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研究综述

国学研究综述
国学研究综述

国学研究综述

梁大新韦文华

【摘要】国学,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兴起于二十世纪初,近年的“寻根”热、“国学”热使国学再掀研究热潮,这反映了当下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即国学是什么、国学有什么、为什么学国学集中整理、分析、总结有关研究现状及成果,以期为所有关注国学的人士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和研究参考。

【关键词】国学国学研究综述

早在1992年1月,北京大学成立了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著名学者袁行霈被任命为中心主任,他倡议、创办了《国学研究》年刊,并出版了国学研究丛刊。可惜笔者困于偏隅,未能读到,深以为憾。二十一世纪初,随着北京大学成立国学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国学院,一些国内著名大学相继成立国学研究院、所,开办国学班,各地媒体此起彼伏地报道有关“国学启蒙班” 、“少年读经(典)热”等。不少学者也相继撰文发表自己关于国学话题的观点。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即国学是什么、国学有什么、为什么学国学集中整理有关研究成果呈现给读者。

一、国学是什么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在致《社会科学报》的一份书函中说:“今日言‘国学',??应自己先弄清‘国学'是什么??”。国学是什么?大家好像都清楚,但一具体到什么是国学?好象又说不清楚,仿佛是有点可以意会难以言传似的。翻检《辞海》、《辞源》一类工具书,对“国学”一词的定义均谓“本国固有之学术也”。显然,这种释义比较抽象,仍给人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的感觉。那么究竟什么是国学?国学一词的本源何在呢?

我们先看看国学一词源自哪里。

牟润孙先生在《敬悼陈寅恪先生》一文中说:“所谓‘国学',其实是一个来自外国的名词,外国人研究中国问题自称为‘汉学' 、sinology、文字、语言、历史、地理、考古、民俗、美术,无所不包。中国人自己创办研究所,自然不能用‘汉学'两个字,于是改称‘国学' 。几十年积非成是,大家沿用不疑。”

黄兴涛在《国学与现代意识》一文中说:“中国古代虽有‘国学'二字,但意为国家所设立的最高级别的学校兼教育管理部门(如国子监就被称为‘国学')。我们现在所说的‘国学'乃是清末以来的新名词、新概念,它最早从日本传来,大意是指与西学相对的、本国所固有的学问、文化。黄遵宪1887年完稿,1895年正式刊行的《日本同志》里就是这样使用的。二十世纪初年以后,在西方学术研究文化的冲击下,与之相对的此种意义的‘国学'一词,才逐渐传播开来。”

从上述材料引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学一词的本源有三种:一说来源于外国的汉学;二是传自日本;三是受西学冲击而产生的国学。三种说法都言之凿凿,有理有据。概括起来,“国学”产生于西学东渐、东学式微的文化碰撞转型期。有人概括“国学” 乃

是现代民族国家意识和学术现代意识,这两种现代意识同时觉醒的特殊凝固结合体。

下面再看诸家是怎样解释“国学”这个概念的。清末民粹派代表人物邓实在《国学讲习记》中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1906年《国粹学报》第

19 期)

著名学者曹聚仁说:“其实‘国学'者,只是‘在中国的'学术思想。” 著名学者胡适说:“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 ,省称为‘国学'。”

总三家所述,我们认为,邓氏关于国学的解释很宽泛,但却强调了国学的经世致用性。曹氏和胡氏都属于概念一般性的解释,但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国学是一个中性词,既有“国粹” ,也有“国渣”,而我们往往认为“国学”不是一个中性词。正如吴亚生在《弘扬“国学”要弘扬什么?》一文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个人修养和社会伦理方面的内容要具体分析,有些是应该继承的,有些是应该批判的。《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说的就是做人要自强不息。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说的是做人要有坚定的信仰。这些都是我们应当继承的优秀思想。但是,三纲五常的等级思想是与当今世界民主、平等的思想不相容的。其他还有不少于现代文明不相容的东西,都是应该摈弃的。”

有没有对国学的概念给以严格意义上的定义?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关于振兴国学的思考》中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定义,他说:“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研究和阐释的一门学问。我们认为这个定义不同于一般的词语解释,它符合逻辑学下定义的概念,等于种差加属概念。”纪宝成在文中论述道:“国学作为近代意义上的概念,始于20 世纪初。一般认为,国学相对于新学,指旧学;相对于西学,指中学。引申而言,它即众人眼中的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可以把国学看作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进行研究和阐释的一门学问。国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国学,即胡适所说的‘中国的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

' ,思想、学术、文学艺术、数术方技均包括其中;狭义的国学,则主要指传统思想文化,它是国学的核心内涵,是国学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2005 年 6 月7 日《光明日报》笔者以为这是迄今为止对国学这个概念最完整最权威的定义了。

二、国学有什么国学有什么,这就涉及到国学的范畴及具体内容。国学有什么?梁启超说:“中国学问界,是千年未开的矿穴,矿藏异常丰富。”胡适说:“过去种种,上自思想学术之人,下至一个字,一支山歌之细,都是历史,都属于国学研究的范围。” 周汝昌说:“‘是国学'者,他们都属于‘国学'范围之内。‘不是者',他们孤立起来,哪个

也代表不了‘国学' 。而其全部整体才是‘国学'的真正实质和精神

命脉。

三位国学大师所论,概括起来就是,研究国学的范围是非常大的,而我们往往把国学融化为儒学一家。国学的内容包罗万象,需从整体上把握国学的精神实质。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它既包括了中国的语言文化,文学历史和风俗习惯,也包括了天文、地理、中医、中药、戏剧、书画、音乐、五行、八卦、考古、鉴伪、星相、术数等。这些都属于国学的范围,也就是国学的外延。

国学是一种繁荣与腐朽共生的文化现象。因此,李银河在《国学可以研究,前提应为批判》一文中指出:“国学应当研究,但前提是应当有一个批判的态度,至少在研究时

应当将国学做上述两个部分的区分:与进步无关的那部分传统文化可以多加肯定,而与进步有关的那部分文化特别是其中阻碍了中国进步的部分则应多加批判。”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清末时,以章太炎,邓实为代表的民粹派将为专制服务的所谓“君学”剔除于“国学”的范围,同时把昔日被儒学排斥的诸子学等“异端”部分纳入“国学”正统。这就充分说明国学内容菁华与糟粕共存。

我们讨论国学的范畴时,还应注意到国学的分类问题。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部分摘录自南柯舟《国学热中谈国学》)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与学术主要不是靠口头传承的,而有着许许多多的著作作为载体。那么能否在浩如烟海的著作中选择一些精华部分提供给有志于弘扬国学的人们呢?国学大师梁启超于1924 年写的《国学入门书目及其读法》就是这样一篇名文。笔者作为有心人列数国学入门的篇目竟有七十种之多。此文将国学入门书目分两类,甲为修养应用及思想史关系书类,乙为政治史及其他文献书类。除了一些经典外,还介绍不少学术著作。也许梁任公怕人接受不了,在文尾处为我们再拟了最低限度的书目:《四书》《易经》《书经》《诗经》《礼记》《左传》《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或《通鉴纪事本末》)《宋元明史纪事本末》《楚辞》《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其他词曲集随所好选读数种。此后的1937 年国学大师钱穆在其名著《国学概论》以十章论国学:第一章为“孔子与六经” ,第二章为“先秦诸子”,第三章为“嬴秦之焚书坑儒”,第四章为“两汉经生经今古文之争” ,第五章为“晚汉之新思潮” ,第六章为“魏晋清谈”,第七章为“南北朝隋唐之经学注疏及佛曲翻译” ,第八章为“宋明理学”,第九章为“清代考证学” ,第十章为“最近期之学术思想” 。钱氏在此书序言中写道:“国学特为一时代名词,其范围所及,何者应列为国学,何者则否,实难判别。本书特应教科讲义之需,不得已姑采梁氏清代学术概论大意,分期叙述。于每一时代学术思想主义潮流所在,略加阐发。”综上所述,我们大体明白了国学虽然包孕了中国所有的传统文化与学术,但国学应该是以儒学经典为核心的优秀文化与学术。

关于国学范畴近年有识之士提出“大国学论” 。学术泰斗、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生前在北京301 医院接受采访,高瞻远瞩的提出“大国学” 。他说:“国学应该是‘大国学'的范畴,不是狭义的国学。国内各地域文化和56 个民族的文化,都包括在‘国学'的范围之内。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有各种的表现形式,但又共同构成中国文化这一文化共同体。”董斌在《何谓“大国学”及其宗旨和意义》一文评论道:“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大国学论,有利于中华大民族的民族融合和文化融合,有利于五千年来积累的民族文化大整合,有利于凝聚中华民族文化向心力!有利于中华民族大团结。”

是的,正如陈思和教授提出的“只有包容各种文化形态的存在,这个文化自身才可能变得多元和丰富” 。只有更加中国的,才更加世界的。

三、为什么学国学我们明确国学的定义和范畴,是为了更好地学习、研究国学,学习、研究国学是为了传承、振兴国学,让国学为现代社会服务,为社会主义的三个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为什么学国学?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孔子研究院名誉院长纪宝成如是说:“国故之成为‘学',是近现代以来中西文化交汇碰撞的结果。在此过程中,中国固有的学问被植根于西方的学术规范、学术体制和学术传统所取代,学术的现代转型被简单理解为学术的西方化。而中国自身的学术则成为‘国故' ,继而几乎沦为‘绝学',中国的现代学术与传统学术之间,出现了深刻的断裂。因此,为了继承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必要振兴国学。”

早在1995年,赵朴初、冰心等9 位文化界耆宿联名呼吁“建立幼年古典学校”,并发出了“传统文化正处于存亡绝续的关键时刻”的警钟之语。更早于二十世纪初年,西学繁衍于东土,东学式微,清末,以章太炎、邓实等为代表的国粹派成立“国学保存

会” ,创《国粹学报》对国学的传播影响很大。现代自“五四”以来,一些国学大师们,为保护国学开始和西学论战,西学派认为全盘接受西学,而国学家们则誓死保卫祖宗们留下的五千年菁华文化。

实际上,最初提出“国学”问题的人,固然是有一种现代民族国家意识,但同时他们也是一些对现代学术有所了解、有所比较,并具有对传统学术文化进行反思、加以重新解释能力的人。像章太炎、梁启超等就是典型代表。他们感觉到,中国再怎么追赶时代潮流,也不能在根本上完全西化自我,比如,你如果连本国语言都不会讲,丝毫不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只会说英语或其他外语,就算你有中国国籍,有着遗传的黄皮肤,你还能算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包括文化意义在内的)现代中国人吗?所以,在清末,当“新世纪派”的主将吴稚晖主张逐渐废灭汉字,提倡以世界语取而代之,怂勇国人“爱斯不难读” (Esperanto的音译)时,理所当然地遭到来自国学大师章太炎等人的强烈谴责。

北京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袁行霈在《〈国学研究〉发刊辞》首段写道:“不管愿不愿承认,也不管是不是喜欢,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自己国家的文化传统之中,并以自己的言谈行为显示着这个传统的或优或劣的特色。而国学作为固有文化传统深层的部分,已经渗进民众的心灵,直接间接地参与现实生活。因此,有识之士莫不疾呼弘扬我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以辅助现代化事业——这实在是远见卓识。”他在2007年6月人民日报发表的《国学究竟有什么用》说“经常有人问我:‘国学究竟有什么用?' 要说没用也真没用,既不能当饭吃,也不能教人如何投资赚钱。但其精华部分能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和人的关系,能促使人自己掌握的技术用到造福于人类的正道上来,这是国学无用之大用,也是人文无用之大用。试想,如果我们的心灵中没有诗意,我们的记忆中没有历史,我们的思考中没有哲理,我们的生活将成为什么样子???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当采取三种态度,即分析的态度、开放的态度、前瞻的态度。所谓分析的态度,就是要分清精华和糟粕,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所谓开放的态度,就是要处理好中外的关系,既要吸取世界上各民族的优秀的文化成果,也要让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走向世界。所谓前瞻的态度,就是要正确对待古今的关系,立足当前

面向末来,建立具有当代形态和前瞻意义的新国学。研究国学不是复古,是为了现在和将来。研究国学不是抱残守缺,现代化不是全盘西化。抱残守缺和全盘西化都是没有出路的。我们要把国学放到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大格局中,放到经济全球化的大格局中加以研究,使之为中国的现代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并不认为现实中真的存在所谓‘传统文化热' 。且不论我们在社会生活层面是大踏步走向‘现代'(西方),就是在知识领域,西方话语也始终占有绝对压倒的优势。例如在学科配置上,往往重西方,轻本土;重现代,轻传统;重技术,轻人文。”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郑家栋先生说:“伴随中国当代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国家、民族、社群、宗族、个体都不可能长期与自己的历史断开,即便是断开了,也必须重建一种历史叙事把二者连接起来。”

以上摘引诸家文字,是从不同角度和因果关系来谈学习研究、弘扬国学的重要性,显得有些概略。下文摘引纪宝成《关于振兴国学的思考》有关文字正好弥补了其中不足,而且具有积极的建设性。

首先,研究国学、重振国学是恢复文化自信的需要。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衰落,在西方列强侵略时的无力,被人们采取一种文化归因的解释策略,简单地把原因和过错归结于中国传统文化身上。在这种心态下,国人对于本国固有文化和固有学术的自信心,降落到了历史的最低点。传统学术首先作为“国故” ,失去鲜活的创生能力。今天,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威望与影响力日益提高,世人对中国文化的兴趣越来越强烈。文化,只有是民族的,才能是世界的。重建国学就是要更好地张扬中华文化的主体意识与时代意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和事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理应包括中华文化的复兴。每个中华儿女应当坚信,中华文化仍将再次焕发青春,再现活力,再展魅力。

第二,研究国学、重振国学有利于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国学研究是以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为核心,以中国传统学术方法为手段,保存和传承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一种重要方式。国学研究和国学教育,将有助于人们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了解和熟悉本国文化经典,是国民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国民能够从国学教育和普及中了解到,我们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是一个有着灿烂文化传统的民族。传统文化是丰富多彩的,既有孔孟的严谨刚毅,又有老庄的逍遥豁达。传统文化也是开放的,《周易》尚变,赞“日新之谓盛德” 。传统文化可给予我们更多的灵感、更多的人生启迪。

第三,研究国学、重振国学有助于提高人文学术创造力。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文学术领域内的一个重要文化现象,即大规模移植西方学术,把基于西方文化传统和文化经验的学术类型和文化类型当作普遍形态,当作现代学术与现代文化的典范。这种情况对于中国人文学术的影响是复杂的。一方面,我们学习西方人文学术,借鉴西方人文学术建立了学科制度和教育制度,并产生了大量学术成果,造就了大量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人文学术普遍面临的西方化与本土化的矛盾,是摆在我们面前亟须破解的文化难题。由于我们失去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失去了固有的人文学术支撑,便不免照抄照搬西方人文学术及学术体制和学科制度,而没有看到作为西方人文学术根基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经验的限

《小学国学文化经典诵读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国学文化经典诵读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课题重新论证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继承传统教育理论的精华,培养新世纪人才 在许多学者、专家对过去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化、教育的反思中发现,由于二十世纪以来几次大的动荡、浩劫,加上一些错误的文化决策,致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几乎到了完全断层、青黄不接的局面。延续中国文化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在中国入世、经济走向全球一体化的形势下,对青少年实施入耳、入脑、行之有效的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教育,培育民族自豪感、责任感,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和优良品德浇灌当代青少年的心灵,更是当务之急。 2、国学文化经典诵读是民族复兴的基石、时代发展的必然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中华民族是有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的伟大民族。我们的文化建设不能割断历史,对民族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时代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使其不断发扬光大。” 陈至立同志也指出:我们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全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必须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提高民族文化素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少年儿童在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要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了解自国家的历史,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从小扎下中华民族的根。 3、国学文化经典诵读是当今教育重要的补充古书,都是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的结晶,它是最有价值的书,百读不厌的书。例如,《易经》、《老子》、《论语》等,更是一个开放式的哲理,富有民族的特色,他们超越了时代的限制,直接指向宇宙、社会、人生,博大精深;许

多论点与内容,至今仍极富有活力,放射着夺目的思想光辉。 4、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十分重要。上海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沈铭贤《从”重文轻理”谈起》一文说,我国历来是”重理轻文”,”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西方,比如法国,出现理工科招生不足,人文社会科学生数量超过理工科学生的现象;美国、德国的文科学生增幅也较快。他指出中国现在的教育基本上还是左脑教育,重抽象轻形象,重灌输轻创造,重科技轻人文。应该使科技与人文协调发展,相辅相成。 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应从娃娃做起。有资料表明:13岁以前是儿童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此时期做诵读训练,可以使儿童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脑力得到舒解,加强记忆力,集中了注意力,平衡身心发展,提升自制力和自觉性,对人的一生都非常重要。背书,就如练字、练拳、练武,熟能生巧。巧必由烂熟而出。好文章背诵得多,灵巧的修辞、畅达的造句、铿锵的声韵、周密的谋篇,口诵心维,不知不觉,变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加上泛观博览,深思精研,将古人的感受,比照当今的情境,印证永恒的人性、人情,于是自己的文学艺术境界,又可层楼更上。与课题研究相关的”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儿童中国文化导读”工程先后开展,有地方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国学”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文化体系,它凝结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时至今日,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唯有中华民族经所创造的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的风雨考验而依然生机勃发,作为炎黄子孙,我们都会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同时我们也应该都能以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科学的态度来传承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让博大精深的“国学”所产生的文化张力永远能够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的心灵!

论国学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论国学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应用企业文化的精髓无非是管理人才。所有的管理方式以及管理理念都是围绕人才的管理而生。各种所谓的现代企业模式只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才在工作中的能力。用现代语言组织就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感情和信仰,最大限度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要更好的发挥企业中各种有机组成部分的应有价值,就必须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文化的能量,这就牵涉到企业文化中的内涵精髓,现代企业文化形式多样,各种理论盛行,到底哪一种理论更适合本企业的发展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 中国的企业,是生活在拥有五、六千年传统文化的土地上,我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国学是我们的文化精髓,如果能够将国学作为当代企业文化的指导思想,那么这将会对企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才可以做出一流的企业,把企业做大做强。 一、国学在企业文化中的经世致用 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其涵盖范围很广,学科上分为诸多流派。国学的概念虽然很广泛,但主要强调的是国学的经世致用性。这就是国学最核心的作用。现代国学更是在其原本基础之上,与现代思想理念以及西方先进的文化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

一个企业在发展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在彰显企业文化很强的品牌意识、产品创新的问题上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只是以当前的企业文化枯燥的管理概念为指导,用于企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庞杂问题,某一些问题可能很好解决,但是新出现的和深层次的问题就难以取得良好效果。一旦遇到这种现象又没有更好的应对措施,而老是依赖精明的决策者来解决,没有更加适合的运用企业文化执行力,没有一个成规模、效率高的文化应对体制,更没有更和谐、更明智的文化核心思想来指导方向和定位,那么企业的发展迟早会陷入瓶颈。每个企业本身生来就不是具有完美的执行力以及发展力,而如果没有一种适合的文化体制来规范和引导企业发展的话,那么,企业就将沦为一个没有生机和活力的落后作坊了。 国学的经世致用,从先秦诸子百家、汉唐道统、宋元理学、明清贤达,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乃至构建和谐社会理想都有所体现,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并不是狂言。在企业建设中,我们应以中国先哲们睿智的思辩传统,深邃的人生哲理,思考和解决在事业、命运和企业管理实践当中遇到的诸多困惑和矛盾,提高哲学思维能力,倡导和谐管理,创新思维,理智、科学和勇敢地面对挑战。 二、以和谐文化引领企业发展 和谐之于国学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在古代思想家中的观点看法出可以看出:大家虽然各自见解不同,但基本都遵循这样一个论点:和谐。无论儒家的仁义;还是道家的清净无为;亦或者是庄子的自然

诵读国学经典的研究报告(简单)

“诵读国学经典的研究”开题报告(大家好!我代表课题组做开题报告,如有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经典是指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是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尤其是那些原创性、奠基性的著作,位居群经之首。中华古诗文经典,其知识之广泛,包容之博厚,辞章之精华,内涵之丰富,是任何一个民族都难以望其项背的。它不但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而且更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是民族精神得以生发的深厚土壤,对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形成起着巨大的、不可缺少的作用。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说:“民族精神是一个同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文化经典诵读活动,正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我们认为,将诵读中华古诗文活动作为学校一项特色进行创建,符合现实背景。 当今社会,在物质文明的大潮冲击下,部分小学生过早地沾染上了诸多不良习气。精神空虚,沉迷网络,厌学情绪严重;自私自利自我意识严重;尊老爱幼、文明节俭等社会公德意识滑坡。这些问题使许多老师和家长处于迷茫无奈徘徊中。原因何在?因为现行教育中缺失了中国几千年行之有效的传统教育思想,口头上提出德育为本的方针,但实际上还是实行中考统考、高考统考等以考试的形式选拔人才的策略,成绩大于素质。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尤其是把孔孟学说的教育排除在学校教育之外。造成了中华传统文化断层的局面。“教育为本,德育先行”成了一句空话。中华民族本是礼仪之邦,可如今孝敬父母、礼貌谦让这些传统美德却逐步被人们遗忘。“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学生从小没有受到圣贤的良好教育,本来善良的心灵也就受到各种污染,于是做出各种错事来。 二、课题的界定:

国学研究获重大突破,《易经》千古之谜终于被解开

《易经》被称为众经之首,它是我国文明的源头,也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地位至高无上。《易经》是一部占卜的书,通过它可知过去,可知现在,更可知未来,真是奇哉怪也。《易经》区区五千多字,却包罗万象,整个世界都在其中。其深不可测,其奥妙无穷尽。自《易经》产生之后,多少人皓首穷经,首皓了,《易经》未穷。《易经》从产生到现在,还未有人真正懂。 《易经》为什么那么难呢?《易经》是古代卜官写的,与文王、周公无关。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易经》连帝、王、诸侯等用某一爻做某事,如帝乙用《泰》六五爻来嫁妹,作者都知道,一定是帝王身边的卜官才那么清楚。《易经》为什么写得那么隐晦呢?卜官为了世世代代垄断占卜,保住饭碗,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使占卜之法秘不外传,所以写得晦涩难懂。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占卜古法失传了,《易经》就成了千古之谜。我们看到的《易经》,作者只是轻描淡写占断的结果,至于占卜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推理的过程,作者只字未提。所以,单凭《易经》提供的文字,是无法解开《易经》的,这就是许多人错解《易经》的原因。《易经》只是易学冰山之一角,在一角的下面,还隐藏着大量的易学知识。我们必须把隐藏的易学知识整理出来,找回上古占卜之法,才能解开《易经》千古之谜。 上古占卜之法到哪里找呢?我们还是回到故纸堆里找吧。《尚书》是我国最古老的书。《尚书·洪范·九畴》记述了上古时代占卜的基本情况,虽然简略,但仍可窥一二。《尚书·洪范·九畴》说:“七、稽疑:择建立卜筮人,乃命卜筮。曰雨,

曰霁,曰蒙,曰驿,曰克,曰贞,曰悔,凡七。”又说:“身其康强,子孙其逢,吉。”复杂的占卜,简单的记载,说明当时的人们对占卜也是不甚了解。从上面我们得到两个有用信息,“曰克”是指五行的相克;“身其康强,子孙其逢,吉。”意思是卦体强旺,逢子孙则吉。此处的“身”是指卦身、卦体,不是指人的身体。如《诗经·氓》:“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你卜龟占卦,卦体没有灾祸。此处的“子孙”是指卦的子孙,不是指人的子孙后代。何为子孙?我生者为子孙。如水生木,木是水的子孙;木生火,火是木的子孙;火生土,土是火的子孙;土生金,金是土的子孙;金生水,水是金的子孙。《尚书·洪范·九畴》记述的是大禹时代的事,说明在上古时代,人们是用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来占卜的。阴阳五行的思想最迟在黄帝时已产生。黄帝姓轩辕,之所以被尊称为黄帝,是因为轩辕禀有土德的瑞征,土色黄,所以轩辕被称为黄帝。金德主义,木德主仁,水德主智,火德主礼,土德主信,所谓“五常”观念,在黄帝时已非常流行。所以在大禹时代,用阴阳五行占卜是完全可能的。 用五行进行占卜的方法是怎样的呢?五行和八卦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呢?其方法是:八卦有八卦的五行,爻有爻的五行。如乾、兑居西北,五行属金;震、巽居东,五行属木;离卦在南方,五行属火;坎卦居北方,五行属水;艮、坤在中央兼西南,五行属土。这是卦的五行所属;每卦的爻,也分属不同的五行。乾卦初爻是子水,二爻是寅木,三爻是辰土,四爻是午火,五爻是申金,上爻是戌土。离卦初爻的五行是卯木,二爻是丑土,三爻是亥水,四爻是酉金,五爻是未土,上爻是巳火。这就是“纳甲”,把花甲纳入八卦中。这样,卦的五行和爻的五行就构成或生或克或比和的关系,克我的叫官鬼,如金克木,金是木的官鬼;我克的

国学经典论文

国学经典论文 国学经典论文关键词:国学经典,论语,周易,金刚经,坛经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国学和文学数学的意思不同,并非是国家之学或者治国之学。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如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经典是一个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所载为至理常道,透射着人文的光芒,其价值历久而弥新,任何一个文化系统皆有其永恒不朽的经典作为源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国的国学经典文化底蕴丰厚,蕴藏着丰富的为人处事的经验和做人的道理。 诵读经典,使我们变得聪慧、礼仪、仁爱、守信、博学......国学经典学习提升国民道德品质,让我们一生受

益无穷。国学经典包括一.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二.易经、诗经、老子、庄子。三.唐诗、宋词、元曲、韵文。 四.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规。诵读经典美文吸收、储藏、理解、运用。一位名牌大学的高才生曾深有感触地讲道:语文学习是任何学习的基础。我之所以各门功课学的得心应手,是因为大大得益于小时候的国学经典学习,记忆酝酿,厚积薄发。读经重要,胜于读其他书。孔子的经典语录集《论语》,因其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其推崇备至,不仅影响着今天中国人的思想,更是成为外国学者甚至政治家研究的经典之作。可见,《论语》之影响深远而巨大。 我们今天再来捧读《论语》,其现实意义究竟在哪里?北师大教授于丹作了最精要的回答:“《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生活,找到个人坐标”。因此,《论语》可以作为我们个人尤其是作为教师的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指南。 一、修身养性,德行人生《论语》中关于修德的言论,最具概括性且易于遵循的有:

国学研究

国学研究 2011年第1期 论王夫之的中医哲学思想……………………………………………………………徐仪明 董仲舒“王道教化论”理路透析……………………………………………………张韶宇 简评新文化运动时期对传统孝道思想的批判………………………………………韩超 2011年第5期 王阳明“四句教”与佛学关系新解――兼论“无善无恶”非境界论………王黎芳,刘聪(30)再论《易经》的预测术……………………………………………………王军,包巧英(35)2012年第1期 先秦儒学的两个路向――浅析孟子与荀子哲学思想之异同…………………………罗久(67)“易有太极,是生两仪”释义辨正………………………………………………张韶宇(71)论老庄“天人和谐”的生态伦理思想………………………………………………王雷松(75)韦政通与中国思想史研究…………………………………………………………周良发(79)2012年第3期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境中儒学复兴的可能与路径…………………………朱荣英(3) 西医和中医:两种哲学和两种医学文化……………………………………余谋昌(7) 老子道论的过程性特征及其文化影响……………………………………张亮亮(13) 2012年第4期 论孔子的社会秩序观……………………………………………………王军(26) 王阳明的实学思想及其对新实学研究的启示………………………胡海桃(30) 2012年第6期 张载礼理关系问题辨正………………………………………………………………魏涛(54)王阳明《药王菩萨化珠保命真经序》及其价值…………………………王黎芳,刘聪(58)2013年第1期 刍议郭象的“寄言出意”及其独化论的建立…………沈伟华(42) 儒学展开的新向度 ——评陈明的“文化儒学”………………………周良发,杨阳(46) 从汉字结构感悟公德修养…………………………………陈从志(51) 2013年第3期 《淮南子》鬼神观理性精神探析…………………………王巧慧(40) 张载《东铭》思想探析………………………………刘兆玉,魏涛(44)

论国学与西学的体与用关系

论国学与西学的“体”与“用”关系 古代文学李志云 国学,本只是一个有着明显的思想与文化倾向的特定概念,其实并无太多的学术背景。作为中国传统的思想与文化,自中华文明诞生之始,国学即已产生并存在,并影响了中国的历史几千年。在这一过程中,中华文明相对于西方文明,曾经高度发达与强势。中国人也没有国学的概念。中国人习惯以中国自居,世界只有一个中华,除此外即为狄夷。中国人眼里华夷之别,而无中西之分。华夷之别,包含着明显的文化优越感以及傲慢与偏见,中国这个千年老大从来都看不起周边蛮夷,更不谈他们的思想与文化。因此也无所中学与西学之称谓,更不谈国学之概念。 近代以来,冠以“国”的事物实在太多,如“国货”、“国粹”、“国人”、“国语”等,思考这些称谓,这些自古有之的东西,今天都冠以“国”字实在是包含着国人的民族伤感与自卑,也包含着国人的一种民族图强,国学就产生于这样的一个背景。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的经济逐渐强大,国人又重新恢复了自信,国内掀起了一股股的国学热。中国人仅仅花了几十年的时间,却完成了西方百年走完的现代化进程。传统的西方社会却放满了发展的步伐,并产生了科学主义的危机,现代文明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西人把目光重新投向了中华的传统思想文化与价值观,国外掀起的“汉学”热即是这一背景的产物。与汉学相对,国内的国学热也是此起彼伏。遥相呼应。 然而,国学真的是解决现代社会发展困境与现代人精神危机的灵丹妙药吗?正是西学的东渐,我们才得以在现代迎头赶上世界发展的步伐。在当代的中国,我们能放弃这千年一得的机遇吗? 仔细审视国学的概念,其实有广义与狭义之称,广义的指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称,其外延可指向一国所有之学问,或称“中学”或“国故。所谓“国故”,即包含有过去之学问之意。狭义的国学指的是“儒学”,或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儒学曾经为中华民族做出过巨大贡献,被称为中华思想文化的精髓。但这一传统的思想文化在近几百年也曾经阻碍了中华民族与世界接轨,成

开题报告小学国学文化经典诵读研究

小学国学文化经典诵读研究》课题开题报告课题重新论证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继承传统教育理论的精华,培养新世纪人才在许多学者、专家对过去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化、教育的反思中发现,由于二十世纪以来几次大的动荡、浩劫,加上一些错误的文化决策,致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几乎到了完全断层、青黄不接的局面。延续中国文化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在中国入世、经济走向全球一体化的形势下,对青少年实施入耳、入脑、行之有效的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教育,培育民族自豪感、责任感,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和优良品德浇灌当代青少年的心灵,更是当务之急。 2、国学文化经典诵读是民族复兴的基石、时代发展的必然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中华民族是有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的伟大民族。我们的文化建设不能割断历史,对民族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时代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使其不断发扬光大。” 陈至立同志也指出:我们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全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必须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提高民族文化素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少年儿童在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要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了解自国家的历史,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从小扎下中华民族的根。 3、国学文化经典诵读是当今教育重要的补充古书,都是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的结晶,它是最有价值的书,百读不厌的书。例如,《易经》、《老子》、《论语》等,更是一个开放式的哲理,富有民族的特色,他们超越了时代的限制,直接指向宇宙、社会、人生,博大精深;许多论点与内容,至今仍极富有活力,放射着夺目的思想光辉。 4、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十分重要。上海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沈铭贤《从”重文轻理”谈起》一文说,我国历来是”重理轻文”,”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西方,比如法国,出现理工科招生不足,人文社会科学生数量超过理工科学生的现象;美国、德国的文科学生增幅也较快。他指出中国现在的教育基本上还是左脑教育,重抽象轻形象,重灌输轻创造,重科技轻人文。应该使科技与人文协调发展,相辅相成。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应从娃娃做起。有资料表明:13 岁以前是儿童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此时期做诵读训练,可以使儿童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脑力得到舒解,加强记忆力,集中了注意力,平衡身心发展,提升自制力和自觉性,对人的一生都非常重要。背书,就如练字、练拳、练武,熟能生巧。巧必由烂熟而出。好文章背诵得多,灵巧的修辞、畅达的造句、铿锵的声韵、周密的谋篇,口诵心维,不知不觉,变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加上泛观博览,深思精研,将古人的感受,比照当今的情境,印证永恒的人性、人情,于是自己的文学艺术境界,又可层楼更上。与课题研究相关的”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儿童中国文化导读”工程先后开展,有地方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国学”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文化体系,它凝结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时至今日,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唯有中华民族经所创造的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的风雨考验而依然生机勃发,作为炎黄子孙,我们都会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同时我们也应该都能以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科学的态度来传承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让博大精深的“国学”所产生的文化张力永远能够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的心灵!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国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初,而大盛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到了八十年代又有了“寻根”热,九十年代至今再次掀起“国学”热,可是对于什么是“国学”,近百年来众多专家学者对“国学”的认识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今也没有定论,既然没有确切的定义,那就意味着

论国学之法家文化

论国学之法家文化 时间:2016-07-22 11:03:40 | 作者:张艺霏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国学的重要性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映迹,它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文化的结晶,也是文人墨客与有志之士毕生的追求。然而,国学的现代化已逐渐偏离原有的轨道,我们对国学的定义也被锁定在儒家文化这个框架中,将其余优秀文化都拦腰截断。所以,作为祖国未来希望的我们,不仅要明国学之内涵,更要学习与运用国学思想的积极文化。 秦原本是一方小国,落后到根本不引人注意,然而它最终成就了“六王毕,四海一”的业绩,这是为什么呢?秦接受商鞅的变革,遵循法治,才实现政治理想。对于法家,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人总看到它残酷暴虐的一面,并没有留意它的积极意义。法家以“以刑去刑”著名,就像爱憎分明般的个性鲜明,它重赏也重罚,对当时作战的士兵起重要作用,可以鼓动士气,联系到现在,也对我们具有借鉴意义,就好比企业对员工一样,只有奖赏与惩罚并行,员工才会努力工作,取得更好的业务效率。所以“兴功惧暴”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积极意义。 老子曾说过“法如朝露,纯朴不散”,法家顾名思义就是重法,不仅重法,法家还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反保守思想的先河。在现代,我们可以用“创新”来描述。创新是如今社会上提起频率较高的词汇,它对国家,甚至是民族都起着不凡的影响力,它同时打破了陈规的束缚,不断往时代的前列靠拢。法家的反保守思想给我们树立了良好地榜样,也为近代中国史上的各个政变与革命打了先锋战。 法治有着持久的生命力与拘束力。只有以法治国才能稳定秩序,对待事物,我们应随着年龄的增长,抱着更深刻的眼光,多角度地看待它。法家,是个弊利皆俱的大家,在我看来,定是利大于弊,不仅是因为它提出依法治国,以法约束人,更应为它是对现代创新意识的映射,法家文化终究是国学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不应放大儒学的美好而局限了法学的优点,我们应保持文化的全面性,正确地把握国学的概念,发扬我们华夏子孙流传万古的优秀传统文化。

文献综述 国学对 小学教育影响

小学低年级学生习惯养成 一、文献综述 美国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个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就是说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好习惯对一个人有多重要。那么习惯从哪里来?人的一生很多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学校的教育。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小学阶段是孩子们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能否从小学低年级开始重视并逐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成绩,还影响其能力、性格、身体等各项素质的发展和塑造。我研究学生学习习惯问题,主要是想提高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研究现状 1.关于学习习惯包含内容的研究 学习习惯内容十分之泛,几乎涵盖学习的各个方面。涉及听课、记笔记、阅读、做作业等学习形式,涉及课前预习,上课,课后复习,考试等学习过程,它涉及注意、记忆、思考、情感、意志、动力等学习心理。所以,对学习习惯的分类标准及内容也持有很多不同看法。 一些学者认为,学习习惯包括三部分:基本学习习惯,拓展学习习惯,个性学习习惯。另一些人将以上习惯统称为学习习惯,创造性学习习惯,合作学习习惯。也有人提出了更具体的学习习惯,如姿势

正确的习惯,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讲究卫生的习惯,积极思考的习惯,善于自学的习惯。 (二)对已有研究的分析 习惯培养作为教师的一种教学理念,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学校也开始对于喜欢的培养方面的课题进行探索研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与学习习惯培养相关的已有理论成果已经非常丰富。但是我认为在以下问题研究上还比较薄弱,没有形成一致观念,需要进一步研究。 1.从研究内容上看 学习习惯的领域广阔,据我了解,目前没有对学习习惯一致的统一的分类方法。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借鉴其他研究的分类方式,学习发生的时间上将小学生学习习惯分为课前行为习惯,课中学习习惯和课后学习习惯。 2.从研究重点上看 已有相关研究中,在理论解释,阐述习惯培养的重要性,方法的一般分析方面教育专家和研究者比较重视,但是对小学生这一特定人群的实际教育生活的研究,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弱。有很多习惯训练的方法并不适应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各种训练方法较孤立,操作性和实用性也有待实践检验。应针对小学低年级这一特定群体,研究考察适用和有效的发罚钱,并将这些孤立的方法

国学经典诵读课题研究规划方案.docx

国学经典诵读课题研究方案 一、的提出 (一)背景 1.大的国学精神吸引、感染我 中古史源流,内涵丰富,言精,句式整,富有韵律,易于,名篇佳作篇目繁多,美 不收。学生从小典文,不能拓展他的知面,培养文学的趣好,打下扎的文学功底,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能激学生的国主情感,陶冶他的情操和美情趣,全面提高整体素。 吟古典活于塑造少年儿童的灵魂,增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更具有无与比的的 作用。开展“ ”活不需要很大的投入,很适合我区学校。以最小的投入取学生身受益, 培养学生做一个“腹有气自”的少年君子。 2.“国学” 基教育生着极的影响力 近年来,在全国范内,以国学核心的学探、知普及、文化建、教育推广等工作,正在 波壮地广泛开展起来,涌着一股烈的思想文化潮流,就是所“国学”。从民到学,从大 众生活到精英文化,从个人日常行到主流意形,“国学”正浸染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称之一种富于代特征的文化象,是毫不算分的。在山曲阜孔子的家,每年祭孔的次越 来越高、模越来越大;在 西西安, 2019 年了声浩大、人数众多的国《道德》;在上海 APEC(太)上推出的唐装盛极一,一度引装潮流;北京大学、武大学、中国人 民大学等重点高校,已开了国学研究院、国学教育班等,成学新、教育改革的志;章太炎、 王国、寅恪、季羡林等近代国学大的名字,越来越多地出在刊志,被奉道德文章的楷模;《三字》、《百家姓》、《千字文》等蒙学物以及“四”、“五”、唐、宋等籍,量越来越大,影 响越来越广;“和”、“小康”、“民生”等文化意郁的,更已被确立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 根本指意的思想原??凡此种种,无不表明国学在当前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昌突出, 其精神影响力也愈加广泛了。 但是,由于有些具体的基性没有完全理清,人的有待一步深化,就不能不从理 到的各个面影响着国学的研究、教育、普及、推广等工作向着更高的境界和更大的空展开。 当然,践的展更多的是基于社会的内在,而往往是来不及等待理的充分完善以及此后 的引;但是,史的明,从践中汲取内在力、而形成其理性内涵的理一旦形成,就必然会 践起到巨大的引和推作用。因此,在当前遍及社会各的“国学”方未艾之,从一些似乎 的基性入手,行掘本的理探究和学理思考,于引“国学”的持健康展,而真正成推 民族文化复的建性工作,然具有重要的意。

国学名著导读——论善

论善及其现代解读 ——《国学名著导读》论文 摘要“可欲之谓善”,善是以“仁义礼智”四德所表征的“人性”,即“可欲”的内容;国学文本中对为善之道的论述劝人向善,以至善为最终追求;性善论在当今社会有了更新的解读,在道德方面,对人格塑造的影响不容忽视,也易造成片面价值观的形成,在法治方面,性善论易于造成政治监督机制的缺失,且不利于法治社会的构建。 关键词善为善之道现代解读道德法治 一.何谓“善”——儒学中的“可欲之谓善” 《孟子·尽心下》中提到:“可欲之谓善, 有诸己之谓信, 充实之谓美, 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 大而化之之谓圣, 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而深入研究“可欲”一词,发现其并非解释为人的各种功利性“欲求”,观其在宋儒张的《癸巳孟子说》卷七中被论述为:“可欲者, 动之端也。盖人具天地之性, 仁义礼智之所存, 其发见, 则为恻隐、羞恶、辞逊、是非, 所谓可欲也。以其渊源纯粹, 故谓之善。”我们可知,“可欲”即恻隐、羞恶、辞逊、是非“四端”所表征的“仁义礼智”,所指即“人性”。孟轲认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善是本心,“人性之善也, 犹水之就下也”,即孟子相信人性本善。 儒家的核心思想为“仁”,“仁”作为古代主流文化中至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是儒家思想中“仁”的体现。以仁为首的“仁义礼智”是人唯一直接“可欲”的内容,成为中华古代人文的主流价值方向。 孟子继而将“可欲”谓为“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四者皆为“善端”,认为人与禽兽的主要区别是对善永恒的追求,“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 则近于禽兽。圣人忧之, 使契为司徒, 教以人伦, 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孟子的性善论将向善之心理解为本能的“良知”、“良能”,言之:“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尽心上》:)”孟子的性善论思想为孔子“为仁”找到了人性基础,确立了孔子开辟的方向的形上学基础。 儒家善将“善”与天道本性相结合,以仁礼释善,而此后,宋明理学家以天道阴阳为善,明清启蒙思想家将善解释为“中”,着重人欲,虽然对善的解释存在差异,但终究以人我和谐作为目标与追求。 二.国学文本中的为善之道 1.止于至善 《大学》开篇即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何谓“至善”?即至高的善,是明明德和亲民的两种功业的完美结合。 何谓“止”?南怀瑾先生在《原本大学微言》中提到“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最终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大意是有了前进的目标,就可以心定修身,学得圣人之道。 2.“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北大校训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兼天下之德也。”以水喻善,“天下莫柔弱于水”,但其泽被万物且不争名利,“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论国学与国学研究

论国学与国学研究

论国学与国学研究 20世纪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学术继清代汉学而有国学。何谓国学?国即本国之义,中 国人言国学,是特指中国固有文化学术,所以国学也称国故。国学原是对西学(即西方文 化学术)而言。20世纪初年,国内一些学者编印《国粹学报》,章太炎著《国故论衡》。 到“五四”爱国运动前后,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设立了国学门,出版《国学季刊》;清 华大学办了国学研究院,编印《国学论丛》;章太炎在上海等地讲演国学,出版《国学 概论》,国学研究之风大兴,于是国学成为约定俗成的中国文化学术通称。国学是中 国人通称本国文化学术,外国学者研究中国文化学术,一般称为汉学,也称为中国学。 所以称为汉学,是因为清代有汉学、宋学之分,而以汉学为主流,乾嘉时期以后,汉学 成为中国文化学术的通称,故后来外国学者仍沿用汉学这一名称。国学既然特指中国 文化学术,那么国学研究的内容,就应该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学术的各个方面。早在1906 年,章太炎在日本主编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

刊登《国学振兴社广告》,谓国学讲 授内容为:“一、诸子学;二、文史学;三、制度学;四、内典学;五、宋明理学;六 、中国历史。”(按“内典”即佛典)以上内容实际上包括了传统的经、史、子、集的各 个学科。现在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编出版的大型学术刊物《国学研究》, 征稿内容为:“古代文学、近代文学、古代文论、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目录学、 版本学、校勘学、古代史、近代史、史学史、敦煌学、思想史、哲学史、宗教史、法律 思想史、政治思想史、经济思想史、军事思想史、科技史、美术史、伦理学史、文化史 、考古学、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史”。(《国学研究》第一卷“稿约”)从 这一征稿范围可概见现代学科分类的国学研究内容。而中华孔子学会主编的《国学通览 》一书,把国学研究的内容分为《易》学、《春秋》学、《尔雅》学、敦煌学、唐诗学 、版本学、国画学、天文学等77个门类,可视为国学研究内容更加详细的学术分类。任 继愈教授在北京大学召开的《国学研究》第二卷

国学研究综述

国学研究综述 梁大新韦文华 【摘要】国学,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兴起于二十世纪初,近年的“寻根”热、“国学”热使国学再掀研究热潮,这反映了当下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即国学是什么、国学有什么、为什么学国学集中整理、分析、总结有关研究现状及成果,以期为所有关注国学的人士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和研究参考。 【关键词】国学国学研究综述 早在1992年1月,北京大学成立了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著名学者袁行霈被任命为中心主任,他倡议、创办了《国学研究》年刊,并出版了国学研究丛刊。可惜笔者困于偏隅,未能读到,深以为憾。二十一世纪初,随着北京大学成立国学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国学院,一些国内著名大学相继成立国学研究院、所,开办国学班,各地媒体此起彼伏地报道有关“国学启蒙班”、“少年读经(典)热”等。不少学者也相继撰文发表自己关于国学话题的观点。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即国学是什么、国学有什么、为什么学国学集中整理有关研究成果呈现给读者。 一、国学是什么 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在致《社会科学报》的一份书函中说:“今日言‘国学’,……应自己先弄清‘国学’是什么……”。国学是什么?大家好像都清楚,但一具体到什么是国学?好象又说不清楚,仿佛是有点可以意会难以言传似的。翻检《辞海》、《辞源》一类工具书,对“国学”一词的定义均谓“本国固有之学术也”。显然,这种释义比较抽象,仍给人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的感觉。那么究竟什么是国学?国学一词的本源何在呢? 我们先看看国学一词源自哪里。 牟润孙先生在《敬悼陈寅恪先生》一文中说:“所谓‘国学’,其实是一个来自外国的名词,外国人研究中国问题自称为‘汉学’、sinology、文字、语言、历史、地理、考古、民俗、美术,无所不包。中国人自己创办研究所,自然不能用‘汉学’两个字,于是改称‘国学’。几十年积非成是,大家沿用不疑。” 黄兴涛在《国学与现代意识》一文中说:“中国古代虽有‘国学’二字,但意为国家所设立的最高级别的学校兼教育管理部门(如国子监就被称为‘国学’)。我们现在所说的‘国学’乃是清末以来的新名词、新概念,它最早从日本传来,大意是指与西学相对的、本国所固有的学问、文化。黄遵宪1887年完稿,1895年正式刊行的《日本同志》里就是这样使用的。二十世纪初年以后,在西方学术研究文化的冲击下,与之相对的此种意义的‘国学’一词,才逐渐传播开来。” 从上述材料引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学一词的本源有三种:一说来源于外国

论国学对西方文化的影响——以英国为例

历史文化学院全校公选课《西方视域中的国学》课程论文课程号:任课教师: 学院:专业: 姓名:班级: 学号:成绩: 联系电话:

目录 一:中国古代文学的传入: (3) 二:中国翻译入英国的主要作品: (3) 1:清小说 (4) 2:道德经 (4) 3诗经: (4) 三:中国文化对英语词汇的影响 (5) 四、青少年如何继承和发扬国学 (6) 五:参考文献 (6)

论国学对英国文化的影响 摘要: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世界各国都曾经来学习我中华的国学,并对他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先大体介绍了国学传入英国的过程,然后具体介绍了英国翻译的一些重要的国学经典和由汉语而来的英语外来词,最后阐述了青少年如何继承和发扬国学,将中华文明延续下去 关键词:国学明清小说道德经诗经英国易经 一:中国古代文学的传入: 18世纪末,是英国汉学研究的萌生期和准备阶段。英国刚开始派遣一些人来学习汉语和研究中国文化,记录的中国风俗、地理出产。并开始翻译中国的古典文学。首先是中国古代的小说,主要是明清的小说,代表人物有:托马斯·珀西,他为了改变英国人对中国人的鉴赏能力和道德水准的认识,他专门译著了一本《关于中国人的杂著》,后来,中国的诗歌渐渐地引起英国人的关注,例如威廉·琼斯,对诗经的翻译。他深为论语中孔子所引用的诗歌所感动,进而找到诗经的中文原本,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用英文翻译出了诗经的部分并指出:诗在任何民族、任何时代,都被重视,而且在任何地域,都会采用同样的意象。但是这个时期翻译数量少、面也相当狭窄,也缺乏对中国古代文学真正的了解,更谈不上深入的研究,后来一直到鸦片战争开始,英国大批的传教士,文人等进入中国,这些人在传播英国文化的过程中,遇到汉字,并开始了汉语的语言文字学习和研究。接触到中国的大好河山和诸多人文景观;搜集的大批中国典籍和风俗文化资料,使他们在震惊、激动之中逐渐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浓郁的兴趣,主要代表人物有:理雅各,用20多年时间译介的儒家的经典,包括尚书、竹书纪年、春秋左氏传、诗经、易经和礼记,共七大卷,取名《中国经典》,其中《诗经》是英国第一部全译本。德庇士翻译了许多中国的唐诗,并著成中国诗选译。翟理思翻译了中国的聊斋志异等。 1906年,英国财政部门成立专门的委员会,研讨改进汉学教学和研究问题。后来成立东方研究院,英国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正式进入发展期,主要代表人物有克莱默-宾翻译中国古代诗文选,邓罗翻译的《三国演义》,这是英语世界第一个《三国演义》的全译本,杰弗理·邓洛普翻译了《水浒传》,但是此时汉学教学虽已在大学学院、帝王学院等大学设立,包括中国古典文学翻译和研究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但是并未受到大学当局的重视,因此研究经费困难,汉学教授薪水低于其它学科教学人员,图书设备差,缺乏藏书和一些工具书,很难进行高水平的研究,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对以中国为主的东方学重视起来。 二:中国翻译入英国的主要作品:

有关中小学国学教育的文献分析

有关中小学国学教育的文献综述 马丽 摘要:伴随国学的兴起,国学教育在中小学也如火如荼地展开,关于中小学国学教育的争论也愈加值得关注,这些争论注意集中于文化观冲突、教育观抗衡、价值观失衡这几个方面。那么,中小学开展国学教育的教育目的何在呢?又该如何才能达到这些教育目的呢?本文将做这些方面的探讨。(应该在修改充实正文基础上,进行修改和充实!关键是做到“写有内容的内容摘要”,不要写没有内容的只是线索式的内容摘要!) 关键词:国学国学教育中小学教育目的 (建议增加一个引言,说明缘由、针对的问题、分析的视角与内在逻辑以及基本结构与内容!)一、国学与国学教育(需要斟酌修改,与内容不相符合!) (应该加一段引言,进行思路整理、内容梳理和表述!) 1、什么是“国学”? 《礼记·学记》有云,(要用全角,不要用半角,以追求和实现“形式”美!请全文通改!)“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術有序,国有学”,据研究者考证,这是我国古籍中最早将“国”与“学”相连并称之语。国学在中国古代指的是国家教育管理机构和高等学府,主要开设《四书》《五经》等课程,后来用以指称我国固有的学术文化。《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编印本863页中的解释是:“国学,犹言国故,指本国故有的学术文化。”【1】(要学习和处理好注释序号的编辑技巧,最好用word的功能!)1906年国粹派人物邓实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2】国学,相对于新学,指旧学,相对于西学,指中学,是以西方文化为参照物对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进行研究和阐释的一门学问。国学有广义狭义两个层面。广义的国学即胡适所说的“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文、史、宗教、艺术、数术方技等均包括其中;狭义的国学是指意识形态层面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它是国学的核心内涵,是国学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今天所要认识并继承、弘扬的重点所在。 (建议将最新发展以及自己的体会和见解加上,一则是研究创新的需要,二则督促自己学习思考和创新!)

道家三句真言论国学

:"道家"三句真言论"国学"大家知道,道家思想是从《周易》以坤卦为首卦,从《归藏》而来的,是黄老说。道家是讲逍遥,看《虚无论》和《逍遥游》,是非常有想象空间的,它可以把你思想带到宇宙之边去遨游,在这样伟大的空间中,人尽管渺小,但也是四大天大、地大,人也大,从此而看,道家并不是否定主体性的,并不否定主体的作用,它也不是闭塞的,我可能和传统的道家看法不一样,我认为它也是讲怎样批判社会,在批判中提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法,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境界。所以我概括道家为以下三句话: 一、无为而治 道家其实也是看到了可以怎样治理世界的。它说:“无为则无不治”,把为当作无为,把无为当作为,如此则能治理国家。这是挺有道理的,假如有个领导,事无巨细,什么都管,肯定管理不好,所以它主张道是无为而无不为,就像领导一样,他看似无为,其实是无不为,他把规章、制度、秩序,整个都安排好了,按照这个去治,他就可以办到。所以他说,我无为而明治化,我好静而明治动,过去还有这样一句话,如果皇帝正,就能够正百官,百官正就可以正朝廷,朝廷正就可以正天下,朱熹等宋明理学家有个思想是非常开放的。宋代赵匡胤有个“抑文政策”,但其中有一条讲的是不杀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就可以大胆地发言,所以朱熹上奏折时就明确地指出:假如皇帝的心思不正,那么我就要来正皇帝的心思。朱熹从檀州(现在的长沙)被调任为皇帝的侍讲,做皇帝的老师,讲经书给皇帝听。回来后,朋友问朱熹讲什么给皇帝听,朱熹说:我讲正身诚意。朋友劝言说不行,这不是皇帝爱听的内容。朱熹不以为然。故老子有言:“不为而明治化”,“上则不为而无意为,下则为之而有意为”。老子很重视柔,水中经常讲水,他认为最柔的东西是水,投石水中,一下而没,没有很大反映,确实很柔。但就是柔,却能胜刚,譬如现在大发洪水,钢筋水泥堆起来的水坝也容易冲垮。战略上以柔克刚,以退为攻等等,都是从老子中启发而来。太极拳很柔,却能把功夫很好的人打败。故老子始终认为无为而治是能把国家治理好的。历史上曾有两次是用道家思想来治理国家的,都得到了盛世。这是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先说“文景之治”,看过《汉武大帝》电视剧的人可能熟悉,窦太后把辕固生送进猪圈以示惩罚,不料后来辕固生把猪刺杀了,窦太后的治罪没有得逞,可见当时儒道两家是斗争非常激烈的。窦太后时,当朝宰相曹参是主张无为而治的,所以有了后来的成语“萧规曹随”,都是主张以道家黄老思想治理天下。另一个是“贞观之治”,唐代唐高祖掌握政权后,限于门阀士族制度思想影响广大,需要寻找一个身世来源、证明身份的依据,故他追根溯源,把祖先追寻到老子那里,故而崇奉道家思想,将道家思想排在其他思想的前面,以之治理国家,讲求一种休养生息,发展生产,取得了好的效果,这都是无为而治。 二、有无相生 老子不止讲无,也讲有的,他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无相生”。过去一段时期,我们国家严厉地批判无,认为无就是空的、不对的,是虚无的,,这种认识其实是没有道理的。无其实很重要,我在《和合哲学论》中讲“和合是什么”的时候,追根究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