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第九章 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

第九章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

9.1.1审计抽样的定义

1.定义:指在实施审计程序时,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推断总体特征的一种方法。

2.适用范围:审计抽样对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都适用,但并不是对于这些测试中的所有程序都适用。

审计抽样可在逆查、顺查和函证中广泛运用,但通常不用于询问、观察和分析性复核程序。

3.抽样审计与详细审计的区别

①详细审计----全部项目进行审计,并根据审计结果形成审计意见。

②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部分项目进行审计,并对所选项目本身发表审计意见的方法也不属于审计抽样。

4.审计抽样与抽查的区别

9.1.2审计抽样种类

(一)按抽样决策的依据不同——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

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的关系综合比较如下:

(二)按审计抽样所了解总体特征的不同——属性抽样与变量抽样

9.1.3统计抽样与专业判断

1.关系:在审计抽样构成中,无论是统计抽样还是非统计抽样,都离不开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判断。

2.错误观点:①统计抽样能够减少审计过程中的专业判断;②统计抽样可以取代专业判断。×

9.1.4样本的设计(抽多少,充分性)

围绕样本的性质、样本量、抽样组织方式、抽样工作质量要求所进行的计划工作,称为样本设计

1.审计目的

2.审计对象总体与抽样单位相关性、完整性

抽样风险与样本量成反向关系

抽样风险样本量越大,抽样风险越低

①信赖不足风险与误拒风险的产生,降低审计效率增加审计工作量

②信赖过度风险与误受风险,导致CPA形成不正确的审计结论

3.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危险啊

(1)人为错误

非抽样风险 2)运用了不切合审计目标的程序。

(3)错误解释样本结果

设计样本的

基本因素 4.可信赖程度注册会计师对可信赖程度要求越高,需选取的样本量就应越大

抽样风险+可信赖程度=100%

5.可容忍误差控制测试的可容忍误差-------所愿意接受的最大误差可容忍误差越小,

实质性测试的可容忍误差-----所愿意接受的最大金额误差。需选取的样本量就应越大

①前期审计所发现的误差预期总体误差越大

6.预期总体误差②被审计单位经营业务和经营环境的变化则应当选取较大的样本量

③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

④分析性复核的结果等

适用范围分层主要适用于内部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特征的总体。

7. 分层(1)总体中的每一抽样单位必须属于一个层次,并且只属于这一层次

注意事项(2)必须有事先能够确定的、有形的、具体的差别来区分不同的层次

(3)必须能够事先确定每一层次中抽样单位的准确数字

(三)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审计测试 抽样风险种类

概 念

影响 抽样 风险

控制测试 信赖过度风险 抽样结果使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的信赖超过了其实际上应予信赖的可能性

效果 信赖不足风险 抽样结果使注册会计师没有充分信赖实际上应予信赖的内部控制的可能性 效率

实质性 测试

误受风险 也称“β风险”抽样结果表明账户余额不存在重大错误而实际上存在重大错误的可能性 效果 误拒风险

也称“α风险”抽样结果表明账户余额存在重大错误而实际上不存在重大错误的可能性 效率

非抽样风险

两种测试中的非抽样风险对审计效率、审计效果都有影响

抽样风险与样本量成反向关系,样本量越大,抽样风险越低。

9.1.5样本的选取(怎样抽,适当性)

方法 步骤

优 点 缺 点 适 用 随机选样

1定位数--2定起点--3定路线--4定范围

样本客观总是均匀 落在总体范围内 效率低

总体大, 样本量较少 系统选样 (等距选样)

计算选样间隔----确定起点—选样

使用方便, 并可用于无限总体

如果总体不是随机排列, 容易发生较大偏差

总体大, 样本数量大、 总体随机排列 随意选样 不考虑金额大小、资料取得的难易程度及个

人偏好,以随意的方式选取样本

方便、灵活 可能有偏见

样本数量少、 不重要项目

9.1.6抽样结果的评价(根据样本结果推断总体)

注册会计师在对样本实施必要的审计后,需要对抽样结果进行评价,其具体程序和内容包括四个步骤: 1.确定有问题的项目是否为一项误差。

2.按照既定的审计程序,无法对样本取得审计证据时,应当实施替代审计程序,以获取相应的审计证据。 如果注师无法或者没有执行替代审计程序,则应将该项目视为一项误差。 3.如果某些样本误差项目具有共同的特征,则应将这些具有共同特征的项目作为一个整体,

实施相应的审计程序,并根据审计结果,进行单独的评价。 ①性质

4.还应考虑质的方面,包括误差的 ②原因

③对其他相关审计工作的影响

1.实质性测试中。运用审计抽样,推断总体误差后,应将总体误差同可容忍误差进行比较,

并将抽样结果同其他有关审计程序中所获得的证据相比较。

2.控制测试中。注册会计师如认为抽样结果无法达到其对所测试的内部控制的预期信赖程度,则应当考虑增加样本量或修改实质性测试程序。

推断总体误差

可容忍误差

影响

措施

推断总体误差 超过 可容忍误差 经重估后抽样风险不能接受 [效果]

①增加样本量 ②或执行替代审计程序

推断总体误差 接近 可容忍误差 经重估后抽样风险

可能不能接受[效果或效率] ①考虑是否增加样本量[不一定]

②或考虑是否执行替代审计程序

(一)分析样本误差

(二)推断总体误差

(三)重估抽样风险

(四)形成审计结论 [初步审计意见]

可容忍误差 9.2控制测试中抽样技术的运用

所谓属性,是指审计对象总体中的质量特征,即被审计业务或被审计内部控制是否遵循了既定的标准以及其存在的误差水平。

总体的特征通常为反映遵循制度规定或要求的相应水平。

一、基本概念

(一)误差:指认为使控制程序失去效能的所有控制无效事件。

(二)审计对象总体:应使总体所有的项目被选取的概率是相同的,也就是说总体所有项目的特征应是相同的。

(三)可信赖程度:指样本性质能够代表总体性质的可靠性程度。

风险与可信赖程度是互补的,即:风险+可信赖程度=100%

在控制测试中,一般将最小可信赖程度置为90%,如果其属性对于其他项目是重要的,则用95%的可信赖程度。 (四)可容忍误差:控制测试时,可容忍误差的确定应能确保总体误差超过可容忍误差时,使CPA 降低对内部控制的可信赖程度。

二、属性抽样的具体方法

(一)固定样本量抽样

常用于估计审计对象总体中某种误差发生的比例

固定样本量抽样 基本步骤

当发现误差大于预期误差时——应减少可信赖程度,实施其它审计程序 扩大实质性测试范围,增加样本量,

抽样审计转为详细审计

当发现有欺诈、舞弊或逃避内控的情形——不论误差高低,均采用其它审计程序 P176 (二)停——走抽样(重点)P177-178

是固定样本量抽样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从预期总体误差为零开始,通过边抽样边评价来完成抽样审计工作。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审计费用。

步骤:

(1)确认初始样本数————根据确定的 可容忍误差和 风险水平,查表9-7得 (2)确认风险系数————根据初始样本中发现的 误差数和 风险水平查表9-8得 (3)风险系数 与 比较,小于可容忍误差则“停”

, 样本量 大于可容忍误差则“走”(即增加样本量可容忍误差去除风险系数)。反复….

(4)如果样本量达到原来的3倍,则停,确定不信赖内部控制。

(三)发现抽样(重点)

发现抽样是在既定的可信赖程度下,在假设误差以既定的误差率存在于总体之中的情况下,至少查出一个误差的抽样方法。

主要用于查找重大非法事件,它能够以极高的可信赖程度(如99.5%以上)确保查出误差率仅在0.5%—1%之间的误差。

当发现重大的误差,无论次数多少,注册会计师都可能放弃一切抽样程序,而对总体进行全面彻底的检查。 若发现抽样未发现任何例外,可得出下列结论:在既定的误差率范围内没有发现重大误差。 使用发现抽样时,

需确定可信赖程度及可容忍误差,然后,在预期总体误差为0%的假设下,参阅适当的属性抽样表,即可得出所需的样本量。

9.3实质性测试中抽样技术的运用

变量抽样法通常用于:

通过抽样审查确定样本的平均值,再根据样本平均值推断总体的平均值和总值的方法。

(1)确定审计目的 (2)定义审计对象总体 (3)选定抽样方法

( 4 ) 确认样本量:(一般来说,审计抽样为不放回样本量)——样本数取整

2

放回样本量=

不放回样本量

( 5 ) 确定样本选取的方法 (6)选取样本并进行审计

计算样本平均值、样本标准离差

求出:实际抽样误差=可信赖程度系数×

如果 :实际抽样误差大于计划的抽样误差,即推断的误差大于可容忍误差——考虑增加样本量降低实际误差

实际抽样误差小于计划的抽样误差,根据样本结果推断误差

可以做出结论:由X%的把握保证Y 个某帐户的真实总体金额落在(样本平均值×总体个数)±实际抽样误差 之间

可信赖程度 总体个数

(7)评价抽样结果

比较被审单位的账面价值是否落入推算的区间内

在区间内——无重大阿误差,差额视为差异予以考虑 P182 不在间内——应要求被审计单位详细检查,并加以调整

(二)比率估计抽样和差额估计抽样P182

(1)比率估计抽样:——当误差与账面价值成比例关系时运用 比率=

估计的总体实际价值=总体账面价值×比率

(2)差额估计抽样:——当误差与账面价值不成比例关系时运用

估计的总体误差=平均差额×总体项目个数

郑大远程教育《审计学》1—16章在线测试答案全对

《审计学》第06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5:09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运用最多的审计证据应当是 A、实物证据 B、书面证据 C、口头证据 D、环境证据 2、仅从书面证据的角度看,下列证据中具有较强的说服力的是 d A、会计凭证 B、会计账簿 C、会计报表 D、函证回函 3、注册会计师运用监盘程序所取得的审计证据一般是 A、实物证据 B、书面证据 C、口头证据 D、环境证据 4、最为基层的审计工作底稿复核是指 B A、注册会计师的复核 B、项目负责人的复核 C、部门负责人的复核 D、主任会计师的复核 5、审计工作底稿的最终复核是指 A、注册会计师的复核 B、项目负责人的复核 C、部门负责人的复核 D、主任会计师的复核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按照外形特征,可将审计证据分为 A、实物证据 B、推断证据 C、书面证据

D、口头证据 E、环境证据 2、下列证据中,证明能力较强的有 A、实物证据 B、外部证据 C、内部证据 D、口头证据 E、环境证据 3、审计证据应当具备下列特征 A、公允性 B、充分性 C、经济性 D、适当性 E、及时性 4、抽样审计过程中,经常运用下列方法选取样本 A、随机选样 B、随意选样 C、集中选样 D、系统选样 E、金额加权选样 5、运用审计抽样方法时,推断误差常用的方法包括 A、定性推断法 B、加权平均法 C、比率估计法

第九章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答案解析

第九章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风险中,对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都产生影响的是()。 A.信赖过度风险 B.信赖不足风险 C.误受风险 D.非抽样风险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抽样风险不是影响审计效果就是影响审计效率。只有非抽样风险同时影响审计的效率和效果。 2.注册会计师运用分层抽样方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减少样本的非抽样风险 B.决定审计对象总体特征的正确发生率 C.审计可能有较大错误的项目,并减少样本量 D.无偏见地选取样本项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首先,分层属于审计抽样的技术,它不可能减少非抽样风险,分层适用于总体内部特征值差异较大的情况,它可以用于符合性测试即决定审计对象总体特征的正确发生率,也可以用于存货等项目、交易、余额的实质性测试,选B不恰当。C是教材中对于分层的明文论述,应选择。至于无偏见地选取样本项目(D),它正是分层的弱项,因为分层是依据审计人员的主观经验进行的。 3.审计抽样通常不适用于()审计程序。 A、观察、函证和计算 B、检查、观察和询问 C、观察、询问和分析性复核 D、盘点、计算和询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审计抽样通常不适于观察、询问和分析性复核。 4.如果注册会计师推断的总体误差超过可容忍误差,经重估后的抽样风险不能接受,应当()。 A、增加样本量或执行替代审计程序 B、增加样本量或执行追加审计程序 C、增加样本量或执行扩大审计程序 D、增加样本量或建议管理当局调整会计报表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注册会计师推断的总体误差超过可容忍误差,经重估后的抽样风险不能接受,应当增加样本量或执行替代审计程序。

抽样技术期中试卷

注:至少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有效数字;计算需过程、结果要有据可依。 一、(20分)某小商店有45个货架,经常需清点架上货物的价值,为探索用抽样的方法来节省盘货的工作量。某日将45个货架上的货物的价值清点列出一张清单如下(单位:元): 297,569,618,691,545,606,681,382,566,619,711,679,354,426,561,613,745,601,676,538,443,583,623,771,701,663,534,632,600,531,594,826,641,581,453,449,850,651,593,477,486,524,519,603,659, 希望从样本作出的总的货物总价值的估计量的误差,有95%的把握不超过2000元。问在此情况下,用一个含10个货架的简单随机样本是否可以达到要求?你认为最适宜的样本量应是多少? 二、(20分)某学院共有1200名学生,现欲调查学生平均每月的伙食费支出,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选了65名学生做调查,得到的数据如下: 65 1 17550 i i y ==∑ ,480242665 1 2=∑=i i y (1)试求该学院学生平均每月伙食费支出的95%的置信区间; (2)依据上列数据,试问样本容量n 应约取多少才能保证在置信度95%下该估计 的相对误差不超过10%? 三、(20分)某市共有3000个个体商业户,要对其上月的零售额进行抽样调查。由于个体商业户的大小差别比较大,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根据其在工商局登记资金分为大、中、小三层,共抽取了300户,调查结果的数据如下(单位:万元), 24 ,20,50,2002 1111====s y n N 大型: 6,9,100,100022222====s y n N 中型: 1,2,150,18002 3333====s y n N 小型: (1)试估计全市个体工商户每月平均销售量,并求其95%的置信区间; (2)若要求平均销售量估计量的最大标准差不超过0.1,试根据上述数据用Neyman 分配法估计总样本容量n 和大中小型各层样本容量h n 。 四、(20分)一个大总体分为三层,各层所占比例分别为2.0,3.0,5.0321===W W W 。 需要调查的指标是某特征单元所占比例,对三个层粗估该比例分别为 6 .0,4.0,52.0321===p p p 。计算当采用按比例分配样本分层抽样时,需要多大的 样本量即可达到简单随机抽样600=n 时的相同精度。 五、(20分)在一次针对某城市大学生月生活费支出的调查中,以小组为群进行整群抽样。每个小组都有8=M 个大学生。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在全部510=N 个组中抽取 12 =n 个小组。全部96个样本大学生人均月消费额ij y 及按小组计算的平均数i y 与标准 差i s 如下表所示。试估计该城市大学生人均月生活费支出的平均值Y ,并给出其%95的置信区间。并计算大学生月消费支出调查以小组为群的群内相关系数与设计效应。

审计学第13章在线测试

《审计学》第13章在线测试 A B C D 、在所有的审计意见类型中,最常见的、也是最受审计业务各方面环境的应当是 A B C D 、注册会计师发表保留意见的前提应当是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必须整体具有 A B C D 、注册会计师发表否定意见的基本条件是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整体不具有 A B C D 、最容易使得使用者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品质感到无所适从的审计意见类型是 A B C D

D、否定意见 E、无法表示意见 2、非标准意见审计报告包括下列审计意见类型 A、标准无保留意见 B、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 C、保留意见 D、否定意见 E、无法表示意见 3、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条件包括 A、财务报表已经发布 B、财务报表合法、公允 C、注册会计师已按规定计划和实施审计 D、审计过程未受限制 E、审计费用较高 4、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前提条件是报表整体公允,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A、财务报表已经发布 B、部分会计事项不合法、且重大,但不至于发表否定意见 C、大部分会计事项不合法,但不愿意出具否定意见 D、因审计范围受到限制,虽影响重大、但不至于发表无法表示意见 E、审计范围受到非常重大的限制,但不愿意发表无法表示意见 5、按特殊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通常包括下列基础ACD A、计税基础 B、权责发生制基础 C、收付实现制基础

正确错误 、审计意见类型可以从审计报告的责任段内容反映出来。 正确错误 、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实际上是注册会计师没有表达其审计意见。 正确错误 、当被审计单位支付过多的审计资费时,容易发生购买审计原则。 正确错误 、无论从审计业务委托人,还是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都愿意接受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正确错误

审计证据与审计抽样(doc 17页)

审计证据与审计抽样(doc 17页)

ni第九章审计证据 第一节审计证据的性质 一、确定审计证据的相关性时应当考虑(教材P181) 1.特定的审计程序可能只为某些认定提供相关的审计证据,而与其他认定无关。 2.针对同一项认定可以从不同来源获取审计证据或获取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 3.只与特定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并不能替代与其他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 二、判断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时通常会考虑下 列原则(教材P182) 1.从外部独立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其

他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2.内部控制有效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比内部控制薄弱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3.直接获取的审计证据比间接获取或推论得出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4.以文件、记录形式(无论是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存在的审计证据比口头形式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5.从原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传真件或复印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三、评价充分性和适当性时的特殊考虑(教 材P183,判断选择) 1.如果在审计过程中识别出的情况使其认为文件记录可能是伪造的,或文件记录中的某些条款已发生变动,注册会计师应当作出进一步调查,包括直接向第三方询证,或考虑利用专家的工作以评价文件记录的真伪。 2.如果在实施审计程序时使用被审计单位生成的信息,注册会计师应当就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获取审计证据。 3.如果从不同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或获取的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不一致,表明某项审计证

据不可靠,注册会计师应当追加必要的审计程序。 4.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获取审计证据的成本与所获取信息的有用性之间的关系,但不应以获取审计证据的困难和成本为由减少不可替代的审计程序。 第二节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 一、理解八种具体审计程序(教材P185-186)1.检查记录或文件(顺查和逆查); 2.检查有形资产(顺查和逆查); 3.观察(察看相关人员正在从事的活动或执行的程序); 4.询问; 5.函证(直接来自第三方的对有关信息和现存状况的声明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的过程);6.重新计算(对记录或文件中的数据计算的准确性进行核对); 7.重新执行(重新独立执行作为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组成部分的程序或控制); 8.分析程序(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做出评价)。

第九章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答案解析)

第 九 章 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各项风险中,对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都产生影响的是( A. 信赖过度风险 B. 信赖不足风险 C ?误受风险 D.非抽样风险 【 您的答案 】 【 正确答案 】 D 【答案解析 】 抽样风险不是影响审计效果就是影响审计效率。只有非抽样风险同时 影响审计的效率和效果。 2. 注册会计师运用分层抽样方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 减少样本的非抽样风险 B. 决定审计对象总体特征的正确发生率 C. 审计可能有较大错误的项目,并减少样本量 D. 无偏见地选取样本项目 【 您的答案 】 【 正确答案 】 C 【答案解析 】 首先,分层属于审计抽样的技术,它不可能减少非抽样风险,分层适 用于总体内部特征值差异较大的情况,它可以用于符合性测试即决定审计对象总体 特征的正确发生率,也可以用于存货等项目、交易、余额的实质性测试,选 当。C 是教材中对于分层的明文论述,应选择。至于无偏见地选取样本项目( 它正是分层的弱项,因为分层是依据审计人员的主观经验进行的。 3. 审计抽样通常不适用于( )审计程序。 A 、观察、函证和计算 B 、 检查、观察和询问 C 、 观察、询问和分析性复核 D 、盘点、计算和询问 【您的答案】 【 正确答案 】 C 【答案解析 】 审计抽样通常不适于观察、询问和分析性复核。 4. 如果注册会计师推断的总体误差超过可容忍误差, 经重估后的抽样风险不能接受, 应当( )。 A 、增加样本量或执行替代审计程序 C 、增加样本量或执行扩大审计程序 表 【您的答案】 【 正确答案 】 A 【答案解析 】 注册会计师推断的总体误差超过可容忍误差,经重估后的抽样风险不 能接受,应当增加样本量或执行替代审计程序。 5. 在以下因素中,除( )外,均与样本成正向关系。 )。 )。 B 不恰 D ), B 、增加样本量或执行追加审计程序 D 、增加样本量或建议管理当局调整会计报

抽样技术期末试卷

抽样技术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抽样调查的根本功能是( ) A. 获取样本资料 B. 计算样本资料 C . 推断总体数量特征 D. 节约费用 2.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的根本区别是( ) A.是否能保证总体中每个单位都有完全相同的概率被抽中 B.是否能保证总体中每个单位都有事先已知或可以计算的非零概率被抽中 C.是否能减少调查误差 D.是否能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3. 与简单随机抽样进行比较,样本设计效果系数Deff >1表明( ) A.所考虑的抽样设计比简单随机抽样效率低 B.所考虑的抽样设计比简单随机抽样效率高 C.所考虑的抽样设计与简单随机抽样效率相同 D.以上皆对 4.优良估计量的标准是() A.无偏性、充分性和一致性 B.无偏性、一致性和有效性 C. 无误差性、一致性和有效性 D. 无误差

性、无偏性和有效性 4.某乡欲估计今年的小麦总产量进行调查,已知去年的总产量为12820吨,全县共123个村,抽取13个村调查今年的产量,得到63.118=y 吨,这些村去年的产量平均为21.104=x 吨。试采用比率估计方法估计今年该地区小麦总产量( ) A.12820.63 B.14593.96 C.12817.83 D.14591.49 6.抽样标准误差的大小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 A .样本容量 B .抽样方式、方法 C .概率保证程度 D .估计量 7.当β为某一特定常数时,比率估计量可看成是比率估计量的特例,此时该常数值为( ) A.1 B.0 C.x y D.x 8.抽样标准误差与抽样极限误差之间的关系是( ) A.θ θ )?(SE = ? B. )?(θ tSE =? C. θ θ )?(tSE = ? D. t SE )?(θ = ? 9.应用比率估计量能使估计精度有较大改进的前提条件是调查变量与辅助变量之间大致成

《审计学》第06章在线测试.doc

《审计学》第06章在线测试 《审计学》第06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5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曲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木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一,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笫一题、单项选择题(毎题1分,5道题共5分) 、下列形式的审计证据在证明存在性方面最为有效的是 E A、实物证据C匕书面证据 C C、口头证据□D、环境证据 1、注册会计师运用观察程序所取得的审讣证据是 C A、实物证据C匕书面证据 匚c、口头证据E D、环境证据 ;、审计工作底稿的最终复核是指 匚A、注册会计师的复核□匕项目负责人的复核 匚c、部门负责人的复核E D、主任会计师的复核、审计工作底稿自出具审计报告日起至少应当保存 U A、1 年C匕3年 匚C、5年E D、10年 ,、以下风险与审计抽样无关的是 U A、抽样风险□ 非抽样风险 匚C、审计风险匚D、检查风险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毎题2分,5道题共10分) 1、按照外形特征,可将审计证据分为 17 A、实物证据 厂B、推断证据 C、书面证据

1)、11头证据 E、环境证据 2、下列证据中,证明能力较强的有 A、实物证据 B、外部证据 C、内部证据 D、口头证据 E、环境证据 3、审计证据应当具备下列特征 公允性 B、充分性 C、经济性 D、适当性 E、及时性 4、抽样审计过程屮,经常运用卜?列方法选取样木 A、随机选样 B、随意选样 C、集中选样 I)、系统选样 E、金额加权选样 5、运川审计抽样方法时,推断误羞布川的方法包括 厂A、定性推断法厂B、加权平均法 C、比率估计法

审计抽样答案

第九章审计抽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信赖不足风险是(C )。 A.根据抽样结果对实际存在重大错误的账户余额得出不存在重大错误的结论 B.根据抽样结果对实际不存在重大错误的账户余额得出存在重大错误的结论 C.根据抽样结果对内控制度的信赖程度低于其实际应信赖的程度 D.根据抽样结果对内控制度的信赖程度高于其实际应信赖的程度 2.下列各项风险中,对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都产生影响的是(C )。 A.误拒风险 B.信赖不足风险 C.非抽样风险 D.误受风险 3.下列抽样风险中,属于注册会计师在细节测试时,最容易导致其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是(D)。 A.信赖过度风险 B.误拒风险 C.信赖不足风险 D.误受风险 4.应收账款总金额为400万元,重要性水平为6万元,根据抽样结果推断的差错额为4.5万元,而账户的实际差错额为8万元,这时,注册会计师承受了(C )。 A.误拒风险 B.信赖不足风险 C.误受风险 D.信赖过度风险 5.下列有关信息技术对审计过程的影响的相关提法中,不正确的是(C )。 A.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应用并不改变注册会计师制定的审计目标 B.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对业务流程和控制的了解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C.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不会对审计风险的评价产生直接影响 D.在高度电算化的信息环境中,业务活动和业务流程引发了新的风险,从而使具体控制活动的性质有所改变 6.为了实现信息处理完整性目标,注册会计师设计的下列程序中,恰当的是 (A )。 A.编辑检查以确保无重复交易录入 B.将客户、供应商、部分数据、发票和采购订单等信息与现有数据进行比较 C.检查交易流程中是否包含恰当的授权 D.访问控制是否满足适当的职责分离 7.在控制测试的统计抽样中,注册会计师对总体做出的结论可以接受的是(A )。 A.估计的总体偏差率上限低于可容忍偏差率 B.样本偏差率大大低于可容忍偏差率 C.计算的总体错报上限低于可容忍错报 D.调整后的总体错报远远小于可容忍错报 8.ABC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支票由连续编号由1000至5000,注册会计师拟选择其中40张进行审查。要求:如采用随机抽样法选择样本(随机数表在备选答案后),样本总体与表中前四位数对应,且确定起点为第一列第一行,路线为第一、第二、第三列,则注册会计师选择的第5个样本是( C )。

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

第九章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 第一节审计抽样概论 【学习要领】理解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的依据有何不同,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的区别及对审计效率、效果的影响。掌握样本量与各因素的关系、选取样本的方法及评价抽样结果的步骤。 一、与审计抽样的相关概念 (一)审计抽样的概念: 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程序时,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推断审计对象总体特征的一种方法。 审计抽样对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都适用,但并不是对于这些测试中的所有程序都适用。如审计抽样可用于逆查、顺查、函证、盘点等,但对询问、观察、分析性复核等不适用。 抽样审计不同于抽查。抽查作为一种技术,可以用来了解情况,确定审计重点,取得审计证据,使用中并无严格要求。审计抽样作为一种方法,需要运用抽查技术。 审计抽样的基本目标是在有限审计资源条件限制下,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形成和支持审计结论。 抽样审计的步骤: ①确定抽样审计对象总体(1000笔销售业务); ②进行样本设计,确定有效样本容量(100笔销售业务);

③选取样本项目; ④审查样本项目,得出样本审查结果(误差)(2笔未经授权); ⑤分析样本结果,推断总体特征(误差)(推断20笔未经授权),得出审计结论。 (二)抽样误差和抽样风险 抽样误差:是由于采用抽样引起的误差,即注册会计师根据样本推断的总体特征与真实总体特征的差异。 抽样风险:抽样风险是由于采用抽样引起的风险,即注册会计师依据抽样结果得出的结论与审计对象总体特征不相符合的可能性。抽样风险与样本量成反向关系,样本量越大,抽样风险越低。(可这样理解:当抽取100%的样本时,样本就能完全代表总体,抽样风险为0。这实际上不是抽样了,而是全查,即不存在抽样风险。) (三)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按抽样决策的依据划分) 抽样审计发展经历了任意抽样、判断抽样和统计抽样三阶段。其中任意抽样和判断抽样属非统计抽样。 任意抽样,系指在所有被审查的资料中,任意抽取一部分作为样本,进行审查的一种方法。任意抽样由于样本是由注册会计师任意选取,没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因此,在审计工作实践中,很少采用这种方法。 判断抽样,系指注册会计师根据审计目的、被审项目的重要

2020年见证取样员考试题及答案

精选考试类文档,如果需要,请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2020年见证取样员考试题与答案 一、选择题: 1、在办理样品接收手续时,若发现见证人与授权书所授权的人不一致,则该检测将被视作____________处理。 A见证检测 B委托检测 C抽样检测 (B) 2、建筑楼、地面砂浆则是每一层楼、地面取一组,不足按计算。 A:1000m2 、1000 m2 B:2000 m2、2000 m2 C: 3000 m23000 m2 (A) 3、砂浆试块在脱模前应在20±5℃温度下停置一昼夜,然后拆模养护,养护温度为℃。A20±5℃ B20±3℃ C20±1℃(B) 4、当砂浆试块评定不合格或留置组数不足时,可以用等方法检测评定后,作相应处理。 A:非破损或截墙体检验 B:回弹法检测 C:轴压法检测砌体抗压强 度(A) 5、砂的验收批,用大型运输工具的以或为一验收批。 A400m3600t B500m3600t C600m3600t (A) 6、石的验收批,用小型运输工具的,以为一验收批。 A:400m3600t B200m3300t C400m3400t (A) 7、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取样数量,砌筑砂浆每个台班、同一配合比、同一层砌体或砌体为一取样单位取一组试块。 A300 m3 B500 m3 C250 m3 (C)

8、见证人员应是本工程____________人员。(C) A监理单位或施工单位 B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 C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 9、送样员在送被检样品时,必须向检测单位出示____________。(A) A送样证和建设单位书面授权书 B见证证书 C送样证 10、检测单位在接受委托检验任务时,须由送检单位填写委托单,____________应在检验委托单上签名。(B) A管理人员 B见证人员 C检验人员 二、填空题 1、对于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一级或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及以上的房屋,同一验收批砂浆试块的数量不得少于3 组。 2、国标GB 50325规定,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限量的验收项目包括甲醛、氡、苯、氨、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 3、当水泥中的化学指标和物理指标中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的检验结果符合GB175-2007技术要求标准规定时为合格品。 4、砂石的验收按《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中的规定进行,使用单位应按同产地、同规格分批验收。用大型工具(如火车、货船或汽车)运输的,以400立方或600吨为一验收批。 5、纤维增强低碱度水泥建筑平板出厂检验检验批量:每批平板应以同一等级、 同一规格的产品,以(1000 )张为一个批量。 6、骨料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砂8 份,石16 份,组成各自一组样品。 7、混凝土拌合物主要性能为和易性,主要包括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三方面,采用坍落度试验进行测定。

抽样技术与应用期末复习题

1、 分层抽样的特点是() A 、层内差异小,层间差异大 B 、层间差异小,层内差异大 C 、层间差异小 D 、层内差异大 2、下面的表达式中错误的是() A 、∑=1h f B 、∑=n n h C 、∑=1h W D 、∑=1h N 3、各省电脑体育彩票中奖号码的产生属于() A 、随意抽样 B 、判断抽样 C 、随机抽样 D 、定额抽样 4、抽样调查的根本功能是() A 、获取样本资料 B 、计算样本指标 C 、推断总体数量特征 D 、节约费用 5、最优分配(opt V )、比例分配(prop V )的分层随机抽样与相同样本量的简单随 机抽样(srs V )的精度之间的关系式为() A 、srs prop opt V V V ≤≤ B 、srs opt prop V V V ≤≤ C 、srs opt prop V V V ≥≥ D 、opt prop srs V V V ≤≤ 6、我们想了解学生的视力状况,准备抽取若干学校若干班级的学生进行测试, 则() A 、抽样单位是每一名学生 B 、调查单位一定是每一名学生 C 、调查单位可以是班级 D 、调查单位是学校 7、在分层抽样中,当样本容量n 固定时,能够使得估计量的方差)(st y V 达到最 小的分配方式是() A 、比例分配 B 、等额分配 C 、随机分配 D 、Neyman 分配 8、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的根本区别是()

A 、是否能确保总体中的每个单位都有完全相同的概率被抽中 B 、是否能确保总体中的每个单位都有事先已知或可以计算的非零概率被抽中 C 、是否能减少调查性误差 D 、是否能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9、在抽样的总误差中,属于一致性的误差有() A 、变量误差与估计量偏差 B 、估计量偏差与抽样误差 C 、变量误差与抽样误差 D 、非抽样误差与估计量偏差 10、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按比例分配的分层抽样三者之间的共同点是() A 、将总体分成几部分,然后按事先确定的规则在各部分抽取 B 、每个个体单元被抽到的可能性都相等 C 、一旦选定了第一个样本单元,则其余所有样本单元即可完全确定 D 、三者没有共同点 11、下面哪种样本量分配方式属于比例分配?() A 、N n N n h h = B 、h L h h h h h h h c S N c S N n n ∑==1 C 、∑==L h h h h h h S N S N n n 1 D 、∑==L h h h h h h S W S W n n 1 12、整群抽样中的群的划分标准为() A 、群的划分尽可能使群间的差异小,群内的差异大 B 、群的划分尽可能使群间的差异大,群内的差异小 C 、群的划分尽可能使群间的差异大,群内的差异大 D 、群的划分尽可能使群间的差异小,群内的差异小 13、群规模大小相等时,总体均值 的简单估计量为() A.∑∑===n i M j ij y nM Y 111?

《审计学》在线测试

《审计学》在线测试

————————————————————————————————作者:————————————————————————————————日期: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使用于注册会计师向社会提供的 A、审计业务 B、审阅业务 C、审核业务 D、所有业务 2、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所规定的基本要求不包括 A、独立原则 B、客观原则 C、准确原则 D、公正原则 3、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的基本要求中,最基本的是 A、独立原则 B、客观原则 C、准确原则 D、公正原则 4、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国注册会计师专业技术规范最基本内容的是 A、鉴证业务准则 B、相关服务准则 C、职业道德准则 D、质量控制准则 5、在我国,关于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专业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A、鉴证业务准则 B、内部管理准则 C、相关服务准则 D、审计处理准则 E、质量控制准则 2、作为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基本部分,鉴证业务准则包括 A、质量控制准则 B、审计准则

C、审阅准则 D、其他鉴证业务准则 E、相关服务准则 3、下列业务中,必须准则鉴证业务基本准则的包括 A、财务报表审计 B、财务报表审阅 C、预测性财务信息审核 D、代编财务报表 E、代理税务申报 4、下列行为中,不符合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的有 A、对未来事项的可实现程度作出保证 B、对自身执业能力进行夸耀性广告 C、注册会计师公告变更了的办公地址 D、以个人名义执业 E、在两个以上的会计师事务所执业 5、下列行为中,符合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要求的有 A、向社会公告其办公地址和电话 B、向被审计单位收取额外的补贴 C、为客户保密 D、向客户提供管理咨询 E、不收取或有费用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在执行审计业务中,注册会计师可以根据服务成果的大小决定收费水平的高低。 正确错误

中国人民大学题库答案详解-抽样技术

中国人民大学 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课程考试试题 课程代码:123105 课程名称:抽样技术与方法 试题卷号: 1 名词解释 非概率抽样 非概率抽样又称为非随机抽样,是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方便或主观判断抽取样本的方法,其最主要的特征是抽取样本时并不依据随机原则。包含有判断选样、方便抽样、自愿样本、配额抽样等。 最优分配 在分层随机抽样中,对于给定的费用,使估计量的方差V(y_st)达到最小,或者对于给定的估计量方差V,使总费用达到最小的各层样本量的分配,称为最优分配。 PPS抽样 是有放回的按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其抽选样本的方法有代码法、拉希里方法等。 PPS 抽样是按概率比例抽样,属于概率抽样中的一种。是指在多阶段抽样中,尤其是二阶段抽样中,初级抽样单位被抽中的机率取决于其初级抽样单位的规模大小,初级抽样单位规模越大,被抽中的机会就越大,初级抽样单位规模越小,被抽中的机率就越小。就是将总体按一种准确的标准划分出容量不等的具有相同标志的单位在总体中不同比率分配的样本量进行的抽样。

自加权样本 指调查中每个样本单元的设计权数是相同的,也就是说每个单元最终入样的概率是相等的。在不考虑非抽样误差的情况下,可以认为自加权样本完全代表总体,因为每个样本单元都代表了总体中相同数目的单元。(此时可以使用标准统计方法来进行点估计。此外,自加权样本往往方差较小,样本统计量更稳健) 简述题 有人认为“抽样调查除了调查误差以外,还有抽样误差,因此抽样调查不如全面调查准确”,请对此加以评价。 一项调查的误差来自多个方面,抽样调查因为只调查总体中的一小部分,用部分的调查结果推断总体,所以存在着抽样误差,但这只是所有误差中的一部分。对于抽样调查,误差包括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有些情况下,全面调查由于参与的人员众多、涉及范围大,因此虽然没有抽样误差,但在数据采集和数据汇总整理的过程中却有产生其他误差的更大可能性,所以调查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与全面调查相比,抽样调查的工作量小,这就为使用素质较高的工作人员并对他们进行深入的培训创造了条件。此外,如果能对调查过程实施更为细致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可以使抽样调查所得到的数据质量比同样的全面调查数据质量更高,从而使调查的总误差更小。 试对分层抽样中的联合比率估计和分别比率估计方法进行比较。 如果每一层都满足比率估计量有效的条件,则除非R h=R,都有分别比率估计量的方差小于联合比率估计量的方差。但当每层的样本量不太大时,还是采用联合比率估计量更可靠些,因为这时分别比率估计量的偏倚很大,从而使总的均方误差增大。 实际使用时,如果各层的样本量都较大,且有理由认为各层的比率R h差异较大,则分别比率估计优于联合比率估计。当各层的样本量不大,或各层比率R h差异很小,则联合比率估计更好些。此外,联合比估计不像分别比那样需要已知每层的辅助信息X h。

CIA考试—审计抽样技术

CIA考试—审计抽样技术 1、样本设计:在设计样本的规模和结构时,应当考虑特定的审计目标、总体的性质、样 本以及选取方法。考虑引进专家设计和分析样本。确定样本量时,应当考虑抽样风险、可容忍误差、预期差错的范围(精确度)。 2、统计抽样:通过一定的技术,用数学方法得出有关总体的结论。(可以控制和量化抽样 风险)—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固定间隔)、分块抽样 当N增加时,n增加,但不是成比例增加;当N超过5000个单位时,N的增加对n的影响就很小。 非统计抽样:不以概率统计为基础,由于样本不一定代表总体,抽样结果不应被推断为总体的情况。(置信度不能确定,无法量化抽样风险。多基于成本效益原则的考虑)—任意抽样、判断抽样、批量抽样 分层抽样(统计、非统计抽样):每一个样本单位只属于某一层,同一层个体具有共同的属性。用较小的样本量获得同样的精确度,或用同样的样本量获得更准确的精确度。在评估规模较大且由不同成分构成的库存时,项目的数量最不可能用作分层的标准(货币价值最可能)。对预计标准差较大的层次进行更多的抽样,将降低平均值的标准差。 3、置信水平confidence level:样本的估计值落入特定区间的概率,基于样本得出正确 结果的百分比(90%、95%)。又称可靠程度reliability、可信赖程度(可信度) 与样本量成正相关,与风险水平或风险度互补。1减去置信水平(可信赖程度)就是抽样风险 有 样本量n与t2、δ2成正比,与精确度平方成反比 4、精确度precision:总体特征的估计值落入特定区间的上下限范围(比率或金额)。又 称可容忍误差(率)、抽样误差、可接受的抽样风险、平均值的抽样误差额。是衡量抽样结果准确性的工具。与样本量成负相关。 可容忍误差(精确度):审计人员愿意接受的总体的最大误差(与样本量成反比)。与重要性判断有关,通常大于预期总体误差。 置信区间的上下限:估计值±精确度(抽样误差) 给定置信水平,n增加,精确度值减小,置信区间变窄。 5、预期总体误差(预计发生率):与样本量成正比。预期差错率为1%(3%),要求93(361)个样本。确定总体的预期差错率时,应考虑:以前审计确认的差错水平、组织的工作程序发生的变化、内部控制评估得出的证据、分析性复核的结果。 6、属性抽样:根据样本的差错率推断总体的差错率。(控制测试,样本单位为事件或交易,不能用于测试帐户的余额。) (1)固定样本量抽样:用于预计总体误差率 (2)停走抽样(连续抽样):从预计总体误差率为零开始,边抽样边评价,样本量不固定。如果预计误差率较低,停走抽样将使样本量最小化。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题库_抽样调查考试参考(1)

开元捷问分享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抽样调查考试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抽样方法中可用于对总体进行推断的是()。 A、随意抽样 B、志愿者抽样 C、判断抽样 D、简单随机抽样 2、随意抽样假定总体是()。 A、同质的 B、异质的 C、足够大的 D、很小的 3、由专家有目的地抽选他认为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调查,这种方法是()。 A、判断抽样 B、志愿者抽样 C、简单随机抽样 D、随意抽样 4、如果要对子总体进行推断,则应该采用()。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分层抽样 5、以下抽样方法中,抽取的每个单元都有相同的入样概率的是()。 A、简单随机抽样 B、整群抽样 C、多阶抽样 D、多相抽样 6、以下可以被用作评价其他抽样方案效率基准的是()。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7、等概率抽样方法有()。 A、圆形系统抽样 B、与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 C、整群抽样 D、多阶抽样

8、以下抽样方式中,抽样效率最高的是()。 A、整群抽样 B、简单随机抽样 C、系统抽样 D、分层抽样 9、非概率抽样()。 A、可假定样本对总体具有代表性 B、是用随机的方法从总体中抽选样本单元 C、是用主观方法从总体中抽选样本单元 D、可避免调查结果出现偏差 10、对于概率抽样来说,假设入样概率是1/50,则设计权数是()。 A、1/50 B、1 C、50 D、100 11、自加权抽样设计要求从总体中抽取单元的入样概率()。 A、相同 B、不同 C、接近于最大 D、不能太大 12、抽样比f 是指()。 A、n/N B、N/n C、1-( n/N ) D、(n/N) –1 13、测量抽样误差最常用的指标是()。 A、标准差 B、抽样方差 C、变异系数 D、置信区间 14、抽样设计A 比抽样设计B 有效是因为()。 A、A的抽样方差较大 B、B的抽样方差较大

应用抽样技术期末复习题

抽样调查 一、选择题 1.抽样调查的根本功能是( C ) A. 获取样本资料 B. 计算样本资料 C . 推断总体数量特征 D. 节约费用 2.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的根本区别是( B ) A.是否能保证总体中每个单位都有完全相同的概率被抽中 B.是否能保证总体中每个单位都有事先已知或可以计算的非零概率被抽中 C.是否能减少调查误差 D.是否能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3. 与简单随机抽样进行比较,样本设计效果系数Deff >1表明( A ) A.所考虑的抽样设计比简单随机抽样效率低 B.所考虑的抽样设计比简单随机抽样效率高 C.所考虑的抽样设计与简单随机抽样效率相同 D.以上皆对 4.优良估计量的标准是( B ) A.无偏性、充分性和一致性 B.无偏性、一致性和有效性 C. 无误差性、一致性和有效性 D. 无误差性、无偏性和有效性 5.某乡欲估计今年的小麦总产量进行调查,已知去年的总产量为12820吨,全县共123个村,抽取13个村调查今年的产量,得到63.118=y 吨,这些村去年的产量平均为21.104=x 吨。试采用比率估计方法估计今年该地区小麦总产量( B ) A.12820.63 B.14593.96 C.12817.83 D.14591.49 6.抽样标准误差的大小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C ) A .样本容量 B .抽样方式、方法 C .概率保证程度 D .估计量 7.抽样标准误差与抽样极限误差之间的关系是( B ) A.θ θ )?(SE = ? B.)?(θtSE =? C.θθ)?(tSE =? D.t SE )?(θ=? 8.应用比率估计量能使估计精度有较大改进的前提条件是调查变量与辅助变量 之间大致成( A )关系 A.正比例 B.反比例 C.负相关 D.以上皆是 9.能使)2(1)(2 22YX X Y lr S S S n f y V ββ-+-=达到极小值的β值为( B ) A.YX X Y S S S ? B.2X YX S S C.2Y YX S S D.X YX S S 2 10.( B ) 是总体里最小的、不可再分的单元。 A.抽样单元 B.基本单元 C.初级单元 D.次级单元 11. 下面哪种抽样方法是最简单的概率抽样方法( A )。 A.简单随机抽样 B.分层随机抽样 C.系统抽样 D.整群抽样 12. 下面关于各种抽样方法的设计效应,表述错误的是( B )。 A.简单随机抽样的deff=1 B.分层随机抽样的deff ﹥1 C.整群随机抽样的deff ﹥1 D.机械随机抽样的deff ≈1

《审计学》第11章在线测试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审计学》第11章在线测试 《审计学》第11章在线测试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企业将现金收入直接用以自身的支付,这种情况一般称为 A、小金库 B、坐支 C、账外账 D、假账 2、为了证明银行存款的存在性,除了需要取得银行对账单外,还需要对银行存款进行 A、检查 B、盘点 C、函证 D、观察 3、对企业货币资金进行审计,一般不会涉及 A、库存现金 B、银行存款 C、其他货币资金 D、交易性金融资产 4、在对企业的期间费用进行审计时,不涉及的账户是 A、管理费用 B、销售费用 C、财务费用 D、制造费用 5、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不包括 A、库存现金 B、银行存款 C、现金等价物 D、代管现金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我国的企业现金流量表中将现金流量分为三个主要部分 A、转账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B、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C、文化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D、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E、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2、通常所说的货币资金一般包括 A、库存现金 B、金融资产 C、银行存款 D、银行证券 E、其他货币资金 3、下列项目中,与证明银行存款的存在性有关的证据包括 A、银行对账单 B、账户使用证

C、银行询证函 D、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E、银行存款账簿记录 4、下列库存现金业务中,不合规的包括 A、坐支现金 B、超限额持有现金 C、零星现金结算 D、用现金进行超限额结算 E、分散保管现金 5、在我国企业会计中,期间费用包括 A、管理费用 B、制造费用 C、销售费用 D、预计费用 E、财务费用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货币资金的审计既涉及货币资金的增加业务,又涉及货币资金的减少业务。 正确错误 2、银行对账单是用以证明企业银行存款期末余额的最有效的证据。 正确错误 3、企业的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此增彼减业务不涉及现金流量问题。 正确错误 4、现金盘点表是证明期末库存现金存在性的有力证据。 正确错误 5、通过对银行存款日记账记录的抽查,可以初步判断企业银行存款收付管理的质量。 正确错误 在线测试:满分代做QQ1340038370 郑大所有专业的在线收听、在线测试、网上考试、提交作业、课程论文、毕业论文等服务,100% 保过。欢迎新老学员合作! 需要帮助联系QQ:1340038370

第8章审计抽样练习题和答案(结合第9章销售循环)

第8章审计抽样练习题 一、第九章抽样结合第十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的题目 1、赊销过程的授权控制的测试 注册会计师正在对公司下属AAA子公司的销售与收款循环进行审计: 为了防范信用风险,AAA子公司对客户赊销条件进行了明确规定。对于销售部门传输过来的销售单,如果是新客户,由信用部门员工A根据赊销条件进行信用审批,符合条件的给与一定的信用额度,在信用审批单上签字,并录入电脑系统中的客户信用情况主文件中。如果是老客户,信用部门的系统将自动审查该客户名称是否在主文件中,如果在主文件中,则进一步审查本次赊销金额连同以前欠款金额一起是否超过其信用额度,如果没有超过信用额度,则生成授权文件,授权仓库发货,否则不予发货或仅发出信用额度内的货物。 为了检查赊销交易的发生性和计价认定,以及应收账款的存在性认定,审计助理人员吴正清在初步了解该授权控制后,准备信赖该内控,因而计划进行控制测试,在测试过程中:(1)在确定样本规模时,为了提高效率,审计助理人员决定采用分层测试,将全部赊销按金额大小分成三组,5万以内、5-80万、80万以上,对前两组采用系统选样的方式选取样本,并根据样本的偏差率推断总体的偏差率。 (2)审计助理人员在风险评估中初步确定该项内部控制为高水平有效,为此可以容忍的偏差率确定为7%。审计助理人员确定的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为10%。上年审计时,注册会计师也进行了控制测试,全部3000笔赊销交易中发现了60笔控制偏差。审计助理人员计划用上年的偏差率预计本年的总体偏差率。表1是信赖过度风险10%时控制测试样本规模确定表,表2是信赖过度风险10%时控制测试结果评价表。 表1:控制测试中统计抽样样本规模——信赖过度风险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