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多变的价格价格变动的影响学案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价格变动的影响学案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价格变动的影响学案

第二多变的价格价格变动的影响

学案

《经济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二

多变的价格

价格变动的影响学案

【学习要求】

运用: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

价格变动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自主探究】

.价格变动的一般影响:(一般来说,其它条不变的情况下)

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对它的购买

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

对它的购买

2.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的需求量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

(2)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

3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1)互为替代品

①含义:如果两种商品的功用或,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为替代品。

②影响: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

(2)互补商品

①含义:如果两种商品必须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

②影响: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会引起另

一种商品需求量随之。

二、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调节生产规模

(1)当市场上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该商品的价格,生产者获利,这时生产者会生产规模,产量。

(2)当商品供不应求时,该商品的价格,生产者获利,这时生产者会生产规模,产量。

2提高劳动生产率

企业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缩短其生产商品的

,给自己的产品提供空间,使其在乃至生存竞争中更具优势。

3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那个生产者能提供的或者其他企业无法生产的产品,他就能获得较大的,从中获取更多的利润。

【典例剖析】

例1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中西部出现了罕见的灾害天气,导致该地区玉米产量比预计下降了3%,造成玉米价格

大幅度上升。玉米价格的上升,不仅造成玉米需求量小幅下降,还造成小麦需求上升。这说明

A玉米的需求弹性较小,且玉米和小麦是替代商品

B玉米的需求弹性较大,且玉米和小麦是替代商品

玉米的需求弹性较小,且玉米和小麦是互补商品

D玉米的需求弹性较大,且玉米和小麦是互补商品

例2商品房的销售中经常出现“买涨不买落”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说明

A价格下跌,购买一定增加

B价格上涨,购买才会增加

消费行为受价格影响

D消费行为受人们心理预期影响

例3常言道:“油价发烧,经济咳嗽。”近年来,世界市场上的原油期货价格接连升高,给世界经济带来了一定得影响,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据此回答(1)—(2)题(1)油价上涨,航空上的燃料要加价,需要乘客来分担。因此,人们出行由乘飞机改为火车,这时因为

①火车与飞机是互补商品

②火车与飞机互为替代品

③两种工具功能相似,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

④火车与飞机结合起来才能共同满足人们的一种需要

A①③

B②③

①④

D②④

(2)据测算,原油价格上涨10美元会减少经济0%的增长率。为了控制油价的攀升,欧佩克决定在远产量的基础上,增加原油供应量,以缓解石油危机,这体现了

①供求影响价格

②价格变动影响供求

③价格变动调节生产

④价格变动决定价值

A①②③

B②③④

①③④

D①②④

【后作业】

.每年夏天,许多商家搞起了羽绒服反季节促销活动,虽然羽绒服到冬天才能穿,但较低的价格还是引来了许多消费者。这说明

A.商品不宜在旺季购买,因为淡季价格偏低

B.某种商品价格的降低,会增加人们对它的购买

.价格是商家竞争的核心

D.反季节销售是商家决胜的关键

2.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加快价格的市场化改革,用价格机制调节能源的分配和消耗。价格机制之所以能够调节能源的分配和消耗,是因为

A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B价格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价格和供求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D价格总是与价值相符

3经政府职能部门审批批准,春运期间,部分运输能力紧张的旅客列车票价实行上浮。这种做法

A意味着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票价上涨

B体现了供求关系与价格的相互制约

是铁路扭亏为盈的主要手段

D说明经审核批准的价格不符合市场规律

4下列说法中引起价格上涨的因素有

①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

②商品供不应求

③社会劳动生产率低

④出现通货膨胀

A①②③

B①③④

②③④

D①②④

近年来,原油价格持续上涨。为降低对石油的依赖程度,我国乙醇汽油的使用在不断增加,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国。此外,受油价过高影响,美国市场中型汽车的销量持续下降。据此回答—6题:

高油价推动乙醇燃料的生产与使用说明

①价格变动可以调节生产,对生产经营有重要影响

②价格决定生产,某种商品价格越高,从事该商品的生产越少

③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替代品的需求

④某一种商品价格的提高,会使该商品的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A①②

B②③

③④

D①③

6受油价过高影响,汽车销量下滑,说明

①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减少

②一般来说,价格变动会引起商品需求的变动

③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会使该商品的替代品的需求量减少

④市场应该增加汽车的供给

A①③

B①②

②③

D③④

7每年春秋季节往往是空调销售淡季,但也有许多厂家利用淡季大做,率先降低空调价格。这样做带来的最有可能的结果是

A刺激需求,扩大市场占有率

B提高商品价值,使营利增多

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D商品价值量减少

8某省对淘汰类企业每度电加钱分钱,这使企业将面临严峻考验:要么改进技术,要么增加用电成本。这一做法是在通过调整电价

A刺激消费

B调节生产

改变价值规律

D降低单位商品价值量

【材料分析题】

上海地铁2号线曾实行过2、3、4元的票价,上班族经过比较还是选择乘坐公交,2号线每天客流量2-3万人,后来经过调整下降到1、2、3元,客流量猛增到13万,并在下班时出现拥挤现象。

(1)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现象

(2)票价下调后在高峰时段出现拥挤现象,请帮忙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

2《经济日报》载文指出,在越发成熟的市场契机下,长虹空调不再通过价格战而是通过技术创新和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提高产品性价比来奠定市场的强势地位。

(1)作为消费者如何看待商品的价格战?

(2)为什么企业通过提高产品性价比能增强市场优势?

第二

多变的价格

价格变动的影响学案

参考答案

【典例剖析】

参考答案:例1—3

ADBA

【后练习】BBDBAD

材料分析题

(1)本现象反映在市场经济条下,价格对供求的影响、对消费的影响。价格对于市场的调节作用表现在:价格下降,引起需求量增加,客流量加大;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客流量减少。

(2)设想:①实行分时段票价,避开人流高峰期乘地铁实行价格优惠,在交通高峰时期提高价格,减少乘客;

②在高峰期加快铁路运营速度,增加班次,分散乘客;

③实行统一票价,一票到底,减少近距离乘客,达到削减人流高峰的目的;

④开辟更多的运营方式,满足消费者需求。

2(1)价格竞争是企业之间进行竞争的重要手段。价格和供求之间的关系?

(2)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

值的物质承担者,消费者都希望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这时商品两个基本属性的反应。企业提高性价比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有利于实现商品自身的价值,因而能提高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用经济学原理分析麦当劳折扣券 另一种解释是:麦当劳想借此进行价格歧视——把顾客分开。要获取麦当劳的优惠券,总是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成本的,而不是随手可得——上麦当劳的网站浏览寻找优惠券,打印优惠券,或者阅读麦当劳的宣传报纸,或者到路边索取,都是需要花费少许成本,主要是时间成本。通常是什么人才愿意花费这些成本呢?是时间成本比较便宜的人。能上麦当劳的人中,什么人时间比较便宜呢?显然是一些收入偏低的人——工薪阶层。另外,优惠券能够购买的通常是某种指定的商品组合,而不是随意购买。也就是说,使用优惠券的顾客,是要付出代价——不能随意挑选商品的代价。这也是一种成本。总而言之,使用优惠券,是要付出代价的——代价者成本也。 通过上述种种方式,麦当劳成功地把麦当劳的顾客中的富人和穷人分开,然后,对于富人——不持有优惠券的人,麦当劳供给他们的商品就比较贵(没有优惠),而对于穷人——持有优惠券的人,麦当劳给他们打折。时间地点商品相同但价格不同,这就是典型的价格歧视。通过价格歧视,麦当劳向消费者榨取了更多的消费者剩余,增加了利润。 关于大学生占座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占座”这一现象在生活中时有发生,在大学校园里更是司空见惯。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当我们假设所有的人都是理性人时,理性人就要追求利益最大化,制度本身不涉及道德问题,一项制度的制定如果能够满足理性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体现了普遍意义上的公平正义,它就是一项合理的制度。下面将运用经济学原理对占座行为的合理性予以分析。 (1)占座——理性人的选择.“占座”意味着你可以拥有令你满意的座位,当你和你的同学同样用心时,你比他们更容易集中精神,获得更好的听课效果,最终得到更优异的成绩。 当然,你需要为占座付出一定的低价,即你为占座付出的机会成本。这里的关键在于机会成本与收益比较孰轻孰重。对于一个学生而言,取得好成绩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而占座的机会成本,当你用积极的态度看待它们时完全可以被压缩到很小,甚至为负值——早起有益于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而把时间浪费在早饭上是没有必要的。这么看来,你为占座付出的机会成本是很小的,而得到的收益却大得多,因此占座无疑是理性人的最佳选择。 (2)替他人占座——理性人考虑边际量。如果你已经前赶到了教室,多占个座儿对你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因为你为此付出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但这一行为的边际收益则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你的室友可能会认为你很体贴,并因此提高对你的评价;其次,即便是你所服务的人不认为这是美德的表现,而将之视为一项投资,那么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在适当的场合时,他也必定会为之付出某种方式的回报。这种情况,通俗地讲叫做“顺水人情”,本小利大,何乐而不为呢?

经济生活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教案

课题:《经济生活》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 安然一.教材分析 《价格变动的影响》是人教版新课程《经济生活》(必修1)教材的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的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的第二框。本框题内容包括两目:一是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二是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在这里我们主要讲解第一目。本目题在逻辑上承接了第一框影响价格因素。教材由浅入深地介绍价格变化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影响。价格变化会影响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不同。同时价格变化还会影响相关商品的需求量。价格变化对消费者产生的这些的影响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节的难点。因此,本框题在《经济生活》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此外本课还出现了诸如“生活必需品与高档耐用消费品、相近替代品与互补商品”等新名词,这对任课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教师首先要对这部分的专业知识进行学习和领会,然后在此基础上备课和进行教学设计。其次,是教师要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生活中的价格变

动带来的种种现象进行解释和应用。 二.学情分析 1.高中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完善,抽象思维能力正在发展。对生活中的现象也有一定程度的关注和了解,但可能缺少对现象的本质的、深刻的分析。他们正需要在学习中加深对一些现象的分析,培养和提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对价格变动的经济现象已有一定的认识;另外,学生通过自己的日常生活以及市场调查,能大致了解某些商品价格的变动给生活和生产经营带来的影响。这些都为本课教学的展开奠定了基础。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去感悟价格变动的影响。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懂得商品价格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一般规律。 2.知道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3.了解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含义以及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的影响。 4.通过教学,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问题,针对经济生活中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解释导致价格变动的原因,并说明价格变动前后企业的供给量和消费者的需求量都发

2020学年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2 价格变动的影响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二课时价格变动的影响 学考目标解读导航 1.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c)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c) 1.常以图表的形式考查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2.运用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分析现实事例。 一、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1.价格影响消费的一般表现(c) 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c) (1)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 (2)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c) (1)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同时将增加对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反之亦然。 (2)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同时将减少对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反之亦然。 判一判 (1)商品价格与需求量成正比例关系。(×) (2)汽油与汽车是互补品。(√) (3)如果两种商品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人们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 (4)互补关系的两种商品,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另一种商品需求量会减少。(×) 二、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调节产量(c) (1)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这时生产者会缩减生产规模,减少产量。 (2)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这时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3)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引导生产要素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配置。

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c) 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就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想一想从2017年10月份开始,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等均出现大幅上涨,几个月的时间,有些品种涨幅已经超过20%。面对此种情况,化肥生产商会做出什么样的反映? 提示:化肥价格上涨,化肥生产商获利增加,一般情况下,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市场上化肥的供应量。 [知识归纳] 一、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探究导引] 情景进入2017年,石油价格延续着2016年一路走低的“任性”。油价接连下降,让 私家车主们享受到不少的福利。此前,一些车主嫌油价太贵,舍不得经常开车,如今开 车频率明显增加,没有车的一些市民则在考虑买车。 思考: 价格变动是如何影响居民生活的? 提示: ①价格变动影响生活消费习惯。此前,一些车主嫌油价太贵,舍不得经常开车,如今开车频率明显增加。 ②价格变动影响相关商品的需求量。在互补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涨,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会减少。汽车和汽油是互补商品,汽油的价格下降,人们对汽车的需求量增加,随着汽油的价格一路走低,没有车的一些市民在考虑买车。 [要点阐释] 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一般表现具体表现 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 时,消费者会减少对它 的购买,价格下降时, 消费者会增加对它的 购买 不同商品的反应 生活必需品影响较小 高档耐用品影响较大 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 需求量的影响 替代商品同向变化 互补商品反向变化

《多变的价格》教学设计

《多变的价格》教学设计 ★学科核心素养目标 (一)基础知识与技能 理解供求关系对价格变动的影响,以及商品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关系、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能实事求是地评价一些经济现象。理解商品市场的变化蕴含着丰富的经济生活知识,需要同学们积极探讨并参与。 (二)公共参与意识 通过市场调查,联系生活中商品价格的变动,分析导致价格变动的原因,并说明价格变动对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 (三)科学精神与法治意识 使学生懂得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消费是比较经济、合算的、合法的,使其在提高参与经济生活能力的同时,培养了自主性和独立精神、法治意识。 ★教学重点:供求影响价格 ★教学难点:价值决定价格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学生活动:让学生谈谈购物经验,讨论什么情况

下商品比较便宜? 哪些因素导致价格发生变化? 为什么?从而引发探究欲望和兴趣。 (二)进行新课 一、供求影响价格 教师点评:影响价格的因素很多,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宗教、习俗等,都可以引起价格变动。这些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最终都是通过改变其中的供需求关系来实现的。举正反两例(羽绒服降价、2.14玫瑰花涨价) 供求关系包括供给与需求两方面, 当供给<需求,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当供给>需求,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当供求平衡时,价格稳定。 市场上的商品价格需要保持稳定性,才能保证市场活动的稳定进行,为此, 我们国家对市场上的商品价格进行宏观调控,以求达到供求平衡,价格稳定的目标,这也是我们国家的一大优势。 学生活动:(培养应用、分析能力)阅读课文图片及文字。 教师引导:(重在引导学生通过实例理解供给与需求)

按当年价格计算GDP案例

按当年价格计算----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及人均值 年份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00 99214.6 7858 2001 109655.2 8622 2002 120332.7 9398 2003 135822.8 10542 2004 159878.3 12336 2005 184937.4 14185 2006 216314.4 16500 2007 265810.3 20169 2008 314045.4 23708 2009 340506.9 25575 2010 397983 29524 2011年04月份 5.30 % 2011年03月份 5.40 % 2011年02月份 4.90 % 2011年01月份 4.90 % 2010年12月份 4.60 % 2010年11月份 5.10 % 2010年10月份 4.40 % 2010年09月份 3.60 % 2010年08月份 3.50 % 2010年07月份 3.30 % 2010年06月份 2.90 % 2010年05月份 3.10 % 2010年04月份 2.80 % 2010年03月份 2.40 % 2010年02月份 2.70 % 2010年01月份 1.50 % 2009年12月份 1.90 % 2009年11月份0.60 % 2009年10月份-0.50 % 2009年09月份-0.80 % 2009年08月份-1.20 % 2009年07月份-1.80 % 2009年06月份-1.70 % 2009年05月份-1.40 % 2009年04月份-1.50 % A

年作为基年,计算每年的名义GDP 、真实GDP 和GDP 平减指数。 答:把2008 年作为基年时,2008 年的名义GDP 是200 美元,2008 年的真实GDP 是200 美元,GDP 平减 指数是100。 2006 年的名义GDP 是400 美元,2006 年的实际GDP 是400 美元,GDP 平减指数是100。 2007 年的名义GDP 是800 美元,2007 年的实际GDP 是400 美元,GDP 平减指数是200。 B .计算2009 年和2010 年从上一年以来名义GDP 、真实GDP 和GDP 平减指数变动的百分比。 答:从2008 年到2009 年,名义GDP 增加了100%,真实GDP 增加了100%,GDP 平减指数未变。 从2009 年到2010 年,名义GDP 增加了100%,真实GDP 未变,因而GDP 平减指数增加了100。 C .在2009 年或2010 年,经济福利增加了吗?解释之。 答:在2009 年,经济福利增加了,因为真实GDP 增加了100%。 在2010 年,经济福利没有增加,因为真实GDP 未变,是物价上升了100%使名义GDP 增加了100%。 6 .考虑以下美国GDP 的数据: A .1999 年到2000 年间名义GDP 增长率是多少?( 注意:增长率是一个时期到下一个时期百分比的变动。) 答:1999 年到2000 年间名义GDP 增长率是(9873-9269)/9269×100%=6.5%。B .1999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复习教案.doc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复习教案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type="#_x0000_t75">一、影响价格的因素1.供求影响价格(1)当①供不应求时,商品短缺,购买者争相购买,销售者趁机提价,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于是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②卖方市场。(2)当③供过于求时,商品过剩,销售者竞相出售,购买者持币待购,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于是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④买方市场。◆ 温馨提示“供”与“求”两个方面均影响价格。商品的需求量同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动,这称为需求定理;商品的供给量同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动,这称为供给定理。2.价值决定价格(1)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⑤基础,价格是价值的⑥货币表现。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⑦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⑧越低。◆ 温馨提示要区分“供求影响价格”和“价值决定价格”两种不同的说法。供求和价值都对价格产生影响,但二者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对价格只是影响作用。(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⑩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

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个别商品生产者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商品,都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3)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生产者普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会导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从而使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可见,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4)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二、价格变动的影响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1)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3)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既定商品需求量的影响。互为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互补商品。如果两种商品

多变的价格价格变动的影响学案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价格变动的影响学案 《经济与生活》单元:生活与消费 【学习要求】 运用: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 价格变动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自主探究】 .价格变动的一般影响: 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 对它的购买 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 对它的购买 .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的需求量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 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 。 3?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互为替代品 ①含义:如果两种商品的功用 或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为替代品。

②影响: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 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 。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 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 O 互补商品 ①含义:如果两种商品必须 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 ②影响: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 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 ;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 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随之 O 二、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调节生产规模 当市场上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该商品的价格 生产者获利 这时生产者会

生产规模, 产量。 当商品供不应求时,该商品的价格 生产者获利 这时生产者会 生产规模, 产量。 提高劳动生产率 企业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缩短其生产商品的 给自己的产品提供 空间,使其在 乃至生存竞争中更具优势。 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那个生产者能提 供 的或者其他企业无法生产的产品,他就能获得较大的 从中获取更多的利润。 【典例剖析】 例1.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中西部出现了罕见的灾害天气,导致该地区玉米产量比预计下降了53%造成玉米价 格大幅度上升。玉米价格的上升,不仅造成玉米需求量小幅下降,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微观经济学案例 内蒙古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经济系编 2010年4月

目录 案例1:为什么学习经济学:向经济学家那样思考 (1) 案例2:燃油税幕后利益博弈:中国逼近10元1升油价时代 (1) 案例3:公园门票降价或涨价的启示 (1) 案例4:雪天的杂货店 (1) 案例5:歌星的高收入合理吗? (1) 案例6:政府对鸡蛋的补贴弊端 (1) 案例7:“旧帽换新帽律八折” (1) 案例8:谁在消费昂贵? 奢侈品消费群调查 (1) 案例9:是穷人幸福还是富人幸福 (1) 案例10:吃三个面包的感觉 (1) 案例11:你所购买的东西值不值 (1) 案例12:把每1 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1) 案例13:从"芙蓉姐姐"到"超级女声" (1) 案例14:理性与风险难题 (1) 案例15:上大学值吗? (1) 案例16:大商场平时为什么不延长营业时间 (1) 案例17:在土地上施肥量越多越好吗 (1) 案例18:中国人养活自己靠的农业技术进步 (1) 案例19:马尔萨斯人口论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1) 案例20:沉没成本与企业决策 (1) 案例21:企业生产中的学习效应 (1) 案例22:有效金融市场的难题 (1) 案例23:加入WTO背景下的我国农业问题 (1) 案例24:新经济时代的微软反垄断案 (1) 案例25:价格歧视及其难题 (1) 案例26:垄断竞争下的差异化战略 (1) 案例27:广告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1) 案例28: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卡特尔的兴衰 (1) 案例29:汽油价格与小型汽车的需求 (1) 案例30:满意即最优 (1) 案例31:发生在空中的帕累托改良 (1) 案例32: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的局限性 (1) 案例33:“从南京到北京,买的不如卖的精” (1) 案例34:二手车市场的逆向选择 (1) 案例35:委托人给代理人带的“金手铐” (1) 参考文献 (1)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教案设计: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第二框题价格变动的影响 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评述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识记:替代品、互补品等概念。 2、理解:价格变动对消费者需求、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3、运用:运用有关知识说明生活中某种商品价格变动前后企业对商品的供应量和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会发生什么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分析商品价格变化如何影响消费者需求的实际生活能力。 2、能够运用商品价格变动影响消费者需求的有关理论,分析相关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实践能力。 3、能够初步根据商品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对如何搞好企业的生产经营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 4、能辩证看待商品供求与商品价格的关系,提高参与经济活动的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使学生懂得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购买商品是比较经济合算的,从而可以提高其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精神。通过学习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让学生树立竞争意识,了解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只有不断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取得市场竞争的胜利。学习这些可以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教学重点: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实物展示等感性材料,进行情景设置,利用学习小组进行课堂讨论等。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我们逛商场或超市时,看到自己中意的商品时,总是要问“多少钱”,觉得价格合适就顺手买下,觉得太贵,就会暂且不买。咱老百姓过日子总希望购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而生产企业总希望自己生产的商品能卖个好价钱,市场上没有什么会比价格的变动更令人关注的了。“价格是市场上的信号灯”。那么,当市场上 商品价格发生变动时,它会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呢?今天我们共同来探讨价格变动的影响。 〔板书〕价格变动的影响 〔课件〕多媒体播放猪肉价格上涨的新闻视频 〔问题〕视频的内容说明了什么经济问题? 〔学生〕商品(猪肉)价格的大幅上涨,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而且还影响到企业的经营 〔过渡〕大家观看很仔细。先来学习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板书〕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课件〕图片《肉贵少人买》和《促销引致购物狂潮》 〔问题〕猪肉涨价后,买肉的人少了,你家的饭桌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肉菜少了。 〔问题〕生活中像商品价格太贵,买的人少这样的例子很多。举例说明。 〔学生〕举例略。 〔问题〕遇到商场或超市搞促销活动,人们会有什么反应呢?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2课《多变的价格》复习学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2课《多变的价格》复 习学案

一、盘点“影响价格的因素” 1.价值是价格的决定因素 (1)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反映价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二者成正比。 (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 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长,商品价值就越大,二者成正比。生产等量商品所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短,社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二者成反比。 2.供求是价格的影响因素 (1)供求对价格影响的表现。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供求与价格是相互影

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 ①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的含义。当供不应求时,销售者趁机提价,价格上升,这就是卖方市场。当供过于求时,购买者持币待购,价格下降,这就是买方市场。 ②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的辨别方法: (1)纸币发行量影响价格。 纸币是货币的符号,纸币的发行量,也会引起价格变化。比如,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将导致通货膨胀,价格上涨。当前由于通货紧缩,为了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要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的投放量,回升价格。 (2)货币币值影响价格。 价格随货币币值的变化而变化。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冶炼金

银的劳动生产率提高,金银的价值降低,商品的价格则升高。 二、价格变动对消费量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1.等价交换是商品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则。所谓等价,就是交换双方的价值量要相等。 2.价格波动现象并不违背价值规律。这是因为价格波动是以价值为中心的,从较长时间看,商品平均价格还是与价值相一致的,价格终究由价值决定,即仍然是实行等价交换。 3.等价交换是在动态中实现的,是借助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也就是说等价交换并不在每次具体交换中体现,而是在无数的交换中在社会的总体交换中体现出来的。 4.等价交换原则要求商品的价格既要反映商品的价值又要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等价交换原则在货币条件下应表现为价格与价值相符,但由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引起价格偏离价值,因此实际在市场上商品价格是由价值决定又要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等价交换原则正是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得到贯彻的,这就形成了市场价格。 5.等价交换原则作为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交换的客观要求。

消费者行为学25个案例与解析

引言 一天早上,你看到了你的同事手里拿着一款新型的“彩屏手机”,刚好正是你喜欢的那种,你会即时产生许多不同的念头,以下的几种想法,你是那种呢? 为她感到高兴,她的表情使你感到高兴; 很想下午就去购买这款手机; 因为她在炫耀,而产生一种厌恶的感觉; 决心不买这款手机,因为你不想与她相同; 有点自卑,因为自己还没有能力购买; 对自己的男友不满,因为他没有送给自己这款手机 …… 人类的行为可以简单归纳为刺激与反应的过程,作为最高等生物的人类,具有最复杂的刺激与反应系统。由于复杂而且动态,人类的行为学很早就成为一门正式的科学。 作为营销者,你的使命就是改变消费者的行为,上面描述的心理反应与过程发生的时间仅为0.2-1秒。不同的个体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反应,每天每一个消费者要处理数以万计的各种信息,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如果你面对的是一个果汁的市场,那么你的目标消费群是以亿计算的。这样庞大数量的心理过程,一个营销人员怎样才能把握主流,从而应用方法去改变人们的行为呢?答案只有一个:消费者行为学。 消费行为在许多情况下是非理性的。例如,如果问你为什么会去购买一瓶娃哈哈纯净水,你能讲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吗?大部分人可以讲出原因,但并不一定符合逻辑。营销最让人着迷而又感到困惑的就是-----消费者不可捉摸的心思。 那么,你的产品是什么呢? 是金龙鱼食用油还是一种智能管理软件?是一种配电系统还是一种洗衣粉呢?也许是一间餐馆,一家立体影院。无论你的产品是什么,行为学都可以成为开启你营销心灵的钥匙。也许你现在正是一位啤酒公司的市场总监,每天都要与竞争对手展开着艰苦卓绝的价格战,你的专业知识告诉你啤酒都是一样的,闭着眼睛喝基本没有什么差别。你甚至正在怀疑广告要不要做。 从行为学的角度看,首先一个基本的问题:人为什么要喝啤酒呢?因为它比水解渴?因为它比牛奶有营养?因为它比果汁更健康?好像都不是,从行为学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需求在起作用,一位经常喝啤酒的朋友告诉我,“因为喝啤酒感到舒服,每次只尝一口冰凉的青岛纯生,感觉自己就进入了一种轻松的环境”。他的需求是改变态度,进入轻松环境。而另外一位朋友说,“我和朋友在一起一定要喝啤酒,因为不喝酒显得关系较为陌生。”他的需求是表示亲近的一种信号。还有一位朋友告诉我,“在卡拉OK我会喝很多啤酒,因为在那种场合一定要样。” 他要的是融入环境! 你也许会问:“你与我谈这些有什么用呢?” 如果我是你,我会开发一种新的啤酒,名字叫做“青岛纯熟”口号是“老朋友专用啤酒”。他是针对我第二位朋友的。 当然,这只是一种想法,不过你应该可以感受到,当我们从行为学的角度去看我们的产品,许许多多无法解决、没有思路的事情,会变得有趣而富于新意。行为学就是这样让我们将封闭的心灵展开,插上创造的翅膀,当然,行为学是一门复杂的科学,它所涉及的领域不仅涵盖了营销中90%的内容,而且在我们生活中也广泛的涉及到。 在行为学的学习过程中,你不是在记忆或是理解什么高深的概念,你是正在学会睁开你

2019精品教育多变的价格教案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一、内容标准 二、知识纵横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1、供求影响价格 (1)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文化等许多因素都能引起价格波动 (2)各种因素对价格变动的影响,实际上是通过供求或者需求变动而进行的 (3)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供不应求时,价格升上 2、价值决定价格 (1)价格最终由价值决定。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商品生产者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3)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活产率成反比。 (4)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这是价值规律的内容。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二)价格变动的影响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价格上升,消费者减少购买;价格下降,消费者增加购买。 (2)生活中为什么出现“买涨不买落”的现象 (3)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消费品的价格变动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是不同的。

(4)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变动对人们消费选择的影响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调节生产。当市场上商品供过于求时,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较少,压缩生产规模,调减产量。当商品供不应求时,商品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2)提高劳动生产率。对企业来说,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缩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在价格竞争中乃至生存竞争中更具优势。 (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消费者购买商品时为了获得使用价值。在市场经济中,哪个生产者能提供质量好的或者其他企业无法生产的产品,它就能获得较大的试产份额,从中获得更多的利润。 三、学法指导 (一)知识篇 1、供求影响价格。这是本课的重点。 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很多,但它们都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实现的。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这种价格的变动始终以价值为轴心,不能脱离价值无限上升或无限下跌。同时,还应看到价格反过来也影响供求关系。当价格高于价值时,就会刺激商品生产者扩大生产,从而使供求趋于与平衡;反之,当价格低于价值时,生产者就会缩减生产,使价格逐渐上涨。总之,价格受供求影响,由价值决定。 要掌握好供求对价格的影响,需要搞清几个问题: (1)需求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时点上和某一价格条件下对某种商品或劳务愿意购买并能够购买的数量。经济学上所说的需求称为有效需求,它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消费者愿意购买;第二,消费者能够购买(有支付能力)。 理解需求要注意两点:第一,把需求与需要区分开来。如果消费者只是愿意购买而没有能力购买,只是需要而不是需求。第二,需求是一个量的概念。它表示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于某种商品所形成的一定的需求量。 (2)影响需求的因素。一种商品的需求量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其中主要的因素有以下几项:商品本身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个人收入、消费者的个人偏好、消费者的预期。影响需求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在这里,就阿哥和收入主要影响购买力。在这里,价格和收入主要影响购买力。 (3)供给 供给与需求相对应,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如果生产者对某种商品只有提供出售的愿望,而没有提供出售的能力,则不能形成有效供给;同样,仅具备提供出售的能力,但生产者不愿意生产,也不能形成有效供给。可见,经济学中的供给,是供给欲望与供给能力的统一。 (4)影响供给的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的生产的目标是利润的最大化,即生产者供给的数量取决于他能否获得最大利润。除此之外,还有如下几项:所供给商品的价格、生产要素的价格、其它商品的价格、生产的技术水平、生产者的预期。 2、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1)商品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 (2)商品价值的大小是由生产商品中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生产商品的过程中耗费的劳动量越多,商品的价值量越大。 (3)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如果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社会上同一

多变的价格 教学设计

《多变的价格》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了解影响商品价格的多种因素。 2.理解商品供给与需求的变化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3.理解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的关系。 4.理解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 5.懂得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6.知道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 能力目标: 1.理解不同层次的因素如何让影响商品价格的认识能力。 2.懂得价格的不断变动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是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表现。 3.透过经济现象认识“价值决定价格”这一本质的辩证分析能力。知道价格的变动不是任意的,是围绕价值变动的,市场交易的本质和核心是等价交换。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价格的变动,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自主性。 2.通过学习劳动价值论,形成劳动光荣、劳动伟大、劳动创造价值的观念。 2.教学重点/难点 1.供求影响价格。 2.价值决定价格。 3.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3.教学用具 多媒体

4.标签 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猜猜看活动一:猜猜看: 如果你是估价师,你会为下列商品给出多少的价格? 思考:根据你对该商品的了解,你认为该商品的售价应该是多少?将全班学生分为八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一块黑板,将每组认为最合理的价格写在黑板上,看哪个组离售价最接近? 通过让学生竞猜商品的价格,引出本框题《影响价格的因素》,在这一活动中,全班的每个同学都参与到其中,既有个人观点又有小组综合,充分调动了每位同学的参与积极性,同时为后续内容“价值和价格的关系”埋下伏笔。 【讲授】请你分析放视频:“鸡蛋的价格” (1)观看完视频后,小组共同讨论影响鸡蛋的市场价格变化的因素有哪些?(2)从这些因素中最终得出什么结论 通过视频的播放,从学生熟悉的物品中找出影响价格的具体因素,以小见大,进一步归纳,得出结论。 【讲授】比比看比比看 从开始估价的几个物品中随便拿出几个物品,进行价格的比较。 思考: 为什么不管供求关系怎么改变,鸡蛋的价格永远贵不过贵重物品的价格? 通过两个物品的对比,了解到商品价值和价格的关系 【活动】你能行你能行 将价值量的相关内容,简要的投射到大屏幕上,然后邀请学生自己走上讲台来讲解关于价值量的相关内容。

价格变动的影响教学案例分析

价格变动的影响教学案例分析 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核心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提倡自主、实践、探索、合作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一方面要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应该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另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意识。 一、案例展示 课题:价格变动的影响(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 教学流程:生活调查——引入新课 情景模拟1——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情景模拟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刀锋小试——知行合一 教学过程: 1、生活调查——引入新课 让学生利用放假,进行过《关于价格上涨对于居民生活影响的调查报告》的实践活动。综合各组调查结果,PPT展示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对象:超市工作人员(略) (二) 调查对象:居民、村民(略) 通过以上的调查报告,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价格的变化对生活的影响。由此引出课题——价格变动的影响。 2、情景模拟一: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两位同学模仿热播的家庭喜剧《家有儿女》,自编自导自演了一段小品——《家有儿女之价格篇》。 人物:妈妈——刘梅儿子——刘星 地点:客厅内 妈妈:(提着满满两大袋东西,累得气喘吁吁,推门进来)刘星刘星,快来接东西! 可累死我了! 儿子:(快步过来,接过妈妈的袋子):呵,真沉呢!咱家中大奖了?您这么可着劲儿的往家买?

妈妈:哎,刘星,今天我可遇上好事了。今天商场在搞优惠大展销呢,要让利消费者。心动不如行动,我就赶紧行动了。对了,刘星,我给你买了件羽绒 服,快试试。 儿子:啊……这大夏天的您买羽绒服干啥啊…… 妈妈:(有点得意)你看哪,这些羽绒服,质量又好价格又便宜,我给你和小雨、小雪各买了一件。 儿子:我看啊,您是被人给忽悠了。 妈妈:小孩子你懂什么啊。 儿子:那这一包呢,这包东西也是优惠商品? 妈妈:哪是优惠啊?那价格,嘿,涨得比商场的电梯还快呢! 儿子:(有些困惑)我就奇了怪了,上次我让您给我买个笔记本电脑、MP4,您非要等降价再买,现在涨价为什么还买这么多东西呢? 妈妈:你就看吧,这猪肉、鸡蛋、大米、白糖价格虽然都在涨,可也总得买呀,总不能把脖子扎起来吧。. 儿子(噘着嘴):哎呦妈啊,告诉你买点儿猪肉回来做红烧肉,你怎么就买了这么点啊? 妈妈:你就别提这猪肉了。那价格涨得都快赶上火箭了!这猪肉没法吃了,以后就吃鸡蛋吧,鸡蛋也很有营养阿,我给你做蒸鸡蛋,炒鸡蛋,煎鸡蛋,鸡 蛋汤…… 儿子:好了好了,您快别说了,说得我都恶心了。 妈妈:嘿,你还恶心呢,这猪肉价格一涨,买鸡蛋的人也多了,这鸡蛋的价格也在涨呢。 儿子:(有点疑惑)看这两大包东西,降价的买,涨价的也要买,真是想不通。探究问题: 1、刘梅为什么在夏天购买羽绒服?你是否有类似的生活体验? 2、刘星说:“现在涨价为什么还买这么多东西?我让您给我买个笔记本电脑、MP4,却非要等降价再买。”你能给他解释一下么? 3、“猪肉价格一涨,买鸡蛋的、买牛肉的人都多了。”为什么呢?请举出生活中其他的例子。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了解影响商品价格的多种因素。 2.理解商品供给与需求的变化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3.理解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的关系。 4.理解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 5.懂得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6.知道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 能力目标: 1.理解不同层次的因素如何让影响商品价格的认识能力。 2.懂得价格的不断变动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是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表现。 3.透过经济现象认识“价值决定价格”这一本质的辩证分析能力。知道价格的变动不是任意的,是围绕价值变动的,市场交易的本质和核心是等价交换。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价格的变动,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自主性。 2.通过学习劳动价值论,形成劳动光荣、劳动伟大、劳动创造价值的观念。 2. 教学重点/难点 1.供求影响价格。 2.价值决定价格。 3.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 4. 标签

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猜猜看活动一:猜猜看: 如果你是估价师,你会为下列商品给出多少的价格? 思考:根据你对该商品的了解,你认为该商品的售价应该是多少?将全班学生 分为八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一块黑板,将每组认为最合理的价格写在黑板上, 看哪个组离售价最接近? 通过让学生竞猜商品的价格,引出本框题《影响价格的因素》,在这一活动中,全班的每个同学都参与到其中,既有个人观点又有小组综合,充分调动了每位 同学的参与积极性,同时为后续内容“价值和价格的关系”埋下伏笔。 【讲授】请你分析放视频:“鸡蛋的价格” (1)观看完视频后,小组共同讨论影响鸡蛋的市场价格变化的因素有哪些?(2)从这些因素中最终得出什么结论 通过视频的播放,从学生熟悉的物品中找出影响价格的具体因素,以小见大, 进一步归纳,得出结论。 【讲授】比比看比比看 从开始估价的几个物品中随便拿出几个物品,进行价格的比较。 思考: 为什么不管供求关系怎么改变,鸡蛋的价格永远贵不过贵重物品的价格? 通过两个物品的对比,了解到商品价值和价格的关系 【活动】你能行你能行 将价值量的相关内容,简要的投射到大屏幕上,然后邀请学生自己走上讲台来 讲解关于价值量的相关内容。 通过导学案的运用,学生对于价值量的应该有自己的见解,让学生自己走上讲台,讲解他认为的价值量,不管对错都给与鼓励,如果有错误则在学生讲解完 后予以指正。

价格变动的影响教学案【DOC范文整理】

价格变动的影响教学案 【学习目标】 .识记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含义。 .分析价格变动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对生活必需品和 高档耐用品需求的影响。 .分析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学习重点】价格变动对生活、生产经营的影响。 【学习难点】价格与供求的相互影响关系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活动探究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筑牢基础 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 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___________ 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____________ 对它的购买。 )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 价格变动的_________________ 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 _____________ 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 _____________ 需求量

的影响比较大 )相关商品价格对需求量的影响 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的影响,而且受的影响。 ①在可以__________ 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 ②在有____________ 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 不仅使该商品的,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反之,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 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调节 ________________ 。 填写下表,说明价格变动对生产的调节作用。2)提高 目的:缩短其生产商品的 _______________ ,给自己的产品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 ,使其在价格竞争乃至生存竞争 中更具优势。 )促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目的:获得较大的_______________ ,从中获取更多的 自主检测体验成功。

管理经济学案例-门票价格

门票价格 2006404024 陈昆图2006404025 郝鹏飞2006404026 黎菲 1、苏州乐园通过调整门票价格,从60元每人次降低到10元每人,在短期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背后支撑的是经济学中的供需理论。市场中的任何商品,服务,其价格都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而人们对于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变化,可以用需求曲线来表示。需求曲线体现了这样一个事实,当商品价格较低时,其需求量会增加,当商品价格比较高时,需求会相应减少。苏州乐园将门票价格降低后,其需求自然会增加。同时,对于苏州乐园这样的产品,其价格弹性是比较大的。也就是说,价格的变动引起需求变动的幅度比较高,因此其价格的下降导致了较多的人流。 2、苏州乐园不降价背后的逻辑也很简单,其主要因素有以下两点: 首先,现在的门票价格从其经营模式来看不足以产生企业需要的利润,短期内这样做是可行的,毕竟可以将此次活动作为一种广告行为,汇聚乐园的人气。但长期看,企业不能盈利,人流量再大企业也是没有什么动力的。 其次,这种门票价格确实吸引了不少客源,但对于长期客源有一定损害,从长期发展来看,这种活动时间长了会很不利。 3、应该站在全局性旅游业发展的高度看待旅游企业的发展。门票的调整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对促进旅游的发展有好处。同时应注意,

长期以来,影响外来旅游者进入的有可能是交通因素,而非门票问题。旅游目的地选定后,游人并不会在乎门票价格的高或低,游人在心理上比较容易接受,不会影响来旅游的人数。在这种情况下,票价调高也是有可能的,新的旅游设施如门禁系统,新开发的景点,新修的景区道路,焕然一新的停车场,使景区内容和品位得到相应的提升,票价调整理所当然,势在必行。 市场机制下门票价格由供需决定,价格调整是正常行为,要用正常心态看待。价格调整本是企业权利之一,市场供求决定。如果整个产品价格弹性不大,则可涨空间较大;如果产品价格弹性大,那么涨价可能事与愿违。 价格不是惟一的手段,但绝对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在目前我国对景区政府财政补贴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它是弥补保护、开发、管理经费不足的一种重要来源和方式。在目前财政不多的情况下是一种增收的办法,但从长远看,随着政府投入的增加,价格将会停止增长,甚至出现下降。 景点好,是否就意味着能以“贵”取胜呢?不妨把涨价行为看做是企业根据自己对市场判断进行的经营调整,景区的乐观预计有其合理性,但是这种行为是否有效,就要看消费者投不投票了,市场的选择最终会给出答案。 而对于那些自然生态脆弱、具有垄断性和不可再生性的旅游资源,能否大规模的提高门票价格,停止扩建,完善现有设施和配套服务,降低游客数量而又保持景区收入的持平,保证旅游的可持续性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