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分娩知情同意书

无痛分娩知情同意书

娩镇痛知情同意书

病人姓名年龄床号住院号

术前诊断

麻醉选择:椎管内麻醉□其它

由于分娩镇痛需要施行麻醉,但任何麻醉均有风险,在切实做好麻醉前准备,除按麻醉操作常规认真做好麻醉及防范措施外,仍有可能发生下列麻醉意外及并发症:1产妇因个体差异等特殊情况对麻醉或其他药物发生过敏、中毒等不良反应,导致休克,心跳呼吸骤停、严重多脏器功能损害。

2返流、误吸、喉水肿、喉痉挛、缺氧、气道梗阻导致窒息。

3.因麻醉加重已有的疾病或诱发隐匿性疾病,如哮喘、心脑血管意外。

4.严重输血、输液反应。

5.椎管内麻醉后发生腰痛、头痛、神经损伤、硬膜外血肿、感染、瘫痪、导管折断在体内,全脊麻意外;脑脊液漏和头痛、腰背痛;体位性低血压;麻醉阻滞平面过高。

6.拟行镇痛方法失败,为保证母子安全,则放弃分娩镇痛术。

7.如果中途改行剖宫产术,不需要另打麻醉。

8.无痛分娩并非完全不痛。

9.其他难以预料的并发症与意外。

椎管阻滞分娩镇痛不影响剖宫产率,不增加器械助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分娩过程中发生的剖腹产原因多以产妇及胎儿的因素为主,期间发生的新生儿窒息原因也多与分娩方式及产科病理因素有关。我科麻醉医师将以良好的医德医术为产妇施行麻醉,力争麻醉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上述情况医师已讲明,并对患方提出的问题作了详细的解答。经慎重考虑,在此,我代表产妇及家属对麻醉可能出现的风险表示充分理解,并全权负责签字同意施行麻醉。

患方签字:与产妇关系:麻醉医师签字:

20 年月日

分娩镇痛宣传

什么是分娩镇痛 分娩镇痛又称无痛分娩,是指在孕妇生产的过程中,医生采用精神疗法亦或物理方法来减少孕妇所遭受的疼痛,还能够减弱孕妇的耗氧量和能耗量,并且能够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可能,对母体和胎儿都有很大益处。通过分娩镇痛,产妇可以在微弱疼痛甚至无痛中生产。 目前在美国,产妇选择无痛分娩占85%英国高达90%而我国实行无痛分娩的不到1%现在国内一些大医院也逐步开展这项技术。理想的无痛分娩必须具备以下优点:对母婴影响小;易于给药、起效快、作用可靠;避免运动神经阻滞,不影响子宫收缩和产程;产妇清醒,可以参与生产过程;必要时可满足手术要求。所有目前国内外采用无痛分娩方法最多的就是使用低浓度小剂量的局部麻醉药及阿片类药物进行椎管内阻滞镇痛。 我院产科与麻醉科联合从2014年底就开展了分娩镇痛,其方法为椎管内注药镇痛法(硬膜外麻醉),取得明显的镇痛效果,2016年我院接受无痛分娩的产妇有335人次,其中有58例因其他原因转手术生产,余下277例VAS疼痛评分在0-3分有274例,4-6分有3例,镇痛有效率达98%。分娩疼痛主要来自子宫收缩、宫颈扩张、盆底组织受压、阴道扩张、会阴伸展,其主要感觉神经传导传至大脑痛觉中枢产生疼痛,因此阴道分娩镇痛需将神经阻滞范围控制在胸11?骶4 之间。而分娩镇痛是在产妇的腰椎处插入一根小导管,药物则经过导管缓慢释放,并配有电子镇痛泵精确的泵入。

二、分娩镇痛的评估标准 疼痛评估可采用多种方法,目前常用为可视疼痛分级法(视觉 模拟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简称VAS划线法)。VAS尺是1条 10 cm的带刻度的直线,可标注为0~ 10分,一端0代表无痛,另一端10代表剧痛,0~ 3分为不通或微痛(舒适);4~6分为中度痛(难忍受);7?10分为剧痛(剧烈疼痛)。在分娩镇痛操作前让患者在线上最能反应自己疼痛程度之处评分。采用分娩镇痛起效后麻醉医生再评分,分值下降即为有效,3分以下为优。 麻醉科万灵

无痛分娩用于临床初产妇的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效果分析

无痛分娩用于临床初产妇的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8-07-31T14:15:33.31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3月第5期作者:米秀琼[导读] 初产妇选无痛分娩可缩短产程,缓解疼痛感,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量,改善母婴结局,值得推广应用。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妇幼保健院 635500 【摘要】目的:分析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接收的86例初产妇,根据分娩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各43例。研究组产妇选无痛分娩,对照组产妇选常规分娩,对比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产妇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产妇疼痛指数低于对照组,分娩方式满意度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Apgar评分(新生儿评分)优于对照组,但组间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妇选无痛分娩可缩短产程,缓解疼痛感,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量,改善母婴结局,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初产妇;无痛分娩;常规分娩;母婴结局【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painless delivery for the first trimester and the effect on maternal and neonatal outcomes. Methods:From January 2015 to June 2017,86 cases of primipara received by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mode of delivery,4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study group gave birth to painless childbirth,and the control group had routine delivery for the parturient woman and compared the results. RESULTS:The first and second labor stages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cesarean section rate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maternal pain index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elivery group satisfaction was higher in the study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Significance(P<0.05). Maternal postpartum hemorrhage was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Apgar score(neonatal score)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but the data between the group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 Conclusion:Painless childbirth can shorten the birth process,relieve the pain,reduce the cesarean section rate,reduce the postpartum hemorrhage,and improve the outcome of mother and child.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and applying. 【Key words】 First-born women;Painless childbirth;Conventional delivery;Maternal and child outcomes 临床常见分娩方式有自然分娩、剖腹分娩、无痛分娩及水中分娩,医者多根据产妇全身检查结果、胎位、胎儿及骨盆大小为其推荐最佳分娩方式以实现人性化分娩,保证母婴生存质量及新生儿正常生长发育[1]。无痛分娩又称分娩镇痛,指医护人员运用多种方式以减轻产妇分娩时的疼痛感或使之消失,该分娩方式可消除产妇对分娩疼痛的恐惧感、安全高效,同时可缓解产痛带来的不良生理反应,当前备受民众推崇[2-3]。本文旨在分析无痛分娩对初产妇效果及母婴结局的影响,现资料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前来我院就诊的初产妇中选取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3例。本次研究经医学伦理会审核通过,所有入选产妇和家属均同意参与研究,并签署同意书。研究组产妇年龄22-35岁,平均(28.47±3.46)岁;孕周37-40w,平均(38.45±1.12)w;体重54-72kg,平均(64.75±3.46)kg。对照组年龄23-36岁,平均(28.34±3.32)岁;孕周38-41w,平均(38.67±1.16)w;体重53-74kg,平均(64.12±3.57)kg。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用以对比分析。 排除标准:肝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合并其他重大疾病;有阴道分娩禁忌症、麻醉禁忌症、妊娠并发心脏病、药物过敏及腰部外伤史者。 1.2 研究方法 产前均组织产妇进行全身检查,准确判断产妇及婴儿状况,为产妇普及分娩知识,安抚其紧张情绪,传授其放松、缓解产痛及促进产程进展的方法,增强其信心。对照组产妇行常规分娩,由医护人员指导产妇进行分娩,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及新生儿身体状况,分娩时多给予产妇鼓励与支持,第一产程期间尽可能帮助产妇放松,可与其交谈,转移注意力,于镇痛减轻时就餐,可补给高热量易吸收半流质食物,指导其舒缓用力;第二产程,若产妇感觉胎儿抵达会阴部,有阴胀痛感时,为其按摩,指导产妇深呼吸,用拳头压迫腰骶部,以放松身心,缓解疼痛感,分娩时可让家属陪同,导乐陪产,以减轻其恐惧心理,尽可能规避镇痛药物。研究组产妇行无痛分娩,于宫口开到2-3cm时进行椎管内阻滞,由经验丰富的麻醉时行腰椎间隙穿刺,于蛛网膜下腔注入5ml 1%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03636,2010-09-25;生产单位: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并在硬膜外腔置入细导管连接电子镇痛泵(50ml 0.15%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事先设定药物剂量,由产妇根据自身疼痛情况给药,镇痛泵使用直至分娩结束。给药时需注意产妇精神状态,多给予其鼓励与支持,以免产妇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加大疼痛敏感度,胎盘娩出后再次注射镇痛药,直至分娩结束导管拔出。为产妇注射镇痛药物时需严格监测其生命体征(产妇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脉搏、宫缩情况及胎心),适时调整药物剂量和浓度,以免对产程和母婴产生不良影响。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第一、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及剖宫产发生率;应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产妇疼痛指数,0分,无痛;≤3分,轻微疼痛,可忍受;4-6分,疼痛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10分,疼痛难耐,影响睡眠。运用Apgar评分表评估新生儿肌张力、脉搏、外貌(肤色)、呼吸及皱眉动作即对刺激的反应,满分为10分(正常新生儿),小于7分考怀疑为轻度窒息,小于4分怀疑为重度窒息。自制满意度调查量表,产后组织产妇进行测评(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涉及所有数据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用()、(%)表示计量和计数资料,用t 和对数据进行检验,分析组间差异,若P<0.05,即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分娩镇痛规范及流程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分娩镇痛操作规范 一、分娩镇痛原则 (一)分娩镇痛遵循自愿、安全的原则,以达到最大程度地降低产妇产痛,最小程度地影响母婴结局为目的。 (二)分娩镇痛首选椎管内分娩镇痛(包括连续硬膜外镇痛和腰-硬联合镇痛)。当产妇存在椎管内镇痛禁忌证时,在产妇强烈要求实施分娩镇痛情况下,根据医院条件可酌情选择静脉分娩镇痛方法,但必须加强监测和管理,以防危险情况发生。 (三)本共识主要针对椎管内分娩镇痛。 二、分娩镇痛前产妇的评估 分娩镇痛前对产妇系统的评估是保证镇痛安全及顺利实施的基础。评估内容包括:病史、体格检查、相关实验室检查等。 (一)病史:产妇的现病史,既往史,麻醉手术史,药物过敏史,是否服用抗凝药物,合并症,并存症等。 (二)体格检查:基本生命体征,全身情况,是否存在困难气道,脊椎间隙异常,穿刺部位感染灶或占位性病变等禁忌证。 (三)相关实验室检查:常规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存在合并症或异常情况者,进行相应的特殊实验室检查。 三、分娩镇痛适应证 (一)产妇自愿。 (二)经产科医师评估,可进行阴道分娩试产者(包括瘢痕子宫、妊娠期高血压及子痫前期等)。 四、分娩镇痛禁忌证 (一)产妇拒绝。 (二)经产科医师评估不能进行阴道分娩者。 (三)椎管内阻滞禁忌:如颅内高压、凝血功能异常、穿刺部位及全身性感染等,以及影响穿刺操作等情况。 五、分娩镇痛前准备 (一)设备及物品要求 1.麻醉机; 2.多功能心电监护仪;

3.气道管理用品,包括喉镜、气管导管、口咽通气管、喉罩、困难气道器具等; 4.吸痰器、吸痰管、负压吸引器; 5.供氧设备,包括中心供氧、氧气瓶、面罩; 6.椎管内镇痛穿刺包、镇痛泵; 7.胎心监护仪、新生儿抢救复苏设备; 8.加压加热输血设备、加热毯; 9.抢救车,包括抢救物品及药品。 (二)药品要求 局麻药(利多卡因、罗哌卡因、布比卡因、氯普鲁卡因等),阿片类药物(芬太尼、舒芬太尼等),配置药品的生理盐水,急救类药品(肾上腺素、脂肪乳剂等),消毒液,抢救设备及麻醉药品由专人负责维护补充、定期检查并做登记。 (三)场地要求 椎管内分娩镇痛的操作要求在无菌消毒房间实施,严格按照椎管内麻醉穿刺要求规范操作,避免发生感染。 (四)产妇准备 1.产妇进入产房后避免摄入固体食物,可饮用高能量无渣饮料; 2.签署分娩镇痛同意书(产妇本人或委托人); 3.开放静脉通路。 六、分娩镇痛开始时机 目前,已有大量临床研究及荟萃分析表明,潜伏期开始椎管内镇痛并不增加剖宫产率,也不延长第一产程。因此,不再以产妇宫口大小作为分娩镇痛开始的时机,产妇进入产房后只要有镇痛需求即可实施。 七、分娩镇痛实施方法 (一)连续硬膜外镇痛 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对母婴影响小、产妇清醒能主动配合,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分娩镇痛方法之一,并且当分娩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需实施紧急剖宫产时,可直接用于剖宫产麻醉。 1.操作方法: (1)穿刺过程中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 (2)选择L2-3或L3-4间隙,严格按椎管内穿刺操作规范进行硬膜外穿刺,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

无痛分娩的产程观察与护理要点

无痛分娩的产程观察与护理要点 发表时间:2014-07-31T14:25:48.2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8期供稿作者:蒋艳[导读] 分娩是一个自然而痛苦的过程,产妇常常由于难以忍受剧痛而导致自然分娩失败。蒋艳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1医院妇幼中心产科广西桂林 541000) 【摘要】采用综合护理手段配合无痛分娩技术,可使产妇分娩顺利,降低剖宫产率。本文从产前教育、生理监测、产程观察与护理、产后并发症护理等四方面探讨了无痛分娩的有效护理方法及其要点。 【关键词】无痛分娩产程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8-0334-02 分娩是一个自然而痛苦的过程,产妇常常由于难以忍受剧痛而导致自然分娩失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在无痛的情况下经阴道顺利分娩已成为可能,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式是采用连续性硬膜外小剂量给药方式(如芬太尼、罗哌卡因)阻断支配子宫的感觉神经,可明显减轻产妇分娩时的阵痛,减少产妇体力的消耗,有利于促进母婴健康,效果较好[1]。本文分析总结多年来的护理经验,探讨在产妇无痛分 娩过程中的综合护理措施与护理要点。 一、产前教育与心理护理 充分的产前宣传教育,尊重孕妇的知情选择权十分重要。除了给孕妇介绍分娩镇痛的优点外,还告之分娩的过程,可能产生的疼痛、性质及原因,疼痛出现的时间及持续时间,分娩过程大致所需的时间,进行无痛分娩的最佳时间,让产妇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并让孕妇和家属了解副作用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让孕妇和家属知情了解,使他们能够权衡利弊自愿选择;并告知孕妇何时提出镇痛申请以免错过最佳时机。 二、无痛分娩生理监测 当宫口开大至 2-4cm时,是最佳分娩镇痛时间,立即通知麻醉师进行硬膜外穿刺,并向孕妇讲解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方式、方法,消除孕妇心理恐惧。建立通畅的静脉输液管道。嘱孕妇排空膀胱,以防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宫缩时指导孕妇做适当的呼吸。助产士始终面对孕妇,扶持好体位,穿刺成功后,帮助麻醉师固定麻醉导管,并将孕妇取半卧位或左侧卧位。在此期间应注意减轻孕妇心理压力,掌握好正确的镇痛时间,观察孕妇的血压、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变化和胎儿宫内情况。 三、产程观察与护理 (一)第一产程的观察和护理 严密产程观察,合理安排无痛分娩的时机。密切观察产妇宫缩情况,全产程连续胎心电子监护,每隔1-2小时肛查一次,了解宫口扩展情况。产程潜伏期采取不干预原则,让产妇获得充分休息。活跃期要加强宫缩,但要避免宫缩过强,密切观察宫口扩张和先露下降以及胎心变化,鼓励产妇每 2-4 小时排尿一次,以免膀胱充盈影响宫缩及胎头下降。 (二)第二产程的观察和护理 由于镇痛药物的作用,产妇在第二产程中宫缩可仍保持无痛。故第二产程开始宫口开全后,应及时停止使用麻醉镇痛药,并密切观察胎心。助产士应正确指导产妇在宫缩时向下排便式屏气,宫缩间隙时学会全身肌肉放松,鼓励并帮助产妇饮水、进食。同时做好接生准备工作;并且检查新生儿急救与复苏的装置备用完好状态。 (三)第三产程的观察与护理 胎儿娩出后进人第三产程,此时应密切观察,预防出血。首先正确及时使用催产素以促进子宫收缩;其次接生者使胎盘及时完整的娩出,如需伤口缝合,由巡回护士从硬膜外导管注入利多卡因来延续无痛分娩,并在半小时内将新生儿抱至产妇身边,完成早吸吮和早接触工作,以促进子宫收缩,增进母子感情,同时正确估计出血量。协助麻醉师拔管,注意保护穿刺点。 四、产后并发症护理 (一)切口疼痛 产后麻醉过后产妇对疼痛敏感性增高,切口疼痛加重。要勤洗会阴部,勤换会阴垫,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会阴肿胀时必要时局部理疗,酌情给予镇痛剂[2]。 (二)尿潴留 由于产妇分娩时膀胱受压、会阴疼痛以及副交感神经受麻醉影响恢复慢等因素导致排尿困难。此时应解除产妇思想顾虑,鼓励其尽快下床排尿,或者热敷或按摩膀胱底部,必要时可插管导尿[3]。 (三)低血压 低血压是麻醉的副作用,对所有分娩后产妇进行心电监护,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师处理。一般24小时内嘱产妇卧床休息,缓慢改变体位,床旁解尿时尽量搀扶产妇在床上完成,下床排尿必须缓慢分步骤下床,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发生。通过助产士严密的观察和有效护理,使产妇有了安全感和信任感,能保障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疼痛减轻或消失,产妇情绪更加平稳安定,产程进展更加顺利,能大大降低剖宫产率。 参考文献 [1]胡雪娴.80例无痛分娩产妇的护理体会[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7):1091-1092. [2]张玉芬.分娩疼痛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2,10(7):1804-1805. [3]杨柳,刘艳秀.无痛分娩的护理[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7,27(6):999-1000.

无痛分娩在产程中的应用和护理

无痛分娩在产程中的应用与护理 030003 太原中西医结合医院妇产科杨钰王世红 摘要规模化开展分娩镇痛对于国内医学界来说不仅是一项新生事物,而且是一项比较复杂的问题。我院经过了近十余年的不懈探索和试验,经过了小范围内试验、扩大范围试验、规模化的三个研究和发展阶段,在规范化规模化开展之前,已分阶段为百余名产妇实施了分娩镇痛技术。通过临床试验充分证明了分娩镇痛技术可有效降低母体血浆中的儿茶酚胺水平。 关键词分娩麻醉镇痛护理 方法自愿接受分娩镇痛及无产科及麻醉科禁忌症的足月初产妇,全部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镇痛(CSEA)和病人自控镇痛(PCEA)的分娩镇痛法。进入活跃期时珠网膜下腔注射0.2%罗哌卡因3mg后30分钟PCEA注入0.1%罗哌卡因与2ug/mg芬太尼混液,按PCEA 6ml/15分或持续背景速度9ml/小时按需追加3ml/小时,于宫口开全时停泵。结果 CSEA后VAS从镇痛前的(84.2±13.3)分迅速降至(5.4±6.4)分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产妇可下地行走。 结论因此,椎管内注药的分娩镇痛可有效地降低剖宫产率,增加自然分娩率,产妇极少产生不良反应,对母婴安全有益。 WHO的全球策略提出:“2015年人人享有生殖健康。”分娩是生殖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减轻分娩过程的痛苦,倡导生殖健康,是现代医学领域的研究课题之一。我院麻醉科经过了十余年对分娩镇

痛的研究及临床验证与产科合作,于2001年8月下旬正式规模化开展分娩镇痛的医疗服务,从根本上减轻了产妇分娩时的痛苦,大大提高了产妇分娩的信心,得到了产妇及家属的好评。 分娩镇痛技术的可行性 成熟完善的分娩镇痛技术CSEA+PCEA是目前椎管内注药分娩镇痛法的最新给药方式。CSEA优点在于起效迅速,镇痛完善,适宜后运动神经,阻滞作用轻微,对胎儿无不良影响。其用药量仅为硬膜外负荷药量的1/10~1/5,而安全性高,副作用少。其持续作用时间可达30~50分,然后通过硬膜外导管接病人自控泵,由产妇根据宫缩疼痛的程度而自行给药,以良好的镇痛效果持续至第一产程末。 因不同的产妇在分娩疼痛上具有较大的差异,PCEA更能充分满足每一个产妇的镇痛要求。通过CSEA+PCEA的联合应用,并给予较低浓度和剂量的局麻药物,只阻断疼痛感觉传入,而对运动阻滞无影响或影响很少,可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可行走的硬膜外镇痛”。产妇分娩镇痛后可下地行走,可进食水,产妇会配合分娩,使产妇在不影响正常生理活动的情况下顺利分娩,并且还灵活提供了剖宫产和器械助产的麻醉需要,从而缩短了麻醉时间,有利于母婴抢救。 常用的药物及药理作用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它的出现,使椎管内分娩镇痛再次成为研究热点。它对心血管和中枢神经毒性低。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对C纤维(感觉纤维)阻滞程度相当,由于罗哌卡因脂溶性低,而对A纤维(运动纤维)阻滞程度弱于布比卡因,因此其低浓

无痛分娩在产程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无痛分娩在产程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无痛分娩技术应用于产科的镇痛效果及探讨产妇无痛分娩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将2010年~2013年于我院进行足月生产的初产妇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 例。对照组不做任何镇痛处理;观察组给予硬膜外镇痛阻滞处理,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镇痛效果、总产程用时、分娩方式、产后1h 失血量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观察组镇痛总有效率(98.46%)、阴道分娩率(98.5%)显著高于对照组,总产程(6.03±0.32)h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在失血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痛分娩方式可有效减轻产妇分娩时的疼痛,并可加快产程的进展。 标签:无痛分娩;产妇护理;硬膜外麻醉;镇痛效果 无痛分娩或称分娩镇痛,是指产妇在有意识的情况下,配合医务人员进行分娩,期间不感到剧痛的分娩方式[1]。无痛分娩采用全产程镇痛方法,不仅可减轻产妇的疼痛,还可缩短产程,并不对宫内胎儿造成不良影响[2]。随着生活水平、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舒适、安全的分娩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因此,采取无痛分娩的人数也越来越多。无痛分娩目前主要的术式是由麻醉医师从硬膜外注射麻醉药物,可以使产妇的疼痛感减轻,使生产更加顺利。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2013年孕妇130例,年龄24~36岁,平均年龄(27±8.5)岁;平均体重(65.5±10.5)kg;平均孕周(38.1±1.2)w,均为足月妊娠、单胎。无产科并发症,无硬膜外麻醉禁忌症,孕期未曾服用过镇痛药物,能够进行阴道分娩;产妇产前经超声确诊头位。采用数字表法随机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两组在年龄、体质数、孕周、胎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采取传统分娩方式即可。观察组待产妇出现规律性宫缩后,宫口开至3cm后,在L2-L3间隙行常规的硬膜外穿刺进行硬膜外阻滞镇痛。向頭侧置管3~4 cm,用输液泵持续输入每1ml 生理盐水配置罗哌卡因0.1g+芬太尼2mg混合液,先输入7ml液体,若5min后患者反映良好时,再输入4ml。30min后,维持量6mL/h,待宫口完全开大后即停止用药。输注过程中,应密切进行产妇的心电监护及胎心电子监护。 1.3观察指标及镇痛效果评价疼痛标准评判:Ⅰ级孕妇在分娩过程中未感到任何疼痛;Ⅱ级孕妇感到轻微疼痛,但能够耐受;Ⅲ级孕妇感到中度疼痛,合作意识差;Ⅳ级患者感到重度疼痛,严重影响分娩过程,超过孕妇的耐受范围。其中,若为孕妇感到Ⅰ级、Ⅱ级疼痛,则为镇痛有效;若为Ⅲ、Ⅳ级,则为镇痛无效。观察并比较对照组、观察组镇痛效果、总产程用时、分娩术式、产后1h 失血量及新生儿窒息情况

无痛分娩操作常规流程(参考模板)

娩镇痛需兼顾母体和新生儿的安全,良好的分娩镇痛不仅能有效控制分娩疼痛,还应有助于降低母体和围产期婴儿的死亡率及并发症率。为把这一工作由临时性、个别性操作变成持续性、大规模运作。通过加强分娩镇痛管理,提高镇痛质量,减少或避免对产科的副作用及引起并发症。加强管理: ⒈宣传、宣教工作 (1)孕妇学校;(2)产前检查;(3)产前区;(4)产房。 ⒉制定严格操作常规及产时镇痛操作常规 一、分娩镇痛的优点 ⒈减轻或缓解分娩疼痛,降低机体的应激反应,帮助产妇顺利完成产程。 ⒉对运动神经阻滞少,不明显影响产妇自主活动。 ⒊消除因分娩疼痛过度通气而导致的体内酸碱紊乱,维持机体内平衡。 ⒋可根据分娩进展的需要,灵活提供产钳或剖宫产手术的麻醉。 ⒌为保母婴安全,在整个镇痛过程中均有血压、胎心等监护。 ⒍减少因心理因素引起的难产。 二、适应症 ⒈自愿要求无痛分娩的初产妇,足月妊娠,单胎头位,ASAⅠ~Ⅱ级,无妊娠并发症。 ⒉无胎儿宫内窘迫。 ⒊产妇无硬膜外麻醉禁忌证(血小板>70×109/ L,凝血三项正常)。 禁忌症 ⒈骨盆狭窄、头盆不称、宫缩异常、双胎、产前出血不宜选用。 ⒉对未纠正的低血容量、凝血机制紊乱、背部有感染,颅内占位性病变者禁用。 ⒊若产妇过度肥胖及解剖异常不易确定穿刺点标示,肌营养不良者慎用。 ⒋妊娠并发症。 ⒌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儿宫内窘迫、羊水Ⅲ°污染者禁用。 三、操作常规(标准) ⒈宫口开到2cm时即可行硬膜外穿刺分娩镇痛。 ⒉穿刺操作一般左侧卧位,L2-3间隙穿刺,向上置管,置管深度一般3-5cm,硬膜外导管注入1%利多卡因3-5ml ⒊产妇仰卧,排除蛛网膜下腔阻滞征象。接胎心监护,看一下宫缩时候的胎心和宫缩指数。 ⒋对宫缩痛行V AS评分,并向患者讲述V AS评分的概念(此步很重要,主要用于比较镇痛,效果,让患者对镇痛程度有一个概念,因为分娩镇痛的目标并不是完全无痛,而是尽量缓解患者的疼痛,并把疼痛控制在患者可以忍受的范围之类,用V AS 来讲,一般3分以下的疼痛是可以忍受的,而7分以上的疼痛是难于耐受的。) ⒌对下肢运动行改良Bromage评分。 四、给药方案 方案一连续硬膜外镇痛(CIEA) 适应证:宫口开大2 ~3cm(1+cm不能耐受宫缩痛者) 药物配方:Ⅰ0.1~0.2%罗哌卡因+芬太尼1~2μg/ml(舒芬太尼0.5~1μg/ml)Ⅱ0.133~0.2%罗哌卡因 首次剂量6-10ml,维持剂量6-14ml/h 优点: (1)镇痛平面更加恒定; (2)减少运动阻滞、感染和导管移位引起的高平面阻滞; (3)母婴耐受良好;

无痛分娩操作规范

无痛分娩操作规范 一,适应症 ⒈自愿要求无痛分娩的初产妇,足月妊娠,单胎头位,ASAⅠ~Ⅱ级,无妊娠并发症。 ⒉无胎儿宫内窘迫。 ⒊产妇无硬膜外麻醉禁忌证(血小板>70×109/ L,凝血三项正常)。 禁忌症 ⒈骨盆狭窄、头盆不称、宫缩异常、双胎、产前出血不宜选用。 ⒉对未纠正的低血容量、凝血机制紊乱、背部有感染,颅内占位性病变者禁用。 ⒊若产妇过度肥胖及解剖异常不易确定穿刺点标示,肌营养不良者慎用。 ⒋妊娠并发症。 ⒌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儿宫内窘迫、羊水Ⅲ°污染者禁用。 二,操作常规(标准) ⒈宫口开到2cm时即可行硬膜外穿刺分娩镇痛。 ⒉穿刺操作一般左侧卧位,L2-3间隙穿刺,向上置管,置管深度一般3-5cm,硬膜外 导管 注入1%利多卡因3-5ml ⒊产妇仰卧,排除蛛网膜下腔阻滞征象。接胎心监护,看一下宫缩时候的胎心和宫缩指 数。 ⒋对宫缩痛行VAS评分,并向患者讲述VAS评分的概念(此步很重要,主要用于比较 镇痛效果,让患者对镇痛程度有一个概念,因为分娩镇痛的目标并不是完全无痛,而是尽量缓解患者的疼痛,并把疼痛控制在患者可以忍受的范围之类,用VAS来讲,一般3分以下的疼痛是可以忍受的,而7分以上的疼痛是难于耐受的。) ⒌对下肢运动行改良Bromage评分。 三,给药方案 药物配方:0.1~0.2%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5~1μg/ml 首次剂量6-10ml,自控剂量5ml,持续剂量5ml/h 此方法相对其他传统无痛分娩的优点: (1)减少用药剂量,易调节用药量; (2)通过采用合理药物配方,全部可达到分娩镇痛; (3)减少尿潴留又可防止产后背痛等合并症; (4)减少或避免镇痛后器械助产率增高的缺陷,降低剖宫产率; (5)提高产妇满意度; (6)作为产时镇痛首选方法。 四,监测 ⒈连续监测胎心音、宫缩强度。 ⒉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疼痛分级标准进行镇痛效果评估及运动神经阻滞评估。 ⒊每隔5~15min测一次BP、P,HR

无痛分娩的临床应用与护理效果探讨

无痛分娩的临床应用与护理效果探讨 发表时间:2018-05-08T15:50:50.19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2月下第4期作者:王晓华吕思雨[导读] 使孕妇清醒地参加自然分娩过程,促进宫口扩张,缩短产程,从而为每位孕妇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疼痛减轻或无痛的分娩过程。 (甘肃省嘉峪关市中医医院;甘肃嘉峪关735100) 【摘要】目的探讨产妇无痛分娩的临床应用及护理对策,总结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2017年收治入院的85例初产分娩产妇实施无痛分娩后,对产妇的心理护理、生活护理、产程护理及其产后并发症的护理进行了回顾性的总结分析。结果85例产妇分娩顺利,母子平安,产后并发症轻。结论产妇无痛分娩中实施综合护理可有效缩短产程时间,减少阴道出血及分娩并发症,进一步降低产妇疼痛情况,可使产妇分娩顺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无痛分娩;产妇;护理;效果 分娩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而分娩时剧烈疼痛常给产妇带来巨大的痛苦,使产妇发生应激反应,造成血压升高,氧耗增加,体能消耗,容易使产妇发生第二产程宫缩乏力,无法配合用力,胎儿宫内酸中毒,容易发生宫内窘迫,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剖宫产率,其手术并发症也逐渐增多[1]。近年来各种镇痛技术被应用于临床分娩中,有效地降低了产妇分娩疼痛,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利于进一步减轻产妇痛苦、降低母子在分娩时的并发症发生率与难产发生率。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将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或者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取得满意临床及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入院的初产分娩产妇,年龄24—35岁,孕龄37~41周,均为单胎头位产妇,均经我院产科检查无产科禁忌症、阴道分娩禁忌症和硬膜外穿刺禁忌症,ASA 1—2级,估计能经阴道自然分娩。1.2镇痛方法:单胎头位、宫缩规律、宫口开大1 cm以上自愿选择无痛分娩的产妇,取头膝屈曲侧卧位在L3~L4间隙常规硬膜外穿刺,麻醉药常用芬太尼加布比卡因或者罗哌卡因加芬太尼的混合液,具体浓度为0.0625%布比卡因+2ug/ml芬太尼,0.075%罗哌卡因+2ug/ml芬太尼。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给前面复合局麻药物5ml,观察5分钟无局麻药物毒性反应后,再给予5ml,然后看产妇疼痛缓解情况,如效果不满意,可以再追加药物5ml-10ml。半小时以后接分娩电子镇痛泵,持续给药以维持镇痛效果,观察产妇有无下肢麻木,皮肤瘙痒,恶心呕吐。 2结果:85例产妇在首次注入麻药5 min后疼痛减轻,只感受轻微的胀痛,再次追加药物后随之无痛。本组多数产妇在感觉无痛后能有30 min的短暂入睡,这期间经观察宫缩稍减弱,继之宫缩增强,恢复其原有的强度和频率,期间8例因宫缩减弱给予催产素静脉滴注加强宫缩。经精心护理,本组80例产妇均分娩顺利,5例因胎位或胎心异常中转剖宫产,母子均平安。3护理体会:3.1选择镇痛时间:在宫口开大1 cm时行硬膜外穿刺,过早则宫缩受抑制,产程受影响,应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及时行阴道检查,掌握好穿刺用药时机。 3.2心理护理:第一产程历时较长,初产妇大多数缺乏分娩知识,随着宫缩一阵阵的加剧,持续时间的延长,间歇时间的缩短,初产妇未曾经历分娩疼痛,加之对腹中胎儿的担心,对宫缩疼痛产生恐惧、焦虑、无助、紧张的心理,影响休息,体力消耗较大,从而造成宫缩乏力,产程延长,宫颈扩张缓慢或水肿。临床护理人员要积极鼓励产妇,耐心向产妇解释无痛分娩的疑虑,分娩前对产妇做正确的心理开导,以此提升产妇无痛分娩的信心 [2]。 3.3产程监测及护理措施: ①第一产程护理:密切观察产妇宫缩情况,全产程连续胎心电子监护,每隔l一2时行阴道检查一次,了解宫口扩展情况。在评估硬膜外镇痛对下肢运动神经无明显阻滞后,在助产士或者家属陪同下产妇可以下地活动,期间可以饮透明无渣液体,以保持体力。协助产妇改变体位,以促进身体舒适和放松。鼓励产妇每2—4小时排尿一次,以免膀胱充盈影响宫缩及胎头下降。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每30分钟测量血压、脉搏一次,并详细记录,有异常情况及时告知麻醉医师。②进入第二产程,指导产妇正确屏气用力。宫口开全后,不予停药,达到全程镇痛。密切观察胎心,硬膜外镇痛不影响腹肌收缩所以不影响产程进展及胎儿分娩,部分产妇麻醉后便意减弱,助产士可以指导产妇正确运用腹压,反复提醒产妇用力技巧。如让产妇采取截石位,双手紧拉扶手,两腿蹬在支架上,嘱产妇宫缩开始时吸足气,屏气用劲,宫缩间歇时,鼓励并帮助产妇饮水、安静休息,以保持体力。同时助产人员准备好各项接生准备。③第三产程护理:胎儿娩出后,此时应密切观察产妇情绪、生命体征以及阴道出血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会阴缝合完成后,停镇痛药物,协助麻醉医师拔管,注意保护穿刺点。 3.4产后并发症的护理①低血压:收缩压低于90 mm Hg,或比基础值降低20%一30%,称为低血压。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师处理,一般24小时内嘱产妇卧床休息,缓慢改变体位,床旁解尿时尽量搀扶产妇在床上完成,下床排尿必须缓慢分步骤下床,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纠正措施:可采取左侧卧位,加快输液,使用麻黄碱 5~10 mg升压,并常规心电监护血压。②尿潴留:由于产妇分娩时膀胱受压、会阴疼痛以及副交感神经受阻滞影响恢复慢等因素导致排尿困难,嘱产妇多饮水,4 h后排尿,防止张力性尿潴留,鼓励其尽快下床排尿,或者热敷或按摩膀胱底部,或听流水声诱导尿意,必要时可插管导尿。总之,在我国传统观念中,“分娩必痛”根深蒂固,随着近年来医院技术的发展,各种分娩镇痛技术也得到较快发展,在临床应用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均不断提高,使得更多的产妇选择无痛分娩。无痛分娩能够有效减轻产妇痛苦,不会影响胎儿与产妇,有助于提升产妇分娩安全,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产妇产程时间。而积极、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产妇分娩信心,减少并发症,满足产妇心理需求,可以让产妇享受分娩过程,感悟做母亲的喜悦与快乐。无痛分娩对母婴影响小、起效快、作用可靠,使孕妇清醒地参加自然分娩过程,促进宫口扩张,缩短产程,从而为每位孕妇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疼痛减轻或无痛的分娩过程。 [参考文献]: [1] 赵兰.无痛分娩对剖宫产率的影响.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 204—205. [2] 樊素平.阴道分娩镇痛可降低剖宫产率.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2):56

无痛分娩中催产素使用观察与护理

无痛分娩中催产素使用观察与护理 发表时间:2011-12-01T10:47:34.170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10期供稿作者:陈广云[导读] 宫缩减弱者经使用催产素宫缩加强,产程进展快,孕妇痛苦小,对于产程及母婴无不良影响。 陈广云(江苏省宝应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江苏宝应225800) 【摘要】目的:探讨无痛分娩中应有催产素的重要性。方法:对2010年3月~2011年3月80例使用无痛分娩孕妇宫缩减弱者给予催产素加强宫缩。结果:宫缩减弱者经使用催产素宫缩加强,产程进展快,孕妇痛苦小,对于产程及母婴无不良影响。【关键词】无痛分娩;催产素;护理 【中图分类号】R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141-01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以及文化层次的提高,孕妇对于分娩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随着无痛分娩技术的提高及宣传阴道分娩的好处,阴道分娩逐年提高。本院使用无痛分娩技术及使用催产素加强宫缩,加速孕妇的产程进展降低孕妇分娩的痛苦。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10年3月~2011年3月,年龄20~44岁,孕妇胎次1~2次,孕周37周~41周,无阴道分娩禁忌症,无合并症及并发症,无麻醉禁忌要求无痛分娩的孕妇。 1.2 方法:宫口开大3~4cm,常规硬膜外穿刺L2~3间隙,穿刺成功后,先注入1%利多卡因2ml行基础麻醉,继而根据产妇体重注入0.125%罗呱卡因5~8ml,以后随着产妇的疼痛感觉给予注射,调整剂量,至宫口接近开全时停止注射。同时,使用电子胎心监护,行全程监护,密切观察产妇的产程进展。若麻醉后,宫缩时宫腔压力小于15mmHg,持续20~40秒,间期长或不规则[1],宫缩2次/10分钟,宫缩高峰时隆起不明显,指压有凹陷,可给予催产素 2.5u加入5%的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从8滴开始然后根据宫缩调整滴速,直至宫缩时宫腔压力达50~60mmH,宫缩达40~60秒/2~3分。 2结果 在80例无痛分娩后宫缩减弱者使用催产素加强宫缩后,宫缩转强,产程进展快,产妇痛苦小,胎儿宫内缺氧及新生儿窒息无。 3讨论 分娩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和其他产妇疼痛呻吟声的不良刺激,孕妇本身的恐惧与怕疼心理(2),均会导致产妇交感神经的兴奋,儿茶酚胺类物质释放增加,使宫缩抑制和子宫血管收缩,最终出现产程延长,酸碱失衡,导致胎儿窘迫等母婴不良后果。 “无痛分娩”就是在产妇的分娩过程中,适当使用硬膜外麻醉,起镇痛作用,消除了产妇紧张恐惧情绪,得到充分的放松和休息。无痛分娩亦可缩短产程,特别是活跃期。但是国内外亦有许多研究认为在硬膜外镇痛分娩中,麻醉药物可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使宫缩减弱,最终导致宫口扩张率下降,产程延长。因此,使用镇痛后必须严密观察产程,助产士对宫缩及产程的观察不可以产妇的主观表现为指标,应使用胎心监护仪连续监测宫缩,严密观察宫缩持续的时间,间歇时间以及宫缩强弱。若麻醉后,出现产程进展缓慢以及产程停滞时,可适当使用催产素。催产素有刺激乳腺分泌和子宫收缩的双重作用。可使产程中活跃期宫口扩张加速,产程中活跃期缩短,加速产程。但使用催产素应严密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并根据宫缩情况正确调节滴速,防止胎儿宫内窘迫,缩短产程及产后恢复时间。 分娩镇痛是国内外医学界十分关注的问题,通过使用镇痛分娩联合使用催产素加速产程,使胎儿及时产出,既减少孕妇的痛苦,又减少胎儿发生窒息的风险,给提高阴道分娩带来春风。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65.68 [2]黄叶莉《无痛分娩的研究进展》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2):62

无痛分娩流程图word版

? 1、(奋乃静)对幻觉妄想、思维障碍、淡漠木僵及焦虑激动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用于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2、(地高辛)可通过胎盘屏障,故妊娠后期母体用量可能增加,分娩后6周须减量 3、(痰脱落细胞学检查)是获得肺癌病理学诊断最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阳性率在60%~80% 4、(早期使用有效抗菌药物)是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治疗的关键 5、(直肠指检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查)是目前公认的早期发现前列腺癌最佳的初 筛方法 6、(胃癌的早期诊断)是胃癌根治的前提,也是当前我国防治胃癌的关键 7、苯巴比妥的适应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隐性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肌强直症及三环类抗抑郁药过量时心脏传导障碍等 8保胎主要目标为争取促胎肺成熟时间(48 )小时,次要目标为争取宫内转运时间 9产后出血指的是胎儿娩出后(2 )小时内出血量达到或超过400ml或(24 )小时内失血量达到 或超过500ml 10、猝死时的基础生命支持,胸外按压的位置在(胸骨中下段) 11大多数卵巢癌对化疗比较敏感,上皮性癌卵巢癌常用的为(TP(紫杉醇、卡铂或顺铂))方案 12、第( 8对)脑神经损害者,应用阿米卡星可导致前庭神经和听神经损害 13、对于间隙发作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只需要按需给予能够迅速缓解症状的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 14、对原因不明的神志丧失的患者用氟马西尼鉴定是否为苯二氮类药物中毒,开始用量是0.2mg, 一般最大剂量为(0.5)mg 12、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心绞痛发作时可出现2个或更多的相邻导联ST段下移≥(0.1)mV 16、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体力状态评分为(2 )分者和年老者可选择单药化疗 17、服用以下哪种药物可出现舌苔及大便呈灰黑色,停药后可自行消失(枸橼酸铋钾) 18、复方氯化钠的禁忌证包括(肾病综合征) 19、腹膜透析液的禁忌证不包括(顽固性水肿) 20、防风通圣丸宜于下列哪项配伍(菊花) 21感冒清热颗粒对下列哪种患者禁用(对本品过敏者) ?22、呋塞米的适应证不包括下列哪项()选A和D均不对 23关于人纤维蛋白原的用法用量叙述错误的是(使用前先将本品及灭菌注射用水预温至 40℃) 24关于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叙述错误的是(本品可在大腿或腹壁做皮下注射也可静脉给药)

分娩镇痛(无痛分娩)宣教

术前宣传教育-分娩镇痛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几分期待,几分焦虑, 对新生命的到来您准备好了吗? 您对分娩过程了解吗? 伴随分娩疼痛的不良反应有那些? 有缓解分娩疼痛的方法吗?有没有副作用? 分娩镇痛有何优点?又该如何实施? 在了解简要的分娩生理、分娩疼痛及分娩镇痛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后,希望您对分娩镇痛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分娩过程 正常分娩分为三个产程。 在第一产程中,子宫每隔一段时间出现收缩,伴随胎儿进入产道子宫颈的扩张。在腰背部和下腹部有酸胀和疼痛感。 在第二产程中,子宫的规律收缩加强,胎儿在产道中继续下降,此时会压迫盆腔和扩张会阴。此过程中疼痛强烈,集中于会阴部。 第三产程是胎儿娩出,子宫回缩,疼痛减轻。 分娩疼痛的不良反应 进入产程后,疼痛伴随焦虑和紧张,可引起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的大量分泌,可致子宫和胎盘血流量减少,进而宫缩不好和产程延长。此外孕妇紧张,呼吸急促,二氧化碳排除过多,加之基础代谢率的增加,会使子宫血管收缩,出现胎儿供血不足。体力的透支,疼痛的难耐,产程的延长,导致剖腹生产的增加。

分娩镇痛的优点 一项回归性认知调查发现:分娩镇痛前91%的产妇认为产痛难以忍受,并有紧张和恐惧,88%的产妇迫切要求分娩镇痛。分娩镇痛后95%的产妇认为分娩镇痛是必要的。(现代麻醉学,第三版,第110章,分娩镇痛) 分娩镇痛可以有效缓解分娩过程中的疼痛,从而将不良反应降到最低程度,改善胎儿的血供和氧供,产妇清醒,全过程参与。 分娩镇痛的方法 医学的进步和麻醉技术的提高,为广大产妇提供了更安全、简单和普及的分娩镇痛方法。目前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认为腰段连续硬膜外镇痛最为有效。 原理:阻断疼痛等刺激进入脊髓和中枢神经。 技术:由专业人员将一微细导管置入腰段硬膜外腔,通过此导管连续注射止痛药物。药物:极低浓度的局部麻醉药和少量阿片类药物的混合稀释溶液。 分娩镇痛的注意事项 当您要求实施分娩镇痛且无阴式分娩相关禁忌症时,由麻醉医生根据具体的临床判断来实行该方法。 在接受分娩镇痛后,应有至少一名家属陪伴。 在接受分娩镇痛后,如果剖腹生产仍无法避免,已置入的导管可以继续用于剖腹生产麻醉和手术后止痛,而无须再行有创的麻醉操作。 分娩镇痛的常见问题 1:自然分娩生产一定会痛吗? 不同产妇对生产有不同的疼痛感受,有调查表明:约有15%的产妇只感到轻微的疼痛,35%产妇感到中等程度的疼痛,50%的产妇抱怨产痛很厉害和无法忍受。

产科护理常规

产科一般护理常规 一、观察要点 1、鉴另康假临产。 2、观察宫缩、胎心及产程进展。 3、了解子宫复旧、评估产后出血。 二、护理措施 1、讲解自然分娩对母婴的好处。 2、关心、支持孕妇,给予心理安慰。 3、了解下腹阵痛情况,辨别真假临产。 4、教会孕妇自我监测胎动。 5、胎膜未破时自由活动。 6、指导进食丰富营养、易消化食物。 7、告诉孕妇宫缩痛时的呼吸技巧及应对措施。 &临产后及时送入产房并交班。 9、产妇回休养室及时了解分娩过程,产妇及婴儿情况 10、指导产妇注意休息适当活动,教会产妇母乳喂养的方法及技巧。 11、按时了解子宫复旧,查看会阴垫,评估出血量。 12、对产妇及家属进行产褥期保健、卫生知识指导。 13、讲解新生儿常见生理现象,指导护理方法。 14、指导产妇采取合适的避孕措施,产后42天来院复诊。 三、健康指导 1、讲解分娩的过程,可能会出现的现象及应对措施,树立孕妇阴道分娩的信心。 2、讲解新生儿常见生理现象及如何进行新生儿护理。 3、进行孕产妇营养、保健知识指导。 4、教会产妇及家属新生儿沐浴、脐部及臀部护理方法。 5、指导产妇采取合适的避孕措施,产后42天来院复诊。

正常分娩护理常规 一、观察要点 1、鉴别真假临产。 2、观察宫缩、胎心变化。 二、护理措施 1、保持产房安静、清洁,冷暖适宜。 2、讲解分娩的过程,关心、安慰产妇,给予心理支持。 3、注意休息,指导进食易消化食物,及时排空大小便。 4、胎膜未破裂前鼓励自由体位,告诉产妇自由体位的作用,骑坐分娩球的方法。 5、肛查或阴道检查,注意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定时检查宫缩、胎心,了解产程进展,绘制产程图。 6、指导产妇正确运用腹压,配合接产。 7、根据情况选择无保护或保护会阴接产,注意减少母婴损伤。 8、观察胎盘、胎膜娩出情况,检查是否完整。 9、正确测量产后出血量,监测子宫收缩情况。 10、正确及时做好各种产程记录。 三、健康指导 1、讲解自然分娩的好处。 2、鼓励产妇及家属的参与。 3、鼓励产妇进食易消化流质,胎膜未破时自由活动。 4、告之产妇缓解宫缩痛的方法及无痛分娩的实施方法。 5、指导母乳喂养。 根据促进自然分娩的适宜技术培训教材2013年6月修订 催产素引产护理常规 一.观察要点 1.观察宫缩的强度、持续时间、宫颈成熟度、宫口扩张度及先露下降情况。 2.观察胎心及产妇血压情况。 3.催产素滴注的速度及有无过敏症状。 二.护理措施 1.专人负责观察、陪伴,定时记录。 2.遵医嘱准确使用静脉用液体500 ml加入催产素2.5U,先静脉滴注5%葡萄糖溶液500ml,开始调整滴速8~10 滴/分,每20-30分钟钟调整一次,直至出现有效宫缩,有效宫缩判断标准为10min 内出现3次宫缩,每次宫缩持续30-60秒,最大滴速一般不得超过10mu/min (40滴/分),如 达到最大滴速,仍不出现有效宫缩,咨询医生是否更换一瓶新液体500加缩宫素5U浓度,滴 速减半重新调整宫缩,最大增至20 mu/min (40滴/分),原则上不再增加滴速和浓度。 3.专人观察宫缩宫缩频率、强度、持续时间及胎心率变化并及时记录,有胎心异常及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