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人员招聘与配置知识点-第三节-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教学提纲

第二章-人员招聘与配置知识点-第三节-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教学提纲
第二章-人员招聘与配置知识点-第三节-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教学提纲

单选47—55(9分)

多选100—105(6分)

第二章人员招聘与配置(3)

第三节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第一单元人力资源的空间配置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掌握人员配置的原理,劳动分工与协作的概念和作用,以及人力资源空间配置、“5S”活动等现场管理与劳动环境优化的方法。

【知识要求】

1.人员配置的原理(多06.11,多08.11,多12.05,综合10.11,多11.11,)

(1)要素有用原理(单05.05,多03.11)

没有无用之人,只有没用好之人,而配置的根本目的是为所有人员找到和创造其发挥作用的条件。

这一原理说明,对于那些没有用好之人,其问题之一是没有深入全面地识别员工,发现他们的可用之处。其问题之二是没有为员工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2)能位对应原理(单05.11)

就个体能力来说,这种差异包括两方面:一是能力性质、特点的差异,二是能力水平的差异。

一个单位或组织的工作,一般可分为四个层级,即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操作层。

决策层工作属于全局性工作,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事业的成败。

管理层工作是将决策层的决策付诸实施的一整套计划、监督、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执行层工作是将管理层拟定的方针、方案、计划、措施等变成具体工作标准、工作定额、工作方法,以及各种督促、检查手段的实施过程。

操作层工作就是通过实际操作来完成执行层制定的工作标准、工作定额,并接受各种监督检查。它是一个单位或组织中能级最低的层次。

(3)互补增值原理(单08.05,单04.11,单12.05)

这个原理强调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以己之长补他人之短,从而使每个人的长处得到充分发挥,避免短处对工作的影响。

(4)动态适应原理(单12.11)

动态适应原理指的是人与事的不适应是绝对的,适应是相对的。

(5)弹性冗余原理(单06.11,单03.11)

弹性冗余原理要求在人与事的配置过程中,既要达到工作的满负荷,又要符合劳动者的生理心理要求,不能超越身心的极限。

2.企业劳动分工的概念

劳动分工是在科学分解生产过程的基础上所实现的劳动专业化,使许多劳动者从事着不同的、但又相互联系的工作。

劳动分工有三个主要层次,即一般分工、特殊分工和个别分工。

一般分工是按社会生产的大类划分的,如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商业等。

特殊分工是一般分工的再分解、再细化,将上述各大部门分解成许多行业,如农业可分

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一般分工与特殊分工是社会内部的分工,简称社会分工;个别分工是企业范围内的分工,它是每个企业内部各部门以及每个生产者之间的分工。

3.企业劳动分工的作用

(1)劳动分工一般表现为工作简化和专门化。

(2)劳动分工能不断地改革劳动工具,使劳动工具专门化

(3)有利于配备工人,发挥每个劳动者的专长。

(4)劳动分工大大扩展了劳动空间

(5)劳动分工可以防止因劳动者经常转换工作岗位而造成的工时浪费。

4.企业劳动分工的形式

(1)职能分工

一般分为工人徒、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及其他人员。

(2)专业(工种)分工。

它是职能分工下面第二个层次的分工。如,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可以按专业特点分为设计人员、工艺人员、计划人员、财会人员、统计人员等。

(3)技术分工。指每一专业和工种内部按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高低进行的分工。例如,技术人员分为助理技术员、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

5.企业劳动分工的原则

(1)把直接生产工作和管理工作、服务工作分开

(2)把不同的工艺阶段和工种分开

(3)把准备性工作和执行性工作分开

(4)把基本工作和辅助工作分开

(5)把技术高低不同的工作分开

(6)防止劳动分工过细带来的消极影响

6.企业劳动协作的形式

劳动协作分为两种:以简单分工为基础的协作是简单协作,而以细致分工为基础的协作是复杂协作。

简单协作的劳动者无详细分工,只是一起合作完成一项工作,如搬运重物、挖沟等。复杂协作是建立在较为细致的分工上的协作。

7.作业组(单09.11,单11.11,多12.05,单09.05)

作业组是企业中最基本的协作关系和协作形式。

以下几种情况需要组成作业组:

(1)生产作业需工人共同来完成

(2)看管大型复杂的机器设备

(3)工人的工作彼此密切相关

(4)为了便于管理和相互交流

(5)为了加强工作联系

(6)在工人没有固定的工作地,或者没有固定工作任务的情况下

8.作业组组织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

(1)搞好作业组的民主管理,同时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度。

(2)为作业组正确地配备人员。

(3)选择一个好的组长。作业组长的人选可通过民主选举、领导批准等办法产生。

(4)合理确定作业组的规模,一般]o~20人左右为宜。

车间是企业劳动协作的中间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9.工作地组织的基本内容

(1)合理装备和布置工作地

(2)保持工作地的正常秩序和良好的工作环境

(3)正确组织工作地的供应和服务工作

10.工作地组织的要求

(1)应有利于工人进行生产劳动,减少或消除多余、笨重的操作,减少体力消耗,缩短辅助作业时间。

(2)应有利于发挥工作地装备(如生产设备、工具、防护装置、监控仪表等),以及辅助器具的效能,尽量节约空间,减少占地面积。

(3)要有利于工人的身心健康,使工人有良好的劳动条件与工作环境,防止职业病,避免各种设备或人身事故。

(4)要为企业的所有人员创造良好的劳动环境,使企业员工在健康、舒适、安全的条件下工作。

【能力要求】

1.对过细的劳动分工进行改进(多11.11,多12.11,单10.05)

(1)扩大业务法。将同一性质(技术水平相当)的作业,由纵向分工改为横向分工。

(2)充实业务法。将工作性质与负荷不完全相同的业务重新进行分工。例如将计划(A)、检查(B)、装配(C)的分工,改变为同时含有三者(ABC)的分工。

(3)工作连贯法。将紧密联系的工作交给一个人(组)连续完成。

(4)轮换工作法。将若干项不同内容的工作交给若干人去完成,每人每周轮换一次,实行工作轮换制。

(5)小组工作法。将若干延续时间较短的作业合并,由几名工人组成的作业小组共同承担,改变过去短时间内一人只干一道工序的局面。

(6)兼岗兼职。例如安排生产工人负担力所能及的维修工作。

(7)个人包干负责。

2.员工配置的基本方法

员工配置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三种:以人为标准进行配置、以岗位为标准进行配置和以双向选择为标准进行配置。(多08.05)

以人员为标准进行配置,即从人的角度,按每人得分最高的一项给其安排岗位。这样做可能出现同时多人在该岗位上得分最高,结果只能选择一个员工,而使优秀人才被拒之门外。以岗位为标准进行配置,即从岗位的角度出发,每个岗位都挑选最好的人来做,但这样做可能会导致一个人同时被好几个岗位选中。

以双向选择为标准进行配置,由于单纯以人为标准或者单纯以岗位为标准进行配置,均有欠缺

第二章招聘与配置重点

第二章招聘与配置 1、招聘过程管理(要认真地看、反复地看) 人员招聘是指企业为了发展的需要,根据人力资源规划和工作分析的要求,寻找、吸引那些有能力又有兴趣到本企业任职的人员,并从中选出适宜人员予以录用的过程。 1、招聘目标。人员招聘的目标是为了及时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弥补岗位的空缺,其最直接的目的是获得企业所需要的人。 2、招聘的前提。人员招聘的前提有两个:一是人力资源规划;二是工作描述与工作说明书。 3、招聘的过程。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主要有招募、选择、录用、评估等一系列环节。 招募是指:了解应聘者的来源、吸引应聘者的方法、应聘信息的发布、接受申请选择:资格审查、初选、比试、面试、情景模拟、心里测评,是从人-事两方面去考虑。录用:录用决策、发录用通知、办理录用手续、员工的初始安置、试用、正式录用。评估:招聘成本评估、招聘质量评估 2、确定招聘的原则 招聘除了要为组织招聘到符合标准的人员外,还是一项经济活动,同进也是社会性、政策性较强的一项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效率优先原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经济活动的内在准则。就是用最少的雇佣成本获得适合职位的最佳人员。 (1)依靠证书进行筛选 (2)利用内部晋升制度 2、双向选择的原则。是市场上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

3、公平公正的原则。是保证招聘高效率活动的基础!引起不公平的因素最主要的是经济利益因素! 4、确保质量的原则。招聘的最终目的是每个岗位上用的都是最合适的人员,达到组织整体效益的最优化。所以要坚持能位相配和群体相容的原则。 3、人员配置的主要原理 1、要素有用原理。人力资源配置过程中,我们首先要遵循的一个宗旨即任何要素(人员)都是有用的,配置的根本目的是为任何人员找到和创造其发挥作用的条件。 2、能位对应原理。指的是人与人之间不仅存在能力特点的不同,而且在能力水平上也是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任务是合理配置使用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投入产出比率。一个组织的工作,可分为四个层级: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操作层。 3、互补增值原理。组员有着共同的理想、事业和追求而达到在工作中密切配合实现要求1+1>2, 4、动态适应原理。指的是人与事的不适应是绝对的,适应是相对的,从不适应到适应是在运动中实现的,随着事业的发展,适应又会变为不适应,只有不断调整人与事的关系才能达到重新适应,这正是动态适应原理的体现。 5、弹性冗余原理。要求在人与事的配置过程中,既要达到工作的满负荷,又要符合人力资源的生理心理要求,不能超越身心的极限,保证对人对事的安排要留有一定的余地,既要给人力资源一定的压力和不安感,又要保持所有员工的身心健康。 4、工作岗位信息的分析 确定岗位分析信息的主要内容。:主要为6W1H,注意跟工作分析略有区别 工作分析的基本方法有:观察法、面谈法、问卷调查法、工作日志法、典型事件法等。 工作信息分析的基本方法

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点汇总

1、什么事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特征有那些? 宏观定义:人力资源指能够推动特定社会系统发展进步并达成其目标的该系统的人们的能力的总和。 微观定义:人力资源指特定社会组织所拥有的能推动其持续发展、达成其组织目标的成员能力的总和。 2、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可分为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人力资源宏观管理是对社会整体的人力资源的计划、组织、控制,从而调整和改善人力资源状况,使之适应社会再生产的要求,保证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人力资源微观管理是通过对企事业组织的人和事的管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事的配合,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并对人的各种活动予以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已实现组织的目标。 3、人力资源管理有哪些职能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工作主要分为五部分: (1)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和选拔 (2)人力资源开发 (3)薪酬和福利 (4)安全和健康 (5)劳动关系 4、什么是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就是组织科学地预测、分析自己在环境变化中的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状况,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措施以确保自身在需要的时候和需要的岗位上获得各种需要的人才(包括数量和质量)并使组织和个体得到长期的利益。 5、简述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 (1)收集人力资源规划所需的信息 (2)预测人员需要 (3)清查和记录部人力资源情况 (4)确定招聘需要

(5)与其他规划协调 (6)评估人力资源规划 6、什么是职位分析? 职务分析又称工作分析,是全面了解一项职务的管理活动,也是对该项职务的工作容和职务规(任职资格)的描述和研究过程,即制定职务描述书(一班包括职务说明和职务规两个部分)的系统过程。 具体地讲,职务分析就是全面收集某一直无的有关信息,对该工作从6个方面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容(What)、责任者(Who)、工作岗位(Where)、工作时间(When)、怎样操作(How),以及为何要这样做(Why)等,然后再将该职务的任务要求进行书面描述、整理成文的过程。 7、职位分析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一、工作实践法 优点:1、可以了解工作的实际任务以及该工作对人的体力、环境、社会等方面的要求 2、观察、记录与核实工作负荷与工作条件 3、观察、记录、分析工作流程及工作方法,找出不合理之处 缺点:适用于短期可以掌握的工作,而对于需要大量训练才能掌握或有危险的工作,不宜采用此法,如飞行员的工作,脑外科医生、战地记者 二、访谈法【个别访谈法(individual interview),集体访谈法(group interview),主管访谈法(supervisor interview)】 优点:1、一种被广泛采用进行工作分析的方法,尤其是用来达到编制工作描述的目的; 2、经常被作为其他信息收集方法的辅助,如当问卷填写不清楚、观察员工工作时存在问题等; 缺点:对访谈者技巧要求高,如运用不当可能影响信息收集的质量;不能作为工作分析的唯一方法 三、观察法 1、被观察者的工作应相对稳定、工作场所也应相对固定,这样便于观察 2、适用于大量标准化的、周期较短的以体力活动为主的工作如组装线工人、会计员,而不适用于脑力活动为主的工作如律师、设计工程师等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大纲.docx

助理人力资源师三级精讲班第 1 讲讲义 概要 一、概要 (一)考核特点 1、此类考核是国家职业资格考核类别,属于国家就业准入制度下的入职前培训性质,与就业后的专业水平考核(职称)不同,与国家学历教育也不同; 2、此类考核名称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属于企业管理人员的综合性培训,不是“公共人力资源管理 师”,也不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细项(如薪酬管理师、企业培训师等)职业; 3、此类考核管理,为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管理; 4、此类考核等级共四级,现在为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二)命题特点 1、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理解与掌握,不出偏题和难题; 2、符合我国的现状乃至今后发展的趋势,以及特点和目前整体的发展水平。 二、考试形式及考试流程 (一)考试形式 1、考核形式:现均为闭卷考试; 2、考场种类:分为两场考试:第一场为职业道德、理论知识(包括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第二场为专业能力,各 100 分满分,各60 分及格; 3、考试题型:第一场为职业道德、理论知识均为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第二场为专业能力为简答题、计算题、综合题(含方案设计题、案例题、图表分析题); 4、考卷形式:第一场为“卷册一:职业道德、理论知识”,第二场为“卷册二:专业能力”; 5、考卷分值:“卷册一:职业道德、理论知识”100 分满分, 60 分及格,第二场为“卷册二:专业能力”100 分满分,60 分及格; (二)考试内容: 1、依据标准:《国家职业标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2、主要内容:第一场为“卷册一:职业道德、理论知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7 年 5 月第二版); ,涉及职业道德、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要求,第 二场为“卷册二:专业能力”涉及专业能力要求,参考内容:常用法律手册; 3、专业内容: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六大模块。各章节考点所占比例见下表 (1)理论知识部分: 基础知识内容总体分各章分值比重 值比重(选择题目数)第一章劳动经济学4 第二章劳动法4 第三章现代企业管理20%4 第四章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4 第五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4 小计20 相关知识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第二章招聘与配置 第三章培训与开发80% 第四章绩效管理 第五章薪酬管理

人力资源四级第二章招聘与配置真题及复习资料

53. 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环节是( A )。 (A)人员招聘(B)招募 (C)人员配置(D)人力资源规划 54.( D )以能岗匹配原理为理论基础,对传统体制下“终身制”的劳动人事制度产生了巨大冲击。 (A)绩效管理(B)择优录用 (C)培训开发(D)竟聘上岗 55. 学校招聘的优点是( D )。 (A)适应快(B)选拔准确性高 (C)激励性强(D)学生的可塑性强 56. 招聘工作一般是从( C )的提出和确定开始的。 (A)招聘岗位(B)招聘计划 (C)招聘需求(D)招聘人员 57. 招聘广告的设计原则不包括( A )。 (A)广泛宣传(B)激发读者的兴趣 (C)创造求职的愿望(D)促使求职的行动 58.( D )一般由招聘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设计,应聘人员在求职时自己填写。 (A)个人简历(B)加权测评表 (C)个人履历(D)招聘申请表 53、整个招聘活动的核心是招聘工作的( C ),是关键的一环 (A)招募阶段(B) 准备阶段 (C) 实施阶段(D) 评估阶段 54、在组织内部进行招聘与选拔时,企业应该避免( C ) (A)有效选人(B) 实事求是 (C) 长官意志的影响(D) 科学选任 55、人员招聘信息不包括( D ) (A) 空缺岗位(B) 工作描述 (C) 任职资格、(D) 工作提纲 56、招聘申请表的特点不包括( C ) (A) 节省时间(B) 能够准确了解应聘者

(C) 同一单位申请表项目是相同的(D) 提供后续选择的参考 57、( B )是招聘过程中量关键的一步,也是技术性量强、难度量大的一步 (A) 招募(B) 选拔 (C) 录用(D) 评估 58、通知被录用者的重要的原则是(C) (A) 准确原则(B) 真实原则 (C) 及时原则(D) 客观原则 53. ( B )是企业为了弥补岗位的空缺而进行的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总称。 (A)竞聘上岗(B)人员招聘 (C)工作调换(D)内部晋升 54. ( A )是制定招聘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招聘成功的必要准备工作。 (A)招聘需求信息(B)提出招聘需求 (C)确定招聘人员(D)制定薪酬计划 55. ( B )是应用最为普遍、最为广泛的人员招募方法之一。 (A)校园招聘(B)人员招聘广告 (C)猎头公司(D)企业内部晋升 56. 以下关于招聘申请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不同单位招聘中使用的申请表的项目是相同的 (B)某一个单位在招聘中只能使用一种招聘申请表 (C)不同岗位的招聘申请表内容设计上要完全相同 (D)招聘申请表内容要根据职务说明书来进行设计 57. 员工的劳动态度、劳动积极性取决于( B )。 (A)学历水平(B)工作的满意度 (C)劳动技能(D)劳动的生产率 58. 体检的费用一般由( A )支付。 (A)招聘单位(B)个人 (C)政府机构(D)医院 53. 竟聘上岗的理论基础是( A )。《黄P73》 (A)能岗匹配原理(B)动态优先原理(C)同素异构原理(D)效率优先原理54. 利用报纸刊登招聘广告的周期,从准备到新人就职,大约为( B )。《黄P84》(A)半个月(B)一个月(C)两个月(D)三个月 55. 以下关于公司简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黄P101》 (A)不同规模的公司会选用不同的形式来编写公司简介(B)把公司简介当成一个对外可以展示公司形象的窗口(C)公司简介不需要满足企业人员招聘活动的各种需要(D)根据不同的人员招募需要设计不同形式的公司简介 56. ( C )可以用于证明应聘者在求职申请表中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黄P105》

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点

\ 1、什么事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特征有那些 宏观定义:人力资源指能够推动特定社会系统发展进步并达成其目标的该系统的人们的能力的总和。 微观定义:人力资源指特定社会组织所拥有的能推动其持续发展、达成其组织目标的成员能力的总和。 2、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可分为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人力资源宏观管理是对社会整体的人力资源的计划、组织、控制,从而调整和改善人力资源状况,使之适应社会再生产的要求,保证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人力资源微观管理是通过对企事业组织的人和事的管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事的配合,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并对人的各种活动予以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已实现组织的目标。 3、人力资源管理有哪些职能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工作主要分为五部分: > (1)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和选拔 (2)人力资源开发 (3)薪酬和福利 (4)安全和健康 (5)劳动关系 4、什么是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就是组织科学地预测、分析自己在环境变化中的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状况,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措施以确保自身在需要的时候和需要的岗位上获得各种需要的人才(包括数量和质量)并使组织和个体得到长期的利益。 5、简述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 ] (1)收集人力资源规划所需的信息

(2)预测人员需要 (3)清查和记录内部人力资源情况 (4)确定招聘需要 (5)与其他规划协调 (6)评估人力资源规划 6、什么是职位分析 职务分析又称工作分析,是全面了解一项职务的管理活动,也是对该项职务的工作内容和职务规范(任职资格)的描述和研究过程,即制定职务描述书(一班包括职务说明和职务规范两个部分)的系统过程。 , 具体地讲,职务分析就是全面收集某一直无的有关信息,对该工作从6个方面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内容(What)、责任者(Who)、工作岗位(Where)、工作时间(When)、怎样操作(How),以及为何要这样做(Why)等,然后再将该职务的任务要求进行书面描述、整理成文的过程。 7、职位分析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一、工作实践法 优点:1、可以了解工作的实际任务以及该工作对人的体力、环境、社会等方面的要求 2、观察、记录与核实工作负荷与工作条件 3、观察、记录、分析工作流程及工作方法,找出不合理之处 缺点:适用于短期内可以掌握的工作,而对于需要大量训练才能掌握或有危险的工作,不宜采用此法,如飞行员的工作,脑外科医生、战地记者 二、访谈法【个别访谈法(individual interview),集体访谈法(group interview),主管访谈法(supervisor interview)】 < 优点:1、一种被广泛采用进行工作分析的方法,尤其是用来达到编制工作描述的目的; 2、经常被作为其他信息收集方法的辅助,如当问卷填写不清楚、观察员工工作时存在问题等; 缺点:对访谈者技巧要求高,如运用不当可能影响信息收集的质量;不能作为工作分析的唯

《人力资源管理》考试大纲【模板】

《人力资源管理》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高职升本科”考试是为选拔XX市高等职业教育应届优秀毕业生进入本科学习而组织的考试。 二、考试科目 《人力资源管理》 三、适用专业 本课程考试适用于报考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考生。 四、考试目的 本次考试的目的主要是测试考生是否理解和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否运用相关知识和原理联系实际,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测试考生是否具有本科学习的能力。 五、考试内容 根据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大纲的要求,并考虑高职高专教育的教学实际,特 制定本课程考试内容。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导论 要求:了解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源相关范畴, 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与作用。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特点和原理,理解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管理中的作用。理解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历史与发展 要求: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发展,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和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理解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特色,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第三章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 要求:了解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形成的背景,掌握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和特点,理解企业实施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与方法。 第四章企业人力资源规划 要求:了解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企

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功能、原则、种类、内容和流程。理解人力资源需求、供给预测的方法以及人力资源规划的发展趋势。 第五章工作分析与岗位评价 要求:熟练掌握有关工作分析、工作设计与岗位评价的基本概念,了解工作分析与岗位评价的作用与意义,掌握并学会运用主要的工作分析与岗位评价的方法。 第六章招聘与配置 要求:了解影响招聘的因素和人力资源配置的方法,掌握招聘的概念和程序以及招聘的方式。 第七章员工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 要求:了解绩效、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的概念和基本内容,掌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计方法和绩效考核的主要方法、绩效面谈的技巧,明确绩效管理的意义、基本流程和绩效改进的具体步骤,提高绩效管理的实际效果。 第八章薪酬理论与管理 要求:了解资本主义国家薪酬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理解薪酬的涵义和形式,制定薪酬战略的意义,薪酬战略与薪酬制度的关系,薪酬战略的目标和构成,薪酬设计的技术,掌握薪酬及福利制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企业薪酬战略制定的过程与方法,及薪酬调查的方法和步骤。 第九章培训与开发 要求:了解关于培训的正确观念,培训的目的;理解培训的概念,培训的内容和种类,培训的原则;掌握培训程序,培训方法, 评估培训结果的方法;学会培训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方法。 第十章劳动关系管理 要求:了解劳动关系的概念与特征,掌握劳动合同的内容、订立、终止与解除,掌握加班的条件与报酬,掌握劳动争议处理的机构与程序,理解集体合同的作用。 第十一章人际沟通技术 要求:了解沟通的定义及内涵,理解沟通的类型和作用及现实沟通过程中存在的障碍,掌握各种有效的人际沟通技术。

人力资源管理考试大纲.doc

人力资源管理考试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学专业(独立本科段)考试计划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在学习了组织管理心理学之后,进一步学习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方法和基本实务操作,为专业课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C 本课程的特点:一是要求通过掌握坚实的行为科学特别是心理学的概念、原理,指导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二是强调实务操作,注重实际应用的方法。因此,在学习中一定要注意结合日常的工作实践或企业案例, 深刻理解课程中所涉及到的概念和方法。课程内容从现代人力资源的观点出发,围绕着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8项基本职能展开c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理解和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基本理念、方法和应用,为专业课打下必要的基础。 1.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内容框架,理解人力资源实务的一致性。 2.掌握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特点和运作方法。 3.掌握职务分析的概念和在组织中实施的具体方法。 4.理解人员招聘录用系统的意义,掌握招聘工作的原则、技术准则和程序° 5.掌握人员评估的内容和方法。 6.掌握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的概念以及绩效考核的方法,了解绩效考核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多评估源的绩效考核方法,掌握绩效考核培训、会谈和效果评估的方法。 7.掌握薪酬设定的概念和影响因素,理解薪酬体系的内容并掌握薪酬设定和调整的方法,熟悉不同薪酬制和体系的操作原理和方法。 8.掌握工作动机的概念和原理,理解不同的激励理论并掌握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掌握激励模型选择和激励方案设计。 9.掌握培训开发的内涵、原理及对其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影响,理解企业培训开发的特点、类型和方法以及操作程序,理解职业生涯管理的概念c 10.了解未来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趋势,尤其是中国加入V/TO后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对策。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1.本课程要用到的一些基本原理可在组织管理心理学中获得。 2.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是战略人力资源等课程° 绪论

员工招聘与配置.

员工招聘与配置 第一章第一节 一、员工配置P2 2.内涵 员工配置系统 (1)获取:获取活动包括外部员工配置系统,它管辖的是组织新进入人员的最初入口。(2)运用:运用活动指的是新雇佣员工在他们将要从事的实际工作岗位上的安置。 (3)留任:留任系统试图管理不可避免将要流出组织的员工流。 3.与员工配置相关的概念 (1)招募:包括搜寻和获得足够数量的合格的职务候选人,以便组织能够从中挑选出最合适的人员来填补职务空缺。 (2)甄选:是为了决定应该雇佣谁来填补组织出现的长期或短期的职位空缺,获取求职者的信息并对其加以运用的过程。人力资源招募活动在即将作出雇佣决策之前就宣告结束,这时正是人力资源甄选工作的开始之际。 (3)员工配置:是为了创造组织效能的有利条件而从事的获取、运用和留任足够质量和数量劳动力队伍的过程。 三、员工配置的基础 基础是人与环境之间的匹配 1.人与职业匹配 当员工自我认知自身属性特质和某职业环境特质相似时,就会感知到个人与职业匹配。人们一般都倾向于寻找与其个性类型相一致的职业类型。 2.人与组织匹配 人与组织因它们之间的相似性而相互吸引。一致性匹配和互补性匹配。 (1)当个体与组织至少一方能够为另一方提供所需的资源时。 (2)当个体与组织在某些特征上拥有相似性时。 当两者都存在,则人与组织匹配在某种程度上存在。 3.人与群体匹配 着重于个体与他们工作群体之间人际关系的相容性。 异质性看法的学者认为若团队由不同能力与经验的成员组成则团队效能较高。 同质性学者则相信当成员在价值观、目标一致性程度上愈高则工作效果愈佳。 4.人与工作匹配 人与工作匹配有两个方面: (1)员工的知识、技能、能力与工作要求相匹配(需求—能力) (2)个人的期望与工作的特征之间的匹配(需要—供给) 赫尼曼: (1)岗位要求—素质经验 (2)相应的报酬—工作动机 5.人与人匹配 强调在工作情境中特殊的两个个体之间的相容性。 人与人的匹配是上下级或同级之间在偏好、人格等方面的匹配。

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核心知识点汇总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核心知识点汇总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2013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核心知识点汇总【上】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第一节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一、战略与策略 战略是指导全局的计划或规划,是事关全局发展的大致方针; 策略则是指根据形势发展变化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式。 二、人力资源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管理 人力资源战略是企业总体战略的下属概念,它是指企业在对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以及各种相关因素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从企业全局利益和发展目标出发,就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所作出的总体策划。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就是对人力资源战略及其规划进行全方位的指挥、监督、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三、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概念的理解:(选择) 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代表了现代企业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 2、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人力资源战略进行系统化管理的过程。 3、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更高阶段,无论是在实践方面,还是在理论创新方面, 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4、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专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和直线主管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他们不但应当具备战略规划管理的知识和技能,还必须具备更高水准的决策力和执行力。 四、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定义: 战略性人力资源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到高级阶段,以全新的管理理念,在健全完善企业人力资源各项管理基础工作的前提下,将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企业战略管理的高度,实现了管理职能和角色的根本性转变,最终确立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主导的具有指向性、系统性和可行性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五、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经历的重要发展时期及其主要思想: 1、经验管理时期 主要思想:资本主义生产作业方式给劳动者的心理和生理所带来的伤害是无法弥补的。工厂主把一个人肢解成各种碎片,使其变成机器的附属物,工人在工作中的活力完全消失,而工作变成了令人厌恶的苦差事。 2、科学管理时期 主要思想:科学管理师对所有公司或企业员工的一种彻底性的精神革命,即员工对待自己的工作、同事和雇主的态度,以及企业对待自己的职责、同事和下属员工的态度方面的一种彻底性的精神革命,如果没有这两个方面彻底性的精神革命,科学管理也就不复存在了。 3、现代管理时期 主要思想:行为科学,即研究与人们的行为有关的社会学、心理学,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和理论作出了贡献,人力资源管理的很多知识、应用技能与方法都出自行为科学。 六、1、现代人事管理之父:罗伯特.欧文 2、科学管理之父:泰勒 3、霍桑试验:梅奥 4、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 5、“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 6、X-Y理论:麦格雷戈 七、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理论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经历了三个具体发展阶段及其各阶段的特点: 1、传统人事管理由萌芽到成长迅速发展的阶段。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到50年代后期,是西方传统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考试大纲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考试大纲 Ⅰ课程性质、设置目的和要求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计划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研究人力资源的产生,发展及主要内容(组织设计、职务分析、招聘和选择人员、员工培训和发展、绩效考评和激励、薪酬和福利)。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理论讲授及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全面的掌握本课程的理论体系及相关原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将来更好从事人力资源工作打好理论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考生: 1. 围绕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工作分析,招聘,绩效考评,薪酬管理,培训等核心问题,掌握不同知识模块组成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部分。 2. 系统地学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思想、技术与方法,使学生能了解当今最新的管理观念和发展趋势,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思想、基本假设和模型工具的性能指标有初步了解。 3.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核心理念、常用方法,能按照人力资源管理操作流程进行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4、通过系统性学习,有效地指导将来的工作,并能在激烈的企业竞争和人才竞争中增强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总之,本课程的重点是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培训与发展、劳动关系管理内容的掌握;职业生涯规划、中外人力资源管理的比较的了解;人员获取与测评技术、绩效考核与管理、薪酬与福利设计方法的掌握与应用。而本课程的难点是人员测评技术与方法及绩效考核技术的掌握与实际应用等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人力资源内涵与特征、劳动力素质与经济增长模型、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与演变、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内涵、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和内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人力资源与经济 一、人力资源内涵与特征 (一)人力资源的内涵 (二)人力资源的基本特征 (三)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 二、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 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动力 四、劳动力素质与经济增长模型 第二节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与演变 一、产业革命阶段(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

人力资源四级第二章招聘与配置真题及答案(20191120233520)

53.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环节是(A)。 ( A )人员招聘(B )招募 ( C)人员配置(D )人力资源规划 54.( D )以能岗匹配原理为理论基础,对传统体制下“终身制”的劳动人事制度产生了巨大冲击。 ( A )绩效管理(B )择优录用 ( C)培训开发(D )竟聘上岗 55.学校招聘的优点是(D)。 ( A )适应快(B )选拔准确性高 ( C)激励性强(D )学生的可塑性强 56.招聘工作一般是从(C)的提出和确定开始的。 ( A )招聘岗位(B )招聘计划 ( C)招聘需求(D )招聘人员 57.招聘广告的设计原则不包括(A)。 ( A )广泛宣传(B )激发读者的兴趣 ( C)创造求职的愿望(D )促使求职的行动 58.( D )一般由招聘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设计,应聘人员在求职时自己填写。 ( A )个人简历(B )加权测评表 ( C)个人履历(D )招聘申请表 53、整个招聘活动的核心是招聘工作的( C ),是关键的一环 (A) 招募阶段(B) 准备阶段 (C) 实施阶段(D)评估阶段 54、在组织内部进行招聘与选拔时,企业应该避免( C ) (A) 有效选人(B) 实事求是 (C) 长官意志的影响(D)科学选任 55、人员招聘信息不包括 ( D ) (A) 空缺岗位(B) 工作描述 (C) 任职资格、(D)工作提纲 56、招聘申请表的特点不包括( C ) (A)节省时间(B) 能够准确了解应聘者

(C)同一单位申请表项目是相同的(D)提供后续选择的参考 57、 ( B )是招聘过程中量关键的一步,也是技术性量强、难度量大的一步 (A)招募(B) 选拔 (C)录用(D)评估 58、通知被录用者的重要的原则是(C ) (A)准确原则(B) 真实原则 (C)及时原则(D)客观原则 53.( B )是企业为了弥补岗位的空缺而进行的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总称。 ( A )竞聘上岗(B )人员招聘( C)工作调换(D )内部 晋升 54.( A )是制定招聘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招聘成功的必要准备工作。 ( A )招聘需求信息(B )提出招聘需求( C)确定招聘人员 (D )制定薪酬计划 55.( B )是应用最为普遍、最为广泛的人员招募方法之一。 ( A )校园招聘(B )人员招聘广告( C)猎头公司(D )企业 内部晋升 56. 以下关于招聘申请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 )不同单位招聘中使用的申请表的项目是相同的 (B)某一个单位在招聘中只能使用一种招聘申请表 (C)不同岗位的招聘申请表内容设计上要完全相同 (D)招聘申请表内容要根据职务说明书来进行设计 57.员工的劳动态度、劳动积极性取决于( B )。 ( A )学历水平(B )工作的满意度 ( C)劳动技能(D )劳动的生产率 58.体检的费用一般由( A )支付。 ( A )招聘单位(B )个人 ( C)政府机构(D )医院 53.竟聘上岗的理论基础是( A )。《黄P73》 (A )能岗匹配原理( B)动态优先原理( C)同素异构原理(D )效率优先原理 54.利用报纸刊登招聘广告的周期,从准备到新人就职,大约为( B )。《黄 P84》 (A )半个月(B )一个月(C)两个月(D )三个月 55.以下关于公司简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黄 P101》 (A )不同规模的公司会选用不同的形式来编写公司简介(B)把公司简介当成一个对外 可以展示公司形象的窗口( C)公司简介不需要满足企业人员招聘活动的各种需要(D)根据不同的人员招募需要设计不同形式的公司简介

《人力资源》知识点汇总

决策过程 表2-10决策过程 提出者决策阶段 西蒙(1)智力活动(2)设计活动(3)选择活动 明茨伯格⑴确认阶段⑵发展阶段⑶选择阶段 【例题2-3-1 ?单选题](2007年)西蒙将决策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是()。 A. 设计活动阶段 B. 选择活动阶段 C. 智力活动阶段 D. 确认活动阶段 [答案]C 决策模型 表2-11决策模型 模型相关内容关系

经济理性模型(1)完全理性化(2)决策者的特征:①从途径一目标意义上分析,决策完全理性②存在完整和一致偏好系统,使决策者在不同备选方案中进行选择③决策者可以知 道所有备选方案④对计算复杂性无限制可以通过计算选择出最佳备选方案⑤对于概率的 计算不存在任何困难性(1)有限理性模型同经济理性模型都是理性和最大化的,但是前者的理性受到了限制,决策者以满意为决策的终点⑵二者的差异:体现在程度上,而非质的差 异 有限理性模型(1)选择备选方案:决策者试图使自己满意或寻找令人满意的结果(2)决 策者所认知的世界是真实世界的简化模型(3)采用的是满意原则而非最大化原则,决策者在进行选择的时候不必知道所有的可能方案(4)可以用相对简单的经验启发式原则,或商业窍门,以及一些习惯来进行决策 社会模型(1)认为人类行为主要是由无意识的需求来驱动,人类没有办法进行有效的理性决策(2)投入的增加①含义:人们有坚持错误决策的倾向②产生原因:项目特点、心理 决定因素、社会压力、组织的决定因素与经济理性模型相反 【例题2-3-2 ?单选题1(2006年)认为人类行为主要是由无意识的需求来驱动的决策模型是()。 A. 经济理性模型 B. 有限理性模型 C?社会模型

IPMA北京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自考《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考试大纲.doc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考试大纲课程名称: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课程代码:2011年5月版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地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人员素质测评是一门新兴地应用性交叉学科,是在管理学、测量学、统计学和心理学等学科地思想和原理上建立起来地一种科学方法,具有相对独立性.在整个人力资源管理学科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地位.本门课程地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人员素质测评地基本理论与方法,了解各主要人员素质测评方法地操作技术和操作规程,学会灵活运用各种人员素质测评工具、客观分析测评结果.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地目地在于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人才测评理论并掌握人才测评地一般原理和方法,为人力资源地开发做好技能准备.通过本课程地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人才测评地基本理论和方法;明确人才测评地技术操作体系和人才测评理念;熟悉人才测评地发展历史和应用现状;掌握人才测评地内容、各种测评方案地实施、运用情况以及可能遇到地问题;学会运用测评技术选拔人才. 课程基本要求:考生了解和掌握人员素质测评地有关概念,掌握人员素质测评地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当前人员素质测评地基本情况,掌握人员素质测评地整个工作过程和工作内容,能够进行人员素质测评地制定、人员素质测评地实施、人员素质测评结果地分析与评价等工作.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地关系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属专业主干课程.它与管理专业地许多课程有着密切地关系.《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

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和《商务沟通》是本课程地基础,《人员测评技术》与本课程紧密衔接.

第二章招聘与配置选择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题 1、面试中的“晕轮效应”表现为(D )。 A 所有的考官都向应聘者问类似的问题 B 考官没有将有关应聘者的信息整合起来 C 考官在面试时想到了应聘者的心理测试分数 D 考官只用一方面的特性来判断应聘者的整体素质 2、相对于内部招聘而言,外部招聘有利于( C )。 A 培养员工的忠诚度 B 促进团结、消除矛盾 C 招聘到高质量人才 D 激励员工、鼓舞士气 3、一般来说,招聘中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最好在(C )。 A 全球范围 B 全国范围 C 跨地区的范围 D 单位所在的范围 4、导致组织内部人浮于事,内耗严重的人力资源供求情况是(B ) A 人力资源供求平衡 B 人力资源供大于求 C 人力资源供小于求 D 人力资源无法确定 5、在组织出现短期过剩的情况下,采取(C )的方法比较适合。 A 招聘冻结 B 提前退休 C 增加无薪休假 D 裁员 6、企业招聘工作说明书的编写要求是( D )。 A 清晰 B 具体 C 具体、简短 D 清晰、具体、简短 7、一般员工提出辞职时,组织应该( B )。 A 报告上级除名 B 为员工解除困难,把员工争取回来 8、行为描述面试的假设前提是一个人的( A )。 A 过去的行为 B 现在的行为 C 理想、信念 D 资历和技术水平 9、在应聘人员较多的情况下,为了在短时间内筛选一部分人员,最好采用(B )。 A 面试 B 笔试 C 情景模拟 D 心理测试 10、在招聘渠道中,通过猎头公司招聘人才的优点是质量好,但费用高,费用原则上是被猎取人才年薪的( D ). A 5%-8% B 10%-15% C 15%-20% D 25%-35% 11、一般来说,(B )岗位更适合从内部招聘任职者。 A 技术类 B 行政类 C 生产类 D 营销类 12、企业欲填补空缺的职位,在招聘之前首先应考虑(B)。 A 招聘备选方案 B 内部招聘方案 C 外部招聘方案 D 招募选择方案 13、关于离职面谈的作用,表述错误的是(D )。 A 防止员工离职后发生不利于组织的行为 B 可以了解离职员工辞职的真正原因 C 可以了解离职员对公司的建议或抱怨 D 可以简化离职的手续 14、一般来说,招聘10名初级机械操作工的最好方法为(B )。 A 利用网络招聘 B 猎头公司 C 到职业学校招聘 D 发布广告 15、(C )具有信息传播范围广、速度快、成本低、联系快捷方便,且不受时间、地域限制。 A 内部招聘 B 外部招聘 C 网上招聘 D 广告招聘 16、行为描述面试是基于(B )发展起来的。 A 思维的连贯性 B 行为的连贯性 C 思维的差异性 D 行为的差异性 二、多项选题 1、在进行招聘时外部环境分析需要关注的因素包括(ACD )。 A 经济条件 B 组织文化 C 劳动力市场 D 法律法规 E 管理风格 2、招聘需求的产生包括(AB)。 A 组织的自然减员 B 业务量增大 C 部分员工长期超负荷工作 D 员工离职 E 组织的财务预算 3、与外部招聘相比,内部招聘的优点有(AE )。 A 招聘成本小 B 有利于培养员工的忠诚度 C 有利于促进团结、消除矛盾 D 有利于招聘到高质量的人才 E 有利于激励员工、鼓舞士气 4、离职面谈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E )。 A 建立融洽的关系 B 征求对原来工作的意见 C 了解离职的原因 D 进行新旧工作之间的对比 E 明确面谈的目的 5、招聘策略主要有(ABCD)。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知识点 (2)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知识点 1.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 2.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 法。 3.利润定义为企业生产经营的总收人减去总费用的差额部分。 4.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 5.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为劳动力供给弹性。 6.劳动力需求,是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用的劳动量。 7.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劳动力供给弹性。其公式为:Es=(△S/S)/(△w/w)。 通常在考察市场劳动力供给时,劳动力供给弹性值分布在0到无限大之间。根据劳动力供给弹性的不同取值,一般将劳动力供给弹性分为五大类: 8(1)供给无弹性,即Es=0。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工资率如何变动(在劳动力市场分析的实际可能范围内),劳动力供给量固定不变。 9(2)供给有无限弹性,即Es→∞。这时工资率给定,而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绝对值大于0。

10(3)单位供给弹性,即Es=1。在这种情况下,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相同。 11(4)供给富有弹性,即Es>1。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 12(5)供给缺乏弹性,即Es<1。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 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由工资率变动所引起的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变化。 13.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是劳动力需求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 程度。其公式为:Ed=(△D/D)/(△w/w)。 根据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的不同取值,可将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 分为五类: 14(1)需求无弹性,即Ed=0 15(2)需求有无限弹性,即Ed→∞ 16(3)单位需求弹性,即Ed=1 17(4)需求富有弹性,即Ed﹥1 18(5)需求缺乏弹性,即Ed﹤1 19.所谓工资就是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即劳动力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一致的价格。 20.福利是工资的转化形式和劳动力价格的重要构成部分。福利与基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考试大纲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要求 通过本科目的考试,检查考生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知识掌握程度,以测定考生是否符合人才中介职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门知识与技能的资格要求。 b5E2RGbCAP 二、考试题型与题量 1考试时间及及格要求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00分,60分为合格 2、考试题型、题量及配分如下表: 2008年人才中介人力资源管理基础题型题量分配表 3、题型说明 (1)单项选择题:每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2)多项选择题:每个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选项,错选、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3)简答题:扼要回答所提问题 (4)论述题:理论联系实际加以阐述 (5)案例分析题:运用本科目范围内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对所提供的案例进行分析。案例将在考试用书之外选取。 三、考试内容(分章规定) ★ ”重点掌握的内容 ☆ ”基本掌握的内容 第1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导论 基本掌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概念、特点☆ 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与任务 基本掌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兴起☆ 基本掌握中国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现状☆

第2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原理了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职能重点掌握人事管理相关原理★ 熟悉中国古代人事思想基本掌握发达国家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思想☆ 了解中国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发展趋势 第3 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础工作基本掌握组织设计的基本内涵☆ 了解定编定员管理的概念、标准及其方法重点掌握工作分析的内涵、实施流程。★ 了解职位说明书的编写与管理重点掌握职位评价的方法、实施过程。★ 第4 章人力资源计划 了解人力资源计划的含义与功能了解影响人力资源需求的因素并熟悉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了解组织内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方法重点掌握人力资源计划程序★ 第5 章人员招聘与人员测评 了解招聘的目的与程序基本掌握招聘的来源与方法☆ 重点掌握人员选拔方法与人才测评技术★ 基本掌握影响面试的因素☆ 基本掌握招聘管理工作☆ 第6 章人员的使用与调配 了解人员调配的内涵及其意义基本掌握我国人事任用方式☆ 基本掌握人员流动的理论基础☆ 基本掌握人员流动管理☆ 第7 章人事风险 了解人事风险的含义熟悉人事风险的危害重点掌握人事风险的表现及其成因★ 基本掌握规避和防范人事风险的对策★

第二章人员招聘与配置

第二章人员招聘与配置 第一节员工招聘活动的实施 第一单元招聘渠道的选择和人员招募的方法 知识要求】 一、内部招募的特点 (一)准确性高。 (二)适应较快。 (三)激励性强。 (四)费用较低。 尽管内部选拔有如上述的许多的优势,但其本身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一)因处理不公、方法不当或员工个人原因,可能会在组织中造成一些矛盾,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容易抑制创新 二、外部招募的特点 (一)带来新思想和新方法。 (二)有利于招聘一流人才。 (三)树立形象的作用。同样,外部招募也有以下不足: (一)筛选难度大,时间长。 (二)进入角色慢。 (三)招募成本大。 (四)决策风险大。 (五)影响内部员工的积极性 能力要求】 一、选择招聘渠道的主要步骤 (一)分析单位的招聘要求。 (二)分析潜在应聘人员的特点。 (三)确定适合的招聘来源。 (四)选择适合的招聘方法。 二、参加招聘会的主要程序 (一)准备展位。

(二)准备资料和设备。 (三)招聘人员的准备。 (四)与协作方沟通联系。 (五)招聘会的宣传工作。 (六)招聘会后的工作。 三、内部招募的主要方法 (一)推荐法。 (二)布告法。 (三)档案法。 四、外部招募的主要方法 (一)发布广告。 (二)借助中介。 1、人才交流中心。 2、招聘洽谈会。 3、猎头公司。 (三)校园招聘。 (四)网络招聘。 网络招聘具有以下优 点: 1、成本较低。 2、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 3、使应聘者求职申请书、简历等重要资料的存贮、分类、处理 和检索更加便捷化和规范化。 (五)熟人推荐。注意事项】 一、采用校园上门招聘方式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注意了解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一些政策和规定。 (二)一部分大学生在就业中有脚踏两只船或几只船的现象。 (三)学生往往对走上社会的工作有不切实际的估计,对自己的能力也缺乏准确的评价。 (四)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做好准备。 二、采用招聘洽谈会方式时应关注的问题 (一)了解招聘会的档次。 (二)了解招聘会面对的对象。 三)注意招聘会的组织者。四)注意招聘会的信息宣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