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学》复习资料

《农业推广学》复习资料
《农业推广学》复习资料

《农业推广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狭义的农业推广:把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式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在生产上应用从而增加其经济收入。

广义的农业推广:在改进耕作方式和技术、增加产品效益和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和提高农村社会教育水平方面来帮助农民的一种服务和体系。

现代的农业推广:就是将有用的信息传递给人们并帮助这些人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和观念,从而达到提高生产力的目的。

2、农业推广学:是一门研究在农业推广沟通过程中推广对象行为改变的影响因素与变化规律,从而探讨诱导推广对象自觉自愿地改变行为以及提高农业推广工作效率的原理与方法的科学。

3、沟通:是社会的人或群体应用沟通媒介彼此交流信息的过程,其核心基础是在沟通过程中信息的传递和理解。

4、创新扩散:是指某项创新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一定的渠道,在某一社会系统的成员之间被传播的过程。

5、成果示范:将新品种、新技术加以应用,将其优越性和最终成果展示出来,引起他人兴趣并鼓励其仿效的过程。

6、方法示范:把农业技术如何一步一步完成的过程展示给农业推广对象的过程。

7、农业科技成果:农业科技人员通过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创造出来并且得到有关部门或社会认可的有用的知识产品的总称。

8、农业推广计划:农业推广组织为实现发展目标,以农业推广的现在来推断未来的科学预见和安排,它既是拟定计划的过程,又是执行计划的过程。

9、农业推广组织:是农业推广体系的职能机构,是由有共同劳动目标的多个成员组成的稳定的系统。

10、推广度:反映单项技术推广程度的指标。它是指实际推广规模占应推广规模的百分比。

11、推广率:评价多项农业技术推广程度的指标。它是指已经推广的科技成果项数占成果总项数的百分比。

12、推广指数:是反映技术推广状况的综合指标,可比较全面的反映成果推广的状况。

以上3个的公式见课本328 页

二、知识点

1、中外历史上最早的有组织的农业推广活动是哪年发生的什么事件?

1847 爱尔兰马铃薯晚疫病

2、莫里哀法 地学院法 布的时间、内容。

1862 年该法规定 给各州一定面积的联邦公有土地 卖以筹集资金 办农业高等教育。

3、农业推广的实质是什么?

(1)是一种有组织的职业活动(2)是改变农民行为的过程(3)体现了国家和农民的双重利益

4、农业推广的功能有哪些

(1)直接功能:①增进农民的基本知识②提高农民的生产与生活技能③改变农民的观念态度和行为④增强农民的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

(2)间接功能:①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②提高农业生产与经营效率③改善农村社区生活环境及生活质量④优化农业生态条件⑤促进农村组织发展⑥执行国家的农业计划、方针和政策

5、农业推广学的理论框架。(P13)

由图可以看出:农业推广工作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包括两个基本的子系统。即推广服务系统和目标团体系统,前者是指推广人员、组织结构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与环境,后者是指推广对象,农村居民为主、社会结构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与环境。沟通与互动是这两个系统的联系方式,推广服务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相应的外部宏观环境,包括政策与法律环境、政府机构设置与组织体系、经济与结构性条件、社会文化环境以及农村区域环境等。

6、要构成行为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是哪些?

(1)行为的主体是人(2)行为是在人的意识支配下活动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方向性、遇见性和能动性(3)行为总是与一定的客体相联系的,并作用于客体 (4)行为总要产生一定的结果,其结果与行为的动机目的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7、人的行为具有哪几个特征?

①目的性②调控性③差异性④可塑性⑤创造性

8、行为是如何产生的?行为产生的机理?

人的行为产生的具体过程是,当一个人产生某种需要而尚未得到满足,就会处于一种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当中,此时若受到外界条件的刺激,就会引起寻求满足的动机;在动机的驱使下,产生欲满足此种需要的行为,然后向着能够满足此种需要的目标前进;当他的行为达到目标后,也就是需要得到了满足,原先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就会消除;而后又会有新的需要和刺激,引发新的动机,产生新的行为。如此周而复始,不断产生新的行为。

结合P21 页图记忆

9、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及各层次间的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43 年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论”,把人类的需要层次划分为5个层次,认为人类的需要是以层次的形式出现的,按其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顺序。由低级到高级呈梯状排列: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各层次间的关系为:(1)需要有高级和低级之分

人同时存在许多需要(3)需要满足的顺序(4)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会产生新的需要(5)越是高层次的需要越反映出人类的本质特征。

10、动机对行为的影响表现为哪三大作用?

(1)始发作用:行为过程的前提

(2)导向作用:保证动机和结果一致的指针

(3)强化作用。

11、强化理论的核心:行为强化

12、根据期望理论:一个人追求某一目标的行为动机的强决定于哪两个因素(1)效价(2)期望值

13、农民的哪些行为与农业推广关系密切?P27

(1)农民的社会行为(2)农民的经济行为(3)科技采用与购买行为

14、农民的投入行为受哪些因素影响?

(1)户均收入水平(2)农民文化程度(3)农业经营规模(4)家庭经营结构(5)农业的比较利益

15、农民科技购买动机有哪些类型?

(1)求新购买动机(2)求名购买动机 (3)求同购买动机

(4)求实购买动机 (5)信任购买动机 (6)惯性购买动机

16、农民科技购买的行为过程要经过哪5个阶段?

(1)知晓阶段(1)了解阶段(3)喜欢阶段(4)确信阶段 (5)购买阶段

17、农民科技购买行为类型有哪些?

(1)理智型(2)冲动型(3)经济型(4)习惯型

(5)不定型

18、农民行为改变的顺序是怎样的?

(1)知识的改变(2)态度改变(3)个体行为改变

(4)群体行为改变

19、简述群体行为改变的方式?

(1)参与性改变:改变的权力来自于下面,改变持久而有效,适合成熟水平较高的群体。

(2)强迫性改变:改变的权力来自于上面,带有强制性,适合成熟水平较低的群体。

20、农民行为改变的方法:(1)行为强制(2)咨询建议

(3)教育培训(4)行为操纵(5)提供物质条件(6)提供服务

21、沟通的核心基础是:沟通过程中信息的传递和理解。

22、根据沟通者之间有无组织关系依托,沟通可分为哪几类?

(1)正式沟通:自上而下的沟通、自下而上的沟通、平行沟通

(2)非正式沟通。

23、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的特点各是什么?

单向沟通:沟通过程中传送者与接收者地位不变。

双向沟通:沟通过程中传送者与接收者地位不断交换。信息与反馈往返多次。

24、根据农业推广中的不同的传播路线,常见的沟通渠道有哪5种类型?

(1)链式沟通:单串型(2)轮式沟通:饶舌型(3)Y 式沟通(4)扩散型沟通(5)全通道型沟通

25、简述农业推广沟通的过程。

农业推广沟通的一般过程是:农业推广人员进行农业信息准备→进行

编码→信息传递→信息接收→信息译码→信息反馈。它包括了6个阶段:农业信息的准备阶段、编码阶段、传递阶段、接收阶段、译码阶段、反馈阶段。

26、农业推广沟通的技巧有哪些?

(1)首因效应——第一映像 2)做农民的知心朋友(3)心理认可(顺应迁就)→同化(入乡随俗)→内化(自觉接受并采用)(4)引发农民的兴趣 5)利用成功者的晕轮效应 6)借助农民的风俗习惯 7)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27、农民在创新技术采用过程中,从认识到行动经历的几个不同阶段?以及各个阶段应采用的推广方法是什么?

创新采用过程分为以下五个阶段(1)认识阶段:是农民最初听到或通过其他途径意识到某项创新存在但未得到详细信息的阶段。采用大从传播法。(2)兴趣阶段:是农民看到该项创新对他有用而且可行的阶段。采用项目试验、示范和农户访问法。(3)评价阶段:是农民联系自己实际情况对采用创新作出利弊评价的阶段。采用小组讨论法。(4)试验阶段:是农民进行小规模试验的阶段。采用巡回指导法。(5)采用(或放弃)阶段:是农民根据试验结果决定采用还是放弃创新的阶段。采用咨询和服务配套法。

28、罗杰斯把创新采用者分为:创新者、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晚期多数、落后者。

29、创新具的特征:(1)相对优越性 2)一致性

(3)复杂性 4)可实验性 5)可观察性

30、农业推广方法的类型及其特点。

(1)大众传播法。特点:信息传播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信息传播具有很好的时效性、信息沟通一般是单向性。

(2)集体指导法。特点:指导对象较多、推广率较高、易于双向沟通、信息反馈及时、共同问题易于解决、特殊要求难以满足。

(3)个别指导法。特点:针对性强、沟通的双向性、信息发送量的有限性。

31、简述农户访问的优缺点。

优点:(1)推广人员可以从农户那里获得直接的原始资料

(2)与农民建立友谊,保持良好的公共关系(3)容易促使农户采纳新技术(4)有利于培育示范户及各种义务领导人员(5)有利于提高其他推广方法的效果。

缺点:(1)费时、投入经费多(2)访问的用户较少(3)访问的时间有时与农民的休息时间有冲突。

32、我国目前农业推广最有效的方法:示范参观

33、如何选择适合的农业推广方法:

(1)考虑不同类型技术的特点(2)考虑不同推广对象的特点(3)考虑推广的不同阶段的特点 4)考虑农业推广组织的资源状况。

34、按试验的性质划分,农业试验可分为:

(1)技术适应性试验(2)探讨性开发试验(3)综合性试验。35、农民的学习具有哪些特点?

(1)学习目的明确 2)有较强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 (3)精力分散、记忆能力较差 4)学习时间有限(5)农民之间的相互学习。

36、简述述农业科技成果构成的条件。

答:农业科技成果的构成应具备四个工作步骤、三种创新、两点意义和一个前提。

(1)四个工作步骤:a、必须经过严格的选题、论证和总体方案的设计;b、必须经过观察、思维和试验验证;c、必须经过示范、推广和生产应用;d、必须经过总结和完善提高。

(2)三种创新:新发现、新发明、新改进。

(3)两点意义:理论上的学术价值、生产上的使用价值。

(4)一个前提:得到社会的认可。

37、按成果的应用性质分,农业科技成果可分为哪几类?它们的价值体现分别是什么?

(1)基础性研究成果。价值体现:应用性研究成果和开发性研究成果的源泉,为应用技术研究提供依据、途径和方法,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是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源泉。

(2)应用性研究成果。价值体现:可以直接或间接应用于生产的实用技术或物化类技术产品因而不具备典型的商品特性。潜在生产力。(3)开发性研究成果。价值体现:现实的生产力。

38、科技成果的周期性是怎样构成的?

由4个时期构成:投入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39、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1)项目推广 (2)综合服务 (3)经营服务和咨询服务 (4)技术承包 (5)技术转让 (6)技术入股 (7)技术开发(8)公

司、企业(9)民间组织加农户(10)科技特派员。

40、如何对农业推广项目进行选择?选择原则和依据。

选择原则:项目的先进性、项目的成熟性、项目的适应性。

选择依据:国家的需要、市场的需要、农民的需要、专家的需要。41、农业推广组织的类型:

(1)行政型农业推广组织(2)教育型农业推广组织(3)项目型农业推广组织(4)企业型农业推广组织(5)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

42、国外较成功的农业推广服务体系有何共同特点:

(1)层次分明、结构完善(2)经费来源以财政拨款为主(3)加强农业推广的立法,以法保推广、以法促推广(4)农业教育、科研、推广职责分明、又密切合作(5)重视提高推广人员素质。

43、农业推广人员的职业特征是什么?

(1)农业推广工作的公益性,行政管理方面的职能,公益性服务的管理职能。(2)农业推广工作是有一定体力劳动性质的脑力劳动。(3)农业推广工作的工作对象主要是农村农民。(4)农业推广工作内容具有综合性特点。(5)劳动形式主要是个体的分散劳动为主。(6)工作的地点和时间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7)农业推广工作效果的综合性和迟滞性

44、农业推广人员要求具备的素质:心理品质、业务素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

45、对推广人员进行管理的方法有:经济方法、行政方法、思想教育方法、精神激烈法、法律方法。

46、农业推广工作评价的作用有:认可作用、决策作用、学习作用、强化责任作用、增强能力作用。

47、评价资料的收集方法:访问法、直接观察法、问卷调查法、重点调查法、典型调查法、抽样调查法。

三、论述题

1、试述如何克服农业推广沟通的障碍。P57

农业推广沟通的障碍包括:(1)语言障碍。由于语音、语义差异造成隔阂。一是不同的语系和语支产生交流困难;二是语义不明造成歧义;三是语构不当造成费解。(2)习俗障碍。包括不同理解习俗带来的误解和不同的时空习俗大爱来隔阂。推广人员应重视农民的礼节性举动,掌握适当的相处方式和谈话距离。

(3)观念障碍。包括封闭观念排斥沟通障碍和僵化观念窒息沟通。(4)角色障碍。包括年龄不同可能形成“代沟”、专业不同可能形“行沟”和地位不同可能形成“位沟”。(5)心理障碍。认知不当、情感失控、态度欠佳导致沟通障碍。(6)组织障碍。层次过多造成信息失真、条块分割造成沟通“断路”、渠道单一造成信息不足。(7)现有推广体系的障碍。

2、试述农业创新的扩散过程。P67

创新扩散是指某项创新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一定的渠道,在某一社会系统的成员之间被传播的过程。创新扩散有四个要素:创新、传播渠道、时间、社会系统。农业创新扩散过程的4个阶段:①突破阶段 关键阶段 自我推动阶段 浪峰减退阶段。

试述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问题与对策。P186

问题一农业科技推广投资不足。((1)投资总量不足,经费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一般性农技推广事业 2)投资结构不合理。)问题二农技推广队伍总体素质不高。(包括专业结构不合理、非专业技术人员过多、知识断层和知识老化。)问题三农业推广体制不尽合理。(包括:①至上而下的推广模式 专业站所各自为阵 人员分割严重④多元化组织机制缺乏协调。)问题四农技推广方式和方法与市场经济的需要不相适应。(包括:依靠行政命令式搞推广的做法依然存在,自上而下的技术推广方式使有限的项目经费难以产生应有的效益,尚未建立有效的费用共担机制。)问题五农技推广制度和政策不完善,还存在缺陷。(包括对农技推广事业单位的定性随意性较强,缺乏明确的划分

全额与差额的政策,人员管理政策不够严密,导致推广机构非专业人员增加。)

对策:

(1) 构建政府推广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相结合的多元化合作推广体系。

(2)加强农业推广人员管理,建设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 (3)

加强农业推广,培育积极的用户系统,完善农业技术市场,扩展服务领域。 (4)完善“产学研”合作模式,促进科研教育推广有效结合。

(5)加强农业推广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农业科技推广传播效率 (6)适当增加农业推广投资总量改善结构完善经费投入机制 (7)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

农业推广学——简答题

简答题(自考班) 1.简述农业推广的社会功能。(1) 2.简述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主要特点。 3.简要回答农业创新的扩散过程(简述农民对农业创新的采用过程)。(3) 3.进步农民策略理论的缺陷有哪些? 4.农业推广工作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4.简述农业推广的原则(农业推广工作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4.简述农业推广过程一般程序及应用。 4.简述农业推广项目准备工作的程序。(5) 4.农业推广项目的主要来源有哪四个方面?(5) 4.简述选择推广项目应遵循的原则。(5) 5.简述组织结构的主要内容。(6) 5.简述有效组织设计特征。(6) 5.简述农业推广组织的职能。(6) 5.农业推广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6) 6.简述农业推广计划的特点。(5) 6.简述农业推广计划制定的原则。(5) 6.试述制定农业推广计划的方法。(5) 6.农业推广计划的执行和实施中应着重抓好哪几个环节?(5) 6.简述农业推广计划验收方式。(5) 7.简要回答农民学习的特点(简述农业推广教育对象的学习特点)。(2) 7.简述贫困地区农民的心理背景。(2) 7.简述农民采用新技术的一般心理过程。(2) 7.简述农业推广教育的特点。 7.简述农业推广教育内容的实用性? 8.简要回答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基本模式。(8) 8.衡量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状况的指标体系有哪些?(8) 8.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制约因素主要有哪些?(8) 8.简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8) 8.简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方式。(8) 8.农业开发研究包括哪些方面?(8) 9.农业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主要有哪些方面?(7) 9.简述农业推广人员的地位。(7) 9.简述农业推广人员的作用。(7)

农业推广学复习要点课后复习题

第一章导论 1、农业推广p6 现代农业推广就是一项旨在开发人力资源的涉农教育与咨询服务工作。推广人员通过沟通及其她相关方式与方法,组织与教育推广对象,使其增进知识,提高技能,改变观念与态度,从而自觉自愿地改变行为,采用与传播创新,并获得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来解决其面临的问题,最终实现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与农村,增进社会福利的目标。 2、推广服务系统目标团体系统P10 农业推广工作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包括两个基本的子系统,即推广服务系统与目标团体系统,前者就是指推广人员、组织结构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与环境,后者就是指推广对象、社会结构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与环境。 3、美国的合作农业推广法《史密斯—利弗法》最早就是于1914年通过的。 4、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推广法规《农业推广规程》就是于1929年公布的。 5、怎样理解农业推广的发展趋势?P3-4 4个方面:一就是推广工作的内容已由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拓展到生产与生活的综合咨询夫妇。二就是推广对象的范围扩大(不只限于农民、农村妇女、农村青少年、农村老年等农村民众,还包括农业经营者、农民基层组织与一般消费者)。三就是推广人员与组织机构多元化(目前影响较大的主要有行政型、教育型、项目型、企业型与自助型5种)。四就是推广方法与方式更加重视以沟通为基础的现代信息传播与教育咨询方法。 6、当代世界农业推广模式主要有哪些类型?P4-5 五大类型:传递服务模式、合同约束模式、意识启蒙模式、参与服务模式、综合咨询模式(详细内容较多,瞧书!) 7、现代农业推广的主要特征有哪些?P6 推广的内容已由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拓展到了推广对象生产与生活的综合咨询服务; 推广的目标由单纯的增产增收发展到促进推广对象生产的发展与生活的改善; 推广的指导理论更强调以沟通为基础的行为改变与问题解决原理; 推广的策略方式更重视由下而上的项目参与方式; 推广方法重视以沟通为基础的现代信息传播与教育咨询方法; 推广组织形式多元化; 推广管理科学化、法制化; 推广研究方法更加重视定量方法与实证方法。 8、农业推广的社会功能有哪些?P6-7 直接功能: 增进推广对象的基本知识与信息; 提高务农人员的生产技术水平; 提高推广对象的生活技能; 改变推广对象的价值观念、态度与行为; 增强推广对象的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 间接功能: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提高农业生产与经营效率; 改善农村社区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 优化农业生态条件; 促进农村组织发展;

实验指导书农业推广学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农业技术推广学》实验指导书 适用专业:植物科学与技术、园艺、植物保护 开课院系:植物科学学院农学系进行学期:第7学期 实验学时:10 编写人:李海波 编写时间:2010年10月 植物科学学院

实验一推广试验设计 一、实验目的: 一个错误的试验设计不可能得出正确的实验结果。通过以目前国家或地区重点推广的农业大田作物、蔬菜、果树等栽培技术或新品种,或者与你本人毕业论文有关的内容为题目,设计一个试验,从而掌握试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巧,理解试验设计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二、实验学时: 本实验共2 学时。 三、方法步骤 (一)试验的题目 (二)作者及单位 (三)导言 1、试验的意义 2、国内外研究进展(查阅5篇以上文献) 3、试验的目的 (四)材料与方法 1、试验地选择及概况(气候、土壤、人文、生态条件) 2、试验设计 ★设计方法 ★处理数 ★重复数 ★小区面积 ★试验所需的物品(化肥、种子、农药等) 3、试验方法 ★田间观察的项目 ★测定指标(生理生化指标、产量指标、经济指标)

★指标测定方法及所需的化学试剂 4、统计方法 四、实验内容 主要根据学生本人的本科学位论文所要求的格式,结合自己的实验实习完成一个科学标准的试验设计。 五、实验报告: 按照方法步骤的要求设计一个试验。 实验二农业推广现状调查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农业推广现状的调查,掌握所在地区的农业生产现状,农业推广的力量分布、推广水平的高低、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农业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求扩大农业推广规模和提高农业推广质量的途径和措施。 二、实验学时: 本实验共2 学时。 三、方法步骤 调查以个体为单位,调查范围可以是一个乡或县,鼓励在自己家乡范围进行。 (一)搜集资料通过农业推广地区的政府、主管部门、农业规划、统计部门等途径,广泛搜集本地区的有关资料 1、本地区农业生产情况统计,如国土面积、耕地草场、作物布局、生产能力、水平、经营效益、政策法规、劳动者的素质等。 2、党委政府对本地区农业及农业发展规划,包括中长期规划,近期规划与要求等。

农业推广学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推广学》课程教学规范 I、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农业推广学是专门研究农业推广的理论和方法,并指导农业推广实践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科学。与农村社会学、教育心理学、行为学以及农学等许多自然科学关系密切。它是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本科的主干课程,农学、植保、园艺、畜牧兽医等专业的选修课程。农业推广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通过农业推广,把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及新信息推广到农村、农业、农民中去,改变推广对象行为,促进农业创新扩散,满足推广对象需要,解决推广对象所面临的问题。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H、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和要求是使学生: 1能全面和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农业推广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原理,包括农业的创新扩散、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心理、推广行为、推广沟通、推广教育和推广组织等。 2理解农业推广的方式与方法,包括集体指导方法、个别指导方法和大众传媒方法等。 3掌握过硬的推广实践技能,如试验与示范、信息服务、经营服务、语言与演讲和推广工作评价等。 4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成为一个一专多能的多面手。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农业推广理论、方法与技能,将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及新信息推广到农村、农业、农民中去,能真正服务于农村、农业和农民。 皿、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和内容 第一章绪论 1.1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农业推广的发展史; 2理解农业推广的基本内涵以及中国特色的农业推广概念的界定; 3理解农业推广工作的方针和任务; 4掌握农业推广的性质,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 1.2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农业推广发展的历史与模式 一、我国古代的农业推广 “农业推广”一词的起源。

农业推广学_在线作业_A

农业推广学_在线作业_A 一 单项选择题 1. (5.0 分) 技术 教育 推广服务 咨询 知识点: 用户解答: 推广服务 2. (5.0 分) 经济 技术 人力 自然 知识点: 用户解答: 人力 3. (5.0 分) 动机 期望 农业推广的框架模型中包含( )和目标团体两个子系统。 农业推广是一项旨在开发农村( )资源的农村教育与咨询服务工作。 由需要及外来刺激引发的,为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活动的意念或想法是( )。

激励 目标 知识点: 用户解答:动机 4. “推广教育”一词,是()于1873年首先使用的,用来描述当时大学面向社会,到校外进行农业教育活动的教育创新。 (5.0 分) 耶鲁大学 牛津大学 剑桥大学 哈佛大学 知识点: 用户解答:剑桥大学 5. 一个人把信息同时传递给若干人,若干人再反馈给这个传送信息的人,这种沟通形式可称之为()。 (5.0 分) 轮式沟通 扩散型沟通 链式沟通 全通道型沟通 知识点: 用户解答:轮式沟通

6. (5.0 分) 马斯洛 沃隆 奥利弗·詹姆斯 斯金纳 知识点: 用户解答: 马斯洛 7. (5.0 分) 大众传播 集体指导 个别指导 单向沟通 知识点: 用户解答: 个别指导 8. (5.0 分) 互动的 静态的 动态的 流动的 期望理论由( )提出。 信函咨询属于一种( )方法。 合理的组织设计包括了组织结构设计和运行过程中相关内容的设计。也就是对组织活动和组织结构的整体设计过程。现代组织设计理论是( ),是在组织运行中合理地解决机构本身障碍性问题的系统方案。

知识点: 用户解答: 动态的 9. (5.0 分) 斯金纳 奥利弗·詹姆斯 沃隆 马斯洛 知识点: 用户解答: 斯金纳 10. 创新的采用是指某一个体从最初知道某项创新开始,对它进行考虑、做出反应、到最后决定在生产实践中进行实际应用的过程。在农业生产中,它通常是指个体农民对某项技术选择、接受的( )。 (5.0 分) 行为 过程 观念 方式 知识点: 用户解答: 行为 11. (5.0 分) 单向沟通 个别指导 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由( )提出。 电话咨询属于一种( )方法。

2017年6月西南大学网教[1116]《农业推广学》

1、答:一是农技推广与农业推广区别。在内容的宽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以及逻辑结 构上均不同,农技推广其内容侧重于技术成果,其指导思想着眼于解决技术问题,严 格地说,我国的农技推广不能称为“推广”,而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技术扩散”的过程,或可称技术传播、技术普及;二是主要特征比较:狭义农业推广以“技术指导” 为主要特征,广义农业推广以“教育”为主要特征,现代农业推广以“咨询”为主要 特征。 2、答: (1)经营条件的影响 中等规模经营的农户采用农业新技术比小规模经营农户增加。在我国,就种植业来说,土质不同,土地分散。这种很小规模的生产,从采用创新方面看显然是一种制约因素。(2)农业创新本身的技术特点的影响 农业创新自身的技术特点对其采用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第一,技术的复杂程度。第二,技术的可分性大小。第三,技术的适用性。 (3)农民自身因素的影响 农民的年龄;户主文化程度;家庭关系的影响:①家庭的组成。②户主年龄与性别。 ③农业经营和家庭经济计划。④亲属关系和宗族关系。 (4)其他社会、政治因素 社会价值观的影响;社会机构和人际关系的影响;政治因素的影响。 4、答:规律:(1)服从;(2)从众;(3)相容;(4)感染与模仿。 心理定势是认知偏见或偏差,是不正确的认知及其效应。首先,利用心理定势扩大农 业推广组织的影响,树立农业推广组织的良好形象;利用移情效应,推出最优质的技 术或产品,赢得广大农民的好感,带动其它技术、产品的推广;利用晕轮效应,请一 些农民喜欢和信任的人帮助,也会带来良好效果。其次,防止农民心理定势对农业推 广的消极影响。对有些与农民心理定势相冲突的推广目标,要采用适当策略,打破心 理定势,避免受心理定势的阻碍。 5、特点学习目的明确;较强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精力分散,记忆力较差;学习时 间有限;农。 选择示范户的标准: 在农业推广工作中选择科技示范户,在农村一般都会有带动型,追随型和潜力开发型 农民,选择带动型的农民使用新的科技成果,在取得了成果后使其他的追随型和潜力 开发型的农民也自发的追随,利用农民的追求利益和从众的心理进行推广工作;

自考农业推广学章节复习要点

目录 第一章绪论 (2) 第二章农业推广简史 (4) 第三章农业推广学的基本理论 (5) 第四章农业推广程序和原则 (8) 第五章农业推广组织 (10) 第六章农业推广计划 (12) 第七章农业推广教育 (15) 第八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17) 第九章农业推广人员 (20) 第十章农业推广方式与方法 (22) 第十一章农业推广工作评价 (27) 【使用说明】选择题中加粗部分为参考答案;名词及问答题中有加粗的为近10年考过的题目,要重点复习!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农业推广是()。 A.一种发展农村经济的技术咨询活动 B.一种发展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技术宣传活动 C.一种发展农村经济的农村社会教育和咨询活动 D.一种发展物质、技术推销活动 2.狭义的农业推广,其工作业务范围大都以()。 A.畜牧业为主 B.种植业为主 C.林业为主 D.畜牧业和林业为主 3.广义的农业推广重点强调的是()为主 A.农村社会教育 B.种植业的发展 C.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 D.畜牧业和林业 4.广义农业推广强调()。 A.种植业生产 B.教育过程 C.信息传播 D.采用技术 5.进行“手、脑、身、心”四健教育的主要对象是() A.成年农民 B.农村青少年 C.农村妇女 D.农村老年人 6.现代农业推广的涵义更侧重于() A.新技术的传授 B.信息传播 C.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D.资源的利用 7.农业推广是一种特殊的农村社会教育活动。这种教育的出发点是() A.农民的数量 B.农民的需要 C.农民的素质 D.农业生产水平 8.农业推广是一种特殊的农村社会教育活动,这种教育的出发点是() A.国家的需要 B.农民的需要 C.社会的需要 D.农业的需要 9.农业推广在农业发展中的社会功能之一是() A.中介作用 B.科技成果的研究 C.科技成果的评价 D.科技成果的管理 10.农业推广的根本目的在于() A.提高产量 B.增加收入 C.采用新技术 D.发展生产力 11.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是()。 A.农民 B.农民行为 C.科技成果 D.推广机构 12.农业推广学科是()。 A.经济学科 B.技术学科 C.社会学科 D.行为学科 13.农业推广学作为一门学科首先在()。 A.美国形成 B.前苏联形成 C.英国形成 D.中国形成 14.关于农业推广学的性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是行为科学的一种 B.具有边缘性学科特性 C.具有单独的学科归属 D.属于农村社会科学的范畴 15.媒介是()中一个常用的概念。 A.教育学 B.经济学 C.社会学 D.传播学 16.“推广”一词的提出始于()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日本 17.国外使用“农业推广”一词最早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18.关于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科学技术与生产相结合的形式、特点、规律 B.作物生长发育规律 C.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扩散-接受”的形式、特点和规律 D.科技成果运用于农业生产中农民行为变革的特点和规律 19.公共关系指导、乡村领导人才培养和使用指导等活动内容属于() A.广义农业推广 B.狭义农业推广 C.非农业推广 D.传统农业推广 20.在农业发展机构(农业研究机构、院校)和目标团体(农民、农业生产经营者)之间发挥桥梁作用的

农业推广学 高启杰

1,推广一词起源于1866年英格兰,1914年美国出现农业推广 2,狭义农业推广:是一种单纯以改良农业生产技术为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为目标的农业推广活动。特点:以“技术指导”为特征的产中培训。 3.广义的农业推广:是西方国家广为流传的农业推广概念,它是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水平,市场成为主导因素以及提高生活质量为追求,目标的产物。特征:教育为主要特征。 4.现代推广方式:沟通与咨询 5农业推广的成果示范是农业推广常用的方法之一。 6农业推广服务工作效率的高低取决于以下几类因素:(1)推广服务系统的扩散效率(2)目标团体系统的接受效率(3)两个子系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效果(4)推广工作的外部环境 7农业推广对象是农业推广工作的服务对象 8行为的特征:目的性、调控性、差异性、可塑性、创造性。 9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1943年提出的,由低到高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10动机对行为的影响表现为以下三大作用:始发作用,导向作用,强化作用 11农民经济行为的特征:趋同性,保守性,短期性,个体性 12一个人追求某一目标的行为动机的强度。决定了他对可能达到目标的信心和对目标效价的重视程度 13人的动机是由内在需求和外来刺激引起的 14人的行为一部分是在后天生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 15正式沟通:自上而下的沟通、自下而上的沟通、横向交缠的沟通 16沟通的过程:S-M-C-R-F;S为传递着或信息来源;M为信息;C为途径或渠道;R为接收者;F为反馈 17沟通模型:通用的沟通模型、主导控制型农业推广沟通模型、参与式农业推广沟通模型。 18农业推广沟通的特点(1)农业信息具有不确定性、社会性、指导操作性(2)沟通媒介相对单薄和脆弱(3)接受者的差异大,思维局限性较大(4)沟通需要在了解农村社会背景的基础上进行(5)沟通主题的关系是多方面的:推广人员和农民的关系平等但角色有差异;推广人员应主动适应农民;双方互相影响单作用和性质不同。 19农业信息准备阶段(1)确定农业信息内容(2)确定信息接收者(3)确定信息传递时间 20扩散曲线是一条以时间为横坐标、以一定时间内的扩散规模为纵坐标画出的曲线。呈S型。 21大众媒介渠道:大众媒介渠道是指利用大众媒介传播信息的各种途径与方式。大众媒介通常有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大众媒介可以使某种信息传递到众多的受者,因而在创新采用的初期更为有效,可使潜在的采用者迅速而有效地了解到创新的存在。

农业推广学离线作业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农业推广学》课程作业 姓名:学号: 年级:2014秋学习中心: ————————————————————————————— 第一章序论 1.当代世界农业推广模式主要有哪些类型?答:五大类型:1、传递服务模式。2、合同约束模式。3、 意识启蒙模式。4、参与服务模式。5、综合咨询模式。 2.现代农业推广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答:农业推广集科技、教育、管理及生产活动于一身,具有系 统性、综合性及社会性的特点。 3.农业推广的主要社会功能有哪些? 答:一、直接功能1、增进农村居民的基本知识与信息;2、 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生产技术水平;3、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技能;4、改变农民的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5、增强农民的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二、间接功能1、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2、提高农业生产与经营效率;3、改善农村社区生活环境及生活质量;4、优化农业生态条件;5、促进农村组织发展;6、执行国家的农业计划、方针与政策。 4.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研究对象是推广对象在推广沟通过程中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行为变化的影响因素与规律、以及诱导推广对象自觉自愿改变行为的方法论。 5.根据农业推广的框架模型理论,怎样提高推广服务效率?答:1、推广服务系统的扩散效率。2、 目标团体系统的接受效率。3、两个子系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效果。4、推广工作的外部环境。 6.农业推广的相关学科主要有哪些?答:行为科学与管理科学是农业推广学理论结构的核心,经济 学、社会学、传播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以及农业推广工作实践是农业推广学的最要知识来源。 第二章农业推广对象行为改变 1.人的行为主要有哪些特征? 答:自发的、有原因的、有目标的、持久性的、可改变的。 2.需要层次论主要有哪些内容?答:“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类动机的发展和需要的满足密切相关, 人类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并认为人类的需要是以层次的形式出现的,按照其重要性和先后顺序,由低级到高级呈梯状排列。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3.群体成员的行为规律订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服从2、从众3、相容4、感染与模仿

农业推广学

农业推广学复习题 一、选择、填空 1、(产品专业化)推广方式的推广项目由商业组织制定,各种条件均由商业组织提供,农业推广被视为商品生产的一项基本投入。 2、“农业推广”一词的应用最早是在(美国1914年)。 3、按国家科委统计的口径,判定一项农业生产技术成果已推广,其推广度应等于或超过(20%)。 4、被称为“美国农业推广之父”的是(纳伯 (S.A.knapp))。 5、对于农业创新,从试行到采用所需要时间最少的是(落后者) 6、农业创新采用过程不包括(研发)阶段。 7、农业推广程序的服务步骤是指(物质和资金的供应过程)。 8、农业推广程序的基本步骤是(试验、示范和推广) 9、农业推广工作的评价可以主要从推广对象和(推广组织)两个方面来内容和标准进行。 10、农业推广工作评价是确定农业推广的(效果和价值)。 11、农业推广活动的实质是(组织和教育农民)。12、农业推广教育的特点不包括(正规性)。13、农业推广教育方法按传播方式分类,则不包括(书面方式)。 14、农业推广教育方式中走访农户是一种(个别教学法)。 15、农业推广人员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中具有的作用是(促进作 用)。 16、农业推广组织在形式 上是一种(服务机构)。 17、日本在1952年对农 业推广人员的任用资格 就作了相应规定,如对 “改良普及员”要求:大 学毕业,具有(6年)年 以上的研究和普及教育 经验者,可以免试任用。 18、实际推广规模除以应 推广规模再乘以100%,其 值表示(推广度)。 19、推广人员与农民在双 方自愿、互惠、互利的基 础上签定技术承包合同, 按合同规定推广技术。这 种推广方式是(技术承包 责任制)。 20、下列不属于农业知识 竞赛的形式是(高产擂台 赛)。 21、一般农业推广方式基 本特征是(推广项目由中 央制定,自上而下地制定 推广计划)。 22、依据一定的原则,由 农民自已拟定农业推广 计划,这种方式是(自下 而上的拟定方式)。 23、以下属于群众性农业 推广组织的是(农村专业 技术协会)。 24、应用于农业领域的各 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 新知识和新信息,统称为 (农业创新)。 25、用于评价多项农业技 术推广程度的指标是(推 广率)。 26、在农业推广工作评价 中,评价推广对象的标准 之一是(机构设置是否合 理) 27、在农业推广工作评价 中,有时需要计算有效推 广面积,有效推广面积等 于(推广面积×保收系 数) 28、在农业推广教育中, 成果示范是一种(群体教 学法)。 29、指令性推广计划主要 是指采用(行政干预)办 法启发教育农民采用新 技术和新成果的计划。 30、制定农业推广项目计 划准备工作的程序中,首 先要做的工作是(项目申 请)。 3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 技术推广法颁布是在 (1993年)。 32、组织的最大功能是 (产生新的生产力)。 33、构成农业发展支持系 统的要素有(政策、推广、 教育、研究、农业投入)。 34、计算采纳率指标时, 需要收集下列数据(总 推广对象数、采用创新的 推广对象数)。 35、农业创新的扩散过程 包括(突破阶段、紧要阶 段、跟随阶段、随大流阶 段) 36、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 是指(农业研究、农业教 育、农业推广) 37、农业科技成果的形态 有(物化产品、技术性产 品、技巧与技能、服务性 的知识产品) 38、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 方式有(经营服务方式、 技术承包方式、技术咨 询、技术培训、技术资料 等服务方式) 39、农业推广计划按管理 形式分类一般可分为(指 令性推广计划、指导性推 广计划)。 40、农业推广计划的实施 指导分为(技术指导、经 营管理指导) 41、农业推广教育的特点 有(普及性、实用性、实 践性、时效性)。 42、农业推广学的研究方 法涉及以下(推广理论和 方法论、具体研究方法与 形式、各种研究技术)等 几个层面。 43、我国应用较普遍的农 业推广方式有(按项目推 广方式、技术承包责任制 方式、农业知识技术竞赛 方式、技术、信息和经营 服务相结合方式)。 44、下列属于大众传播媒 体的是(报纸、广播、农 业书籍、陈列品、录象 带)。 45、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率 的基本因素有(转化周 期、转化成果数) 46、影响农民学习能力的 主要因素有(年龄、受教 育程度、心理背景)。 47、与普通学生相比,农 民在学习新技术和知识 过程中,具有以下显著的 特点:(①学习目的明确 ②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 较强③精力分散宾影响 记忆力④负担重、学习时 间少⑤农民之间经常互 相学习)。 48、在农业推广工作评价 中,收集评价资料的方法 有(观察法、比较法、访 问法、问卷法、讨论法)。 49、农业知识竞赛的方式 有四种,它们是当众演 讲、集中考试、书面答题 和现场竞赛。 50、根据采用创新的时间 先后,将创新采用划分 为:(创新者)、早期采

西南大学[1116]《农业推广学》在线作业答案

单项选择题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推广的推动力是()。 1.市场需求 2.农民需要 3.政府需要 4.政府政策导向 2、在我国,首创试验、示范、培训、推广相结合的传播范例的官员是()。 1.李煦 2.后稷 3.赵过 4.贾思勰 3、下列不属于农业推广人员职称的是()。 1. F. 农民技术员 2.助理农艺师 3.总农艺师 4.高级农艺师 4、下列不属于农业推广工作评价原则的是()。 1.实事求是的原则 2.唯一差异的原则 3.资料可比原则 4.综合效益原则 5、人员构成合理的县级推广机构中,高中初级人员比例大体为()。

1.1:4:6 2.1:5:9 3.1:2:3 4.1:3:5 6、最早传播西方农业科技的著作是()。 1.《农政全书》 2.《齐民要术》 3.《农桑辑要》 4.《农书》 7、美国推广史上极力主张由农学院来做农业推广,坚持把农业推广作为学院工作的一部分是( 1.瑞安(Ryan) 2.罗杰斯(E.M.Rogers) 3.巴特菲尔德(Kenyonl Butterfield) 4.纳伯(S. A.knapp) 8、依据()分类可以把农业科技成果分为基础性、应用性、开发性研究成果三大类。 1.成果性质 2.对象 3.表现形式 4.任务 9、农业推广教育的主要对象是()。 1.农村基层干部 2.青年学生

3.基层推广人员 4.成年农民 10、 创新扩散S型曲线是一条以时间为横坐标,以()为纵坐标绘成的曲线. 1.地点 2.采纳者累计数 3.采纳者人数 4.时间 11、下列推广方法中不是双向沟通的是()。 1.大众传播法 2.集体指导法 3.个别指导法 4.方法示范 1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推广的原动力是()。 1.农民需要 2.政府需要 3.市场需求 4.政府政策导向 1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史密斯-利弗法》,从而奠定了美国合作推广体系。 1.1914 2.1924 3.1904

02678-农业推广学

高纲1700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2678农业推广学 扬州大学编(2017年)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Ⅰ 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农业推广学》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一门重要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应考者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农业推广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熟练运用农业推广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解决农业推广中出现的问题,了解农业推广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培养专门的应用人才。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共分十章。通过自学要求应考者对农业推广有一个全面和正确的理解。具体应达到以下要求:.掌握与农业推广有关概念、理论和实践,熟练掌握农民行为改变规律、农业推广的信息沟通和服务要领、科技成果推广的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了解农业推广人员的管理和项目计划与管理,熟悉农业推广工作的评价方法。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农业推广学》是与农村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心理学、行为学、传播学、经济学以及农业种养殖学等自然科学关系密切的一门新型的、交叉性学科,上述学科和农业推广工作实践是农业推广学的知识来源,行为学和管理学是农业推广学理论结构的核心。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农业推广学》的重点也即难点部分为全面正确理解课程中出现的各种概念、原理,熟练掌握各种农业推广方法、途径的选择技巧以及综合运用的要领。次重点为农业推广的基础知识,如推广对象的行为特征、沟通构成的要素要领、农业推广的程序与方法、农业推广的信息服务、组织管理、人员管理、项目计划和管理以及农业推广工作的评价等。一般掌握的为农业推广工作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 Ⅱ 考核目标 识记(Ⅰ):要求考生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有关农业推广学的基本概念、原理等相关的内容,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

农业推广学相关复习题与答案

农业推广 1.农业推广的内容、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1)内容: 1、狭义的农业推广:把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式、方法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在生产中应用,从而增加产品产量和经济收入的活动。 2、广义农业推广涵义:是狭义推广的拓展和进步,其内涵既包括狭义推广的产中技术指导,又包括产前咨询指导和产后的销售服务;还包括教育培训农民和组织农民经营。 3、现代农业推广的涵义:应用农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采取培训、咨询、成果示范和物质服务等形式,利用现代化传播媒媒介为手段,将农业新成果、新信息,扩散普及应用到三农中去,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三农综合发展和农业三态效益全面提高的一种专门活动。 2)地位: 农业推广、农业研究、农业教育三大支柱,互为因果、互相促进、同等重要! 3)作用: 是农业科技成果质的再完善;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 2.农业推广学的性质、任务、和研究对象是什么? 1)性质:农业推广的性质属于教育范畴,是多种内容和形式相结合的农 村社会教育,是农村智力资源的开发,而不是单纯的生产技术的推广 应用。

2)任务: (1)揭示农民应用农业科学技术过程中行为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2)研究总结各国农业推广产生与发展历史; (3)研究探讨农业推广机构;(4)研究探讨有效的农业 3)研究对象: 农业推广学理论部分包括:农业创新的传播扩散原理;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农民行为特点转变原理;农业推广学的产生与发展史;农业推广与外部环境关系;社区发展理论;农业推广学研究方法 农业推广技能部分包括:推广的程序与方式、方法;试验与示范;信息服务;经营服务;写作与讲演;计划的管理与评价;推广人员管理与培训;农业推广教育 3.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科学必须具有新的发现和学术价值;技术必须具备发明创新和应用价值 联系:科学的使命是运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反复观察、实验、分析、归纳、抽象、概括,最后形成认识;并在实践中加以验证,揭示事物存在的本质形式及发展规律。技术的社会职能是基于某一领域和相关领域已知的科学知识,经过试验研究,开发出的能够支配、改造和利用自然客观事物的途径、方法和技能。 4.农业科技成果的内涵及属性? 内涵:是科学与技术的统一体,它既包含有认识自然的理论知识,又含有支配和改造自然的技术方法。 属性:科技成果的社会属性;科技成果的自然属性;科技成果的商品属

18秋西南大学《1116农业推广学》在线作业

单项选择题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推广的推动力是()。 A. 政府政策导向 B. 市场需求 C. 农民需要 D. 政府需要 单项选择题2、在我国,首创试验、示范、培训、推广相结合的传播范例的官员是()。 A. 后稷 B. 赵过 C. 李煦 D. 贾思勰 单项选择题3、下列不属于农业推广人员职称的是()。 A. 农民技术员 B. 助理农艺师 C. 高级农艺师 D. 总农艺师 本题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4、下列不属于农业推广工作评价原则的是()。 A. 综合效益原则 B. 实事求是的原则 C. 唯一差异的原则 D. 资料可比原则 本题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5、人员构成合理的县级推广机构中,高中初级人员比例大体为()。 A. 1:2:3 B. 1:3:5 C. 1:4:6 D. 1:5:9 单项选择题6、最早传播西方农业科技的著作是()。 A. 《农桑辑要》 B. 《齐民要术》 C. 《农政全书》 D. 《农书》 本题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7、美国推广史上极力主张由农学院来做农业推广,坚持把农业推广作为学院工作的一部分是( )。 A. 罗杰斯(E.M.Rogers) B. 瑞安(Ryan) C. 纳伯(S. A.knapp) D. 巴特菲尔德(Kenyonl Butterfield) 本题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8、依据()分类可以把农业科技成果分为基础性、应用性、开发性研究成果三大类。 A. 成果性质 B. 表现形式 C. 对象 D. 任务 单项选择题9、农业推广教育的主要对象是()。 A. 农村基层干部 B. 基层推广人员 C. 青年学生 D. 成年农民 本题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10、 创新扩散S型曲线是一条以时间为横坐标,以()为纵坐标绘成的曲线. A. 时间 B. 地点 C. 采纳者累计数 D. 采纳者人数 本题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11、下列推广方法中不是双向沟通的是()。 A. 大众传播法 B. 集体指导法 C. 个别指导法

《农业推广学》1-3章复习要点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农业推广是()。 A.一种发展农村经济的技术咨询活动 B.一种发展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技术宣传活动 C.一种发展农村经济的农村社会教育和咨询活动 D.一种发展物质、技术推销活动 2.狭义的农业推广,其工作业务范围大都以()。 A.畜牧业为主 B.种植业为主 C.林业为主 D.畜牧业和林业为主 3.广义的农业推广重点强调的是()为主 A.农村社会教育 B.种植业的发展 C.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 D.畜牧业和林业 4.广义农业推广强调()。 A.种植业生产 B.教育过程 C.信息传播 D.采用技术 5.进行“手、脑、身、心”四健教育的主要对象是() A.成年农民 B.农村青少年 C.农村妇女 D.农村老年人 6.现代农业推广的涵义更侧重于() A.新技术的传授 B.信息传播 C.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D.资源的利用 7.农业推广是一种特殊的农村社会教育活动。这种教育的出发点是() A.农民的数量 B.农民的需要 C.农民的素质 D.农业生产水平 8.农业推广是一种特殊的农村社会教育活动,这种教育的出发点是() A.国家的需要 B.农民的需要 C.社会的需要 D.农业的需要 9.农业推广在农业发展中的社会功能之一是() A.中介作用 B.科技成果的研究 C.科技成果的评价 D.科技成果的管理 10.农业推广的根本目的在于() A.提高产量 B.增加收入 C.采用新技术 D.发展生产力 11.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是()。 A.农民 B.农民行为 C.科技成果 D.推广机构 12.农业推广学科是()。 A.经济学科 B.技术学科 C.社会学科 D.行为学科 13.农业推广学作为一门学科首先在()。 A.美国形成 B.前苏联形成 C.英国形成 D.中国形成 14.关于农业推广学的性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是行为科学的一种 B.具有边缘性学科特性 C.具有单独的学科归属 D.属于农村社会科学的范畴 15.媒介是()中一个常用的概念。 A.教育学 B.经济学 C.社会学 D.传播学 16.“推广”一词的提出始于()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日本 17.国外使用“农业推广”一词最早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18.关于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科学技术与生产相结合的形式、特点、规律 B.作物生长发育规律 C.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扩散-接受”的形式、特点和规律 D.科技成果运用于农业生产中农民行为变革的特点和规律 19.公共关系指导、乡村领导人才培养和使用指导等活动内容属于() A.广义农业推广 B.狭义农业推广 C.非农业推广 D.传统农业推广 20.在农业发展机构(农业研究机构、院校)和目标团体(农民、农业生产经营者)之间发挥桥梁作用的

【西大2017版】[1116 ]《农业推广学 》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

1:[论述题] 1、请解释农业推广学的含义。 2、请解释狭义、广义和现代农业推广的区别。 3、简述现代农业推广的主要特征。 4、简述创新扩散的主要过程。 5、简述创新扩散中采纳者的分类以及各自的特点。 6、试述创新扩散的周期性规律。 7、简述农业创新本身技术特点如何影响创新扩散。 8、简述影响创新扩散的农民自身因素。 9、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运行机制有哪些? 10、请解释农业科技成果的含义。 参考答案: 1、农业推广学――就是研究如何向农村传播和扩散新的信息、成果和知识,如何用教育、沟通、干预等的方法促使农民自觉采用创新成果,如何使农业、农村的发展尽快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轨道的一门学科。 2、答案要点:一是农技推广与农业推广区别。在内容的宽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以及逻辑结构上均不同,农技推广其内容侧重于技术成果,其指导思想着眼于解决技术问题,严格地说,我国的农技推广不能称为"推广”,而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技术扩散”的过程,或可称技术传播、技术普及;二是主要特征比较:狭义农业推广以"技术指导”为主要特征,广义农业推广以"教育”为主要特征,现代农业推广以"咨询”为主要特征。 3、答案要点:推广工作的内容由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拓展到农村生产与生活的综合咨询服务;推广的目标由单纯的增产增收发展到促进农村、农业和农民生产发展与生活的改善;推广的指导理论更加强调以沟通为基础的行为改变和问题解决原理;推广的策略方式更加重视由下而上的项目参与方式;推广方法重视以沟通为基础的现代信息传播与教育咨询方法;推广组织形式更加多元化;推广管理科学化和法制化;推广研究方法更加重视定量方法与实症方法。 4、答案要点:创新的扩散过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突破阶段、关键阶段、自我推动阶段和浪峰减退阶段。 5、答案要点:创新先驱者:敢于冒险创新,有一定能力承担较大风险(2.5%)。 早期采用者:社会受人尊敬的人,有经济能力,但行为谨慎,但紧跟创新先驱者后采用的人

《农业推广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农业推广学复习题 (课程代码312029) 一、名词简释题 1.农业推广信息 2.项目可行性报告 3.多因素试验 4.创新 5.大众传播法 6.沟通 7.农业推广组织 8.项目验收 9.农业科技成果 10. 绿色证书 12.创新的采用 13.科技实验报告 14.现代农业推广 15.成果示范 16.方法示范 二、单项选择题 1.美国的合作农业推广《史密斯-利弗法》最早通过于【C 】。 A.1866年 B.1924年 C.1914年 D.1851年 2.狭隘的农业推广对“推广”理解为【B 】。 A.农村教育与咨询服务 B.农业技术推广 C.科技成果推广 D.农村家政推广 3.农业推广学的相关学科不包括【D 】。 A.心理学 B.传播学 C.社会学 D.物理学 4.同一群体成员由于经常相处、相互认识和了解,即使成员之间时有不合意的语言或行为,彼此也能宽容待之,此种现象是【D】 A.从众 B.模仿 C.感染 D.相容 5.“需要层次论”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诺提出于【A】。 A.1943 B.1953 C.1843 D.1853 6.“大家干我就干”的行为规律属于【C】。 A.服从 B.相容 C.从众 D.感染与模仿

7.一个人对某个目标能够实现的可能性(概率)的估计,称为【C 】。 A.动机 B.目标价值 C.期望概率 D.激励力量 8.在一定的组织体系中,通过明文规定的渠道所进行的沟通称为【C 】。 A.单向沟通 B.双向沟通 C.正式沟通 D.非正式沟通 9.一个人把信息同时传递给若干人,再由这些人分别将信息传递给更多的人,使信息接收者越来越多,这种沟通形式可称为【C 】。 A.单串型 B.车轮型 C.扩散型 D.全通道型 10.一个人同时传递给若干人,若干人再反馈给这个传送信息的人,这种沟通形式可称为【B 】。 A.链式沟通 B.轮式沟通 C.扩散型沟通 D.全通道型沟通 11.在S—M—C—R沟通模式中,R代表的含义是【C 】。 A.传播者(信息源) B.媒介(传播渠道) C.接受者 D.信息 12.扩散曲线是横坐标为【B 】。 A扩散规模 B.时间 C.采用者的数量 D.百分比率 13.下列选项不属于创新的是【D 】。 A.新的技术 B.新的产品 C.新的设备 D.空想主义 14.创新早期采用者所占的百分率为【B 】。 A.2.5% B.13.5% C.34% D.16% 15.集体指导法的基本形式不包括【C 】。 A.小组讨论 B. 示范 C. 农户访问 D. 实地参观 16.个别指导法的特点不包括【A 】。 A.信息反馈及时 B. 针对性强 C. 沟通的双向性 D. 信息的发送量的有限性 17.用来申请科研课题立项、策划科研开展的文件称为【C】。 A.可行性报告 B. 调查报告 C.项目申请报告 D.科技实验报告 18.科技简报的写作格式,一般为【C 】。 A. 报头、正文、报尾、密级 B. 期号、报头、正文、报尾 C. 报头、正文、报尾 D. 报头、正文、报尾、签名 19.农业推广合同的写作格式一般为【A 】。 A.标题合同当事人合同正文结尾 B. 合同当事人标题合同正文结尾 C. 标题合同正文合同当事人结尾 D. 标题合同正文结尾合同当事人 20.以科学研究为目的和农业推广探索性试验一般采用【D 】。 A.大区对比试验 B. 多因素试验 C.综合性试验D小区试验 21.一次正规的试验一般要求的重复数【D 】

农业推广学

名词解释 1.狭义的农业推广:把大学和科学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法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生产中采用,从而增加其收入。 2.广义的农业推广:不单纯地指推广农业技术,还包括教育农民、组织农民以及改善农民实际的生活。 3.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 4. 行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在人的意识支配下,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并取得一定结果的活动。 5. 沟通: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运动媒介彼此交流信息的过程。即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借助共同的符号系统如:语言、文字、图像、记号以及手势等,彼此交流各自的观点、思想、兴趣、情感、爱好、知识等各种各样的信息的过程。 6. 农业推广组织:是构成农业推广体系的一种职能机构,是具有共同劳动目标的多个成员组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系统。 7. 农业推广沟通:是指在推广过程中农业推广人员向农民提供信息、了解需要、传授知识、交流感情,最终提高农民的素质与技能、改变农民的态度和行为并不断调整自己的态度、方法、行为等的一种农业信息交流活动。 8. 农业推广方式:是指农业推广体系开展推广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或途径,它体现了推广体系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策略原则。 9. 农业科技成果:是指通过鉴定(或审定)的在农业各个领域内,通过调查、研究、试验、推广应用,所提出的能够推动农业科学进步,具有明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通过鉴定或被市场机制所证明的物质、方法或方案。 10.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 11. 农业推广方法:农业推广部门和推广人员为达到推广目标,对推广对象所采取的不同形式的组织措施、教育和服务手段。 12. 创新度:是指某一个体或采用单位,在采用创新时比社会系统中其他成员相对早的程度。 13. 创新扩散:某种创新在某一特定的社会系统成员中,在一定时间内,经由某种传播渠道而被交流传播的过程。 14. 大众传播法:推广者将农业技术和信息经过选择、加工整理,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给农民群众的推广方法。 15. 集体指导法:又称小组指导法,即在同一类型地区,生产进和经营方式相同的条件下,采取小组会议、示范、培训、参观考察等方法,集中地对农民进行指导和传递信息的方法。 16. 个别指导法:推广人员和农民单独接触,研究讨论共同关心或者感兴趣的问题,是向个别农民直接提供信息和建议的推广方法。 17. 办公室访问:又称办公室咨询,推广人员在办公室(或定点教育场所)接受农民的访问(咨询),解答农民提出的问题或向农民提供技术信息、技术资料。 18. 田间插旗法:在推广人员走访农户到田间调查,未遇到当事人时而采取的一种约定俗成的沟通方法。 19. 农业创新:是应用与农业领域内各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和新信息的总称 20. 农业创新采用:是一个过程,是指农民从获得农业创新信息到最终采用的心理、行为变化的过程。 21. 技术产量上限:某项技术成果在最佳环境条件和管理调控措施的作用下,所达到的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