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专业术语

蓄电池专业术语
蓄电池专业术语

铅酸蓄电池行业专业术语中英文对照Lead-acid battery

电极主要由铅制成,电解液是硫酸溶液的一种蓄电池。

1.1 充电

Charge (of a battery)

蓄电池从外电路接受电能,并转换为化学能的工作过程。

1.2 放电

Discharge

蓄电池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并向外电路输出电流的工作过程。

1.3 反极

Reversal

蓄电池正常极性的改变。

1.4 开路电压

Open circuit voltage

Off-load voltage

开路十,蓄电池正、负极间的电位差。

1.5 标称电压

Nominal voltage

用来识别蓄电池类型的适当的电压近似值。

1.6 专用蓄电池

Battery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例1 :固定型蓄电池stationary battery

例2 :携带式蓄电池portable battery

1.7 全密封蓄电池

Hermetically sealed cell

没有压力释放装置的一种蓄电池。

1.8 干式荷电蓄电池

Dry charged battery

无电解液贮存的蓄电池,其极板是干的,且处于荷电状态。

1.9 带液荷电蓄电池

Filled and charged battery

可以立即使用的一种蓄电池。

1.10 湿荷电蓄电池

Charged drained battery

极板为荷电状态,带有少量的电解液,而大部分电解液被吸入极板和隔板中贮存的一种蓄电池。

1.11 干式非荷电蓄电池

Dry discharged battery

无电解液贮存的蓄电池,其极板是干的,且处于非荷电状态。

1.12 带液非荷电蓄电池

Filled and discharged battery

带电解液以非荷电状态贮存的一种蓄电池。

1.13 湿式非荷电蓄电池

Discharged drained battery

排除电解液以非荷电状态贮存的一种蓄电池。

1.14 未化成干态蓄电池

Unformed dry battery

极板尚未化成为活性物质,以干态贮存的一种蓄电池。

1.15 储备蓄电池

Reserve battery

通过激活方法将隔开的所需电解液输入到电池中,以干荷电态贮存的一种蓄电池。

1.16 免维护蓄电池

Maintenance-free battery

在规定的运行条件下,使用期间不需要维护的一种蓄电池。

注:对启动用铅酸蓄电池而言,该术语是指不需要加水的一种蓄电池。

2蓄电池组成部分

2.1 活性物质

Active material

当蓄电池放电时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能,而在充电时又恢复为原组分的极板物质。

2.2 极板

Plate (of a battery)

由活性质和支撑用的导体(必要时)组成有电极。

2.3 正极板

Positive plate

放电期间构成阴极而在充电期间构成阳极的—种极板。

2.4 负极板

Negative plate

放电期间构成阳极而在充电期间构成阴极的一种极板。

2.5 形成式极板,普朗特极板

Plante plate

是一种具有很大有效表面积的极板,一般为软铅,其活性物质是通过铅自身的氧化而形成的薄层。

2.6 涂膏式极板

Grid type plate

Pasted plate

导电板栅涂上活性物质构成的—种极板。

2.7 富尔极板

Faure plate

铅酸蓄电池使用的一种涂膏式极板

2.8 管式极板

Tubular plate

由装有活性物的多孔管组成的一种正极板。

2.9 箱式负极板

Box negative plate

在穿孔的薄铅板之间装有一层活性物质的一种负极板。

2.10 有极板盒式极板;袋式极板

Pocket type plate

由填有活性物质的穿孔金属袋组成的一种极板。

2.11 烧结式极板

Sintered plate

用绕结金属粉末制成骨架,再浸入(或不浸入)活性物质而制成的一种碱性蓄电池极板。

2.12 极板对

Plate pair (of a battery) ;Plate couple

由两个极板(—个正极板和一个负极板)组成的蓄电池组件。

2.13 极板群

极板组

Plate group

具有相同极性的极板连接而成的组件。

2.14 隔离物

Spacer

由绝缘材料制成,用以保持相反极性板之间间隔的零件。

2.15 隔板

Separator (of a battery)

放在蓄电池正负极板之间,允许离子穿过的电绝缘材料构件,它能完全或部分地阻挡活性物质的

混合。

注:隔膜是特殊形式的隔板。

2.16 极群组

组合极板组

Plate pack

由隔板和正,负极板组组成的部件。

2.17 端子:极柱

Terminal (of a battery)

蓄电池与外部导体连接的部件。

正极端子:正极柱

Positive terminal

连接蓄电池正电极的端子。

2.19 负极端子:负极柱

Negative terminal

连接蓄电池负电极的端子。

2.20 电解质:电解液

Electrolyte

含有移动离子并起离子导电作用的液相或固相物质。

2.21 蓄电池壳:蓄电池槽

Container

容纳蓄电池极群组和电解质而不受电解质腐蚀的容器。

2.22 整体壳:整体槽

monobloc Container

带有几个格而每个格可装有一个极群组的蓄电池壳。

2.23 鞍子

mudribs

蓄电池槽底部的肋条或装在其底部的零件,用以支撑极群组,使从极板上脱离下来的活性物质颗

粒沉积于其中而不致引起极板间的短路。

2.24 绝缘卡

Edge Insulator

保证极板边缘与蓄电池壳侧壁之间绝缘的零件。

2.25 蓄电池盖

Cover Lid

通常带有注液孔,逸气孔和端子引出孔的封闭蓄电池壳的零件。

注:整体槽而言,它可以封闭几只单体蓄电池壳。

2.26 密封剂:封口剂

Sealing compound

用于使蓄电池盖与壳或端子密封的材料。

2.27 液孔塞:所塞

Vent plug

用于封闭注液孔同时允许气体逸出的部件。

2.28 排气阀

Vent valve

在超过内压时,允许气体逸出,而不允许空气进入的部件。

2.29 安全塞

Flame arrester vent plug

当蓄电池暴露于明火或外部火花时能保护蓄电池内部不致发生爆炸的一种特殊结构的装置。

2.30 液位指示器

Electrolyte level indicator

指示单体蓄电池中电解液液面高度的装置。

2.31 挡:保护板

Baffle

装在极群组之上以减少因气体析出或电解液移动而引起的电解液外溅,并防止外物经注液孔进入而损坏极群组的绝缘零件。

2.32 连接条:连接线

Inter cell Connector

用于传导单体蓄电池间电流的导电体。

2.33 输出电缆

Output cable

用于连接蓄电池组与负载或充电器的柔性电缆。

2.34 端子连接条

Terminal connector

用于蓄电池组端子与外电路电连接的零件。

2.35 蓄电池组合箱:蓄电池组外壳

Battery tray

用于容纳几只单体蓄电池或蓄电池组并具有侧壁的容器。

2.36 蓄电池组合框

Battery crate

用于容纳几只单体蓄电池或蓄电池组的框架容器。

2.37 蓄电池底垫

Battery base Battery stand Battery stillage

通常用于固定型蓄电池底部的绝缘垫。

2.38 蓄电池架

Battery rack

一层或多层的固定型蓄电池的支架。

蓄电池的特性和试验术语

3.1 容量

(Battery) capacity

在规定的条件下,完全充电的蓄电池能够提供的电量,通常用安时(Ah)表示。注:这一电量的国际单位为库仑(1c=lA*s)。但在实际使用时,蓄电池容量通常用A.h表示。

3.2 能量容量

Energy capacity (of a battery)

在规定的条件下,完全充电的蓄电池能够提供的能量,通常用瓦时表示。

3.3 放电率

Discharge rate

蓄电池放电时用安培表示的电流。

3.4终止电压

Final voltage ;Cut—off voltage

认为放电终止时的规定电压。

3.5 比特性

Specific characteristic

蓄电池电性能与蓄电池单位质量、单位表面积或单位体积之比(例如Wh/kg)。3.6 充电率

Charge rate

蓄电池充电时用安培农示的电流。

3.7 终止充电率

End-of-change ;Finishing rate

蓄电池充电最终阶段用安培表示的电流值。

3.8 充电系数

Charge factor

是一个系数,用它乘以放电期间放出的电量来确定再充电的电量。

3.9充电效率安时效率

Charge efficiency ;Ampere-hour efficiency

在规定的条件下,蓄电池放电期间给出的电量与恢复到初始充电状态所需电量的比值。

3.10 能量效率;瓦时效率

Energy efficiency ;Watt-hour efficiency

在规定的条件下,蓄电池放电期间给出的能量与恢夏到初始充电状态所需能量的比值。

3.11 初始温度

Initial temperature

在放电或充电开始时蓄电池的温度。

3.12环境温度

Ambient temperature

与蓄电池最接近的介质的温度。

3.13 临界温度

Critical temperature

特性发生急剧变化时的温度。

3.14 电动势温度系数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f electromotive force

温度每改变摄氏一度,单体蓄电池的电动势相对于规定温度下电动势的变化值。

3.15 容量温度系数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f capacity

温度每改变摄氏一度,蓄电池所放出的容量相对于规定温度下容量的变化值。

3.16 负载电压

On-load voltage

蓄电池输出电流时端子间的电位差。

3.17 初始电压

Initial voltage

电路闭合后,初始瞬间极化效应达到稳定时刻的负载电压。

3.18 平均电压

Mean voltage

在充电或放电期间电压的平均值。

3.19 充电终止电压

End-of-charge voltage

在规定的恒流充电期间,蓄电池达到完全充电时的电压。

3.20 循环

Cycle

电压骤降

“Coup de fouet"

完全充电的铅酸蓄电池放电开始时出砚的瞬间电压降,随后又恢复到正常的负载电压。

4 蓄电池工作方式术语

4.1 恒流充电

Constant current charge

电流维持在恒定值的充电。

4.2 恒压充电

Constant voltage charge

蓄电池端子间的电压维持在恒定值的充电。

4.3 改进的恒压充电

Modified constant voltage charge

采用限制电流的恒压电源充电的一种方式。

4.4 急充电

Boost charge

通常是以高倍率短时间的一种部分充电。

4.5 均衡充电

Equalizing charge

为确保蓄电池组中的所有单体蓄电池完全充电的一种延续充电。

4.6 涓流充电

Trickle charge

为补偿自放电,使蓄电池保持在近似完全充电状态的连续小电流充电。

4.7 两阶段充电

Two-step charge ;Two-rate charge

开始以某一电流充电,并在一预定点后以较低电流充电的一种充电。

4.8 初充电

Initial charge

使蓄电池达到完全充电状态所进行的初次充电。

4.9 缓冲蓄电池

Buffer battery

为减小电源功率波动而与直流电源并联的蓄电池。

4.10 浮充蓄电池

Floating battery

当正常供电中断时给电路供电的蓄电池,其端子始终接在恒压电源上,以维持蓄电处于接近完全

充电状态。

4.11 应急用蓄电池

Emergency battery

当正常供电中断时,能给电路供电的蓄电池。

4.12 设备原配蓄电池

Original equipment battery

供新设备配套使用的蓄电池。

4.13 替换用蓄电池

Replacement battery

供替换原有蓄电池用的蓄电池。

4.14 指示电池

Pilot cell

从蓄电池组中选出一只用以代表部分或整个蓄电池组平均状态的单体蓄电池。

锂电池术语(草案)

锂电池术语(草案) 1.范围 标准规定了用于锂电池的一般术语,包含锂原电池和锂蓄电池相关术语。GB/T 2900.41-2008和本标准规定的术语适用于锂电池(简称“电池”),当两者不一致时,应以本标准为准。 2.说明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00.41—2008电工术语原电池和蓄电池 3.术语和定义 3.1基本概念 3.1.1锂原电池(lithium primary battery) 也称为一次锂电池,负极为锂,且被设计为不可充电的电池。包括单体锂原电池和锂原电池组。 3.1.2锂蓄电池(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y) 锂离子电池和锂金属蓄电池统称为锂蓄电池(也称为可充放锂电池,二次锂电池)。 3.1.3锂离子电池(lithium ion battery) 利用锂离子作为导电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通过化学能和电能相互转化实现充放电的电池。包括单体锂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组。 3.1.4单体锂离子电池(lithium ion cell) 锂离子电池的基本单元,由电极、隔膜、外壳和电极片等在电解质环境下构成。

3.1.5金属锂蓄电池(rechargeable lithium metal battery) 电池中负极侧含有金属锂的锂蓄电池。也称为可充放金属锂电池。注:在电池装配的过程中,负极可以完全是金属锂,或者部分含有金属锂。在电池循环过程中,负极中存在金属锂的形态,并可逆的发生电化学沉积和析出。 3.1.6液态锂蓄电池(liquid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y) 电池中只含有液体电解质的锂蓄电池。 3.1.7非水有机溶剂锂蓄电池(nonaqueous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y) 电解质为有机溶剂的液态锂蓄电池。 3.1.8水系锂蓄电池(aqueous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y) 电解质为水溶剂的液态锂蓄电池。 3.1.9混合固液电解质锂蓄电池(mixed solid liquid electrolyte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y) 电池中同时含有液体和固体电解质的锂蓄电池。 注:此类电池在文献中出现了多种用语,①电池单体中固体电解质质量或体积占单体中电解质总质量或总体积之比达到一半,或者单体中一侧电极含有液体电解质,另一侧电极只含有固体电解质,这两种均称为半固态电解质锂蓄电池,有时简称为半固态锂电池;②单体中固体电解质质量或体积分数超过一半,液体电解质的质量或体积分数低于一半的,有时称为准固体电解质锂蓄电池或准固态锂电池;③液体电解质的质量或体积分数低于电解质总质量或总体积分数5%的,有些作者称之为固态电解质锂蓄电池,或者固态锂电池。但实际该电池单体中含有少量液体电解质,称为固态锂电池不严谨,更适合称为准固态电解质锂蓄电池或准固态锂电池。以上文献中出现的半固态电解质锂蓄电池、准固态电解质锂蓄电池,固态电解质锂蓄电池都属于混合固液电解质锂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蓄电池名词术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蓄电池名词术语 Terminology of ( secondary ) cell or battery GB 2900.71—88 UDC 621.355:001.4 本标准等效采用IEC 第21技术委员会,国际电工词汇486.21(中央办公室)289号文件《蓄电池名词术语》(1986年1月)。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蓄电池名词术语的词条及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铅酸蓄电池和碱性蓄电池产品的基本名词术语。 2 一般术语及蓄电池类型 2.1 蓄电池 ( secondary )cell or battory 能将所获得的电能以化学能的形式贮存并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电化学装置。 2.2.单体蓄电池 (secondary )cell (rechargeable) cell 由电极和电解质组成,构成蓄电池组的基本单元。 2.3 蓄电池组 (secondary) battery (rechargeable) battery storage battery

用电气方式连接起来的用作能源的两个或多个单体蓄电池。 2.4 铅酸蓄电池 lead-acid battery 电极主要由铅制成,电解液是硫酸溶液的一种蓄电池。 2.5 碱性蓄电池 alkaline secondary battery 电解液是碱性溶液的一种蓄电池。 2.6 铁镍蓄电池 nickel-iron battery 正极活性物质主要由镍制成,负极活性物质主要由铁制成的一种碱性蓄电池。 2.7 镉镍蓄电池 nickel-cadmium battery 正极活性物质主要由镍制成,负极活性物质主要由镉制成的一种碱性蓄电池。 2.8 锌银蓄电池 silver-zinc secondary battery 正极活性物质主要由银制成,负极活性物质主要由锌制成的一种碱性蓄电池。 2.9 镉银蓄电池 silver-cadmium battery 正极活性物质主要由银制成,负极活性物质主要由镉制成的一种碱性蓄电池。 2.10 锌镍蓄电池 nickel-zinc battery 正极活性物质主要由镍制成,负极活性物质主要由锌制成的一种碱性蓄电池。

铅酸蓄电池的原理与性能

铅酸蓄电池的原理与性能 一、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蓄电池是一种化学电源,它的构造可以是各式各样的,可是从原理上讲所有的电池都是由正极、负极、电解质、隔离物和容器组成的,其中 正负两极的活性物质和电解质起电化反应,对电池产生电流 起着主要作用,如图4-1所示。 在电池内部,正极和负极通过电解质构成电池的内电 路,在电池外部接通两极的导线和负荷构成电池的外电路。 在电极和电解液的接触面有电极电位产生,不同的两极 活性物质产生不同的电极电位,有着较高电位的电极叫做正 极,有着较低电位的电极叫做负极,这样在正负极之间产生了电位差,当外电路接通时,就有电流从正极经过外电路流向负极,再由负极经过内电路流向正极,电池向外电路输送电流的过程,叫做电池的放电。 在放电过程中,两极活性物质逐渐消耗,负极活性物质 1.电解质 2.负极 3.容量 4.正极 5.隔离物 6.导线 7.负荷 图4-1 电池构造示意图 放出电子而被氧化,正极活性物质吸收从外电路流回的电子而被还原,这样负极电位逐渐升高,正极电位逐渐降低,两极间的电位差也就逐渐降低,而且由于电化反应形成新的化合物增加了电池的内阻,使电池输出电流逐渐减少,直至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或在外电路两电极之间端电压低于一定限度时,电池放电即告终。 电池放电以后,用外来直流电源以适当的反向电流通入,可以使已形成的新化合物还原成为原来的活性物质,而电池又能放电,这种用反向电流使活性物质还原的过程叫做充电。 蓄电池可以反复多次充电、放电,循环使用,使用寿 命长,成本较低,能输出较大的 能量,放电时电压下降很慢。 1.电动势的产生 铅蓄电池的正极是二氧化铅(PbO2),负极是绒状铅 (Pb),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活性物质,故和稀硫酸(H2SO4)起 化学作用的结果也不同。在未接通负载时,由于化学作用 使正极板上缺少电子,负极板上却多余电子,如图4-2所图4-2 铅蓄电池电势产生过程示,两极间就产生了一定的电位差。 2.放电过程的化学反应 当外电路接上负载(比如灯泡)后,铅蓄电池在 正、负极板间电位差(电动势)的作用下,电流Ⅰ从 正极流出,经负载流向负极,也就是说,负极上的 电子经负载进入正极,如图4-3。同时在蓄电池内 部产生化学反应:

蓄电池英语词汇

原电池和蓄电池 [单体]电池 cell 原电池primary cell 蓄电池 secondary cell 全密封电池 hermetically /sealed cell 极板 plate 涂膏式极板pasted plate 极群plate group 负极板negative plate 正极板positive plate 容量(电池的)capacity(for cells or batteries) 额定容量 rated capacity 剩余容量residual capacity OEM 电池 OEM battery 替换电池 replacement battery 储备电池 reserve cell 应急电池 emergency battery 缓冲电池buffer battery 隔板 (plate)separator 阀 valve 电池外壳 cell can 电池槽 cell case 电池盖cell lid 电池封口剂lid sealing compound 整体电池 monobloc battery 整体槽 monobloc containe 隔板 (plate)separator 阀 valve 电池外壳 cell can 电池槽 cell case 电池盖cell lid 电池封口剂lid sealing compound 整体电池 monobloc battery 整体槽 monobloc containerr 阳极anode 阴极cathode 泄漏 leakage 活性物质active material 电池)放电discharge(of a battery) 放电电流 discharge current 放电率 discharge rate 短路电流(电池的)short-circuit current(related to cells or batteries) 自放电 self discharge 放电电压(电池的) discharge voltage(related to cells or batteries) 闭路电压 closed circuit voltage 负载电压(拒用)on load voltage (deprecated)

铅酸蓄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铅酸蓄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铅酸蓄电池的结构 铅酸蓄电池主要由正极板组?负极板组?隔板?容器和电解液等构成,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1.极板 铅酸蓄电池的正?负极极板由纯铅制成,上面直接形成有效物质,有些极板用铅镍合金制成栅架,上面涂以有效物质?正极(阳极)的有效物质为褐色的二氧化铅,这层二氧化铅由结合氧化的铅细粒构成,在这些细粒之间能够自由地通过电解液,将正极材料磨成细粒的原因是可以增大其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这样可以增加反应面积,从而减小蓄电池的内阻?负极(阴极)的有效物质为深灰色的海绵状铅?在同一个电池内,同极性的极板片数超过两片者,用金属条连接起来,称为极板组

或极板群?至于极板组内的极板数的多少,随其容量(蓄电能力)的大小而异?为了获得较大的蓄电池容量,常将多片正?负极板分别并联,组成正?负极板组,如下图所示: 安装时,将正?负极板组相互嵌合,中间插入隔板,就形成了单格电池?在每个单格电池中,负极板的片数总要比正极板的片数多一片,从而使每片正极板都处于两片负极板之间,使正极板两侧放电均匀,避免因放电不均匀造成极板拱曲? 2.隔板 在各种类型的铅酸蓄电池中,除少数特殊组合的极板间留有宽大的空隙外,在两极板间均需插入隔板,以防止正?负极板相互接触而发生短路?这种隔板上密布着细小的孔,既可以保证电解液的通过,又可

以阻隔正?负极板之间的接触,控制反应速度,保护电池?隔板有木质?橡胶?微孔橡胶?微孔塑料?玻璃等数种,可根据蓄电池的类型适当选定?吸附式密封蓄电池的隔板是由超细玻璃丝绵制作的,这种隔板可以把电解液吸附在隔板内,吸附式密封蓄电池的名称也是由此而来的? 3.容器 容器是用来盛装电解液和支撑极板的,通常有玻璃容器?衬铅木质容器?硬橡胶容器和塑料容器四种?容器用于盛放电解液和极板组,应该耐酸?耐热?耐震?容器多采用硬橡胶或聚丙烯塑料制成,为整体式结构,底部有凸起的肋条以搁置极板组?壳内由间壁分成3个或6个互不相通的单格,各单格之间用铅质联条串联起来?容器上部使用相同材料的电池盖密封,电池盖上设有对应于每个单格电池的加液孔,用于添加电解液和蒸馏水以及测量电解液密度?温度和液面高度? 4.电解液 铅酸蓄电池的电解液是用蒸馏水稀释高纯浓硫酸而成的?它的密度高低视铅蓄电池类型和所用极板而定,一般在15℃时为1.200~1.300g/cm3?蓄电池用的电解液(稀硫酸)必须保持纯净,不能含有危害铅酸蓄电池的任何杂质?电解液的作用是给正?负电极之间流动的离子创造一个液体环境,或者说充当离子流动的介质?电解液的相对密度对蓄电池的工作有重要影响,相对密度大,可减少结冰的危险并提

(完整版)锂离子电池常见名词汇总

电锂离子电池常见名词汇总 1、容量: 电池在一定放电条件下所能给出的电量称为电池的容量,以符号C表示。 常用的单位为安培小时,简称安时(Ah)或毫安时(mAh)。 电池的容量可以分为理论容量、额定容量、实际容量。 理论容量是把活性物质的质量按法拉第定律计算而得的最高理论值。为了比较不同系列的电池,常用比容量的概念,即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电池所能给出的理论电量,单位为Ah/kg(mAh/g)或Ah/L(mAh/cm3)。 实际容量是指电池在一定条件下所能输出的电量。它等于放电电流与放电时间的乘积,单位为Ah,其值小于理论容量。 额定容量也叫保证容量,是按国家或有关部门颁布的标准,保证电池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应该放出的最低限度的容量。 2、内阻: 阻力称为电池的内阻。 电池的内阻不是常数,在放电过程中随时间不断变化,因为活性物质的组成、电解液浓度和温度都在不断地改变。 电池内阻包括欧姆内阻和极化内阻,极化内阻又包括电化学极化与浓差极化。内阻的存在,使电池放电时的端电压低于电池电动势和开路电压,充电时端电压高于电动势和开路电压。 欧姆电阻遵守欧姆定律;极化电阻随电流密度增加而增大,但不是线性关系,常随电流密度的对数增大而线性增大。 3、负载能力: 当电池的正负极两端连接在用电器上时,带动用电器工作时的输出功率,即为电池的负载能力。 4、内压: 指电池的内部气压,是密封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所致,主要受电池材料、制造工艺、电池结构等因素影响。其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电池内部水分及有机溶液分解产生的气体于电池内聚集所致。 5、充电率(c-rate): C是Capacity的第一个字母,用来表示电池充放电时电流的大小数值。 例如:充电电池的额定容量为1000mAh时,即表示以1000mA(1C)放电时 间可持续1小时,如以200mA(0.2C)放电时间可持续5小时,充电也可按此对照计算。 C是电池的容量,如标称容量1500mAh的电池,0.5C指充电电流 0.5*1500=750mA) 6、终止电压(Cut-off discharge voltage) 指电池放电时,电压下降到电池不宜再继续放电的最低工作电压值。 根据不同的电池类型及不同的放电条件,对电池的容量和寿命的要求也不同,因此规定的电池放电的终止电压也不相同。 7、开路电压(Open circuit voltage OCV) 电池不放电时,电池两极之间的电位差被称为开路电压。

铅酸蓄电池结构详解

铅酸蓄电池结构详解 一、蓄电池的功用 蓄电池种类较多,根据电解液不同,有酸性和碱性之分。由于铅酸蓄电池阻小,电压稳定,在短时间能供给较大的起动电流,而且结构简单,价格较低,所以在汽车拖拉机上被广泛采用。 蓄电池为一可逆直流电源,在汽车拖拉机上与发电机并联,它的主要作用是:(1)发动机起动时,蓄电池向起动机和点火装置供电。起动发动机时,蓄电池必须在短时间(5~10s)给起动机提供强大的起动电流(汽油机为200~600A。柴油机有的高达1000A)。 (2)在发电机不发电或电压较低发动机处于低速时,蓄电池向点火系及其它用电设备供电,同时向交流发电机供给他激励磁电流。 (3)当用电设备同时接入较多,发电机超载时,蓄电池协助发电机共同向用电设备供电。 (4)当蓄电池存电不足,而发电机负载又较少时,可将发电机的电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起来,即充电。 (5)蓄电池还有稳定电网电压的作用。当发动机运转时,交流发电机向整个系统提供电流。蓄电池起稳定电器系统电压的作用。蓄电池相当于一个较大的电容器,可吸收发电机的瞬时过电压,保护电子元件不被损坏。延长其使用寿命。 二、蓄电池的构造 车用12V蓄电池均由6个单格电池串联而成,每个单格的标称电压为2V,串联成12V的电源,向汽车拖拉机用电设备供电。

蓄电池主要由极板、电解液、格板、电极、壳体等部分组成。 1.极板 极板分为正极板和负极板两种。蓄电池的充电过程是依靠极板上的活性物质和电解液中硫酸的化学反应来实现的。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是深棕色的二氧化铅(PbO2),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是海绵状、青灰色的纯铅(Pb)。 正、负极板的活性物质分别填充在铅锑合金铸成的栅架上,加入锑的目的是提高栅架的机械强度和浇铸性能。但锑有一定的副作用,锑易从正极板栅架中解析出来而引起蓄电池的自行放电和栅架的膨胀、溃烂,从而影响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负极板的厚度为1.8mm,正极板为2.2mm,为了提高蓄电池的容量,国外大多采用厚度为1.1~1.5mm的薄型极板。另外,为了提高蓄电池的容量,将多片正、负极板并联,组成正、负极板组。在每单格电池中,负极板的数量总比正极板多一片,正极板都处于负极板之间,使其两侧放电均匀,否则因正极板机械强度差,单面工作会使两侧活性物质体积变化不一致,造成极板弯曲。 2.隔板 为了减少蓄电池的阻和体积,正、负极板应尽量靠近但彼此又不能接触而短路,所以在相邻正负极板间加有绝缘隔板。隔板应具有多孔性,以便电解液渗透,而且应具有良好的耐酸性和抗碱性。 隔板材料有木质、微孔橡胶、微孔塑料以及浸树脂纸质等。近年来,还有将微孔塑料隔板做成袋状,紧包在正极板的外部,防止活性物质脱落。 3.壳体

(国内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蓄电池名词术语

(国内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蓄电池名词术 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蓄电池名词术语 Terminologyof(secondary) cellorbattery GB2900.71—88 UDC621.355:001.4 本标准等效采用IEC第21技术委员会,国际电工词汇486.21(中央办公室)289号文件《蓄电池名词术语》(1986年1月)。 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蓄电池名词术语的词条及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铅酸蓄电池和碱性蓄电池产品的基本名词术语。 2壹般术语及蓄电池类型 2.1蓄电池 (secondary)cellorbattory 能将所获得的电能以化学能的形式贮存且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壹种电化学装置。 2.2.单体蓄电池 (secondary)cell (rechargeable)cell 由电极和电解质组成,构成蓄电池组的基本单元。 2.3蓄电池组 (secondary)battery (rechargeable)battery storagebattery

用电气方式连接起来的用作能源的俩个或多个单体蓄电池。 2.4铅酸蓄电池 lead-acidbattery 电极主要由铅制成,电解液是硫酸溶液的壹种蓄电池。 2.5碱性蓄电池 alkalinesecondarybattery 电解液是碱性溶液的壹种蓄电池。 2.6铁镍蓄电池 nickel-ironbattery 正极活性物质主要由镍制成,负极活性物质主要由铁制成的壹种碱性蓄电池。 2.7镉镍蓄电池 nickel-cadmiumbattery 正极活性物质主要由镍制成,负极活性物质主要由镉制成的壹种碱性蓄电池。 2.8锌银蓄电池 silver-zincsecondarybattery 正极活性物质主要由银制成,负极活性物质主要由锌制成的壹种碱性蓄电池。 2.9镉银蓄电池 silver-cadmiumbattery 正极活性物质主要由银制成,负极活性物质主要由镉制成的壹种碱性

锂电池名词及缩写解释

ev是纯电动 hev是混合动力 phev是插电式混合电动 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燃料电池汽车(FCEV)、 1, DOD,,,,,deep of discharge,中文翻译就是放电深度。 DOD? ?? ?? ?? ?? ?放电深度? ?? ?? ?? ?? ? 单位% SOC? ?? ?? ?? ?? ? 荷电状态? ?? ?? ?? ?? ? 单位% 是表示电池使用时充放电深度的,两者并无相对关系 2. 克容量 -即单位重量的电池或活性物质所能放出的电量 - 单位mAh/g 3. 振实密度(tap density ) - 在规定条件下容器中的粉末经振实后所测得的单位容积的质量。 1.4,粒度分布(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将粉末试样按粒度不同分为若干级,每一级粉末(按质量、按数量或按体积)所占的百分率。 表示粒度特性的几个关键指标: ①D50:一个样品的累计粒度分布百分数达到50%时所对应的粒径。它的物理意义是粒径大于它的颗粒占50%,小于它的颗粒也占50%,D50也叫中位径或中值粒径。D50常用来表示粉体的平均粒度。 ②D97:一个样品的累计粒度分布数达到97%时所对应的粒径。它的物理意义是粒径小于它的的颗粒占97%。D97常用来表示粉体粗端的粒度指标。其它如D16、D90等参数的定义与物理意义与D97相似。 4,”1C,2C” “1C”、“5C”,就是指“1小时率”、“5小时率”的充放电速率。如果蓄电池的容量是100Ah,如果以10A 电流充(放)电,就称为10小时率,意思是指10小时达到充(放)电池的容量;如果以100A电流充、放电,就是1小时率…… 蓄电池在使用中,通常用5C-10C的速率充、放电。电流过大,电池会明显发热,极板上的化学反应不容易彻底进行,对电池不利。 规格与专业术语 我们似乎总希望找个拥有最大的「冲击力(wallop)」的电池,但能接受的价位是多少?需要多大的尺寸与重量?显然我们总是会做一些折衷,因此我们需要知道制造商是如何详列所有这些技术规格;在未来的文章中也会再更详细提到这些,以下我们先介绍几个相关术语与规格。 ˙一次与二次电池(primary / secondary batteries):所谓的一次电池就是那些能在组装之后立即产生电压、马上应用的产品,但大多数无法充电;二次电池则能在组装、第一次使用之后进行充电,而且通常是可以重复充电。

铅酸蓄电池的原理与性能

. 铅酸蓄电池的原理与性能 一、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蓄电池是一种化学电源,它的构造可以是各式各样的,可是从原理上讲所有的电池都是由正极、负极、电解质、隔离物和容器组成的,其中正负两极的活性物质和电解质起电化反应,对电池产生电流起着主要作用,如图4-1所示。 在电池内部,正极和负极通过电解质构成电池的内电路,在电池外部接通两极的导线和负荷构成电池的外电路。 在电极和电解液的接触面有电极电位产生,不同的两极活性物质产生不同的电极电位,有着较高电位的电极叫做正极,有着较低电位的电极叫做负极,这样在正负极之间产生了电位差,当外电路接通时,就有电流从正极经过外电路流向负极,再由负极经过内电路流向正极,电池向外电路输送电流的过程,叫做电池的放电。 在放电过程中,两极活性物质逐渐消耗,负极活性物质 1.电解质 2.负极 3.容量 4.正极 5.隔离物 6.导线 7.负荷 图4-1 电池构造示意图 放出电子而被氧化,正极活性物质吸收从外电路流回的电子而被还原,这样负极电位逐渐升高,正极电位逐渐降低,两极间的电位差也就逐渐降低,而且由于电化反应形成新的化合物增加了电池的内阻,使电池输出电流逐渐减少,直至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或在外电路两电极之间端电压低于一定限度时,电池放电即告终。 电池放电以后,用外来直流电源以适当的反向电流通入,可以使已形成的新化合物还原成为原来的活性物质,而电池又能放电,这种用反向电流使活性物质还原的过程叫做充电。 蓄电池可以反复多次充电、放电,循环使用,使用寿命长,成本较低,能输出较大的能量,放电时电压下降很慢。 1.电动势的产生 铅蓄电池的正极是二氧化铅(PbO 2),负极是绒状铅(Pb),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活性物质,故和稀硫酸(H 2SO 4)起化学作用的结果也不同。在未接通负载时,由于化学作用 使正极板上缺少电子,负极板上却多余电子,如图4-2所 图4-2 铅蓄电池电势产生过程 示,两极间就产生了一定的电位差。 2.放电过程的化学反应 当外电路接上负载(比如灯泡)后,铅蓄电池在正、负极板间电位差(电动势)的作用下,电流Ⅰ从正极流出,经负载流向负极,也就是说,负极上的电子经负载进入正极,如图4-3。同时在蓄电池内部产生化学反应:

铅酸蓄电池常识解释及表示方法

1、什么是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 一次电池是普通的干电池,只能使用一次, 二次电池又叫可充电池。二次电池中的动力型电池(或称牵引电池)是电动车目前主要电源。 2、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有什么区别? 电池内部的电化学性决定了该类型的电池是否可充,根据它们的电化学成分和电极的结构可知,真正的可充电电池的内部结构之间所发生反应是可逆的。理论上,这种可逆性是不会受循环次数的影响,既然充放电会在电极体积和结构上引起可逆的变化,那么可充电电池的内部设计必须支持这种变化,既然,一次电池仅做一次放电,它内部结构简单得多且不需要支持这种变化,因此,不可以将一次电池拿来充电,这种做法很危险也很不经济,如果需要反复使用,应选择真正的循环次数在350次左右的充电电池,这种电池也可称为二次电池或蓄电池。 另一明显的区别就是它们能量和负载能力,以及自放电率,二次电池能量远比一次电池高,然而他们的负载能力相对要小。 3、充电电池是怎样实现它的能量转换? 每种电池都具有电化学转换的能力,即将储存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就二次电池(也叫蓄电池)而言(另一术语也称可充电使携式电池),在放电过程中,是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而在充电过程中,又将电能重新转换成化学能。这样的过程根据电化学系统不同,一般可充放电500次以上。 4、电动自行车用蓄电池的特点是什么? 电动自行车用蓄电池是动力型电池,它的特点是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大电流放电,供车用电机运行,并能维持一定时间运行一定里程。 车用动力电池与固定电池,如仪表电池,电力,通讯系统电池,起动电池等从结构到性能都不相同,其充电和放电方式也不相同,因此不能通用。 5、电动自行车用电池是如何分类的? 从大的方面讲,电池分一次电池(电动车用它做电源已经成为历史) 、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车用电池按电解液性质分为酸性和碱性,按外形分为方形和圆柱形,按使用性质分为移动式和固定式,按用途分为动力型、起动型和普通型,按结构分为开敞式和密封式。其中:铅酸电池又有不同形式,如从外形用结构又分为高型和矮型;按酸性电解液的状态分为富液型、贫液型和胶体电解液三种,按极板的结构分为板式、卷式和管式。 目前电动车常规电池主要为铅酸电池、镍氢电池、镍锌电池,其中又以铅酸电池最普及,其余两种乃是仍然较少。主要原因是市场动作没有展开,没有形成适合电动车对路产品的规模产量,价格不未能被广大用户所接受,但很快就会进入热潮。技术成功的其他三种电池——锂离子电池、锌空气电池是继镍氢、镍锌电池之后的升级产品;燃料电池价格仍高不可攀,主要原因是质子交换膜制备成本高,催化金属属于贵重物,某些技术仍然需要提高,未能大规模进入生产领域,仍需6~8年的时间才能普及。 6、什么是铅酸电池(Pb-A)? 铅酸电池,电极主要由铅制成,电解液是硫酸溶液的一种蓄电池。 铅酸电池的代表符号为Pb-A或L-A,其中:Pb是元素周期表中铅的代号,L是铅的英文名称Leed的字头,A是酸的英文名称Acid的字头,上述两种写法均代表铅酸电池。 L-A电池品种很多,如水平极板的,卷极圆柱形等。 铅酸电池在我国是技术最成熟、各领域用量最大、市场销售最多使用时间最久的一种电源。电动自行车使用的铅酸电池属于贫液式、矮型阀控密封式、方形动力酸电池, 7、何为铅晶电池? 应用专有技术和独特生产工艺研制的非液非胶电解质,特殊板栅结构及材料配方制成的

电池常用术语集锦

电池常用术语集锦 电池常用术语(一) Battery Glossary A~C D~L M~Q R~Z A—C Ampere hours (Ah) - The unit of measure used for comparing the capacity or energy content of batteries with the same output voltage. For automotive (Lead Acid) batteries the SAE defines the Amphour capacity as the current delivered for a period of 20 hours until the cell voltage drops to 1.75 V. Strictly - One Ampere hour is the charge transferred by one amp flowing for one hour. 1Ah = 3600 Coulombs.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BMS) - Electronic circuits designed to monitor the battery and keep it within its specified operating conditions and to protect it from abuse during both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Battery Monitoring - Sometimes confused with BMS (above) of which it is an essential part, these circuits monitor the key operating parameters (current, voltage, temperature, SOC, etc.) of the battery and provide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Bobbin - A cylindrical cell design utilizing an internal cylindrical electrode and an external electrode arranged as a sleeve inside the cell container. C Rate - C is a value which expresses the rated current capacity of a cell or battery. A cell discharging at the C rate will deliver its nominal rated capacity for 1 hour.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currents are generally expressed as multiples of C. The time to discharge a battery is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discharge rate. ?NC is a charge or discharge rate which is N times the rated current capacity of the battery where N is a number (fraction or multiple) ?CN is the battery capacity in AmpHours which corresponds to complete discharge of the battery in N hours (N is usually a subscript). Also written as the N-Hour rate. Capacity - The electric energy content of a battery expressed in "Watt hours". Batteries with the same output voltage also use "Ampere hours" for comparing capacities. Cathode - The electrode in an electrochemical cell where reduction takes place, gaining electrons. During discharge the positive electrode of the cell is the cathode. During charge the situation reverses and the negative electrode of the cell is the cathode. Cell balancing - The process used during charging to ensure that every cell is charged to the same state of charge. Also called "Equalisation".

UPS电源蓄电池常用术语阐明

UPS电源蓄电池常用术语阐明UPS电源蓄电池常用术语阐明 1、过放电(overdischarge):低于蓄电池规矩的接连电压后持续放电. 2、康复充电(recovercharge):为下一次放电做预备,对已放电的电池充电使其康复容量. 3、过充电(overcharge):抵达彻底充电状况往后持续进行的充电. 4、彻底放电(fulldischarge):把蓄电池按规矩的放电电流放电至规矩的接连电压. 5、额外电压(nominalvoltage):标明电池电压时运用的规范电压.通常状况下比初始电压稍低一些的理论值. 6、循环效劳办法(cyclesservicesystem):以充电后放电作为一个循环来运用的办法. 7、最大放电电流(maximumdischargecurrent):在不致使变形,外观反常,极柱熔断等状况下蓄电池可以放出的最大电流. 8、自放电(selfdischarge):不向外部供给电流,电流容量内部丢失削减的景象. 9、额外容量(nominalcapacity):在规范规矩的温度,放电

电流和接连电压条件下,蓄电池彻底充电后能供给的由制作厂标明的安时电量. 10、小时率(hourrate):以安稳电流放电至设定的接连电压的时刻率,通常以小时作为单位来表现电池的容量. 11、实习容量(actualcapacity):蓄电池实习具有按必定小时率放电的容量,标明为Ah. 12、涓流式接连抵偿电(tricklecharge):为抵偿蓄电池的自放电,在脱离负载的状况下,不断地以细微电流充电. 13、浮充充电(floatingcharge):蓄电池和负载并联接到整流充电器上,由充电器不断的向蓄电池以必定的电压坚持充电状况的充电办法,在停电或负载发作改动时,电池可以直接不接连向负载供给电力. 14、定电压充电(constantvoltagecharge):坚持端子间电压安稳的充电办法. 15、定电流充电(constantcurrentcharge):用安稳的电流充电的办法. 16、备用式(st-byuse):一向处于充电状况的浮充充电和涓流式接连充电,备应急运用. 17、内阻(internalresistance):蓄电池内部电解液和极群组

蓄电池能量密度

电池常用术语: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 (2010-06-21 10:52:38) 分类:储能 标签: 电池 在谈及电池的时候,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是两个经常提到的量 能量密度(Wh/kg)指的是的单位重量的电池所储存的能量是多少,1Wh等于3600焦耳(J)的能量。 功率密度(W/kg)指的是单位重量的电池在放电时可以以何种速率进行能量输出。 能量密度是由电池的材料特性决定的,普通铅酸电池的能量密度约为40Wh/kg,常用的电动两轮车用铅酸电池包为48V,10Ah, 储能480Wh,所以可以简单估计这种电池包的重量至少在12kg以上。 铅酸电池的能量密度是比较低的,所以无法用作电动汽车的动力源,因为如果使用铅酸电池驱动家用汽车行驶200km以上,需要将近1吨的电池,这个重量太大了,无法达到实用,当然铅有毒也是一个方面原因,铅酸电池的循环性能也比较差,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仅丛能量密度上就可以判断出铅酸电池不能作为纯电动汽车的动力源 目前比较热的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约在100~150Wh/kg左右,这个值比铅酸电池高出2~3倍,且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要远远高于铅酸电池,所以目前锂离子电池是开发电动汽车的首选电池。 功率密度也是由材料的特性决定的,并且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没有直接关系,并不是说能量密度越高功率密度就越高,用专业的术语来说,功率密度其实描述的是电池的倍率性能,即电池可以以多大的电流放电,功率密度对于电池开发以及电动车开发而言非常重要,如果功率密度高,则电动车在加速的时候就会非常快,普通的铅酸电池的功率密度一般只有几十~数百瓦特/千克,这是一个非常低的

值,表明铅酸电池的高倍率放电性能较差,而锂离子电池目前的功率密度可以达到数千瓦特/千克。 值得指出的是,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都是一个会变化的量,电池在使用多次以后能量密度会降低(电池容量衰减),功率密度也会下降,并且这两个量也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比如在极为寒冷或炎热的季节中它们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一般是减少)。 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电池的能量密度可以达到实用化的驱动电动汽车具有几百公里的续航里程。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也是目前电池研发中的重中之重,在安全性得到解决的前提下,如果电池的能量密度可以达到300~400Wh/kg的话,就具备了和传统燃油机车较量续航里程的资本,但是电池还有一个知名的问题就是寿命,电池的能量密度会随着电池的使用而衰减,并且这种衰减并非是线型的,而可能是突然的降低,所以,在开发车用电池的时候,循环性同样是决定性的因素。

车用蓄电池的型号识别

车用蓄电池的型号识别 中国汽车网时间:2012-1-9 9:48:00 原文作者:综合报道编辑:金梦蓄电池作为汽车的电源,主要用于启动时给汽车启动机以及各个用电设备供 电,所以汽车用蓄电池又称启动型蓄电池。目前,汽车上采用的基本都是铅酸蓄电池,即采用稀硫酸作为电解液,极板上参加电化学反应的活性物质为二氧化铅和铅。 为满足车辆启动和其他用电设备的需要,更换新蓄电池时,新蓄电池的容量和额定值一定不能比原来使用的蓄电池低,而且所更换蓄电池尺寸大小也必须合适。这就要求大家能对蓄电池型号的含义掌握清楚。目前市场上蓄电池的品牌很多,主要有瓦尔塔(原德尔福)、ACDELCO、Panasonic、风帆、统一、GS、原装进口韩国火箭、汤浅等。各厂家生产的蓄电池也有不同的标号,在蓄电池维护或更换时,很多维修人员甚至销售商对各种蓄电池标号的含义都不是很清楚,这给蓄电池的维修、保养、更换工作带来了一些不便。在此,笔者总结了汽车用蓄电池型号的识别方法,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 汽车用铅蓄电池的型号都是按照一定标准来命名的,在国内市场上使用的蓄电池型号主要是按照国家标准以及日本标准、德国标准和美国标准等命名的。 一、国家标准蓄电池 以型号为6-QAW-54a的蓄电池为例,说明如下: 1. 6表示由6个单格电池组成,每个单格电池电压为2V,即额定电压为12V; 2. Q表示蓄电池的用途,Q为汽车启动用蓄电池、M为摩托车用蓄电池、JC 为船舶用蓄电池、HK为航空用蓄电池、D表示电动车用蓄电池、F表示阀控型蓄电池; 3. A和W表示蓄电池的类型,A表示干荷型蓄电池,W表示免维护型蓄电池,若不标表示普通型蓄电池; 4. 54表示蓄电池的额定容量为54Ah(充足电的蓄电池,在常温以20h率放电电流放电20h蓄电池对外输出的电量); 5. 角标a表示对原产品的第一次改进,名称后加角标b表示第二次改进,依次类推。 注:①型号后加D表示低温启动性能好,如6-QA-110D。 ②型号后加HD表示高抗振型。

铅酸蓄电池基本知识

铅酸蓄电池基本知识 电池:通过化学反应提供直流电能的电化学装置 电池是一种能量转化与储存的装置,它主要通过化学反应将化学能或物理能转化为电能。它由两种不同成分的电化学活性电极分别组成正负极,两电极浸泡在能提供媒体传导作用的电解质中,当连接在某一外部载体上时,通过转换其内部的化学能来提供电能。 Cell 和Battery的区别: ① Cell 是指一般的小型和单个电池,更强调单个单元; ② Battery是指蓄电池和电池组,更强调系统或者组; ③ Battery 运用得更加广泛,是电池的通用名称,包括锂电池、镍氢电池、蓄电池、干电池等等。 一次电池与二次电池的异同点: 一次电池只能放电一次,二次电池(也叫可充电电池),可反复充放电循环使用,可充电电池在放电时电极体积和结构之间发生可逆变化,一次电池的质量比容量和体积比容量均大于一般充电电池,但内阻远比二次电池大,因此负载能力较低,另外,一次电池的自放电远小于二次电池。 电池种类 一次电池:不可充电,如锌锰、碱性、锂电池 二次电池:可充电,如铅酸、镍氢、锂离子电池 高级电池:结构特殊,性能卓越,如锌空电池,以空气做正极,体积很小,用于助听器。 燃料电池:Fuel Cell, FC, 将存在于燃料(氢气)和氧化剂(氧气)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不是蓄电池,是发电机,1839年由英国的Grove发明。 太阳能电池:物理电源,通过光电效应或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1883年Charles发明首块太阳能电池,前景广阔,目前成本高,限制了应用。 电池由外壳、正极、负极、端子、隔膜等组成 外壳:一般是塑料或金属材质 正极:电流的流出端 负极:电流的流入端 端子:内部与活性物质相连,外接用电器 隔膜:防止正、负极短路,并提供电子的内部传递通道 蓄电池: 蓄电池(Storage Battery),也称二次电池,是通过充电将电能转换为化学能贮存起来,使用时再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释放出来的化学电源装置。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1、铅酸蓄电池电动势的产生: A)铅酸蓄电池充电后,正极板是二氧化铅(PbO2),在硫酸溶液中水分子的作用下,少量二氧化铅与水生成可离解的不稳定物质——氢氧化铅(Pb(OH)2),氢氧根离子在溶液中,铅离子(Pb)留在正极板上,故正极板上缺少电子。 B)铅酸蓄电池充电后,负极板是铅(Pb),与电解液中的硫酸(H2SO2)发生反应,变成铅离子(Pb+2),铅离子转移到电解液中,负极板上留下多余的两个电子(2e)。可见,在未接通外电路时(电池开路),由于化学作用,正极板上缺少电子,负极板上多余电子,两极板间就产生了一定的电位差,这就是电池的电动势。 2、铅酸蓄电池放电过程的电化反应: A)铅酸蓄电池放电时,在蓄电池的电位差作用下,负极板上的电子经负载进入正极板形成电流I ,同时在电池内部进行化学反应。 B)负极板上每个铅原子放出两个电子后,生成的铅离子(Pb+2)与电解液中的硫酸根离子(SO4-2)反应,在极板上生成难溶的硫酸铅(PbSO4)。 C)正极板的铅离子(Pb+4)得到来自负极的两个电子(2e)后,变成二价铅离子(Pb+2)与电解液中的硫酸根离子(SO4-2)反应,在极板上生成难溶的硫酸铅(PbSO4)。正极板水解出的氧离子(O2)与电解液中的氢离子(H+)反应,生成稳定物质水. D)电解液中存在的硫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在电力场的作用下分别移向电池的正负极,在电池内部形成电流,整个回路形成,蓄电池向外持续放电。 E)放电时H2SO4浓度不断下降,正负极上的硫酸铅(PbSO2)增加,电池内阻增大(硫酸铅不导电),电解液浓度下降,电池电动势降低。 F)化学反应式为: 正极活性物质电解液负极活性物质正极生成物电解液生成物负极生成物↓ ↓ ↓ ↓ ↓ ↓ PbO2 + H2SO4 + Pb → PbSO4 + 2H2O + PbSO4 氧化铅稀硫酸铅硫酸铅水硫酸铅 3、铅酸蓄电池充电过程的电化反应 A)充电时,应在外接一直流电源(充电极或整流器),使正、负极板在放电后生成的物质恢复成原来的活性物质,并把外界的电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B)在正极板上,在外界电流的作用下,硫酸铅被离解为二价铅离子(Pb )和硫酸根负离子(SO4 ̄2)由于外电源不断从正极吸取电子,则正极板附近游离的二价铅离子(Pb )不断放出两个电子来补充,变成四价铅离子(Pb ),并与水继续反应,最终在正极极板上生成二氧化铅(PbO )。 C)在负极板上,在外界电流的作用下,硫酸铅被离解为二价铅离子(Pb )和硫酸根负离子(SO4 ̄2),由于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