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边形经典培优提高题

四边形经典培优提高题
四边形经典培优提高题

四边形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如图,在矩形ABCD中,AD=6,AB=4,点E、G、H、F分别在AB、BC、CD、AD上,且AF=CG=2,BE=DH=1,点P是直线EF、GH之间任意一点,连接PE、PF、PG、PH,则图中阴影面积(△PEF 和△PGH的面积和)等于()

A.7 B.8 C.12 D.14

★★★2.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BC=2,O是AD的中点,连接OB、OC,点E在线段BC上(点E不与点B、C重合),过点E作EM⊥OB于M,EN⊥OC于N,则EM+EN的值为()

A.6 B.1.5 C .D

★★★3.如图,O为矩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AD=8cm,AB=6cm,将△ABO向右平移得到△DCE,则△ABO向右平移过程中扫过的面积是()

A.12cm2B.24cm2C.48cm2D.60cm2★★★4.如图,线段AB 的长为,点D在AB上,△ACD是边长为15的等边三角形,过点D作与CD垂直的射线DP,过DP上一动点G(不与D重合)作矩形CDGH,记矩形CDGH 的对角线交点为O,连接OB,则线段BO的最小值为()

A

.B.15 C .D.30

★★★5.如图是由三个边长分别为6、9、x的正方形所组成的图形,若直线AB将它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x的值是()

A.1或9 B.3或5 C.4或6 D.3或6

★★★6.如图,在矩形ABCD中,AD=6,AE⊥BD,垂足为E,ED=3BE,点P、Q分别在BD,AD上,则AP+PQ的最小值为()

A.2B .C.2D.3

1

★★★7.如图,点P是矩形ABCD的边AD上的一动点,矩形的两条边AB、BC的长分别是6和8,则点P到矩形的两条对角线AC和BD的距离之和是()

A.4.8 B.5 C.6 D.7.2

★★★8.矩形O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点B的坐标为(3,4),D是OA的中点,点E在AB上,当△CDE的周长最小时,点E的坐标为()

A.(3,1)B.(3,)C.(3,)D.(3,2)

9.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若增加一个条

件,使?ABCD成为菱形,下列给出的条件不正确的是()

A.AB=AD B.AC⊥BD C.AC=BD D.∠BAC=∠DAC

★★★10.已知菱形O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位置如图所示,顶点A

(5,0),

OB=4,点P是对角线OB上的一个动点,D(0,1),当

CP+DP最短时,点P的坐标为()

A.(0,0)B.(1,)C.(,)D.(

,)

★★★11.如图,菱形ABCD的边AB=8,∠B=60°,P是AB上一点,BP=3,Q是CD边上一动

点,将梯形APQD沿直线PQ折叠,A的对应点A′.当CA′的长度最小时,CQ的长为()

A.5 B.7 C.8 D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2.如图,AC是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B=90°,∠ADC=∠ACB+45°,BC=AB +

2

若AC=CD,则边AD的长为.

★★★13.如图,正方形ABCD

的长为8cm,E、F、G、H分别是

AB、BC、CD、DA上的动点,且AE=BF=CG=DH,则四边形EFGH面积的最小值是cm2.

★★★14.已知正方形ABCD,正方形CEFG,正方形PQFH如图放置,且正方形CEFG的边长为4,A、G、P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AE、EP,那么△AEP的面积是.

15.如图,矩形ABCD中,AB=8,BC=4,点E在边AB上,点F在边CD上,点G、H在对角线AC上,若四边形EGFH是菱形,则AE的长是.

★★★16.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D 定点A、B在y轴、x轴上,当B在x轴上运动时,A随之在y轴运动,矩形ABCD的形状保持不变,其中AB=2,BC=1,运动过程中,点D到点O的最大距离为.

17.如图,CD是Rt△ABC斜边AB上的高,将△BCD沿CD折叠,B

点恰好落在AB的中点E处,则∠A等于度.

★★★18.如图,在Rt△ABC中,∠C=90°,BC=3,AC=4,M为斜边AB上一动点,过M作MD⊥AC,过M作ME⊥CB于点E,则线段DE的最小值为.

★★★19.如图,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为AB、CD上的点,且AE=CF=AB,点O为线段EF的中点,过点O作直线与正方形的一组对边分别交于P、Q两点,并且满足PQ=EF,则这样的直线PQ(不同于EF)有条.

★★★20.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6,点E在边CD上,DE=DC,连接AE,将△

ADE

3

沿AE翻折,点D落在点F处,点O是对角线BD的中点,连接OF并延长OF交CD于点G,连接BF,BG,则△BFG的周长是.

★★★21.如图,正方形ABCD的面

积为3cm2,E为BC边上一点,∠BAE=30°,F为AE的中点,过点F作直线分别与AB,DC相交于点M,N.若MN=AE,则AM的长等于cm.

★★★22.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N,P,G分别在边AB,BC,CD,DA上,点M,F,Q都在对角线BD上,且四边形MNPQ和AEFG均为正方形,则的值等于.

23.有一面积为5的等腰三角形,它的一个内角是30°,则以它的腰长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为.

12.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DE平分∠ADO交AC于点E,把△ADE沿AD翻折,得到△ADE′,点F是DE的中点,连接AF,BF,E′F.若AE=.则四边形ABFE′的面积是.

24.如图,正方形ABCO的顶点C、A分别在x轴、y轴上,BC是菱形BDCE的对角线,若∠D=60°,BC=2,则点D的坐标是.

★★★25.如图,矩形ABCD中,AB=4,BC=2,E是AB的中点,直线l平行于直线EC,且直线l与直线EC之间的距离为2,点F在矩形ABCD边上,将矩形ABCD沿直线EF折叠,使点A 恰好落在直线l上,则DF的长为.

26.如图,四边形OABC为矩形,点A,C分别在x轴和y轴上,连接AC,点B的坐标为(4,3),∠CAO的平分线与y轴相交于点D,则点D的坐标为.

4

27.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CD、BC上,且DC=3DE=3a.将矩形沿直线EF 折叠,使点C恰好落在AD边上的点P处,则FP=.

28.如图,矩形ABCD中,对角线AC=2,E为BC边上一点,BC=3BE,将矩形ABCD沿AE 所在的直线折叠,B点恰好落在对角线AC上的B′处,则AB=.

★★★29.如图,在矩形ABCD中,AD=4,点P是直线AD上一动点,若满足△PBC是等腰三角形的点P有且只有3个,则AB的长为.

★★★30.如图是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已知AB=8,AD=7,E为AB上一点,AE=5,现要剪下一张等腰三角形纸片(△AEP),使点P落在长方形ABCD的某一条边上,则等腰三角形AEP 的底边长是.

★★★31.如图,在菱形ABCD中,∠ABC=60°,AB=2,点P是这个菱形内部或边上的一点,若以点P、B、C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P、D(P、D两点不重合)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为.

32.如图,在菱形ABCD中,∠BAD=120°,点E、F分别在边AB、BC上,△BEF与△GEF关于直线EF对称,点B的对称点是点G,且点G在边AD上.若EG⊥AC,AB=6,则FG的长为.

5

33.如图,在菱形ABCD中,过点B作BE⊥AD,BF⊥CD,垂足分别为点E,F,延长BD至G,使得DG=BD,连结EG,FG,若AE=DE ,则=.

34.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C=8,BD=6,OE⊥BC,垂足为点E,则OE=.

35.有3个正方形如图所示放置,阴影部分的面积依次记为S1,S2,则S1:S2=.

★★★36.如图,点E为正方形ABCD中AD边上的动点,AB=2,以BE为边画正方形BEFG,连结CF和CE,则△CEF面积的最小值为.

★★★3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边长为2的正方形OCBA,点A、C分别在x轴、y轴上,把正方形绕点O逆时针旋转α 度后得到正方形OC1B1A1(0<α<90)﹒

(1)直线OB的表达式是;(2)在直线OB上找一点P(原点除外),使△PB1A1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点P的坐标是.★★★38.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4cm,点E是CD的中点,连结AE,点M是AE 的中点,过点M任意作直线分别与边AD、BC相交于点P、Q.若PQ=AE,则AP=cm.

★★★39.如图,E、F是正方形ABCD的边AD上有两个动点,满足AE=DF,连接CF交BD于G,连接BE交AG于点H,若正方形的边长为3,则线段DH长度的最小值是.

★★★40.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线段GH=AB,将GH的两端放在正方形的相邻的两边上同时滑动,如果G点从A点出发,沿图中所示方向按A→B→C→D→A滑动到A止,同时点H从点B出发,沿图中所示方向按B→C→D→A→B滑动到B止,在这个过程中,线段GH 的中点P所经过的路线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

★★★41.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点P为边AB上一动点(不与A、B重合),过A、P在正方形内部作正方形APEF,交边AD于F点,连接DE、EC,当△CDE为等腰三角形时,

6

AP=.

★★★42.如图,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CEFG中,点D在CG上,BC=1,CE=3,H是AF的中点,那么CH的长是.

★★★43.如图,矩形ABCD中,AB=6,BC=4,点E在AB上,EF⊥DC于点F,在边AD,DF,EF,AE上分别存在点M,N,P,Q,这四点构成的四边形与矩形BCFE全等,则DM的长度为.

★★★44.如图,矩形ABCD中,AD=3,∠CAB=30°,点P是线段AC上的动点,点Q是线段CD上的动点,则AQ+QP的最小值是.

★★★45.如图,矩形ABCD,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是边CD上一动点,已知AC=10,CD=6,则OE的最小值是.

★★★46.如图,线段AB的长为10cm,点D在AB上,△ACD为等边三角形,过点D作DP ⊥CD,点G是DP上不与点D重合的一动点,作矩形CDGH.记矩形CDGH的对角线交点为O,连接OA、OB,

(1)∠OAB=度;

(2)线段BO的最小值为cm.

★★★47.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AD=4,点E是BC边上一个动点,连接AE,作DF⊥AE于点F,当BE的长为时,△CDF是等腰三角形.

7

8

★★★48.如图,矩形ABCD 中,AD=6,CD=6

+

,E 为AD 上一点,且AE=2,点F ,H 分

别在边AB ,CD 上,四边形EFGH 为矩形,点G 在矩形ABCD 的内部,则当△BGC 为直角三角形时,AF 的值是 .

★★★49.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4,BC=6,点E 是BC 的中点,点F 在AD 上运动,沿直线EF 折叠四边形CDFE ,得到四边形GHFE ,其中点C 落在点G 处,连接AG ,AH ,则AG 的最小值是 .

★★★50.如图,在Rt △ABC 中,∠BAC=90°,AB=AC=

,AD 为BC 边上的高,动点P 在AD

上,从点A 出发,沿A→D 方向运动,设AP=x ,△ABP 的面积为S 1,矩形PDFE 的面积为S 2,运y=S 1+S 2,则y 与x 的关系式是 .

★★★51.如图,在矩形ABCD 中,点E ,F 分别是BC ,DC 上的一个动点,以EF 为对称轴折叠△CEF ,使点C 的对称点G 落在AD 上,若AB=3,BC=5,则CF 的取值范围为 .

★★★52.如图,在矩形AOBC 中,点A 的坐标是(﹣2,1),点C 的纵坐标是4,则B 、C 两点的坐标分别是 .

★★★5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四边形ABCD 是矩形,顶点A 、B 、C 、

D的坐标分别为(﹣1,0),(5,0),(5,2),(﹣1,2),点E(3,0)在x轴上,点P在CD 边上运动,使△OPE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P点有个.

★★★54.如图,矩形ABCD中,AB=1,AD=2,点E是边AD上的一个动点,把△BAE沿BE 折叠,点A落在A′处,如果A′恰在矩形的对称轴上,则AE的长为.

★★★55.矩形ABCD中,AB=10,BC=4,Q为AB边的中点,P为CD边上的动点,且△AQP 是腰长为5的等腰三角形,则CP的长为.

★★★56.如图,在矩形ABCD中,BC=6,CD=8,点P是AB上(不含端点A,B)任意一点,把△PBC沿PC折叠,当点B的对应点B′落在矩形ABCD对角线上时,BP=.

★★★57.如图,在矩形ABCD中,AB=8,AD=6,P,Q分别是AB和CD上的任意一点,且AP=CQ,线段EF是PQ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F,交PQ于E.设AP=x,BF=y,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

★★★5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菱形OABC的顶点A在x轴上,顶点B的坐标为(8,4),点P是对角线OB上一个动点,点D的坐标为(0,﹣2),当DP与AP之和最小时,点P的坐标为.

★★★60.如图,已知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3和4,点M、N分别是边BC、CD

9

的中点,点P是对角线上的一点,则PM+PN的最小值是.

★★★61.如图,在菱形ABCD中,AB=5,AC=8,点P是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EF⊥AC分别交AD、AB于点E、F,将△AEF沿EF折叠,点A落在点A′处,当△A′BC是等腰三角形时,AP的长为.

★★★62.如图,在边长为4的菱形ABCD中,∠A=60°,M是AD边的中点,点N是AB边上一动点,将△AMN沿MN所在的直线翻折得到△A′MN,连接A′C,则线段A′C长度的最小值是.

★★★63.如图,在菱形ABCD中,sin∠D=,E,F分别是AB和CD上的点,BC=5,AE=CF=2,点P是线段EF上一点,则当△BPC是直角三角形时,CP的长为.

★★★64.如图,菱形ABCD中,AB=4,∠B=60°,E,F分别是BC,DC上的点,∠EAF= 60°,连接EF,则△AEF的面积最小值是.

三.解答题(共11小题)

★★★65.如图,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AD平分∠BAC交BC于点D,在线段AD上任取一点P(点A除外),过点P作EF∥AB,分别交AC,BC于点E和点F,作PQ∥AC,交

AB于点Q,连接QE.

(1)求证:四边形AEPQ为菱形;

(2)当点P在何处时,菱形AEPQ的面积为四边形EFBQ面积的一半?

10

11

66.如图,在△ABC 中,∠ACB=90°,BC 的垂直平分线DE 交BC 于D ,交AB 于E ,F 在DE 上,并且AF=CE .

(1)求证:四边形ACEF 是平行四边形;

(2)当∠B 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CEF 是菱形?请回答并证明你的结论.

★★★67.如图,在边长为4的菱形ABCD 中,BD=4,E 、F 分别是AD 、CD 上的动点(包含端点),且AE +CF=4,连接BE 、EF 、FB .

(1)试探究BE 与BF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求EF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68.如图,矩形ABCD 中,AB=4,AD=3,M 是边CD 上一点,将△ADM 沿直线AM 对折,得到△ANM .

(1)当AN 平分∠MAB 时,求DM 的长; (2)连接BN ,当DM=1时,求△ABN 的面积; (3)当射线BN 交线段CD 于点F 时,求DF 的最大值.

69.如图,在Rt △ABC 中,∠ABC=90°,点M 是AC 的中点,以AB 为直径作⊙O 分别交AC ,BM 于点D ,E .

(1)求证:MD=ME ; (2)填空:

①若AB=6,当AD=2DM 时,DE= ;

②连接OD ,OE ,当∠A 的度数为 时,四边形ODME 是菱形.

70.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过点D作对角线BD的垂线交BA

的延长线于点E.

(1)证明:四边形ACDE是平行四边形;

(2)若AC=8,BD=6,求△ADE的周长.

★★★71.如图,把△EFP放置在菱形ABCD中,使得顶点E,F,P分别在线段AB,AD,AC

上,已知EP=FP=6,EF=6,∠BAD=60°,且AB>6.

(1)求∠EPF的大小;

(2)若AP=10,求AE+AF的值;

(3)若△EFP的三个顶点E、F、P分别在线段AB、AD、AC上运动,请直接写出AP长的最大

值和最小值.

12

2020-2021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8章 平行四边形 专项培优训练

【平行四边形】专项培优训练 一.选择题 1.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BD=30°,BC=4,则边AD与BC之间的距离为() A.2B.2C.D. 2.如图,在Rt△ABC中,∠ACB=90°,D、E分别是AB、AC的中点,连接CD,过E作EF∥DC交BC的延长线于F.若四边形CDEF的周长是10cm,AC的长为4cm,则△ABC的周长是() A.28B.24C.14D.18 3.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AC=BD时,四边形ABCD是矩形 B.当AC⊥BD时,四边形ABCD是菱形 C.当AC平分∠BAD时,四边形ABCD是菱形 D.当∠DAB=90°时,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4.下列关于判定平行四边形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组对角相等且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B.一组对边相等且另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C.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 D.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 5.如图,面积为1的等边三角形ABC中,D,E,F分别是AB,BC,CA的中点,则△DEF的面积

是() A.1B.C.D. 6.如图,AD、BE分别是△ABC的中线和角平分线,AD⊥BE,AD=BE=4,过点D作DF∥BE交AC于F,则EF的长等于() A.2B.3C.D. 7.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6,则这两边的中点之间的距离可能为()A.B.3C.D.或 8.如图,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交于点O,OA=OC,OB=OD.添加下列条件,仍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菱形的是() A.AC⊥BD B.AB=BC C.AC=BD D.∠BAC=∠DAC 9.如图,在Rt△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DE⊥AC于点E,若DE=1,∠A=30°,则△ABC的面积为() A.B.3C.D.

《全等三角形》培优题型全集

《全等三角形》培优题型全集

2 《全等三角形》培优题型全集 题型一:倍长中线(线段)造全等 1、已知:如图,AD 是△ABC 的中线,BE 交AC 于E ,交AD 于 F ,且 AE=EF ,求证:AC=BF A C E F 2、如图,△ABC 中,AB=5,AC=3,则中线AD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D C B A 3、在△ABC 中,AC=5,中线AD=7,则AB 边的取值范围是( ) A 、1

三角形培优训练100题集锦

E D F C B A 三角形培优训练专题 【三角形辅助线做法】 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 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 1、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 2、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 3、遇到角平分线,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 4、过图形上某一点作特定的平分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平移”或“翻转折叠”。 5、截长法与补短法,具体做法是在某条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与特定线段相等,或是将某条线段延长,是之与特定线段相等,再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有关性质加以说明。这种作法,适合于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等类的题目。 6、已知某线段的垂直平分线,那么可以在垂直平分线上的某点向该线段的两个端点作连线,出一对全等三角形。 7、特殊方法:在求有关三角形的定值一类的问题时,常把某点到原三角形各顶点的线段连接起来,利用三角形面积的知识解答。 1、已知,如图△ABC中,AB=5,AC=3,求中线AD的取值范围. 2、如图,△ABC中,E、F分别在AB、AC上,DE⊥DF,D是中点,试比较BE+CF与EF的大小.

全等三角形证明题培优提高经典例题练习题

全等三角形证明题专练 1、已知,如图,AB ⊥AC ,AB =AC ,AD ⊥AE ,AD =AE 。求证:BE =CD 。 2、已知:如图,AB ⊥BC ,AD ⊥DC ,AB=AD ,若E 是AC 上一点。求证:EB=ED 。 D A E C B 3、已知:如图,AB 、CD 交于O 点,CE//DF ,CE=DF ,AE=BF 。求证:∠ACE=∠BDF 。 A E D C B A B C D E F O

4、如图,△ABC 中,AB=AC ,过A 作GE ∥BC ,角平分线BD 、CF 交于点H ,它们的延长线分别交GE 于E 、G ,试在图中找出三对全等三角形,并对其中一对给出证明。 5、如图,在△ABC中,点D在AB上,点E在BC上,BD=BE。 (1) 请你再添加一个条件,使得△BEA≌△BDC,并给出证明。 你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 ___ (2)根据你添加的条件,再写出图中的一对全等三角形: ______________(不再添加其他线段,不再标注或使用 其他字母,不必写出证明过程) 6、已知:如图,△ABC 中,AD ⊥BC 于D ,E 是AD 上一点,BE 的延长线交AC 于F ,若BD=AD ,DE=DC 。求证:BF ⊥AC 。 F E D C A B G H A B C D E F

7、已知:如图,△ABC 和△A 'B 'C '中,∠BAC=∠B 'A 'C ',∠B=∠B ',AD 、A 'D '分别是∠BAC 、∠B 'A 'C '的平分线,且AD=A 'D '。求证:△ABC ≌△A’B’C’。 8、已知:如图,AB=CD ,AD=BC ,O 是AC 中点,OE ⊥AB 于E ,OF ⊥CD 于F 。求证:OE=OF 。 A B C D E F O 9、已知:如图,AC ⊥OB ,BD ⊥OA ,AC 与BD 交于E 点,若OA=OB ,求证:AE=BE 。 O B A C D E A B C D A' B' C' D' 1 2 3 4

浙教版八下数学第五章:特殊平行四边形培优训练(二)

浙教版八下数学第五章:特殊平行四边形培优训练(二) 一.选择题 1.如图,在△ABC 中,∠ACB=90°,BC 的垂直平分线EF 交BC 于点D ,交AB 于点E ,且BE=BF ,添加一个条件,仍不能证明四边形BECF 为正方形的是( D ) A .BC=AC B .CF ⊥BF C .BD=DF D .AC=BF 2.如图,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中,M 为边AD 的中点,延长MD 至点E ,使ME=MC ,以DE 为边作正方形DEFG ,点G 在边CD 上,则DG 的长为( D ) A .13- B .35- C .15+ D .15- 3.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C ) A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B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C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D .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4.如图,在菱形ABCD 中,∠BAD=80°,AB 的垂直平分线交对角线AC 于点F ,垂足为E ,连接DF ,则∠CDF 等于( C ) A .50° B .60° C .70° D .80° 5.如图,将矩形ABCD 沿对角线BD 折叠,使点C 和点C′重合,若AB=2,则C′D 的长为( B )A. 1 B. 2 C. 3 D. 4 6.如图,在△ABC 中,AC=BC ,点D 、E 分别是边AB 、AC 的中点,将△ADE 绕点E 旋转180°得△CFE ,则四边形ADCF 一定是( A ) A. 矩形 B. 菱形 C. 正方形 D. 梯形 7.如图,在?ABCD 中,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过点O 作EF ⊥AC 交BC 于点E ,交AD 于点F ,连接AE 、CF .则四边形AECF 是( C ) A.梯形 B. 矩形 C. 菱形 D. 正方形 8.如图,正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在BC 、CD 上,△AEF 是等边三角形,连接AC 交EF 于G ,下列结论:①BE=DF ,②∠DAF=15°,③AC 垂直平分EF ,④BE+DF=EF ,

2019中考全等三角形经典培优题(教师版)

2017中考全等三角形经典培优题 1已知:AB=4,AC=2,D 是BC 中点,AD 是整数,求AD 2已知:BC=DE ,∠B=∠E ,∠C=∠D ,F 是CD 中点,求证:∠1=∠2 A D B C

3已知:∠1=∠2,CD=DE,EF ? = ∠90 ACB BC AC=MN C MN AD⊥D MN BE⊥E1)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1的位置时, 求证:①ADC ?≌CEB ?;②BE AD DE+ =; (2)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 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说明理由. 15如图所示,已知AE⊥AB,AF⊥AC,AE=AB,AF=AC。求证: (1)EC=BF;(2)EC⊥BF C D B A B C D P D A C B F A E D C B A P E D C B A D C B M F E C B A C B D E F A E B M C F B A C D F 2 1 E

16.如图,已知AC ∥BD ,EA 、EB 分别平分∠CAB 和∠DBA ,CD 过点E ,则AB 与AC+BD 相等吗?请说明理由 17.如图9所示,△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 =90°,AD 是BC 边上的中线,过C 作AD 的垂线,交AB 于点E ,交AD 于点F ,求证:∠ADC =∠BDE . A B C D E F 图9

全等三角形证明经典(答案) 1. 延长AD到E,使DE=AD, 则三角形ADC全等于三角形EBD 即BE=AC=2 在三角形ABE中,AB-BE

初中几何经典培优题型(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辅助线 找全等三角形的方法: (1)可以从结论出发,看要证明相等的两条线段(或角)分别在哪两个可能全等的三角形中;(2)可以从已知条件出发,看已知条件可以确定哪两个三角形相等; (3)从条件和结论综合考虑,看它们能一同确定哪两个三角形全等; (4)若上述方法均不行,可考虑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三角形中常见辅助线的作法: ①延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②利用翻折,构造全等三角形; ③引平行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④作连线构造等腰三角形。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 1)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 中的“对折”. 2)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 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 3)遇到角平分线,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 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 4)过图形上某一点作特定的平分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平 移”或“翻转折叠” 5)截长法与补短法,具体做法是在某条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与特定线段相等,或是将某条线 段延长,是之与特定线段相等,再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有关性质加以说明.这种作法,适合于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等类的题目. 6)特殊方法:在求有关三角形的定值一类的问题时,常把某点到原三角形各顶点的线段连接 起来,利用三角形面积的知识解答. 常见辅助线写法: ⑴过点A作BC的平行线AF交DE于F ⑵过点A作BC的垂线,垂足为D ⑶延长AB至C,使BC=AC ⑷在AB上截取AC,使AC=DE ⑸作∠ABC的平分线,交AC于D ⑹取AB中点C,连接CD交EF于G点

(完整word版)三角形提高题 培优卷

1 、如图,三角形ABC 内任一点P ,连接PA 、PB 、PC , 求证:1/2(AB+BC+AC )∠CAD 4、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10?,则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应该为 。 2}在⊿ABC 中,AB = AC ,周长为20cm ,D 是AC 上一点,⊿ABD 与⊿BCD 面积相等且周长差为3cm ,⊿ABC 各边的长为 。 5、如图,已知△ABC 中,∠C=90°,AC=1.5BC ,在AC 上取点D ,使得AD=0.5BC ,量得BD=1cm ,求△ABD 的面积。 6、如图,在七星形ABCDEFG 中,求∠A+∠B+∠C+∠D+∠E+∠F+∠G 的度数。 7、如图,△ABC 中,∠C >∠B ,AE 为角平分线,AD ⊥BC 于D 。 (1)求证:∠EAD =2 1(∠C -∠B) ; (2)当垂足D 点在直线BC 上运动时(不与点E 重全),垂线交直线AE 于A ’,其它条件不变,画出相应的图形,并指出与(1)相应的结论是 什么?是否仍成立? A B C P B E C A D

8、如图,△ABC 中,AD 是高,AE ,BF 是角平分线,它们相交于点O ,∠CAB =50°,∠ C =60°,求∠DAC 及∠BOA . 9.观察并探求下列各问题,写出你所观察得到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1)如图①,△ABC 中,P 为边BC 上一点,试观察比较BP + PC 与AB + AC 的大小,并 说明理由。 C B A P 图① (2)将(1)中点P 移至△ABC 内,得图②,试观察比较△BPC 的周长与△ABC 的周长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C B A P 图② (3)将(2)中点P 变为两个点P 1、P 2得图③,试观察比较四边形BP 1P 2C 的周长与△ABC 的周长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C B A P 1P 2 图③ (4)将(3)中的点P 1、P 2移至△ABC 外,并使点P 1、P 2与点A 在边BC 的异侧,且∠P 1BC <∠ABC ,∠P 2CB <∠ACB ,得图④,试观察比较四边形BP 1P 2C 的周长与△ABC 的周长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图④ C B A P 1P 2

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平行四边形》期末专题培优复习有答案

2018年八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期末专题培优复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A.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C.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D.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2、下列说法: ①四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菱形;②顺次连接矩形各边中点形成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③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矩形;④经过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交点的直线,一定能把平行四边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其中正确的有()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3、如图,为测量池塘边A、B两点的距离,小明在池塘的一侧选取一点O,测得OA、OB的中点分别是点D、E,且DE=14米,则A、B间的距离是() A.18米 B.24米 C.28米 D.30米 4、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延长AB到点E,使AE=AC,则∠BCE的度数是() A.22.5° B.25° C.23° D.20° △5、在ABC中,点D、E、F分别在BC、AB、CA上,且DE∥CA,DF∥BA,则下列三种说法: ①如果∠BAC=90°,那么四边形AEDF是矩形 ②如果AD平分∠BAC,那么四边形AEDF是菱形 ③如果AD⊥BC且AB=AC,那么四边形AEDF是菱形 其中正确的有() A.3个 B.2个 C.1个 D.0个 6、如图,正方形ABCD中,AE=AB,直线DE交BC于点F,则∠BEF=() A.45° B.30° C.60° D.55° 7、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m,n),B(﹣2,1),C(﹣m,﹣n),则点D的坐标是() A.(2,﹣1) B.(﹣2,﹣1) C.(﹣1,2) D.(﹣1,﹣2) 8、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若增加一个条件,使?ABCD成为菱形,下列给出的条件不正确的是()

《全等三角形》数学培优作业

A B C D E 固始三中八年级上期《全等三角形》数学培优作业 (考查内容:边角边) 命题人:吴全胜1、已知:如图,AB=AC,F、E分别是AB、AC的中点。求证:△ABE≌△ACF。 2、已知:点A、F、E、C在同一条直线上,AF=CE,BE∥DF,BE=DF. 求证:△ABE≌△CDF. 3、已知:如图AB=AC,AD=AE,∠BAC=∠DAE,求证:△ABD≌△ACE 4、如图,△ABC中,AB=AC,AD平分∠BAC,试说明△ABD≌△ACD。 A B D C 5、已知:如图,AD∥BC,CB AD=。求证:CBA ADC? ? ?。 6、已知:如图,AD∥BC,CB AD=,CF AE=。求证:CEB AFD? ? ?。 7、已知:如图,点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DB AC=,DF AE=,AD EA⊥,AD FD⊥,垂足分别是A、D。求证:FDC EAB? ? ?

8、已知:如图,AC AB=,AE AD=,2 1∠ = ∠。求证:ACE ABD? ? ?。 9、如图,在ABC ?中,D是AB上一点,DF交AC于点E,FE DE=,CE AE=, AB与CF有什么位置关系?说明你判断的理由。 10、已知:如图,DBA CAB∠ = ∠,BD AC=。求证∠C=∠D 11、已知:如图,AC和BD相交于点O,OC OA=,OD OB=。 求证:DC∥AB。 12、已知:如图,AC和BD相交于点O,DC AB=,DB AC=。求证:C B∠ = ∠。 13、已知:如图,D、E分别是△ABC的边AB,AC的中点,点F在DE的延长线上,且EF=DE. 求证:(1)BD=FC (2)AB∥CF 14、已知: 如图 , AB=AC , EB=EC , AE的延长线交BC于D.求证:BD=CD. 15、已知,△ABC和△ECD都是等边三角形,且点B,C,D在一条直线上求证: BE=AD D C A B E

word完整版培优专题3 等腰三角形含答案1推荐文档

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 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 2. 定理及其推论的作用。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揭示了三角形中角与边的转化关系, 理,也是把三角形中角的相等关系转化为边的相等关系的重要依据,是本节的重点。 3. 等腰三角形中常用的辅助线 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常常作为解决有关等腰三角形问 【知识精读】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有关定理及其推论 定理:等腰三角形有两边相等; 3等腰三角形 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这就是说,等腰三角形的 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等腰三角形是以底边的垂直平分线为对 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推论2: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 60 2.定理及其推论的作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揭示了三角形中边相等与角相等之间的关系, 由两边相等推出两 角相等,是今后证明两角相等常用的依据之一。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 底边上的高、顶 角的平分线“三线合一”的性质是今后证明两条线段相等, 两个角相等以及两条直线互相垂 直的重要依据。 (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1.有关的定理及其推论 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 “等角 对 等边”。) 推论 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 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 它是证明线段相等的重要定

题的辅助线,由于这条线可以把顶角和底边折半,所以常通过它来证明线段或角的倍分问题, 在等腰三角形中,虽然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 添加辅助线时, 有时作哪条线都可以,有时需要作顶角的平分线,有时则需要作高或中线,这要视具体情况 来定。 【分类解析】 例1.如图,已知在等边三角形 ABC 中,D 是AC 的中点,E 为BC 延长线上一点,且CE =CD ,DM 丄BC ,垂足为M 。求证:M 是BE 的中点。 所以/ 1 = - / ABC 2 又因为CE = CD ,所以/ CDE = / E 所以/ ACB = 2/ E 即/ 1=/ E 所以BD = BE ,又DM 丄BC ,垂足为 M 分析:欲证M 是BE 的中点,已知 DM 丄BC ,所以想到连结 BD ,证BD = ED 。因为△ ABC 是等边三角形,/ DBE = - / ABC ,而由 CE = CD ,又可证/ E = - / ACB ,所以/ 1 2 2 =/ E ,从而问题得证。 证明:因为三角形 ABC 是等边三角形,D 是AC 的中点 所以M 是BE 的中点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定理) 例2.如图,已知: ABC 中,AB AC , D 是 BC 上一点,且 AD DB , DC CA , 求 BAC 的度数。 E D

全等三角形培优经典题

全等三角形培优经典题

全等三角形培优习题 1、已知正方形ABCD中,E为对角线BD上一点,过E点作EF⊥BD交BC于F,连接DF,G为DF中点,连接EG,CG. (1)直接写出线段EG与CG的数量关系; (2)将图1中△BEF绕B点逆时针旋转45o,如图2所示,取DF中点G,连接EG,CG. 你在(1)中得到的结论是否发生变化?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 (3)将图1中△BEF绕B点旋转任意角度,如图3所示,再连接相应的线段,问(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A D E G 图1 F A D C G 图2 F A E 图3 D

2、数学课上,张老师出示了问题:如图1,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点E是边BC的中点.90 AEF ∠=o,且EF交正方 形外角DCG ∠的平行线CF于点F,求证:AE=EF.经过思考,小明展示了一种正确的解题思路:取AB的 中点M,连接ME,则AM=EC,易证AME ECF △≌△,所以AE EF =.在此基础上,同学们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1)小颖提出:如图2,如果把“点E是边BC的中点”改为“点E是边BC上(除B,C外)的任意一点”,其它条件不变,那么结论“AE=EF”仍然成立,你认为小颖的观点正确吗?如果正确,写出证明过程;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2)小华提出:如图3,点E是BC的延长线上(除C 点外)的任意一点,其他条件不变,结论“AE=EF”仍然成立.你认为小华的观点正确吗?如果正确,写出证明过程;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A D F C G E 图A D F C G E 图 A D F C G E B 图

等腰三角形培优提高试题

等腰三角形培优提高试题

————————————————————————————————作者:————————————————————————————————日期: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边长等于6,另一条边长等于3,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A.9 B.12 C.15 D.12或15 2.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A=36°,BD、CE分别为∠ABC与∠ACB的角平分线且相交于点F,则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 A.6个B.7个C.8个D.9个 (第2题)(第3题)(第4题) 3.如图,直线a、b相交于点O,∠1=50°,点A在直线a上,直线b上存在点B,使以点O、 A、B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这样的B点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4.如图,△ABC的面积为8cm2,AP垂直∠B的平分线BP于P,则△PBC的面积为()A.3cm2B.4cm2C.5cm2D.6cm2 5.在等腰△ABC中,AB=AC,中线BD将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5和12两个部分,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A.7 B.11 C.7或11 D.7或10 6.如图:D,E分别是△ABC的边BC、AC上的点,若AB=AC,AD=AE,则() A.当∠B为定值时,∠CDE为定值B.当∠α为定值时,∠CDE为定值 C.当∠β为定值时,∠CDE为定值D.当∠γ为定值时,∠CDE为定值 二.填空题(共8小题) 7.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将三角形周长分成2:1两部分,已知三角形底边长为5cm,

则腰长为cm. 8.如图,在△ABC中,EG∥BC,BF平分∠ABC,CF平分∠ACB,AB=10,AC=12,△AEG的周长为. (第8题)(第9题)(第10题) 9.如图,已知△ABC中,AB=AC,D是BC上一点,且AD=DB,DC=CA,则∠BAC=°.10.如图,△ABC中,AP垂直∠ABC的平分线BP于点P.若△ABC的面积为32cm2,BP=6cm,且△APB的面积是△APC的面积的3倍.则AP=cm. 11.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48°,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的度数为.12.如图是由9个等边三角形拼成的六边形,若已知中间的小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2,则六边形的周长是. (第12题)(第14题)(第14题) 13.如图,∠AOB=60°,C是BO延长线上的一点,OC=10cm,动点P从点C出发沿CB以2cm/s 的速度移动,动点Q从点O发沿OA以1cm/s的速度移动,如果点P、Q同时出发,用t (s)表示移动的时间,当t=时,△POQ是等腰三角形. 14.如图:已知在Rt△ABC中,∠C=90°,∠A=30°,在直线AC上找点P,使△ABP是等腰三角形,则∠APB的度数为. 三.解答题(共15小题) 15.如图,已知AB=AC=AD,且AD∥BC,求证:∠C=2∠D.

八年级数学四边形培优辅导题(难度较大)

菱形正方形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如图,在矩形ABCD中,AD=6,AB=4,点E、G、H、F分别在AB、BC、CD、AD上,且AF=CG=2,BE=DH=1,点P是直线EF、GH之间任意一点,连接PE、PF、PG、PH,则图中阴影面积(△PEF和△PGH的面积和)等于() A.7 B.8 C.12 D.14 ★★★2.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BC=2,O是AD的中点,连接OB、OC,点E在线段BC上(点E不与点B、C重合),过点E作EM⊥OB于M,EN⊥OC于N,则EM+EN的值为() A.6 B.1.5 C.D. ★★★3.如图,O为矩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AD=8cm,AB=6cm,将△ABO向右平移得到△DCE,则△ABO向右平移过程中扫过的面积是()

A.12cm2B.24cm2C.48cm2D.60cm2 ★★★4.如图,线段AB的长为,点D在AB上,△ACD是边长为15的等边三角形,过点D作与CD垂直的射线DP,过DP上一动点G(不与D重合)作矩形CDGH,记矩形CDGH的对角线交点为O,连接OB,则线段BO的最小值为() A.B.15 C.D.30 ★★★5.如图是由三个边长分别为6、9、x的正方形所组成的图形,若直线AB将它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x的值是() A.1或9 B.3或5 C.4或6 D.3或6 ★★★6.如图,在矩形ABCD中,AD=6,AE⊥BD,垂足为E,ED=3BE,点P、Q分别在BD,AD上,则AP+PQ的最小值为() A.2B.C.2D.3

★★★7.如图,点P是矩形ABCD的边AD上的一动点,矩形的两条边AB、BC的长分别是6和8,则点P到矩形的两条对角线AC和BD的距离之和是() A.4.8 B.5 C.6 D.7.2 ★★★8.矩形O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点B的坐标为(3,4),D是OA的中点,点E在AB上,当△CDE的周长最小时,点E的坐标为() A.(3,1)B.(3,)C.(3,)D.(3,2) 9.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若增加一个条件,使?ABCD 成为菱形,下列给出的条件不正确的是() A.AB=AD B.AC⊥BD C.AC=BD D.∠BAC=∠DAC ★★★10.已知菱形O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位置如图所示,顶点A(5,0),OB=4,点P是对角线OB上的一个动点,D(0,1),当CP+DP最短时,点P的坐标为()

三角形培优训练100题集锦.docx

三角形培优训练专题 【三角形辅助线做法】 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 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 1、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 换中的“对折” 。 2、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 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 。 3、遇到角平分线,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 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 ,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 4、过图形上某一点作特定的平分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平移” 或“翻转折叠” 。 5、截长法与补短法,具体做法是在某条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与特定线段相等,或是将某条 线段延长,是之与特定线段相等,再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有关性质加以说明。这种作法,适合于证 明线段的和、差、倍、分等类的题目。 6、已知某线段的垂直平分线,那么可以在垂直平分线上的某点向该线段的两个端点作连 线,出一对全等三角形。 7、特殊方法:在求有关三角形的定值一类的问题时,常把某点到原三角形各顶点的线段连 接起来,利用三角形面积的知识解答。 1、已知,如图△ ABC 中, AB=5, AC=3,求中线 AD 的取值范围 . 2、如图,△ ABC中, E、 F 分别在 AB、 AC 上, DE⊥ DF, D 是中点,试比较BE+CF与 EF的大小 . A E F B D C

三角形培优经典题型

《三角形》练习题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4分) 1.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7,那么它的周长是() A、13 B、16 C、17 D、13或17 2、如图1,图中三角形的个数为() A.17 B.18 C.19 D.20 3、在△ABC中,∠A-∠C=25°,∠B-∠A=10°,则∠B=() A、28° B、35° C、15° D、21° 4、如图2,在△ABC中,∠ABC的平分线与∠ACB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于D点, ∠A=50°,则∠D=() A.15°B.20°C.25°D.30° 5、已知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35°,则这个多边形是() A. 五边形 B. 六边形 C. 七边形 D. 八边形 6、如图3,∠ABD,∠ACD的角平分线交于点P,若∠A=50°,∠D=10°, 则∠P的度数为() A.15°B.20°C.25°D.30° 7、一个多边形截去一个内角后,形成另一个多边形,它的内角和为2520°, 则原来多边形的边数不可能是() A、15条 B、16条 C、17条 D、18条 8、已知三条线段分别是a、b、c且a<b<c(a、b、c均为整数), 若c=6,则线段a、b、c能组成三角形的个数为()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图1 图2 图3 二、填空题(每题4分) 9、若△ABC的三边长分别是4,X,9,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 周长L的取值范围是_____;当周长为奇数时,X=_____ 10、一条线段的长为a,若要使3a—l,4a+1,12-a这三条线段组成一个三角形,则a 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 11、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分成12和10两部分, 则此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_____ 12、如图4,小亮从A点出发,沿直线前进100m后向左转30°,再沿直线前进100m, 又向左转30°,…照这样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地A点时,一共走了________m 13、如图5,在△ABC中E是BC上的一点,EC=2BE,点D是AC的中点,S△ABC=12, 则S△ADF -S△BEF=_____. 14、如图6,∠A+∠B+∠C+∠D+∠E+∠F的度数是______° 15、如图7,DC平分∠AD B,E C平分∠AEB,若∠DAE=α, ∠D BE=β,则∠D CE=______ (用α、β表示). 16、如图8,DO平分∠CDA,BO平分∠CBA,∠A=20°,∠C=30°,∠O=______°.

最新八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的培优专题训练

八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的培优专题训练

一、基础归纳 1.性质:按边、角、对角线三方面分类记忆.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 ????? ??? ????? 对边平行;边对边相等对角相等;角邻角互补对角线:对角线互相平分 另外,由“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性质,可推出下面的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2.判定方法:同样按边、角、对角线三方面分类记忆. 边 ?? ???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角: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对角线:对角线互相平分 3.注意的问题: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有的是相应性质定理的逆定理. 学习时注意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对照记忆. 4.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二、基本思想方法 研究平行四边形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是转化法,即把平行四边形的问题转化为三角形及平移、旋转和对称图形的问题来研究. 【典例分析】 的四边形是 平行四边形

例1.已知:如图1,在ABCD 中,AB =4cm ,AD =7cm ,∠ABC 的平分线 交AD 于点E ,交CD 的延长线于点F ,则DF = cm . 解析: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知,AD ∥BC ,得∠AEB =∠EBC , 又BF 是∠ABC 的平分线, 即∠ABE =∠EBC ,所以∠AEB =∠ABE .则AB = AE = 4cm .所以DE = AD -AE = 7-4 =3(cm ). 又由AB ∥CD ,则∠F =∠ABE ,所以∠F =∠AEB . 因为∠AEB=∠FED ,所以∠F =∠FED ,故DF = DE = 3cm . 例2.已知:如图2,在平形四边形ABCD 中,E ,F 是对角线AC 上的两点,且AF =CE . 求证:DE =BF . 例3.已知:如图3,在△ABC 中,AB =AC ,E 是AB 的中点,D 在BC 上,延长ED 到F ,使 ED = DF = EB ,连接FC .求证:四边形AEFC 是平行四边形. A D C B F E (图1) (图2) A D C B F E C

全等三角形专题培优[带答案]

全等三角形专题培优 考试总分: 11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卷I(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如图为个边长相等的正方形的组合图形,则 A. B. C. D. 2.下列定理中逆定理不存在的是() A.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B.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边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角也相等 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3.已知:如图,,,,则不正确的结论是() A.与互为余角 B. C. D. 4.如图,是的中位线,延长至使,连接,则的值为() A. B. C. D. 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在轴、轴的正半轴上分别截取、,使;再分别以点、为圆心,以大于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若点的坐标为,则与的关系为()A. B. C. D. 6.如图,是等边三角形,,于点,于点,,则下列结论:①点在的角平分线上;②;③;④.正确的有() A.个 B.个 C.个 D.个 7.如图,直线、、″表示三条相互交叉的公路,现计划建一个加油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则可 供选择的地址有() A.一处 B.二处 C.三处 D.四处 8.如图,是的角平分线,则等于() A. B. C. D. 9.已知是的中线,且比的周长大,则与的差为() A. B. C. D. 10.若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与高重合,那么它的三个内角中() A.都是锐角 B.有一个是直角 C.有一个是钝角 D.不能确定 卷II(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1.问题情境:在中,,,点为边上一点(不与点,重合) ,交直线于点,连接,将线段绕点顺时针方向旋转得

三角形提高培优经典题

三角形提高培优经典题题 (1)/1与/2有何关系,为什么? (2)BE与DF有何关系?请说明理由. 2. 已知:/ A=/ C=9C° . ⑴如图,若DE平分/ ADC,BF平分/ ABC的外 角,问DE与BF的位置关系,并证明; ⑵如图,若BF、DE分别平分/ ABC / ADC的外角,问BF与DE的位置关系并证明. 3. 如图,AC BD相交于点O,BE、CE分别平分/ ABD / ACD且交于点E,求证: / E=1/2( / A+/ D) 5. 在△ ABC中,/ ABC的平分线与/ 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求证: 1 / P= 90° +丄/ A 2 6. 如图,/ ACD是△ ABC的外角,BP平分/ ABC CP平分/ ACD且BP CP交于1. 如图,四边形ABCD中,/ A=A C= 90BE DF分别是/ ABC / ADC的平分4. 如图,/ AEB / AFD的平分线相交于O点,求证:/ EOF=1/2(/ DAB/ BCD).

点 P. 求证:Z P=丄Z A 2 (1)如图,PB P0分别平分/ ABO / AOB, / A=70 ,则/ BPO= ⑵如图,将△ ABO皆x轴向右平移后可得△ COD,PBPD分别平分/ ABO / CDO. Z A=a ,求Z BPD, ⑶如图,直线0A与直线ED交于C, MA MB分别平分/ OAB / OBA,NC ND分别平分/ OCD Z ODE试探究/ AMB^Z CND有何确定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B为x轴负半轴上点,A为第二象限内的点.

9如图,三角形ABC内任一点P,连接PA PB PC, 求证:1/2 (AB+BC+ACvAP+BP+CPvAB+AC+BC / A=52?,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为H,求/ BCH的度数。 11如图,已知三角形ABC的三个内角平分线交于点I , IH 丄BC于H,求证 12。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10?,则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应该 2} 在/ ABC中, AB = AC 周长为20cm D 是AC上一点, / ABD与/ BCD面积相等且周长差为3cm , / ABC各边的长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 13、如图,已知△ ABC中, / C=90 , AC=1.5BC 在AC上取点D,使得 AD=0.5BC 量得BD=1cm求厶ABD的面积。 14. 如图,在七星形ABCDEF中,求/ A+Z B+Z C+Z D+Z E+Z F+ZG 的度数。/ CIH>Z CAD D 为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18章《平行四边形》解答题培优专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1)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8章《平行四边形》解答题培优专题练习1.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BD是它的一条对角线,过A、C两点作AE⊥BD,CF ⊥BD,垂足分别为E、F,延长AE、CF分别交CD、AB于点M、N. (1)求证:四边形CMAN是平行四边形 (2)已知DE=8,FN=6,求BN的长. 2.如图,在Rt△ABC中,∠BAC=90°,D是BC的中点,E是AD的中点,过点A作AF ∥BC交BE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四边形ADCF是菱形; (2)若AC=12,AB=16,求菱形ADCF的面积. 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E为AD的中点,延长CE交BA的延长线上于点F,CE=EF. (1)如图1,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2)如图2,若CE⊥AD,连接AC、DF,请直接写出图中和线段CD相等的所有线段.

4.已知:如图,M为平行四边形ABCD边AD的中点,且MB=MC.求证:四边形ABCD 是矩形. 5.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AB=BC,对角线AC、BD交于点O,BD平分∠ABC,过点D作DE⊥BC,交BC的延长线于点E,连接OE. (1)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 (2)若DC=2,AC=4,求OE的长. 6.已知: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若∠CAD=∠DBC.(1)求证: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2)E是OB上一点,DH⊥CE,垂足为H,DH与OC相交于点F,求证:OE=OF.

7.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和BD交于点O,AB=BC,AD=CD,分别过点C、D作CE ∥BD.DE∥AC,CE和DE交于点E. (1)如图1.求证:四边形ODEC是矩形; (2)如图2.连接OE,AD∥BC时.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及字母的情况下.请直接写出图中所有的平行四边形. 8.在?ABCD中,E,F分别是AB,DC上的点,且AE=CF,连接DE,BF,AF. (1)求证: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 (2)若AF平分∠DAB,AE=3,DE=4,BE=5,求AF的长. 9.如图,在?ABCD中,AB=AD,DE平分∠ADC,AF⊥BC于点F交DE于G点,延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