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

这本书是朋友yx送的,一开始并没有什么兴趣,看了一些就随

手搁在了书架上。之后有天天气很好,就又拿出来看。看到中段哈

罗德在斯洛伐克女人的帮忙下重获新生,真正认识到了自我的旅途

开始,我就再也停不下来了,只想继续看下去,看哈罗德还要经历

怎样样的困难,看他和莫琳和戴维他们一家人到底发生了什么,看

奎妮是否撑到了哈罗德到达的那一天……

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笨拙,木讷,内向,无宗教信仰,交流障碍,甚至不明白如何表达对儿子的爱,穿着一双帆船鞋,一件防水

夹克。什么都没有准备,就凭着自我强烈的意念,走路87天,627

公里,难以想象。我很钦佩哈罗德的勇气和毅力。以前我一向觉得,没有信仰就很难完成很多事,没有伟大的梦想,就很难到达远方。

看完这本书,原先没有信仰也能够走完一个人的朝圣之路,没有伟

大的梦想,依旧能够依靠强大的信念到达你想抵达的地方,或许那

不是成功的山顶,但那却是你的精神故园。

生活在21世纪。智能手机变成了生活的遥控器,交通工具成为

了身体之外的双腿,电视电脑代替了自然生活,高楼大厦替代了树

木花草……当我看到哈罗德没有手机、没有电脑,甚至没有专业的

徒步鞋时,我想到我们,这些日渐被高科技操纵的人,我们离不开

手机,放不开自我的身心,每一天只是局限在城市的一隅。我忽然

感到羞愧。我想到自我之所以想看着这本书是因为我手机摔坏了很

无聊不然根本不会想起,于是更加羞愧。

多久没有好好看书,好好写读书笔记了?高中时每一天被语数外史地政淹没,我就在想,等到了大学,我必须要看很多很多书,把

这几年没有看的、想看的书都看完。大一刚开学的班会上,我在心

愿墙上写下我要在这四年里看完600本书。但是这么久了,其实根

本没有好好看完几本书。有时光的时候,都在看视频、玩手机、聊

天扯谈。看吧,拖延症就这样浪费了近一年时光。

哈罗德让我明白,我们能够做很多事。只要拥有自我的信念,那么就必须能够看到路的方向。对,中途必须也会有迷惑。但要相信

那一句话“当一个人真正想做一件事时,全世界都会来帮你”。

于是我又想到了我们身边都存在的那些穷游者。他们有的搭车去柏林,有的骑行川藏线,有的徒步穿越亚欧。都是灰头土脸,吃尽

苦头,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磨难,体验着难以想象的身体疼痛。他

们的勇气,来源于对梦想的执着,对信念的坚持。

每个人都以前有过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的梦想,但是,大多数人的梦想都淹没在生活的琐事里,就像五月天的歌词“期盼一场旅程

精彩万分你却还在等等到荒废青春用尽体温才开始悔恨”。我期望

有一天,我真的能有勇气去开始一场说走就走的旅程,我能去做那

些只敢想不敢做的事,我不再奢求所有人的理解而真正听从我内心

的声音。说偏了,下方说回去。

在哈罗德的旅途中他遇到的一个女人对他说:“你还以为走路是世上最简单的事情呢,这些原本是本能的事情实际上做起来有多困难。”她继续说,“而吃,吃也是一样的,有些人吃起东西来可困

难了。说的也是。还有爱。这些东西都能够很难。”

路途的最后,我们从妻子的眼里看到了这八十七天的朝圣之旅对哈罗德的改变:“他当然没有长高长胖,但看着这个满面风霜的男人,黑色牛皮一样的皮肤、卷曲的头发,她突然觉得自我像张白纸

一样平平无奇,不堪一击。是他那种生命力使她颤抖,好像他最后

成了早该成为的男人。”

有一个细节我觉得很好,书中,哈罗德不嫌负累,买了本《野生植物百科辞典》,带在身边。他从此明白了这土地上许多许多植物

的名字,一一问名之后,这些闲花野草,在老头眼前展现出了前所

未有的新面目,像直到此刻,它们才真正地具有了耀眼生命一般。

看似闲闲带过的一笔,给全书带来了质朴的诗意。来于尘土,行于

路上,又归于尘土,土地永远在那里,为人与万物而备。

一本好的小说,能够吸引读者阅读的欲望,能够引起读者的深思,能够让人期盼不一样的生活,产生与以往不一样的想法。

最初是被这本书的名字吸引,以为是一个关于宗教信仰的故事。看完之后才发现其实不然,一个回忆,一个救赎的过程。

故事的内容很简单,其实就是主人公在收到一个故友的信,得知她得了癌症的,然后在给她寄去回信的路上碰到了一个加油站的女孩,她的一句话让他决定要徒步走到英格兰的另外一端,他认为带

着信仰会拯救她,在一路上碰到了很多的人,从一开始盲目的往前走,到中期的抛下一切,轻装上阵,到后来的跟随者,到后来的想

要放弃,在经历87的行走,他到了疗养院,见到了那个故友,而她

比他想象的要脆弱,87天的朝圣,结果与他想的太不同,可他同她

的妻子,朋友都有了新的开始。

哈罗德,一个从小缺乏爱的人,小的时候被母亲抛弃,酗酒的父亲在他16岁的时候扔给他一件大衣便让他走了,他靠着自己成长了,可也成长的不够成熟,还是缺乏安全感,他没能成为一个好的丈夫,一个好的父亲,甚至一个好的朋友。在他退休的时候收到了那份改

变了余下的日子的信,便是一个故友的来信。他唤起了一些过往的

回忆。生活就是这样,当我们漫不经心的时候,我们会被它侵蚀,

我们感受不到变化,生活的一成不变,而我们会忘记了一些人和事。他在经历加油站的时候一个年轻的姑娘说有信仰是很重要的事,让

他有了勇气去启程这一段不可思议的朝圣。也许毅力这件事本来就

是很少人天生都有的,如果不是哈罗德一直都有和其他人说他要去

见一个癌症的朋友,有的人嘲笑,有的人鼓励,有的人泄气,我想

他也很难去坚持,面对嘲笑的人,他忽略,面对鼓励的人,他感谢,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想法,而我们是否让自己的心跟随自己,还是跟

随别人,这个很重要,只有自己知道自己怎么想的。虽然人的想法

是会不断改变的,但也只有经历过自己的验证才能真的去明白这样

的事。

朝圣的过程被一些人传言,一些人加入,一些媒体的报道,让这个单纯的朝圣变的商业,变了味道。不管人和事都应当简单点,不

需要太多华丽的包装,不需要太多的物质,不需要太多的刻意。也

许一味的去追求绝对的单纯很难,也几乎没有可能,但人总不要太

和自己较真,随心去做。当越多的人有越多的意见,越多的人的离开,哈罗德决定一个人重新开始一个人的朝圣。他似乎又回到了最

初的初心。人的内心要平稳,自己不要晃动。在热闹的时候,你一样,在暗淡的时候,你一样。可也就在快到到达的时候,他想要放

弃了,很多的失败都是在快要成功的时候,在最困难的时候,这个

时候我们要逼自己一把吧,不然会后悔一辈子。可他见到了他的朋

友的朋友时,他的内心比他原本想的那个温馨的画面沉重的多,他

不知道自己的朝圣,是否是一个任性,他无法拯救她,反而让她承

受了太多的痛苦,他甚至不确认她是否希望他这样一路来见他,这

个都一个善良的人的想法,可是我想人总是要自我一点,无法顾忌

到那么多,做了变不要后悔。

在一路的朝圣中,人们认为他在解救他的朋友,其实他在拯救他自己,他救赎了他的婚姻,也让一个自责的父亲放下,也对他朋友

表达了歉意。所以没有一件事是没有意义的,有些意义是一边做一

边产生的。没有一分是浪费的,即便别人觉得你在无用功,可你依

然可以找到对你有意义的一个点。

人生是什么,很难下定论,人生该怎么过,很难下个程序,订个计划,无非是走一步算一步。一个人心是脆弱的,不定的,所以不

要轻易的指责自己,即便别人都在否定你,你自己也该给自己一个

信心,你有你的生活,你的想法。

对于现在的状况,我无力,我后悔,我自责,我甚至有些绝望,可那样又如何,该过的一天依然这样的过着,黑夜白天依然这样的

交替着。对于我当走的路,我依然不太确定,即便我下了决定,我

也很难做到不被环境也搅扰,而解决问题的人只有我自己,我无法

怨谁,当初的因,所结出的果,我无法推到任何一个人身上,因此

不要怪谁,也不要怪自己,自己过好,便是天晴!

人也只有在走完那一步的同时,我们才知道下一步怎么走。怎么样都当开朗的活着,以前觉得开心就好,现在觉得轻松自在很重要。放下心情,轻松一点吧!

——这一年,我们都需要他安静而勇敢的陪伴

哈罗德,一个退休的老人,他以为自己的人生就这么过去了——直到那封信的到来,那封改变了哈罗德一生的信。

一个人,六十多岁,八十七天,六百二十七英里,他仅靠着一双帆船鞋,和一个必胜的信念,走路横跨整个英格兰——去救一个已

经病入膏肓的患癌女人。

在这八十七天里,这六百二十七英里的路上,他坚守过,迷茫过,快乐过,绝望过,质疑过,相信过。人生路上的酸甜苦辣、风风雨

雨就在这一路上全部呈现;人性的善良与坚持,也在这一路上绚烂

绽放。

儿子的自杀让他痛不欲生,妻子的冷漠又让他无力面对生活。与生活的关系开始逐日下降,他开始不信任生活,直到收到一封信,

他工作时的女同事奎妮·轩尼斯的信,他才开始对生活有了充足的

信心。

哈罗德,一个男人,六十多岁。他安静,却不沉默;他寡言,却不怯懦;想过放弃,却并不放弃。这一年,在这个充满喧嚣的世界里,我们需要信念,也更需要他安静而勇敢的陪伴。

每个人,在生活中,或坎坷,或挫折,都要像哈罗德一样,有一个信念,以它为目标,去前进,去进步,就算没有完成,它也会带

给我们许多心灵上的收获。

就像哈罗德一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