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5.1洁净的燃料_氢气试题

九年级化学上册5.1洁净的燃料_氢气试题
九年级化学上册5.1洁净的燃料_氢气试题

5.1 洁净的燃料——氢气

小试身手

1 [ 基础题 ] 有些燃料的燃烧在产生能量的同时,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下列燃料中,你认为是最清洁燃料的是()

A.煤 B.石油

C.乙醇 D.氢气

2 [ 基础题 ] 在通常状况下,鉴别氢气和氧气可以利用的方法是()

①分别溶于水

②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气体中

③分别吹肥皂泡

④分别观察颜色、状态、气味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 [ 提高题 ] 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氢气,如图 5-1-5所示倒置于铁架台上,将点燃的蜡烛缓慢插入集气瓶中,瓶口有一团火焰,插入瓶中后蜡烛熄灭了。根据上述信息推测氢气的性质,不正确的是()

A.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B.氢气具有可燃性

C.氢气不支持燃烧

D.氢气易溶于水

4 [ 基础题 ] 氢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元素之一,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能源,原因是___________,火箭利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液态氢___________(填“热值”或“比热容”)大,为了便于储存,利用降温加压的方式将气态氢变成液态氢,液态氢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 基础题 ] 用如图 5-1-

6 所示的方法可检验氢气的纯度。

(1)根据该图示可以推测出氢气的性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提高题 ] A、B 是氢气吹出的肥皂泡,在空气中慢慢上升,用火柴分别从下方点燃 A,从上方点燃 B,如图 5-1-

7 所示,观察到:A、B均产生火球,B 的爆鸣声比 A 大。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击中考

7 [ 漳州中考 ] 我国自主研发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长江三号丙”,其第三级火箭发动机采用的燃料是液态氢,助燃剂是液态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比空气大

B.液态氢燃烧时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D.氢气变成液态氢是物理变化

8 [ 娄底中考 ] 检验氢气纯度时,判断氢气较纯的现象是()

A.听到尖锐的爆鸣声

B.听到轻微的爆鸣声

C.未听到声音

D.试管炸裂

9 [ 重庆 B 中考 ] 氢气作为 21 世纪极具开发前景的新能源之一,理由是()

①燃烧热值高

②原料资源丰富

③储存和运输时安全性高

④燃烧产物无污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 [ 无锡中考 ] 美国普度大学研发出一种制备氢气的新工艺,流程如图 5-1-8 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铝镓合金可以循环使用

B.太阳能的利用可以解决部分能源危机问题

C.流程中的氧化铝、水和氧气都属于氧化物

D.铝镓合金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H 2 O= Al2O3 +3H2↑

11 [ 潍坊中考 ] 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如图 5-1-9)。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分解的水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氧气和氢气的质量和

B.氢气和氧气的反应吸收热量

C.氢气和氧气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12 [ 内江中考 ] 当今社会,随着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能源和环保问题日趋严峻,研究以太阳能、氢能等新型能源为动力的汽车迫在眉睫。氢燃料汽车使用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环保的角度分析,使用氢燃料汽车最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 贵阳中考 ]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变化,故化学学习中我们应该建立起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根据如图 5-1-10 所示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三幅图中表示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若用图表示氢气燃烧的微观变化过程,反应前后三幅图的正确顺序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___反应。

(3)氢气是最清洁的能源,为了使氢气充分燃烧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在反应物中应增加的

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若将图中微观示意图顺序进行调整,还可以表示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解详析

1 D 解析氢气的燃烧产物只有水,是最清洁的能源。

2 B 解析氢气和氧气溶于水均没有明显现象;二者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但氢气可以燃烧,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其中,能被点燃的为氢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稍大,因此肥皂泡升空的充入的为氢气,下降的充入的为氧气。

3 D

4 氢气燃烧的产物是水,不产生污染热值

2H 2+O 2=====点燃

2H 2O

5

(1)①密度比空气小 ②可燃性

(2)2H 2+O 2=====点燃

2H 2O

6 A 、B 肥皂泡破裂,氢气与空气接触被点燃,燃烧产生火

球并伴有爆鸣声,A 中氢气被点燃时较纯,爆鸣声较小,B 先破裂后被点燃,氢气与空气接触面积较大,燃烧较剧烈,爆鸣声较大

解析 用火柴点燃肥皂泡,肥皂泡破裂,氢气与空气接触被点燃,会产生爆鸣声,A 是从下方点燃,则进去的空气较少,被点燃的时候氢气较纯,爆鸣声小,而B 从上方点燃,则是肥皂泡先破裂,然后被点燃,氢气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燃烧较剧烈,故爆鸣声较大。

7 A

8 B

9 B 解析氢气作为极具开发前景的新能源之一,是因为氢能源有几大优点:热值高,原料水资源丰富,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因氢气可燃,易爆,储存和运输氢气的技术问题还未解决,因此尚未被广泛应用。

10 C

11 B

12

2H 2+O 2=====点燃

2H 2O 燃烧产物对环境无污染

13

(1)c

(2)b 、a 、c 2H 2+O 2=====点燃

2H 2O 化合 (3)A (4)2H 2O=====通电

2H 2↑+O 2↑

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精准扶贫是当前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下列帮扶措施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建立销售网络

B.腐熟农家肥

C.推进扶贫小额信货

D.清理池塘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建立销售网络,是通过互联网为媒介的销售途径,一般商品本身没有变化,即销售过程中没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腐熟农家肥是指各类家畜粪便等,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分解成为作物可利用的养分和腐殖物质,因此,腐熟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C、推进扶贫小额信货,需要通过银行的一种信贷,信贷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清理池塘中包括清整池塘和药物清塘,清整池塘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被点燃、火星四射

B.石蜡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点燃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可能发生爆炸

【答案】D

【解析】

【详解】

A、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选项错误;

B、石蜡和氧气反应生成的水、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不属于实验现象,选项错误;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选项错误;

D、点燃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可能发生爆炸,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

为了防止发生爆炸,在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前,都应检查可燃性气体的纯度

3.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 1℃时,A的饱和溶液65g中含有溶剂50g

B.要从B溶液中得到B,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

C.在t 2℃,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D.将t 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时,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从图示看:t 1℃时,A的饱和溶液65g中含有溶剂50g ,因为此时的溶解度是30克,所以50克水中最多溶解15克A;要从B溶液中得到B,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因为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很小;在t 2℃,A,B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将t 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时,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故选C.

考点:溶解度及其曲线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炼钢B.硫酸用于除铁锈

C.干冰用作制冷剂D.氢气可用作燃料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此用途是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助燃性为化学性质,A选项错误;

B、此用途是利用了硫酸的酸性,该性质属于化学性质,B选项错误;

C、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可作为制冷剂,升华吸热是物理性质,C选项正确;

D、此用途是利用了氢气的可燃性,可燃性为化学性质,D选项错误;

故选C。

5.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钠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1

C.钠原子核外有11 个电子

D.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g

【答案】C

【解析】

【详解】

A、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中子数不是11,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则钠原子核外有11个电子,该选项说法正确;

D、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单位不是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点睛】

元素周期表中,每种元素占据的空格,左上角是原子序数,右上角是元素符号,中间是元素名称,下面是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除汞外,金属元素的名称都带金字旁,非金属元素的名称不带金字旁;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单位不是g。

6.下列实验设计与对应的实验目的表述不一致的是

A.比较火焰各层温度

B.探究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作用

C.验证CO2的密度比空气大

D.探究呼出气体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不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小木条灼烧情况可以比较火焰各层温度的高低,不符合题意;

B、根据生产氧气的快慢可以探究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作用,不符合题意;

C、根据蜡烛熄灭的先后顺序可以验证CO2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符合题意;

D、带火星的木条在呼出气体和空气中现象变化不明显,不能探究呼出气体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不同,应该用燃着的木条进行实验,符合题意。

故选D。

7.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能起到保护作用,则铁表面的氧化铁也能起到保护作用

B.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则硝酸与氢氧化钠也能发生中和反应

C.碱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则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是碱

D.蔗糖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蔗糖,也一定不能再溶解其它物质

【答案】B

【解析】

【详解】

A、铁表面的氧化铁结构疏松多孔,不像氧化铝薄膜致密,故不能起保护作用,A选项错误;

B、酸碱可中和,硝酸属于酸,氢氧化钠属于碱,故两者可中和,B选项正确;

C、碳酸钠也可使石蕊试液变蓝,但碳酸钠属于盐,不属于碱,C选项错误;

D、蔗糖的饱和溶液只针对蔗糖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仍可溶解,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8.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铁生锈B.食物腐烂C.冰雪融化D.蜡烛燃烧

【答案】C

【解析】

【详解】

A、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B、食物腐烂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C、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正确;

D、蜡烛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故选C.

9.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它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的是()

A.FeCl3NaOH HCl KCl B.BaCl2Na2SO4Na2CO3HCl

C.CuSO4NaOH KNO3BaCl2D.KCl AgNO3HCl HNO3

【答案】D

【解析】

A、由于FeCl3溶液显黄色首先鉴别出来,能与FeCl3 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是NaOH溶液,在分别加入剩余的无色溶液,红褐色沉淀溶解的是稀盐酸,则最后一种物质是氯化钾,故A不用其它试剂就能鉴别出;

B、四种溶液两两混合,能与另外的两种物质反应生成沉淀的物质的是氯化钡溶液,无现象的是稀盐酸,分别向沉淀中加入稀盐酸,能使沉淀溶解的,说明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的是碳酸钠,不溶解的是硫酸钠,故B不用其它试剂就能鉴别出;

C、由于CuSO4 溶液显蓝色首先鉴别出来,能与CuSO4 溶液生成蓝色沉淀是NaOH溶液,能与CuSO4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是BaCl2溶液,最后一种溶液是KNO3溶液,故C不用其它试剂就能鉴别出;

D、由于硝酸银与氯化钾、稀盐酸反应都能生成了氯化银白色沉淀,无法鉴别KCl、HCl,故D不用其它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故选D。

10.往含有FeSO4和CuSO4的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粒,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滤渣中只有Cu

B.滤渣中一定有Zn

C.滤渣中一定有Cu、Fe、Zn

D.滤渣中一定有Cu、Fe

【答案】D

【解析】

【详解】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锌、铁的活动性顺序为锌>铁>铜。所以向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投入一些锌粉,锌粉先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反应完全后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故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铜;向滤渣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滤渣中一定含有铁;可能含有锌;因此,滤渣中一定有Cu、Fe,可能含有Zn。

故选:D。

【点睛】

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

11.科学家研制出一种代号为DEPA的安全驱蚊剂,其化学式为C12H17NO,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无机物

B.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17

C.相对分子质量为191

D.由31个原子构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

A、该物质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选项错误;

B、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17;故选项错误;

C、相对分子质量=12×12+1×17×14×16=191;故选项正确;

D、该物质的一个分子由12+17+1+1=31个原子构成;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2.如图所示,将液体X加入到集气瓶中与固体Y作用,观察到气球逐渐变大,如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X 稀盐酸水水双氧水水

Y 铁粉氢氧化钠氯化钠二氧化锰硝酸铵

A.①②⑤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⑤

【答案】C

【解析】

【分析】

将液体X加入到集气瓶中与固体Y作用,观察到气球逐渐变大,说明X和Y反应生成气体或者是混合之后放出热量。

【详解】

①稀盐酸和铁粉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亚铁,符合题意;②水和氢氧化钠混合之后放出大量的热,符合题意;③水和氯化钠不反应,混合之后也不放热,不符合题意;④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符合题意;⑤水和硝酸铵混合之后溶液的温度降低,不符合题意。故选C。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____。

(2)t2℃时,物质a的溶解度与物质____的溶解度相等。

(3)t3℃时,把80g物质a加入到200g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形成的是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4)若a中混有少量的b,最好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a。

(5)t3℃时,将等质量a和b的饱和溶液降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正确的是__(填序号)。

A a>b

B a=b

C a<b

D 不能确定

【答案】物质c b 不饱和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A

【解析】

【分析】

【详解】

(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c;

(2)t2℃时,物质a的溶解度与物质b的相等;

(3)t3℃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把80g物质a加入到200g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

(4)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若a中混有少量的b,最好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4)t3℃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将等质量a和b的饱和溶液降到t1℃时,b物质的溶解度大于a物质的溶解度,所以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正确的是a>b,故选:A。

答案为:(1)c;(2)b;(3)不饱和;(4)A。

【点睛】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14.食盐是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晒盐场利用晾晒海水得到粗盐和卤水。

(1)去除粗盐中难溶性的杂质,主要步骤有:溶解、过滤、_________;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___________。

(2)在20℃时,向4个盛有2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纯净氯化钠固体,并充分搅拌,4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加入氯化钠的质量/g 9 36 81 90

所得溶液的质量/g 209 236 272 272

以下是关于上述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A ①②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 ③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20℃时,200g 水中最多可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72g

D 20℃时,将④继续恒温蒸发100g 水,过滤,得到36g 的固体 (3)卤水的主要成分及其溶解度曲线如图,t 1℃时:

将3种图中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 2℃,3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 【答案】蒸发 引流 ABC KCl 溶液、MgSO 4溶液、MgCl 2溶液 【解析】 【分析】

=

100%100g+ 溶解度

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

【详解】

(1)去除粗盐中难溶性的杂质可用过滤法,先通过溶解、然后过滤将不溶性杂质除去,再将滤液蒸发即可得到粗盐。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A 、分析上述四组溶液,由③组溶液可知200g 水中最多溶解72g 食盐,①②为不饱和溶液,③④为饱和溶液;故A 正确;

B、③④都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故B正确;

C、20℃时,20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72g,故C正确;

D、20℃时,④中溶液为饱和溶液且剩余18g食盐未溶解,将④继续恒温蒸发100g水,100g水中最多溶解食盐36g,因此过滤得到固体质量应为36g+18g=54g,故D不正确。故选ABC。

(3)升温到t2℃,硫酸镁温度变化了,溶解度降低,但是比t1℃的氯化钾的溶解度大,t1℃时它们的溶解度小到大顺序是KCl溶液、MgSO4溶液、MgCl2溶液,溶解度越大,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故3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KCl溶液、MgSO4溶液、MgCl2溶液。

15.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很多现象蕴含着化学知识。

(1)人类生存离不开能源,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和天然气,它们都属于(填“可再生能源”或“不可再生能源”)。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它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甲烷比汽油(主要成分可表示为C8H18)容易充分燃烧,是清洁能源,其原因是。(2)依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机动车驾驶员醉驾将受到刑事处罚。检测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可用一种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仪器。在K2Cr2O7中Cr元素的化合价是。

(3)2013年3月,浙江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可重复使用B.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C.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D.具有吸附性

【答案】(1)石油不可再生能源CH4+2O2点燃CO2+2H2O 含碳量低,容易充分燃烧

(2)+6 (3)ACD(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燃料燃烧及其利用,人类生存离不开能源,化石燃料主要有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由于它们都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形成周期非常长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煤的主要成分是碳,石油主要含碳、氢元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它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相对煤、石油而言,甲烷是清洁能源,因为含碳量低,容易充分燃烧,其中所含的杂质也较少,燃烧生成污染环境的物质也较少

洁净的燃料-氢气 教案

《洁净的燃料—氢气》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氢气的物理性质; (2)了解氢气的燃烧过程及产物; (3)知道点燃氢气之前必须验纯; (4)初步学习如何检验氢气的纯度。 (1)结合演示实验,对氢气的性质进行探究; (2)遵守实验规程,让学生意识到安全操作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氢气是理想的高能洁净燃料的原因,培养学生环保意识。(2)让学生明白一些安全知识,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氢气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氢气的验纯。 难点:点燃氢气前必须验纯的原因和方法。 三、教学工具 锌粒、稀硫酸、锥形瓶、长颈漏斗、水槽、集气瓶、导管、酒精灯、烧杯、试管、火柴、纸杯等。 四、教学方法 实验法、引导法、讲述法,归纳法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我们常用的燃料有哪些呢?[追问]这些燃料燃烧有什么危害? 引出课题:洁净的燃料—氢气 (二)观察实验、初探性质 观察活动1:认真观察教师收集气体的过程,并进一步观察该气体,得出氢气的相关物理性质;观察用嘴吹和用氢气流吹肥皂泡,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分析得出氢气的性质;然后用燃着的木条点燃氢气泡,你又观察到什么现象?从中能够得出有关氢气的那些性质? 阅读课本125页内容,同学们能用最简短的文字来总结一下氢气的物理性质吗? 板书:一、物理性质 在通常状况下,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是物质世界里最轻的气体),难溶于水。 (三)提出问题、再次探究 刚才我们在点燃氢气肥皂泡时,发现它能够燃烧,但在点燃氢气时,一定要点燃纯净的氢气,为了弄清这个原因,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个有趣的爆鸣实验。

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探究题(新)教学文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一、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1、为研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三 位同学分别做了这样三个实验。 实验一:称量镁条的质量,在空气中点燃,待反应结束、 冷却后,再称量生成白色固体的质量。 实验二:如图甲,将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称量,然后将两种溶液混合 (有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生成),过一会儿再称量。 实验三:如图乙,将装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大理石的烧杯中,称量,然后将稀盐酸与大理石混合,过一会儿再称量。实验数据见表: ⑴从表中数据看,这三个实验过程中,发生化 学反应的前后物质质量(填“减小“增大”或 “不变”):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 ⑵这三个实验中,实验(选填:“一”、“二”或“三”)正确地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⑵从不能正确反映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质量关系的实验中,选择其中一个说明实验设计中 的不当之处,请写出该实验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⑷由此可得出,在选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必须在__________ _(填“密闭”或“开放”)的体系中进行。 (5)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原因:。 二、燃烧条件的探究 1、下图是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3个对比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1 能燃烧的是 不能燃烧的是 物质燃烧要具有 实验2罩在玻璃杯中的蜡烛物质燃烧要 实验3较快被点燃的是 说明点燃小木条和小煤块所需的不同,物质燃烧还应满足的条件是 编号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变化前 4.8g 118.4g 112.6g 变化后8.0g 118.4g 111.0g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燃料5.1洁净的燃料_氢气教案新版粤教版.doc

洁净燃料—氢气

二、教学 过程探究活动一 探究活动二实验活动一 实验活动二探究活动三 三、小结 四、练习阅读教材 同学们设计实验证明氢气密度比空气 小吗? 师生共同探究:氢气吹肥皂泡并点燃, 表述观察现象和结论。 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了解氢气具有可 燃性,那么氢气燃烧的产物是什么呢? 你的依据是什么? 讨论一下,设计实验方案。 师生共同完成实验,引导学生注意观察 和总结归纳。 通过氢气燃烧实验,还能获得那些结 论? 我们刚才观察纯净氢气在空气中安静 燃烧,那么点燃不纯的氢气会产生什么 现象,同学们猜一猜。 师生共同验证:点燃不纯氢气的现象 引导学生分析,总结 形成结论: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验纯 提出问题,怎么验纯,学生阅读教材 演示 探究氢气球中充填的气体,提出猜想, 设计实验方案。 师生共同实验、验证、获得结论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归纳氢气有 物理性质 设计和表述 实验方案 辅助实验 学生观察 提出猜想 设计实验方 案进行组内、 组间交流。 得出氢气燃 烧产物是水。 书写化学方 程式。 拓展所学知 识 提出问题,激 发学习兴趣 观察现象,得 出结论 氢气不纯净, 点燃会爆炸 自主学习 讨论,设计方 案 小结,谈学习 的收获。 学生自学氢气物理性质 再次认识氢气 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 力 培养师生的归纳能力和 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的猜想和设计 实验方案的能力及合作 交流的能力。给学生展 示自我的机会,培养学 生敢于表现自我。 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 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 法,关注知识获得的过 程。 发展学生发散思维的能 力 学生理解点燃不纯净的 氢气会发生爆炸的内容 激发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增强学生实验操作的能 力。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自我总结的能 力 板书设计第五章燃料 第5.1洁净的燃料氢气 一、物理性质二、化学性质 1、通常无色无味气体 1、可燃性 2、密度是最轻的气体现象: 3、难溶于水 4、熔点、沸点低 2、验纯方法教学反思

《洁净的燃料——氢气》教案 (1)

5.1洁净的燃料――氢气 【教学课型】:新课 ◆课程目标导航: 【教学课题】5.1洁净的燃料―――氢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氢气的物理性质。 (2)了解氢气的燃烧过程及产物。 (3)知道点燃氢气之前必须验纯。 (4)初步学习如何检验氢气的纯度。 (5)遵守实验规程,意识到安全操作的重要性。 2、过程和方法:从燃料的角度去学习氢气的有关知识,控制好教学目标,不拓宽加深。 通过学生的观察, 了解氢气的爆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氢气化学性质的学习,知道氢气燃烧的热值高,是理想的高能燃料,而更好地开发氢能源。 【教学重点】氢气的物理性质及可燃性、氢气的检纯、燃烧反应的热值。 【教学难点】点燃氢气之前必须检纯的原因和方法。 【教学工具】用于测试氢气的特性所需要的氢气肥皂泡实验的相应器材,用于测试氢气可燃性的实验器材,用于测试不纯氢气爆炸的器材,氢氧燃料电池,相关图片,多媒体,小黑板等.【教学方法】本节是从燃料的角度去学习氢气的有关知识,课程标准对此要求不高,氢气的制法及还原性留在以后再学。因此,要控制好教学目标,不要拓宽加深。只要求学生认识氢气是无色、无味、最轻、难溶于水的气体,了解氢气在常温下性质稳定,在点燃时可燃,生成水放出热等即可。教学时要做好四个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切忌先把结论讲出来再去验证。引导学生理解学习过程、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做氢气燃烧实验时,都要无声地演示检纯操作(留下悬念学习下一个实验)。演示[实验5—2]时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做好记录,教师做解释:纯净的氢气经点燃可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火焰为淡蓝色(为增大氢焰的可见度,可在管口处用纸条把火焰引出来。必要时要解释火焰为何呈微黄色),氢气燃烧需要点燃,点燃后依靠反应本身所放出的热量维持其继续燃烧。 在演示氢气的爆鸣实验时,引导学生重点观察:①小孔处在点火之初的现象;②倾听响声的变化;③随响声变化而发生的现象。演示完毕后,启发学生想像出这个演示的全过程:当拔掉堵孔的纸团时,似乎“看见”(实为想像)氢气分子十分拥挤地从小孔扩散出来,与筒外的氧气、氮气分子相互接触。此时在小孔处点火,氢气达到着火点,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呈现一层火焰(几乎看不见),还可“看到”外界空气从简的下开口边缘补入筒内,使筒内的氢气混有越来越多的空气。孔口处燃烧的气体也变成混合气体,燃烧迅速引入筒内,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大量的热,使筒内气体急剧膨胀,顿时形成爆炸。 学生可能会对氢气燃烧需要“点燃”(提供能量)与燃烧反应放出能量感到相互矛盾。可向学生解释,§3.3已学过燃烧的条件之一是达到着火点(常温下氢气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是不会燃烧起来的),点燃后燃烧一旦进行,便有热量放出,随后便不再需要点燃了。 氢氧燃料电池的内容,只让学生阅读,使他们知道化学反应过程产生的化学能,不仅可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通过特殊的装置也可以转化为电能。让学生建立环保汽车的初步概念。 ◆课前预习:

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1: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熟练掌握药品的取用,给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的操作实验器材:镊子、药匙、试管、量筒、滴管、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锌粒、盐酸、碳酸纳粉末、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实验步骤: 一、药品的取用 1、用镊子夹取了粒锌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2、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并半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3、量取2ml盐酸加入到试管2中,往试管一中滴加盐酸。 二、结物质的加热:取2ml氢氧化钠溶液倒入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三、洗涤仪器:将本实验中所用的试管、量筒洗干净。 实验现象: 一、3加入盐酸后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外壁发热。 二、先产生蓝色紫状况淀,受热后,变为黑色的沉淀。 分析及结论: 一、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盐酸也锌粒反应放出氢气。 二、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生或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 三、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我们安全、正确、快速的进行实验并获得可靠结果的重要保证。

实验名称2: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及氧气的性质 实验目的:1、掌握用KMnO 4制取O 2的方法 2、了解O 2的化学性质。 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试管、水槽、集气瓶、镊子、KmnO 4、木炭、石灰水、细铁丝、酒精 实验步骤: 一、氧气的制取:1、查,先在水槽中装适量的水,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装,往试管中装入KMnO 4,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3、定,固定各仪器(注意,铁夹夹在试管中上部,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酒精灯与试管底部的距离)。4、倒,把两个装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倒立在水槽中。5、点,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再集中加热。6、收,待气泡连续、均匀的放出时,开始收集,收集好后在水中盖上玻璃片取出正放于桌上。7、移,先将导管移出水面。8、灭,最后熄灭酒精灯。 二、氧气的性质:1、把烧到发红的木炭伸入到氧气瓶中,熄灭后滴入石灰水,振荡。2、把细铁丝先沾点酒精,点燃,再伸入到O 2瓶中。 实验现象: 1、木炭在O2中燃烧,发白光、放热、滴入的石灰水变浑浊。 2、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一种黑色的熔融物。 分析及结论: 1、22CO O C 点燃 →+,CO 2使石灰水浑浊 2、432O Fe O Fe 点燃→+ 3、可燃物如:木炭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更剧烈;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如铁却可以在氧气里燃烧,说明O 2是一种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气体。

九年级化学氢气练习题

5.1 洁净的燃料——氢气 知识梳理 1.氢气的特性:密度最小的气体 在相同条件下,大约是同体积空气密度的___________,同体积氧气密度的___________。 2.氢气的其他物理性质 无色,无气味,___________溶于水,有三态变化。 3.氢气的化学性质——可燃性 实验:在空气中,用带尖嘴的金属导管点燃纯净的氢气 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___________火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___________,用手触摸烧杯壁感觉非常烫,说明反应放出了大量的热。 结论:该实验说明氢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能够安静地燃烧,不纯的氢气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___________。 5.检验氢气是否纯净的方法: (1)收集一小试管氢气; (2)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使试管口稍向下倾斜,移近酒精灯火焰; (3)移开拇指点火,听声音。若听到轻微的“噗”声,说明氢气___________;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表明氢气___________。

6.氢气是理想的高能燃料:氢气燃烧时放热量大,产物是水,没有污染,所以它是既洁净又高能的理想燃料。 疑难突破 为什么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能够安静地燃烧,不纯的氢气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 剖析:“点燃纯净的氢气”的实验:从金属管出来的是纯净的氢气,纯净的氢气燃烧时,只有少量氢气在金属管口跟氧气接触发生反应,产生的热量不多,很快就散失到空气中,周围的空气不会急剧膨胀,所以氢气能够安静地燃烧,不会发生爆炸。 “点燃氢气和空气的混合物”的实验:在塑料筒或杯内是氢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混合气体遇到上面的明火,在瓶内急剧燃烧,产生的热量比较多,导致气体在瓶内有限的空间内急剧膨胀,就发生了爆炸。 问题探究 问题教材通过吹肥皂泡的实验,验证了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请你利用这种思想,设计实验探究CO2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还是比空气小。(题目提供你足量的CO2气体和一切你所需的仪器) 探究:学生探究方案1: 用CO2气体吹肥皂泡,现象是看到肥皂泡缓慢向下运动,结论是CO2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学生探究方案2: 用CO2气体填充气球,现象是看到气球缓慢向下运动,结论是

洁净的燃料-氢气

授课学案 【知 识回顾与检测】 1、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正确 ...的是() A、CaCO 高温 CaO+CO2↑ B、2KMnO4 △ K2MnO4+MnO2+O2↑ C、Al+O2点燃 Al2O3 D、CO2+Ca(OH)2=CaCO3↓+H2O 2.把4克硫粉放在给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第一次实验中,参加反应的硫、氧气、生成的二氧化硫三种物质的质量比____________。 (2)通过计算求出第二次实验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是多少克? (3)在表中填写第三次实验生成的二氧化硫的质量。 【作业批改和讲解】 【知识讲解与练习】 知识点一:氢气的特性 ☆ 1、物理性质:①____色___味的气体;②___溶于水,因此可以用_____收集;③密度比空气________,是______的气体,因此可以用________收集

实验实验现象性质推断 用氢气流吹肥皂泡 例:下列可以用于收集氢气正确的方法是() A、排水集气法 B、向上排空气法 C、向下排空气法 ☆☆2、化学性质: ①氢气的可燃性 实验步骤:点燃纯净的氢气,观察火焰的颜色。把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烧杯 内壁出现的现象。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有什么感觉? 实验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_____的燃烧,火焰为__________,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 _________生成,手触烧杯感觉烫。 解释: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实际上是氢气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物是水。 化学方程式: 1、氢气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如右图,将盛满氢气的集气瓶瓶口朝下,同时把一根燃着的木条缓缓伸到瓶 底,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实验说明氢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 ②氢气纯度检验 ☆思考1:为什么点燃的氢气必须是纯净的? 实验:点燃纸杯中氢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观察到纸杯向上跳起。 解释:当氢气与空气混合时,一旦点燃,反应迅速进行,在极短的时间内放出大 量热,使塑料筒内的气体急速膨胀,结果发生爆炸。 结论:当氢气和空气混合时,点燃就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使用氢气之前,一定 要验纯。 ☆☆思考2:如何进行氢气纯度的检验? 实验步骤:收集一小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使试管口稍向下倾斜,接近酒精灯火 焰,再移开拇指点火。 实验现象:若听到____的爆鸣声,则表示氢气不纯;要再收集再检验,直至听到________。再次验纯时为什么要用手捂一会试管才能收集氢气? 因为:使管内氢气燃烧的火焰熄灭。 结论:经实验测定,空气中混入氢气的体积为总体积的4%-74.2%时,点燃就会发生爆炸,这个体积分数的范围就叫做氢气的爆炸极限。 注意事项:点燃氢气前要注意安全,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练习:5.1 洁净的燃料—— 氢气

5.1 洁净的燃料——氢气 一、选择题 1.以下燃料中对环境最友好的是( ) A.煤 B.石油 C.氢气 D.天然气 2.下列关于氢气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常温下,氢气不能跟氧气混合 B.水中含有氢元素,故氢气很容易制取 C.在常温下,氢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D.在点燃或加热的条件下,氢气能跟所有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3.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接触到明火,有发生爆炸危险的是( ) ①氢气②汽油蒸气③面粉尘④棉尘 A.仅①B.仅①②④ C.仅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鉴别氢气、氧气、空气三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 A.闻气味 B.测密度 C.用带火星的木条 D.用燃着的木条 5.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新能源,目前只在火箭发射等少数情况下使用,其主要原因是( ) 链接听/51例2方法点拨 A.制取成本高、贮存困难 B.氢气燃烧条件难以满足 C.制备氢气的原料极其匮乏 D.氢气燃烧过程难以控制 二、填空题 6.用有关氢气性质的字母填写下列空格。 A.可燃性B.难溶于水C.密度小 (1)作为发射火箭或导弹的燃料:________。 (2)填充探空气球:________。 7.在空气中点燃氢气,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1)现象: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________火焰,烧杯内壁有____________,用手触摸烧杯壁,感觉发烫,说明反应放出了大量的热,该实验说明氢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____________。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氢气作为一种新型燃料,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这是因为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实验室用图29-K-1所示装置制取氢气,并进行氢气在氯气(Cl2)中燃烧的实验。纯净的氢气可以在黄绿色的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氯化氢(HCl)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29-K-1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b______。 (2)在点燃氢气之前,要先检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4)比较氢气在空气中和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燃烧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三、计算题 9.氢气是理想的高能燃料,其燃烧产物对环境无污染。若充分燃烧8 g氢气,在标准状况下,最少需要氧气的体积是多少?(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约为1.43 g/L,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直击中考 1.2018·上海关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 A.产生蓝色火焰

九年级化学课本上的实验总结

九年级化学课本上的实验总结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实验2-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就是固体:选择红磷。 (2)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 (3)操作步骤: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 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并把塞子塞紧。等燃烧 结束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4)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瓶中原空气的1/5 体积 (5)结论:空气就是就是混合物 ; O2约占约占空气体积的1/5,可支持燃烧; N2约占约占空气体积的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 (6)探究: 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②能否用铁代替红磷?不能原因: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产物就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③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残余的氧气。 (7)空气的组成测定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P+5O2=====2P2O5 1、氧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2-2】O2可使带火星的木条的木条复燃(有助燃性,就是常用的氧化剂) ⑴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夹取木炭的仪器为坩埚钳,在酒精灯上加热到红热,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充分利用瓶中的O2),倒入澄清石灰水, 振荡 ,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 现象:在氧气中发出白光 ,放出热 ,生成无色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结论:木炭燃烧生成CO2 C+O2CO2 ⑵【实验2-3】硫燃烧 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无色气体;在氧气里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 点燃

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S+ O2SO2 【实验2-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操作:把光亮的细铁丝盘成螺旋状 ,下端 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 , 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现象: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大 量热,有黑色固体生成。3Fe+2O2Fe3O4 注意事项:必须先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一层细砂,防止红热熔融物溅落瓶底,使瓶底炸裂 上述实验可以瞧出,可燃物在氧气中比在空气里燃烧更剧烈 ,原因就是氧气支持燃烧,氧气瓶中的氧气浓度比空气中氧气浓度大,所以可燃物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 【活动与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 检查气密性的方法: 操作: 1)将导管插入水中;2)用手握住试管 现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实验2-4】实验室制取氧气 (一)加热KMnO4制取氧气 ⒈反应原理:2KMnO4K2MnO4+MnO2+O2↑ ⒉发生装置(1)反应物与反应条件的特征:反应物都就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 3、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将导气管的出口浸没在水中,双手紧握试管。如果水中出现气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原理:气体的热胀冷缩) 4收集装置: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排水法收集】。 由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向上排空气法】 要求:①导管伸入集气瓶底,【以利于排净空气】。 ②密度与空气接近的气体,不宜用排空气法收集。 5、操作步骤:①查(气密性)②装(药品)③定(固定试管)④点(酒精灯)⑤ 收⑥移(导管)⑦熄(酒精灯) 6.验满:(用排水法收集)如果气泡从集气瓶口逸出,说明气体收集满了。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收集满了。 7.注意事项: ①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入热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②试管内导管应稍露出胶塞即可【利于气体排出】。③停止反应时,应先把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被倒吸入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④加热KMnO4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被吹入导管,使导管堵塞】。 (二)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1、反应原理:2H2O22H2O+O2↑

5.1《洁净的燃料——氢气》同步练习(粤教版九年级上)

达标测试 我夯基我达标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B.点燃氢气时,火焰是淡蓝色的 C.氢气是无色、无气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氢气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唯一产物——水,该反应也能证明水的组成 思路解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是纯净物,不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混合物,所以A错误;氢气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燃烧是氢气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燃烧后的唯一产物就是水,所以它也可以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所以B、D是正确的;通常状况下,氢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最小,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氢气。 答案:A 2.在空气中点燃氢气,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1)现象: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_________火焰,烧杯内壁有_________,用手触摸烧杯壁,感觉非常烫,说明反应放出了大量的热,该实验说明氢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氢气具有____________。 (2)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氢气作为一种新型燃料,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淡蓝色水珠生成可燃性 (2)水氢气+氧气 (3)原料来源广泛燃烧热值高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 3.图5-1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根据此图,试分别从物质组成、分子构成、物质变化的角度各说出一种观点: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洁净的燃料——氢气》教案shaok

《洁净的燃料——氢气》的教学设计 课题:洁净的燃料——氢气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氢气的物理性质 2.了解氢气的燃烧过程及产物 3.知道点燃氢气之前必须验纯 4.初步学习如何检验氢气的纯度 二、过程与方法 1.遵守实验规程,意识到安全操作的重要性 2.知道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氢气是理想的高能洁净燃料的原因。 教学重点 氢气的物理性质及可燃性、氢气的验纯、燃烧反应的热值 教学难点 点燃氢气前必须验纯的原因和方法 教学方法: 实验引导,观察分析,结合多媒体直观形象化,学生为主体。 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脑一台;干燥管;尖嘴和长玻璃管各;酒精灯;塑料罐;烧杯;塑料袋;火柴;试管。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神州七号”发射升 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激动人心的时刻。(播放“神舟七号”发射升 [提问]火箭升空,要克服强大的地球引力,需要强大的能 量才能实现,而这种强大的能量正是通过燃料燃烧这种化 学变化来实现的。观看,倾听 激发学生学 习本章节知 识的兴趣,激 发学生爱国 主义热情 [提问]那么,我们生活中常用的燃料有哪些呢? (还有吗?同学们说的都很正确) [追问]煤、石油、天然气这些化石燃料燃烧有什么危害? 思考,回答:常见的燃料有 木柴、煤炭、天然气、液化 气、煤气、汽油、煤油等。 回答:热值不高,污染环境。 有学生生活 常识引入课 题,体现化学 与生活的密 切联系。[自问自答]那有没有一种燃料,燃烧后即放热大,又没有 污染呢? 有的,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洁净的燃 料――氢气 [板书]洁净的燃料——氢气 思考,倾听引入课题[回忆]提起“氢气”大家并不陌生,通过上一章的学习, 我们已经知道,水电解可以得到氧气和氢气。 那么,氢气有哪些性质呢?先看几张图片和相关的报道 [PPT课件] 思考,倾听温故知新 这节课就让我们通过化学实验来了解它,我们首先来做一 个有趣的实验。 【实验5-1】 用氢气流吹肥皂泡(用洗涤剂),然后用然着的木条点燃氢 气泡。观察到什么现象?从中能够得出有关氢气的那些性 质? 观察,回答:氢气泡上 升,遇火后燃烧(可能会伴 随有声音)。气泡向上漂移, 说明气体的密度是小于空气 密度的,(向下飘说明密度 大,同时说明气泡不一定都 是向上飘的)气泡遇火燃烧, 说明气体具有可燃性。 完成学案 培养,观察和 分析实验现 象的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探究题

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探究题(精心整理) 1、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①、②的名称①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序号,下同),气体收集装置为____或___ ;实验室制取二 氧化碳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或, 其中更好的是,优点有,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右图电解水实验中的现象,请回答: A端为电源的极。 写出B端所连接试管内气体的一点性 质。 该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3、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2)用A与D相连可制取的一种气体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小明将B与C相连,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操作有:a.停止加热b.固定试管c.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d.装药品和

放棉花e .加热,收集氧气。上述过程中缺少的一步操作是 , 将该操作编号为f ,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4)查阅资料:相同条件下,氨气(NH 3)的密度比空气小, 且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 合物可制取氨气。根据所查资料,制取氨气应选择的装置是 (填序号)。 4、下列是有关二氧化碳制取的相关问题: ①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用鸡蛋壳与稀盐 酸反应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其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是 。 ②如果用右图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火焰不熄灭的可 能原因是: ③实验操作中将鸡蛋壳捣碎的目的是 5、竹子是“有节、中空、四季常绿”的植物。同学们对竹子中的 气 体成分展开了探究,测定其成分。 (1)收集竹子中的气体。 小华提出:将一节竹子浸没在水中,在竹子上钻孔,用排水 法收集气体。 小刚提出:可用注射器从竹子中抽取气体。 大家认为两人的想法都可行,于是分为A 、B 两组,在相同的 条件下,A 组采用小华的取气方法,B 组采用小刚的取气方法,分 别完成下面的实验。 (3)测定氧气含量。 【查阅资料】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白磷的着火点为40 ℃。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方案一和方案二来 测定氧气含量。

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报告

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报告 课题及 实验名称 取用固体药品、液体药品 实验目 的 掌握实验室中药品准确取用方法,用试管装取①块状石灰石②细砂③水 实验用品 试管、药匙、长条纸(供学生做纸槽用)、镊子、铁钉、盛有水的试剂瓶、沙土(代替粉末状固体)、块状石灰石、细砂、水、污物杯。 实验原 理 取用固体药品、液体药品 实验步骤及 实验内容1.选择合适的仪器。 2.取用固体(块状、粉末状)药品的方法。 3.取用液体药品的方法。 4.整理器材。 实验结果分析1.向试管中放入固体药品。(如铁钉和食盐)。 2.向试管中放入液体药品。 3.在取用过程中,药品不能洒落。 反思及改进建议 有动手选择并检查实验用品的意识和动作(1)懂得没有说明用量时,药品的取用量的多少。(2)块状固体药品或粉状固体药品的取用操作;(3)液体药品的取用操作;(4)实验完毕,处理用剩的药品,整理桌面。 实验报告 课题及 实验名称 酒精灯的使用 实验目 的 准确使用酒精灯并能用实验的方法证明酒精灯火焰温度的高低。 实验用 品 酒精灯、火柴、小木条(或硬纸片)、污物杯。 实验原 理 酒精灯的准确使用方法

实验步骤及 实验内容检查灯内的酒精、灯芯。 2.点燃酒精灯。 证明酒精灯哪部分的温度最高。 4.熄灭酒精灯。 5.整理器材。 实验结 果分析 有检查的意识和动作如检查灯内的酒精、灯芯。 反思及 改进建议 用小木条(或硬纸片)迅速放入酒精灯火焰的中间,速度要快。 课题及 实验名称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 实验目 的 掌握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准确方法。 实验用 品 试管、试管架、试管夹、酒精灯、火柴、水、污物杯。 实验原 理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 实验步骤及 实验内容1.选择合适的仪器。 2.向试管中倒入不超过试管容积1/3的液体药品。 3.用试管夹夹持试管给试管中液体加热。 4.整理器材。 实验结果分析1.准确使用试管夹。 2.会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预热和固定加热)。 反思及 改进建议 试管口不能向着有人的地方(先均匀加热,再固定的加热),动作到位即可。 : 课题及 实验名称 固体药品的加热

《5.1 洁净的燃料——氢气》教学设计

《5.洁净的燃料——氢气》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是第五章“燃料”的第一节,前面已经学习了氧气的性质、用途和实验室制法,知道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还学习了燃烧的有关知识及爆炸产生的原因,本节课学习清洁的燃料----氢气,了解氢能源的优缺点,为后面要学习的碳燃料、因能源开发的学习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比较高,化学概念基本掌握,但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不是太强。针对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尽量让学生动手动口,训练描述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的表达,危险性小的实验让学生去做。 设计思路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开业大吉的喜庆场面配以音乐为背景,使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进入本节课。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会发生危险,由氢气燃烧发生的火灾事故引入课题,引发学生思考,要合理使用某种物质,必须要了解它的性质,通过实验探究,学习氢气的物理性质、可燃性和验纯方法。由于氢气的燃烧产物是水,引入氢能源及其使用。为了能直观的观察氢气的性质,采用实验和多媒体相结合进行教学。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氢气的物理性质; (2)、知道氢气的燃烧过程及产物; (3)、了解点燃氢气前必须验纯。 2、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习氢气性质的探究; (2)、知道遵守实验规程的重要性并自觉遵守; (3)、初步学会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氢气是理想的高能洁净燃料的原因,初步树立节能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氢气的物理性质及可燃性、氢气的验纯。 教学难点:氢气的物理性质及可燃性、氢气的验纯。 教学准备: 启普发生器水槽试管酒精灯小木条肥皂水小烧杯带孔小塑料药瓶锌粒稀硫酸 教学过程:

初中化学5.1 洁净的燃料氢气教学反思

《5.1洁净的燃料——氢气(1)》课后反思 现就本节课的课标要求、教材地位、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来进行我的反思。本节教学可分为两课时完成,认识氢气的性质是第一课时,氢气是洁净的高能燃料为第二课时。下面是我对本节课第一课时的课后反思。 一课标要求 《5.1洁净的燃料氢气》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一级主题“化学与社会发展”中的二级主题“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中的内容,课标规定本节课从燃料的角度认识氢气,并懂得氢气属于最洁净的燃料,对环境无污染,并且在“活动与探究建议”中提出进行氢气的燃烧实验。在选择学习情境素材中提出用氢能源汽车作为本节课学习的素材。在课程标准中对“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一栏的标准规定了“知道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重要性”。 二教材地位 教材在第三章学习了燃烧和爆炸的知识、第四章已有了电解水产生氢气知识储备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氢气这种洁净的燃料。本节是从燃料的角度去学习氢气的有关知识,课程标准对此要求不高,氢气的制法留在《第六章金属》中再了解。因此要控制好教学目标,不要拓宽加深。只要求学生认识氢气是无色、无味、最轻、难溶于水的气体,了解点燃不纯的氢气可能发生爆炸,着重学习点燃纯净氢气发生的反应、现象以及如何检验氢气的纯度。 三教法学法 学生虽然已经学习了燃烧和爆炸的知识、第四章电解水产生氢气的知识以及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但是从安全角度考虑,本节课在教学原则上以安全性、直观性、师生协同性、科学性、启发性与探究性相结合为原则,并且理论联系实际的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演示实验、学会思考,通过实验现象的交流得出实验结论。在学习氢气的物理性质以及如何检验氢气的纯度上,主要采用“阅读—归纳”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出氢气的物理性质及检验氢气纯度的关键操作。在学习氢气的化学性质时,主要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启发学生观察和记录现象,点拨关键之处,之后通过“互动—交流”,加深对氢气特性、燃烧、检验纯度等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如下:创设学习情境→实验探究→观察与思考→讨论与交流→当堂检测→归纳总结。现就各环节的优、缺点反思如下: 创设学习情境环节优点:通过对《爸爸去哪儿》动画片的特别编辑,引入本章课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积极的投入到本章乃至本节的学习中。缺点:从教学效果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是学生的激情并非如我想象的那么高涨,我想可能是学生认为灰太狼煮小羊是不对的,所以当我问:“你们愿意帮助灰太狼吗?”学生的呼声并不是特别高。即:我在创设情境的时候只注重了教学内容的考虑,却忽视了从道义角度来看,情境的是否合理,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多角度考虑问题。在本节导入新课时,我选择了氢燃料公交车的新闻报道设置悬念:“为什么氢燃料公交车能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再来回答,首尾呼应,效果较好。 实验探究环节优点:1、实验都很成功,其中氢气燃烧实验选择了金属导管,虽然由于光线的问题,看上去不是特别明显,但是并不影响实验的整体效果。2、本节课涉及到的演示实验有四个,我对其先后顺序进行了整合,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即:由实验【5-1】氢气吹肥皂泡并点燃肥皂泡使学生认识氢气的密度与空气密度的关系以及氢气的可燃性,从

初三上册化学实验汇总

1.红磷燃烧实验(空气组成实验) 符号表达式:P+O2 点燃 P2O5. 实验现象:红磷燃烧,发光、放热,产生黄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白烟,生成白色固体。 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集气瓶内水面上升约1∕5 体积。 水倒流原因:红磷燃烧,消耗瓶内氧气,生成固体,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小于外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又由于氧气约占空气体 积的1∕5,所以水进入集气瓶中约1∕5体积。 成功的关键: 1.红磷要足量。(否则结果偏小) 2.导管内事先充满水。(否则结果偏小) 3.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否则结果偏小) 4.装置不漏气。(否则结果偏小) 5.要先夹住橡皮塞。(否则结果偏大) 注意:集气瓶底部放水的原因:吸热、减压、防止胶塞被弹开。 2.氧气性质实验 1.木炭燃烧 现象:空气中:发出红光,放热。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的无色气体。 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的无色气体。 表达式:C+O2 点燃 CO2 2.硫(淡黄色固体)燃烧 现象: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表达式:硫+氧气点燃 二氧化硫 S O2SO2

注意:集气瓶底部放水原因:吸收SO2气体,防止污染空气。 3.铁丝燃烧 现象:空气中:不燃烧,只产生红热现象。 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表达式:铁+氧气点燃 四氧化三铁 Fe O2Fe3O4 集气瓶底部放水的原因:防止生成的高温物质溅落,炸裂瓶底。 4.镁条燃烧 Mg+O2点燃 MgO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白色固体,放热。注意: (1)用砂纸打磨的目的:除去镁条表面的氧化膜。 (2)石棉网的作用:承接燃烧产物,防止烫坏桌面。 (3)坩埚钳的作用:夹持镁条,防止烫伤手。 5.石蜡燃烧 石蜡+氧气点燃 二氧化碳+水 现象:空气中:黄色火焰,放热,稍有黑烟。 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集气瓶内壁出现水珠,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6.制取氧气实验 (1)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分解制氧气: KClO3 MnO 2 KCl+O3 △ 如图:(用KMnO4制氧气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5.1 洁净的燃料—氢气试题

5.4古生物遗产---化石燃料试题 1.用氢气吹的肥皂泡能迅速上升,说明了 ( ) A.氢气常温下是气体 B.氢气无色无味 C.氢气难溶于水 D.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 2.下列事实能证明某种气体是氢气的是 ( ) A.充满气体的气球在空中能上升 B.在空气中点燃能燃烧,且火焰呈淡蓝色 C.与空气混合,点燃时发出爆鸣声 D.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生成物只有水 3.在点燃氢气前须先检验其纯度是为了检验( ) A.气体是否是氢气 B.氢气中否含有水蒸气 C.氢气中是否混有氧气 D.氢气是否具有可燃性 4.鉴别氢气、氧气、空气三种气体,你认为最简便的方法是 ( ) A.试验其溶解性 B.测各自的密度 C.闻各自的气味 D.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三种气体 5.要得到2g氢气,需电解水的质量是() A.2g B.9g C.18g D.36g 6.等质量的下列物质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最多的是( ) A.氢气 B .碳 C.硫 D.镁 7.氢气是一种高能燃料,下了微粒中能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的是() A.H B.O C.H2 D.H2O 8.鉴别氢气、氧气、空气三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方法最简便的是() A.闻气味 B.测密度 C.用带火星的木条 D.用燃着的木条 9. 盛有下列气体的集气瓶,瓶口向下放在实验台上的是() A.氧气 B.氢气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10.氢气是一种清洁的能源,以氢燃料电池为动力的汽车已在北京等地试运行。 (1)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从质量守恒定律观点看,水可以作为制取氢气的原料,其原因是。(略,水中含有氢元素) 11.开发和利用清洁而又高效的能源,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 (1)氢气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理想的制氢方法是。(2)目前已经开发和利用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将转化为的装置。 (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气化学能电能) 12.可开采的石油越来越少,人们开始研究氢气,使之成为汽车的一种新能源,下面是汽油和氢气的热值,汽油(以C8H18为例)=4.6×107J/kg;氢气=14.3×107J/kg。 (1)完全燃烧20kg的氢气和汽油,各放出多少热量? (2)分别写出氢气和汽油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Q氢气=2.86×109J Q汽油=9.2×108 J 方程式略)

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题

实验题练习 1.过氧化钠(Na 2O 2)是一种浅黄色的固体,常温下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 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某学生以石灰石、稀盐酸和过氧化钠为原料制取氧气,设计出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请你按下列要求回答: (1)编号为a 、b 、c 的仪器名称:a______ b_______ c_______ (2)A 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验D 装置中是否收集满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表明过氧化钠样品已完全反应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冬日里的一天,某班教室的暖气片和暖气管的接口处突然爆裂,里面喷出大量的黄色液体,并伴有一些红褐色的固体。水暖师傅、老师及同学们进行了紧急抢修。事后,同学们出于好奇收集了红褐色固体进行探究。[初步分析]红褐色固体的主要成分是铁锈, 铁锈的成分复杂,主要是________。由此联想到 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使铁转化为铁的化合物的过程。 [搜集资料]①不溶性碱加热 金属氧化物+水(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 ②暖气片是由生铁铸成的;③暖气用水为硬度较大的自来水; ④铁与铜都是属于金属,有部分相似的化学性质。如:铜在潮湿的空气中可以形成铜绿[化 学式为223()Cu OH CO ]。 [提出猜想]请根据上述任意一条资料分析,红褐色物质中还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____________ (写一种物质即可),你猜想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实验]请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红褐色固体已干燥并研成粉末) 。 实验过程 预期的实验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