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引入的微课教学设计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引入的微课教学设计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引入的微课教学设计

分数的意义微型课教案

分数的意义微型课教案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60-62 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 2 . 知道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可以用单位“1 ”表示。 3 . 引导学生学会抽象概括,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重点难点: 1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 2 .理解单位“1 ”。 3 .突破一个整体的教学。 四、学具准备正方形纸片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 .测量。 师生合作测量黑板的长是多少米?观察用米尺量了几次后还剩下一段,不够一米,还能否用整数表示?(不能) 2.计算。 教师让学生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人分得饼的个数怎样来表示?它结果不能用整数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分数。 3 .讲述。 在人们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人类在进行测量、分物和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就需要用一种新的数——分数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新的数—分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的意义”。 二、教学实施 1、出示课件 说说每个图下面的分数是: (1)把什么看做一个整体? (2)平均分成了几份? (3)表示这样的几份? 2、小组共同合作交流 1)出示4个苹果,6只熊猫能否平均分成若干份,要平均分,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2)结合小组汇报出示课件,展示结果 3、概括总结。 老师:刚才同学们在表示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甲:都是把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一份。 学生乙:我发现有的是把1 个图形平均分,有的是把4 个苹果、6 只熊猫平均分,还有的是把1 米平均分。 老师:一个图形比较好理解,我们把它称为一个物体,那么4根香蕉8个面包是由许多单个物体组成的,我们称作一些物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 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高三数学说课稿之《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

高三数学说课稿之《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 高三数学说课稿之《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 各科成绩的提高是同学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大家一定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积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三数学说课稿之《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希望同学们牢牢掌握,不断取得进步!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运动现象的重要的数学模型,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三角函数的定义是在初中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以及刚学过的角的概念的推广的基础上讨论和研究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是本章最基本的概念,对三角内容的整体学习至关重要,是其他所有知识的出发点。紧紧扣住三角函数定义这个宝贵的源泉,可以自然地导出本章的具体内容:三角函数线、定义域、符号判断、值域、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多组诱导公式、多组变换公式、图象和性质。三角函数的定义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函数这一基本概念,另一方面它又为平面向量、解析几何等内容的学习作必要的准备。三角函数知识还是物理学、高等数学、测量学、天文学的重要基础。 三角函数定义必然是学好全章内容的关键,如果学生掌握不好,将直接影响到后续内容的学习,由三角函数定义的基础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决定了本节教材的重点就是定义本身。 数学思想方法分析: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力图向学生展示尝试类比、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教学重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的符号规律。 教学难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概念的建构过程。 教学关键:如何想到建立直角坐标系;六个比值的确定性( 确定,比值也随之确定)与依赖性(比值随着的变化而变化)。 三、学情分析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

教材: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 目的:要求学生掌握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继而理解角与=2k+(kZ)的同 名三角函数值相等的道理。 过程:一、提出课题:讲解定义: 1.设是一个任意角,在的终边上任取(异于原点的)一点P (x,y ) 则P 与原点的距离0222 2>+=+=y x y x r (图示见P13略) 2.比值 r y 叫做的正弦 记作: r y =αsin 比值r x 叫做的余弦 记作: r x = αcos 比值x y 叫做的正切 记作: x y = αtan 比值 y x 叫做的余切 记作: y x =αcot 比值x r 叫做的正割 记作: x r =αsec 比值 y r 叫做的余割 记作: y r =αcsc 注意突出几个问题: ①角是“任意角”,当=2k+(kZ)时,与的同名 三角函数值应该是相等的,即凡是终边相同的角的三角函数值相等。 ②实际上,如果终边在坐标轴上,上述定义同样适用。(下面有例 子说明) ③三角函数是以“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

④0>r ,而x,y 的正负是随象限的变化而不同,故三角函数的符号 应由象限确定(今后将专题研究) ⑤定义域: αααtan cos sin ===y y y )(2 Z k k R R ∈+≠π πα αααcsc sec cot ===y y y ) ()(2) (Z k k Z k k Z k k ∈≠∈+≠∈≠παπ παπα 二、例一 已知的终边经过点P(2,3),求的六个三角函数值 解:13)3(2,3,22 2=-+=-==r y x ∴sin=13133 cos=1313 2 23 cot=32 213 csc=3 13 例二 求下列各角的六个三角函数值 ⑴ 0 ⑵ ⑶ 2 3π ⑷ 2 π 解:⑴ ⑵ ⑶的解答见P16-17 ⑷ 当=2 π 时 r y x ==,0 ∴sin 2π=1 cos 2π=0 tan 2π不存在 cot 2π=0 sec 2π不存在 csc 2 π =1 例三 《教学与测试》P103 例一 求函数x x x x y tan tan cos cos + =的值域 解: 定义域:cosx0 ∴x 的终边不在x 轴上

部编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梁伟雄教案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北京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梁伟雄 学情分析: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已经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的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数大小还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设想:本节课的教学,单位“1”和分数单位这两个概念非常重要,应从直观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用利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适当展开概念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在过程中获得者得感悟,自己构建这些概念的意义。教学目标: 1、在学生原有分数知识基础上,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2、经历认识分数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利用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养质疑和验证科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明确分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 教学难点:对单位“1”的理解。 教具和学具:卷尺、四张长方形白纸、四条一米长的绳子、

若干个小立方体和一捆绘画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温故引新。 1、师: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板书:分数)谁来说几个分数?(板书:如1/4)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板书):师:那你们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 二、教学分数的产生。 1、请一个学生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说一说,用“米”做单位,看看测量的结果能不能用整数表示。那剩下的不足一米怎么记? 2、在古代,人们就已经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师用一根打了结的绳子演示古人测量的情况)。课件呈现情境图,介绍分数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3、总结:在测量、分物的时候,可能得不到整数的结果,需要用一种新的数表示——分数表示。所以分数是人类为了适用实际需要而产生的。 4、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平均分配一些东西,也常常会遇到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情况。比如两个小朋友平分一个橘子、一块月饼、一块饼干等,每人分到的能用整数表示吗?用什么分数表示? 三、教学分数的意义。 1、师:下面老师要先考考大家,你能举例说明1/4的含义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教案

1.2.1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2)已知角α终边上一点,会求角α的各三角函数值. (3)记住三角函数的定义域.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直角三角形中三角函数定义到单位圆中三角函数定义,最后到直角坐标系中一 般化的三角函数定义,培养学生发现数学规律的思维方法和能力. (2)树立映射观点,正确理解三角函数是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 (3)通过对定义域介绍,提高学生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三角函数就是角度(自变量)与比值(函数值)的 一种联系方式. (2)学习转化的思想,培养学生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包括这三种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和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 教学难点:利用角的终边上点的坐标刻画三角函数,三角函数的符号以及三角函数的几何意义.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模式:启发、诱导发现教学. 新知探究 一、三角函数的定义: 提出问题 问题①:在初中时我们学了锐角三角函数,你能回忆一下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吗? 问题②:你能用直角坐标系中角的终边上的点的坐标来表示锐角三角函数吗? 学习了弧度制,知道了角的集合与实数集是一一对应的,在此基础上,我们来研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图1 如图1,设锐角α的顶点与原点O 重合,始边与x 轴的正半轴重合,那么它的终边在第一象限.在α的终边上任取一点P(a,b),它与原点的距离22b a >0.过P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M,则线段OM 的长度为a,线段MP 的长度为b. 根据初中学过的三角函数定义,我们有 sinα=OP MP =r b ,cosα=OP OM =r a ,tanα=OP MP =a b . 讨论结果: ①锐角三角函数是以锐角为自变量,边的比值为函数值的三角函数. ②sinα=OP MP =r b ,cosα=OP OM =r a ,tanα=OM MP =a b . 提出问题 问题①:如果改变终边上的点的位置,这三个比值会改变吗?为什么? 问题②:你利用已学知识能否通过取适当点而将上述三角函数的表达式简化? 最后可以发现,由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对于确定的角α,这三个比值不会随点P 在α的终边上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过图形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取到原点的距离为1的点可以使表达式简化. 此时sinα=OP MP =b,cosα=OP OM =a,tanα=OM MP =a b . 在引进弧度制时我们看到,在半径为单位长度的圆中,角α的弧度数的绝对值等于圆心角α所对的弧长(符号由角α的终边的旋转方向决定).在直角坐标系中,我们称以原点O 为圆心,以单位长度为半径的圆为单位圆.这样,上述P 点就是α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锐角三角函数可以用单位圆上点的坐标表示. 同样地,我们可以利用单位圆定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图2 如图2所示,设α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x,y),那么: (1)y 叫做α的正弦,记作sinα,即sinα=y; (2)x 叫做α的余弦,记作cosα,即cosα=x; (3)x y 叫做α的正切,记作tanα,即tanα=x y (x≠0). 所以,正弦、余弦、正切都是以角为自变量,以单位圆上点的坐标或坐标的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我们将它们统称为三角函数. 值得注意的是:(1)正弦、余弦、正切都是以角为自变量,以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2)sinα不是sin 与α的乘积,而是一个比值;三角函数的记号是一个整体,离开自变量的“sin”“tan”等是没有意义的. 二、例题讲解

高中说课稿范文高中数学《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说课稿模板_0185

2020 高中说课稿范文高中数学《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说课稿模板 _0185

EDUCATION WORD 高中说课稿范文高中数学《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说课稿模板_0185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各位同仁,各位专家: 我说课的课题是<<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内容取自苏教版高中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四册第1.2节 先对教材进行分析 教学内容: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定义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地位和作用: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是本章教学内容的基本概念对三角内容的整体学习至关重要.同时它又为平面向量、解析几何等内容的学习作必要的准备,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又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函数这一基本概念。所以这个内容要认真探讨教材,精心设计过程.

教学重点: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三角函数可以看作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初中用边长比值来定义转变为坐标系下用坐标比值定义的观念的转换以及坐标定义的合理性的理解;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学生学习能力 1.初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基本的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掌握了锐角三角函数的一些常见的知识和求法。 2.我们南山区经过多年的初中课改,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多数同学对数学的学习有相当的兴趣和积极性。 3.在探究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等方面发展不够均衡,尚有待加强必须在老师一定的指导下才能进行 针对对教材内容重难点的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我们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1)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的定义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能力目标: (1)理解并掌握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2)正确理解三角函数是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 (3)通过对定义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的推导,提高学生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5教案(精品教学设计)

分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的分母、分子,认识分数单位的特点,能正确读、写分数。 ②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③情感与态度:感受“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用具:教材第69-71页有关的投影片、线段图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1.提问:①把6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3个)②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每人分得这个苹果的 )。 2.指定一名学生用1米长的直尺量一量黑板的长度是多少米。(比3米长,比4米短)。 3.民主协商确定目标 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分数。究竟什么叫分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数的意义”。 二、尝试探索建立模型 1.学生回忆:我们已经学过,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算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例如: (1)出示月饼图。提问学生:把一块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 21 21

(2)出示正方形图。提问:把这张正方形纸怎样分?分成了几份?1份是它的几分之几?这样的3份呢?( 、 ) (3)出示线段图提问: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这样的1份是这条线段的几分之几?这样的4份呢? 如果把1分米的长度平均分成10份,这样的1份是它的几分之几?7份呢? 表 示什么? 2.进一步认识单位“1”。 以上都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看作一个整体,我们也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如4个苹果、一批玩具、一个班的学生等。例如: (1)出示课本第70页的铅笔图。提问:把4支铅笔平均分成4份,一支铅笔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2)出示小羊图。提问:把6只小羊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一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表示什么? (3)练习:说出下图中涂色的部分各占整体的几分之几。 ● ● ●○○○○○ ● ● ●○○○○○ ● ● ● ○ ● ○ ● ○ 3.揭示分数的意义。 10731 4143

高中数学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教案

§1.2.1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掌握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2、已知角α终边上一点,会求角α的各三角函数值。 3、记住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和诱导公式(一)。 <二> 能力目标 1、理解并掌握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2、树立映射观点,正确理解三角函数是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 3、通过对定义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诱导公式一的推导,提高学生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德育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三角函数就是角度(自变量)与比值(函数值)的一种联系方式。 2、学习转化的思想,培养学生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包括这三种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和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以及这三种函数的第一组诱导公式。 教学过程 问题1:你能回忆一下初中里学过的锐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吗? 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问题2:在终边上移动点P的位置,这三个比值会改变吗? 在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O为圆心,以单位长度为半径的圆叫单位圆 即:锐角三角函数可以用单位圆上的点的坐标来表示 推广: 我们也可以利用单位圆定义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 设α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x,y),则: 正弦,余弦,正切都是以角为自变量,以单位圆上点的坐标或坐标的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 (由于角的集合与实数集之间可以建立一一对应关系,因此三角函数可以看成是自变量为实数的函数.)

所以三角函数可以记为: 我们把角X的正弦、余弦、正切统称为三角函数 问题3:如何求α角的三角函数值? 求α角的三角函数值即求α终边与单位圆交点的纵、横坐标或坐标的比值。例1: 解: 例2: 事实上: 三角函数也可定义为: 设α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经过点P(x,y),则

分数的意义优质课教案

小学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 淮阳县刘振屯乡辛井小学吴林 教学内容: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学生知道分数是在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2、在正确理解单位“1”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应用分数解决有 关的问题。 3、通过操作、分析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1、在理解“整体”的基础上,理解单位“1”的含义。 2、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单位。 教具准备:橙子一个,水果刀一把,一盒粉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拿出一个橙子,指名要分给班里的两个同学,让学生想一想应该怎么分? (引导学生意识到要从中间平均分成两份) 2、教师演示不平均分的方法,让学生说一说可不可以,以此引导学生认识到要平均分。 3、提出问题:(1)每个人能分到整数个橙子吗?(不能) (2)每个人分到多少?1/2 (个) (3)引导学生认识到都得不到整数的结果,都是用分数表示的。 4、引导观看课本上的插图,介绍古时候人们在测量时也遇到了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问 题。 5、概括总结: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 表示。 大家已经对分数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我们来进一步探究分数的知识。 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教学整体的概念理解单位“1”的含义 (1)教师在黑板上写出自然数1,让学生说一说在自己身边关于1的例子。 (2)教师指名一位学生上讲台,让下面的学生用“1”说一说。然后教师走

上前和这个学生站在一起,再让大家想一想能不能用“1”来说一说。以此推广到班里的每一组或整个班级、整个学校都能看成是一个整体,都可用“1”来表示。 (3)出示插图1 的背面,让学生说一说这是什么?(一个圆形) 展示插图1,你能说说这里的1/4 的含义吗?(教师可作适当引导:把哪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了多少份,表示了几份) 插图1 插图2 插图3 插图2、插图3,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教师给予肯定和表扬。 (4)引导学生理解:整体可以很多,也可以很少,所以平均分的份数相同时,每份不一定一样多。如:4支粉笔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盒粉笔也可以看作一个整体,如果把这两个整体都平均分成相同的份数,那么其中的一份一样多吗? 教师说明: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 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5)课堂展示:你还能想出其他关于“整体”的例子吗?(鼓励学生多说一说) 2、概括分数意义。 (1)理解分数各部分的含义 提出问题:你能说出分数中分数线、分母、分子的含义吗?同桌讨论一下。 以3/4为例。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板书: 3 ……分子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分数线表示(平均分) 4 ……分母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 (2) 概括分数意义。 老师:通过上面的学习,同学们对于单位“1”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些物体。整体(单位“1 ”)可以很少,也可以很多。那么到底什么是分数,你能尝试用文字描述一下吗?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一》 教案苏教版

数学:1.2.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一)》教案(苏教版必修4) 第 3 课时:§1.2.1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一)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2.掌握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域和这三种函数的值在各象限的符号。 3.树立映射观点,正确理解三角函数是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网络载体,利用几何画板的直观演示,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善于发现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2.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相互讨论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3.通过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发现"与"形成"的过程,培养合情猜测的能力,从中感悟数学概念的严谨性与科学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三角函数就是角度(自变量)与比值(函数值)的一种联系方式; 2.学习转化的思想,培养学生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3.让学生在任意角三角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中,体会函数思想,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包括这三种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和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 难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概念的建构过程 【学法与教学用具】: 1. 学法: 2. 教学用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3. 教学模式:启发、诱导发现教学.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用与用坐标均可表示圆周上点,那么,这两种表示有什么内在的联系?确切地说, ● 用怎样的数学模型刻画与之间的关系? 二、研探新知 1.三角函数的定义 【提问】:初中锐角的三角函数是如何定义的?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的终边上任意一点的坐标是,它与原点的距离是。当为锐角时,过作轴,垂足为,在中,,,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说课稿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说课稿 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说的课题是《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一、说教材 1、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的第一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第一课时。它是本章教学内容的基本概念, 也是学好全章内容的关键,对三角内容的整体学习至关重要,同时它又为平面向量、解析几何等内容的学习作必要的准备,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 掌握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会求角α的各三角函数值;理解并掌握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及终边相同角的诱导公式,最后要理解三角函数的两域。 方法与过程上: 体验三角函数概念的产生、发展过程,通过对三角函数值的符号,诱导公式(一)的推导,提高学生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领悟直角坐标系的工具功能,丰富数形结合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培养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本着高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3、重点、难点: 重点是正确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分别在各个象限的符号判断法,终边相同角的诱导公式(一) 难点是把三角函数理解为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以及单位圆的应用。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在重点上有所掌握,难点上有所突破,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说教、学方法 一方面,我们都知道数学是集抽象与实践为一体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考虑到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温故知新,逐步拓展”的形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在学习中,得到体验。通过复习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结合前面角的概念的推广提出问题:如何修正三角函数的定义进一步扩展所学内容,发展新知识,从而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工具提高直观性增强趣味性,并注意用新课程理念处理传统教材,使学生在学习活动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教师发挥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揭示本质、经历过程、收获成果。 根据本节课内容以及学生认知特点和我自己的教学风格,主要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采用“启发、引导发现式”教学方法组织教学. 另一方面,人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分析归纳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公开课教案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5—46页内容以及相关的练习题。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的产生;认识单位“1”,会寻找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2、学生在看一看、画一画、折一折、写一写等体验中理解单位“1”,感受分数,进而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结合小组协作活动,提高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3、通过实践探索,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全面考虑数学问题的能力。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2、教学难点: (1)认识单位“1”和概括分数的意义 (2)理解用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四、教具、学具准备 1、教具准备: 课件,磁铁 2、学具准备: 彩笔、图画本、圆形、正方形纸片、线段、4根香蕉图片、一板面包图片(分格)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入新知 (1)拍掌游戏导出分数的产生。 8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个; 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个; 1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个; 第三个问题学生没有拍掌,提问:“同学们为什么不拍掌?”(得出“不是一个整数”。)

引出:“生活中不光是分东西时得不到一个整数,在测量或计算时往往也不能正好得到一个整数的结果,这时就用分数来表示。”(板书:分数) 学生看书45页了解分数的产生,并说说从中了解到什么。 (2)复习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师:“我们在三年级时初步认识了分数,(出示 41)你们会读这个分数吗?它的各部分分别叫什么? 明确: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 板书:分数的意义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单位“1” (1)操作探究 师:现在请你们拿出学具,用动手折一折、画一画等方式,表示 41这个分数。” 学生动手表示4 1。 师:表示完的同学可以先和同桌说一说你表示的 41。 (2)反馈交流,概括总结 师:现在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表示 41的? 投影展示 师:刚才同学们在表示4 1的过程中,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先自己想想,再同桌交流。 学生观察、比较,再交流汇报。 师:你们把什么平均分成了4份? 师:一个图形比较好理解,我们把它称为一个物体,那么4根香蕉8个面包是由许多单个物体组成的,我们称作一些物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 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板书:一个整体 单位“1” 师:这儿的“1”很特殊,加了“”,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它既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些物体,为了和自然数1区分,所以加了“”。你能说出,刚才这些41 分别是以谁为单位“1”吗?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教学设计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会宁县第二中学数学教研组曹蕊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三角函数这一章里最重要的一节课,它是本章的基础,主要是从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生成过程,从而很好理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在《课程标准》中:三角函数是基本初等函数,它是描述周期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数学和其他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课程标准》还要求我们借助单位圆去理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时研究的是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学生在初中阶段曾经研究过锐角三角函数,其研究范围是锐角;其研究方法是几何的,没有坐标系的参与;其研究目的是为解直角三角形服务。以上三点都是与本课时不同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发展学生的已有认知经验,发挥其正迁移。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借助单位圆理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能根据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具体的角的各三角函数值;能根据定义探究出三角函数值在各个象限的符号。 方法与过程目标:在定义的学习及概念同化和精致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类比、分析以及研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定义的学习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难点:引导学生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同化,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定义。 五、教学方法与策略: 教学中注意用新课程理念处理教材,采用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师生互动,教师发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揭示本质、经历过程. 根据本节课内容、高一学生认知特点,本节课采用“启发探索、讲练结合”的方法组织教学. 六、教具、教学媒体准备: 为了加强学生对三角函数定义的理解,帮助学生克服在理解定义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本节课准备在计算机的支持下,利用几何画板动态地研究任意角与其终边和单位圆交点坐标的关系,构建有利于学生建立概念的“多元联系表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数形结合地进行思维. 七、教学过程 (一)教学情景 1.复习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问题1:在初中,我们已经学过锐角三角函数.如图1(课件中)在直角△POM中,∠M是直角,那么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O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分别是什么?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公开课说课稿

《1.2.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容是《1.2.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下面我将围绕本节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设计这几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4中第一章第二节《1.2.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在必修1的学习中对函数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三角函数也是基本初等函数之一,它是描述周期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从而本节是学生在锐角三角函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扩展,是本章教学容的基本概念,是这一章最重要的一节课。 本节课以函数思想为指导,以坐标系和单位圆为定义工具,以初中学过的锐角三角函数为认知的起点,来掌握三角函数新的定义。新的定义可以更好的反应三角函数的本质,使得三角函数反应的数形关系更加的直接,数形结合更加紧密。 它是本章的基础,对三角函数的整体学习至关重要;同时它又是以后学习平面向量、解析几何等容的必要准备,通过这部分容的学习可以进一步的帮助学生理解函数这一基本概念。 2、学情分析 ①、我们的学生在初中学习的时候,是以直角三角形为背景去学习锐角三角函数,并没有从函数角度去认识锐角三角函数。

学生习惯了用直角三角形的比值去定义三角函数,对于用角终边上点的坐标来定义三角函数在认识上就存在着一定的障碍。 ②、我校的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较差,多数同学对数学的学习没有兴趣和积极性。 ③、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较差,学习习惯不好,所以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才能进行。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和以上教材分析,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设计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会求角α的各三角函数值;理解并掌握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及终边相同角的诱导公式。 2、过程与方法 体验三角函数概念的产生、发展过程,通过对三角函数值的符号,诱导公式(一)的推导,提高学生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领悟直角坐标系的工具功能,丰富数形结合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概念生成的过程,让学生去感受数学的自然美与简洁美 培养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观,培养学生实事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Ⅰ、教学重点:①、正确理解三角函数的定义;②、任意角三角函数在各个象限的符号;③、终边相同角的诱导公式(一) Ⅱ、教学难点:

高三数学复习说课比赛三角函数说课

每一个人的成功之路或许都不尽相同,但我相信,成功都需要每一位想成功的人去努力、去奋斗,而每一 三角函数 一.考试说明对本专题的要求: 全国卷在要求上四提高、三降低:在三角恒等变换、解三角形及简单应用两个知识点上 要求会用;对诱导公式、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不仅会用还要会利用三角函数线、 向量进行推导;正、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函数y=Asin(ωx+?)的要求低于湖北卷,正 切函数在区间-22 ππ(,)内只需理解单调性;其他无变化.

每一个人的成功之路或许都不尽相同,但我相信,成功都需要每一位想成功的人去努力、去奋斗,而每一16小题 三角函数的化简与求值 命题规律:本专题是高考的必考内容,纵观近三年全国高考数学卷Ⅰ,有 如下特点:(1)命题热点为图象和性质、三角函数的化简与求值、以及解三角形; (2)题型为3小题或1大题1小题;(3)分值为15分或17分. 三.专题知识体系构建的方法与总体构想: 三角函数的知识是学生刚进高中时学习的,时间间隔较长,在学习其它模块 时又不常用到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学生遗忘程度较深.针对学生的学情和考纲 的分析,我将本单元的复习计划确定为: 1.任意角、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3课时) 2.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与诱导公式;(5课时) 3.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8课时) 4.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及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6课时) 5.正、余弦定理及解三角形.(5课时) 四.重点知识强化、难点突破策略包括常见题型和解题方法: 1.题型一:三角函数的基础知识题. A. sin α>0 B . cos α>0 C. sin2α>0 D. cos2α>0 例2:(2014课标全国Ⅰ,文7)在函数①y=cos 丨2x 丨,②y=丨cosx 丨,③y=cos (2x+)④y=tan (2x ﹣)中,最小正周期为π的所有函数为( )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 方法点拨:利用求函数周期的方法:①根据定义;②利用公式. 2.题型二:三角函数的化简与求值 例3.(2014年江苏高考)已知),2( ππα∈,55sin =α. (1)求sin()4 απ +的值; (2)求cos()26 5απ-的值. 方法点拨: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及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公式. 例4.(2014年江西高考)已知函数)2cos()cos 2()(2θ++=x x a x f 为奇函数, 且0)4 (=π f ,其中).,0(,πθ∈∈R a 强化策略:引导学生回归教材,唤醒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回忆,通过学生归纳总结、合作交流 加深对基础知识的记忆.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教案(第一课时)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教案(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三角函数是函数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高中以至于大学都会经常用到三角函数的知识。初中已经学习过锐角的三角函数,教材第一节学习了任意角的表示方法,这些是学习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基础。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弦、余弦、正切的定义;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域和这三种函数的值在各个象限的符号 二.教学目标 1、理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2、会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 3、体会类比,数形结合的思想。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教学难点:从函数的角度理解三角函数。 四,教学过程 (一) 新课引入 (二) 练习:sin30= cos30= tan30= 那么300度,30000度呢? 我们已经学习了锐角三角函数,知道它是以锐角为自变量,以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你能用直角坐标系中角的终边上点的坐标来表示锐角三角函数吗? 设锐角α的顶点与原点O 重合,始边与x 轴的正半轴重合,那么它的终边在第一象限。在α的终边上任取一点P (a,b ),它与原点的距离r =22b a +>0,表示三角函数;

sin α=r b , cos α=r a , tan α=a b .取P ,使r=1,则sin α=b cos α=a tan α=a b ,引入单位圆的概念。 (三) 概念介绍 设α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 (x,y ),那么, (1) y 叫做α的正弦,记作sin α,即sin α=y ; (2) x 叫做α的余弦,记作cos α,即cos α=x ; (3) x y 叫做α的正切,记作tan α,即tan α=x y 。 正弦,余弦,正切都是以角为自变量,以单位圆上点的坐标或坐标的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我们将它们统称为三角函数。 (四) 例题讲解 例一 求3 5π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 小结:让学生熟悉三角函数的概念,用单位圆表示三角函数。 例二 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p (-3,-4),求角α的正弦,余弦,正切值。 小结:通过这道题的求解,让学生知道质押知道终边上一个点的左边就可以求出三角函数值,于是用角的终边上任意点坐标的比值来定义三角函数和用单位圆是等价的。引导学生思考这种“等价性”的原因,并让他们自己给出新的定义: 角α的终边上一点P (a,b ),它与原点的距离r =22b a +>0,则 (1) r b 叫做三角形的正弦,即sin α=r b ; (2) r a 叫做三角形的余弦,即cos α=r a ; (3) a b 叫做三角形的正切,即tan α=.a b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4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4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解析 这是一节关于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概念课。 三角函数是高中范围内即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之后的最后学习的函数,是函数的一个下位概念,与指对数函数、幂函数属于同一抽象(概括)层次。它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也是学习数学中其他知识内容的基础。 在初中,学生已学过锐角三角函数,知道直角三角形中锐角三角函数等于相应边长的比值。在此基础上,随着角的概念的推广,引入弧度制,相应地将锐角三角函数推广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此时它与三角形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是研究一个实数集(角的弧度数构成的集合)到另一个实数集(角的终边与单位圆交点的坐标或其比值构成的集合)的对应关系。认识它需要借助单位圆、角的终边以及两者的交点这些几何图形的直观帮助,这里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由锐角三角函数到坐标表示的锐角三角函数,再到单位圆上的点的坐标表示的锐角三角函数,直至得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体现了合情推理的思想方法。本节课将围绕任意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展开,任意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能够利用单位圆认识这个概念是解决教学重点的关键 一、教学目标设置 1、借助终边上一点的坐标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1)能利用直角坐标系中角的终边上一点的坐标表示锐角三角

函数; (2)能利用直角坐标系中角的终边上一点的坐标表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2、借助单位圆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3)能利用直角坐标系中角的终边与单位圆交点的坐标表示锐角三角函数; (4)能利用直角坐标系中角的终边与单位圆交点的坐标表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3、知道三角函数是研究一个实数集(角的弧度数构成的集合)到另一个实数集(角的终边与单位圆交点的坐标或其比值构成的集合)的对应关系,正弦、余弦和正切都是以角为自变量,以单位圆上点的坐标或坐标的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 4、在借助单位圆认识任意角三角函数概念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结合思想,并利用这一思想解决有关定义应用的问题。 三、学生学情分析 1、学生在利用终边上一点的坐标表示锐角三角函数时可能存在障碍,因为之前掌握的是用直角三角形的边长的比值来表示的,要克服这个困难,关键是引导学生联系之前新学的内容,怎样把角放在坐标系内,怎样做出三角形,帮助学生建立终边上点的坐标的比值与直角三角形有过边长的比值的联系。 2、学生在如何使终边上一点的坐标表示锐角三角函数的表达式变得更简洁的这个节点处,联想不到使用单位圆,因为以前没有接触

《分数的意义》优质课教学设计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概念课,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对分数深入学习和探究,认识单位“1”,抽象概括出分数意义,较完整建立分数的概念。通过具体的现实情境,调动学生相关生活经验来帮助理解概念的内涵。教材首先揭示了概念产生的现实背景,设计了两幅插图,前一幅从历史角度,表现了古人度量物体长度时遇到的困惑,形象揭示了在测量物体时由于得还到整数结果,而产生了把一个单位等分成若干再量的需要学情分析: 本节课使学生感悟到分数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在建构分数意义时,教材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让学生举例说明1/4的含义,然后运用适当的图片、图示从两方面来说明,1/4可以是一个物体四等份中的一份,也可以是一些物体四等份中的一份。接着逐步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在引入分数单位这个概念时,教材是以“做一做”提供具体实例来帮助学生分析理解的。教材在揭示概念时,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逐层深入地展开概念的形成过程。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52页例1和“练一练”,第56 页练习八1——4题。 教学目标: 整节课以“情智教学”为主线,通过学生的质疑、交流、合作、说理一步步的得出分数的意义以及单位“1”的含义。结合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和理解单位“1”.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1.老师这里有一个蛋糕,你能用一个数表示左边这一块吗? 二分之一。 那为什么是二分之一呢? 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2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二分之一。

重点强调“平均分” 分数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分子、分母和分数线 分母2表示什么意思吗?分子1呢? 2表示把蛋糕平均分成2份,1表示取其中的一份。 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来继续学习分数的相关内容。 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情境的设计是抓住学生心理的关键,通过生活中的蛋糕,让学生回忆平均分,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并能简单说说以前学过的分数的意义。 教学新课 1.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来继续学习分数的相关内容。出示ppt(书本52页例1) 四分之三。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4份,涂色占其中的三份 这里的一个月饼,我们可以称它为一个物体(板书) 第二幅图。 八分之五。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8份,涂色占其中的5份。 这里的长方形我们可以说他是一种图形。(板书) 第三幅图 五分之三。把一米平均分成五份,表示这样的三份。 这里的一米我们说它是一个计量单位(板书) 刚才我们研究的都是一个物体,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多个物体呢?请看大屏幕,这里有六个圆,如果现在我们把他们圈在一起,说明了什么? 把六个圆看成一个整体 他们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板书) 其实,像这样把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的情况有很多,比如说我们五七班所有的学生可以看成一个整体,我们班所有男生也可以看成一个整体,你还能再举几个例子吗? 现在,我们把这个整体分一分,(投影分的过程)多少? 三分之一。 它表示什么含义呢? 把六个圆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三份,涂色的占其中的一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