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考后试卷分析

语文考后试卷分析
语文考后试卷分析

八年级语文考后分析

一、考试后发现的教学问题

1, 基础知识不扎实,首先是字词,掌握得不牢固,古诗文背诵还有待提高,其次是基本的文学常识要进一步巩固,如一些表达方式,常见的修辞方法,要分得清,判得准。

2,课文知识重点还不熟识,对重点课文的理解还很肤浅,这说明在学课文时候不认真,只了解了课文的大概内容。对教材的背景,和作者的思想感想理解的还很简单,没有深度。

3,写作能力还比较差,相当一部分同学不能按要求写出令人满意的作文来。对作文的章法了解甚少,不知道怎样谋篇布局,怎样布置作文结构,使用何种表现方法,运用何种修辞手段,对人物缺少形象化的描绘。弄不清自然环境与人物的关系。语言粗糙,词汇匮乏。表述简单,语法不通,错别字层出不穷。

4,审题不准,做题大意马虎。字迹潦草,书写脏乱,卷面狼藉。

二、今后的建议:

1、注重知识的积累,强调语言的运用

语文知识的积累,包括字词积累、诗文积累(包括名著)及文化常识积累等,这是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历来是初中语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积累的目的在于运用,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就在生活中,要在教学中创设生动的运用语言的生活情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言,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语言,只有让语文走向生活,才能促使学生更主动地去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并不是你告诉学生了,他们就会掌握。

2、课内外结合,做好阅读训练

“语文课标”提出,阅读要“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浏览”的阅读方法,扩大阅读范围,增加阅读实践。平时教学要关注学生在阅读表达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创新意识。用好教材训练学生写读书笔记,如佳句点评、读后感、内容简介、故事缩写、人物简评之类的短文,进行不同

表达方式的训练,进行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训练,在自由阅读中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在读写互促中提高能力。

3、要扎实抓好写作基本功训练。

要从最基本的规范语言写起,通过练笔或单项训练,训练学生能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准确、生动、得体的语言记叙所见所闻,表达所思所感。要从最基本的文体训练做起,特别要重视记叙文的写作训练,学会选材、安排详略,学会场面描写、细节描写。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引导学生时时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指导学生挖掘、提炼生活中的“动情点”,化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鲜活感受和真切体验。

三、努力方向:

1、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

月考语文试卷分析

低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次测试,分别从基础知识、阅读、写话三个部分对低年级学生的知识、能力、习惯进行了全面而细致地检测。试卷内容全面,既重视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一)优点: 1.积累运用 主要包括“看拼音,写字词”、“选择正确的读音”、“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再组词”、“给下面的字加部首,再组词”、“选一选,填一填”、“查字典”、“补充句子”、“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等几个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正确填写词语,这些都离不开日常的训练。 2.阅读理解 学生能够运用老师教的认真阅读文章内容找出答案的方法去做题。 3.写话 二年级写话是看图写话,图画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学生能够根据实际生活感受及发挥自己的想象,写出较条理的内容。 (二)存在问题: 1.发现部分学生对多音字和形近字掌握不好,致使“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再组词”、“给下面的字加部首,再组词”、“选一选,填一填”出现错误。 2.学生对字词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训练力度不够,也没有审清题意,学生机械背诵,按课文内容填空错字较多,错别字也是造成丢分的一个重要原因。 3.阅读方面,部分学生做阅读题时不能深入思考,审题不认真,不能灵活运用知识,出错率较高。 4.写话方面,绝大多数同学能根据题目要求,合理组织语言,能写出四五句通顺流畅的话。但也有极少数的同学语句不通顺或者没有标点,应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三、努力方向及措施 1.要加强字词句的练习和指导。尤其是教材中要求会写的生字、生词,必须让学生掌握。在平时的教学中,每一课,每一单元的生字、生词都要及时让学生听写。发现错别字及时纠正,力争让学生少写错别字。写字要求必须严格,要让学生规范地书写,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要重视语言的积累。对于课本中的好词佳句,要有意识地让学生积累。尤其是课本中的要求背诵的课文,单元练习中“读一读,背一背”的内容,一定要让学生会背会写;同时,要让学生主动积累课外语言,养成积累语言的好

初一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初一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景哈中学王燕萍 一、试卷命题分析 本次月考试卷分为五大板块。分别是基础知识与运用、古诗文阅读、课内阅读、课外阅读和作文。考试考查的内容是第二单元的学习内容。试题内容立足 基础,立足于教材,立足于我校初一学生的实际情况,把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 相结合起来。考查的目标明确、合理,既重视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 也重视情感价值的引导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基础知识及运用部分:这个板块着重考查学生掌握字词的音、形、意的情况。初一(99)班得分较多,平均分74分。初一(95)班失分多,平均分 38分。原因在于我们学生的基础较差,平时上课没有认真学习,课后也没有巩固。以后教学中应更多的关注差生,严格要求,多训练,打好基础关。 2、古诗文阅读部分;这部分注重考查学生背诵,默写,理解古诗文的情况。两个班得分率均不高。主要原因是学生平日复习巩固不够,没有掌握好字词的 音义和文句的翻译。以后要严格要求学生多背诵与默写,提高文言文的学习能力。 3、现代文阅读分为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课内阅读考查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最后一课》。学生得分较多,原因是上课时分析内容比较详细,考查的知识 点学生基本掌握。而课外阅读学生失分较多。失分的学生比较集中在初一(95)班。失分原因一是学生的基础差,理解能力差,不能理解题目要求。原因之二 是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不愿意阅读文本更不愿动笔答题。原因之三是审题不认真,导致答题不正确或答案不完整。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除了 纠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之外,更应提倡学生多读书、常读书,多做阅读训练,提 高阅读理解能力。 4、作文部分:本次作文是命题作文。这两个班的学生基本能理解作文要求,能围绕题目选择材料。但作文题目稍大,学生不善于把大题目的范围缩小,以 至较难组织材料。选材都不够精彩,内容较空洞,语言缺乏文文采,叙事平淡,

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2012-2013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刘婷婷 一、命题范围及特点: 1 、命题范围:新外研版七年级英语预备级M1-M4及M1—M3共7个模块的内容,主要包含英语中简单的交际用语如:向别人介绍自己及家人,介绍自己的好爱及了解其他人的爱好,介绍学校等。 2、命题特点: (1)依据考试纲要命题 本次检测试题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重点考查学生语言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同时进一步加大了对英语的运用能力的考查力度。增加了试题的灵活性、开放性、探究性及综合性。 (2)立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突出交际,强调运用 本次英语命题体现了《英语课程标准》的精神,正确处理了课内学习向课外延伸的关系。试题的整体设计力求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基础知识中的大部分内容不再是单纯知识性的,而是将知识置于特定的语境中。知识难度较小,但灵活性强。在此基础上侧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对语言材料的整体感知能力和捕捉信息的能力。命题材料结合了课本内容与课外知识,尽量挖掘课本的命题价值,但适当高于课本,让学生看到试题既有亲切感又不乏新鲜感。题量设计恰当,考试期间调查,中等水平的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卷。整体看,各部分结构基本合理。 二、试卷分析 (一)成绩统计如下: 参加考试人数为329人,100分以上的为67人,占总人数的20.4%。90分以上的为151人,占总人数的45.9%。不及格的有105人,占总人数的32%。从分数段来看,各班集中在90-99的学生占的比重要大,其次为100-109的分数段,优秀率为20.4%,及格率仅为68.4%。这份试卷反映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个人综合能力情况,也暴露出学生平时学习的问题,为今后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 1、听力部分:共20分,试题难度适中,属中等偏易,大部分都在14-15分以上。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此套听力题略显简单,但得满分的同学并不说是很多,往往是在听力的第一个题

2016年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及总结反思

012班2016年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及总结反思 一、考试情况概况 全班51人参加考试,考试时间共60分钟,试卷总分是100分。卷面整洁。考试成绩100分3人,99分及以上共19人,80-90分共9人,60-79分10人,60—79分16人,60分以下4人。 全班合格率为92%,很可惜有几位孩子还没完全进入学习状态,成绩不是很理想,早发现早治疗,相信在家长、老师、孩子的共同努力下,迎难而上,问题将迎刃而解。 二、试题分析 1、第一题:按声母顺序连线 本题主要是考察学生对声母掌握程度。全对:48人。 出错原因;1)声母掌握不牢 2)没有读懂题意,题目要求是要学生根据声母的顺序连线,学生看到图片就在发挥自己的想象图画。 2、第二题:按顺序默写六个单韵母 本题考察学生对单韵母的掌握程度。全对:49人 3、第三题:用“——”画出整体认读音节

这题主要检测学生对整体认读音节的把握情况。全对:10人 原因:(1)对加上声调的整体认读音节不熟悉,认为和别的音节是一样的。 (2)老师平时的练习也比较少。 4、第四题:照样子,写一写。 这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拼音的拼读能力,全对:5人 出错点主要出现在: 1)小ü见到jqx要脱帽,原因:知识点掌握不牢,不能活学活用。 2)忘记写声调。原因;考试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 5、第五题:读一读,连一连 这题是考察学生对二会字生字及拼音的掌握。连线,主要还是考察汉字掌握情况。由于孩子刚接触汉字,对于汉字掌握情况特别是二会字掌握得不够好,全对:27人。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加强二会字的教授。 6、第六题:看拼音写汉字 这题是考察学生对四会字的掌握。全对:10人 原因:

初中教师语文月考反思选登

初中教师语文月考反思选登 初中教师语文月考反思选登 第一篇 本次语文月考试题来自2014年秋季期未试题,难易适中。但就本班成绩来看,却不理想,存在的问题及漏洞不少。我简单梳理如下: 1、优生反常。如本班罗少杰语文仅87分。他的反常体现在写作上,因为他作文审题有误,写跑题了。优生闻健仅93分,他的失误在基础题方面,如文言文中的解释词语。这说明我平时忽视了对优生基础知识的落实;另一方面也说明这此优生的态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不容忽视。 2、差生面增大。本次不及格的学生竞多达9人,仔细分析他们的试卷,我发现:这些同学除写作差之外,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如古诗词的背诵默写,也有很大漏洞。这使我悟出不要光看特困生的表面,还是要逐一反复地落实他们能掌握的一些基础知识。我想平时可以让优生或是小组长来亲自监督或督促检查,然后再到教师处过关。 就本次月考整体情况来看:我班学生此次失分最多的就是基础知识,这让我明白,我自以为本班的基础还可以,其实都是表面现象,仍要加强落实,要给足落实的时间,要多让小组间互报听写,互相默写,互相批改,找出问题,及时改正。 对稍难的共性题目如概括新闻内容,名着导读课外阅读等,除仔细评讲外,还要帮助他们归纳答题方法。

写作方面,要教学生们先学会审题,审题准确才能成功一半,写作方法新颖加上语言流畅,才是成功的作文。 第二篇 本次初三语文测试,学生成绩在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都有较大的提高。针对试题情况、学生答题情况和教学情况作以简要的分析反思。 一、试卷考察的知识点和分值 本次考试试卷总分为150分。整张试卷三道大题,与中考接轨,难度中等,整张试卷以考察学生能力为主。第一道题语文积累和运用35分。第二卷是阅读占55分。第三卷是作文55分。卷面5分。 不足之处:1、语文综合实践题与后文议论文阅读重复,在文中能直接找到答案。另外未考口语交际。2、名着题与初二考试完全相同。3、文言文阅读比较阅读,有的与上次重复。关于两文内容简答只考一题。4、现代文阅读考点难度相对低些。 二、答题情况: 1、基础知识得分较上次提高。个别在古诗理解默写上还有问题,主要是对古诗文的理解不够,审题不认真,书写不规范。 2、这次文言文所占的分值15分,得分也比上次提高。但言文翻译句子不能抓住关键词,重要的词语没有翻译出来。 3、现代文阅读得分提高最大。但仍有学生对于作者所要表达地情感理解地不到位,或是不能读懂文章,或是读得不是很明白。 4、作文:最大的进步是文面有所改观,减少了不写或写得太少

七年级初一语文考试试卷分析总结归纳

七年级初一语文考试试卷分析总结归纳七年级初一考试语文考试试卷分析篇一:初一语文考试试卷分析(一) 本次期末考试的语文考试试卷从基础知识、阅读、精选作文等方面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较全面的检测。整份考试试卷密切联系教材,关注学生的实际,习题量和难易适中,覆盖面较广。下面就三方面来分析一下: 一、总体分析: 纵观整份考试试卷,它是一份有价值的考试试卷。以教材为基本点,以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主要对象,密切联系学生实际与社会生活,关注学生心灵,较好地渗透新课程理念。总的来说,本次试习题有以下两个明显特点: 1、试习题类型的多样性。 这份试习题注重习题型的多样性,力求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全面评价,一是尽可能多地涉及到课本的各个知识点;二是体现习惯、情感、知识、能力等各个方面。试习题中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从词语、成语、句子、段落、篇章等等方面的有机融合。还有诗词、名著、文言文、说明文、叙事类文章的考察,考查知识点较全面。 2、突出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的统一。 语文教学不是空中阁楼,要根植于生活,努力做到学以致用。试习题中的一些习题目就来源于学生的社会生活。如:综合性学习,你

喜欢的名星是谁,并说说喜欢的原因。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这种试习题,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生活性。特别是本次考试的精选作文,“如星星划过天空”,回忆自己幸福的中小学生活及印象深刻的人或事,学生更是有内容可写。 二、学生答习题情况分析: 1、基础: 从学生答习题情况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还是掌握不牢固,学生在考试试卷上的错字比较多,如:“谆谆教导”的“谆”,错的尤其多,其中默写《论语》十则其中的五则,因为错字多,很多学生得分很少。还有名著习题考到的《伊索寓言》知识,学生在总结归纳寓意方面也出了不少错。 2、阅读: 尽管我们在复习的时候,侧重对阅读理解进行了训练,并贯穿了很多方法进行了引导,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依然没有大的提高。主要原因是很多学生在读不懂的情况下就开始做习题。说明文阅读做的还可以,最后的叙事类文章学生因为答的不全面失了很多分。 3、精选作文: 从学生精选作文情况来看,好的方面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叙事清楚;二是内容丰富多彩,语句优美流畅;三是中心明确,结构比较完整。但学生在考场精选作文中反应出来的一些问习题也不容忽视,一是选材上多雷同之处,视野不够开阔;二是缺乏细节描写,有许多精选作文就是“流水账”;三是写作技巧欠缺,有的精选作文层次不

期中考试学校试卷分析

期中考试学校试卷分析 上传: 蒋牛水 2013年4月23、24日我校举行了期中考试工作,本次考试是对教师、学生两个月以来的教学和学生学习情况所进行的一次全面考核。全校教师经过评判圆满完成了试卷的批阅工作。教务处对全校成绩作了整体的统计与分析。 一、考试成绩情况分析。 从总体成绩上看,各教学班大部分学生成绩都有所提高,这说明我们在平时教学中,注重了全体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从学生的整体成绩上看,同年级、同学科有一定差距,每个班都分布着不同程度的学困生,他们的表现是各科成绩均不理想,差距较大,各年级基本上都存在不及格的现象,而且两级分化现象严重,有近乎满分的,也有二十几分的。纵向比,低段优于中段,中段优于高段。中高段的语、数、外三科科目的及格率、优秀率几乎没有达到上级相关要求。这就给我们所有任课教师一个警示,这部分学生很可能就是掉队的苗头,我们得个别辅导、关爱应该说任重道远,需要我们要多研究,多分析,找出最佳辅导方案,争取最快改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更大限度的提高整体成绩。 二、考试所暴露的问题 语文: (一)能力方面: ①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 各年级都存在着部分考生对本次考试的作用及目的抱有无所谓的态度,不能紧张的投入学习之中,在学习过程中,敷衍行事,不能静心去学习,去研究问题,只是浮

于表面。致使一些常见的应该熟知的知识不能正确解答。如语文的生字、词,诗文、课文等,此外,考试目的不明确、不重视也充分体现在考试中。 ②答卷技能 大部分学生的审题技术有待于完善,如对于作文有的是书上的原文,有的还出现选材方面的错误,半命题变成了自命题,这类问题比较严重。另外,卷面空间的利用不合理,乱涂乱抹现象存在。字迹潦草。基本运算不准确,努力提高运算准确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考试的时候按答卷的要求约束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考试习惯。 ③审题能力 大部分考生不知“磨刀不误砍柴功”这个道理,勿忙审题,甚至说匆忙做题,就连基本的思考过程都没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习习惯中的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问题有待于提高。 (二)知识方面。 语文: (1)阅读教学方面:课外阅读积累面窄量少,阅读习惯还没有养成。对较灵活的题目和课外阅读题目不能很好解答,得分率低,反映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较低。 (2)习作教学方面:习作能力还处在较低水平上,阅读积累量少。平时作文指导方式单一,随意性较大,对学生交流借鉴指导力度不足,学生从同学教师中获得的指导帮助不多。 数学:

八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分析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评卷分析 八年级语文组 【评卷分工】 第一大题:郝美娟、高志俊 第二大题文言文阅读:李小霞 第二大题《民工父亲的幸福》阅读:赵锁芳、高志俊 第二大题《贫困不是理由》阅读:秦睿娴 作文:李俊荣 一、命题情况: 基础部分:总分23分,内容涵盖生字读音及字形、病句判断与选择、语言连贯性选择、古诗文默写、新闻阅读与运用等,基本覆盖本阶段知识范围。第一题注音题,涉及到第二单元生字,默写题中有一个没有避开文言文阅读原文。重基础,重能力,联系社会生活,部分试题有难度。 文言文阅读中,其中第7小题考察课下注释,第8小题翻译句子,第9小题考察关键语句理解,第10小题拓展题考察学生对主题的理解与联系现实谈理解。 现代文阅读题《民工父亲的幸福》5个小题,共15分。第11小题考察学生标题的理解能力,共3分;第12小题考察学生对文本脉络的把握能力,共3分;第13小题考察学生对于典型细节的揣摩能力,共3分;第14小题考察学生对主人公性格的分析,共3分;第15小题考察学生联系文本进行合理想象的能力,共3分。

现代文《贫困不是理由》阅读。本题共5个小题,共11分。第16小题考察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共2分;第17小题考察对标题的理解,共1分;第18小题考察人物描写和对人物品格的分析,共3分;第19小题是理解词语含义,共2分;第20小题考察联系实际谈启示,共3分。 作文为半命题作文,“幸福在中”,这个题目比较符合学生实际,审题难度小,字数不少于600字,篇幅要求适中。 二、答题情况: (一)基础部分 1、第1——4小题均为选择题,第一小题拼音,正确率较高。 2、第2小题错字选择,错误率也较低 3、第3小题病句排除,问题较大。 4、第4小题考句子衔接,正确率较高。 5、古诗文默写掌握较好,但个别学生错别字现象依然较为顽固。新闻阅读掌握普遍不好。原因一是选文不够典范,导语部分不能很好概括内容大意,造成学生概括性错误。原因二是学生概括能力有待加强。第一,审题不清,主要集中在第一题“不超过15字”和第二题的“推荐语”,学生没有留心这些要求,造成失分。 (二)文言文阅读,整体答题效果良好。 其中,文言词语解释,“遂”的理解问题稍大。翻译句子中也有部分词语理解有不准确的地方。例如,“妻子邑人”等。内容理解答

语文月考试卷分析及反思

语文月考试卷分析及反思 不知不觉间,9 月份的月考已经离我们远去了,我和孩子们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迎接新的挑战!在本次月考中,我们51 班,均分是72.04 分,但不及格的人数就占到20 个,优秀率也不是很高,说句实话,这份成绩的取得,让我更感到了压力之大!要想让学生再提高,说句实话,心里还有点恐慌!毕竟学困生比较多,但是,一些学生的进步又让我看到了一丝希望!逐题看过学生的试卷后,综观学生答题情况,我针对学生各方面的掌握情况做以下分析及教学反思 一、试卷分析: 拿到这份试卷,心里有些担心,尤其是对于初一学生,虽说考的是第一单元的试题,知识 点少,但学生考试经验不足,难免会有失误。比如第一题第二小题的改正错别字“白白糟塌”,这是在小学就应该会的,可好多同学都找不出来,基础知识一点儿也不过关。还有好几个基础题学生不会写,看来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有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加练习,提高感悟能力,做到熟能生巧。 剩下的基础题目基本上都是学生平时所常见的,经常练习的,比的是细节问题,认真程度,不过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再简单的题目还是会有学生答错,该如何让学生做最好的自己,成为摆在我面前的一个难题。 阅读题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一道难以逾越的槛,反映出学生缺乏举一反三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反映出我们平时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所下的功夫还不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急功近利的事情,我们应该在平时的阅读中渗透阅读方法和答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答题的快乐,而不把阅读理解当成是老虎,不敢问津。当务之急是让这些孩子不惧怕阅读,我觉得增强孩子的自信,更重要,其次是要对他们进行一些必要的方法指导! 二、存在问题: 语文学习常规培养力度有待加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过好审题关。表现为:闪电式审题,拎不清题目要求。好多学生根本没弄清题目的意思,就连忙作答,结果答非所问。还有 小部分学生试卷卷面较脏较乱。这些情况说明: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细作业前静心、作业中

初中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15—2016年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赵营一中单秋丽 为了在新的学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在教学工作中,能做到因材施教,扬长避短,特将本次期末考试情况分析如下: 一、学生成绩分析 从本次考试的成绩看,学生的优秀率太低,所以今后要多抓促优秀率,以促更多的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突出,也要多帮助那极少数掉队的同学,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指导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以跟上同学的步伐。 二、试题情况分析 本次试卷是一份难易适中、从课内向课外有机延伸的试卷。试卷主客观题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去认识生活、体味生活,滋养人文思想。本试卷共四大块,即积累和运用、文言文阅读理解、现代文阅读理解、写作,卷面分值为120分,试题以新课标思想为指导,努力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力求指导教学,培养语文素养。从考查内容上看,语文学习中应掌握的重要的知识点在试卷中都有体现,并较为灵活,以检测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积累、理解、运用能力为主。重点关注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注重语文学科的生活性、思想性,让课本、生活、人文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 1、注重基础能力和运用能力的考查。在积累与运用板块中,范

围涉及字词的识记、古诗词的背诵及赏析、名著阅读、语言实际运用题等,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扩展阅读量,增加视野。同时注重积累知识、语言文字能力的运用考查。 2、着眼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包含对记叙文和说明文的文本理解。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有深度。分值分布合理。突出了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测试,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3、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积淀。考查学生主观判断能力,并要求学生对一些相关现象发表自己的意见,灵活性、思维性较强。如综合性能力考查。这些都是学生日常广读博览,有所积淀,方能游刃有余。 4、作文命题,不仅给学生较广阔的取材导向,结合学生实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话可说,并对写作基础好的学生也是一种挑战,想要写好又得下一番苦功,更重要的是在于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给学生思想上的教育和启迪。实现了作文与做人的和谐统一。 三、答题情况分析: 1、试卷第一部分是"积累和运用",包含6个小题,共27分,学生失分较多的题目有第4题名著考查。第5题语言实际题:主要考查学生在生活中的语言交际能力。学生出现的问题有:①祝贺短信格式不正确;②设计的问题没有结合两则材料。 2、第二部分是现代文阅读,课外阅读两篇,失分比较多,尤其是《十枚分币》的阅读题,失分较多。 3、第三部分是文言文阅读题,包含6个小题,共16分,学生失

七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分析

七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分析 王瑞 本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是一份难易适中、从课内向课外有机延伸的试卷。它紧扣新课标要求,比较全面地考察了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试卷主客观交融,引导学生去认识生活、体味生活,滋养学生的思想。如何学好语文,当然不能光从一份阶段性测试试卷中去下决断,但是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下面,我将结合七年级语文教学,就本试卷在初中语文教学的指导意义上作粗浅的分析。 一试卷结构及命题特点 本试卷采用闭卷形式,满分100分,时间为90分钟。 第一部分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1分;第二部分课内回顾13分;第三部分课外拓展26分;第四部分写作训练40分。 这套语文试卷给人的总体印象是:题量适合,题型结构合理,难度适宜。具体说来,我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注重基础知识考查,如第一部分1.2.3.4小题;也有考难度较大的知识,如第5小题的古诗文默写;第6小题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第二部分课内回顾选取了课文中的古文,学生掌握较好。其次,注重对文章整体的感知能力、分析能力和欣赏能力的考察。如第三部分的课外拓展,选取了两篇课外阅读,设置的问题难易适中,注重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最后,第四部分作文仍保持比较大的比重,是一篇命题作文,学生可根据要求,不限文体,自由发挥,学生可打开作文的思路,描摹自己眼中的天地。 二考试情况分析 我们班级总体情况:七年级三班参加考试人数——47人;79--70分以上6人,69--60分以上19人.59—50分有11人,49—40分有7人,40分以下有4人,及格率——53﹪,平均分——57.04。这套试卷难度偏小,有利于七年级学生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 班级情况分析:60—79分之间的有25名,这些学生最主要的是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主要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为基点,以此达到他们整体的能力。59—50分以下的有11名,他们当中有些人自学意识淡薄,不能主动积极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严格督促他们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对这些学生,要狠抓基础,提高基础是最关键的,但同时也不能放松对阅读和作文的训练。49分以下的学生11名,其中40分以下的4人,对这些学生要以最基础的为重点,他们中不乏不会写字,不会认字的人,应该对他们以最低的要求来学习。

期末考试学校整体试卷分析(2019--2020上)

学校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2019-2020学年上) 在教研室、中心校的正确领导下,期末考试顺利完成。为了促使学校成绩有更大的进步,找出问题,弥补不足,现将本次考试做质量分析如下: 一、数据分析 我校实有507人,参加考试507人,各班成绩如下: 1.语文 时间 科目 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 19年下72.08(10)80.905(3)87.011(8)86.3(10) 本期板桥 82.58本期板桥86.82 20年上78.70(11)72.32(12)93.36(2)96.48(5)本期周79.92 本期周84.03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我校本期的语文成绩和上期相比,一 年级、三年级、四年级的平均分都有所增加,二年级的平均分 有些倒退。本期五年级成绩和板桥北相差3分左右,六年级和 板桥相差2分多。其中三四年级较上期进步很大。一二年级后 退不少。 2.数学 时间 科目 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

19年下78.54(5)81.01(3)77.51(14)79.91(5)板80.34板67.73 20年上80.56(12)79.54(10)86.58(5)69.98(16)78.9747.41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除了三年级数学超过了去年的平均分,名次大大提前,其他各班成绩都有所退步。尤其是二、四年级成绩,差距最大。 3.英语 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时间 科目 19年77.511(14)74.657(12板66.35 板76.84 20年77.45(7)67.68(16)57.17 60.47 三年级英语成绩虽然没有去年同期好,但名次却前进了不少。五六年级成绩明显没有其他两校好。 二、试题难易度分析 本次考试题由县教研室统一出题。内容紧扣教材,知识点全面,对学生应该掌握的目标从不同角度,采取不同题型进行测试,既注重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程度的考核,又检验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题目与生活实践联系密切,解题方式灵活,锻炼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促进了学生拓宽知识面的良好习惯形成,凸显了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思想,突出学科知识应用的价值,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初三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及反思

初三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及反思 一、试题评价: 试题紧扣教材、课标、考试说明;知识点全、细、覆盖面广,重点突出,取舍合理;试题的设计数量合理,阅读量适中,呈现形式新,具有开放性,联系实际、日常生活、技术与社会,注重原题变式和改变;注重对“双基”和实验教学的考查,注重综合能力考查,注重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探究性学习能力、分析计算能力、物理的学科素养的考查;但这份题过于注重基础,试题的区分度不大。 二、试题主要特点: (1)面向全体,注重能力考查 此次测试,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根据我市的教学实际,面向全体学生,努力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获得较理想的成绩。采取低起点、小坡度、广覆盖的命题原则,(如计算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适当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对基本概念的考察)突出其水平测试功能,采用活用教材、注重探究、关注过程、开放创新的方式创设新题,(如11题)以此来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体现其选拔功能。 (2)对教学的导向作用 考试的改革促进教学的改革,考试的改革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此次测试,做到“扣紧范围、活用教材、体现课改,联系实际、开放有度、着眼基础、注意能力、指导教学、有利创新”。对我校后期教学具有很好的向导作用。 (3)体现新课改精神 此次测试坚持稳中求变、变中求新,难度相对稳定。考查内容尊重学生的实际,关注学生今后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物理知识和技能,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如卷中第25题;试题的素材、内容方面体现考查学生物理科学素养(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第10小题等;加强对实验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探究活动和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第20、21、22、23题等。 (4)探究创新,突出学科特色,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此次试题中,联系社会实际、生活实际和现代科学的有第1、2、3、5题,体现了物理的价值在于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的真谛。这些紧密联系社会、日常生活和科技发展的物理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注重学习过程,引导学法。注重学习过程,寻求学习规律,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不只是停留于单纯的知识的记忆,而是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建构,并通过不断反思学习过程,悟出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如第25题通过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归纳,引导学生回味物理学习过程,悟法开窍。 三、答卷中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表现在对物理语言表述不清;对物理公式不能正确理解;对物理概念混淆不清,如21题、24题,计算能力非常薄弱如6、25题;不会分析物理图像如6题等等。 2.实验基本技能差。 3.能力与方法问题。阅读理解、综合分析与归纳、语言表达、科学探究等能力较差,对物理学科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不熟悉。表现在不会进行探究性学习;根据现象总结结论的能力较差;如21、22、23题。 4.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表现在不能根据所设计的问题情境,结合自身体验来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如13题

初中语文试卷分析

初中语文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及命题特点 全卷共分3大块25小题,考查了字词知识、古诗文的默写、仿写句子、成语的正确使用、病句的判断、作家作品的正确搭配、情景回答、综合性学习、课本文言文的阅读、诗歌的鉴赏、散文的阅读、命题或半命题的写作等知识。基本仿照中考试卷题型。能紧扣新大纲,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提倡并考查了学生的自主阅读、研究性阅读的能力,立足于课内,进行适当拓展延伸。这份试卷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实践能力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为今后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来实施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但有一些能力拓展题,让学生一筹莫展。 试卷第一部分为语言的积累及运用,共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积累和口语交际能力,涉及汉字字形、词语的理解、词语的感情色彩分析、语境填空成语的运用、歧义句的修改、古诗默写、写话几个方面。 第二部分为阅读理解,共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分析、概括能力。文质兼美的文章,新颖的题型,特别是两段课外文章的阅读考查,更是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重视能力,注重过程方法,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新理念。 第三部分是作文,计分。文题《》,自拟题目,文体不限。题目本身极富挑战性,留给了学生一定的思维想象的空间。对于那些大而无当、平白无味的话题作文来说,更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

求。对作文字数的要求为不少于600字。 二、考试情况分析 第一部分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语言积累运用,得分率在68左右。学生对于识记没有多大问题,这部分失分率最高是第8小题,这是一道语言运用题(判断下列句子有无歧义,并修改非歧义句),得分率约为4%,因为这是一道超纲题,平时又没有作过相应练习,因此学 (让学生分析出字义生得分率较低。此外第3题得分率也仅为30%, 属于其基本义的一项) 第二部分的阅读分析题,学生的得分率总体约为63.4%。得分率高的是课内阅读,约为71.1%,课外阅读(二)诗和课内紧密联系,材料内容都是《纸船》,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相同,立足于课内,进行适当拓展延伸。现代文阅读文(三)是一篇寓言,让学生分析写法、总结寓意。 作文部分,得分率在76%左右。需要关注的问题是学生的书写,整体上不够工整美观,作文的构思组材方面不够重视,有新意的佳作还不多。 三、主客观题比例 我把语文试题里的选择题和出自课本识记内容的题目(答案不容变更)归为客观题,本次考试客观题共34分;主观题为理解作答题目(含作文)共为86分。除去作文分值50分,其他试题部分主客观题目分值基本持平。 四、难易程度

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分析

----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分析 一、试卷板块 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共三大类,即积累运用、阅读、作文。涉及到新课标中四个方面的内容,即识字写字、综合实践活动、阅读和写作。具有以新课程标准为导向,努力体现新课程理念的特点。试卷共有试题19题,总分值100分,其中积累和运用(包括字正腔圆、文苑集萃、慧眼识“瑕”、看云识天气、以诗为“话”、浓浓亲情)共23分、现代文两篇共30分、课内文言文7分、作文40分。经抽样,各班试卷得分率(%)及成绩优差率(%)如下:各班试卷得分率 题型积累和运用 (23分) 阅读理解(37分)作文(40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点评 题号1——67——1415——171819得分率55%44%33%62%66%二、各题典型答题错误分析 从教学情况的调查卷面来看,我们发现失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知识不扎实,错别字太多。第1题是课文字词的书写,失分的主要原因是会读不会写,集中表现在“谧”写成“秘”,“苣”写成“巨”,“骸”写成“孩”等几个字。第2题与第3题是考学生平时的积累,多数学生错在把人物的名字写错。在简答及作文中都出现了常用的错别字。 2、阅读理解不准确,答题不到位。7~17题为阅读分析,普遍出现的问题在于某些学生不能从整体上领悟文章的要旨,捕捉重要信息,因而出现了理解上的不准确,造成答题的不到位。其中第9、14、17题得分较低。如第9题,许多审题不清,该题是让学生分析打比方这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但大多数学生却答成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对于作用,学生不能结合原句来谈,也没有点出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如第14题,许多同学审题不清,该题是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经历,谈谈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也就说要从自身上,联系实际来谈,但多数同学只是就文章的内容进行简单的阐述,有同学虽理解了题意,没有结合文章的最后一段来谈,导致失分。 3、表述不严谨,词不达意,某些学生尽管也能领会到一点含义,但表述能力差,往往词不达意。第5题是想象题,要求用自己的语言,将“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这个场景描写出来。可有的同学不能发挥想象,只是将原诗句进行了简单的扩充,没有意境,再加上语言的苍白,从中也暴露出还有很多同学在平时的学习中只是一味的抄写,从来都没有认真的做过思考,所以不知所云。而普遍失分的原因还在于表述不严谨,词不达意,说了一大堆,却连写什么内容还不知道。还有的同学,甚至空白,不会写。第11题是概括题,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记叙的内容。失分同学主要在于表达语言含混不清,只是把原文各个语段的话语抄进去,文字之间缺少内在联系,组不成完整的一句话,也不够简洁。 4、写作基本功不够扎实。字迹潦草,错别字多,整篇文章看起来很乱,给阅卷老师不好的印象。文章内容不能紧紧抓住主题来写,其结构散乱,选材范围狭窄,缺乏创新意识。这次作文的要求是以“回家的感觉”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学生平时缺乏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所以写出来的文章干巴巴的,没有真情实感。第19题来,要求修改自己作文中不足的一处,并说出修改的理由。许多学生不会修改病句,不懂句子的成分及短语的类型,也不明白如何来修改病句,比如说:句子成分杂糅,词语搭配不当,句子语序不当等。所以要谈修改的理由,那自然是无从谈起。 三、对试题的评价 1、该份试题难度适中,题目切合学生实际。试题立足基础,对汉字、文学知识的考查,无不体现对基础知识的积累、识记、运用等基本能力。“运用”“体验”性试题体现了研究、

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总结

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总结 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总结 此次期中考试是进入毕业班后的首次综合考试,也是5月20日 全市大模拟考试前的一次演练。学生、家长高度重视,成绩相对比 较稳定。参考人数50人,平均及格人数44人,全科及格人数34人。500分以上20人,前20名等第分界于138——124之间(年级前100 名等第总分为120以上,超出两个等第),未达到全科及格的学生主 要集中于数、理、化单科或双科不及,本班学生再一次反映出数理化 薄弱。成绩优秀的学生依次为:肖璎轩、卢奕洲、陈鹏宇、王可、周煜、苑胜南、张超、刘健乔、梁霄、鞠家旭。界于546——502的学 生成绩较密集,个别分数段出现三人并列现象,反映出一个好的趋势,大家都在努力提高,并有较强的竞争意识。此次考试大幅提高 的学生有:陈鹏宇、张超、刘浩然、张子一、夏宇环、王一羽,望继 续努力,争取下次考试取得更好的成绩。 数学平均85分,不及格14人,其中等第d(60——71)6人,等 第d(60分以下)8人,问题非常严重,一方面反映出数学基础薄弱,另一方面反映出学生懒惰,做题少,随堂练习不认真,不会的题不 能深入探究,造成知识点模糊。数学最高分117分,在年级来看并 不是最高分,由此看来,部分自认为学得不错的学生也存在问题, 课堂学习习惯不好,不能专注听课,认为会的不用听,其实知识点 也只掌握了一知半截,而活学活用更谈不上,甚至据老师反映很多 有希望考海二的学生遇到数学卷子最后一道能力题不做,长此以往,能力自然不会有任何提高,反而止步不前。 语文平均85.8分,不及格3人,分别是郑博(64分)、鹏璎(69分)、张思佳(71分)。这三名学生居于d等第,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希望他们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下一次考试相信一定会调整状 态取得好成绩。90分以上18人,普遍较好的部分为基础题和作文 部分,阅读经过几次练笔有所提高,后50天将集中于提高阅读,继

英语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英语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总体分析总体来说,这次期中考试试卷难度偏低,重点考查学生掌握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旨在夯实学生的基础,注重阶段内知识的考查和消化。高一年级英语平均分仅为87.3 分,8 班平均分为88.66 分,这一数据说明班级平均水平处于级部中等;级部英语最高分128.5,8 班最高分114 ,具有较大差距,班级英语尖子生还需进一步努力。为此,要认真总结经验,找出差距,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改进教学方法,为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而努力工作。 二.答题情况本试卷分为听力测试、阅读理解、七选五、完形填空、语法填空、短文改错、书面表达七道大题,下面分大题进行逐题分析与探讨,并结合教学提出建议。 (一)听力测试该试题以考查对于口头语言的理解为目的,要求学生能够听 懂日常交际中发音清楚、语速正常的简短对话和独白。本题满分 30 分,简单的题学生能够听懂,但像第4、9、12 题这种不是直接出答案,需要自己计算的题,学生就反应不过来。可能是没听清,也可能是时间太短没时间算。针对这种现象,今后加强听力 练习,这种题可以讲解一下,提高学生的理解结算能力。 (二)阅读理解 本部分包括四篇文章,15 个小题共30 分。考查学生理解书面英语的能力,其中主要考查学生理解主旨要义、文中具体信息、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词义、简单判断和推理、理解文章的基本结 构和作者的意图和态度的能力。本次阅读理解都比较简单,文章

中生词较少,大部分学生可以看懂文章,因此总体正确率还是不错的。但28 、29 、34 题考查细节部分,准确率不是很高;31 题要求给文章起标题,只有四分之一的学生选对了,可以看出总体把握文章的能力不是很强,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阅读理解能力是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今后要加强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加大阅读量,指导学生多读英语文章等阅读材料,既要精读,又要泛读,每天至少读一篇短文,日积月累,逐步地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三)七选五 5 个题10 分,主要考察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把握能力。此次考 试选取了网购和实体店购物的论述,很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但37 、40 题,审题不清,看到合适的就选了,没有仔细推敲,选择最佳答案。要求学生仔细阅题,做完题再检查一下。 (四)完形填空 本题20 个小题共计30 分。主要考查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词汇知识的掌握情况,由于这篇文章比较简单,总体情况还是不错的。但42、44、47、53、60 正确率较低,可以看出练习上下文的能力仍需提高,有个别选项学生不明白,影响答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加强阅读,增加完形填空题的训练。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读短文,了解、掌握文章大意,综合运用所学的词汇、语法知识,从所给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使短文意思通顺、结构完整。 (五)语法填空 10 个小题共计15 分,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

语文月考试卷分析

语文月考试卷分析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第一大题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一共8个小题。 拼音题。要求学生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如书写、识记,同时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可见学生学生阅读和积累不足,平时写字没有注意规范。 默写。学生主要错误在于写错别字。 仿句题。本题按理说不是特别难,但是学生没能正确理解题意,而且语言不够优美,缺乏意境,所以失分很多。看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很大的欠缺。 名著阅读。本题给学生的自由度较大,而且只要了解这一名著的基本常识就能答题,因此得分点较高。 第二大题文言文阅读,一共10个小题。 9—15小题考查学生掌握传统文化的基本功,来不得半点马虎。 第16小题,不论是对短文的领悟,还是对文言语句的较真或是对传统文人的感悟。全然不见了为文言而文言的刻板。学生一不留神,这里丢了两分,换得的却很容易是对历史人物的思考。这是语文紧贴生活所产生的效应。 第三大题为阅读板块,一共18个小题。。 17-22题意图在于考查学生从文中捕捉信息的能力,学生错误较少,不作分析。 题中的修辞手法、描写方法和抒发的感情,学生基本能掌握,平时教学中有所涉及,在语言的深度方面还要多下功夫。得分率比其他题高,大概能给学生带来些做阅读题的自信心。 有人说,“语文的学习只有在学习者具有了独特的生命意义和生活体验以后,才能实现真正的学习目标,全面提升学习者的语文素养。”而这里所选的语段及命题,似乎恰恰印证了要有生活的意识和眼光,要善于并准确把握语文学习在生活方面的价值。尤其达题的提示语,是开启解题智慧的钥匙。 第四大题为写作题。这个题目很能适合初二的学生写,可记叙也可议论,都有话说,可回忆亲身经历也可发表自己对焦点问题的看法。亮点如下: 1、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思想成长亮点,很多学生能观点鲜明地展示自己对生活、学习、社会的认识,如拒绝网吧、懒惰、自私、台独、破坏环境、孤独、不文明的语言等等。 2、学生大都能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3、少数学生作文语言有文采,能引用较多的诗句,很有感染力。 存在问题: 1、有些学生叙事写得太具体,叙得太多,反而没有能表达出自己的思想认识,缺少点睛之笔来升华文章的主旨。 2、部分学生已懂得通过叙事来说理,但说得很空泛,反来复去地说一个意思。 3、从语言角度看:大部分学生的语言比较平淡,缺乏文采,没能有效采用设问,反问,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语言亮丽起来。 4、从作文中可以看出学生阅读量不足,对生活的感悟不深。 建议与策略 1、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无论是写字还是默写,部分学生失分仍然较多,说明学生未认真、系统地去掌握基础知识。对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必须继续重视积累,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计划地采用分散与集中的办法,采取有效的措施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校习惯。要鼓励学生多读、多背、多记,多积累。默写部分要多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