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介学研究_中外文学关系新视角

译介学研究_中外文学关系新视角
译介学研究_中外文学关系新视角

社会科学报/2008年/9月/18日/第006版

国内信息

译介学研究:中外文学关系新视角

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谢天振

译介学是随着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比较文学在我国大陆重新崛起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与传统注重语言文字转换的翻译研究最大的不同是,它把翻译研究从单纯的两种语言文字转换的层面拓展到了两种不同文化的交往、传播、接受、影响的层面,译介学研究者所思考的问题不再是“怎么译”的问题,而是“为什么这么译”、“为什么译这个国家、这个作家的作品,而不译那个国家、那个作家的作品”、“为什么这个作家在其本国默默无闻,在译入语国家却备受推崇、视作经典”等问题,从而开拓了翻译研究广阔的新领域,并极大地丰富了翻译研究的学术内涵。

学科研究的展开

“译介学”作为国内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专门术语,由卢康华、孙景尧两位教授率先在1984年出版的《比较文学导论》一书里提出,孙景尧并在乐黛云教授主编的《中西比较文学教程》(1988)中设专节对其进行分析。

中国比较文学界对翻译研究的关注和重视,与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国际译学界的“文化转向”和国际比较文学界的“翻译转向”正好不谋而合。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者所提出的翻译研究也即译介学的理念,诸如对“创造性叛逆”的阐释,对翻译文学的性质及其归属问题(具体如“翻译文学是国别文学的组成部分”)的论证,等等,也都与当今国际译学界和比较文学界的前沿课题遥相呼应,密切相关。

代表成果

由于确立了译介学的理论意识,明确了翻译文学的性质,所以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以来我国比较文学研究者在翻译文学和翻译文学史领域取得了相当丰硕的研究成果。首先是在理论领域的进一步探索,如王宏志的《重释“信达雅”一二十世纪中国翻译研究》(1999),郑海凌的《文学翻译学》(2000),许钧的《翻译论》(2003),王向远的《翻译文学导论》(2004),孙艺风的《视角阐释文化一文学翻译与翻译理论》(2004)、费小平的《翻译的政治》(2005)、王宾编著的《翻译与诠释》(2006)等。其中,王向远的《翻译文学导论》是国内、可能也是国际上第一部全面论述翻译文学的性质、形态及其归属等问题的专著。王宁的论文集《文化翻译与经典阐释》(2006)也以一定的篇幅对翻译进行了文化学层面上的反思。其次是体现了明确的翻译文学意识的文学翻译史和翻译文学史的编撰,如王向远的《二十世纪中国的日本翻译文学史》(2001),卫茂平的《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辨一晚清和民国时期》(2003),谢天振、查明建主编的《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2004)以及他俩合著的《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2007),孟昭毅、李载道的《中国翻译文学史》(2005)等。最后,在翻译文学史的个案研究方面也同样成绩显著,如王友贵的《翻译家周作人》(2001)、《翻译西方与东方:中国六位翻译家》(2004)、《翻译家鲁迅》(2005),廖七一的《胡适诗歌翻译研究》(2006),郝岚的《林译小说论稿》(2005),杨柳的《林语堂翻译研究-审美现代性透视》(2005),等等,对林纾、周氏兄弟、胡适、林语堂等中国现代翻译史上重要的代表人物均有非常深入的研究。

借鉴国外理论

比较文学学科的开放性和国际性决定了我国的比较文学研究者能较早地发现当代国外翻译研究的新走向,同时也更重视对当代国外最新翻译理论流派的译介。许钧于新世纪初即主编了一套“当代国外翻译理论”丛书,全面介绍美、英、法、俄四国最新的翻译理论。廖七一除编写了

许钧上述丛书中《当代英国翻译理论》一书外,还于2000年推出了他编著的《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与此同时,两位香港学者陈德鸿、张南峰主编的《西方翻译理论精选》(2000)也为译介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至于由陈永国和谢天振分别主编的两本当代国外译学论文选《翻译与后现代性》(2005)和《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2008)的出版,也许对国内学界方兴未艾的对当代国外翻译理论的译介热潮又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国内比较文学研究者之所以特别重视对当代国外翻译理论的译介和研究,是因为当代国外不少翻译理论家本身就是比较文学家,他们的论著本身就具有比较文学的性质。因此,对这些当代国外翻译理论的译介和研究,不光拓展了国内翻译研究的视野,同时也促进并深化了国内的比较文学研究。

新视角和新贡献

译介学研究及其所建构的理论也为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如王向远的《东方各国文学在中国一译介与研究史述论》(2001),罗选民主编的论文集《外国文学翻译在中国》(2003),以及宋学智的《翻译文学经典的影响与接受》(2006)、仇蓓玲的《美的变迁一论莎士比亚戏剧文本中意象的汉译》(2006)、宋炳辉的《弱势民族文学在中国》(2007)、徐来的《英译<庄子>研究》(2008)、何绍斌的《越界与想象――晚清新教传教士译介活动研究》(2008)等。这些著作都以译介为其研究的切入点,不仅新意迭现,且论而有据,富有说服力。后面5本书都是在近年来刚刚通过答辩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专著,实际完成的同类博士论文已经出版和即将出版的远不止上述这几本书。由此可见,译介学为文学翻译和翻译文学的研究开拓了广阔的研究空间和发展前景。

自从比较文学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在中国大陆重新崛起以来,译介学研究还为国内的翻译研究作出了两项引人注目的独特贡献。第一个贡献就是为千百年来一直被视作“弃儿”的翻译文学找到了归宿,不仅如此,还为它和它的“主人”——翻译家在中国文学史上找到了他们应有的地位。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国内学术界对翻译文学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多把它与外国文学混为一谈。但从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译介学研究者们不断发表论文、出版专著,论证“翻译文学不等于外国文学”、“翻译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等问题。现在,这个观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从2001年起,中国现代文学专家陈思和教授在其主编的《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中就已经把“翻译文学卷”与其他“小说卷”、“散文卷”等一样,正式收入这个大系,且每年一本,至今已经出版了7本。

译介学研究对国内翻译界的另一个贡献是,由于译介学研究者对翻译学所具有的清晰的学科意识,于是在中国译介学研究者和国内其他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大陆终于建起了前所未有的独立的翻译学的学位点,且第一批翻译学的博士生已经于今年6月通过论文答辩。与此同时,从今年起有15所高等院校还设立了独立的翻译学专业硕士(MTI)学位点。翻译学正在从传统的外语教学学科中独立出来。而翻译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建成和发展,反过来也必然会与译介学一起,为促进国内翻译研究和比较文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知识全球化时代的当代文学研究(一)

知识全球化时代的当代文学研究(一) 【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探究了在知识全球化的语境下,文学研究如何应对业已发生巨大变化的文学现象。从人类学与文学这两个学科的交叉重叠地带或许能寻找到重审文学新现象的契机,文化人类学以其核心的概念“文化文本”,“求异”独特的思维方法以及文化相对主义的原则与立场不仅激发了现代作家的创作灵感与想象,而且催生出了文学人类学。这一门具有“跨文化”与“破学科”特征的学科必将为知识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带来多方启迪。 在知识全球化的现时代,文学无庸置疑地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随着现代传媒的革命性变革,以印刷术为基础的书面文学阅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被电子媒介的图像多媒体传播模式所取代,从随处可见的报刊杂志、时装到招贴画和海报栏上耀眼灼目的图像,从摄影、巨幅广告到表演艺术,从美容瘦身,到形象设计,从体育运动的视觉狂欢,到影视、MTV、游戏或网络的虚拟影像……我们越来越明显地生活在一个视觉符号占统治地位的时代,不但沉溺于视觉幻象的海洋中,而且深受其暴力的胁迫,即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人们在生活中接受信息、进入想象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方式逐渐被各种图像所充斥、所包围。这一切无疑给文学的生存带来了巨大压力,于是,承续两个世纪前老黑格尔所预言的文学艺术终结的呼声甚嚣尘上,晚近的美国哲学家阿瑟·丹托在《艺术的终结》一书中就提出,艺术已终结于现代而不复有历史。至于后现代哲学家雅克·德里达则在他的著作《明信片》中借主人公之口,说出了一段让人惊恐不已、耸人听闻的话:“在特定的电信技术王国中,整个的所谓文学的时代(即使不是全部)将不复存在。哲学、精神分析学都在劫难逃,甚至连情书也不能幸免……”①“文学的终结”之说由于被这样一次次地重复、渲染和阐释,因此,在以“图像”为主因的视觉文化时代它仿佛不再是一种哲学假说,而成了一种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日常现实和无从规避的宿命。这种悲观论点昭显出文学已在“图像霸权”的侵凌下被迫退让边缘和日益走向溃败的严酷现实。 不过,另有一些学者认为,文学的终结并不意味着文学走向了消亡,只是它在以电子媒介为主要标识的后现代文化中完成了某种形态转换。这种说法正契合了“终结”这个词的原初意义即“从此一位置到彼一位置”②。这意味着,由于伴随着全球化应运而生的后现代文化从根本上是一种大众媒介的文化,在此情势下,文学就不能再坚守它固守的人文形态,它必须要寄寓于大众传媒之中才能得以存活。这样一来,今天我们所说的“文学”就依附于这样一些媒介载体:图书、杂志、报纸、电视、电影、网络、广播、剧场。在这样一个多元的视、听空间内,容纳着我们所认为的文学: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以及一些身份暧昧的文类譬如电视文学、电影文学、网络文学等。因此,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不仅没有陷入文学消亡论的悲观阴影之中,反而乐观地认为文学现象性地“缺席”并不影响它实质性地“在场”:文学依然在后现代的文化运作中以一种“隐蔽形态”处于支配性的乃至统治性的地位。他们发现在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发展中,一些学科已经习惯于借用文学研究的术语,比如史书重新成为故事讲述,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则热衷于具体性和特殊性,极力倡导“抛弃理论,转向叙述”,传统的非文学话语开始迷恋修辞,凡此种种迹象皆显示了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文学化。由此看来,文学性就不再只是“文学”的专有属性而是各门人文社会科学和理论自身的属性。据此,卡勒说:“文学可能失去了其作为特殊研究对象的中心性,但文学模式已经获得了胜利;在人文学术和人文社会科学中,所有的一切都是文学性的。”③这里的“文学性”所指认的显然是经典文学文本所具有而被哲学所竭力清除和贬斥的“虚构”、“隐喻”、“想像”、“叙述”以及“修辞”等要素特征。事实上,文学性的这些要素特征不仅渗透进人文社会科学之中,而且也渗透进了后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起到潜在的隐蔽的支配作用。不管是消费社会中的商品形象价值的生产,还是媒体根据消费的需要对世界进行剪辑和戏剧化的处理,抑或是后现代条件下那些刻意策划公共表演,在本质上都是文学性的,只不过其文学性较为隐蔽而已。换句

中外文学艺术比较复习材料

中外文学艺术比较复习材料 第一讲导论 中西艺术的基本差异 从总体上讲,中国艺术体现出强烈的写意性、程式化和整体感、运动感,追求内容与形式的高度和谐。西方艺术则体现出强烈的写实性、科学性和真实感,在追求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的同时,常常也表现出偏重形式的倾向。 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分别对中西艺术迥异的总体风格加以把握,那就是中国艺术的“写意”与西方艺术的“写实”。 具体体现为: 心物感应与模仿现实 中和婉约与激情奔放 抽象写意与具象写实 中西艺术比较的主要内容 中西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工艺)比较 中西造型艺术(绘画、雕塑、摄影)比较 中西语言艺术(文学)比较 中西表情艺术(音乐、舞蹈)比较 中西综合艺术(戏剧、电影、电视)比较 第二讲中西建筑比较 中西传统建筑的基本差异 木质材料为主;石质材料为主 梁柱式的弹性结构体系;拱券式的穹顶结构 优美的线条造型;崇高的立体几何造型 整齐灵活的平面布局;开放单体的空间格局 绚丽而淡雅的色彩;外观宏大冷峻理性简洁 丰富的雕塑装饰;室内装饰华丽繁琐细腻 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建筑与自然的对抗 1.建筑材料差异 ?我国古代建筑普遍采用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 式。中国建筑也是世界唯一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 ?西方建筑是以石为本位的建筑,与之相比较,中国的土木建筑具有温和、平缓、轻 捷、实用的艺术特征,表现的是一种入世的生活气息。而西方采用的主要材料都是冷而硬、厚而且沉、庞大的石块,追求的是一种高大、宏伟、神秘、威严和震慑的效果,体现的是一种弃绝尘寰的宗教出世精神。 ?中国传统建筑用木材,不追求其永久性,是非永恒的思想,是中国文化基础中非永 恒观决定的。而在西方,那里是石头的史诗,追求建筑的永久性。 2.建筑结构差异 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结构上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梁木构架结构,即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同时,由于房屋的墙壁不负荷重量,门窗设置有极大的灵活性。此外,由这种框架式木结构形成了过去宫殿、寺庙及其它高级建筑才有的一种独特构件,即屋檐下的一束束的“斗拱”。 西方建筑从古罗马开始就采用拱券结构来架构建筑同梁木结构相比: 1、拱券结构带来的大跨度的穹顶和拱顶可以形成很大的建筑内部空间,部分室外活

文学研究法

概说 近年高考现代文学作品阅读稳中有变。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全国各地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同意考试新课程标准语文学科考试大纲》为依据来命题,形式基本不变,但略有微调。总体来说,现代文阅读文本多样,人文性强,设题遵循《考试大纲》,注意引导考生与文本的对话。 一、文本的选择 选文的篇幅大部分在1500左右,选文语言典范,可读性强,文本价值取向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相融,具有时代精神和审美价值,具有文学色彩与理性色彩、思辩精神有机融合的特点。选文以散文为主,也有选择小小说的,如2007湖北卷的《日月行色》,也有来自于古典作品,如海南、宁夏卷文学类文本为《林冲见差拨》,选自《水浒传》。 二、题目的设置 设题遵循考试大纲对现代文大阅读的能力要求,新课程卷从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三个能力层级进行考查。设题类型可以分为四类:一是理解类,如理解文中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以及文学形象等,侧重语言信息的确认,侧重于理解能力的考查;二是分析综合类,要求对文本信息进行筛选整合,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三是鉴赏评价类,主要是鉴赏语言、形象、表达技巧等;四是探究类,这类题一般具有延伸性,要求结合文本,理解某种说法,研究文意的深度,这类题目注意了开放与限制的结合,在一定的文本框架内的适度开放。 三、应考的策略 在复习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各种文体不可偏废,对叙事散文、写景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等各类散文的阅读都要训练。二、每个考点务必落实,依据考纲的要求训练到位。三、努力提高阅读鉴赏水平,重视整体阅读和局部阅读的关系。四、努力提高答题能力,增强规范意识,类化答题思路,提高语言表述水平。 分述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一般地说,高考试题测试词语的含义,往往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规范”意思,而是在文章中的具体的义项。现代文阅读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词语的含义:①体现作者立场观点的词语;②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词语;③反映深层次含义的词语;④反映具体语言环境的词语;⑤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

跨文化语境中的外国文学研究

跨文化语境中的外国文学研究 发表时间:2016-10-10T17:24:28.937Z 来源:《语言文字学》2016年4月作者:许向东[导读] 在研究外国文学时,研究者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跨文化语境下,外国文学研究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在研究外国文学时所存在的难度和条件。西安外事学院文学院【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地的联系可以用一个“地球村”来形容,即生活在一个“村子”里面。在研究外国文学时,研究者 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跨文化语境下,外国文学研究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在研究外国文学时所存在的难度和条件。【关键词】:跨文化,语境,外国文学,研究文化语境指的是说话人所处的文化背景,文化氛围在不同的文化交流环境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以一种奇特的形式让人不自觉的深受影响,从而让一个人的行为和语言带上文化环境所具有的特色和特点。语境一词最早出现于1976年美国社会文化学家德华·T·霍尔出版的作品——《超越文化》,书中的观点认为文化是有语境的并且文化的语境可以进行高语境(High Context,即HC)和低语境(Low Context,即LC)的区分。霍尔在书中说到:“任何事物均可被赋予高、中、低语境的特征。高语境(HC)事物具有预先编排信息的特色,编排的信息处于接受者手里及背景中,仅有微小部分存于传递的信息中。低语境(LC)事物恰好相反,大部分信息必须处在传递的信息中,以便补充语境中丢失的部分(内在语境及外在语境)。”因而,在外国文学考究中,要注重跨文化语境这一因素给外国文学的研究所带来的影响,并在不断的研究与实践中寻找一定的方法来理解它,改善它。 一、文化与文学之间的关系 文学以语言的形式来表现外在形象,通过外在形象的描述来反映社会的实质,自己来体现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是一种表现艺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它来源于人类的劳动和生产,最早出现的文学形式是口头文学,且一般离不开音乐的伴奏,富有节奏感的抒情诗歌,比如中国的现实主义源头《诗经》,西方古希腊中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西方传统的文学可以分为诗,散文和戏剧,而中国古代的文学形式可以分为诗,词,杂剧和小说,比如莎士比亚的四大喜剧(《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和四大悲剧(《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哈姆雷特》),中国明清的所出现的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 文化根据历史唯物主义来说,它是一种社会现象,由一定的政治、经济来决定,且是一定的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它具有历史性和实践性,是人们在长期的生存发展中的产物。文化具差异性,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都有不同的文化风格,文化特点和文化习俗,具体表现为历史的,地理的,习俗风情的差异,且在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又具体表现为哲学,政治,以及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因而文学是以物质体态的形式来传递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和传统,从而体现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魅力和文化内涵,例如记录中国先秦儒家思想的《论语》,体现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仁”和“礼”的思想,古希腊中柏拉图的理想王国《理想国》、《克里托芬》。因而,文学属于文化的范畴,但它又有着自身的特点和特色,它与文化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因而相互促进,相互依存。而文学的发展有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文化差异性的这一特点的影响,从而在研究文学时,要考虑到文化的不同语境这一因素。 二、文化语境下的外国文化研究方法 1.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 公元前5世纪左右,中西方都出现了思潮动荡。中国先秦的诸子百家,出现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墨子为代表的墨家,韩非为代表的法家,邓析为代表的名家,孙武为代表的兵家,邹衍为代表的阴阳家,吕不韦为代表的杂家,苏秦为代表的纵横家九个学派,其中尤以儒家,道家和法家为先,为当时纷乱的政局建言献策。西方古希腊文化也在这个时期空前活跃,有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而这一时期的西方文学作品也有《荷马史诗》,《伊索寓言》,《诗学》等。而这一时期的文学思潮对东西方的文化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东方崇尚儒家的仁义礼仪思想,是具有大河文明封闭的特色,西方尊崇古希腊的不朽史诗,具有海洋文明的开放特色。一定的文化在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行为习惯的差异,言谈习惯的差异。因而,在研究外国文学时,要用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眼光去看待一个国家的文学形式。 2.以开放的态度,研究外国文学 全球化的趋势下,了解和理解外国文学的发展是发展本土文化的一种提升和稳固。因而,在跨文化语境的条件下,要尊重外国的文化差异,站在外国文化的角度来理解研究外国文学。例如,从上帝这一西方神话角色出发,理解西方文学作品中对于上帝的尊崇和尊敬。上帝源于公元一世纪耶稣创立的基督教,耶稣认为人生来都有罪,而他自己作为神(又可以称为上帝)唯一的儿子,是奉献自己拯救他人的救世主。而《圣经》一书,作为基督教的圣典,对于西方文明的影响是没有其它东西能与之比较的,因而在西方人眼里,上帝是不能玷污和污蔑的,就连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和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都对上帝有着一份莫名的信任和尊崇。因而,在研究外国文学时,要站在外国文化的角度和立场来进行研究,从而增强外国文学研究的有效性和历史性。这就是跨文化语境下,对外国文学研究的重大影响。 【总结】:文化语境的不同,所体现的文学表现方式也就不同,而研究外国文学的学者也因本土文化语境因素的影响,在研究外国文化时也会存在一定的思想,语言和行为习惯上的差异,从而影响对外国文学研究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因而,要注重跨文化语境这一影响因素,在研究外国文学时要尊重文化差异,转换观点和研究外国文学的角度和位置。【参考文献】: 1.张云. 比较文学视野下的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05) 2.张志庆. 外国文学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 2011(05)1

当代文学研究综述

当代文学研究综述

一、全球化与中国文学:陷于策略对全球化”冲击做出回应的讨论会,在2001年举办了很多次,几乎涉及到文学研究的各个学科。2001年8月11-14日,曾经中断十多年的中美比较文学双边理论对话,在清华大学恢复。理论对话的总主题是比较文学的全球化:走向新的千年” 2001年4月23-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理论研究室、《文学评论》编辑部与扬州大学举办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学理论研究与教学”讨论会。2001年10月10-13日,中外文艺理论研究会、《文学评论》编辑部和厦门大学中文系联合举办新理性精神与文学研究方法论”研讨会。与会学者对新理性精神”的提出,前提即在于全球化潮流下,如何坚持中国立场'并发 出中国声音古典文学领域的研究者们,也举办了’中国古代文学思想与新世纪文学理念”的研讨会,着重探讨古代文学如何致力于当代文化的建构”。

各学科重要学者对全球化"讨论的纷纷参与,将全球化”讨论引向了深入。此前曾有过的简单二分法一嗖么认为全球化”就是美国化”、意识形态演变”从而抵制,要么认为是自由民主来临从而全面欢迎一祀被超越,对待全球化”的理性沉潜,成为2001年全球化”的主流态度。 2001年的文学研究界,首先理性地承认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已经成为身边的事实。学者只能以积极的姿态,来进行甄别和判断。 目前,学界对全球化”概念有着不同的见解。大多数人仍然笼统地把经济的全球化”与文化/ 文学的全球化”混为一谈,在概念使用上显得不够准确和明晰。针对这种现象,王一川提出了 全球化”与全球性”的概念区别。他用全球化”来专门指代经济状况”,而把全球性”用来 扌描述在文化领域出现的全球各国之间相互参照、冲突、激励或共生等状况,主要涉及多种彼此不同的民族之间在宇宙观、道德、心理、社会、语言、

中外文学比较与欣赏(小说篇)

中外文学比较与鉴赏 纵观中外文学小说,我最爱的莫过于艾米丽的《呼啸山庄》和沈从文的《边城》,我将通过对这两部小说的鉴赏,来对比中外文学在描述凄美爱情上的不一样。 《呼啸山庄》通过一个爱情悲剧,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畸形社会的生活画面,勾勒了被这个畸形社会扭曲了的人性及其造成的种种恐怖的事件。整个故事的情节实际上是通过四个阶段逐步铺开的: 第一阶段叙述了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朝夕相处的童年生活;一个弃儿和一个小姐在这种特殊环境中所形成的特殊感情,以及他们对亨德雷专横暴虐的反抗。 第二阶段着重描写凯瑟琳因为追求传统的“人间的爱”而背弃了希斯克利夫,成了画眉田庄的女主人。她对希斯克利夫的爱,是源自于“他和我是同一块料子做的”。爱情从幸福的追求转变成自我的追求,只是“超人间的爱”。 第三阶段以大量笔墨描绘希斯克利夫如何在绝望中把满腔仇恨化为报仇雪耻的计谋和行动。最后阶段尽管只交代了希斯克利夫的死亡,却突出地揭示了当他了解哈里顿和小凯瑟琳相爱后,思想上经历的一种崭新的变化——人性的复苏,从而使这出具有恐怖色彩的爱情悲剧透露出一束令人快慰的希望之光。 在小说中,作者的全部心血凝聚在希斯克利夫形象的刻画上,她在这里寄托了自己的全部愤慨、同情和理想。这个被剥夺了人间温暖的弃儿在实际生活中培养了强烈的憎,亨德雷的皮鞭使他尝到了人生的残酷,也教会他懂得忍气吞声的屈服无法改变自己受辱的命运。他选择了反抗。凯瑟琳曾经是他忠实的伙伴,他俩在共同的反抗中萌发了真挚的爱情。然而,凯瑟琳最后却背叛了希斯克利夫,嫁给了埃德加·林顿。这是她自己在”人间的爱“和”超人间的爱“之间的徘徊和选择。在全书的结尾,是原野上的三块墓碑:林顿的墓碑,斯克利夫的墓碑,中间是既做妻子又是情人的凯瑟琳的墓碑。凯瑟琳的背叛及其婚后悲苦的命运,是全书最重大的转折点。凯瑟琳一死,斯克利夫这腔仇恨火山般迸发出来,成了疯狂的复仇动力。希斯克利夫的目的达到了,他不仅让亨德雷和埃德加凄苦死去,独霸了两家庄园的产业,还让他们平白无辜的下一代也饱尝了苦果。这种疯狂的报仇泄恨,悖于常理,但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恨,是爱的异化”。在女作家心中,对立的爱和恨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斯克利夫对整个人类的憎恨来自他的爱。而“爱”,是“恨”的归附。因此,爱和恨是互相对立的,又是彼此统一的。 《呼啸山庄》的故事是以希斯克利夫达到复仇目的而死告终的。他的死是一种殉情,表达了他对凯瑟琳生死不渝的爱,一种生不能同衾、死也求同穴的爱的追求。而他临死前放弃了在下一代身上报复的念头,表明他的天性本来是善良的,只是由于残酷的现实扭曲了他的天性,迫使他变得暴虐无情。这种人性的复苏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闪耀着作者人道主义的理想。它一反同时代作品普遍存在的伤感主义情调,而以强烈的爱、狂暴的恨及由之而起的无情的报复,取代了低沉的伤感和忧郁。它宛如一首奇特的抒情诗,字里行间充满着丰富的想象和狂飙般猛烈的情感,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希斯克利夫的到来,使一个家庭失去了平衡,失去爱的亨德雷自然会不满,我们不必要一个小孩子去宽容,世上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宽容呢?随之而来的是一连串的报复:亨德雷对希斯克利夫,希斯克利夫对亨德雷和林顿。佛曰;冤冤相报何时了。哈里顿成了亨德雷的牺牲品,伊莎贝拉成了林顿的牺牲品。只是因为仇恨,希斯克利夫甚至宁愿看着自己的儿子一天天接近死亡,最终死去,仇恨已将他完全控制。当然,他也有爱,对凯瑟琳的爱。彼此相爱的没能在一起。爱与恨之间,有时那样遥远,有时却又那样接近。在爱与恨的选择中,希斯克利夫不是个悲剧,无法想像,当他陷入对往事的回忆与对凯瑟琳的向往时,他是多么得痛苦。但最后的他是幸福的——当他笑着死去时——他也应该由恨而得到了解脱。山坡上有三座坟墓:凯瑟琳在中间,一边是林

对《个性化阅读教学与文学教育研究》课题研究的认知

对《个性化阅读教学与文学教育研究》课题研究的认知 发表时间:2011-06-16T17:10:34.39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1年8月下作者:◆王建华[导读] 山东省教研室和课题组早在2006年给栖霞市实验中学语文组提出了一个研究课题。 ◆王建华山东省栖霞市实验中学265300 山东省教研室和课题组早在2006年给栖霞市实验中学语文组提出了一个 “个性化阅读教学与文学教育研究”的研究课题。对此我积极参与。我知道文学即人学,对人的教育当然离不开文学教育。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基础教育却忽视了文学教育这个重要的方面,导致学生文学修养偏少,鉴赏能力偏低,审美趣味偏淡,写作功底偏差。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又强调,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就应加强对学生 个性的培养。的确,不难发现,现今的阅读教学中还严重地存在着不足,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被不断地销蚀,何谈学生个性的发展呢?因此在阅读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平等对话、主动读书、自主发现、自由合作,使学生在文学教育中个性得以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鉴于初中生文学教育薄弱及亟待提高学生个性化阅读这一现状,对此,我认为尝试研究这一课题意义很大,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认识研究。 一、研究目标 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核心,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引,进一步深化阅读教学改革,积极营造浓厚阅读氛围,注重文学教育中的个性阅读,努力打造书香、文化、责任校园,全面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进一步巩固学校传统阅读特色,开拓阅读时空,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开拓阅读视野,丰富阅读积累,激荡阅读情感,努力渗透文学教育,弘扬个性阅读,为学生发展浸染书香底色。 二、研究内容 首先,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应用文,还包括文言文,文体不同教学要求不同;其次,语文教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需要教师创造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活他们的想象能力,从而使他们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如名篇探赏:分析、欣赏、解读中外文学中的经典作品,强调多元视角,着力艺术赏析,精研细读,既突出探索性,又突出可读性;古典研读:专门研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提倡新思路,提倡多角度,注重文学性,注重审美性,让读者真正感受到古典文学作品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 三、研究措施 1、课题立项阶段:学校为每个班级打造书柜,要求每个班级成立读书角,书籍大约300本,均是由师生贡献出的好的文学作品,由班级推选的图书管理员登记造册。加强图书室工作管理,加快图书流通。完善阅览室管理,真正让阅览室面向师生全天候开放。学校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有时学生自由选择书柜里的书籍,有时同时研究某一篇文章或某一部名著,由语文老师指导阅读。 2、实施探索阶段:学校课题研究组明确提出要求:学生每天必须读书半小时,充分利用晨诵、午读、暮省课的时间,并留下读书笔记或写在读书卡片上,内容可摘抄原文、可浓缩概括、可写读后感想等等,字数每周不少于1500字。再由语文老师每周一次或几次收阅,打上“优”、“良”等不同等次,采取展览优胜者、互相传看交流的做法,鼓励学生提高阅读兴趣。组长也不定期检查促落实,并使师生养成习惯。 3、总结反思阶段:注重活动的开展,通过班级、年级的层层选拔,胜出者参加学校举办的故事比赛、读书演讲比赛、手抄报展览等活动。这些读书活动的展开,把这一课题的研究工作推向了高潮,大大激发了学生读书热情,保持了学生的阅读动力。对存在的问题实验老师写出反思总结(以上这些措施的落实是按计划进行的。 四、实验过程 1、营造自主和谐的氛围,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教师要尊重、关爱、理解学生,要在平等、民主、融洽的气氛中无拘无束地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发表不同于作者、不同于老师、不用于同学的看法,允许学生自己确立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苏轼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亦是如此。因此在教学之中,教师除了激发学生发表不同见解的热情,更应中肯评价不同的见解。教师不以唯一的标准答案来要求学生对文体的解读,而是鼓励学生大胆思维,各抒己见,为每个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面对学生由于生活积累的错误认识而导致对文体的误解,教师更不给予当头棒,打消学生的积极性,而是注重引导,保护学生那颗稚嫩的求异之心,让他们能大胆地展现各自的个性。 2、营造想象创新思维,自觉接受文学教育。语文阅读教学张扬学生个性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文化素养、陶冶精神情操,达到创新思维的开发,从而逐步成为创造型的人才。一般来说要求做好以下几点:第一:感知内容,把握情节;第二:了解作者、作品背景,把握作品环境;第三:分析人物形象,例如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侧重于通过人物的外在肖像、语言、行动去体现人物性格;而外国小说尤其是现代小说更侧重于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腻展示,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第四:理解作品思想主题和意义;第五:感悟与收获。除此之外,小说作家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无疑会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教育修养。 “吹尽狂沙始到金”。研究留下阶段性反思总结,写出有关这一课题的论文或案例,将使教师真正受益。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每位语文教师应持之以恒做好这一课题研究工作,为语文教研教改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此课题2010年10月山东省课题组已结题)。

浅析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论文关键词】现当代文学思想情感语言 【论文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是用现代的文学语言和形式表达现代中国思想情感的文学。本文研究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状,并对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展望。 中国现当代文学通过现代社会和人的意识情感的加入,来改变中国古典文学造成的封闭和隔绝,使文学在内容和表达上与当代中国人的实际有更多的联系和契合。近年来,现当代文学研究过程中,在一种无孔不入的话语的渗透之下,一些像“全球化”之类的词语,成了神圣的词语,只要说出来就具有天然合法性,而不论其所指何物。与此同时,一些诸如“革命”、“救亡”之类的词语,却获得了截然不同的命运,一说出来就成了天然的“非法”,甚至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在当下的语境中,“纯文学”、“新时期文学”、“先锋文学”等成了人见人爱的时髦话语,而“十七年文学”、“革命历史小说”、“底层写作”等则成了人见人怕的危险思想。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过程中,现当代文学究竟如何发展变化,又处在何种现状呢? 一、现当代文学研究目的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上世纪八十年代成为一个重要的时期。在以和平经济建设为中心时期,文学队伍主要是由两代作家构成,一代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作家,他们大部分是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遭到不公的批判和打击,并在社会底层度过了一段苦难日子,他们的创作里充满对现实政治生活的干预精神和对人性的赞美。另一代是在“文革”中成长起来的作家,其中大多数人曾在“上山下乡”中感受了民间生活和民间文化的熏陶,因此他们在写作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从农村经验中汲取创作素材,由最初的知青题材到稍后的寻根文学,呈现出新的民间化创作趋向。两代作家们胸中涌动着知识分子新生的对现实生活的热情与自信,他们在揭露社会弊病的同时,把希望寄托于批判的社会效果,在这种希望之中正滋生着已经消失了近三十年的知识分子的主体意识。这使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学充满了生机勃勃的创新精神和活跃气氛。 而今天的当代中国作家,一部分忙着追逐“诺贝尔”文学奖,期望以此来奠定自己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另一部分则忙于追逐市场。由于读者的欣赏情趣和阅读趋向主导了市场,市场又左右着作家的文学创作,导致现在的文学市场化、快餐化、娱乐化、庸俗化、视觉化倾向。在现当代文学中,以两种文学思想表现最为突出。 (1)精神溃败。在这种精神溃败之中,有的作者干脆放弃信仰,放弃寻找精神出路的企图。如余华就在《活者》中传达了“活着就是一切,活着就是胜利”这样一种人生哲学。正如余杰所说,只有肉体的“活着”而没有灵魂的求索。 (2)性文学进入文坛。90年代末期,性文学卷土重来进入了中国文坛,在这些描写性的文学中声势最响的是贾平凹的《废都》和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它们都描写了男人在生存困境中表现出的依赖性和脆弱性。 二、现当代文学存在“现状批评”现象 现状批评是现当代文学研究中最具诱惑力的部分,变化无穷的文学现象和不断推出的新人和作品,既联系着社会生活、文化思潮的搏动,又提供了不重复的新鲜刺激,批评的创造性在现当代文学研究中也最为活跃。因此,许多人把当代文学研究与“现状批评”画上等号。这一观点是值得怀疑的,它可能迟滞了对“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的研究,以至于这三十年的文学已从一些人的研究视野中消失。这些部分文学研究,往往构成现当代文学研究最脆弱的环节。很显然,这三十年的文学创作总体水准的普遍性缺陷,是难以吸引更多注意力的重要原因。但是,从另一角度看,这一曲折的文学进程,又蕴含着某些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问题和矛盾,这涉及现代文学传统、作家精神结构、现代文学艺术形态等。

外国文学研究平时作业完整版

外国文学研究平时作业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外国文学史》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___英雄___传说两部分内容。 2、马克思指出:“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___土壤 _____”。 3、希腊英雄传说中最着名的英雄是_赫拉克勒斯_________ ________。 4、希腊的悲剧和喜剧都起源于___酒神颂歌_________祭祀。 5、古希腊悲剧的奠基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马克思称赞_____普罗米修斯_____________是“哲学的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 殉道者”。 7、古希腊最着名的喜剧家是__阿里斯托芬_______________。 8、希腊新喜剧的代表性作家是___米南德____________。 9、柏拉图的《__________》是欧洲唯心主义文艺理论的肇始之作。 10、古希腊最着名的独唱琴歌女诗人是_萨福__________________。 11、亚里斯多德的《______诗学_________》是欧洲美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重要文献。 12、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了“______寓教于乐________”的文艺观。 13、奥维德的《__________》诗古代希腊罗马神话的汇集。 14、维吉尔的《埃涅阿斯记》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____个人创作 _______________史诗”。 15、荷马史诗包括《依利亚特》和《___奥德赛____________》两部作品。 16、骑士文学的主要体裁是骑士抒情诗和______骑士传奇_________。 17、但丁早期创作的代表作是描写爱情的诗集《_____新生____________》。 18、但丁的代表作《神曲》的原名是《___________》。 19、14至17世纪初,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被称为文艺复兴运动。 20、“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的艺术实践使欧洲_______抒情诗_____诗体达到完美的境界。 21、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十日谈》采用了《一千零一夜》式的_大故事套小故事框式___结构。 22、“西班牙戏剧之父”维伽的代表作是《__羊泉村___》。 23、乔叟的代表作《_坎特伯雷故事集________》在结构上类似《十日谈》。 24、《堂吉珂德》中与主人公相辅相成的生动形象是__桑丘·潘沙________。 25、莎士比亚历史剧的代表作是《____亨利四世__________》。 26、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塑造的新女性形象是_______鲍西娅______。 27、运用三一律创作最为成功的法国古典主义悲剧作家是____拉辛_________。 28、布瓦洛的诗体理论着作《_________》是古典主义创作的法典。 29、恩格斯认为笛福笔下的_____鲁滨孙_____是一个“真正的资产者”。 30、斯威夫特的代表作是《____格列佛游记_________》。 31、菲尔丁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_》。 32、狄德罗的《___哲学思想录___________》被恩格斯誉为“辩证法的杰作”。 33、《费加罗的婚姻》的作者是_博马舍_____________。 34、莫里哀的《______伪君子_______》标志着他性格喜剧创作的开始。 35、歌德的《_____浮士德________》被恩格斯赞为“建立了一个最伟大的批判的功绩”。 36、海涅的代表作是《_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______________》。

中外文学比较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360docs.net/doc/d912133582.html, 中外文学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一、中外文学比较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论外国文学研究与中外文学比较的关系. 《安康学院学报》.2014年6期.朱云. [2].19492000中外文学比较史. 《江苏社会科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7年6期. [8].湖南外国文学研究三十五年.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6期.吴正锋. [9].苏曼殊的比较文学研究及其特点.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5年4期.袁荻涌. [10].中外文学作品比较中的"文化"问题. 《海外英语(上)》.2015年8期.邱佳. 二、中外文学比较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 [1].梦想在泥泞中放飞:自由·自觉·自卑·自毁——老舍与曹禺比较研究. 作者:王俊虎.中国现当代文学兰州大学2008(学位年度) [2].中外网络文学比较分析.被引次数:11 作者:张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陕西师范大学2006(学位年度) [3]“撒种在荆棘”——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研究. 作者:杨世海.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湖南师范大学2013(学位年度) [4].中小学语文中外同题材文本比较教学研究.被引次数:2 作者:李军飒.学科教学(语文)河南大学2011(学位年度) [5].中外“小城”文学的审美特征及叙事模式初探.被引次数:1 作者:王骁勇.中国现当代文学兰州大学2009(学位年度) [6]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和80年代小说研究.被引次数:2 作者:方贤绪.中国现当代文学苏州大学2003(学位年度)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方法综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方法综述 姓名:CMM 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发生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征,对研究者提出了特殊的知识,理论研究策略方面的要求以及相应的基本原则,为研究者提供了无穷尽的问题,并要求研究者运用恰当的方法、论证、分析、解决、问题。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性研究;学科特征;研究方法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高等教育体系内是中国语言文学专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本科阶段,它是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在研究生阶段,它是报考人数多、影响大,颇受欢迎的二级学科。如果要学好中国现当代文学,并进一步在专业研究中有所建树,那么就必须熟练掌握相应的研究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研究成果。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历史整体联系的学科观念 中国现当代文学虽然可区分为现代与当代时期,每一时期之内又可区分为不同的阶段,但它们的延续性远远大于断裂性,与古典文学相比,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共同性远远高于相异性,是一个整体的学科,许多文学现象跨越了不同时期,只有将其来龙去脉置于历史联系的框架内才能得到准确审视。上世纪80年代提出20世纪中国文学概念,90年代以来部分研究者以现代性统摄现当代文学研究,其目的都是希望打破人为制造的学科割裂,追求在统一的富于弹性的整体观照下,对文学历史,文学现象作出更符合历史实际也更深入有效的阐释。例如,黄曼君将数千年形成的古代文论视为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预制的观念立场问题意识方法论特征,陈思和打通现当代文学隔阂的新文学整体观,洪子城梳理左翼革命文学从上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一脉相承的传统,刘纳、陈平原将中

国现代文学的嬗变追询到近代,都体现了这一学科观念的渗透与内化。 李怡的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是另一层意义上历史整体联系和分类比较的成功例证坚持两条腿走路方针,经典研究与一般问题研究发掘新学术空间并举,针对学科对象历史短暂而研究队伍庞大的现状,有人认为现当代文学史的线索已经明了,应该确定一批经典命题,集中力量进行攻坚,同时放弃对一般性文学现象和次要作家作品的研究,避免研究力量的分散和浪费。比如指认鲁迅,郭沫若、朱自清、老舍、巴金、沈从文、曹禺、艾青、穆旦、赵树理、王蒙、张承志、王安忆等人为经典作家,他们的代表作为经典作品;从上世纪初到新世纪的几次文学转型为经典文学现象,小说、诗歌文体为经典文体,等等。 但是,这里的疑惑是,倘若不经过充分的反复的学术研究,怎么确定经典的身份?因为学术阐释恰是很重要很特别的选择接受机制和过程。其实,学科研究还存在大量空白,就以研究相对比较充分的现代文学为例,许多作家作品的研究既不深入也不细致,有的甚至无人问津。比如,对上世纪40年代中长篇小说的繁荣和现代话剧类型的丰富这一文学历史现象和文体创作现象的求证仅仅仰仗几位作家几部作品的研究成果是远远不够的。没有丰满的学科细节研究,对文学发展轨迹的认识始终是模糊的,经典性命题也无法显现。还有人着眼于克服低水平重复研究的弊病,提出要发现新论题,寻找新的学术生长点。这方面已经涌现出一批成果,如探讨地域文化与文学风格的关系,疏理教育史与文学史的线索,发掘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世界性因素,考察古今文学的延传与变异等。由于经典命题蕴含深广,所以对经典的深入研究既有可能深化学科研究,也有可能拓开新的学术空间;反过来,在一般性问题与新问题研究的过程中完全可能形成经典命题。

《外国文学研究》杂志

刊名:外国文学研究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主办: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周期:双月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语种:中文; 开本: 16开 ISSN:1003-7519 CN:42-1060/I 邮发代号:38-11 复合影响因子:0.548 综合影响因子:0.219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外国文学研究 创刊时间:1978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4—2015)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外国文学研究》杂志期刊简介 《外国文学研究》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华中师范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期刊,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国内统一刊号:

CN42-1060/I,国际刊号:ISSN1003-7519。本刊自1978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以反映外国文学理论、思潮和创作的新动向为办刊宗旨,主要刊载我国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的新成果,开拓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的新领域、新课题,扩展我国文艺界的视野并提供借鉴。本刊为保证杂志发表论文的学术质量和用稿公正性,全面实施匿名专家审稿制度,在国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并具有较大国际影响,现不仅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等国内权威检索机构所收录,而且是中国大陆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被A & HCI ( 美国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 全文收录的国际权威期刊。 发表流程:收稿---稿件初审---商定期刊---杂志社审稿---办理定金---修改定稿---确认---付余款---杂志社发采稿通知---发表见刊---接收期刊样册---知网收录 论文刊发时间:从收到论文版面费起3-4个月(特殊情况除外),针对需要快速发表的作者提供绿色通道服务。 本站声明:期刊之家网与多家医学期刊结成了学术联盟,如果您有发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SCI收录期刊的需求,以及对于需要论文发票的作者可以与我们联系 1、学术期刊论文发表时间安排等相关咨询联系刘编辑1269292199 2、不违反宪法和法律,不损害公共利益。 3、是作者本人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不侵犯任何著作权和版权,不损害第三方的其他权利;来稿我方可提供“中国知网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检测,提供修改建议,达到文字复制比符合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 4、本站初审周期为2-5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2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 5、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 6、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7、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 8、切勿一稿多投,稿件一律不退,请自留电子稿。 《外国文学研究》杂志期刊栏目设置 本刊主要栏目:中外学者访谈、英国作家作品研究、美国作家作品研究、欧洲文学研究、东方文学研究、比较文学研究、问题与学术、文化与文论、外国文学在中国、学科建设与教学研究、文学伦理学批评等。 《外国文学研究》杂志期刊常见论文发表范例 关于西方文论分期问题的讨论——当代西方文论基本定位 韩国学界对中国近、现、当代作品中韩国人形象的发掘与研究

质性研究教育研究的人文学范式

质性研究:教育研究的人文学范式 来源:《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第7期作者:余东升 摘要:教育研究中存在着科学范式和人文学范式,质性研究其实就是教育学中的人文学范式。德语Buildung一词在哲学和教育中内涵的演变,表明教育是个体生活世界的重要表现。在教育活动中,个体一方面受到传统和已有的意义世界的“型塑”,另一方面,又在接受这一“型塑”的过程中不断生成新的意义世界。因此,教育体现出人文世界的整体性、个别性、差异性和丰富性。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人文实践活动。自然科学的方法在揭示教育的上述特征时,明显有其局限性。而质性研究秉承经验描述及阐释学的方法,在研究教育的人文性方面,有着十分恰当的适切性。质性研究最终又必然走向行动研究,从而将教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统一于教育活动中,统一于人的生活世界之中。 关键词:质性研究;人文学;范式 20个世纪90年代以来,质性研究被引入中国大陆。近20年来,国内翻译出版了大量的有关著作。质性研究在教育研究中一度受到广泛的重视和运用。但是,人们对质性研究的理解,仅限于一种研究方法(method),将其视为与定量研究相对应的一种研究方法。这一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凸显出质性研究在教育研究中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在笔者看来,按照阐释学的传统,教育首先是一种人文现象,教育研究也因此具有人文学科属性。质性研究,对教育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它是教育研究中的人文学范式。通过质性研究,才能更好地解释教育的人文性,更好地理解教育活动,进而提升教育实践的水平。 因此,本文关注的重点是,质性研究作为教育研究的人文学范式的价值和意义,而不是质性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技术(technic)。至于后者,已有大量的专著作专门的介绍。 一、教育研究的范式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对待同一朵梅花,人们可以有三种态度:科学的、实用的,以及审美的。科学的态度将梅花视为植物的一种分类;实用的态度将梅花视为一种可以出售的商品;审美的态度将梅花视为美的对象。[1]按此推论下去,人们可以用三种方式来研究梅花:科学的、经济学的和美学的。无独有偶,莎朗·梅利亚姆(Sharan B. Merriam)在《质性研究与案例研究在教育中的运用》一书中,引用了卡尔(Carr)和凯密斯(Kemmis)的观点,将教育研究分为三种模式:实证的(positivist)、阐释的(interpretive)和批判的(critical)。[2]这三种研究模式的基础也在于以三种不同的态度来看待教育。 这实际上告诉我们:人们对某个研究对象的研究,不仅取决于对象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客观性),而且还取决于我们如何对待对象的态度(主观性),也就是研究者的研究视角(perspective)。研究视角决定着研究者对研究对象属性的界定。即,人们总是从特定的视角去研究对象的某个方面。研究对象的属性是多元的,研究的视角也是多元的。因此,对任何一个对象的研究,都可以是多元的。相应的,研究方法也必然是多元的。 教育学研究也是如此。比如,根据实证主义的观点,我们可以将教育视为一种类似于自然对象那样的客观对象,是一种具有惟一性的“实在”(reality),具有稳定性、可观察性、可测量性。因此,可以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它。采用这一方法所获得知识是客观的知识,是可以用数量及其关系来表达的知识。根据阐释性研究模式,我们还可以将教育视为具有特定意义的过程和经验。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并不只是具有自然属性的客观实在,而是一种社会和一些个体(individuals)所建构(construction)的实在。因为即使在同一教育事件中,人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