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工程师教程20090220

地质工程师教程20090220
地质工程师教程20090220

3DMine矿业工程软件系列教材

地质工程师必读

(金属矿山类)

https://www.360docs.net/doc/da11824915.html,

2009.1

前 言

地质数据是矿山资源评估和采矿设计的基础,是矿山生产管理的重点。地质数据一般通过钻探、坑探,槽探、物探等手段获得,通过地质编录记录了矿石品位、岩性、断层等分布情况。这些信息对于不同的矿种,不同的矿区是各不相同,但总的来讲,有一些基本信息是必不可少的,例如信息记录中工程名称、取样位置、分析品位以及岩性等等。如何来有效的组织和管理这些信息?在这类的软件中,最有效的管理办法就是外接数据库来进行存储,同时,在软件系统里建立数据库和中心图形系统内在逻辑联系,通过菜单选择或者鼠标右键功能可以迅速的浏览钻孔的图形,可以通过不同属性的颜色设置显示单个或多个工程的地质岩性、品位、轨迹和深度等数据信息。在屏幕上可以选择容差范围内的数据按照标高生成平面或沿勘探线形成竖直剖面。在剖面上,通过鼠标切换,轻松辅助用户进行数据查询、地质解译和剖面品位计算。

通常是通过Excel表格来收集整理这些基础数据。

不同的单位在收集这些数据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格式,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形式也有不同,或是电子表格,或是图纸记录表。但是这些数据的基本内容是相同的,不外乎是数据所属工程的名称、工程及样品的空间位置、相关工程的空间信息以及所取得样品的分析和岩性描述。如何将这些不同工程的数据整合起来并为后面的工作随时调用?在3DMine软件中,就是通过数据库的存储方式,对地勘数据按照统一的格式进行收集整理,这样既保证了数据的延续性、准确性,也使得数据与三维空间相结合,可以在三维空间上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利用。这是3DMine软件中数据处理的重点。

基于这些数据的空间关系,同时结合地质理论,矿床成因关系以及矿体的空间分布特点,通过矿体和岩性建模,矿体品位分布以及相关的构造模型,系统全面地对矿床进行分析和模拟,将有助于对矿体空间分布的认识,矿山生产过程的品位控制,矿产储量的动态管理和计算,快速提取地质数据、任意切割平/剖面并形成图件的主要线条等等,都是是三维矿业软件给地勘工作和矿山生产带来的巨大价值所在。在当今信息化高度发展的形势下,结合计算机硬件的普及和矿业软件的功能性,与传统的地质工作手段相比,利用3DMine软件,可以极大地提高数据利用效果和工作效率,让地质师有更多的时间来思考与专业相关的问题,这也是国外三维软件得以广泛应用的原因。

为了便于广大地质工作人员能够很好的理解3DMine软件中地质工作的流程,我们特编写了《地质工程师必读(金属矿山类)》一书,将从介绍地质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入手,分八大章节详细介绍地质工作的内容,即数据类型及其格式、地质数据库、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

地质统计学和应用块体模型概念进行品位分布和储量计算等。通过本指南流程式的介绍,希望为地质工程师如何结合自己的工作使用3DMine软件有个清晰的步骤,从而达到融会贯通、事半功倍的效果。

3DMine软件在地勘工作中应用是根据矿床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对于金属矿山来讲,基本流程是差不多,与传统的地质工作中数据处理和工作流程相比,引进了很多新的名词概念,这些已经在3DMine软件《帮助文档》中有详细的说明。本指南是结合实例数据,通过相关的功能进行介绍,当然,不是所有的地质工作都是按照这个流程进行的,这将取决于地质师们对项目的理解和要求而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还有些特殊要求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开发与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软件为我所用,为我服务的目的。

第一章 数据类型与格式

第一节 数据类型与提取

针对地勘过程中不同的数据类型,我们在处理时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通常所讲的钻孔数据是主要的类型之一,也是比较容易理解的数据,因此,我们在处理其他类型的数据时,也是将其视为钻孔来对待,从而得到相应的数据表。在3DMine中,处理数据的基本表格是Excel电子表,钻孔的基本信息为:

一是定位表Collar(强制性表)

工程编号 X坐标 Y坐标 Z坐标 最大深度 轨迹 这个表存储了每个工程的相关信息,主要包括工程号(Hole_id),起点位置(X/Y/Z坐标),记录工程的最大深度(Max_depth)和钻孔的轨迹Hole_path。字段Hole_path指的是在工程轨迹摘取时用到的数学法则,表明轨迹的性质(直线linear,曲线curved,垂直的vertical)。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加入不同的字段(如所在剖面线、工程施工竣工时间,区域,或编录人员等等)。其余的字段均可按照要求添加。

二是测斜表Survey(强制性表)

工程编号 测斜深度 方位角 倾角 这个表储存工程的测斜信息,对于钻孔而言比较容易理解,即是被用来记录钻孔的测斜参数,主要字段包括:钻孔编号(Hole_id),测斜深度(depth),钻孔的方位角(azimuth)和倾角(dip)。但实际上,对于坑道和探槽工程来讲,主要是将它们理解为一个特殊的钻孔,不过,其轨迹都按照直线来考虑即可,角度是根据取样位置和方向来确定该线段的方位和倾角。

对于没有测斜过的垂直钻孔,测斜表的深度值就是默认值,表明钻孔的起点即测斜深度值为0,方位角为0度,倾角为-90度。

注意:方位是指北向为0度,顺时针360度。(如果单位是度分秒的需要转换为度,角度定义向上为正,向下为负)

三是岩性表Geology和分析表Sample(非强制性表)

工程编号 孔深从 孔深至 分析元素 岩性描述 这是最基本的数据信息表,实际工作中,可以将他们合并在一张总表上,也可以按照岩性表和样品表分开,以符合矿山实际工作流程为出发点。

以上钻孔的资料,一般都可以从钻孔编录中得到,不过,在过去的资料中,往往省略了

一些相同的内容,在运用数据库来管理时,需要将这些资料补齐。

对于坑道取样的记录,我们可以理解为沿坑道一帮或两帮的钻孔取样,所不同的是,此时需要得到坑道实测位置图以及巷道的高程,如果是掌子面取样,还需要知道掌子面的方位(与主坑道垂直)。如图在1070中段巷道上掌子面取样633-83,在穿脉右帮取样633-84。此时,可以通过直接在实测巷道图上找到取样位置点(X/Y),根据巷道的底板标高(1070.6),加上巷道的腰高(1米),也就是取样点的标高为1071.6;另外可以通过穿脉巷道的方位,或沿脉的方位换算出掌子面的方位。如果是斜坡道上取样,需要测算斜坡道的角度,以便求出样槽的角度。如下表:

编号 Y X Z 长度方位 角度 633_83 3682752.684 430203.381071.6 2 27.42 0 633_84 3682756.47 430210.841071.615.810 0

探槽样品的提取和列表与坑道的取样记录一样,将探槽样品的位置和取样间隔理解为一个沿槽帮或底的钻孔处理。这里往往比较麻烦一点的是,刻槽取样的位置是随着探槽的起伏而变化,可能按照角度和方位的变化较多,容易出现错误,一般来讲,探槽编录时,根据对应的控制点而言,位置差别不会太大。

竖(浅)井之类的样品记录将其理解为竖直的钻孔,需要确定取样位置和编录信息。

对于化探取样结果,如“化探原始数据.xls”,一般来讲,需要确认样品点的平面坐标(即Y/X值),以及相应的异常值(如下表)。

在3DMine软件中,可以直接应用复制>>粘贴功能,将数据转换成线文件“化探数据.3ds”。

将异常值列为该线文件的第一个属性字段,通过菜单“表面模型>>散点形成DTM或者线条生成DTM”功能,可以形成“化探数据.3dm”面文件。

然后可以通过菜单“视图>>带颜色显示实体”即可以对属性1(异常值)进行不同范围值用不同颜色显示。设置如下图:

附表:化探异常值表

附图:参数设置

附图:异常值显示效果图

还可以通过菜单“表面模型>>DTM等值线”功能,形成此异常值的等值线图。相关的操作如下:

点击此功能后,左键选择该实体表面模型,将弹出对话框:

程序将自动判别出属性字段的值域范围(最大值和最小值),确定后即可得到此区域异

常等值线,程序将自动在图层中列出以便保存“异常等值线.3ds”。如下图:

如果有本区域的三维地形图,则可以将此异常线通过菜单“表面模型>>点线落到DTM 面上”与地形套合在一起,以便与区域地质结合起来。

第二节 数据文件准备

将地勘工作中的工程(探槽、浅井、坑道和钻孔)信息(工程位置、测斜、编录资料、分析结果)通过上述处理过程,在Excel表中进行整理。这项工作实际上就是地质师和编录人员的日常工作之一。在文件夹“实例数据”中“地勘数据.xls”即是某金矿的实际数据。当然,如果地勘工作或矿山地质工作中长期积累的数据不是电子格式,将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来处理。在实际工作中,表格的形式并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据实际数据和编录方式进行。例如,将岩性信息表与分析表合并在一起,有利于后来的查询和对比。

数据库存储方式是目前国外主流三维软件使用的功能之一。通过对勘探数据的收集整理在一起并可以随时调用和显示,并可以进行提取、计算和成图。目前可用的数据库类型很多,3DMine软件中使用的是Microsoft的Access数据库,完全可以满足一般项目的需要。

第二章 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

地质数据是矿山资源评估和采矿设计的基础,是矿山生产管理的重点。地质数据一般通过钻探、坑探,槽探、物探等手段获得,通过地质编录记录了矿石品位、岩性、断层等分布情况。这些信息对于不同的矿种,不同的矿区是各不相同,但总的来讲,有一些基本信息是必不可少的,例如信息记录中工程名称、取样位置、分析品位以及岩性等等。如何来有效的组织和管理这些信息?在这类的软件中,最常用的手段就是通过外接数据库来进行存储,同时,在软件系统里建立数据库和中心图形系统内在逻辑联系,通过菜单选择或者鼠标右键功能可以迅速的浏览钻孔的图形,可以通过不同属性的颜色设置显示单个或多个工程的地质岩性、品位、轨迹和深度等数据信息。在屏幕上可以选择容差范围内的数据按照标高生成平面或沿勘探线形成竖直剖面。在剖面上,通过鼠标切换,轻松辅助用户进行数据查询、地质解译和剖面品位计算。

第一节 数据库的建立

通过下列步骤完成数据库的建立和显示,在操作之前,打开文件“C:\3DMine2009.1\示例数据\实例数据\地勘数据.xls”。

第一步:菜单“地质数据库>>新建数据库”,选择路径并定义数据库名称,如“地质数据”然后保存。

第二步:根据原始数据表格中的名称和字段,定义数据库的表名和字段。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开始时,程序默认的表名为“定位表”和“测斜表”,也就是说强制性的两个表,其中已经确定的相关的字段名。而实际上,还有分析表、界线表、岩性表、矿带表等等。此时需要选中左侧的数据库名,点击右键,选择“添加表”。输入表名称,并按照已知的字段在

下部点击右键增加。注意,“As字段是特殊程序命令,因此用As1,同时,数据库字段中不能有除“_”下划线之外的符号”

。如下图:

填完后“提交操作”,并按照相同的步骤,添加其他的表名,如岩性表、矿带表等等。此时对于“定位表”实际字段要多一些,因此,需要在程序设定的基础上添加。如定位表的字段有:

孔号 Y X Z 孔深 轨迹 水平矿块样品

类型

施工

单位

编录

员 日期矿带

此时,选择“定位表”,点击右键,选择“编辑表”从而可以对“定位表”进行增加。

点击“提交操作”即可,如下图:

至此,所计划使用的数据库已经建立。一般来讲,数据库在建立之初,需要考虑好相关的表名和字段,同时,按照矿区的特点,确定相应的岩性代码等统一要求,以便后期的使用。

第二节 原始数据的导入

数据库建成后,需要将处理好的原始数据如“地勘数据.xls”导入到数据库中。这也是日常工作中最频繁的内容之一。导入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提交操作”之后,直接点击“导入Excel”,需要选择相应的数据文件名,从表中选择指定的表单“定位表”,从而可以看见相应的数据导入到列表中。注意,在3DMine 中有多种导入数据的方式,这里选择直接导入Excel文件,其他的方式,将在帮助文档中说明。

第二步:将数据文件与数据库进行名称匹配,选择“导入”即可完成。注意,用此功能导入数据时需要将原始数据表关闭。确保数据表中没有“空格”、不合法的符号“-”“%”或者全角数字,时间格式(1990-1-1)等等。

依次完成测斜表、分析表和岩性表的数据导入。出现任何错误提示时,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查找。

第三节 数据库的应用

数据库建立完成之后,即通过3DMine三维显示平台将数据库与图形结合起来,可以直观地浏览每个工程数据的详细信息,包括空间位置关系、数值和相应的形态。这就是数据库的应用范围。

1、三维显示

在菜单“地质数据库>>钻孔显示>>显示钻孔”下或者在左侧层浏览器右键点击数据库文

件,选择“显示钻孔”,即可弹出下面的对话框:

在只显示轨迹的颜色、孔号和字体大小的情况下,所看到的图形如下:

2、显示风格设置

显示钻孔时,我们不仅仅需要浏览工程的轨迹,更重要的是需要查看具体的岩性、取样位置和分析品位等信息。这时,需要对显示属性进行风格定义。在菜单“地质数据库>>钻孔显示>>定义钻孔显示风格”,填写下列对话框:

选择所要定义的字段,点击右键,对于数字型的字段,将可以添加风格,也可以自动得出数值范围;对于字符型的字段,将自动显示出所有字段的名称。然后,根据不同的字段(元素)的不同含义定义不同的显示风格。如,金元素的边界品位为o.8g/t,工业品位为3g/t,生产品位为5g/t,从而,定义金的品级范围是0-0.8;0.8-3;3-5;5以上,同时,还要在“图形颜色”中定义出不同的显示颜色,(如下图)。相同的方法,可以对任何字段的属性进行显示风格定义,一旦设置完成,程序将记录下来,以后将不需要设置。

3、品位和岩性信息

设置显示风格后,即可以对所选择的显示对象运用相应的风格显示。一般来讲,是指岩性代码和分析品位,既可以是图案颜色,也可以是数字标注,选择“钻孔显示”,如下图:

显示结果为:

4、数据提取

钻孔数据库形成之后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数据的提取,这里,主要有两种:

一是组合样品的提取,主要是对钻孔数据的应用必须是线文件而不是直接用数据库,也就是需要通过提取功能,将样品信息提取到线文件中。组合样是利用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的提取与应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根据矿带(岩性带)进行的等长样品或中点的长度加权

组合,另一种是根据边界品位进行的等长或中点进行的加权组合。其结果均可以属性保留到点文件中,以便进行分析和计算。详细内容将在第五章介绍。

另一个是特定矿层(如煤层或构造)的顶底板点的提取。如打开数据库:“ C:\3DMine2009.1\示例数据\练习数据2\数据库2.mdb”,此数据库中岩性表中有两个典型的岩性字段6和8,而且每个孔都有,如果我们理解为某隐伏岩体(矿层),这样就可以通过提取顶底板点的功能形成相应的散点文件,从而可以建立层状表面模型或岩面模型。其步骤为:

从菜单“地质数据库>>煤层数据提取>>底层顶底板点”并填写下表:

“确定”后,在图形窗即可看到从每个钻孔上提取的顶板点的位置和该层的厚度值,同时在左侧的层浏览器中自动生成“6顶板”层,以便保存和编辑(如右键点击“6顶板”,保存该层为“顶板6.3ds”)。如图:

第三章 地质剖面形成与解译

在上一章完成了数据库的建立和导入,在图形系统中可以显示出样品所代表的工程位置和品位分布。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通常是绘制工程平面或剖面图的工作也就交给计算机来完成。

本章主要是通过数据库切制平/剖面,在确定品位级别的前提下,在剖面对矿岩界线进行圈定形成一系列的闭合的多边形矿岩界线,通过剖面的解译结果,为运用三角网联结方法形成矿体或岩体的立体模型,这也是通常所说的三维建模的第一部分。

将数据库与三维模型共同显示在图形窗,然后,任意切制平面或剖面,并可以得到相应的工程位置和矿岩界线,如果是手工绘制,往往比较费时费力,但在3DMine软件中就非常方便和容易,这也是与其他的二维软件的最大区别。

第一节 剖面准备

首先,连接数据库,直接点击数据库文件,推入到图形界面,左侧层管理器中可以看到数据库以及路径。或者从主菜单“地质数据库>>连接数据库”即可找到相关数据库。

其次,通过“钻孔显示”相关岩性以及品位信息。这也是我们通常处理地质工程数据的第一步。

第三、通过软件中切制剖面的功能,将一定容差范围内的工程投影到当前的剖面上。切制剖面之前,需要将图形窗口的三维图形至于XY平面状态,然后在平面上,点击图标

“”或主菜单“创建>>剖面>>创建剖面”功能,弹出如下对话框,确定有手动选择剖面位置,同时,确定剖面间隔50米,两侧容差范围是15米(即剖面两侧各15米范围内的工程数据投影到该剖面上),平面位置如下:

显示平面位置的结果如下:

显示的剖面结果如下:

在3DMine软件中可以切制任意剖面,如果需要沿着指定的勘探线剖面来切割剖面,如何处理呢?

首先需要知道矿区勘探线坐标(注意:只需要勘探线两端点的坐标)如文件“剖面坐标.xls”。通过“复制Excel数据>>在3DMine图形区从剪贴板粘贴线条”功能,形成线文件,保存为“勘探线.3ds”。

第二步,在菜单“创建>>剖面>>创建勘探线”功能下,导入文件如下:

这样就可以将勘探线的信息存储起来以便在切制剖面时选择,只需要在切制剖面时,选择“指

定勘探线”并选择勘探线号皆可。如下图:

第二节 矿岩界线解译

形成单个剖面后,在剖面上可以根据岩性、品位分布或构造等特征来解译矿体界线,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剖面界线图,并且要求每个矿体界线或岩性界线必须是闭合的(构造线可以是开放的)。不过,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金属矿体来讲,都需要地质师运用综合信息对矿体进行圈定,对于复杂的矿体而言,计算机是不可能自动圈出合理的矿体(层状矿体除外)。同样的方法,根据不同的勘探线间距,完成一系列的剖面矿体界线的解译工作。

在圈定界线时,通常锁定在二维平面上,这是3DMine软件的重要特点之一,即是完成

剖面切制之后,程序自动进入“剖面状态”,也就是在当前

的位置上,软件将数据理解为平面位置,从而可以在平面上进行处理。同时,通过中键移动放大不同的区域,通过捕捉到点的模式,所划的线条将是准确通过品位点或界线点。每次圈定时,最后的一点通过右键选择闭合完成解译工作。

圈定时,需要利用“创建”中的画线、画点以及其他的功能,在此不再演示。

如解译60线剖面时,解译的结果如下:

地质学与地貌学重点

地质学与地貌学重点

————————————————————————————————作者: ————————————————————————————————日期: ?

地质学与地貌学 一、名词解释 1.矿物:是天然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绝大多数为晶质固态的无机物,稳定于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 2.原生矿物:指在内生条件下的造岩作用和成矿作用过程中,同所形成的岩石或矿石同时期形成的矿物,其具有的化学组成和结晶构造均未改变。 3.次生矿物:在岩石或矿石形成之后,其中的矿物遭受化学变化而改造成的新生矿物,其化学组成和构造都经过改变而不同于原生矿物。 4.类质同象(同晶置换):晶体中某种质点被类似质点所顶替(置换或取代)而能保持原有晶体构造类型,之稍微改变其晶格常数的现象。 5.造岩矿物:构成岩石主要成分的矿物。 6.粘土矿物:组成粘土岩和土壤的主要矿物。 7.斜长石:晶体属三斜晶系的架状结构硅酸盐矿物,晶形呈柱状、厚板状,常为粒状或块状;颜色多呈灰白色,有时微带浅棕、浅蓝及浅红色;硬度6~6.5;相对密度2.61~2.76;玻璃光泽;两组解理。 8.钾长石:也称正长石,属单斜晶系,通常呈肉红色、白色或灰色。密度2.54~2.57g/cm3,比重2.56~2.59g/cm3,硬度6.具有熔点低,熔融间隔时间长,熔融粘度高等特点。 9.基性斜长石/中性斜长石/酸性斜长石:斜长石是由钠长石和钙长石所组成的混合物,二者可按任意比例混合,根据不同比例可分为酸性斜长 石、中性斜长石和基性斜长石。 10.碱性长石:是富含碱金属钾、钠的长石的总称。是钠铝硅酸盐(NaAlSi3O8)和钾铝硅酸盐(KAlSi3O8)的混合物。 11.岩石:是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固态物质,是矿物或岩屑的集合体,有一定的结构、构造和变化规律。 12.岩浆:是形成与地壳深处或上地幔,以硅酸盐为主的高温熔融物质。 13.熔岩:液体喷发物。 14.岩浆作用:是指岩浆的发育运动及其固结成岩的作用。 15.侵入作用:深部岩浆向上运移,侵入周围岩石而为到达地表。 16.火山作用:岩浆喷出地表的作用称为喷出作用。 17.变质作用:地壳中的岩石,当其所处的环境变化时,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构造等常常也会随之变化,而达到新的平衡关系的过程。 18.岩浆岩:由岩浆冷凝固结而成的岩石。 19.沉积岩:将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物,经过水流或冰川的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 20.变质岩:地壳中原有的岩石受构造运动、岩浆活动或地壳内热流变化等内营力影响,使其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而形成的岩石。 21.围岩:因开挖地下硐室,其周围一定范围内对稳定和变形可能产生影响的岩体。 22.侵入岩:是地壳深处的熔融岩浆在造山作用下贯入同期形成的构造空腔内,在深处结晶和冷凝而形成的火成岩。 23.深成岩:岩浆在地下深处(>3000米)缓慢冷却、凝固而生成的全晶质粗粒岩石。 24.浅成岩:又称半深成岩;介于深成岩与火山岩之间,具深成岩与熔岩中间结构的火成岩。 25.不整合:上下两套不同时代地层之间出现过沉积间断或地层缺失的地层接触关系。 26.角度不整合:上覆新地层和下伏老地层产状完全不同,其间有明显的地层缺失和风化剥蚀现象。 27.平行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相互平行,但其间存在一个假整合面。 28.岩层的产状:是指岩层在空间的位置。 29.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倾角。 30.褶皱构造:层状岩石的一系列波状弯曲而为失去其连续完整的构造称为褶皱构造。 31.断裂构造:岩石受力发生变形,最后是岩层的连续完整性遭到破坏,发生断裂,形成断裂构造。 32.断层:岩层或岩体受力破坏后,破裂面两侧的岩块如果发生了明显的唯一,这种断裂构造叫断层。 33.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 34.剥蚀作用:岩石在风化、流水、冰川、风、波浪和海流等外营力作用下,松散的岩石碎屑从高处向低处移动的过程。 35.风化壳:风化的产物成为一个不连续的薄壳覆盖在基岩上。 36.残积物:岩石风化后在原地残留的物质。 37.球状风化:小岩块的边缘和隅角从多个方向受到温度及水溶液等因素的作用而最先破坏,而且破坏深度较大,久而久之,其棱角逐渐消失,变成环形或椭球形。 38.差异风化: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节理状况不同的岩石共生在仪器,它们抵抗风化的能力不一致,则抗风化能力强的岩石突出,抗风化能力弱的岩石凹入。 39.元素的地质循环:在风化壳发展演变中,各种元素不断迁移,并由一种形态演变为另一种形态。 40.河漫滩二元结构:上层为细砂、粘土等河漫滩相冲积物,下层为粗砂、砾石等河床相冲积物的结构。 41.牛轭湖:弯曲河道因弯曲过度,发生裁弯取直,原来的河道被废弃所留下的部分。 42.下切侵蚀:又称下蚀,即水流垂直地面向下的侵蚀,其结果是加深河床或钩床。 43.溯源侵蚀:河流或沟谷发育过程中,上有源头侵蚀后退的现象。 44.向旁侵蚀:又称侧蚀,即河水冲刷河床两侧及谷坡,使河床左右迁徙,谷坡后退,河床及谷底加宽。 45.平衡剖面:河床的侵蚀和堆积达到了平衡状态,河床的纵剖面将呈现一条圆滑均夷的曲线。 46.河流袭夺:分水岭迁移的结果,导致分水岭一坡的河流夺取另一坡河流的上游段。 47.承压水:充满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水。 48.矿物度:地下水所含各种离子分子和化合物总量,称为总矿化度。以每升水所含克数(g/L)表示。 49.矿泉水:矿泉水是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经人工揭露的、未受污染的地下矿水;矿泉水是在地层深部循环形成的。 50.上层滞水:是指包气带内局部隔水层之上积聚的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51.潜水:饱水带中第一个具有自由表面的含水层中的水。 52.孔隙水:赋存于松散沉积物孔隙中的地下水。 53.岩石透水性:指岩石允许水透过的能力。 54.可溶性岩石: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 55.风沙流:含有沙粒运动的气流。 56.风积物:经过搬运在堆积的物质。 57.土地沙漠化: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采矿主任工程师岗位主要职责范围

9月18日矿发竞聘通知 所确定竞聘岗位主要职责范围与工作目标 一、米矿主任工程师岗位主要职责范围 1、协助主管生产副矿长及部门经理抓好全矿的采矿技术管理工作; 2、负责制订全矿采矿专业相关的各项技术管理办法; 3、在部门经理的领导下,组织编制矿山年、月度生产计划与中长期矿山生产发展规划; 4、负责采矿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和推广,参与采矿生产技术改造及设备更新的论证并做好协调、检查工作; 5、负责组织采矿大型工程设计,重点工程设计方案的审查、监督实施与改进; 6、协助部门经理抓好科技攻关,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 7、参与审定矿井预防处理和安全技术措施资金计划的论证评估与监督实施; &负责了解掌握采矿技术的发展方向,不断提高采矿、地质专业技术水平; 9、做好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立卷存档。 二、地质主任工程师岗位主要职责范围 1、协助主管生产副矿长及部门经理抓好全矿的地质技术管理工作; 2、负责制订全矿地质专业相关的各项技术管理办法; 3、在部门经理的领导下,组织编制矿山年、月度生产勘探计划与中长期矿山生产、勘探发展规划,具体负责探矿工程设计及探矿项目地质技术管理工作,确保完成储量升级及新增储量指标任务; 4、矿山日常生产地质管理及技术服务工作,确保出矿质量; 5、矿山储量管理工作,组织完成储量估算、平衡变动、检测上报工作; 6、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及矿部要求,开展地质综合研究及成矿预测工作;

7、采矿权、探矿权“两权”管理工作; &组织开展本专业科技攻关活动; 9、做好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立卷存档。 三、运营管理部经理助理主要职责范围 协助经理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1、协助经理落实安全、生产、成本指标,主要分管生产计划编制及计划落实,抓好现场技术指导、技术交底与采充循环工作,组织采场分层验收。 2、掌握生产动态及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调度协调,及时准确提交选矿生产日报、调度日报等生产进度报表;根据预案处理停电、停水等紧急情况;参与组织突发事故的抢险救灾。 3、根据生产运行情况,合理调整用电设备停、开时间,降低峰段用电比例; 4、组织、负责矿山总体及各类生产设计的修改、变更工作。 5、制订有关技术指标和材料消耗定额;负责全矿生产技术活动分析,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6、负责技术创新管理工作,组织开展技术攻关、技术交流、科技科技成果推广和新技术应用工作。 7、协助经理抓好样品的采集、化验及地质矿样的外委化验;编制金属平衡报表,做好平衡分析;负责选冶生产及技术经济指标报表。 &根据地质储量、生产矿量的保有变动情况,做好生产探矿的规划、计划和设计审查,保证生产指标的顺利完成。 9、负责单位及相关成本管理工作,提出以技术进步降低成本指标的计划并予以组织落实。 10、负责抓好部门员工的学习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所属员工的道德素质与业务能力。 四、采矿主任工程师、地质主任工程师、运营管理部经理助理的岗位目标按部门经理的目标确定

工程师岗位职责范本(共7篇)

篇一:总工程师岗位职责 总工程师岗位职责 1、负责贯彻国家、军队关于军工产品等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要求。 2、负责公司产品工艺、技术改造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3、熟悉公司的生产技术状况,掌握同行业技术发展动态,推动新技术的应用。 4、组织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5、负责公司技术文件的审查、批准。 6、负责监督检查分管部门的质量职责和体系运行情况。 篇二:电子开发工程师岗位职责 4电子开发工程师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篇三:网络工程师岗位职责 1、负责网络管理中心的日常工作。协助主管领导制定网络管理中心工作计划和网络管理有关办法。 2、协助主管领导组织制订网络建设规划,系统网络的拓扑图的建立和完善,拓展网络管理信息中心业务。 3、负责网络管理中心各项工程的实施。 4、负责协调解决所有用户网络使用中的问题。 5、负责网络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 6、负责机房服务器,网络设备及软件的部署及正常运行,并做好运行记录。 7、负责用户帐号的管理,提供包括开户、修改、暂停、注销等服务。 8、负责计算机网络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备份主要信息资源,为数据安全提供保障。 9、负责主干线路网络设备,电话交换机,语音设备,门禁设备,监控设备,考勤设备检查维护。 10、定期对计算机网络的效能进行评价,提出网络结构、网络技术和网络管理的改进措施。 11、负责各部门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以及技术咨询和疑难解答。 11、与网络设备,网络营运等厂商协调处理给类设备故障。 12、负责办公设备,网络设备购买申报,维修跟进,更换等工作。 13、协助处理桌面端出现的一切故障。 14、完成主管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1、负责电脑设备,桌面端网络设备,打印机,投影仪等设备日常安装维护。 2、负责公司计算机操作系统,erp系统,oa系统,邮件系统,等桌面应用安装维护。 3、负责接待并处理终端用户报告的网络通信故障。 4、负责客户端电脑系统漏洞修复,病毒查杀。 5、负责计算机,网络,门禁,电话,监控,考勤等硬件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6、保证计算机的正常运行,每天应对设备进行常规检测,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并修复,不能修复的要及时上报维修。 7、负责各类故障统计,并作好汇总。 8、负责it类资产管理。 9、协助处理各类,服务器,网络等弱电设备出现的故障 10、协助系统网络的拓扑图的建立和完善,提出网络结构、网络技术和网络管理的 改进措施 11、完成主管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工程师岗位职责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95265 工程师岗位职责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工程师岗位职责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负责全部工程的施工技术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标准。 二、参与编制与贯彻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负责编制与贯彻施工方案的技术措施。 三、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根据工程结构特点和施工技术措施,向工长和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按图施工和工程质量。 四、指导单位工程的水准点和控制图的测量,检查核定施工现场的抄测和定位工作并做好记录。 五、深入施工现场,具体指导施工技术工作,贯彻执行验收规范,操作规程,质量标准。积极推广应

习题_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作业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概念解释 地貌学、第四纪地质学 二、回答题与论述题 1、地貌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内容是什么? 2、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内容是什么? 3、研究地貌学和第四纪地质学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什么? 4、简述地貌学和第四纪地质学的相互关系。 5、论述地貌学和第四纪地质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6、论述地貌学、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简史。 第二章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的基本问题 一、名次概念解释: 地貌、地貌的形态、地形线、地形面、地形点、谷中谷、地貌的基本形态、地貌的形态组合、地文期、现在地貌、古地貌、地貌与沉积的相关性、气候期、天气与气候、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类型 二、回答题与论述题 1.什么是地貌形态的基本要素? 2.地貌形态测量包括哪几个方面? 3.为什么要对大小不同的地貌进行分级?共划分了几级?各级的地貌特征是什么? 4.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的什么? 5.什么是顺构造地形?什么是逆构造地形? 6.为什么说地貌形成的动力是内外地质营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7.影响地貌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8.为什么地貌具有分带性? 9.温湿气候带地貌的特点? 10.什么是地貌的年代? 11.岩石和地质构造在地貌形成中有什么作用? 12.如何确定地貌的相对年代? 13.确定地貌地质年代的方法?

第三章风化作用、斜坡重力作用及重力地貌 一、基本概念 风化壳、残积物、滚落、崩塌、倒石锥、滑坡、片流 二、问答题 1、风化壳的分带及各带特征。 2、试述风化壳的类型与古气候的关系。 3、什么是古风化壳? 4、试对比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三者的主要异同和关系。 5、试述风化作用与农业的关系。 6、不同气候带的风化壳有什么不同? 7、风化作用的地质、地貌意义。 8、根据什么指标来判定风化作用阶段? 9、试对比土壤与风化壳的区别。 10、试述斜坡上的动力地质作用。 11、如何区别地滑阶地、泥流阶地与河流阶地? 12、崩塌地貌是怎样形成的?有哪些特征? 第四章陆地水流系统及其地貌 一、基本概念 侵蚀沟、坳谷、冲出锥、洪积扇、泥石流、河谷、侵蚀基准面、侵蚀谷、构造谷、隘谷、障谷、峡谷、河漫滩河谷、裂点、牛轭湖、河流阶地、侵蚀阶地、基座阶地、冲积平原、逆向河、水系、河流袭夺、断头河 二、问答题 1、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哪些主要地貌形态? 2、河谷的发育与新构造运动有什么关系? 3、坡积物与洪积物的地貌标志、沉积特征有何区别? 4、泥石流堆积物与洪积物有何异同? 5、泥石流发生区有何地貌特征?它的形成条件与滑坡有何异同? 6、什么叫裂点?它的地貌意义有哪些? 7、河床相冲积物有哪些主要堆积类型? 8、当自然地理环境发生变化时,冲积物的类型和结构是否随之变化?为什么? 9、河流阶地有哪些主要类型?各有何特征?并用图示? 10、研究阶地水文工程地质有何作用? 11、认识平原冲积物相特征的水文工程地质意义有哪些? 12、确定河流类型的地貌学意义是什么? 13、分析控制水系发展的主要因素。 14、造成分水岭迁移与河流袭夺的主要内、外力地质作用因素有哪些?

硬件工程师岗位说明书

硬件工程师岗位说明书 硬件工程师岗位说明书 硬件工程师是指从事硬件安装、维护及其他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员。 监督、检查操作人员的遵章守纪。制止违章作业,严格安全纪律,当安全与生产发生冲突时,有权制止冒险作业。 硬件工程师岗位职责 1、更新知识和技能,以跟上计算机技术的进步; 2、为组织其它部门运营过程中提供技术和设备支持; 3、监测设备的运转,并进行必要的调校; 4、分析信息来决定硬件设备的更新 5、构建、测试、修改产品原型,使用计算机模拟其原理; 6、分析用户的需求适当推荐硬件; 7、记录硬件的运转日志; 8、详细介绍硬件的功能规格; 9、设计和开发计算机硬件和外围设备。 硬件工程师岗位要求 负责协调售楼部与财务部的业务往来关系,监控批准销售商品房买卖合同的履约兑现,监管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工作。

1、具有计算机相关专业专科以上学历,或接受过专业的技术培训; 2、熟悉电路设计、PCB布板、电路调试等,能熟练使用PROTEL等电路设计软件; 特殊优惠申请须有相应的审批文件方可签署;由领导口头批准的,销售秘书负责在一周内补齐审批文件并及时报销管部。 3、掌握常用的硬件设计工具,以及调试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任职要求:具有手机售后维修工作经验者优先熟悉手机构造及原理熟练操作计算机具有团队合作意识工作细致、耐心。 这是最主要的内容,此栏具体描述该职位所从事的具体的工作,应全面、详尽地写出完成工作目标所要做的每一项工作,包括每项工作的综述、活动过程、工作联系和工作权限。同时,在这一项中还可以同时描述每项工作的环境和工作条件,以及在不同阶段所用到的不同的工具和设备。 4、熟练应用常用电子元器件,熟练检索各种元器件材料; 5、能安装、配置和维护计算机软件系统;保养硬件和外围设备; 6、熟悉计算机市场行情,能快速理解最新产品讯息; 7、工作态度积极,责任心强;

地质勘探部岗位职能职责

地质勘探部岗位职能职责

地质勘探部岗位职责 一、高级地质工程师/综合组长岗位职责 1、在地勘部主任和分管副主任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矿业法规和矿山地质工作的技术规范。 2、负责矿山地质及找矿的长远规划及总体布局。 3、对区段地质提交的综合地质及生产管理地质方面的设计、计划和各种地质成果进行审查及审定,布置并审查年度地质储量、生产矿量计算工作。 4、组织研究矿山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地质工作的理论和方法,推广应用国内外先进经验。 5、负责或承担对外地质业务横向联系。 6、参与年、季、月计划的编制审查工作,拟定总体探矿方向、方案、步骤和时间以及专题科研项目。 7、研究处理矿山建设和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重大(攻关的)疑难地质问题。 8、参与审查采矿设计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采矿部门降低贫化损失,提高矿产综合回收和综合利用率。 9、负责各类综合台帐管理工作。 10、负责编制综合地质研究的图件。 11、熟练掌握AutoCAD、Mages 和Office 等办公室软件。 12、负责本组人员的管理工作,认真执行公司及部门各项管理制度。建立班组人员月度工作量、出勤考核表,次月五日前汇总上

报分管副主任。13、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确保人身、设备安全。 14、总结地质探矿经验,按季(月)及时提供地质工作总结报告。(采场终结验收报告、坑、钻探工程地质效果评估报告、收集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评价资料等)。 15、负责年、季、月的地质和钻探专业管理考核的汇总、审核工作。 16、负责对地质工、技术员的业务培训和指导工作。 17、负责分管的地质资料的保管和保密工作。 18、自觉遵守公司及部门各项规章制度,按时完成领导交办的临时性工作任务。 二、区段地质组组长(工程师)岗位职责 1、在分管领导和高级地质工程师的指导下,负责区段的地质工作。 2、负责本组人员的管理工作,认真执行公司及部门的各项管理制度,并对生产的经济效益与地质效果负主要责任: 1) 深入采掘作业面,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地质难题或问题,并保证资料的准确性; 2) 检查或修正编制的图件、台帐和文稿,并分类归档管理; 3) 负责本区段地质探矿和生产探矿工程设计工作、并经高级工程师和分管领导审核后指导施工,指导和审查、编绘工程施工图和进度图;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复习题-2017》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复习题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1.冰碛物具有( B ) A.颗粒磨圆度好 B.无层理 C.堆积物中含异源小 漂砾 D.细粒粒上保存有光面和擦痕 2.阿尔卑斯山北麓保存有( D ) A.玉木冰期 B.大理冰期 C.埃尔斯特冰期 D.大姑冰期 3.暗河沉积物( D ) A.无崩积、溶蚀残余粘土 B.的沉积相有规律变化 C.可塑造各种典型的河流地貌形态 D.没有二元结构4.地质 历史上曾出现过( B )三次全球性冰川作用 A. S,T,K B. Z,C-P,Q C.Z,P-T,Q D. O,K, E5.新构造运动是指( B ) A.新第三纪以来或第四纪以来发生的构造运动 B.从第三纪开始至现在的构造运动 C.新第三纪 以来和第四纪以来发生的构造运动D.现在仍 在活动的构造运动 6.从河谷的横剖面看,河谷的组成要素有( D ) A.谷麓和谷肩 B.谷缘和谷肩 C.谷缘和谷坡 D.谷底和谷坡 7.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有( C )A.地形坡度及 降水 B. 气候、温度、高度C.温度、 降水和地形 D. 地形起伏及温度高低 8.第四纪采用四分法,其年代界限分别是( C ) A. 0.8Ma,1Ma,12.5 万年,1万年 B. 1.7Ma,1Ma,12.5 万年,1万年 C. 2.5Ma,1Ma,12.5 万年,1万年

D. 3.5Ma,1Ma,12.5 万年,1万年 9.山岳冰川主要分布于( B ) A.中、高纬度高山区B.中、低纬度高山区 C.中、高纬度低山区D.中、低纬度低山区 10.阶地分为( C ) A.内叠阶地、上叠阶地 B.阶地前缘、阶地后缘 C.侵蚀阶地、堆积阶地、基座阶地、埋藏阶地 D.阶面、阶坡11.第四纪最主要特点是( A ) A.人类出现 B.部分地壳活动 C.小规模的冰川活动 D.哺乳动物大量绝灭 12.第四纪地质学是研究距今二三百万年内( D ) A.地层及沉积物 B.生物及气候 C.新构造运动与地壳发展 D.以上全部 13.第四纪一词(Quaternary)是1829 年法国地质学家( B )所创。 A.阿杜努伊 B.德努瓦耶 C.莱伊尔 D.席姆佩尔 14.教材采用的第四纪下限的古地磁年龄依据是( A ) A.松山/高斯极性分界 B.吉尔伯特/高斯极性分界 C. 松山/布容极性分界 D.吉尔伯特/松山极性分界 15. 2014版国际地质年代表规定第四纪下限年龄为( B ) A.0.78Ma B.2.58Ma C. 1.806Ma D. 2.4Ma 16.冰川作用在砾石表面时形成( A ) A.新月形擦口 B. 纺锤状撞痕 C.砸痕 D.泥质胶结物 17.下图砾石概率分布曲线③2 成因属于(D ) A.河流 B. 洪流 C. 风力或海浪 D. 以上成因可能都有

第四纪地貌学与地质学

一、名词解释 1. 地貌:地球表面形状,指地壳表面由岩石构成的起伏形态。 2. 构造运动:由地球内动力引起的岩石圈地质体变形、变位的机械运动。 3. 单面山:指一边极斜一边缓斜的山。 4. 崩解:岩石由大块变成碎块,再渐变成细粒,其形状和大小改变,但化学成分不发生变化。 5. 壶穴:基岩河床中被水流冲磨的深穴。 6. 水系:指某一干流及其支流的组合。 7. 猪背山:形成于岩层倾斜较大的单斜构造上的两坡较陡且近似等长的山脉。 8. 崩塌:把陡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急剧向下倾倒、崩落的现象。 9. 岩坎:基岩河床中由较坚硬的岩石形成的横亘于河床底部突起的 地形。 10. 分水岭:指河流之间把相邻两个水系分开的高地。 11. 流水作用:流水对地表岩石和土壤进行侵蚀,对地表松散物质和它侵蚀的物质以及水溶解的物质进行搬运,最后由于流水动能的减弱又使其搬运物质沉积下来,这些作用统称为流水作用。 12. 地质构造:指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发生变形与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 13. 风成作用:指风以自身的力量和所挟带的砂石对地表岩石、松散沉积物的破坏作用。 14. 风化壳:由残积物构成的分布在陆地表面的不连续薄壳。 二、简述题 1.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意义? ①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在生产实践上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矿产资源勘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环境地质和灾害、农业生产。(可以少写几个方面) ②用研究现代地质作用和现象的方法去了解地质历史时期的地质过程。 2.简述崩塌形成的条件 1)地形条件:坡度陡和坡底相对高度较高。 2)地质条件:岩石中存在节理、断层、地层倾斜和岩性脆弱 3)气候条件:湿冷的气候可使加速岩石风化破碎,加快坡底坍塌形成的时间。

地质工程师岗位责任制(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地质工程师岗位责任制 (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9223-80 地质工程师岗位责任制(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岗位职责 第一条认真贯彻执行本专业的技术政策、规范、规程及技术规定,严格按规程规定进行工作。 第二条负责矿井地质及矿井防治水工程的设计、审核、组织实施和总结,上报资料及时准确,搞好物探管理。 负责收集整理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建立健全地质及水文地质台帐,严格按要求编制各种地质及水文地质图纸。 负责本专业的技术报告和总结,经常及时地深入现场,实测和掌握现场状况。及时编制地质说明书,为生产提供可靠依据。采区和工作面结束后,及时编制采后总结。 第三条负责雨季防排水计划的编制及竣工验收

工作。 第四条参加矿井生产计划、规划、采区设计、水平延伸设计的编制审批工作,及时提供开拓,延伸工作面的各项任务。 第五条按时、按质、按量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 二、责任追究 第六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与地质工程师警告;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违章指挥工人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的; (2)对工人屡次违章作业熟视无睹,不加制止的; (3)对重大事故预兆或者已发现的事故隐患不及时采取措施的; (4)拒不执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及其煤矿监查人员的安全监察指令的。 第七条煤矿发生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地质工程师降级直至开除的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 第四纪地质学:是通过对距今二、三百万年以来(第四纪)的沉积、生物、气候、地层、构造运动和地壳发展历史规律进行研究进而恢复第四纪地质历史的一门科学。特点:1、人类的出现和人类文明的发展;2、气候发生了显著的降温,并出现明显的冷暖波动;3、地壳运动异常活跃;4、哺乳动物繁盛时代;5、陆相沉积物广泛发育。主要研究内容1、第四纪气候;2、第四纪生物界;3、第四纪沉积物的研究;4、第四纪构造运动;5、第四 纪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地貌学:研究地表地貌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和形成发展规律的学科。研究对象:地 球地表形态。研究内容:1、研究地貌形态特征(几何特征和组合规律);2、研究地貌形 成的动力作用,发生发展的过程;3、研究地貌的组成物质,特别是堆积物质的组成物质; 4、研究地貌的形成年代; 5、利用侵蚀和堆积的相关性原理; 6、地貌发生的阶段和规律。 新构造运动:新第三纪(N)以来发生的地壳构造运动。新构造运动的标志:1、地质 表现:新地层的变形与变位;2、地貌标志:直接地貌标志、间接地貌标志;3、沉积物标志:分布、成因类型与岩相、厚度;4、火山活动;5、地震;6、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异常。研究方法: 1、定性法:1)地质法2)地貌法3)历史考古法; 2、定量法:仪器法。 新构造:由新构造运动造成的地层、地貌和构造变形或变位叫做新构造。活动构造: 现今仍在活动的构造。活动断层:近代地质时期(第四纪)和历史时期有过活动,现代正 活动或将来有可能活动的断层。 第四纪地质学、地貌学和新构造运动之间的联系:1、时间上:第四纪研究260万年 以来的现象;地貌的基本形态奠基于新生代;新构造运动开始的时间,新近纪——第四纪。 2、空间上:第四纪堆积物都分布于地表或地下不深处;地貌是地表形态;构造运动控制 地表形态和第四纪堆积物分布。3、成因上: 地貌学的基本原理:是指内力和外力共同作 用的结果。4、研究方法: 三者之间相互关联。5、实践应用: 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青藏 铁路。 第四纪地质和地貌研究的意义:1、理论意义;2、第四纪资源的开发利用;3 、工程 建筑; 4、自然灾害与环境变化研究; 5、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密切 构造地貌:由内力地质作用(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所造成的地表形态。 识别标志:构造面(岩层层面、褶皱面、断层面、侵入岩体表面、侵入岩体与围岩的接触 界面等)与地表面基本一致,就称为构造地貌。 水平岩层构造地貌:由沉积盆地的水平岩层经构造上升受剥蚀形成。(图ppt02第3页)演化过程:1、地壳上升形成构造高原;2、在高原边缘外力剥蚀,形成构造阶地;3、

主任工程师(地质)、工程师(地质) 岗位责任制示范文本

主任工程师(地质)、工程师(地质)岗位责任 制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主任工程师(地质)、工程师(地质) 岗位责任制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在地测主管的领导下,做好地质技术工作、抓好 地质方面质量标准化工作。 二、组织抓好矿井地质、水文地质、防治水管理、储 量管理、矿井制图等各项地质工作,保证提供正确的地质 水文资料。 三、组织编制、审查采区设计、作业规程、计划和生 产方面的相关地质资料,并监督执行。 四、督促检查地质技术员、地质员及时做好岩巷、煤 巷的地质工作,断层观测、井下地质资料编录等工作并进 行地质素描。负责组织进行各掘进巷道的综、剖面图绘 制。

五、督促储量管理员做好储量月报年报表工作,编制各类储量计算图纸和台帐,以及各类煤量的注销、报损、转入、转出等工作,对计算的各种报表、图纸、以及各类地质资料等进行审核,确保准确无误。 六、抓好矿井水文地质资料的采集及各类水文地质图纸的填绘等,定期进行矿井涌水量观测,对水灾及时进行预测预报,每月进行一次安全隐患的排查,避免水灾事故的发生。 七、对地质人员井下收集的地质、水文、“三下”采煤方面的资料进行分析,对于存在问题的资料及时组织人员整改。 八、负责组织编制矿井“三书”工作、矿井生产所需的地质资料、矿井补勘计划。 九、在总工程师的指导下,编制矿井地质和水文地质灾害防治计划和长远计划。

地质与地貌学试卷、习题及答案

地质与地貌学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风化壳 2.地下水 3.石灰岩 4.断层三角面山 5.洪积扇 二、填空题(共15分) 1.百望山的岩性主要为()和();十渡峰丛地貌的岩性为();周口店采石场的岩性为()。(2分) 2.黄土中多层埋藏古土壤的存在常标志着(),说明在黄土沉积的漫长时期内气候有多次()的变化。(1.5分)3.下列各符号为地层代号,请写出各代号的中文名称:J2(),J x(), Q3(),Q b()。(1分) 4.地质作用普遍存在于自然界,有长期持续缓慢进行的,如()、()、()等,有短暂而猛烈的,如()、()、()等。(2分) 5.岩层产状160?∠30?中,160?和30?分别表示岩层的()和()。(1分)6.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有()、()、()、()四个。(2分)7.根据三角洲的形态特征和形成过程把三角洲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分) 8.冲积平原是指()。(1.5分)9.根据河流阶地的构造和形态特征,可分为()、()、()三种类型。(1.5分) 10.全球地震分布具有规律性,主要集中在3个带,分别是()、 ()和()。(1.5分) 三、选择题(前10题单选,后10题多选,共20分,) 1.安山岩的矿物成分相似于()。 A、花岗岩 B、辉长岩 C、橄榄岩 D、闪长岩 2.在下列几种岩石中:玄武岩、安山岩、花岗闪长岩、砂岩、页岩、片麻岩、石灰岩、石英岩,属于沉积岩的是(); A、花岗闪长岩、玄武岩、页岩、 B、石灰岩、页岩、砂岩 C、片麻岩、花岗闪长岩 D、玄武岩、安山岩、石英岩 3.河漫滩形成于河流的() A、凸岸 B、凹岸

BI工程师岗位工作职责范本

岗位说明书系列 BI工程师岗位工作职责(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52700 BI工程师岗位工作职责 Job duties of BI engineer 说明:为规划化、统一化进行岗位管理,使岗位管理人员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与明确责任制,特此编写。 简介:BI工程师即为从事商务智能行业的工程师。从需求分析师到数据仓库架构师、到etl工程师、数据分析,报表开发工程师、数据挖掘工程师等。 BI工程师职位描述(模板一) 岗位职责: 1、负责数据仓库模型的需求分析、建模; 2、运用BI工具,根据场景需求,投递BI数据需求,研发可视化界面; 3、负责与DBA团队合作规划与建设大数据平台; 4、参与数据平台日常监控维护; 5、负责日常运营活动数据支持,以及公司安排的其他数据相关工作和任务。 任职要求:

1、本科及以上学历,五年以上工作经验,其中至少2年BI工作经验; 2、熟练掌握BI工具(Qlikview、Tableau、Cognos等)相关经验; 4、精通数据仓库架构及原理,能进行数据仓库数据模型的设计,开发; 5、精通Python,能使用Python完成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相关工作; 6、熟练掌握hadoop+spark+hase大数据平台构建、使用。BI工程师职位描述(模板二) 岗位职责: 1、负责公司报表需求沟通; 2、负责数据仓库数据查询,后端报表开发与维护; 3、负责数据仓库后端维护。 任职要求: 1、有2年以上tableau相关报表开发经验; 2、熟练Oracle数据库开发,熟练编写PL/SQL存储过程;

3、熟悉ETL数据处理流程以及ETL的调度流程; 4、擅长分析和阐述问题,沟通交流能力强,乐于分享,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5、较强的沟通能力、学习能力、逻辑思维、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6、有金融行业和互联网背景优先。BI工程师职位描述(模板三) 岗位职责: 1、负责数据仓库的建设,架构设计和落地,实现对产品业务数据化运营的基础支撑; 2、负责数据平台建设,设计并实现对BI分析、数据产品开发、算法开发的系统性支持; 3、相关部门统计分析项目支持。 任职要求: 1、大学计算机相关专业; 2、有在分布式数据处理经验,Hadoop、Hive、MapReduce、HBase等; 3、熟练编写sql语句并优化,有hive、mysql等工作经

2011年地质学与地貌学教学内容及思考题

《地质学与地貌学》教学内容及思考题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一、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目的是为地理专业的学生打好地表自然环境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地表形态的形成与演化方面的知识基础,使学生理解地壳中发生的基本地质过程和地质特征,地球表层系统的各种地貌过程的发生原因、方式和结果,以及地貌过程、地貌形态与其他环境因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关系。掌握地学中的一些基本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掌握野外工作技巧及常用工具的使用,学会阅读和绘制地质地貌平面图和剖面图,以及遥感影象的地貌解译。并为能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资源与环境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打下基础。同时通过课堂讨论、室内实验、野外考察,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研究态度,以及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内容安排 本课程将重点讲授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①阐述地壳中发生的基本地质过程、地质特征和思维研究方法,尤其是与资源和环境研究中相关的一些地质原理和方法,包括地壳的物质组成,化学成分、矿物成分等的地表分布,地质构造及其对区域环境的影响等,侧重培养学生的野外工作和分析能力; ②分析地球表层系统所发生的各种物理过程(地貌过程)发生原因、发生方式和发生结果; ③介绍地貌过程、地貌形态与其他环境因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关系; ④阐明地貌的形成、发展和演化规律。 三、思考题 1.地质学和地貌学是研究什么的?主要采用哪些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 2.什么是地质作用?它包括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3.矿物与非矿物的鉴别原则有哪些?并分析下列物品哪些是矿物,哪些不是矿物,为什 么?有机玻璃、火山玻璃、精盐、石膏、人造金刚石、石灰、蔗糖、碧玉 4.简要说明晶体的实质? 5.异质同像和同质多像的实质是什么?它们在矿物学上有什么意义? 6.不考虑试验方法,人们如何鉴别不同矿物?要求对鉴定矿物的形态学方法和物理性质方 法有一定理解。 7.了解下列几种主要矿物的基本特征并熟练鉴别它们: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钙长石、 钠长石、正长石、云母、石英、方解石、高岭土、白云石、赤铁矿、磁铁矿、褐铁矿、石盐、萤石、黄铜、滑石、蛇纹石、红柱石 8.岩浆岩的主要造岩矿物有哪些? 9.分别从岩浆的化学成分组合规律,以及鲍文反应系列说明岩浆岩的矿物成分组合规律? 10.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特征指的是什么?主要受什么因素的控制?有哪些常见的构造特 征? 11.岩浆岩的化学、矿物成分,以及岩浆岩的结构构造特征有其规律性,其形成原因是什么, 可以分别划分为哪几种主要类型?在此基础上划分的各类常见岩浆岩在成分、产状、结

地质工程师岗位责任制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628 地质工程师岗位责任制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地质工程师岗位责任制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一、岗位职责 第一条认真贯彻执行本专业的技术政策、规范、规程及技术规定,严格按规程规定进行工作。 第二条负责矿井地质及矿井防治水工程的设计、审核、组织实施和总结,上报资料及时准确,搞好物探管理。 负责收集整理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建立健全地质及水文地质台帐,严格按要求编制各种地质及水文地质图纸。 负责本专业的技术报告和总结,经常及时地深入现场,实测和掌握现场状况。及时编制地质说明书,为生产提供可靠依据。采区和工作面结束后,及时编制采后总结。 第三条负责雨季防排水计划的编制及竣工验收工作。 第四条参加矿井生产计划、规划、采区设计、水平延伸设计的编制审批工作,及时提供开拓,延伸工作面的各项任务。

纪地质学与地貌学课件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 考试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 1、第四纪:是新生代最后的一个纪,距今2.6Ma以来。 2、第四纪地质学:研究在第四纪时期发生在地球表层的各种地质事件及其动力机制的一门学科。如:气候变迁、生物演化、构造运动、海平面波动、冰川进退等。 3、地貌学:研究固体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成因、演化和分布规律的一门学科。 4、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的关系:第四纪地质学主要是地球表层沉积物特征及成因;地貌学主要是地表的形态特征及成因。 5、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第四纪的沉积物及其所含物质。 6、地貌学的研究对象是地表形态,即地形。 7、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的任务:1)理论研究:重建第四纪时期的地质演化历史,探究演化规律,预测未来变化。如:气候变化、生物演化、海平面变化等。2)实践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减灾防灾,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如:干旱、土地沙化、泥石流、滑坡、地震、火山爆发、崩塌。 8、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的内容:1)第四纪沉积物的岩性、成因、分布;2)第四纪气候变迁和海平面波动(黄土:温暖:红色;寒冷:黄色);3)第四纪生物界(哺乳动物的繁盛;喜冷植物的扩展;人类发展;人类文化发展);4)第四纪地层;5)第四纪年代学;6)第四纪构造运动;7)地球表层地貌形态特征、成因、分布、演化。 第二章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的基本问题 1、确定第四纪下限的依据:冰川活动、气候变冷、动物化石、人类出现和人类文化、沉积—构造事件。 2、第四纪下限的方案:0.70~0.80MaB.P:(冰川学派)依据:古地磁极性分界(B/M);气候变冷; 1.80~1.90MaB.P:(气候学派)依据:奥都威事件;地中海喜冷动物;真马、真象出现;直立人出现; 2.50~2.60MaB.P:依据:全球发生了大幅度的降温;北极冰盖发生了明显的扩张;北大西洋沉积物中的 冰筏屑数量明显增多;欧亚地区植被发生明显的变化,涌现出大量的针叶树和草本植被,预示气候的恶化;在哺乳动物群方面,真马、真象、真牛的出现;在非洲出现石器;青藏高原隆升加速,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出现厚层的砾石沉积,东亚地区冬季风出现和加强,黄土堆积开始。3.20~3.50MaB.P:G/G界限,气候变冷,南方古猿。 3、中国的第四纪下限:1)北方的第四纪下限:剖面:泥河湾盆地的泥河湾村附近产泥河湾动物群的剖面; 2.50~2.60MaB.P;真马、真象、真牛的出现。2)南方的第四纪下限:云南元谋盆地;河湖相沉积;一、 二段为沙沟组(湖沼相沉积G),三、四段为元谋组(河流相沉积M);2.60MaB.P;高斯正极性与松山反极性的分界。 4、第四纪分期:更新世(Qp)和全新世(Qh),更新世分为早、中、晚,早、中可再分早、中、晚时期, 晚分早、晚,全新世分早、中、晚。 5、冰期和间冰期:全球性降温、降雨减少、冰川扩大、气候带运动、生物迁移、海平面下降。间冰期的 表现与冰期相反。 6、冰期与间冰期、干旱期与湿润期和雨期与间雨期的对比 气候期冰川作用区中低纬度地区N15°~N30°中国 冷期冰期干旱期雨期寒冷、干旱(冬季) 暖期间冰期湿润期间雨期温暖、湿润(夏季) 7、第四纪沉积物的基本特征:岩性松散、成因多样、岩性岩相多变、厚度差异大、含有化石及古文化遗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