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银行信息化发展之路

中国建设银行信息化发展之路
中国建设银行信息化发展之路

特别策划?专i: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设银行”)信息化工作自1984年起步,经历了从单点作业到网络化覆盖全行、从各分行自成体系到全行大集中、从专注柜面业务综合处理到多渠道建设并行,从粗放型经营到精细化实施的发展历程,信息技术在服务与产品创新,流程再造、管理改革,风险防范与控制等层面的应

30中国金融电膳2009?5用日趋广泛和深入,在推动业务发展、商业化改制、海外上市、战略转型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近几年来,随着科技发展规划的逐步落实和数据大集中等重大工程的成功实施,中国建设银行的信息化开始走上整体规划、集约经营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中国建设银行构建了。一部两中心”的信息技术管理架构,即信息技术管理部、软件开发中心、数据中心。并且信息技术管理部还设立了公司业务、个人业务、后台业务三个业务支持板块,直接面向所服务的业务部门提供专业化的ITI]臣务支持。

中国建设银行在渠道整合、流程控制、产品服务、管理决策和基础应用五个层级进行信息系统建设,通过科技规划项目群的实施,逐步建成集中应用,松散耦合的全行统一应用体系架构。

中国建设银行不断加强信息技术创新力度,不断改造业务流程,推动网点转型,加强产品创新。通过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个人业务系统建设方面,一批关联客户密切的创新项目陆续实施,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信用卡和证券等重要系统先后优化投产,个人贷款系统项目、呼叫中心整合项目完成全国推广,公司业务系统建设方面,重要客户服务系统,证券资金托管系统(CTS)在优化原系统的同时,启动并逐步完善新系统建设,对公信贷业务流程(CLPM)系统完成全国推广,网上贸易融资系统(e.Trade)稳步推进-后台业务系统建设方面,企业资源管理财务(ERPF)系统、对公信贷资产12级分

类项目全行投产,数据仓库系统功能不断扩展,内部评

级系统与分行操

作型数据存储

(ODSB)等系统不

断完善,有效支

撑了全行管理能

力的提升;在控

制操作风险系统

建设方面,柜面

业务风险监控系

统已上线应用,

加强了对账户可

以交易、柜员的

操作进行准实时监控,现金出纳管理系统的应用,加强了对柜员尾箱、网点、金库的现金管理和监控,授信业务监控系统建立和应用,实现对CLPM和A+P中的公司、个人授信业务

特别策划?专置

(流程)进行分析和关键风险点的监控,在基础应用系统建设上,通过操作型数据存储系统(ODS),内容管理平台(ECM)、企业客户信息整合系统(ECIF),全行网络管理(NMS)以及信息系统认证授权平台(UAAP)的建设,可以为其他各类信息系统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

2l世纪是一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为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和保障。一流的商业银行需要一流的科技支撑。中国建设银行将不断深化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建立健全科学、合理、高效的IT治理体制和风险防范与控制机制,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促进科技与业务进一步融合,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实现业务快速发展。圜

文/中国建设银行

(上接第29页)面支持管理层的决策,如资产负债管理、风险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及利润贡献度分析等。

目前,IT蓝图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客户信息采集补录、账户清理工作加快进行,数据质量显著提高,核心银行系统用户手册编写完毕,试点行投产准备工作稳步推进,数据迁移通过多轮验证,顺利完成多轮切换演练;对核心银行系统消化与吸收的进程进一步加快,面向全行各级管理者及广大员工的培训普遍展开,集成测试工作进入回归测试阶段,用户验收测试进入筹备阶段。

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利润贡献度分析(PA)项目顺利投产,对公客户和高端个人客户的利润贡献度、盈利结构和忠诚度分析在全行的应用全面展开,为建立健全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客户经理与产品经理考核机制提供了信息支持。数据下传平台、报表平台和征信系统的功能进一步完善,数据质量大幅提高。总账、财务管理、企业级客户单一视图、管理信.g,/J民务平台等配套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基于。两地三中心”目标架构的基础设施布局已经形成。生产中心、同城备份中心和异地灾难备份中心已初步具备运营能力,为提高核心业务系统的容灾能力、增强对业务不间断运营的支持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银行将持续完善信息科技治理架构,逐步建立完备、高效、优质的开发,测试和运行维护管理体系,提升质量控制与管理水平,进一步促进信息科技建设与业务创新的高效互动,构建具备支持业务创新、风险控制、集约化管理长远发展能力的信息科技平台。哪

文/中国银行

FINANCIALCOMPUTEROFCHINA2009?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