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静脉输液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静脉输液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静脉输液操作并发症得预防与处理

一、发热反应

1、原因:因输入致热物质引起。多由于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彻底,输入得溶液或药物制品不纯、消毒保存不良,输液器消毒不严格或被污染,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所致。

2、症状:病人表现为发冷、寒战与高热。轻者体温在38℃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可自行恢复正常;严重者起初起寒战,继之高热,体温可达41℃,并伴有头疼、恶心、呕吐、脉速等全身症状。

3、预防及处理:

(1)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质量,输液器包装及灭菌日期、有效期,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2)反应轻者,可减慢点滴速度或停止输液,通知医生,同时注意体温变化。

(3)对高热病人给予物理降温,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4)反应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输液,并保留剩余溶液与输液器进行检测,查找反应原因。

二、急性肺水肿

l、原因:

(l)由于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荷过重引起。

(2)病人原有心肺功能不良,尤多见于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者。

2、症状: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痰液可从口、鼻涌出,听诊肺部布满湿啰音,心率快且节律不齐。

3、预防及处理:

(1)在输液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人情况,对老年人、儿童、心肺功能不良得病人尤需注意控制滴注速度不宜过快与输液量不宜过多。

(2)出现上述症状,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如病情允许可使病人端坐,双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用橡胶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适当加压四肢,以阻断静脉血流,但动脉血仍可通过。每5~10min 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得止血带,可有效地减少静脉回心血量。症状缓解后,逐渐解除止血带。

(3)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一般氧气流量为6~8L/min,以提高肺泡内氧分压,增加氧得弥散,改善低氧血症。最好用50%-70%酒精湿化后吸入,酒精能降低泡沫表面张力,从

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缓解缺氧症状。

(4)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利尿与扩血管药物。

(5)安慰病人,解除病人得紧张情绪。

三、静脉炎

1、原因:由于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较强得药液,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得塑料管或静脉留置针放置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性反应;也可因输液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导致局部静脉感染。

2、症状: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3、预防及处理: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血管壁有刺激性得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应用。点滴速度宜慢,防止药物漏出血管外。同时,要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以保护静脉。

(2)停止在此部位输液,并将患肢抬高、制动。局部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早期冷敷,晚期热敷),每日2次,每次20min。

(3)超短波理疗,每日l次,每次15~20min。

(4)中药治疗,将如意金黄散加醋调成糊状,局部外敷,每日2次,具有清热、止痛、消肿得作用。

(5)如合并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四、空气栓塞

l、原因:

(1)输液导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紧,有漏气。

(2)加压输液、输血时无人守护,液体输完未及时更换药液或拔针。

发生空气栓塞就是由于进人静脉得空气形成得气栓,随血流首先被带到右心房,然后进入右心室。如空气量少,则被右心室随血液压入肺动脉并分散到肺小动脉内。最后经毛细血管吸收,损害较小;如空气量大,空气在右心室内阻塞肺动脉入口,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气体交换发生障碍,引起机体严重缺氧而立即死亡。

2、症状:病人感到不适或胸骨后疼痛,随之出现呼吸困难与严重发绀,有濒死感。听诊前区可闻及响亮得、持续得“水泡声”,心电图呈现心肌缺血与急性肺源性心脏病得改变。

3、预防及处理:

(1)输液前认真检查输液器得质量,排尽输液导管内得空气。

(2)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输液中及时更换输液瓶或添加药物;输液完毕及时拔针;

加压输液时应有专人在旁守护。

(3)立即让病人取左侧卧位并头低脚高,以便气体能浮向右心室尖部。避开肺动脉入口,随着心脏舒缩,将空气混成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逐渐被吸收。

(4)立即绐予高流量氧气吸入,提高病人得血氧浓度,纠正缺氧状态;有条件者可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对症处理。

五、液体外渗

1.原因:穿剌时刺破血管或输液过程中针头或留置导管滑出血管外,使液体进入穿刺部位得血管外组织而引起。

2.症状:局部组织肿胀、苍白、疼痛,输液不畅,如药物有刺激性或毒性,可引起严重得组织坏死。

3.预防及处理:

(1)牢固固定针头,避免移动;减少输液肢体得活动。

(2)经常检查输液管就是否通畅,特别就是在加药之前。

(3)发生液体外渗时,应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肢体与针头重新穿刺。

(4)抬高患肢以减轻水肿,可局部热敷20分钟,促使静脉回流与渗出液得吸收,减轻疼痛与水肿。

六、过敏性休克得急救

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必须争分夺秒、迅速及时、就地急救。

1.立即停药,患者就地平卧,进行抢救。

2、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ml,病儿酌减,此药就是抢救过敏性休克得首选药物,具有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提升血压,兴奋心肌、增加心输出量及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得作用。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30min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0、5ml,直至脱离危险。如发生心脏骤停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术。

3.维持呼吸:给予氧气吸入。呼吸受抑制时肌内注射尼可刹米(可拉明)或络贝林等呼吸兴奋剂。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可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

4.抗过敏:根据医嘱,立即给予地塞米松5-10mg静脉注射或氢化可得松200-400mg 加人5%-10%得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应用抗组胺类药,如肌内注射异丙嗪(非那根)25-40mg或苯海拉明20mg。

5.补充血容量:静脉滴注10%葡萄糖溶液或平衡液扩充血容量。如血压下降不回升,可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必要时可用多巴胺、阿拉明等升压药物。

6.纠正酸中毒。

7.密切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她病情变化,并做好病情动态记

录。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complications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Febrile reactions

1, reason: as a result of input heating material、Because the infusion bottle is not clean and sterilized, the solution or the medicine product is impure, the disinfection and the preservation are bad, the infusion device is not sterilized or polluted, and the aseptic operation can not be strictly implemented in the infusion process、

2 symptoms: the patient presented with chills, chills, and high fever、The light temperature at 38 degrees Celsius, a few hours after the cessation of the infusion could return to normal; serious at first followed by high fever, chills, body temperature is 41 degrees centigrade, and accompanied by headache, nausea, vomiting and other symptoms, pulse rate、

3,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1) carefully check the quality of the liquid medicine before infusion, the packing and the date of sterilization and the valid period of the infusion, and strictly operate the aseptic technique、

(2) the light person can slow down the intravenous drip or stop the infusion, notify the doctor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change of the body temperature、

(3) give physical cooling to patients with high fever, observe vital signs, and give anti allergic drugs or hormone treatment according to doctor's orders when necessary、(4) in case of serious reaction, the infusion should be stopped immediately, and the remaining solution and infusion apparatus are retained for examination and the cause of the reaction is found、

Two 、acute pulmonary edema

L, reasons:

(L) as the infusion speed is too fast, too much liquid is input in a short time, which makes the circulating blood volume increase rapidly and the heart overload causes、(2) the patient has poor cardiopulmonary function, especiall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2 symptoms: the patient suddenly appear dyspnea, chest tightness, cough, cough, pink foam, sputum, sputum from the mouth and nose when serious, auscultation, lungs filled with wet rale, heart rate is fast and irregular rhythm、

3,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1) in the infusion process, we should closely observe the patient's condition, especially for the elderly, children, cardiopulmonary dysfunction patients, especially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control the speed of infusion, should not be too fast and the amount of transfusion should not be too much、

(2) if the symptoms occur, slow down or stop the infusion and notify the doctor for emergency treatment、If the condition permits, may cause the patient to sit upright, the legs hang down, reduces the vein of the lower limb to return, reduces the heart burden、If necessary, the limbs are tied、The appropriate pressure rubber tourniquet or limbs blood pressure cuffs, to prevent venous blood flow, but still through the

arterial blood、Each 5 to 10min relaxation of a tourniquet on the limb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amount of venous blood、Gradually relieved the tourniquet after symptomatic relief、

(3) to give high flow oxygen inhalation, the general oxygen flow rate is 6 ~ 8L / mi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in the alveoli, increase oxygen dispersion, improve hypoxemia、It is best to use 50%-70% alcohol to inhale after wetting、Alcohol can reduce foam surface tension, thereby improving lung gas exchange and alleviating the symptoms of hypoxia、

(4) the doctor prescribed sedative, antiasthmatic, cardiac, diuretic and vasodilator drugs、

(5) comfort the patient and relieve the patient's nervousness、

Three phlebitis

1 reasons: due to long-term infusion of high concentration, strong irritant liquid, placed in the venous irritation of the plastic pipe or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placed too long, cause local vein wall chemical reaction; as a result of aseptic operation is not strictly enforced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usion, resulting in local venous infection、

2 symptoms: along the vein to streak the red line, local tissue swelling, redness, burning, pain, sometimes accompanied by chills, fever and other symptoms、

3,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1) strictly implement aseptic operation、Drugs that are irritating to the walls of the blood vessel should be fully diluted and then used、Drip speed should be slow, to prevent leakage of drugs outside the vessel、At the same time, replace the infusion site with a plan to protect the vein、

(2) stop the infusion at this site, and raise and brake the affected limb、Local use of 50% Magnesium Sulfate solution wet compress (early cold compress, late hot compress), 2 times a day, every time 20min、

(3) ultrashort wave physiotherapy, l times a day, 15 to 20min every time、

(4)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the powder of Ruyijinhuang Jiacu tune into

a paste, local application, 2 times a day, with heat, pain, swelling effect、

(5) if infection is combined, antibiotic treatment should be given according to doctor's advice、

Four、Air embolism

L, reasons:

(1) the air in the infusion catheter is not exhausted, the connecting of the catheter is not tight, and the air leak is out、

(2) there is no guardian during the pressure infusion or transfusion, and the liquid medicine or needle is not replaced in time、

An air embolism is caused by air embolism into the air of the vein, which is first taken to the right atrium with the blood stream, and then into the right ventricle、If the air is small, the right ventricle is pumped into the pulmonary artery with blood and dispersed into the pulmonary arteriole、At the end of the capillary absorption, less damage; such as air volume, air blocking pulmonary artery at the entrance to the right ventricle, so that blood cannot enter the lungs, gas exchange disorder, cause severe hypoxia and immediate death、

2 symptoms: the patient discomfort or chest pain, dyspnea and cyanosis appeared serious, a feeling of impending death、The audible, persistent, "bubbling" sound in the pre - auscultation area was associated with myocardial ischemia and an acute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3,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1) carefully check the quality of the infusion apparatus before transfusion, and drain the air in the infusion catheter、

(2) strengthen the inspection during the infusion process, change the infusion bottle or add the medicine in time, and finish the needle in time after the transfusion; when the infusion is pressed, someone should be in charge of it、

(3) immediately let the patient take a leftlie head low foot high, so that the gas will float to the right ventricular apex、Avoid the entrance of the pulmonary artery、As the heart contracts, the air is mixed and the foam is divided into small amounts into the pulmonary artery and gradually absorbed、

(4) immediately intravenouslydripped with high flow oxygen inhalation, improve blood oxygen concentration in patients with the correct hypoxia conditions; through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from the air condition; close observation of patients with abnormal changes such as: timely symptomatic treatment、

Five、Liquid extravasation

1、reasons: puncture puncture blood vessel or infusion process, needle or indwelling catheter slide out of the blood vessel, so that the liquid into the puncture site of the vascular tissue caused by、

2、symptoms: local tissue swelling, pale, pain, poor infusion, such as drugs irritating or toxic, can cause severe tissue necrosis、

3、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1) firmly fixing the needle head, avoiding movement; reducing the activities of the transfusion limbs、

(2) always check the patency of the infusion tube, especially before dosing、

(3) when the liquid extravasation occurs, the infusion should be stopped immediately, the replacement of limbs and needles, and re puncture、

(4) lift affected limbs to reduce edema, local hot compress for 20 minutes, to promote venous reflux and exudate absorption, reduce pain and edema、

Six 、emergency treatment of anaphylactic shock

Once allergic shock occurs, we must race against time, prompt and in situ rescue、

1、immediately stop the drug, the patient on the horizon, for rescue、

2、immediately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adrenaline hydrochloride in 0、1% 0、5-1ml, reduce it, this drug is the drug of choice for rescuing anaphylactic shock, with vasoconstriction, increased peripheral resistance, improve blood pressure, the role of myocardial excitement and increased cardiac output and bronchial smooth muscle relaxation、If symptoms are not relieved, 0、5ml or 30min can be administered subcutaneously or intravenously every day until it is out of danger、In case of cardiac arrest, erect chest compressions should be performed、

3、maintain breathing: oxygen inhalation、Breathing by inhibition of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of Nikethamide (Coramine) or complex respiratory stimulant bailyn、When

laryngeal edema affects respiration,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or tracheotomy can be performed、

4、, anti allergy: according to the doctor's advice, immediately give dexamethasone 5-10mg intravenous injection or hydrocortisone 200 - 400mg, add 5% - 10% glucose solution 500ml, intravenous drip、The application of anti histamine drugs, such as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of promethazine (phenergan) 2540mg diphenhydramine or 20mg、

5、add blood volume: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10% glucose solution or balanced solution to expand the volume of blood、If the blood pressure does not rise, available in low molecular dextran, dopamine and metaraminol etc、can be used when necessary pressor agents、

6、correct acidosis、

7、to observe the patient's body temperature, pulse, respiration, blood pressure, urine volume and other changes, and make a dynamic record of the disease、

静脉输液并发症

A 型题 1. 患者输液后血管出现伴有疼痛的发红,没有肿胀,但有“红线”样改变,触之没有条索状改变。该患者的静脉炎属于几级?(C ) A .0级 B .1 级 C .2 级 D. 3 级 E .4级2.化疗药物外渗后,需要观察的时间是多久?(E ) A .1天 B .7天 C .3天 D.5天 E .10天以上 3. 患者输血过程中,出现急性肺水肿的症状,护士给予吸氧,适宜的氧流量是多少。(E )A .1~2L/min B .3~4L/min C .5~6L/min D .9~10L/min E .6~8L/min 4. 导管内形成的血栓早期对溶栓药物反应敏感,复通机会大,一般在什么时机溶栓最好。(E ) A. 72小时内 B. 48小时内 C.24小时内 D. 12小时内 E. 6小时内5. 晕针发生在患者为什么体位接受治疗时(C ) A .平卧位 B .半坐卧位 C .坐位 D .截石位 E .休克体位 6. 患者才输液不久出现胸闷、气促、大汗、面色苍白,血氧饱和度下降,并伴有濒死感,患者既往无其它疾病,下列描述正确的是(C ) A .发热反应,应立即减慢输液速度 B 溶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 C 空气栓塞,应左侧卧位,保持头低足高位 D .急性肺水肿,应立即给药半坐卧位, E 右心衰,应立即减慢输液速度 7. 下列关于化疗药物渗漏的原因不正确的是下列关于化疗药物渗漏的相关因素描述不正确的是( A D ) A. 与护士专业技术无关无关 B. 静脉本身因素有关 C. 固定不佳胶布粘性差, 护士巡视不勤 D. 与化疗药物剂量有关 护士巡视不勤 E. 药物原因药物的渗透压、PH 值及化学结构有关 8. 下列属于抗肿瘤所致的局部毒性反应的是 ( B ) A 胃肠道反应 B 静脉炎 C 口腔黏膜反应 D 出血性膀胱炎 E 高尿酸 9. 患者,女,45岁,妇科肿瘤化疗输入5-FU 时局部不慎外渗,对此患者采取的护理措施 不正确的是:(D ) A. 立即停止该静脉途径给药 B. 尽可能抽出3-5ml 血液或药物 C. 适当按压局部预防血肿形成 复方七叶皂甙加地塞米松混合霜剂外涂 Q1H-Q2H D. 24小时内局部热敷 E. 标记外渗面积,动态观察治疗效果 10. 导管送入困难是PICC 置管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发生率达10.7%~55%。以下措施除哪项外均可以有效预防送管困难( E ) A. 保持与患者的良好交流,以降低应激反应的强度,防止血管痉挛。 试卷问过程料试载与带正常工,审护高中资料某些异

静脉输液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静脉输液并发症的预防 与护理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静脉输液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静脉炎】 预防: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选择弹性好、粗直的血管,对长期注射者,要有计划地更换输液 部位或留置静脉导管,以保护静脉。 3、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应用,点滴速度宜慢, 防止药物漏出血管外 处理: 1、停止在此部位输液,并将患肢抬高、制动。 2、局部用50%硫酸镁溶液湿热敷。 【药物渗漏】 预防: 1、穿刺准确,穿刺后针头要妥善牢固,避免在关节或活动度大的部 位置针或置管。 2、对长期输液者,应有计划的更换输液部位,或静脉留置,同时选 弹性好且较粗的血管,避免选用下肢静脉。 3、观察注射部位有无肿胀或疼痛,输注高渗溶液或化疗药时,加强 输液巡视。 处理: 1、一旦药物发生渗出,应立即停止输液并拔针。

2、根据渗出液的性质和渗出的严重程度选择局部热敷或药物热敷、 局封等。 3、抬高发生渗出处肢体,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与疼痛。【发热反应】 预防: 1、输液前认真检查药物质量,输液器包装及灭菌日期、有效期。 2、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3、药物现冲现配,注意配伍禁忌。 处理: 1、反应轻者,可减慢输液速度,观察体温变化。 2、反应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更换输液器及液体, 并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送细菌学检查,同时监测生命体征。 3、对症处理,遵医嘱用药。 【急性肺水肿】 预防: 1、在输液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对老年人、儿童、心肺功 能不良的患者尤需注意控制滴注速度和输液量。 处理: 1、出现急性肺水肿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给予患者 取端坐位,双下肢下垂。 2、高流量氧气吸入,氧流量为6~8L/min,湿化瓶内加入30%乙 醇,

静脉输液技术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静脉输液技术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静脉输液(intravenous infusion)是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经静脉输入的方法。常用溶液种类有:①晶体溶液:葡萄糖溶液、等渗电解质溶液、碱性溶液、高渗溶液等;②胶体溶液:右旋糖酐、代血浆、血液制品等;③静脉高营养液。常用静脉输液途径有:①经外周静脉输液;②经中心静脉输液。 并发症一:发热反应 (一)临床表现 在输液过程中出现发冷、寒战和发热,轻者体温在38℃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可自行恢复正常;严重者起初寒战,继之高热,体温可达41℃,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脉速等全身症状。 (二)预防与处理 1. 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质量,输液器包装及灭菌日期、有效期,严格无菌操作。 2. 反应轻者,立即减慢输液速度,通知医生,同时注意观察体温变化。 3. 对高热病人给予物理降温,注意保暖(适当增加盖被或给热水袋),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4. 反应严重者,应立即停止现有输液,更换输液器具并保留有效静脉通道,对剩余溶液和输液器封存以备检测,查找反应原因。 并发症二:急性肺水肿 (一)临床表现 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痰液可从口、鼻涌出,听诊肺部布满湿啰音,心率快且节律不齐。 (二)预防与处理 1. 根据病情需要调节输液滴速,对心、肺疾患、老年、儿童等病人应严格控制,一般成人40~60滴/min,儿童20~40滴/min;对老年、体弱,心、肺、肾功能不良者,婴幼儿或输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速度宜慢,对严重脱水、血容量不足、心肺功能良好者输液速度适当加快。 2. 出现肺水肿症状,立即减慢输液速度,通知医生,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协助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用橡胶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适当捆扎四肢,以阻断静脉血流,但动脉血仍可通过。每5~10min轮流放

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三、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一)静脉炎 1.预防措施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与操作规程,控制药液浓度和速度;严禁在瘫痪肢体行静脉穿刺和输液;根据所用药物特性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成人不宜选择下肢静脉输液;选择上肢粗直弹性好的血管,避开关节部位;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勿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消毒液待干后在穿刺;敷料有卷曲或潮湿应及时更换;提高穿刺成功率;选择合适的导管型号;严格执行冲、封管操作规程;动态评估穿刺部位。 2.处理规范 (1)评估静脉炎的级别并分析原因。 (2)停止输液,报告医生。 (3)应拔除PVC,可暂时保留PICC、CVC、PORT。 (4)提高患肢并制动。 (5)避免穿刺部位受压。 (6)局部湿热敷或药物治疗。 (7)超短波、红外线理疗。 GAGGAGAGGAFFFFAFAF

二.急性肺水肿 1.预防措施 根据病情调节输液速度,老年人、儿童、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输液速度不宜过快、输液量不宜过多;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急性肺水肿的先兆;加强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不得随意调节速度。 2.处理规范 (1)立即中断输液,保留静脉通路,同时通知医生。(2)取端坐位,双腿下垂,必要时四肢轮流扎止血带。 GAGGAGAGGAFFFFAFAF

(3)高流量吸氧(20-30%的酒精湿化吸氧,6-8/min)。(4)遵医嘱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平喘、镇静等药物处理。 (5)安慰患者,解除病人的紧张情绪。 (三)发热反应 1.预防措施 静脉输液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质量及输液器具,避免微粒进入药液,如橡胶塞、玻璃微粒等;注射器严格一人一针一管,不应重复使用;提高穿刺技术,避免反复穿刺,重复穿刺时更;超短波、红外线理疗。 2.处理规范 (1)酌情减慢输液速度或停止输液,更换药液及输液器.(2)保留剩余药液和输液器具进行检测。 (3)报告医师、遵守医嘱给予对症处理。 (4)观察生命体征、特别注意体温变化、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 GAGGAGAGGAFFFFAFAF

静脉输液治疗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静脉输液治疗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静脉输液是直接地、大量地将药液输入血管内,所以对输入药液的质量,所用器具以及输液时的操作,都必须严格要求。如果输入被细菌、致热源、微粒污染的液体,其危害可立即显现。常见的静脉输液治疗相关并发症有以下几类。 静脉炎是静脉输液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1. 静脉炎的发生原因 (1)化学因素 药液过酸或过碱过高渗或过低渗刺激性较大人体对血管通路材料产生反应 常用药物的pH值: 氨苄青霉素10.0 磺胺合剂10.0 环丙沙星 3.3~4.6 地伦丁10~12 多巴酚丁脸2.5 多巴胶2.5~4.5 强力霉素1.8 吗啡 2.0~6.0 非那根即异丙嗪4.0 钾4.0 托普霉素3.0 万古霉素 2.5~4.5 (2)机械因素 短时间内反复多次在同一血管周围穿刺静脉留置针或静脉导管过粗过硬 留置静脉导管时操作粗鲁输入各种输液微粒(如玻璃屑、橡皮屑、各种结晶物质) (3)细菌因素 无菌操作不严格微生物由穿刺点沿穿刺针或导管进入导管内血液残留 药液污染、给药装置污染 病人的自身因素:如免疫功能低下、合并多种疾病、气管插管等穿刺部位的微生物定植 2. 静脉炎的分级(INS) 0级:没有症状1级:输液部位发红,有或不伴疼痛2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 3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祥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 4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样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1英寸,有浓液渗出对静脉炎进行分级,利于进行区分、记录、管理及追踪。 3. 临床表现 按临床表现进行临床分型,包括: 红肿型:沿静脉走行皮肤红肿、疼痛、触痛。 硬结型:沿给药静脉局部疼痛、触痛、静脉变硬,触之有条索状感。 坏死型:沿血管周围有较大范围肿胀形成瘀斑至皮肌层。 闭锁型:静脉不通,逐步形成机化。(血栓性静脉炎)严重者可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 4. 静脉炎发生率的计算

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最新资料推荐------------------------------------------------------ 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三、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一)静脉炎 1.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与操作规程,控制药液浓度和速度;严禁在瘫痪肢体行静脉穿刺和输液;根据所用药物特性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成人不宜选择下肢静脉输液;选择上肢粗直弹性好的血管,避开关节部位;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勿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消毒液待干后在穿刺;敷料有卷曲或潮湿应及时更换;提高穿刺成功率;选择合适的导管型号;严格执行冲、封管操作规程;动态评估穿刺部位。 2.处理规范(1)评估静脉炎的级别并分析原因。 (2)停止输液,报告医生。 (3)应拔除 PVC,可暂时保留 PICC、CVC、PORT。 (4)提高患肢并制动。 (5)避免穿刺部位受压。 (6)局部湿热敷或药物治疗。 (7)超短波、红外线理疗。 二.急性肺水肿 1.预防措施根据病情调节输液速度,老年人、儿童、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输液速度不宜过快、输液量不宜过多;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急性肺水肿的先兆;加强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不得随意调节速度。 2.处理规范(1)立即中断输液,保留静脉通路,同时通知医 1 / 6

生。 (2)取端坐位,双腿下垂,必要时四肢轮流扎止血带。 (3)高流量吸氧(20-30%的酒精湿化吸氧,6-8/min)。 (4)遵医嘱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平喘、镇静等药物处理。 (5)安慰患者,解除病人的紧张情绪。 (三)发热反应 1.预防措施静脉输液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质量及输液器具,避免微粒进入药液,如橡胶塞、玻璃微粒等;注射器严格一人一针一管,不应重复使用;提高穿刺技术,避免反复穿刺,重复穿刺时更;超短波、红外线理疗。 2.处理规范(1)酌情减慢输液速度或停止输液,更换药液及输液器. (2)保留剩余药液和输液器具进行检测。 (3)报告医师、遵守医嘱给予对症处理。 (4)观察生命体征、特别注意体温变化、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 (5)上报有关部门。 (四)液体渗出 1.预防措施选择合适穿剌部位、血管、工具、避免创作性穿剌;提高穿剌成攻率、妥善固定;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剌;观察输液部位及关注患者感受、若出现局部疼痛、应排除药液渗出的可能;置管肢体避免过度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 2.处理规范(1)评估渗出级别。 (2)立即停止输液,更换穿刺部位。 (3)腐蚀性等刺激药液外渗,应立即中断输液,抽出残余药液

静脉输液治疗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静脉输液治疗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静脉输液就是直接地、大量地将药液输入血管内,所以对输入药液得质量,所用器具以及输液时得操作,都必须严格要求。如果输入被细菌、致热源、微粒污染得液体,其危害可立即显现。常见得静脉输液治疗相关并发症有以下几类。 静脉炎就是静脉输液治疗最常见得并发症之一。 1、静脉炎得发生原因 (1)化学因素 药液过酸或过碱过高渗或过低渗刺激性较大人体对血管通路材料产生反应 常用药物得pH值: 氨苄青霉素10、0 磺胺合剂10、0 环丙沙星3、3~4、6 地伦丁10~12 多巴酚丁脸2、5 多巴胶2、5~4、5 强力霉素1、8 吗啡2、0~6、0 非那根即异丙嗪4、0 钾4、0 托普霉素3、0 万古霉素2、5~4、5 (2)机械因素 短时间内反复多次在同一血管周围穿刺静脉留置针或静脉导管过粗过硬 留置静脉导管时操作粗鲁输入各种输液微粒(如玻璃屑、橡皮屑、各种结晶物质) (3)细菌因素 无菌操作不严格微生物由穿刺点沿穿刺针或导管进入导管内血液残留 药液污染、给药装置污染 病人得自身因素:如免疫功能低下、合并多种疾病、气管插管等穿刺部位得微生物定植 2、静脉炎得分级(INS) 0级:没有症状1级:输液部位发红,有或不伴疼痛2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与/或水肿 3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与/或水肿,条索祥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得静脉 4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与/或水肿,条索样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得静脉>1英寸,有浓液渗出 对静脉炎进行分级,利于进行区分、记录、管理及追踪。 3、临床表现 按临床表现进行临床分型,包括: 红肿型:沿静脉走行皮肤红肿、疼痛、触痛。 硬结型:沿给药静脉局部疼痛、触痛、静脉变硬,触之有条索状感。 坏死型:沿血管周围有较大范围肿胀形成瘀斑至皮肌层。 闭锁型:静脉不通,逐步形成机化。(血栓性静脉炎)严重者可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 4、静脉炎发生率得计算

静脉输液治疗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静脉输液治疗罕见并发症及处理 令狐采学 静脉输液是直接地、年夜量地将药液输入血管内,所以对输入药液的质量,所用器具以及输液时的操纵,都必须严格要求。如果输入被细菌、致热源、微粒污染的液体,其危害可立即显现。罕见的静脉输液治疗相关并发症有以下几类。 静脉炎是静脉输液治疗最罕见的并发症之一。 1. 静脉炎的产生原因 (1)化学因素 药液过酸或过碱过高渗或过低渗安慰性较年夜人体对血管通路资料产生反响 经常使用药物的pH值: 氨苄青霉素10.0 磺胺合剂10.0环丙沙星 3.3~4.6 地伦丁 10~12 多巴酚丁脸2.5多巴胶2.5~4.5强力霉素1.8吗啡 2.0~6.0 非那根即异丙嗪4.0钾4.0 托普霉素3.0万古霉素 2.5~4.5 (2)机械因素 短时间内频频屡次在同一血管周围穿刺静脉留置针或静脉导管过粗过硬

留置静脉导管时操纵粗暴输入各种输液微粒(如玻璃屑、橡皮屑、各种结晶物质) (3)细菌因素 无菌操纵不严格微生物由穿刺点沿穿刺针或导管进入导管内血液残留 药液污染、给药装置污染 病人的自身因素:如免疫功能低下、合并多种疾病、气管插管等穿刺部位的微生物定植 2. 静脉炎的分级(INS) 0级:没有症状 1级:输液部位发红,有或不伴疼痛2级:输液部位疼痛伴随发红和/或水肿 3级:输液部位疼痛伴随发红和/或水肿,条索祥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 4级:输液部位疼痛伴随发红和/或水肿,条索样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1英寸,有浓液渗出 对静脉炎进行分级,利于进行区分、记录、管理及追踪。 3. 临床表示 按临床表示进行临床分型,包含: 红肿型:沿静脉走行皮肤红肿、疼痛、触痛。

静脉输液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静脉输液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一、发热反应 1、原因:因输入致热物质引起。多由于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彻底,输入的溶液或药物制品不纯、消毒保存不良,输液器消毒不严格或被污染,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所致。 2、症状:病人表现为发冷、寒战和高热。轻者体温在38℃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可自行恢复正常;严重者起初起寒战,继之高热,体温可达41℃,并伴有头疼、恶心、呕吐、脉速等全身症状。 3、预防及处理: (1)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质量,输液器包装及灭菌日期、有效期,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2)反应轻者,可减慢点滴速度或停止输液,通知医生,同时注意体温变化。 (3)对高热病人给予物理降温,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4)反应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输液,并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进行检测,查找反应原因。 二、急性肺水肿 l、原因: (l)由于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荷过重引起。 (2)病人原有心肺功能不良,尤多见于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者。 2、症状: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痰液可从口、鼻涌出,听诊肺部布满湿啰音,心率快且节律不齐。 3、预防及处理: (1)在输液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人情况,对老年人、儿童、心肺功能不良的病人尤需注意控制滴注速度不宜过快和输液量不宜过多。 (2)出现上述症状,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如病情允许可使病人端坐,双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用橡胶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适当加压四肢,以阻断静脉血流,但动脉血仍可通过。每5~10min 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可有效地减少静脉回心血量。症状缓解后,逐渐解除止血带。

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

第二章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 一、填空题 1、发生空气栓塞,立即置病人于()和(),该体位有利于气体浮向右心室尖部,避免阻塞()入口。 2、严禁自导管取血化验,与导管相接的输液系统()更换一次,()日消毒并更换敷料。 3、周围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有:()、()、()、()、血栓栓塞、疼痛、败血症、神经损伤、()、药液外渗性损伤、导管阻塞、注射部位皮肤损伤。 4、静脉炎的临床表现是:沿()走向出现(),局部组织()、肿胀、灼热、(),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5、加强加药注射器使用的管理,加药注射器要严格执行一人一具,不得(),提倡采用( )加药,这是目前预防注射器污染的有效措施。 6、对于发热反应轻者,可(),注意保暖,配合针刺合谷、内关等穴位。对严重发热反应者应()。予对症处理外,应保留()具和溶液进行检查。 7、发生肺水肿时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液,在病情允许情况下使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垂。()给氧,最好有50%-70%酒精湿化后吸入。 二、单选 1、静脉输液时,液体滴入不畅,局部肿胀,检查无回血,此时护士应()A.改变针头位置B.更换针头重新穿刺 C.提高输液瓶D.局部热敷E.加压输液 2、静脉输液的目的不包括() A.补充营养,供给热能B.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调,维持酸碱平衡C.输入药物,治疗疾病 D.利尿、脱水 E.增加血浆蛋白,纠正贫血 3、输液时发生静脉炎,错误的护理措施是() A.患肢制动B.患肢可用50%硫酸镁湿敷 C.超短波理疗D.如意金黄散加醋外敷 E.患肢下垂并用硫酸镁热敷 4、静脉输液时导致静脉炎的原因不包括() A.长期输入高浓度溶液 B.静脉内留置导管时间过长C.无菌操作不严格D.长期输入刺激性强药物 E.输液速度过快

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三、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得预防与处理规范 (一)静脉炎 1.预防措施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与操作规程,控制药液浓度与速度;严禁在瘫痪肢体行静脉穿刺与输液;根据所用药物特性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成人不宜选择下肢静脉输液;选择上肢粗直弹性好得血管,避开关节部位;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勿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消毒液待干后在穿刺;敷料有卷曲或潮湿应及时更换;提高穿刺成功率;选择合适得导管型号;严格执行冲、封管操作规程;动态评估穿刺部位。 2.处理规范 (1)评估静脉炎得级别并分析原因。 (2)停止输液,报告医生。 (3)应拔除PVC,可暂时保留PICC、CVC、PORT。 (4)提高患肢并制动。 (5)避免穿刺部位受压。 (6)局部湿热敷或药物治疗。 (7)超短波、红外线理疗。 二.急性肺水肿 1.预防措施 根据病情调节输液速度,老年人、儿童、心肺功能不全得患者输液速度不宜过快、输液量不宜过多;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急性肺水肿得先兆;加强患者及其家属得健康教育,不得随意调节速度。 2.处理规范 (1)立即中断输液,保留静脉通路,同时通知医生。 (2)取端坐位,双腿下垂,必要时四肢轮流扎止血带。 (3)高流量吸氧(20-30%得酒精湿化吸氧,6-8/min)。

(4)遵医嘱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平喘、镇静等药物处理。 (5)安慰患者,解除病人得紧张情绪。 (三)发热反应 1.预防措施 静脉输液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质量及输液器具,避免微粒进入药液,如橡胶塞、玻璃微粒等;注射器严格一人一针一管,不应重复使用;提高穿刺技术,避免反复穿刺,重复穿刺时更;超短波、红外线理疗。 2.处理规范 (1)酌情减慢输液速度或停止输液,更换药液及输液器、 (2)保留剩余药液与输液器具进行检测。 (3)报告医师、遵守医嘱给予对症处理。 (4)观察生命体征、特别注意体温变化、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 (5)上报有关部门。 (四)液体渗出 1.预防措施 选择合适穿剌部位、血管、工具、避免创作性穿剌;提高穿剌成攻率、妥善固定;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剌;观察输液部位及关注患者感受、若出现局部疼痛、应排除药液渗出得可能;置管肢体避免过度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 2.处理规范 (1)评估渗出级别。 (2)立即停止输液,更换穿刺部位。 (3)腐蚀性等刺激药液外渗,应立即中断输液,抽出残余药液后拔除导管,遵医嘱局部处理,渗出部位远端不宜留置导管。 (4)抬高患肢,必要时制动。 (5)观察渗出部位,包括皮肤颜色、温度、感觉、关节活动与肢端血运情况等。 (6)严重者上报有关部门。

静脉输液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静脉输液操作并发症得预防与处理 一、发热反应 1、原因:因输入致热物质引起。多由于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彻底,输入得溶液或药物制品不纯、消毒保存不良,输液器消毒不严格或被污染,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所致。 2、症状:病人表现为发冷、寒战与高热。轻者体温在38℃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可自行恢复正常;严重者起初起寒战,继之高热,体温可达41℃,并伴有头疼、恶心、呕吐、脉速等全身症状。 3、预防及处理: (1)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质量,输液器包装及灭菌日期、有效期,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2)反应轻者,可减慢点滴速度或停止输液,通知医生,同时注意体温变化。 (3)对高热病人给予物理降温,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4)反应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输液,并保留剩余溶液与输液器进行检测,查找反应原因。 二、急性肺水肿 l、原因: (l)由于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荷过重引起。 (2)病人原有心肺功能不良,尤多见于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者。 2、症状: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痰液可从口、鼻涌出,听诊肺部布满湿啰音,心率快且节律不齐。 3、预防及处理: (1)在输液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人情况,对老年人、儿童、心肺功能不良得病人尤需注意控制滴注速度不宜过快与输液量不宜过多。 (2)出现上述症状,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如病情允许可使病人端坐,双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用橡胶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适当加压四肢,以阻断静脉血流,但动脉血仍可通过。每5~10min 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得止血带,可有效地减少静脉回心血量。症状缓解后,逐渐解除止血带。 (3)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一般氧气流量为6~8L/min,以提高肺泡内氧分压,增加氧得弥散,改善低氧血症。最好用50%-70%酒精湿化后吸入,酒精能降低泡沫表面张力,从

最新静脉注射法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规范

静脉注射法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规范用无菌注射器将一定量的无菌药液注入静脉的方法,称静脉注射法。因药物可直接进入血液而达到全身,所以是作用最快的给药方法。其目的为:药物不宜采取口服、皮下或肌内注射,需迅速发生药效时;药物因浓度高、刺激性大、量多而不宜采取其他注射方法;作诊断、试验检查时,由静脉注入药物,如为肝、肾、胆囊等X线摄片;输液和输血;用于静脉营养治疗。较常出现的并发症有:药液外渗性损伤、血肿、静脉炎等。 药液外渗性损伤 【发生原因】 1.药物因素:主要与药物酸碱度、渗透压、药物浓度、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及I型变态反应有关。 2.物理因素:包括环境温度,溶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危害,液体输液量、温度、速度、时间、压力与静脉管径及舒缩状态是否相符,针头对血管的刺激,旧法拔针对血管壁的损害。 3.血管因素:主要指输液局部血管的舒缩状态、营养状态。如休克时组织有效循环灌注不足,血管通透性增加,而滴入多巴胺后,静脉壁的营养血管发生痉挛,静脉壁可因缺血缺氧而通透性进一步增加致药液渗漏。 4.感染因素和静脉炎:微生物侵袭引起的静脉炎以及物理、化学因素引起的静脉炎都可使血管通透性增高。由于穿刺不当,致穿破血管,而使药液漏出血管外。 5.患者躁动,针头固定不牢,致药液外渗。 6.由于患者长时间休克,组织缺血缺氧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特别是在肢端末梢循环不良部位如手背、足背、内踝处药液外渗。血管弹性差、穿刺不顺利、血管过细,或在注射过程中,药物推注过快。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注射部位出现局部肿胀、苍白、缺血缺氧、肿胀、疼痛、皮肤温度低。根据外渗药物的性质不同出现不同的症状。 1.临床常用的有血管收缩药,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阿拉明等。此类药物外渗引起毛细血管平滑肌收缩,致药液不能向近心端流入,而逆流至毛细血管,从而引起毛细血管床强烈收缩。 2.高渗药液外渗,如20%甘露醇、50%葡萄糖高渗溶液进入皮下间隙后,使细胞膜内外渗透压失去平衡,细胞外渗透压高将细胞内水分吸出,使细胞严重脱水而死亡。 3.抗肿瘤药物外渗,局部疼痛、肿胀,如氨甲蝶岭可使细胞中毒而死亡,致组织坏死。 4.阳离子溶液外渗:如氯化钙、葡萄糖酸钙,外渗后对局部有强烈的刺激性,产生剧痛。 【预防及处理】 1.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认真选择有弹性的血管进行穿刺。 2.选择合适的头皮针,针头无倒钩。 3.在针头穿入血管后继续往前推进0.5cm,确保针头在血管内。妥善固定针头。避免在关节活动处穿刺。 4.注射时认真观察,加强巡视,尽早发现以采取措施,及时处理;杜绝外渗性损伤,特别是坏死性损伤的发生。 5.推注药液不宜过快。一旦发现推药阻力增加,应检查穿刺局部有无肿胀,如发生药液外渗,应中止注射,拔针后局部按压。另选血管穿刺。 6.根据渗出药液的性质,分别进行处理:①化疗药或对局部有刺激的药物,宜进行局部封闭治疗,给予冷敷或者热敷、理疗,防止皮下组织坏死及静脉炎发生。②血管收缩药外渗,可采用肾上腺素能拮抗剂酚妥拉明5mg~

静脉输液的并发症

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并发症1:发热反应 预防与处理: 1.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质量,输液器包装及灭菌日期、有效期,严格无菌操作。 2.反应轻者,立即减慢输液速度,通知医生,同时注意观察体温变化。 3.对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注意保暖(适当增加盖被或给热水袋),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4.反应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输液,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以备查。 5.填写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单。 并发症2:急性肺水肿 预防与处理: 1.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对老年人、儿童、心肺功能不良的患者,应控制滴注速度不宜过快,液量不可过多。 2.当出现肺水肿症状时,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1)如病情允许,协助患者取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止血带(须每隔5-10分钟轮流放松肢体,可有效地减少回心血量),待症状缓解后,止血带应逐渐解除。 (2)高流量氧气吸入(氧流量为6~8L/min),以提高肺泡内氧分压,增加氧的弥散,改善低氧血症;在湿化瓶内盛20%-30%的酒精溶液,以减低肺泡内泡沫表面的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状态。 3.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以舒张周围血管,加速液体排出,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荷。 4.安慰患者,解除紧张情绪。 并发症3:静脉炎 预防与处理: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应用,并减慢低速,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同时要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以保护静脉。 2.停止在此输液,抬高患肢并制动,局部用95%酒精或50%硫酸镁进行热湿敷。 3.仙人掌外敷,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各种注射常见并发症预防和处理

常用注射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注射给药法是将无菌药物注射人体内的方法,适用于各种原因不宜口服给药的病人。但注射给药会造成组织一定程度的损伤,在工作中可引起并发症的发生。以下为常用注射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一.皮内注射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一)疼痛 1.临床表现:主诉疼痛。 2.预防措施 (1)注重心理护理,向说明注射的目的,取得配合。 (2)正确选择溶媒对药物进行溶解。 (3)准确配制药液,避免药液浓度过高对机体的刺激。 (4)熟练掌握注射技术,准确注入药液。 (5)针头型号选择正确,检查针头锋利无倒钩的针头进行注射。 (6)注射在皮肤消毒剂干燥后进行。 2.处理方法 (二)局部组织反应 1.临床表现:表现为注射部位红肿、疼痛、瘙痒、水疱、溃烂、破损及色素沉着。 2.预防措施 (1)正确配制药液,推注药液剂量准确。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3)让病人了解皮内注射的目的,不可随意搔抓或揉按局部皮丘,如有异常不适可随时告知医护人员。 (4)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可引起机体过敏反应的药物。 3.处理方法 对已发生局部组织反应者,进行对症处理,预防感染。出现局部皮肤瘙痒者,告诫病人勿抓、挠,用0.5%碘伏棉签擦拭;局部皮肤有水疱者,先用0.5%碘伏棉签消毒,再用无菌注射器将水疱内液体抽出;注射部位出现溃烂、破损,则进行外科换药处理。 (三)虚脱

1.临床表现:表现为头晕、面色苍白、心悸、出汗、眼花、耳鸣、心率加快、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严重者意识丧失。 2.预防措施 (1)注射前向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紧张心理;询问饮食情况,避免在饥饿状态下进行冶疗。 (2)对以往有晕针史及体质衰弱、饥饿、情绪紧张的,注射时宜采用卧位。3.处理方法 注射过程中随时观察情况。如有不适,及时停止注射,立即做出正确判断,区别是药物过敏还是虚脱。如发生虚脱现象,护理人员首先镇静,给患者及家长以安全感;将患者取平卧位,保暖,给予口服糖水等,数分钟后即可恢复正常。少数通过给氧或呼吸新鲜空气,症状可逐渐缓解。 (四)过敏性休克 1.临床表现: 2.预防措施 (1)皮内注射前须仔细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尤其是青霉素等易引起过敏的药物,如有过敏者则应停止该项试验。有其他药物过敏史或变态反应疾病史者应慎用。 (2)皮试观察期间,嘱患者和家长不可随意离开。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异常不适反应,正确判断皮试结果,阴性者可使用该药,若为阳性结果则不可使用(破伤风抗毒素除外,可采用脱敏注射)。 (3)治疗单元内备有0.1%盐酸肾上腺素、氧气、吸引器等急救药品和物品。3.处理方法: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按过敏性休克急救流程进行抢救。 二.皮下注射 (一)出血 1.临床表现:拔针后少量血液自注射点流出。对于迟发性出血者可形成皮下血肿,注射部位肿胀、疼痛、局部皮肤淤血。 2.预防措施 (1)正确选择注射部位,避免刺伤血管。 (2)注射完毕后,重视局部按压工作。按压部位要准确、时间要充分,尤其对凝血机制障碍者,适当延长按压时间。

静脉输液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静脉输液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静脉炎】 预防: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选择弹性好、粗直的血管,对长期注射者,要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或 留置静脉导管,以保护静脉。 3、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应用,点滴速度宜慢,防止药 物漏出血管外 处理: 1、停止在此部位输液,并将患肢抬高、制动。 2、局部用50%硫酸镁溶液湿热敷。 【药物渗漏】 预防: 1、穿刺准确,穿刺后针头要妥善牢固,避免在关节或活动度大的部位置针 或置管。 2、对长期输液者,应有计划的更换输液部位,或静脉留置,同时选弹性 好且较粗的血管,避免选用下肢静脉。 3、观察注射部位有无肿胀或疼痛,输注高渗溶液或化疗药时,加强输液巡 视。 处理: 1、一旦药物发生渗出,应立即停止输液并拔针。 2、根据渗出液的性质和渗出的严重程度选择局部热敷或药物热敷、

局封等。 3、抬高发生渗出处肢体,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与疼痛。【发热反应】 预防: 1、输液前认真检查药物质量,输液器包装及灭菌日期、有效期。 2、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3、药物现冲现配,注意配伍禁忌。 处理: 1、反应轻者,可减慢输液速度,观察体温变化。 2、反应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更换输液器及液体, 并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送细菌学检查,同时监测生命体征。 3、对症处理,遵医嘱用药。 【急性肺水肿】 预防: 1、在输液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对老年人、儿童、心肺功能不良 的患者尤需注意控制滴注速度和输液量。 处理: 1、出现急性肺水肿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给予患者取端坐 位,双下肢下垂。 2、高流量氧气吸入,氧流量为6?8L/min,湿化瓶内加入30%乙醇, 以降低肺泡泡沫表面张力,使肺泡破裂,有利于肺泡通气改善。 3、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以舒张周 围血管,加速液体排出,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荷4、安慰患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