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第三章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第三章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第三章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教学目标

了解学前教育在人一生中的地位与作用

明确各因素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重点)

运用相关原理协调各种影响因素使其效果达到最优化(难点)

一、家庭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

通过父母的教养方式,把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态度体系及道德规范、期望等传授给儿童,促进学前儿童的发展。

常见的家庭教养方式:溺爱、专制、民主和放任

(一)家庭教养方式:溺爱

子女表现的特点:比较不成熟任性责任感低附和朋辈欠缺领导能力

(二)家庭教养方式:专制

子女表现特点:依赖性强自信心较低社交技巧较差好奇心不强

(三)家庭教养方式:民主

管教特点:父母把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注意培养孩子的主动精神;对孩子的期望、要求及奖励、惩罚等比较恰当;经常与孩子进行思想与价值观的交流与沟通。

子女表现特点:情绪稳定而乐观,性格外向;具有强烈的同情心、事业心、责任感和成就感。

(四)家庭教养方式:放任

管教特点:不向儿童提什么要求,与儿童沟通不多父母任孩子自由、不受约束地发展

子女表现特点:

美国合格父母10条标准

1. 孩子在场,父母不吵架

2. 不拿自己孩子和别人的孩子相比

3. 父母之间互相谅解

4. 任何时候不对孩子撒谎

5. 与孩子之间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

6. 孩子的朋友来做客要表示欢迎

7. 孩子提出的问题尽量答复

8. 在外人面前不讲孩子的过错

9. 观察和表扬孩子的优点,不过分强调孩子的缺点

10. 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动不动就发脾气

二、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

(一)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

模仿、认同以及教师的期望和要求

模仿学习的实验

班杜拉首先让儿童看成人榜样对一个充气娃娃拳打脚踢,然后把儿童带到一个放有充气娃娃的实验室,让他们自由活动。结果发现,儿童也学着成人榜样的动作对充气娃娃拳打脚踢。

这说明,对模式的模仿或观察学习与道德行为的获得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儿童可以通过观察成人榜样的行为而习得新行为。

1.模仿

榜样只有当它具备以下三种特征时,才能刺激儿童的模仿:

一是教师控制自己的需要、情感冲动和对儿童施加影响的一种“威望”

二是教师真诚的关心、帮助、指导

三是类似性

2.认同

美国研究者认为,认同一般可以分成四种:模仿学习、禁令学习、认同强者、分享体验

3.期望

罗森塔尔效应

启示:家长和教师对孩子有更多的信心和好感时,孩子可能会有更大的进步;反之,如果主观认定自己的孩子或学生天生愚笨、后天偷懒、难以造就,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难以发挥。

(二)幼儿园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1.幼儿园教育对儿童发展的诱导作用

例如,脑重:出生330克,1岁900克,3岁1000克,6岁开始接近成人脑重。以后发育速度减慢。

脑的发育需要刺激

如:动物早期经验剥夺的研究

罗森兹韦格等(Rosenzweig et al.):小鼠生存环境对大脑发育的比较研究。一组小鼠被饲养在丰富的环境条件下,这些丰富的环境条件包括:大的笼子,有小梯、轮子、小箱、平台等“玩具”。另一组小鼠则置于单调的环境条件下,每天除了定时有食物供应外,没有丰富的环境刺激。

80天以后,对两组白鼠分别进行解剖。解剖的结果是,成长于丰富环境的白鼠,大脑皮质更重,所含的蛋白质更多,大脑结构比成长于单调环境的白鼠要复杂得多,脑的化学物质也更为丰富。该研究充分说明早期丰富的环境刺激有助于动物大脑神经系统的发育。

动物实验证明,在脑发育的某段时间里,脑视觉区若要得到正常发育,必须积累丰富多样的视觉经验。如果让一只初生小猫呆在黑暗中3-4天,脑的该区域就会退化,如果呆在黑暗中2个月,损伤就是永久性的。严重的刺激剥夺还会影响到整个大脑。家养的宠物与隔离喂养的动物相比,宠物的脑更重,密度更大(Greenough & Black, 1992)。

蒙台梭利认为:人生的头三年胜过以后发展的各个阶段,胜过3岁以后直到死亡的总和。

马卡连柯说: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在5岁前奠定的,它占整个教育过程的百分之九十。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的童年一去不复返。这一时期的环境和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有重大的决定性作用。

2.幼儿园教育能激发儿童的主观能动性

良好的幼儿园教育将儿童看作教育的主体,强调充分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投身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从而促进自我发展。

三、社区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

1. 对学前儿童进行有效的补偿性教育

2. 积极影响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3. 为学前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保障

4. 为学前儿童提供特定的精神环境

5. 有利于培养学前儿童的良好行为

《纲要》指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环境育人是幼儿教育的特点。《纲要》要求:“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资料窗

美、日、英和澳大利亚等国社区学前教育都较发达。社区学前教育设施大致有三种:专为儿童设立的,如儿童馆、儿童咨询所、儿童公园等;为儿童与家长共同参与服务的,如图书馆、博物馆、儿童文化中心和各种终生教育中心等;还有所谓"父母教育",如母亲班、双亲班和家长小组会议等。

社区拥有无限的教育资源

1.自然资源:包括自然风光、景光等,农村的庄稼、田园等

2.社会资源:包括文化资源、社会各种设施资源、体育资源、旅游资源

3.人才资源:包括家长资源、社区中的人、优秀的人才、各种职业的人才等

第四章

图片新闻:育人乎?造“神”乎?

“不到一岁开始学习大学生物学,两年后引入高等数学”

教学目标

了解幼儿园教育的总目标,明确幼儿园的任务(重点)

理解学前儿童体育、智育、德育和美育的概念、意义、任务和内容

明确并运用学前儿童体育、智育、德育和美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重点)

运用德育原则和方法,解决学前儿童出现的行为问题等(难点)

第一节学前教育总目标

一、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一)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内涵

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幼儿园教育这一阶段的具体化

“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幼儿园工作规程》

(二)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

1.学前教育总目标普遍要求

2.各年龄班的教育目标特殊要求

3.短期目标阶段要求

4.活动目标具体要求

二、幼儿园的任务

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同时为幼儿的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幼儿园工作规程》

即教育儿童、服务家长双重任务

资料窗:日本幼教

日本,除实行全日制和半日制保育以外,还发展临时保育事业,以方便家庭主妇出门临时购物,或为那些母亲突然生病以及有其它紧急情况的儿童提供服务;为未入园儿童及家长提供活动条件;为低龄学童提供放学后的托管服务;

开展家长培训和利用假期为社区的各种活动提供服务等。

案例:对“服务家长”的批评与质疑

去年6-7月间,《新民晚报》组织了一次关于“如何开好家长会”的大讨论,其中一些家长发表了批判性挺强的文章。一篇题为《别让家长会走了味》,反映了一些学校把家长会开成暑期办班的“动员会”,“差生家长”的“批判会”,购买校服、教辅材料的“订货会”。

为《家长会不能“歪了点子”》说了一些引起家长反感的家长会的三种情况:一把家长会开成了“大呼隆”会,没个主题,目的不明。二开成了“评功摆好会”,“广告宣传会”,大讲特讲学校的历史、成绩和远景规划。但家长最想了解的孩子的事,一句也没说。三开成了“资源开发会”和“赞助会”,要求家长“有钱出钱,没钱出力”,“既为子女着想,又为学校做贡献”。

思考:

两篇文章集中反映的家校关系幼儿园也存在,原因在于:

(1)在学校与家长的关系中,学校教育惯于居高临下,向家长发号施令,而忽视家长的权利与需求。

(2)学校作为家庭教育的指导者忽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并没有让家长获得更多有益的信息,甚至还传递了一些错误信息。

(3)缺少认真的准备。

总之,缺少教育的服务意识。

三、幼儿园工作的原则

(一)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

内涵:指的是教师在制定教育计划、设计教育活动时,应当以“完整儿童”的培养为指导思想,不能片面追求学前儿童的特长和技能。

目前培养“完整儿童”已成为现代幼儿教育的新观念。“完整儿童”是指一个和谐平衡全面发展的儿童,是指其身体的、社会的、情感的、认知的和道德的整体性发展。

案例:一个“东方神童”的故事

魏永康

2岁识1千多汉字→4岁初中→ 8岁县重点中学→13岁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2003年肄业回家。

劝退的理由:生活不能自理;缺乏交流;知识结构不合理

研究资料:

美国学者推孟曾对天才人物中的150名最成功者和150名最不成功者作了分析,发现两者的主要差别有四方面:

1. 取得最后成功的坚持力

2. 为实现目标不断积累成果的能力

3. 自信心和克服自卑感的能力

4. 适当的适应能力和实现目标的内驱力。这四个方面的差别,主要表现在非智力因素上。

(二)尊重学前儿童,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的原则

首先,要尊重学生的天性。

其次,尊重每个儿童,不搞成见,不偏见。

第三,促进师幼之间的沟通。

案例一:

有位幼儿园教师带领一个班的小朋友去一个纪念场所参观,进大门之前,她让小朋友排成一列,并规定“后面一个人要看着前面一个人的后脑勺”。结果,参观完后,有几个小朋友回到家里,当家长问他们参观看到些什么时,都回答说是“前面一个人的后脑勺”。

——那位教师的本意当然并非如此,她只是担心小朋友走失,便采取了这样一种简单的教育方法,而不去动脑筋费力气,让小朋友既参观好,又不会走失;当然更谈不上去鼓励小朋友们主动探索,大胆提问,积极思考。

案例二:

在美国教育中,教师毫不吝啬地给予学生大量的鼓励,有的鼓励甚至别出心裁。

一位小学校长很有幽默感,她向孩子宣布,如果全校孩子们能按照她的要求,在一个学年内读够了25000本书,

她就去吻一头猪。于是,全校孩子欣喜若狂,拼命地读,为的是看校长如何吻一头猪。

当孩子们完成任务后,校长带着孩子们来到公园,在孩子们的“吻猪”的欢呼声中真的吻了一头猪。此事还上了当地媒介头条新闻。

有人问校长,猪也吻了,下个学年还能用什么方法鼓励孩子读书?她豪放地说,准备租一个热气球,将阅读分最高的孩子升到天上去。

教育是爱的艺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世界上没有别的职业比医生和教师更富有人道性了。师生关系不应是从属、服从、压制的关系,而应当是民主平等的关系,是双方在人格平等基础上的合作关系。”

爱默生:“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

(三)保教结合的原则

内涵:教师应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在全面、有效地对学前儿童进行教育的同时,重视对学前儿童生活上的照顾和保护,保教合一,确保他们真正能健康、全面地发展。

具体要求:

1. 保育和教育是幼儿园两大方面的工作

2. 保育和教育工作互相联系、互相渗透

3. 保育和教育是在同一过程中实现的

(四)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

内涵:教育者在关注全体受教育对象的同时,还应重视儿童的个别差异,因人施教,有针对性地采取最有效、最合理的方式促进每个儿童的发展。

基本要求

1. 教育要促进每个儿童的发展

2. 教育要促进每个儿童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

3. 多种组织形式促进儿童的发展

(五)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的原则

内涵:指幼儿园应充分认识和利用一日生活中各种活动的教育价值,通过合理组织、科学安排,让一日活动发挥一致的、连贯的、整体的教育功能,寓教育于一日活动中。

基本要求:

1.一日活动中的各种活动不可偏废

2.各种活动必须有机统一为一个整体

(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指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组织形式,寓教育于游戏中,通过游戏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基本要求:

1.树立正确的游戏教育观

2.提供给学前儿童充足的游戏时间

案例

开学的第一天,一大群家长围在贴有班级一周教育活动安排表的幼儿园宣传廊边议论纷纷,园长仔细打听,原来是一些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安排很不满意。有的家长说:“一周就安排上这么几节课,这么多的时间用来游戏,难道我们花钱给孩子上幼儿园是让他到这儿来玩的?”

分析:

把儿童游戏与学习以及儿童的发展对立起来,没有真正认识到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七)充分利用儿童、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的原则

内涵:指充分利用来自各种不同的环境,有着不同经验的学前儿童、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发挥各类环境、各种力量的合力作用,将使教育更加开放,更经济,更生动活泼,更有意义。

基本要求

1.让学前儿童真正接触社会

2.让家庭、社区融入幼儿园教育的行列

一、学前儿童智育的概念

学前儿童智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前儿童获得粗浅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增进对周围事物的求知兴趣,学习“如何学习”,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过程。

二、学前儿童智育的内容

1. 发展智力的教育

2. 初步知识和概念的教育

3. 学前儿童求知的兴趣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三、学前儿童智育的实施

(一)学前儿童智育实施的途径

1.组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2.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学前儿童自主活动。

(二)实施学前儿童智育应该注意的问题

处理好智力与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

重视学前儿童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兴趣、求知欲、

注意学前儿童知识的结构化

第三节学前儿童德育

一、学前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道德品质构成的四个基本因素:知、情、意、行

德育过程是是使受教育者知、情、意、行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

(一)道德认知的形成和发展

知:即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的理解和掌握。知是基础。

学前儿童道德认知的特点

他律性

儿童只是按成人提出的道德准则进行道德判断和决定自己的行为,而不是根据自己对道德标准的理解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因此,在这个阶段“服从”就是儿童道德发展的主要特点。

直观性

1. 把行为的直观效果,即直接看见的效果作为道德判断的依据

2. 儿童还不能把动机与效果结合起来进行道德判断

情绪性

只要成人说是好的,或自己觉得有兴趣的、对自己有好处的,就认为是好的。反之,则是坏的。

(二)道德情感的形成和发展

情,即道德情感。也就是人们对事物的真假、善恶、美丑等所有表示的喜、怒、哀、乐、爱、憎的情绪体验。它是伴随着思想品德的认识而产生和发展并且是转化为思想意志、行为的中间环节,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

学前儿童道德情感的特点

不稳定性:学前儿童的喜怒哀乐的变化比较容易、简单

模仿性:往往模仿成人或其他孩子进行道德判断

外露性:学前儿童的喜怒哀乐经常容易表露于外

(三)学前儿童道德意志的形成和发展

意,即道德意志,是指人们在实现一定的道德行为过程中,克服内外的阻力和困难所做出的自觉顽强的努力,是一种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能力。

学前儿童道德意志的特点:自觉性低、自制力弱、坚持性不强

(四)学前儿童道德行为的形成和发展

行,即道德行为。是人们按照一定道德规范,对他人和社会做出的反应和采取的行为。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德育的最终目的。

学前儿童道德行为的特点是表现在:知行常常脱节;容易反复。

1. 学前儿童德育是全球化时代的需要

2. 学前儿童德育是实施各育的方向和动力保证

3. 学前儿童德育是独生子女健康成长的特殊需求

三、学前儿童德育的方法

1. 说服

即通过讲解、谈话、讨论等方式向学前儿童讲清一些简单的道理,帮助学前儿童分清是非,使学前儿童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并能用这些道德观念来指导自己行为的一种方法。

使用说服法的注意事项

(1)说服要结合具体事例,防止抽象、枯燥的说教(针对性、艺术性)

(2)说服要伴随良好的气氛,防止简单、生硬的压服

2. 范例

指对学前儿童具有重要教育作用的典型事例,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行为来教育影响学前儿童的一种方法。

使用范例的方法进行教育时,应注意两点:

1.教师要为儿童选择和确立积极的范例

2.教师要以身作则

3. 评价

指对学前儿童品德行为表现给予肯定或否定。评价是学前儿童品德教育的一种辅助方法,它能起到控制学前儿童品德发展方向的作用。

运用评价法应注意三点:

1.幼儿园应以表扬、奖励为主

2.表扬奖励、批评惩罚必须做到公正合理,实事求是,恰如其分

3.运用评价法要适时适度

第五章

教学目标

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内容

领会幼儿园各种活动的组织要领

能够组织各种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明确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种类及其作用

第一节幼儿园的教学活动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概念

幼儿园中的教学活动是指幼儿园中为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由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实施的教与学的正式活动。

二、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

(一)思想性原则

指在幼儿园全部教学活动中,必须向儿童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启蒙教育,贯彻完成幼儿园德育的任务

贯彻思想性原则的要求

1. 要通过各种教学活动,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和方法,对儿童实施品德教育

2. 教师应结合知识的传授,对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 教师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为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

(二)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向儿童传授的知识、技能应该是正确的、可靠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组织形式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运用应符合儿童年龄特点和认识事物的规律,是切实可行的。

贯彻科学性原则的要求

1. 选择正确的符合儿童全面发展要求的教学内容

2. 教师对知识的介绍、说明、讲解、分析、举例等必须准确无误,以有利于儿童形成科学的概念

3.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识事物的规律进行教学

(三)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利用儿童的各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各种直观手段吸引儿童注意力,丰富儿童的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概念,获取知识与技能,发展智力。

主要直观手段有:实物直观模具直观电化教育直观语言直观动作直观

直观性教学原则的使用需要注意:

根据教学需要,选择恰当的直观手段

直观手段的运用要以教学为主,它只是一个辅助手段,不是目的

(四)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善于启发诱导,充分调动儿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儿童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引导儿童积极思考,提高儿童主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贯彻启发性原则应注意:

1. 善于启发诱导,引导儿童注意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

2. 组织安排儿童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育于具体、生动、形象与兴致勃勃的活动之中

3. 培养儿童初步的抽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充分调动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通过自己的智力活动去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五)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原则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使各教学环节充满趣味,以引起儿童浓厚的学习兴趣,也就是要寓教育于娱乐之中。

贯彻趣味性原则的要求:

1. 必须结合儿童特点进行,以活动全过程各个环节的趣味性来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性和主动性、积极性

2. 开展各种形式的游戏活动

三、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

(一)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准备

1.学期计划

(1)学前儿童情况的简要分析,包括完成上学期教育、教学任务的情况

(2)本学期的教育、教学要求

(3)本学期各科教育、教学的内容和进度

2.编写活动方案

(1)钻研教材,确定教学要求

(2)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具

(3)制订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的内容:

活动名称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二)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

开始部分,教师主要应集中学前儿童的注意,引起儿童学习的兴趣,向儿童提出学习任务,使儿童知道学什么,应该怎样学。

基本部分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部分,教师的任务是有步骤地组织儿童学习新教材或复习旧教材,完成教学任务。

结束部分应有活泼、愉快的气氛,教师要小结这次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儿童的学习态度,提出新的要求,引起他们再学习的愿望。

(三)各年龄班学前儿童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特点和组织

1. 小班

在儿童刚入园的两周内,教师可以把儿童分成小组进行教学活动,开始集体教学活动时,时间要短。教学时应尽量让儿童观察实物,多运用直观教具和游戏法。

2. 中班

课堂教学活动的次数要适当增多,时间要适当延长,教师可适当运用语言进行讲解,要求他们认真听,并且学会复述。教师对儿童的作业应进行评价。

3. 大班

课堂教学活动内容要丰富、充实,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每次课堂教学活动的时间要延长,逐渐接近于小学一节课的时间;教学方法上,要逐渐减少游戏的成分,增加运用语言讲解的成分。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发展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脑力劳动的习惯和必要的自制力和坚持性。

(四)课堂教学活动评定

1. 课堂教学活动目的具体明确,教材内容深浅恰当

2. 正确贯彻教学原则,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3. 教师与儿童双方积极活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4. 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国的学前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现状: 一、当前制约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新的时代要求教育培养的人不仅应该具备21世纪社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必须具备创新精神、主动学习与发展的能力,具备良好的交往能力和合作、自主、自信等社会性人格素质。因此,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兴起了素质教育改革高潮,各级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大力开展素质教育,以培养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但由于社会条件、经济发展和教育科研状况、人们观念与认识的局限等原因,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也面临着不少问题与挑战,制约学前教育事业积极、健康的发展。 目前不利于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对学前教育的性质、功能、目标、内容的认识存在偏差。 近年来,一方面,人们日益认识到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也越来越意识到学前阶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开端,是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基础与保障,这是可喜的现象。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社会上仍有许多人士(包括家长、教师等)对于学前教育的性质、功能还存在着不少不适应时代要求的观念与想法。 在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上,由于传统、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在社会上还较普遍地存在着重智轻德,重认知教育轻社会性、人格培养的问题,如忽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情感、态度、自主性、社交能力等的培养。

第二,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缺乏领导机构与计划的保障。 在当前政府精简机构的背景下,特别是由于一些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因而对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在个体成长与国家整个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作用缺乏足够的重视,还有一些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在近几年的工作计划中基本不提或根本不提及学前教育,使得这些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缺乏计划保障。 第三,学前教育发展缺乏有力的法律保障和必要的政策规范。 近十几年来,我国政府相继制定实施了《幼儿园管理条例》(1989年)、《幼儿园工作规程》(1996年)等法规性文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是,我国目前学前教育立法层次偏低,其最高层次仅处于我国教育法律体系中的第四层次,而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则有全国性的法律,可见,学前教育与它们还存在着相当的距离。 第四,幼儿园教师的待遇、培训等问题仍未很好解决。 近2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我国幼儿教师的地位与待遇等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并处于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在《教育法》(1995年)中,即明确规定幼儿园教师享受与中小学教师同样的政治和经济待遇。但遗憾的是,在实际中,由于经济条件与人为的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幼儿教师的待遇仍普遍偏低,幼儿教师培训、学习的机会和条件未能得到很

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的关系分析(同名11487)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第一节学前社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导语: 学前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学前教育理论中重要的问题。其本质特征从两方面来探讨,一方面是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一方面是学前教育与儿童大发展的关系。研究和认识这两方面的本质特征,才能使我们认识学前教育的基本规律,才能在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中有正确的方向,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为了研究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首先要了解学前教育的历史和现状,现以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为线索,对学前社会教育的发展描绘一个简单的历史轮廓。 一、学前社会教育的产生 学前社会教育产生十八世纪后,在很长历史时期中,学前儿童是完全由家庭抚育、培养。人类社会经历漫长的岁月,从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时间标准以及建立于其上的产业技术和社会形态,我们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原始教育 原始教育指原始社会的教育,是同使用石器工具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育。原始教育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非独立性。 2.贫乏性。 3.无阶级性。 (二)古代教育 古代教育是指存在于古代社会的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种不同的社会形态。古代教育的特征有这样几个方面: 1.学校教育的产生,有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育者 2.有相对稳定、丰富的教育内容 我国在奴隶社会,教育的内容有礼、乐、射、御、书、数等方面;而在封建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四书”和“五经”及相关的伦理知识。从总体上来看,封建社会的教育在内容上比奴隶社会更加丰富一些。 3.教育同生产劳动严重脱离 4.教育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三)现代教育 1.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现代学校最早出现在18世纪,是应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要求而产生的。从类型上说,现代学校既包括一些专门传递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为现代工业训练劳

学前教育与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

第三章学前教育与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 第一节儿童发展的含义 一、儿童发展的含义 儿童的发展就是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与质变的过程。 二、与儿童发展有关的因素天性――教养之争 1、遗传决定论(天性难移) (1)柏拉图的先天理念说 (2)格塞尔的成熟势力说 (3)笛卡尔 2、环境决定论 (1)孔子“性相近,习相远” (2)洛克的白板说 (3)华生的教育万能论 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1)儿童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要素: ①成熟 ②练习和习得的经验 ③社会性经验 ④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2)四个要素不断相互作用,使幼儿不断地由不平衡走向新的平衡,螺旋式向前发展。 4、辩证客观地对待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 辩证客观地对待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 (1)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 ①先天因素主要是指个体生物因素,其中包括遗传、生长、发育与成熟等。其中具有最重要意义的是遗传,即亲代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 ②后天因素主要是指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与教育。 ③先天因素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基础,而后天因素则是个体发展的条件。幼儿正是在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的相互作用下逐渐发展起来的。 (2)遗传素质 ①儿童通过遗传获得人的生理解剖结构及特点,如五官、皮肤、体型,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结构和机能的特点等。 ②遗传素质为儿童身心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儿童发展要以从遗传获得的生理结构为其基本前提。 ③遗传素质的差异性是导致儿童身心发展差异性的物质性基础。儿童在智力、才能、个性等都是有个别差异的,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来自遗传素质的影响。 ④但是遗传素质并不能单一决定儿童的发展,儿童具有的遗传素质只有经与社会环境和教育相互作用才能实现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3)后天环境和教育 ①人所处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经过人改造的自然环境。 ②儿童是在与周围各层生态系统发生直接或间接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得到发展的。 ③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和品质也是在与人们的交往以及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和形成的。 ④通过教育可以发扬优良的遗传素质,使遗传所提供的某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并影响和改造不良的遗传素质。 ⑤学前期是神经系统迅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对人的智力启蒙有重大使用,也是发展智力潜力的必要条件。 三、发展的特征 1、个体发展是有规律地进行的 (1)个体发展从简单到复杂 (2)个体发展都要经过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 (3)个体发展是由头到脚,由中间向四周进行的

学前教育儿童发展评价(开)

学前教育儿童发展评价(开) 选择题 1.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标准答案:行为主义 2.建立个别化的评价体系,应打破传统评价中的单维度评价标准。标准答案:一刀切、整齐划一 3.教育部于2001年9月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鲜明地体现了“”的理念。标准答案:以幼儿发展为本 4.教师与家长的谈话,应根据不同家长的实际情况,根据季节、气候等条件选择。标准答案:最佳时间 5.我国1982年颁布的《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国公民有的权利和义务”。受教育 6.《幼儿园工程规程》中明确规定,幼儿园的任务是“促进幼儿”。标准答案:身心和谐发展 7.思维的,是指思维进程的速度和可变化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反应快”。标准答案:敏捷性和灵活性 8.教师与家长的谈话,应根据不同家长的实际情况,根据季节、气候等条件选择。最佳时间 9.观察法又可以区分为随机的观察和两种。标准答案:有设计的观察10.实证化评价方法的典型表现就是,视量化的评价方法为的方法。标准答案:唯一科学、有效 单选 11.我们可以通过玩色子、数数、分析事物优缺点来促进孩子(C.逻辑数学)智能的发展。2.多元智能理论中的(D.省)智能是指认识自己、管理自己、反思的。 3.( D.自制力)的强弱主要区别于忍受身心困扰的能力。 4.学前儿童发展评价的对象强调( B.个体)。 12.提问“您的孩子在家里是不是都和成人在一块?他常常找谁玩?玩得是否开心、愉快?”这是属于发问方法中的( C.迂回法)。 13.对幼儿进行个体意志水平测验时,正确的引导行为是(C.鼓励孩子大胆尝试)。 7.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发展心理学家(B.加德纳)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8.一般来说,儿童身高、体重数值在中位数( B.±2)个标准差围以均为正常。9.建构主义的提出者,最早可以追溯到瑞士的( D.皮亚杰)。 14. 团队谈话是与若干名幼儿同时进行谈话,收集信息的方法,其缺点是(D.谈话真实性受到影响)。 1.美国研究者(B.达维)选择幼儿争执行为事件为观察目标,在幼儿自由活动时间观察自发的争执事件。 15.标志着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是个人对待现实态度和行为方式的稳定的心理特征。C.性格 16.用于判断儿童个体生长发育水平的Kaup指数在15-13之间可以判定为( C.消瘦)。 5.团队谈话是与若干名幼儿同时进行谈话,收集信息的方法,其缺点是( D.谈话真实性受到影响)。 17.一天当中人的身高会发生变化,我们一般选择在(B.上午10点)左右测量身高。7.多元智能理论中的(D.省)智能是指认识自己、管理自己、反思的。 18.绝对评价需要在被评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 C.客观)标准。

中国幼儿教育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幼儿教育行业发展现状 新生婴儿数自2000 年来一直负增长,2010 年以来增速企稳回升,2014 年增幅尤为明显,2015 年由于农历羊年的因素的影响,2015 新生儿数量增速下降,但我们认为,2016 年新生儿数量增长的趋势将依然延续,近五年的新生儿数据印证了我们的判断。 2000-2015年中国新生儿数量及增长率统计 数据来源:Wind 世界上著名的婴儿潮发生在二战后的美国。在1946 至1964 年间,约有8千万婴儿出生,美国把这段人口大量出生的时期称为“婴儿潮时代”。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说:“婴儿潮人口创造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股市涨幅、房屋

需求、国际航空、个人计算机、电脑网络和运动休闲工具的需求。而日本、韩国经济的崛起,也与其婴儿潮有关。 中国经济或将呈长期L 型的走势,经济增长将面临痛苦的转型,消费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一定会到来,我们认为,婴儿潮能撬动的消费潜力巨大,未来将影响各行各业,但也需要很长时间的传导效应,因此,我们关注幼儿教育消费,婴儿潮受益的最前端产业链。 根据我们的假设,以2015 年的市场规模为标准,未来几年每年将新增加640 万新生儿,按照家庭和幼儿园的平均支出,这部分增量将为幼儿教育市场带来358 亿元的增量市场,约合每年教育市场规模年均10%的增量。预计到2018 年,幼儿教育的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4565 亿元。 2015-2018年学前教育市场预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改革开放以来,民办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补充,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在学前教育方面,民办教育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虽然近几年国家对学前教育的资源在不断收紧,但整个市场仍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高端园、特色园等民办园的需求还很大。国家对民办教育方面的法律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目前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对民办教学机构的性质认定问题,非营利性机构性质,直接阻碍了资本市场与民办教育的接轨,至今没有能成功在国内实现IPO 的民营教育机构。但蓬勃发展的民办教育已经是资本高度关注的领域,最新**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明确提出要对民办教育登记为营利性机构的可能,我们认为,政策的不断放开,资本的正式介入,将对教育带来更多的机遇。 有关民办教育机构性质认定的相关法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成都大学学前教育学院李建波 №.1:事物发展的原因——内因和外因 ※为什么要谈这个问题?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篇》 ※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事物发展的内因(根本原因);事物发展的外因(重要条件) ※人的发展亦是如此,我们应明确我们面临的外部环境 ※关于学前教育概念的界定 广义:以学龄前儿童为对象的教育活动。 狭义:在专门的学前教育场所中进行的教育活动。 ——《简明中国学前教育史》第3页注:学前教育对象的年龄界定 1. 古代至19C初:母育教育(母亲就是教师) 2. 19C初至20C50年代:学前公共教育(3岁—入学前) 3. 20世纪50年代至今:(0~3岁的早期教育和3~6岁的幼儿教育) 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幼儿教育的发展水平既是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反映,是一种文化传承的首要环节,也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反映。 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发展幼儿教育。许多国家都把对幼儿教育的投资看作是国家对未来发展的投资,并根据这种观点来制定社会和教育政策。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20世纪后半叶世界范围内出现的保护儿童权利的运动,已经不只是保护儿童本身了,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保护国家和民族。《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等文件也对儿童的各项基本权利加以清晰的说明并提出保护的要求。其中对儿童受教育的权利、游戏的权利、参与文化和艺术活动的权利等的强调,体现了国际社会对儿童发展和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人利益的确认。 正是在这些新的共识与理论的推动下,世界各国加大了学前教育的改革力度,使学前教育取得了长促进步。当然,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学前教育本身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幼儿园,而且需要国家政府切实可行的教育政策以及家庭教育的大力支持;不仅是观念和理论的创新,更是涉及课程设置、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多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因此,尽管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改革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不为别的,为了儿童的发展。我们必须正视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积极进行改革。№.2:当前国外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及趋势

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 学前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它与众多的社会因素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学前教育的发展受到社会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学前教育的实施又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下面我们将通过对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与学前教育的关系的分析来诸多社会因素与学前教育的关系。 第一节学前教育与生态环境 一、生态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类型 以生态学的观点看待事物和人类,最初是由布朗芬·勃伦纳在他的著作《人类发展生态学》一书中所提出来的。从生态学的角度看,环境就是生物栖息地,是由自然界的光、热、空气、水分以及各种有机和无机元素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空间,泛指生物有机体生存空间内各种状况和条件的总和。其中生物有机体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比如生长在森林里的植物,它的环境就包括它周围的各种有机和无机因素,象植物生长所需要的阳光、土壤、温度及周围的各种植物、动物等因素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空间。其中,阳光、土壤、温度及周围的各种植物、动物等因素是生态因子。生态环境是指各种生态因子综合而成的影响各种生物(包括人类)的个体、种群或某个群落的环境。 教育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的现象和活动,也有与其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的生态环境,且彼此间存在着协同进化的关系。教育的生态环境,是一种以教育为中心且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层次、多方位、多特性的环境系统。在以教育为中心的这一教育生态系统中,包含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环境系统,而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又包含了许多更为具体的环境,这些环境又形成了各种错综复杂的联系。在人类发展生态学的视野里,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可分为四个层次。 (一)、微观系统 微观系统(Microsystem)是发展中的个体在特定的环境中对活动、角色及人际关系的体验范型(总和)。这里的环境,是指人们可以有准备地参与其中面对面地发生相互作用的地方,如家庭、幼儿园、游戏场地等。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的诸因素构成了微观系统的要素或建筑模块。 1、微观系统的要素 微观系统的要素有:活动、角色、人际关系。微观系统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就是通过这三个要素发生作用的。 ①活动 它是一种处于不断发展中的行为。“不断发展中的”术语常用以强调活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比如幼儿看图书这一活动,从幼儿选择图书到翻开书页、观察图片、讲述内容或者自言自语,再到合上图书、书中的内容在幼儿头脑中产生印象,这个看图书的活动就表现为连续的过程。生态环境中的活动有的能够促进个体发展,有的则是阻碍发展。我们下面主要分析有利于促进发展的活动。 有利于促进发展的活动具有如下特征: 它是一个延续的过程,不是一个单独的动作,如搭积木、挖泥沟等; 它具有一种“劲”量,即具有一个目标,表现在能排除干扰,坚持到底,直到活动完成,实现这个目标;也就是说具有目标并且坚持实现目标的活动能够促进发展。比如孩子画画,有的孩子乱涂乱画,根本没有想自己要画什么;而有的孩子喜欢画画,比如他出去玩回来后,往往愿意画下自己所看到的,事前会想想自己要画什么,并坚持画完。显然,具有目标并坚持画完的孩子的绘画活动更有利于促进他的绘画技巧、绘画兴趣的发展。 在时间上,跨越当前行动的边界,延伸到过去或将来; ②角色 角色是指在社会中处于一定地位的个体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成员所期望的一系列活动和联系。比如学生。辨别不同的角色通常是通过某一文化中对各种社会地位的人所赋予的特定标签。角色也与社会意识

浅谈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对策_1029

浅谈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及问 题对策 前言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终身教育的起点,在素质教育战略中具有奠基性地位。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的落实,学前教育将在政府管理、教育公平、质量提升、机构改革深化、中国特色理论体系形成和国际融合等多方面呈现出发展趋势。把握学前教育未来发展前景,顺应其发展方向,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意义重大。 1我国当前的学前教育现状 在二十一世初期,我国的义务教育推行工作目标基本完成,在这之后,我们国家开始逐渐重视学前教育,在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中,学前教育已经被作为今后十年教育发展任务之一,近年来,教育体制也在不断改革,在探索新的发展之路,渐渐走上正轨,建立起更利持续发展的新的教育体制。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知识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准之一,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教育,培养人才,我们国家近年来与国际接轨,也愈加重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这样一个学前教育改革的时期,各个方面都开始酝酿发生巨变,在我国的学前教育发展史中,经历了一个比较曲折的过程,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初,学前教育处于一个比较正式和稳定的发展时期;到五十年代末期,是在盲目发展的阶段;至六十年代前期之后,在整改与调节中逐渐走上正轨。十年“文革”时期,学前教育与其他方面一样,处于混乱之中。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今,通过吸取错误教训,进行教育改革,学前教育有了较稳定地发展。 2我国学前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 2.1学前教育改革中的经费问题 学前教育的经费总投入比重较小,在教育改革启动之后,各方面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度关注度都有所上升,但是,在投入经费上,学前教育所占的投入比重是非常微小的,远不够高速发展的需要,学前教育所能够占有的社会资源以及社会资源总体来说还是比较稀少发展较为薄弱,当然,这一问题也是由于我们国家处在经济发展的高速时期,许多方面的基础根基都还不够稳固,但是,任何一项改革如果要求得长远的动力,就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学前教育改革也是如此。纵观各个发达国家,无一不是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每年的财政支出中教育都是一大头,我国与之相比则要落后很大一截,远远达不到应有的投入比例。 国家经费的分配模式单一,在我国,国家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集

浅谈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浅谈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相当多的农村地区仍处于相当落后和贫困的状态,由于诸多外部因素的限制,农村幼儿教育事业还存在着办园条件简陋、''小学化、保姆式现象严重等问题。如何使农村幼儿教育既符合幼儿身心特点,又为幼儿入小学奠定基础呢、本文就如何发挥农村自然优势,改变农村幼儿园教育现状谈几点看法。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发展幼儿教育对于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来,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农村幼儿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变化,以一切为了孩子为办园宗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学前教育的方针政策下,总体发展还是好的。我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感到由衷的欣慰和自豪,但是还应该清醒地看到,农村学前教育目前还是教育体系中相对薄弱的环节,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如;严重的'小学化'倾向,幼儿教师师资力量薄弱等等。为了让孩子们得到符合其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下面是我提出的几点肤浅的建议。 一、改变传统观念。 当前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观念落后造成的,因此,转变观念是改变现状的基础,教师应改变传统的自导自演,硬性灌输的局面,充分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认识到

幼儿才是学习的主体,要真正做到师幼互动,帮助幼儿成为主动的探索者。 另外幼儿家长的观念改变也尤其重要。由于农民经济收入偏低,农村家长隔代教育现象严重。文化层次低,教育观念落后,不重视幼儿教育。农村家长更多重视幼儿身体上的健康,而忽视了幼儿心理和社会性方面的健康。或是重视智力的培养,轻其他各种能力的培养。于是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孩子虽然很聪明,生活自理能力却很差,有的孩子记忆力强却缺乏创造力。还有就是家长对学前教育认识不足,不懂幼儿教育规律。许多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认字多、会算题就行要求孩子写很多家庭作业,限制他们的玩耍。于是为了迎合家长的这种心理,主要教幼儿写字、数数、做加减法。这种'小学化'的教学却很受家长的欢迎,以孩子会认多少字,会做多少题为标准来评价孩子的发展。这不仅影响了幼儿园的正常教学秩序,更加严重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之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为了孩子们能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就必须要改变家长们这种错误的观念。 首先幼儿园要开家长会,建立家园互动手册,让家长及时了解新的教育观念,向家长介绍幼儿园近期的教育内容,报告幼儿在班上的表现。征求家长意见,让幼儿园与家长之间教育一致,

第三章 学前教育与社会

第三章学前教育与社会 教学目标: 1、了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含义; 2、理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与学前教育发展的相互影响; 3、运用应用学前教育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分析学前教育的热点问题。教学重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与学前教育发展的相互影响。 教学难点:应用学前教育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分析学前教育的热点问题。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学前教育受社会的影响和制约 一、经济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经济是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 是构建人类社会并维系人类社会运行的必要条件。其具体含义随语言环境的不同而不同, 本书所称的经济主要指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总称或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 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1、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受经济发展的影响 (1)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 15 世纪英国的圈地运动使得大批农民聚集于城市, 这些贫民子女的保育问题被提上日程, 出现了一些贫民儿童保护和养育设施, 这是近代欧洲学前教育设施的胚胎和根源。 (2)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受经济发展的制约 学前教育机构的设置和发展, 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这与经济发展的水平直接相关。另外, 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需要, 一般而言, 经济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 儿童入园率较高。 2、学前教育的任务、内容、形式、手段等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不同形态的社会,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对未来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也不同。这便导致学前教育的任务、内容、形式、手段也不尽相同。 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 没有出现家庭, 儿童是属于整个氏族的, 因而也就没有家庭教育。 工业革命以后, 随着工厂的日益增多, 妇女开始大规模进入工厂, 出现孩子没人照料的情况, 再加上在西方社会, 孩子成人后都是与老人分开住的, 一般不会像中国这样由老人照看小孩, 因此, 建立社会学前教育机构的需要非常迫切。由此,公共社会学前教育机构首先在西方出现。 20 世纪80 年代以后世界教育改革的浪潮直接影响了学前教育的发展, 以培养个体身体、情感、智力、社会性全面发展的学前教育理念被广泛传播和接受。 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也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经济的发展能够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为丰富教育内容、更新教育手段提供了条件。 二、政治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学习与发展试题

湖北文理学院2016年“专升本”考试 《幼儿学习与发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下表对应的题号下面。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A. 1—3岁 B.0—1岁 C. 3—6、7岁 D.6、7岁前 2.根据皮亚杰的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理论,2-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 B.具体运算阶段 C.前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这是()理论的观点。 A.环境决定论 B. 遗传决定论 C.二因素论 D.相互作用论 4.下列关于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 B.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 C.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 D.从有意动作到无意动作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感知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B.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知过程,是其它认知过程的基础 C.感知觉是婴儿认识世界和自己的基本手段 D.感知觉在幼儿的认识活动中占主导地位 6.学前儿童方位知觉发展的顺序是() A.前后上下左右 B.上下左右前后

C.上下前后左右 D.以其他客体为中心到以自己为中心 7.新生儿出生时身高约为()。 A.30cm B.40cm C.50cm D.60cm 8.下列选项不属于守恒实验内容的是()。 A.体积 B.面积 C.质量 D.时间 9.幼儿想象发生的时间()。 A.1-1.5岁 B.1.5-2岁 C.2-2.5岁 D.0-1岁 10.幼儿掌握概念的方法,不正确的有()。 A.排除法 B.分类法 C.观察法 D.守恒法 11.德国生理学家、实验心理学家()于1882年出版了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A.冯特《儿童心理学》 B.皮亚杰《儿童心理》 C.普莱尔《儿童之心理》 D.普莱尔《儿童心理》 12.对于儿童言语的形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0-1岁是儿童言语的准备期 B.双词句(电报句)阶段是2-2.5岁 C.单词句阶段是1-1.5岁 D. 1-3岁是儿童言语的形成阶段 13.()能比较灵活的掌握左右概念。 A.9-11岁 B.9-12岁 C.8-11岁 D.7-12岁 14.真正出现自我意识在()。 A. 1.5岁 B. 3岁 C.4岁 D. 5岁 15.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倾向是()。 A.依恋 B.儿童社会化 C.同伴关系 D.亲社会行为 16.不属于儿童依恋类型的是()。 A.安全习性依恋 B.社会性依恋 C.回避性依恋 D.反抗性依恋 17.儿童言语的形成中,出现单词句阶段的年龄段是()。 A. 6个月—1岁 B.1岁—1.5岁 C.1.5岁—2岁 D.2岁—3岁 18. “三座山实验”的设计者是()。 A.维果斯基 B.皮亚杰 C.蒙台梭利 D.福禄贝尔 19.幼儿园中班的教学时间()分钟。 A.10--15 B.20—25 C.25--30 D.30--35 20.下列属于5-6岁幼儿特征的是()

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论文

浅谈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虽有一定的发展,但是发展较为缓慢。农村和城市 学前教育存在较大差距,虽然国家在办学体制上不断改革完善,可目前农村的学前教育现状存在较多的问题,如家庭教育的缺失、生源的大幅度减少与幼师专业队伍薄弱、办园不规、农村幼教的“小学化”倾向严重、相关政策及相关部门重视不够、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幼儿教师的结构不合理、管理体制混乱、硬件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学前教育对国家未来发展和个人健康成长的特殊重要作用,迫切需要我们这一代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视,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投入,尤其是要加大力度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事业。 关键词: 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的投入和关注度也逐渐增加,我国的教育水平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农村中小学与城市中小学的差距在不断的缩小,有效地促进了教育的公平。但农村与城市教育的不均衡性表现还较为突出,特别是农村的幼儿教育表现出严重的滞后性,依旧是我国目前教育现状的一大不足。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这就要求全社会都应重视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现状 1、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缺失 一方面,在农村大部分家长的文化程度较低,就只是小学及初中文化,加之忙于工作和农活,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问题。大部分家庭经济条件差,阻碍供孩子上幼儿园的积极性,因此,不能很好地配合幼儿园进行教育活动。另一方面,由于生活所迫,有极大多数家长,必须到城市打工赚钱,这样就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多数是由爷爷、奶奶来带,而多数的老人一方面基本就不认识字,另一方

学前教育发展状况调查问卷

学前教育发展状况调查问卷 尊敬的女士/先生: 您好!为全面准确地了解您所在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状况,为研究制定学前教育发展思路和措施提供必要的事实依据,我们特编制了此调查问卷,以征求您对发展学前教育的建议。对于您提供的信息我们仅做研究之用,不做任何评估,并将对个人资料完全保密。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填写,在您选择的答案前划“√”,谢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1.您家庭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是___________,您的性别是___________,家里有无亲人正处在学前教育阶段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若有,请填写如下问卷: 2.您生活的城市是:A.直辖市 B.大城市(省会城市)C.中等城市(建制市)D.县城 E.乡镇 3.您属于哪一个年龄段A.20岁以下B.21—40岁C.41-60岁D.61岁以上 4.您的文化程度A.初中及以下B.高中、职高C.大专D.本科及以上 5.您的月平均收入 A.1500元以下 B.1500-3000 C.3001-5000元 D.5000元以上 6.您的孩子就读的幼儿园是何种性质的 A.教育部门办幼儿园 B.集体办幼儿园 C.民办幼儿园 D.其他 7.您的孩子就读的幼儿园规模 A.400人以上 B.300-400 C.200-300 D.100-200 E.100以下 8.您的孩子所在幼儿园是何种类型的 A.全日制 B.寄宿制 C.其他 9.您的孩子入园的方式是 A.交纳了赞助费 B.通过熟人帮忙 C.提前报名排队 D.正常办理 10.您的孩子是通过何种方式去幼儿园 A.乘坐校车 B.家长接送 C.其他

11.您送孩子上幼儿园的主要原因 A.家里没人带 B.为了小孩的前途 C.政策宣传 D.别的孩子上了,也跟着上 E.其他 12.您觉得您所在地区的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如何 A.普及广泛 B.普及一般 C.普及程度不够 D.不清楚 13.您认为学前教育是否可有可无 A.是 B.不是 C.不知道14.您的孩子每月缴纳的各种费用为 A.500元以下B.500-700元 C.700-1200元 D.1200-1500元 E.1500元以上 15您觉得本地幼儿园的收费标准是否合理 A.合理 B.偏高 C.太高,难以接受 D.不清楚 16.您认为学前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A.课堂教学 B.兴趣培养 C.减轻家长负担 D.启蒙教育 E.智力开发 17.您是否希望政府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中去 A.是 B.否 C.无所谓 18.您为孩子选择幼儿园依据何种标准 A.是否公办 B.师资力量 C.办园条件 D.收费标准 E.地理位置 19.除了每学期需缴纳的保教费、伙食费、接送费,幼儿园是否还收取其他费用 A.收取 B.没有收取 C.有时巧立名目收取 D.不清楚 20.您对孩子所在幼儿园情况的评价:(请在合适的格中打“√”) 21.您觉得您所在地区学前教育存在哪些问题(可多选)(1)公办幼儿园数量不足、入园难(2)办园条件亟待改善(3)幼儿园师资力量偏低(4)民办园收费太高、入园贵(5)幼儿园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6)幼儿园教师队伍不稳定(7)城乡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8)其他 22.您认为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有哪些(可多选)(1)学前教育

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幼儿教育的发展水平既是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反映,是一种文化传承的首要环节,也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反映 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发展幼儿教育。许多国家都把对幼儿教育的投资看作是国家对未来发展的投资,并根据这种观点来制定社会和教育政策。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20世纪后半叶世界范围内出现的保护儿童权利的运动已经不只是保护儿童本身了,从一定意义上也是保护国家和民族,《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等文件也对儿童的各项基本权利加以清晰的说明并提出保护的要求。其中对儿童受教育的权利、游戏的权利、参与文化和艺术活动的权利等的强调,体现了国际社会对儿童发展和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人利益的确认。正是在这些新的共识与理论的推动下,世界各国加大了学前教育的改革力度,使学前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当然,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学前教育本身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幼儿园,而且需要国家政府切实可行的教育政策以及家庭教育的大力支持;不仅是观念和理论的创新,更是涉及课程设置、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多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因此,尽管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改革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果,但

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不为别的,为了儿童的发展。我们必须正视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积极进行改革。 当今我国的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不断提高,但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既是中国社会主义的现实状态,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实现这个历史过程中的一系列转变,至少需要很长时间。邓小平指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这是国家领导人根据我国国情得出的方针性指导策略,是毋庸置疑的。 在社会主义社会,受教育是一项基本人权。宪法规定的权利。义务教育具有同一性。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这样能更好地维护公民的权利,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利于人们安居乐业,有利于人们接受更好地教育。所以我国一再强调教育要公平! 目前国外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前教育中心转移 2、尝试不分年级的教育 3、多形式和多功能的学前教育机构 4、倡导多元文化教育

学前教育史著名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与实践

第五章着名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与实践 第一节蔡元培的学前教育思想 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这是毛泽东同志对蔡元培先生光辉一生的高度评价。 一、论教育方针 1、军国民主义教育,即体育 2、实利主义教育,也就是智育 3、德育主义教育,即公民道德教育,基本内容:自由、平等、博爱 4、世界观教育,是“超轶乎政治的教育” 5、美育教育,可以“陶冶吾人之感情啊,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 蔡元培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否定了中国封建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教育宗旨,是历史的进步,成为民国初年国家颁行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培养儿童成为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人才也从此起步。 二、对传统儿童教育的批判和“尚自然”“展个性”的主张 蔡元培把批判传统的儿童教育、发展儿童个性,作为民国教育改造传统教育的起点。蔡元培说:“知教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蔡元培列举了托尔斯泰的的自由学校、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蒙台梭利的儿童教育等,说明这种小教育的特点。他还指出,要做到尊重儿童个性、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必须进行儿童心理研究与儿童心理实验,教师还必须有充分的知识,才能足以适应这种新的儿童教育。 三、论学前美育 (一)、论美育与德、智、体各育并重 美育:蔡元培在《美育》一文中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蔡元培认为美育是培养健全人格不可缺少的。 (二)、论学前美育的实施 蔡元培将美育实施的途径归为三类:家庭美育、学校美育、社会美育。 1、家庭美育或胎教院、育婴院的美育 首先是接受家庭美育,但蔡元培因怀疑家庭教育的功能,主张儿童出生后最好是实行公育,他的理想是以儿童公育代替家庭教育。胎教院的美育,蔡元培将之视为对儿童实施美育的起点。胎教院要处处包含美育的因素,院址选择、建筑、环境、布置、设施、人员等都要适合孕妇生活和胎儿成长。 2、幼稚园的美育 蔡元培主张,儿童满三岁入幼稚园。舞蹈、唱歌、手工,都是美育的专课。就是教他计算、说话,也要从排列上、音调上适合他们的美感,不可用枯燥的算法与语法。 3、社会的美育 诸如美术馆、美术展览、音乐会、剧院、博物馆、动物园、植物园,甚至街道、房舍、店铺的美化等,都包含着丰富的美感教育因素,只要注重观察和引导,对陶冶儿童美的兴趣、美的感觉、美的表达都起着良好的作用。 第二节陶行知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宋庆龄称他是万世师表”。 毛泽东亲笔题词:痛悼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千古!” 一、生活教育理论 (一)、生活教育理论的产生于确立 陶行知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在批判传统教育、吸收改造美国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探索普及大众教育的实践中产生的。(二)、生活教育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包含的含义:(1)、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 (2)、是生活就是教育。 (3)、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 2、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认为杜威的“学校及社会,是把社会生活组织到学校中来,使学生在学校里受到“大社会”所需要的“训练” 他认为这种做法,仍然是鸟笼式的教育,就像为了让鸟儿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把一两根树枝或捉几只生物,放进囚鸟中的笼中。但鸟笼毕竟不是鸟的世界,必须把鸟笼打开,把受教育者放到真正的大自然、大社会中去,叫他们自由翱翔。 3、教学做合一陶行知说:“教学做合一,是以生活为中心一一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 实际的学问,只有通过“做”,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才能获得。

学前教育与儿童创造性发展研究.doc

活动中培养学前班儿童的创造性思维的研究 【摘要】《在活动中培养学前班孩子的创造性思维的研究》,以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为主要内容,研究在各项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和途径。本课题采用观察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等进行研究。通过三年来的学习实践的研究,探索出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可行做法,促进了教师的教学观念的转变,每个教师都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念,并能在实践中合理运用各种教育手段,为幼儿创造了一个的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有效的促进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活动培养创造性思维 【作者单位】:民乐县六坝学区王官小学; 一、课题的提出 (一)、历史的发展呼唤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教育。 翻开人类的史册,可以清楚的看到,人类历史的发展处处闪现创造的火花。创造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人类衣不蔽体,食不裹腹,到现在高度的物质文明,从刀耕火种到科技的高度发展,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自身的创造。中华民族曾有许许多多的发明与创造。其中,名列世界前茅的也不胜枚举。如张衡的地动仪,祖冲之的圆周率,曾一行的子午线,郭守敬的《授时历》,都是远远早于欧洲的发明与

发现。兵马俑,云冈石窟,敦煌壁画,万里长城也是举世无双。特别令子孙后代永远引以为荣的是“四大发明”,为人类历史作出了千古不朽的贡献。马克思说:“指南针,火药,印刷术------是预告资产阶级的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变成科教复兴的手段,变成对革命精神的发展创造起着最强大的前提作用的杠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第427页)多少年来在人类创造的活动的实践中,人们总是不断的探索,总结和发现创新的规律,借以提高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能力。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创造发明未有穷期,一切都在变,一切都需要创新。人类历史在创造中发展,在创造中前进,未来的历史需要一流的创造者来刷新新记录。 (二)、儿童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理论前提。 创造性思维在创造力中的核心作用,以及儿童在未来发展的战略地位,使一切有远见的人们都会将其发展的目光集注于儿童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上。因此探索这一课题就成为当务之急。 1、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征。 任何问题的研究都离不开一定的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儿童创造性思维探讨的方法论原则是什么呢?是“着眼其特点和着眼其发展”。要研究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必须首先认识儿童

学前教育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教案首)

第三章 学前教育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 ( 教案首 页) 第三章 学前教育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 授课内容 所需课时 3学时 授课班级 08学前1234 《学前教育学》, 黄人颂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学前教育学》, 高岚著,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学前教育学》, 虞永平编著,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年 《当今美国儿童早期教育》[美]georgeS.Morrison 王金志译, 北师大出版社, ; 主要教材或 参考资料 学习本章应掌握遗传、 环境和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 反对遗传 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 了解皮亚杰的发展理论, 理解学前教育要以儿童的身心 发展水平为基础。 教学目标 1.皮亚杰的发展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教学重点 2.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3.学前教育在婴幼儿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学前教育和其它因素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讲授、 讨论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及 第一节 学前教育和其它因素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时间安排 第二节 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1、 ”南人善泳, 北人善骑”主要是说明了( 环境) 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2、 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环境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错 ) 3、 所谓个体发展一般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人其身体有规律的变化的过程。( 错) 4、 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 5、 作业: 说明影响儿童发展的基本因素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复习思考题 6、 康德说: ”人只有经过教育才能成为人, 人是教育的产物”这 是教育决定论 的说法吗? 7、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 她就学会了谴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 意之中, 她就学会了争斗;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 她就学会了忧虑;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 她就学会了负罪感;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 之中, 她就学会了自信;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 她就学会了感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