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试验班)人才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试验班)人才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试验班)人才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试验班)人才培养方案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试验班)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学院简介

文学院前身可追溯到1909年创建的私立文华文理学院(由文华书院大学部改名建立)中国文学系,至今已有百年的办学历史。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已经发展成为教学和科研实力雄厚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在教育部学位中心公布的2010-2012全国高校一级学科排行榜中,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居全国第5名。目前,学院下设两个系和三个研究所,共有4个本科专业。两个系即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和语言学系(汉语言专业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另办有汉语言文学专业试验班。截至2013年4月,学院在职教职工近100人,其中专职教师近80人,教授38人(博士生导师21人),副教授32人。在校全日制学生2200余人,其中硕博研究生600余人,是华中师范大学在校学生人数最多的院系之一。

学院拥有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培育〉)、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中国语言文学)和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个(中国语言文学)。文艺学、

(A&HCI收录期刊)、《汉语学报》、《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学生版和综合版各1种)、《华中学术》等4种学术杂志,面向海内外发行。

文学院有着浓厚的学术氛围。近5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1项,国家重点和一般项目、部委、省级以及横向社会科学研究课题100多项,获批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有数十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教育部和省级各类奖励。

在国际学术交流方面,文学院与美国、法国、日本、俄罗斯、韩国、泰国、新加坡、澳大利亚、英国、奥地利、越南、马来西亚以及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先后有60余人次赴上述国家和地区访学、进修、参加学术会议或进行合作研究,并在校内多次成功举办各类国际学术研讨会。

专业编号:467

专业代码:050101

一、专业简介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最为悠久和最具影响力的学科之一。历经百余年的积淀与发展,本学科为国内的各行各业,尤其是基础教育领域培养了大批人才,在国内享有盛誉。截至2013年4月,汉语言文学专业有专职教师近8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70人,博士生导师21人,师资实力雄厚,教研、科研成果突出。本专业有多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和省级优质课程。1995年开始,本专业开始建设中文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基地班(又称试验班)。在借鉴国内其他高校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试验班)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的研究型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在人才培养上,努力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的现代人才培养思想,突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整体优化,大力倡导创新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出了大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

合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系统而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拥有宽阔的人文视野和较强的继续学习与自主创新能力,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具体目标包括:为硕士研究生教育提供优质生源;能胜任文化、教育、出版、传媒等行业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与语言文字运用相关工作;能胜任基础教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三、基本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扎实的文字功底和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

2.掌握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和实践能力;

3.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自主创新能力,适应研究生培养的要求;

4.良好的综合素质,能胜任与语言文字、文学相关的教学、写作和研究工作;

5. 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较强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能力;

6. 阅读与本专业相关的外语文献的能力。

四、主要课程

文学理论、写作、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民间文学、比较文学等。

五、学制及授予学位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六、课程学分分布表

学期课类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

公共教育平

台必修

8 5 5 4 2 6 / / 30 30 通识课程平

台必修

8 10 4 3 / / / / 25 25

专业课程平台必修

/ / 8 8 3 / / / 19 19

专业课程平台选修 计划

开设 / 2 / / 25 29 / 10 66 /

学生应修 / 1 / / 5 6 / 2 14 14

通识教育平台选修

/ / / 2 4 2 / 4 12 12

小 计 16 16 17 17 14 14 / 6 100 100

七、课程计划表

课程 类别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学分 学时分

配表

先行课 考试方式 双学

课 授 课 实 验 课 外

共教育平必修

课 34000

02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 3 48 / / 3 / 3

3500001 大学英语读写译1

1 2 26 / / 2 /

1

台35000

022 大学英语

视听说1

1 2 26 //2 / 1

33001

100

大学体育1 1 1 26 //2 / 1 33002

100

大学体育2 2 1 32 //2 / 1

35000 021 大学英语

读写译2

2 2 32 //2 / 1

35000 022 大学英语

视听说2

2 2 32 //2 / 1

35000 031 大学英语

读写译3

3 2 32 //2 / 1

35000 032 大学英语

视听说3

3 2 32 //2 / 1

33003

100

大学体育3 3 1 32 //2 / 1

34000 023 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

4 3 32 /16 2 / 3

33004

100

大学体育4 4 1 32 //2 / 1

35000 041 大学英语

读写译4

4 2 32 //2 / 1

35000 042 大学英语

视听说4

4 2 32 //2 / 1

34000 022 中国近现

代史纲要

5 2 24 /8 3 / 3

3400002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6 6 48 / 48 3 /

3

通识课程平台 必修

21510015 专业导论课 1 1 16 / 8 2 / 3 21510016

写作 1 2 24 / 12 2 / 3

21510018 文学文本解读

1 1 16 / 8

2 /

3 是 20810001 现代汉语(1)

1 2 24 / 12 2 / 1 是 21510019 中国古代文学(1) 1 2 24 / 12 2 / 1 是 21510005 文学理论

(1) 2 2 32 / 16 2 / 1 是 21510007 中国现代文学(1) 2 2 32 / 16 2

/ 1 是

21510011 外国文学(1) 2 2 32 / 16 2

/ 1 是

20810002 现代汉语(2) 2 2 32 /

16 2 20810001 1

是 21510002 中国古代文学(2) 2 2 32 /

16 2 21510019

1

20810003 古代汉语(1) 3 2 32 /

16 2 /

1 是 21510006 文学理论(2) 3

2 32 /

16 2

21510005

1 是 20810005 语言学概论

4 3 48 / 24 3 / 1 是 选修课 人文与艺体类 任意选修,分人文与艺体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3个模块,学生至少修取12个学分的通识选修课程。建议学生跨类选修,文理互选,兼顾艺体类。学生不得修取与本专业已开设专业课程相同或近似的课程;学生在辅修专业所修取的课程学分可按要求冲抵通识教育平台选修课程学分 社会科学类 自然科学类

专业课程平台 必

修课

21510003 中国古代文学(3) 3 2 32 / 16 2 21510002

1 是 21510008 中国现代文学(2)

3 2 32 / 16 2 21510007 1 是

21510009 中国当代文学(1) 3 2 32 /

16 2 / 1 是 21510012 外国文学(2)

3 2 32 / 16 2 21510011 1 是

20810004 古代汉语(2)

4 2 32 / 16 2 20810003 1 是

21510010 中国当代文学(2)

4 2 32 / 16 2 21510009 1 是

21510004 中国古代文学(4)

4 2 32 / 16 2 21510003 1 是

21510013 外国文学(3)

4 2 32 / 16 2 21510012 1 是

21510014 文学批评 5 2 32 / 16 2 / 1 是

21510017

民间文学 5 1 16 / 8 2 / 1 是

课 21520001 科研方法训练

2 1 16 / / 2 /

3 21520002 学术论文写作

2 1 16 / / 2 /

3 2152000

4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

5 2 32 / / 2 21510003 3

21520005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5 2 32 / / 2 21510003 3 2152000

6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研究

5 2 32 / / 2 21510

008

3 21520007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研究 5 2 32 / / 2 21510010 3 21520011

马列文论 5 1 16 / / 2 / 3

21520 012 古代文论

5 2 32 // 2 / 3

21520 014 20世纪西

方文学

5 2 32 // 2 21510

013

3

21520 015 美国文学

专题研究

5 2 32 // 2 21510

013

3

20820 003 西方语言

学史

5 2 32 / /2 / 3

20820 004 语言与社

会文化

5 2 32 //2 20810

005

3

20820 005 文字学 5 2 32 //2

20810

003

1

20820 006 现代汉语

语法研究

5 2 32 / /2

20810

001

3

21520 010 影视理论

研究

5 2 32 //2 /

3

21520 013 外国影视

与文化研

(英文授

课)

5 2 32 /

/

2

/

3

21520 016 中国古代

散文研究

6 2 32 //2 21510

003

3

21520 017 中国当代

文学思潮

研究

6 2 32 //2 / 3

21520 018 中国现代

文学思潮

研究

6 2 32 //2 / 3

21520 019 文化学概

6 2 32 //2 / 3

21520 020 欧洲文学

专题研究

6 2 32 //2 / 3

21520 021 文献学

6 2 32 //2 / 3

21520 022 西方文论

6 2 32 //2 / 3

21520 023 文学理论

与批评专

题研究

6 1 16 /

/

2

/

3

21520 024 美学

6 1 16 / / 2

/

3

21520 025 比较文学

6 2 32 / / 2

/

3

21520 026 中国古代

戏剧研究

6 2 32 / / 2 21510

003

3

21520 027民俗学

6 2 32 / / 2 / 3

21520 030中国话剧

专题研究

6 1 16 / / 2 / 3

20820 009 古代汉语

修辞研究

6 2 32 / / 2 20810

003

3

20820 010 训诂学

6 2 32 / / 2 20810

003

3

42123 004 现代汉语

修辞研究

6 2 32 / / 2 20810

002

3

42123 007 普通话口

8 2 24 // 2 / 3

21520 009 台港文学

研究

8 2 24 / / 2 / 3

21520 028亚非文学

专题研究

8 2 24 / / 2 / 3

21520 031 西方戏剧

专题研究

8 1 16 / / 2 / 3

21520 032 中国文学

专题研究

(英文授

课)

8 1 16 / / 2

/

3

21520 033 外国文学

专题研究

(英文授

课)

8 1 16 / / 2

/

3

21520

034

大学书法8 1 16 / / 2 / 3

八、实践实验教学环节

名称学分

教育实习或16

毕业实习

见习 2

毕业论文(设

6

计)

其他实践活

2

九、社群教育平台

对学生参加科研项目训练,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获得省部级以上重要奖项,获取专业等级证书、应用型技能证书等,符合相应要求并给出相应学分分值。设置3个学分,由文学院自主认定。具体参照文学院《素质拓展学分制度实施办法》。

十、说明

1. 本专业1-4学期全部课程及第5学期部分课程与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汉语言专业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相同。

2. 本专业现分为“文学史与作家作品”和“文学理论与批评”两个方向,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侧重某一方向修读专业选修课学分。

3. 建议本专业学生选修历史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课程,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4. 本专业公共课30学分,通识课为37学分,专业课33学分。

5. 见习安排在每个学期的假期进行,时间1-2周;毕业实习安排在第7学期进行。

6. 本专业学生在规定修业年限内修满规定的学分,课程学分达到100学分,获得3个社群教育平台学分,完成所有实践实验教学环节,外语考试成绩等符合华中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生的要求,通过论文答辩者,准予毕业。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7.本专业开设双学位课程40学分,其它专业学生至少选修其中30个学分,方可取得第二学士学位。

班组建设推进方案教程文件

2015年xxxxx班组建设实施方案 班组建设是企业管理的综合性基础工作,是企业搞好安全生产,提高整体素质的落脚点。为了切实加强xxxxx班组建设,实现班组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围绕集团公司《关于加强班组建设的指导意见》(宝钢[2014]186号)以及宝钢发展《关于进一步加强班组建设的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进一步提升xxxxx(以下简称:维护部)基础管理、增强团队建设活力,提高现场综合竞争力,为维护部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二、目标任务 以提升班组管理水平,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打造学习、高效、职能、安全、和谐班组为目标,通过创建“学习有追求、效益有佳绩、创新有动力、安全有保障、和谐有亲情”的五有班组,不断加强班组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促进xxxxx基础管理工作的持续优化、岗位员工的健康成长,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三、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二级业务单元党政领导人员、各二级业务单元工会负责人、xxxxx工会干事 四、实施内容

1、学习有追求——创建“学习型”班组 以开展“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为载体,牢固树立“在岗位上学、在实践中练”的学习理念,引导班组员工立足岗位学习新知识、钻研新技术、掌握新本领。 一是制定落实切实可行的班组学习制度。建立健全学习制度,不断完善班组学习环境,努力营造学习氛围。正常班组学习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在确保学习质量的前提下每个月安排一到两次,遇有偶发事件,要及时组织集中学习;新进员工较多的班组学习,每月至少两次;新产线或主体设备改造范围的班组学习要确保每月四次;班前会要重点突出安全教育。工会组长要配合班长做好学习内容的策划,并注重学习内容和形式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形势任务教育和安全教育的学习资料由各单位根据宝钢发展企业文化部、安全生产管理部及工会提供的材料结合本单位实际下发组织学习。 二是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制定班组全年学习计划,并落实到具体个人、具体事项。在制订计划过程中要通过与自身历史最好成绩比、与同作业区班组比、与同行业先进班组比,寻找差距,形成追赶计划,营造良性竞争氛围,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 三是搭建学习交流平台。积极利用看板、电子刊物、网络平台等多种渠道,让班组员工及时了解公司的形势任务和重要信息,不断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在组织岗位练兵的基础上创造条件开展同工序间技能比武活动,提高岗位竞争能力和员工操作技能,鼓励班组成员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2、效益有佳绩——创建“高效型”班组 以出色完成生产任务为目标,以精益运营和标准化作业为抓手,在班组成员中树立“竞争在市场,竞争力在现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同时结合自主型员工队伍建设,培育一支自主、高效、协

《土木工程创新设计实验班》实施方案

《土木工程创新设计实验班》实施方案 根据申请项目的指导思想:设计是工程的核心,“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是土木工程教育的灵魂。复合型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应以培养能适应甚至能引导工程综合化和国际化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综合能力强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根本目标。就是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实践环节,积极推进学生到企业、事业单位实习实践,资助大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这一指导思想是符合国家的改革方针,符合年高校改革的八大举措精神。本项目将根据国家教学质量工程精神计划进行以下个方面内容的改革措施。 (一)调整培养计划、完善课程体系,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通过进一步调研,组织校内外相关专家座谈、研讨、论证调整实验班的培养计划,明确培养目标,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完善新的课程体系,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制定创新实验班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梳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并在实践中进行检验,以便及时修改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建立由通识和大类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题设计、综合设计、创新实验、科研训练、工程实践组成的课程体系,强化基础理论,拓宽专业基础,加强实践环节,以实践教学与设计教学贯穿始终为特点。从低年级开始就要求学生结合课程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研究和实践,要求部分专业基础课程和大部分专业课程有专题设计内容,并定期开设学科进展和重大工程专题讲座。加强学生到企业、事业单位调查、实习实践环节,实验班学生原则上平均每年在实验室、设计院、施工企业、管理单位等进行实践训练一个月以上。

“双语教学”通过对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弹性力学及有限元、文献阅读等课程实行外文教材和英文授课,以增强学生运用专业英语的能力,结合国外专家的专题讲座和学术交流活动,体验国际化培养环境,培养学生国际交往能力。 “专业基础”通过学习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土力学、弹性力学及有限元等工程力学类课程和工程地质学、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建筑材料、土木工程施工、工程经济与企业管理等学科基础课程,培养学生具备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同时也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将在这些传统基础课程中明确演习内容,以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密切结合,加强习题、作业、研讨、实验、实习、专题等多种形式作为理论学习的补充和拓宽。 “设计能力”通过对设计类课程和分散在其它专业课程的设计训练内容的建设与整合,形成一套完整的土木工程设计课程体系,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侧重,力求做到使设计类课程贯穿教学全过程。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设计原理类课程,结合课程作业和课程设计的训练演习,并鼓励和要求进行必要的自主实验、设计类专题的训练,以培养学生具备能在土木工程各专业领域从事设计、施工、管理和研究工作的能力。 “工程训练”通过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土木工程实验中心、工程结构设计实践基地、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力学教学基地等,为学生的课程演习,教学实习、教学实验、课程设计、专题设计、毕业设计、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等创造了良好的实践环境。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性环节的训练,不仅对现代土木工程师执业知识和业务有了较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与认识,拓展和深化了所学内容,增强了职业责任感,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一)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一) 一、目的 为认真贯彻集团人才发展战略规划,加快人才培养、使用。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制定有效的人才培养与开发计划,合理地挖掘、开发培养公司战略后备人才队伍。建立公司的人才梯队,满足公司乃至集团十二五发展规划对人才的需求,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资本支持。 二、原则 坚持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培养为辅的培养原则,并采取滚动进出的方式进行循环培养。 三、人才培养目标 公司人才培养目标始终坚持专业培养和综合培养同步进行的人才培养政策,即公司培养专家型的技术人才和综合型的管理人才。专家型的技术人才指在某专业领域内掌握较高技术水平的人才,综合型管理人才指在本单位或本部门工作领域具备全面知识,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人才。 四、人才培养组织体系 公司建立统分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职能部门和生产单位及项目组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负责人才培养对象的初步甄选和人才培养计划的具体实施,人力资源部作为公司人才培养的组织协调部门,负责人才培养规划、人才甄选标准和程序的制定、培养对象的确定和培养计划的统筹安排。

五、主要内容 本方案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人才的甄选、人才培养模式、人才的培养方法、人才的淘汰与晋升。 (一)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 公司人才培养体系由启航工程计划、育英工程计划、菁英工程计划、卓越工程计划四个部分组成。由这四个部分共同构成公司战略人才库。 1、启航工程计划:该计划旨在对有上进心、乐于学习、积极进取的新入职大学生的培养,使其逐步成长部门技术骨干、业务骨干。 2、育英工程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对公司现有的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有进一步培养潜质的优秀班组长进行培养,使其逐步成长为各车间或职能部门及生产单位负责人。 3、菁英工程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对公司有进一步培养潜质的核心技术人员及中层管理人员进行培养,使其逐步成长为公司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为公司后备岗位储备人才。 4、卓越工程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对公司现有的后备干部和技术带头人的培养,使其逐步成长为全面的人才,为公司今后的战略扩张作好准备。 通过上述四个计划,逐步将培养对象培养成为关键岗位继任者和公司后备人才。关键岗位主要指公司根据当前或根据未来发展需要的一些重要中级和高级岗位。后备人才主要是指公司因应未来发展变化而储备的一些可替代高级岗位的人才。

开展班组建设的实施方案

开展班组建设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为核心,以提高班组管理水平及班组成员素质为重点,以开展班组对标、规范化管达标考评为抓手,强化基础建设,打造班组文化,全面提升班组管理水平,注重提高班组成员素质,切实抓好班组安全生产,广泛开展班组竞赛,完善班组民主管理,加强班组思想工作,打造一流员工队伍,展示企业良好形象。 二、总体目标 通过班组建设活动,使公司班组建设制度更加完善,机制更加健全,管理更加规范,实现班组工作内容指标化、工作要求标准化、工作步骤程序化、工作考核数据化、工作管理系统化。班组长和员工队伍整体素质普遍提高,把班组长培养成为政治强、业务精、懂技术、会管理的基层管理者,把班组员工培育成为具有一流职业素养、一流业务技能、一流工作作风、一流岗位业绩的劳动者。班组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 三、定义 班组建设:是指通过导入方法、模式和工具,提升员工素质,夯实企业管理基础的一个持续改善过程,使班组成为规范、高效的作业单元,最终带来企业安全、质量、成本、效率的改善或提升。

四、主要内容和标准 (一)“安全型”班组 1.安全意识强、安全氛围浓厚。通过对上级文件精神、工作要求的学习和对典型事故案例的分析,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营造人人懂安全、人人讲安全、人人会安全的良好氛围。 2.加强技能培训、提高防范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经常组织安全技能学习,定期开展安全应急演练工作,切实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和自救能力。班组每位员工做到“技术过得硬,流程原理通,预案常学习,安全有保证”。 3.加强现场提示、强化过程控制。认真开展危险点分析,执行标准化作业票,完善施工“三措”(安全、组织、技术措施),建立员工之间的相互监督和相互提示机制,实施对安全隐患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辨识和防范。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设备巡检记录、交接班记录、安全活动记录填写及时、准确、内容完整,实现生产全过程的受控管理以及“零伤害、零事故、零损失”的目标。 (二)“管理型”班组 1.以规范管理为导向。健全完善基础管理制度,流程清晰,明确责任,健全管理模式,做到人人有职责、事事有程序、干事有标准、过程有痕迹、绩效有考核,将班组建设推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2.将公司精细化管理、文明企业与班组建设相结合,基础工作扎

企业的人才培养计划

企业的人才培养计划 由于高潜质人才能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巨大影响,几乎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新星人才培养计划。尤其是在经济不景气、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企业无疑会在它们认为有能力引领公司的人才身上投注更多的精力。 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在当下有增无减。而摆在管理者面前的挑战是,高潜质人才的标准应该如何衡量, 每家企业对高潜质人才的定义不同,但这个群体普遍具有四大特征: 首先是战略眼光。通常,有这种眼光的人能将组织利益放在部门或个人利益之前,他乐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并与同事友好协作。 第二大特征是好奇心。在组织或战略发生变化的时候,他们能较快地拥抱新想法和新思路,愿意投入精力和激情学习新的知识。这类人不会惧怕变化,心胸比较开放。 第三个特征是同理心,又称换位思考,这是指员工能站在同事或领导者的角度感受别人的想法,获得相同的体验。这是所有素质中最难培养,也是最重要的东西。它决定了一个人具有多大的柔软性,是否能真正欣赏或采纳别人的观点。具备这种素质的人才,能够在任何一种新的文化或工作挑战下全身心地投入。 最后一个特征则是成熟度,过去经历的考验和磨难能让人迅速成熟起来,人生沉淀的越多,在面临新问题时便越能从容地发挥。 尽管这些特征看起来平淡无奇,但合益的研究发现,大多数管理团队在培养下一代接班人时都会陷入误区。那些管理者眼中的高潜质人才在组织内部变动岗位后,近40%都无法胜任。其中,管理者最常见的一个错误就是将员工当下的高绩效等同于日后的高潜质。

在许多人眼里,低绩效者很少具备高潜质,但若说高绩效者大多拥有高潜质,也言之过早。实际上,在如今的高绩效员工中,70%的人缺乏在未来岗位上取得成功的关键素质。这是因为在绩效这个基础资质上,企业忽略了评估其他因素:如明确的职业目标、专业知识与技能、执行力、责任心、学习意识、沟通协调、社会适应性、创新意识等。这些因素中,哪怕只有一种存在不足,也会大大降低员工最终胜任新岗位的可能性。 很多时候,当高绩效人才被提拔至新的职位,他的工作环境就变了,岗位挑战也变了。这时他通常需要新的能力来支撑岗位要求,而这些能力未必是高绩效员工已经具备的。从这个角度看,失败也就在意料之中了。与此同时,不少企业对高绩效的认定其实并不科学,简单地认为高绩效都是高能力形成的,其实不然。巨大的市场机会和政策性的影响很可能推动了某些岗位的高绩效,但这并不说明这个岗位的员工本身具有潜力。 人们往往认为高潜质人才就是那些喜欢扛责任,勇于担当的人,而这个观点同样是片面的。不少心直口快、冲锋陷阵的员工容易伤害到周围的人。他们强调一枝独秀,一针见血,但同时也在不知不觉地伤害周围人的信心,无法凝聚整个团队。而沟通协调能力,恰是衡量高潜质的重要方面。 企业的另一误区则是过多地呵护新星人才。由于担心这些高潜质人才在新岗位上失职而丧失动力,管理者们倾向于把这些人安排到带有培训性质的岗位上,既让他们获得锻炼,又减少了失败的风险。殊不知,这种做法在某种程度上反而阻碍了员工的发展。最有效的方式是将这些优秀人才放到实战岗位上,让他们充分施展领导力,由此才能获得新的体会。 企业应当让这些人才了解未来的战略,同时强调他们在实现战略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一种重要的方式是让高潜质人才与公司高管一起参加有关重大战略的会议,并以团队形式讨论和解决问题。

青岛地铁订单班供电维护专业2012人才培养方案

2012级青岛地铁 委培学生人才培养方案(供电维护专业) 山东职业学院 二○一三年十月

青岛地铁2012级供电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本专业招收山东职业学院供用电技术专业一年级学生。全日制三年。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青岛地铁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供用电系统设计与施工、供用电系统运营与维护、供用电系统调度与管理、高低压供用电设备检修与调试、电力自动化设备生产与装配等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快适应变配电运行维护、供电线路运行维护、电器设备管理、牵引供电工程的施工、运营、检修、管理等岗位需求的实际工作能力,符合供电维护岗位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培养规格 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系统学习和训练,具有供电维护岗位所要求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本专业开设主要课程有:城市轨道交通概论、电路分析、基本电子线路的应用与实践、电动机的选用、运行与维修、微机原理及接口、设备电气控制与维修、PLC控制系统编程与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供配电安全技术、电力电子设备运行与维护、城市轨道交通牵引变配电所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运行与检修、城市轨道交通继电保护原理、城市轨道交通高电压设备运行与检修、城市轨道交通变配电系统等专业平台课程和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方向模块课程。 学生毕业后应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 (一)知识结构 (1)具备一定的社会科学知识和一定的人文知识; (2)具备本专业必需的数学、语文、英语、计算机基础等文化基础知识; (3)具备本专业必需的电工、电子、电机、计算机控制技术等专业基础知识; (4)具备城市轨道交通供配电的基本理论及工艺规范的相关知识; (5)具备城市轨道交通供用电系统运行维护、调度管理、高电压技术的相关知识; (6)具备城市轨道交通电力电气设备的原理、构造及功能的相关知识; (7)具备城市轨道交通继电保护与自动化、变配电系统自动诊断技术的相关知识。 (二)能力结构 (1)具有良好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一定的应用文写作能力; (2)具有一定的英语表达能力及专业英语技术资料的阅读能力; (3)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收集处理能力; (4)具有电气控制线路读图与制图、简单电气开关柜的设计改进能力; (5)具有城市轨道交通供配电、照明及动力布线的简单设计及系统集成的能力; (6)具有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供配电系统运行维护、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检修的

最新六型班组建设实施方案

一、班组建设理念 班组员工是最基本的组成单元,亦是不断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不懈动力。班组建设以“安全、和谐”为基石,以“学习、创新、活力”为支柱,全力以赴达到“卓越”,把六元素充分地融入到维修班班组建设的各个环节之中。坚持“勇于超越,追求卓越”的信念,以强化班组执行力为重点,不断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班组建设目标 按照公司、车间管理要求逐步实现班组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规范化。通过扎实、有效的班组建设,全面提升班组凝聚力、执行力、创新力、竞争力。把班组建设成为团结一致、管理严格、技术精湛、作风严谨、工作细致、爱岗敬业、能打硬仗的战斗集体,为车间安全生产、公司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班组建设组织机构 成立班组建设领导小组。 负责人:班长或组长; 成员:备煤全体维修工。 四、班组基础建设 1、健全制度装订上墙 制定了一套有效可行的工作职责和规章制度,如:班组工作职责、班组工作细则、班组长职责、班组员工职责、班组安全员职责、设备管理制度、设备专区责任划分表、班组交接班制度、设备巡回检查制度、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检修操作规程及各个工具的安全使用方法等,并且统一装订粘贴上墙,不断的完善标准化作业文本。 2、资料完善管理有序 设备台账、图纸、说明书、技术资料以及设备缺陷记录、设备维修保养记录、维保计划等分类整理存档。 制度汇编、工作日志、安全活动记录、班组安全工作日志、班务活动记录、培训内容、培训记录、考核记录、工具管理、各种方案、预案、员工档案、操作票及安全措施等分类整理存档。 设备的巡视记录、报修记录、交接班记录、能源统计记录、设备缺陷记录、等原始记录、考勤、申请、总结、计划等分类整理保存。 3、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制度和职责要明确班组、班长和员工的职责,明确员工的责任专区,明确设备的主人,更要明确各区域的工作标准和工作目标,细化工作流程。 4、工作有计划 班组须按期制定月工作计划、周工作计划、月工作总结、周工作总结和班组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有效的强化了工作过程的管理。 五、班组安全建设 1、强化班组安全制度建设 主要包括: (1)班前、班后会制度; (2)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3)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4)安全互相联保制度 (5)事故分析处理制度; (6)安全检查与奖惩制度; (7)安全举报制度;

西南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实施方案

附件2: 西南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扎实推进西南大学新一轮本科教学改革,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途径,带动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按照“西南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总体部署,特制订《西南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实施方案》。 一、实施目标 创新实验班是“西南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广阔的国际视野、深厚的科研潜质和出众的领导才能为目标,挖掘各学院潜力,整合利用多学院互补的教学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学院在办学中的主体作用。以创新实验班为示范,带动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探索综合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 二、实施内容 在总结2006年开设创新实验班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创新实验班实施的范围,提高质量。计划在全校范围内遴选开设4—5个学院层次的创新实验班。创新实验班实行申报立项制。即学院自愿申报,学校组织专家组现场考评和会议终审,报学校审批。经学校批准的创新实验班,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未经学校批准的,提倡学院积极试点。学校优先资助跨学院的创新实验班立项。 三、申报条件

(一)重视本科教学,教育理念先进,管理经验丰富,管理队伍健全,获得过本科教学优秀学院; (二)具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经验,有可操作性的创新实验班实施方案; (三)具有博士学位点,有优秀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教师队伍中硕士以上学历教师比例占90%以上,有博士学历教师比例占40%以上; (四)实验、实践条件优良,实验室、图书资料室、自主学习等场地面向实验班学生全面开放; (五)能以不低于1:5的师生比为创新实验班学生配备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学业导师; (六)有适合的历史名人命名创新实验班。 四、学生遴选 创新实验班学生人数严格控制在30—40人/班。采用自主招生个性化选拔、高考录取分数择优选拔、新生入学二次选拔和通过招生直接选拔等多种渠道遴选。通过学生自愿报名、学院进行相关科目笔试,最后通过综合面试考察,将最全面和优秀的学生选入创新实验班学习。 五、教学实施 分段式大类培养。创新实验班实施分段式大类培养。 研究性教学。创新实验班与普通班学生实行相同的培养方案。但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形式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体现不同,采用启发式、研讨式、探究式、参与式以及基于网络的混合式等研究性教学和创新性自主学习。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一)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认真贯彻企业人才发展战略规划,加快人才的培养、使用,使人才培养 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满足企业发展规划对人才的需求,经研究,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人才培养坚持 " 甄才、选才、育才、用才、留才 " 的用人方针,实行目标管 理策略,有目标、有措施、有责任、有落实,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造就一批年 富力 强、扎实肯干的企业人才队伍。 第三条:为充分调动各子公司培养人才的工作积极性,经研究,设立人才培养基金,主 要用于鼓励、支持企业及各子公司在人才培养、管理、使用过程中经费的需要。 第二章管理机构 第四条:企业人才培养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办法。党支部负责企业人才需求计划 的制定及引进,并负责对各子公司人才培养计划、措施的指导、监督及考评工作。 第五条:各子公司人事主管部门在党支部的统一指挥协调下,负责对本单位人才的培养、 使用和管理工作,企业本部人才的管理由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 具体工作职责: 1、审定列入企业人才培养计划的人员名单; 2、负责人才培养目标和措施的制定及落实; 3、做好人才培养基金的分配、使用和管理工作; 4、研究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第三章管理实施 第六条:人才培养规划的制定。对每年引进的大中专以上毕业生,都要列为人才培 养对象,并根据所学专业和特长制定培养目标及措施,做好人才培养规划。 第七条:人才的跟踪考评。对纳入人才培养规划的各类人员要实行动态管理,人事部门 应跟踪考评,要建立人才培养跟踪考评记录,纳入人才培养档案;每季度要对培养对 象进行一次考评,并根据培养人员的工作表现及思想情况在培养方式上进行适当的调 整,激励人才增强自我完善意识,珍惜机遇,自我加压,早日成才。 第八条:人才的培养方式: 1、以老带新。对新引进的各类毕业生和专业人 在培养期内,要安排有丰富工作经验才, 的同志担任指导教师,负责对其思想政治、业务技术上的指导帮助,使他们能快速的成长, 尽快地成长为企业的有用之才。 2、加强培训,提高整体素质。要积极组织人才培养对象参加各类培训学习,增强其综合知识水平,使其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3、加强锻炼,促其成长。对人才培养对象要敢于压担子,提要求。在用人机制上,应提 供更多的竞争上岗机会,可先压担子,后帮带,先试用,后定职,通过挂职、定岗等 多种形式,促进各类人才的健康成长。 4、提供学习深造机会。企业将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组织、选送部分对企业做出突出贡献、具有一定培养前途的优秀毕业生和专业技术人员到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继续深造, 使他们真正成为企业的支柱人才。 5、加强交流、取长补短。要通过多种渠道,为各类人才提供技术交流的机会,有计划地 选送青年人才到其它省市单位进行学术交流、科技合作、参观访问或进修学习,开阔 他们的视野。 6、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满足青年人才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积极组织各种健康文明的文娱体育活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二)

生产事业部储备干部培养方案

生产事业部储备干部培养机制及管理办法 一、目的:为了跟上公司跨越式的发展,生产事业部与江西服装学院合作,引 进卡宾订单班。为明确卡宾订单班全体储备干部的培训、实习、转正、晋升发展路线。正面激励、积极引导其在公司健康快速成长,为生产事业部稳定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特制定本方案,用于储备干部的培养与考评指导。 二、适应范围:本方案适用于生产事业部卡宾订单班所有储备的干部。 三、培训计划 1、培训期15天: 通过入职引导、参观熟悉企业生产生活环境、进行企业文化、规章制度的宣讲,使得储备干部尽快融入卡宾企业,塑造积极的工作心态、培养纪律意识、团队协作意识。 2、实习期:75天 安排到各个车间进行2个月的缝制等实操实习,亲临现场掌握生产技能,了解现场管理,了解一线生产工序、工艺术,培养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 3、试用期:3个月 人力资源部安排各部门负责人与储备干部座谈,通过座谈会了解储备干部对公司的认同度、学习态度、工作思路想法以及其职业目标和职业理想岗位,结合实习表现,挑选优秀者到自己部门(生产计划部、技术部、采购部)实习并进入工作试用期。试用期内主要储备干部培养方向:了解本部门的运作状况,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掌握工作要领、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并且能够熟练运用电脑办公软件,进入工作状态。 4、培养期:6个月 通过试用考核,对考核通过的进行定岗安排。通过工作实践来培养和检验储备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潜力。实行导师制,每一名被被选进入部门工作的储备干部配置一名导师指导跟进。

四、薪酬 1、1200元/月(根据生产实际情况超过保底工资,给予相应的薪酬) 2、定岗后,按照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给予薪酬。 五、附表 储备干部车间实习考核表.xlsx

五型班组建设创新创效型班组

创新创效---建设美丽空港 经发公司“创新创效型”班组建设方案一个班组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环节,是直接完成一个企业各项生产指标的根本基础,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搞好基层建设是塑造一个良好企业文化的基础。为响应机场公司建设“五型班组”活动,落实机场公司向管理要效益的理念,体现“让实干的人有回报,让能干的人有舞台”的企业文化,经发公司秉承开放创新的思想,积极开展“创新创效型”班组建设。现制定如下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新创效为核心,坚持从经发公司实际出发,承前启后,锐意革新。 二、活动目的 创新创效型班组建设,是以全体员工为主体,以班组为单位,以创新为手段,以创效为目的的群众性活动,通过绿地养护和蝴蝶兰生产项目责任到人,推动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强化班组战斗力、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三、实施方案 创新创效班组建设活动以经发公司全面推进绿化工作改革为契机,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品牌创新、营销创新为基本内容,引导公司员工立足本职,通过绿地养护和蝴蝶兰生产项目责任到人,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贡献。

(一)“创新创效型”小组成员 组长:孙红英 副组长:曹国良(蝴蝶兰生产项目)、 张董琰、朱少华(绿地养护) 组员:徐华峰、戴高峰、胡佳苗、沈光明、张寅骅 (二)技术创新 动员和组织广大员工围绕园林绿化技术创新工作,大力开展“创造一项新工艺,推广一项新技术”的“两个一”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员工的作用,积极引导广大员工参与新技术的研究推广,鼓励广大员工争取做技术带头人。开展技术培训、技术咨询、信息交流,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园林绿化行业相关部门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管理创新 创新管理思想,不断根据市场和社会变化,积极借鉴国内外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不断探索适应自身特点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绿地养护和蝴蝶兰生产项目通过责任到人,引导员工加强目标控制,严格岗位标准,优化作业过程,创新工作方法,降低工序成本,提高岗位效益,为企业加强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品牌创新 以机场绿化为宣传窗口,以国内外先进机场为榜样,以建设美丽空港城为目标,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动员和组织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的品牌创新,教育员工重视企业的品牌战略。

姚余中学创新实验班管理方案

姚余中学创新实验班管理方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为深化普高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普高阶段拔尖人才创新素养的培养工作,根据《宁波市教育局关于申报普通高中创新素养培养实验项目的通知》精神,结合学校办学实际,现就创新实验班(宜张班)管理方案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办班宗旨 1、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对优秀学生按照一种能够使之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培养模式进行培养。 2、积极构建拔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为全校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起到推动和示范作用。 3、探索实验班管理新思路,尝试建立社会、学校、家庭、教师、学生五位一体的教育教学新模式,培养学生自主自信与自我管理能力,通过“优质发展”、“特色发展”,提高我校教育教学发展水平和高考综合竞争力。 二、培养目标 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实现“两个最大

化”,即学生在校发展能力最大化和终身发展潜力最大化,具备高尚的健全人格、宽厚的科学素养、良好的人文素养、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宽广视野的高素质拔尖人才。理科创新班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全国一等奖获奖数理化生学科至少各一人,高考成绩95%上一本线,70%—80%上国家“211工程”和“985”重点院校。 三、班级设置 辅导结束进行测试,组成2-4个创新理科实验班和1个文科实验班。每班42人,并且要考虑班级男女生合理比例。 四、选拔方法 分二批分别进行选拔。第一批12月底在学科竞赛一等奖或创新发明比赛获省一等奖基础上,二年成绩级段前10名中,各初中推荐参加姚余中学宜张班测试;第二批在明年4月底姚余中学提前自主招生。参加学校组织的选拔考试,根据考试成绩进行初选,然后组成领导小组对初选的学生进行面试,最终选拔出320名学生进行提前辅导。 五、师资配备 1、班主任。班主任选任程序:全校各教师提出申请---组织教研组长对其教学能力创新能力进行考察,组织年级组长学校骨干教师对侯选人的敬业精神、亲

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订单式”人才培养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形式,是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的有效途径,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提升学生就业质量的有效载体,是当前最受企业欢迎的校企合作方式之一。为进一步加强我校“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增强校企合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特制定本办法。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原则 (一)面向市场、适应需要原则 广大教职工要有强烈的市场意识,通过多种途径与企业建立联系,掌握企业的需求信息,确定合作方向。选择“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对象,首先要考虑合作对象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情况,考虑对方在行业内的实力和基础,学生毕业后是否愿意到该企业就业;其次要考虑对方的设备条件、技术和管理水平,学生能否学到知识与技能,能否学以致用;第三要考虑对方对合作教育的积极性。校企双方在充分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通过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形成一种法定的协作关系。 (二)平等协商、互惠互利原则 “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校企双方本着“平等协商、互惠互利”原则,有利于学校利用企业优质实践性教育资源为教育服务;有利于企业利用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为企业有针对性地培养符合要求的人才。因此,在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等多方面的利益和要求,充分考虑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规律的要求,根据订单的约定,保证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是一种合作、互利的关系,保证学生自愿参与定向培养工作。 (三)课程设置以就业为导向原则 首先,课程设置应考虑就业市场的需求,课程设置要直接与就业目标挂钩,要瞄准某种职业并落实到具体岗位,就业方向要在课程方案中

2018年公司人才培养提升工程计划方案

2018年公司人才培养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2017年是公司开展人才培养提升工程的第二年,也是公司深入推进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发展战略和实现瘦身健体、提质增效的关键之年。在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各单位、各部门按照《水电六局人才培养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六局党发〔2016〕37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关于人才培养提升工程具体培养计划及进度安排的通知》(六局党发〔2016〕50号)要求认真开展和推进人才培养提升工作,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一些不足。为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公司党委决定持续、深入推进公司人才培养提升工程,为切实保障提高人才培养效果,特拟定2018年公司人才培养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请各单位、各部门遵照执行。 一、高度重视、扎实推进人才培养提升工程 1.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强公司人才培养工作。思想认识是否到位是决定工作成败的关键。各级领导务必认识到公司人才能力不足、新业务领域人才短缺问题是制约公司、各单位及项目经营发展的最关键因素。从公司长远发展角度考虑,各单位、部门领导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引进工作,强化人才培养意识,要将人才培养、引进工作作为年度重点工作来抓。持续、深入、扎实开展和推进人才培养提升工程是解决公司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

2.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人才培养工程。各部门要根据部门业务性质、岗位设置及人员分工的具体情况,通过部门例会等途径,采用业务交流、介绍、讲解、集中学习等方式,了解学习公司战略、形势、政策、具体业务办理方式、应急情况处置方案等内容,实现提高业务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政策水平等目的。结对培养是现阶段人才培养提升工程的重要手段,各单位应结合人才专业、岗位特点合理采取结对培养的方式。但在结对过程中杜绝做表面文章,要切实避免人才培养中的形式主义。 3.结合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各单位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时,要充分考虑业务工作实际需要及人才培养工作重点、难点等因素,确定年度单位人才队伍规模、专业培养目标;各单位、部门要结合培养对子双方的特点,明确培养对子双方培养具体目标;培养对子要根据单位、部门培养计划,制定出较为科学、合理、具备较强可操作性和针对性的具体培养计划或方案。 4.进一步提高培养人才的效果和全员参与度。 (1)鼓励培养对象将培养过程中的实践结论、书面成果、所学所感通过论文(文章)撰写并发表,进一步将理论联系实际的成果释放、发挥出来,加大人才培养成果输出力度。培养对象每一个培养年度至少写出一篇心得体会,培养人应审阅并签字确认。 (2)扩大人才培养范围。公司业务不断增长,为了满足当前公司发展对于人才的迫切要求,各单位在人才培养工

校企合作订单班培养设想

校企合作订单班培养设想 基于我系视觉传达专业引进的《达内》效果较好建议环境艺术专业也可引进校企合作的培训班,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与企业在充分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签订人才培养合作协议,高校针对用人企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与用人企业共同制定(或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签订学生就业订单,并在师资技术设备等方面相互合作,利用校企的资源优势,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教学,在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企业就业的一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班师资队伍构建应以高校师资为主体,以企业高中级技术人员为辅助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专兼职教师队伍是校企合作!工学合作的要求,也是校企双赢的体现采取引、转、请、送、合方式是构建订单班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引即引进人才,将具有企业工作实践经验的的高级技术人员引进高校,充实教师队伍,改善教师队伍结构"即将高校现有在编教师,转换专业,派出学习提高,以适应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请”即请进来,邀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进行企业生产技术讲座,使专业教师对企业发酵技术工艺业的发展脉络和现状有清晰的理解,应用能力得以加强“送”即选送专业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到企业去挂职锻炼,丰富经验,使专业教师对新型的施工工艺、装饰效果新流派等实践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使培养的订单班学生不论在知识水平还是在技能水平方面都能符合订单企业的用人需求。“合”即校企联合"邀请企业专家与高校专业教师联合研讨人才培养方案!共同

制订教学计划,了解企业应用的技术对专业理论课程的要求和本专业实践操作过程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达到教师学到只有在实践生产过程中才能掌握的实践要领的目的"这样建立起来的专兼职教学团队,是能胜任订单班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师队伍。 环境艺术系教师:程志军

创新型班组建设实施计划方案

创新型班组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长期以来,运行四工段始终把激发员工的技术创新热情、保持班组的技术创新活力作为班组建设的首要工作来抓,打造出一支作风顽强、技术精湛、勇于创新的智能型员工团队,不仅满足了车间任务的的需要,同时也有效地搭建了员工个人事业提升的平台,为运行四工段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学习围 对创新的错误认知有两类:一是创新是天才才可为,二是创新是研发部门的事情。所以要创建创新型班组,首先要改变班组成员对创新的错误认识,搞清楚什么是创新?我们认为“创新”的过程可以用3I来表示:创意(Idea)、创新(Innovation)和创造(Invention)。创意是指一个好的构想,当你把这个构想付诸于公司管理、安全生产、服务工作、市场营销等环节的时候,这就是创新;当创新运用于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经济和社会效益,就实现了创造。从这点出发,我们可以归纳出创新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 第一,新颖。是别人没有相想到过的,或者在本单位没有试行过的。但是,“新颖”并不意味着新发明,新创造,“新颖”也可以是对现有事物的改进和完善。 第二,实现。创意必须是可付诸实践、可实现的。 第三,价值。价值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再好的创意若不能为企业带来价值,也不能称其为创新。在创新过程坚持一个原则:要以安全生产

导向,以员工利益为导向,以公司效益为导向。 三、组织机构 组长:熊成龙 副组长:玉强、师中、婧、占贵、连顺。 成员:隆祥、余海梅、史占静、段勋秀、玉才、王元兵、世明、玉安、许玉环、金花、海霞。 四、创建目标 1、价值观、理念的创新。包括管理理念、绩效管理、服务理念、质量理念等的创新。价值观、理念的创新是创新的先导和“火车头”。 2、管理创新。管理创新包括班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管理班组建设手段的创新等等。管理机制会左右人的积极性。 3、生产流程创新。生产流程是班组降低成本的有效方法。 总之,创新并不仅仅是指高、精、尖、奇,创新存在于班组的各个环节、各个要素中,完全可以从日常生产中的小事做起。企业创新的主体是全员,尤其是基层班组成员。班组成员处在企业生产第一线,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客户需求都有着最直接的了解,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希望运行四工段全体员工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创新。 五、建设容及标准 1、要强化岗位技能的传承,提升整体的技能水平。班组人员既是相对稳定,也是一个新老更替的团体。立足岗位实际的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出班组创新能力的基础如何,因此要把强化岗位技能摆在第一位置,突出做好新老交替中的技能传承,实现整体技能水平的提升。

福建农林大学创新实验班介绍

福建农林大学创新实验班介绍 从2011年开始,学校在具有一级学科博硕士点的优势学科的本科专业设置“创新实验班”,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目标,培养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拔尖人才。“创新实验班”设有农林类、工科类、经济管理类三种类型。学生(不含艺术类和省外专项计划批次录取的学生)可参加相关类型“创新实验班”选拨,学校组织的新生入学英语分级考试成绩作为入选“创新实验班”的条件之一,“创新实验班”实行以下的政策和措施: 1.学生享受的优惠政策。实验班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比例为50%;攻读硕士研究生后,中期考核成绩优秀的学生,可申请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的资格;学校设专项资金,用于资助创新实验班学生开展国内外学术和文化交流活动;鼓励学生到国内外一流大学攻读研究生或参与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实验班学生优先参加国家级、省级及学校组织的各类科研训练项目;此外,创新实验班在奖学金评定和其他各类评优等活动中,单独划定名额。 2.制订单独的人才培养方案。一年级实验班学生按学科门类培养;二年级学生按学科大类重点培养;三、四年级分流学生进入学院相关专业学习,学院对实验班学生开设专业特色课程或专业提高课程,加大双语教学授课比例。实行弹性学制及学分制。学制4年,在3—6年弹性学制内,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学分,即可申请毕业。 3.采取名师授课制。实验班的课程由优秀教师担任授课教师,优先安排教学名师授课,以此保证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培养质量。 4.实行导师制。在全校范围内聘请知名教授或副教授作为实验班学生的导师并实行双向选择。每名导师指导的学生数不超过2名,导师负责指导专业学习和参与实践训练,学生可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 5.加强科研训练。依托实验班所在学科专业的重点实验室、科研实验室,为学生开展研究创造条件,加强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6.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实验班的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阶段后,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在实验班所属类型专业中选择一个专业,学院根据教学资源的实际情况确定其专业继续学习。7.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学校对开办创新实验班的学院、专业增拨一定比例的教学经费。主要用于资助图书资料建设、学生创新项目、学生论文发表的版面费等教学业务费开支。8.施行三重管理机制。实行指导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三重管理机制。每位学生除有导师外,还聘请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实验班所在学院安排优秀辅导员负责实验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班级日常管理及学习生活的指导。 通过以上政策和措施,学校全力支持创新实验班的开办,为创新实验班的同学们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发展空间,为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保驾护航。

公司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公司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公司人才培养方案范文(一) 一、背景 根据新一年的工作需要,公司共招收了12名xx级新员工,组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团体。但是,由于刚进入公司不久,及员工的性格和潜力等方面的差异,大家的优势并没有到达最大化发挥,工作潜力没有充分展现出来,用心性也有所欠缺。 因此,计划开展公司人才培养计划,透过一系列的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用心性和展现员工的才能,实现公司人力资源的优势互补和有效利用,进一步增强公司的凝聚力,提高整个公司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目的 1、透过鼓励机制,调动员工的用心性,使其全身心投入公司的工作; 2、透过合理的工作安排,充分发挥员工的才能,到达人力资源利用的最优化; 3、透过合作机制,让员工在与本部门员工或其他部门员工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进一步提升自我; 三、实施方案 1、引入竞争机制。每月评出“公司标兵“及”优秀小组长“一名,并颁发纪念品。

2、在全面发展员工各方面潜力的基础上,根据员工本身的优势,重点培养某一方面的才能,如物资管理方面,组织潜力方面,及创新方面的人才。 3、加强团队精神。不定期的部门餐会,户外活动(体育运动),部门小联谊及与其他部门的联谊等,进一步增强员工的团队精神。 4、员工参与制。多让员工参与到一些条例或者重要事项的商讨过程中,充分思考员工的意见,让其更好地关心本部门及整个协会的发展。 公司人才培养方案范文(二)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现状 企业核心竞争力本质上是结合战略、人才、管理、技术等基础上形成的保持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能力,获得人才优势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企业为了获取人才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往往会选择大规模的外部招聘,以满足人才的需求,而忽略了内部人力资源的培养和选拔。导致了人力资源部门面临这样的难题:一方面,外部招聘的员工由于缺乏对企业文化和业务状况的了解,难以在短期内发挥其所在岗位的最大组织效能,并且外部招聘新入职的员工忠诚度较低,可能会进一步导致企业人才的流失。另一方面,在企业的内部员工看来,他们的能力积累和提升被上级和企业管理者所忽视,极有可能挫伤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员工难以看到自己职业未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