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区综合城建规划体系

商丘市区综合城建规划体系
商丘市区综合城建规划体系

商丘市区综合城建规划体系(2012—2020)

一、总序

1、完善提升中心城区

2、着重建设商丘新区

3、加快道北老城区改造

4、增强南部西部承载力

5、全面启动商虞一体化

1、完善提升中心城区

①中央商务区(民主路—新建路—神火大道—八一路)

支持新建写字楼、酒店、商务办公楼、高端住宅区等楼宇经济,加快旧城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大力支持国际知名连锁百货、餐饮等服务业发展,加快道路、绿化、路灯、路牌、花坛等基础设施新建、维修与更新步伐。

新建楼盘(公共设施,如场馆等除外)必须高35层(120米)以上。

②市区内环路(凯旋路—文化路—南京路—归德路)

内环路是新形势下商丘的市中心,要在该4条示范路段改造提升的基础上,全面启动城市精细化管理,甚至具体到每一个砖块的搭配与使用。

四条主干道要以加快旧城城中村棚户区改造为重点,盘活闲置土地,开发建设精品、高端、高绿化覆盖率的宜居住宅,全面提高内环路以内生态环境。

全面绿化运河沿线,形成生态长廊。

加快建设沿运河景观带东西轴向的公共设施。

与北部的中央商务区强调商业形成呼应。

新建楼盘(公共设施,如场馆等除外)必须高30层(100米)以上。

③市区二环路(建设路—平原路—北海路—睢阳大道)

二环路是商丘市中心有效向外围扩展的桥梁。

加快打通断头路,高规格新建主次干道。

建设快速路网工程体系和立体交通体系,即四大主干道相互交汇处、与陇海铁路交汇处等建设高架桥、立交桥等快速通道工程,以此建设快速商丘、畅通商丘。

全面启动主干道沿线旧城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形成以居住为中心的市区内核。

加快主次干道绿化,加快人口集聚。

新建楼盘(公共设施,如场馆等除外)必须高25层(80米)以上。

④市区三环路(?—梁王大道—华商大道—商都大道)

市区三环路几乎均未开发,拆迁、土地等压力和矛盾相对较小、土地成本低。

要加快把四大道路修通,加快道北北三环路(上述?暂定为黄河大道)的规划与建设,形成商丘市区北部的景观大道、强力带动道北区域改造的引擎和道北区域增长的核心增长极。三环路是有效联系市区外围的纽带,即东联系商丘新区、南联系神火大道主核心、西联系梁园新区、北联系道北,三环路的真正开发,将使商丘市区建成区面积扩大一倍以上,将使商

丘蜕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大型城市。

建设快速路网工程体系和立体交通体系,即四大主干道相互交汇处、与陇海、京九铁路交汇处等建设高架桥、立交桥等快速通道工程,以此形成商丘市中心区与商丘新区、梁园新区、神火大道南部、道北等交通互联,进而使交通通达到现在的郊区外围,强力带动郊区入城、农民进城,扩大城市人口总量,提高城镇化率。

加快三环路农村城市化改造、乡镇变街道改造、农村社区化改造、农民变市民改造。

三环路产业以工业为主导,有效提高就业,合理拆迁、合理赔偿、多沟通,减少城郊矛盾多发问题。

三环路道路多为新建道路、多为景观大道、多为门户型道路,建设高层住宅、酒店、写字楼等将极大的提升商丘城市形象。

新建楼盘(公共设施,如场馆等除外)必须高40层(150米)以上。

2、着重建设商丘新区

①商丘新区起步区日月新城

商丘新区承载了近1000万商丘人民的未来,是展示商丘新形象的平台、是商丘建设中心城市的载体。

商丘新区起步区市政府已经规划好了,即城市精细化增长的核心增长极,很正确!

要迅速启动商丘新区起步区内中州南路、睢阳大道南段、宋城路、鸿运路、应天路等主干道建设,加快归德南路、北海路、华商大道的升级改造,高标准、高规格同步搞好绿化,加快配套的管网、路灯、路牌等的建设。

加快会展中心、大剧院、会议中心、科技馆、图书馆、群艺馆、青少年宫即商丘科技文化艺术中心等公共设施建设。

加快月亮湖、五大串珠式广场、大型公园、绿地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要迅速启动商丘新区起步区地标性超高层写字楼、五星级酒店、高档办公楼、高端住宅楼等,即沿月亮湖北岸的十大超高层城市综合体集群。

只有商丘新区起步区开好头、起好步,才能带动面积广大的整个商丘新区!

新建楼盘(公共设施,如场馆等除外)必须高50层(160米)以上、十大地标性建筑要60层(200米)以上。

②中国商丘国际华商产业园

商丘国际华商产业园是商丘新区内的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主导的园区,要加快招商引资、企业落地进度,同时搞好服务,使其成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领头羊!

加快道路建设、减少断头路的发生,加快道路绿化。

合理拆迁,建设高档宜居小区,加快农村社区化改造,建设中高档廉租房、公租房,为在此工作的市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开通公交线路。

新建楼盘(公共设施,如场馆等除外)必须高40层(150米)以上。

③商丘市睢阳产业集聚区北区

商丘市睢阳产业集聚区北区是商丘国际华商产业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睢阳产业集聚区北区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主导的园区,要加快招商引资、企业落地进度,同时搞好服务,使其成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领头羊!

加快道路建设、减少断头路的发生,加快道路绿化。

合理拆迁,建设高档宜居小区,加快农村社区化改造,建设中高档廉租房、公租房,为在此工作的市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加快道路向南打通到连霍高速公路进而南接睢阳产业集聚区南区。

开通公交线路,方便市民生活。

新建楼盘(公共设施,如场馆等除外)必须高40层(150米)以上。

④中石油商丘石化园区

中石油商丘石化园区位于商丘新区最北部贾寨镇,此地交通便利、区位独特、水源充沛、位于冬夏季风垂直的郊外,即使存在少量空气污染也不会影响到市中心区。

要加快土地拆迁、安置和石化区配套的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

迅速启动贾寨镇到G105与G310国道主干道项目申报、立项和建设。

加快农村社区建设,将贾寨镇作为商丘首座统筹城乡发展的试点城镇,以建设城市的标准建设贾寨镇。

新建楼盘(公共设施,如场馆等除外)必须高25层(80米)以上。

⑤豫东综合物流集聚区

物流业是商丘最具发展优势的产业,也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

建设物流区是商丘新区区域物流中心的定位,也是商丘建设中原经济区综合物流枢纽的载体。

加快睢阳大道北段、胜利路东段等重要主干道建设,升级改造G310,开建有效连接商都大道东三环路的主干道,提升道路通达能力。

积极引进物流总部经济、大型物流企业集团,壮大物流主导产业。

加大东沙河治理与绿化,建设成为物流区的核心景观带。

陇海与京九铁路沿线高架桥及交汇区域难以开发的地块,可以高标准建设为绿地,加以绿化,提高市区绿化覆盖率,可供开发地块在满足物流产业发展后,可以适当建设城市综合体,建设高层住宅区等,从而提高铁路过往乘客对商丘的良好印象。

新建楼盘(公共设施,如场馆等除外)必须高40层(150米)以上。

⑥济广高速公路商丘新区南北核心主轴

济广高速公路是商丘新区198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核心主轴,贯穿整个商丘新区南北。可以将济广高速公路作为商丘新区南北经济发展轴,建设南北向、东西向主干道。

南北方向可以先行修建与济广高速公路平行的商丘新区主干道,如贾寨镇—G310—陇海铁路—张阁镇—周集乡—济广、连霍高速公路,以此迅速加强商丘新区南北联系,迅速拉大商丘新区框架,条件成熟后可以修建沿京九铁路、梁园区与虞城县交界的主干道等。

东西方向市区现有主干道向东连接商丘新区主要受京九铁路的影响,可以先行将胜利路、华商大道等向东沿伸通向济广高速公路,加强市中心区与商丘新区的联系。

加快乡镇撤销改街道办事处工作,全面以市区概念开发面积广大的农村,迅速推进城镇化。引进大型企业、地产开发集团,建设大型新型社区,搞综合性、大规模、集约化、高强度开发。

新建楼盘(公共设施,如场馆等除外)必须高40层(150米)以上。

⑦济广、连霍高速公路商丘新区枢纽区

济广高速公路与连霍高速公路在商丘新区的最东南方向交汇,同为商丘新区的最东部与最南部,夹在梁园区、商丘经济技术开发区、睢阳区与虞城县四个县市区之间,地理及战略位置

重要,成为商丘新区拥抱长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的桥头堡。

加快乡镇撤销改街道办事处工作,全面以市区概念开发面积广大的农村,迅速推进城镇化。引进大型企业、地产开发集团,建设大型新型社区,搞综合性、大规模、集约化、高强度开发。

济广、连霍高速公路枢纽区一带,多为盐碱地,产粮低、种地效益低、土地成本低、拆迁难度低,可以在此枢纽区一带建设商丘综合保税区、商丘出口加工区等外向型经济,积极承接东南沿海产业转移,发展成商丘外向型经济的先导区。进而实现商丘新区“三区一基地一中心”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示范区这一中心的战略定位。

新建楼盘(公共设施,如场馆等除外)必须高40层(150米)以上。

3、加快道北老城区改造

①商丘高铁站区域

以商丘高铁站建设为契机,加快道北综合全面改造步伐,规划高铁站区商贸集中区,建设大型楼宇经济,支持大型企业连片开发高铁站周围及外围区域。

道北的旧城城中村棚户区可以实行高强度拆迁和改造,让大型企业集团化参与运作,政府主导,建设大型城市综合体,相对地块集中拆迁、规模开发、连片开发。

加快在道北开工建设北三环路,西起商周高速东至济广高速,形成商丘市区北部的景观大道、强力带动道北区域改造的引擎和道北区域增长的核心增长极,从根本上扭转道北开发早反而落后的局面。

高标准修复建设人民公园,提高道北老城区居住环境。

开工建设北三环路连接黄河故道国家森林公园的主干道,从而强力带动梁园区下辖乡镇积极融入市区,加快乡镇撤销改街道办事处事宜,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提高城镇化率,带动经济社会发展。

新建楼盘(公共设施,如场馆等除外)必须高30层(100米)以上。

②商丘市梁园产业集聚区北区

G310、陇海铁路和平原北路纵贯全境,交通便利,虽距离市中心近,但土地成本低,适合发展工业,积极引进大型工业企业,壮大经济总量。

要加快综合道路路网建设,建设连接道北、道南的立体交通通道。

加快乡镇撤销改街道办事处工作,全面以市区概念开发面积广大的农村,迅速推进城镇化。引进大型企业、地产开发集团,建设大型新型社区,搞综合性、大规模、集约化、高强度开发。

新建楼盘(公共设施,如场馆等除外)必须高30层(100米)以上。

③沿商周高速公路产业带

商周高速公路北部区域已经建成通车,可以加快在道北开工建设北三环路,西起商周高速东至济广高速,形成商丘市区北部的景观大道、强力带动道北区域改造的引擎和道北区域增长的核心增长极,从根本上扭转道北开发早反而落后的局面。

可以建设连接道北至商周高速公路的东西、南北主干道,带动道北交通闭塞区域经济发展。引进大型企业、地产开发集团,建设大型新型社区,搞综合性、大规模、集约化、高强度开发。

新建楼盘(公共设施,如场馆等除外)必须高30层(100米)以上。

4、增强南部西部承载力

①神火大道南部核心主轴

加快神火大道南伸步伐,尽快向南延伸到连霍高速公路、中亚大道,加快道路建设,尽早形成综合性路网。

全面以市区概念开发面积广大的农村,推进城镇化。

引进大型企业、地产开发集团,建设大型新型社区,搞综合性、大规模、集约化、高强度开发。

支持新建写字楼、酒店、商务办公楼、高端住宅区等楼宇经济,加快城中村改造。

新建楼盘(公共设施,如场馆等除外)必须高40层(150米)以上。

②商丘市睢阳产业集聚区南区

要加快综合道路路网建设,向北修建跨过连霍高速公路的主干道,启动连接市中心区的主干道建设。

积极引进总部经济、大型企业集团,壮大主导产业。

加快乡镇撤销改街道办事处工作,全面以市区概念开发面积广大的农村,迅速推进城镇化。引进大型企业、地产开发集团,建设大型新型社区,搞综合性、大规模、集约化、高强度开发。

新建楼盘(公共设施,如场馆等除外)必须高30层(100米)以上。

③商丘古城保护与开发区

加大古迹的筛查与修复建设。

引进大型集团综合开发商丘古城。

商丘古城街区积极建设为集商业、观光于一体的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在商丘古城保护区外围区域南部或东部,如华商大道沿线,集中开发建设古城内居民外迁安置住宅区。

新建楼盘(均在商丘古城保护区红线外围)必须高35层(120米)以上。

④梁园新区

要加快综合道路路网建设,向北修建跨过G310、陇海铁路等主干道,立即启动打通南京西路、长江西路、文化西路等断头路到市中心区的主干道建设。

加快市区西三环梁王大道建设,金桥路、平原路等位于梁园新区与中心市区结合处,应立即全面升级改造。加快金桥路、平原路等主干道绿化,在梁王大道、金桥路、平原路三大主干道沿线,加快旧城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开发建设高档小区、写字楼、酒店等楼宇经济,形成梁园新区服务业经济增长的核心。

尽快启动打通向西、向南、向北延伸的主次干道建设,以路网先通,尽快扩大梁园新区面积。和谐路、陇海路等次干道沿线积极发展工业,积极引进总部经济、大型企业集团,壮大主导产业。

加快王楼乡、观堂乡等乡镇撤销改街道办事处工作,全面以市区概念开发面积广大的农村,迅速推进城镇化,积极支持农民进新区工作,放宽户籍限制、积极支持农民登记改为市民户口,提高城镇化率。次干道沿线加快保障房、廉租房建设,为低收入群众提供住房保障。引进大型企业、地产开发集团,建设大型新型社区,搞综合性、大规模、集约化、高强度开发。

开通梁园新区内部公交线路、连接市区中心及东南方向商丘新区的公交线路,方便市民生活

及高校学生交流。

新建楼盘(公共设施,如场馆等除外)必须高35层(120米)以上。

⑤商丘机场空港产业带立即启动修建中心市区连接商丘机场的高规格主干道或高架公路,如南京路、长江路等,可以先行向西高规格拓展。在新建的主干道沿线规划建设空港产业带,以带状开发带动梁园新区迅速向西拉伸。同时,以开建空港产业带,带动梁园郊区经济迅速发展,逐渐扩大梁园区建成区面积。

加快王楼乡、观堂乡等乡镇撤销改街道办事处工作,全面以市区概念开发面积广大的农村,迅速推进城镇化,积极支持农民进新区工作,放宽户籍限制、积极支持农民登记改为市民户口,提高城镇化率。空港产业带干道沿线加快保障房、廉租房建设,为低收入群众提供住房保障。

新建楼盘(公共设施,如场馆等除外)必须高30层(100米)以上。

5、全面启动商虞一体化

①G310轴线产业带

以G310“二升一”改造为契机,全面高规格升级改造310国道沿线。

积极引进物流总部经济、大型物流企业集团,壮大物流主导产业。

加快连接310国道的北上、南下主干道建设。

立即启动G310与东三环路商都大道高架桥、立交桥枢纽区建设。

加快乡镇撤销改街道办事处工作,全面以市区概念开发面积广大的农村,迅速推进城镇化。引进大型企业、地产开发集团,建设大型新型社区,搞综合性、大规模、集约化、高强度开发。

新建楼盘(公共设施,如场馆等除外)必须高30层(100米)以上。

②长江东路—虞城县胜利西路对接轴线

要迅速启动长江路以高架桥的形式跨过京九铁路向东沿伸,尽快形成打通市中心区连接商丘新区进而抵达虞城县的主干道建设。长江路与东三环路商都大道交汇处以立交桥形式通过,以枢纽区形式跨过济广高速公路,向东接虞城县胜利西路。

该轴线是商丘新区的中心,无论从交通还是从战略来讲,都是整个商丘新区最重要的地段。道路一定要做到高规格建设。

经济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加快乡镇撤销改街道办事处工作,全面以市区概念开发面积广大的农村,迅速推进城镇化。

引进大型企业、地产开发集团,建设大型新型社区,搞综合性、大规模、集约化、高强度开发。

新建楼盘(公共设施,如场馆等除外)必须高35层(120米)以上。

位于商丘新区规划区内的必须高40层(150米)以上。

③北海路—木兰大道核心轴线

全面升级改造北海路—木兰大道,考虑到商丘新区建设,建议此路全段改称木兰大道,加强绿化。

要迅速启动高架桥、立交桥过京九铁路、东三环路商都大道、济广高速公路建设。

该轴线是商丘新区的最中心、最核心地段,是整个商丘新区最重要的地段。

经济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加快梁园区张阁镇、虞城县城郊乡、城关镇等乡镇撤销改街

道办事处工作,全面以市区概念开发面积广大的农村,迅速推进城镇化。

引进大型企业、地产开发集团,建设大型新型社区,搞综合性、大规模、集约化、高强度开发。

新建楼盘(公共设施,如场馆等除外)必须高50层(180米)以上。

④商丘经济技术开发区—张阁镇—虞城城西新区带状融合发展先导区

要以北海路、木兰大道、商都大道等主干道升级改造为契机,全面将三大区域贯穿连成一片,融合发展。

该轴线是商丘新区的最中心、最核心地段,是整个商丘新区最重要的地段。

经济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加快梁园区张阁镇、虞城县城郊乡、城关镇等乡镇撤销改街道办事处工作,全面以市区概念开发面积广大的农村,迅速推进城镇化。

引进大型企业、地产开发集团,建设大型新型社区,搞综合性、大规模、集约化、高强度开发。

新建楼盘(公共设施,如场馆等除外)必须高50层(180米)以上。

⑤华商大道—周集乡—虞城城南新区带状城镇孵化区

该地段位于商丘新区中南部、虞城县城南部,要加快高规格修建南三环路华商大道跨过京九铁路后向东延伸连接周集乡,进而向东抵达虞城县南部新区段。

经济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加快梁园区周集乡、虞城县城郊乡、城关镇等乡镇撤销改街道办事处工作,全面以市区概念开发面积广大的农村,迅速推进城镇化,逐渐培育城镇密集带。

引进大型企业、地产开发集团,建设大型新型社区,搞综合性、大规模、集约化、高强度开发。

新建楼盘(公共设施,如场馆等除外)必须高40层(150米)以上。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 办法

关于印发《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的通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关于印发《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的通知 建城[2010]13号 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规划委员会,天津、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市政管理委员会、规划局: 为了规范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我部组织制定了《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〇一〇年二月二日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按照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应当组织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并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实施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调控交通资源,倡导绿色交通、引导区域交通、城市对外交通、市区交通协调发展,统筹城市交通各子系统关系,支撑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专项规划,是编制城市交通设施单项规划、客货运系统组织规划、近期交通规划、局部地区交通改

善规划等专业规划的依据。 第四条 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指导和监督全国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工作。 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工作的监督管理。 直辖市、市人民政府建设(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辖区内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的管理。 第五条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编制,相互反馈与协调。 第六条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当与区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等相衔接。 第七条 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当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 第八条 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当以建设集约化城市和节约型社会为目标,遵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公平、城乡协调发展的原则,贯彻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战略,优化交通模式与土地使用的关系,保护自然与文化资源,考虑城市应急交通建设需要,处理好长远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保障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协调发展。 第九条 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规划期限,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 第十条 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地域范围,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编制范围相一致。 第十一条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调查分析:以调查为依据,评估城市交通现状,分析交通存在的问题,构建交通战略分析模型。

郑州航空港地区总体规划文本

项目名称:郑州市航空港地区总体规划 项目委托单位:郑州市城市规划局 组织编制单位:郑州市城市规划局、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项目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 城市规划设计证书:[建设部]城规编第(081001) [深圳市]深规勘设许字第号 设计编号:2007 B20 编制时间:2008年7月 出图专用章:院长:刘仁根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副院长:范钟铭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朱荣远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王明昌高级工程师 总规划师:范钟铭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项目主管:何林林高级城市规划师 徐建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规划室主任:王泽坚高级城市规划师、规划一室主任项目负责人:周俊城市规划师、规划一室主任工 葛永军城市规划师、博士 项目组成人员:龚志渊城市规划师 陈皓城市规划师 曹东川城市规划师 覃原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 邴启亮给水排水工程师 赵莹电力通信工程师 唐明健燃气供热工程师 谭敏敏环保环卫工程师 张涛综合防灾工程师

目录

郑州航空港地区总体规划(2008-2035) 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加强郑州航空港组团的规划管理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郑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修订)》、《郑州市规划管理技术规 定》、《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以及国家、河南省和郑州市有关法规 和规范,制定本规划。 第2条本规划是郑州航空港组团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法定指导性文件,是下一层次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等)的编制依据。凡在本规划区范围 内进行的各项规划建设活动,均应符合本规划的有关规定。 第3条本规划的规划范围西面以京广铁路为界,东、南、北三面以国家南水北调工程走廊为界,包括新郑市孟庄、薛店、龙王,中牟县张庄、三官庙、九龙六个乡镇的 部分土地,总面积为138平方公里。 第4条为与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总体规划保持一致,本规划期限为:2008-2035年,其中近期规划期限为2008-2012年,中期规划期限为2013-2020年,远期规划期限 为2021-2035年。 第5条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规划说明书三部分组成。规划文本和规划图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6条本规划的解释权属郑州市城市规划委员会或其授权的部门,如需调整,必须符合《郑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修订)》的有关规定。 第7条本规划经郑州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后,由郑州市政府批准,自公布之日开始实施。

规划体系(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体系编制办法)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体系编制办法 第一条为了规范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工作,根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按照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应当组织编制城市综合交 通体系规划并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实施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调控交通资源,倡导绿色交通、引导区域交通、城市对外交通、市区交通协调发展,统筹城市交通各子系统关系,支撑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专项规划,是编制城市交通设施单项规划、客货运系统组织规划、近期交通规划、局部地区交通改善规划等专业规划的依据。 第四条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指导和监督全国城市 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工作。 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工作的监督管理。 直辖市、市人民政府建设(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辖区内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的管理。 第五条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编制, 相互反馈与协调。 第六条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当与区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等相衔接。 第七条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当遵循国家有关法律、

法规和技术规范。 第八条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当以建设集约化城市和节约型社会为目标,遵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公平、城乡协调发展的原则,贯彻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战略,优化交通模式与土地使用的关系,保护自然与文化资源,考虑城市应急交通建设需要,处理好长远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保障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协调发展。 第九条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规划期限,应当与城市总 体规划相一致。 第十条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地域范围,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编制范围相一致。 第十一条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调查分析:以调查为依据,评估城市交通现状,分析交通存在的问题,构建交通战略分析模型。 (二)发展战略:根据城市发展目标等,确定交通发展与土地使用的关系,预测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趋势与需求,确定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目标及预期的交通方式结构。提出交通发展战略和政策。确定交通资源分配利用的原则,确定各种交通方式的发展要求和目标。 (三)交通系统功能组织:确定交通系统功能组织的原则和策略。论证客运交通走廊,确定大运量公共客运系统的组成和总体布局。论证货运交通走廊,确定货运通道布局要求。 (四)交通场站:提出各类交通场站设施规划建设原则和要求。论证城市交通与对外交通的衔接关系,确定各类综合交通枢纽的总体

年郑州市总体规划

年郑州市总体规划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9L889?F88688] 2 0 2 0 年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 0 0 8 — 2 0 2 0年)》(以下简称《总规》) 经过3年多时间的精心编制,目前报批成果已完成。本规划共分为两个层次:市域和中心城区。市域规划范围为郑州市域行政辖区,包括金水、管城、二七、中原、惠济、上街六区和荥阳、巩义、新郑、新密、登封、中牟五市一县所辖范围,总面积为7 4 4 6 . 2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规划范围为市区行政辖区的中原、金水、二七、管城、惠济五区的城区范围。 发展目标怎么确定? 20 2 0年,市域总人口约IoOo万 《总规》首先确定了城市的定位和发展目标:到2 0 2 0年,郑州将成为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重要的商贸城市和枢纽城市;建成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现代农业示范区。 预计到2 0 1 0年,郑州市域总人口约为8 0 0万人,市域城镇人口约为5 38万人;2 0 2 0年,市域总人口约为1 0 0 0万人,市域城镇人口约为7 8 9万人,全市生产总值1万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1 0万元左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 4万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 5平方米/ 人;人均文化设施用地面积0. 平方米/人。 照此规划,再有1 2年,郑州市域人口每人一间3 5平方米的房子,如果是3 口之家,就是一套1 0 5平方米的房子。 中心城区如何布局?两轴一带,七片多中心 《总规》对中心城区这样规划,两轴,东西向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区域。南北向是城市中心和外部区域的主要联系轴带。

乐山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文本

乐山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文本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乐山市城乡规划设计院 2 0 1 5 . 1 1

文本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规划目标................................................................................................................................................................. 第三章交通发展战略与政策 (2) 第四章区域交通系统规划..................................................................................................................................................... 第五章城市对外交通系统规划 (7) 第六章道路网规划.............................................................................................................................................................. 第七章公共交通规划 ............................................................................................................................................................第八章客运枢纽与公共交通场站布局规划......................................................................................................... 1 3 第九章旅游交通规划 ............................................................................................................................................................ 第十章停车设施规划 ............................................................................................................................................................ 第十一章慢行交通规划 ............................................................................................................................................................ 第十二章物流系统规划 ............................................................................................................................................................ 第十三章交通管理与信息化规划 ...................................................................................................................................... 1 7 第十四章近期建设规划 ............................................................................................................................................................ 第十五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 1 9第十六章附则........................................................................................................................................................................ 附表........................................................................................................................................................................................ 附录........................................................................................................................................................................................

宜昌市综合交通体系专项规划-设计任务书

宜昌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设计任务书 一、项目名称 宜昌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二、项目概况 (一)城市概况 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长江中上游接合部、鄂渝湘三省市交汇地,是湖北省副中心城市和长江中上游重要的对外开放口岸城市。它上控巴蜀,下引荆襄,素以“三峡门户、川鄂咽喉”著称。东部与荆州市与荆门市毗连,西部与恩施州接壤,南邻湖南省石门县,北靠襄樊市和神农架林区。 宜昌,古称夷陵。“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形象地反映了宜昌河谷丘陵地形特征。清朝雍正13年(公元1735年)改称“宜昌”,取“宜于昌盛”之意,是一个有着2400多年灿烂历史的文明古城。 宜昌是巴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和中国古代民族团结使者王昭君的故乡。 宜昌市是举世闻名的葛洲坝工程和三峡工程所在地,三峡大坝坝址距城区仅38公里;长江黄金水道与南北大动脉—焦柳铁路在境内交汇。沪渝、沪蓉高速公路、宜万铁路纵贯全境。现辖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五个县,当阳、枝江、宜都三

个县级市,西陵、伍家岗、点军、猇亭、夷陵五个城区。全市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20万;市区面积4249平方公里。 宜昌具有丰富的旅游、林特、水能、矿产资源。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宜昌,为宜昌发展勾画宏伟蓝图。独特的区位优势和险要的战略地位,使宜昌成为海内外关注的地方。 近几年来,宜昌市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基础设施日渐完善,综合功能日益增强,相继被授予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等荣誉称号。今日宜昌市已成为以水电、旅游为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 (二)项目背景 宜昌素有川鄂咽喉之称。随着三峡翻坝运输高速公路、沪—汉—蓉高铁、石(门)—运(城)铁路、宜昌港、三峡物流中心的建设与规划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陆续布局和实施,宜昌在不远的将来将形成公路主骨架、铁路大动脉、水运大通道、空中大走廊等水陆公铁多式联运的立体交通新格局,宜昌将从过去的“终端型”交通变成中西部结合的区域性“枢纽型”交通中心,未来宜昌将建设成为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城市,这一重大变化势必将对城市空间格局、功能组织、发展方向等产生较大影响,结合宜昌市总体规划修改工作,宜昌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同步修编势在必

扬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7-2020)

文本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第二章规划目标 (2) 第三章交通发展战略 (3) 第四章对外交通规划 (5) 第五章物流发展规划 (8) 第六章道路网络规划 (11) 第七章慢行交通规划 (15) 第八章公交规划文本 (17) 第九章静态交通规划 (21) 第十章客运枢纽规划 (25) 第十一章近期建设规划 (27) 第十二章附则 (31)

图01 城市区位图 图02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图 图03 市域公路网现状图 图04 市域公路网规划图 图05 市域铁路网现状图 图06 市域铁路网规划图 图07 市域航道网现状图 图08 市域航道网规划图 图09 市域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整合图 图10 一体两翼综合交通系统规划整合图图11 疏港交通规划图 图12 主城区现状用地图 图13 主城区规划用地图 图14 主城区空间发展结构图 图15 主城区干道网现状图 图16 主城区干道网规划图 图17 主城区快速路节点控制图 图18 主城区现状公交线路图 图19 主城区大容量公共系统规划图 图20 主城区公交枢纽规划图 图21 主城区公交停车保养场规划图 图22 主城区公交首末站规划图 图23 主城区公共停车场布局规划图 图24 主城区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图 图25 老城区步行交通系统规划图 图26 老城区步行交通系统规划图 图27 市域物流园区规划图 图28 主城区货运通道规划图 图29 主城区道路网络近期建设规划图 图30 主城区近期公交优先规划图 图31 主城区近期公共停车场规划图 图32 远景一体两翼规划用地概念图 图33 远景一体两翼快速路网规划概念图 图34 远景一体两翼轨道线网规划概念图 图35 主城区旅游交通网络规划概念图图件目录

郑州市总体规划.pdf

《郑州市总体规划(2008—2020)》主要内容

(一)指导思想、期限与城市规划区界定 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中部崛起战略,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根据《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和《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突出郑州在中部崛起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和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中的核心带动作用;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健康、区域统筹、城乡协调、社会和谐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注重以人为本,强化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 本次规划划分为两个规划层次,即市域和中心城区。市域规划范围为郑州市域行政辖区,

包括金水、管城、二七、中原、惠济、上街六区和荥阳、巩义、新郑、新密、登封、中牟五市一县所辖范围,总面积为7446.2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规划范围为市区行政辖区的中原、 金水、二七、管城、惠济五区的城区范围。 (二)城市发展目标 1、总体发展目标 到2020年,把郑州建成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重要的商贸城市和枢纽城市;建成先进 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现代农业示范区;建成国内外知名的、富有中原城市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的、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有较强经济竞争力的、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的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 2、经济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万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万元左右。 3、社会发展目标 加强城市公共安全,促进城市人口的适度稳定,加强社会公共服务,保障基本居住需求,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保障社会民生。到2020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万元;每万人拥有医疗床位数达到50个;九年义务教育学校数量达到1300所;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5平方米/人;人均文化设施用地面积达到0.8—1平方米/人。 4、环境友好目标 形成以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和生态环境良好为标准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模 式。地区性可利用水资源27.9亿立方米;万元GDP耗水量较2006年减少40%;单位GDP 能耗水平控制为0.84吨标煤/万元GDP;基本农田控制为28.29万公顷;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小于等于100平方米/人;森林覆盖率4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大于等于14平方米/人;污水处理率10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大气SO2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15%。 (三)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城乡统筹规划,全面推进市域城乡现代化建设 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以及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积极引导和促进城市规划区城乡一体化发展。 2、市域人口与城市化水平预测 预测至2010年郑州市域总人口约为800万人,市域城镇人口约为538万人,城镇化水

威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XXXX_2020年)

威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6—2020年) 文本 威海市规划局 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威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七年六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交通发展趋势 (3) 第三章交通发展战略 (4) 第四章对外交通系统规划 (5) 第一节机场发展规划 (5) 第二节港口发展规划 (5) 第三节铁路发展规划 (6) 第四节公路发展规划 (6) 第五章道路系统规划 (7) 第六章客运系统规划 (10) 第一节轨道交通概念规划 (10) 第二节常规公交系统规划 (11) 第三节出租车系统规划 (13) 第七章内外衔接系统规划 (14) 第一节对外公路客运站布局 (14) 第二节枢纽内外衔接规划 (14) 第八章货物物流系统规划 (16) 第九章停车系统规划 (17) 第十章旅游交通规划 (18) 第十一章交通管理系统规划 (19) 第一节交通需求管理(TDM) (19) 第二节交通系统管理(TSM) (20) 第三节智能交通系统规划(ITS) (20) 第十二章近期建设规划 (21) 第一节近期道路改善计划 (21) 第二节近期公交改善计划 (22) 第三节近期对外交通改善计划 (23) 第四节近期停车改善计划 (24) 第五节近期人行过街设施改善计划 (24) 第五节近期交通发展政策 (25) 第十三章附则 (26) 第十四章附表 (27)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目的: 需要规划可持续发展、高效的交通系统来引导和支撑的城市发展。根据《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威海市城市布局将形成“一线、多核、多组团”的带型城市结构。这些都需要一个可持续发展、高效的交通系统来加以引导和支撑。 需要规划内外一体的交通系统融入区域一体化。威海处于胶东半岛青烟威一体化区域,需要对于现有的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加以规划整合。 需要规划集约化、高效的交通系统来应对私人机动化挑战:威海市机动化进程明显加快,私家车在家庭已经开始逐步进入家庭,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现有交通系统面临严峻考验。 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近期建设计划来指导城市的交通近期建设。 第二条规划原则: 发展原则—交通规划要有发展的眼光、前瞻的思维、超前的意识。交通发展不但要与威海的社会、经济相适应,而且要引导和支撑威海城市空间发展、产业发展、生态发展等战略实现,拉动威海经济发展。 优先原则—即公众利益优先、资源利用效率最大优先和社会环境优先的原则,交通发展应坚持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理念,建立有足够吸引力的公共交通系统,引导威海的开发建设。 公平原则—交通规划应兼顾到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在公共交通优先的前提下,建立多层次和多种选择的交通系统,满足不同方式的出行需求。 协调原则—对外交通与对内交通相衔接、道路功能与道路等级相协调、干道与支路相协调、路段与交叉口相协调,公交网络与道路网络,动态交通与静态交通相协调,使其与威海用地开发、交通需求相协调。 第三条规划目标: 支撑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引导城市空间扩展和土地优化使用;面向政府交通决策。

湘潭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城市群综合交通规划的具体目标 ①运输能力—到2020年,群域公、铁、水、管综合交通体系运输能力不足现象基本消除,到2030年群域综合交通体系运输能力适应并且适度超前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②运输结构—群域综合交通运输结构明显改善,城市轨道、铁路、水运等两型交通方式比重日趋合理,其中铁路客运比重力争超过20%,长株潭核心区轨

道、公交等公共交通出行比重力争不低于35%,城市群核心区—外围区城际走廊铁路客运比重力争不低于50%。 ③运输网路—群域县域和重要乡镇至少有2条二级以上公路连接,30分钟内上高速公路:10-50万人口城市通高速公路。重要城市通铁路:50-100万人口大城市通高速公路和铁路。重要城市通高速客运铁路:100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通高速公路、高速客运铁路。 长株潭城市综合交通的发展定位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国家重要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枢纽。长株潭核心区拥有城市群面向国际、连接全国的各类交通系统。作为2条全国性综合运输通道的交汇点,长株潭核心区沿京广、沪昆2条主通道布设的国家铁路客运专线、普速铁路、国家高速公路、湘江等高等级内河航道、油气管道国家干线,拥有国家组合型公铁陆运主枢纽、长沙黄花机场区域国际航空枢纽。 湘潭市综合交通规划的主要成果 (1)公路网布局规划 规划由“4纵2横2支”共8条线路组成高速公路网,总规模为361公里。 一般干线公路网分为二个层次:主线和支线。主线技术标准为二级公路以上,支线技术标准为三级公路以上。一般干线公路网总规模为1613公里。主线由“九纵十横”19条线路组成,总规模为907公里;支线由39条路线组成,总规模为706公里。其它未纳入一般干线公路范围的县乡公路,总规模2700km,规划改造成四级以上公路。通村公路近期全部硬化。通组公路近期硬化60%,中期硬化40%。 (2)港口规划 湘潭境内湘江段将按Ⅱ(3)级航道建设,设计水深2.6~3.0m,直线段航宽90m(双线),弯曲半径550m,净空要求10m。

《“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

《“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全文 文章来源:中国公路网 2012-7-26 国发〔2012〕18号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构建网络设施配套衔接、技术装备先进适用、运输服务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交通运输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对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关键时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并和《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等衔接,制定《“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一、发展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时期,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开创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一)现实基础。

“十一五”时期,交通运输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97万亿元,比“十五”时期增长171%,运 输能力紧张状况总体缓解,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由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和管道共同组成的“五纵五横”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进 程加快。铁路客运专线、区际干线及西部铁路大规模开工建设;“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西部开发八条公路干线建成通车,农村公路通达和通畅水平显著提升;一批专业化煤炭、原油、铁矿石、集装箱码头投入运营;以长江、珠江等水系和京杭运河为主体的内河水运格局基本形成;枢纽和干、支线机场建设有序推进;跨区域油气骨干管网初具规模;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轨道交通初步成网;综合交通枢纽起步建设;国防交通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交通调查导则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交通调查导则 住房城乡建设部 2014年9月

目录 前言............................................................... I I 1 总则 (1) 2 术语和定义 (7) 3 居民出行调查 (11) 4 城市道路交通调查 (21) 5 出入境交通调查 (28) 6 公交调查 (35) 7 商用车辆调查 (42) 8 交通生成源调查 (48) 9 停车调查 (52) 10 流动人口出行调查 (57)

前言 城市综合交通调查是分析城市交通现状与问题的必要途径,为建立交通需求预测模型并预测交通需求、分析交通的供需平衡以及交通供需关系的发展趋势等提供基础数据。城市综合交通调查是制定科学合理的交通规划的基本前提和极其重要的环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导则》(建城[2010]80号)中明确提出了城市综合交通调查的主要调查内容及调查信息。 为科学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提升交通调查数据的质量与标准化水平,充分发挥交通调查数据在规划设计、政府决策、城市信息化进程中的应用深度与广度,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开展了《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交通调查导则》(以下简称《导则》)的编制工作。导则借鉴国内外城市交通调查经验,参照既有标准和规范,广泛征求各有关方面意见,提出了主要交通调查项目的调查方案设计原则、调查组织实施方法、调查数据处理方法以及调查成果要求,对进行城市综合交通调查、专项交通调查及相应的数据分析与管理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导则》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定义、居民出行调查、城市道路交通调查、出入境交通调查、公交调查、商用车辆调查、交通生成源调查、停车调查、流动人口出行调查十个章节。城市综合交通调查除应符合导则外,还应符合现行的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参加编写工作的主要单位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

武汉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修编(2016—2030年)

武汉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修编(2016—2030年) 一、项目概述 当前,按照2015年中央及省市城市工作会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国家发展战略,遵循2049远景发展目标,武汉市正在全面建设更具竞争力更可持续的世界城市,努力打造国际创新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高端制造中心,建设活力、高效、绿色、宜居、包容的世界城市。 在新的发展形势和要求下,我市正在谋划新一轮武汉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修编工作,力求通过规划统领,进一步明确城市远景发展目标、规模和空间结构,强化区域统筹和协作,实现武汉世界城市的建设目标。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作为其中最为核心的要素和内容,是明确交通发展方向,配置交通资源,支撑空间拓展,布局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促进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于城市空间结构和布局起着决定性的引导作用。遵循市委市政府指示精神,立足实现总规、土规、交规“三规同步,交通先行”,强化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的功能和作用,特组织开展本次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工作。 二、规划内容 (一)交通发展战略目标 1、交通总体目标 2个总体目标:全力构建以世界性门户机场和国际内陆港为纽带、以绿色交通为主导,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多模式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建立依托骨架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发展的空间结构和用地布局,促进区域、城乡交通统筹协调发展,将武汉建成为国际枢纽城市和绿色出行楷模。 5个交通远景:一个以满足人的交通需求特性为根本原则、以绿色交通方式为主要载体、以智慧去管理、以高效为显著标志的高度一体化的综合交通系统,即实现武汉的智慧交通(Wisdom)、人本交通(User-oriented)、一体化交通(Holistic)、高效交通(Accessible)和绿色交通(Natural)。 2、交通目标内涵

2008-2020年郑州市总体规划

2008-2020年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以下简称《总规》)经过3年多时间的精心编制,目前报批成果已完成。本规划共分为两个层次:市域和中心城区。市域规划范围为郑州市域行政辖区,包括金水、管城、二七、中原、惠济、上街六区和荥阳、巩义、新郑、新密、登封、中牟五市一县所辖范围,总面积为7446.2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规划范围为市区行政辖区的中原、金水、二七、管城、惠济五区的城区范围。 发展目标怎么确定? 2020年,市域总人口约1000万 《总规》首先确定了城市的定位和发展目标:到2020年,郑州将成为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重要的商贸城市和枢纽城市;建成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现代农业示范区。 预计到2010年,郑州市域总人口约为800万人,市域城镇人口约为538万人;2020年,市域总人口约为1000万人,市域城镇人口约为789万人,全市生产总值1万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10万元左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万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5平方米/人;人均文化设施用地面积0.8~1平方米/人。 照此规划,再有12年,郑州市域人口每人一间35平方米的房子,如果是3口之家,就是一套105平方米的房子。 中心城区如何布局? 两轴一带,七片多中心 《总规》对中心城区这样规划,两轴,东西向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区域。南北向是城市中心和外部区域的主要联系轴带。 一带:以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改线工程、四港大道、高铁客运枢纽站、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干线公路物流港和新郑国际机场等为依托,形成一个以现代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发展带。 七片:根据主要交通走廊和自然绿化的分隔,中心城区形成七大功能片区。 多中心:优化和分解城市中心职能,形成区域级--城市级--片区级三个层次的多中心体系。 郑州将来怎么发展? 发展方向以东西南三向为主 郑州未来12年的发展方向,以东西南三向为主。中心城区城市用地增长边界为:东至京珠高速公路,西至环城高速公路,北至黄河湿地保护区,南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发展方向主要以东、西、南三个方向为主,北部控制开发建设,保护黄河湿地,提升生态品质。 至2010年,城市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350万人以内;至2020年,城市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500万人左右。 至2010年,城市发展建设用地控制在335平方公里以内;至2020年,城市发展建设用地控制在450平方公里左右,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90平方米之内。

湘潭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目录 1 总论 (1) 1.1 项目背景 (1) 1.2 规划过程 (1) 1.3 规划内容 (1) 1.4 技术路线 (2) 1.5 规划范围及年限 (2) 1.5.1 规划范围 (2) 1.5.2 规划年限 (3) 1.6 规划依据 (3) 2 现状概况 (3) 2.1 湘潭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3) 2.2 道路交通现状 (3) 2.2.1 对外交通设施 (3) 2.2.2 城市路网 (3) 2.2.3 公共交通 (4) 2.2.4 停车设施 (4) 2.2.5 机动车保有量 (4) 2.2.6 交通管理现状 (4) 2.3 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 (4) 2.3.1 对外交通设施 (4) 2.3.2 道路网络设施 (4) 2.3.3 公共交通 (4) 2.3.4 停车设施 (5) 2.3.5 交通管理 (5) 2.3.6 交通发展政策 (5) 3 湘潭市综合交通发展战略 (5) 3.1 战略定位 (5) 3.2 发展战略 (5) 3.3 发展策略与措施 (6) 3.4 近期建设与发展的重点 (6) 4 湘潭市交通需求预测 (7) 4.1 社会经济、人口及机动车发展预测 (7) 4.2 对外交通客货运量预测 (7) 4.3 城市道路交通量预测 (8) 5 湘潭市综合交通体系框架研究 (8) 5.1 区域交通系统与城市交通系统整合 (8) 5.1.1 一体化的轨道客运系统 (8) 5.1.2 区域公路系统与城市对外通道 (9) 5.1.3 区域水运规划 (10) 5.1.4 机场远景规划 (10)

5.2 城市骨干道路骨架 (10) 5.2.1 城市路网骨架 (10) 5.2.2 城市路网功能 (11) 5.3 城市工业与物流空间布局及货运通道布局 (11) 5.3.1 湘潭市五大产业发展片区 (11) 5.3.2 湘潭市物流园区布局 (11) 5.3.3 湘潭市物流对外交通节点布局 (11) 5.3.4 湘潭市货运通道的架构 (11) 6 湘潭市对外交通设施规划 (12) 6.1 规划目标 (12) 6.2 公路枢纽 (12) 6.3 铁路枢纽 (12) 6.4 水运枢纽 (12) 6.5 航空枢纽 (13) 6.6 一体化交通枢纽体系 (13) 6.6.1 客运枢纽 (13) 6.6.2 货运枢纽 (14) 6.6.3 枢纽设施管理 (14) 7 湘潭市道路网络规划 (14) 7.1 规划目标 (14) 7.2 道路网络功能及等级规划 (14) 7.3 路网指标 (15) 7.4 通道规划 (15) 7.5 自行车系统规划 (15) 7.6 步行系统规划 (16) 7.7 道路设施规划 (16) 8 湘潭市公共交通规划 (17) 8.1 规划目标 (17) 8.2 市域公共交通规划 (17) 8.2.1 市域轨道通道+干线公交通道规划 (17) 8.2.2 市域公交干线 (17) 8.3 中心城区公共交通规划 (18) 8.3.1 都市区轨道 (18) 8.3.2 常规公交 (18) 8.3.3 公交站场设施 (18) 8.4 公交一体化枢纽规划 (19) 9 湘潭市停车设施规划 (19) 9.1 规划目标 (19) 9.2 停车需求预测 (19) 9.2.1停车需求预测 (19) 9.2.2 停车场供应结构比例 (19) 9.3 路外公共停车场规划 (19) 9.3.1 停车面积需求 (20) 9.3.2 公共停车场 (20)

青岛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第一部分交通发展历程 一、主要成就 1、交通建设投资逐年增长。近五年来,交通建设投资数额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从2002年的11.28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33.2亿元,年均增长24.1%,超过了同期GDP年均20%的增长速度。 2、对外交通设施规模扩大,功能逐步完善,初步形成了港口、铁路、公路、航空并举的对外交通网络体系。 公路:目前已基本形成以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为骨干,二级、三级、四级等公路为补充,功能完善、层次分明的公路网络体系。2007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4326公里,全市12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均实现了晴雨通车,通公路的行政村达到100%。 铁路:基本形成以胶济、蓝烟、胶黄、胶新铁路为骨架的铁路网络体系。其中,胶济铁路是青岛港通往腹地的主干道,复线工程和电气化改造工程已完工;胶新铁路是我国东部沿海铁路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港口:基本形成了以青岛港(包括前湾港港区、老港区、黄岛港区)为核心,胶南大湾港、鳌山港等一般性小型港口为补充、结构较为合理、配套较为齐全的港口体系。其中,青岛港是我国能源运输的枢纽和大宗散货的集散中心、全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是国家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主枢纽港之一。2007年港口总吞吐量达到2.65亿吨,外贸吞吐量 1.9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946.59万标准箱。 航空:青岛流亭机场是我国华东地区重要的干线机场。自1982年开航以来,机场规模和能力不断提升,开通航线条数、年旅客吞吐能力、年货邮吞吐量等统计指标分别由1995年的35条、80万人次、1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94条、787万人次、11.6万吨。 3、城市道路设施供应规模不断扩大。近五年来,青岛市区人均道路面积由10.74平方米

郑东新区总体规划

郑东新区总体规划 调研报告 小组成员:陈家宁 130910101 吴艳莹 130910128 周源 130910141 陈亭亭 130910201

一、规划背景 按照1998年国务院批复的《郑州城市总体规划(1995年至2010年)》的要求,郑州市区人口发展长远目标为500—600万,城市化水平达70—80%。郑州中心城区规模偏小,而且受陇海、京广铁路交叉分割,拓展空间受到制约,与近亿人口大省省会城市的地位和建设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远不相适应,因而必须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按照21世纪国际现代化城市的功能要求对省会郑州总体规划进行完善、修编,这是规划郑东新区的主要背景。 二、规划理念 规划引入先进的城市发展理念,风格独特,靓点突出。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生态城市。通过道路、河渠、湖泊的绿化建设构建生态回廊,并将龙湖生物圈与嵩山生物圈、黄河生物圈有机相连,形成生态城市。 2、环形城市。通过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的环形道路及CBD 和CBD副中心的环形建筑群形成了一个独具魅力的环形城市。 3、共生城市。新区规划重视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相协调和保持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延续性,体现了新区与老城、传统与现代、城市与自然、人与其他生物的和谐共生。 4、新陈代谢城市。借用生物学的概念,通过组团式发展、

营造良好的生态系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体现了新陈代谢的理念。 5、地域文化城市。规划体现了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原文化特色,根据龙的传说及湖的形态,把规划中的人工湖取名为龙湖;CBD和CBD副中心两个环形城市,通过运河连结,构成象征吉祥和谐的巨型“如意”;六棱塔形的会展宾馆及引入我国传统的“四合院”、“九宫格”式建筑理念的商住建设等,彰显出浓厚的传统文化内涵、鲜明的城市个性和独特的城市空间形象。 三、区位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