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与争霸

变革与争霸
变革与争霸

变革与争霸

课程标准

4-2列举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说出它们在不同区域和特定时期的突出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通过了解春秋争霸等重要事件,分析它们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2、引导学生思考有关历史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收集成语典故,如老马识途、卧薪尝胆等故事,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懂得国强要革新,国立须治业,国兴靠人才的道理。要求学生为国家的兴

旺追求更高的目标,学习勤奋努力、持之以恒的优良品质。

2、通过讲述勾践复国的故事,给学生以启示:要想成就大事,必须发愤努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齐桓公称霸

教学难点:分析齐桓公首先称霸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观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引出平王东迁,开始新课。

新授:

二、变革与争霸

1.东周——春秋、战国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因当时鲁国的编年史《春秋》而得名。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道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它记录了从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的历史,与一个客观的历史时期相当,故以此作为历史时期的名称。

2.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生产力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究其原因是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技术的推广。

3.春秋五霸

由于周天子失去其“天下共主”的地位,天下呈群龙无首之势,一些随地方经济发展逐步强大起来的诸侯国,争作天下霸主,出现了大国争霸的斗争。

春秋初期,诸侯国有100多个。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不断进行兼并战争。谁战胜了,就召开各诸侯国会议,迫使大家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先后起来争霸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请同学看脚注“春秋五霸”另一种说法)南方的吴和越也参加了争霸战争。

“五霸”之中,首先称霸的是齐桓公。

4、齐桓公称霸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使其认识改革是齐国富强和桓公称霸的最重要原因。)

(1)管仲相齐实行改革

管仲受命为相后,推行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改革措施。通过改革,几年之间齐国便国富

兵强。

(2)“尊王攘夷”

当时周天子已名存实亡,只是形式上的“共主”。齐桓公看出这一形势,采用管仲的谋略,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

(3)葵丘会盟(前651年)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这是他多次召集诸侯会盟中最盛大的一次(指图中地名——葵丘),周天子也派人参加。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5、吴越争霸

结合嘉兴时有关吴越争霸的史迹讲述,并思考:从吴越争霸的历史过程,你可得到怎样的启示?)

吴越争霸已是尾声,春秋时代宣告结束。

6、争霸战争的作用

(引发学生讨论,充分发表各种看法,然后教师归纳,特别强调要“历史”地、“辩证”地看问题。)

课堂小结:以活动方式加深对本课的认识。

布置作业:

1.2《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教学设计2

第2课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2课时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争相变革与争霸的历史,主要包括春秋五霸、管仲变法、齐桓公称霸、战国七雄、商鞅变法等历史名词和历史事件,内容较为庞杂,对整个先秦史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当时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诸侯争霸的历史背景。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地图和材料,分析齐桓公称霸的原因。 ②通过图文材料分析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齐桓公称霸和商鞅变法的学习,认识到变革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②感受商鞅等变法家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齐桓公称霸的原因;商鞅变法的内容。 难点:认识到顺应历史发展的改革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教学流程】 导入环节:(直接导入) 出示一段填空材料,让同学对东周的基本史实有所把握,并顺势引出本课的重点内容春秋于战国。 展开环节: 具体过程我将分为两个模块:春秋篇和战国篇两部分。 第一部分:春秋篇 首先由学生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起止年代和名称的由来。让同学们加深对这两个名词的认识。

然后对比春秋时期的铁犁与旧石器、新石器和骨器,引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诸侯争霸局面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的发展。 接着,结合春秋形势图讲解春秋五霸的位置和名称,明确强调春秋五霸的两种说法。 紧接着,通过展示春秋列国形势图,讲述“一箭之仇”故事,引导学生从自然条件、雄厚的实力、高明的手段等方面分析齐桓公最先称霸原因,其中在高明的手段这一方面,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即对葵丘会盟参加者的猜想,从而得出葵丘会盟的目的。 第二部分:战国篇 采用直接过渡的方法过度到战国篇的学习。 首先,让同学们在限定的时间内阅读课文和《战国形势》图,在PPT上标出七雄的位置,并出示顺口溜方便学生记忆。 接着,通过展示《战国兵器》和《战国铁农具》等图,引导学生概括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强调新兴地主的出现,由此引出战国时期各国掀起了变法运动的史实。直接引出当时最彻底、影响最深远的商鞅变法运动。 最后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逐条概括商鞅变法的内容。我将在在学生的基础上对各项措施给予详细的介绍,引导学生概括出措施的历史意义。 深化环节: 在这个教学环节,设问从管仲变法和商鞅变法当中,我们能学到什么?结合现实,谈谈改革对现代化的意义。进行小组讨论回答,教师将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及时评价。 收束环节: 通过板书对本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再回顾。并展示本课相关习题,让学生通过这种形成性练习,加过对本课内容的印象。 板书: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 春秋(BC770 -BC476):春秋五霸齐桓公称霸 东周 战国(BC475 –BC221):战国七雄商鞅变法

2.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与思想文化

教学设计 授课班级20电子商务(3+2)、20物流、20机电技 术、20公路、20机电技术(自动化)、20 机电技术(一体化) 授课日期 2020.09.28 - 2020.10.04 第2课时 课型新授课教具、资料教材、PPT、板书课题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与思想文化 教学目标要求 知识 与 技能 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巨变的原因,知道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相继出 现的史实。 过程 与 方法 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大背景下儒、墨、道、法各家的出现及其主张著,理 解“百家争鸣”对中国文化发展的深远影响。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天文观测、水利工程和传统医学等取得较大成 就,感受我国早期科技发展的水平。 教材分析重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巨变的原因,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相继出现的史实。难点 儒、墨、道、法各家的出现及其主张著,“百家争鸣”对中国文化发展的深 远影响。 关键 春秋战国时期天文观测、水利工程和传统医学等取得较大成就,感受早期 科技发展的水平。 板 书 设 计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与思想文化 课后 小结

引导学生思考商鞅会采取什么变法措施。为解决将士、农民的后顾之忧,土地的归属问题自然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秦国奖励耕织和军功,人们生产、战斗的激情、积极性会大增,秦国在诸侯争霸中的实力自然也就会增强。这些获得土地、爵位的人,依然担心自己开垦的私田是否合法化。那该如何解决这样农民、将士的后顾之忧呢?承认开垦私田的合法化。如何强兵呢,如何激励将士们上场杀敌呢?奖励,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人,不论出身,按功劳大小赏给爵位或官职,赐给土地和房宅。若贵族及其后代没有军功,就不能获得爵位和享受特权。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商鞅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编制户口、加强刑罚。他的改革增加了国家的财富积累,激起了农民生产热情和士兵的杀敌热情,促进了国富兵强,加强了中央集权。 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民强,但却触犯了旧贵族、地主阶级的利益。旧奴隶主、贵族对商鞅恨之入骨,秦孝公去世后,他们挑拨秦惠王以谋反罪逮捕商鞅。商鞅被捕后,惨遭车裂而死。 通过“你认为商鞅变法成功与否”的提问指导学生正确的评价方法,掌握评价历史人物要放在该时代评价的方法。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命运,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其影响是否延续下去。商鞅虽死,但是其变法内容却一直在秦国沿用,也帮助秦国进一步发展,为秦国的兼并战争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百家争鸣 1.知道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背景,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获得政治上的霸主地位,不断进行军事战争,而且战争愈演愈烈,到了战国时期军事上的战争变成了你死我活的兼并性质。乱世之中思想文化的火花不断激荡,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理解社会巨变与各个思想学派相继出现的因果关系。理解何为“百家争鸣”(百为虚指)。 2.介绍孔子和其“仁”“礼”的思想主张。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核心思想就是“仁”。有人际关系就会有各种矛盾。怎么调节呢?就要靠“仁”。按孔子的话来说,他这一个“仁”字可以解决所有的人际关系问题。孔子的弟子樊迟问“仁”,孔子说“爱人”,爱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诉我们凡事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换位”思考,多替别人想一想,也就是理解、体贴、宽容他人。“仁”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他把“仁”置于至高位置。另外,统治者采用两种手段来维护自己的统治,一种是暴力形式的军队、刑法,另外一种就是礼仪教化,不同级别的贵族都有自己那一级别该做的事,谁都不要越级。孔子说“克己复礼”也是“仁”。礼也就是孔子的另一个思想主张。那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较为全面地评价商鞅。 了解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 了解儒家的主要思想。

2019-2020学年度中图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 3 课 春秋争霸与战国七雄课后辅导练

2019-2020学年度中图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3 课春秋争霸与战国七雄课后辅导练习第二十篇 第1题【单选题】 某电视台打算拍摄一部反映我国历史上战争频繁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纪录片!假如请你当导演,在以下情景中,你不会选择使用的是( ) A、周天子号令天下莫敢不从 B、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 C、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卿大夫瓜分 D、长平之战中秦军打败赵军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通过战争成就霸业是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常用的手段。成就晋文公中原霸主地位的是( ) A、城濮之战 B、邲之战 C、桂陵之战 D、马陵之战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前不久,常州上演“烟雨春秋”水影秀,以水为台,以天作幕,展现了一个激情动荡的春秋时代。在这场演出中,哪一历史人物不能出场( ) A、周武王 B、齐桓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三家分晋”与“田氏代齐”的故事发生在下列哪一历史时期( ) A、夏商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三国时期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副对联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 A、项羽和勾践 B、陈胜和吴广

C、刘邦和项羽 D、楚庄王和晋文公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下列各项,哪些属于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 ) ①封建制度确立②社会安定③国家趋向统一④民族融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下列成语不是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是( ) A、秦晋之好 B、完璧归赵 C、助纣为虐 D、退避三舍 【答案】:

变革与争霸

变革与争霸 课程标准 4-2列举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说出它们在不同区域和特定时期的突出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通过了解春秋争霸等重要事件,分析它们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2、引导学生思考有关历史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收集成语典故,如老马识途、卧薪尝胆等故事,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懂得国强要革新,国立须治业,国兴靠人才的道理。要求学生为国家的兴 旺追求更高的目标,学习勤奋努力、持之以恒的优良品质。 2、通过讲述勾践复国的故事,给学生以启示:要想成就大事,必须发愤努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齐桓公称霸 教学难点:分析齐桓公首先称霸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观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引出平王东迁,开始新课。 新授: 二、变革与争霸 1.东周——春秋、战国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因当时鲁国的编年史《春秋》而得名。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道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它记录了从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的历史,与一个客观的历史时期相当,故以此作为历史时期的名称。 2.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生产力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究其原因是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技术的推广。 3.春秋五霸 由于周天子失去其“天下共主”的地位,天下呈群龙无首之势,一些随地方经济发展逐步强大起来的诸侯国,争作天下霸主,出现了大国争霸的斗争。 春秋初期,诸侯国有100多个。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不断进行兼并战争。谁战胜了,就召开各诸侯国会议,迫使大家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先后起来争霸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请同学看脚注“春秋五霸”另一种说法)南方的吴和越也参加了争霸战争。 “五霸”之中,首先称霸的是齐桓公。 4、齐桓公称霸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使其认识改革是齐国富强和桓公称霸的最重要原因。) (1)管仲相齐实行改革 管仲受命为相后,推行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改革措施。通过改革,几年之间齐国便国富

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北师大版春秋战国的纷争与变革专题练习(附答案)

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北师大版春秋战国的纷争与变革专题练习 一、单选题 1.《吕氏春秋·审分》记载:“公则作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C.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开始瓦解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2.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最能体现其性质的是() A.重农抑商B.奖励军功C.“废井田,开阡陌”D.推行县制 3.战国《荀子·解蔽》记载:“农精于田而不可以为田师,贾精于市而不可以为贾(市)师、工精于器而不可以为器师;有人也,不能此三技而可使治三官。曰:‘精于道者也,非精于物者也。’”这一记载折射出战国时期() A.工商食官制度不利于经济发展B.处于农耕时代农业的地位高 C.政府注重启用专业人员参与管理D.政府注重对农工商业的管理 4.“华夏”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战国时期,蛮戎夷狄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被周边民族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以发展。这说明当时的社会() A.宗法分封制逐渐瓦解B.血緣政治得到加强 C.中原诸侯国力量衰弱D.各民族间交融加深 5.下列改革措施中,从法律上明确废除井田制,对土地私有制给予全面肯定的是() A.管仲的“相地而衰征”B.鲁国的“初税亩” C.秦国的商鞅变法D.晋国的税制改革 6.北宋苏洵说:“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已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当时实行的经营方式是()

A.租佃式经营B.田庄式经营C.自耕农式经营D.井田制经营 7.孔子日:“善哉!政寬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这实际上反映出孔子主张() A.礼法并行B.以德治国C.宽严有度D.以法治国 8.《国语·齐语》:“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不可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哤(语言杂乱),其事乱。” 《史记·货殖列传》:“(越国范蠡认为)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平籴齐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这客观上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工商食官局面被打破B.国家对经济有所干预 C.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D.抑商政策固化等级制 9.在春秋的242年历史中,各诸侯国所立新君有一百多位,而记载的册命礼却屈指可数,且大都是天子派遣使臣到诸侯国“来册命”,如公元前667年,“(惠)王使召伯廖赐齐侯命,且请伐卫以其立子颓也”。由此可知,春秋时期() A.诸侯争霸战争激烈B.嫡长子继承制已被摒弃 C.礼乐制度难以维持D.周天子借诸侯开疆拓土 10.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是学习历史的必备能力之一。春秋时期楚庄王“问鼎中原”反映了()A.贵族特权的废除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分封制度的固有缺陷D.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11.“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明确地、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引发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 A.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B.都江堰的修建 C.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并进一步推广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2.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措施中,调整生产关系的措施是()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

第2课时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春秋五霸的两种说法和齐桓公称霸的历史。掌握战国七雄的名称及相应的地理位置,理解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等重要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起的作用。3.情感态度价值观: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认识分析诸侯争霸的双重作用。 【学习重点】齐恒公称霸,商鞅变法。 【学习难点】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出现的原因及影响,商鞅变法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二、【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3-15和历史与社会图册,完成预习自我检测题 1.公元前年,________把都城向东迁到今河南洛阳,历史上称为_____。这一时期分为_____________时期。 2.春秋时期,农业生产中开始使用______农具和________技术,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3.在“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________,他任用_______为相,改革_____________,发展___________,使齐国成为诸侯国中势力最强的国家;打出“_____________”的旗号,在诸侯国中树立了威信;召集诸侯国在_______会盟,确立霸主地位。 4.“战国七雄”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春秋晚期,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出现了私有财产,同时也出现了_____________,到了战国时期,他们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有魏国的___________变法,楚国的___________变法,秦国的___________变法等。 6._____________,商鞅开始变法运动。变法内容有:①废除土地国有制,承认_____________,允许土地自由买卖。②奖励_________,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③奖励___________,立了军功的人,按照功劳大小授予不等的爵位和田宅。④建立________,把原来的居民聚落合并为县,由国家直接任命官吏管理。 7.与其他各国的变法相比,商鞅变法有什么特点? 置疑:(预习之后,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请记下来,课堂上我们共同探讨) (二)合作探究 1、看图,回答问题: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农具春秋时期的铁锸春秋晚期的牛尊 (1)春秋时期以前,人们使用什么生产工具? (2)春秋时期农业生产中出现了哪些新的生产工具和技术?这些工具比以前的工具有哪些进步? (3)春秋时期这些工具和技术的使用有什么意义? 2.直面齐桓公:分析齐桓公首先称霸的原因?(可从齐国所处的地理位置、齐桓公的为人和谋略等方面思考)

《东周列国:春秋篇》

《东周列国·春秋篇》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历史时期,史称“春秋时期”。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一说止于公元前453年,韩、赵、魏灭智氏。又一说止于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周朝是历史上有明确纪年的开始,从周文王演易经八卦,姜太公垂钓渭水,武王伐纣灭商,历经近300年兴衰。西周末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美人一笑亡周朝。中国进入了礼崩乐坏,风云激荡的大变革时代。春秋300年间,诸子迭起,百家争鸣,也正是这个沧桑巨变的年代,为后世奠定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基础。同时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奴隶社会成为过去,一个全新的时代将被托举出东方地平线。 《东周列国·春秋篇》通过精心收集考证,复原了两千多年来广为流传的有关春秋时期的典故及成语故事,如:千金一笑、唇亡齿寒、赵氏孤儿、一鸣惊人、卧薪尝胆、孔夫子高山仰止、伍子胥过昭关等——让观众在回顾历史的同时,领略中华民族古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华夏文明的精神之根。 第1集骊山烽火 距今三千多年前,一场空前绝后的大战中,数十万奴隶在战场上倒戈,统治中原六百余年的商朝覆灭了,取而代之的是国号周的姬姓王朝。周朝是历史上有明确纪年的开始,从文王演易经八卦,姜太公垂钓渭水、武王伐纣灭商,历经近三百年兴衰,到公元前782年,第十一代周王静突然暴毙。长于深宫,性格怪

僻的太子宫湦在恐怖神秘的前王丧葬大礼中开始了昏乱的统治。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周幽王。 第2集黄泉认母 周朝初期,天子将他的兄弟和功臣们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诸侯必须定期向天子朝见进贡,天子也靠着诸侯国的势力维持疆域辽阔的王朝统治。这种制度称为宗法分封制。平王东迁,郑国护驾有功,郑武公成为王室重臣,按宗法制的规矩,武公将君位传给了长子寤生,但母后武姜却偏爱小儿子段。于是,母子兄弟之间一场权力与孝义的厮杀开始了。寤生就是郑庄公,史称“春秋小霸”。 第3集如此君臣 东迁后的周平王,慑于郑国的威力,竟与郑庄公做了交换太子,互为人质的荒唐交易。王室虽已衰败至此,但千百年形成的帝王之威,在当时还是个庞大的精神存在,当郑国战车与天子王师两军对峙时,众多诸侯的目光在关注着这场挑战的结局。从此,视天子权威如儿戏,强者为尊,以实力争霸的时代开始了。 第4集筑台纳媳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关系,是支撑古代宗法制度的基石,郑庄公的挑战摇撼了天子的权威,卫宣公的淫乱则腐蚀了礼法伦常的根基,他先娶庶母后夺儿媳,以致父子离心,兄弟相残,国家动乱,把一个本来强大的卫国从内部消蚀了。他的悲剧犹如一声哀鸣,奏响了奴隶分封制土崩瓦解的挽歌。 第5集诸儿文姜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完美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标要求】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学习目标】 1.掌握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春秋大国争霸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 2.通过学习春秋时期大国争霸战争的进程,培养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 3.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学习重点】 春秋争霸。 【学习难点】 春秋争霸战争产生的历史影响。 【学习过程】 本课的内容设计为二部分:第一部分“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第二部分“王室衰微”与“诸侯争霸”。 一、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材料一

牛耕铁器 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获取了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 息说明了什么? 2.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有什么历史作用? 3.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 (1)农业 (2)手工业 (3)商业 二、王室衰微与“诸侯争霸” 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王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

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 【影视中的历史】 一些影视作品往往反映了某个时代的历史特点,影视作品也是我们熟悉和掌握历史的途径之一,我们通过经典影视作品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 1.影片所示的“春秋”时期属于哪个朝代?春秋时期有哪些诸侯先后成为中原霸主?春秋战国的纷争是西周哪一制度埋下的祸根? 2.在电视剧《东周列国.春秋篇》中,东迁后的周平王,摄于郑国的威力,竟与郑庄公做了交换太子互为人质的荒唐交易。这种情况反映了什么问题? 3.结合课本内容总结春秋五霸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019年精选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动荡与变革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北师大版练习题第六十九篇

2019年精选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动荡与变革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 系北师大版练习题第六十九篇 第1题【单选题】 1919年参与巴黎和会的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会后说:“……夺走德国的殖民地,把它的军队减到只够建立一支警察部队的力量……这一切终究毫无意义,德国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巴黎和会对德国的惩罚体现在( ) A、《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 C、《四国条约》 D、《五国海军条约》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巴黎和会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能够佐证此结论的典型史实是( ) A、英、法、日三国操纵本次会议 B、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 C、与会各国签订了《九国公约》 D、美国居主导地位而且获益最大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德国《图片报》称:“(这)对德国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落下了帷幕,至少从财政上来说是这样。”2010年10月3日,是德国完成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部赔款的日子,赔完了这笔背负了90多年的债务。这一债务源自( ) A、《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 C、《北大西洋公约》 D、《华沙条约》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以下是某历史网站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实质的讨论,其中正确的是( ) A、确立一战后欧洲统治秩序的体系 B、维护世界主权独立的体系 C、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D、维护世界和平的体系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一战后确立的帝国主义世界新秩序是( ) A、雅尔塔体系 B、维也纳体系 C、两极格局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一战后,在某条约签字前,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宣称“搜遍德国人的口袋,也要把钱找出来”;该条约签订后,法国元帅福熙评价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文中提到的条约是指( ) A、《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 C、《联合国家宣言》 D、《雅尔塔协定》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相同之处有( ) 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 ②由少数帝国主义大国操纵 ③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但又埋下了新的矛盾 ④侵犯了中国主权,损害了中华民族利益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