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有利于及时的弥补仪器的不足,及时的发现异常情况的发生。检查观察主要检测建筑物有无裂缝,在坝脚、迎水坡部位有无塌陷、流土和沼泽化的现象,在伸缩缝部位是否有渗漏,混凝土表面有没有松软、侵蚀的危害,有泄水作用的部位检查有无磨损、剥落金属部位的焊缝、铆钉等是否生锈变形。 仪器的量测 仪器量测既是在相应的建筑部位预设仪器设备,通过规律性的采集数据,来判定建筑物的工作状态。 (1)变形观测变形观测是原型观测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要对土工、混凝土、土坝等建筑物观测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地基的固结沉降情况、伸缩缝的变形等。(2)渗透观测对于土坝类的渗透观测,浸润线的位置变化情况可以通过孔隙水压力仪来确定,根据结构形式、工程等级以及施工方法和地质情况等定出观测断面,观测断面要能够反应出主要的渗流情况和问题可能发生的地点,根据断面的大小确定测量点数。其他还包括渗流量的观测、绕坝渗流观测、坝基渗压观测、土坝孔隙水压力观测以及渗水透明度观测。对混凝土建筑物的渗透观测还要包括坝基场压力观测和混凝土内部渗透渗透压观测。(3)应力与温度观测以混凝土坝的观测为例,通过在混凝土内部埋设应力应变计和无应力计,来观测混凝土内部因为温度、湿度、化学变化以及应力引起的总应变。无应力计主要用来量测温度、湿度以及化学变化引起的应变,总应变减去这一部分就可以得到有荷载引起的应变,换算成应力,既可得出想要的结果。温度对混凝土坝体也有重要的影响,温度观测要在坝体内布设温度计,在靠近坝体表面、在坝体钢管、宽缝、伸缩缝等附近要加大测点的布设密度,和坝体周围的水文地质条件结合起来,对坝体内部温度的出合理的观测处理。(4)水流的观测 主要对水流形态观测,从而得出水流带给建筑物的作用力,避免不利的水流影响。水流平面形态包括水流的流向、回流、旋窝、折冲水流、翻滚。观测时从泄水建筑物开始向上下游两端一直到水流正常的地方。对于高速水流,要着重观测水流引起的振动、压力以及负压进气量等,观测数据可以提供宝贵的经验资料,为维修维护建立有效的依据。 3、大坝安全监测技术 水库大坝的安全监测,首先应该设计科学的大坝安全监测网络系统,选择合适的测点定时定点对大坝坝体和周边地区进行监测,在洪涝季节,还应该加强人工的观察和巡查。对大坝安全监测进行科学的管理,及时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大坝存在的安全隐患。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的设计 水库大坝的安全问题往往比较隐蔽,如果没有科学的监测系统和相关的仪器设备,有些细微隐变难以及时发现,因此,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网络系统,显得尤为重要。大坝安全监测系统首先应该拥有相关的监测仪器和设备,利用仪器对大坝进行变形监测、渗流监测、应力监测和气象水文监测,同时,还应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利用大坝安全监测软件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将所监测到的相关数据及时自动化反馈到计算机平台上,为专家分析相关数据和资料提供方便。 雨水情数据采集前端 RTU 采集降水、库水位等数据,并按整点或超限上报等方式上报给中心,中心的平台软件将数据汇入到水库群监测数据库(2)图片拍照前端RTU 可通过摄像头对现场定时拍照,并将图片上报中心,中心平台可将图片、雨水情监测量关联查看,以准确了解现场实情(3)数据展示与分析平台可提供 GIS 地图综合数据展示、测站综合数据管理、测站详细监测量管理等多种数据分析与展示方式,便于用户快速了解相关信息,也可对某测站进行深入分析(4)通迅方式中心与前端设备的通信以 GPRS/CDMA 通迅方式为主,短信备份为辅(北斗卫星可定制)(5)数据报表库水位、降水量数据据可以生成曲线及报表,支持打印输出(6)监测站管理中心

水库大坝安全监测

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 1.概述 大坝是进行水资源管理的一个 重要和不可或缺的建筑。大坝形状 各异,从小规模的水坝到大型混凝 土大坝,大坝的安全监测对于大坝 校核设计、改进施工和性能评价都 有重大意义。同时,连续长期的大 坝安全监测系统,能够提供溃坝通 知预警,对于保护下游人民生命财 产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所有大坝均需要某种形式的监测,北京七维航测公司提出了实施有效的大坝监测解决方案。 2.大坝安全监测内容、方法及仪器 监测内容:水库水位,水压,渗流,流量, 电导率,风力,相对湿度,空气和水的温度以及 大坝坝体地表位移监测。 项目组成:数据记录仪,水压计,水位计、 钢筋计、测缝计、沉降仪、倾斜仪,水质探测器, GPS定位系统,数据库工具,数传系统,预警系 统等。 3.大坝安全监测系统介绍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能实现全天候远程自动监测,本项目中使用的各种传感器使用监测站数据记录仪实现自动监测,并且进入相关数据库。同样,监测系统也具备人工观测条件,观测人员可携带读数仪或笔记本电脑到各监测站读取数据。 大坝远程监测系统可以记录下监测对象完整的数据变化过程,并且借助于光纤网络数传系统实时得到数据,同时将数据传送到网络覆盖范围内的任何需要这些数据的部门,非网络覆盖范围内可通过无线基站、GSM(GPRS)、CDMA等实现远程数据无线传输。

某项目中大坝安全监测传感器位置分布图1)为了解坝体和坝基的渗流压力,通过埋设渗压计来观测坝体的渗流压力分布情况和浸润线位置以及坝基渗流压力分布情况。 2)为了解大坝上下游水位情况,分别设置水位计来观测大坝的上下游的水位。 3)大坝坝体地表位移监测是为了了解大坝地表水平变形和垂直变形情况。监测仪器采用了GPS-RTK测量系统,这一新技术下的工程测量系统取代传统的测距仪,可以实现无人值守及自动监测报警。 4.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组成 本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1)现场量测部分; 2)远程终端采集单元MCU; 3)管理中心数据处理部分; 大坝安全监测数据采集系统 采用分层分布开放式结构,运行 方式为分散控制方式,可命令各 个现地监测单元按设定时间自动 进行巡测、存储数据,并向安全 监测中心报送数据。系统监测站 的MCU与监控中心之间的网络通 信采用光缆。数据采集系统将各 个监测站内的监测数据采集上来,然后在数据处理工作站和数据分析工作站进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并将原始数据和处理结果存入主数据库和备份数据库中。 5.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硬件设计 1)智能数据采集器A/D转换达到16位,可以保证高精度;可同时连接系统

大坝安全监测技术研究 廖嘎

大坝安全监测技术研究廖嘎 发表时间:2019-06-21T11:06:56.980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1期作者:廖嘎 [导读] 摘要:保证大坝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就是对大坝进行安全监测,并确保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能长期稳定、实时、精确及可靠地进行数据的采集。 (广西桂东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合面狮水力发电厂广西省贺州市 542800) 摘要:保证大坝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就是对大坝进行安全监测,并确保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能长期稳定、实时、精确及可靠地进行数据的采集。国家在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设备的研制和生产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使我国的大坝安全监测技术得以飞速发展。在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传统的大坝安全监测技术仍有待于发展,比如要对传感器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优化,要做到因地制宜地选取适合于大坝的安全监测系统。本文就此展开了论述,以供参阅。 关键词:大坝安全;监测技术 1大坝安全监测的重要意义 大坝建造在复杂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环境中,运行中的大坝不仅承受着巨大的水压力和温度等环境荷载,有时还会受到地震荷载的冲击,工作条件极为复杂。同时,由于材料性能、施工过程中造成的人为影响等因素,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大坝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病变和裂缝等问题。这些缺陷或隐患若不能及时被诊断发现并解决,将随时可能影响到大坝的安全运行,严重时还会造成灾难性事故。目前,国内已建成大坝8.6万多座,其中大部分是20世纪50~60年代修建的中小型土石坝,这些大坝或没有布设安全监测设备,或设备仪器落后,其病害十分严重。此外,随着时间流逝,一些早年布置了监测设备的大坝也出现了老化和安全问题。大坝安全监测问题已不容忽视,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已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造成大坝失事的原因很多,主要有:(1)坝体泄水能力不足或遭遇超标准的洪水;(2)坝体质量和基础存在问题;(3)其他运行管理方面引发的问题。土石坝失事的主要原因是渗透破坏和坝坡失稳,表现为坝体渗漏、坝基渗漏、塌坑、管涌、流土及滑坡等现象。据统计,在失事大坝中,仅有35%是由于其自身泄洪能力不足,也就是勘测设计中存在洪水计算和防洪能力方面的问题;大部分大坝失事仍是由于其他工程原因或运行管理问题造成的,而这些问题却是可以通过加强安全监测及早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解决的。因此,建设和完善大坝安全监测设施重要且必需。 2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结构 2.1集中式监测数据采集系统 集中式监测数据采集系统只有一台测控单元,安放于远离测点现场的监控室内,测点现场安装切换单元(集线箱、开关箱),由电缆将传感器信号通过切换单元接入到测控单元中。测量时由测控单元直接控制切换单元,对所有测点的传感器进行逐个测量。这种系统在传感器-切换单元-测控单元之间传送的是电模拟量,且连接电缆一般较长,易于受到干扰,所以对连接电缆的要求较高(芯数、阻抗特性、屏蔽、绝缘电阻等)。集中式系统虽然结构简单,但其可靠性较低,且测量时间长,不易扩展等。当测控单元发生故障时,整个系统运行即告中断。 2.2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 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由计算机、测控单元及传感器组成。这种系统将集中式测控单元小型化,并和切换单元集成到一起,安放于测点现场,每个测控单元连接若干个传感器,测控单元将监测量变换成数字量,由"数据总线"直接传送到监控微机中。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与集中式数据采集系统相比,有下列优点:(1)可靠性得到了提高,因为每台测控单元均独立进行测量,如果发生故障,只影响这台测控单元上所接入的传感器,不会使系统全部停测。(2)抗干扰能力强,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的数据总线上传输的是数据信号,因此采用一般的通讯电缆即可,接口方便,抗干扰能力强,目前普通采用的通讯制式有RS-232/RS-485/RS-422。(3)测量时间短,每台测控单元可同时进行测量,系统测量时间只取决于单台测控单元的时间,因此测量速度快,特别适合于那些物理量和效应量变化较快的水工建筑物,能够满足实时安全监控的需要。同时,测量速度快,保证了各测点各类监测量在一个几乎相同的短时间内测完,使监测参数基本同步,便于比较分析。(4)便于扩展,只需在原有系统上延伸数据总线,增加测控单元,就可以在不影响原有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扩展系统,将更多的传感器接入。目前在国内已建成的大坝安全监测数据采集系统中绝大部分是分布式监测数据采集系统。 2.3现场总线式数据采集系统 现场总线技术于80年代初提出,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技术上越来越成熟。现场总线是用于现场仪表与测控系统和监控中心之间的一种全分散、全数字化、智能、双向、多变量、多点、多站的分布式通讯系统,按ISO的OSI标准提供网络服务,其可靠性高,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通讯速率快,造价低,维护成本低。现场总线的基本内容是在测控现场建立一条高可靠性的数据通讯线路,实现传感器之间及传感器与监控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交换。这条数据通讯线路在传输方面不追求商业计算机网络那种高速度,而把注意力集中在系统的可靠性方面。在可靠性方面,不是简单采用传统的多机冗余方式,而是试图提高网络自身的可靠性。在这种网络中,引入自带测量、状态检测、控制器和数据通讯能力的智能传感器,组成现场总线监测网络,原来前置机的测控功能和数据通讯功能,被下装到传感器中,而原来的系统管理、后台数据处理、系统组态等功能被上装到管理级计算机中。在这种系统中,系统监测功能和监测点可根据需要在网络上的任何一点灵活设置,实现动态组态功能。 3针对大坝安全监测采取的有效措施 3.1加强组织管理工作 部分管理层对大坝的安全监测问题不够重视,他们将工作重心放在了投资建设方面,不能意识到大坝安全监测的重要性。因此,为了防患于未然,需要大力提高管理层对大坝安全性的认识,使其意识到组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管理人员要制定好相关的规章制度,做好考核与监督工作,通过管理使大坝安全监测工作顺利进行,这样才能尽可能避免因人为因素而导致大坝安全监测方面发生的意外情况。 3.2提高水利工程大坝安全监测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 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大坝的安全监测技术人员都存在专业素质不高的问题,为了加强对我国水利工程大坝的安全监测控制,水利部门要提高安全监测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首先,要定期地对安全监测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对安全监测技术人员的操作培训,特别是在引进相关的安全监测计算机系统和信息系统等技术的情况下,要保证这些先进系统的运行,就必须提高安全监测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保证技术人员能熟地练操作这些系统,从而更好地对水利工程大坝开展安全监测,保证水利工程大坝的安全运行。

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管理系统 建设方案

目录 1.项目概述 (1) 1.1.项目名称 (1) 1.2.项目背景 (1) 1.3.建设依据 (2) 2.总体设计 (4) 2.1.总体目标 (4) 2.2.设计原则 (5) 2.2.1.标准化原则 (5) 2.2.2.稳定性原则 (5) 2.2.3.安全性原则 (5) 2.2.4.先进性原则 (6) 2.2.5.易用性原则 (7) 2.2.6.可扩展性原则 (7) 2.2.7.可维护性原则 (8) 2.3.总体架构 (9) 2.3.1.采集层 (10) 2.3.2.通信层 (11) 2.3.3.网络层 (12) 2.3.4.数据层 (12) 2.3.5.应用层 (12) 2.4.应用架构 (13) 2.5.技术路线 (14) 2.5.1.技术方法 (14) 2.5.2.技术路线 (17) 2.6.数据库设计 (19) 2.6.1.历史数据库设计 (19) 2.6.2.历史数据 (20) 2.6.3.统计数据 (22) 2.6.4.临时表 (22) 2.6.5.数据冗余处理 (23) 2.6.6.数据库安全 (24) 2.6.7.数据库管理设计方案 (25) 2.7.标准化体系设计 (29) 3.系统设计 (31) 3.1.信息流程 (31) 3.2.系统结构 (33) 3.2.1.传感器 (34) 3.2.2.测控单元 (34) 3.2.3.通信系统 (35) 3.3.信息采集系统 (35) 3.3.1.测控单元 (36) 3.3.2.变形监测 (38)

3.3.3.渗流监测 (39) 3.3.4.应力(压力)、应变及温度监测 (40) 3.3.5.环境量(水文气象)监测 (40) 3.4.业务应用系统 (41) 3.4.1.技术架构 (41) 3.4.2.数据模型 (42) 3.4.3.系统功能 (42) 4.基础工程 (46) 4.1.测压管钻造 (46) 4.1.1.钻孔 (46) 4.1.2.埋设测压管 (46) 4.1.3.注水试验 (47) 4.1.4.埋设渗压传感器 (48) 4.2.量水堰建设 (49) 4.3.变形观测设施建设 (50) 4.4.接地系统设计 (52) 5.硬件清单 (52) 6.项目实施保障 (56) 6.1.系统进度计划 (56) 6.2.质量保证措施 (57) 6.2.1.软件开发各阶段需要提交的文档 (57) 6.2.2.过程管理 (58) 6.2.3.需求管理 (58) 6.2.4.项目计划 (58) 6.2.5.项目跟踪与监控 (59) 6.2.6.软件质量保证 (60) 6.2.7.集成软件管理 (61) 6.2.8.软件产品工程 (62) 6.2.9.组间协调 (63) 6.2.10.评审 (63) 6.2.11.培训 (64) 6.3.软件开发过程 (64) 6.3.1.采用基于里程碑的生命周期模型 (64) 6.3.2.采用迭代化的开发模式 (66) 6.3.3.迭代过程与传统的瀑布模型相比较 (67) 6.4.质量管理 (68) 6.4.1.测试 (68) 6.4.2.评审 (69) 6.4.3.SQA(软件质量保证) (69) 6.5.软件品质保证 (70) 6.5.1.需求阶段 (70) 6.5.2.设计阶段 (70) 6.5.3.编码阶段 (71) 6.5.4.测试阶段 (71)

浅析水库大坝安全监测工作

浅析水库大坝安全监测工作 摘要:本文阐述了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的意义,分析了水库大坝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水库大坝安全检测存在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水库大坝;安全监测工作 1 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的意义 水库大坝安全检测工作至关重要,安全检测工作不仅有利于保证水库大坝的正常运行,还可以为大坝的建设、设计以及未来发展提高可靠的依据。具体意义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1 对于水库大坝的设计、施工问题,可以提供指导,帮助设计者分析大坝安全问题,解决易出现的问题; 1.2 对于水库大坝的新的运行变化情况可以及时做出统计和分析,之后根据统计数据做出有效的判断,采取措施,及时解决隐患问题,这样可以确保水库大坝的安全运行; 1.3 大幅度提高水库大坝的综合效益,良好的安全检测工作,有利于水库大坝的正常操作、运行,而持久进行安全检测工作可以预防潜在危险发生,这样可以有力的减少经济损失,延长水库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水库大坝的总合效益。 2 水库大坝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居住在水库大坝的下游位置。同时,水库大坝一般选择农业面积较大的地方,因此,如果水库大坝出现安全问题,将直接对水库大坝下游的人们造成生命危险,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大坝是水库很重要的水利建设设备,它的安全效益直接关系到水库的发展问题,更关心到人们的安全。针对于此,对于水库安全问题,一定需要认真重视。为了确保水库大坝安全运行,需要对水库大坝进行安全检测,安全检测通过分析当前大坝的运行情况,采集数据,根据数据分析,可以检测出水库大坝的运行情况,大大提高水库大坝的安全性。因此,为了更好的发展水库大坝,需要确保水库大坝安全检测工作顺利进行,只有这样,才可以保障水库大坝的安全,进而发挥出水库大坝真正效益,为农业发展、人们生活提供切实有效的水源保障。 2.1 安全检测设施不合理 对于我国水库大坝安全检测工作,很多中小型的水库做的非常不到位。没有设置安全检测设施,没有根据国家规定建立安全检测设施,比如说坝前检测水位尺、坝址雨量筒以及坝后测量水堰。对于安全检测设施,大多数水库采用人工检测,这样不仅导致效率极低,还容易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检测精度不够。有的水库站建立安全检测自动化系统,不过设施落后,精度很低,可靠性能不好,并且工作能力很差,比如说有的大坝对于渗流检测方面,仪器质量不足,仅仅只有一道机械密封,这样就使得自动化系统无法在恶劣环境下工作。因此,安全检测设施需要亟待改善。 2.2 综合型人才稀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