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

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
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

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

;由于始发于东南亚地区的危机波及到了东北亚的日本/韩国等地,许多人对所谓“东亚模式”产生怀疑,把这次危归结为“东亚模式”的危机,进而全面否定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在促进快速增长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这样的看法具有片面性,会误导对这次金融危机的认识。; 一、并不存在单一的“东亚模式” ; 界对“东亚模式”的讨论已有一段时间。最初的分歧来自对日本以及后来的亚洲“四小龙”快速增长原因的。它们持续的高经济增长速度是史无前例的。大多数持正统观点的经济学家强调市场力量的基础作用,也有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与欧美发达国家的情况不同,它们的政府(主要是日、韩等国政府)起到了主导的作用。1993年世界银行推出名为《东亚奇迹》的报告,将这两种观点进行调和,认为日本、“四小龙”及印尼、马来西亚、泰国8个国家和地区在1965年~1990年间的快速增长,是政府政策和市场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肯定了日、韩和地区实行的有选择干预措施起到了促进增长的作用。这一引起了对所谓“东亚模式”的更多讨论。比如,保罗。克鲁格曼1994年撰文指出“东亚奇迹是被夸大的神话”,他认为除日本外,大部分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是增加生产要素投入而不是提高要素生产率,与当年苏联的高速增长性质相同;伴随投入增加速度的下降,它们的高经济增长速度最终会降下来。1997年以来,青木昌彦等人则提出系统的“市场增强论”,从克服“协调失败”的角度对东亚政府的经济作用进行了新的阐释。1997年世界银行出版的世界报告《变革世界中的

政府》,也可认为是这一讨论的继续。该报告指出:“没有一个有效的政府,经济和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并且认为政府的核心使命,是完成这样五项基本任务:建立基础;保持非扭曲性的经济环境,包括维持宏观经济的稳定;投资于基本社会服务和基础设施;保持承受力差的社会阶层;保护环境。这一报告认为,对发展家而言,并不是“最小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 其实,东亚国家的发展模式是不尽一致的,不仅这些国家的条件有差异,政府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比如,香港和新加坡均为城市,与当初“二元经济”特征十分明显的韩国、中国台湾及印、马、泰这三个东南亚国家的初始条件差别很大;日本更是早在1885年~1919年间已实现过较快的经济增长。就政府的经济作用而言,初始条件有相同之处的香港和新加坡、泰国和马来西亚、中国台湾和韩国,都有显著的区别;韩、泰、印尼同为危机比较严重并向IMF申请援助贷款的国家,它们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阶段也不尽相同。就对外经济关系而言,外贸和外资在日本经济快速增长中的作用远不如东亚其他国家显著,日本、韩国对待外商直接投资的态度与东南亚国家和香港也有很大差别。简言之,从实际情况看,并不存在单一的“东亚发展模式”,因而也就没有所谓“东亚模式”的危机。; 二、东亚金融危机与金融体系的缺陷密切相关; 这此金融危机在开始时就表现出这样的特点:银行体系越稳固的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香港,其经济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而银行等金融机构越多的国家,经济受到的冲击也越大,在股市暴跌的同时,发生金融危机的东亚国家的共同特征,也是引发危机的主要原因(日本

80年代后期泡沫经济的形成、泡沫破灭后的持续不景气,以及的经济衰退,也同样主要源于其金融体系的缺陷)。那么它们的金融体系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许多计量分析表明,东亚的高速增长与较高的物质资本积累密切相关;而物质资本积累是储蓄转化为投资的结果,储蓄转化为投资的中介组织主要又是金融体系。因此,可以说东亚高速增长的实现离不开其金融体系对储蓄的动员和分配。高速增长时期,以日本为代表的许多东亚国家的金融体系具有一些显著不同于英美国家的特点,比如:(1)更依赖于金融机构贷款而不是证券市场融资;(2)企业的负债—资本比率更高;(3)政府对信贷的分配进行指导和控制,而不是主要进行金融机构监管,并且有时保护和补贴银行等金融机构;(4)银行与借款企业之间的关系更密切(如日本的“主银行”体制);(5)公司之间交叉持股的情况比较普遍(韩国财阀内部企业之间还相互对借款提供担保)。; 在可用储蓄较多(因为居民储蓄倾向较高或积极利用国外储蓄)、政府以快速经济增长为目标的情况下,上述体制的主要优点在于有助于“刺激投资”。; 同时,东亚金融体系在促进投资方面的优越性并不能掩盖它在其他方面的缺陷。主要表现是:政府制定脱离实际的产业政策,直接促使所控制的银行为服从于产业政策的企业提供贷款,带来大量的银行不良资产;银行与企业有密切关系,一些效益差、负债高、亏损严重的企业能不断得到银行的贷款,这些企业倒闭时拖累与之关系密切的银行陷入困境;一些政府官员因为可以对银行贷款施加而获得了为个人寻租的机会,等等。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政府对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的负债提供实际上

的担保(如日本长期坚持“金融机构不破产”的政策,印尼银行的所有者与政府官员有密切关系,泰国的金融公司负债实际上受政府担保,韩国在银行遇到困难时把银行债务视为国家债务),虽然降低了金融机构债权人的风险,却提高了作为债务人的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储蓄,然后大量从事高风险的投资或收益不高的投资。结果是金融机构大量负债、大量投资,并且其短期负债(包括外债)与长期资产之间不“匹配”,导致投资过剩,以及高风险的房地产、金融资产市场有泡沫。股市暴跌、金融机构和企业大量倒闭,作为对上述一系列现象的矫正,是有其必然性的。总地来看,一些东亚国家的金融体系,既成就了它们过去快速的经济增长,也直接与它们目前的金融危机密切相关。

如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如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青阳县丁桥镇金鑫 2011年 6月 根据县委党校 2011年干部任职培训班教学计划安排,通过前段时间赴苏州考察学习所获得经验, 本人认真撰写了此调研报告, 内容主要围绕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现将调研报告汇报如下: 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具有重要地位,自古就有“郡县治,天下安” 。经过改革开放 3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 我国已进入转变发展方式、寻求 科学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那么,从县域这一层面来看,什么样的发展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 什么是有悖科学的发展, 确实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课题。 根据县域经济的特点和实际, 我认为, 迄今县域发展过程中背离科学道路的问题,可以概括为如下八个方面。 表现一:“工业至上论” 在产业选择上,不顾自身条件, 违背所在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 普遍把发展工业作为“立县” 、“兴县” 、“强县”的战略。与城市经济特点不同,我国县一级经济与“三农”密切联系,主要承担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以及生态涵养功能。如果我国 2000多个县都来集中搞工业建设, 那么谁来解决 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目前,县域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是, 若不发展工业, 如何保证农民的增收和地方财政 收入?对于农民增收, 国家已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 但持续增收仍难有保证。由于免除农业税, 工业薄弱的县级财政普遍困难,而上级财政转移支付难以弥补公共支出需求的巨大缺口。解决这一难题的总体思路应当是, 在保持县域承担的主体功能的条件下,不断增大上级财政对县域的转移支付规模(“省县直管”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同时,鼓励县域因地制宜,适当发展本地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加工业及城市配套服务型产业。表现二:“重大轻小、重外轻内”从发展主体上,重视大企业、大项目以及引进外来投资商,而对中小企业、有特色的项目以及县域内本土成长的企业,缺乏应有

东亚_创造经济奇迹的成功经验及其借鉴意义

●东亚模式与浙江现代化 [ 编者按] 近20 多年来, 现代化问题一直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点和焦点。在一个多极化发展的世界上, 各国通往现代化的道路与方式既有共性又有特性,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现代化模式。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所谓美国模式、北欧模式和东亚模式。东亚模式就是在东方儒家文化传统与西方现代文明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方式、经验和道路。它所包括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指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和香港,它们在文化传统上属于儒家文化圈,但在现代化过程中学习并消化了西方现代科学技术、市场经济体制和以民主、法治为核心的人文主义价值观, 从而形成一个多元文化互动互补的社会。 浙江在历史上即与东亚国家和地区有着千丝万缕的经济与文化联系。浙江的经济、人文环境与日本和四小龙也有某些近似之处。因此,东亚模式的许多成功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和汲取的。 下面四篇论文系本院“东亚模式与浙江现代化的比较研究”课题组的研究成果, 分别从经济策略、社会保障、教育规划和人文精神诸层面探讨了“东亚模式”的经验、教训及其对浙江现代化的启示。 东亚:创造经济奇迹的成功经验及其借鉴意义 张仁寿 张仁寿,男,1956 年生,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杭州310025) 东亚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及其成功经验令世人瞩目。浙江不仅与东亚有着相近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 处于同一地缘带, 而且比之于东亚模式中日本及随其后的“四小龙”, 属于走上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后来者, 现在正处在经济起飞时期。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我们要重视研究借鉴东亚模式特别是“四小龙” 经济起飞的成功经验。本文着重考察分析东亚成功地实行政府干预和促进出口这样两个事关经济体制和发展战略的重大问题, 其中的成功经验, 对于加快浙江经济现代化有着非同寻常的借鉴意义。兴工业化国家增加了一倍多。“如果高速增长的分布是随机的, 那么, 如此集中的区域性高增长是极为罕见的, 大约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按亚洲开发银行统计, 过去20 多年东亚地区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8 % , 远远超过世界发展中国家的413 %和工业发达国家的3 %的增长水平。东亚在全世界的GD P 中所占比例从1960 年的4 %猛增到1990 年的25 % 。到2000 年,这一比例将达到30 % 。与此同时,外贸规模也迅速扩大。1965 年,东亚地区的出口额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为10 % ,1993 年已占到2518 % 。据预测,到本世纪末, 东亚贸易增长幅度将占世界贸易增长幅度的的1/ 3 。 进入90 年代, 西方经济景气低迷, 回升乏力, 而东亚经济一枝独秀, 仍然生机勃勃。在1993 —1995 年间, 东亚连续三年GD P 增长率超过9 % , 而且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超过1986 - 1995 年期间的经济增长幅度。据世界银行1996 年发表的《全球经济前景与发展中国家》报告预测, 在1996 —2005 年10 年里, 东亚地区GD P 年均增幅仍将达到719 % , 人均GD P 有望保持过去10 年平均619 %的增长速度。 ·65 · 一、东亚奇迹 东亚的崛起, 已成为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最大奇迹。世界银行自1991 年下半年开始, 组织有关专家对日本、香港、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等8 个东亚国家和地区进行了系统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于1993 年出版了题为《东亚奇迹: 经济增长与公共政策》的政策调研报告。该报告指出, 在1960 年到1985 年之间, 日本和“四小龙”的实际人均收入增加了4 倍多, 东南亚新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考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考 一、县域经济的概念及特点 (一)什么是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也就是说,首先,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它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其次,县域经济有一个较完整的市场调控主体,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并有一定的能动性,且具有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第三,县域经济以市场为导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具有开放性。第四,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其活动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发展重点产业。 (二)我国县域经济的特点 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与发展中,中国县域经济形成了农村性、地域性、层次性、综合性和差异性等基本特点。 1、农村性。在中国,习惯上总是把“县”与农村和农业联系在一起,离开了农村和农业也就不称其为“县”。所以,农村性是我国县域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 2、地域性。县域经济的地域性,是指县域经济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范围,在地理上具有一定的位置和相互间可分割的行政界限。县域经济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各个环节的经济活动,主要是在这一特定区域内进行的,县域的经济管理权限也局限在这一范围内。 3、层次性。是指一个县范围的全体经济的总和,它既有产业的总和,也有各种经济所有制的总和;既有老百姓经济,即就业与收人;也有政府经济,即财政收入和财政收支平衡。从这个意义上看,县域经济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4、综合性。县域经济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经济运行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国民经济的一个缩影,具有与国民经济相对应的各个产业、领域和部门。县域经济集三次产业、集生产和非生产性活动、集经营与管理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5、差异性。县域经济的差异性以及相关联的县域社会差异性,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据统计比较,人均GDP最高的100个县是最低县的15.1倍。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经济实力雄厚,其数量占全国县(市)总数的不足二十分之一,人口占全国县域总人口的不足十分之一,

东亚模式

一、东亚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其局限性分析 (一)东亚模式的基本特征 东亚模式的特征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经济上,主张国家对经济进行适度干预,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有机结合,倡导经济立国,通过实施出口导向型的外向经济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 2、在政治上,实行集权主义和精英治国。严厉的压制性体制成功地维持了一种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而训练有素的技术精英则可以保证决策的合理化和科学化,获得经济增长。 3、在文化上,倡导儒家传统文化。儒家传统文化被称为东亚发展的“文化影响模式”,又称“东方情感型模式”,与被称为“现代型模式”的西方型文化迥异。根植于西方文化的现代型模式追求效率,强调个性。而东方型情感模式则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崇尚集体意识,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宣扬和谐精神,主张用伦理道德信条来规范人的行为和协调人际关系。 以四小龙为例进行解析:四小龙各自模式的合理性。 香港: 高度自由的市场经济能在香港得以存活,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首先,香港是奉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自由港。政府对进出口的商品货物不设关 税;对商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形成不加干预;对所有企业 一视同仁,既不出台扶持政策也不对企业生产决策施加任何干涉,企业拥有完全 自主权。 其次,香港拥有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它通过一系列经济立法和司法, 促进了市场的公平竞争,消除了市场壁垒。这使得企业更有竞争活力,同时获得 进出自由。资金会在市场的自发调节下流向最需要的地方。 第三,香港拥有一个完善的以市场信息为主的信息机制。香港收集、整理和传递信息的机构及媒体很多。这些信息量大而且全面客观的信息机构,保证了香港个人和企业能够及时、准确、迅速而又低廉地获得市场信息。 韩国新加坡台湾 韩国、新加坡和台湾的政府干预之所以能取得骄人的成绩,可以归功于以下 三点:首先,它们采取的干预和调控方式是间接的而不是直接的。 它们强调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基本上不以指令性的方式直接干预经济。 其次,它们确定的发展战略、制定的经济计划和措施符合当时的基本国情。 第三,它们的政府效率都比较高。这点以新加坡政府最为典型。新加坡政 府的廉洁高效得到了世人的公认。 (二)东亚模式的缺陷 东亚模式与“亚洲四小龙”的崛起紧密相关,它的历史成就客观存在,但东亚模式自身也有其难以克服的缺陷: 1、东亚模式本质上是一种赶超模式。为实现赶超发达国家的目标,不少国家政策上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规模的扩张,而忽视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协调发展;重视物质的增长,而忽视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东亚国家发展基本上都实行外向型战略。由于以出口为导向,以外资为增长动力,常常导致对同外资本、技术和市场的过度依赖而忽视内部资本积累和国内市场的开发;一旦外资进入减少或国际市场萎缩,经济增长就失去动力,甚至会出现经济衰退现象。

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修订稿

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思 考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由于始发于东南亚地区的危机波及到了东北亚的日本/韩国等地,许多人对所谓“东亚模式”产生怀疑,把这次危归结为“东亚模式”的危机,进而全面否定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在促进快速增长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这样的看法具有片面性,会误导对这次的认识。 一、并不存在单一的“东亚模式” 理论界对“东亚模式”的讨论已有一段时间。最初的分歧来自对日本以及后来的亚洲“四小龙”快速增长原因的分析。它们持续的高经济增长速度是史无前例的。大多数持正统观点的家强调力量的基础作用,也有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与欧美发达国家的情况不同,它们的政府(主要是日、韩等国政府)起到了主导的作用。1993年世界推出名为《东亚奇迹》的报告,将这两种观点进行调和,认为日本、“四小龙”及印尼、马来西亚、泰国8个国家和地区在1965年~1990年间的快速增长,是政府政策和市场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肯定了日、韩和地区实行的有选择干预措施起到了促进增长的作用。这一研究引起了对所谓“东亚模式”的更多讨论。比如,保罗。克鲁格曼1994年撰文指出“东亚奇迹是被夸大的神话”,他认为除日本外,大部分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是增加生产要素投入而不是提高要素生产率,与当年苏联的高速增长性质相同;伴随投入增加速度的下降,它们的高经济增长速度最终会降下来。1997年以来,青木昌彦等人则提出系统的“市场增强论”,从克服“协调失败”的角度对东亚政府的经济作用进行了新的阐释。1997年世界银行出版的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也可认为是这一讨论的继续。该报告指出:“没有一个有效的政府,经济和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并且认为政府的核心使命,是完成这样五项基

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县域经济的发展既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又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任务。发展壮大特色县域经济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人的观念对经济发展起着导向和制约作用。先进科学的观念能带动经济的发展,落后陈旧的观念阻碍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思想越解放,经济越发展。为此,需在六个方面取得突破:⑴要破除“等、靠、要”的旧观念,发挥主观能动性,善于敏锐地发现经济发展的机遇,靠拼抢精神主动抓住发展机遇;⑵要破除囿于陈规、不敢越雷池半步的旧观念,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敢为天下先;⑶要破除计划经济体制下靠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的旧观念,树立运用市场经济运作和管理经济的新观念;⑷要破除以权代法、以言代法的旧观念,树立依法行政,遵守国际通行的市场竞争规则,信守承诺的新观念;⑸要破除狭隘的地方观念,树立大开放的的市场观念;⑹要树立人力资源越丰厚、素质越高,越有利于吸引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投资的观念,增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强烈渴望,以更优惠的政策、宽松的用人环境和灵活的用人机制,广泛地吸引各种人才。创造唯才是举和人才充分施展才华的“大舞台”,才能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二)突出地方特色,培育和发展县域主导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县域经济更是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从县域内部看,任何一个地方都同时具备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从县域外部看,区域之间的竞争与协作也是同时存在的。特色不浓、结构趋同,竞争的压力将更大,发展的阻力也更多。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在于找准特色。必须依据自身区位、自然和资源禀赋条件,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确定主导产业,实行重点开发,在资源优势中培育地方特色,在传统产品中筛选优势品牌,打造特色产业和名牌产品。提倡一县一业、一乡一品,培育发展特色经济。坚持一业为主,多元互补,全面实施经济林果业、畜牧业和种植业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进一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三)改进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积极培育税源,多渠道增加县域财政收入;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由于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水平落后,银行、居民资金积累能力有限,地方财政基本上是吃饭财政,进行建设的能力有限,需要政府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特别是贫困县、山区小县持续发展需要有长期、稳定、充足的资金供给。 (四)千方百计增加县域城乡居民收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县域,增加县域城乡居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增加县域城镇居

从东亚经济模式的特点看

从东亚经济模式的特点看,主要有:1、较早地实行了以出口导向为主的外向型经济战略和政策。由于东亚国家资源和市埸均有限,都采取了“两头在外大进大出”方式。2、政府较强的干预。建立了行政引导市埸调节相结合的市埸经济体制。(香港除外)3、东亚地区经济呈互补性梯级发展,联系紧密,即“雁行模式”。地区内部贸易比重较大。 拉美发展模式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启示: 2000年以来,中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同期,伴随着外商直接投资大量涌入中国,一些重点产业、领域的核心技术开始被跨国公司所控制,这种情形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拉美国家情况类似。由此,理论界和工商界有人认为中国可能陷入“技术依赖”困境。有关专家分析了拉美发展模式不同阶段的增长驱动及其“技术依赖”形成原因,提出了若干针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启示。 一、拉美发展模式的演化 拉美发展模式演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但其资源驱动型增长的本质始终没有改变。 1. 初级产品出口型发展模式。19世纪初的独立战争结束后,拉美国家普遍接受了初级产品出口型发展模式。该模式是典型的资源驱动型增长方式。拉美地大物博,以出口初级产品来换取外汇收入是天经地义的。就内部因素而言,以下措施无疑是促使初级产品出口型发展模式加速运转的主要因素。第一,来自欧洲等地的大量移民为初级产品生产提供了大量劳动力;第二,除了新开垦的土地以外,教会和印地安人拥有的大片土地也被用来种植农产品;第三,政府大力发展基础设施;第四,大量外国资本进入了拉美的初级产品生产部门;第五,科技的进步使初级产品部门受益匪浅。 2. 进口替代型发展模式。二战爆发后,由于欧洲国家忙于战事而减少了工业制成品的生产,且战争影响了洲际运输线,拉美国家难以用充足的硬通货进口工业制成品。这一状况使得拉美国家发展本国工业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显得更为突出。因此,如果说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促使拉美国家认识到了采纳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的必要性,那么二战的爆发则强化了拉美国家追求这一模式的决心。在实施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的过程中,拉美国家采取了以下措施:(1)对“幼稚工业”加以高度保护。(2)向“幼稚工业”提供刺激性优惠。(3)依靠国家政权的力量,利用国家资本,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并在一些“战略性”部门和私人投资者无力进入的资本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部门中直接兴建国有企业,或在对自然资源领域中的外资企业实施国有化后,将其改造为国有企业。(4)大力吸引外资。(5)开展区域经济一体化。(6)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发展制造业需要大量的资本货和先进技术。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拉美国家只能从发达国家进口资本货和技术。 3. 后进口替代(新自由)发展模式。20世纪90年代,新自由主义思潮在拉美广泛传播,东亚选择市场经济之路并成功起飞的示范效应使拉美开始实施“后进口替代”发展模式,其实质就是自由化市场经济。这一发展模式的主要内容有:贸易自由化;放松对外资的限制;私有化;税制改革;金融改革;劳工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拉美经济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其中突出的一个就是跨国公司对拉美经济的控制不断加强。而且,在进口替代时期拉美引进技术尚有国家对经济生活的有利干预和对国内市场的高度保护,但实施一系列自由化政策后,这些干预和保护不复存在,拉美的科技发展对外依赖越发严重。自由化市场经济以及对外资的严重依赖的一个结果就是与大多数国家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演进的路径不同。在拉美,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占制造业产值的比重在1980年以后的20年间一直都在下降,而农业以及矿业、能源等资源密集型工业的产值则明显增加。 二、拉美“技术依赖”的特征与成因

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_0

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 由于始发于东南亚地区的金融危机波及到了东北亚的日本/韩国等地,许多人对所谓“东亚模式”产生怀疑,把这次危归结为“东亚模式”的危机,进而全面否定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在促进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这样的看法具有片面性,会误导对这次金融危机的认识。 一、并不存在单一的“东亚模式” 理论界对“东亚模式”的讨论已有一段时间。最初的分歧来自对日本以及后来的亚洲“四小龙”快速增长原因的分析。它们持续的高经济增长速度是史无前例的。大多数持正统观点的经济学家强调市场力量的基础作用,也有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与欧美发达国家的情况不同,它们的政府(主要是日、韩等国政府)起到了主导的作用。1993年世界银行推出名为《东亚奇迹》的报告,将这两种观点进行调和,认为日本、“四小龙”及印尼、马来西亚、泰国8个国家和地区在1965年~1990年间的快速增长,是政府政策和市场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肯定了日、韩和台湾地区实行的有选择干预措施起到了促进增长的作用。这一研究引起了对所谓“东亚模式”的更多讨论。比如,保罗。克鲁格曼1994年撰文指出“东亚奇迹是被夸大的神话”,他认为除日本外,大部分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是增加生产要素投入而不是提高要素生产率,与当年苏联的高速增长性质相同;伴随投入增加速度的下降,它们的高经济增长速度最终会降下来。1997年以来,青木昌彦等人则提出系统的“市场增强论”,从克服“协调失败”的角度对东亚政府的经济作用进行了新的阐释。1997年世界银行出版的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也可认为是这一讨论的继续。该报告指出:“没有一个有效的政府,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并且认为政府的核心使命,是完成这样五项基本任务:建立法律基础;保持非扭曲性的经济环境,包括维持宏观经济的稳定;投资于基本社会服务和基础设施;保持承受

高技能人才助推县域经济发展新跨越

高技能人才助推县域经济发展新跨越 高技能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是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推动地域经济不断发展的强力剂。近年来,作为县级市的山东省昌邑市始终坚持把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工程来抓,紧紧围绕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等重点环节,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机制,优化舆论环境,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昌邑高技能人才异军突起。目前,全市技能劳动者达10万余人,高级工以上高技能人才近15000人,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15%,涌现出一大批技术熟练、技能精湛、业绩突出的优秀技能人才。这些高技能人才用自己的材质谱写了现代制造业的新篇章,推动了昌邑经济跨越发展。 有了强大的高技能人才支撑,昌邑的工业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工业企业效益逐年提高。高技能人才纷纷参与到企业技术研发当中,极大地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进程。2009年,全市科技企业取得科研技术成果30余项,转化率达到60%。2004年以来,全市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省科技进步奖等重大科技奖励52项。 破除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把技能人才开发摆上前所未有的高度

高技能人才是企业技术工人的核心骨干,也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过去,由于择业观念、成长环境和需求增加等原因,昌邑市的一些企业曾经出现过技能人才大量短缺的现象,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要推动企业做强做大,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必须把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为此,昌邑市委、市政府拔高技能人才作为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人才工作总体规划,结合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和企业实际需求,对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进行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一系列打造高技能人才的“组合拳”随之展开。 近几年,该市先后制定出台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意见,以及首席技师、有突出贡献技师选拔管理办法等10多个专门文件。为形成合力、建立长效机制,由市委组织部牵头,成立了有关部门参加的高技能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各方面力量,推进技能人才开发。从2008年起,市委、市政府把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纳入对镇街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和市直部门工作绩效考核范围,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各级各部门工作政绩的重要依据,有效地增强了各级各部门特别是“一把手”抓技能人才开发的意识。 全市各级部门不断加大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投入。近五

(发展战略)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思路与措施的几点思考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思路与措施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域行政区间内或其经济空间范围内的经济。其最大的特点:一是农的成份大,整个经济与农的联系也即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非常密切。二是整个经济相对落后。三是在经济发展的相当阶段内,往往与当地的资源优势相联系。 对县域经济概念它的内涵外延,还需要理论界认真研究。因为,这对探讨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发展规律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应从县域经济与市域、省域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共性与个性,各个县的共性与个性以及当前县域经济所处的历史方位等不同方面,深入研究县域经济的特点、规律等,以此更有效地指导县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宏观、微观政策和措施。 一、关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和发展重点 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当前各界最关注的是“三农”及相关问题,特别是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工业化和城镇化、农业劳动力转移、农业产业化经营等等,并对这些问题都有了比较丰富、比较深入的探讨。 我认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基本任务是加快“三农”问题的解决,突破口是加快工业化进程,基础配套和发展的集中体现是城镇化程度的提高。其中:基本任务是加快“三农”问题的解决,即“三农”问题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县域经济的整体工作要围绕着或立足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来展开,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突破口是加快工业化进程,即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要靠工业来带动,包括农产品增值主要靠工业来转化,农业劳动力转移首先靠工业来吸纳,城镇建筑业、服务业的发展首先要工业发展来创造需求和积累资金等等。所以,县城经济发展中,工业是重中之重,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出路所在。基础配套和集中体现是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即一二三产业特别是二、三产业的发展需要城镇化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硬件环境来配套,而城镇化水平要与一二三产业特别是工业的发展需要相适应。城镇化水平滞后会制约一二三产业的发展,而太超前则不仅不会必然推动一二三产业的必然发展,还会成为无本之木,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关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以及发展规划,当前应特别注意要立足县情,辩证地、全面地看问题。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既要跳出“三农”抓“三农”,也还必须立足“三农”抓“三农”。跳出“三农”抓“三农”,从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看,无疑是正确的,这是我国抓“三农”思路的一个重大进步。但现在流行的一个热门话题是:跳出“三农”抓“三农”,就是“三农”要“三化”,即农村城市化、农民居民化、农业工业化。我认为,这就走向了极端,既是不可能的,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也会是十分有害的。无论到什么时候,“三农”只会减少,不可能被全部“化”了。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三农”工作的整体思路还只能只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在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立足“三农”抓“三农”的同时,不断提高农村的城市化水平,农业的工业化程度和农业劳动力向非农劳动力

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新选择

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新选择-经济学阶梯教室 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新选择 点击数:【字体:小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一位外交官把实现东亚经济共同体这个目标比作“梦想桃花源”——渴求是强烈的,但企及的道路却是艰难的。人们设想出了很多路径,却发现没有一条容易行得通 “当我将几十厘米厚的EPA行动计划放在小泉首相的面前时,他发出了‘哎呀’的惊叹声。”这是日本外务大臣麻生太郎在国会演讲时提及的一个小细节,这是在2006年3月。5个月后,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二阶俊博于8月23日作为日本政府代表,向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召开的东盟经济部长会议正式提出建立东盟与中日韩和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10+6”自由贸易区(FTA)。这是一个包括了日本以往所有的EPA设想、旨在实现东亚经济一体化的“一揽子”计划。 日本的东亚EPA构想 事实上,早在2002年,日本就在东亚地区启动了EPA谈判。所谓EPA(Economic Partner Agreement,经济伙伴协定),简单说,就是日本政府提出的带有自己鲜明特色的“FTA”(Free Trade Agreement,自由贸易协定)。以“日本—新加坡EPA”——日本EPA计划中的第一个成功案例为例,它不仅包括了传统的自由贸易协定(FTA),还包含投资规则、服务贸易规则、人员自由移动以及资本市场的共同规则,甚至规定了日新贸易、投资以日元标价、结算的规则。概括之,EPA是促进合作以及经济活动能够达到一体化的范围较广的一种协定。 日本的EPA计划,将包括东盟十国(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中国、日本、韩国以及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等16个国家。拟议中的自由贸易区总人口将达31亿人,涵盖全球半数人口,将超过欧盟加上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约国的总人口;国内生产总值(GDP)将近10万亿美元,约占全球1/4,逼近美国12.5万亿美元的规模。 根据这个行动计划的战略步骤,日本将争取于2007年3月与东盟、印度尼西亚达成EPA 协议,于2007年前争取与越南、文莱、印度以及澳大利亚开始EPA谈判;同时争取在2008年后研究日中韩自由贸易区,缔结一个高水平的EPA;最终努力于2008年开始东亚EPA谈判,争取在2010年达成协议。 自2002年,日本与东亚国家的EPA谈判一直在进展之中(表略)。 从EPA具有的更广泛内容来看,日本之所以选择EPA而非简单的FTA,是因为EPA所涵盖的投资、服务贸易、人员自由移动以及资本市场等新领域,正是日本具备优势的领域,这将有利于日本在EPA缔结过程中,获得在这些领域的规则制定权,从而在东亚自由贸易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 而从EPA谈判进展表中也可以看出,日本安排与之谈判的国家先后次序很有“讲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日本经济研究室主任张季风研究员对《商务周刊》解释说,日本选择新加坡作为第一个“突破口”,是因为“后者完全是一个城市化的国家,双边不存在农产品市场开放的问题”,这对日本这个农业保护方面极其敏感审慎的国家来说,无疑是缔结EPA的首选。而此后展开与菲律宾、马来西亚进行谈判,用张季风的话来说,则是“与中国赶跑‘与东盟经济关系合作’”的结果,因为在2001年11月,中国宣布在未来10年内与东盟建成自由贸易区,这一举动让日本大为吃惊,所以在随后的几年内,日本将与东盟的EPA 谈判放在了其“经济外交”政策的首位。 日本与中国的EPA谈判日程在所有东亚国家中被日本放在最后。“这不仅仅是因为中日

东亚经济发展模式多样性研究(doc20)(1)

东亚经济发展模式多样性研究 经济发展模式的概念与内涵 东亚经济发展模式是多样性的,还是单一的,长期以来一直是国际经济理论界争论不休的问题(注: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新加坡、韩国、XX、XX、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中国和越南十个东亚经济体。)。在浩瀚的学术文献中,有关概念的使用及其内涵极其混乱。因此,在探讨东亚经济发展模式多样性问题之前,必须区分“东亚模式”、“东亚经济增长模式”和“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概念及其内涵上的差别。 笔者认为,东亚模式这个概念属于历史学与社会学的X 畴,是从历史学与社会学的角度考察东亚国家和地区主要是“亚洲四小龙”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其内涵是指“亚洲四小龙”在相似的历史、XX、文化(尤指儒教)的背景下,在强政府的干预下,重视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在经济与社会生活各方面实行赶超战略,加速实现现代化的一种模式。东亚经济增长模式则是属于经济学的概念。其研究对象是东亚地区经济增长规律及其增长源要素,包括劳动投入要素、资本投入要素以及扣除劳动与资本投入后的促进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东亚经济发展模式

的概念也属于经济学的X畴,是从经济学的角度考察东亚发展中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以及基本经济发展状况。其本质内涵是分析东亚发展中国家与地区建立在经济增长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包括研究人均国民收入或人均GNP的发展趋势;经济结构的基本变化;经济的外部平衡能力;主要由本国(地区)人民而非外国人参与的经济发展过程及相应的收入分配关系;与之相适应的经济政策与管理体制(注:参见马尔科姆·吉利斯等:《发展经济学》第一、三、四章。W.W.Norton & pany1987年第二版;迈克尔·托达罗:《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中译本,中国经济1992年版,第79页。)。但是,随着近些年来各门学科的相互融合,经济学家在考察一国经济发展时,已将视野从经济增长扩展到社会发展等更为广阔的领域。同时,为了简便,在国内外经济论文中,东亚经济发展模式通常被统称为“东亚模式”。 阅读有关英文论文或著作时,可以发现,东亚模式在英文中有两种表述:即East Asian Models和East Asian Model,虽然仅相差一个字母,但是二者的概念与内涵却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意为东亚地区的各种模式,后者则指东亚地区单一的模式。

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做法

编者按:山东省邹平县曾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2000年经济实力在山东省140多个县市区中排名中游偏下。近年来,邹平县立足实际成功走出了一条工业强县、统筹城乡、跨越崛起之路,连续8年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行列,稳居山东省第一经济强县。驻郑办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邹平县“工业强县、统筹城乡”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供领导参阅。 山东省邹平县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 一、基本情况 邹平县隶属山东省滨州市,东接淄博,西邻济南,南依胶济铁路,北濒黄河,辖12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858个行政村,人口73万,总面积1252平方公里。 (一)经济发展情况 邹平曾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2000年经济实力在山东省140多个县市区中排名中游偏下。近年来,邹平县立足实际,解放思想,成功走出了一条工业强县、统筹城乡、共建共享、跨越崛起之路,经济社会始终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连续8年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行列,先后超越山东省的寿光、滕州等经济强县(市)稳居山东省第一经济强县。 经过多年跨越发展,邹平县基本建立了以家纺服装、新型材料、食品医药、机械制造、精细化工、高档用纸等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培养壮大了以魏桥集团、西王集团、长星集团为代表的一大批大型企业集团。邹平先后被授予全国

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全国新能源产业百强荣誉称号,2011年,邹平位列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第15位、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第11位、全国中小城市最具投资潜力百强第3位。 (二)城乡统筹发展情况 近年来,邹平县以建设生态园林型现代化鲁西中等城市为目标,坚持城乡一体、区域统筹发展,城乡面貌实现大变化。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54平方公里,人口39万,基本搭起了中等城市发展框架,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形象大幅提升。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城镇化水平达到62%。加快推进新农村和社区建设,被确定为首批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功创建国家卫生镇2个、省级3个,7个镇通过省级环境优美环境审核。2008年获国家园林城市荣誉称号,2010年被评为中国城乡建设范例城市、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县。 (三)社会事业发展情况 邹平县注重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和经济共同发展。“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教育投入34.3亿元,新增校舍面积31.8万平方米,幼儿园入园率达到98.36%。投资5000多万元实施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211取暖、“三免惠民”工程,对全县初中、小学学生全部免除杂费,对经济困难学生免除书本费、补助寄宿生活费。每年投入400多万元实施农村小学生乘校车补助工程,收益学生近2万人。2010年被评为山东省教育工作先进县。深化创新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达到了每个镇办有一处规范的卫生院、每3000人左右有一处社区卫生服务站、每500人左右有一处卫生室的标准。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思路与措施的几点思考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思路与措施的几点思考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域行政区间内或其经济空间范围内的经济。其最大的特点:一是农的成份大,整个经济与农的联系也即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非常密切。二是整个经济相对落后。三是在经济发展的相当阶段内,往往与当地的资源优势相联系。对县域经济概念它的内涵外延,还需要理论界认真研究。因为,这对探讨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发展规律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应从县域经济与市域、省域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共性与个性,各个县的共性与个性以及当前县域经济所处的历史方位等不同方面,深入研究县域经济的特点、规律等,以此更有效地指导县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宏观、微观政策和措施。 一、关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和发展重点 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当前各界最关注的是“三农”及相关问题,特别是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工业化和城镇化、农业劳动力转移、农业产业化经营等等,并对这些问题都有了比较丰富、比较深入的探讨。 我认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基本任务是加快“三农”问题的解决,突破口是加快工业化进程,基础配套和发展的集中体现是城镇化程度的提高。其中:基本任务是加快“三农”问题的解决,即“三农”问题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问

题,县域经济的整体工作要围绕着或立足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来展开,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突破口是加快工业化进程,即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要靠工业来带动,包括农产品增值主要靠工业来转化,农业劳动力转移首先靠工业来吸纳,城镇建筑业、服务业的发展首先要工业发展来创造需求和积累资金等等。所以,县城经济发展中,工业是重中之重,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出路所在。基础配套和集中体现是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即一二三产业特别是二、三产业的发展需要城镇化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硬件环境来配套,而城镇化水平要与一二三产业特别是工业的发展需要相适应。城镇化水平滞后会制约一二三产业的发展,而太超前则不仅不会必然推动一二三产业的必然发展,还会成为无本之木,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关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以及发展规划,当前应特别注意要立足县情,辩证地、全面地看问题。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既要跳出“三农”抓“三农”,也还必须立足“三农”抓“三农”。跳出“三农”抓“三农”,从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看,无疑是正确的,这是我国抓“三农”思路的一个重大进步。但现在流行的一个热门话题是:跳出“三农”抓“三农”,就是“三农”要“三化”,即农村城市化、农民居民化、农业工业化。我认为,这就走向了极端,既是不可能的,对

关于某发展县域经济地几点建议

关于发展县域经济的几点建议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大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或基本单元,是国家宏观调控下,以县域经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广大乡村经济为基础的区域性经济。根据市政协领导的统一安排,我们组织调研组对我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根据调研情况,提出几点不成熟的意见和建议: 一、发展县域经济的现实意义 县域既是城市与农村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的结合部,也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县域经济作为社会经济功能比较完整和相对独立的综合性经济单元,处于国民经济的中观层次。随着农业税的全面取消和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深入,县域经济发展的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新形势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对于繁荣农业农村经济,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石。县域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能低估,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石,处于强国、强省、强市和为民、安民、富民的第一线,是统筹城乡发展、维系群众生活和巩固基层政权的关键点。 (二)发展县域经济是富民强县的必然选择。县域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动机。发展县域经济既是加速推进农业产

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财政增长的有力举措,是实现富民强县的最有效、最现实的发展路子,也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必然选择。 (三)发展县域经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六大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鲜明地提了出来;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二次会议也提出要“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2005年出台的中央1号文件又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党中央、国务院之所以再三强调这个问题,是因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没有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就会落空。 (四)发展县域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五)发展县域经济是破解县域经济各种矛盾的必由之路。根据2002年底的统计,全国约有55%的县靠国家财政补贴。全省2002年财政支出分析结果表明,县级支出中90%的比重用于保证行政机关运转和保障事业支出,仍然属于“吃饭财政”。因此,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培植壮大县域经济规模和实力,是提高区域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的必由之路。

工业园区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工业园区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渭南市工业园区发展现状调查 陕西调查第32期总第305期 2013-11-5 10:37:00 工业园区是依托市、县区域形成的一种聚集型的产业圈,工业园区的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紧密相连。《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园区发展的指导意见》(2009年)中指出:“实践证明,发展县域工业园区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资源、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有利于集聚生产要素、形成产业集群,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抓手,是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近日,我们对渭南市的工业园区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工业园区经济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区域总体水平,园区企业有力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但是,工业园区入驻企业较少,配套生活、环保设施建设滞后,人才流失、供需结构性矛盾等问题成为制约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工业园区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焦点 1.政策扶持产业园区建设 2007年陕西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大力推进中小企业产业化、集群化、园区化发展的思路,全省工业园区建设得到快速发展。2008年,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陕西省中小企业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园区发展的指导意见》,从政策层面保证了县域工业园区的规范发展、科学运行。2009年,省政府又印发了《陕西省加快县域工业化发展纲要(2009—2012年)》,其中着重提出了要在现有187个县域工业园的基础上集中力量抓好100个重点园区建设,并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加快发展步伐。2011年制定了《县域工业集中区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确定对集中区内基础设施、标准厂房及配套设施、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企业孵化器)等项目给予重点支持,两年安排省级专项资金1.46亿元,共支持了116个项目,总投资达55.29亿元。 渭南市2007年开始集中建设工业园区。市政府先后制定印发了《中共渭南市委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市开发区工业园区发展的意见》、《渭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开发区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的意见》、《渭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开发区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管理办法》等文件,在财政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税收、高端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并制定了跨区域经营企业、产业联合转移企业的具有针对性的发展政策。经过6年多的建设,全市工业园区的数量已达13个,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省级开发区2个、省级重点县域工业园区10个;一期规划建设面积118平方公里。 目前,园区入驻企业从2009年底的264户增加到2013年6月底的927户;园区主导产业由单纯的工业逐步向发挥各自区域优势的农业及服务业产业拓展,分别形成了以农副产品加工、现代医药、精细化工、机械装备制造、煤化工、钢铁等为主导的产业园区。园区的规划建设及相关事务由独立的园区管委会进行管理,政府投资,企业受益,产业基础良好,充分发掘区域优势和特色产业,培育核心竞争力,吸引市、县内外甚至国内外企业集聚园区。截止2013年6月底,13个工业园区完成水、路、电、气等基础设施投资83.70亿元,投资强度为0.75亿元/平方公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