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术后各种引流管的护理

泌尿外科术后各种引流管的护理
泌尿外科术后各种引流管的护理

泌尿外科术后各种引流管的护理

————————————————————————————————作者: ————————————————————————————————日期:

?

泌尿外科术后各种引流管的护理

【摘要】

随着泌尿外科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给病人带来的创伤也逐渐减小.但在术前和术后常留有一根或多根引流管。这些引流管的基本作用就是消除积液,消除有害物质,解除管腔阻塞,以达到治疗疾病和促使伤口愈合的目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护理好引流管保持有效引流,对手术的成功和疾病的康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泌尿外科;引流管;护理

泌尿外科术后病人的引流管特别多,护理也特别复杂。这些引流管起着引流尿液,保持尿流通畅,压迫止血或引流切口外渗出,积液、促进切口愈合,观察术后有无出血、漏尿及防止尿路狭窄的作用。一旦引流管滑出、就有可能引起出血、尿漏、尿道狭窄等病发症而使手术失败[1]。各种引流管与泌尿系统的康复有着密切的关系。

1熟悉各种引流管

要做好泌尿外科引流管护理,首先必须了解引流管的种类,熟悉本科各种引流管的作用。本科常用的引流管有:留置导尿管、膀胱造瘘管、双J管等多种引流管。每种引流管可根据材料不同分为橡胶、乳胶、硅胶管,它们对人体的毒性依次减小。

2引流管的应用

2.1普通导尿管:

常用于经尿道插入膀胱导尿,如手术后或各种原因引起的尿潴留,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测膀胱残余尿液,也可用作膀胱尿道造影。尿管

型号根据病人而定。如需留置导尿可选用带气囊的二腔导尿管。2.2前列腺弯头导尿管:

也称为PVC导尿管,前列腺肥大的患者发生尿潴留时,尿道前列腺膜部及膀胱颈部往往狭窄,普通导尿管不能插进。应选用硅胶管带气囊的二腔前列腺导尿管, 其末端弯而细尖,且较硬挺,容易通过狭窄部进入膀胱,给予留置导尿。主要用于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引起的急性尿潴留。

2.3气囊导尿管:

气囊导尿管分为二腔和三腔导尿管,二腔管在导尿管末端有一气囊,初次导尿者,导管不宜过粗,成年男性为16-18号,女性14-16号为宜。可以注入液体5-20ml,使其扩张,起局部压迫止血和内固定的作用,不易滑脱。另一腔管做冲洗或者引流,适用于长期留置导尿及前列腺术后压迫止血。三腔管除气囊和引流管二腔外,另一腔用于冲洗膀胱时连接进水管,做持续冲洗,常用于膀胱、前列腺气化电切术后持续冲洗,引流膀胱内血性尿液,防止血凝块堵塞管腔,也适用于各种膀胱手术后,可以避免做膀胱造瘘术。在耻骨上经膀胱造瘘术中应用气囊导尿管可以内固定又可以膀胱灌注。

2.4膀胱造瘘管:

对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尿潴留,行尿道导尿困难者可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导尿术。用穿刺针在耻骨上穿刺膀胱,通过穿刺针置入造瘘管进行尿液引流。

3护理

3.1选择适宜的引流管:

据手术名称辨认各种引流管,是做好引流管护理的关键。护理要点:首先需了解病人所用各种导管在体内的部位,所起的作用,要熟悉各种导管的应用方法,有疑问及时向手术医生请教。

3.2妥善固定引流管:

病人回病房后及时与手术室护士交接班,妥善固定导尿管,前列腺气化电切术后患者尿管从大腿上方引出,其余患者尿管均从大腿下方引出,注意放置位置,卧床病人应有足够长度适于更换体位,防止牵拉引起出血,避免管道受压、扭曲、折转成角影响引流。病人离床活动时,导尿管及集尿袋应妥善安置。有多根引流管时,应分别标记妥善固定,以免差错。冲洗无菌引流袋或负压吸引器,引流袋固定位置不得高于切口平面,以防引流不畅或倒流。

3.3严格无菌操作:

严格的无菌操作是减少感染的重要的环节。选择材料、粗细合适的气囊导尿管,妥善固定,采用封闭式引流装置,保证引流通畅,鼓励多喝水,每日饮水量2000~3000ml,分次饮用,增加尿量,以稀释尿液起到自洁作用。防止感染,定期消毒引流管周围皮肤,用碘伏消毒尿道口及尿道口近端2次/日,更换引流袋2次/周,标明时间,更换时注意无菌操作,慎防逆行感染。保持各引流管周围皮肤干燥清洁,敷料污染需及时更换,引流口周围的皮肤应加强保护,引流袋的水平不要高于导管出口的水平,以免引流液倒流[2]。

3.4加强病房巡视:

保持引流管通畅。随时检查导管引流液是否通畅。导管及引流管要避免堵塞,必要时作间断或持续冲洗,引流管不宜过长,避免扭曲、折叠阻碍引流,对平卧的病人引流管的高度不要高于引流出口的皮肤。如发现引流不畅或完全无尿液流出,应仔细检查,及时处理。要注意导尿管有无滑脱,连接管有无滑脱,导管有无阻塞(身体压迫导管、导管扭曲、管腔内组织碎屑,血块等梗阻)。

3.5用量具准确量取:

及时记录各引流管每日引流量及其性质,颜色,一旦发现异常及时与医师联系,便于及时处理或决定拔管时间。

3.6控制首次排尿量:

尿潴留病人导尿后首次放尿应控制尿量<1000ml,夹管15-30分钟后再引流,慎防大量放尿,导致腹内压突然降低,大量血液滞留腹腔血管内,造成血压下降,产生虚脱。也可因膀胱突然减压,导致膀胱粘膜急剧充血,引起血尿。因此要指导患者或家属每2-4h定时放尿,以保证正常膀胱功能。倾倒尿液时不可将引流管倒置抬高,以免尿液逆流。

3.7引流不畅的处置:

挤捏引流管无效时,可以更换冲洗管和引流的接口,或用20-50ml的注射器,使用低压力冲洗,每次注入20-50ml以内生理盐水,冲洗液注入后全部抽出,反复3-4次,如不能解决,及时报告医生。

4结语

医护人员要了解泌尿外科各种管路的应用特征及引流管的护理流程,

因为各种引流管在泌尿外科的广泛应用,关系着手术的成功与否和手术的康复情况。由于患者的情况不同,放置引流管类型也不尽相同,护士在引流管的护理过程中需要认真反复查看,以确认引流管的安全。充分作好泌尿外科患者各种引流管的护理,为患者提供可靠的护理保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3]。

参考文献

[1]陈斯.泌尿外科手术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A].中国医药科学,2012,(9).

[2]袁平西,张雪琴.泌尿外科感染的原因与解决对策探讨[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5). [3]李建群,张敏,胡帆,罗琴.腹腔镜引流管标识化管理及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13).

泌尿外科术后各种引流管的护理解答

泌尿外科术后各种引流管的护理 【摘要】 随着泌尿外科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给病人带来的创伤也逐渐减小.但在术前和术后常留有一根或多根引流管。这些引流管的基本作用就是消除积液,消除有害物质,解除管腔阻塞,以达到治疗疾病和促使伤口愈合的目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护理好引流管保持有效引流,对手术的成功和疾病的康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泌尿外科;引流管;护理 泌尿外科术后病人的引流管特别多,护理也特别复杂。这些引流管起着引流尿液,保持尿流通畅,压迫止血或引流切口外渗出,积液、促进切口愈合,观察术后有无出血、漏尿及防止尿路狭窄的作用。一旦引流管滑出、就有可能引起出血、尿漏、尿道狭窄等病发症而使手术失败[1]。各种引流管与泌尿系统的康复有着密切的关系。 1熟悉各种引流管 要做好泌尿外科引流管护理,首先必须了解引流管的种类,熟悉本科各种引流管的作用。本科常用的引流管有:留置导尿管、膀胱造瘘管、双J管等多种引流管。每种引流管可根据材料不同分为橡胶、乳胶、硅胶管,它们对人体的毒性依次减小。 2引流管的应用 2.1普通导尿管: 常用于经尿道插入膀胱导尿,如手术后或各种原因引起的尿潴留,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测膀胱残余尿液,也可用作膀胱尿道造影。尿管

型号根据病人而定。如需留置导尿可选用带气囊的二腔导尿管。 2.2前列腺弯头导尿管: 也称为PVC导尿管,前列腺肥大的患者发生尿潴留时,尿道前列腺膜部及膀胱颈部往往狭窄,普通导尿管不能插进。应选用硅胶管带气囊的二腔前列腺导尿管,其末端弯而细尖,且较硬挺,容易通过狭窄部进入膀胱,给予留置导尿。主要用于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引起的急性尿潴留。 2.3气囊导尿管: 气囊导尿管分为二腔和三腔导尿管,二腔管在导尿管末端有一气囊,初次导尿者,导管不宜过粗,成年男性为16-18号,女性14-16号为宜。可以注入液体5-20ml,使其扩张,起局部压迫止血和内固定的作用,不易滑脱。另一腔管做冲洗或者引流,适用于长期留置导尿及前列腺术后压迫止血。三腔管除气囊和引流管二腔外,另一腔用于冲洗膀胱时连接进水管,做持续冲洗,常用于膀胱、前列腺气化电切术后持续冲洗,引流膀胱内血性尿液,防止血凝块堵塞管腔,也适用于各种膀胱手术后,可以避免做膀胱造瘘术。在耻骨上经膀胱造瘘术中应用气囊导尿管可以内固定又可以膀胱灌注。 2.4膀胱造瘘管: 对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尿潴留,行尿道导尿困难者可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导尿术。用穿刺针在耻骨上穿刺膀胱,通过穿刺针置入造瘘管进行尿液引流。 3护理

切口引流管的护理

切口引流管的护理 一、概述临床上应用的外科引流管种类很多,有的用于导尿,有的用于伤口,胸腔、脑腔、胃肠道、胆道等都有应用。外科引流为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 二、管道的分类 1、供给性管道:特指通过管道将氧气、能量、水分或药液源源不断补充到体内。在危重抢救时,这些管道被称为“生命管”。如给氧管、鼻饲管、输液管、输血管等。 2、排出性管道:指通过专用性管道引流出液体、气体等。常作为治疗、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如胃肠减压管、留置导尿管、各种引流管等。 3、监测性管道:指放置在体内的观察哨和监护站,不少供给性或排出性管道也兼有此作用。如上腔静脉导管、中心静脉测压管等。 4、综合性管道:具有供给性、排出性、监测性的功能,在特定的情况下发挥特定的功能。如胃管等。 1、选择导管不适合病人(1)管径过细或过粗过细造成引流不畅通,过粗在插管过程给病人带来痛苦。(2)引流管太长或太短选择的引流管太长不易通畅,太短易脱出。(3)引流管软硬度不适过硬操作不便,过软易扭曲引流不畅。 2、各种管道固定不够牢固,接头处衔接不牢在临床工作中经常导管脱出,因衔接不牢引流物污染衣物、床单元等现象。 3、对管道周围皮肤的护理不重视留置引流管期间应该注意周围皮肤的护理,保持周围皮肢清洁、干燥,减低感染的机会。 4、不能保持体外管道的清洁体外管道是否干净清洁不太重视,所以出现体外管壁上积滞有附着物。 5、对引流物的量和性质估算不准对引流液的性质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不能给医生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6、对拔管后的观察不够仔细有时发生拔除后引流口有大量液体流出,往往在工作中,病人拔管后护士不注意对伤口的观察。 四、引流管的护理原则 1、妥善固定选择管径大小合适、软硬适度的导管,导管顶端应是圆滑无刺激、不易刺伤周围组织。留置好引流管后,注明引流管的名称及安置时间。引流管的固定应低于引流部位20-30cm,引流管的长度要适当,要留出余地以便翻身或在床上活动时调节。安置好引流管后,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安置引流管的目的及注意事项。病人在搬移、翻身、排便、下床时应防止引流管脱出及污染,若发现引流管脱落及时与医生联系,给予处理。 2、保持通畅防止引流管扭曲、移位、堵塞、脱落、受压,可定时挤压引流管。当引流管堵塞时可用手快速挤压引流管或用注射器抽生理盐水冲洗管道,冲洗管道时,注意压力不应过大。 3、定时观察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及量,并准确记录做好交班。创腔引流管在术后24小时内一般引流为浓稠的血性液体,24小时后引流液一般在50ml以下,引流液为稀薄的淡红色液体。引流液太少应注意是否位置不当、弯曲、折叠、或被填塞,可以改变位置或冲洗引流管以解除阻塞;引流液量过多,且呈鲜红色血性则应考虑是否有内出血倾向,及时告知医生对症处理,必要时进行再次手术、输血、输液或应用止血药物。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如血性液、脓性液、乳白色蛋白液,根据引流液的性质做出判断,必要时可根据医嘱留取标本化验,以协助对疾病做出正确诊断和处理。如出现暗红色的液体,为术后的陈旧性出血。随时检查各引流管的衔接处是否有漏液,观察局部皮肤的变化,有无液体外溢。

成人开胸术后引流管的护理

成人开胸术后引流管的护理 成人开胸术后引流管的护理

PTCD术后引流管的护理

PTCD术后引流管的护理 一、 PTCD 术的定义和手术方式 (一) PTCD 的定义 PTCD 是继经皮经肝胆管造影( PTC )后发展起来的一种非外科手术引流术。是经皮肝穿刺途径置放胆道引流导管,达到胆道引流的作用和胆道梗阻的减黄治疗。 (二) PTCD 的手术方式 是在 X 线或 B 超引导下,利用特制穿刺针经皮穿入肝内胆管,再将造影剂直接注入胆道而使肝内外胆管显影,同时通过造影管行胆道引流,由于 B 超检查可以显示扩张的胆管,并可监视穿刺、置管的整个过程,故目前以 B 超引导下穿刺为主。 二、 PTCD 的临床意义 PTCD 手术可以减压、减黄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全身情况;进行择期手术时通过 PTCD 减黄、全身情况的改善可以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对于老年人、体质衰弱的或者全身情况差、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则更为适宜先行选择 PTCD 术;PTCD 可以经引流管冲洗,滴注抗生素,以改善感染症状;可以进行多次造影,经窦道取石;另外,还可以通过 PTCD 管留置的导管进行化疗、放疗和细胞学的检查。 三、 PTCD 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一)适应证 1. 晚期肿瘤引起的恶性胆道梗阻,行姑息性胆道引流; 2. 深度黄疸病人的术前准备 ( 包括良性和恶性病变 ) ; 3. 急性胆道感染,如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行急症胆道减压引流,使急症手术转为择期手术;

4. 胆道术后胆瘘者,因手术损伤所致的胆管狭窄或肝肠吻合口狭窄者; 5. 经其他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的胆道扩张; 6. 协助诊断肝、胆囊及胰腺的病变。 (二)禁忌证 1. 碘过敏,有严重凝血机能障碍,严重心、肝、肾机能衰竭和大量腹水者; 2.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感染尚未控制; 3. 肝内胆管被肿瘤分隔成多腔,不能引流整个胆管系统者; 4. 超声波检查证实肝内有大液平面,包虫囊液皮内试验( Casoni 试验)阳性,疑为肝包虫病者; 5. 不能控制咳嗽或呃逆者; 6. 病人不合作者。 四、 PTCD 术的优点 PTCD 是经 B 超定位,穿刺成功率高,创伤小,病人容易接受; PTCD 的安全性比较大,退黄的效果明显而且迅速; PTCD 适应范围比较广;对于高位胆道梗阻时传统手术难度大且并发症多, PTCD 手术治疗有着较大的优势。 五、 PTCD 病人的护理 PTCD 术病人的护理主要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以及出院指导。 (一)术前护理 1. 心理护理:详细了解病人病情,向病人解释行 PTCD 术的目的、意义及方法,耐心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心理辅导工作,增强病人的信心,病人如较紧张可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2. 完善检查:了解病人有无造影剂过敏,遵医嘱进行相应的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血胆红素和凝血功能。

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和操作标准。

各種引流管的護理及操作標準。 普通引流管护理技术操作标准 一目的: 化液,腹腔液,脓液,切口渗出掖)至体外,降低局部压力,减少粘连,促进癒合 2.作检测,治疗途径。 二用物: 治疗车,治疗盘,血管钳1把,别针1只,一次性引流袋(瓶)1只,污物桶1只,消毒弯盘2只(内放消毒纱布1块三,操作步骤: 1.戴口罩,洗手。 2.将所备用物放置治疗车上,推至病人床旁,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冬天关好门窗,安置病人体位(低半卧或平卧位 3.检查伤口,暴露引流管,松开别针,注意保暖。 4.检查无菌引流袋是否密封,过期。打开外包装,检查引流袋有无破损或管子扭曲,将引流管挂于床沿,再将引流袋 5.挤压引流管,用血管钳夹注引流管尾端上3厘米处。 6.用PVP碘棉签消毒引流管连接处,先以接口为中心,环行消毒,然后向接口以上及以下各纵形消毒2.5厘米。 7.用左手取消毒纱布捏住连接处的引流管部分,脱开连接处。 8.再用PVP碘棉签消毒引流管的管口。 9.连接无菌引流袋,松开血管钳,并挤压引流管,观察是否通畅,将引流管用别针固定于床单上。 10.整理用物,妥善安置病人。 11.严格记录引流液量和性质。 四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引流袋位置低于引流部位,引流袋可1周更换1-2次(引流液有性状,颜色改变的需每日更换 2.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挤压,避免引流管折叠,扭曲。 3.观察引流液的量,性状,色泽变化,与病情是否相符,每日记录,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 4.引流管妥善固定,以防滑脱,病人活动时勿将引流管拉脱。 5.负压引流瓶更换方法相同。 胸腔引流管护理技术操作标准 一目的: 排出胸膜腔内气体,液体,重建负压,使肺复张。 二用物: 治疗车,治疗盘,治疗巾,消毒水封瓶,弯盘2只(一底一盖),内装无齿镊2把,PVP碘棉球3颗(或2%碘酒,75三操作步骤: 1.戴口罩,洗手。 2.在治疗室内检查消毒日期,打开消毒水封瓶包,检查水封瓶有无破损,连接是否准确。 3.向瓶内倒入外用生理盐水,盖紧瓶塞,长玻璃管置在液面下,保持直立位,并用胶布在瓶外做好水平面标记。 4.将所备用物放置在治疗车上,推至病人床旁,向病人解释取得合作。 5.正确放置引流瓶,瓶的位置与胸腔间距60-100厘米。 6.检查伤口,松开别针,注意保暖,挤压引流管,暴露胸腔引流管接口处,并接弯盘用2把血管钳夹住胸腔引流管近 7.消毒接口处,并正确连接引流管。 8.检查引流装置是否正确,放开血管钳,再次挤压胸腔引流管,观察水封瓶内水柱波动情况. 9.妥善固定,安置病人,整理用物,记录引流液量,色,性状.

-常见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

常见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 石蕾 一、概述 临床上应用的外科引流管种类很多,有的用于导尿,有的用于伤口,胸腔、脑腔、胃肠道、胆道等都有应用。外科引流为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 二、管道的分类 1、供给性管道:特指通过管道将氧气、能量、水分或药液源源不断补充到体内。在危重抢救时,这些管道被称为“生命管”。如给氧管、鼻饲管、输液管、输血管等。 2、排出性管道:指通过专用性管道引流出液体、气体等。常作为治疗、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如胃肠减压管、留置导尿管、各种引流管等。 3、监测性管道:指放置在体内的观察哨和监护站,不少供给性或排出性管道也兼有此作用。如上腔静脉导管、中心静脉测压管等。 4、综合性管道:具有供给性、排出性、监测性的功能,在特定的情况下发挥特定的功能。如胃管等。 三、引流管护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1、选择导管不适合病人 (1)管径过细或过粗过细造成引流不畅通,过粗在插管过程给病人带来痛苦。 (2)引流管太长或太短选择的引流管太长不易通畅,太短易脱出。 (3)引流管软硬度不适过硬操作不便,过软易扭曲引流不畅。 2、各种管道固定不够牢固,接头处衔接不牢在临床工作中经常导管脱出,因衔接不牢引流物污染衣物、床单元等现象。 3、对管道周围皮肤的护理不重视留置引流管期间应该注意周围皮肤的护理,保持周围皮肢清洁、干燥,减低感染的机会。 4、不能保持体外管道的清洁体外管道是否干净清洁不太重视,所以出现体外管壁上积滞有附着物。 5、对引流物的量和性质估算不准对引流液的性质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不能给医生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6、对拔管后的观察不够仔细有时发生拔除后引流口有大量液体流出,往往在工作中,病人拔管后护士不注意对伤口的观察。 四、引流管的护理原则 1、妥善固定选择管径大小合适、软硬适度的导管,导管顶端应是圆滑无刺激、不易刺伤周围组织。留置好引流管后,注明引流管的名称及安置时间。引流管的固定应低于引流部位20-30cm,引流管的长度要适当,要留出余地以便翻身或在床上活动时调节。安置好引流管后,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安置引流管的目的及注意事项。病人在搬移、翻身、排便、下床时应防止引流管脱出及污染,若发现引流管脱落及时与医生联系,给予处理。 2、保持通畅防止引流管扭曲、移位、堵塞、脱落、受压,可定时挤压引流管。当引流管堵塞时可用手快速挤压引流管或用注射器抽生理盐水冲洗管道,冲洗管道时,注意压力不应过大。 3、定时观察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及量,并准确记录做好交班。创腔引流管在术后24小时内一般引流为浓稠的血性液体,24小时后引流液一般在50ml以下,引流液为稀薄的淡红色液体。引流液太少应注意是否位置不当、弯曲、折叠、或被填塞,可以改变位置或冲洗引流管以解除阻塞;引流液量过多,且呈鲜红色血性

各种引流管护理_技术操作标准

气管切开吸痰技术操作标准 一,目的: 气管内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必要手段,可刺激病人咳嗽并吸出气道分泌物,防止肺部并发症。 二,用物: 升注射器,装有10毫升呋喃西林或生理盐水的针筒,负压吸引装置,必要时呼吸气囊与氧气连接。 三,操作步骤: 1,戴口罩,洗手。 2,评估病人是否需要气管内吸痰,指征包括:(1)呼吸音粗糙(2)咳嗽(3)呼吸频率加快。 3,向病人(清醒者)或家属(昏迷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4,开动吸引器,将压力调节至13.3-16.0kpa(100-120mmHg),最大不超过26.7kpa(200mmHg)。 5,将灭菌生理盐水倒入一次性灭菌杯内,打开吸痰管,暴露末端,右手戴上手套保持无菌。 6右手持吸痰管与左手持吸引管连接,并用左手拇指控制吸引阀门,用消毒生理盐水浸湿吸痰管试吸。 7,将吸痰管经气管套管插入气管内,快速地开启吸引阀门做间歇性吸引,以旋转手法边吸边退,一次抽出痰液。切忌上下多次抽动,避免缺氧,一般单次吸引时间5-8s,不宜超过15s。

8,吸氧或休息片刻(3min)后可再次吸引,但最多不能超过4次。9,如分泌物粘稠,可注入2-5毫升生理盐水于气管内,然后加压呼吸3-4次,使滴入的液体到小支气管以稀释滞积的痰液并刺激咳嗽。。 10,吸痰毕,分离吸痰管,将吸引管头泡于消毒液中,手套及吸痰管按一次性物品处理。 11,将2只药杯,剪去底部,两杯之间套入纱布盖于气管切开口上,用生理盐水浸湿纱布。 12,安置病人,整理床单位,整理用物,洗手。 四,注意事项: 1,缺氧病人于吸痰前宜加大氧流量或用呼吸皮囊加100%氧气加压呼吸,如病情需要,可按照步骤重复吸引,但最多不超过4次,重复吸痰中间应充分给氧后再吸痰,可用呼吸皮囊加100%氧气加压呼吸。 2,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吸痰管,手套,吸痰溶液及容器必须每次更换,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引起交叉感染。 3,操作时注意动作轻,快,避免损伤气管黏膜。 4,吸引器各管道连接要准确,无漏气,吸引瓶及时倾倒,水面不超过2/3,每日要浸泡消毒。 5,使用人工呼吸机病人吸痰以后与呼吸机连接,调节参数。 6,气管切开处敷料,一般每日更换一次。 普通引流管护理技术操作标准

肝胆外科手术后引流管的护理

肝胆外科手术后引流管的护理 在肝胆外科手术中,引流管的放置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它对于保证手术效果,防止胆管狭窄、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尤为重要.选用合适的引流管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甚至避免再次 手术,术后各种引流管的护理是肝胆外科病人能否顺利康复出院的重要因素[1]。我科2008 年1月-2008年12月共护理肝胆手术后病人80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8年1月-2008年12月共护理肝胆手术带管病人80例。年龄22-79岁,其中男53例, 女27例。其中单纯放置腹腔管者32例,同时放置腹腔管和T管者48例。 2 引流管的护理 2.1 腹腔引流管①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引流管应低于出口平面,防止逆行回流造成感染。观察引流口周围有无引流液外漏,皮肤有无红肿,破损。②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量、色、质、 气味,手术前期正常色泽为淡红色,后期为黄色,清亮液,每日0-100ML,若每小时大于 50ML,持续3小时且呈红色则为异常,或颜色混浊均为异常,应立即告诉医生[2]。如引流量突然减少,病人感到腹胀,伴发热,应及时检查引流管有无堵塞或脱落。③要妥善固定,防 止扭曲,受压,折叠。在病人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可将床头抬高,使其体位高于引流管, 以利于引流。④注意倾听病人的主诉,评估疼痛原因和性质,引流口疼痛是引流管过紧压迫 或引流液刺激所致。引流后其他部位疼痛,可能继发感染或迁移脓肿所致。剧烈腹痛突然减轻,应怀疑脓腔或脏器破裂,即使报告医生。⑤.一般情况下,引流管在引流停止后24小时拔除,通常是在术后2-3天可拔除腹腔引流管。 2.2 T管①T管一般置于胆总管下段,由戳口穿出后缝于腹壁。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通畅,防止扭曲,受压,折叠。引流袋的位置在活动时应低于腹部切口的高度,平卧时不能高于腋 中线,防止胆汁反流引起逆行感染,但也不能过低以免胆汁流失过度。如T管堵塞,术后5-7 天内禁止加压冲洗引流管。②注意无菌技术操作,每日更换引流袋,更换时,接头处以0.5%碘伏擦拭。③观察记录胆汁的量、色、质及有无沉淀物。胆汁正常为金黄色或墨绿色,清亮 而无杂质,术后初期,由于胆道炎症、水肿、胆汁分泌功能低下,每天引流量维持在150-200ml 左右,随着炎症的消退,胆汁分泌功能逐渐恢复,引流量也随之增加,可达300-600ml,至胆道下端 梗阻消失时,胆汁流入肠道部分增多,而排出体外部分减少[3]。若引流量仍然较多,说明胆道远 端仍有梗阻,长时间大量丧失胆汁,特别是老年、健康状态较差的病员,可致食欲不振,全身无力 或出现低血糖,及其它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紊乱。若胆汁突然减少或无胆汁引出时,应疑视“T”型管脱位、阻塞。也可用盐水500ml加庆大霉毒16单位,经“T”管逆行冲洗,冲洗时避免暴力抽吸及立即行“T”造影。“T”型引流管引流胆汁的颜色根据胆道炎症和消退由棕黄色转为金黄色, 随着炎症的消退,胆汁变为澄清,沉渣减少。有时胆汁引流量很大,甚至超过1200ml,往往因为oddi括约肌松弛,十二指肠液或食物逆流所致,可适当抬高“T”型管末端。如果由“T”型管引出新 鲜血液较多,大多数是由于“T”型管压迫胆总管壁,使血管破裂所致,可按医嘱给予止血药,用加有 肾上腺素的冰生理盐水冲洗胆道。并严密观察,注意血压、脉搏等变化。术后1~2天胆汁显 混浊的淡黄色,以后逐渐加深,清亮,显黄色。若呈褐色,混浊,则可能有出血,感染,应 报告医生。术后10-14天,患者无腹痛,黄疸等,可先夹管,行胆道造影了解胆道下段是否 通畅,若通畅考虑拔管,拔管前在餐前饭后各夹管1小时,观察有无饱胀,腹痛,发热,黄 疸等出现,1-2日后拔管,T管拔除后,局部伤口以凡士林纱布堵塞,24-48小时会自行封闭,观察伤口渗出情况,体温变化,皮肤巩膜黄染,呕吐,腹痛等情况。如造影发现结石残留, 则需要保留T管6周以上,患者需要带管出院,应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和示范T管的护理,并 让患者及家属操作,直到掌握为止,并强调带管者要避免提举重物或过度活动,防止T管脱出,拉扯伤口。拔管后定时复查,不适随诊。 3 并发症护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