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测试题有答案

声学测试题有答案
声学测试题有答案

声学测试题

班别:姓名:分数:

一、单选题

1.体育课上,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A.老师的声音振动慢

B.老师的声音音色不好

C.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

D.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

【答案】

【解析】

【详解】

体育老师发出指令声音后,由于近处的同学听到的声音响度大,所以听得清楚些;而远处的同学听得的声音响度小,所以听的不清楚;故选C。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C.“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D.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

(2)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

(3)人耳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不在人耳听觉范围之内。

【详解】

A、声音可以在固体、由图、气体中传播,“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故A正确;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

C、“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大,所以指的声音的响度大,故C错误;

D、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频率太高,即音调太高,其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内,所以听不到超声波,故D错误。

故选:A。

3.为了让后排的同学也能听清楚,老师常用“小蜜蜂”上课,是增大了声音的()

A.音调B.频率C.响度D.音色

【答案】C

【解析】

【详解】

“小蜜蜂”是便携式扩音设备,使讲课声音更加洪亮,这是为了增大声音响度,C正确;

老师上课时发出声音的音色由老师的声带决定,声带的振动频率未变,故音调不变,ABD错误.

故选C.

4.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噪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声波具有能量

B.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

C.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金噪子”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声波具有能量,正确,不符合题意;

B.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正确,不符合题意;

C.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正确,不符合题意;

D.“金噪子”发出的声波是高频声波,不是次声波,不正确,符合题意;

5.魔术师在某次演岀中表演了“狮吼功”:把嘴靠近红酒杯发声将红酒杯震碎。其奥秘为通过控制声音

的频率使其与红酒杯的频率相同达到共振而震碎红酒杯。魔术师表演中调节的是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

【答案】A

【解析】

【详解】

魔术师通过控制声音的频率使其与红酒杯的频率相同达到共振而震碎红酒杯,因为音调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所以,魔术师表演中调节的是声音的音调,故A正确,BCD错误。6.吹笛子发声主要是由()

A.笛子的竹管振动发声

B.笛子中空部分的空气柱振动发声

C.演员的嘴唇振动发声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B

【解析】

【详解】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吹笛子时,笛子中空气柱振动会发出声音;故选:B。

7.如图是用小锤敲击同一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两列声波图,一次重敲,一次轻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敲时音调高,甲图是重敲时的声波图

B.轻敲时响度大,两次敲击音色相同

C.甲的响度比乙的大,甲的音调也比乙的高

D.两次音调、音色都相同,乙图是轻敲时声波图

【答案】D

【解析】

【分析】

(1)频率是1s物体振动的次数,相同时间内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2)振幅是物体振动时偏离原位置的大小,偏离原位置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详解】

由图可知,两幅图中音叉振动的快慢相同(都有3个波峰和2个波谷),因此声音的音调相同;由图知,物体振动时偏离原位置的程度不相同(即振幅不同),因此响度不相同;甲振动时偏离程度大,甲的振幅大,所以甲的响度大,即音量大,所以,甲图是重敲时的声波图,乙图是轻敲时声波图.用木槌敲击同一音叉,音色是不变的,只有D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8.“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琴声是通过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减弱噪声.

【答案】音调空气声源处

【解析】

【详解】

(1)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琴弦的振动快慢,即改变声音的音调.

(2)琴声和我们的耳朵之间有空气,琴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耳朵中.

(3)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9.“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出自唐诗《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诗句,诗人在静寂的寺院中能分辨钟、磬两种乐器的声音,主要是根据声音有不同的,禅师修行需要远离闹市区,原因是在闹市区比偏远地方的(选填“噪音”或“乐音”)大。

【答案】音色噪音

【解析】

【详解】

[1]不同的乐器的材料、结构的不同,造成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因此诗人能分辨钟、磬两种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噪声太大会影响禅师,因此禅师修行需要远离闹市区,到偏远的地方。

10.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高声大叫”“低声细语”来形容人说话情况,这里“高”“低”实际是

指。女高音男低音其中“高”“低”是指声音的。(以上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答案】响度音调

【解析】

【详解】

“高声大叫”中的“高”说明声音的响度大,“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响度小。

女高音男低音其中“高”“低”是指声音的音调。

11.清洗眼镜片的超声波清洗器,它能产生频率高于Hz的声波,从而使清洗液产生剧烈振动,这也说明了超声波具有,超声波(选填“能”或“不能”)被人耳听到.

【答案】20000能量不能

【解析】

【详解】

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超声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人耳听不到超声。超声波有很强的穿透性,能够传递能量,所以清洗眼镜片是利用的超声波(

12.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来判断的;戴着耳机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听音乐时,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是增大了声音的,若长此以往会导致听力下降;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歌,这里的“低”是指。蜜蜂1min振翅26400次,则其翅膀振动频率为Hz,人耳_(能/不能)听到这种声音。英语考试时,考生听到的英语听力材料声音是通过传播到人耳中;为了不影响考试,要求监考老师尽量不要走动发出声音,这是从处减弱噪声。医院里利用超声波碎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答案】音色响度音调440能空气(或声波)声源能量

【解析】

【详解】

[1]利用音色可以辨别发声体,故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不同来判断;

[2]增大音量,是指增大了声音的响度,长此以往会导致听力下降;

[3]男低音歌手中的“低”是指音调低;

[4]蜜蜂1min振翅26400次,则其翅膀振动频率为

26400

f==;

440Hz

60s

[5]而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该振动频率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故人能听到这种声音;

[6]一般情况下,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故考生听到的英语听力材料声音通过空气传入学生的耳朵;

[7]要求监考老师尽量不要走动发出声音,这种措施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8]声波具有能量,医院里利用超声波碎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13.下列有关声音的语句中,各表示的意思是:

(1)“你的声音真好听”说明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鼓声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孩尖叫声刺耳”说明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音色悦耳响声大音调高

【解析】

【详解】

[1]你的声音真好听,说明发音音色悦耳。

[2]震耳欲聋的响声说明声音的响声大。

[3]小孩尖叫声刺耳,说明音调高。

三、实验题

14.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思维方法叫做__________(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类比法)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⑴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__可以传声.

(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____________,并由此推理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小球弹开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放大音叉的振动转换法洒小纸屑看是否振动空气声音逐渐减小真空不能传声

【解析】

(1)本实验利用转换法:声音由振动产生,但音叉的振动是不容易被观察到的,所以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就可以看到乒乓球被弹开,乒乓球的作用相当于放大了音叉的振动.

(2)即使桌子的振动,也是不容易观察的,所以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可以在桌上放一些碎纸屑,观察纸屑的振动就可以说明桌面在振动.

(3)右边的音叉,激起声波,声波传递到左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4)如图④所示,因为真空不能传声,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会听到声音越来越小.

答案为:(1). 小球弹开(2).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3). 放大音叉的振动(4). 转换法

(5). 洒小纸屑看是否振动(6). 空气(7). 声音逐渐减小(8). 真空不能传声

四、计算题

15.科学家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 s收到回波信号。

(1)海洋中该处深度是多少米?(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 m/s)

(2)科学家发现这种方法是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的距离的,其原因是什么?

【答案】(1)3000m;(2)不能,真空不能传声

【详解】

(1)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所用时间为:

1

4s2s

2

t=?=

所以由速度公式

s

v

t

=得海洋中该处深度为:

1500m/s2s3000m

s vt

==?=

(2)月亮与地球之间为真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所以这种方法不能测量月亮与地球的距离。答:(1)海洋中该处深度是3000m

(2)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的距离,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声学基础试题

一、 名词解释(3分×4=12分) 自由振动――系统只在弹性力作用下的振动。 临界入射――入射角等于临界角时的声波斜入射。 声功率――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声传播方向的面积S 的平均声能量。 体应变――在外力作用下,介质体积的变化率。 二、 填空(1分×23=23分) 1、 对于强迫振动系统而言,当外力频率__等于___系统固有频率时,系统的 振动速度出现__共振现象__。 2、自由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 。 3、由于阻尼力的作用,使得衰减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__低于__自由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 4、声波在两种流体分界面上产生反射、折射时,应满足边界条件。即分界面两侧介质内声场的__声压_________、____质点振动速度____在分界面上____连续_______。 5、声波在两种流体分界面上产生反射、折射时,声功率的反射系数与折射系数之和___1_____。 6、声波在两种流体分界面上产生临界斜入射的条件是___入射波速度v1小于折射波速度v2__,临界入射角为___12arcsin()v v θ=___。 7、一维情况下理想流体媒质中的三个基本方程分别为__运动方程_、 ____连续性方程__、____物态方程_____。 8、媒质的特性阻抗(即波阻抗)等于_媒质声波速度与媒质密度的乘积。 9、两个同相小球源的指向特性__sin(2)()2sin() k D k θ?=?__。 10、辐射声波波长为λ,间距为l 的n 个同相小球源组成的声柱的主声束的角宽度_2arcsin()nl λ θ=__。

11、均匀各向同性线弹性介质的正应力与正应变的关系___2ii ii T λθμε=+_;切应力与切应变的关系__jj jj T με=_。 12、根据质点振动特点,薄板中的兰姆波可分为___对称型_和____非对称型两类。 13、根据瑞利波和兰姆波的周期方程可知,瑞利波的速度与频率___无关__,是无频散波;而兰姆波相速度与频率___有关__,是__频散波_。 三、 判断并改错(2分×7=14分) 1、 在无限大介质中传播的波称为瑞利波。错误 沿无限大自由表面传播的波称为瑞利波。 2、 当考虑弹簧质量时,自由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增大。错误 当考虑弹簧质量时,自由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降低。 3、 对于强迫振动系统而言,当外力频率等于系统固有频率时,系统的振 动位移出现共振现象。 错误 对于强迫振动系统而言,当外力频率等于系统固有频率时,系统的振 动速度出现共振现象。 4、 衰减振动的衰减系数δ与系统所受的阻力系数Rm 、振子质量Mm 成反 比。错误 衰减振动的衰减系数δ与系统所受的阻力系数成正比,与振子质量成反比。 5、 声场对小球源的反作用力与小球源的辐射阻抗、表面质点振动速度的 关系为 r r F Z u =- 正确 6、 声波在两种流体分界面上发生反射、折射时,声强的反射系数与折射 系数之和等于1。 错误 声波在两种流体分界面上发生反射、折射时,声功率的反射系数与折射系数之和等于1。 或 声波在两种流体分界面上发生反射、折射时,声强的反射系数与折射系数之和不一定等于1。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特性》基础训练

《声音的特性》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00.0分) 1.(10分)一曲《梁祝》哀婉动听,用小提琴或钢琴演奏能呈现不同的特点,你能区分出是钢琴还是小提琴,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节奏 2.(10分)如图所示,小演员们演奏古筝时,手指不停地在弦上不同位置按下,这主要是 为了改变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振幅D.音色 3.(10分)音叉也是一种乐器,甲音叉每分钟振动12000次,乙音叉每秒钟振动600次,则甲的() A.音调高B.音调低C.响度大D.响度小 4.(10分)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分别用嘴吹瓶口,可以发出“1、 2、3、4、5、6、7、”的声音来。这些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决定音调的因素分别是() A.瓶内空气振动,用力的大小 B.水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C.水振动,水的高度 D.瓶内空气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5.(10分)2018年春节,泰安市举行了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丰富了群众生活。观众能区别出不同的演员发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他们发出的声音有不同的() A.响度B.音色C.音调D.三者皆有6.(10分)12月28日我校管乐团在新年音乐会上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演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钢琴上的黑白键弹奏是音调不同 B.高低音部指的是响度不同的音部

C.鼓手时重时轻敲击鼓面改变了鼓声的音色 D.我们根据音调来辨别不同的乐器 7.(10分)如图所示,湘西苗族的“鼓舞”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该舞是围绕“苗鼓”展开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鼓手敲鼓的频率越快,鼓声的响度越大 B.鼓手敲鼓的力量越大,鼓声的音调越高 C.距离苗鼓越近,听到的鼓声的频率越高 D.有经验的人听下鼓声,就能区别是“苗鼓”还是其它地区鼓,是因鼓的音色不同8.(10分)调节手机的音量按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频率B.响度C.音调D.音色 9.(10分)老师敲击了一下音叉,同学们发现,音叉在一段时间内都能发出声音,但响度逐渐变小,原因是() A.有回声 B.音叉还在振动,振幅变小 C.音叉已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D.音叉还在振动,振幅不变 10.(10分)对于以下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音色好 B.图书馆中要求保持安静说明要求声音的响度小 C.“怕得鱼惊不应人”说明水可以传声 D.“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调来辨别来人

(完整版)声现象单元测试习题(答案)

. 《声现象》专题训练 一、填空题 1.下列与声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 (1)节日里的锣、鼓声“震耳欲聋”,说明锣鼓声的 大。 (2)歌唱家的歌声“悦耳动听”,说明歌唱家的歌声的 好。 (3)小女孩的讲话“脆如银铃”,说明小女孩说话声的 高。 2.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二泉映月”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 不同来加以辨别。 3.声音在介质中以___ 的形成向远处传播。声音传播过程中能引起别的物体发生_____,超声波还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具有___________。 4.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3s ,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 该处的深度为 m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31 m/s ),这种方法能不能用来测量月亮到地球的距离?为什么? 5.在百米赛跑中,甲、乙两个记时员,分别从看到发令枪冒烟和听到枪声开始记时同一运动员的成绩,则 记录的成绩较准确;若甲记录的成绩为11.3s ,则乙记录的成绩约为 s 。 6.某汽车以10m /s 的速度匀速驶向一座陡峭的高山,司机按了一下嗽叭,经4s 钟听到回声。听到回声时,车与前面高山的距离是 m 。 7.频率为 Hz 以下的声音为次声波;频率为 Hz 以上的声音为超声波。 8.噪声强度如果在 dB 以上,会影响人的正常学习和休息,如果在 dB 以上,长时间会造成对人的听力的伤害。 9.2005年春节晚会上,聋哑人表演的“千手观音”震撼了所有观众。她们是怎样训练的呢?听不见声音,她们将身体紧贴在音箱上,感受音乐的节奏,因为声音是由 产生的。 10.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鸟语、流水潺潺、琴声悠悠。这些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 ____而产生的。物体的 停止,发声也停止。悦耳动听的笛声是靠管子里的空气 产生的。我们能够分辨出鸟语和琴声是根据声音的____ ____不同(填“音调”、“音色”或“响度”)。蚊子和牛叫声的区别是:牛叫声音的音调比蚊子 ,而响度比蚊子 。 11. 在图所示的实验中,李明发现硬纸片在木梳上划得快时音调高,划得慢时音调低。这表明: 。 12.2011年 7月14日12时10分,广东省兴宁市罗岗镇福胜煤矿发生透水事故,救援工作迅速展开。下午,事故矿井下发现有生命迹象,原来是被困人员通过敲击钻杆,发出“当当”的求救信号,这是因为 。 13.人在野外说话,为了使声音传得更远一些,通常将手或者一本书合成喇叭状围在嘴边,其目的是1 图8

初中物理声学习题单元测试doc

新课标初二物理声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0小题,从第19小题到第24小题每题1.0分小计6.0分;从 第25小题到第68小题每题2.0分小计88.0分;共计94.0分。 19、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___传来的. A.电磁波 B.真空 C.空气 D.耳朵的鼓膜 20、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________秒以上, 人耳才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 A.1秒 B.0.1秒 C.0.01秒 D.0.001秒 21、我们能够分辨出各种不同的乐器的声音, 就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_不同.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22、人们能分辨出胡琴、钢琴、笛子的声音, 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23、声音是由发声体的________而产生的. A.运动 B.振动 C.温度升高 D.体积膨胀 24、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 如果在听到枪声后才开始计时, 那么, 他开始计时的时间比运动员起跑的时间晚________秒(V声=340米/秒). A.0.3 B.3.0 C.30 D.300 25、用小提琴、钢琴、长笛、二胡分别演奏同一首曲子.我们完全可以分辨出是哪一种乐器演奏的.因为这几种乐器有[] A.不同的音调B.不同的音色C.不同的响度D.不同的人弹奏 26、关于噪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0dB就是没有声音 B.雪后的街道上格外寂静,是因为松软的雪可以吸声 C.特种兵使用的微声冲锋枪射击时,声音很小是因为采取了消声措施 D.城市高速公路两旁放置的隔声板是为了阻隔汽车行驶时发出的噪声

27、闻其声而不见其人,你往往能根据说话声就可以判断出是谁在讲话,这是因为不同的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A.振幅B.频率C.响度D.音色 28、大型剧场的四壁和屋顶往往用蜂窝状材料来装饰,使其表面凸凹不平,这是为了[] A.减弱声波反射,吸收声波B.增大声音的响度 C.只是为了装饰,使其美观D.增强声波的反射 29、我们去医院看望病人,说话时要“低声细语”.这里的“低”是指[] A.说话音调低一些B.说话响度小一些 C.说话语速慢一些D.说话频率慢一些 30、人在教室里说话听不到回声的原因是[] A.教室的墙壁反射回来的声音互相抵消 B.声音从教室的门窗处传播出去了 C.教室的空间太小,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人耳分辨不出来 D.教室的空间太小,没有产生回声 31、我们能听到物体发出的声音,是因为[] A.有声源B.有物体C.发声体在振动D.有传声介质 32、演奏各种乐器时,人们能分辨出是什么乐器,这是由于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以上三个因素 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听声音是靠耳朵接收空气中的声波 B.声波只能通过液体和空气传播,不能在固体中传播 C.声音遇障碍物反射回来时,传播的速度会减慢 D.声音从空气中传入水中,传播的速度减小 34、演唱会上,女高音引吭高歌一首歌曲,其两“高”的意思分别指[]

中考物理专题练习声学试题

声学
一、选择题
1. (2015·娄底中考)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孩子们很容易辨别出爸爸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爸爸声音的
音调不同
B.蒙上双眼仅凭声音也能大致确定声源的方位是由于“双耳效应”
C.文明城市要求植树种草,树木和花草既能美化城市也具有吸收、减弱噪声的作用
D.古代行军宿营时,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敌人的马蹄声,是因为
大地传声比空气快
【答案】A
2.(2015·遂宁中考)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回声可以测地球到月球间的距离
B.人们小声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一定低
C.在市区高架桥两侧修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超声“碎石”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
【答案】C
3.(2015·自贡中考)下列有关声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听录音时,调节音量旋钮实质是改变声音的音调
B.真空也能传声
C.“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噪声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
【答案】D
4.(2015·荆门中考)2015 年 6 月 1 日晚,“东方之星”客轮在长江水域监利段发生翻沉,
客轮倒扣在江面上,为了尽快救出被困者,搜救队员用铁锤敲击露在水面的船体并将耳朵贴
在船体上听,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敲击船体是为了使铁锤振动发声
B.敲击船体是利用声向被困者传递能量
C.贴在船体上听是为了听到求救的超声波信号
D.贴在船体上听是利用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
【答案】D
5.(2015·宜宾中考)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频率
【答案】A
6.(2015·泰安中考)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
B.学业考试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C.“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音调要低一些
【答案】D
7.(2015·长沙中考) 长沙福元路大桥东入口采用了全封闭的隔音措施,如图所示,该设
施 长 175 m , 高 7 m. 由 隔 音 板 组 成 , 能 降 噪 20 分 贝 左 右 . 下 列 说 法 中 正 确 的 是
1

声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第三章声》单元检测题 一、填空题 1、班级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弹奏古筝,优美的琴声是由琴弦________产生的,琴声是通过__________传到其他同学耳中的。 3、小满用手机往家里打电话。他听出是妈妈在接电话,主要是依据声音的不同来判断的。妈妈让他说话大声些,这是要求增大声音的 4、北京时间4月16日,在美国波士顿举行的马拉松比赛中,发生了两起爆炸,造成多人伤亡。巨大的声响甚至将远处建筑物的玻璃都震碎了。其中,巨大的声响是指声音的;玻璃震碎了,说明声音能够传递。 5、交通噪声是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如图6所示,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了 在和 控制了噪声。 6、如图11城市主要道口设有噪声监测设备。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58.6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若此时有一辆大卡车路过此地,显示屏上显示的数据将(增大/减小)。噪声监测设备_______(能/不能)减弱噪声的强度。 7、“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又没有阻止声音 的,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 8、如图11所示是用一根吸管做的笛子,在吸管上有五个孔,其中一个是吹孔。嘴对着吹孔吹,由于吸管内空气柱发生__________产生笛声。用手指按住其他不同的孔吹笛,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主要改变了声音的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9、某同学对下列声现象进行分析.其中错误的是() 10、与声音传播速度有关的是 A.声音的音调 B.声音的响度 C.声音的频率 D.传播声音的物质 11、在演奏小提琴之前,演奏员要转动琴弦轴以调节琴弦的松紧,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12、有些老师上课时使用便携扩音设备,使声音更加宏亮,这是为了增大声音的 A.音调 B. 音色 C. 频率 D. 响度 13、琴弦发出的声音音调取决于: A.琴弦的长短; B.琴弦的粗细; C.琴弦的松紧; D.琴弦的好坏. 14、针对图中各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小 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四、计算题 15、利用回声可以测量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从海面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后接到回波信号。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请回答下列问题:

八年级物理声学测试题

《声现象》能力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关于声源的认识正确的是() A.凡是能发声的物体都是声源 B.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C.传递声音的物质也是声源 D.声波就是声源 2.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 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B.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 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变化 3.下列四个句子:(1)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2)引吭高歌;(3)她是唱高音的;(4)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 A.(1)(2) B.(2)(4) C.(1)(3) D.(3)(4) 4.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声的物体不一定在振动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利用回声可以测海底的深度D.声音在空气中比在水中传播的快 5.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6.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B.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 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D.阻止琴弦振动发音 7.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8.图2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 究声音的( )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9.小白兔能分辨出门外不是自己的外婆(如图3)主要是依 据声音的() A. 响度 B. 音色 C. 音调 D. 频率 10.有两只昆虫甲和乙,甲的翅膀每秒振动8次,乙的翅膀每 秒振动300次,人凭听觉能感觉到在飞行的昆虫是( ) A.甲B.乙C.都感觉到 D.都感觉不到 1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12.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 A.影剧院的墙面用吸音材料制成B.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 C.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D.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设有隔音板墙 13.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快些从一只木梳上划过,再让它从同一只木梳上慢一点划过,则两次所发出的声音( ) A.响度不同B.音调不同C.音色不同D.前三者都不同

噪声污染控制工程习题题目练习

噪声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参考资料 1、杜功焕等,声学基础,第一版(1981),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第三册噪声部分),1986年,国家环境保护局。 3、马大猷等,声学手册,第一版(1984),科学技术出版社。 4、噪声监测与控制原理(1990),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5、国标(GB-9660-88)《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和国标(GB-9661-88)《机场周 围飞机噪声测量方法》 6、环境监测技术基本理论(参考)试题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7、环境噪声电磁辐射法规和标准汇编(上册),北京市环境辐射管理中心 一、填空题 1.测量噪声时,要求气象条件为:无、无、风力 (或)。 答:雨雪小于5.5米/秒(或小于四级) 2.从物理学观点噪声是指;从环境保护的观点,噪声是指。 答:频率上和统计上完全无规则的声音人们所不需要的声音 3.噪声污染属于污染,污染特点是其具 有、、。 答:能量可感受性瞬时性局部性 4.环境噪声是指,城市环境噪声按来源可分为、、、、。 答:户外各种噪声的总称交通噪声工业噪声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其它噪声 5.声压级常用公式L P= 表示,单位。 答:L P=20 lgP/P°dB(分贝) 6.声级计按其精度可分为四种类型:O型声级计,是;Ⅰ型声级计为;Ⅱ型声级计为;Ⅲ型声级计 为,一般用于环境噪声监测。 答:作为实验室用的标准声级计精密声级计普通声级计调查声级计不得

7.用A声级与C声级一起对照,可以粗略判别噪声信号的频谱特性:若A声级比C声级小得多时,噪声呈性;若A声级与C声级接近,噪声呈性;如果A声级比C声级还高出1-2分贝,则说明该噪声信号在Hz 范围内必定有峰值。 答:低频高频2000-5000 8.倍频程的每个频带的上限频率与下限频率之比为。1/3倍频程的每个频带的上限频率与下限频率之比为;工程频谱测量常用的八个倍频程段是Hz。 答:2 21/363,125,250,500,1k,2k,4k,8k 9.由于噪声的存在,通常会降低人耳对其它声音的,并使听 阈,这种现象称为掩蔽。 答:听觉灵敏度推移 10.声级计校准方式分为校准和校准两种;当两种校准方式校准结果不吻合时,以校准结果为准。 答:电声声 11.我国规定的环境噪声常规监测项目为、 和;选测项目有、 和。 答:昼间区域环境噪声昼间道路交通噪声功能区噪声夜间区域环境噪声夜间道路交通噪声高空噪声 12.扰民噪声监测点应设在。 答:受影响的居民户外1米处 13.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应在、、、四个施工阶段进行。 答:土石方打桩结构装修 14.在常温空气中,频率为500Hz的声音其波长为。 答:0.68米(波长=声速/频率) 15、声压级的定义公式为。其中P0代表声压,它的值是。如有一个噪声的声压是20帕,声压级是分贝,给人的感觉是。2×10-2帕的声压其声压级是分贝。 答:L P=20 lgP/P°基准2×10-5120 疼痛60 16、可听声的频率范围是HZ至HZ次声的频率小于H

历年声学中考试题

历年声学中考试题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历年声学中考试题 (10)1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 C.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外省市声学试题 一.选择题(共27小题) 1.(2013?自贡)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噪声 B.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震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2.(2013?淄博)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听诊器能增大振幅,使响度增大 D.“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3.(2013?资阳)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地震幸存者在废墟中敲打铁管向外传递信息是利用了铁管传声性能好的特性 B.小提琴演奏者通过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来改变琴弦发声的响度 C.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和发现昆虫 D.学校楼道内设立“轻声慢步”标志的目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4.(2013?镇江)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波是一种电磁波 B.戴上耳塞是在人耳处减弱噪音 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响声来判断的 音量是改变了音调 D.调节MP 3

5.(2013?宜昌)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噪声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6.(2013?扬州)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 A.不能传播声音B.吸收了声波 C.把声音反射回去了D.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7.(2013?徐州)每个人心跳的声音都是独一无二的,科学家提出可据此区分不同的人.这主要利用声音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 8.(2013?厦门)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而不高声喧哗,这是文明的表现.这里“轻声”和“高声”是指声音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 9.(2013?潍坊)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5m/s C.放鞭炮时捂耳朵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 10.(2013?潍坊)小红同学喜欢利用复读机进行英语听力训练,在音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让复读机先正常播放一段录音,然后再快速播放同一段录音,则发出的录音() A.响度增大,音调不变B.响度减小,音调不变 C.响度不变,音调升高D.响度不变,音调降低 11.(2013?威海)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D.在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12.(2013?绥化)下列实例中,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A.利用B超检查身体B.利用声呐探测海洋深度 C.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D.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疾病

声测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第一章《声现象》测试卷 (满分100分,45分钟) 一、选择题(25×2=50分) 1、某同学先后对同一鼓面轻敲和重击一下,两次发出声音的 A.音调不同; B. 频率不同; C. 音色不同; D. 响度不同 2、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B.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 C.敲锣时用力越大,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D.歌唱演员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音调高 3、关于声学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控制噪声的措施有:防止噪声产生、阻挡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B.利用回声可以探测海洋的深度 C.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每个人发出的声音频率不同来判断的; D.回声是声音的一种反射现象. 4、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 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更好听 D.能减少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5、下面关于超声波或超声波的利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蝙蝠能发出超声波 B.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可以利用超声波的反射探测海洋深度 D.可以利用B 型超声仪检查身体 6、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A. 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 B. 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D. 在公路两侧设置屏障墙 7、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 B、市区里种草植树 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 D、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 8、将敲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响声立刻消失了,下列原因正确的是 A、声波传到鼓内去了。 B、鼓面停止了振动。 C、鼓的振动变快了。 D、以上说法都不对。 9、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 B、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 C、“土电话”是靠固体传声的; D、真空是不能传声的。 10、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振动发生的;

初中物理竞赛测试题声学与光学附答案

初中物理竞赛测试题: 声学与光学(附答案) 一、选择题 1、有一种自行车尾灯设计得很巧妙。当后面汽车的灯光以任何方向射到尾灯时,它都能把光钱“反向射回”。下图是4种尾灯的剖面示意图,其中用于反光的镜面具有不同的形状。能产生上述效果的镜面是( ) A B C D 2、图4中画的是王小刚同学的眼镜,从眼镜判断,他的眼睛( ) A.是远视眼。 B.是近视眼。 C.视力正常,眼镜是太阳镜。 D.一只眼视力基本正常,另一只是近视眼。 3、这张试卷是白纸上印有黑字,每个人都看得特别清楚。我们之所以能看清楚这些字的主要原因是( ) 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了不同颜色的光进入眼睛。 B.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眼睛。 C.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仅射出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光。 D.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

4、一种手电筒上所有的聚光小电珠如图2所示,其前端相当于一个玻璃制成的凸透镜,灯丝(可看作一个点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它出射时,出射光束(图中实线所示)比无此透镜时的光束(图中虚线所示)要窄,即它可减小光束的发散,有聚光功能。在这种小电珠中,灯丝应位于( ) A.凸透镜的焦点以内。 B.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 C.凸透镜的焦点处。 D.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处。 5、为了防盗,在门上装上一个“猫眼”,使屋内的人能看清屋外的人是一个正立缩小的像,屋外面的人却看不清屋内的人,则“猫眼”应该是:( ) A.凸镜B.凹镜 C.凹透镜D.凸透镜 6、在暗室的红灯下看一张白纸和白纸上的红字,得到的感觉是:( ) A.纸是白色的,字能看清楚 B.纸是白色的,字看不清楚 C.纸是红色的,字能看清楚 D.纸是红色的,字看不清楚 7、在没有任何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 A.全身呈绿色。C.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 B.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

2014年海南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海南省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物理科试题 特别提醒: 1.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 2.请在考试前阅读考试的有关说明。 3.请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石油B.天然气C.太阳能D.核能 2.中考期间跳广场舞的阿姨为了减弱噪声,自觉把音响的音量调小,这种控制噪声的途径A.在声源处B.在传播过程中C.在人耳处D.在声源和人耳处 3.下列物体中,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 A.铁线B.人体C.铅笔芯D.塑料尺 4.内燃机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排气冲程D.做功冲程 5.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 小孩在平面镜中的像B. 水中的筷子向上翘

C. 山羊的影子 D. 白鹭在水中的倒影第5题图 6.下列关于新材料及信息传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超导体主要用于制作电饭锅等电热器 B.半导体可用来制作LED灯的发光二极管 C.移动电话(手机)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D.声呐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7.下列工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核桃夹B. B.羊角锤 C. C.筷子 D. D.起子 第7题图 8.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A.在一个插座上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 B.电冰箱、洗衣机等用电器使用三角插头 C.家庭电路中,控制灯泡的开关装在零线上 D.家用电器起火时,先灭火后切断电源 9.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观察到的现象,下列光学仪器中成像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第9题图 A.放大镜B.幻灯机C.照相机D.近视眼镜10.如图,在探究磁生电的实验中,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操作是

声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8小题,从第1小题到第18小题每题1.0分小计18.0分;共计 18.0分。 1、因为一切声源都在振动, 所以一切振动物体都在发声. ( ) 2、只要物体发生振动,都可以使人听到声音.() 3、声音传到松软的物体上时,很难产生回声.() 4、只要有振动,一定有声音.() 5、频率越大, 音调越低. ( ) 6、频率越小, 响度越小( ) 7、对同一根音叉, 用锤重敲音叉比轻敲音叉发出的音调高( ) 8、蜜蜂和蝴蝶飞行时, 翅膀都在振动, 人们能听到蜜蜂的嗡嗡声却听不到蝴蝶的声音,是因为蝴蝶翅膀振动的幅度小.( ) 9、音调不一样,响度就要变化.() 10、各种声音的音调都是相同的.() 11、一切气体、液体、固体物质都能传播声音.( ) 12、判断正误:音调是由声源振动快慢决定的, 振动越快, 音调越高.( ) 13、各种乐器在合奏中给人以不同的感觉,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一样.() 14、人们用分贝来计量噪声强弱的等级. ( ) 15、30~40分贝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分贝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 ) 16、70分贝以上会干拢谈话, 影响工作效率.( ) 17、音调决定于振动的频率不同.() 18、声音的大小决定于音调的高低.() 二、单选题:本大题共50小题,从第19小题到第24小题每题1.0分小计6.0分;从第25小题到第68小题每题2.0分小计88.0分;共计94.0分。 19、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___传来的. A.电磁波 B.真空 C.空气 D.耳朵的鼓膜 20、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________秒以上, 人耳才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 A.1秒 B.0.1秒 C.0.01秒 D.0.001秒 21、我们能够分辨出各种不同的乐器的声音, 就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_不同.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22、人们能分辨出胡琴、钢琴、笛子的声音, 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23、声音是由发声体的________而产生的. A.运动 B.振动 C.温度升高 D.体积膨胀 24、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 如果在听到枪声后才开始计时, 那么, 他开始计时的时间比运动员起跑的时间晚________秒(V声=340米/秒). A.0.3 B.3.0 C.30 D.300 25、用小提琴、钢琴、长笛、二胡分别演奏同一首曲子.我们完全可以分辨出是哪一种乐器演奏的.因为这几种乐器有[] A.不同的音调B.不同的音色 C.不同的响度D.不同的人弹奏 26、关于噪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0dB就是没有声音 B.雪后的街道上格外寂静,是因为松软的雪可以吸声

安徽省芜湖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安徽省芜湖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1.0分) 1.关于物理实验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使用 B. 长度测量结果的倒数第一位代表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 C. 如果砝码磨损,会使托盘天平测量的结果偏小 D. 在“测量平均速度”实验中,斜面的坡度要小 2.关于质量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把铁块压成铁片,它的密度变小了 B.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C. 空气也有密度,而且空气密度的数值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改变 D. 同一种物质,它的密度跟它的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 3.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们小声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一定低 B. 利用回声可以测地球到月球间的距离 C. 在市区高架桥两侧修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 超声“碎石”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 4.小希对下列光学成像实例进行了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实例:①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②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像;④幻灯机屏幕上所成的像;⑤照相机中所成的像。 A. 反射成像的有②③⑤ B. 折射成像的有①③⑤ C. 属于实像的是①④⑤ D. 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5.把质量为180g的冰完全熔化成水时,下列关于它质量与体积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量增加了20g,体积不变 B. 质量减小了20g,体积减小了 C. 质量不变,体积增加了 D. 质量不变,体积减小了 6.如图所示,两条光线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b点,在虚线框内放入甲透镜后光线将 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c点;在虚线框内放人乙透镜后,光线将会聚于主光轴MN 上的a点,则() A. 甲是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B. 乙是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C. 甲是凸透镜,可用于娇正远视眼 D. 乙是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7.一弹簧右侧连接一个小球,小球向左运动压缩弹簧后,经历了如图甲、乙所示过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完整)初中物理-声学习题(单元测试).doc

第一章——声学单元测试 30 分) 一、单选择: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 3 分,共 1、弹奏吉他时,琴弦振动发出美妙的乐音,用手掌按住琴弦就听不到琴音了,这是因为 () A.琴弦发出的声音全被手吸收了 B.琴弦发出的声音被手掌挡住无法听到 C.琴弦被按住之后停止振动不再发出声音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下列实验中,不能探究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A.把敲响的音叉接触悬挂着的泡沫球,小球被弹起 B.把一枝铅笔固定在钟上,敲响大钟,拿一张纸迅速从笔尖上划过,纸上留下锯齿 状曲线C.敲铁管的一端,在另一端能听到两次敲击声 D.在音响上放一些纸屑,纸屑会随着音乐起舞 3、下列是通过骨传导感知声音的是() A.将振动的音叉放在耳朵附近,听音叉的声音 B.用手指将耳朵堵住,再听音叉的声音 C.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手轻轻敲打桌子的声音 D.把振动的音叉尾部抵在牙齿上听声音 4、关于助听器的作用的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助听器是为了获得立体声 B.助听器专供老人使用 C.利用助听器是为了将传来的声音放大,再传给听者 D.助听器只是用于听力有障碍的听者 5. “高声喊叫”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和“低”指的是() A. 音调高低 B. 响度大小 C. 音色好坏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6. 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 A. 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 B. 大象发出的“声音”无法传到人耳 C. 大象发出的“声音”频率高于20000Hz D. 大象发出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 7. 关于噪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优美的轻音乐,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说是噪声 B.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 C.噪声是指那些响度较大的声音 D.歌唱家优美的歌声有时也会成为噪声 8.一场大雪后,大地披上了银装,这时你会发现周围特别寂静,这是因为雪地的微孔能够 吸收声音。根据上面的描述,你认为在会堂、剧院的四壁和屋顶都做得凹凸不平,或采 用蜂窝状的材料,主要是为了:()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 C. 增强声音的响度 D.装饰得更美观些 9.下面关于超声波或超声波利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蝙蝠能发出超声波 B.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新课标初二物理声学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声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0小题, 1、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___传来的. A.电磁波 B.真空 C.空气 D.耳朵的鼓膜 2、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________秒以上, 人耳才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 A.1秒 B.0.1秒 C.0.01秒 D.0.001秒 3、我们能够分辨出各种不同的乐器的声音, 就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_不同.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4、人们能分辨出胡琴、钢琴、笛子的声音, 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5、声音是由发声体的________而产生的. A.运动 B.振动 C.温度升高 D.体积膨胀 6、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 如果在听到枪声后才开始计时, 那么, 他开始计时 =340米/秒). 的时间比运动员起跑的时间晚________秒(V 声 A.0.3 B.3.0 C.30 D.300 7、用小提琴、钢琴、长笛、二胡分别演奏同一首曲子.我们完全可以分辨出是哪一种 乐器演奏的.因为这几种乐器有[ ] A.不同的音调 B.不同的音色 C.不同的响度 D.不同的人弹奏 8、关于噪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0dB就是没有声音

B.雪后的街道上格外寂静,是因为松软的雪可以吸声 C.特种兵使用的微声冲锋枪射击时,声音很小是因为采取了消声措施 D.城市高速公路两旁放置的隔声板是为了阻隔汽车行驶时发出的噪声 9、闻其声而不见其人,你往往能根据说话声就可以判断出是谁在讲话,这是因为不同的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 A.振幅B.频率 C.响度 D.音色 10、大型剧场的四壁和屋顶往往用蜂窝状材料来装饰,使其表面凸凹不平,这是为了[ ] A.减弱声波反射,吸收声波B.增大声音的响度 C.只是为了装饰,使其美观D.增强声波的反射 11、我们去医院看望病人,说话时要“低声细语”.这里的“低”是指[ ] A.说话音调低一些B.说话响度小一些 C.说话语速慢一些D.说话频率慢一些 12、人在教室里说话听不到回声的原因是[ ] A.教室的墙壁反射回来的声音互相抵消 B.声音从教室的门窗处传播出去了 C.教室的空间太小,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人耳分辨不出来 D.教室的空间太小,没有产生回声 13、我们能听到物体发出的声音,是因为[ ] A.有声源B.有物体 C.发声体在振动D.有传声介质 14、演奏各种乐器时,人们能分辨出是什么乐器,这是由于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D.以上三个因素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听声音是靠耳朵接收空气中的声波 B.声波只能通过液体和空气传播,不能在固体中传播

噪声与振动复习题及答案

噪声与振动复习题及参考答案(40题) 参考资料 1、杜功焕等,声学基础,第一版(1981),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噪声部分),1986年,国家环境保护局。 3、马大猷等,声学手册,第一版(1984),科学技术出版社。 4、噪声监测与控制原理(1990),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一、填空题 1.在常温空气中,频率为500Hz的声音其波长为。 答:0.68米(波长=声速/频率) 2.测量噪声时,要求风力。 答:小于5.5米/秒(或小于4级) 3.从物理学观点噪声是由;从环境保护的观点,噪声是 指。 答:频率上和统计上完全无规的振动人们所不需要的声音 4.噪声污染属于污染,污染特点是其具有、、。 答:能量可感受性瞬时性局部性 5.环境噪声是指,城市环境噪声按来源可分 为、、、、。 答:户外各种噪声的总称交通噪声工业噪声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 其它噪声 6.声压级常用公式Lp= 表示,单位。 答: Lp=20 LgP/P° dB(分贝) 7.声级计按其精度可分为四种类型:O型声级计,是;Ⅰ型声级计为;Ⅱ型声级计为;Ⅲ型声级计为,一般 用于环境噪声监测。 答:作为实验室用的标准声级计精密声级计普通声级计调查声级计不得 8.用A声级与C声级一起对照,可以粗略判别噪声信号的频谱特性:若A声级比C声级小得多时,噪声呈性;若A声级与C声级接近,噪声呈性;如果A声级比C声级还高出1-2分贝,则说明该噪声信号在 Hz 范围内必定有峰值。 答:低频性高频性 2000-5000 9.倍频程的每个频带的上限频率与下限频率之比为。1/3倍频程的每个频带的上限频率与下限频率之比 为;工程频谱测量常用的八个倍频程段是 Hz。 答:2 2-1/3 63,125,250,500,1K,2K,4K,8K 10.由于噪声的存在,通常会降低人耳对其它声音的,并使听阈,这种现象称为掩蔽。 答:听觉灵敏度推移 11.声级计校准方式分为校准和校准两种;当两种校准方式校准结果不吻合时,以校准结果为准。 答:电声声 12.我国规定的环境噪声常规监测项目为、和;选测项目有、和。 答:昼间区域环境噪声昼间道路交通噪声功能区噪声夜间区域环境噪声 夜间道路交通噪声高空噪声 13.扰民噪声监测点应设在。 答:受影响的居民户外1米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