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建筑框架结构加固修复方法的论述

既有建筑框架结构加固修复方法的论述
既有建筑框架结构加固修复方法的论述

关键词:框架结构;加固方法;加固设计;再利用;

1引言

建筑物的鉴定和加固是一个古老和传统的专业。但从其内涵来说,它作为一门新的学科正在逐步形成。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对废旧建筑的维护、改造加固再利用,节约建筑材料,走持续发展道路,是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主题。同时,我国已有的混凝土结构目前大多数正在进入维修、加固、改造的高峰期,亦由于以下一些特殊的原因,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1、我国是一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地震、风灾、水灾、火灾,均造成过严重损失,尤其对建筑物造成过严重损失。

2、我国五、六十年代修建的大批工业厂房、公用建筑和民用建筑,已有数十亿平方米进入中老年期,其鉴定维修加固,大量提到议事日程以上。

3、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在新建企业的同时强调对已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在改造过程中,往往要求增加房屋高度、增加荷载、增加跨度、增加层数,即实施对房屋的改造。

4、设计或施工中发生差错引起工程质量事故而又未达到拆除重建的程度,这种情况在新建工程和已建成投入使用的工程中都可能遇到。

5、一些重要的历史性建筑、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结构需要进行保护。

建筑物的缺陷同时还有来自恶劣的使用环境:如重载、高温、腐蚀(氯离子侵蚀)、疲劳、粉尘,违章在结构上下部任意挖洞、开孔、乱吊重物、乱割、超载、温湿度变化、环境水冲刷、风化、冻融、碳化……以及由于缺乏对建筑物正确的管理、鉴定、检查、维修、保护和加固的常识所造成的对建筑物管理和使用不当,致使不少建筑物出现不应该有的早衰现象。

综上所述,无论是对新建筑物工程事故的处理,还是对已用建筑物是否危房的判定;无论是为了抗御灾害所需进行的加固,还是为了灾后所需进行的修复;无论是为适应新的使用要求而对建筑物实施的改造,还是对建筑进入中老年期进行正常的诊断处理,都需要对建筑物进行检查和鉴定,以期对可靠性作出科学的评估,都需要对建筑物实施准确的管理维护和改造、加固,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正常使用功能。

2 既有建筑框架结构加固修复方法

在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结构形式之一,从上个世纪中叶开始,框架结构开始广泛的应用。对既有建筑框架结构加固目的就是提高框架结构与其构件的强度、刚度、延性、稳定性和耐久性,确保其安全使用,延长寿命。且对既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取相应的补强加固措施,可减少大量的基建投资,可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1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固修复方法

现阶段,随着人们对建筑物结构与构件加固研究的深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固的方法比较多,目前工程上常用的加固法如下:

1)加大截面加固法

加大截面加固法是采取增大混凝土结构的截面面积或增配钢筋,以提高其承重力和满足正常使用,或改变其自振频率的一种加固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在提高构件承载力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使原来的强梁弱柱改变为强柱弱梁。试验表明,在核心区增加一至两道封闭箍筋,将有效地减缓节点区混凝土的开裂,提高节点的抗震能力,同时通过对加密区的处理可提高构件的延性,此外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结构的抗侧刚度。但加大截面尺寸会使用空间减少,有时还受到使用上的限制。

2)外包钢加固法

外包钢加固法是指混凝土柱或梁的四角或两角包以型钢或内部灌注粘结剂,以达到整体受力的一种加固方法。同加大截面加固法相比,外包钢加固法可使原构件截面基本不变,并且施工便捷,但是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可大幅度提高。

3)改变结构受力体系加固法

改变结构受力体系加固法即在结构构件中间部位增设支点、托梁或将多跨简支梁变为连续梁等方法。在框架结构中,该法实际上是通过在适当部位增设剪力墙,将原的框架结构改变为框架-剪力墙结构。一方面提高了结构的侧向刚度,从而减小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侧移,原有建筑物的变形缝可不作处理;其二由于剪力墙承担了大部分的地震力,减小了原框架梁柱的内力,从而避免了大量的加固梁柱;第三,通过改变结构体系,将使原框架梁柱的抗震等级降低,配筋构造要求也会随着降低。

增设剪力墙法是目前使用得较为普遍的一种加固方法,采用该方法时首先需考虑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剪力墙位置与数量的确定,其次是新增剪力墙与原有框架结构的连接。

4)预应力加固法

预应力加固法是采用外加预应力钢拉杆或型钢撑杆,使原结构或构件的受力得到改善或调整的一种间接加固法。

采用预应力加固框架梁,在加固前已经受荷且大部分已出现裂缝。通过预应力拉杆横向收缩法加固后,使原梁的裂缝减小甚至闭合,并使原框架梁产生反拱抵消部分原梁的荷载挠度,从而改善了框架梁结构的受力性能,提高原有框架梁的承载力。

5)粘钢加固法

粘钢加固法是将钢板采用高性能的建筑结构胶粘结于混凝土构件表面,使钢板与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达到加固和增强原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的目的有效的提高结构的承载力,增强抗剪、抗震和稳定性,改善受力状态。这种加固方法施工周期短,粘钢所占空间很小,几乎不改变构件原有外形。该技术主要应用于混凝土断梁、断柱,减震以及生命线建筑物的抗震加固等。

6)粘碳纤维布加固法

碳纤维加固方法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含量高的结构加固方法。碳纤维材料的强度一般为普通钢筋的十几倍,弹性模数是钢筋的数倍,是一种优良的结构加固材料。因此可利用高性能结构胶将碳纤维材料粘帖与原有构件表面,达到对原有结构构件的加固补强及改善原有构件的抗震性能。同时碳纤维加固方法具有高强高效,材质薄,重量轻,施工便捷,耐久耐腐蚀等特点。但采用碳纤维加固方法对粘结胶性能要求比较高,目前无论是碳纤维布还是粘结用胶主要依赖与国外进口,相应造价较高,如大面积推广这种方法还存在一定难度。

7)混凝土置换技术

当梁、板或柱等构件的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或相差较多时,可将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混凝土凿除,换上符合要求的新混凝土,对于梁板只要设置好模板及支撑,同时调整好钢筋就较容易实现。但是对于柱子,整根或某区域,特别是当其上面已经建有多层柱子时,混凝土置换就相当困难。因此必须做好支撑设计,满足强度要求的同时应满足稳定变形要求,施工过程必须监测,确保加固过程的绝对安全。而置换用的混凝土应比原有建筑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一级,同时采用微膨胀混凝土。

2.2 加固修复既有混凝土框架结构研究应用现状

几十年来,对既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加固越来越受到有关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视。对促进我国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规范、规程。

但多年来,人们习惯于已有的加固方法,在混凝土结构加固工程中往往就事论事,缺乏更深层次的理论研究,从而使加固技术水平提高不快。我国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固方法虽然已形成了比较系统的、配套的施工工艺和技术。但总的来说,施工工艺和技术仍然相对落后。如在以碳纤维为代表的新型材料在加固工程中的应用还没有普及,与其相关的设计、施工还存在较多问题。其次,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检测设备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在检测软件及设备系统方面,存在着较大差距。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已开始采用一种智能化的检测监控分析系统,该系统能够对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持续和准确的检测和分析,目前国内还未见使用。

同时在我国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核心区通过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即可,但在地震中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核心区成为了框架最易受损的部分。因此损伤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节点的加固理论和实验的研究也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3 结语

既有建筑框架结构加固修复的方法很多,各有利弊,加固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可靠性鉴定的结果,结合结构的特点,应综合考虑加固效果、施工简便性和经济性等因素。

同时建筑物的鉴定与加固工作任重而道远,做好每一个加固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确保加固工程的质量,是我们从事建筑物鉴定与加固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责任。

各类建筑结构加固技术要点

各类建筑结构加固技术要点 导言 随着时间的延长和外力的影响,建筑自身结构会逐渐老化,易产生质量问题。经过定期加固改造,能有效了解建筑实际情况,减少安全隐患。 框架结构抗震要点 建筑抗震鉴定 建设工程达到设计使用年限需要继续使用,或者改变原设计使用功能,可能对抗震性能有影响的,应进行抗震性能鉴定。 已建成的下列工程,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或者未达到现行抗震设防标准,且未列入拆除、改造计划的,应进行抗震性能鉴定: (1)重大建设工程; (2)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或者可能影响抗震救灾、避难疏散的建设工程; (3)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设工程; (4)具有重大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或者重要纪念意义的建设工程;

(5)学校、医院、幼儿园、体育馆、剧场、展览馆、百货商场、办公楼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 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原则 (1)节点承载力不低于其连接构件承载力; (2)多遇地震时节点应在弹性范围内工作;罕遇地震时其承载力须确保竖向荷载正常传递; (3)梁柱纵筋须在节点区内可靠锚固; (4)节点配筋便于施工。 抗震施工措施 1.讨论主体结构合理性 复杂的平面布置会使建筑物出现质心与刚心不重合,在地震作用下结构将会产生较大的扭转效应,从而加剧地震的破坏作用。 建筑抗震设计与施工时,应关注主体结构的合理性,结构设计应尽量简单,且满足竖向均匀性原则,从而可以有利于降低扭转力、非结构构件能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降低材料的耗用。 图纸会审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及工程经验,指出设计方案中的不合理之处,并提出修改意见。 2.多道抗震防线的结构体系施工 为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体系丧失抗震能力或对重力荷载的承裁能力,应设有多道抗震防线。 多道抗震防线在施工时,应确保安装顺序及节点衔接,确保每项抗震技术均能独自承受相应的地震破坏,并确保多项技术能共同作用,增强建筑抗震能力。

建筑结构加固改造的方法探究

建筑结构加固改造的方法探究 发表时间:2016-03-22T09:37:38.323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20期供稿作者:范兴荣[导读] 绍兴铭涛建设有限公司由于各种自然灾害如地震、火灾、台风、水灾、冰雪和战争造成了结构物不同程度的损坏。 范兴荣 绍兴铭涛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建筑结构的加固技术日益被重视,且被提上了日程,笔者仅就各种建筑结构的加固技术阐述一下自己的看法,不妥之处,请同行指正。 关键词:建筑结构;基本原理;加固方法;适用范围我国大约有2/3的大城市处于地震区,历次地震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建筑物造成损坏,而且,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和建筑物向密集化的方向发展,火灾发生的概率和造成的损失大大增加。此外,建国以来我国共完成各类工业建筑项目超过30多万个,各类公用建筑建设项目超过60多万个,城镇住宅面积超过20亿平方米,累计竣工的工业与民用建筑面积超过30亿平方米,现有城镇房屋面积超过50亿平方 米,其中20世纪60年代建成的接近50%,相当多的建筑已经进入中老年期,必须进行维修和加固.对已修建好的各类房屋建筑、桥梁进行维修、保护和加固,保持其正常使用功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对我国而言,不但可以节约投资,而且能够减少土地的征用,对缓解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矛盾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建筑结构加固的原因 建筑结构加固的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1.1是按照极限状态设计法设计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或砌体结构,必须满足结构强度、刚度、耐久性的要求,但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结构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如:设计不当、设计规范要求提高或施工缺陷而造成的结构物承载力和刚度不足,甚至留有严重的安全隐患;因建筑物改变用途导致其使用功能发生变化,从而出现了与设计初衷不一致的荷载分布和荷载大小,造成了原结构的强度和刚度不能满足要求。由于各种自然灾害如地震、火灾、台风、水灾、冰雪和战争造成了结构物不同程度的损坏。 1.2是对现有基础设施大量的进行鉴定。对目前我国已有工业和民用建筑及其它基础设施进行技术改造和维修,使之现代化日趋迫切,符合我国国情,这不仅可以节约投资,节约征用土地,缓解日趋紧张的城市用地矛盾,减少某些不可回收利用的建筑垃圾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建筑物鉴定、加固与改造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其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与开发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与运用前景。 二、常用的建筑结构加固方法 混凝土结构加固补强的方法很多,直接加固法有加大截面法、外包钢加固法、预应力加固法、外部粘钢加固法等,其它加固方法还有增设支点加固法、托梁拔柱技术、增设支撑体系和剪力墙加固法等。下面是目前常用的几种加固方法的介绍: 2.1加大截面加固法 加大截面加固法是在构件外部外包混凝土,增大构件截面面积和配筋量的一种加固方法,从而达到提高构件承载能力的目的。在我国加大截面法是一种传统的加固方法,工艺简单,适用面广,可广泛用于梁、板、柱、墙等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根据构件的受力特点和加固要求不同,可选用单侧加厚、双侧加厚、三面和四面外包等。在以加大混凝土截面为主的结构中,为了保证后浇混凝土的正常工作,需适当配置构造钢筋;在以加配钢筋为主的加固方法中,即增加钢筋截面积,为保证加固钢筋的正常工作,需按构造要求浇灌混凝土保护层。外包材料一般以普通混凝土为主,当外包层较薄、钢筋较密时,可用细石混凝土,配筋除采用钢筋外,也常用型钢和钢板。但这种方法要求的现场湿作业工作量大,养护时间较长,对生产和生活有一定影响,而且构件的截面增大后对结构的外观和房屋净空也有一定影响。 2.2外包钢加固法 外包钢加固法是以型钢(一般为角钢)外包于构件四角(或两角)以加强其受力性能的加固方法。外包钢加固法分湿式和干式两种情况。湿式外包钢加固:外包型钢与构件之间是采用乳胶水泥粘贴或环氧树脂化学灌浆等方法粘结,以使型钢与原构件能整体工作共同受力;干式外包钢加固:原构件与外包型钢之间无任何粘结,有时虽填有水泥砂浆,但彼此只能单独受力,承载力提高不如湿式外包钢加固有效。该方法施工简便,现场工作量较小,受力较为可靠,适用于在使用上不允许增大原构件截面尺寸,但又要求大幅度地提高截面承载能力的混凝土结构,主要用于钢筋混凝土柱、梁、桁架弦杆和腹杆的加固。 2.3预应力加固法 预应力加固法是采用外加预应力钢拉杆或撑杆对结构进行加固的方法,即通过施加预应力使拉杆或撑杆受力,影响并改变原结构内力分布,从而降低结构原有应力水平并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特点是通过预应力手段强迫后加拉杆或撑杆受力,改变原结构的内力分布,降低原结构的应力水平,使一般加固结构中所特有的应力应变滞后现象得以完全消除,具有加固、卸载和改变结构内力的三重效果,后加拉杆或撑杆和原有结构能够较好地共同工作,结构承载能力能够得到较大的提高。预应力加固适用于大跨度结构以及采用一般方法无法加固或加固效果很不理想的较高应力应变状态下的大型结构加固,但此法不宜用于处在高湿度环境下的混凝土结构或混凝土收缩徐变较大的混凝土结构的加固。 2.4增设支点加固法 增设支点加固法是通过增设支承点来减小结构计算跨度,改变结构内力分布并提高其承载能力的加固方法。梁、板在跨中增设支点后,减小了跨度,从而能较大幅度地提高承载能力,并能减小和限制梁、板的挠曲变形。适用于房屋净空不受限制的大跨度结构中梁、板、桁架、网架等水平结构的加固。增设支点加固法优点是简单可靠,缺点是使用空间会受到一定影响。 2.5粘贴钢板加固法 粘钢加固法是在混凝土构件表面用特制的建筑结构胶粘贴钢板,使其共同工作、整体受力,以提高结构承载力的一种加固方法。它实质是一种体外配筋,提高原构件的配筋量,从而相应提高结构构件的刚度、抗拉、抗压、抗弯和抗剪等方面的能力。因此,采用此法加固对结构胶的要求较高,结构胶必须具有强度高、粘结力强、耐老化、弹性模量高、线膨胀系数小的特点,并且具有一定弹性。相对于传统加固方法,粘钢加固法更为简单、快速,对结构的外形、净空等影响较小,其施工过程对生产和生活影响较小,因而在建筑领域和公路桥梁领域中都得到了普遍应用。

谈建筑工程施工结构加固技术 沈叶鹏

谈建筑工程施工结构加固技术沈叶鹏 发表时间:2018-09-20T10:43:49.00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作者:沈叶鹏 [导读] 通过介绍结构加固技术的价值,提出建筑工程施工结构技术的要点,提高结构加固技术,藉此希望能够为建筑工程施工结构加固技术提供参考。 沈叶鹏 32091119900XXXX573 摘要:现如今我国经济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现代化、城市化进程加快,房屋建筑行业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之而来的是对房屋建筑功能多样性、使用面积有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对房屋建筑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工程数量多、规模大是我国目前房建施工最主要的特点,并且建造周期较长以及工程造价较高。在面对多重的市场需求,技术人员应着重研究建筑工程施工结构加固技术。通过介绍结构加固技术的价值,提出建筑工程施工结构技术的要点,提高结构加固技术,藉此希望能够为建筑工程施工结构加固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房屋建筑;结构加固;参考 1前言 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化进程逐渐加快,人民对物质文化方面的需求与日俱增,人民对房屋建筑不仅仅局限于居住等基本功能,而是要求在保障质量越来越高的基础上,建造出功能多样化的新型现代建筑。在实际建筑工程中,房屋建筑的质量是由实际施工情况决定的,而选择适宜的结构加固工艺能够保证建筑结构安全,保障其发挥出建筑的多样化功能。因此对建筑工程施工施工结构加固技术进行探讨对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稳定发展是有重要价值的。 2房建施工结构加固技术的重要价值 实际施工进行是存在许多影响建筑质量的因素,例如工程建材、施工人员、施工相关设备以及周边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多多少少都会对建筑产生不良影响,导致房屋建筑存在一些质量问题,诸如建筑出现明显裂缝、墙体变形,严重时甚至有错位、断裂现象的出现,严重影响经济效益,并且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威胁,由此可知建筑工程施工结构加固技术是有很大的应用价值的。 2.1结构加固技术在安全方面的价值 结构加固技术可以从关键环节对建筑结构进行加固,结构加固技术的重要目的就是保障房屋建筑的安全稳定性并保障建筑能够发挥多样功能作用。实际施工时,由于建材质量、施工技术的不合理都会对建筑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影响房屋建筑的安全性。在保证建筑物的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利用房建结构加固技术可以对施工设计以及施工工艺进行完善提高。充分考虑周边环境以及自然灾害的影响,例如雨雪天气甚至是重大自然灾害对建筑耐久性的考验,都对房屋建筑的安全性、稳定性有了更高的要求,房屋建筑结构加固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房屋建筑的耐久性,延长建筑的使用年限。在房屋建筑安全性方面,结构加固技术为建筑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与质量保证,这是现代建筑行业科学化改革的重要特点。 2.2结构加固技术在经济方面的价值 结构加固技术能有效保障建筑施工质量,可以有效降低工程成本,在保证质量大幅度提高的前提下,节约了生产成本。合理的选用结构加固技术可以有效避免资源浪费,传统加固方式以增加结构重量和体积来保障结构安全性,而结构加固技术巧妙使用钢材等高强高韧性材料,使结构简单化、功能多样化,加固效果较之更加明显,并且在倡导节约型社会建设的背景下,结构加固技术无疑能够大大节省成本,有效降低工程造价,给工程留有更大的操作空间以及创造更多效益的机会。提倡合理运用结构加固技术,保障结构安全,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2.3结构加固技术在现代建筑行业方面的价值 无疑结构加固技术是目前建筑业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于房屋建筑行业来说有着重要价值。结构加固技术可以保障建筑安全稳定性,尤其现在大型建筑项目增多,安全方面、结构方面得到有效保障,可以使建筑行业满足市场需求,促进建筑行业不断进步。另外结构加固技术的推广,可以有效带动多行业技术交流整合,尤其是对科研领域以及新型材料领域都有划时代的意义,通过有效开展行业间技术交流,科学调整发展方向。可以说结构加固技术是现代建筑行业的重大突破,全面提升了建筑行业的技术水平。新时期更应把握住趋势,不断完善结构加固技术,促进建筑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3结构加固技术的实际应用 房屋建筑行业发展迅速,施工技术不断完善,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建筑施工结构加固技术是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隐患,有方向性的选择适用的结构加固技术,保障建筑施工质量,保证房屋建筑的功能完整性。 3.1截面加大技术 结构加固技术比较常用就是加大截面技术,通过在钢筋混凝土的受压力面加筑保护性混凝土层,有效增加结构截面高度和受力面积,从而可以改善受压处的抗弯性能,提高抗剪性能以及截面刚度,有效地加固房屋建筑。因为这种施工工艺操作简单,而且能适用于大部分类型的房屋建筑,所以加大截面法的使用已经有了很丰富的经验。但是不足的是加大截面会相对减少建筑物部分区域的面积,这就需要设计人员进行认真分析,尽量完善截面加大结构加固技术。 3.2混凝土置换技术这种方法类似于加大截面加固技术,混凝土置换技术也可以适用于大多数类型的建筑,而且施工工艺简便,但它不同于截面加大技术的方面是:混凝土置换技术可以解决截面加大技术减少净空面积的问题。但是两者进行混凝土施工时,潮湿环境都会对房屋建筑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是两者的不足之处。并且混凝土置换技术还存在一些缺陷,比如说加固施工需要长时间的湿作业,那么适用范围就会变小,只是适用于混凝土强度较低的受压区。 3.3预应力技术 这种加固技术通过对预应力水平拉杆进行结构加固,使其内部产生轴向拉力,通过水平拉杆端部传递到受弯曲的部件上,从而在受弯部件内部出现偏心受压的情况,这种结构可以有效地解决外部荷载过大产生的弯矩过大的情况,从而显著提高构件的抗弯能力。这种技术是外部载荷和预应力两者对受弯构件进行加固。受弯能力提高,可以有效减少外部荷载产生的压力,避免关键构件出现裂缝,能够提高建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不同时期建造的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物抗震能力评估

2010年3月第26卷第2期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Shenyang J ianzhu U niversity (N atural Science ) M ar . 2010 V ol.26,N o.2 收稿日期:2009-10-26 基金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1006B01-5);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基金项目(2008-k3-7);沈阳 建筑大学省级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JG -200911) 作者简介:张延年(1976—),男,副教授,博士后,主要从事防震减灾和结构检测与加固研究. 文章编号:1671-2021(2010)02-0261-07 不同时期建造的混凝土框架结构 建筑物抗震能力评估 张延年1 ,邢 然1 ,武 迪 2 (11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168;21山东建固特种工程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100) 摘 要:目的研究依据不同时期《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造的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物抗震能力的差异.方法基于Pushover 分析方法,建立依据不同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造混凝土框架 结构三维分析模型,采用S AP2000软件对结构进行分析,根据能力谱法,将Pushover 曲线转换为能力谱曲线,将规范中的设计反应谱转换得到弹塑性需求谱,通过能力谱和需求谱的叠加,求出结构的性能点,进而得到结构的顶点位移及塑性铰分布、层间位移角和楼层位移,从而得到框架结构的抗震能力.结果通过一个5层混凝土框架结构教学楼的抗震能力分析,分别得到依据我国1974年、1989年和2001年《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造的建筑物能力谱曲线和达到性能点时的塑性铰发展过程.结论依据不同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造的建筑物抗震能力差异明显,建议在抗震能力评估时,应给予充分考虑. 关键词:既有建筑;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能力评估;静力弹塑性分析中图分类号:TU 435 文献标志码:A 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和毁灭性,严重威胁着 人类生命、财产的安全[1]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100年来因地震死亡的人数超过全球的一半,经济损失十分巨大[2] .2008年5月12日在汶川发生M 810级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谢礼立院士指出汶川地震的最重要的教训是没有将土木工 程防灾放在预防工作之首[3] .地震中建筑物的大量破坏与倒塌,是造成地震灾害的直接原因[4] ,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都取决于建筑物的震害情况,因此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是减轻震害最有效的措施. 在我国,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评估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确定性评估方法和非确定性评估方法.目前,确定性评估方法被广泛使用.确定性评 估方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5-8] :①经验评估法、②振动测量评估法、③规范校核法、④能量 法、⑤简化的弹塑性分析评估方法、⑥以地震影响 系数为指标的反应谱法.在国外主要有简化非线 性分析方法[9] 和以一个抗震指标作为抗震能力 评估的方法[10] 等. 由于建筑物新、旧时间间隔长,依据不同时期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造的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差异明显,大量建筑物抗震能力差,急需进行抗震能力评估与加固改造.笔者建立了依据不同时期《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造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评估模型,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建筑物的动态抗震能力,并能对其在未来地震中的破坏程度进行预测,明确抗震薄弱环节,对减少地震灾害损失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1 抗震能力评估模型建立 111 分析模型建立 采用SA P 2000软件中的Pushover 分析方法

建筑框架结构设计的原则及设计方法

建筑框架结构设计的原则及设计方法 框架结构是当前建筑应用最广泛的结构之一,利用框架结构可以最大化地保证建筑内部的可使用面积,还能够节约材料,有效减轻自重,更重要的是建筑框架的抗震性能良好,可以满足复杂条件下的使用需求。建筑框架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的重点,也是难点,只有确保建筑框架结构的设计才能够保障项目的安全和质量。 1框架结构设计原则 框架结构是指由梁和柱刚性连接而成的承重体系,这种承重体系不仅要承受来自建筑物外部的作用力,还要承受内部的荷载。而框架结构的房屋墙体并不承受重量,仅仅起到了分隔的作用。作为受力的主体,一旦框架结构在设计上出现问题,整体建筑的稳定性就得不到保证,为建筑物的使用者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1.1 刚柔并济 建筑物的刚性和柔性是不可调和的两个方面,刚性越大则柔性越差,柔性越大则刚性越差。在自然环境下建筑物框架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的因素有很多,刚性可以满足建筑物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的需求,但是在较强的外力作用下,刚性太强意味着变形能力差,无法抵抗建筑物的形变,在外力作用下整个建筑物会出现整体倾覆的情况。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还是要注意刚柔并济的原则,虽然柔性建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施工成本,但是却很容易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产生形变,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兼顾刚性和柔性,在刚性和柔性之间找到良好的平衡,从而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2 多道防线 建筑物的稳定性依靠的不是某一结构,而是整体的作用。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树立多道防线的原则,避免某一结构承重过大,要让整体建筑所有的结构都能分担外力。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因而土建结构中多肢墙比单片墙好,框架剪力墙比纯框架好,体现的就是这一原则。 1.3 抓大放小 在建筑框架结构的设计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等说法,刚性较强的柱子要搭配较弱的横梁,这是因为如果所有的构件都很强,这种结构体系是存在安全隐患的。在建筑框架结构的设置上是没有绝对安全的结构的,组成同一结构的各个构件担任的角色不同,功能不同意味着其重要性也有主次之分。一旦遇到意外情况,各个构件之间虽然能够协作抵抗外力,但是为了最大程度保证整体建筑的稳定性,必须要保障重要的结构在最后才遭摧毁,而次要的构件要先去承担最大的外力。因而如果建筑物的柱子刚性很强,在强大外力的作用下首先损坏的是建筑物的横梁,而柱子还能够对整体结构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如果首先损害的是建筑物的柱子,整体结构就会瞬间倒塌,横梁也就不复存在,由此可见在建筑物的结构中柱承担的责任是比横梁要更大的,因而设计的过程中要保证柱子是在最后倒塌,而横梁起到了吸收作用力的作用,可以减少作用力对于柱子的破坏。如果柱子和横梁是同样的结果,只会产生玉石俱焚的效果。因此在建筑物的设计过程中还要坚持抓大放小的原则,即有的结构是

建筑结构加固方法汇总

建筑物加固技术概述 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分为直接加固与间接加固两类,设计时可根据实际条件和使用要求选择适宜的方法和配套的技术。 直接加固的一般方法有: 1、加大截面加固法该法施工工艺简单、适应性强,并具有成熟的设计和施工经验;适用于梁、板、柱、墙和一般构造物的混凝土的加固;但现场施工的湿作业时间长,对生产和生活有一定的影响,且加固后的建筑物净空有一定的减小。 2、置换混凝土加固法该法的优点与加大截面法相近,且加固后不影响建筑物的净空,但同样存在施工的湿作业时间长的缺点;适用于受压区混凝土强度偏低或有严重缺陷的梁、柱等混凝土承重构件的加固。 3、有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法该法也称湿式外包钢加固法,受力可靠、施工简便、现场工作量较小,但用钢量较大,且不宜在无防护的情况下用于600C以上高温场所;适用于使用上不允许显著增大原构件截面尺寸,但又要求大幅度提高其承载能力的混凝土结构加固。 4、粘贴钢板加固法该法施工快速、现场无湿作业或仅有抹灰等少量湿作业,对生产和生活影响小,且加固后对原结构外观和原有净空无显著影响,但加固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胶粘工艺与操作水平;适用于承受静力作用且处于正常湿度环境中的受弯或受拉构件的加固。 5、粘贴纤维增强塑料加固法除具有粘贴钢板相似的优点外,还具有耐腐浊、耐潮湿、几乎不增加结构自重、耐用、维护费用较低等优点,但需要专门的防火处理,适用于各种受力性质的混凝土结构构件和一般构筑物。 6、绕丝法该法的优缺点与加大截面法相近;适用于混凝土结构构件斜截面承载力不足的加固,或需对受压构件施加横向约束力的场合。 7、锚栓锚固法该法适用于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C60的混凝土承重结构的改造、加固;不适用于已严重风化的上述结构及轻质结构。 间接加固的一般方法有: 1、预应力加固法该法能降低被加固构件的应力水平,不仅使加固效果好,而且还能较大幅度地提高结构整体承载力,但加固后对原结构外观有一定影响;适用于大跨度或重型结构的加固以及处于高应力、高应变状态下的混凝土构件的加固,但在无防护的情况下,不能用于温度在600C以上环境中,也不宜用于混凝土收缩徐变大的结构。 2、增加支承加固法该法简单可靠,但易损害建筑物的原貌和使用功能,并可能减小使用空间;适用于具体条件许可的混凝土结构加固。 与混凝土结构加固改造配套使用的技术一般有: 1、托换技术系托梁(或桁架,以下同)拆柱(或墙,以下同)、托梁接柱和托梁换柱等技术的概称;属于一种综合性技术,由相关结构加固、上部结构顶升与复位以及废弃构件拆除等技术组成;适用于已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与传统做法相比,具有施工时间短、费用低、对生活和生产影响小等优点,但对技术要求较高,需由熟练工人来完成,才能确保安全。 2、植筋技术系一项对混凝土结构较简捷、有效的连接与锚固技术;可植入普通钢筋,也可植入螺栓式锚筋;已广泛应用于已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工程,如:施工中漏埋钢筋或钢筋偏离设计位置的补救,构件加大截面加固的补筋,上部结构扩跨、顶升对梁、柱的接长,房屋加层接柱和高层建筑增设剪力墙的植筋等。

框架结构设计要求

框架结构 目录 特点 框架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框架结构设计的要点和过程 框架结构与框剪结构的区别 框架结构(frame structure) 框架结构住宅是指以钢筋混凝土浇捣成承重梁柱,再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浮石、蛭石、陶烂等轻质板材隔墙分户装配成而的住宅。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施工,效率较高,工程质量较好。框架结构由梁柱构成,构件截面较小,因此框架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都较低,它的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楼层越高,水平位移越慢,高层框架在纵横两个方向都承受很大的水平力,这时,现浇楼面也作为梁共同工作的,装配整体式楼面的作用则不考虑,框架结构的墙体是填充墙,起围护和分隔作用,框架结构的特点是能为建筑提供灵活的使用空间,但抗震性能差。 [编辑本段] 特点 分类 房屋的框架按跨数分有单跨、多跨;按层数分有单层、多层;按立面构成分有对称、不对称;按所用材料分有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框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胶合木结构框架或钢与钢筋混凝土混合框架等。 受力特点 水平方向仍然是楼板,然后楼板应该搭在这个梁上,梁支撑在两边的柱子上,这就把重量递给了柱子,沿着高度方向传到基础的部分,即梁、板、柱构成的承重体系。框架结构的特点非常突出:所有的墙都不承重跟厂房的承重没有关系,那个承重,是板搭在梁上,梁传给了柱子,墙都是后坐上去的用于其他的轻质材料,墙都不会承重,应用的时候都很灵活,如想要大房间不要墙,就要大房间,不想要大房间,想要小的,就可以在其中用其它的轻质材料来进行房间的划分,房间划分成若干个小房间,因此它的墙不承重,及起着一个划分空间的作用,仅起着一个保温,隔热,隔声的部分。注意:框架结构:指梁、板、柱的承重体系。 应用范围 框架结构可设计成静定的三铰框架或超静定的双铰框架与无铰框架。框架钢结构常用于大跨度的公共建筑、多层工业厂房和一些特殊用途的建筑物中,如剧场、商场、体育馆、火车站、展览厅、造船厂、飞机库、停车场、轻工业车间等。 [编辑本段] 框架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建筑结构加固方法

直接加固的一般方法有: 1、加大截面加固法 该法施工工艺简单、适应性强,并具有成熟的设计和施工经验;适用于梁、板、柱、墙和一般构造物的混凝土的加固;但现场施工的湿作业时间长,对生产和生活有一定的影响,且加固后的建筑物净空有一定的减小。 2、置换混凝土加固法 该法的优点与加大截面法相近,且加固后不影响建筑物的净空,但同样存在施工的湿作业时间长的缺点;适用于受压区混凝土强度偏低或有严重缺陷的梁、柱等混凝土承重构件的加固。 3、有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法 该法也称湿式外包钢加固法,受力可靠、施工简便、现场工作量较小,但用钢量较大,且不宜在无防护的情况下用于600C以上高温场所;适用于使用上不允许显著增大原构件截面尺寸,但又要求大幅度提高其承载能力的混凝土结构加固。 4、粘贴钢板加固法 该法施工快速、现场无湿作业或仅有抹灰等少量湿作业,对生产和生活影响小,且加固后对原结构外观和原有净空无显著影响,但加固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胶粘工艺与操作水平;适用于承受静力作用且处于正常湿度环境中的受弯或受拉构件的加固。 5、粘贴纤维增强塑料加固法 除具有粘贴钢板相似的优点外,还具有耐腐浊、耐潮湿、几乎不增加结构自重、耐用、维护费用较低等优点,但需要专门的防火处理,适用于各种受力性质的混凝土结构构件和一般构筑物。 6、绕丝法 该法的优缺点与加大截面法相近;适用于混凝土结构构件斜截面承载力不足的加固,或需对受压构件施加横向约束力的场合。 7、锚栓锚固法 该法适用于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C60的混凝土承重结构的改造、加固;不适用于已严重风化的上述结构及轻质结构。 间接加固的一般方法有:

1、预应力加固法 该法能降低被加固构件的应力水平,不仅使加固效果好,而且还能较大幅度地提高结构整体承载力,但加固后对原结构外观有一定影响;适用于大跨度或重型结构的加固以及处于高应力、高应变状态下的混凝土构件的加固,但在无防护的情况下,不能用于温度在600C 以上环境中,也不宜用于混凝土收缩徐变大的结构。 2、增加支承加固法 该法简单可靠,但易损害建筑物的原貌和使用功能,并可能减小使用空间;适用于具体条件许可的混凝土结构加固。 与混凝土结构加固改造配套使用的技术一般有: 1、托换技术 系托梁(或桁架,以下同)拆柱(或墙,以下同)、托梁接柱和托梁换柱等技术的概称;属于一种综合性技术,由相关结构加固、上部结构顶升与复位以及废弃构件拆除等技术组成;适用于已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与传统做法相比,具有施工时间短、费用低、对生活和生产影响小等优点,但对技术要求较高,需由熟练工人来完成,才能确保安全。 2、植筋技术 系一项对混凝土结构较简捷、有效的连接与锚固技术;可植入普通钢筋,也可植入螺栓式锚筋;已广泛应用于已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工程,如:施工中漏埋钢筋或钢筋偏离设计位置的补救,构件加大截面加固的补筋,上部结构扩跨、顶升对梁、柱的接长,房屋加层接柱和高层建筑增设剪力墙的植筋等。 3、裂缝修补技术 根据混凝土裂缝的起因、性状和大小,采用不同封护方法进行修补,使结构因开裂而降低的使用功能和耐久性得以恢复的一种专门技术;适用于已有建筑物中各类裂缝的处理,但对受力性裂缝,除修补外,尚应采用相应的加固措施。 4、碳化混凝土修复技术(还不成熟) 系指通过恢复混凝土的碱性(钝化作用)或增加其阻抗而使碳化造成的钢筋腐蚀得到遏制的技术。 5、混凝土表面处理技术 系指采用化学方法、机械方法、喷砂方法、真空吸尘方法、射水方法等清理混凝土表面污痕、油迹、残渣以及其它附着物的专门技术。

框架结构特点

框架建筑的主要优点:空间分隔灵活,自重轻,节省材料;具有可以较灵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优点,利于安排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结构;框架结构的梁、柱构件易于标准化、定型化, 便于采用装配整体式结构,以缩短施工工期;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时,结构的整体性、刚度较好, 设计处理好也能达到较好的抗震效果,而且可以把梁或柱浇注成各种需要的截面形状。 框架结构体系的缺点为:框架节点应力集中显著;框架结构的侧向刚度小,属柔性结构框架, 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所产生水平位移较大,易造成严重的非结构性破坏,适用于非抗震设计; 钢材和水泥用量较大,构件的总数量多,吊装次数多,接头工作量大,工序多,浪费人力,施工 受季节、环境影响较大;不适宜建造高层建筑,框架是由梁柱构成的杆系结构,其承载力和刚度 都较低,特别是水平方向的(即使可以考虑现浇楼面与梁共同工作以提高楼面水平刚度,但也是 有限的),它的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其总体水平位移上大下小,但相对于各楼层而言,层间变形上小下大,设计时如何提高框架的抗侧刚度及控制好结构侧移为重要因素,对于钢 筋混凝土框架,当高度大、层数相当多时,结构底部各层不但柱的轴力很大,而且梁和柱由水平 荷载所产生的弯矩和整体的侧移亦显著增加,从而导致截面尺寸和配筋增大,对建筑平面布置和 空间处理,就可能带来困难,影响建筑空间的合理使用,在材料消耗和造价方面,也趋于不合理, 故一般适用于建造不超过15层的房屋。 滑模 滑模工程技术是我国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机械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现场场地占用少、 结构整体性强、抗震性能好、安全作业有保障、环境与经济综合效益显著的一种施工技术,通常 简称为“滑模”。 建筑层高 建筑物上下两层间的高度差值(一般以楼面高度间的差值或上下横梁间的差值)称建筑层高。 结构层高 结构层高系指房屋上下两层结构层层面的垂直距离。 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参考资料:框架变形缝 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三种。它们设置的原因、设置的方法各不相同,有区别也有联系。分 别介绍如下: ㈠伸缩缝 伸缩缝是为了避免温度应力和混凝土收缩应力使房屋产生裂缝而设置的。设置伸缩缝时只需断开上部 结构,基础可不断开。

大楼装修及改造工程结构补强、加固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总体概述 1 .建筑设计概况 2 .结构设计概况 3. 现场施工条件 4. 施工项目管理架构 第二章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和保证措施 1.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2. 施工工期保证措施 第三章劳动力和主要材料投入计划 1. 劳动力安排 2. 主要材料用量计划 第四章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第五章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法 1. 钢板加固施工工艺及要求 2. 碳纤维布加固施工工艺及要求 3. 植筋施工工艺及要求 第六章防腐工程 第七章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 工程项目部安全管理体系 2. 安全保证措施 第八章工程验收 附表、附图

××××大楼装修及改造工程 结构补强、加固 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总体概述 ×××大楼装修及改造工程—结构补强、加固位于×××,由于建设单位在使用功能上的改变至使部份结构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经设×××计院设计出该楼加固施工图纸,我司针对该楼加固施工图纸,编制该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 一、建筑设计概况: 该楼外墙已装修完毕,为玻璃幕墙;内墙未装修。地下室层高为3.70m,首层层高为4.80m,二~五层层高为4.50m,六层层高为5.00m,七~九层层高为3.40m;开间跨度主要为6.50m、7.50m、9.00m和12.00m,进深跨度主要为6.50m、6.80m、7.00m和7.50m整个建筑物处于半装修未使用状态。 二、结构设计概况(加固范围): 该楼为九层混凝土框架结构,-1层~九层结构采用补强、加固方法有:构件外粘钢加固,构件外粘碳纤维布加固以及结构植筋加固方法。 三、现场施工条件: 该楼现已进入室内装修阶段,施工用水、电已经接入现场,具备现场

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的类型及特点

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的类型及特点 由于混凝土结构建筑往往会出现裂缝的现象,这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会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如果我们能在施工以及改造的过程中,必须采取与建筑物功能相适应的加固模式,大大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从而保证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安全与稳定。 建筑结构加固的原因 建筑结构需要加固的原因有许多,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建筑设计的不当,其包括抗震设计以及非抗震设计的不当。 2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是按照建筑的极限状态设计法进行设计的,而建筑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及砌体结构,由于种种原因,例如设计规范要求提高以及施工缺陷而造成的结构承载力与刚度不足等,不能满足建筑结构强度、刚度以及耐久性的要求,因而需要对建筑结构进行鉴定和加固。 3由于建筑的使用不当或者年久失修而造成建筑结构的损伤以及破坏,或是因灾害性事件的发生而造成建筑结构的破坏,使现有的建筑结构不能满足目前使用要求,或是建筑的安全度不高,这时需对建筑要进行鉴定和加固。 4由于原来的设计早已无法满足住户现在的需求,因而住户要求会对建筑的平面布置和使用功能进行改变,但是一旦建筑物改变用途,就会导致其建筑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出现了与原先设计初衷的不一致,进而造成原结构的强度以及刚度不能满足现在要求,因而要对结构进行鉴定以及加固。 建筑结构加固的原则 1在对建筑结构加固前,必须对其进行结构可靠性鉴定以及抗震鉴定,并且必须依据鉴定结论,确定加固设计方案。 2进行加固计算时,应当根据建筑结构的实际受力状况,确定计算。此外,加固截面面积必须采取实际有效截面积,并且结合加固的应力滞后特点,切实做好加固部分与原结构协同工作。 3选择加固方案时,应当采用技术可靠、经济合理、便于施工的加固设计方案,并尽可能的减少施工对人们生产以及生活的影响。 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的种类及其特点

建筑结构-多层框架结构习题

第十二章 多层框架结构 一、填空题: 1、常用的多、高层建筑结构体系 、 、 、 、几种类型。 2、框架结构是由 、 组成的框架作为竖向承重和抗水平作用的结构体系。 3、框架的结构按施工方法的不同,可分为 、 、 三种类型。 4、框架结构中,梁的截面惯性矩b I 应根据梁与板的连接方式而定。对于现浇整体式框架梁,中框架梁 ;边框架梁 。 5、框架结构中,梁的截面惯性矩b I 应根据梁与板的连接方式而定:对于装配整体式框架梁,中框架梁 ;边框架梁 。 6、框架梁、柱的线刚度计算公式分别为: 、 。 7、多层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近似计算方法有: 、 、 。 8、弯矩二次分配法的三大要素是: 、 、 。 9、多层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内力的计算方法有 、 两种。 10、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其侧移由 、 两部分变形组成。 二、判断题: 1、框架结构中,梁的截面惯性矩b I 应根据梁与板的连接方式而定( )。 2、框架结构布置原则中,尽可能增加开间、进深的类型,以使结构布置更趋于灵活机动合理。( ) 3、弯矩二次分配法适用于层数较少竖向对称荷载作用的情况( )。 4、弯矩二次分配法,各杆件的传递系数为3 1( )。 5、用分层法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时,要对线刚度和弯矩传递系数进行调整如下:将各柱乘调整系数0.9折减系数;弯矩传递系数改取为1/3。( )。 6、分层法适用于节点梁柱线刚度比大于或等于4,结构与竖向荷载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多层、高层框架的内力计算。( )。 7、一般多层框架房屋,其侧移主要是由梁、柱弯曲变形所引起的。柱的轴向变形所

引起的侧移值甚微,可忽略不计。因此,多层框的侧移只需考虑梁、柱的弯曲变形,可用D 值法计算。( ) 三、选择题: 1、地震区的承重框架布置方式宜采用( )框架。 A 纵向承重 B 横向承重和纵横向承重 C 横向承重 D 纵横向承重 2、框架结构中,梁的截面惯性矩b I 应根据梁与板的连接方式而定。对于现浇整体 式框架梁,中框架梁、边框架梁的截面惯性矩应为( )。 A 05.1I I b =、02.1I I b = B 02.1I I b =、00.1I I b = C 00.2I I b = 、05.1I I b = D 05.1I I b =、00.1I I b = 3、框架结构中,梁的截面惯性矩b I 应根据梁与板的连接方式而定。对于装配整体 式框架梁,中框架梁、边框架梁的截面惯性矩应为( )。 A 05.1I I b =、02.1I I b = B 02.1I I b =、00.1I I b = C 00.2I I b = 、05.1I I b = 4、弯矩二次分配法,各杆件的传递系数为( )。 A 各杆件均取21 B 首层31,其它层21 C 各杆件均取31 D 首层21,其它层3 1 5、用分层法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时,要对线刚度和弯矩传递系数进行调整如 下:将上层各柱乘调整系数0.9折减系数;各柱的弯矩传递系数改取为1/3。( ) A 将各柱乘调整系数0.9折减系数;弯矩传递系数改取为1/3。 B 将上层各柱(底 层除外)乘调整系数0.9折减系数;各柱(底层除外)的弯矩传递系数改取为1/3。 C 将各柱乘调整系数0.85折减系数;各柱的弯矩传递系数改取为1/4。 D 将各柱乘调整系数0.9折减系数,;各柱的弯矩传递系数改取为1/2。 6、分层法适用于节点梁柱线刚度比大于或等于( ),结构与竖向荷载沿高度 分布比较均匀的多层、高层框架的内力计算。 A3 B4 C5 D6 7 、框架结构竖向活荷载最不利布置的下列几种方法考虑的计算原则中,( ) 有误。 A 满布荷载法 B 分层组合法 C 最不利荷载位置法 D 逐跨施荷法 四、简答题: 1、常用的多、高层建筑结构体系有哪几种? 2、什么是框架结构?有何特点? 框架结构布置原则是什么? 4、框架结构的承重方式有哪几种?特点如何? 5、如何估算框架梁、柱截面尺寸? 6、在确定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时,如何利用结构和荷载的对称性?

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研究 周世光

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研究周世光 发表时间:2019-05-06T14:46:55.99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作者:周世光 [导读] 不断满足建筑行业的更高要求,相信我国建筑结构加固行业的发展也将持续进行。 武汉宝安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改造和维修加固产业也不断提升,建筑结构加固这门新学科发展速度异常迅猛,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行业。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客观需要,建筑物能够有效保证文明的传播和延续,建筑物的加固工程,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就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来讲,新型建筑材料和新型加固技术不断诞生,不断满足建筑行业的更高要求,相信我国建筑结构加固行业的发展也将持续进行。 关键词:建筑结构;加固技术;方法研究 建筑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群众的人身财产和生命安全受建筑的质量的直接影响。在加固改造过程中,应先充分考虑建筑的现状,使其质量有所保障,在面对自然或人为破坏时,能够保持更强的抵抗能力。本文结合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常用到的几种加固方法,简要对建筑物结构的加固措施进行分析,探讨结构加固的先进有效措施,望对建筑行业结构加固的工作人员有错帮助: 1、建筑结构加固的必要性 我国国土面积幅员辽阔,但很多地区处于板块边缘地带,地动活跃,其中,大约有2/3的大城市位于地震多发区,当地建筑物时常经历地震的洗礼,损坏或重或轻,严重的可以直接报废,但损坏较轻的可以响应我国低碳环保的号召,进行结构加固,保证持续利用的强度和安全性。此外,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大小小的工业建筑项目完成数量有超过30万个,公用建筑项目超过60多万个,工业和民用建筑面积超过30亿平方米,其中20世纪60年代建设成功的占约一半,由此可知,现阶段很多建筑物已经进入中老年时期,原先的建筑设计技术也早已被淘汰,到了必须加固和维修的地步。对于修建和加固各种建筑物,保证它的原本功能,增长其使用寿命,不但可以节省资金,还能够减少土地的征用,节约资源,缓解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矛盾。 2、建筑结构有待加固的原因 ①按照极限状态设计法设计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或砌体结构不当,无法满足现状结构强度、刚度、耐久性的要求,难以应对地震,火灾,台风,洪涝,冰雪等自然灾害的压迫; ②对现有基础设施大量的进行鉴定,发现现有的工业或民用建筑物有待加强或改造,为了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减少征地,节省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利用新技术和新建材对旧建筑进行结构加固。 3、常见的建筑结构加固措施 ①加大截面加固法 通过对构件外部包加混凝土使得截面的增大,并配合钢筋量增大,从而达到提高构件强度和荷载承受力的作用,在我国,这种方式比较传统,工艺简单,技术成熟,能够广泛应用于梁、板、柱子、墙体等各种混凝土结构。 ②外包钢加固法 外包钢加固法一般利用角钢等型钢外包于构件的四角或两角,已达到构件强度和性能增加的目的。建筑行业将外包钢加固法大致分为两种:湿式外包钢加固法,干式外包钢加固法。 湿式外包钢加固法:外包钢与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采用胶粘法,胶粘材料可以用乳胶水泥粘贴,环氧树脂化学灌浆,保证型钢与构件整体性较高,共同受力,相当于增加了原构件的强度; 干式外包钢加固法:不同于湿式外包钢加固法,干式外包钢加固法不存在任何粘接在原构件与外包型钢之间,即便部分情况下需要填水泥砂浆,但单独受力,承载力的增加方式和效果不如湿式外包钢加固法。但是此方法施工简单,现场施工量较少,效果稳定比较可靠,适用于不允许提高构件截面尺寸但又要求大幅度提高构件强度的切块机,主要利用在柱子,梁,桁架,弦杆,腹杆等位置的加固问题。 ③预应力加固法 采用外加预应力钢拉杆或撑杆对结构进行加固的方法叫做预应力加固法。简单来说,就是利用预加应力改变原结构的内力分布,从而减低结构内部原有的应力水平并有效提高结构的承载力。这种手法的特点是通过预应力手段强迫加拉杆或撑杆受力,改变结构原内力,降低原结构应力,让加固后的结构表现不出滞后的应力应变现象,或是降低这种现象,使得现结构具有加固、卸载、改变结构内力的三重效果,保证整体结构更好的共同工作,同时受力,提高结构承载力。但要注意的是,此方法不适宜高湿度环境下混凝土结构和混凝土收缩徐变较大的混凝土结构加固要求。 ④增设支点加固法 通过增加支撑点的设立,来减小结构的计算跨度来改变结构内力分布,从而提高整体结构的承载力的方法,在业内被称为增设支点加固法。适用于房屋净空不受限制,梁、板、桁架、网架等水平结构必要加固的情况。此种方法操作简单可靠,但会占有部分使用空间,但能够大幅度减少结构跨度,提高结构强度并减少结构的形变。 ⑤粘贴钢板加固法 粘贴钢板加固法,顾名思义,就是将原混凝土构件表面粘贴钢板来起到增加承载力的一种方法,粘贴过程一般利用特制的建筑结构专用胶,使加固过的结构共同受力,整体工作,相当于体外配筋的作用,同时提高构件的刚度、抗拉、抗压、抗弯、抗剪等等各项能力,但这种方法对专业的结构胶有特殊要求,必须强度够高,粘接力够强,抗老化性能好,弹性模量高且膨胀系数小等特点集于一身。 ⑥粘贴碳纤维材料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 不同于以上五个加固方法,碳纤维材料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是我国乃至世界重点关注和研究的科学材料。这种碳纤维材料一般具有高强度的耐腐蚀、耐老化能力,同时保证质量轻、非磁性等特点,有效将纤维和基体组合形成超强的复合材料,集成纤维与碳的双重优点。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碳纤维等纤维类复合材料的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产量也不断提升,成本不断下降,在土木工程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