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局企业改革经验

交通局企业改革经验
交通局企业改革经验

---------------------------------------------------------------范文最新推荐------------------------------------------------------

交通局企业改革经验

牢固树立群众观念   平稳推进企业改革

华容县交通局

2004年,我局在市局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上级没有注入资金支持,没有一名县级领导具体抓,改革的各项优惠政策极难落实兑现,干部职工人平受偿不足8000元的情况下,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充分发挥干部职工的积极性,讲政策法规顺人心,凭公平公正稳人心,靠排忧解难暧人心,顺利完成了县航运公司、装运公司和汽车修配厂三家单位改革的各项任务,三家企业1428名干部职工的身份全部有偿解除,支付611名职工受偿金474万元,817名退休职工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接管,所有职工档案全部移交社区,国土、房产手续全部到户到人,期间没有一名干部职工到市县上访闹事。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让改革共识深入人心

交通企业改革是一场深层次的攻坚战,不仅涉及到利益的调整,而且也触及到观念的碰撞。我县交通企业改不改,如何改?当时可以说是顾虑重重,争议不断。有的主张立即改,马上改,趁企业还有一些资产可变现,快点分光走人;有的主张维持现状,认为交通企业队伍庞大,牵一发而动全身,搞得不好就会捅“马蜂窝”,出乱子,怕收

1 / 19

不了场;有的认为交通企业属于特殊行业,具有行业优势,不改革也能维持下去,能拖则拖,何必劳神费力,自讨苦吃。为此,局党委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经过反复讨论,权衡利弊,大家一致认为企业改革正当其时。一是上级有政策,有优惠条件,支持企业改革。二是企业能够支撑到今天,说到底,靠的是行业垄断优势,如果直面市场,企业必死无疑。三是干部职工有要求。在走访座谈中,大部分干部职工对企业现有的经营机制不满意,要求改革。特别是一些有资金、有技术、有管理经验的同志,要求改革的愿望更强烈。通过讨论,局党委一班人认识到改革上合政策,下顺民意,不仅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而且树立了信心,坚定了决心。为充分发挥企业负责人在改革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我们根据他们既是改革执行者,又是改革的对象,因而有想改革、喊改革和怕改革的矛盾心理,采取大会发动、个别座谈等办法,提高他们的认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另外,为使广大职工的思想与改革同步,我们以企业面临的困境作教材,采取算“三笔账”的办法,即算经济亏损账、算资产消耗账和算改革效益账,从而使广大职工思想高度统一到改革上来,使企业干部职工认识到深化交通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是促进交通企业发展壮大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是大势所趋,现实所迫,“早改早主动,晚改就被动,不改死路一条”,营造了浓厚的改革舆论氛围,为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增强了内在动力。

县航运公司是一个有50多年历史、干部职工1051人、改革难度较大的企业,去年4月份全面启动改革后,我们分别组织召开了在岗人

---------------------------------------------------------------范文最新推荐------------------------------------------------------ 员会、职工代表大会、中层骨干会、退休人员会,反复宣传改革政策,并印发了《企业改革征求意见表》311份,征求职工意见,把握好了舆论导向,改革的共识深入人心。

二、把握政策,依法依规,凭公平公正赢得人心

企业改革涉及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政策性非常强,稍有不慎便会引发事端。为此,我们把走群众路线作为解决具体矛盾和难点问题、加快改革进程、确保社会稳定的重要办法,坚持大家的事情大家议,群众的事情群众办,效果十分明显。

一是坚持依法依规。在制定方案时,我们做到了有法律条文的不越线;有政策依据的不越界;有纪律要求的不违规。在县政府出台的《华容县商贸流通企业政革实施意见》的基础上,我们针对交通行业的实际,专门研究了《劳动法》、《破产法》等法律,查阅了国务院和省、市近年来下发的所有关于改革的文件,确保改革方案、解除劳动关系协议等重要文书都合法有效。如在讨论方案时,干部职工对血吸虫病是否实行病残补偿的问题反映比较强烈,我们有一部分职工长期在血吸虫疫区工作,其中通过鉴定的就达240多人。假如对这些员工实行病残补偿,可能会达到一个天文数字。于是,我们走访了劳动、血防部门,还专门查询了有关职业病和血吸虫病的政策规定,获知血吸虫病只限肝腹水和脾脏切除两种情况有补偿。这样在实施过程中,既合法、又合理,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职工都能接受。

二是坚持依靠群众。这次企业改革从根本上解除了职工的身份,职

3 / 19

工一下子由“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无论在思想上、感情上还是利益上都比较痛苦。我们一方面开门办公,不回避矛盾,直面现实,不怕麻烦敢碰硬,耐心、细心、真心地做好每一名上访人员的思想工作,全年共接待到局机关上访人员6批19人次。另一方面,我们充分相信和依靠广大干部职工,充分遵重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让绝大多数职工气顺心明,理解改革、参与改革、支持改革,最大限度地减少改革的摩擦和阻力。因此,在改革的全过程中,我们自始至终引导、支持职工积极参与改革。如县航运公司过去由于种种原因,有143名职工被除名。改革时,这些人强烈要求参与受偿,对此我们采取问卷调查形式征求广大职工意见,最终否决了他们的要求。县装运公司对40多名企业轮换工要求解决养老保险和参与职工受偿、以及文革中误判刑人员要求补偿等问题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充分发挥职代会的决策作用,使矛盾和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

三是坚持公开公正。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坚持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到底,谁说了都不算,只按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办,保证了政策执行的刚性和各企业横向之间的可比性,避免了人为制造心理上的不平衡。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没有关起门唱“独角戏”,做群众的“包办者”和代言人,而是开门改革,坚持了公开透明、阳光作业的原则,资产清查结果、职工身份状况、资产处置过程、职工受偿情况等全部上墙公开。一句话,只要能够向职工公开的统统上墙公开,并留下充足的时间让职工针对公开结果发表意见,反映问题。如针对县航运公司178名职工拖欠承包款354万元的问题,我们督促该公司

---------------------------------------------------------------范文最新推荐------------------------------------------------------ 经理一班人在职工代表的监督下主动与职工对账,核实账目380多笔500多人次。由于公平、公正,通过艰苦努力,所有欠款职工都表示接受认账。

三、以人为本,多办实事,靠排扰解难稳定人心

改革效果好不好,关键就看有没有后遗症。为确保资产卖得出,职工卖得断,稳定有保证,一年来,我们坚持“改革与稳定并重”、“改革无情,操作有情”的原则,积极稳妥地解决各种难题,化解各种矛盾,做好了职工安置受偿及企业重组工作,巩固了改革的成果。

一是争取政策保稳定。在资产清算受偿过程中,我们发现如按规定缴纳养老后备金,大部分职工都有可能“零受偿”。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积极向县委、县政府反映实际困难,求得了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的理解和支持,为我县三家改制企业1428名干部职工人平减免近3000元养老后备金约400万元。同时,我们不畏困难,不怕麻烦,还积极帮助县航运公司追回历年防汛运费欠款59万元,主动与社区和有关职能部门衔接协调,做好改制企业的档案移交工作,并为航运、装运51名符合条件的职工争取办理特殊工种提前退休。

二是多办实事保稳定。航运公司是我县特困企业之一,大部分职工生活相当困难,只能长期借住公司住房。公司破产过程中,我们报法院同意,对房屋进行低价出让,但这些职工仍然买不起房屋。为此,我们又征得法院的许可,通过公司破产清算监督小组讨论,先后三次下调房屋价格,解决了300多名职工的住房困难。航运、装运两公司

5 / 19

积极向县民政部门反映情况,争取500多人解决了“低保”。另外,我们还克服困难筹资19.2万元为三家改革企业94户职工住房进行了水电分户改造,翻修屋面近2000平方米,硬化场地800多平方米,并为所有职工家属楼办理了房产过户手续。今年春节前,我们又发动干部职工捐款10.6万元,由局领导带队走访慰问三家企业的职工130户,真正把温暖送到了他们的心坎上。

三是积极推荐就业保稳定。在改革过程中,在资产变现后,我们没有满足“一改了之”,“一卖了之”,而是千方百计,努力做好原职工的再就业工作。资产拍卖变现后,为确保受偿职工能最大限度地再就业,我们在与新的业主签订合同时,总是坚持把优先聘用原单位职工作为重要的一条写进合同。据统计,三家企业现共有150多人被返聘。如县装运公司、县汽修厂的资产整体拍卖后,通过我们的努力,两家单位原在岗人员中分别有53人、28人被新企业聘用。另外,我们还积极与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联系,为三家企业的卖断人员办理《再就业优惠证》466本,春节后组织劳务输出200多人。由于我们处处为职工作想,使他们真正得到了实惠,实现了交通企业“无震荡”改革。

二○○五年三月二日

保持党员先进性 发挥表率作用为纳税人服务

---------------------------------------------------------------范文最新推荐------------------------------------------------------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怎样,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事业,影响到党的形象。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共产党员都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率先垂范。广大人民群众是从党员的先进行动中,认识到我们党是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从而自觉地跟党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化为自己行动的指南。但是在共产党员的队伍中有一小部分同志被错误思潮所俘虏,丧失了政治立场,有的热衷于封建迷信活动,有的腐败堕落,跌入犯罪的泥坑。因此,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很有必要。在我们税务战线上共产党员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把这一活动落到实处就能更好的为纳税人服务。

要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我认为首先学习是很重要的。面对当前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知识恐慌”、“本领恐慌”的问题普遍存在。不加强学习,观念就会老化陈旧,知识得不到更新,服务质量就跟不上纳税人的需求。共产党员的能力素质如何,不仅关系到现实的党的执政能力,还影响着党的长远的执政地位。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充分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只有真正把学习当成第一需要,专心致志地“加油”、“充电”,才能成为带领群众不断创造辉煌的“学习型党员”、“学习型干部”,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必须注重政治理论水平的提高,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使每一个党员牢记自己的使命,

7 / 19

深刻认识到,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小富即安、小进即满,不是共产党员的思想境界和胸怀,应当开阔眼界,奋发进取,物质生活逐渐富裕了,精神生活也要健康发展,思想文化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共产党员应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表率作用,体现到为纳税人服务之中。第一,牢记宗旨,克己奉公,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努力按照人民利益标准衡量自己、要求自己。第二,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坚定地站在改革的前列。每个党员都要自觉地投身于改革,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团结和带领群众推进改革。在遇到困难时,不悲观失望,不怨天尤人,同群众一起,知难而上,群策群力,做改革的促进派和发展生产力的带头人。第三,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努力创造一流的业绩。共产党员发挥模范作用的过程,是扎扎实实工作的过程。坐而论道、唱高调,大事干不来,小事又不干,就不会是“模范”,群众也最反感。第四,艰苦奋斗,发扬优良传统,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应当自觉地把共产主义道德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带头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身体力行社会主义道德。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接受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踏实工作,做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模范,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模范,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模范。

---------------------------------------------------------------范文最新推荐------------------------------------------------------ 我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对我们每个党员都是一次深刻学习的机会。通过学习,让我们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和党性修养的水平,用党员先进性来对照检查自身,从中查找自己的不足。学习专业知识是一种积累,但先进性的学习更是一种人生的积累,它能使人生观和价值观得到不断升华。只有在学习中认真去体会、去对照、去改进,我们的思想境界才会得到进一步提高。一般群众审视党员会比普通人高一个标尺,作为党员就更应时刻牢记党员的宗旨,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全身心地投入到为纳税人服务的工作中去,真正体现“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从而在群众心目中树立共产党的先进形象。

兴化是农业大市,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当前,在全党全社会强调科学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更加深切地认识到,发展生态农业对建设现代农业的极端重要性。现在可以这么说,对一个地区而言,生态是基础、是品牌、是发展、是后劲,而这些在农业上则表现得更突出、更直接。下面,主要结合兴化实际,在这方面作一些初步探讨。

  一、发展生态农业是兴化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

9 / 19

众所周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现代化不管搞到什么程度,都不能丢掉这个基础。兴化位于江苏里下河地区腹部,有着2393平方公里的面积,155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达133万之多。作为历史上的农业大市,其优势和特色一直是较为明显的。多年来,我们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努力实践加快做强农业,建设现代农业。2002年我市被认定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江苏省生态农业示范县后,我们进一步坚定了扬生态农业优势,走特色产业之路,切实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已有的实践、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都充分表明,兴化农业要不断突破,发展生态农业是必然选择。

只有发展生态农业,才能进一步彰显兴化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兴化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生态环境好,农业资源丰富。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河流纵横,雨量充沛,195万亩耕地基本上是“吨粮田”,可以说是一个天然的米粮仓。好的生态资源是我们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基础。而用好资源优势,必须处理好利用与保护的关系。现实生活中,因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而造成对环境的破坏不乏其例。现在有人提出,生态农业是农业发展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相统一的最佳载体,要更加重视发展生态农业。我们从兴化的实践看也确实如此。就兴化生态环境的保护而言,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而言,水是首要的。水是兴化之魂、兴化之本。兴化的水域面积占区域面积的三分之一。因此,我们在建设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过程中,围绕营造“蓝天、碧水、绿色、清静”的生态环境,始终坚持不懈地把护水、治水、养水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