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第4章 形式美

美学原理第4章 形式美
美学原理第4章 形式美

第四章形式美

自然界中各种事物的形态特征被人的感官所感知,使人产生美感,并引起人们的想象和一定的感情活动时,就成了人的审美对象,称为美的形式。

如:各种曲线,各种对称图形、各种富有变化而和谐的形体、面孔、声音和色彩。

第一节美的形式和形式美

一、美的形式:

自然界中各种事物的形态特征被人的感官所感知,使人产生美感,并引起人们的想象和一定的感情活动时,就成了人的审美对象,称为美的形式。

如:各种曲线,各种对称图形、各种富有变化而和谐的形体、面孔、声音和色彩。二、形式美:

是许多美的形式的概括反映,是各种美的形式的一种规律及共同特征。

如:比例、对称、均衡、和谐、韵律、富有变化等。

第二节形式美的要素

一、形态及其分类:

自然形态:生命力、运动感、力度感

人为形态:

抽象形态:几何形态:点、线、面、体

直线:力量、稳定、生气、刚强

曲线:优美、柔和

曲面:温和、飘逸

平面立体:严格、率真、坚硬

曲面立体:柔和、富有弹性

自由形态:自由曲线、曲面:自由、奔放流畅

模仿形态:是人类对自然界各种形态的模仿,美观实用

飞机、潜水艇、轿车的流线、建筑物

上述各形态分别展示画面。

二、色彩及其审美特征:

色相图:

分别根据该图说明色彩的分类、色相、明度、纯度以及不同色彩给人的不同的心理生理、和心理联想。

可依据不同色彩的审美特征展现相应的画面(服装?建筑物?或者各种标记?)

第三节形式美的规律

一、整齐一律:

各构成要素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色彩单一,给人以秩序感。

画面:阅兵仪仗队等

二、对称与均衡

对称:以一条线为中轴,左右(或上下)两侧均等。

画面:故宫全景、艾菲尔铁塔、凯旋门等

审美特征:庄重、稳定、可靠;但静止、生硬、单调、呆板。

均衡:组成整体的两个部分在形体、色彩、质地诸方面大致相等。

画面:盆景五针松

审美特征:动中有静,单一与丰富并存。

三、比例与尺度:

比例:是对象各部分之间,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大小关系,以及个部分与细部之间的比较关系。

以黄金分割比例为标准设计的希腊雅典女神庙、巴黎圣母院、艾菲尔铁塔等分析比例美及其在不同时代的变化。

尺度:是对象的整体或局部与人的生理或人所习见的某种特定标准之间的大小关系。

物体与人相适应的程度,是在长期的实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有尺度感的事物,具有使用合理,与人的生理感觉和谐,与使用环境协调的特点。

画面:人民英雄记念碑和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对比

四、节奏与韵律

一、节奏:是一种条理性、重复性、连续性的律动形式,反映了

条理美、秩序美。

节奏的特征:即形式诸成分和这些成分之间的间隔的重复。

(重复的类型:静态重复和动态重复)

二、韵律及其形式

韵律:以在节奏为前提,有规律的重复,有组织的变化,

倾注情调于节奏之中,使节奏强弱起伏、悠扬、缓急。

韵律的形式

连续韵律:一种或几种组成部分连续重复的排列而产生的一

种韵律。

渐变韵律:连续重复部分在某一方面作有规则的逐渐增减所

产生的韵律。

交错韵律:组成部分作有规律纵横穿插或交错而产生的韵律。

起伏韵律:组成部分作有规律的增减而产生的韵律,动感强烈。

五、对比和调和

对比和调和是在要素间强调异性和共性,以达到变化和统一的形式法则。

对比:是取得变化的手段,通过强调差异性,突出个性,以达到生动的艺术效果。

调和:是取得统一的手段,通过强调共性,加强同质要素间的联系,使对象获得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

对比与调和的种类:

线、形、体、色、质、方向、虚实、繁简对比与调和。

动画:

(1)各种线、面、体的对比与调和

(2)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冷暖、面积及其综合对比与调和。

(3)不同质地对比与调和。

(4)不同方向的对比与调和。

六、多样统一

以苏州园林、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为例来说明多样与统一的辨证关系与美之所在。

美学原理网课答案

“以美育代宗教”的说法是由谁提出的蔡元培 下列对《诗论》说法不正确的是(它是一本介绍诗歌创作的著作。 朱光潜的《悲剧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没有介绍的理论是里普斯的移情说 离开人的生活世界而专注于语义分析,会从根本上取消美学。√ 中国古代是不存在美学的。× 对美学的误解不包括(美学是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 下列属于审美活动领域的是(D、以上都有 以下不属于美学的学科性质的是(C美学是一门心理学学科 审美经验侧重从主体经验的角度来衡量审美活动。√ 存在一种外在于人的实体化的美。× 很多学者写出来的文章都平平淡淡,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D、理论感审美活动的核心是(B、审美经验 学习美学既要重视直接方法,又要注重间接方法。√ 学习美学的必要性只是是美学的学科性质决定的。× 中国古典美学有自己独特的范畴和体系,西方美学不能包括中国美学。√ 对高尔泰的叙述不准确的是(C、高尔太是主观唯心主义者 李泽厚对“美”的认识是(B、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物的形象是不依赖于鉴赏的人而存在的,物的形象的美也是不依懒于鉴赏的人而存在的。”这一观点来自(C、蔡仪 光潜认为美的社会性不在自然物本身,而在审美主体。√ 蔡仪先生认为,美是客观的。√ 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是谁的观点(C、柳宗元 对“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B、象可以脱离人的意识而存在 西方美学家通常将“象”称为(C、形式 物是知觉的世界。(M)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外在于人的“美”。(√)绘画美学的纲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谁说的(B、张璪 用来形容宋元花鸟画不恰当的是(C、不写实 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概念是(A、意象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是“美”的本体。C、意象 表象就是物的形象。(√) 生活世界是谁最先提出的()C、胡塞尔 西方传统的“真正的世界”的表现形态不包括(B、生活世界 下列关于意象世界的说法正确的是(C、是对主客二分的超越 “如所存而显之。”这句话出自(B、王夫之 下列关于“美”的描述正确的是(C、美是纯粹的 ()认为审美活动不是“比量”。D、王夫之 以下哪项不是主客关系的特征(B、相对性 中国美学中的审美心胸又可以称为(C、审美态度 老子认为宇宙万物的本体和生命是(C、道 埃尔金斯《视觉品位》中看油画的方式有助于产生一个充满意蕴的感性世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D、审美活动是一种认识活动。 下列人物中,最早发现移情作用的是(C、亚里士多德 中国“审美心胸”的理论发源于()。C、老子 审美心胸又可以称为()。D、以上都有 伽达默尔认为审美体验不仅是一种与其他体验相并列的体验,而且代表了一般体验的本质类型。(M)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美感只能从耳目两个感官中获得。 以下对生理快感和美感的说法错误的是()。C、美感是和生理快感完全对立的。 愉悦性是美感的重要特性。(√)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美在意象。(√) 马斯洛认为高峰体验中的认知是存在认知。(√) 在地理环境对生物的活动有何影响方面,作出研究最好的是()。A、泰纳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审美趣味是一个人的审美偏爱、审美标准、审美理想的总和。 B、审美偏爱影响审美能力。 C、审美偏爱和审美选择是审美能力的体现。 D、审美趣味是个人文化的产物,是个人所处的社会文化的产物。 我的答案:B得分:分 对审美活动产生影响的社会文化环境不包括()。A、种族因素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审美活动可以脱离社会历史环境进行。中国第一个提倡美育的人是()。C、孔子 把一切强壮有力的东西、力量认为是丑陋的是()。D、君主专制时代《风雅生活论》的作者是()。B、巴尔扎克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社会文化环境对审美活动的影响在社会上集中体现为审美趣味和审美格调。 审美风尚是一个社会在一定时期中流行的审美趣味。(M) 我的答案:√ 《时装信使》是哪个国家的时装杂志()B、法国 审美的重要领域不包括()。A、时尚美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装模作样”往往是精英分子追随小资产阶级生活风气的一种体现。 以下对盛唐气象的说法正确的是()。D、以上说法都正确 服装是阶级隔离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广义的自然人化是指整个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D、人和自然的关系 以下对于“自然的人化”说法正确的是()。D、以上说法都正确 自然美就是在自然物、自然风景上面显现的审美意象。(√) 狭义的“自然的人化”是指通过劳动、技术去改造自然事物。(√)在审美中,人之所以为人,主要在于他的物质性。(√)

美学原理

美学原理作业(复习题) 1、美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是什么关系?50、51页,两点。 2、自由创造这种特性为什么是最珍贵的?53页,三点。 3、真善美有什么联系和区别?6 4、65页 4、怎样理解美和丑的辩证关系?70---72页 5、美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说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1)从78页开始。(2) 78页中间一段中。 6、社会美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人物形象的美侧重于内容?(1)100页,104页,两点。(2)104-----106页。 7、自然美的根源是什么?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自然美是否已经存在?(1)自然美的根源是社会实践。 (2)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自然界是自在之物,无所谓美丑,因为自然的美丑对人才有意义。一方面一切自然不能自觉为美,另一方面没有人类便没有把自然作为关照对象的主体存在,所以那时自然美是不存在的。人类社会出现之后,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实践把人类和自然联系在一起,自然美才得以产生和发展、扩大。 8、自然美在审美中有什么积极意义? 自然美的审美意义是多重的。社会越发达,人类对自然美的审美需求越强烈,越从功利的人向审美的人转化。例如现代人的环境保护意识大大加强了,各国都纷纷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并将许多著名的自然美景点列为人类文化遗产,如我国的黄山、张家界等。对自然美的欣赏有着独特的情趣。自然美的审美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欣赏祖国大自然的美,可以激发人们热爱祖国的情感 (2)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够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3)自然美能够陶冶人的性情,培养人的高尚情操 (4)对自然美的欣赏,还能够开阔人的视野,增长人的知识

9、什么是形式美?怎样理解形式美的根源及其相对独立性? (1)136页 (2)形式美的根源是社会实践。因为形式美的法则是人们在长期的审美实践中对现实中许多美的事物的形式特征的概括和总结。形式美体现了人的自由创造的事物的外部形式,是人们对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美的事物的外部特征的高度概括和自觉运用的结果。所以说形式美的根源是生活实践。 形势美有相对独立性。它不是具体的美的客观事物的形式,他不直接具体的美的内容。它是依靠形式本身引起人的美感的,实在任命长期的审美实践和创造美的实践过程中高度抽象概括出来的形式特征。他远离了美的具体内容,形成了形式本身的特定抽象意义。 10、从艺术美的内容看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但艺术作为审美对象为什么又是客观的? 因为客观的现实生活是艺术家进行创造的前提、基础。艺术家的创作激情、创作素材都来自现实生活。现实生活是艺术家创造性想象活动的土壤,现实生活孕育了艺术家的激情,而且现实生活推动艺术家技巧的发展。离开了现实生活,艺术家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艺术创造,不可能有艺术美。所以,我们说艺术美作为审美对象,它是客观的。 11、什么是意境?怎样理解意境中情与景的关系? 意境是在情景交融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美的境界,意境中情与景的关系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具体表现为情景交融。情是主观范畴,景是客观范畴,景是产生情的基础,情是由特定生活条件下的景物所引起的;情在意境中是主导,意境中的景是在特定情感支配下,经过艺术家提炼取舍所创造的。见景生情,再缘情取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相互作用,互为前提,最终达到主客观的统一。 12、什么是传神?怎样理解神和形的辨证关系?在传神中怎样体现主

大学美学原理复习 完

美学原理复习资料 绪论(填空) 什么是美学? (一)关于美学的研究对象的几种学说: 1.艺术哲学(黑格尔) 2.现实美(车尔尼雪夫斯基) 3.审美主体(西方现代) 4.审美关系(中国当代) (二)美学是以人类的审美关系为对象,研究一切审美对象的一种带综合性质的人文科学。它主要涉及四大领域:审美对象,审美主体,审美关系以及人类的创美活动,其中尤其是艺术活动。其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审美关系。 第一章美学的发展概况(填空,名解) 一、在西方,美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六次高潮(代表人物+观点): 1、古希腊到十九世纪:毕达哥拉斯——美是和谐与比例,美就在事物本身。 苏格拉底——①实用就美。②相对主义的观点:美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美。 柏拉图——美是绝对的。 2、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一直到十八世纪英国的“经验主义”、法国的“启蒙主义”以及德国的“理性主义”等各学派都使美学研究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3、1750年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以鲍姆嘉登的《aesthetics》(美学)一书的问世为主要标志,他被誉为“美学之父”。 4、▲十九世纪经过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美学的充分发展使美学成为一个极为庞大、内容及其丰富的美学理论体系。 在十九世纪马克思的实践美学的观点(从人类实践的脚步)在理论上有重大突破,另外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的定义也具有革命性意义。 5、十九世纪中期开始,德国的费希纳的实验美学、利普斯等人的“移情说”、法国丹纳的“艺术社会学”等等学派开始了自下而上的美学研究,哲学美学也由此走向科学美学的广阔道路。 6、▲20世纪,诸如表现主义美学、自然主义美学、形式主义美学、精神分析美学、符号论美学、结构主义美学、现象学美学、存在主义美学、解释学美学、社会批判美学等等。中国古代美学的发展: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都在自己的着述中阐述了各自的美学思想。先秦以后,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东汉时哲学家王充的《论衡》南朝梁时刘勰的《文心雕龙》唐朝书法家孙过庭的《书谱》以及历代的《书论》《诗论》《画论》《诗话》《词话》《曲话》等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美学的独特性和丰富性。 二、中国古代美学研究的特点主要有: 1、有浓郁的实用主义色彩 2、艺术美学的成果非常显着 3、对风骨.气蕴.中和.意境等部类的研究成果显着。 三、近代美学主要代表人物: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朱光潜 四、文革前十七年,美学家们对美学的研究各抒己见,争论颇多。以吕荧(美是主观的)和高尔泰(美是自由的象征)为代表的主观派、以蔡仪为代表的客观派以及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主客观统一派都阐述了各自的观点。 第二章审美对象的本质和特性 五、黄金分割律:

美学原理-《浅谈美与生活》

美学原理-《浅谈美与生活》

浅谈美与生活 为之哀叹和愤怒。那么,试问,在我们如今的生活中,美的事物真的那么少么?我们再不需要美的追求了么?关于美的研究,都是些空中楼阁,与实际的生活毫无关联了吗? 时间追溯到东汉时期,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美”字的意思是:“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由此可见,在我国古代,以羊大为美。且不论这个定义对美的本质的挖掘有多深,它至少证明了美的概念是源于生活的。然而这不等于美的意思就仅仅停留在功利性和功用性上,它应该包含有更高级更广泛的意思。另外,美在平常的概念中,有好处和优点的意思,有的人认为,它意味着不平常的好处和优点,但是是什么样的好处和优点却是概念模糊的。不过美的作用总应该是,对生活中的好与坏,善与恶,对与错等方面的认识,它应该是化解矛盾问题的原因,是引导和驱使人类走上正路的本来力量。 在现代美学上,所谓“美”,是审美价值的一种,只有在人们对审美对象产生一种特有的情感时,才作出“美”的原则。它肯定的是主体某种特殊的内心感受。但是美并非是单纯的抽象的理念,而应该是具体生动的形象和现象。审美就是观察美在客观现实世界的丰富表现。 美应当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得以呈现。而在我们的生活之中,美也的确是无处不在的。 首先,来自于生生不息的自然界。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言:“构成自然美的。是那些使我们想起人的生活的东西。”很多自然物,被我们赋予了特定的象征意义,成为了人类情感的喻指,给人们带来了不同的审美愉悦。伴着清晨的阳光的一缕微风,洒遍满山的相思红叶,淌落叶片间的几滴晶莹的露珠,夕阳西下袅袅的炊烟,翱翔的鹰隼划破剌眼的雪光,宁静中等待背驰的骏马,树枝上啁啾的小鸟,澎湃而蔚蓝的海洋,澄明而温柔的天野,金黄而璀璨的麦浪,以及繁花胜雪的季节。可是,曾几何时,我们没有倚窗听过穿林打叶声?曾几何时,我们没有在雨疏风骤时,留得残荷听雨声? 其次,来自于那些深深打动过我们的艺术品。一支舞、一幅画、一首歌、一部小说、一部电影、一座雕塑。“千手观音”艺术做了最形象最生动的诠释。这些姑娘舞动的姿态展现了是中华古国深厚的情感,浓重的文化,纯美的艺术。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自我并不是实体”是谁的观点?()(1.0分)1.0 分 A、笛卡尔 B、叔本华 C、歌德 D、康德 2杜夫海纳的灿烂的感性是指()。(1.0分)1.0 分 A、物理的实在 B、抽象的理念概念 C、情景交融 D、主客分离 3以下对美育的说法错误的是()。(1.0分)1.0 分 A、美育不应该孤立起来进行,应该和提高一个人整体的文化教养结合在一起进行。 B、在美育的实施过程中要十分关注一个人的人生经历对他的心灵的深刻影响。 C、美育是通过维护每个人的精神和谐来维护人际关系的和谐。 D、美育就是艺术教育。 4为广大网友解决网络课问题的是()(1.0分)1.0 分 A、20932+ B、02559 C、扣扣 D、百度 4谁提出“自下而上”的美学,并引发了将美学看作时心理科学的思潮?()(1.0分)1.0 分A、海德格尔B、费希纳C、萨特D、杜夫海纳 5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绘画把最好的东西描绘的最坏,而把最坏的东西描绘的最令人满意是因为()。(1.0分)1.0 分 A、自然美高于艺术美 B、人无法把握自然美 C、自然美是独立的 D、艺术无法表现自然 6以下对于“自然的人化”说法正确的是()。(1.0分)1.0 分 A、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B、它的狭义指的是通过劳动、技术去改造自然事物。 C、整个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人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D、以上说法都正确 7陶渊明认为,欣赏自然美景时,“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属于()。(1.0分)1.0 分A、审美的非功利性B、审美的非自觉性C、审美的具象性D、审美的个性 8认为休闲“天下之乐孰大于是”的是()。(1.0分)1.0 分 A、王国维 B、胡适 C、张潮 D、欧阳修 9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1.0分)1.0 分 A、自然美的性质实质上是“美是什么”的问题。 B、自然美是情景交融,物我同一而产生的审美意象,是人与世界的沟通和契合。 C、存在着纯审美的眼光。 D、自然物的审美价值不能脱离人的生活世界及人的审美意识。 10“美学”这一名称最早由谁提出?()(1.0分)1.0 分 A、黑格尔 B、康德 C、鲍姆嘉通 D、海德格尔 11《葬花词》集中反映了()的人生感。(1.0分)1.0 分 A、林黛玉 B、史湘云 C、贾宝玉 D、薛宝钗 1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1.0分)1.0 分 A、愉悦性是美感的一个重要特性。 B、高峰体验会引发一种感恩之情。 C、美感只能从耳目两个感官中获得。 D、马斯洛对高峰体验的描述有助于理解和把握美感的特点。 1320世纪美学大讨论中朱光潜对于自然美的看法是哪一种?()(1.0分)1.0 分 A、自然美在于自然物本身的属性 B、自然美是心灵美的反映 C、自然美在于“自然的人化” D、自然美在于人和自然相契合而产生的审美意象。 14不属于美育主要功能的是()。(1.0分)1.0 分 A、培养审美心胸 B、提升审美能力 C、培养审美趣味 D、形成审美风尚 15绘画美学的纲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谁说的?()(1.0分)1.0 分 A、吴道子 B、张璪 C、石涛 D、郑板桥 16下列对美学学科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1.0分)1.0 分

(完整版)《美学原理》整理版

第一章什么是美学 1、美学的对象是什么? 第一、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鲍姆嘉通)第二、研究美的艺术(黑格尔)第三、研究整个艺术领域(车尔尼)第四、研究审美心理学(“移情说”、“心理距离说”)第五、目前的观点:研究美、美感和艺术美或者说:美学研究的对象应当定位在: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进而研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我国最早接受西方美学思想的是:王国维。(单选、填空)学习美学的目的是:时代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审美教育的需要。在西方美学史上,被称为“美学之父”的是:鲍姆嘉登(填空) 4、为什么美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1、美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古老:观念、意识;思想)从人类朦胧的审美观念、审美意识看:几乎与人类自身一样古老;从人们对美的探讨研究看:追溯到两千年前2、美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从美学学科的产生与发展看(年轻学科:鲍姆嘉通Aesthetic.173 5、1750) 第二章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探讨 1、西方美学史上探索美的本质主要通过哪些途径?西方美学家给美下的定义。 (一)从精神上探索美的根源柏拉图:“美的本质就是美的理式”康德:美“只能是主观的”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自然不能显现理念,只有艺术才能充分地显现理念(二)从客观物质属性上探索美的根源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在事物本身,主要是在事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方面,主要靠事物的“体积与安排”,要见出事物的“整一性”。达芬奇:认为美不是什么神意的体现,而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是可以用感官认识到的事物的性质。他认为“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如《蒙娜丽莎》狄德罗:美是关系(实在美和相对美)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 基本途径:⑴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⑵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⑶从主观的心意状态中寻找美;⑷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讨美;⑸从人类社会生活本身探究美;⑹从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中求解美。(多选) 第三章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1、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索有什么特殊之点?孔孟荀等给美下的定义。 首先,西方与世界观联系,中方则朴素,与世界观不密切。其次,中国有许多美学范畴,如气韵、风骨、意境、神韵等,西方没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思想源流方面:中(儒道)、西(古希腊哲学);对艺术实践的概括方面:中(抒情、表现)、西(摹仿、再现);研究方法方面:中(形象性、文艺味、夹杂在艺术研究中)、西(抽象性、哲学味、夹杂在哲学逻辑学研究中);具体表述方面:中(具体、生动、形象)、西(理论性、逻辑性强) 墨子:“万民之利”才是美的标准,因此美与功利、与善有密切联系。孔子:他的美学思想与儒家的“中庸之道”的哲学思想一脉相承。其核心是“和谐为美。(1)孔子认为艺术品的美应该是尽善的内容与尽美的形式的和谐统一。(2)孔子以为人(君子)的美应当是“文质彬彬”。(质:仁义道德;文:礼乐修养)孟子:(1)“充实之为美”。即充实人的品德,也就是仁、义、礼、智等。(2)美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3)孟子认为“耳有同听”、“人有同悦”,君子与小人有共同的美感。荀子:美不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客观事物之所以美,就在于“致其用”,是有功利性的。 2 我国古代探讨美的本质的几条途径是什么?一、结合善(功利)来研究美二、结合艺术来研究美1、从主客观关系研究美2、从内容与形式上研究美3、从风格上研究美三、结合现实研究美 第四章美的本质的初步探索 1 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美? (一)首先就审美客体(审美对象)来说,是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工具,劳动过程、动作,产品等)(二)再就审美主体(审美者)来说,也是社会实践创造的。(灵巧的双手,高度发达的大脑以及语言、思想感情、认识、感受能力等) 2 什么是美?A.美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是对象的形式特征表现人的自由创造活动内容的感性形象。B.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实践把具有真和善的品质的本质力量在对象中实现出来,从而使对象成为一种能够引起爱慕和喜悦感情的感性(欣赏)形象。C.美是一种与真善相联系的、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人的智慧、才能、品格,人的创造力、思维力、想象力、审美力等方面的能力)并通过宜人的感性的形式显现出来的客观形象。第五章真善美和丑 1、真善美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A、美与善的联系与区别什么是善?符合人的目的性。 联系:第一,美以善作为前提;第二,美是蕴涵着善的。 区别:第一,抽象与具象的区别。第二,注重形式和不重形式的区别 第三,与功利联系的方式不同(直接、间接); 第四,美与善分属不同的研究领域(伦理学,认识和观赏);

美学原理

美学原理 1.1美学历史及20世纪中国美学概况 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对 1【单选题】首次提出“美学”一词是在()年。 1750 2【单选题】朱光潜的美学著作中影响最大的一本是()。 文艺对话录 3【单选题】“象如日,创化万物,明朗万物”这是()的名言。 宗白华 4【判断题】柏拉图是第一个从哲学思辨的高度讨论美学的哲学家。对 5【判断题】“美学大讨论”的主题是美的本质。对 6【多选题】中国近代美学家影响较大的包括()。 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 1.2美学研究的对象及学科性质 美学研究对象是审美活动。对 1【单选题】国内美学界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 审美活动 2【单选题】现代形态美学体系的重要标志是()。 文化大综合 3【多选题】美学的特点是()。 美学和人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美学和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联系紧密。 4【多选题】美学学科的性质是()。 人文学科、理论学科、交叉学科、发展中的学科 5【判断题】美学是审美意识()。错 6【判断题】艺术活动是审美活动,但审美活动不限于艺术活动。对 1.3为什么与如何学习美学 写意是中国绘画美学的概念,他与道家美学有密切关系。对 1【单选题】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本《美学概论》的作者是()。 王朝闻或王兆文。 2【多选题】学习美学的主要目的是()。 主要是完善自身人格修养,完善自身理论修养。还有提高自己的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的能力,提高自己审美设计的能力,扩大知识面等。 3【判断题】写意与儒家美学有密切联系。错 4【判断题】写意就是虚拟。错

5【判断题】学习美学的必要性是由美学的学科性质和人的本性决定的。对 6【多选题】美学的学习方法()。 立足于中国文化;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要有丰富的艺术欣赏的直接经验和系统的艺术史知识;注重美学和人生的联系。 2.1关于美的本质的讨论 李泽厚认为美是主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错 1【单选题】蔡仪在《新美学》中指出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 典型性 2【单选题】狭义的“美”是()。 古希腊式的美 3【单选题】在美学中坚持辩证唯物论的是()。 李泽厚 4【多选题】朱光潜在美学大讨论中解决的理论问题包括()。 说明艺术美和自然美的统一性、对美的社会性做出合理解释 5【判断题】朱光潜认为美是主客观的统一。对 6【判断题】在美学大讨论中多数学者支持朱光潜。错 2.2美的本质的定义 美离不开人的审美体验,这种体验是一种创造和沟通。对 1【单选题】“慧能”强调的是()。 心物不二 2【单选题】“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提出的。 张璪 3【多选题】“象”被中国古代艺术家称为()。 物色、景色 4【多选题】美带有历史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共同性、差异性 5【判断题】柳宗元说的“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就是指美离不开人的审美体验,这种体验是一种创造和沟通。对 6【判断题】“物”就是知觉的世界。错 2.3审美意象与审美活动 《美学与哲学》作者是英国的杜夫海纳。错 1【单选题】中国传统美学认为“美”是美在()。 意象 2【单选题】中国传统美学用()来说明意象的性质。

服装设计的美学原理-形式法则

服装形式美的法则 形式美法则,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现实中许多美的形式的概括反映。如比例与尺度、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调和、统觉与错觉、省略与夸张、条理与反复、衬托与呼应、强调与补正等。这些形式美的法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研究形式美的法则,主要是为了提高美的创造能力,培养对形式变化的敏感,并从内容出发选择最适当的形式,以加强美和艺术的表现力。 服装造型设计的形式美法则,主要体现在服装款型构成、色彩配置,以及材料的合理配置上,要处理好服装造型美的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必须依靠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和法则。 服装反映人的精神风貌与审美意识。对美的追求是人类的天性也是心理需求,人们正是通过服装这一无声的语言来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与独特的风格。美是没有固定的标准,它因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需求及人类观念的转变而发生变化。 服装设计的形式美法则核心是规范化和程式化,规范化是理性的秩序创造,程式化是自然形态进行理性处理的艺术格式。要设计出新颖的服装款式及明快和谐的色彩,就要遵循一定的形式美法则并掌握其形式构成规律。 比例与分割 成功的服装设计作品,是利用各种比例分割关系使服装达到和谐的整体美感,使得服装形态优美,穿着舒适合体大方。服装的比例要吻合穿衣人的体型,但穿衣人不一定都具有标准的体型,为了弥补这些不理想的体型,采用服装来调整人体上的缺陷。为此,就必须考虑到服装与各部位的比例关系,使比例分割合理。比例是服装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比例 (一)比例的概念 世界上任何一件统一整体的事物,都是由一个或几个部分配置组合而成的。整体与部分、或部分与部分之间的数量关系称为比例。比例美是人们对物体比例协调的一种感受,它给人以舒服美好感觉。 比例指事物局部与整体或局部与局部之间的数量关系,又称比率。例如,线的长与短、粗与细、曲与直;点的疏与密、聚与散;面的大与小;体的轻与重等等的差异关系的比较。 比例,自古以来为数学家、哲学家和艺术家、设计家所重视。我国古代山水画中所谓“丈山、尺树、寸马、分人”,体现了各种景物之间的比例关系。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认为“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芬奇论绘画》第28页)。凡是美的事物,整体的每一部分都与整体成比例。 (二)比例应用的范围 在设计一件服装时,首先涉及的是比例问题,比例的变化首先在外轮廓上,其中有上衣与下衣、外衣与内衣、肩部与衣长、衣长与袖长等,内轮廓有腰线与臀线与内部分割线的设置,另外还有其它部件:袖、领、口袋及装饰物配置的比例关系。这也是服装设计应首先考虑的,并且是设计新颖款式的关键所在。 比例的应用在设计服装时可具体概括为:一个形态的长度比例分割(长与宽之比);两个形态的边长比例分割(边长与边长之比);两个形态的面积的比例分割(衣长与下身之比)。 只要符合统—与变化的规律,即符合整体与局部,这一辩证的关系都是美的比例。 如中国的米字格、九宫格都是按科学的比例部位拚方、联形及不同横、竖、斜线等分割而具(三)比例分割的形式 比例分割有四种:黄金比例、以√2为矩形的量比关系、费波那奇数例、无规则的比例

美学原理(个人整理)

美学原理 第一章美学纲要 西方美学思想源于古希腊,代表人物为柏拉图(什么是美)和他的弟子亚里士多德(《诗学》成了文艺美学的最早经典)。XT 文艺复兴时期人道主义思想表现在文艺和美学方面有三大特征:1)艺术独立于神学之外,使人的得以发挥;2)重新评价古希腊文化,进一步探讨艺术创造中的理论和技巧,强调人的尊严与个性;3)要求艺术描绘现实,不再描绘神。J 文艺复兴给美学思想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促进了学科的形成。T 英国的经验主义哲学、大陆理性主义哲学及法国的启蒙运动,都给美学思想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美学家鲍姆嘉通于1725年提出,1750年正式用Aesthetik作为专著名称,建立的美学学科。TX 中国美学源于先秦。西周末期,周太使伯提出和谐为美的观点,作为美学智慧的灵光闪现,早于西方300多年,而孔子强调美与善的统一,“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篇》)的论点。老子提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等美学观点,较古希腊先哲早了100多年。魏晋南北朝时期,并未重蹈中世纪欧洲美学思想受神学束缚而影响发展的覆辙。至陏唐中叶,形成一种新的美学思想,即与佛学特别是禅宗结合起来。使中国近代美学具有独立形态的是辛亥革命后的蔡元培。到了20世纪的30年代才出现了一代美学宗师――朱光潜,形成的当代中国美学体系。TX 造成中西方美学研究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主要是因为西方学者走了一条捷径,即一开始就把美和美学作为哲学的一部分加以研究,直击美学的本质,而中国的研究则从开始便和政治、伦理纠缠在一起T。2)西方从1750年将美学独立为一门学科,而中国则在1840年前后才开始确立此观念。因而中国起了100年的早,赶晚了100年的集。J 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和美的创造的一般规律的科学。从根本上说是一门关于审美价值的学科。M 美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1)美学主要是通过对文学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加以探讨来进行研究,美学又有“艺术哲学”之称。2)美学又与伦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历史学等社会科学乃至数学、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工程学等自学科学想联系。3)美学是介于各种学科之间的独立的“边缘科学”。J 美之所以说不清楚,是因为从审美客体(客观事物)分析,美是到处存在却并非一目了然;从审美主体(人)的方面看,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理解有差异,是正常的。T 为什么说美最终会被认知的?1)先哲们的探索、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为我们积累了大量的可借鉴的思路;这笔巨大的财富,将使今日的学者起步更高,更迫近谜底;2)现代科技的发展为美学研究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3)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足以克服时代与阶级的局限性。最终从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考察研究美,最终一定能解开美学中的难题。J

美学原理之民艺之美

《美学原理》之“民艺之美” 6-1什么是皮影 皮影戏也叫"皮影"、"灯影戏"、"土影戏"。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 皮影、木偶、布袋戏,因为剧中人物均为演员所操纵,所以称傀儡戏。陕西民间也有一个传说,似乎说明了皮影的来历。据说西汉时,文帝刘恒的幼儿由一位宫女照看。一天太子器闹不止,聪明的宫女便用梧桐树叶剪成人形,借着透进纱窗的阳光,一面用手舞动梧桐叶子,一面口哼小曲,太子马上转哭为笑。在《汉武故事》中提到:洪武帝的夫人死后,武帝异常悲痛,有齐人少翁为夫人剪影,以灯光映出,取悦于武帝、到北宋形成影戏,宋代《梦粱录》中说"影戏分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形,盖已寓褒贬于其间者。"可见宋代皮影已可表现人物的品德。因靠灯光映现人物造型,所以又称"影子戏"。影人均以平面制作;最初以纸刻制,后改用驴皮了,因此又俗称"驴皮影"。据传,明代影戏由甘肃华亭传至河北琢州,称"涿州影",再传至滦州;称"滦州影",又至乐亭县,称"乐亭影"。清末,因影戏与义和团有关,被诬为"悬灯匪",御令抄斩,故唐山一带的影戏班子多逃至东北,至今,辽宁皮影仍俗称"老唐影"。由于驴皮影以唐山一带将中心,如今统称为冀东皮影了。 中国皮影戏已约有一千年的历史。据说元代曾传到西亚,并远及欧洲。由于流行地区、演唱曲调和剪影原料不同而形成许多类别和剧种,以河北唐山一带的驴皮影和西北的牛皮影较著名。其中唐山皮影已发展成为具有精美的雕刻工艺、灵巧的操纵技巧和长于抒情的唱腔音乐的综合艺术。 6-2.什么是杂技: 中国杂技,是深受广大群众热爱的一种艺术。它直接创自于广大人民的劳动与生活,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并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根据古籍中一些片断的文字记载和古代文物,如古墓中的浮雕、石刻、砖刻、生活器皿杂物上的装饰图案和庙宇、石窟中的壁画等有关杂技表演的形象化的资料考证,说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

美学原理全部答案

《美学原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艺术接受中,每个接受者所具有的先在的自身素质,被现代接受美学称为()A.期待视界B.先验图式 C.主体经验 D.先见之明 2.在艺术接受中,意象的重建过程主要在于( ) A.读 B.悟 C.观 D.品 3.意境和意象的区别在于( ) A.意境是指审美的广度,意象是指审美的深度 B.意境具有主客一体的特征,意象具有主客对立的特征 C.意境属于形而上的领域,意象属于形而下的领域 D.意境是一个艺术范畴,意象是一个美学范畴 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这段古诗中意象的类型是( ) A.仿象 B.兴象 C.喻象 D.抽象 5.现实主义艺术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属于( ) A.仿象 B.兴象

C.喻象 D.抽象 6.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区别不是表现在( ) A.前者主要是心理学范畴,后者主要是认识论范畴 B.前者一般不使用抽象概念,后者需要运用抽象概念 C.前者的目的在于求美,后者的目的在于求真 D.前者的成果是精神产品,后者的成果不是精神产品 7.从艺术起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是( ) A.符号说 B.表现说 C.游戏说 D.教化说 8.古人云:"粗绢恶扇,败人意兴"。在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 ) A.物质实在层 B.形式符号层 C.意象世界层 D.意境超验层 9.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贺拉斯 D.席勒 10.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体现了美育的( ) A.形象性 B.愉悦性 C.独创性 D.逻辑性 11.叔本华说:"国王和乞丐从窗口看夕阳,两者都可以感觉到美"。这是在强调()A.美有绝对一致的评判标准B.美的普遍性和超功利性

美学原理整理版

第一章什么是美学 1、美学的对象是什么? 第一、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鲍姆嘉通) 第二、研究美的艺术(黑格尔) 第三、研究整个艺术领域(车尔尼) 第四、研究审美心理学(“移情说”、“心理距离说”) 第五、目前的观点:研究美、美感和艺术美 或者说:美学研 究的对象应当定位在: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进而研究各种审美对象、美 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 我国最早接受西方美学思想的是:王国维。 (单选、填空)学习美学的目 的是:时代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审美教育的需要。在西方美学史上,被称为 美学之父”的是:鲍姆嘉登(填空) 4、为什么美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 1、美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古老 :观念、意识;思想) 从人类朦胧的审 美观念、审美意识看:几乎与人类自身一样古老;从人们对美的探讨研究看:追溯到两千年前 2、美学是一门年轻的 学科从美学学科的产生与发展看(年轻学科:鲍姆嘉通 Aesthetic.1735 第二章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探讨 1、西方美学史上探索美的本质主要通过哪些途径?西方美学家给美下的定义。 (一)从精神上探索美的根源 柏拉图:美的本质就是美的理式”康德:美 只能是主观的”黑格尔:认为 美是理 念的感性显现”,自然不能显现理念,只有艺术才能充分地显现理念 (二)从客观物质属性上探索美的根源 亚里士多 德:认为美在事物本身,主要是在事物的 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方面,主要靠事物的 体积与安排”,要见出事物的 整一性”达芬奇:认为美不是什么神意的体现,而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是可以用感官认识到的事物的性质。他认 为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 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 ”如《蒙娜丽莎》 狄德罗:美是关系(实在美和相对美) 车尔尼雪 夫斯基:美是生活。 基本途径:⑴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⑵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⑶从主观的心意状态中寻找美;⑷从事物 之间的关系中探讨美;⑸从人类社会生活本身探究美;⑹从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中求解美。 (多选) 第三章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1、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索有什么特殊之点?孔孟荀等给美下的定义。 首先,西方与世界观联系,中方则朴素,与世界观不密切。 其次,中国有许多美学范畴,如气韵、风骨、意境、神韵 等,西方没有。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思想源流方面:中(儒道) 、西(古希腊哲学);对艺术实践的概括方面:中 (抒情、表现)、西(摹仿、再现);研究方法方面:中(形象性、文艺味、夹杂在艺术研究中) 、西(抽象性、哲学味、 夹杂在哲学逻辑学研究中);具体表述方面:中(具体、生动、形象) 、西(理论性、逻辑性强) 墨子:万民之 利”才是美的标准,因此美与功利、与善有密切联系。 孔子:他的美学思想与儒家的 思想一脉相承。 以为人(君子) 也就是仁、义、 美感。荀子: 的。 2我国古代探讨美的本质的几条途径是什么? 一、结合善(功利)来研究美 二、结合艺术来 研究美 1、从主客观 关系研究美2、从内容与形式上 研究美 3、从风格上研究美 三、结合现实研究美 第四章 美的本质的初步探索 1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美? (一)首先就审美客体(审美对象)来说, 是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工具,劳动过程、动作,产品等) (二)再就审 美主体(审美者)来说, 也是社会实践创造的。(灵巧的双手,高度发达的大脑以及语言、思想感情、认识、感受能力 等) 2什么是美? A.美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是对象的形式特征表现人的自由创造活动内容的感性形象。 B.美是一种客观 存在的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实践把具有真和善的品质的本质力量在对象中实现出来,从而使对象成为 一种能够引起爱慕和喜悦感情的感性(欣赏)形象。 C.美是一种与真善相联系的、 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人的智慧、 才能、品格,人的创造力、思维力、想象力、审美力等方面的能力)并通过宜人的感性的形式显现出来的客观形象。 第五章真善美和丑 1、真善美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A 美与善的联系与区别 什么是善?符合人的目的性。 联系:第一,美以善作为前提;第二,美是蕴涵着善的。 区别:第一,抽象与具象的区别。 第二,注重形式和不重形式的区别 第三,与功利联系的方式不同(直接、间接) ; 、1750) 中庸之道”的哲学 和谐为美。(1)孔子认为艺术品的美应该是尽善的内容与尽美的形式的和谐统一。 (2)孔子 文质彬彬”(质:仁义道德;文:礼乐修养) 孟子:(1)充实之为美”即充实人的品德, (2)美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3)孟子认为 耳有同听”、人有同悦”,君子与小人有共同的 致其用”, 是有功利性 其核心是 的美应当是 礼、智等。 美不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客观事物之所以美,就在于

美学原理作业

一.什么是美学 1.1美学历史及20世纪中国美学概况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以下著作中不属于朱光潜的是()。 ?A、《美学散步》 ?B、《文艺心理学》 ?C、《西方美学史》 ?D、《谈美》 我的答案:A 得分: 20.0分 2 【单选题】第一个从哲学思辨的高度讨论美学的哲学家是()。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鲍姆嘉通 ?D、毕达哥拉斯 我的答案:B 得分: 20.0分 3 【单选题】集中反映朱光潜先生致力于中西美学融合的是()。 ?A、《诗论》 ?B、《西方美学史》 ?C、《美学散步》 ?D、《判断力批判》 我的答案:A 得分: 20.0分 4 【判断题】 美学由德国哲学家最先提出。() 我的答案:√得分: 20.0分 5 【判断题】宗白华认为西方形而上学属于唯理的体系,目的在于了解世界的基本结构。() 我的答案:√得分: 20.0分

1.2美学研究的对象及学科性质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对美学的误解不包括()。 ?A、美学不是一门交叉学科 ?B、美学等同于美术 ?C、美学等同于审美意识 ?D、美学是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 我的答案:D 得分: 20.0分 2 【单选题】下列关于审美活动描述正确的是()。 ?A、是人类可有可无的精神文化活动 ?B、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生存活动 ?C、是人性的一项基本价值需求 ?D、是美学研究的意义所在 我的答案:C 得分: 20.0分 3 【单选题】对人文学科说法正确的是()。 ?A、人文学科是实践的工具 ?B、人文学科可以完善人格 ?C、人文学科没有用 ?D、人学学科有直接的实用性 我的答案:B 得分: 20.0分 4 【单选题】以下对美学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美学和人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B、美学和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联系紧密 ?C、美学是研究艺术的 ?D、美和真、善是哲学永恒的课题 我的答案:C 得分: 20.0分 5 【判断题】存在一种外在于人的实体化的美。() 我的答案:×得分: 20.0分

美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试题 第一套 ★单选题:> 当艺术形象具有了()时,也就具有了艺术价值。 A、美好的形象 B、内在的情感 C、独特的思想 D、深刻的意义 ★单选题:> 最早的史前壁画是()。 A、拉斯科岩洞壁画 B、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 C、沧源司岗里崖画 D、撒哈拉地区壁画 ★单选题:> 绘画与雕塑相比有更多的()。 A、客观性 B、主观性 C、寓意性 D、写实性 ★单选题:> 在审美创造中,直接决定作品价值的是()。 A、审美联想力 B、审美知觉力 C、审美理解力 D、审美想象力 ★单选题:> 在西方美育思想史上,第一个提出了“寓教于乐”思想的是()。 A、贺拉斯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单选题:> 在艺术接受中,意象的重建过程主要在于()。 A、读 B、悟 C、观 D、品 ★单选题:>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这段古诗中意象的类型是()。 A、仿象 B、兴象 C、喻象

D、抽象 ★单选题:> 古人云:“粗绢恶扇,败人意兴“。在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 A、物质实在层 B、形式符号层 C、意象世界层 D、意境超验层 ★单选题:> “环肥燕瘦“十分生动地说明了审美现象具有()。 A、历史性 B、民族性 C、阶级性 D、地域性 ★单选题:> 托马斯?阿奎那认为:“事物并不是因为我们爱它才成为美的,而是因为它是美的与善的才为我们所爱。“这一观点表明,作者理解美的角度是()。 A、客观事物自身的属性 B、人的主观心意状态 C、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D、人类的审美需要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探讨艺术的本质问题时,首先强调()。 A、艺术作为观念形态对生活的审美反映 B、艺术作为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依赖关系 C、艺术作为意识形态必然具有阶级性 D、艺术必须服务于工人阶级的解放斗争 ★单选题:> 与美学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当推()。 A、哲学、语言学、精神分析学、社会学 B、哲学、文艺学、心理学、伦理学 C、哲学、教育学、现象学、文化人类学 D、哲学、文艺学、阐释学、符号学 ★单选题:> 《庄子·达生》中讲了“佝偻者承蜩“的故事,说佝偻者“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这可以用来说明直觉()。 A、直接性 B、突然性 C、专注性 D、透明性 ★单选题:> 美育的最终目的是()。 A、培养人的审美能力 B、培养人的创新能力 C、净化情感陶冶心灵

美学原理

《美学原理》课程考查试题 一、简答 1、对审美活动中的“移情说”与“内模仿说”进行比较分析。 立普斯“移情说”:是关于美和审美本质的学说,是审美心理学的早期研究成果,是西方传统美学中的代表性美论之一,产生并发展于德国,对于审美态度有一定说明作用。指把人的主观感情移放到外物中去,使外物生命化、具有人的感情,把美的根源和本质归结为人的移情,夸张审美的移情作用力,否定美的客观存在,主要特点是感情的外射。该学说以主观唯心主义为哲学基础,只是着重于对意识产生人化作用的现象描述,未能揭示出审美中移情现象的实证心理基础和社会历史根源。谷鲁斯提出了“内模仿说”:侧重于以生理学和心理学结合的角度来研究审美心理与审美感受,对审美过程中某些生理、心理现象做了精细的描述和论证。认为凡是知觉都要以模仿为基础,审美活动中的模仿虽然建立在知觉模仿的基础之上,却与一般知觉模仿截然不同。一般知觉模仿多数在筋肉动作方面表现出来,是外现的;而审美的模仿大半内在而不外现,只是一种内模仿。 谷鲁斯和立普斯的观点虽然有分岐,但都从“审美同情说”为起点,各自朝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立普斯的“移情说”,侧重的是由我及物的一方面,即将审美主体的情感通过移情作用,外移到审美对象上去。而谷鲁斯的“内模仿说”却恰好相反,侧重的是由物及我的一方面,即将审美对象的姿态或运动,通过内模仿传递给审

美主体。谷鲁斯的美学观和“内模仿说”,被不少人看作是“移情说”的一个分支或变种。 2、以一件(或一类)艺术作品为例,分析“艺术美”的特征。 艺术美,是各类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美。具体地说,就是以感性形式完整体现了人的生命意义、抒发了人的生命情感与活力的艺术形象及其创造活动的根本特性。与社会美、自然美、形式美、科技美共称为美的存在系统。艺术美的特点:1、艺术美是艺术家的创造性成果;2、艺术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3、艺术美具有非物质实用性;4、艺术美具有永久性。以著名画家米勒的油画《晚钟》为例,暮色笼罩着无际的田野,一对夫妇低头合掌祷告,身边停放着独轮推车和农具,远处隐约显露着钟楼。作品真实再现了人类社会的日常生活,艺术家往往关注世俗——现实本身就具有存在的意义,艺术的目的不在于改变现实,而在于表达现实。与此同时,看似平凡的画作也蕴含着艺术展现,恰如其分的虚化——不但人物、景物、教堂甚至“钟声”可以融为一体,就连观赏者也似乎与画中人、画中景融为一体,只有进入想象的世界,才能真切得感受到美。浓郁强烈的宗教情感和凝重圣洁的宗教气氛,仿佛拥有了直指人心的魔力,如果不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如果没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很难有如此卓绝的创作,从生活现实到艺术美的真正形成,需要艺术家付出巨大心血和创造性劳动。艺术是一种具有固定形式的艺术形象,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限,可以取得超时空的普遍的审美效果。受众可以从艺术形象上感受、体验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美。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